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免疫系统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免疫系统

相关日志

[转载]现代医学整体论的建构——免疫系统的发现
fqng1008 2020-8-15 15:27
资料来源:张大庆 . 现代医学整体论的建构——免疫系统的发现.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 , 31 ( 6):77-78 在现代医学中,整体论的概念不再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假定,面而是一种探究机体内各器官、各部分功能有机联系的理路。人类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历程充分展示了医学整体观是如何建构起来的。 人类对免疫现象的认识和免疫疗法的运用有悠久的历史,人类从经验中获知人体自身有自我治愈的能力。古希腊医家希波克拉底称之为 “天然治愈力 ” , “ 以毒攻毒 ” 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公元前 1世纪,黑海南岸的本都(Pontus)国国王米特里达提六世(Mithridates VI)害怕被人毒杀,于是喝“吃过毒蛇的动物的血”来预防中毒。他发明的这种解毒剂后来被称为“米特里达提解毒剂”,该药作为有效的解毒药物直至沿用到19 世纪,并曾传入中国,中文名为“底野迦”。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类似于类毒素血清的主动免疫疗法。 公元 9世纪,伊斯兰医生拉齐不仅在临床上首次描述了天花和麻疹的临床表现和区别,并且指出感染这些疾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虽然他没有使用这个词)。我国宋代已开始用“人痘苗”来预防天花,18世纪初,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Mary Mor lagu把这种接种法传入英国,并且很快遍及欧洲,18世纪末,英格兰医生E.Jenmer 成功地应用牛痘苗替代了人痘苗,为人类战胜天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不过,此时人们尚不知病原微生物的存在,这种免疫方法也一直停留在经验状态。19世纪末,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病原微生物,并提出减毒(attenuation)的概念,来解释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及与空气接触可获得不具杀伤力毒株,从而创制了能抵御诸如炭疽和狂犬病的疫苗。 1 抗感染模型: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之争 身体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19世纪科学家观察到正常人的血液有破坏细菌的作用,但对这种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却不甚明了。1883年,俄国科学家梅契尼柯夫(E.Medhnkoff)发现一些低等有机体,如水蚤体内的阿米巴样细胞能“消化”真菌等外来物质。他推测高等有机体炎症反应时的脓细胞应有类似作用,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感染动物体内的白细胞攻击和消化“入侵病菌”的现象,并认为这些细胞“像与入侵者作战的战士”,并由此提出了细胞免疫的学说。他将能消化微生物的细胞称为吞噬细胞,并将其分为巨噬细胞、粒细胞和白细胞,梅契尼柯夫首次提出了免疫反应的解释模型。 与此同时,德国医学家则观察到另一类免疫现象:血清或体液免疫。 1890年,德国医师贝宁(E.von Bhrng)提出感染为细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实验表明,给动物注射不包含微生物的血液滤过物可引起疾病。贝宁认为,这是细菌通过其外毒素发挥作用,若对实验动物的血清进行处理可中和毒素,贝宁和日本学者北里通过研究发现了这种物质,他们称之为“抗毒素”。 究竟是细胞还是体液在抗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两种观点出现了争论。这一争论不仅涉及到学术观点的不同,也显示了法 -俄学派和德-日学派之间的科学战。梅契尼柯夫的观点获得了巴斯德的支持,巴斯德凭借自己的直觉,预测到吞噬理论的前途和意义。1887年,梅氏出任巴斯德研究所副所长,而德国细菌学家科赫则对细胞免疫学说不屑一顾。梅契尼柯夫曾拜访过科赫,期望获得他的支持。不过,科赫却坚信本国学者发现的体液免疫理论是正确的。在科赫的影响下,德国学者在学术会议和刊物上批评吞噬理论。贝宁坚称已经证明老鼠血清杀死炭疽杆菌——使动物对微生物免疫的是它们的血,而不是它们的吞噬细胞! 双方的论战前后持续了 20多年。论战前期,由于技术的局限,人们无法看到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微生物的具体过程,体液免疫学得到了更多的证据支持,这也可能是德国微生物学家拒不承认吞噬理论的原因之一。此后的几十年中,血清学(serology)研究代表了免疫学发展的主流。1894年比利时血清学家J. Bordet发现了补体,1896年,H.Durhm等人发现了凝集反应,1897年R. Kraus发现了沉淀反应,1900年KLanlstener发现了人类 ABO血型,这些发现都支持体液免疫(humoral immuity)学说。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免疫现象也得到了更多实验资料的证实,1900年,梅契尼柯夫发表“二十年来对传染病的免疫性研究”一文,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的白细胞和肝、脾内及细胞吞噬微生物的特性,正式提出最初的噬菌细胞免疫学说(Phagory-entheorie)。直到20世纪初,英国医师A.Wight发现由于某种物质的存在,正常和免疫血清都有促进吞噬的作用,他将这种物质称为“调理素”(opsonins),调理素活性的大小可视为测定病人抵御细菌感染的指标。因此,有人认为,英国人的工作将德国的免疫化学理论和法国的细胞免疫理论结合起来了, 2 防御-稳定-监视模型 免疫能保护个体抵御细菌的毒性,不过,医学家们也发现有一类免疫反应对身体会产生有害影响。如一些病人接受白喉抗毒素治疗后,可发生血清病。维也纳的儿科医生 C.von Priqpe 在研究花粉反应时,发现身体的超敏状态也可能诱发疾病,1904 年提出“变态反应”的概念来描述这类现象。德国学者P.Ehid 提出侧链学说,解释抗原-抗体结合反应,但批评者认为,身体似乎不可能提供针对每种抗原的抗体,Lanlsteiner试图应用胶体化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即抗原抗体反应取决于颗粒物的物理性质而非化学性质,是非有机胶体的沉淀。 此时,尚无免疫系统的概念,免疫只是作为身体的某部分对外来刺激的局部反应。参与免疫过程的,有来自骨髓的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来自血液的血细胞,还有来自淋巴结的淋巴细胞。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科学家们发现淋巴细胞在免疫过程中能将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并证明了存在两种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分别负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细胞和B细胞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即B细胞在T细胞的辅助下产生抗体。70年代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建立,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T细胞还可区分为细胞毒性、辅助性和抑制性等不同功能亚群。此后,又发现细胞因子(cytokine)在介导、调节T-B细胞间和T细胞各亚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一个结构复杂、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免疫系统,见图C。 1939年,关国一位待产母亲在输入她丈夫的相同血型的血液后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她与其他同血型的血液混合,有4/5发生凝集,由此表明她的红细胞内存在未知的抗原。这位母亲是接触她胎儿血液中的抗原后产生抗体的,当再输入丈夫血液时,抗体攻击供者的红细胞,引起凝集。这一发现,使医学家认识到身体具有识别自己和异己的功能即身体内存在“自然抗体”,与感染无关。 1945年,R.0we发现同卵双生的两只小牛的不同血型可以互相耐受,随后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发现、人工耐受试验的成功等,进一步证明了免疫现象并非仅仅是抗感染。1949年,澳大利亚学者F.Burnet 认为机体存在一种识别“自己与非己”的机制。1950年代初,Jerne提出“自然”抗体形成理论。1958年,Burnet 修正了Jerne的理论,提出了“克隆选择学说”并获得广泛的认同。他指出自然抗体不是游离在血液中,而是作为受体固定在细胞表面(如同 Ehrlich的侧链理论),抗原通过细胞受体选择相应的克隆并使之活化和增殖,每一克隆的细胞变成抗体产生细胞和免疫记忆细胞;胚胎时期与抗原接触的免疫细胞可被破坏或抑制部分免疫细胞,可因突变而与自身抗原起反应。Burnet 的“克隆选择学说”可以解释大部分免疫现象并被后来的实验所证明。 197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免疫学的发展,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微观机制得到进一步阐明。科学家们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信号类型以及细胞因子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效应机制,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免疫系统内部以及免疫系统与机体的整体功能。 3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模型 人体是多系统的有机组合而成的结构和功能性整体,人类对心理或精神与躯体疾病关系的感性认识由来已久。古罗马名医盖仑( Calen)曾指出,忧郁的妇女较乐观的女性更易罹患 癌症;中医也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致病的论述。但直至 20 世纪,医学家才开始确切地明了精神心理因素影响躯体的原因。1936年,加拿大医学家塞里(Selye)分析了一系列伤害性刺激对机体的影响,提出了应激(stress)学说,认为这些变化系由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所致。应激状态下,身体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抑制免疫功能。20世纪80年代后医学家们又发现应激时还存在“非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作用 。 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系统间的广泛联系,如神经系统既有能直接连接垂体前叶在内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也有连接小肠壁集合淋巴小结的神经末梢。所以,广义上讲,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可视为神经反射弧的传出环节。 1977年Bassdovsky提出“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Neuro -endocrine-immunity Network , NEI )的概念 ,指出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生物学联系,并阐述了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机制及生理和病理意义,为人类从分子层次认识生物的整体调控开辟了新路径。 20 世纪80年代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阐明:首先是证实了诸多神经递质、神经肽及激素可影响免疫细胞及免疫应答,而在免疫细胞膜上及胞内也有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或激素受体的表达;其次是发现免疫细胞可合成某些神经肽或激素,而神经细胞及内分泌细胞也可合成及分泌免疫分子(如细胞因子等),且细胞因子对内分泌影响亦极为广泛。由此,医学家建立了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间的双向反馈联系。1988年,美国医学家J.E.Blalock提出“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neuroimmunoendocrinology ) ”的概念 ,Bloloch还将免疫细胞的经体液转送形象地比喻为“流动的脑” 。临床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是发生癌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等复杂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我们请楚地看到免疫的概念从抗感染到防御-稳定-监视再到参与机体整体调节的拓展进程,这也是现代医学整体论观念建构的过程。虽然这种整体论不是包罗万象、无所不能的学说,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但它不再只是哲学的猜想,而是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可以认为,现代医学正是拜免疫观念所赐开始摆脱机械观的束缚,迈向整体研究和探索复杂性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范少光,汤浩.人体生理学 .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 : 490. 2 Besedovski H,Sorkin E. Network of Immuneneu roeendocrine interaction . Clin Exp Immunol , 1977 , 27(1 ): 112. 3 Akmaev I G, Grinevich V V, From Neuroendocrinology to Neuroimmun oendocrinology . Bull Exp Bio and Med , 2001 , 131(1 ): 15-23. 4 Blalock J E,Smith E M, The immunesystem : ourmobile brain ? .Immunology Today , 1985 , 6(4 ): 115-117.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2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抑郁症,恐惧,压力和肠道微生物群脱不开的关系
niuneat 2020-8-12 09:24
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地认为心情是由思想控制的。这虽然是常识,但并非完全正确。 荷尔蒙也十分影响我们的情绪,同时我们的情绪也受到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更复杂的是,在这个纠结的生物网络中,我们的生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精神压力是身体对生活压力的反应。它设法使身体恢复平衡,正常发挥免疫力,激素和神经的作用。来自工作上的压力或生活的压力都可能会导致抑郁和焦虑。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从免疫系统开始。 抑郁症是全世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五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抑郁症。大约 85% 的人在经历第一次抑郁症发作后的 10年 内会复发。 今年,COVID-19大流行,更给全球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持续的危机将导致很多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 肠 道 微 生 物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肠道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平衡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而现代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压力大,加工食品饮食,抗生素,杀虫剂以及经过消毒的城市环境,都减少了健康肠道菌群的数量和丰富度,同时增加了有害菌群的数量。最新的抑郁理论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在这种疾病中起主要作用。 一项2019年的研究将来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移植物引入无菌小鼠中,发现这些小鼠随后表现出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行为。 同样,另一项研究指出对患有抑郁样特征的啮齿动物施用益生菌可以减少这些特征,从而使啮齿动物恢复正常行为。所有这些表明,肠道菌群的外部操纵具有进行新的心理健康治疗的潜力。 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不同。与健康个体相比,它们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性较少。《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对于消除小鼠的恐惧反应至关重要。 众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连接大脑至少有三种途径:免疫、神经系统,激素和代谢物。 免 疫 系 统 病原体发作后,免疫系统就会立即按下紧急按钮。但是免疫系统也可以对心理压力做出反应,即所谓的“无菌压力”。与侵略者作斗争是一回事,但是让我们抵抗精神压力似乎是对免疫系统的一大要求。 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证明压力和免疫力之间的密切联系:每天将普通小鼠引入恶霸小鼠中几分钟。结果很神奇, 受欺负的小鼠仅需一到两周即可产生炎症 ,这是通过其血液中的促炎化学物质测得的。其中,他们的淋巴细胞——白细胞发生了变化。 另外,有一种特别培育出来的淋巴细胞水平较低的老鼠比普通老鼠更焦虑,更不善于交际。但是,当您向这些害羞小鼠 注入来自受欺负小鼠的淋巴细胞时 ,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可能与你期望的相反, 它们变得不那么焦虑,开始更多地社交 。 在应激小鼠中,这些淋巴细胞正疯狂地试图减少恶霸引起的炎症。这是自然界最持久的回路之一:负反馈回路,可防止反应失控。威胁带来的心理压力会引发这些淋巴细胞抑制炎症。一旦转移,它们对宿主小鼠产生有益的“减轻压力”作用,导致 促炎性化学物质减少并赋予其新宿主弹性 。 这个有趣的实验表明, 纯粹的心理压力可以改变免疫系统 。这表明,通过简单地重新平衡免疫系统可以治疗抑郁症。 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Paul S. Frenette小组发现,肠道微生物组可以调节心理压力引起的炎症。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2020年7月30日的 《免疫》。利用镰状细胞病的血管闭塞性发作(简称VOE)作为血管疾病模型,研究人员发现压力可通过引起糖皮质激素的激素反应增强VOE,这些激素反应可增强肠道壁的通透性,导致微生物依赖的IL-17A固有层辅助性T细胞17的分泌,随后引发VOE中性粒细胞循环池扩大。 我们已经看到反复的压力如何导致免疫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炎症导致抑郁和恐惧。但是微生物扮演什么角色? 虽然认知疗法和增加5-羟色胺的抗抑郁药可以有效地治疗抑郁症,但这些治疗方法对超过三分之一的抑郁症患者无效。最近的抑郁理论表明, 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衡和连接肠道和大脑的轴的功能障碍可能参与其中。 这个世界上布满了细菌,其中许多细菌都比吃我们的早餐更好。为了应对这种恶劣的现实,动物们很早就招募了自己的一组友好微生物来保护自己。这些有益细菌并没有真正站在我们这边,只是他们很乐意在温暖和潮湿的肠子中发酵,不断地吃自助餐。这些细菌被称为 共生细菌 ,拉丁语是“共享餐桌”。 当病原体试图侵入这一长期建立的伙伴关系时,共生菌会手撕它们。从本质上讲,我们的微生物群是免疫的先锋。为了与人类宿主建立如此重要的关系,共栖者需要教会免疫系统容忍它们。这是在生命的早期,出生后一千天之内发生的,如果这个过程受到干扰,那么可能会终身受疾病困扰。 就像牧羊犬引导羊群一样,免疫细胞监视着共生菌,使它们在肠道内和血液循环外被包围。而细菌则分泌脂肪酸来安抚免疫细胞,保护它们免受攻击。通过这些分泌物,肠道细菌可以在远离肠道的地方发挥作用,甚至可以改变大脑的形状和功能。 这意味着微生物会改善情绪。 那些可以改善情绪的菌群,包括某些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甚至可以 降低皮质醇水平 。这些被称为精神药物,它们代表了另一种可能的抑郁症治疗方法。尽管这些都属于该领域的早期研究,但已证明它们可以减少负面想法,改善认知并降低IBS症状。 微生物可以影响你的海马体或杏仁核的大小,这些大脑中心与情绪、食欲和恐惧有关。海马体试图阻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偏离轨道,如果它的生长发育迟缓,就会影响应激反应。 神经系统 如果说免疫细胞和微生物是生物乐队的主要参与者,那么HPA轴就是指挥。HPA轴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缩写,它协调着逐渐增加的激素释放与皮质醇的释放,皮质醇是战斗或逃避反应的药物。压力通路会通过 交感神经系统(SNS) 和/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 ) 轴 从大脑传递信号。SNS的激活导致肾上腺素(从肾上腺髓质)和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从各个器官的神经末梢)释放激素。 HPA轴激活最终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通常具有免疫抑制功能。 例如,在压力下升高的糖皮质激素浓度显示可通过B和T淋巴细胞的凋亡引起适应性免疫缺陷,并且糖皮质激素已在药理学上用作有效的抗炎药。 炎症被认为是导致与压力有关的疾病的常见途径。 考虑到糖皮质激素作为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应激诱导炎症的机制仍然不清楚。 迷走神经 是肠道和大脑之间的主要传输通路。 迷走神经也被称为“徘徊神经”,因为它是人体中 最长 的神经,并且有无数分支从脑干一直延伸到肠的最下部,并一路 接触大部分主要器官 。 迷走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调节“休息和消化”或“趋于友好”的反应。另一方面,为维持体内平衡,交感神经系统驱动“战斗或躲避”反应。 迷走神经通过引起所谓的“放松反应” 来抵消战斗或躲避中的应激反应。 迷走神经的早期解剖图 来源:Wellcome Library/Public Domain 炎症反应在许多疾病的发展和持续中起着核心作用,并可能导致慢性疼痛衰弱。在许多情况下,炎症是您身体对压力的反应。因此,减少神经系统中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并降低应激的生物标志物也可以减轻炎症。 瑜伽和冥想等日常习惯或可以对抗炎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抗炎症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接合迷走神经并改善“迷走神经张力”。这可以通过使用瑜伽和冥想等日常习惯来实现。 植入迷走神经刺激装置,改善类风湿关节炎 在更极端的炎症情况下,例如类风湿关节炎(RA),可以使用植入的迷走神经刺激装置(VNS)来实现。 最近,来自阿姆斯特丹和美国的国际研究人员团队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该试验表明,使用小型植入装置刺激迷走神经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显着减少炎症并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预后。 学会呼吸,缓解焦虑,辅助降压 健康的迷走神经 表现为 吸气 时心率略有 上升 , 呼气 时心率略 下降 。 每次呼气时,迷走神经都会向心脏喷射一些乙酰胆碱。 横膈膜深呼吸(长时间缓慢呼气)是刺激迷走神经并减慢心率和血压的关键,特别是在表现焦虑时。 迷走神经张力指数与健康状况相关 较高的迷走神经张力指数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相反,迷走神经张力指数低与发炎,抑郁,情绪低落,孤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有关。 2010年的一项研究发表在《心理学》杂志上:积极情绪如何建立身体健康:感知到的积极社会关系解释了积极情绪和迷走神经张力之间的螺旋上升。 在这项研究中,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Barbara Fredrickson和Bethany Kok研究了迷走神经,发现高迷走神经张力指数是积极情绪、身体健康和积极社会关系之间反馈回路的一部分。 慢性压力与胃溃疡有关 相信大家可能有过对公开演讲感到恐惧的经历,这种站在人前的演讲会导致消化不良。由于沿着肠脑轴的迷走神经通路是双向的,因此当人真正感到压力时,这些脑-肠连接创造了一条来回交流的高速公路,可能会失去控制。 脑岛接收来自肠道的压力信号,从而使大脑在胃部发出更多与压力有关的警钟。 注:脑岛为大脑的岛叶,控制很多感觉和情绪的产生。 Levinthal和Strick(2020)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脑会立即将压力信号从脑岛发送到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压力以一种可能导致胃溃疡的方式劫持了这些脑肠连接。 有趣的是,他们推测,促进“战斗或逃跑”反应的交感神经系统会沿着迷走神经通路发送大脑到肠道的信息,这些信息与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域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更好地理解脑-肠连接如何控制胃,将为肠胃科医生治疗肠道问题和胃肠道疾病带来新的更好的方法。 HPA轴通过几种不同的化学物质与微生物群和大脑进行通讯 细菌分泌物 :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 免疫化学物质 :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 腺分泌物 :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 神经传递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例如5-羟色胺,多巴胺和GABA。 更多关于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这部分内容详见之前的文章: 肠道微生物(菌群)与脑神经(中枢神经)到底如何联系? 微生物代谢产物 微生物代谢产物是细菌在进食和代谢食物时分泌的化学物质。 不同的细菌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独特的代谢产物。其中一些代谢物是短链脂肪酸,例如丁酸,可以使其进入大脑,从而影响大脑的生长和功能。 从肠道内的微生物和细胞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直接导致迷走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的大脑区域的电活动变化。迷走神经的活动众所周知会影响人类行为。实际上,植入刺激该神经的电子设备(迷走神经刺激器)可以有效地治疗患有严重的,对治疗有抵抗力的抑郁症和癫痫症的患者。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有多种精神疾病的人倾向于具有不同的肠道菌群模式。例如,两项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要低得多。 其他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和自闭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肠道菌群的模式也不同。这与相关研究有关提示特定的肠道菌群在涉及精神疾病的神经递质和代谢产物的产生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这包括 5-羟色胺,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GABA) 。 肠道微生物影响大脑和行为的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这些微生物或是受这些微生物影响的胃肠系统细胞释放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释放到血液中,然后穿过血脑屏障并影响神经细胞的生长,功能和连通性。 这些化学物质中的一部分也会影响大脑免疫系统的细胞。此外,人们早就知道,肠道中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也是由大脑细胞产生的(例如生长抑素和胆囊收缩素等),这些由大脑合成的肠道化学物质可有效调节大脑功能。 发现的第一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1921年,一位名叫奥托·洛维的德国生理学家发现,刺激迷走神经会触发释放Vagusstoff物质(德语为“ Vagus物质”),从而导致心率降低,“迷走神经物质”后来被识别为 乙酰胆碱 。并成为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就像一种镇静剂 Vagusstoff就像镇静剂一样,可以减缓心跳间隔并改善心率变异性(HRV)。稳健的迷走神经张力和更高的HRV齐头并进,是整体心理和身体健康的标志。 你可以通过做深呼吸并长时间呼气来简单地自我管理。 有意识地利用迷走神经的力量可以在抑制炎症反射的同时建立一种内心平静的状态 。 皮质醇 皮质醇是人体通过增加血压,心率和呼吸来增强压力反应的方式,以便逃脱或者逃离烦扰。 在此过程中,它还会降低免疫反应:首先,你逃脱烦扰,然后才处理流感或食物中毒。这是一个合理的回应方式,只是片刻的恐慌。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防御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肠漏,从而将心理压力转化为微生物压力。 5-羟色胺 在肠道中也发现了与抑郁和幸福有关的化学物质,例如血清素(5-羟色胺)。90%的5-羟色胺是在消化道而非大脑中产生的。许多抗抑郁药通过增加5-羟色胺发挥作用。 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会产生许多其他神经递质,例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GABA等,它们对情绪,焦虑,专注等至关重要。肠道微生物群会导致大脑反应方式发生变化。 肠道菌群失衡如何影响抑郁症 我们知道,抑郁症不仅是精神疾病。抑郁症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包括脑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失调和应激激素紊乱等。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免疫,激素平衡和神经系统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的理论和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许多与抑郁症有关的疾病。前面我们知道,肠道菌群会影响HPA轴的发育,该轴调节压力反应并参与皮质醇的释放。在抑郁和长期处于压力下的人中,HPA轴可能失调,导致过量的皮质醇(一种压力激素)被循环。 肠道菌群也在免疫系统功能中发挥作用,并调节称为细胞因子的化学信使的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失衡可导致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与抑郁症同时发生。 肠道菌群也参与神经系统的功能。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例如血清素)的水平,已知这些物质与抑郁症有关。 其他研究将肠道菌群失衡与降低γ-氨基丁酸(GABA)的水平联系在一起,GABA是一种可以缓解焦虑的大脑化学物质。大脑和肠道可能通过迷走神经进行交流,迷走神经是一条遍及全身的大神经。 肠道微生物群和神经系统疾病详见之前的文章: 最新研究速递 | 柳叶刀:肠道微生物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肠道微生物也会影响恐惧反应 2019年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一项新研究:肠道微生物对于消除小鼠的恐惧反应至关重要。该研究是对肠脑轴力学的不断探索中的最新成果。 他们发现了一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影响大脑处理恐惧的方式。特别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小鼠用了多长时间才能克服习得的恐惧反应。 在发出信号后,立即对这些小鼠进行小小的足部电击。学会了这种联想之后,每当听到信号时,他们都会陷入恐惧中。它们的大脑已经将听到信号的神经元与那些预期电击的神经元联系起来。这种硬连线的神经联系就是巩固大脑记忆的方式。 正常和无菌小鼠都能学会恐惧关联,但Artis和同事发现,无菌小鼠不能忘记恐惧。只要它们保持无菌,在听到信号时总是会冻僵。 如果研究人员再给无菌老鼠一些健康的微生物,他们就可以忘记这种关联,恐惧反应很快消失了。并且直到小鼠达到一定年龄才起作用。此后,即使肠道菌群好,他们也总是对这种音调做出反应。 研究人员排除了迷走神经和免疫系统的作用。相反,他们发现这种作用与四种特定的代谢产物密切相关。在正常生殖的小鼠中,这些代谢物从肠道到达大脑,并促进记忆形成和随后的遗忘。如果没有那些细菌来提供代谢产物,无菌小鼠似乎注定会永远对的音调做出反应。 精神分裂症和肠道生物群 研究人员已经知道,精神分裂症和肠道生物群系之间已有数年的联系。可惜他们一直无法完全理解两者之间为什么或如何相关。 一项新研究由多名中国研究人员与位于锡拉丘兹的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共同发表的论文可能提供了一些答案。 该小组招募了63名严重程度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9名健康对照者。两组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和平均体重指数相似。 然后,研究人员从这些组中收集了样本,并通过测序评估了每个受试者肠道微生物群。他们测试了两组之间的差异,以及可能将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肠道生物群系内特定失衡联系起来的差异。 研究小组在2019年2月版的《科学进展》上撰文称,“发现两组动物肠道微生物组成 存在明显差异 ”,两组细菌群落在门或类水平上存在差异。 此外,他们发现“全球微生物表型并没有受到性别或药物状况的很大影响。” 换句话说,与健康对照的肠道生物群系相比,精神分裂症受试者的肠道生物群具有一些特定菌群丰度增加,而其他特定菌群缺乏。 研究人员还发现, 精神分裂症患者 的肠道菌群失调与 重度抑郁症患者不同 ,并且存在明显的微生物标志物, 与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他们甚至可以非常准确地确定生物群样本是否来自精神分裂症受试者或对照受试者。 为了进一步证明肠道生物群对受试者的精神状态的影响,研究人员随后将精神分裂症受试者的肠道微生物样本转移到一组健康对照小鼠的肠道生物群中。然后,他们将这些先前健康的对照小鼠的行为与一组一直健康的对照小鼠的行为进行了比较。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将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细菌移植到健康对照小鼠中会诱发某些鼠类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这意味着研究人员仅使用精神分裂症受试者的肠道细菌就能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转移至小鼠。 正如论文作者所写,这项研究提供了开创性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与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有关,这种变化既与精神分裂症有关,又与其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该研究不仅在精神分裂症和肠道生物群之间建立了明确的联系,还进一步证明了许多精神障碍是系统性问题,如果没有更全面的视野,就无法正确治疗。 是什么原因导致肠道不健康? 压 力 一些研究表明慢性和暂时性压力均可影响肠道菌群的分布。同样,啮齿动物的研究表明子宫内的压力和母体分离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对心理健康产生连锁反应。 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 其他研究表明暴露于母体微生物对后代健康多样的肠道发育很重要。这可以通过阴道分娩,皮肤接触和母乳喂养来实现。 漏 肠 有人提出,不健康饮食,酒精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微生物群变化可使肠道内膜或上皮更易渗透。肠道上皮是一种壁或屏障,旨在防止有害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循环进入体内。当肠道变得“渗漏”时,由于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可能会发生慢性炎症。在许多抑郁症患者中也发现了慢性炎症,这可能部分解释了抑郁症和心脏病之间的联系。 纤 维 为了使食物的口感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很多食物在加工过程中被剥去了纤维,然而对人体有用的许多微生物都依赖纤维。 所谓垃圾食品的真正问题在于,它会使你体内的有益菌饥饿。纤维存在于洋葱,朝鲜蓟,芦笋和许多绿叶蔬菜中。地中海饮食强调这些食物,是值得效仿的典范。 抗 生 素 避免使用抗生素。这些虽然是挽救生命的药物,但是它们带来的副作用是杀死肠道微生物。请谨慎使用。 治 疗 关于肠脑轴的新兴研究已经产生了关于精神疾病可能病因的新见解。而且,这一研究领域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希望和潜力。如果炎症是与压力相关的抑郁症的核心,那么疗法如何起作用? 神奇的是,诸如认知行为疗法之类的治疗实际上可以降低促炎化学物质的水平。 抗抑郁药的发展引发了精神病学的巨大革命,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呢? 最早的理论之一是它们“填补”了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据认为,5-羟色胺在患有抑郁症的人中很少,因此任何可以增加其在大脑中水平的药物都是有益的。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以使5-羟色胺在大脑中循环,因此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鉴于SSRI还可以减轻大脑炎症,因此可能需要对该机制进行一些重新解释。 免疫系统异常复杂,我们对此了解甚少,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与抑郁症紧密相关,减轻炎症可以减轻抑郁症。 例如,益生菌可以提供健康的肠道细菌,而抗生素可以破坏有害的肠道细菌。同样,粪便微生物移植可用于将健康和多样的肠道细菌转移给缺乏的细菌。人们开始推测这些可以用于治疗精神疾病。 01 益 生 菌 益生菌已在动物研究中显示出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发表在《英国营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描述了一项针对30名患有抑郁症志愿者的试验。 每天给这些沮丧的志愿者补充益生菌补充剂,其中包括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细菌。在试验结束时,他们“显着”减轻了心理困扰的症状,包括抑郁和焦虑。 除补充剂外,酸奶和咸菜等发酵食品还含有益生菌。 02 Omega-3 补充剂 一些研究表明,omega-3补充剂可以有益地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并增加抗炎化合物(包括脂肪酸)的产生。 肠道微生物,脂肪酸和免疫力可以共同发挥作用,以维持肠道壁的完整性并减少肠道渗漏。 omega-3补充剂可以帮助某些类型的抑郁症。 Omega-3的天然来源包括鱼类,尤其是高脂肪鱼类,例如鲑鱼,沙丁鱼和鲭鱼。 03 益 生 元 如果饮食中不能摄取足够的纤维,那么益生元也会起到类似的作用。这些是人体无法消化的复杂糖,但是肠道微生物可以消化。 04 运 动 要知道久坐对肠和肠道微生物并不友好。如果运动是一种药物,那将价值数百万。目前尚不清楚具体作用机制,但是运动可以提高微生物群的质量。 05 规 律 饮 食 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你的微生物群,它也具有昼夜节律。如果这两个节奏相互同步,那么生活就是美好的事物。跟着大自然的昼夜节律,对于微生物而言也是非常舒适的节奏。 总而言之,沮丧可能源于悲伤,失落或糟糕的生活。但是它也可能是您的微生物群引起或加剧的,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摆脱困境。善待肠道微生物,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情可以有所改善。 应当指出,关于精神疾病和肠脑轴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啮齿动物上进行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专家克莱尔·马丁及其同事正确地指出“因果关系的证据仍然很少”。 的确,缺乏双盲随机纵向研究来研究益生菌,抗生素或粪便微生物移植对精神疾病康复的影响。同样,反向因果关系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充分解决。 例如,与精神疾病相关的生活方式因素和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和失衡。换句话说,微生物群分布的变化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结果,不一定是原因。 但是不管是结果还是原因,精准的了解特定的肠道微生物及其特征与特定的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助于精神病患者的诊断和靶向治疗和个性化治疗有帮助。 相关阅读: 肠道微生物组如何影响运动能力,所谓的“精英肠道微生物组”真的存在吗? 微生物和微生物组的定义与差别,本文来带你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 菌群左右下的免疫力天平——免疫失衡疾病背后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Brachman, Rebecca A., Michael L. Lehmann, Dragan Maric, and Miles Herkenham. “Lymphocytes from Chronically Stressed Mice Confer 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s to Naive Mice.”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5, no. 4 (January 28, 2015): 1530–38. Pereira, Joana da Cruz, Kieran Rea, Yvonne M. Nolan, Olivia F. O’Leary, Timothy G. Dinan, and John F. Cryan. “Depression’s Unholy Trinity: Dysregulated Stress, Immunity, and the Microbiom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71, no. 1 (2020) The Gut-Brain Axis: The Missing Link in Depression. Evrensel A, Ceylan ME.Clin Psychopharmacol Neurosci. 2015 Dec 31;13(3):239-44. doi: 10.9758/cpn.2015.13.3.239. Fulling, C., Dinan, T.G., Cryan, J.F. (2019 Mar 20). Gut microbe to brain signaling: what happens in vagus... Neuron. 101(6): 998-1002. Scott C. Anderson, Stress, Inflammation, and Microbes: A Moody Trinity,2019, Nov, 30 Del Grande da Silva, Giovanna, Carolina David Wiener, Luana Porto Barbosa, Jaciana Marlova Gonçalves Araujo, Mariane Lopez Molina, Pedro San Martin, Jean Pierre Oses, Karen Jansen, Luciano Dias de Mattos Souza, and Ricardo Azevedo da Silva.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Psychotherapy in Depression: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75 (April 2016): 57–64. Martina Sgritta, Sean W. Dooling, Shelly A. Buffington, Eric N. Momin, Michael B. Francis, Robert A. Britton, Mauro Costa-Mattioli. Mechanisms Underlying Microbial-Mediated Changes in Social Behavior in Mouse Model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Neuron (First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3, 2018) DOI: 10.1016/j.neuron.2018.11.018 Pan, Ying, Xu-Yang Chen, Qing-Yu Zhang, and Ling-Dong Kong. “Microglial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Mediates IL-1β-Related Inflammation in Prefrontal Cortex of Depressive Rats.”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41 (October 2014): 90–100. Jacka, Felice N., Adrienne O’Neil, Rachelle Opie, Catherine Itsiopoulos, Sue Cotton, Mohammedreza Mohebbi, David Castle, et al.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Dietary Improvement for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the ‘SMILES’ Trial).” BMC Medicine 15, no. 1 (January 30, 2017): 23. Melanie Greenberg. Feeling Depressed? Gut-Brain Dysfunction May Be to Blame, 2018, Dec 30, Karen-Anne McVey Neufeld, John Bienenstock, Aadil Bharwani, Kevin Champagne-Jorgensen, YuKang Mao, Christine West, Yunpeng Liu, Michael G. Surette, Wolfgang Kunze Paul Forsythe. Oral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Activate Vagus Nerve Dependent Gut-Brain Signalling. Scientific Reports (First published: October 3, 2019) DOI: 10.1038/s41598-019-50807-8 Christopher Bergland. The Vagus Nerve May Carry Serotonin Along the Gut-Brain Axis, 2019, Oct 06 Christopher Bergland.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Dramatically Reduces Inflammation. 2016, Jul 06, Sudo, Nobuyuki, Yoichi Chida, Yuji Aiba, Junko Sonoda, Naomi Oyama, Xiao-Nian Yu, Chiharu Kubo, and Yasuhiro Koga. “Postnatal Microbial Colonization Programs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System for Stress Response in Mice.”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558, no. Pt 1 (July 1, 2004): 263–75. Dinan, Timothy G., Catherine Stanton, and John F. Cryan. “Psychobiotics: A Novel Class of Psychotropic.” Biological Psychiatry 74, no. 10 (November 15, 2013): 720–26. Bravo, Javier A., Paul Forsythe, Marianne V. Chew, Emily Escaravage, Hélène M. Savignac, Timothy G. Dinan, John Bienenstock, and John F. Cryan. “Ingestion of Lactobacillus Strain Regulates Emotional Behavior and Central GABA Receptor Expression in a Mouse via the Vagus Nerv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 no. 38 (September 20, 2011): 16050–55. Chu, Coco, Mitchell H. Murdock, Deqiang Jing, Tae Hyung Won, Hattie Chung, Adam M. Kressel, Tea Tsaava, et al. “The Microbiota Regulate Neuronal Function and Fear Extinction Learning.” Nature 574, no. 7779 (October 2019): 543–48. Samoon Ahmad. Schizophrenia and the Gut. 2019, Mar 05, Xu C, Lee SK, Zhang D, Frenette PS. The Gut Microbiome Regulates Psychological-Stress-Induced Inflammation . Immunity. 2020;S1074-7613(20)30280-6. doi:10.1016/j.immuni.2020.06.025 VanElzakker, Michael B., M. Kathryn Dahlgren, F. Caroline Davis, Stacey Dubois, and Lisa M. Shin. “From Pavlov to PTSD: The Extinction of Conditioned Fear in Rodents, Humans, and Anxiety Disorders.” 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113 (September 2014): 3–18. Scott C. Anderson,Unending Fear and the Gut-Brain Axis,2019,Oct 24
3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疫情之下(之后)我们怎么吃(4)注意三个问题
热度 1 fdc1947 2020-6-1 08:04
疫情之下(之后)我们怎么吃(4)注意三个问题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曾经说过,我们对所有疾病(当然包括当前及以后的传染病)的抵御,归根结底需要依靠我们本身的身体。医生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战胜疾病的“帮手”,真正面对疾病,能够一次次地战而胜之的是我们的身体。所以,在疾病的来侵面前,身体的健康最为重要。 要想有健康的身体,除了遗传因子、适当的锻炼、良好的环境、健康的心态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之外,适当的营养是也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我们也介绍过了适当的蛋白质,是营养摄入的重要方面。由于蛋白质是细胞的最主要成分,所以,足够的蛋白质对于人体免疫作用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比较容易看得清楚。 有些因素与健康特别是免疫系统健康之间的作用机理就不容易说得清楚。例如肥胖,它为什么能够引起免疫能力的下降?究竟是什么机理?现在未必讲得清楚。但是,机理说不清楚,并不能说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如今恐怕大部分疾病的得病机理并不是都弄得一清二楚了。但是,人们还是搞清楚了它们的主要病因。其方法就是基于统计规律的流行病学调查。 肥胖与免疫机能的下降,就可以用这个方法得到确定的结论。同样,我们也可以知道,维生素的缺乏也会导致免疫机能的下降。 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我们是能够说得很清楚的,那就是摄入能量的过剩。 我们是活人,活人就要动。宏观地看,人总在动,至少要呼吸、要眨眼睛。微观上看,细胞在运动、在新陈代谢。这些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的取得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与脂肪。 人们摄入的糖类包括淀粉(这是我们的粮食包括大米、面粉、各种杂粮的主要成分)以及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等。应当注意的是,糖类不仅仅是平时所说的“吃糖”,更主要的来源是粮食(不管是粗粮还是细粮)。 摄入的脂肪,在肉、禽、鱼、蛋、奶、植物种子包括粮食等食物中都含有,而对大多数中国人,如今脂肪摄入量最大的食品是食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和猪肉。 无论是糖类还是脂肪,他们的主要化学组成都是碳、氢、氧。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由于氢元素与氧元素之比已经是2:1,在体内“燃烧”时只有碳元素氧化成二氧化碳能够放出能量。脂肪中含氧元素的比例比糖类少得多,在体内碳元素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氢元素则氧化成水,单位质量的脂肪放出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有余。 当身体摄入的能量多余消耗掉的能量时(无论多余的原因是食用了过多的脂肪和糖类),过多的脂肪或糖类都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当体内的脂肪或多时,就引起了肥胖。所以,肥胖并不一定是多吃了肉引起的。僧人不吃肉,大胖子也多的很。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人不敢吃一点糖(比如做菜时放一点糖作为调料)以为吃糖会发胖,但是吃饺子、包子、馒头却很是来劲,没有意识到面粉、大米所含有的能量与蔗糖相差无几。有的人为了控能怕胖,不吃馒头却大吃窝头,其实小麦面粉与玉米粉的能量也差不多。如果真要控制能量,粗粮也不能放开肚子吃。 也需要指出,有的人不敢吃一片肥肉,据说是怕脂肪,都是做菜的时候放植物油却大方的很。其实,植物油所含的能量与猪油是一样多的。 过于肥胖影响人的免疫功能。他们往往容易感冒,这也是免疫功能差的表示。所以,我们平时饮食应当注意控制能量的摄入(无论是糖类和脂肪),避免引起肥胖。 但是,在疫情威胁较大的情况下,应当避免剧烈“减肥”。因为在减肥的过程中,无论是减少各类营养素的摄入还是超大运动量的去能,都有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减肥应当在没有多少疫情风险的情况下进行。当然,最好是平时就注意能量的平衡,避免肥胖。 维生素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维生素缺乏,机体的免疫功能就会降低,防御能力就会减弱。当疫病流行,细菌或病毒侵入时,就容易被感染。 我们知道,我们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大都需要酶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反应光有酶作为催化剂还不够,还需要由辅酶的共同参与。各类维生素往往作为辅酶参与化学反应。他们的含量虽然很少,但是也是体内化学反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都与免疫功能相关。如果严重缺少维生素,我们体内的各种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器官、脾脏(注意脾脏是免疫器官,不是管消化的,古人不懂得其功能,以为是消化器官,并与胃连称)将萎缩变小、循环淋巴细胞数目和抗体将减少,导致免疫力下降。 与蛋白质、淀粉等巨大的分子不同,维生素都是一些不大的有机分子。对于绝大多数维生素,我们人体没有合成的功能,只能从食物中获取。 维生素除了动物性食物和粮食中存在以外,也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像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之中。所以,从维生素摄入的角度说,我们也需要食用蔬菜和水果。 现在有作为药物的各种维生素也有作为保健品的各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是不是可以替代我们在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呢?虽然说,某一种维生素比如维生素C,不管是食物中含有的,还是用发酵法或者其他方法人工合成的,其组成成分以及分子结构都是一样的,但是 ,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各种维生素制剂(包括药物和保健品)都只能作为饮食的少量补充而不能取代饮食中的摄入。 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维生素摄入量的控制。我们难以准确判断每一个人对于某种维生素消化吸收的状况。因而,很难对他需要服用多少维生素制剂作出精确判断,不是不足就是有余。弄得不好,容易摄入过多。而有些维生素的摄入过多是很麻烦的,容易引起毒害作用。而食物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不容易引起单纯的某一种维生素的摄入过多。 由于许多维生素在温度较高时会氧化或分解,所以我们在烹调蔬菜时应当注意尽可能不要长时间地高温烹煮。方便生食的就可能生食(当然要注意卫生)。水果总是生食的,这是水果的长处。 由于,许多维生素会在长时间的储存中消耗调掉,所以蔬菜尽可能要食用新鲜的,不要一下子买来许多蔬菜自己储存。 蔬菜和水果中不但含有较多种类的维生素,而且是我们摄入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膳食纤维是一类多糖,例如纤维素就是由葡萄糖单体构成的,但是,人体并没有使得纤维素水解的酶,也没有降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酶,所以纤维素以及可溶性膳食纤维不能被我们的消化道消化吸收。但是某些微生物可以分泌这些酶,所以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是肠道微生物的食物。 一般人的肠道内有1-2公斤的肠道微生物,合理的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肠道微生物分泌出各种酶,对于肠道中的我们不能消化的膳食纤维、消化吸收后剩余的脂肪、蛋白质(从小肠和上面的消化的脱落下来的组织等)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发酵),把分解得到的产物,作为它们的食物。这些发酵的产物,也有些是能够被我们再吸收的,例如一些维生素、短链脂肪酸等。在得到足够的食物之后,肠道微生物本身就迅速地分裂繁殖,当然也大量地死亡。因而粪便中除了水之外 含量最多的物质就是细菌(有时可达总量的一半)。纤维素还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加上肠道微生物的增加引起粪便量的增加,这样能够使得粪便及时排出体外。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对于身体有毒的物质停留在肠道内的时间。 研究表 明,肠道微生物的不健康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炎症,肿瘤,某些神经行为类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其他许多疾病都有一定的关系。 提起肠道微生物,人们往往想到益生菌。生产和销售保健品的厂商也大力宣传补充益生菌的好处。当然,从理论上说,适当地补充益生菌,对于肠道微生物的健康应当是有益的。但是,那些保健食品中的益生菌,到底有多少能够通得过我们强大的胃酸对它们的杀灭“关口”,其实是很有问题的。 有充足的膳食纤维,供给肠道微生物以优质的食粮,才是保证肠道微生物健康而且合理新陈代谢的最重要的途径。 说起膳食纤维,有人还是把蔬菜与水果来比较,说蔬菜也有很多膳食纤维。蔬菜确实含有不少膳食纤维,但是其粗纤维多,从化学成分上说是纤维素居多。 纤维素是膳食纤维,但是膳食纤维不光是纤维素。除了纤维素,还有很多种很好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像水果中的果胶就是另一类非常好的膳食纤维。与纤维素相比,果胶往往是肠道微生物更好的“食物”,它能够更容易被肠道细菌发酵而降解。顾名思义,果胶在水果的含量较高。多吃水果,对于肠道微生物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均衡营养是我们健康饮食的一般原则。对于各种营养素都应当有充足而不过量的摄入,但是,控制完全准确的量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只有吃得杂一些,注意变化、注意调整。 在有疫情威胁的情况下,我们在饮食中,除了注意有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外,防止过分的肥胖、摄入足够的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以保证肠道微生物的健康这三个方面,也应予足够的重视。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5806 次阅读|12 个评论
陈薇团队新冠疫苗初战告捷:中美疫苗有何异同,谁能胜出?
yanmeibaxia999 2020-5-23 15:20
01 2020年5月22日,国际顶级“神刊”《柳叶刀》发布最新成果: 新冠病毒疫苗的人体实验发现,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且能够诱导快速的免疫反应。 这些结果代表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来自中国科学家——陈薇团队。 2020年1月26日,疫情紧急,陈薇赶赴武汉,率领团队对抗新冠病毒。 到武汉不久,陈薇团队快速建立“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多重病原检测”的鉴定链条,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 如何消灭新冠病毒呢?陈薇每天都在琢磨这个问题。从人类与传染病的对抗史中,你也知道: 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有三把斧:隔离、特效药、疫苗。 得益于隔离这把斧,中国成为世界上对抗新冠病毒成绩最为显著的国家。你在家隔离,也为阻断疫情传播做了很大贡献。 至于特效药这把斧,好消息层出不穷,然后又一一神话破灭…… 对抗传染病的最大希望是疫苗吗?中美疫苗竞赛有何异同,谁能胜出? 下面,海豚博士和你一起探索疫苗的故事及其背后的知识。 02 人们常常赞叹星空之大、德行之高,却未曾对自己身体发出一声惊叹。 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真的了不起,它能区分敌我,消除异物——癌细胞和病原体等。 免疫系统最了不起的一个技能,就是它的学习能力和记忆性。 它能对所发现的细菌、病毒和异常细胞进行分类处理。下次再遇到它们时,免疫系统可以迅速、高效地清除体内异物。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训练”免疫系统。通过接种疫苗,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训练免疫系统。将来,我们真的接触这种病原体时,免疫系统已经知道怎么做了。 基于此,你我小时候打的预防针,保护们远离结核、脊髓灰质炎、天花、麻疹、百日咳、白喉等传染病。 我们如何获得对抗异物(病原体和癌细胞)呢?有两种方式: 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是借助外来的免疫力量消灭病原物。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母亲将自己的免疫抗体,通过脐带和母乳传递给孩子,从而获得免疫力( 见海豚博士往期文章 )。 对于新冠肺炎,有两种被动免疫的方法。一是康复患者血浆中的抗体,二是研发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 这些抗体与新冠病毒结核,激发免疫反应,进而消灭新冠病毒。然而,抗体在体内只有几周到几个月的寿命。 虽然被动免疫是对抗新冠肺炎的有效方式,但其保护是有保质期的。主动免疫会是对抗传染病的真正希望吗? 03 主动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主动遭受病原物抗原的刺激,从而产生了特异性体液免疫(抗体)和细胞免疫。 在主动免疫的过程中,人体会产生针对病原体的记忆性免疫细胞。它们的寿命长达几年到几十年,从而让我们保持对病原体的长期免疫力。 你我从小到大,调皮贪玩,不知道接触多少脏东西,遇到多少病原体。我们或许会生病,但和病原体大战几百回合后,我们的免疫力逐渐提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太干净不一定是好事。 利用主动免疫对抗疾病的最早记录,要追溯到11世纪的中国。晋代民间流传“人痘”接种术来对抗天花。 得益于疫苗,人类历史上天花、霍乱、结核和鼠疫等众多不治之症都消灭或者控制了,这极大提高了人类寿命。 疫苗可以分成五种: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 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是常见疫苗。在实验室里,连续培养病原体,最终筛选出弱毒的病原体用做疫苗(卡介苗就是这么来的)。或直接杀死病原体,把其当作疫苗(如狂犬病、百日咳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是让工程菌合成病毒特异性蛋白,注射人体内,刺激免疫反应。例如,很多团队在攻关新冠病毒S蛋白疫苗。 04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就是陈薇团队采用的技术。 陈薇团队将病毒特异性基因,整合到腺病毒的基因组中,利用这些对人体无害的病毒将目标基因带入人体细胞,进而合成相关蛋白抗原,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陈薇相信: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科技武器。 于是,陈薇率领团队争分夺秒攻关。以下是一个个闪光时刻: 3月16日,成功研制新冠疫苗,成为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 4月10日,完成一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结束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 4月12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成为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5月22日,《柳叶刀》发布一期临床结果,安全,能诱导免疫反应。 谈及疫苗研发,陈薇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成功进入临床试验,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大国形象、大国担当的体现,更是对人类的贡献。” 从二期临床试验到应用还有一段路要走,很多人都说乾坤未定呢,但值得静待花开。 感谢陈薇团队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倍感骄傲。 05 就在陈薇团队研究新冠疫苗不久,竞争对手快速跟进,他就是美国的罗伯特·朗哥(Robert Langer)。 朗哥不愧是一位大哥,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 朗哥发明了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在研发疫苗和治疗癌症的应用中,就像舞台上的大明星。 朗哥开发的新冠疫苗属于 核酸疫苗——将编码病毒蛋白的核酸,用脂质纳米粒等载体包裹起来,送进人体细胞,激发免疫反应。 朗哥很机贼,在美国支持下跳过动物试验进入人体试验,就陈薇团队发布论文的前几天,也就是5月18日,抢先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新冠核酸疫苗临床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消息,让美国各界信心大振,美股也随之飙升。 中国崛起以来,美国就把中国当做眼中钉。疫情之下,“特不靠谱”还甩锅中国。 为了早日应用新冠病毒疫苗,中美之间的攻防战日益激烈。 中国疫苗也好,美国疫苗也罢,研发成功,人类才是最大赢家! 最后,划重点 1.预防和治疗传染病有三把斧: 隔离、特效药、疫苗。 2. 免疫系统最了不起的技能是学习能力和记忆性,这意味着可以训练免疫力。 3. 陈薇团队开发的重组病毒载体疫苗,临床安全、能诱导免疫反应。 4. 美国团队开发的核酸疫苗,临床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疫苗是我们人类文明史上里程碑式的发展。 疫苗从临床前研发到临床试验,从临床一期到三期试验的时间,原本是如此遥遥无期。 得益于科学家的争分夺秒,你我看到了科技捍卫生命的希望,更看到了超越自我的无限性。 陈薇带领团队,从抗击非典,到援非抗埃,再到此次武汉抗疫,面对竞争,不断超越自己。 “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自己。 ” 你我共勉之。 PS, 敬畏生命,逆流而上。 ------------ 看更多有用知识,请关注公-众-号:逆瘤而上 ----------
个人分类: 免疫|3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暮色&萝卜:病毒那么多,谁为你免疫?(1)
fqng1008 2020-2-16 10:40
我,免疫系统 这个世界生机勃勃,这个世界危机重重。 相比而言,地震、洪水、火灾、车祸 ……,其实都不算危险。因为概率小、或者躲得了。真正的危险,是那些看不见、躲不了、甩不掉、离不开的族群:细菌、病毒、你的细胞。 地球的主宰,不是我们,而是它们。碳是生命的骨架,比如人类,碳占体重的 18%(其余绝大部分是水)。我们可以通过含碳总量,来对比各类生物的总量。 地球生物含碳总量对比 ( By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 ) 动物在病毒、细菌等微生物面前,是绝对的弱势群体。人类更是连弟弟都称不上。 微生物,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生命,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它们在自然界的每一寸土壤、每一滴水中,在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中,甚至就生活在你的身体中。 平均每个成年人体内,有 30万亿个细胞,却有38万亿只细菌、380万亿个病毒。论数量,你体内的微生物远远超过你的细胞。这些微生物,绝大多数能与你和平相处,共生共存,甚至互利互助,那是因为有我在。少数有害微生物也时时入侵着你。你之所以安然无恙,那是因为有我在。你的细胞在更新中,常常会变异成叛徒。你之所以安康如故,那是因为有我在。 我,就是你的免疫系统。有的孩子一出生,就被隔离在无菌箱中。那是因为,它的免疫系统先天缺陷。如果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随时会被各种微生物夺去生命。 如果没有我,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在召唤死神。你的每一刻岁月静好,都离不开我的负重前行 ——我对你的保护,是无时不刻、无微不至的。这并不是因为我爱心泛滥、喜欢苦干。而是因为,你身体内外的敌人、叛徒,在全方位、全天候地攻击着你。没办法,我只能全力以赴,毫不懈怠,因为任何一次防卫失败,对你来讲,都可能致命。而我,是你的一部分。守护你,就是保护我自己。 亿万年来,任何动物的生存繁衍,都离不开我的守护。在应对微生物入侵、细胞变异这些夺命病魔的过程中,我孤军奋战了亿万年。比如每个人都会得的感冒吧,有几百种病毒会导致人类感冒,而绝大多数感冒病毒,我都可以应对自如。否则,每一次病毒入侵,都可以要了你的命。在古代,人类以为 “病”了,只有“治”,才能好,其实他们不知道,绝大多数情况下,赶跑病魔的是我,不是药——这就是所谓的自愈。 有的人不服,不相信我的能力,说 “我们有药,还能跟没药一样吗?”我们不争论,就拿数据比较一下:野生大猩猩和人类基因相似度高达98%,它们的平均寿命,大概是40岁(猩猩也有战争和饥荒)。动物园的大猩猩可以活到50、60岁。如果卫生条件、生活习惯可以达到人的逼格,或许寿命会更长。而人类的平均寿命,从有治病的意识开始,几千年在18-30岁之间(唐朝人平均寿命不到30岁),去除战争、饥荒因素,平均寿命和野生大猩猩差不多。 中国历代皇帝平均寿命 39岁。有人说,这个职业很危险,不算。那么,清朝270多年,没当过皇帝的皇子103个,平均寿命32岁,还不如皇帝呢。比如康熙的35个皇子,活到18岁的只有20人。有人说,皇子那是互相搞死的吧,你可能是宫斗剧看多了。那我们再看270年间的82个皇女,她们没理由互杀吧——平均寿命只有26岁。 有人说,是不是中医不行,西医厉害呢?当然不是。古代医学都差不多,生活条件也区别不大。所以,欧洲人的平均寿命,各个历史时期和中国人也差不多。 18世纪,欧洲人的平均寿命是36岁。直到十九世纪,巴斯德等科学家认识了微生物,针对微生物感染致病原理,发明了一系列消毒、灭菌、预防感染的方法,支持我战胜来犯之敌,使人类平均寿命从40岁迅速提高到了65岁,预期寿命在40岁的基础上翻了一番。算是帮了我的大忙。 不过,人类智慧在我面前,也不用自惭形秽。毕竟,我与病毒、细菌、细胞变异已经战斗了几十亿年。而人类从认识这些,到有采取有效技术手段 ——以青霉素1940年应用于临床为标志——不过百年。这与我漫长的技术改进时间相比,一瞬而已。 说起技术手段,我的手段可以说是纯粹的天然绿色无公害了。请允许我强行显摆一番: 首先,高筑墙、广设防。简单讲,我构建了三道防线:物理屏障、非特异免疫系统、特异免疫系统。这三道防线,从功能到技术手段,是逐步升级,形成了一整套三维立体防御体系。防线为啥一搞就是三道?这是个简单的数学题。 在数学上,指数方式的变化之快,常常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细胞的分裂,就是指数增长。区区一个受精卵,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长成具有 30亿万个细胞的、出乎意料的你。类似的,防线的稳固性,也呈指数关系。具体讲,如果突破一道防线的概率是百分之一,那么突破两道防线的概率,就变成了万分之一。而突破三道防线的概率,就只有百万分之一了。 当然,这个计算的前提是,这三道防线各不相同。如果每道防线都一样,这个指数级概率就不成立。而我免疫系统搞的三道防线,正是各具特色、各有绝招。不仅如此,我这三道防线,还能协同作战,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攻防网络,就像天罡北斗阵,让我的综合战斗力,产生了 1+1+1>3的倍增效果。 其次,大协同、精调控。简单讲,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来多强的敌人,就使多大的力气。 来犯的敌人 ——微生物,有两大类:一类是隔壁老王。没事就来骚扰揩油,但大家都很熟。他有几把刷子,肚子里装了多少坏水,我一清二楚。对付他,我是胸有成竹,只需非特异免疫系统,按套路出牌,就能搞定。也就不用大动干戈。非特异免疫系统,拥有常见病毒识别数据库,是原厂配装,出生就有,所以也叫先天免疫系统。有了它,你来到这个世界第一秒,就自带攻防,不至于从裸奔开始。先天免疫系统,反应快速,几乎是瞬时的,可以在第一时间大量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但它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作风太粗放,不够细致,无法分辨细微的病菌特征。所以它发起的打击,是总体的、粗线条的。 另一类是海龟博士。他的特点,就是没什么特点,你摸不准他是手无缚鸡之力,还是身怀绝世武功。也摸不准他到底要干什么坏事,在哪、啥时下手。对付他,非特异免疫系统就不行了,因为摸不准敌人底细,没法下手。这就要特异免疫系统出手了。特异免疫系统出厂时,虽然没有配装数据库,但是,自带了智能学习功能。它可以在敌人入侵过程中,通过暗中观察,识别陌生敌人,找到打击敌人的办法,对敌人实施精确定点打击后,运用自己的读写记忆专利,建立数据库,从而让你对这种敌人免疫。特异免疫系统应敌,运功比较慢,但手段精确老辣,力道雄浑,连绵不绝。对敌人的打击,是地毯式 +手术刀式,精准全面,一旦启动,任何敌人都难以逃脱。这两套系统并不是各干各的,而是时刻在线保持联络,协同作战。每当有敌来犯,非特异免疫系统总是当先锋,打头阵,能赢则赢。一旦吃紧,就立即召唤特异免疫系统,对敌人实施合围会战。 第三,专业全、配置齐。 你有七十二变,我有宝器万千。不管是哪路敌人,我都有专门武器来对付 ——也就是全力打造免疫多样性,比如特异免疫系统,免疫多样性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随随便便就能上百亿数量级。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在智能学习和读写记忆过程中,巧妙地利用了指数增长原理。这就像人类从知识积累,到知识爆炸,是从记忆到方法,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说起配置,我得显摆一下手下名将。一个是白细胞。提起这家伙,在人类刚刚观察血液成分的时候,差点把它当成杂质,后来才发现,它在我免疫系统中,是妥妥的帅才,因为你体内所有免疫细胞,都是由这些白细胞组成,或者分化而来的。所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实都是一家人,都来自同一个老祖宗:造血干细胞。 这个老祖宗,平时就隐居在你的骨髓里。红细胞和血小板放一边不谈。在白细胞这一支,造血干细胞先分化出两大类细胞:骨髓前体细胞、淋巴前体细胞。这两类细胞接着进一步分化。骨髓前体细胞受到不同的刺激,就分化成不同的免疫细胞,随随便便就是军中名将: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它们都是非特异免疫系统的大将,尤其是前三种细胞,是非特异免疫系统的绝对主力。淋巴前体细胞自然不落下风,它分化的细胞,个个是江湖名宿: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也在非特异免疫系统麾下。而T细胞、B细胞两大高手,结成了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免疫系统——特异免疫系统。 巨噬细胞是民警,它整天在全身组织到处溜达,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旦发现不法之徒,就立即投入战斗,并同时发出警报。病变往往是由点到面,巨噬细胞可以在第一时间应敌,把多数病变消灭在萌芽之中,所以非常重要。噬中性粒细胞是特警,不住在基层,平时没啥事,泡杯茶坐着血液高铁,在全身转悠,看起来挺滋润。不过,一旦收到巨噬细胞的警报,它就快速响应,就近跳下高铁,投入战斗。 巨噬细胞、噬中性粒细胞,它俩主要对付细胞外部的敌人。如果敌人躲进细胞城堡,就要靠爆破兵自然杀伤细胞强攻了。至此,所有非特异免疫系统的大将均已出场。它们在战场杀敌期间,特异免疫系统也没闲着,它在暗中观察。树突状细胞,免疫系统战略研究员。它在战场上,把来犯之敌——不管死活,也不管是全尸还是残肢,一律吞进肚子,把敌人的蛋白质解体,撕成多肽,做成通缉令,挂在自己的细胞膜上展示——这便是病菌产生的抗原。 树突状细胞还会带着这一身通缉令挂件,进入淋巴结,这是免疫大军中的特种部队T细胞、B细胞的总部。树突状细胞的任务,是找到专门对付这种病毒的高手——可以识别病菌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一旦找到,这种T细胞和B细胞就被激活,开始大量增殖,形成专业特种部队,搭乘血液高铁,来到病发处,投入战斗。 至此,免疫大军各兵种已经全部开进战场,免疫反应达到高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微生物入侵者经不起如此暴击和蹂躏——于是你的病就好了,吃嘛嘛香,神清气爽,又可以刷微信灌水骂街撩妹子忙得不亦乐乎了。这是我的战略简介。其实,精彩之处,是在战术上。战场上的跌宕起伏,是敌人的阴险狡诈,还是我方的发挥不稳?令人眼花缭乱的攻防技术,是智慧的灵机一闪,还是自然选择的必然。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1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冠状病毒为什么在太阳黑子极值年爆发:数据、假设和验证
杨学祥 2020-1-30 12:19
冠状病毒为什么在太阳黑子极值年爆发:数据、假设和验证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图1 1880-2020年太阳黑子变化曲线 表1 世界历次流行亚型和首发地统计表 年 限 亚 型 名 称 首发地区 拉马德雷 太阳黑子 1890- H2N2 EI 英格兰 冷位相 谷值 1900- H3N8 EI 英 国 冷位相 谷值 1918#- H1N1 SI 西班牙流感 美国 冷位相 峰值 1957#- H2N2 亚洲流感 贵州 冷位相 峰值 1968#- H3N2 香港流感 香港 冷位相 峰值 1977- 新H1N1 EII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冷暖边界 谷值 1997- H5N1 Al 香港 暖位相 谷值 1999- H9N2 Al 中国 暖位相 峰值(2000) 2002* SARS 非典型肺炎 中国 冷位相 峰值 2004- H5N1 Al 越南 冷位相 2009* H5N1 甲型流感 墨西哥 冷位相 谷值 2012*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沙特阿拉伯 冷位相 峰值 2016*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韩国 冷位相 峰值(2015) 2019* 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 中国 冷位相 谷值 注:带*号项是笔者加的,带#号者为最强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91.html 冠状病毒为什么在太阳黑子极值年爆发?以下假设对疫情防控有重要意义 : 其一、太阳黑子峰值有利于病毒变异,谷值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其二、太阳黑子极值影响动物和人类免疫系统,降低抵御病毒能力。 有关研究表明,紫外线增多,形成植物的特殊形态,茎部矮小,叶面缩小,毛茸发达,积蓄物增多,叶绿素增加,茎叶有花青素存在,颜色特别艳丽。长紫外线对植物的生长有刺激作用,可以增加作物产量,促进蛋白质、糖、酸类的合成。用长紫外线照射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短紫外线对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可以防止植物徒长,有消毒杀菌作用,可以减少植物病害。 生长在空旷地的植物,光照强度强,茎秆粗矮,生长在光照强度较弱条件下的植物,则茎秆细长,节少挺直,生长均匀。 当光照强度愈强,植物积累的有机物质意多,植物的发育速度愈快。反之,植物发育速度减慢。光照强度与植物发育速度正相关,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植物发育速度减慢。 光照强度的突然变化,有时使树叶枯黄,树木生长减弱,甚至死亡,使幼树处于强光照射下,可能使树木发生上述现象 太阳辐射增强和减弱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应该遵循类似规律,应加强研究和验证。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480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安琳医生说过敏
kd652 2018-11-6 15:56
安琳医生是中科大我同班同学徐力和金广湘的女儿,现在美国是免疫学方面的专家: https://mp.weixin.qq.com/s/la3GZMVsm2kDBIrxVoPN9w
个人分类: 中国科大|953 次阅读|0 个评论
【TED视频】生物学与商业:向免疫系统学习,打造一家百年企业
热度 2 SciLondon 2016-11-1 12:45
( 未止科技 原创,原文: 免疫系统和百年企业 。转载请联系sciencelondo@163.com) 根据最新的调查,美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生命已经从70年代的60年,缩短至今天的30年-这已经比大多说员工的工作年龄要短不少了。另一项数据表明,对于美国新成立的公司,5年后倒闭的概率为32%。相信在国内,这个数字会更加糟糕。 面对投资者的压力,市场的危机,同行的竞争,许多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都有着同样的焦虑:如何让自己的企业生存的更长久? 马丁.里夫(Martin Reeves )著名企业管理咨询机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合伙人。作为一名资深的企业战略顾问,他已经从事咨询工作26年,服务过众多行业的公司。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出众的能力,马丁在已经在商界享有了极高的声誉。 在今年八月,马丁受邀参加了TED演讲,并与大家分享了一项独特的商业见解:模仿免疫系统的原理来做企业管理,奠定百年企业的基础。 这个创新性的想法来源于一次偶然的对话。某家著名科技公司的CEO向马丁询问: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企业持续发展100年? 作为一名业余生物学爱好者,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该向大自然求教这个问题:选择和进化,大自然早已经历了无数生死循环-从第一个生命诞生,到人类文明的形成, 地球上的生命已经繁衍了40亿年-这比任何一家公司存在的时间都要长久。他立刻联系了一位专业的生物学家,开始分析各种生态系统和生物学原理,并研究了大量的商业案例。根据人体免疫系统的6个特性,马丁总结了保持公司生命力的6大要素: 1. 多余性(redundancy): 免疫系统拥有上百万相同的组织细胞,比如白细胞。从而能够对突发情况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对于企业来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些看似多余的准备工作,实则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不论是生产还是管理,企业十分需要一套备用的系统。 2. 丰富性(diversity): 在 人体免疫系统中,白细胞并不是唯一的组成部分。人体为了抵御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不同类型的入侵者,还需要B细胞,T细胞,NK细胞以及抗体的分工合作。 同样,对于企业来说,业务范围过于局限,员工结构过于单一,是不利于长期稳定发展的。在企业某一个业务遭遇瓶颈时,在其它业务上进行拓展,不失为渡过难关的一种有效方式。 3. 模块化(modularity): 整个免疫系统,具有很强的模块化特性:它将特定职能的单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比如人体的皮肤,每一层都是一个模块,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能,越往深处杀伤病原体的能力就越强。在上一层中没有被杀伤的”漏网之鱼“,会在下一层被彻底消灭。 模块化的优势在于,即使一种机制失效,另一种机制可以及时填补空缺,让整个系统运作起来十分安全。企业运作中,模块化的分工,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中一环缺失,下一环节还能及时补上-公司就可以在突发情况下正常运作。 4.适应性(adaptation): 这是免疫系统的核心所在-它可以针对从未见过的抗原,制造相应的抗体,有效杀伤细菌。正是这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帮助人类通过大自然的重重考验,生存至今。 对于一家企业,更应该具有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及时地改变自己,是建立百年企业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在复杂的市场变化中,企业应该及时调整自身的业务范围,盈利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规则。 5.谨慎性(prudence): 免疫系统是一个十分谨慎的系统,它不仅能够识别和处理每一次危机,并能够把它们记下来,形成”细胞记忆“。在下次遭遇相同的入侵者时,B细胞能够根据”记忆“,产生相应的抗体,有效化解危机。也就是说,免疫系统并不会无故地采取杀伤行动,而是通过自身的经验积累,进行判断,最终谨慎地作出决策。如果免疫系统在决策上不够谨慎,有所疏忽,这就导致了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系统把人体自身细胞误认为是入侵者,从而进行杀伤。 这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每一次决策都必须经过慎重考虑,而不是管理者的一时冲动。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一定要站在企业的整体角度来分析问题,不要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 6.内嵌性(embeddedness): 如果免疫系统独立于生物体之外,这套系统将毫无存在的价值。只有当它作为生物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时,才能体现它的意义。免疫系统与人体和谐共处,早就了最伟大的生物防御机制。 同样,企业也不可能独立于市场和社会之外-无视用户需求和社会舆论,我行我素的运行模式绝对不会长久。只有当它内嵌在社会之中,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才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因此,口碑和品牌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要做百年企业,首先要”良心“。 马丁研究发现,这六大要素在坚韧且长久的企业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在”短命“的企业中却普遍缺乏。 而在这种”免疫机制“失效时,即使是根基最深厚的企业也难逃毁灭性的打击。 日本著名的建筑公司”金刚组“在40代人的努力下经营了1480年,成为了世界上最长久的公司之一。然而,在日本经济泡沫时期,它违背了”谨慎性“的原则,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 大量借债投资房地产。 然而,泡沫很快破裂,”金刚组“无法偿还高额债务,最终宣布破产,被一家主流建筑公司收购。 那么,免疫系统的规律如何在获得成功的企业身上体现出来? 马丁举了一个例子:2012年,数码界巨头柯达宣布破产,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富士胶片却未受影响,反而更加繁荣。对于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两家公司,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区别?因为富士胶片成功借助了免疫系统的三条要素:谨慎性,多样性和适应性。 首先,富士胶片在市场压力变大时,主动寻求改变,将视野扩大至数码产品之外。经过谨慎考虑,富士胶片决定利用自身在化学和材料学上的技术积累,将业务范围扩大至生物医药,仪器设备和化妆品等一系列产品上-这些业务的成功帮助它渡过了数码市场的危机。 正如富士胶片的CEO所说:”我们能够成功,是因为比同行拥有更多的口袋和抽屉。“ 企业该如何借助免疫系统的要素渡过危机?马丁展示了一个更加经典的案例:在一次大火中, 丰 田公司生产汽车刹车阀门的唯一一个工厂被烧毁了。这是对公司抗压能力的终极挑战-所有丰田汽车的生产将被迫停滞,每一分钟的损失都是巨大的。令人吃惊的是,丰田公司仅仅用了五天,就恢复了汽车的生产! 这种不可思议的抗压能力,来自于三个免疫系统的要素:丰富性,模块化以及内嵌性。 首先,丰田公司对于零件的生产,还有一套”多余“的方案:从其它供应商处采购。这种备用方案在平时的作用并不明显,在危机到来时却有奇效。其次,丰田公司运用了供给网络的模块化原理,让供应链的分工足够细致,并将供应链系统内嵌到自己的生产线中。因此,丰田能够很快从替补的供应商里,找到补充货源,恢复生产。 除了意外因素带来的危机, 科技干扰(即新技术的出现对传统行业带来打击)对于技术型公司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潜在危机。 马丁例举了法国著名眼睛制造商伊视路是如何应对科技干扰的 :伊视路一直遵循了 ”谨慎性“ 原则,长期以来都在收集商业和技术的信息,保持了自身的敏感性。它仔细审查了那些可能产生科技干扰的新技术,并在它们变得昂贵或者被同行得到之前,抢先获得它们。随后,它以极高的 ”适应性“ 原则,花费很大代价,自行发展这些技术,并推出新产品。最终, 在上个世纪隐形眼镜冲击传统眼镜行业时,依视路正是靠着”适应性“和”谨慎性“,成功地避开了危机。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有疑问:如果免疫系统法则真的如此强大,那我们为何在商业领域很少见到它们呢?对于许多生物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他们更加熟悉生物学原理,那为他们没有将这些要素运用到自己的企业上? 马丁指出,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人们是否能够理解这些原理,而是人们是否能够将商业理念从”机械式“转变到”生物式“。 对于传统的商业运营,人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在短期利益和效率上,过度关注营销目标和销售业绩 -这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是可靠的,在解决简单的问题时是高效的。然而,在20世纪八十年代后,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企业面对的问题就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力学思考法“在商业上就不再那么有效了。 因此,马丁认为, 企业管理者更应该用生物学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学习如何塑造,而不是去控制那些不可预测的复杂情况。 同时,马丁也指出,许多小型公司天生就会用”生物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而在企业规模扩张时,它们会失去这种能力-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重拾这种能力变得格外关键。 以下为完整TED演讲视频 (如无法打开,请点击 http://v.qq.com/x/page/w0326s564sz.html ) 在生命科学行业,企业经营者往往面临着比其它行业更多的挑战。生物企业不仅要承受资金压力,市场竞争,还要时刻提防供应链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于企业RD来说,科技干扰将直接影响企业命脉。正如前文所述,生物企业恰恰最缺乏免疫系统的6个要素,使它们变得十分脆弱: 1.多余性: 迫于资金压力,生物企业在生产和研发模式上往往没有备用方案。 从人事角度来看,许多企业并没有核心岗位的”备用人选“。 2.丰富性: 企业过度专注于某项产品和技术,而不去拓展新的市场。 举例来说,许多公司看准了免疫治疗的高利润,却忽视了它的政策风险。如果它们能在拓展免疫治疗技术的同时,兼做基因检测和试剂销售,可能就不会在今年五月遭受灭顶之灾。 3.模块化: 生物企业的内部分工往往不明确,模块化较差, 沟通成本与协作成本会变得很高。许多流程也不够标准化,完全依靠人力本身,这无疑增加了管理成本。 4. 适应性:这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确实大多数生物企业的软肋。最简单的例子,生物企业的核心人物基本都是科研出身,只注重技术,而不关心市场营销 -这在10年之前,或许是质量的体现。但在互联网时代,品牌认知和流量的成本骤增,营销的作用将等同于产品的质量。 5.谨慎性:许多生物公司对市场的认知并不充足,不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在信息化时代,凭借主观认知来做决策,是不明智的-企业迫切需要数据分析来引导商业决策。 6. 内嵌性:一些企业往往无法把必要的系统内嵌到自己的商业模式中。 比如ERP, CRM系统对于整个公司的销售体系至关重要,却很少有人去整合它们。 复杂的市场,激烈的竞争,生物企业需要更多适应和改变!
5433 次阅读|2 个评论
和癌症作斗争(41) 化疗居然也能激活免疫系统?
热度 5 zhizhongli 2016-9-19 00:01
“化疗就是毒药!”“化疗是西医谋财手段!”“化疗死得更快!”这样的文字网上随处可见。 由于癌症治疗的复杂性,没有任何疗法能保证100%有效,所以我一向支持“ 患者(和家属)自己决定治疗方式,然后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 。” 但有个大前提: 大家的 选择建立在充分,准确,透明的信息上。 如果充分了解化疗后,权衡利弊,选择其他疗法,我觉得应该被尊重。但如果连化疗怎么起作用都不知道,甚至连化疗和放疗有啥区别都没搞清楚,仅凭网络流言,就弃之而选择“民间偏方”,我觉得非常不值。 化疗真的一无是处么? 显然不是。我身边被化疗治愈的朋友不计其数。 但要说化疗能激活免疫系统, 恐怕很多人会说:“菠萝,这有点太扯了吧?” 因为总所周知, 化疗之所以被人诟病,其中最大一个原因就是对免疫系统的破坏 。下面一副漫画非常形象地展现了大家对化疗这个副作用的恐惧。 左边“化疗”这个大汉,对病人叫嚣:“快交出你的免疫系统!” 确实, 化疗药物常见副作用之一,就是“骨髓抑制” :由于骨髓里造血干细胞功能被破坏,而导致免疫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急剧下降。 化疗会损伤免疫系统。这点,谁也不能反驳。 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化疗,如果使用恰当,也能帮助免疫系统攻击癌症 。 已知的主要有两个途径。 第一:化疗能引起“免疫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第二:化疗可能消除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 方式一:引起“免疫性细胞死亡” 先谈谈“免疫性细胞死亡”。 杀死癌细胞是治疗的目的。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怎么杀死也很重要。 癌细胞有很多死法,从专业角度来说,目前已知的至少有十几种。而细胞死法不同,结果迥异。 有一些时候,细胞就像被暗杀,干干净净,悄无声息。 另一些时候,细胞死亡过程中会传出信号,刺激周围更多细胞的生长,用来补偿损失!这就像头领被炸死,消息传来,激起了更多反抗者的情绪,愈发难以控制。 还有些时候,细胞死亡能激活免疫系统,让它们识别死亡细胞特征,然后去搜索并消灭类似的细胞。这就是“免疫性细胞死亡”。 这相当于恐怖分子被杀死后,还被送到警察局展览。大家一看,哦,原来长成这样的就是坏蛋,于是警察拿着照片,倾巢出动。 有些化疗药物就能引起“免疫性细胞死亡” 。杀死大量癌细胞的同时,还顺便“教育”了免疫细胞,让它们帮助去扫荡残余的癌细胞。免疫系统最擅长的,就是“补刀”。 一个经典试验可以证明“免疫性细胞死亡”的存在。 两组一模一样的老鼠,对照组什么都不干,试验组被注射被化疗杀死的癌细胞。因为是死细胞,这时没有任何反应。但如果过一段时间再给两组老鼠都注射活的同样癌细胞,那对照组会长出肿瘤,而接种过化疗后癌细胞碎片的老鼠,则没有肿瘤,老鼠被免疫保护了! 也就是说, 这类化疗杀死癌细胞的同时,还相当于给患者接种了“癌症疫苗”。 不同化疗药物引起“免疫性细胞死亡”的能力差异巨大。有些药物虽然杀死癌细胞能力很强,但只会“暗杀”,不会激活免疫系统。 有意思的是,几种应用最广的化疗药物,包括多柔比星,米托蒽醌,奥沙利铂,环磷酰胺,硼替佐米正好都能诱导“免疫性细胞死亡”。哦,对了,放疗也能诱导“免疫性细胞死亡”。 这是巧合?还是其实这是它们产生临床疗效的关键? 方式二:消除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 化疗帮助免疫系统的第二个方式,是攻击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种种手段。 癌细胞要在体内生长,必须逃离免疫系统的监视,主要有俩办法,一个是“装好人”,让免疫系统认不出来,另一个是“请保镖”,让免疫系统认识了也无法攻击。 化疗对这两者都有作用。 它可能打破癌细胞的伪装,暴露癌细胞的特征,帮助免疫细胞识别。 它也可以灭了癌细胞周围的“保镖”,让已经整装待发的免疫细胞发动攻击。 这叫 化疗的“免疫修饰功能” 。里面的机理太复杂了,而且还在研究中,就不展开讲了,有兴趣,可以看看参考文献2和3。 因此, 化疗并不是破坏免疫系统那么简单,而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严重抑制免疫细胞,但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免疫系统攻击肿瘤。 随着免疫疗法的兴起,大家越来越重视化疗对免疫系统的正向作用。 一些动物实验和临床数据表明,先化疗,再用免疫疗法(比如PD1抑制剂),效果可能比直接用免疫疗法更好。 其原因可能是提前化疗能一定程度上激活免疫系统,在这个基础上,停止化疗,等待免疫系统一定程度恢复后,再使用免疫疗法,则能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的力量。 这个现象叫 化疗的“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 这是刚刚才开始研究的领域,它无论对基础免疫学,还是临床转化医学,都有很大的价值。目前有临床试验就是在比较下面几种情况的疗效: 先化疗,再免疫疗法 先免疫疗法,再化疗 化疗和免疫疗法交错使用 之所以这样比较,是因为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顺序,结果可能非常不同。 小时候爱吃饭,又高又壮;长大了不爱吃饭,衣架身材。 小时候不爱吃饭,又小又瘦;长大了爱吃饭,木桶身材。 同样的事儿,顺序不同,一个养出武松,一个养出武大郎。 如果化疗是双刃剑,那有没有办法保持化疗对免疫系统的激活作用,同时尽量减少副作用呢? 低剂量化疗是一个可能。 传统化疗目的是尽量杀死更多癌细胞,使用剂量高,毒副作用大。但如果使用化疗的主要目的是“启动免疫系统“,作为辅助疗法,就无需这么高的剂量,副作用也会大大减少。 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化疗低剂量,足以造成“启动效应“,激活免疫系统,但又不大量杀死免疫细胞,那将是功德无量。 这方面的动物研究和临床试验也已经广泛开展,值得关注。 大家以后不应该简单地追问:“化疗有没有效?” 这是个错误的问题,它就像在问“春晚有没有价值?” 简单回答“有”,或者“没有”,都毫无意义。 正确的问题是: “我们怎么才能扬长避短,把化疗用得更好?” 参考文献: 1:Combinatorial strategies for the induction of immunogenic cell death. FrontImmunol. 2015 Apr 24;6:187. 2:Immunological aspects of cancer chemotherapy.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8,8, 59-73 3:The Interplay of Immun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Harnessing Potential Synergies.Cancer Immunol Res May 2015 3; 436 4:Compensatory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cell death in the Drosophila wing disc requiresactivity of the apical cell death caspase Dronc in a nonapoptotic role. CurrBiol. 2004 Jul 27;14(14):1262-6. 作者:菠萝,本名李治中,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癌症科普作家。 著有《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荣获“2015中国好书”, 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联系作者: checkpoint_1@126.com 菠萝原创文章,欢迎个人分享,未经许可,公共平台或帐号谢绝转载。
8929 次阅读|5 个评论
免疫应答的代谢调控
HM16 2016-9-4 15:55
免疫应答的代谢调控 生物个体通过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和维持组织的稳态。免疫系统多样的功能是需要高效的能量,需要精确地控制细胞代谢途径。早在一个世纪以前,科学家就观察到了免疫代谢现象 ; 但是直到最近十年,科学家才阐明不活化和活化的免疫细胞如何接收细胞外信号控制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研究表明,免疫细胞的命运决定和效应功能偏好性的利用氧化代谢,糖酵解和谷氨酰胺分解等途径。本文提供了代谢功能和调节免疫应答的总体框架 ; 更好的理解免疫功能转变的代谢检验点,为感染性疾病,肿瘤免疫和炎性疾病的免疫调节提供新的思路。 代谢为生物所有的活动提供能量,从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到细胞和组织的效应功能。能量代谢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的满足特定细胞特定时间的生物能量需求。在多细胞动物,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控制和指导细胞摄取,储存和利用底物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 。胰岛素是介导非免疫靶细胞(脂肪细胞,肝细胞,肌肉细胞)摄取,储存,调动和利用能源的基本信号。在这些非免疫细胞中,胰岛素调控不同的途径控制代谢能力来匹配细胞的功能需求。这种代谢与细胞功能的耦合不受代谢组织的限制。这也代表了多细胞如何应答环境信号的广泛范式。 在生物体生命中,免疫系统持续地感知和应答环境的威胁,这是一个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过程。例如,先天免疫细胞感受病原体或受到损伤,分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炎症介质或者适应性免疫细胞的的克隆扩增。由于免疫细胞不能大量的储存营养物质,只能从外界环境中大量的摄取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才能维持自身的免疫应答。正如百年前科学家发现的一样,先天性免疫效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葡萄糖;丝裂原激发的适应性免疫细胞增殖依赖细胞外的谷氨酰胺。这些对营养物质的摄入增强主要有两个目的:为活化的免疫细胞提供合成 ATP 的底物来维持免疫细胞的活动;第二,提供免疫细胞增殖和活化合成大分子( RNA , DNA ,蛋白质和细胞膜)的原材料。因此,为了应答细胞外的刺激,免疫细胞成熟的关键步骤是对细胞的代谢重编程。 对代谢的调控能支持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基本的细胞代谢途径。在免疫细胞中代谢途径是如何调
个人分类: 文献笔记|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在发热之后:免疫系统总动员与炎症反应
热度 1 cherrylu1960 2016-4-23 18:18
干燥无雨的春天让我这个北京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都有点受不了,在我的印象中,进入 2016 年,北京还没有过一场像样的降水,即使有,也是偷偷摸摸地下在夜里,湿湿地皮而已。“贵如油”的春雨迟迟不来,干燥无比的天气无疑给一些病菌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看到周围有不少朋友感冒什么的,前几日还庆幸自己好久不感冒了,看到有人夸自己身体好,免疫力强,颇有点沾沾自喜呢。看样子牛不能随便吹的,因为病随时会找上门。 干燥多风的季节,总是不断提醒自己要多喝水、多吃水果,事实上也做到了,只要不出门,就不停吃水果、喝水、跑厕所......尽管如此,似乎该来的还是要来的。疾病的发生原因太过复杂,我认为几乎是很难预防的。 前天晚上,喝了两碗自制水果粥之后,突然感觉嗓子不舒服,开始干咳,因为一直有慢性咽炎(其实生活在北京的很多人都有这个病的),也没有太在意。第二天开始感觉嗓子痛,浑身无力,勉强回了一趟单位办点事情,中午就回家一直睡觉,旁晚感觉一定是发烧了,果然一量体温接近 39 度,心说,不好,炎症加剧,得采取点措施了。 当然,我也首先想到通过多喝水、多休息,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统慢慢恢复,我也知道,在这之前,面对病菌的不断进攻,身体的安全保卫部队——免疫系统,已经进行了紧急动员,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打响...... 我知道,由吞噬细胞的一类 ---- 巨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属于淋巴细胞)参与的人体保卫战,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一个重要方面。巨噬细胞是我们人体安全保卫部中长眼晴的免疫士兵。当细菌等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最先识别病菌并发起攻击的就是它们了。巨噬细胞中有一些专门负责游走于各组织中,不停地蠕动,找到敌人随时进攻;另一些则固定在组织上“守株待兔”,一旦发现过路的细菌或其它异物,则统统捉住,消灭掉。 当细菌试图感染呼吸道时,呼吸道附近淋巴结内附着的大量巨噬细胞等一定进行了殊死的抵抗,免疫细胞总动员的同时,炎症反应也发生了: 细菌来了,体内免疫士兵们活动起来,使细胞或组织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感染部位微血管迅速扩张,血流量增加;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杀菌成分等渗出而大量潴留体液,导致感染部位出现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等炎症症状。发炎时,体温有时会升高,这是由于一些外源性和内源性的热原质由血液传至下丘脑部位的体温调节中枢。局部和整体体温升高有利于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 炎症反应是非特异性的,也是机体的积极防御反应。 可是,虽然我的免疫系统面对感染上呼吸道细菌的疯狂进攻,已经做出了极极的反应,看样子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寡不敌众,看样子还是得用点抗生素杀杀细菌的威风。凭以往的经验,急性咽炎是很不容易痊愈的。即使用了抗生素,但还是想试试。 当然,抗生素不能随便吃,正巧身边也没有头孢类的抗生素等,决定上医院挂个急诊,查个血像。果然,白细胞总数 11.62 ,中性粒细胞 8.6 ,都超过正常值了。身体的炎症还不算太轻呢。 提到抗生素,很多人都劝我少吃,其实算起来也有好几年没有吃过了,家里的抗生素储备都过期了。这次病来得急,又发烧,还是想用抗生素压一压。如果是普通的感冒,肯定不吃抗生素,一来如果是病毒,吃抗生素也没有用; 二来感冒其实是自愈性比较强的病,靠多喝水、休息是可以很快好的。可发生明显的细菌感染的炎症,不用抗生素,像我等身体不是很强壮的人,万一感染下行,闹出肺炎什么的,就麻烦了。 所以,人在选择对付疾病的办法是,总是选择看似风险最小的,尽管也会带来一定的付作用。毕竟,抗生素救过很多人的命,我相信它的使用是利大于弊的。不说别的,没有抗生素,你连外科手术都做不了。 吃了一粒头孢后,烧是退了,干咳、咽痛仍在继续。蓝芩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清咽滴丸,这些中成药的作用真不好说。可能是我太性急了吧。“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看来春燥使慢性咽炎提前发作了。该死的天气,老天啊,快把南方的雨匀点给帝都吧,谢谢啦。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871 次阅读|3 个评论
男女免疫系统基因运作不同
热度 2 zhpd55 2015-8-2 09:32
男女免疫系统基因运作不同 诸平 Howard Chang and his colleagues have developed a technology that enables to sample living cells in real time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hey operate. Steve Fisch 斯坦福大学 的研究 据 MedicalXpress 网站 2015 年 7 月 29 日 转载美国 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 ( Stanfor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 的消息,该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女性免疫系统基因运作不同于男性。下面图 1 是美国 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提供的显示真核 DNA 片段中的编码分区 , 可见基因可以分为外显子( Exon )区域和内含子( Intron )区域。 FIG. 1 This image shows the coding region in a segment of eukaryotic DNA. Credit: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研究人体庞大系统的新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揭示基因与免疫系统更频繁地切换有关联,而且虽然可能基因相同,但是在男女之间基因的运作并不相同。男女 X 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是相同的 , 只是剂量不同 , 因为女的有两条 X 染色体。据研究表明 , 女性两条 X 染色体 , 会有一条发生沉默表达 , 也就是说 , 只有一条 X 染色体起作用 , 所以男女最后的表达产物和剂量有差别,但相差不大。 一些基因几乎总是开启的 , 就像微波炉上面的计时钟一样 ; 而另外一些基因则长期处于沉默,闲置多年也难得使用一次 , 家里买的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令人遗憾而很少使用的闲置品,塞进衣柜的后面 , 甚至被遗忘了。有少数基因开关打开和关闭,就像你最喜欢的一种手机应用软件一样。有一项 新技术 ( newtechnology ) , 可以使其研究活人体内调节基因开关的分子,因为这些分子对于维系生命至关重要。根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的一项研究结果,此项新技术已经揭示了一些有趣的惊喜。 这些发现的其一就是基因开关究竟是开启还是关闭,因人而异,更可能是与 自身免疫性疾病 ( autoimmune diseases )有关。 另一个原因则是 , 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开关来打开许多 免疫系统基因。的确是太快了,简直难以令人置信。但不同的活性可以解释女性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硬皮病( scleroderma )、红斑狼疮( lupus )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的发生率要比男性高得多。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皮肤科教授、医学博士 Howard Y. Chang 认为 ,“ 这成为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斯坦福大学发明的新技术 —— 对基因组调控因子( regulatory elements )可达性的测量。 ” 这项被称之为 ATAC-seq 的新技术是由 Howard Y. Chang 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的 , 该技术可以使研究人员实时对活 细胞 进行采样,了解其在干什么。 Howard Y. Chang 博士说 , “ 在过去 , 人们需要大量的细胞才能完成这种测量。为了得到某些罕见类型的细胞,可能真正需要一磅的肉来进行遴选。所以,对于一个大活人来讲,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然,如果的确需要也不得超过一次。 ” 何为ATAC-seq? 所谓 ATAC-seq 是代表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易接近转座酶核染色质的化验( A ssay for T ransposase- A ccessible C hromatin with highthroughput seq uencing )。这是在分子生物学中用于研究染色质 ( 复杂的 DNA 结构 ) 的一种技术 , 此方法于 2013 年首次提出。详见 Jason D Buenrostro,Paul G Giresi, Lisa C Zaba, Howard Y Chang, William J Greenleaf. Transpositionof native chromatin for fast and sensitive epigenomic profiling of openchromatin, DNA-binding proteins and nucleosome position. Nature Methods , 6 October2013, 10 (12): 1213-1218. doi : 10.1038/nmeth.2688 . 2015 年元月, Howard Y. Chang 等人在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杂志发表论文,对于 ATAC-seq 作为一种全基因组核染色质可及性分析方法,也有专门论述,详见 Jason D. Buenrostro, Beijing Wu, Howard Y. Chang, William J. Greenleaf. (January 2015). ATAC-seq: A Method for Assaying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Genome-Wide.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doi : 10.1002/0471142727.mb2129s109 . 检查对象的来源 研究人员对实验室日益增长的细胞 , 故他们有足够的细胞来进行相关研究。 Howard Y. Chang 说, “ 现在正在研究的仅仅是细胞副本的副本,根本不会接触到原细胞。几个月来实验室细胞的增长,完全改变了细胞的行为 , 所以研究者不再是关注某个特定人。实验室的细胞行为如何,与特定个体人吃什么无关联系 , 它们是否与已经感染了的细胞一起并肩战斗值得关注。 ” 用实验室培养的、尚未经历过任何变化的细胞来进行研究 , 有可能会使单个基因的调控发生变化。 这项新的研究 ,2015 年 7 月 29 日 已经在《细胞体系》( Cell Systems )杂志发表,详见 Kun Qu, Lisa C. Zaba, Paul G. Giresi, RuiLi, Michelle Longmire, Youn H. Kim, William J. Greenleaf,Howard Y. Chang. Individualityand Variation of Personal Regulomes in Primary Human T Cells . Cell Systems , 2015, Vol. 1, Issue 1, p51–61. Published in issue: July 29, 2015.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els.2015.06.003 . 用来自 12 个健康志愿者的普通 血液样本 ,来测量某些基因是怎样被开启和关闭的 , 以及这种测量因人而异的情况又会怎样呢 ? Howard Y. Chang 领导的研究团队也注视相同的志愿者,在不同的时间发生的改变究竟有多少。研究人员唯一关注的就是被称为 T 细胞 的免疫细胞 ,T 细胞很容易从标准血液测试中分离得到 , 方便志愿者供应,而且是 免疫系统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T细胞及其应用研究 T 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分,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 B 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 促有丝分裂原 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 细胞因子 等,是身体中为抵御疾病感染、肿瘤而形成的英勇斗士。 T 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效应形式主要有两种: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靶细胞膜,直接杀伤靶细胞;另一种是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 免疫效应 扩大和增强。 T 细胞,是由 胸腺 内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成,是淋巴细胞中数量最多,功能最复杂的一类细胞。按其功能可分为 3 个亚群:辅助性 T 细胞、抑制性 T 细胞和 细胞毒性 T 细胞 。它们的正常功能对人类抵御疾病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有关 T 细胞的演化以及它与癌症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特别是 21 世纪初人类开始的 生命方舟计划 对于 T 细胞的演化以及它与癌症的研究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造血 干细胞 又称多能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 造血细胞 。其最大特点是能自身复制和分化,通常处于静止期,当机体需要时,分裂增殖,一部分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受到一定激素刺激后,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统的血细胞系。其中淋巴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有两条途径。一些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影响下,大量增殖分化成为成熟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被称之为 T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胚胎期则来源于卵黄囊和肝)。在 人体胚胎 期和初生期,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细胞或前 T 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 T 细胞。成熟的 T 细胞经血流分布至 外周免疫器官 的 胸腺依赖区 定居,并可经淋巴管、外周血和组织液等进行再循环,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 T 细胞的再循环有利于广泛接触进入体内的 抗原物质 ,加强 免疫应答 ,较长期保持 免疫记忆 。 T 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许多不同的标志,主要是表面抗原和表面受体。这些表面标志都是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巨蛋白分子。 T 细胞的 “T” 字,是采用 “ 胸腺 ( thymus ) ” 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第二个细胞群在类似 法氏囊 的器官或组织内受激素作用,成熟并分化为淋巴细胞的另一个亚群,被称为 B 淋巴细胞 。 T 细胞不产生抗体,而是直接起作用。所以 T 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 “ 细胞免疫 ” 。 B 细胞是通过产生抗体起作用。抗体存在于体液里,所以 B 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 “ 体液免疫 ” 。大多数 抗原物质 在刺激 B 细胞形成抗体过程中;需 T 细胞的协助。在某些情况下, T 细胞亦有抑制 B 细胞的作用。如果抑制性 T 细胞因受感染、辐射、 胸腺功能 紊乱等因素的影响而功能降低时, B 细胞因失去 T 细胞的控制而功能亢进,就可能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并引起各种自身免疫病。例如 系统性红斑狼疮 ,慢性活动性肝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同样,在某些情况下, B 细胞也可控制或增强 T 细胞的功能。由此可见,身体中各类 免疫反应 ,不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液,共同构成了一个极为精细、复杂而完善的防卫体系。 2013 年 1 月初,日本科学家首次培育出能够杀死癌细胞的 T 细胞。他们表示这一研究突破为直接将 T 细胞注入癌症患者体内,用以对抗癌症铺平了道路。实际上,人体可天然产生 T 细胞,但数量较少。成功培育 T 细胞让将这种细胞大量注入患者体内,以增强免疫系统成为一种可能。 为了培育这种细胞,他们首先对专门杀死一种确定癌细胞的 T 淋巴细胞进行 “ 再编程 ” ,使其变成另一种细胞,被称之为 “ 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 ” ,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随后发育成功能齐备的 T 淋巴细胞。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发育而成的 T 淋巴细胞未来可充当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手段。 日本科学家将专门对抗一种皮肤癌的 T 淋巴细胞培育成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方式是将这种淋巴细胞暴露在 “ 山中因子 ” 环境下。 山中因子 ( やまなか ‐ いんし, Yamanaka factor ) 是一组化合物,能够让细胞退回到 “ 非专业性 ” 阶段。在实验室,研究人员将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变成 T 淋巴细胞。与最初的 T 淋巴细胞一样,此时的 T 淋巴细胞也专攻同样的皮肤癌。它们的基因构成与最初的 T 淋巴细胞相同,能够表达癌症特异性受体。研究发现这种新型 T 淋巴细胞非常活跃,可以产生一种抗癌化合物。 川本浩 (Hiroshi Kawamoto) 博士表示: “ 我们成功培育出具有特定抗原的 T 细胞,方式是培育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而后让它们变成功能性 T 细胞。下一步工作是研究这些 T 细胞到底是具有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还是连同其他细胞一起杀死。如果选择性杀死癌细胞,这些 T 细胞便可直接注入患者体内,用于对抗癌症。在不太遥远的将来,我们便可为癌症患者实施这种疗法。 ” 研究发现刊登在《 干细胞 》 ( Stem Cell )杂志上 ——Raul Vizcardo, Kyoko Masuda, Daisuke Yamada, Tomokatsu Ikawa, Kanako Shimizu, Shin-ichiro Fujii, Haruhiko Koseki, Hiroshi Kawamoto. Regeneration of Human Tumor Antigen-Specific T Cells from iPSCs Derived from Mature CD8 + T Cells. Cell Stem Cell , Volume 12, Issue 1 , 3 January2013, Pages 31–36 . http://dx.doi.org/10.1016/j.stem.2012.12.006 . Howard Y. Chang等人的基因调控研究 Howard Y. Chang 等人 2015 年 7 月 29 日 在《细胞体系》( Cell Systems )杂志发表的这项新研究,其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一个衡量基准,在健康人群当中这种基因开关活性变化的有多少。这样 , 当其他研究人员对患病的病人采取类似措施时 , 他们会有一个究竟怎样才是正常的参照标准。另一个目标是改进测量标准血液样本基因活性的 新技术 。 Howard Y. Chang 说:“我们对于直接探究活人基因调控非常感兴趣,而且着眼于不同个体之间基因调控的差异。我们质疑 ,‘ 人的差别或者相似究竟有多少 ?’ 当然,这种质疑不同于人人是否具有相同的基因。 Howard Y. Chang 认为 , 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其中一个可能患有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 而另一个可能是完美健康的。实际上 , 该研究团队报道超过三分之一的基因活性变异并未与遗传差异相连接 , 表明对环境而言,其作用强大,不可低估。 Howard Y. Chang 说: “ 我想说绝大多数的基因区别很可能有一个清清楚楚的来源。 ” 尽管在尚未得到证实之前这还仅仅是个猜想。 性别因素 纵观 12 名健康志愿者 , 人与人之间基因的开启存在不同模式,有 7% 的人基因被开启。对于每个人而言 , 这些模式持续一段时间后 , 就像一种独特的指纹一样。 Howard Y. Chang 说: “ 但对于基因倾向于开启和关闭的单个最大预测器还是人的性别。就其重要性而言 , 性别远比我们看到的所有其他事情都更为重要 , 甚至比其组合还要重要。 ” 当 Howard Y. Chang 的研究团队 测量其 基因活性 水平最高的前 500 个基因中的 30 个时,研究人员预计将显示性别对基因活性的影响 , 他们发现这 30 个基因中有 20 个基因显示出男女之间,存在显著的基因活性差异。 Howard Y. Chang 在美国 斯坦福大学人体动态调节物组中心( Center for Personal Dynamic Regulome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进行指导研究,他们的目的就在于绘制 调节物组图( map theregulome ) ,即所有 实时 负责 基因 开启和关闭的整套调节物组( regulome )图。 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9521 次阅读|2 个评论
“愚笨”的免疫系统?
热度 10 qpzeng 2015-6-27 11:37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微生物的世界中,我们与微生物的关系有共生和寄生等,有些微生物对人体有益,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称为益生菌(p ro biotics),有些微生物对人体有害,称为病原微生物或简称病原体(pathogen),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益生菌为何有益? 虽然益生菌对人体有益,但这个益处是相对于病原体而言的,因为它们在人体内的繁衍可以占据特定的空间,使病原体的扩增规模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某些肠道正常菌属于机会性感染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它们会乘虚而入造成感染。 诚然,单一益生菌过多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它们毕竟也是微生物,仍然可以刺激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导致过敏。因此,有时为了增大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也可以适当补充酵母菌,因为酵母是好氧真核单细胞生物,而肠道是厌氧环境,它们不会“一家独大”而破坏多样性。 免疫“双刃剑”——保护与损伤 对于人体免疫系统而言,只要是微生物,无论有害或有益,都被视为外来抗原而清除之。同时,如果免疫系统发现我们体内存在癌细胞,它也会调动免疫应答予以清除。总之,人体免疫系统就是一支能同时防止“外敌”入侵与“内奸”捣乱的“卫戌部队”! 但是,免疫系统在执行具体功能时,其成效往往不那么理想。有时不能完全清除感染,可以导致迁延不愈的慢性炎症。有时却自我伤害,“无端”地攻击 自身 “无辜”的组织和器官,像类风湿性关节炎就是如此致病的。 免疫失调与炎症损伤 那么,这究竟是免疫系统“愚蠢”到连自身组织与器官都不能识别?还是免疫系统“宁肯错杀三千,也不放走一个”地大开杀戒而伤及无辜?或者是免疫系统无法既杀灭外来病原体又不损伤自身组织和器官? 现在的解释似乎是前者,因为很多免疫学家都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就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本来攻击外来抗原的 正常 免疫功能变成攻击自身抗原的异常免疫功能,所以把这类疾病统称为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如果说免疫系统无法区分外来抗原与自身抗原,那不应该说是免疫系统的错,而是人体不该产生自身抗原,也就是细胞中的各种大分子不应该泄露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没有理由指责免疫系统进化不完善,也不应该把自身免疫病的病因归结为免疫功能异常。 免疫力 与慢性 炎症 当然,免疫功能有强弱之分,免疫力强者不会因微生物清除不彻底而导致慢性炎症,反之则形成久治不愈的慢型感染,最终引起慢性炎症。通常免疫功能在青壮年时期最强大,随着年龄增长就会逐渐变得衰弱,因此老年人的免疫力低下。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与慢性炎症有关,而且很多肥胖者都是年轻人,这又如何解释免疫力与肥胖的关系呢?原来,导致肥胖的慢性炎症的根源在于肠道菌群,而肠壁完整性的局部破坏使细菌及其产物(如内毒素)“一点一滴”地渗漏到血液和各种组织器官中,由此系统活化免疫系统,导致全身慢性炎症。 尽管年轻人的免疫力很强劲,但是面对这种不间断的“滋扰”和“偷袭”,他们的免疫系统似乎“使不上力”,也就是无法很快清除从肠道渗漏出来的内毒素,所以只能持续保持旺盛的免疫活化状态,这就是全身慢性炎症形成的根本原因。 我们就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内毒素在外围组织可以诱发高度炎症,结果很快被免疫系统清除。相反,内毒素在内脏组织只能诱发低度炎症,表明免疫系统似乎缺乏敏感性。据我的理解,这就好比一条大河的干流和支流,干流的水很大,流到支流的水就很小了。 异病同源:肥胖与类风湿 免疫功能的实体既包括分泌中和抗体的B细胞,也包括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前者属于体液免疫,后者属于细胞免疫。除此之外,促炎细胞因子还可以活化巨噬细胞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并合成大量一氧化氮杀伤入侵病原体。 那么问题来了,由于内毒素的泄漏是持续不断的,一氧化氮的迸发也就必须持续保持,而高水平一氧化氮的大量合成至少导致两个后果,一是进入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竞争与氧气的结合而导致“循环性缺氧”,二是进入线粒体结合细胞色素c氧化酶让氧无法接受电子变成水,导致“代谢性缺氧”。 在缺氧条件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无法通过有氧氧化而降解,所以在营养过剩的前提下会让脂肪越积越多,这个称为“脂肪形成”(adipogenesis)的作用就是炎症导致肥胖的内在原因。同时,缺氧会导致“血管形成”(angiogenesis),而在炎症持续的前提下,一些对缺氧敏感的组织(如关节)就会出现炎性浸润,也就是炎症细胞进入这些组织导致红肿疼痛、组织增生和炎症损伤,这就是类风湿病的起因。 缺氧是没有专一性的,无论发生在何处,它都会造成病变。如果脑部出现炎症性缺氧,就可能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而下丘脑的炎症性损伤,可以直接损害瘦素受体感受功能,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肿瘤的起源也可以从炎症性缺氧导致的瓦勃效应找原因。 自身免疫的实质 再回过头解释一下,人体免疫系统为什么要攻击自身的组织器官呢?事实上,并非免疫系统主动向组织器官发起攻击,而是因为组织器官因炎症损伤导致蛋白质等外漏而暴露在免疫识别之下的缘故。炎症损伤的生化机理是细胞产生的金属基质蛋白酶可以破坏细胞自身屏障,从而使各种蛋白质、脂质、核酸分子外漏,所以在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几乎可以检测到任何自身抗原。 这样看来,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并不是免疫系统的错,既不代表免疫系统“愚蠢”,也不代表免疫功能“笨拙”,错就错在肠道生态失调,炎症弥漫到全身,免疫功能已经无能为力,最终导致“越做越错”和“不做不错”的怪异结局,这就是为什么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使免疫系统“少做少错”的原因。 可是,免疫抑制剂对于抗类风湿病来说,也只是“治标”,而无法“治本”,除非像抗排斥那样每天吃药,否则是很难控制类风湿病恶化的。从减肥来说,万全之策还是要找到慢性炎症的根源——肠菌失调,从源头上下手彻底降低细菌总量才能奏效。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4182 次阅读|18 个评论
季节变换影响基因表达和免疫系统
BJQXKY 2015-5-13 01:29
季节变换似乎对人体基因影响广泛、复杂,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的季节某些类型疾病高发这种现象。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的科学家们分析了来自全球大约 16000 多个人的血液和组织样品的几乎人类所有基因( 22000 个)的表达情况,发现约有四分之一的基因随季节发生变动。在寒冷的冬季里,人体免疫系统比较活跃,这可以能更有效的对抗诸如流感等病毒的感染;但免疫系统活跃也随之殃及自身,恶化了关节炎的症状,因为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在诸多发生变化的基因中,研究人员对免疫相关的基因,尤其是炎症相关的基因尤其感兴趣,这些基因的活性在北半球的十二月到二月,南半球的六月到八月尤其活跃。 接近赤道地区居民的表达谱则显著不同,在赤道地区气温终年较高,免疫和炎症相关基因是在雨季表达活跃,这个季节正好是疟疾猖獗的季节。而在冰岛,终年寒冷,这类基因就少有季节变换。 来自剑桥的 John Todd 认为这可能正好可以解释某些类型呈季节性高发这一现象。炎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一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英国的冬季正是这类疾病高发的季节。 但是,有很多因素影响了个体患每疾病的概率,诸如营养状态和应激等都可影响基因的功能。 伦敦国王学院表观遗传学教授 Tim Spector 则认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肠道微生物,肠道微生物也随季节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可能与我们饮食随季节的变换有关。 伦敦国王学院的 Tim Hubbard 教授关注的是这类季节变换在进化上的意义,认为在史前时期,炎症状态随季节变化可能有助于抵抗感染;另外一类随季节显著变化的基因是代谢相关基因,可想而知,这有助于帮助人类储存能量以抵御食物稀缺,而又无处躲藏御寒的冬季。而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多数再也不必在冬日里承受饥寒交迫了,可我们基因对低温的反应却依旧,这恰恰成了某些现代生活方式所致疾病的一个风险因素。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5/150512/ncomms8000/full/ncomms8000.html 文题:Widespreadseasonal gene expression reveals annual differences in human immunity andphysiology 摘要:seasonalvariations are rarely considered a contributing component to human tissuefunction or health, although many diseases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 displayannual periodicities. Here we find more than 4,000 protein-coding mRNAs inwhite blood cells and adipose tissue to have seasonal expression profiles, withinverted patterns observed between Europe and Oceania. We also find thecellular composition of blood to vary by season, and these changes, whichdiffer betwee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Gambia, could explain the geneexpression periodicity. With regards to tissue function, the immune system hasa profound pro-inflammatory transcriptomic profile during European winter, withincreased levels of soluble IL-6 receptor and C-reactive protein, riskbiomarkers for cardiovascular, psychiatric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that havepeak incidences in winter. Circannual rhythms thus require further explorationas contributors to various aspects of human physiology and disease. 由群晓科苑翻译整理 www.qbioscience.com
个人分类: 科苑进展|2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说中医
热度 4 avein 2015-5-10 05:46
很多人对中医持否定态度,觉得中医完全没用,应该抵制甚至像铲除封建余毒一样将其连根拔除。实际上, 中医并不是没有用,只是中医吧,得靠行医者经验去做,拼的是经验积累,医术高低结果天壤之别,不像西医那样定量,那样容易掌握,按图索骥就可以了。中医是一代代人经验的积累总结。由于中国没有形成科学分析,行医者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用现代化学成分分析,中医草药能治病实际上是里面那些相应成分在起作用,各味药相生相克祛病机理也都是草药里面那些各种成分相互一起作用祛病。而针灸按摩等则是通过刺激特定身体部位激起人体本身系统比如免疫系统等应急来祛病。用现代核磁共振成像、红外成像等已经证明了穴位刺激人体的反应。 中医与西医区别涉及到中国文化思想与西方文化思想差别,中国喜欢把所有的都统一起来用经验总结出一套抽象的学问,这也与中国历史一样,大多数时间都是中央集权,统一了起来的。而西方人则喜欢把什么都拆分细化来分析探讨,做成分分析,这也就是现代科学。当然西方历史大多也都处于分离状态(西方的历史来源于欧洲,欧洲处于长期分离状态)。 用草药、特定部位刺激等来治病,占了中医治疗的几乎全部。但这并不是中医所特有,比如在西方、阿拉伯等,在现代生物医学、化学分析等还没发展起来时,西方也采取这一套来治病,但西方没把这个总结并附着上理论形成体系,最后慢慢被生物化学等分析科学所取代。中国则把这一套形成了一个体系发展下去了。中医的缺点理论抽象、实践经验重要,掌握难度大。它也有优点,比如大多采用纯天然植物动物等,人作为自然进化的产物,对其适应性好,副反应较小。多数都是通过激发/调节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间接战胜疾病,对人体伤害较小。但这也是其弱点:过程缓慢,风险增加,不可控增加,需要经验丰富的良医来把持度。 个人觉得不能因为中医没有形成分析科学就一味否定中医,认为中医没有价值。实际西医没法治疗的疾病反而在中医中找到解决办法的例子也不少。我们应该应用现代西医的生物化学分析成像等技术来研究中医,挖掘我们传承下来的经验宝库。比如某病西医现在没解决,中医有相关成功解决例子,我们可以用西医手段对该治疗成功进行分析,找出成功所在,去除那些实际不起作用的多余(比如草药中具体成分是哪些在起作用),找出最有效有价值的东西并进行优化改进。 西医也不是万能,细化分析总难免遗漏有些有益的点,或难全面,而这些也许或多或少能在靠经验积累起来 中医里面到补足。个人觉得最好的方式是中西医结合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将各自优点结合起来, 最终为人类服务。
个人分类: 杂谈|3255 次阅读|6 个评论
为什么我认为中医不科学?
热度 7 jack79 2015-4-2 20:26
李时珍曾说,“经络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这一句话让一些中医学者理解为 ,穴位及经络至今没有被发现,说明是你的中医针灸水平不到。 可是,当我中医针灸达到了一个“百病皆治”的水平时,却发现针灸的作用机制和穴位及经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是和神经系统有关,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视觉系统等生理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关。(实践发现理论) 进一步说, 无论是中医学者,还是西医学者,当他们都通过已知大脑神经功能去理解针灸作用机制的时候,我却逆行而为之,反而是以针灸效应为模型,就是观察针灸治好不同疾病的过程,来理解一些尚未被现代医学所发现、所深入了解的大脑功能 。 这种深入研究也让我的针灸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不仅能治疗百病,而且有效率及治愈率可以达到现代医学检测标准(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 同时,我也意识到,传统中医理论是不可靠的,只有其技术存在一定的有效性。对于传统中医技术,我更倾向于定义为一种手艺,而不是科学,因为其理论只具有解释意义,却无指导意义。 最后,每个人都有权利支持中医,但至少............你得会中医,有把握用针灸治好几种病吧。可问题是,很多支持中医的人,似乎都是凭着满腔热情... 其它文章: 中医治疗弱视 中医治疗斜视 中医治疗散光 中医治疗远视 中医治疗近视
2082 次阅读|8 个评论
慢性低度炎症:你有木有?
热度 35 qpzeng 2015-3-15 06:38
全身慢性低度炎症(systemic chronic low-grade inflammation)一直是个不解之谜。它来自哪里?有何生理作用?当前众说纷纭,尚无共识。说起 炎症,不必谈“炎”色变,它实际上是机体消除 外来病原体和清除自身肿瘤细胞的防御机制,对身体是有很多好处的 。假如一个人体内无法产生炎症,那么他(她)就等同于一个艾滋病患者,百病丛生。发炎的生化内涵是调动免疫系统发挥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就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用以中和病原体或其他抗原 ,而细胞免疫 是由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 分泌细胞因子杀伤病原体。 炎症主要分为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两者都是机体的免疫系统针对环境中的抗原自动调节的结果。 无论急性炎症还是慢性炎症,在消灭病原体的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所谓“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急性炎症可以很快恢复,而慢性炎症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包括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 以现在的医学体检方案 而言,几十年如一日,都只是经过血液分析 粗查 细胞水平的免疫指标,如各种免疫 细胞的总数、百分数 等,一般很难发现慢性低度 炎症。 只有细查分子水平的免疫指标,才能做出准确判断。根据定义,慢性低度炎症是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和C反应蛋白(CRP) 等促炎症细胞因子超标2-3倍的一种弱化“免疫应激”状态。 过去乃至现在仍有很多人认为,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组织是慢性低度炎症产生的根源。这种看法在许多情况下是对的,因为肥胖的起因既有营养过剩的原因,也有肠道微生态失调的原因,但肥胖并非慢性低度炎症的最初来源。最新证据表明, 慢性低度炎症 的“真凶”其实是肠道内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它们产生的 内毒素(细菌脂多糖 ) 可以源源不断地渗透入血,并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激活免疫系统。它们可能不会导致免疫细胞的大规模增殖,只是让免疫细胞持续不断地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促炎症细胞因子的长期分泌将产生很多不良后果,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引起“代谢性缺氧”,就是让细胞即使在有氧环境中也不能利用氧,这样会使缺氧组织增殖,并伴随血管新生和炎症浸润(红肿疼痛)。 以上关于慢性低度炎症的描述很专业化,非专业博主不一定看得懂。不过,那些原因和机理看不懂也没关系,下面我用通俗的表述方法介绍一下慢性低度炎症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简易判断自己是否有慢性低度炎症。 首先,慢性低度炎症是一切炎症性疾病的“祖宗”,而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类风湿关节炎、老年痴呆症等都可以归类为炎症性疾病,有时它们被称为代谢病、退行病、老年病等。 其次,慢性低度炎症并不易通过常规体检发现,而要鉴别诊断必须查细胞因子等分子水平的诊断指标,但目前医院提供的健康体检并无此项目。 再次,千万不能忽视慢性低度炎症,而今朝防“慢症”,可以避免将来患“急症”。 最后,慢性低度炎症还不够标准诊断为疾病,但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必定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结果。 那么,有没有自己就能判断有无慢性低度炎症的简单方法呢?我总结了一下,至少有以下几种,可供参考(已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临床症状者的如下某些症状可能更严重): 1、 腰围增粗 ,俗称“将军肚”、“啤酒肚”。有人以为肥胖的人一定会腰围增粗,其实很多中老年人可以外表不显胖但腰围增粗,而腰围增粗是内脏脂肪积累增加的反映,这表明你的内脏已经很“脏”了。 2、 腰痛、背痛、肩膀痛 。全身疼痛常常被人误以为是久坐或坐姿不正确所致,其实它是经久不愈的慢性炎症的反映。如果全身疼痛没有得到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就会落下类风湿病。 3、 口腔溃疡 。若经常且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就说明体内存在感染源,包括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胃肠炎等,其中某些细菌可产生内毒素并渗透入血,你需要立即“排毒”。 4、 男性阳痿(衰老除外) 。慢性炎症需要消耗大量一氧化氮,造成勃起所需要的一氧化氮严重不足。因此,治疗阳痿不是要吃伟哥,而是应该消炎。 有了以上一些简单判断标准,你就可以初步判断你是否有慢性低度炎症了。当然,进一步确诊还是需要去医院详细检查,比如查C反应蛋白(CRP)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等,还可以根据血糖、胰岛素水平等确定炎症的程度。 即使现在已被确诊慢性低度炎症,你也不用太过担心,从现在起只要进行有效的“排毒”,你就会安然无恙,但这个所谓的“排毒”并不是美容院标榜的那种美容手法,而是逐步平衡肠道微生态,尽量清除体内的感染源。为什么这里不提“彻底清除”?因为要让肠道达到“无菌”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如,有肚腩的人,你的首要目标不是减肥,而是节食和锻炼,以此来调节肠道微生态。只要微生态平衡了,就没有细菌疯长和内毒素渗漏,你也就不会再有慢性低度炎症了。又如,有严重痛症的人,你的首选目标也不是止痛,而是调理肠胃,多吃素,少吃荤,更不要吃油腻食物。那些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不仅不会产生内毒素,而且还会产生具有抗炎作用的短链脂肪酸(如丙酸、丁酸等)。 怎么样? 后果那么 严重的慢性低度炎症,其实只需简单几招就能搞定,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将来你老了绝不会患严重的炎症性疾病,所以说“治未病”,预防重于治疗,是很有道理的。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18404 次阅读|53 个评论
性格也可能是患癌之源!你得远离“癌症性格”
热度 25 何裕民 2015-1-20 16:19
近日,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去逝。癌症也立刻成为全民、全社会的关注点。很多人谈“癌”色变,觉得只要自己吃好、睡好、生活规律癌症就离我们很远。但肿瘤专家告诉你,其实除了遗传和生活方式外,性格与癌症也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很多癌症患者都是“癌症性格”。 “癌症性格”的由来 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支修益介绍,据统计资料显示,与普通人相比,性格忧郁、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概率比性格开朗的人要高出15倍。而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造成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癌细胞突破免疫系统的防御,进而形成癌症。 哪些人是“癌症性格”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何裕民介绍,具有“癌症性格”的人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过于较真的人 ,这类人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言,但生活中一件极小的事便可使其焦虑不安、愤怒不止,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斤斤计较,好生闷气,不爱宣泄; 何裕民表示,这类人太过较真更易得消化道癌症。太过较真的个性注定了生活中万事不得放松,一切都要问个明明白白,人的精神、心理一定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得不到松弛。这从心身医学角度而言,不利于内环境稳定,可干扰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的功能状态。 何裕民说:“如果一个人老是希望世界是完美的,看不惯就会愤愤不平,心中的愤恨转换成一种压力,压力需要不断动员生理潜能去应对,身体始终处于应急状态,不是活得很累吗?当今社会在快速进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压力当中,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 ” 第二类是过于抑郁、焦虑的人 ,这类人性格内向,表面上处处以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内心却又极不情愿;遇到困难,开始时不尽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要做困兽之斗;害怕竞争、逃避现实,焦虑不安。 何裕民指出,这类人因为长期有不良情绪,更易滋生癌细胞。在引发癌症的因素中,不良个性心理因素占到了 15%到20%。抑郁、多疑、好生闷气、多虑等不良情绪是癌细胞产生和发展最有效的媒介。以城市里女性的乳腺癌、卵巢癌患者为例,很多都是公认的“好女人”。所谓“好女人”,是生活上没有什么坏习惯,工作上则是一丝不苟,基本不跟任何人红脸吵架,碰到不开心的事情后,总是一个人生闷气,因此极易产生身心问题。 如何远离“癌症性格” “难得糊涂”、“别太认真”是良药。何裕民说:记得有一名胰腺癌患者在剖腹探查时发现肿瘤已经裹住大血管,什么都做不了,无奈只得关腹。可家人还是哄她,胰腺癌已经除掉了。病人平时性格大大咧咧的,也没想太多,便信以为真了。五个月后病情稳定,病人回去上班时,同事间的谈话让她得知了真相,不过对此,她也没太大的反应,只说,反正已经不痛了,肿瘤愿意在里面就让它在里面吧!正是这种乐天派的性格让她不钻牛角尖,不天天想着病情,生活得乐呵呵的,这样整整13年过去了,可以说她已经战胜了癌症。 何裕民说,不管是真心还是“装”出来的“糊涂”态度,都有助于调节情绪,改善生理功能,调节免疫,从而促进康复。有些癌症病人的全面康复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乐天的情绪。他建议,所有癌症患者在对待一些身体变化时,不妨“难得糊涂”些。必要的检查与治疗是不可少的,但许多情况下对有些小变化也 “别太认真”。要知道,天都有晴雨,月也有圆缺,小小的波动,很多时候只是种一过性的现象而已,只要心定,加上积极对症的治疗,雨天一定会转晴的。 肿瘤患者更要学会“慢生活”。遇到过太多的患者,一经指点以后常常很后悔:“我当时就是想不通。就知道拼命,拼到后来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很多人只有到生了病才觉得:“我怎么这么糊涂,把命都赔上了。”何裕民说 何裕民建议,现如今发达国家开始讲究“慢生活”,这也是一种“回归”。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因此,要适度学会慢生活。学会适度放慢生活和工作的节奏。 来源:健康时报、人民日报
3772 次阅读|25 个评论
自我训练,减慢性子
何裕民 2015-1-20 16:17
近日,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去逝。癌症也立刻成为全民、全社会的关注点。很多人谈“癌”色变,觉得只要自己吃好、睡好、生活规律癌症就离我们很远。但肿瘤专家告诉你,其实除了遗传和生活方式外,性格与癌症也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很多癌症患者都是“癌症性格”。 “癌症性格”的由来 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支修益介绍,据统计资料显示,与普通人相比,性格忧郁、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概率比性格开朗的人要高出15倍。而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造成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癌细胞突破免疫系统的防御,进而形成癌症。 哪些人是“癌症性格”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何裕民介绍,具有“癌症性格”的人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过于较真的人 ,这类人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言,但生活中一件极小的事便可使其焦虑不安、愤怒不止,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斤斤计较,好生闷气,不爱宣泄; 何裕民表示,这类人太过较真更易得消化道癌症。太过较真的个性注定了生活中万事不得放松,一切都要问个明明白白,人的精神、心理一定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得不到松弛。这从心身医学角度而言,不利于内环境稳定,可干扰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的功能状态。 何裕民说:“如果一个人老是希望世界是完美的,看不惯就会愤愤不平,心中的愤恨转换成一种压力,压力需要不断动员生理潜能去应对,身体始终处于应急状态,不是活得很累吗?当今社会在快速进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压力当中,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 ” 第二类是过于抑郁、焦虑的人 ,这类人性格内向,表面上处处以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内心却又极不情愿;遇到困难,开始时不尽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要做困兽之斗;害怕竞争、逃避现实,焦虑不安。 何裕民指出,这类人因为长期有不良情绪,更易滋生癌细胞。在引发癌症的因素中,不良个性心理因素占到了 15%到20%。抑郁、多疑、好生闷气、多虑等不良情绪是癌细胞产生和发展最有效的媒介。以城市里女性的乳腺癌、卵巢癌患者为例,很多都是公认的“好女人”。所谓“好女人”,是生活上没有什么坏习惯,工作上则是一丝不苟,基本不跟任何人红脸吵架,碰到不开心的事情后,总是一个人生闷气,因此极易产生身心问题。 如何远离“癌症性格” “难得糊涂”、“别太认真”是良药。何裕民说:记得有一名胰腺癌患者在剖腹探查时发现肿瘤已经裹住大血管,什么都做不了,无奈只得关腹。可家人还是哄她,胰腺癌已经除掉了。病人平时性格大大咧咧的,也没想太多,便信以为真了。五个月后病情稳定,病人回去上班时,同事间的谈话让她得知了真相,不过对此,她也没太大的反应,只说,反正已经不痛了,肿瘤愿意在里面就让它在里面吧!正是这种乐天派的性格让她不钻牛角尖,不天天想着病情,生活得乐呵呵的,这样整整13年过去了,可以说她已经战胜了癌症。 何裕民说,不管是真心还是“装”出来的“糊涂”态度,都有助于调节情绪,改善生理功能,调节免疫,从而促进康复。有些癌症病人的全面康复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乐天的情绪。他建议,所有癌症患者在对待一些身体变化时,不妨“难得糊涂”些。必要的检查与治疗是不可少的,但许多情况下对有些小变化也 “别太认真”。要知道,天都有晴雨,月也有圆缺,小小的波动,很多时候只是种一过性的现象而已,只要心定,加上积极对症的治疗,雨天一定会转晴的。 肿瘤患者更要学会“慢生活”。遇到过太多的患者,一经指点以后常常很后悔:“我当时就是想不通。就知道拼命,拼到后来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很多人只有到生了病才觉得:“我怎么这么糊涂,把命都赔上了。”何裕民说 何裕民建议,现如今发达国家开始讲究“慢生活”,这也是一种“回归”。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因此,要适度学会慢生活。学会适度放慢生活和工作的节奏。 来源:健康时报、人民日报
2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Ebola死亡率是50%,这是命还是运?
热度 15 SNPs 2014-10-16 08:49
许多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都不是很高,50%已经算是高的了。非典的死亡率大概才有10%。 为什么有的病人死,有的病人能活下来?这是命还是运? 按照老的说法,命是注定的,一定要发生的;而运则是一个偶然,是可能规避的。用科学的话说:命是遗传因素,运就是环境因素。 那么,患Ebola后死去的(或者活下来的)是遗传因素决定的?还是环境因素决定的?这其实是一个免疫学的问题,而且和我们研究的免疫组学很有关系。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产生出无数(至少几十万个)全新的免疫细胞,Naieve T or B cells。每个细胞都有不同的Receptor。这些recepter就是环境感应器。如果其中某一个受体能和某一个病原体蛋白(抗原)相结合,带有那个受体的免疫细胞就受到刺激而增生,复制,参加抗击病原体的战斗。如果战胜了病原体,该细胞就可能被“供起来”,成为记忆免疫细胞(memory T or B cells), 这样下次再碰到这个病原体的时候肌体就能迅速清除它了。 我们免疫组学所研究的就是每天在我们体内所存在着的多有免疫细胞(当然是取样,不是全部)。而这个免疫组库就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其实,50%的死亡率可以是命中注定的,也可以是运气决定的。 我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星期一,我有五百万个不同的免疫细胞在“值班”;星期六,我还是有五百万个免疫细胞在站岗,但是其中有一百五十万个细胞与星期一上班的那五百万个有所不同。不巧,我星期六碰上了一个患有Ebola的病人结果感染了病毒。更糟糕的是在那一百五十万“下班”了的免疫细胞中有一个对付Ebola的高手。因为它的缺席,Ebola有机会在我体内作乱,等星期一高手来上班的时候已经大势已去,结果我就成了那 运气不好 的50%了。 这看起来的确就是一个运气的问题,环境的问题。不过且慢,遗传也有很强的影响力。每个人的HLA分型都是遗传决定的,不同HLA分型的人对每天随机产生出来的T, B细胞都先做一个筛选,那些太好斗的,尤其是太容易内斗的细胞就不容许“毕业”,被处死(细胞凋亡), 根本就没有机会施展能耐。所以那五百万个当班的免疫细胞是经过老祖宗挑选的,一定要“爱港爱国”才有机会出头露面。 所以,如果我的命不好,不管是星期一还是星期六,我都可能中招;如果我的运不好,那我就可能在星期六或者星期一中招。命和运就是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不过,还有星期天呢!? 星期天,上帝休息,结果各种病毒就出来了。。。
个人分类: 免疫组库新领域|12417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长期食用了-----我在等待這些数据
zhsg 2014-3-4 14:55
本人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数拾年,深刻体会疾病的痛苦,很多疾病医治非常棘手,甚至人财两空,预防为主是最重要. 人群接触相同的致病菌或其它相同的致病因子后,不是都一样发病,有的人不发病,即使发病其严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别,這其中重要因素是各人的免疫系统不一样. 人体的免疫系统受遗传因素,年龄及外部环境,特别是食品等因素所决定.由亍免疫系统重要和复杂性,每一位临床医师都是必需的基础课题,医学院校己有专门从事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人材. 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安全,国内外都有很多爭论,主要关系到BT蛋白,草甘膦. 老年人,孕妇,嬰幼儿,己经有疾病缠身的人都有程度不一的免疫功能受损,如果权威机构有数据证明這些人群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安全,那就可以肯定,可以放心食用了. 我在耐心等待這些数据!
1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作息不规律为何影响健康
MogoEdit 2013-12-20 17:59
如果可能的话,请不要熬夜。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体生理反应的节奏跟昼夜交替一致,一旦这个节奏被破坏,人们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就会降低。现代社会免疫炎症包括肠炎发生频率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作息不规律。 研究第一作者、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免疫学博士生于肖飞对新华社记者说,地球物种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一套计时系统,也就是所谓生物钟。因为有了生物钟这种机制,生物就可以把特定的生理活动安排在一天的特定时间。比如,我们在晚上入睡,而在清晨醒来;我们的心跳白天比较快而到了晚上就会渐渐慢下来。而“我们的研究试图回答一个不如此明显但是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身体的防卫机制——免疫系统——是不是也在跟昼夜交替同步呢?” 据于肖飞介绍,肠道中有一类极其重要的免疫细胞叫做TH17细胞,它们善于分泌细胞因子来抵抗细菌和真菌的入侵,但是如果活性太高就会引发肠炎。他们于是以小鼠为模型进行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光照让小鼠产生时差反应,结果发现,这些小鼠的肠道里产生了太多的TH细胞,其后果就是这些小鼠更容易发生肠炎。 于肖飞说,现代生活常常扰乱人们的生物钟,比如坐飞机到不同的时区产生的时差,或者是熬到深夜的夜班工作,都会让我们体内的生物钟发生紊乱。因此,新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为什么在现代生活中,免疫炎症包括肠炎发生的频率如此之高”。 于肖飞说:“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仅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昼夜交替如何影响机体免疫系统,也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利用自身免疫功能来对抗感染或者预防免疫疾病。”于肖飞等人的论文发表在8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来源:新华网
个人分类: 热门资讯|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力挺心理状态能够影响身体健康
MogoEdit 2013-12-20 10:43
在Steve Cole攻读博士后时,他有一个不寻常的爱好:将艺术品买家与他们可能喜欢的艺术家相匹配。他说:“我有一个额外的目的,希望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为那些我认为很伟大的艺术家找到欣赏他们的观众。” 在当时,这无外乎只是一个古怪的副业。不过,最近的发现让Cole有了疑问:他在那段时期所感受到的兴奋和目的感也许不只帮他为艺术品找到了归宿,是否也 使他自身的免疫系统从中受益?Cole现在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Cousins心理神经免疫学中心的教授。 许多研究表明,诸如压力等精神状态会影响健康。但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解释这一问题仍然很 困难:主观情绪是如何与复杂的神经和免疫系统联系起来的?这一被称作心理神经免疫学(PNI)的领域经常被指责“缺乏严谨”。Cole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他选择的工具是全基因转录分析:分析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广泛模式。 Cole和同事已经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表明压力和孤独等消极的心理状态会通过基因表达指导 免疫反应,塑造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现在,Cole已经改变了策略,研究方向从消极情绪转变成了界限更加模糊的幸福情绪。这是一种冒险的策略:他的工作已 经被批评为是一相情愿的想法和说教。 “如果你和任何PNI领域的高水平神经生物学家或免疫学家谈论这件事,大家都会窃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免疫学家Stephen Smale如是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该课题应该被永远忽视。有一天,我们会需要面对它,并试图理解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究竟是如何互动的。” 一剂良药? 1964年,杂志编辑Norman Cousins被诊断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自体免疫疾病,复原几率为1/500。Cousins拒绝了医生的治疗,并开始了自己的幸福 疗法,包括定期观看马克斯兄弟的电影等。后来他创办了Cousins中心,致力于调查心理因素是否真的能令人保持健康。 当时,主流科学拒绝这种观点即任何心理状态,或积极或消极,都会影响身体健康。不过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表明,大脑与免疫系统直接连接,部分神经系统与免疫器官相联系,而且免疫细胞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这些联系似乎存在临床意义。第一位揭示这个事实的是病毒学家Ronald Glaser,他现在是俄亥俄州立大学行为医学研究所所长。他和同事提取医科学生的血液样本,发现在紧张的考试期间,学生抵抗病毒的免疫细胞活性较低,对 常见病毒Epstein—Barr的抗体水平却较高,这表明压力会破坏他们的免疫系统,使通常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被重新激活。 自此之后,PNI领域发展迅速,全球的医学院都开始宣扬自己的精神与身体健康研究院 系,PNI研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在人们普遍接受这样的看法:人体对压力的反应会抑制部分免疫系统,长此以往会导致有伤害作用的炎症。不过,要想了解大 脑信号如何精确地影响身体健康,研究人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管中窥豹 Cole的首个研究发表于2007年,聚焦于孤独的影响。他和同事观察6位长期孤独的人以 及8位有着众多朋友和强大社会支持的人的白细胞基因表达。在人体基因组约2.2万个基因中,研究人员确定孤独人群的209个基因与善于交际的人不同:它们 要么监管着更多的蛋白质,要么监管着更少的蛋白质。孤独组中的上调基因有相当大一部分与炎症反应有关,而许多下调基因有着抗病毒的作用。而在善交际组中, 情况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小型研究,但却首次将心理风险因素与基因表达的广泛潜在变化联系起来。 Cole称,这些结果有着进化学意义。早期在紧密社会群体中的人类有着更高的病毒感染风 险,所以抗病毒基因会飞速发展。相比之下,孤独和压力下的人们面临更大的受伤风险,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这就需要增加与炎症相关的基因来帮助治愈伤口和抵 抗感染。不过现代压力会导致慢性和无益的炎症,长此以往会损伤人体组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 对于像Smale这样的传统免疫学家来说,Cole的研究是“有趣、精彩的观察”,但尚未 完全令人信服。佐治亚理工学院整合基因组学主任Greg Gibson希望看到更大规模的研究,不过他认为,Cole正在发掘的“遗传结构”是值得研究的,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机制细节都十分明了。“很多人都采取了 全基因组的方法,但是他们只关注少数的‘重点’。他们忽略了森林中的大多数树木。” 幸福的意义 2010年,Cole收到了朋友Barbara Fredrickson的邮件,后者现正在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心理健康。她对幸福等积极情绪状态的生物相关性很感兴趣,并建议两人合作。 如果PNI领域整体存在可信度的问题,那么研究幸福尤为困难。幸福比压力更难用生物标记来衡量,主流生物学家往往看不起诸如问卷调查等模糊的数据收集方法。 一个方法是测试能否有可能扭转由压力引起的负面基因表达。Cole开展了3个小型随机对照 实验。其中两个实验分别含有45个有压力的看护人员和40个孤独的成年人,结果发现冥想课程会使参与者白细胞中的基因表达由炎症基因转向抗病毒基因。第三 个实验由迈阿密大学精神—肿瘤学家Michael Antoni领导,参与者包括200位患有早期乳腺癌的女性。与对照组的女性相比,接受了10周压力管理计划的女性体内与炎症和新陈代谢相关的基因得到抑 制。“我们的结论是情绪是有作用的。”Antoni表示,“如果我们改变了心理活动,生理也会作出相应变化。” Cole与Fredrickson渴望作更进一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方向并不是抑制压力所 带来的好处,而是人们在高兴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为此,他们要求80名参与者回答14个问题,包括过去一周感觉幸福或满足的频率,以及他们感觉生活有意 义的频率等。该问卷的设计是为了区分心理学家所划分的幸福的两种形式:享乐幸福与终极幸福。享乐幸福是指由物质或者身体快乐所带来的幸福感;终极幸福是指 从追求知识、社会关系或者慈善工作等活动中所获得的深层满足感。 研究人员吃惊地发现,这两种类型的幸福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基因表达。有终极幸福感的人们的基因表达是有利于身体的,而有享乐幸福感的人们的基因表达与遭遇逆境的人们的基因表达是相似的。 一种解释是终极幸福感会直接使免疫系统受益。不过Cole认为,这与压力反应相关,如果人 们仅仅只是进行消费,那么所有的幸福感都取决于其个人情况。如果他们遭遇逆境,就会变得很有压力。但如果他们关心自己以外的事情,比如社区、政治和艺术 等,那么就会更少地关注自己每天的压力。换句话说,终极幸福感可以帮助缓冲我们对威胁和不确定性的感知,从而潜在地改善我们的健康。“给自己投资是有好处 的。”Cole说,“只要你同时也向很多其他的东西投资。” 尽管存在很多批评的声音,而且研究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Cole表示,他还是被积极的情 感可以逆转不幸带来的生物影响的证据所震撼,这足以使他的生活发生改变。“我已经花费了我事业和个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来试图避免或者克服不好的事情。”他 说,“现在我用更多的时间思考人生真正想做的事情,以及未来想去的地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个人分类: 热门资讯|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论免疫系统疾病的通用解(上)(CZ)
热度 1 zcgweb 2013-11-12 07:29
浅论免疫系统疾病的通用解(上)(CZ) 张成岗(军事医学科学院) 序言:昨晚休息得比较早,因此今天凌晨五点多就起床了。受着内心的驱使,在朋友们的强烈呼吁和鼓励下,继续阐释机体一盘棋运行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内容。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免疫系统疾病的通用解,包括通用理解和通用解法。我之所以喜欢‘通用(general)’这个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弃掉种种细节问题,而能够从总体上、从宏观上去把握人体运行的规律,而不至于陷入细节,因为过多地陷入细节,就必将陷入泥潭。我在前几年给中学母校70周年校庆5000名师生做报告的时候,报告的开始给大家提问‘我们能否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历时一个小时的报告的末尾给大家的答案是‘是的,只要我们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运行规律的话,我们就可以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虽然当时这些问答是面向中学朋友和老师尤其是高中同学们的,但是,近年来我却一直也在自行实践、体会、理解,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博客、一系列和公众们的沟通,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试图去揣摩人体(亦称自然界的精灵)以及自然界(亦称宇宙、造化)运行的规律,让我的思路飘逸在‘人与自然’的思考的海洋中... 备注:参考法律学界的‘免责条款’一说,需要声明的是,我的专业并非免疫学,我的免疫学知识是在这些年读书、求学、工作以后看文献、听报告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因此不是免疫学科班出身,以下文章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准确、不合适甚至不一定妥当的描述,烦请列位看官批评指正,俺都照单全收,因为您的批示意味着我们对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乃至其他疾病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好了,前面的啰嗦可以告一段落,接下来咱们的好戏就可以开场了。 首先让我们试图理解一下人体内为什么会有免疫系统?为什么会需要免疫系统?显然,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过程中,免疫系统也在正常发育,而且伟大的母体子宫内为胎儿的发育创造了一个绝佳的天堂般的环境。等到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时候,随着婴儿在响亮哭啼的声音中呱呱落地,免疫系统就开始做好全套工作、准备上班的准备了。新近有文献报道说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低并不是发育不成熟,而是一种主动调节模式,以方便微生物可以在胃肠道、口腔和肺内生存有利身体健康的细菌。【资料来源:孙学军老师在科学网的博客: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不是发育不成熟(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174do=blogid=740370)〔过去普遍的观点认为,新生儿容易发生感染是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不成熟或是还未发育。美国科学家以活鼠和人脐血样本进行的实验挑战了传统观念,新生儿免疫功能低的原因是一种主动调节。这听起来有一些不可思议。为了让有益细菌定居体内,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主动抑制。每个作父母的都知道,婴儿容易发生细菌感染。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婴儿是采取一种主动措施,以方便微生物可以在胃肠道、口腔和肺内生存有利身体健康的细菌。深入研究这一操作系统,或许可以让我们找到治疗新生儿感染的手段,并有利于提高免疫接种的效率。..〕】。因此说,‘好一个免疫系统的主动抑制’!非常伟大!换言之,免疫系统与生俱来就是为了保护我们体内的健康而存在的,类似于‘秦琼敬德’和‘韦陀菩萨’诸神,守护着我们的健康不受疾病的侵害!由此可见,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好朋友、好伙伴’,如果存在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的情况的话(比较糟糕一点的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导致的‘导致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人体就必然不会安生了!目前临床上在进行很多疾病治疗的时候,尤其是器官移植的时候,通常都需要对接受到器官移植的受体个体进行免疫抑制,以便供体来源的器官能够在受体体内长时间活存而不受免疫排斥。这种情况得一分为二地去看,因为没有器官移植的话,患者难以健康地生存;然而有了伴随着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对于患者必将同步产生很多的毒副作用,很多问题就在于免疫抑制的问题,相当于让接受了器官移植的患者个体更严重地暴露在了充满各种致病因素的体内外环境中!这是一个双刃剑,我们后续还将继续讨论,分析器官移植的合理性及其有效解,因为大凡是人体内疾病治疗时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其实都可以存在有效的通用解,而且必将不是难解,只是因为人们的目光还没有看到这个有效的通用解而已! 即便没有受到过系统的生物医学科研训练,根据大家每个人的切身体会,其实都可以很容易地想到免疫系统是为了‘抵御外敌’而进化出来的。然而,人体内一系列免疫系统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是怎么出现的呢?很显然,本来是人体健康朋友的‘免疫系统’竟然能够‘调转枪口’攻击自身的组织和器官,可谓是‘逆天而行’啊,其中必然是真的有‘天大的冤屈’,定然比窦娥还冤枉啊,否则怎么会导致如此巨大的乌龙事件呢?其实这个问题我在今年的国庆节期间写过一篇‘戏说疾病’的相关帖子,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巨大的阴谋,乌龙事件——I型糖尿病:源于自体免疫系统攻击胰岛(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692do=blogid=729895)。 接下来我们分析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简称自身免疫病)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我将提出一个重要的假说:【自身免疫病很可能是无心之过,而是源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表位时的信号逻辑错误(logical error)所致!具体指的是,人体免疫系统应该是为了监控人体内的病毒、细菌和真菌等非人体来源的DNA系列而存在的!出现自身免疫病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人体摄入的饮食本身以及这些摄入物(包括无意之中接触到的某些化学物质例如农药重金属添加剂等)在代谢过程中,在人体内出现了某些特征性的一系列‘抗原表位(epitope)’,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抗原表位’和人体的组织器官系统中的‘抗原表位’出现了匹配(match)或者一致性的情况,从而当免疫系统派出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内的精兵强将去扫荡这些外来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同时,还留有大约5%-20%(暂且假设)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力量在人体内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中继续‘巡游’,而且最为关键和最为糟糕的是这些5%-20%的精锐部队很可能会识别出例如胰岛beta细胞的抗原表位貌似和病毒细菌真菌以及机体代谢产物的抗原表位高度匹配,免疫系统就会误以为‘天哪,病毒细菌真菌竟然已经侵略到胰岛了!’,于是就将其通通干掉,从而导致了I型糖尿病!对于过敏反应、变态反应而言,很有可能也是如此,即对于花粉、山药等外源性物质容易过敏的人群,按照本文的理论,应该是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已经‘记忆了’这些致敏原的抗原表位,而且最糟糕的是这些记忆下来的抗原表位和该人体内部某些重要的组织器官系统的抗原决定簇高度匹配,必将导致免疫系统误杀,从而出现过敏、变态等异常反应!】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学术观点的核心是:当人体摄入的不良物质例如病毒细菌真菌在体内被胃肠道等加工后,有可能出现和体内组织器官系统相匹配的抗原表位,从而会诱发免疫系统在攻击这些抗原表位的同时,会严重误伤人体内的正常组织器官系统,从而导致严重的‘乌龙事件’即自身免疫病!由于大多数自身免疫病都是经过胃肠道加工之后出现的(例如食用部分和人体不匹配食物之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以及情况是部分患者由于通过呼吸接触到了自然界的某些物质例如花粉、皮肤接触到了山药等,经过体内加工之后出现了抗原表位的匹配,从而引发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导致了‘自身免疫病’这一‘乌龙事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临床上建议的方案通常也是:远离这些致敏原,不要去‘招惹’免疫系统这个‘铁面包公’,这个黑脸包公翻脸之后可是不认任何人的啊!那么,有没有新的解法呢?有可能是有的,我在后续博客中也会陆续阐述的。 比较有趣的是,基于免疫学的进步所发展出来的疫苗其实是主动免疫的一种,和本文的内容正好形成互补,即通过疫苗去激发和唤起对于天花、霍乱等病毒的主动记忆,‘防患于未然’,是一个很好的策略。疫苗研究过程中非常不容易,需要花大力气筛选到能够准确诱发免疫记忆、而又不会导致产生攻击自身的单价疫苗甚至多价疫苗,的确需要很出色的研究思路。 不过,话说回来,我补充说一句,我认为【阑尾是人体内专门存在的‘疫苗器官’】,您信么?——不信?没关系,本文只是‘浅论免疫系统疾病的通用解’的上半部分,马上该去赶班车上班了,这几天等俺有空了把下半部分写出来,我们继续讨论如何?
2543 次阅读|1 个评论
免疫系统可以增强吗?
热度 30 fs007 2013-10-12 11:32
寻正 北京大学的免疫学教授谢蜀生质疑我针对科学迷信增强免疫力的揭露 ,反讽我一知半解就出来写科普:“对科学上不懂的或一知半解的东西,讲时还是慎重为好,过份引伸更要不得。”言下之意,寻正不懂免疫学,针对免疫力胡说八道来了。 对许多科学迷信的创造者或者信奉者来说,我的揭露批驳有如醍醐灌顶,如果你常读武侠小说,就知道虽然主人公总会在灌顶成功,但作者总是要一再强调灌顶在大多数人是要失败的。谢教授在专业上的过分自信,让他灌顶不成功,也让我处于一种尴尬境地,我把道理说透了,就得罪一大帮人,谢教授是博导,手下不缺博士硕士,估计我这篇科普一完成,就要打群架。中国的不少读者分辨力不高,人多势众在争议中是占优势的,我都把某“著名科普作家”批得体无完肤了,仍然有不少人诚心诚意地问我为什么瞧不起这位名人。 谢教授对我的激烈批评让我想起了第四军医大学的李福洋。在转基因的争论中,我指出他没有资格嘲笑科学领域的先驱,告诉他传统的中心法则已然破产。李教授不是面带疑问地查阅文献,而是气势汹汹地卖弄资格,他都在相关专业混了二十年了,怎么没听说过中心法则破产的事?他没听说过,肯定是假的。坐井观天的中国学者逻辑观念不强,配搭的是不相称的“科学”信心。谢教授有如李福洋第二,我是免疫学教授,经常劝告人要增强免疫力,你跳出来批判,你算老几? 从谢教授激烈的反应上,我们可以知道谬种流传的根源,中国学者的轻浮与科学思维的不严谨,是中国的许多科学迷信的基础。我的破解科学迷信系列大概还会刺激到更多人的神经。 我在弟兄姊妹中敬排末座,心态上也从不敢自大,写作科普算是认真一族,即使自己确认无误的,也要查阅一番最新进展,不然,不敢面对“从事生物学研究二十年”的学术“权威”。在专家面对我的资历不以为然之际,我还是奉劝专家克制守礼,放下自大心态,因为我所科普的,并非我的创造,而是真正专家的意见。 本文主要参考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篇网文,《如何增强免疫系统》(How to boost your immunesystem【 http://www.health.harvard.edu/flu-resource-center/how-to-boost-your-immune-system.htm ,2013年10月10日浏览】),当然,我不是方舟子,我针对原文内容进行了原创性地修改与编辑,并为本文观点负全部文责,哈佛原文只是我的参考资料,或者更准确地说,面对自大的中国专家,咱们只好借力于美国的权威专家。 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就目前人类的科学知识而言,我们没有明确的办法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免疫系统是一个比传统钟表更加复杂的体系,我现在问一句,你可以加强钟表,让它们更加准确或者更能避免给出错误时间吗?基于简单系统的观察,比如门的把手你换上更加坚固的材料,那就可能更加持久,你倾向于说可以,但复杂系统会让你单纯的加固变得没有意义,把手即使能持续一万年,门很快就坏了,加固把手在系统中没有意义。在建筑房屋时我们几乎对房屋这个体系有“完全的认知”,所以我们还是能找到最弱的环节进行加强,从而加强整个体系,然而,我们在免疫学上的确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却离“完全的认知”还有不知其远的距离。 哈佛原文是这样说的,“加强免疫系统是一个很诱人的主意,但因种种原因,要实现它却被证明是镜花水月。免疫系统正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组件。(Theidea of boosting your immunity is enticing, but the ability to do so has provedelusive for several reasons. The immune system is precisely that — a system,not a single entity.)”那么那些宣称取得了进展的研究有什么价值呢?“虽然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但至目前为止,它们只是不成熟的结果。(Althoughinteresting results are emerging, thus far they can only be consideredpreliminary.)” 中国的免疫专家可能会有一大堆的迷方偏方相授,而美国专家则非常诚恳,“遵循一般的保健原则是你能维护你的免疫体系强健唯一最佳选择。(Following general good-health guidelines is the single best step you can take towardkeeping your immune system strong and healthy.)”换言之,免疫学到目前为止,没有特异性的健康建议,相反,哈佛学者建议你要“警惕(Be critical)”【of suspicious claims and suggestions那些可疑的主张与建议。】 为什么我们不能增强免疫体系?因为“在免疫体系中有许许多多的免疫细胞,它们针对性许许多多的微生物而有许许多多的反应模式。(thereare so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cells in the immune system that respond to somany different microbes in so many ways.)”因此,“没有人知道究竟要多少免疫细胞或者哪种免疫细胞才能使免疫系统达到最佳功能状态。(Noone knows how many cells or what kinds of cells the immune system needs tofunction at its optimum level.)” 在判断HIV感染者是否患艾滋病时的一个临床免疫学指标是CD4+这种T细胞计数,我们可以确认当它降至500个每微升以下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开始受到了损伤,到了200个以下时常见特异性的艾滋病感染。那么,假如我们能增加CD4+T细胞,那它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换句话说,一个人CD4+T细胞是600,即正常人的下限,他与另一个CD4+T细胞是1500(正常上限)的人相比,是不是免疫系统更弱呢?谢教授会脱口而出“Yes”,对呀,咱有中药偏方给你吃啊。真正的专家对此会嗤之以鼻的。事实上,CD4+T计数还因为种种内在的外在的因素而变化,让免疫系统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 免疫系统不可加强,那么免疫力呢?免疫力,即免疫反应(Immune Response)却是可以加强的,不然,做疫苗研究的就惨了。当然,也可以减弱的,不然移植手术差不多没法进行了。 免疫反应的加强未必有好处我已经阐述过了,就不在此重复。在此我要批驳的是谢教授的谬论,免疫力是随便“许多中药及其提取物都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低下的机体(动物或人)的免疫功能,这是不容置疑的。”不容置疑的?好一付学霸口气。难怪在中国有大量的偏方中药治疗艾滋病,因为有免疫学博士导师背书肯定,受害者的钱包哪能不被收刮得光光的。从理论上说,治疗艾滋病有两种方式,一是杀毒,二是加强。杀灭HIV原理与效果是显而易见的,HIV无非是破坏免疫细胞,那我们如果加强免疫细胞的生产岂不可以抵消病毒的破坏,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从理论上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现实却是严酷的,杀灭病毒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中国的诸多“加强”式的治疗,都无非是劣质的安慰剂! 我的科普之所以冒犯到了谢教授,无非是因为谢教授的思维方式过于粗线条,换句话说,谢教授的思维方式是中医式的,缺乏现代科学的严谨。假如我承认谢教授的说法正确,“正常人会出现免疫力低下”,那么这种可能性是否允许谢教授的“不容置疑”的“许多中药及其提取物”来加强我们的免疫力呢?打个比喻,正常人也可能有贫困的时候,因此,谢教授推论,饮用长江水可以让人致富。我反对的是毫无根据,违反科学原理的免疫力加强,举的例子是免疫力更强的人更易生病,你拿免疫力减弱的状态来说事,的确能忽悠普通读者,但失去了科学的诚实与严谨。 姑且承认正常人会有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增强免疫力也是一个合理的目标,那么是否大家就要经常性地增强免疫力呢?谢教授难道天天吃感冒药?你一年总要感冒好几回吧?说到底,谢教授就是建议你天天吃感冒药,因为你偶尔会感冒,那不是犯傻是什么? 老化与压力(包括精神上的与物理性的压力,谢教授所言的疲劳与运动算是物理性的压力)的确是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因素,但它们所产生的免疫力下降却不是其它方式可以改变的,包括谢教授所提到的那些可能在某种状态时有效的药物。面对老化引起的免疫力下降,你只能老老实实地承受,面对压力引起免疫力减弱,你最好是减压,希望这种免疫力改变是一过性的,你如果认为整点胸腺素、干扰素、或者什么细胞因子就能让你避免生活压力的免疫后果,那无疑是犯傻,而吃“中药及其提取物”的,那就是卖自己帮别人数钱的典型了。【那些能真正促进免疫力的药物也在中国被广泛滥用,以后有机会再进行专门的科普。】 读者要小心生物复杂性,如前所述,免疫力不代表免疫系统的完善,单个指标的下降不意味着你的免疫力更差,人类承受压力是天性,弱不禁风只是文人的夸张,实验室那只因为被威胁就免疫力下降的耗子并不能真正代表你的身体状态,能引起你的免疫力下降的生活压力必须是非常大的,超越一般的生活压力。也就是说,你面临那样的压力,我们几乎不认为你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中,我的科普也就对你只有参考意义了。 说到底,普通人不需要增强免疫力,想增强也增强不了,而且,如果真的能增强,反而产生的是免疫系统的紊乱,产生免疫性疾病,或者加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免疫病理过程。 回到哈佛原文上的告诫上来,你可以做些什么或许对你的健康有好处呢?这些行为有的可能会增强你的免疫力(可能性非常不明确),有的则完全不可能,但关键在于它们对你的总体身心健康有好处。 1. 不吸烟 Don’t smoke. 2. 饮食中包括适当的水果、蔬菜、糙米(或其它谷物),减少饱和性脂肪酸 Eat a diet high in fruits, vegetables, andwhole grains, and low in saturated fat. 3. 经常运动 Exercise regularly. 4. 保持适当体重 Maintain a healthy weight. 5. 控制血压 Control your blood pressure. 6. 如果饮酒,要适量 If you drink alcohol, drink only inmoderation. 7. 充足睡眠 Get adequate sleep. 8. 减少感染机会,比如保持清洁及适当烹调 Take steps to avoid infection, such aswashing your hands frequently and cooking meats thoroughly. 9. 适时进行推荐的医学检测 Get regular medical screening tests forpeople in your age group and risk category. 在所有增强免疫力的特别产品中,哈佛专家倾向于质疑而非肯定其作用。枚举如下:芦荟(Aloe vera)、黄芪(Astragalusmembranes)、紫锥菊(Echinacea)、蒜(Garlic)、人参(Ginseng)、甘草(Glycyrrhizaglabra)、以及益生菌(Probiotics)。这些东西囊括了西方流行的大多数“免疫增强剂”。哈佛学者可能不是中国人,不然会添加一些中国人熟悉的东东。 如果你缺乏某些微生素或者微量元素,可能会对你的免疫系统产生副面作用的包括:硒、锌、以微生素A、B2、B6、C、D、E等。如果你不缺乏这些需要量极少的东西,多补充无非浪费钱财,毫无益处。 写下本文,临发表之际,不免惴惴不安,别人讽刺我,我反弹回去,似乎不符合基督要义。但一想谢教授是什么人啊,那是有着能“看见”也能“摸到”中医的“正气”的特异功能的“超人”,就释然了,“超人”嘛,心理承受能力当然超强了,不至于被我气得免疫力下降,跑去打干扰素或者吃中药提取物吧? 附:谢蜀生教授评论原文: 谢蜀生 2013-10-10 21:55 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免疫系统对某种抗原(变应原,如花粉,自身抗原)免疫应答的调节紊乱的结果,与机体的整个免疫状态无关,讲它们是机体整个免疫力过强引起是错误的。这些患者对其他抗原,如各种病原微生物等的应答能力都是正常的。本文这种概念上的错误在不少“免疫学者”中不少见。免疫力强当然好,如年轻人兔疫功态强,不易得病,老年人免疫功能比年轻人低下,就容易得病。感冒时的各种症状是免疫系统排除病毒时必然会产生的表现,如发热有利于排除病原,如免疫力低下,无一点反应,则病原体很快繁殖,形成病毒(菌)血症,最终可导致机体死亡。本文易产生误导,应予指出。 博主回复(2013-10-1109:39):我这里批判的是一般人的所谓增强免疫力,而不是针对免疫系统存在缺陷的状态,所以什么病原血症引起死亡,跟我讲的内容相关但不构成反证。老年人得的病,不见得就跟免疫力相关,而且,老年人不见得就免疫力低下。您是免疫学者? 谢蜀生 2013-10-11 11:34 1, 免疫力的基础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一线战斗者”是白细胞,其中各类淋巴细胞(如T、B淋巴细胞及其亚类)在特异免疫应答起作用。免疫力高低是有客观标准的,如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免疫细胞的应答能力等等。如果一个人的免疫细胞数量、比例正常,对非已物质如细菌、病毒的应答迅速有力,能适时地产生抗体或效应T细胞,从而有效排除抗原,我们就称之为“免疫力强”,反之则为免疫力低下。把免疫系统想象成“防御部队”,对理解上述内容有帮助。 2, 正常人会不会出现免疫力低下呢?会的。比如长期疲劳、精神紧张,正常衰老等都会不同程度引起免疫力下降。研究表明,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员免疫功能下降。近几十年出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说明,精神因素对免疫系统有明显影响。所以我们是难以避免疫力低下的可能的。 3, 那么“提高免疫力”的说法和做法是不是“迷信”呢?显然不是。在一些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用合适的“免疫增强剂”,如干扰素,IL-2,胸腺肽及其他一些细胞因子以提高免疫功能是完全必要的。大量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及其提取物都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低下的机体(动物或人)的免疫功能,这是不容置疑的。你说,“在不求甚解的普通人或者学者心中,免疫力已经演化成为中医中那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正”气”,你的这种指责是不对的。免疫力当然是机体的正气。而且中医中的正气,也决不是你讲的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 4, 你在文中举了过敏性疾病及其它一些疾病作例子,认为,“因为免疫力过强而产生的疾病比因免疫力不足而产生的疾病只多不少。”这是不对的。最常见的感冒以及发病率仍在增加的癌症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即使是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也与机体整体(!)免疫力过强无关。它们只是针对变应原或自身抗原的淋巴细胞克隆应答和调节出了问题。这在前面对你文的评论中已讲得很清楚了,你没有看懂。同意9楼的观点,整个免疫系统全面过强是不可能出现的,那样机体就会崩溃了。 5, 上面讲的都是最基本的道理,也许对科学网上非生物医学专业的朋友有用,所以化时间写了,希望对纠正你博文中极端性的表述和错误的概念,混乱的逻辑及荒谬的结论,有所帮助。 6, 同意你博文的〖系列结语〗:“许多人把科学与迷信当作反义词,认为相信科学就必然反对迷信,事实上却未必如此,我们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迷信却是以科学的名义传播以及信奉的。在一个科普满天飞,而科普作家还不如老农更加理解植物的水含量,动辄胡说八道的时代里,科学爱好者尤其需要当心。”,对科学上不懂的或一知半解的东西,讲时还是慎重为好,过份引伸更要不得。 博主回复(2013-10-11 12:36):呵呵,还有这么认真写评论的,我如果草草地回复您,倒显得不公了,我单独撰文回复您。
个人分类: 健康之友|11127 次阅读|61 个评论
请高人回答:植物有免疫系统吗?
herotan 2013-10-10 14:22
有没发现,如果植物死亡过后有水份,那么很愉就会被微生物腐蚀,但如果是枯萎的,则会一直保持枯萎状态。但是活着的植物肯定是有水分的,并且不会受微生物作用而产生腐败,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植物也有免疫?甚至还有免疫系统?也可能说植被的免疫还达不到系统的程度,只是分泌某些化学物质起到类似于动物免疫的功能?
6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泡灸、病毒疗法及免疫疗法
热度 28 何裕民 2013-8-30 09:48
不久前,一个有点医学背景的肺癌病人问了我一个问题,他拿着一张小报来问我:“发泡灸能抗癌吗?”因为报纸上介绍了这种疗法。 他所谓的“发泡灸”,就是化脓灸,是在人的大椎穴等穴位上,在夏天用强烈刺激性方法(一般是艾灸之类),灸(刺激)得皮肤起泡、化脓。这个方法古代是用于强身的。的确,有一段时间(若干年前)人们是用于抗癌。据了解,早先有人试过这个方法,但奇痛无比,我们也看到一些极晚期患者愿意接受这个方法试一试,居然有一定的效果。 发泡灸也好,化脓灸也好,都是中医学非常传统的疗法,这个灸往往以大椎穴为主体,它是我们督脉经很重要的一个穴位。大椎穴有强壮全身的作用。另有研究表明:用这种非常强烈的方式,有时候可以重建体内的免疫系统,至少可以激活体内免疫系统的活力,对那些持续化疗,效果很差的病人,通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激发自我免疫,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至少可以延长生存期。但是,由于这个方法很痛苦,所以,现在使用的人很少,因为背部的一小块皮肤会溃烂。类似的方法还有像“化脓之灸灸足三里”。关于后者,我研究生时的同学就有人做过实验,的确可以使人类自身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因此,这是一个可以一试,但身体代价很大(很痛,皮肤会溃烂)的方法。很多人到了晚期愿意一试,当然,现在推荐的人不多了。 这就使我想起今年2月10日,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英国科学家用类似的机理——用牛痘病毒来刺激人体、重建免疫,以达到同样效果。这篇文章摘录如下: 2013年2月10日期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以“牛痘病毒治疗肝癌显奇效”为题,报道说:“帮助根除天花的疫苗中使用的病毒正在治疗肝癌方面发挥奇效。这种经过遗传改性的牛痘病毒使肝癌重症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延长两倍,且副作用轻微,类似流感。” “30名肝癌患者在一个月里接受了三剂这种称为JX-594的改性病毒,直接注入肝肿瘤。其中一半志愿者接受低剂量,一半志愿者接受高剂量。两组志愿者分别平均生存6.7个月和14.1个月。相比之下,几年前开展的试验显示,目前针对这种肝癌的最好药物索拉非尼只能使患者生命延长三个月。” “两名接受高剂量治疗的患者在两年多以后仍然活着。这种疗法除了缩小原发肿瘤外,这种病毒还能波及并缩小肝脏以外的继发肿瘤。研究负责人戴维·基恩说:‘有些肿瘤彻底消失了,多数肿瘤都在核磁共振成像中显示被部分摧毁。’此外,原发和继发肿瘤的摧毁程度同样明显。”“这种病毒似乎能扩及继发肿瘤,这暗示,只需把病毒注入血液或许就能产生效果。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开展试验,在把病毒注入血液与直接注入肿瘤之间进行比较。” “这种病毒‘删节’了胸苷激酶的遗传编码。胸苷激酶的作用是让病毒认出并感染分裂的细胞。病毒的研发人员在去除相关基因后降低了健康细胞分裂时被感染的可能性。” “这样一来,病毒只攻击患癌的组织,以两种在肿瘤细胞中更为活跃的基因为目标。一种基因与刺激肿瘤生长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有关。另一种基因与使肿瘤获得供血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关。病毒降低这两种基因的活性,使感染病毒的癌细胞萎缩死亡。” “不仅如此,这种病毒还携带额外的基因,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抵抗癌症。一种基因生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这种蛋白质在感染的位置促进白细胞生成。另一种基因生产人体中并不天然存在的蛋白质,称作Lac-Z,标记感染细胞,以便将其消灭。” 这些又引申出一个新的问题——有人会说,如果我想少受点痛苦,现在免疫疗法多得是,什么CIK、干细胞、胸腺肽啊,太多太多了,有的医生很愿意推荐……但非常遗憾的,尽管都是免疫治疗,但毕竟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之别:痛苦的灸法,激发的是你自身主动的免疫系统;牛痘病毒注射到体内也是激发你自身的免疫系统。至于像胸腺肽、干扰素这类方法,充其量只是短期补充一些,属于被动性质!就像亲生子女会对你非常呵护,如果领养来的或临时雇佣的,尽管名义上是你的子女,但很多情况下对你帮助不大。 从临床角度来看,一般的免疫疗法和激发自身的主动免疫,效果差异也是非常之大的。而且,我们早在十多年前就发现:大剂量用生物修饰剂(就是免疫制剂),会引起白细胞变性,尽管白细胞数量没改变,但是它的形态改变了,功能下降了,尽管白细胞数不低,还是反复容易感冒。我们还连续在好几个患者身上观察到:对肾癌病人运用干扰素等后,会出现肾功能的急性衰竭。因此,能激活自身免疫的疗法,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就像不借用雇佣军,用自己的武装部队来维持安全,比借助雇佣军安全得多一样,尽管建立武装部队的过程是比较长期或痛苦的。亲生的儿女要比临时雇佣的好得多一样!被动免疫疗法,只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可以一试。比如说,老年人本身抵抗力很差,自身免疫系统恢复也比较困难的,秋冬天容易感冒的,不妨可以一试。一般人、一般情况下利弊参半,且可能弊大于利。不试更好,不信,你打听一下,有多少老资格的内科临床大夫,自己愿意经常使用这类东西!既然是提高免疫的(补药),他们为什么很谨慎?我不是一直强调:跟着老资格的医生用药吗!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3810 次阅读|28 个评论
[转载]重新认识免疫系统摘抄笔记(四)——免疫耐受与器官移植
cookingoil 2013-6-18 17:06
90 年代初,美国科学家 Starzle 分析了一组 44 位分别已存活 11-23 年的肝移植患者,发现其中 6 人分别在术后 5-13 年后,开始自动 停用免疫抑制药,但都没有发生移植肝被排斥的现象 。另一组 10 位长期存活的肝移植患者中, 5 位已停药长达 3-30 年之久,也均无排斥现象发生。这些临床偶见的病例说明,即使在临床常规的术后处理条件下,有些患者已经对移植的器官产生了耐受。这使移植免疫学家和临床器官移植专家们相信,在术后临床常规处理的亲件下,再施用一些在动物试验中证明有效的耐受诱导新技术,有可能达到移植耐受的目标。目前移植耐受的临床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障碍是 还没有建立一个能够判定‘移植耐受’已经成立的指标系统 。 引自: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15675do=blogid=700549
个人分类: 基础研究|5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重新认识免疫系统摘抄笔记(三)——免疫耐受与感染
cookingoil 2013-6-18 16:43
机体的“带毒”状态是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排除病毒的结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了免疫耐受。目前,要彻底清除慢性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很困难,很重要的一个解释就是免疫系统对该病毒产生了耐受,病毒复制的结果是表面抗原的持续阳性。如果掌握了这种免疫耐受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机理),就可以设法打被这种耐受,恢复其正常的免疫应答,从而有效地清除这些病毒,治疗这类疾病。 引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5675-700231.html 带毒是机体免疫清除环节出了问题还是诱导了免疫耐受需要自己再确证下。
个人分类: 基础研究|61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重新认识免疫系统摘抄笔记(二)——免疫耐受的诱导
cookingoil 2013-6-18 16:40
目前已知的自身免疾性疾病有几十种,在临床上都属于难治性慢病。通过诱导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早期用 口服抗原 的方法,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AE ),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实验研究中,都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临床诱导耐受治疗糖尿病、防治 I 型超敏反应方面也取得一些初步成果。近年来, 调节 T 细胞 ,尤其是 TH17 / IL17 的研究对理解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其相关研究的临床应用显示了某种乐观的结果,其前景值得关注。 引自: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5675-700231.html
个人分类: 基础研究|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重新认识免疫系统摘抄笔记(一)——免疫耐受的双刃剑
cookingoil 2013-6-18 15:48
自身耐受性遭受破坏的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不过一些比如病毒、细菌、毒素、某些化学物质及药物等外源性物质引发具有遗传倾向机体的免疫问题起到主要作用。自身免疫在许多情况下是属于生理性的,因为在 一定限度内 的 自身免疫反应有助于清除体内衰老退变或畸变的自身细胞成分,并且对免疫应答反应起着调节作用。只是在自身免疫反应超越了生理的限度或持续时间过久,才会造成自身组织损伤和相应的功能障碍,导致疾病的发生。 引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3543-619425.html
个人分类: 基础研究|594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普知识:如何增强你的免疫系统?
xupeiyang 2013-6-13 11:21
《如何增强你的免疫系统?》编译: @ 无穷的探索 :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这一想法很迷人,但是实际证明很难做到。免疫系统精确地说是一个系统,而非一个单一的实体。要使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需要系统内部的平衡和协调。至今尚无科学证据表明生活方式和提高免疫功能之间有直接联系。 http://t.itc.cn/fXBkw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癌症免疫学研究进展与信息分析(1947-2012年)
xupeiyang 2012-12-26 11:21
今年首先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癌细胞测序分析,发现了一种能让癌细胞暴露的突变,这种突变就像是给癌细胞装上了红旗,使得免疫系统容易清除这些癌细胞。 免疫系统网络复杂,需要通过警示,靶向,和安全制动来确定攻击的时间和方式,这一新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们也许能将DNA测序数据与免疫警示的启动,靶向结合起来,更精确的研发针对癌症的疫苗和其它免疫治疗方案。此外,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免疫学新的基础性机制——当面对病毒侵袭的时候,免疫系统还有另外一种可以用于对付病毒攻击的基础机制,这将可以用于疫苗研制,帮助防治传染疾病和癌症。 在2013年,通过将两种针对不同生物通道的靶向免疫疗法结合,也许能得到更好的抗癌临床试验结果。 Science盘点2013科研热点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2-12/20121225175920850.htm 55,211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statistics 1 2 3 4 Top Years Publications ‍ 2011 2,685 ‍ 2010 2,597 ‍ 2008 2,571 ‍ 2009 2,559 ‍ 2007 2,529 ‍ 2005 2,378 ‍ 2012 2,354 ‍ 2006 2,332 ‍ 2004 2,218 ‍ 2003 2,124 ‍ 2002 2,062 ‍ 2001 1,896 ‍ 2000 1,710 ‍ 1999 1,546 ‍ 1998 1,362 ‍ 1997 1,333 ‍ 1996 1,257 ‍ 1995 1,144 ‍ 1994 1,134 ‍ 1993 1,101 1 2 3 4 1 2 3 ... 7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 United States 16,628 ‍ Japan 3,421 ‍ Germany 3,141 ‍ Italy 2,179 ‍ United Kingdom 2,132 ‍ France 1,762 ‍ China 1,591 ‍ Netherlands 1,194 ‍ Australia 844 ‍ Canada 783 ‍ Israel 602 ‍ Spain 580 ‍ Sweden 579 ‍ Switzerland 564 ‍ Belgium 422 ‍ South Korea 408 ‍ Austria 297 ‍ Poland 247 ‍ India 231 ‍ Czech Republic 225 1 2 3 ... 7 1 2 3 ... 72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 Bethesda 1,431 ‍ New York City 1,265 ‍ Houston 1,008 ‍ Seattle 899 ‍ London 860 ‍ Boston 858 ‍ Philadelphia 644 ‍ Los Angeles 631 ‍ Milano 593 ‍ Tokyo 592 ‍ Baltimore 530 ‍ Pittsburgh 515 ‍ Paris 424 ‍ Chicago 365 ‍ Heidelberg 362 ‍ Durham 355 ‍ Beijing 327 ‍ Amsterdam 303 ‍ München 289 ‍ Roma 286 1 2 3 ... 72 1 2 3 ... 185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 Cancer Res 1,963 ‍ J Immunol 1,554 ‍ Blood 1,294 ‍ Cancer Immunol Immun 1,124 ‍ Bone Marrow Transpl 1,112 ‍ Int J Cancer 970 ‍ Clin Cancer Res 846 ‍ Cancer 759 ‍ J Immunother 664 ‍ J Natl Cancer I 594 ‍ Brit J Cancer 465 ‍ Anticancer Res 455 ‍ Vaccine 443 ‍ J Clin Oncol 439 ‍ Gan To Kagaku Ryoho 402 ‍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380 ‍ P Natl Acad Sci Usa 319 ‍ Leukemia 313 ‍ J Exp Med 310 ‍ Brit J Haematol 298 1 2 3 ... 185 1 2 3 ... 1248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Humans 41,629 ‍ Immunotherapy 30,914 ‍ Neoplasms 28,582 ‍ Patients 23,577 ‍ Animals 23,292 ‍ Immunization 20,452 ‍ Immunity 19,143 ‍ Mice 16,239 ‍ T-Lymphocytes 16,226 ‍ Antigens 13,650 ‍ antigen binding 11,755 ‍ Vaccination 11,524 ‍ Antibodies 11,479 ‍ Lymphocytes 10,997 ‍ Adult 10,843 ‍ Vaccines 10,561 ‍ Middle Aged 10,423 ‍ Therapeutics 8,753 ‍ immune response 8,282 ‍ Antibodies, Monoclonal 8,027 1 2 3 ... 1248 publications over time world map
个人分类: 肿瘤研究|3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Nature: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新机制
热度 1 genesquared 2012-12-7 10:30
Nature:中科院科学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新机制 发布:13 小时前 来自:科技日报 阅读数: 472 导读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许琛琦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的最新成果,首次证明钙离子能改变脂分子功能来帮助T淋巴细胞活化,提高T细胞对外来抗原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这项新成果对治疗自身免疫病、慢性病毒感染、肿瘤等多种与T细胞相关的疾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 12月3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许琛琦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的最新成果,首次证明钙离子能改变脂分子功能来帮助 T淋巴细胞 (简称T细胞)活化,提高T细胞对外来抗原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机体清除 病原体 。这项新成果对治疗 自身免疫病 、慢性病毒感染、肿瘤等多种与T细胞相关的疾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该论文也是新成立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中科院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新机制 人体的免疫系统复杂而精确,其中T细胞是一种关键的功能细胞,是保证机体健康的基础,与肿瘤、艾滋病、免疫缺陷症等疾病直接相关。艾滋病病毒正是通过感染T细胞从而破坏免疫系统并使人致病。 据许琛琦介绍,T细胞发挥功能的基础是识别外来抗原,这项功能由T细胞抗原受体(TCR)来行使。每一个T细胞表面都有几千个TCR,TCR的周围是脂质分子,它们通过静电力将TCR的活化位点屏蔽起来,保证它们在没有抗原的时候不会活化,接受抗原刺激后则快速活化。 钙离子在细胞内担任非常重要的“信号使者”角色。T细胞被抗原活化后,细胞外的钙离子会通过钙离子通道流入细胞内,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会在数秒之内提高10倍,并维持几个小时。这些钙离子能够直接结合TCR周围的脂质分子,中和它们的负电荷,从而解除脂质分子对TCR活化位点的屏蔽,帮助TCR活化,将比较弱的抗原刺激信号放大,使得T细胞获得完全的效应功能。这种机制大大提高了T细胞对抗原的敏感性。 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免疫、移植与感染研究所所长、著名免疫学家Mark Davis教授指出,这项工作令人激动,揭示了钙离子对TCR活化及其T细胞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解决了T细胞活化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Ca2+ regulates T-cell receptor activation by modulating the charge property of lipids Xiaoshan Shi, Yunchen Bi, Wei Yang, Xingdong Guo,Yan Jiang, Chanjuan Wan, Lunyi Li, Yibing Bai, Jun Guo, Yujuan Wang, Xiangjun Chen, Bo Wu, Hongbin Sun, Wanli Liu, Junfeng Wang, Chenqi Xu Ionic protein–lipid interactions are critical for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embrane receptors, ion channels, integrins and many other proteins1, 2, 3, 4, 5, 6, 7. However,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these interactions is largely unknown. Here we show that Ca2+ can bind directly to anionic phospholipids and thus modulate membrane protein function. The activation of T-cell antigen receptor–CD3 complex (TCR), a key membrane receptor for adaptive immunity, is regulated by ionic interactions between positively charged CD3ε/ζ cytoplasmic domains (CD3CD) and negatively charged phospholipids in the plasma membrane1, 8, 9, 10. Crucial tyrosines are buried in the membrane and are largely protected from phosphorylation in resting T cells. It is not clear how CD3CD dissociates from the membrane in antigen-stimulated T cells. The antigen engagement of even a single TCR triggers a Ca2+ influx11 and TCR-proximal Ca2+ concentration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cytosolic Ca2+ concentration12. Our biochemical, live-cell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and NMR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an increase in Ca2+ concentration induced the dissociation of CD3CD from the membrane and the solvent exposure of tyrosine residues. As a consequence, CD3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Ca2+ influx. Moreover, when compared with wild-type cells, Ca2+ channel-deficient T cells had substantially lower levels of CD3 phosphorylation after stimulation. The effect of Ca2+ on facilitating CD3 phosphorylation is primarily due to the charge of this ion, as demonstrated by the fact that replacing Ca2+ with the non-physiological ion Sr2+ resulted in the same feedback effect. Finally, 31P NMR spectroscopy showed that Ca2+ bound to the phosphate group in anionic phospholipids at physiological concentrations, thus neutralizing the negative charge of phospholipids. Rather than initiating CD3 phosphorylation, this regulatory pathway of Ca2+ has a positive feedback effect on amplifying and sustaining CD3 phosphorylation and should enhance T-cell sensitivity to foreign antigens. Our study thus provides a new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Ca2+ to T-cell activation involving direct lipid manipulation. 文献链接 : Ca2+ regulates T-cell receptor activation by modulating the charge property of lipids 相关热点 Nature:中科院科学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新机制 美国将两病毒列入一级生物国防计划以监管实验室研究 出血性大肠杆菌分泌特定基序蛋白以逃避免疫应答 Affymetrix和PathGEN Dx合作开发病原体诊断试剂盒 共生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的10倍 推荐热点 哈佛科学家在DNA芯片中成功存储电子书 盘点伦敦奥运会可能出现的兴奋剂种类 疟原虫基因组测序揭示抗疟的挑战与机遇 Nature和Science同期刊登肿瘤干细胞的发现 Nature:奥运会背后的科学家们 探索最有价值的生物资讯,欢迎参与共建生物家园。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news.biodiscover.com/hot/research/103084.html
个人分类: Nature|33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帮派人士可改过修成佛,癌细胞也能转好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7-28 16:17
毛毛虫变蝴蝶 —癌细胞变快乐佛细胞 道证法师讲述 林美瑛·李曜安·蔡佩芹·妙音· 东吴大学净智社·林嘉雯·蔡淑女敬记 癌细胞可以变成快乐的佛细胞 李木源居士(癌细胞变功德林) 超越血癌的博士(放生—放慈悲心生,放己重生) 欢喜心的力量 两位乳癌患者的启示 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超越肝癌的勇者 癌细胞本是好细胞,因缘不好变坏,它也能改过自新 其实癌细胞本来也是我们体内的好细胞好国民,因为有了不得已的苦衷受到了压迫、伤害、刺激才使它们发生转变,也就是因为种种不好的因缘不好的讯息,使得我们的细胞发生了变化,变成分裂错误的细胞。本来分裂错误、长错了的细胞是会受到我们身体管制的,因为我们的身体好像是一个国家社会,它是有警察系统的,对长错了的细胞,我们的白血球、淋巴球好像是身体的警察系统,它们会去发现它们而且会去纠正,管制它们。假如我们的体力衰弱生活不正常的时候,这些警察系统(免疫系统)就会功能变弱,使得长错的细胞没有受到良好的纠正,他们不知道改过自新,所以错误的细胞又生出了错误的下一代,这样繁衍下去,变成了一个团体自行发展,就是‘肿瘤’。这就好比原来是个好孩子,但是遇到了不好的因缘,好孩子也会变心,也会学坏,去组织帮派,占据地盘打架闹事,这就像肿瘤。孩子会变坏去组织帮派,也能变好—只要了解、消除变坏的原因。当然有人会主张把这样的孩子都杀掉就解决了,然而这样杀掉了以后真的就会解决吗?如果整个社会的风气和因缘条件都不变的话,以后别的好孩子也有可能又变坏,那到底要杀到什么程度呢?我们要了解孩子会变坏那是有原因的,我们必须要了解原因,去清除原因;孩子可以变坏,但也可以感化他,让他变好。我们的细胞也是一样,不是开刀统统杀掉就算了的。 帮派人士可改过修成佛,癌细胞也能转好 我曾经认识一些帮派出身的人,而且和他们相处很愉快,我也很尊敬他们,他们并不坏,甚至比一般人都优秀,善心也很敏锐,只不过一时因缘不好,内心有不得已的苦衷,一时不能够解决,走错了一步路而已。如果有人真的能体谅他们的立场和苦衷,一念之间他们也会变好的,他们善良的佛性开发后甚至要超过我们一般人。我们要知道因缘是会改变的,细胞也是一样,细胞能够变坏也能够变好。 医学实验—癌细胞可以良性化 医学上有培养癌细胞的实验,当条件控制得良好的时候,确实可使癌细胞良性化,又转变成好的细胞,我们要静下来反省一下这些细胞所以会变坏的原因,好好把原因清除掉,改变因缘,细胞是可以变好的,至少不会再错误地繁殖下去。 转自: http://www.fodizi.net/bfnn/books/0985.htm 蒋科学按:佛教讲诸行无常,大多数人都从消极地角度来理解,其实也有正面积极的一面:那就是,灾难、痛苦也是无常的,也是可以转化的。敌人、冤家对头也会转化为朋友、亲人。例如,国民党与共产党有过两次合作,彼此杀了几十年,都让对方的鲜血染红了双手,可是,民进党起来之后,突然发现对方其实很可爱~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24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应激升高血压归因于免疫系统
dragonstar 2012-7-27 16:53
如果应激反应会升高你血压的话,其原因就是免疫系统在起作用。科学家们发现T细胞不但有助于抵抗感染,对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应激干预的小鼠血压升高也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影响后,可能进而对保护我们免受感染的免疫系统有副作用。这一结果对 高血压 和焦虑症的治疗具有潜在意义。研究论文发表在《生物精神病学》杂志。 论文主要作者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Paul Marvar说:“我们早已知道慢性应激不但对免疫系统有害,同时也被看作是 高血压 的一个危险因素,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探讨T细胞在应激依赖性 高血压 中的作用”。 2011年,在从埃默里大学进驻范德比尔特大学的David Harrison博士指导下,Marvar开始了他的研究,并在Kerry Ressler博士的实验室完成了他的研究工作。Kerry Ressler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同时也是埃默里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学教授。Kerry Ressler在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长期有一工作实验室。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将小鼠局限在小空间一个小时,这些老鼠会在这空间里留下了气味。这时将正常小鼠放入留有气味的笼子中一小时以给小鼠心理应激。试验一星期中每天都两个小时的应激刺激,结果正常小鼠的收缩期血压有短时间的上升趋势。 然而,经遗传工程改造缺乏T细胞的小鼠在使用同一实验方案进行心理应激干预后,并没有像正常小鼠那样血压升高。而将T细胞重新导入到小鼠体内后,小鼠血压对应激的敏感度又恢复了。 Harrison和他的同事们开展的早期研究已经证实T细胞在高盐饮食或血管紧张素激素诱发的 高血压 中很重要,因此他们继续调查研究了T细胞在血压升高中的作用。 Marvar说:在动物身上展开的一些研究表明当前用来控制血压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也可能有助于减少紧张和焦虑。他说:“进一步了解其内在机制并确定它们是否能对焦虑症患者有益,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就是当前我们的研究目标”。 高血压是心脏病发作和 中风 的一大危险因素,很多人服用药物以降低他们的血压。然而,有些药物不却能有效地控制血压,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各种替代方法。 Marvar说:“有关于通过针对免疫系统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了解促发高血压患者免疫反应的机制将最终指导未来的临床应用”。 这项研究是由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资助,由埃默里大学研究人员在神经科学跨学科研究计划中开展。
个人分类: 心血管疾病进展|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论如何活到100岁-来自英国的案例分析
热度 1 duke01361 2012-7-12 10:09
能够“健康长寿”应该是全人类的共同期许!现在让我们用来自英国百岁老人的健康长寿的个案对这个问题再加分析。 一、乐于助人的心态 Nora Hardwick生于1905年,现年102岁。她热衷于慈善事业,乐于助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她的长寿原因 能够为别人着想,通过回馈社会获得生活的目的感和自尊感,并由此获得快感。这种身体可以感受到的快感起因于做好事或慷慨助人时,身体所分泌的“内啡肽”。这种“内啡肽”是脑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增进健康,提升自身免疫系统机能。 二、适度饮酒 乔治·伯恩斯,英国的一名喜剧演员,终年100岁。他在世时喜欢经常喝马丁尼酒,并且还抽雪茄。 有一项研究表明,至少在一种线虫中,经常性地给些少量的酒可以增加线虫的寿命。酒精可能会改变人类肝脏的代谢模式,先前的研究表明,保持低热量饮食可以长寿,可能最长可以增加25岁。 三、能够保持情绪乐观 有句话可能会冒犯一些人,如果你的IQ比较低,这有助于你保持满足感,会持续乐观。这可能和内啡肽的分泌有关。 一个经常处于悲观心态的人,其寿命会大打折扣!英国人Alice Herz-Sommer,现年102岁,她曾被纳粹囚禁在布拉格附近的集中营,但Alice却从来没有表现过“悲观”。2011年发表在《应用心理学杂志》(Applied Psychology)的文章肯定了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活得更长。 四、积极进取 Peggy Hovell现年100岁,她在95岁还报考“驾照”。考试结果表明,她的反应能力相当于40岁中年人。Peggy认为她的生理状态与她很能干有关系。凡事积极追求好的结果,主动参与对于她能维持肌体的反应能力十分重要。 一位现年103岁的老太太对于人们说她年纪大非常不屑,她说:“我从不觉得我和年轻人有任何不一样,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只有50岁。” 她还奉劝将过百岁的老人:积极适应变化,与时俱进,不要暗示自己已老,不要总让自己活在过去。 结语: 情绪健康是人类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那些健康长寿者大部分是情绪乐观、开朗、喜欢帮助别人的人。这种情绪的把控能力对于人生质量十分重要。不管贫富、不计较尊卑,一种强烈的生活欲望可以帮助你淡化偏见,保持自足的乐观生活状态。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情绪健康。一种健康的情绪可以协助身体内的内分泌和免疫机能处于正常状态。 2012年7月12日(NSW) 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一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8980-571387.html
个人分类: On Culture|3222 次阅读|2 个评论
编辑口味不同,同一篇英文文章,不同的媒体报道的差异还是挺大
热度 1 hongkuan15 2012-3-29 16:36
最近一篇《Science》上关于环境细菌对免疫的影响的文章:Microbial Exposure During Early Life Has Persistent Effects on Natural Killer T Cell Function引起我的极大兴趣,我发现科学网和生物谷都对这一文章进行了报道,然而报道的内容相差较远,明显口味不一样。大家有兴趣可以比较看看。 科学网文章链接: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23269522955123253.shtm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道理 幼体暴露于细菌可持久增强免疫系统 吃土、玩泥被认为能够帮助人们远离哮喘和过敏。 图片来源:J. Phipps/Shutterstock 孩童时期暴露在细菌中被认为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从而保护儿童远离过敏症和哮喘,然而这一切背后的路径却一直没有搞清楚。如今,研究人员在小鼠中确认了一种机制,或许能够解释暴露于微生物在哮喘和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常见形式——的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3月22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指出,幼鼠暴露在细菌中能够减少体内不变的自然杀伤T(iNKT)细胞的“库存”,这种细胞有助于抵抗感染,但也能够攻击人体,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例如哮喘和炎症性肠病。 这项研究支持了一种“卫生学假说”,即主张此类自体免疫疾病在发达国家更为普遍——这些地区倾向于用抗生素和抗菌药减少儿童在细菌中的暴露。 参与此项研究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哈佛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Dennis Kasper表示:“作为一个物种,我们并没有暴露在从前曾暴露过的相同的细菌当中。” 研究人员诱导两组小鼠——无菌(GF)小鼠和无特定病原体小鼠——患上了哮喘或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表明,GF小鼠在肺中有更多的iNKT细胞,并出现了更严重的病症,表明暴露在微生物中能够以某种方式影响iNKT细胞的水平,以及GF小鼠更容易受到炎症性疾病的影响。 这些研究还发现,年幼时缺乏暴露并不能通过在成年后将GF小鼠引入更广泛的微生物中得到补偿。 在寻找一种机制来解释暴露在微生物中所产生的影响时,研究人员锁定了CXCL16,这是一种与炎症及iNKT细胞相关的信号蛋白。与普通小鼠相比,CXCL16的表达在GF小鼠的结肠和肺组织中要更高,并且抑制这种表达减少了iNKT细胞的数量,以及炎症在这些组织中的程度。 对基因编码CXCL16进行的一项分析表明,这种基因的5个区域由于DNA甲基化而在GF小鼠中有超表达。“我们随后选取了能够控制DNA甲基化的不同化合物。”Kasper解释说,“甲基化上调了CXCL16,并且导致更高的iNKT细胞水平。” Kasper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一条路径:没有暴露在某些微生物中——甲基化增加CXCL16的表达——最终增加iNKT细胞数量和炎症。 Kasper指出:“或许一些特殊生物体以及由这些生物体产生的分子会影响这一路径。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非常早的阶段设定了一台自动调温器,但我们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德国慕尼黑大学儿童医院哮喘和过敏科主任Erika Von Mutius表示,尽管现在还不清楚类似的路径是否也在人类中奏效,但这项研究成果“补充了我们在流行病学中看到的一些现象”。Mutius说:“它支持了微生物是非常重要的,以及暴露的年龄是决定性的想法。”(来源:中国科学报 赵路) 生物谷文章链接: http://www.bioon.com/biology/microbiology/520164.shtml Science:早期接触微生物可改变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从而抑制炎症 作者: EurekAlert! 来源: EurekAlert! 2012-3-23 14:30:03 0 0 3月22日,国际著名杂志 Science 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icrobial Exposure During Early Life Has Persistent Effects on Natural Killer T Cell Function,”,文章中,研究者表示,早期接触微生物可通过改变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而抑制炎症。 研究者的这些发现提供了“卫生学假说”的证据;该假说提出,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出现的哮喘及其它炎症性疾病发生率的增加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与微生物接触减少有关。 然而,微生物究竟是如何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仍然是一个谜。 Torsten Olszak及其同事现在用小鼠展示,细菌群落帮助调节了小鼠结肠和肺内的叫做自然杀伤性细胞T细胞或NKT细胞的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无菌小鼠在这些组织中有着较高数量的NKT细胞,而这又伴随了CXCL16表达的增加,CXCL16是与炎症相关的一种受体。 无菌小鼠更容易罹患化学诱导的结肠炎(结肠的炎症)并对过敏性哮喘的诱发更为敏感。 给这些无菌小鼠重新植入不同的菌群防止了结肠炎及对哮喘的敏感性,并使NKT细胞计数维持在低水平,但这些只发生在小鼠刚出生时接触过细菌的情况下。 在成年时接触微生物无法令疾病和炎症逆转。 这些结果表明,及早接触微生物对免疫系统的炎症敏感性具有重要且持久的影响。( 生物谷 Bioon.com)
387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粘膜免疫系统
chenjenner 2012-3-28 12:08
粘膜免疫系统( Mucosal Immune system )是指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粘膜下及一些外分泌腺体处的淋巴组织,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 粘膜免疫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均有别于传统的系统免疫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MIS 是大量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弥散在粘膜上皮内或粘膜下固有层(弥散淋巴组织),或由单个或多个淋巴滤泡聚集成的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l assacoated lymphoid tissues ),包括 肠相关淋巴组织( GALT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BALT )和鼻相关淋巴组织( BALT )等。机体 50% 以上的淋巴组织和 80% 以上的免疫细胞集中于粘膜免疫系统。 ( 2 ) MIS 分泌的是一类粘膜相关的免疫球蛋白,即分泌型 IgA 和 sIgM ( 3 ) MIS 内有一类能下调全身免疫应答的效应性细胞。 ( 4 )按功能不同可分为两个部位:诱导部位和效应部位。前者主要指 MALT ,后者主要包括固有层、上皮内淋巴细胞和一些相关的外分泌腺(如泪腺、唾液腺和乳腺等)。 ( 5 )在诱导部位和效应部位间,主要通过淋巴细胞归巢发生联系。即在一个诱导部位致敏的免疫细胞,经胸导管进入血循环,逐步分化成熟,在特异性归巢受体的介导下,多数免疫细胞(约 (80% )归巢到抗原致敏部位(即诱导部位的粘膜固有层或上皮内)发挥效应功能,由此使粘膜免疫相对独立于系统免疫,表现为局部性。另外,约 20 % 的免疫细胞进入其它的粘膜部位,发挥效应功能,使不同粘膜部位的免疫反应相关联。因此,有人把从粘膜诱导部位归巢到效应部位这一功能上相联的系统统称为共同粘膜免疫系统( Common mucosal immune system )。 ( 6 ) MIS 的主要功能是对粘膜表面吸入或食入的大量种类繁多的抗原进行识别并作出反应。既可对大量无害抗原下调免疫反应或产生耐受,也可对有害抗原或病原体产生高效体液和细胞免疫, 进行有效免疫排斥或清除。 粘膜系统产生的这两种截然不同、方向相反的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按 MIS 的功能可分为两个部位 : ① 应答诱导部位 : 如 MALT 和局部黏膜引流淋巴结等 ), 抗原从黏膜表面被摄取后 , 在此部位引起 T 、 B 细胞应答 ; ②应答效应部位 ( 如黏膜固有层、外分泌腺基质、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等 ), 效应细胞和分子在此部位发挥效应 ( 图 ) 。 粘膜免疫的诱导部位和效应部位 黏膜免疫诱导部位指黏膜免疫系统捕获抗原并形成效应细胞的部位 , 包括 Peyer 斑、孤立淋巴滤泡、阑尾和 Wa1deyer 环等 ; 黏膜免疫应答部位是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发挥免疫应答作用的部位 , 如抗原人侵处的黏膜表面等 ( 注 :IgM 在浆细胞中可形成单体、五聚体和六聚体等形式 ,SIgM 指分泌性 IgM, 可跨越上皮细胞转运至黏膜表面 ) 3.MIS 内的淋巴细胞 :MIS 富含 T 细胞 , 后者不仅分布于有组织结构的淋巴组织 ( 如 NIALT), 还散在分布于黏膜固有层和上皮内。 MIS 内淋巴细胞数量具有抗原依赖性 : 无抗原刺激情况下 ,MIS 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 在过强抗原刺激下 ,MIS 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 在适量抗原刺激下 ,MIS 淋巴细胞增殖数量远超过脾和淋巴结。 弥散淋巴组织内淋巴细胞具有如下特点 : (1) 固有层 T 细胞 : 此类 T 细胞中 CD4+ 与 CD8+T 细胞比例约 3:1, 且多具有记忆表型 ( 如人 CD45RO), 并表达归巢相关分子 ( 如 CCR9 和整合素 a 4 b 7) 和促炎细胞因子受体 ( 如 CCL5 等 ) 。此类 T 细胞在抗原刺激或有丝分裂原作用后增殖能力弱 , 但能产生大量 IFN- g 、 IL-5 和 IL-10 等细胞因子。 (2) 上皮内淋巴细胞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EL): 位于黏膜上皮细胞之间。正常小肠每 100 个肠上皮细胞内即有 10-15 个淋巴细胞。此群淋巴细胞也是体内数量最大的淋巴细胞群体。约 90%IEL 是 T 细胞 , 其中 80%T 细胞为 CD8+ 。与固有层淋巴细胞相同 ,IEL 呈活化表型 , 其胞浆颗粒内富含穿孔素和颗粒酶。大多数 IEL 的 TCR 多样性较少 , 提示其在局部仅针对少数几种抗原。小肠 IEL 表达 CCR9 和 a E b 7 整合素 , 后者的配体是黏膜上皮细胞膜表面 E 选择素,二者间相互作用可能介导 IEL 在黏膜组织定居。 有关 IEL 起源和功能尚未完全阐明 : ①年轻动物和某些物种成年动物肠道内 IEL 通常为 g d T 细胞 ; ②成年小鼠和人类 IEL 中 g d 与 a b T 细胞比例与血循环中一致 ; ③约 50% 小鼠 IEL 表达少见的 a : a 同源二聚体 CD8 分子。 按 CD8 表型可将 IEL 分为两类 : ① a 型 , 即传统 T 细胞 , 其表达 a b TCR 和 a b CD8, 经血循环迁移而来的初始 CD8+T 细胞在 Peyer 斑内活化后 , 发挥传统 T 细胞功能 ; ② b 型 , 其表达 a a CD8 和 a b TCR 或 g d TCR, 但不能识别 pMHC 复合物 , 其识别 MHC1b 分子提呈的抗原。 ( 二 )MIS 的分类 根据 MIS 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功能 , 可分为两类 : ①有结构的组织 ( 如 GALT 、 BALT 和 NALT), 它们是免疫应答的传入淋巴区 , 抗原由此进入 MIS, 被 APC 捕获、处理并提呈给 T 细胞 , 或直接被 B 细胞识别 , 引发免疫应答 ; ②弥散淋巴组织 , 广泛分布于黏膜固有层中 , 是免疫应答的传出淋巴区 , 浆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通过归巢迁移至弥散淋巴组织 , 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此发挥生物学功能。 有结构的 MIS 其结构与功能如下 : 1. 鼻咽或鼻相关淋巴组织 (nasopharynx or nose-ass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 NALT 由鼻后部淋巴组织和 Waldeyer 咽淋巴环 (Waldeyer’s pharyngeal tonsil) 相关的淋巴组织如腭扁桃体 (palatine tonsil) 、腺样体 (adenoids, 即鼻咽扁桃体 (nasopharyngeal tonsil) 和舌扁桃体 (lingual tonsil) 组成 , 其结构类似于淋巴结 , 但缺乏被膜和输入淋巴管。 NALT 的淋巴细胞位于鼻咽和软腭鳞状上皮下 , 由于所处解剖位置 , 可直接接触空气和食物中的抗原。抗原从隐窝穿过鳞状上皮到达淋巴滤泡。滤泡内细胞以 B 细胞为主 , 占淋巴细胞总数的 40%~50% 。如同淋巴结 , 滤泡生发中心是抗原依赖性 B 细胞区域。 2.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bronchus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BALT) 其与 NALT 结构相似 , 由组成滤泡的淋巴细胞团聚集构成 , 滤泡主要位于支气管上皮下。抗原被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摄取 , 通过 APC 及膜细胞将抗原转输给淋巴细胞。 3. 肠相关淋巴组织 (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 GALT 是位于肠黏膜下的淋巴组织 , 由 Peyer 斑 (Peyer’s patch,PP) 、阑尾 (appendix) 和孤立淋巴滤泡 (isolated lymphod follicle,ILF) 组成。 Peyer 斑和 ILF 通过淋巴管道与肠系膜淋巴结 (mesenteric lymphoid node,MLN) 相联系 ( 图 ) 。 GALT 结构示意图 (1)Peyer 斑 : 属小肠黏膜淋巴滤泡组织 , 胚胎期肠道已见其发育。淋巴细胞在小肠固有层聚集形成圆顶状突向肠腔。 Peyer 斑的组成为 : ①淋巴滤泡 , 其内可见生发中心 ; ② T 细胞区 ; ③圆顶区 , 位于肠上皮下 , 由 DC 、 T 细胞和 B 细胞构成。 Peyer 斑由一层滤泡相关上皮细胞 (follicle associated epithelium,FAE) 将其与肠腔隔离。 FAE 主要由肠上皮细咆构成 , 少数特化的上皮细胞形态和功能改变 . 即 M 细胞 (microfold cell,M cell) 。 M 细胞无微绒毛,不能分泌消化酶和黏液 , 其肠腔面亦缺乏厚层的搪被 (glycocalyx), 这些结构特点使其很容易与小肠腔内微生物和颗粒接触 , 肠腔中抗原由此进入 Peyer 斑, M 细胞基膜向细胞内凹入形成口袋( Pocket), 其内有 T 细胞、 B 细胞、 DC 及巨噬细胞。 M 细泡可非特异挂吞噬抗原 ( 包括可溶性蛋白、无活性微粒及各种微生物,但不包括肠道正常菌群 ) 。抗原进入 M 细胞口袋内 , 经 DC 转运至黏膜下有结构的淋巴组织。某些肠道致病菌 ( 如沙门菌、霍乱弧菌等 ) 可黏附于 M 细胞上 , 损伤 M 细胞并侵入机体。淋巴相关上皮细胞之间亦有淋巴细胞和 DC 分布 ( 图 ) 。 Peyer 斑结构示意图 (2) 孤立淋巴滤泡 (ILF): 小肠和大肠肠壁内存在肉眼可见的孤立淋巴滤泡,与 Peyer 斑结构类似 , 孤立淋巴滤泡也由上皮细胞、 M 细胞将其与肠腔隔离 , 但滤泡内主要由 B 细胞组成 . 且其在个体出生后才发育。 4. 肠系膜淋巴结 (MLN) 其收纳空肠至直肠之间消化道的淋巴管 , 是 GALT 的免疫应答诱导部位。 5. 颈淋巴结 (c 湘沮 lynlph node, α N) 分为浅、深淋巴结群 , 收纳头颈部、腭、舌、咽扁桃体等处淋巴管。 ( 三 )MIs 的功能特征 1. 黏膜局部防御功能 有效的黏膜防御取决于两个因素 : (1) 黏膜固有免疫 : ① 肠道正常菌群 ; ② 黏膜运动活性 ( 如蠕动 ), 可减轻潜在致病菌对上皮细胞的侵害 ; ③肠腔分泌液 ( 胃酸及肠胆盐 ), 可抑制致病菌生长 ; ④黏膜分泌物 ( 多糖蛋白质复合物 ), 可在致病菌和上皮细胞表面形成屏障 ; ⑤ 体液因子 ( 如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和溶菌酶等 ), 可抑制致病菌生长。 (2)MIS 的适应性免疫 : 参与对抗原刺激的应答,其具体过程为 ( 以肠黏膜为例 ): ① 经口腔进人人体的抗原穿过肠壁 , 引流至肠系膜淋巴结 , 激活局部淋巴细胞 , 后者返回至固有层细胞群体中 ; ②某些已被部分消化的蛋白抗原可能通过 M 细胞进人集合淋巴滤泡 , 激活 T/B 细胞 , 后者也可迁移至固有层 , 或进人肠系膜淋巴结并最终进人循环。因此 ,MIS 各组分共同参与 局部免疫 , 并与整个机体免疫系统紧密联系。 2. 产生 sIgA SIgA 在抵御消化道和呼吸道病原体侵袭中发挥关键作用 , 也是通过母乳使婴儿获得被动免疫的关键成分。肠腔黏膜表面积极大 , 可产生大量 SIgA, 正常成年人每天约分泌 3g SIgA, 占输出抗体总量的 60%-70% 。口服蛋白抗原进入集合淋巴滤泡后 , 可刺激滤泡间 T 细胞和滤泡内 B 细胞。后者的转归为 : ①部分 B 细胞分化为产生 IgA 的浆细胞 , 并迁移至固有层 ; ②部分活化的 B 细胞迁移至集合淋巴结生发中心 , 发生增殖和 Ig 基因的体细胞突变 , 产生各类成熟 Ig, 此与脾脏和淋巴结淋巴滤泡中的过程类似。产生 IgA 的 B 细胞可能滞留于固有层 , 也可迁移至其他黏膜组织或淋巴器宫。 MIS 的 IgA 分泌量明显高于其他免疫组织 , 其原因为 : ①产生 IgA 的 B 细胞趋向定居于集合淋巴滤泡和固有层 , 其机制不明 ; ② 与其他淋巴组织相比 , 集合淋巴滤泡含更多可产生大量 IL5(SIgA 增强因子 ) 的 Th 细胞。 黏膜 B 细胞产生的 SIgA 借助 J 链形成二聚体。后者一旦分泌至固有层 , 即由分泌片经上皮细胞转运至肠腔。分泌片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 , 并表达于它们的基部和侧部表面。 SIgA 二聚体在黏膜上皮与膜结合型分泌片形成共价复合物 , 继而被上皮细胞摄人并转运至固有层表面 , 然后携带 IgA 分子的分泌片其胞外区水解 , 跨膜区附于上皮细胞表面 , 同时释放 SIgA 至肠腔。分泌片也参与将 SIgA 分泌至胆汁、奶汁及唾液中。此外 , 分泌片也可将 IgM 转运至肠腔 ( 图 ) 。 3. 口服抗原介导免疫耐受 : 口服蛋白抗原刺激 MIS 后 , 常导致免疫耐受。 (1) 机制 : 口服抗原可诱导 Treg 细胞活化 , 并分泌 TGF- b 、 IL-10 等 , 后者可非特异性抑制针对特定抗原的 B 细胞增殖。此效应又称旁观者抑制 (bystander suppressor), 即通过诱导对无关抗原的耐受而抑制针对另一个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另外 , 口服大剂量抗原常致 T 细胞克隆失能 , 类似于 APC 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缺陷的效应。 (2) 影响因素 1) 抗原的性质 : 蛋白质抗原易诱导口服耐受 , 而多糖抗原难以诱导口服耐受。 2) 佐剂的作用 :Peyer 斑圆顶区存在可分别表达 IL-10 和 -IL12 的两类 DC, 二者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 ① 若单独给予抗原而不添加佐剂 , 表达 IL-10 的 DC 产生 TGF- β、 IL-10, 诱导 Treg 细胞活化 , 继而抑制 Th1 细胞活化 , 有利于诱导口服耐受 ; ②若同时给予抗原和佐剂 , 表达 IL-12 的 DC 产生 IL-12, 可诱导 Th1 细胞活化 , 继而抑制 Treg 细胞活性 , 从而有利于诱导免疫应答。 (3) 生物学意义 : 口服耐受可阻止机体对肠腔内共栖的正常菌群产生免疫应答 , 而这些菌群乃机体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所必需。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具有明显的应用前景 , 例如 : ①借助旁观者效应 , 可将无关抗原诱导的 Th3 细胞输人病变位置 , 从而治疗相应疾病;②通过口服特定自身抗原成分 , 可建立对该抗原的特异性无反应性 , 从而为治疗某些自身免疫病提供新途径。 四、淋巴管道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 一 ) 淋巴管道 (lymphatics, 或 lymphatic vessel) 1 . 毛细淋巴管 (lymphatic capillary) 淋巴管道起始于此 , 其位于组织间隙 , 末端膨大并吻合成网。管壁仅由内皮细胞构成而无基底膜和周细胞 , 内皮细胞间间隙约为 0.5um ,故其通透性较毛细血管大,有利于淋巴细胞归巢和再循环,也有利于抗原及 APC 进人引流淋巴结。 2. 淋巴管 (lymphatic vessel) 毛细淋巴管汇集成各级淋甲管。其管壁由内、中、外层构成 , 其结构与小静脉类似。管壁内有大量向心方向的瓣膜 , 其功能是防止淋巴反流 , 因而使充盈的淋巴管呈串珠状。淋巴管分为两类 : ①浅淋巴管 , 其与浅静脉伴行 , 位于皮下浅筋膜内 ; ②深淋巴管 , 其与深部血管神经伴行。两类淋巴管之间有广泛交通支。 淋巴管道分布示意图 3. 淋巴干 (lymphatic trunk) 全身各处浅、深淋巴管离开最后一群淋巴结后汇集成 9 条淋巴干:左右颈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 ; 左、右锁骨下于,左右腰干,肠干。 4. 淋巴导管 (lymphatic duct) :上述 9 条淋巴干最终汇集成胸导管 (thoracic duct)( 由左颈干 , 左支气管纵隔干 , 左、右腰干和肠干汇聚 ) 和右淋巴导管 (lymphatic duct)( 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聚 ), 分别注人右、左静脉角。 ( 二 ) 淋巴细胞归巢( Lymphocyte Homing) 与再循环 (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成熟淋巴细胞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后,不同类别淋巴细胞定位于淋巴器官不同部位 , 其中某些淋巴细胞还可离开淋巴器官 , 进人淋巴液、血液而在体内游走 , 直至衰老、死亡或受到抗原剌激后在次级淋巴器官内发生活化、增殖。成熟淋巴细胞在体内位置的变化称淋巴细胞迁移 (lymphocyte trafficking) 。抗原和捕获抗原的 APC 也可随淋巴回流入次级淋巴器官 , 并选择抗原特异性的淋巴细胞活化 ; 活化后的淋巴细胞迁移至骨髓或外周发挥效应。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管道和次级淋巴器官中循环流动称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从血循环进入次级淋巴器官并非随机 , 特定的淋巴细胞会从特定组织回流入特定淋巴结。此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 图 ) 。 图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示意图 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通过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 进而注人心脏 , 随循环而分布全身 , 部分淋巴细胞通过 HEV 重新进人淋巴结。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中 , 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可定向分布至不同淋巴组织或同一淋巴组织的不同区域 ( 如产生 SIgA 的 B 细胞多分布于 MIS 中 ) 。这一特点表明 ,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具有选择性 , 此与淋巴组织内小血管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表面黏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例如 : 分布于外周淋巴结的淋巴细胞表面表达 L- 选择素 (L-selectin), 后者属归巢受体 (homing receptor), 能与淋巴结 HEV 内皮细胞表面的地址素 (addressin) 如聚糖细胞黏附分子 - 1(GlyCAM-1) 结合 , 引导淋巴细胞穿越 HEV 而归巢。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 , 其意义为 : ①增加淋巴细胞与抗原及 APC 接触的机会 , 有利于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 ; ②充实淋巴组织 , 即淋巴组织可从反复循环的细胞库中补充新的淋巴细胞 ; ③保证淋巴细胞在组织中均衡分布 ; ④调节淋巴细胞生长和功能 , 淋巴细胞在不同组织微环境作用下得以更好发育 ; ⑤迁移过程给迁移群体施加强的进化压力 , 仅竞争到最适微环境的淋巴细胞才得以生存。
个人分类: 免疫理论|77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热度 2 brbaba 2012-2-7 10:36
  7:30:起床。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早上5:22―7:21 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种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含量较高,因此,在7:21之后起床对身体健康更加有益。 打开台灯。“一醒来,就将灯打开,这样将会重新调整体内的生物钟,调整睡眠和醒来模式。”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霍恩说。   喝一杯水。水是身体内成千上万化学反应得以进行的必需物质。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补充晚上的缺水状态。   7:30―8:00:在早饭之前刷牙。“在早饭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齿的腐蚀,因为刷牙之后,可以在牙齿外面涂上一层含氟的保护层。要么,就等早饭之后半小时再刷牙。”英国牙齿协会健康和安全研究人员戈登·沃特金斯说。   8:00―8:30:吃早饭。“早饭必须吃,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营养师凯文·威尔伦说。早饭可以吃燕麦粥等,这类食物具有较低的血糖指数。   8:30―9:00:避免运动。来自布鲁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早晨进行锻炼的运动员更容易感染疾病,因为免疫系统在这个时间的功能最弱。步行上班。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运动的人患感冒病的几率低25%。   9:30:开始一天中最困难的工作。纽约睡眠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人在每天醒来的一两个小时内头脑最清醒。   10:30:让眼睛离开屏幕休息一下。如果你使用电脑工作,那么每工作一小时,就让眼睛休息3分钟。   11:00:吃点水果。这是一种解决身体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个橙子或一些红色水果,这样做能同时补充体内的铁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   13:00:在面包上加一些豆类蔬菜。你需要一顿可口的午餐,并且能够缓慢地释放能量。“烘烤的豆类食品富含纤维素,番茄酱可以当作是蔬菜的一部分。”维伦博士说。   14:30―15:30:午休一小会儿。雅典的一所大学研究发现,那些每天中午午休30分钟或更长时间,每周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几率会下降37%。   16:00:喝杯酸奶。这样做可以稳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间喝些酸牛奶,有利于心脏健康。   17:00―19:00:锻炼身体。根据体内的生物钟,这个时间是运动的最佳时间,舍菲尔德大学运动学医生瑞沃·尼克说。   19:30:晚餐少吃点。晚饭吃太多,会引起血糖升高,并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影响睡眠。晚饭应该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里和蛋白质的食物。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21:45:看会电视。这个时间看会儿电视放松一下,有助于睡眠,但要注意,尽量不要躺在床上看电视,这会影响睡眠质量。   23:00:洗个热水澡。“体温的适当降低有助于放松和睡眠。”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吉姆·霍恩教授说。   23:30:上床睡觉。如果你早上7点30起床,现在入睡可以保证你享受8小时充足的睡眠。 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个人分类: 科研保健|173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Nature:植物胚胎 蜘蛛丝 高血压 免疫系统 大脑对奖励的反应
genevalley 2012-2-3 00:29
(选自英国Nature杂志,2012年2月02日出版) 封面故事: 蜘蛛丝的非线性应力反应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7093issue=7383 父辈对植物胚胎的影响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7058issue=7383 与高血压相关的突变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7061issue=7383 免疫系统的一个开关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7070issue=7383 细胞色素P450 17A1的X-射线晶体结构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7073issue=7383 突触标记有助于联想学习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7081issue=7383 “染色体碎裂”现象的破坏性影响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7083issue=7383 高强度X-射线激光的应用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7085issue=7383 远紫外光梳的精密光谱应用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7090issue=7383 火山喷发前的岩浆过程及时间尺度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7096issue=7383 大脑对奖励的反应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7102issue=7383
个人分类: 文摘|22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是流感病毒新变异株发源地吗
qujiangwen 2011-11-11 17:42
  2004年东南亚禽流感流行时,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撰文声称中国是此次H5亚型禽流感“发源地”。中国真的是流感病毒新变异株的发源地吗?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教授。    流感流行和变异特点   姜庆五教授说,世界上有一个影响甚广的假说——中国,特别是华南地区是全球流感病毒新变异株的起源地,而要了解这一假说的来源,就必须先从流感流行和变异的特点说起。   人类感染流感病毒是惟一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世界范围大暴发的病毒,它难以控制和预防的重要原因在于非常容易产生变异。这可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抗原漂移,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其RNA复制酶缺乏校正阅读能力,基因序列在复制时比较容易发生错码,这些错码的不断积累可使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抗原逐渐发生抗原漂移。   这一点在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抗原(H抗原)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而H抗原又是流感病毒引起人类免疫系统所产生抗体的关键靶标。由于H抗原在复制时持续产生抗原漂移,使得先前的流行株流行时刺激人群所产生的免疫屏障在新的变异株面前完全失效,从而导致新的流行。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流感H亚型在人群中流行了几十年,却每年都有新暴发流行出现的原因。   二是基因重组,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由8条RNA序列构成,如果在动物身上同时感染了多种类型的流感病毒,就可能产生新的突变重组株。如果该重组株的H抗原部分或全部来自于人类以外的宿主,使得人类已有的免疫体系无法识别,就可能引发新的大流行。历史上所记载的4次流感大流行,其病原体很可能都是通过病毒的重组而来。   但是,重组株想要威胁人类健康还必须解决一个难题,即如何传播给人。实际上,野生禽类才是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所有的人流感病毒最初都是从禽流感病毒跨宿主传播来的。禽流感病毒无法在人体细胞膜上找到相对应的受体,因此就不能直接感染人,必须要有某种动物作为中介才行。猪就是这样一个可能的中介物种,猪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同时具有人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受体,因此既可以感染人的流感病毒,也可以感染禽的流感病毒,从而为两种病毒的重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起源说”的由来   姜庆五教授介绍说,“华南是世界流感发源地”这一假说最早是Shortridge于1982年在英国的《柳叶刀》杂志上提出的,认为动物特别是中国南方的家禽家畜(鸭和猪),是对人传播流感病毒的根源,也是基因重组出现新亚型的根源。该假说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南方有大量密集的农村人口,而且往往人、猪、家禽同居一室,增加了流感病毒重组机会,滋长了跨宿主传播和流行的几率。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在科研领域的落后,对此类假说提不出强有力的反驳证据,国内也有学者对此推波助澜。20多年来,这一假说似乎已经变成了流感病毒传播和变异的客观事实,在国内外各种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中被广泛引用,已经没有多少研究者想要对其真实性进行验证了。    流感变异规律需深入解读   姜庆五教授说,生物信息学领域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流感病毒基因测序数据,其中H3序列达1000余条,它们蕴涵了病毒变异的丰富信息,这使得基于大批量基因序列数据的深入研究变得可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感研究课题组张文彤博士最近构建了流感病毒H3基因完整的进化树,该进化树生动地展示了H3抗原从1963年至今的进化历程。   禽类作为流感病毒的“蓄水池”,其群体中的H3亚型流感病毒在数十年间基本上并无明显的变异,但自1968年传播到人群中后,由于受到人群中免疫压力的作用,其序列开始出现高速变异,此后整棵进化树的主干都是由人序列构成。从进化树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此时序列的变异完全都是点突变的逐渐累积,在主干中并未发现由于基因重组而出现进化方向的较大改变。虽然这几十年间出现了多起病毒跨宿主传播事件及病毒的重组事件,且大多与猪有关,但是这些都未能对人流感病毒的变异产生任何影响,相应的变异株只是在猪群或其它动物中造成了新的流行。   显然,进化树分析的结果显示出在这几十年的时间中,基因重组并未对H3亚型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和传播造成影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能够和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相结合的也是H序列,这是病毒传播的先决条件,因此那些重组株如果想在人群中得到传播和流行,其H序列必须来自于人株病毒,否则根本就不能获得“入场券”。虽然禽或其他宿主的H序列有可能通过重组和突变获得这种能力,就像1968年H3亚型初次在人群中传播一样,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show.php?id=24943    “发源地之说”是偏见和歧视   既然H3病毒在人群中的变异主要是由于抗原漂移所致,那么这些抗原漂移所致的新突变株是否特别和中国“有缘”,或者说那些疫苗制备推荐株是否主要来源于中国?姜庆五教授介绍,以1968年以后在人群中流行的主要亚型H3N2为例,WHO先后一共发布过23株抗原推荐株,其中有9株采集自中国,是发现推荐株最多的国家(地区),其次为大洋洲,共5株。这似乎说明了中国应当是H3亚型新变异株的发源地,但是如果注意到时间分布,则会发现中国主要是在1986~1995年间一共出现了7株推荐株,特别是在1987和1989年均出现了两个推荐株。   但在此时间段之外,除1968年第一株人H3亚型推荐株采集自香港外,只有2002年在福建又发现了一株推荐株。这就是说,在1970~1985年的15年间,虽然前后出现了8株推荐株,但均与中国无关。显然,在H3亚型抗原漂移的过程中,新变异株的出现并非都是和中国有关的。   如果将这一结果和中国起源说的主要论据结合起来,就会发现由于已经明确人H3序列的变异主要受到的是人体免疫屏障的驱动,与其他宿主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华南地区的混养环境不应当影响病毒的变异,所以对于已经在人群中流行的流感亚型而言,其新变异株的出现应当和中国无明显关联。   那么,是否可以退一步认为基因重组所致的突变株主要起源于华南?姜庆五教授认为对这一问题还需要作深入研究。有趣的是,近年来人、猪流感病毒重组事件在欧洲、北美均有发生,中国这个重点怀疑对象反而平静得多。实际上,猪作为中间宿主的作用等问题还没有最终的定论,而且相比之下,东南亚地区的混养环境和气候条件应当比华南更容易导致重组突变株的出现,也更有资格被怀疑为发源地。把最早出现在东南亚的H5禽流感的源头也说成是起源于中国,这完全是对中国的习惯性偏见和歧视在作祟。 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show.php?id=24943 太阳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最近,大地频发地震。我们身旁的大姚,远方的伊朗,都已经倍受地震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问题又重新向天文界提了出来:究竟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和太阳的活动有没有关系?如果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说,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的状况有关,这绝对是肯定的。关于这种相关性,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已经做过大量的统计研究。这方面最早的论述,可以追溯到1801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发表了一项研究,他发现,当太阳上黑子数目较少时,地面上的雨量就少,粮食价格也就因干旱而随之上涨。可他的研究在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直到50年后,1851年施瓦贝把他连续观测了25年的黑子群数目的变化公之于世,发现了著名的太阳活动11年周期性,同时还发现了地球磁场要素的变化也与太阳活动的变化同步,这在科学史上才第一次确定了所谓的“第一个日地关系”,使太阳活动对地球状况的影响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到19世纪末期,科学家们又陆续发现:太阳黑子的活动,它的出现、增长与消失,均与地面上许多生命状态有深大的关联;当太阳大耀斑发生时,从太阳上发射的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带电粒子流和强烈的射电波,这些突发性增强的辐射能量几分钟(8分19秒)和一两天(带电粒子流)之后到达地球时,即能引起极光现象、地磁扰动(地磁暴)、电离层暴等多种地球效应,并由此导致短波通讯受到严重干扰或中断,甚至连飞行的鸽子也会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太阳活动引起的地球高层大气物理状态的变化,还会逐层向地面传递,进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变迁。像气压、气温、雨量、气旋和风暴这些气象参数以及洪水、疾病、地震等等,地球上几乎全部最主要、最基本的物理和生理动态,均和太阳活动密切相关。在洪水方面,科学家们发现,长江流域的大水年多集中在太阳活动的峰年和谷年附近,即通常所说的“双振动”。在峰年附近发生的大洪水,概率还要更大些。类似的结果对于黄河和世界上其它的许多大河也都存在。在农业方面,科学家们也发现,丰产的年份常常出现在太阳活动的峰年附近,而减产则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的极小年附近。传染病流行和太阳活动的关系也是这样:它们多发生在太阳活动的峰年前后,和太阳活动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流感,在从1700年到1979年的280年间,世界上发生的12次流感大流行中,有11次发生在太阳活动的峰年附近,它们和太阳活动保持着很好的同步变化。而在太阳活动与交通事故方面,日本学者曾对东京和全日本车祸数目同太阳活动的关系做过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东京的车祸数目还是全日本的车祸数目,都和太阳黑子数几乎有一致的变化。此外还有研究指出,全球雷暴天气的频数在太阳耀斑爆发后4天,将增加50%(太阳活动谷年)和70%(活动峰年)。 在大耀斑发生的几个月中,全球的臭氧总量明显下降,臭氧是挡住太阳和宇宙高能辐射的天然屏障,对人类安全有着巨大作用。臭氧总量减少,会使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太阳高能辐射增加,因而对人类是一个天然的威胁, 特别是对宇航员和高空飞行影响更大,过量辐射会导致人的死亡。心血管疾病也和太阳活动增强或耀斑发生后3天(或地磁暴发生的当天)有重大相关(达到峰值),这表明太阳活动的突然变化特别是突然增强,对心血管疾病的压力增大,对某些经不起太阳大活动冲击的人,是致命威胁。 对于太阳活动与地震的关系,也已经有多种研究。我国科学家发现,地震和由太阳活动引起的地球大磁暴的出现,有一定的联系。以北京某地磁台的磁暴资料与同时期的地震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在168个磁暴中,与地震同时发生的有90个,震前一天或震后一天出现的有37个,共占了76%。当然也有有磁暴而没地震,或有地震而无磁暴的情况。同时还发现,两个经过处理和选择的磁暴发生时间的间隔往后延长一倍的时间,就是地震的发震时间。第一个磁暴被称为起始磁暴,第二个称为倍磁暴。进一步的研究还指出:地震与太阳活动的11年周期明显有关,而且,地震频数的高峰,大多都是出现在太阳活动水平的下降阶段上。 地球作为太阳系内的一颗行星,受着太阳的影响和控制。太阳上发生的各种活动所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也自然会反映在太阳系内所有的行星上。就整体上来说,地球上几乎全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而能量,是一切生命和运动(包括大地运动)的根本原因。肯定地说,地球生命的每一动态,都是地球对宇宙中其它星球动态的呼应和相随;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运动成长和生死循环的过程,都是地球生命对她盛纳的太阳能量(光和热等)的接收和释放、重构和循环的过程,这个分为缓变和突变两种形式的积累、释放过程,以及太阳活动状态的变化,就是诱发和引起地球上一系列动作(地震、火山爆发、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最大的和最可能的原因。一句话:太阳活动与地震的关系,就是地球追随太阳活动的变化,所引起的一个能量的释放和累积的后果。就如同烧开水一样,火焰不断向水体注入它的能量(热能),当这能量在水中达到一定程度(一般是100℃时),水体就会发生一个动作(开了,沸腾了)。同样,太阳向地球辐射它强大的能量,当地球接受并累积这种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地球也将发生一个动作(地震或别的),以使这种能量得到释放,或者转化为别种形式的能量。 平时,宁静的太阳日日以其光和热的稳定的辐射形式,为地球(及其生命)传递着能量,维系和支持着我们家园一天天正常地运行,我们的生命,和万物的生命,都依赖着它。同时,地球也在这样常规的方式中一天天地接受并积累着来自太阳的辐射能,这就是所谓“缓变”的积累过程。在这过程中,地球积累太阳的能量一天天增长,达到一定限度,就有可能会引起地球的某种动作。同时,当太阳活动水平变化、特别是突然剧烈起来了的时候,它更将迅速而深重地引起地球状态的变化。特别是在太阳特大活动的后期,太阳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会使地球积累的太阳能量达到一个突破,从而造成或刺激地震的发生。我们已经发现,许多特大耀斑的爆发多是在太阳活动的后期、在太阳活动的下降阶段上,这也是为什么在太阳活动的下降阶段发生地震的频次会显著上升的原因。现在的这段时间,地球正好处于自1996年10月开始的第23太阳活动周的下降阶段(该活动周总体上是一个中等程度的活动周,周内太阳活动水平的峰值出现在2000年4月,目前距峰值已经过去3年多了),而且前久也发生了“火兔”、“大鹰”等特大耀斑的爆发,这和最近全球地震的发生,是有一定联系的。当然,其中的机制,还有待我们更深入地研究。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柴枫子 2006.11.14 http://www.cfz24.com/cfz/share/showatc.jsp?id=149
个人分类: 流感进展|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抗衰老药物研究获突破 有望造福老年人
xuxiaxx 2011-11-7 08:41
据英国媒体11月2日报到,美国梅奥诊所(MayoClinic)的科学家们日前成功在转基因鼠身上试验了一种控制老化细胞数量的方法,该方法有望在针对 老年人 的医疗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包括人类在内,所有动物在从生到死的过程中,体内都有细胞不停地衰败,其中的一部分会被动物自身的免疫系统所清除,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动物体内衰败细胞的数量会越积越多。因此动物、人类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表现出诸多衰老的体态特征。然而,每个人的细胞衰老速度及自身免疫系统都存在差异,所以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才会看上去比其他同龄人更年轻,身体也更 健康 。   在梅奥诊所的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主要关注3个衰老体征:肌肉萎缩、 皮肤 褶皱以及白内障的形成。研究人员以特殊的转基因鼠为实验对象(这种鼠的衰老速度特别快),通过向实验鼠注射药物,这些老鼠的衰老体征“奇迹般”地得到了减缓甚至消除。研究人员表示,实验结果证明,他们的药物有效地清除了实验鼠体内已停止分解的老化细胞。   科学家们对于这一研究结果非常欣喜,虽说不是延年益寿之法,但他们相信,该研究对于老年人医疗来说“意义非凡”。而且,该药物之所以未能延长实验鼠的寿命,有可能是它们自身的基因条件所决定的,因此该药物是否有延寿的功效目前尚无定论。   美国医学会临床医学中心吉尔博士表示:“该实验尚处于初期阶段,还需谨慎地进行深入研究。” 来源:人民网
1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T细胞表位不同呈递策略决定其免疫原性差异
kejidaobao 2011-10-26 09:10
在免疫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努力寻找抵抗病毒感染方法的同时,对自身免疫系统认识也不断深入,从而奠定了现代分子免疫学的基础,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建设性理论。人体的细胞免疫在抵抗病毒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失去T细胞免疫力的保护,人体将丧失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T细胞通过识别由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呈递到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人类称HLA)分子上的表位多肽,激活T细胞对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发挥病毒清除的功能。 2002年底到2003年初,急性重型呼吸窘迫综合症(SARS)相关冠状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流行,造成全球8000多人的感染和数百的死亡病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恐慌。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公共卫生机构的努力,2003年6月,SARS的流行得以控制。但自然界仍然存在携带有类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SARS冠状病毒再次暴发的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所以,对SARS的免疫病理机制以及SARS-CoV特异的免疫功能有必要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冠状病毒的M蛋白是病毒体中丰度最高的结构蛋白,在先前的研究当中,证明SARS-CoV的M蛋白是兼具激发保护性抗体反应和 细胞免疫反应的重要抗原,在病毒的诊 断以及疫苗开发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 前景。 《科技导报》2011年第27期第19—26页刊登了刘军、高福等的论文“T细胞功能学与结构免疫学结合方法鉴定HLA-A2限制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富集区”,以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的M蛋白为例,鉴定了一个HLA-A2限制性的表位富集区。从检测HLA-A2.1/Kb转基因小鼠中多肽的免疫原性,到最后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多肽与HLA-A*0201的复合物结构,这一系列的研究策略论证了M蛋白的第2和第3跨膜区是富含HLA-A2限制性T细胞表位的重要免疫原性区域。 将研究中解析的HLA-A*0201/Md3-C9复合物结构,与早先解析的HLA-A*0201/Md3复合物结构进行比对,发现九肽Md3-C9与十肽Md3虽然仅在多肽N端相差一个氨基酸,但它们的构象完全不同。在N端第一位氨基酸缺失的情况下,Md3-C9的第三位Ala向N端延伸充当了锚定残基,使多肽中部更加平直,而多肽Md3借助P3和P7位的次级锚定残基使多肽中部的氨基酸构象显得更加膨出。结构特征显示Md3-C9可能作为全新的HLA-A*0201限制性表位发挥其免疫原性,其激发的T细胞库可能与Md3完全不同。 本期封面图片由刘军提供,金功博设计。 (责任编辑 马骁骁)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3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奶也有坏处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0-16 09:14
你可能作梦也不会想到,女性性欲的隐藏杀手会是饮食。有关专家提示:如果你常常感到性欲低落,看医生又找不出原因,那么就要从你家的厨房下手。   晓梅突然发现自己对“那种事”没了兴趣。寂静的夜晚,面对情绪高潮的丈夫,晓梅除了内疚别无他法。后来,她背着丈夫跑到医院,一番繁琐的检查后,医生的结论使她大吃一惊:“性欲低下竟缘于自己长期饮用牛奶……” 女人的“性”趣克星   女人偏食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因为女人天生就擅长随心所欲,可也许这样就会给自已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信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任何食物都含有可能造成过敏的分子——抗原,经人体服食后,抗原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再和其它复合免疫分子结合,如果饮食得当,食物的抗原体间保持恰当的间隔,人体自身“管理家务”的运作系统可能将它们扫除一清。但如果长期服食一种食物,人体的这种本能就会被掩盖,复合免疫分子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可能停留在体内的任何地方,阻塞微血管,妨碍血液及体液的流行,导致性能力耗尽。   一般来说,女性的身体对复合免疫分子的抵抗力较低,乳腺、眼下肌肤和阴道等易受感染的细嫩组织,会因此红肿或发炎。最新的研究显示,阴道是最先发生过敏反应的地方,这也是偏好食物过敏并发症与女性关系密切的原因。   牛奶、小麦、蛋、黄豆、蕃茄、一切发酵制品和化学添加剂,都容易造成过敏反应。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某人过敏的食物,也许很适合另外的人,也许有人喝了一辈子牛奶也不会产生性欲低落的感觉,这得视个人情况而定。
个人分类: 食品问题|1996 次阅读|1 个评论
免疫系统对于肿瘤是什么样的影响?
xelindon 2011-10-12 10:51
我们常用的肿瘤动物模型就是裸鼠移植瘤模型,经过细胞培养,接种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到裸鼠体内,肿瘤的接种成功率很高的,之后肿瘤在裸鼠体内生长、转移,会看到瘤子已经很大,但是裸鼠还生活的好好的,有吃有喝,精神状态也蛮好的,试想一下如果人身上长出如此大的肿瘤,我们还扛得住嘛?裸鼠没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对于肿瘤来说应该是杀伤力比较小的,比较两者,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细胞免疫对于肿瘤到底什么怎么样的影响? 肿瘤细胞接种正常小鼠,成功率有多高我不清楚,大家不用正常小鼠应该是有实验证据表明成功率不高,裸鼠容易被接种上肿瘤,但是成瘤之后呢?假设现在正常小鼠和裸鼠有同样大小的肿瘤,那么之后事情会如何发展呢?如果发现一旦瘤子形成后,裸鼠的转归反而好于正常小鼠,这会说明什么问题呢? 免疫系统对于肿瘤的影响应该包括几个阶段,免疫系统占上风、势均力敌和肿瘤占上风的三个过程,也许每个阶段免疫系统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而免疫系统的保护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3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诺贝尔奖
terahertz 2011-10-3 19:12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 比尤特勒(Bruce A. Beutler) 和卢森堡科学家 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 “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活性作用方面的发现”, 加拿大科学家 斯坦曼(Ralph M. Steinman) “树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 萨尔·波尔马特(Saul Perlmutter)、 美国-澳大利亚科学家 布莱恩·施密特(Brian P. Schmidt) 和美国科学家 亚当·里斯(Adam G. Riess) 获奖。获奖原因是他们“通过观测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速扩张”。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色列科学家 丹尼尔·舍特曼(Daniel Shechtman) 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准晶体”。
个人分类: 诺贝尔|48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训练免疫系统杀死癌症 科幻还是科学?
wangxiong868 2011-9-15 10:43
标 题: 训练免疫系统杀死癌症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1年09月15日00:04:1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来自加强内力部门 一年前,当化疗对白血病也无效时,65岁的William Ludwig签署协议参与了宾夕法尼亚 大学的一项大胆的实验。他认为自己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医生抽取出10亿T细胞——对抗 病毒和肿瘤的白细胞——为T细胞加入能编程细胞去攻击癌细胞的新基因,然后这些修改 过的细胞被重新滴入Ludwig的静脉。起初,没有任何事情发生。10天后,他觉得天要塌 下来了。他浑身发冷颤,然后体温上升,血压下降,最后他被医生送入重病特别护理室 ,向其家人发出去世警告。几周之后,烧退却了,白血病也被打败了。他的血管内找不 到癌细胞的踪迹。医生计算出有大约2磅重的癌细胞被杀死。一年之后,Ludwig能打高尔 夫和整理院子。医生还没有宣告打败了白血病,因为这种训练免疫系统杀死癌症的治疗 方法仍处于实验阶段。研究报告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103849 Original Article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 Cells in Chronic Lymphoid Leukemia David L. Porter, M.D., Bruce L. Levine, Ph.D., Michael Kalos, Ph.D., Adam Bagg, M.D., and Carl H. June, M.D. N Engl J Med 2011; 365:725-733 August 25, 2011 We designed a lentiviral vector expressing a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with specificity for the B-cell antigen CD19, coupled with CD137 (a costimulatory receptor in T cells ) and CD3-zeta (a signal-transduction component of the T-cell antigen receptor) signaling domains. A low dose (approximately 1.5×10 5 cells per kilogram of body weight) of autologous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 cells reinfused into a patient with refractor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expanded to a level that was more than 1000 times as high as the initial engraftment level in vivo, with delayed development of the tumor lysis syndrome and with complete remission. Apart from the tumor lysis syndrome, the only other grade 3/4 toxic effect related to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was lymphopenia. Engineered cells persisted at high levels for 6 months in the blood and bone marrow and continued to express the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A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was detected in the bone marrow, accompanied by loss of normal B cells and leukemia cells that express CD19. Remission was ongoing 10 months after treatment. Hypogammaglobulinemia was an expected chronic toxic effect. Supported in part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K24 CA11787901, 1PN2-EY016586, and R01CA120409), the Alliance for Cancer Gene Therapy, and the Leukemia and Lymphoma Society (7000-02). Disclosure forms provided by the authors are available with the full text of this article at NEJM.org. This article (10.1056/NEJMoa1103849) was published on August 10, 2011, at NEJM.org.
1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世上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热度 1 LiangliangNan 2011-9-9 13:49
7:30:起床。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早上5:22―7:21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种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含量较高,因此,在7:21之后起床对身体健康更加有益。喝一杯水。水是身体内成千上万化学反应得以进行的必需物质。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补充晚上的缺水状态。   7:30―8:00:在早饭之前刷牙。“在早饭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齿的腐蚀,因为刷牙之后,可以在牙齿外面涂上一层含氟的保护层。要么,就等早饭之后半小时再刷牙。”   8:00―8:30:吃早饭。“早饭必须吃,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早饭可以吃燕麦粥等,这类食物具有较低的血糖指数。   8:30―9:00:避免运动。研究人员发现,在早晨进行锻炼的运动员更容易感染疾病,因为免疫系统在这个时间的功能最弱。步行上班。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运动的人患感冒病的几率低25%。   9:30:开始一天中最困难的工作。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人在每天醒来的一两个小时内头脑最清醒。   10:30:让眼睛离开屏幕休息一下。如果你使用电脑工作,那么每工作一小时,就让眼睛休息3分钟。   11:00:吃点水果。这是一种解决身体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个橙子或一些红色水果,这样做能同时补充体内的铁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   13:00:在面包上加一些豆类蔬菜。你需要一顿可口的午餐,并且能够缓慢地释放能量。“烘烤的豆类食品富含纤维素,番茄酱可以当作是蔬菜的一部分。”   14:30―15:30:午休一小会儿。研究发现,那些每天中午午休30分钟或更长时间,每周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几率会下降37%。   16:00:喝杯酸奶。这样做可以稳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间喝些酸牛奶,有利于心脏健康。   17:00―19:00:锻炼身体。根据体内的生物钟,这个时间是运动的最佳时间。   19:30:晚餐少吃点。晚饭吃太多,会引起血糖升高,并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影响睡眠。晚饭应该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里和蛋白质的食物。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21:45:看会电视。这个时间看会儿电视放松一下,有助于睡眠,但要注意,尽量不要躺在床上看电视,这会影响睡眠质量。   23:00:洗个热水澡。“体温的适当降低有助于放松和睡眠。”   23:30:上床睡觉。如果你早上7点30起床,现在入睡可以保证你享受8小时充足的睡眠。
1930 次阅读|2 个评论
身体各器官的排毒时间表【真?假?】
热度 8 outcrop 2011-8-25 20:03
网上流传一个《身体各器官的排毒时间表》,不同时间排毒器官不同。 但以我贫瘠的生物知识,感觉很奇怪, 不知道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时段性的排毒 ,求相关专业人士鉴定解释: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193 次阅读|20 个评论
[转载]7.28世界肝炎日,解读乙肝不可不治
pupuliu 2011-7-29 08:20
很多人都认为,乙肝既不能根治,又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症状,所以根本没必要治疗,甚至认为治疗乙肝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专家指出,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乙肝是慢性肝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如果放任自流,危害不容小视。   2011年7月28日是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认可的世界肝炎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第四个疾病日,主题为“这就是肝炎……”,旨在让更多人认识到肝炎危害,引起重视。     全球每年100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   当前,全球有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亚太地区占三分之二,我国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日前在第一届亚太前沿肝病论坛上指出,慢性乙肝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的公众健康问题,每年大约100万的患者死于乙肝相关疾病,是全世界排位第七的致死因素。   “从疾病的源头来看,慢性乙肝是免疫介导的疾病”,庄辉院士形象地描述:“慢性乙肝是一场机体免疫系统与乙肝病毒的战争,双方惨烈厮杀后,给肝脏留下断壁残垣,使大批肝细胞受损、死亡,如果战争愈演愈烈,旷日持久,就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定量监测e/s抗原是疗效的“风向标”   怎样才知道治疗有没有效果?其实,e/s抗原转换是医生疗效观察的“风向标”。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监测病人的指标物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指标物是e抗原。e抗原是由乙肝病毒产生的,e抗原阳性时,病毒复制比较活跃。第二个指标物是乙肝病毒DNA水平,能显示出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数量有多少。第三个指标物是转氨酶,可反映肝脏炎症的水平。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主任陈力元指出,“如果一个人自己的免疫力能把乙肝病毒控制住,血清中的e抗原消失,出现e抗体,这时乙肝病毒的数量就很低,同时肝脏炎症也可消失,这也就是所谓的免疫控制,免疫控制是实现慢性乙肝临床治愈的途径。”   因此,对于乙肝的治疗目标,有金、银、铜牌之分。陈力元介绍说,铜牌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银牌目标是e抗原转换,目前停药的目标,即实现持久免疫控制;金牌目标是s抗原清除、转换,实现临床治愈,只有通过干扰素治疗才能够得到。陈力元认为,免疫控制期越长越好,这样对肝脏没有损伤。通过长期随访也了解到,这些病人出现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比较低。    停药后不复发是最新治疗思路   很多乙肝患者都有一个担心,就是乙肝治疗需要终身服药。其实,专家指出,持久免疫控制可以让慢性乙肝患者停药后不复发。   据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明慧介绍,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抑制病毒DNA复制的作用;另一类是长效干扰素类,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在机体免疫系统和乙肝病毒的厮杀战里,核苷(酸)类似物的作战方针是降低病毒的数量,服药期间能够抑制病毒,一旦停药,疾病便会卷土重来,因此需要长期服药,同时,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病毒耐药的情况。由于其不杀伤肝细胞,虽然不会损害肝功能,但是也难以彻底清除乙肝病毒。长效干扰素则是双管齐下,一方面降低病毒数量,另一方面更是针对疾病的源头,激发机体的免疫能力,这样在有限疗程结束以后,仍然能够长期控制疾病,不会死灰复燃。因此治疗后患者从“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的患者相对较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表面抗原转阴,停药后不会复发。因此,建议年轻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从干扰素开始。   “患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李明慧提醒广大患者及家属,现在有很多小广告在误导患者,例如“一针转阴”“十天治愈乙肝”等。李明慧强调,乙肝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所以患者千万不要轻信谣言,以免延误病情。(新华网) http://www.hbvhbv.name/hbvswf/index.swf
1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据说能排毒的食物
热度 1 pingcn 2011-7-26 18:19
人有好多疾病都是由于体内积聚过多毒素而引起的,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必须排清体内毒素 专家指出,及时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垃圾及过剩的营养成分,保持五脏和体内清洁,才能使机体保持旺盛的机能。 常见的解毒、排毒食物有: 解毒四杰——木耳、猪血、绿豆、蜂蜜。 这些是功效显著且最为廉价的解毒食物。中医认为木耳有补气活血、凉血滋润的作用,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 木耳、猪血因具有很强的滑肠作用,经常食用可将肠道内的大部分毒素带出体外。 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和消暑止渴的作用。 蜂蜜生食性凉能清热,熟食性温可补中气,味道甜柔且具润肠、解毒、止痛等功能。 印度民间把蜂蜜看成“使人愉快和保持青春的良药”。 解毒君子——苦瓜、苦茶。 一般说来,苦味食品都口感略苦,余味甘甜,具有解毒功能,并可清热去热。 苦瓜具有消暑涤热、明目解毒之功效。 科学家对苦瓜所含成分进行分析后发现,苦瓜中存在一种具有明显抗癌生理活性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防御功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中医认为,茶叶味甘苦,性微寒,能缓解多种毒素。茶叶中含有一种丰富活性物质茶多酚,具有解毒作用。 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其对重金属离子沉淀或还原,可作为生物碱中毒的解毒剂。 另外,茶多酚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细胞弹性,防止血栓形成,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 排毒使者——海带。 海带中含有一种叫作硫酸多糖的物质,能够吸收血管中的胆固醇,并把它们排出体外,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持正常含量。 海带表面有一层略带甜味的白色粉末,是极具医疗价值的甘露醇,它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以治疗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浮肿等。 排毒小卒——日常蔬菜。 在我们常食的蔬菜中,也不乏解毒功臣者,如西红柿甘酸微寒,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凉血活血;冬瓜甘淡微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化痰止渴作用明显;丝瓜甘平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作用;黄瓜、竹笋能清热利尿;芹菜可清热利水、凉血清肝热,具有降血压之功效;胡萝卜可与重金属汞结合将其排出体外;大蒜可使体内铅的浓度下降;蘑菇可清洁血液;红薯、芋头、土豆等具有清洁肠道的作用 据说能杀死体内癌细胞的食物 1)茄子:“霜打茄子”是好药 中药许多方剂及民间验方中,时常使用“秋后老茄子”、“霜打茄子”。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茄子具有抗癌功能。曾有试验从茄子中提取的一种无毒物质,用于治疗胃癌、子 宫颈癌等收到良效。另外,茄子中含有龙葵碱、葫芦素、水苏碱、胆碱、紫苏甙、茄色甙等多种生物碱物质,其中龙葵碱、葫芦素被证实具抗癌能力,茄花、茄蒂、茄根、茄汁皆为良药,古代就有用茄根治疗肿瘤的。 茄子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除维生素A、C偏低外,其它维生素和矿物质几乎跟 西红柿差不多,而蛋白质和钙甚至比西红柿高3倍。 2)苦瓜:李时珍称其为“一等瓜” 苦瓜在民间受到的待遇两极分化严重,不少人很“好”这一口,也有人对其敬而远之。 但真正给它“好身份”的却是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他称其为“一等瓜”,是不可多得的抗癌瓜。 西医更证明,苦瓜的抗癌功效来自一种类奎宁蛋白,它是一种能启动免疫细胞的活性蛋白,通过免疫细胞做“二传手”,将癌细胞或其它不正常的细胞杀掉。 苦瓜种子中含有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肿瘤细胞分泌蛋白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3)海带:可预防乳腺癌和甲状腺肿瘤 海带中药名为“昆布”,可预防乳腺癌和甲状腺肿瘤。 海带富含碘,能防“大脖子”病在中国已经妇孺皆知,实际上,海带还有其它诸多“本领”,它含的海藻酸钠与具致癌作用的锶、镉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并将它们排出体外;海带可选择性杀灭或抑制肠道内能够产 生致癌物的细菌,所含的纤维还能促进胆汁酸和胆固醇的排出;海带提取物对各种癌细胞有 直接抑制作用。 4)地瓜:逐渐被淡忘的抗癌佳品 小时候冬天捧着香喷喷的烤红薯边暖手边解馋的日子已经淡出不少年轻人的记忆,过去走街串巷的卖烤红薯摊现在几乎无迹可寻,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有调查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不少人已不再食用地瓜。 地瓜:别名甘薯、红薯、 白薯,被认为是祛病延年、减肥保健的绝佳食品。 其实地瓜也有强大的防癌功能。最近科技人员在地瓜中发现了一种去氢表雄酮的物质,它能预防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 5)南瓜:被誉为“神瓜” 在某些国家它被誉为“神瓜”,因为它既可为粮,又可为菜。美国人在感恩节都要吃南瓜,以表示对南瓜的谢意。但是,在我国,现 已很少种植。 南瓜可预防肥胖、糖尿并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对癌症预防有很好的效果,南瓜维生素A的含量之高,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另外含有丰富的维 生素C、钙质和纤维素,还含有抑制致癌物色氨酸-P的不明成分。 6)麦麸:最好的防癌食物纤维 别名麸子,小麦磨粉时脱下的种皮,用作饲料,不食用。 用麦麸喂牲口,皮肤红润,毛发油亮,极显健康状,现麦麸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健康,西方不少机构号召人们吃全谷食物、全麦食物。 全麦食物即把小麦全粒磨成面粉丁再分出麦麸,用这种粉制成的食品。 麦麸是小麦主要营养成分的“仓库”,B族维生素、硒、镁等矿物质及纤维素几乎都集中在它身上。 它能预防并治疗结直肠癌、糖尿并高胆固醇 血症、高脂血症、便秘、痔疮等。 因此,不少专家认为,麦麸是最好的防癌食物纤维。 7)萝卜:根茎类蔬菜中的“健康保护神” 萝卜别名莱菔,品种多,皆为抗癌能手,所以有农谚:“冬吃萝卜夏吃姜,一生不用跑药堂”以及“十月萝卜水人参”之说。 荷 兰人定胡萝卜为“国菜”,日本、美国认为它是根茎类蔬菜中的“健康保护神”。 萝卜具抗癌、宽胸、化痰、利尿之功能。 萝卜中含有多种酶,能消除亚硝胺的致癌作用,其中的本质素能刺激肌体免疫力,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其吞噬杀灭癌细胞的能力。 萝卜的辣味来自芥子油,它可刺激肠蠕动,促进致癌物的排除,萝卜中还含有许多抑制致突变活性的不明成分。 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高出8--10倍。而胡萝卜因含丰 富的胡萝卜素,也具有极好的防癌作用。 8)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居水果之冠。棕色,形似土豆,其内碧绿如翡翠,甘酸可口,本是南方山区野果,现在已移栽到全国各地。 其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类脂、维生素、有机酸及多种矿物质。 维生素C含量居水果之冠,每 100克果子含200毫克,几乎是柑橘的100倍,西红柿的30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维生素C片”,另外还含有丰富的具有保护血管功能的维生素P,其营养价值甚高。
24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进展----Nature:基因疗法突破性技术进展
xupeiyang 2011-7-20 08:51
基因疗法的诞生让人们激动,但是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一本来被寄予极大厚望的技术却发展频频受阻,甚至无疾而终——从1989年起,全世界有超过350次的基因疗法试验。在涉及的数千个病人中,大概只有12个患有某种罕见的免疫系统紊乱的病人,而且都是孩子。然而这种情况近两年来得到了好转,科学家们利用基因疗法在利伯氏先天性黑内障(LCA)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等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近期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的著名基因疗法专家Katherine A. High又在基因疗法方法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全文见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7/2011719170713817.htm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干细胞广泛临床应用后将带给人类什么?
sunsong7 2011-7-15 13:17
干细胞治疗被认为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之后的又一场医疗革命,将为人类面临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退变性疾病和组织损伤等难治性重大疾病治疗提供崭新的解决方案。可以畅想若干年后,干细胞广泛应用会让久病患者离开病榻,让残疾者自食其力,让失明者重见光明,让失聪者聆听到自然交响曲,让老人延年益寿,让亚健康者充满活力,让爱美之人青春光鲜...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干细胞带给人类美好憧憬同时也应考虑去规避可能的负面因素。 干细胞不同于既往临床应用的天然动植物提取物、化学合成小分子、抗生素、酶制剂、抗体、疫苗,核酸等无生命的药物成分,也不同于微生态活菌制剂和携带治疗基因的病毒这类异种生物疗法;干细胞具有抗原性、分化性、归巢性、迁移性、趋化性、远合性等不同凡响的特征,功能越是强大的手段破坏性也越大,设想将不同年龄、种族、性别、组织配型的干细胞植入异体后,突破免疫屏障保护,多组织、多靶点不受控地定植、分化,产生的不可逆的持续效应将会怎样呢? 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紊乱、心肺功能紊乱、代谢和内分泌失调、出血倾向、静脉阻塞、间质性肺炎、移植物抗宿主病、并发感染、食欲问题、发热、过敏反应、白内障、不育症、二次癌症等风险。这些情况是根据有限范围、有限资料、有限历史研究做出的判断,未来干细胞大范围临床应用可能给人类造成怎样的长期后果呢?本人这里抛砖引玉提出几个警世危言,欢迎拍砖和补充: 1. 自体免疫性疾病高发: 异基因干细胞长期定植可能会扰乱人体正常的免疫监视功能,在《Scientific American》上读过一篇文章“Your Cells Are My Cells”,认为母子之间的细胞交换和寄居是引发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自体免疫系统疾病得诱因。果真如此,干细胞移植也许会带来类似的后果; 2. 传染性肿瘤出现: 异体细胞与基因在人群中普遍交流可能让肿瘤细胞找到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使癌症成为传染性疾病;已有资料表明输血、器官移植、细胞治疗会造成移植性肿瘤; 3. 人类间传染疯牛病: 干细胞移植如同吸食人肉;据了解疯牛病首发于某岛有食用死者遗体内脏习惯的土著人群,后来是由于欧美国家用“牛肉骨粉”饲养菜牛发生相同症状并导致大面积播散; 4. 引发罕见或未知疾病: 科学对干细胞认知十分有限,自然界中细胞交流仅发生在生殖过程,而新医疗技术带来的细胞和基因的普遍交流可能会触发某些闻所未闻的疾病; 5. 生殖细胞遗传性改变: 干细胞多组织归巢具有不确定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在体内脱分化为生殖干细胞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细胞和基因的普遍交流会不会造成后代不是自己的基因呢? 以产品形式的干细胞治疗药物的出现只是时间的问题,其临床受众面要远远大于个体化治疗技术,带来人道主义灾难的机会也更大,防患于未然总比兵临城下强,但愿这一切只不过危言耸听。
3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你对感冒的了解都是错的?
热度 12 book 2011-4-17 09:42
平均来看,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患大约 200 次感冒,每次感冒持续约 9 天。这样算来,大约有 5 年的时间要在充血、咳嗽、头痛和喉咙痛当中度过。感冒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当然这是平均来看。有的人较其他人更容易患感冒,每个冬天都要忍受流鼻涕的痛苦,而其他人则可能仅仅略有鼻塞。 为什么会这样呢?过去十年间的科学研究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普通感冒( common cold )的认识——原因是什么,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如何治疗,以及什么时候该不当回事儿(让它自生自灭)。知名科学作家 Jennifer Ackerman 通过咨询专家以及对众多研究的系统梳理,向我们揭示了有关感冒的真真假假。她的研究结论有些出人意料甚至觉得诧异,让我们来看看。 免疫力弱不会让你更容易患感冒 感冒症状并不是由于病毒的破坏性影响,而是由于你的免疫系统如何“回击”病毒。换句话说,严重的感冒症状是免疫力强的体现。所以当你下次读到通过补充什么来增加免疫力从而预防感冒时,好好想想前面的话。 【如果免疫力弱,感冒病毒进入人体,即使没有强烈的炎症反应(感冒症状),会有其他什么反应吗?或者说,病毒去哪儿啦?】 维生素 C 不能阻止感冒 据称维生素 C 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中)白细胞数量,但超过 30 项涉及人数过万的临床研究表明,日常服用维生素 C 并不能预防感冒,它最多只能轻微减少感冒症状持续的时间。如果你一直进行大强度的体育锻炼或暴露在极端寒冷中,服用维生素会起作用。有些研究表明,在这些环境下的士兵、滑雪者、马拉松运动员每天服用 200mg 维生素 C ,会将感冒风险降低一半。 禁酒并不是答案 据 Common Cold Unit (Salisbury, Wiltshire) 的研究,每天喝一两杯实际上会减少患感冒的可能性;而不饮酒的人更容易患感冒。该研究的领导者 Sheldon Cohen 认为可能由于其他尚未清楚的原因,饮酒的人更不容易被感染。也或许这里面有个直接的联系,即:酒精可以某种方式限制病毒的复制。但不管怎样, Cohen 并不支持将饮酒作为预防或治疗普通感冒的手段,因为若每天饮酒超过一两杯,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远超过对减少感冒的好处。 【很多人会劝说喝点吧,喝了感冒就好了,这个劝法或许有点问题。酒精在平时或许可以抑制少量的病毒,但如果已经感冒了,酒精的用处应该不大了。】 接吻不会传染感冒 这会让很多人觉得惊讶,但接吻真不会让你感冒。导致感冒的最大病毒家族是鼻病毒( rhinoviruses ),根据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这类病毒极少通过口腔进入我们体内。患感冒的志愿者被要求亲吻未患感冒的志愿者一分半钟,在 16 次试验中,仅有一例传染发生。据估算,差不多需要 8000 倍的唾液中所含病毒,才能导致感染,因此接吻或一起喝东西不大可能传播鼻病毒。对于大部分感冒病毒,鼻子和眼睛是最容易被侵入的地方,并通过咳嗽、打喷嚏或接触传染表面等方式传播。 洗衣物不会杀死病毒 据亚利桑那大学微生物学家 Charles Gerba 的研究,洗被感染的衣物或许是家里一个主要的病菌传播途径。即使一些最简单的动作,比如将内衣放到洗衣机或将衣服从洗涤设备移到烘干设备,都可能会将你的手沾上大肠杆菌。洗涤可以清除 99% 的细菌,但如果一开始有 100 万个细菌的话,将会有一万个留在那儿。而感冒病毒则比细菌更难洗掉。感冒病毒常会潜伏在衣物褶皱处,手帕和儿童的衬衣袖子正是这样的场所。 绿色鼻涕不表示细菌感染 同流行的看法相反,绿色鼻涕不是细菌感染的征兆,而是免疫系统运行正常的信号。当身体调集越来越多的白细胞至鼻子时,鼻涕的颜色会逐渐由清变黄变绿,这是因为白细胞携带含有铁元素 ( 绿色 ) 的酶。鼻涕颜色越绿,则说明免疫反应越强。 待在室内不会保护你 感冒病毒最常栖息的场所之一是你的电脑鼠标或办公桌。一项针对办公室内感冒病毒的研究发现, 47% 的桌面、 46% 的鼠标和 45% 的电话都携带感冒病毒。研究还发现,最常患感冒的职业包括律师、教师、会计师、银行职员、广播主持、电视制作人等(多待在室内的人)。 用力擤鼻子没有帮助 感冒时鼻塞不通气并不是大量鼻涕的缘故,而是鼻孔中血管扩张的结果。平常鼻腔就存在一个 ( 血管 ) 扩张的周期,总会有一边鼻孔通过的气流较少,但感冒会将这种不对称放大,从而将一个鼻孔完全堵死。这时候用力擤鼻子的需求会增加,即使其并不能减轻鼻塞的痛苦。或许更值得注意的,研究显示使劲擤鼻子会将含有病毒、细菌和炎症分子的鼻涕带入鼻窦,可能引发二次感染。所以,擤鼻子时要轻柔,一次只擤一个鼻孔。 抗菌皂不能杀死病毒 导致感冒的是病毒,而不是细菌,因此抗生素(抗菌素)对感冒没有作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止细菌的细胞壁合成。病毒不是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这些药对它们毫无办法。这也是为什么抗菌皂、香波、乳液等对感冒病毒也没有作用。不过含酒精洗手液却是个挺好的选择。据 2010 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此类洗手液比使用肥皂和水洗手能更有效的清除手上的鼻病毒。 患感冒不仅仅是运气不好 美国研究人员称,在你 18 岁之前,如果你的父母能够越早买得起自己的房子,你将来患感冒的几率会越低。卡耐基梅隆大学的 Sheldon Cohen 教授解释说:“最关键的时期是 0 到 6 岁,如果这个时期你的父母没有拥有自己的房子,你患感冒的几率会高。不管你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事实就是如此。”这可能跟压力有关(没有自己的房子是一种压力),人们在压力下会产生更多的压力激素皮质醇,其作用之一是关闭细胞因子的表达,而细胞因子有助于积极的免疫应答。 【小时候没房子是父母的压力,并且即使那时候的压力,会影响到现在?如果跟压力有关,是不是可以说平时压力更大的人更容易患感冒?】 包的很暖不会保护你 弗吉尼亚大学的 Ron Taylor 说,暴露在寒冷中跟患感冒没有关系。感冒在秋天和冬天更为常见,是因为湿冷的天气让人们更多地待在室内,这时候病毒更容易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明显的患感冒的高峰出现在九月和一月初(美国的一月指圣诞节过后;中国寒假开学则是春节之后),可能跟学生经过暑假和寒假返校有关。 鸡汤真管用 一直被老奶奶们吹捧的一副感冒药——鸡汤——近来被研究认为有其科学依据。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 Stephen Rennard ,开展了一项非正式研究来验证鸡汤是否能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活动,这些细胞常聚集到感染区域并诱发验证。 虽然他尚未查清那些组分起作用,但鸡汤确实管用。很多罐装汤跟家里做的效果一样有效。 紫松果菊没多大用 流行看法认为紫松果菊 (Echinacea) 是治疗感冒的草药之王,因此该植物被治成胶囊、果汁、药酒、茶等进行销售。虽然有些研究暗示紫松果菊的叶子和花对于减少感冒症状可能有些作用,但最近开展的设计更好的研究及相关综述则发现它几乎不能预防感冒、缩短感冒时间及减轻症状。总之:专家说,不要浪费你的钱。 参加社会活动不会带来风险 社交广的人比只有小社交圈子的人患感冒的几率更小。虽然你可能觉得跟更多人接触可能增加风险,但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的社会群体能够使人更加积极和健康,并使人在应对感冒病毒时产生更少的炎症前效应分子。 老年人不会得更多感冒 几乎每个人对感冒的敏感性都会随着时间而降低。比如, 50 岁以上的人所患感冒仅是青少年的一半。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经过了更多次感冒从而在体内产生了更多普通感冒病毒的抗体。 多喝流体作用有限 我们都听说过:感冒时要多喝流体( fluid ,这个翻译有点别扭,但原意确实不仅仅指水)。但事实是,没有严格的临床试验证实喝大量流体对摆脱感冒有帮助。然而,喝正常量的水、果汁、肉汤和其他流体有助于减轻鼻塞并防止脱水。 感冒会增加体重 至少有 5 个科的感冒病毒,其中包括腺病毒 (adenoviruses) 。一个令人惊讶的新发现表明某些腺病毒引发鼻塞的同时还会引发肥胖。三类腺病毒常导致普通感冒症状,但它们在 20% 左右的人体内则可影响脂肪细胞形成的速率,实际上它们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过程中起作用。因此如果吃同样量的食物,这些被感冒病毒感染的人( 20% )比未患感冒的人体重增长的更快。 归咎于你的基因 过去的五或十年间,科学家们发现遗传变异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患感冒。看来可能他们体内感冒病毒的受体细胞以及炎症分子的量不同于常人。所以,谁说人生是公平的呢? 译自:Why everything you thought about colds is wrong! ( by Charlotte Dovey )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319698/Cold-cures-Why-thought-knew-wrong.html Jennifer Ackerman 主页 : http://www.jenniferackerman.net/
个人分类: 读-思-拾|7395 次阅读|31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会衰老?
cherrylu1960 2010-6-29 13:01
对于信仰等政治问题,想必表达的太粗糙,缺乏水准,不幸连自己也是这样看的,难怪没能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不过,也只是想提出问题而已,相信有相当一大批社会学家正在研究这些问题。 看来还得重回科学问题.。 上午刚刚体检完,基本正常,轮到俺查哪一项都是快进快出,心中不免有些得意。没事就好,健康最值得庆幸了。对于我们这些快进入衰老年龄的准老人,一年一度的体检可不敢错过呢。 前几天与一个退休老师电话聊天,自然健康是主要话题,这位老师总觉得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哪儿都不舒服,还老忘事儿,感叹自己老了。我问,那您吃饭睡觉还都好吗,她说很能吃,也很能睡,我说那可能没大问题,主要还是心里压力比较大吧。俺觉得人只要一进一出一倒三件事没问题,身体大致应该没大问题,不过是自然衰老的表现。 对每个人来说,衰老都是不可避免的。衰老不仅表现在五脏六腑这些器官功能的衰退,也同样表现在神经系统的功能上,而且都与免疫有关。相信在我们的身体里,存在一个看不见的巨大的生理功能网络系统,时刻反映着我们衰老的进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会有所下降,身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明显变迟缓。据估计,我们的神经细胞大约有140亿个,40岁时减少20%,70岁时减少30%,这就是说,衰老也意味着神经系统的衰退。不仅如此,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明显下降,出现调节上的紊乱。最明显的是生殖器官的退化,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在身体上会感到精力不济,容易疲劳且不易恢复,甚至会出现性格、情绪上的变化,怪不得这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感叹:老啦,不中用了。 说到这里,人们可能会问,衰老主要是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调节的,怎么会与免疫系统有关呢,难道免疫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有什么功能上的内在联系吗? 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基础免疫学的研究进展,衰老免疫学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积累的大量资料显示,免疫系统确实参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同时,神经系统的内分泌系统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这样,就揭示出,在我们的身体内存在三个最重要的生理功能调节系统,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定。 可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调节,靠什么对上话呢? 同计算机网络一样,三大系统之间的确应该存在看不见的信息传递网络。信息传递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机体靠信息传递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快速敏感的反应。比如,当我们的眼晴发现一个危险的信号,它立即就会引起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做出如何反应的判断,相应的肌肉就会得到准备运动的信号,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增加,等等。这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都是危险物这个信号源,通过我们的眼睛在身体内将这个信号处理、放大、传递的结果。 近年,相关的科学研究证明,神经系统除了通过生物电的方式传递信息,还可以通过释放神经介质,即信息分子来传递信息。身体的各种组织和细胞间,都可以通过信息分子来传递信息。 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的信息分子,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信息分子,而细胞因子则是免疫系统的信息分子。这三个系统的信息分子,通过各自的方式接受其它两个系统的信息,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它大大深化了对机体稳态机制的认识,也为科学家从免疫与衰老的角度研究衰老医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信息分子形成了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和细胞之间进行对话的分子语言,它们担当起跨系统传递信息的使者,构成体内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精细地调节着机体的生理功能。 随着三大系统各自功能的减弱,相互调节也逐渐失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去平衡,衰老就不可避免了。不过还好,这个过程相对比较缓慢,明显的衰老表征可能要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才会出现,以致我们在生命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可能感觉不到这个变化。 以上的理论只是从一个侧面提示了衰老的原因,相信衰老的生理机制相当复杂,从目前生命科学发展的水平来看,关于衰老的问题,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尽管抗衰防老是人类永衡的话题,即使有一天我们真的完全揭开了衰老的奥秘,我们还会发现,衰老是一个铁定的规律,任何人都无力抗拒衰老过程的发生。只有正确认识衰老,积极应对衰老了。 看来,活1200岁没戏了,长生不老更是永恒的梦想了。唯有享受快乐生活的每一天。 当然,相信存在各种抗衰老的办法,哪位博主有高招可以给大家支一下啊。 本文编选自谢蜀生、吕秀齐、龙振洲等编撰《捍卫生命长城》(解读生命丛书),北京少儿出版社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8911 次阅读|21 个评论
人体安全保卫部队中的“特种兵”们
cherrylu1960 2010-6-22 00:05
忙乱过后回归科学,想接着班门弄斧说免疫。尽管这东东不那么完美,有时想说爱它不容易,但俺还是感叹它的伟大,愿与大家重温它的神奇。 得过甲流或者接触过甲流病毒并没有发病的人,一般都不会再得这个病,可以说获得了免疫。这恐怕要得益于人体免疫大军中的特种部队淋巴细胞。 假如你的体重是60千克,那么约有0.9千克是淋巴细胞。在整个人体组织中,淋巴细胞数量高达2万亿个,占人体总重的1.5%左右。它们不仅分布在血液中,还分布在身体的许多组织中。 淋巴细胞的作用多种多样,而且分工明确,有的负责产生抗体,有的负责直接拿起武器杀敌,还有的负责专门负责记住外来入侵者的模样,以便下次敌人来了马上识别,迅速消灭,因此,可以说,它们是一些有灵性的细胞,堪称我们人体安全保卫部队中的特种兵。 我们的造血器官是骨髓,我们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它们一旦成形,就不再分裂,而是各司其职,直致死亡。 而淋巴细胞就不同了,它虽也是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平时不执行特殊任务的时候,处于静息状态,一遇到外来入侵者,就像服了兴奋剂,立即活跃起来,首先是一变二,二变四地分裂起来,一边分裂,一边还要忙着行变身术,分化成具有效应功能的淋巴细胞。 一般来说,淋巴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T淋巴细胞,另一类叫B淋巴细胞,它们尽管成长过程不同,功能不一样,但也不是各自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而往往是团结合作、共同杀敌。 前文曾提到胸腺功能发现的故事,虽然T淋巴细胞的祖细胞最初也产生于骨髓,但它必须到胸腺那里接受训练,才能获得较强的战斗力。因为英文胸腺(Thymus)的第一个字母是T,T淋巴细胞因而得名。 没有战争的时候,T细胞不显山不露水,随着血液和淋巴循环周游全身。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羡慕T细胞的悠闲自得。可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遇到外敌入侵,也就是免疫学所说的抗原来了,T细胞就会立即活跃起来,分裂繁衍成许多新的与原来有不同的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才是真正能与抗原发生反应的杀敌细胞。叫做致敏T细胞。 免疫系统有许多种分工不同的T细胞,有的像长了眼睛的武器,直奔靶细胞(如肿瘤细胞)杀将过去,称之为杀伤性T细胞;还有的并不直接参战,而是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帮助其它免疫细胞,称为辅助性T细胞;还有的干脆不分化了,变成记忆细胞性T细胞,专门负责记录外来入侵者的特征。如果同一种入侵者再次找上门来,T细胞就会立即认出它们,并马上增殖、分化成具有各种功能的致敏淋巴细胞,迅速消灭敢于再次入侵的敌人。生物体这种现象叫做免疫记忆。 我们生过一种传染病以后,就不会再生同样的病,这个功劳应主要记在记忆细胞头上。 B细胞也是由骨髓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它在骨髓中就可以分化成熟。同T细胞一样,它见了外来入侵者就活跃,通过分裂变得数量多起来,通过分化变成功能成熟的浆细胞,再由其合成和分泌抗体。在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也有少数浆细胞停止分化,而成为记忆性B细胞。 由于T细胞和B细胞能够认识自我和非我,所以它们引起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反应。 T细胞和B细胞分别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是互相帮助的。 比如,乙型肝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当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血液中可被抗体中和。但经过慢性感染,仍会有一部分进入肝细胞, 其受到病毒感染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带上了特殊的记号,这时致敏 T细胞可前去识别并发起一轮攻击,破坏受染肝细胞,这样病毒也就无处藏身了。现在B细胞分泌的抗体就可以大显身手,去消灭这些病毒了。 T细胞和 B细胞就是这样协同作战,消灭入侵者的。 除了T细胞和B细胞要协同作战外,在很多情况下,吞噬细胞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T细胞的活化需要吞噬细胞提呈抗原才能完成,而B细胞活化产生的抗体也需要吞噬细胞来帮助它,彻底消灭入侵者。 所以,在人体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也是互相协同作战的。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这么神奇! 俺要睡觉觉了,拜托我身体中的特种兵们,你们可千万不要睡觉啊,一定要克尽职守,保护好你主人的健康啊。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5062 次阅读|4 个评论
免疫,此刻想说爱你不容易
cherrylu1960 2010-6-9 14:41
今天一早起床,头一件事就是打了一长串的喷嚏,大致数了一下,大概有十五六个,紧接着,是流清鼻涕,不仅鼻子痒,连嘴唇外侧,外耳也跟着痒痒。痛苦,烦躁,实在扛不住了,只好吃四片鼻炎康,数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但开始不停打哈欠,昏昏欲睡。 知道自己这是典型的过敏性鼻炎,没有什么太好的对付办法。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对俺来说,特效药就是佛山产的鼻炎康,俺吃这个至少有十几年了,从 2 元多一瓶,吃到 11 元多一瓶。俺知道,吃这个为什么管用,是里面的扑尔敏抑制了俺的免疫反应,同时使俺的大脑也有点麻痹了,所以会感觉困。 都是免疫反应惹的祸,此刻,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你说大自然怎么总是捉弄人,弄出免疫这么个东东,又可以救人命,又会给人制造出无数的麻烦。有人说,人生来就是受苦来的。也许,人类正是在与大自然不断抗衡中得以生存、进化的吧。 微生物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在,多数对人类并无害处。 但是,也有一些细菌等微生物专门与我们人类作对,一旦入侵人体,可能酿成疾病。它们是我们人体免疫系统要对付的主要敌人。 细菌等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入侵人体。有些很厉害的细菌入侵人体原本就是冲着搞破坏而来,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原本居住在体内,并与主人和平共处的细菌也会乘机作乱。 幸好,人体有相对坚实的免疫系统,时刻准备着应付一切敢于来犯的外敌。细菌等病原菌进入人体后,一定会遇到免疫系统的层层设防和免疫大军的顽强抵抗。免疫系统会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与入侵的不速之客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感染了细菌并不一会生病,除非我们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比如,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人体一旦遭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经过一段时间,多则十几年,少则一两年或更短的时间,被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再也无法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袭。这时,致病的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以及真菌等等,纷至踏来,在病人的身体里耀武扬威,生长繁殖;甚至体内的癌细胞也肆无忌惮地拼命扩张。所以,艾滋病患者最终会死于不同的疾病,如肺炎、真菌病、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可见,免疫系统对于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还是很重要嘀。 免疫系统有自己的一套分子机制,能够识别自我和非我。然而,正是因为这一点,给人体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从这个角度来讲,免疫系统也是大自然为人体本身制造的一把双刃箭。 外来的东西不一定是对人体不利的,可是十分官僚又死性的免疫系统,却不管是有害的非我,还是有利的非我,一概加以抵制,反正是六亲不认。 形形色色的人体过敏反应就是过于敏感的免疫系统惹的麻烦。当然,免疫排斥还给器官移植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过敏反应可谓是五花八门,在生活中,我们随便和别人聊天,就能聊出一大堆,除常见的花粉过敏,尘螨过敏,吃鱼虾过敏,还有形形色色的药物过敏,还有人对金属过敏,对动物皮毛过敏,甚至还有人对我们常吃的米饭过敏,简直是无奇不有。至于这形形色色的过敏反应,最初是怎么发生的,还真有点令人困惑。 对于过敏反应,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所认识了。据典籍记载,神农氏曾告诫怀孕的孕妇忌食马肉,否则可能引起恶疮。说明人们那时已经认识到马肉可能会引起一些人过敏反应,这可能是人类最早观察到的食物过敏反应现象。 另外,在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都载有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方法,它们至今仍是我国中医常用来治疗哮喘的方剂。 在国外,人们从免疫制剂的研究和应用中也发现了过敏反应现象。 1894 年,德国人伯林发明了白喉抗毒素血清。它实际是一种含有抗体的液体物质。能有效对付白喉杆菌外毒素(白喉杆菌外毒素是白喉杆菌分泌的毒性蛋白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当时这种白喉抗毒血清一出现,就立即成了治疗白喉的最有效手段(当时还没有发明抗生素)。 但是,医生在使用这种白喉抗毒血清的过程中发现,少数患者在再次应用同一血清时会发生剧烈的免疫反应。弗莱克斯勒也证明豚鼠注射狗血清后数周,如果再注射同一血清,就可能导致豚鼠发生剧烈反应而死亡,这和临床应用白喉抗毒血清治疗时所遇到的情况的类似。1902年,科学家们将动物的这种异常免疫反应称之为过敏反应。后来,它也常用来指人类在类似情况下发生的反应。 由以上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过敏反应首先是一种免疫反应,而且是异常的免疫反应,就是说,多数人不会发生的免疫反应在你身上发生了,就可以说是过敏。说明你的免疫反应对有些外界物质的反应过于灵敏。平时我们经常会说,某某人是过敏体质,他(她)可能会对许多外来物质的反应比别人都要强烈,可以说他的免疫系统多少有些不正常。 从学术上来讲,过敏反应是指已接触过某种抗原的机体,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和/或机体功能紊乱。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这些变应原通常是无害的,但有些人的免疫系统却错误地发生剧烈的免疫反应来企图清除它们,结果反而引起机体受损。过敏反应实际上是一类错导的免疫反应。 现在想想前两天在西图偶然看到的一本养生热销书,里面谈到要通过刺激鼻腔打更多的喷嚏,激活人的免疫系列,以达到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目的,显然是有问题的。 遇到像过敏性鼻炎这样的过敏反应病,除了想办法避免过敏源,还可进行脱敏治疗等。一般效果也难说。权宜之计,也只是像俺这样,吃点像鼻炎康这样的中西合剂来缓解了。 相信主要起作用的还是里面的扑尔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 等,因其 有较强的抗组胺( 组胺是起过敏的原因之一 , 机体内的组胺是以无活性的结合型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 , 以皮肤 , 支气管粘膜 , 肠粘膜和神经系统中含量较多 . 当机体受到理化刺激或发生过敏反应时 , 可引起这些细胞脱颗粒 , 导致组胺释放 . ) 作用,故有立竿见影之效。明明知道有副作用,但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啊。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6596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曹雪涛小组发现一种能清除病原微生物的蛋白分子
airongliu 2010-6-7 14:50
新一期出版的《自然免疫学》( Nature Immunology )杂志发表了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 曹雪涛 院士研究小组的科研成果。他们首次发现了一种被称为Lrrfip1的蛋白分子,能够在免疫细胞内识别入侵的病原微生物DNA和RNA,进而通过一种非经典的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免疫细胞产生干扰素以迅速清除病原微生物。该杂志配发专题评论,认为该研究为人们深入认识免疫系统如何抗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制和抗感染免疫药物的设计提出了新方向。 科学研究表明,病毒、细菌等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一旦入侵机体,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抗感染免疫应答反应。但长期以来困扰免疫学界的问题是,机体免疫系统通过什么样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去区别自我与非我,从而特异性感知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入侵,并又如何有效地启动免疫应答效应以杀伤、清除病原微生物。去年10月,曹雪涛应《自然免疫学》邀请,撰写了免疫细胞识别病原微生物DNA以诱导I型干扰素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评述,提出了该领域目前呈现的6方面研究热点。 此次发现的Lrrfip1能直接识别并结合病原微生物双链DNA和双链RNA,随后结合并活化一种信号分子,再通过结合I型干扰素产生的关键转录因子,促进乙酰化转移酶P300在干扰素启动子区聚集,形成一个干扰素基因表达增强三相复合体,从而促进干扰素产生。该研究发现了一条不同于经典模式的、由胞内核酸识别分子Lrrfip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组成的免疫识别病原微生物核酸及触发I型干扰素产生的新型分子途径,为抗感染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成体动物细胞也没有问题
Helmholtz 2010-2-15 18:03
09年12月9 日 HZI 研究人员澄清免疫细胞的关键发育环节 免疫系统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病原体的侵袭。它或者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由肝脏干细胞、或者是出生后由骨髓而形成。截止目前,研究人员一向认为在出生之后各种免疫细胞的发育业已完成。若是胚胎肝细胞或者儿童骨髓未能形成某些细胞,那它们就会终身缺失。 不伦瑞克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HZI)的研究人员现在找到了反证: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在成年小鼠的身上成功地造出各种免疫细胞。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的《blood》杂志上发现了此项成果。免疫系统是由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共同组成。B细胞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所谓的抗体。这些抗体识别入侵的病菌,并沾附在它们上面。由引或者降低其危害或者为吞噬细胞作出标记。在人体内有两类B细胞,分别是B1和B2细胞。B1细胞是由胚胎肝细胞所形成的,而B2细胞是在出生之后由骨髓干细胞形成的。这两种B细胞的任务也不同,B1细胞属于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可能很早就在演化中出现并形成可以附着在细菌的一般性的表面结构上。而B2细胞相反可产生针对不同结构的特定抗体。它们比如可以用于疫苗接种从而保护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迄今为止,研究人员一向认为在出生之后不再会形成新的B1细胞。他们猜测现有的细胞有较长的寿命并通过时不时的细胞分裂而实现自身的再生。HZI的科研人员现在否定了这些猜测,并由此成功地向理解免疫系统及其灵活性迈出了一大步。 HZI“分子免疫学”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改造了了小鼠的遗传基因。他们人为关闭了这些小鼠身上的一个启动免疫系统发育的基因- 于是这些基因修饰的动物在出生时就没有免疫细胞。只有当这些动物获得一种化学物质之后,这个基因才被激活,小鼠才开始制造免疫细胞。研究人员已经能够证明,与其年龄无关,即使在成年小鼠身上能发现新的B1细胞。 “我们由此率先证明,这些免疫细胞不仅产生胚胎也同样产生于成年动物身上”,一位在HZI进行重组小鼠课题的研究者桑德拉.都伯尔(Sandra Düber)说。通过这种特殊的小鼠,科研人员现在可以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各种属性,更方便地进行研究。 科研人员可以把这种方法用于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我们将借助它来研究诸如多发性硬化症以及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科研团队负责人西格弗里德.韦斯(Siegfried Wei)说。 “由于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外界手段干预形成阶段的免疫系统,因此就能研究免疫系统为何会向自己发起进攻,并导致机体患病。”为了能理解这些包括人体在内的出偏的免疫反应,并最终预防乃至治疗这些疾病,这项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原始文章: Induction of B-cell development in adult mice reveals the ability of bone marrow to produce B-1a cells. Düber S, Hafner M, Krey M, Lienenklaus S, Roy B, Hobeika E, Reth M, Buch T, Waisman A, Kretschmer K, and Siegfried Wei. Blood, 3 December 2009, Vol. 114, No. 24, pp. 4960-4967.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2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系统巨噬细胞"作息"有规律
sheep021 2010-2-9 11:12
德国沙里泰医学院日前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在一天中有自己的作息规律。医生可根据这种规律,在一天中药效最佳且副作用最低时让风湿或哮喘患者服药。 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是身体中的守卫细胞,能够认出引发炎症和发烧等生理反应的细菌内毒素的结构,进而分解和吞噬它们。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技术,用荧光素酶为实验鼠的脾脏、淋巴结和腹膜的巨噬细胞基因做标记,观察受内毒素刺激后巨噬细胞分泌物TNF-a和IL-6的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插入荧光素酶的巨噬细胞的亮度在一天中随时间波动,这表明巨噬细胞每天的基因活动有特定节奏,并不依赖动物体内系统性的糖皮质激素和脾脏细胞的周期性波动,而且其不同基因的每天活跃时间也不尽相同。 研究人员说,根据巨噬细胞的这种作息规律,风湿和哮喘等患者的病痛也会波动。医生可据此针对病情,确定药效最佳且副作用最小的服药时间。 评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免疫系统紊乱是现代医学八卦
chengm2002 2009-9-4 15:57
免疫系统紊乱是现代医学八卦 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如炎症,感染,肿瘤,衰老,生殖等,人类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病机理涉及到免疫功能,因此免疫学机理在临床绝大多数的疾病病理中得到充分的研究,基础与临床免疫学文献浩如烟海,已发现机体有数十种细胞和数百种分子参于免疫系统,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发展中,这种情况很易使涉及免疫功能的疾病研究陷入细微而忽略免疫系统的整体状况。例如在慢性肝病中,当行使细胞免疫功能的T细胞亚类比值有所改变,或介导免疫的细胞因子如IL-1、IL-2等数量变化,或免疫球蛋白、补体含量不在正常范围时,顺理就成为临床探讨慢性肝病免疫发病机理的原始资料,推测患者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进而成为行使免疫治疗的重要依据,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概念因此顺应而生。 免疫系统是生物进化史上最晚出现的一个生理系统,也是最神秘的功能性系统之一,物种发展到脊柱动物才逐渐演化出现独立完整的免疫系统,人类对免疫系统及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认识还在不断发展。与其它生理系统一样,虽然参与免疫系统与功能的细胞与分子众多,但综合功能是统一专职的,就是识别与排斥异己分子,这是免疫系统功能立论与立足的基础。当某种因素使免疫系统某一成分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免疫功能的强弱或效率,但免疫系统整体的基本功能必须得到维持,不然机体将会出现一系列与免疫功能相关的严重的生存问题(如爱滋病样的临床表现)。1974年,Jerne根据现代免疫学对抗体分子独特型的认识,在Burnet克隆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免疫网络学说(immune network theory)。该学说认为,任何抗体分子或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上都存在着独特型,它们可被机体内另一些淋巴细胞识别而刺激诱发产生抗独特型。以这种独特型识别为基础在免疫系统内构成网络联系,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Jerne的网络学说强调了免疫系统是各个细胞克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构成的对立统一整体,由于Jerne对免疫学理论研究的贡献,他与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分享了1984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免疫网络学说实质上说明的是免疫系统内部的正付反馈调节系统,适度适时地控制免疫反应,其对外表现仍然是统一的整体,识别与排斥异己分子。如果这个调节系统紊乱,将表现为整个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出现一系列与免疫系统相关的临床表现或疾病。而不是仅在某一个疾病中孤立的表现异常。例如在临床资料中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某种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异常的文献众多,而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并不伴行其它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疾病,表明这些患者免疫系统的整体功能表现是正常的。就如一棵大树,我们可能发现树的某一部分或某片叶子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大树整体仍是枝繁叶茂生气昂然,因此慢性乙肝病患者某一免疫细胞或分子局部问题决不意味其免疫系统出现紊乱。 正常的免疫反应过程伴随靶细胞溶解或免疫复合物形成,这两者会导致组织的炎症性损害,也就是免疫病理现象;免疫病理的程度取决于机体与致病因子双方搏弈的结果,当免疫反应适时适度,在致病因素被控制的过程中,免疫病理不引起临床上的体征与症状;而当免疫病理过强、过弱或个体比较敏感时,可诱发临床上的病症,两者临床表象不同,本质是一致的,都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就如一般发热、咳嗽、腹泻一样,既是疾病的表现,也是机体对致病因素正常的反应。在人们对免疫系统功能认识局限的状况下,有些学者将前者视为免疫系统功能正常,而将后者有疾病想象的归为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紊乱。在这样先入为主的思维指引下,大量的临床研究在免疫系统中寻找发病依据,忽略了因果关系分析和免疫系统的整体表现,报告了众多免疫细胞与分子异常的资料,产生了许多疾病的以免疫系统紊乱为依据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学说,从而引伸出随后的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学说之产生就缺乏确却的理论基础与内涵,至今仍是个模糊的概念,含义不清,英文中没有完全相应的同义词(disorder? dysfunction? Confusion?)。按道理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是免疫系统自身的问题,将仅对某一种抗原(或微生物)的异常反应归因于免疫系统而忽略抗原(或微生物)的因素是难以理解的。这个学说貌似从Jerne的免疫网络引伸而来,实际上一些疾病的免疫发病机理和图解已经远离了Jerne的免疫网络图(内部反馈系统),描绘的是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反应与效应图,例如乙肝免疫发病机理理论将免疫耐受(免疫保护功能的一种表现)与免疫病理(免疫清除功能的伴随表现)这两种免疫系统正常的功能表现混在一起,视为免疫系统紊乱所造成的,在免疫网络中寻找免疫紊乱的机制。其实HBV慢性感染者除了对病毒表面抗原的特异耐受之外,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显示其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紊乱,也至今没有一种有效的免疫药物纠正其紊乱的免疫系统。有些免疫紊乱发病机理图犹如八挂图,其中还带有不少?标记以表明不明确的关系,从中演绎出创新的学说,这已经背离了现代医学重实证和构效关系的精华。因此,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概念过于笼统,很容易被 随意 用于与免疫病理有关的疾病,成为一种现代医学八卦,这是需要临床医学家重视的,并认真地审视与定义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概念。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免疫系统抗病毒机制被误解夸大了
chengm2002 2009-9-2 10:38
免疫系统抗病毒机制被误解夸大了 地球上细胞的出现开创了生命世界,从此迈开了漫长的物种进化史,起初小小的细胞仅依靠一层总厚度约7.0~7.5nm生物膜与外界隔断,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细胞靠两种生存形式逐步增强对外部世界的抵抗力;一是在细胞膜外再产生厚度为20~80mm细胞壁,这层壁可承受5~25个大气的渗透压,使 细胞 不易破裂,自然界单细胞生物如细菌等几乎都有细胞壁;另一方式是细胞成团,多细胞形式更具生存优势,多细胞生物由此而起,多细胞物种的里外层的细胞由于环境的差异逐渐出现功能的分化,生命形态逐步向复杂化大型化发展。多细胞生物的出现产生了一个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相互的识别与粘连,即两个细胞表面具备互补结合分子以维持稳定的结合。随细胞类型的不断增多和分化,这类分子便逐渐演化出各种类型的分子,一类是识别同类细胞,如原始MHC分子,另一类为识别异己细胞,如原始Ig和TCR分子,同类则结合共处,异己则吞噬或排斥。免疫系统起始于原始细胞的识别与吞噬作用,是多细胞动物的部分细胞功能分化而来,专使识别异己职能,这个异己包括自身衰老变质和出轨变性的异常细胞(如肿瘤),随物种进化这些细胞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组成复杂庞大的生理系统,至脊椎动物已基本有了完整免疫系统及其功能。 免疫系统功能的实施建立在识别抗原分子的基础上,免疫潜能细胞的识别、激活和效应都是对应于以蛋白质为主的生物大分子,识别的信息在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上,这个结构包括蛋白质和蛋白链上的修饰分子,潜能淋巴细胞表面行识别功能的分子空间结构是对应于外来抗原分子的抗原决定簇(epitope)空间结构的。非特异免疫也有分子识别基础,其识别的主要是微生物表面的多糖残基,体内免疫相关分子甘露糖结合蛋白,可以与微生物表面普遍具有的甘露糖残基结合,只有高密度甘露糖残基才能激活甘露糖结合蛋白分子后段的补体结合功能区,然后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分子与免疫细胞的反应,这是物种在种系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先天的防御功能。特异与非特异免疫功能协作在对抗微生物入侵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但病毒是自然界微生物中一类非常特殊的物种,其存在有双重形式:在细胞外以有蛋白外衣的颗粒形式存在,有感染性,但无复制(繁殖)的生命特性;在细胞内以核酸的形式存在,有复制性,但无感染性。对于外来病毒的入侵,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病毒的蛋白外衣抗原清除游离的病毒颗粒,也可以识别细胞膜上有病毒抗原表达的感染细胞,通过溶细胞机制清除感染细胞及其病毒(1)。因此免疫系统清除细胞内病毒的机制限于在细胞水平上,尚未发现有进入细胞内识别抗原并清除病毒的机制,文献有关细胞内抗体的研究报告(2),那是通过基因重组和基因导入的人为的实验研究报告,自然界从未发现有细胞内抗体存在的证据与机制。 另一更本质的问题是细胞内病毒主要是以核酸方式存在,核酸的生物信息在其序列上,至今尚未发现免疫系统有识别核酸序列和攻击细胞内病毒核酸的机制,因此一大类病毒可以在相应抗体存在的情况下而在体内长期存在,如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等等(3,4) 。从细胞内清除病毒意味着清除一类特异序列的核酸,按目前的科技水平仅在实验室可行。从RNA世界研究发现细胞内有一类短RNA可以保护某些多细胞生物抵抗RNA病毒的感染,但小RNA对核酸的调节作用还有许多问题尚在研究中,其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的机制完全不同,也不由免疫系统控制。 目前所知干扰素是机体唯一对抗病毒感染而又不损害感染细胞的非特异因子。干扰素是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分泌的,所有的细胞都可表达干扰素的受体,当干扰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细胞就进入抗病毒状态,诱导细胞合成一种蛋白质DAI,一种由双链RNA激发的翻译抑制剂,大部分病毒复制周期中有双链RNA形成,而哺乳动物细胞没有双链RNA,DAI被病毒双链RNA激活后可使病毒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但也不能清除病毒核酸,而且以正常蛋白合成也受抑制为代价。某些病毒可产生抑制DAI的小RNA,如腺病毒的VA RNA L和EB病毒的EBER-1等,使干扰素不能发挥功能(1),因此干扰素的作用有局限性,实践证明其抗病毒疗效并不令人满意,而且干扰素抑制病毒机制与免疫系统的识别功能无关。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清除细胞内病毒的自然或人工的药物。自然界有一大类能感染人类(外源病毒群)又能被彻底清除的病毒是因其不能与感染的细胞共存而溢出细胞被清除的(如汉坦病毒)。免疫系统虽然在对抗病毒感染中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可以清除病毒和有病毒抗原膜表达的感染细胞,对抗同类病毒的再次入侵;但因没有清除细胞内病毒的功能,仅以免疫压力使病毒局限化,因此免疫功能正常的机体并不意味着体内无病毒,而且也正是因为体内残留病毒的存在刺激才维持免疫反应的持久压力,所以一些病毒感染后可使人终生免疫。 人体不仅有正常菌群相随,也有一类正常病毒群相伴,追求纯洁而持久、彻底、永远清除病毒的概念是需要磋商的。病毒基因作为细胞基因的延伸与支流,从生命起源就有病毒的相随并与其相容。但因病毒的发展规律,病毒基因有时会发生对细胞基因的干扰,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或生存;为维持自身基因的稳定与调控,细胞有一套限制病毒基因的调控系统,这是每一个细胞都有的自稳功能,与免疫系统毫无关系。免疫系统功能对抗病毒是有局限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536 次阅读|1 个评论
仔猪脾脏组织照片
liudongyang 2009-5-27 11:01
红髓 白髓
个人分类: 科研记录|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新闻串串烧20081207
eloa 2008-12-22 09:14
riset 发表于 2008-12-12 19:15 手机影响记忆力 至少从实验动物身上看起来是这样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消费者热议的话题。近日瑞典德隆大学神经外科系的学者在小鼠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手机辐射可能会影响到记忆力。研究者将实验组小鼠每周暴露于手机辐射环境下2个小时,时间长达一年多。在随后的一项记忆测试中,实验组小鼠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饲养的对照组小鼠。研究还发现,手机产生的微波辐射不但对血脑屏障有损伤作用,而且还会伤及大脑皮层以及记忆中枢海马区的神经细胞。 母子情深 胎儿免疫系统不会攻击母亲细胞 免疫学家发现一些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对来自母亲的器官捐赠较有耐受性。殊不知这样的耐受学习从胎儿在子宫时就开始进行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日前在《科学》上报道,他们通过对人类组织的研究发现,怀孕期间,有大量的孕妇细胞会进入到胎儿的淋巴结,在那里能诱导出一群调节型的T细胞。这种细胞可以抑制胎儿对母亲细胞的免疫攻击。而且出生之后,这些细胞仍会发挥抑制作用,并至少持续到成年期之初。 古老的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的进化历史要比人们想象的更长久 尽管这种病毒被人类所发现不过数十个年头,但已经夺取了2500多万人的性命。不仅如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不久前表示,艾滋病毒的祖先在灵长目动物中进化的时间比此前人们认为的要早很久。他们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狐猴中发现,这种跟松鼠差不多大小的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中整合有艾滋病毒的同类慢病毒的基因。研究还表明,这座孤岛上的狐猴在1400万年前就已携带这种病毒了,而非洲大陆上的狐猴更是8500万年前就已被感染。科学家希望通过这一线索了解到病毒是如何在野生群体中进化传播以及预防它们的生物学方法。 快乐也传染 独乐乐不如同乐乐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当下,让人们脸上绽放快乐的笑颜越来越难了。如果我们能和朋友共享大家的快乐,或许是一个得到更多快乐的方法。这一结论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发表在《不列颠医学杂志》的研究报告。研究者选取的调查人群相当别致,被调查者彼此很多都是直系亲属或亲密朋友。科学家设计了一系列衡量快乐水平的问题,借此评价被调查者的快乐程度。结果发现亲属或朋友越快乐的人,自己快乐的可能性也越高。需要注意的是,调查还发现悲伤情绪同样也会传染,不过所幸的是,这种情绪传播的效果要稍弱一些。
个人分类: 科学新闻|2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