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博士论文答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祝贺博士生林苑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热度 4 Fudanzhangzz 2017-5-21 16:27
今天上午,课题组博士生林苑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林苑的论文是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祝贺林苑同学! 林苑是我的第一个博士毕业生,毕业后将到上海财经大学 理论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工作。预祝林苑工作顺利!
10867 次阅读|5 个评论
说说为五百强企业做横向课题的创新教授和博士生
热度 8 Liweigang 2015-6-22 08:12
应圣保罗大学工学院( POLI/USP )航空安全分析实验室若昂和乔治两位老师的邀请,周五 (6 月 19 日 ) 前往该院学术交流,参加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专业研究生 RG 的博士论文答辩。 若昂和乔治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有着极其相似的学术背景和紧密的项目合作关系。大家都是在计算机系工作,主要从事航空交通管制方面研发,他们偏重安全评估,我们专注流量控制。两个团队间的合作机制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特别是近年来共同申报巴西科技委员会 CNPq 的大项目招标,组建国家航管科技研究院,形成了固定的互补兼竞争性合作模式。 当天答辩的博士论文题目涉及遥控飞行器航管的安全评估标准与方法。这项工作富有挑战性,跨学科、多专业,既需要定性分析,也需要量化计算。众所周知,遥控飞行器研发是当下全球一个热点话题,涉及科技、工程、立法、社会、甚至政治和军事诸多方因素,东西方各大国无不重视其实际应用。在乔治老师指导下, RG 从硕士研究做起,到现在的博士学位答辩,十年磨剑,一鸣惊人。他结合国际航空组织、欧美和巴西航管机构的规范规则,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飞行器安全评估标准和方法。这篇博士论文所涉及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令人赞叹,特别是研究成果的实际工程价值,得到答辩委员会的一致肯定。答辩于下午 2 时开始,历经三个半小时,最后顺利通过。 RG 的工作,反应出圣保罗大学的学术和技术水平,虽说是一篇普通的博士论文,但这项工作做出了两项成果:研究报告将成为巴西遥控飞行器航管安全领域的经典文献,而 RG 博士已是该行业、本地区少有的高级专才。 圣保罗大学是南美著名高等学府,排行第一。拥有师资 5 千 4 百余人,一大半是巴西科技发展委员会的资助研究员。在校本科生有 5.4 万余,研究生 2.5 万余。该校是圣保罗州属下的州立大学,研究生答辩程序和联邦大学略有不同。例如巴西利亚大学一般是先答辩,然后再由校院两级的学术委员会批准毕业。而圣保罗大学工学院则是博士论文先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查,包括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然后再约定时间答辩。尽管两类大学都是导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显然,后者比前者的难度稍大一点。总的来说,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巴西高校还是提倡起码应邀请一到两位外地外校专家主审。这一项活动用费不少,一般需要巴币 2 千 5 百元左右(折合 7 千余元人民币),包括往返机票、旅行补助、和小额审稿费用等。 附图 南美第一校 -- 圣保罗大学 ( USP 网页截图) 这次到圣保罗大学访问,负责答辩外审,收获颇丰,不虚此行,对若昂老师团队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的日常主要工作和千千万高校老师们一样,是教书育人。但在科技创新研发方面,成绩斐然。其组建的实验室是巴西仅有的交通安全评估分析中心,特别是从事交通运行系统包括自动飞行器类设备运行的安全评估分系和认证。主编一份巴西航空交通研究学报,是巴西该领域的一份高水平的专业期刊。在工程技术实际应用方面,他们负责圣保罗地铁的安全运行认证和监控,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程管理项目。他们既是大学老师,又是交通安全评估师,也是高科技企业家,为大学基金委代管地铁运营公司委托的横向工程项目。这个实验室的研究生、博士后既是项目研究人员,亦是该实验室从事地铁安全监控的技术员工,拿着工资读学位,实际工作中搞科研。无经济后顾之忧,科研积极性特高。 中午和若昂他们几位老师在经济学院餐厅相聚,闲谈共同感兴趣的议题,亦即联邦或州立大学如何规范化横向课题。这方面大家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官僚盛行的大学管理制度,几乎是专门为这类项目设置重重障碍,具体操作时,难如登天。巴西大学的习惯是这样的,纵向项目费用由基金委直接拨款给项目负责人,专款专用,大学内各级机构不对该项目收取任何费用。但横向对社会服务性课题就不同了,校、院、系共收取 20% 的管理费。 尽管如此,审批程序之烦,难以描述。以若昂老师小组为例, 20 余名师生的实验室,近年来获得波音和爱立信两个世界 500 强企业和圣保罗地铁的青睐,横向课题源源而来。这充分展示了该小组在相关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应是圣保罗大学的骄傲。但实践过程中,并非如同想象,困难重重,个中道理,大家心知肚明。在这方面,天下大学一个样,老师们的精力大都耗费在如何让项目顺利、按时得到学校各管理层的审核、批准。令人欣慰的是,他们成功了!其经历和经验都值得借鉴和引用。 进行学术交流,也是这次访问的一个重要目的,演讲的题目是航管专业 Google 学术微网文献评述( InfluentialAnalysis in AirTraffic Management Micro Scholar Social Networks – ATM MSSN ),这是我们团队的一项新课题。主要是基于 Google 学术的海量数据,自动搜索产生相关专业的、个性化的学术微网( MSSN ),利用扩展的粉丝模型( Follow Model ),建立复杂网络的文献和学者影响力评估模型。让本专业的学者避免 Google 学术网的“大数据淹没 ” ,能够有效快速查询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类信息。该项研究结果将于 7 月底在阿根廷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会议中的社交网络影响力分会( IJCAI-SocInf 2015 )上介绍。在这里算是和小同行们预先交流吧。
个人分类: 巴西人文|30721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一场跌宕起伏的博士论文答辩会
热度 87 张海霞 2014-5-31 16:59
最近一直很忙,因为是毕业答辩季,终于,昨天上午两个博士生的答辩终于如期举行,整个过程是惊险刺激、跌宕起伏,很值得回味和纪念,也非常地有启发意义。 实话说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就亚历山大,因为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女儿初中毕业,面临人生第一次大考;今年有三个硕士生和两位博士研究生(情况比较特殊,本来一年最多一个)毕业,总共是 6 个我关心的孩子都面临着人生的大考,尤其这两位博士研究生(一个 5 年的直博,一个是 4 年的普博),可谓是双生兄弟,都非常地努力、工作也比较完整、成果也比较突出,他们的学位论文我们从春节前就开始准备了,开学以后一轮一轮地修改完善,直到送盲审之前,我们前前后后修改了不下十次。等待盲审结果的几周里,我们又开始把论文 PPT 进行一次又一次地试讲,因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是一辈子的重要演出,所以再认真和精心准备都不为过。盲审意见回来,出乎意料的高评价,其中一个同学的论文 5 个评审人中的 4 个都明确指出“这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另外一个虽然没写这句话但是评价给了全优。当然还有评审的问题要回答,论文又再次完善,直到周四两个同学才把论文拿去彩色打印装订,带到了周五上午答辩的现场。周四,我们把 PPT 又重新过了一遍,晚上 11 点多我们还在邮件联系第二天答辩的一些事宜 …… 一夜难免,我想起了 16 年前我博士论文答辩前夜的我,紧张地一夜难眠还做恶梦。周五早上,我和学生不到八点就到了,没想到评委不到八点也到了!按照要求有 6 个评委,至少两个校外的,我们这次邀请的评委都是我平时比较欣赏和敬佩的学者,是这个领域里年青一代的佼佼者,没想到,他们这么认真, 8:30 开始的答辩, 8 点前就来不止一个,因为要提前看最终定稿的论文(这里指的评审意见回来以后修改过的论文,绝大多数评委之前看过论文)!看来,认真的人真是不少啊! 答辩准时进行,第一个学生口才十分了得,讲得非常全面完整,水银泻地一般流畅,提问开始,最精彩的部分也就开始了,因为这个同学做的是无线能量传输,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而且很实用,评委们提问很踊跃,气氛也比较平和,学生回答得也比较自如,眼看已经提问了半个多小时,还有一个年青的评委一致在看论文没有提问,主席看看他,轮到你了,没想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把学生问傻了:“你是要拿理学学位还是工学?”“理学,北大基本都是理学学位”,“那好,既然是理学学位就不能是工作量的堆积,必须是对科学问题的深入详细分析,你花了很多功夫做实验,制备一个高 Q 的核心部件,可是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一定要做在 *** 衬底上?以及器件在应用过程中变形对器件工作机理和输出特性的影响是怎样的?你有什么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的验证?”扎针式的提问!这部分也正是学生缺乏的,回答立马就不是那么自如了:“我们只关注了器件的加工和测试,确实没有仔细分析和研究您说的这方面。”“其实在我看来,一个理学学位的博士生更应该去探究这些背后的机理而不是去做了一个又一个的器件,这样的机理探究才能真正的推动器件和系统的性能提高。还有 ……. ”其他评委的提问也逐渐地更加深入和刺激了,这样头脑风暴一般的提问和讨论又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一直到不得不结束才停下来,虽然答辩的学生很紧张,但是谁能说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很好地学习和提高过程呢?! 第二个同学的答辩终于开始了,就是很多评委评优的这个同学,虽然气氛已经比第一个同学开始时紧张很多,但是他还是讲解得十分清晰和自如,时间也利用的很好。提问环节,评委们一下子就进入了状态: “你的论文里有一个重要问题阐述的不够全面,把你发表的论文找出来看看 … ”“你 PPT 里为什么不像论文你那样详细标注参考文献?”“你能从机理上解释一下这种结构为什么不能产生很好的 *** 效应吗?”“你确定你一定要现在毕业吗?有几个问题你都是刚开了好头,还没有深入下去,比如 ... ”十分地尖锐,我想这个同学可能都要被“打晕”过去了,还好,这个同学的理论基础非常扎实,做实验也十分地认真和仔细,意志品质比较坚强,坚持听懂了问题,并冷静地进行了回答,当然还有几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确实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深入下去探究(当然导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看得出学生的汗都冒出来了,因为不仅是这个年轻的评委,其他的评委也开始提出很多非常有价值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听的同学也都开始紧张起来,这怎么了?跟平时的答辩气氛很不一样啊,是不是要出事?!可是,再仔细看看,评委和同学都全身心地投入:继续提问,继续争论,继续挑战,简直成了一场辩论会!哈哈,这才是真正的答辩,要想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博士,你就要接受挑战和质询,而不是走过场、完成任务! 终于,到了关门讨论时间,还是那位年轻评委发言,学生都很好,做得也非常出色,可是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现在学生们都不愿意做重要和难的问题了,需要 Push 才行!精辟!确实如此,这是在研究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浮躁的环境下,学生和老师都在疲于奔命,碰那些难的重要的问题在短期内看起来是“吃力不讨好的”,所以就不去碰,满足于“速食”和“虚假繁荣”!真的是需要时不常地有人出来敲打敲打才行!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些老师们!我说:“你说的很对,你以后就是我要聘请的常委了!”尽管在答辩提问环节大家讨论激烈, 答辩决议的讨论却进行的异常地顺利, 答辩委员会一致认可了他们的工作和贡献。 当然故事还没有结束,该叫同学进来宣布答辩决议了,由于有之前的气氛紧张的答辩,同学们都很紧张,我也继续这个话题:“大家先进来,刚才的激烈答辩大家也都看到,为了避免结果影响大家的情绪,我们答辩委员会临时决定在宣布答辩决议之前,咱们先合影留念,一会儿无论是什么结果大家都要有思想准备。”于是先合影,然后是主席宣布答辩决议,我负责给主席操作电脑,两个同学正好站在我旁边,感觉到他们紧张的呼吸声,等到主席念到:“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的时候,我旁边站的那个同学眼睛湿润了,同学们也开始鼓掌!其实,开始之前,大家都猜到了结果,但是谁也没有猜到这个过程是如此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致谢的时候,两个人都不再是说套话,而是含着眼泪说了很多掏心掏肺的话,再三地感谢答辩委员会,感谢每一个人,让我们真的感觉到了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科学精神的追求!知道了这个博士学位的含义和应有的价值! 是呀,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别开生面、出人意料的博士答辩会,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指导老师和答辩委员们,我非常感谢这位朋友,非常感谢他给大家上的这一课!其实我和他认识超过十年了,尽管他是一个比我年纪小不少的学者,但是我对他的敬仰和佩服确实日益剧增,不仅是因为他学问做的好,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敬业精神,他是本土培养的博士,非常优秀,毕业论文拿到了全国优博,然后出国去世界一流大牛的实验室做博士后,却是一点儿都不输给大牛的博士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回国到北大任教,自己开创了一个新天地,是学校的名人,但是却没有半点的骄娇二气,给学生上课一丝不苟,指导学生工作屡屡创新,今年春天的一次国际学术交流,我请他来做了个报告,精彩!连国际一流的大牛和在场的国内著名院士都竖起了大拇指,真是了不起的年轻人啊!虽然看上去像是学生,但是工作做得真是出色,英文不输给国际大牛专家, PPT 更是超一流的漂亮!很多人都似乎对国内培养的博士水平颇有些不以为然,以为很“水”,其实如果你看到像他这样的“小土鳖”你就知道自己完全错了,国内的优秀博士水平一点也不必那些“海龟”弱,包括英文水平!同样是从这个朋友的身上可以借鉴的: 提高土博士的水平与能力,从自己不注水开始! 再次感谢这位“小土鳖”朋友,我在今天下午的组会上跟同学们说以后要邀请他做答辩委员会的常委,希望我们组的同学也都成长为这样的“土博士”精英,期待百花争艳!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66954 次阅读|99 个评论
侯仰青完成博士论文答辩
热度 3 bohong 2013-9-18 17:43
今天下午1:30~3:30,在延安西路校区,博士生侯仰青完成博士论文答辩。成为实验室今年答辩的第二位博士生。答辩委员会成员有:校外:同济大学 黄争鸣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沈勇教授;校内:材料学院 吕永根教授,纺织学院 龙海如教授和晏雄教授,答辩秘书是纺织学院姚澜副教授。实验室的部分博士生和硕士生从松江校区赶到延安西路校区,感受了答辩过程,并帮忙准备和收拾答辩会场。 与侯仰青同学第一次碰面是2008年4月,她由青岛大学推荐免试来东华大学参加纺织材料专业硕士生复试。同年9月开始正式进入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2010年6月完成硕士论文“基于组织结构的三维角联锁机织物弹道侵彻分析模型”答辩,于2010年9月仍然由我指导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 (CSC) 资助于2012年1月1日公派赴英国 University of Bristol 留学一年,2013年1月回到实验室继续进行研究工作。博士阶段主要研究两块工作:一是三维机织物冲击拉伸性质;另一是蜂窝夹芯复合材料负泊松比性质。研究工作取得很好研究结果:从织物细观结构揭示不同应变率条件下拉伸破坏机理,阐述了影响冲击拉伸的结构效应;从负泊松比结构原理设计负泊松比夹芯复合材料,用剪纸/折纸方法设计制备负泊松比复合材料,并表征复合材料的负泊松比性质和面外压缩性质。目前发表的正式出版论著记录(不计入在线或正在审稿状态论文): 1 Hou YQ, Sun BZ, Gu BH.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ballistic impact of three dimensional angle-interlock woven fabric penetrated by rigid cylindro-spherical projectile.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1, 81(12): 1287-1303 2 Hou YQ, Hu HJ, Sun BZ, Gu BH. Strain rate effects on tensile failure of 3-D angle-interlock woven carbon fabric. Materials Design, 2013, 46: 857–866 3 Hou YQ, Jiang LL, Sun BZ, Gu BH. Strain rate effects of tensile behaviors of 3-D orthogonal woven fabric: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3, 83(4): 337-354 4 Hou Y, Tai YH, Lira C, Scarpa F, Yates JR, Gu B. The bending and failure of sandwich structures with auxetic gradient cellular cores.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2013 (June), 49: 119-131 仰青同学来自山东菏泽,为人诚朴,具有山东人典型的踏实认真精神。我指导的学生中,山东籍学生占了近一半。凭多年的指导经验,发现山东学生有韧劲,肯吃苦,研究工作中踏实上进,我特别喜欢指导山东籍学生。 仰青在冲击拉伸测试这类繁杂的工作中,耐心细致,即使多次测试数据没有得到采集,也不气馁,坚韧不移,建模计算很有想法。是兼具灵气和韧性的难得的博士生。所以对她的研究工作,我十分信任和放心。在英国留学期间,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负泊松比复合材料研究工作。外方导师对她也非常器重。去年11月底我在英国出差期间,多次收到她发送给我的短信和邮件,提醒我英国天气潮湿寒冷,防止感冒。仰青同学真的很细心和贴心。 上学期末,仰青经面试被位于闵行的航天五院录取。在该院工作以来,仰青每天来回于闵行和松江校区之间,每天早晨七点不到就去闵行,下班回到实验室都是晚上八九点。今年7,8月上海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夏天,松江校区宿舍没有空调,她每个工作日还是在这样的酷暑下来回穿梭。吃苦耐劳精神可见一斑。现在孩子娇生惯养的太多,具有仰青这样品质的女孩子不多了。 今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之后,仰青将办理离校手续,告别学生生涯,正式进入工作。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希望仰青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工作进步,生活幸福圆满。也希望实验室的同学们以仰青为榜样,吃苦耐劳,认真踏实,这种品质无论是在学习研究,还是在今后的家庭生活、单位工作和为人处世中,都是非常宝贵的。 校园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侯仰青这样优秀的同学毕业离开实验室,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舍得。一届一届学生毕业,一届一届新生进来。明年的这个时候,实验室又有3位博士生即将毕业。这就是教师的工作。 明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祝仰青和同学们中秋节愉快!
393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杂系统研究方向博士生学位论文 答辩会
热度 9 bhwangustc 2011-5-26 18:5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复杂系统研究方向 博士生学位论文 答辩会 答辩会议地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 国家实验室大楼 17-009 教室 2011 年 5 月 27 日 上午 9:00-12:00 答辩学生姓名及论文题目: 杨涵新(近代物理系博士生): 复杂网络上的若干动力学研究 刘润然(近代物理系博士生): 复杂网络上的几种动力学过程研究 贾春晓(近代物理系博士生): 基于复杂网络的推荐算法和合作行为研究 马佩杰(近代物理系博士生): 集群运动的同步及其在行人流中的应用 答辩委员会: 何大韧教授、邓友金教授、王文阁教授、 完绍龙教授、王安民教授 2011 年 5 月 28 日 上午: 9:00-12:00 答辩学生姓名及论文题目: 张海峰(近代物理系博士生): 复杂网络上个体的不同行为导致多样的整体行为 史冬梅(近代物理系博士生): 复杂网络上的合作涌现 — 空间公共品博弈中的异质性研究 孙舵(近代物理系博士生): 道路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中的相变现象研究 王澎(近代物理系博士生): 人类在线行为的实证和建模 答辩委员会: 何大韧教授、邓友金教授、王文阁教授、 完绍龙教授、 王安民 教授 2011 年 5 月 28 日 下午: 3:00-6:00 答辩学生姓名及论文题目: 李玉剑(近代物理系博士生): 复杂系统中集体行为和临界现象的动力学研究 凌翔(热科学与能源系博士生): 复杂网络上交通过程的动态特性研究 庄勇(近代物理系硕士生): 无标度网络上的信息路由策略 答辩委员会: 何大韧教授、邓友金教授、王文阁教授、 王晓宏教授、吴清松 / 汪秉宏 教授 2011 年 5 月 28 日 晚上: 6:30-8:00 江南春酒店:答辩委员会老师与答辩博士生共进晚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283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