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气象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阿里山气象站
热度 8 xuxfyuwp 2014-12-8 22:50
有人问为什么到台湾去过阿里山却未能见到有气象站,说起来也算不上奇怪,因为相对于阿里山,气象站实在是太小了,若不是有意去寻,恐是难以偶然相逢的。阿里山并不是一座独立的山峰,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平均海拔2000多米,总面积有1400多公顷,地域跨越了台湾的南投、嘉义二县。阿里山气象站位于北纬23 o 30’37”,东经:120 o 48’ 18”,海拔2413米,谁若有较精确的GPS定位设备,应该可以找到。在台湾具体的通信地址为:嘉义县阿里山乡中正村四邻东阿里山73-1号 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阿里山知名度都很高,大概与那首《高山青》的歌曲有密切关系。至少在大陆,大概多数人知道阿里山都是从歌词中了解到的,“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些词许多大陆人都很熟悉。这首歌是影片《阿里山风云》的插曲,但确实不曾看过这部片子。问过台湾的同行,他们也说对歌曲都很熟悉,但没看过影片。据了解这部影片比较老了,原本是1949年由上海万象电影公司开始拍摄的,反映的是台湾高山族的故事,在台湾取景拍完后,恰逢国民党撤离大陆到了台湾,摄制组也就没再返回大陆,影片也就在台湾放映了。而《高山青》这首插曲则传播得更广,也更持久,成为电影音乐的佳作,为外界打开了一扇知晓阿里山的窗口。只是阿里山的姑娘确实在山上比较少见了,现在的年轻人较少坚守在山上,一般都会到城里去寻找机会。 阿里山气象站是1933年3月日本占领时期建的,当时的名称为“台湾总督府阿里山高山观测所”。日本人为什么要建这个气象站,我听到两种说法,一种是战争需要,日本要掌握东亚地区的天气气候状况,为军事活动提供服务,所以阿里山被选中,作为一个观测点。另一种说法是日本人占了台湾后,发现了阿里山的珍稀树种桧木,并进行了大量砍伐,运往日本。1921年建成并通车,目前仍在使用的阿里山铁路系统就是为了运木材而建造的。这样的经济活动显然也离不开气象,建站收集气象资料也是顺理成章的。或许两种原因兼而有之,经济、军事活动都对气象有需求。 谈到阿里山的桧木,据说全球共有7个品种,而台湾拥有两种:红桧与扁柏,其品质在桧木家族中是最好的。桧木生长缓慢,木质精细,会发出淡淡的清香,在建筑、工艺及药用等领域均有很高价值。在阿里山区几百年树龄的桧木随处可见,在当地被称为“巨木”,千年以上的桧木则被奉为“神木”了。我们见到一棵,确实是又高又大,笔直耸立。在台湾曾流传过一首歌谣:“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座阿里山,阿里山,有神木,明年反攻回大陆。”这些年来,两岸关系好转,交往多了,大陆到台湾观光旅游的人也不断增加,所以有人就把歌词做了些修改,说给大陆观光客听,最后一句变成“明年统一回大陆”了。 阿里山气象站现在的全称为“交通部中央气象局阿里山气象站”,属全台24个气象站之一。台湾的气象站共分为四类,阿里山气象站位第四类,共五个人,一位主任,三名职工,一名工友(类似于大陆编制外聘用人员)。另外列入预算的还有两只狗,属于高山站的特殊需求。我们去时见到的有三只狗,有一只属于预算外编制,好像是捡来的,规则意识差一些,常与另一只狗打架,在我们参观观测场时竟然跟进来喝蒸发皿中的水,需要加强培训才行。 气象站的观测项目比较全,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降雨强度、日照、日射、能见度、蒸发量、地温、天气现象、云等气象等要素,还有一些大气物理、化学成分的项目。除此之外,还负责观测与地震相关的信息,台湾的地震业务由气象局负责。天气现象观测自动化的项目正在做试验,如能见度,台大的教授正在协助气象局进行资料对比分析,以确定未来的技术改进方法。 阿里山气象站已是超越80年的老站了,现在世界气象组织正在开展百年老站的统计评估工作,应该将台湾的这些站也纳入其中。
个人分类: 杂记|5653 次阅读|13 个评论
高原观天人---五道梁、沱沱河气象站(2014-02-07)
热度 2 xuxfyuwp 2014-7-17 16:06
如果不是在天气图上可以看到天气信息,如果不是那里每天都定时发出气象报告,估计我不会知道有这样的地方,在青藏高原深处,在海拔4500米以上,运行着五道梁和沱沱河气象站。 若问到世界上最高的有人气象观测站在哪里,不少熟悉气象业务的人会告诉你在西藏的安多县,海拔4800米。那么第二呢?或许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应了一个流行的说法:“世界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实际上,第二高的有人气象站就坐落在青海的五道梁,海拔4613米,年平均气压为578.8百帕。 沱沱河气象站的海拔高度为4533.1米,比五道梁低100多米,但却有一项可以称雄的头衔:世界最高气象探空站,除每天要观测地面气象信息外,还要早晚各放一次探空气球,获取高空大气变化资料。 无论怎样,世界第一还是第二,这仅是一种表述方式,不是体育比赛,要一争高低,能在4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坚守,为了气象业务需要每天定时记录着温压湿风、阴晴雨雪,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比较一下那里的高度,是想说明在那里工作的艰辛。在海岛、在荒漠、在边疆、在高原,每天都有恪尽职守的气象人辛勤地工作着。 春节前到两个站看了一下,一早从青海格尔木出发,夜里返回,大约用了16个小时,其中10个小时左右是在路上。两个站都位于距青藏公路不远处,这样的安排显然是考虑了交通条件问题。青藏公路是1950年开始建设的,1954年通车,从西宁到拉萨,全长近两千公里。那时虽说是通车了,但远非我们目前所见到的柏油公路,而是沙土路,狭窄颠簸,有些地方仅能容一辆车单向行驶。那时的车辆也很少,我不知道建气象站时是如何进去的,猜想当时是没有条件乘车的。 提起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建设气象站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们,确实令人钦佩,他们用了大约10年时间,建设了两千多个气象站,想象不出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怎样完成的,伴随其中的是多少人的奉献与付出。我在西宁见到了一批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老人,问他们当中是否有青海人,一个也没有,都是全国各地去的,在那里工作生活至今。 行驶在青藏公路上,我不时在想,在站里工作的职工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毕竟要长年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工作、生活,能安心吗?记得2009年12月温家宝到中国气象局视察时曾讲过,他在从事野外地质考察工作时,唯一能遇到的就是气象站的同志,当考察队完成任务回城时,气象站的同志仍然坚守在那里。 无论在五道梁还是在沱沱河,相见的场面都出乎我的意料,站里的职工很热情、欢快地从房间里跑出来,脸上露着灿烂的笑容,显得生机勃勃,按藏族的风俗手捧哈达欢迎我们。特别是在五道梁,由于到得比较早,除参观了站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外,还一起打球、唱歌,围坐在一起吃了午饭,开心、活跃的氛围令人感动。到达沱沱河时比较晚了,时间安排得比较紧凑,在站里吃了晚饭。由于中午饭吃得较晚,或许在高原上消化也慢一些,晚饭时并不觉得饿,但这顿饭还是要吃的,且喝了几杯青稞酒,与站上的同事们共享一下春节来临前的快乐,他们都是要留守在站上过年的。 两个站都有几个女观测员,有的是两口子一起在站里工作。我问一个女同志对高原的环境是否适应,她很爽快地回答说没问题,不比男的差。同行的一位格尔木局的领导说,他确实更担心男同志,女同志一般不抽烟,少喝酒,较会保养,气色都较好。男同志则有所不同,时常会沾些烟酒,特别是站上若来了客人,畅饮时也易过度。 两个站的工作生活环境最近这些年来已有了很大改善,供电没有问题了,不少观测项目也实现了自动化;手机、电视信号有了,互联网通了,站上的职工都有了IPAD、IPHONE等移动设备,可通过WIFI与外界沟通;房间里用上了地暖,有了抵御严寒的条件;玻璃吊顶将前排的工作用房与后排的宿舍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大暖房,可享受阳光,也能遮风避雨,还可以打乒乓球,唱卡拉OK,打游戏;职工的宿舍也布置得很整洁,墙上的贴的各种花鸟图案透散着蓬勃的生活气息。用他们的话说,气象站已成为当地生活环境最优美、工作环境最舒适的单位之一。 毕竟是高山站,有些困难是无法解决的。如缺氧,除设法解决应急用氧设备外,日常呼吸还必须面对大自然,只能克服了;再有就是用水,当地没有足够的水源,要开车到几十公里以外去拉水,缺水显然会影响生活质量;另外就是交通了,由于通了铁路,沱沱河站可以乘火车到格尔木了,但五道梁没有车站,职工换班回家还只能到路边去搭过路车,大约一个人100元钱可以搭车到格尔木。 告别时,那些挥动的手,惜别的笑脸,令人难忘。返回的路上,确实感到了疲劳,但仅是颠簸了一天,无法与那些长年在站上工作的人们相比。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一路上在想着......。
个人分类: 杂记|1380 次阅读|2 个评论
泰山气象站(2013-05-07)
xuxfyuwp 2014-7-9 15:30
泰山气象站与峨眉山气象站是一对双胞胎,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于1932年建成立的。1931年,国际气象组织开始筹备第二次“国际地球观测年”活动,组织委员会主席、丹麦气象研究所所长考尔博士给中国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先生写信,希望中国气象研究所能承担中国部分的观测工作,确定的观测时间从1932年8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竺可桢先生接受了这一建议,决定在南京和北平增加观测,并再设立两个高山测候所,一个设在峨眉山,另一个设在了泰山。 泰山气象站1932年建设时设在了玉皇顶,1936年移至位于玉皇顶东南方不远处的日观峰。民间一般都认可玉皇顶为泰山的第一高峰,日观峰次之。但实际上到底哪座峰高似还有分歧。如果从直觉判断,我会将第一高峰判给日观峰,远处望去,感觉上比玉皇顶要略高一些。在玉皇顶的玉皇庙内院中央有块极顶石,石上刻着“泰山极顶”和“1545米”两行字,如果按这一高度,玉皇顶无疑高于日观峰,但根据国家测绘局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公布的数据,玉皇顶的实际高度为1532.7米,就要低于日观峰的1534米了,但日观峰的这一高度是否得到了测绘部门认可,我还没查到。 日观峰上的建筑风格似乎更协调一些。尽管安装了气象部门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属于很现代的装备,但白色的天线罩与周围的建筑及气象探测设备从形态到色调都能融为一体,并无异样之感。倒是玉皇顶上高耸于庙宇旁的移动通信天线,显得有些煞风景,过于扎眼,不知电信部门是否非要利用这座山峰才行。 去年,山东省在泰山举办了泰山气象站建站80年纪念活动,许多相关的介绍信息已见诸于报刊和其他媒体。泰山气象站的实际观测时间并没有80年,气象观测业务在1937年因日军攻占了泰安而中断。后来担任过中国气象局总工程程纯枢院士当年就在日观峰负责观测,一直坚持到1937年12月24日,日军飞机已开始对泰山进行轰炸,程总等人将观测设备掩埋后才撤离。 程纯枢院士于1997年去世,我80年代初参加工作后在气象局大院里常能见到他。程总学术上造诣很深,在气象部门地位也很高,但很低调,很谦和,平易近人。在读到过的一篇介绍他参与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文章中,感觉他也是一个非常严谨、求实的科学家。 那篇文章谈到有一次在河北进行人工增雨试验后,程总在办公室听取汇报,他对汇报的同志说:“x月x日你们作业了,对吧?增雨量你们是怎么计算的?你们的影响区里雨量明明只有微量,微量的雨能打湿地皮吗?但是乘以你们那个面积,微量的降雨也有上百万吨或几百万吨。几百万吨对抗旱不起一点作用的增雨效果报给领导,那不是骗人吗?你们不能只管计算死的数字,要考虑数字背后的意义。”程总的话很尖锐,放在今天,仍很有现实意义,甚至有更强的普遍性和针对性。在各个方面,一些貌似很受鼓舞的数字背后,总少不了有些虚假的成分若隐若现,而这些虚假常能成就某些令人向往的业绩。 不知为何,现在能查到的关于程总的资料确实不多,在网上搜索,几乎都是很类似的一小段生平简介,估计是源自一处,从中很难较完整地了解他的情况。有一点应可以肯定,在中国已有的院士级别的气象学家当中,很少有从观测员做起的,程总应是唯一。希望能有人挖掘一下这位从观测员到院士的人生历程,以飨后人。 1953年10月1日,华东军区在日观峰气象台原址重建气象站,站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泰山气象站”,结束了十几年的中断期。建成后随着气象部门管理体制整体划转,很快泰山气象站的管理也从军队转到地方。 我问了一个在泰山气象站的观测员,在山上工作面对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讲,一是冬天的风,二是夏天的雾,三是雨天的雷。山上12月到1月,10级风是常事,寒风刺骨,且有很大破坏性。可以看到山上的测风塔建得非常牢固,是一个非常坚固的铁架子,估计10几级的风是撼不动的。7-8月份进入雨季,山上云雾缭绕,湿度很大,有泡在水里的感觉。雷电是高山站常见的灾害,既损坏设备也会伤人。据陈学溶教授回忆,1935年建设日观峰观测站时,就有一位名叫霍积成的工人被雷击死在碧霞祠的东神门处。为了防雷,可以看到观测场周围建了一圈避雷针,这也算是高山站的独特之处了。 最近,内蒙拐子湖气象站的观测人员受到了国家表彰,他们确实是全国艰苦台站气象人的杰出代表,为了每天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取气象资料,那些在高山、荒漠、海岛、边远地区坚守的气象观测人员默默地奉献出了许多,令人钦佩,也应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个人分类: 杂记|6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衡山南岳气象站(2013-02-15)
xuxfyuwp 2014-7-7 15:54
湖南省有八百里洞庭、八百里湘江、八百里衡山之说。在长沙就能见到湘江;98年大水时曾去过洞庭;不久前为了去衡山南岳气象站,终于有机会一览衡山。 湖南省衡阳市有个衡山县,还有一个南岳区,想上衡山,若去了衡山县则要出错,应选择到南岳区,然后进山。南岳区原属衡山县,后独立成区,还有现在的衡东县,也曾是衡山县的一部分。当地有这样的说法:衡山有名无山,南岳有山无名。其中的山便是指衡山了。 衡山被称作南岳,在五岳中唯一坐落于长江以南,并不算高,第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2米。但山很陡峭,在南岳山下海拔只有80米左右,1300多米的山峰几乎是拔地而起。气象站设在喜阳峰,在南岳72峰中为第二高峰,海拔1265米,位于祝融峰以东500米,两峰相距很近,从观日出的角度,喜阳峰在东,似更有利。在气象站朝东的山壁上还能见到一块光绪年间留下的石匾,上边刻着“观日出处”四个字。我们到达气象站时,见到一对游客正在收起睡袋准备离去,大概是为了观日出而露宿了一夜。 衡山秀美,是著名旅游景区,也是是佛教、道教圣地,2006年02月入选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2007年3月成为全国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被评为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因这次是去看气象站,未能有机会领略景区的风光,留下了些遗憾。在衡山景区取得以上风景名胜的称号和地位过程中,确实还曾有过一段气象站是否留存的争执过程。 衡山上曾有过数十家单位和相关的建筑,包括办公楼和宾馆饭店等,这显然与申遗标准不符。为此,2005年前后,政府部门开始对山上各单位和建筑设施进行清理,并获得成功,多家单位和几十幢建筑告别景区。最终仅剩下气象、广电等几家得以留存。 气象站和原有3000平米左右的建筑,也曾面临被清理的境地。为了保住这个1936年开始设立的气象站,湖南省气象局派了工作组上山应对气象站保卫战,经不断陈述、说服和反复交涉,衡山气象站得以保留,但3000平米建筑被全部拆除,政府出钱重新规划建造了一750平米的水准较高的气象办公用房,虽不如原来的面积大,但质量明显高于从前,房顶上都用了防冻防潮的铁瓦。应该说保卫战取得了预期成果,既保住了台站,也改善了职工工作生活环境。 与其他一些高山气象站类似,在山上工作不是件轻松的事。若一两次旅游,在山上算是享受,可以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妙,了解人文景观的内涵。但若长期坚守,就是两码事了,要承受和适应山上一年四季各类自然条件变化,有风和日丽,也有雨雪风霜。 在衡山气象站工作,冬季的冰冻季节和春天的湿潮季节都是很难过的。每年冬天约有40多天测风的风杯会因被冻住而无法工作,需要人拿着手持风向风速仪到观测场测风。站上的观察员给我们演示了人工测风的过程,显然在恶劣环境下不是件容易的事。手持仪器测风在精度上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总是有胜于无了。 2008年初的冰冻雨雪灾害,全国十几个省受到影响,衡山也难以幸免。山上的供电曾完全中断。气象站的业务人员在冰天雪地里坚守着,工作着,不舍不弃。南岳区委书记得知山上的情况后,徒步8小时上山看望了台站值班人员。当在值班宿舍里看到被子上冻上了一层厚厚的冰时,书记问为什么不将冰清除掉,站上人员回答:在目前的环境下,冰已成为保暖层,有冰才能挡住寒冷,保住被子里的温度,若将冰敲掉,空气温度更低,感觉会更冷。 听站里的人讲到这些经历时确实心里不是滋味,但他们仍很乐观,说欢迎我在有冰冻天气时上山看看,去欣赏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满山的冰凌雪景,美不胜收,在山下是根本见不到的。冬天的冷害并不是最难过的,他们讲春天的潮湿更难受。本来山上就潮,再加上冰雪融化,湿气逼人,无处躲避,就如同泡在水里一样,在这种条件下也最容易患上疾病。 到过衡山气象站的领导不算少,除湖南气象局的领导和当地领导外,中国气象局原局长邹竞蒙先生和秦大河院士都曾到站上来过。可以在台站墙上看到邹局长的题词:“衡山气象站”。秦局长的题词是05年写的,稍长一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南岳高山气象站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气象台站。” 临走时南岳局的同志让我留下几个字,这让我感到为难。写不好字,每遇到这种情况都总是要回绝的。但这次有些难以推辞,考虑到衡山站所处的佛教、道教环境,便写了如下几个字:“人顺天意,天随人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算是表达一点意愿吧!
个人分类: 杂感|2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节前到新疆小渠子气象站
xuxfyuwp 2014-4-25 10:52
飞离京城 一个无雪的冬天 落地北疆 银装素裹群山绵绵 湿润的气息 携着冰冷随风扑面 淡淡的雾霭 在乌市上空徘徊不散 山峦环抱 或许曾是定居的首选 寒风难袭 却也锁住了尘霾炊烟 驶别闹区 融入到广阔的田野草原 走进乡村 抬眼望白云飘过天蓝蓝 小路弯弯 缓缓前行牛羊相伴 风摇松林 左盘右旋时隐时现 群峦深处 眺望大西沟一号冰川 沟壑穿越 直奔小渠子乡村测站 曾经驻军处 人去楼空尚存铁打营盘 昔日乡府地 机构合并已被调整精简 唯有辛劳的村民 仍在依恋着祖传的家园 还有观测员 坚守中记录着气象万千 握握手吧 笑语声中感受质朴和温暖 碰杯酒吧 短暂时光流逝欢迎和再见 拉近又走远 几多快活几多艰难 别离又团圆 几多苦涩几多甘甜 (原文写于2011-01-27 23:12:45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诗歌|862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山气象站
xuxfyuwp 2014-4-22 09:23
1955年,在黄山光明顶(海拔1840米)建起了气象站,并于1956年1月1日0时正式开始每天7次定时进行天气观测并对外发报,进入亚洲气象交换网,2006年起改为每天8次定时天气报观测和发报。高山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往往对天气系统会有指标作用,所以几乎在所有有人居住或工作的山上都建有气象站,在一些荒无人烟的山上也会根据需要建设气象站。 人们喜欢选择名山去旅游,欣赏那里的独特风光或文化,如黄山、泰山、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华山、长白山等,从旅游的角度看,都是好去处。但对于常年在那里工作的气象观测员来讲,就不同了,高山上的气候不适合生存,常伴随低温、高湿、大风、云雾、雨雪、雷电等,条件非常艰苦。 1985年,在黄山气象站安装了天气雷达,曾强了对周围天气的监测水平。2006年开始,又对天气雷达进行了更新,换成了多普勒雷达。现在黄山的雷达站已成为一个景点,很远处就可以看到位于光明顶处的圆形雷达天线。 一些国家领导人到了光明顶也常会到气象站去看望那里的气象人员,如邓小平、万里、陈毅、方毅、张爱萍、陈慕华等,还有人会留下笔墨,称赞山上气象人的奋斗精神。据说在气象部门只有两个台站的气象人员曾近距离与邓小平在一起,一个是长白山站,另一个就是黄山站。
个人分类: 杂记|4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国气象观测站等级划分
热度 1 lixujeremy 2014-4-17 12:48
国家基准气候站—简称基准站。是根据国家气候区划,以及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要求,为获取具有充分代表性的长期、连续气候资料而设置的气候观测站,是国家气候站网的骨干。必要时可承担观测业务试验任务。 国家基本气象站—简称基本站。是根据全国气候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需要所设置的气象观测站,大多担负区域或国家气象信息交换任务,是我国天气气候站网中的主体。 国家一般气象站—简称一般站。主要是按省(区、市)行政区划设置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获取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本省(区、市)和当地的气象服务,也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的补充。 来源: 1 、 2 。 (韩同学在本帖的评论中留言,现在的气象站点划分已经改为一级站、二级站和观象站。在网上检索了一番,我发现确实有这样的说法(参考 1 、 2 ),不过在中国气象局网站 2014 年 5 月 9 日的新闻 中还是采用的是本帖介绍的分级方法。我在邮件中咨询了“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回复也是本帖介绍的分级名称(见图 1 )。那么可以确定当前的全国气象站点等级就是本帖介绍的名称。) 图 1 (依据 “ 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热线 ” 的回复(见图 2 ),全国气象站点采用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的划分方式始于 1951 年, 2006 和 2007 年改为一级站等划分方式,之后恢复原状。) 图 2
个人分类: Tools|386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期市气象站:云南干旱将成“持久战”
热度 2 杨学祥 2012-3-1 02:05
期市气象站:云南干旱将成“持久战” 2012年02月29日 07:35 来源: 期货日报网   美国气象局2月27日公布的赤道太平洋(601099)海温监测结果显示,始于2011年9月的拉尼娜现象,目前正随着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的回升而持续减弱,其峰值出现在今年2月6日前后。预计未来3个月,赤道太平洋海域会逐渐由拉尼娜状态回归正常状态,不过异常的大气环流和对应的异常天气依然存在。   美国北方平原多降雪   上周(2月20—26日),美国大部的降水总量都未超过55毫米,气温均较常年偏高0—2℃,对棉花、玉米、大豆的春播天气预期有一定影响,但利于冬小麦加快返青和生长。   本周,美国大部多雨雪天气,尤其是轻旱的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将迎来降雪。其中,中西部地区偏北部和美国西北部以降雪为主,美国中东部以降雨为主。不过北方降雪实际带来的降水总量可能只有25毫米左右。降水预测显示,3月2—8日,美国南方三角洲地区将迎来大雨补充土壤含水量,为春播打好基础。   南美步入收割期,降雨不再重要   上周,南美谷物主产区纷纷出现有益的降雨,但未能阻止研究机构下调南美谷物产量。因为前期的高温干旱天气已对绝大多数的作物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影响,而且目前南美作物已基本成熟。   目前,巴西大豆收割已完成29%,阿根廷即将开始收割。降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再重要,暴雨反而还会影响收割进展。未来10天,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巴拉圭和巴西南部的天气可能过于潮湿,不利收割,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将放晴。   云南干旱将成“持久战”   2月份,云南全省降水总量接近零,当地气象干旱迅速加重,并蔓延至全省,包括甘蔗主产区。   云南地处亚洲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5月至10月为雨季。尽管预计3月2—4日,云南可能有微弱降雨,但是在雨季前,云南很难出现能够解除干旱的有效降水,加之目前库塘蓄水严重不足,因此旱情将持续发展,会影响本榨季后期的滇糖产量及新蔗、玉米等作物的适时春播。   机构来源:永安期货 【作者: 龚萍】 (责任编辑:李静) http://futures.jrj.com.cn/2012/02/29073512367776.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98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林树标祈福
dazhuai 2011-8-18 23:5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副站长--林树标同志(1982年4月10日出生),于2011年7月28日下午,率队完成慕士塔格冰川自动气象站架设工作后,在下撤期间失去联系,至今搜救未果。 希望奇迹发生!为树标同志默默祈福!
32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见过的很烂的资源数据库——中国科学院的人地系统主题数据库
热度 3 JiuBaiYi 2011-5-10 08:25
我见过的很烂的资源数据库——中国科学院的人地系统主题数据库
应该说这个数据库的建立,首先是用了纳税人的钱吧;其次,其目的是为了国家发展和规划需要而建设的;其应用对象为科学院乃至全中国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这个主题数据库,数据倒是罗列了不少,颇能吓到一大批人,觉得中国每年百亿级别以上的科研投入“物有所值”,殊不知很多都是摆设。 试以我所查询的某气象站月均气温及年气温较差为例。首先,我按照其要求在其门户网站 中国科学院数据应用环境 填写了真实的用户注册信息,注册了一个账号,然后在其数据快速搜索栏里查找关键词“气温”,进入其“ 气候资源数据子库 ”中,看到其罗列的数据资源很详细,参数也相对齐全,通过“访问此库”进入数据子库,如下所示: 看到罗列的如此多数据,你应该相当欣喜吧!我也是的,于是选择我所要的“ 累年各月平均气温及年较差(分台站) ”,通过查询进入。输入查询条件: 接下来的事情让我懊恼不已: 我以为是浏览器的问题,从Chrome换到IE,再从IE换到FF,都是如此的结果。 难道做一个数据库网站,和 维护一个数据库 网站有那么难吗?
个人分类: 科研|876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