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形而上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夜读偶感(11)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
newport 2011-4-17 02:54
夜读偶感(11)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
前段时间我在一篇博文中提到对一些有自杀倾向“疯人天才”的所作所为感兴趣,认为这是民科探索的好话题之一。我说这话,其实是想谈点我读尼采和维特根斯坦这类人的东西的心得体会,尼采的思想与古典传统联系更多一点,只是更加突出了精神贵族的东西,对人类处境赋予了深切的人文关怀;维特根斯坦则属于近代分析哲人,但走的路数和其他人如罗素和弗雷格等有点不同,他试图取消语言哲学的问题。我认为维特根斯坦最大的特点是在不断超越他自身,也就是在你好像整明白了他在《逻辑哲学论》中说的“哲学的正确方法实际上是这样的:除了可说的东西,即自然科学的命题——亦即与哲学无关的东西——之外,不说任何东西,而且每当别人想说某种形而上学的东西时,就给他指出,他没有赋予其命题中的某些指号以任何意谓。”你又会在他的《哲学研究》中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终极的意谓存在,日常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它自己呈现自己。但是最后他会把你引向宗教的神秘,而不仅仅是“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他表达思想的方式和语言也不像传统的哲学家,《逻辑哲学论》是大纲式的一句句话,《哲学研究》老是给你唠叨一些比喻。风格好像不是一个分析哲学家。从这里我理解到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确是有区别的,如果你以为世界真是具有逻辑结构的那么你是个自然科学家,如果你取消世界的什么构成原子或者逻辑结构那么你可能是个哲学家! 如果各位看客懂了下面的视频(转自优酷网,特此说明并致谢)中的意义,那么他可能也就懂维特根斯坦 。 boys say.avi
3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永垂不朽的字面意思是什么?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1-4-15 06:36
  先进行单个字的解释:   永:永远   垂:耷拉   不:不   朽:烂   整句话:   永远耷拉,就是不烂   这个字面意思是不是有点太形而上学了啊?
个人分类: 物论|4270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柯小刚:分析哲学的兴趣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4-10 23:43
转载请注明来自道里书院论坛 08-4-7 13:06:17 柯小刚:分析哲学的兴趣 这是1997年笔者读硕士二年级的时候为赵敦华教授开的分析哲学课写的一篇课堂作业,后应夏可君兄邀发表于《现代哲学》2003年第2期。刚才为了回复shifen在“与某生论治学书”上面的回帖( http://daoli.getbbs.com/post/topic.aspx?tid=202383p=5 ),欲引此文,发现论坛上未曾贴出,特此贴出。文章幼稚,请大家批评指正: 分析哲学的兴趣 柯小刚 虽然说那种把任何一种哲学理论完全归结到这种哲学兴起时的社会情境和相关哲学家的生活世界中去的哲学史观确实难免简单还原论之讥,但是只要这样一种哲学史视角的探究不自诩能够解释其研究对象(某种哲学或某一段哲学史)的全部方面的话,那么这种研究至少可以是有所裨益的。从“哲学与生活”、“哲学与社会”这个角度来分析分析哲学尤其困难。首先,从方法的角度讲,这种分析方法本身必须对“科学的”还原论的方法论信条(这构成了早期科学哲学和分析哲学的一个基础)有一个批判反思,充分意识到自己所作分析工作的有效性限度。其次,从哲学理论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和内容的方面讲,分析哲学是极不容易与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联系起来的。这就构成一个考验:如何避免对于文本材料的解释的任意性。在下面的讨论中,用以避免此种任意性的方法之一,是注意到哲学与哲学家的关系。从一种近代(现代)的“无人身理性”的观点看来,哲学与哲学家之间并没有任何可能的联系,从而任何一种对哲学与哲学家之关系的考察都将是毫无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分析哲学正是这种近代“无人身理性”观点的进一步极端化。在分析哲学那里,尤其典型的是在早期分析哲学罗素和维特根斯坦那里,哲学与哲学家的生活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断裂状况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有如在现代社会里人与技术的分离所达到的惊人地步。这种断裂和分离导致巨大的痛苦和危险。在罗素和维特根斯坦那里,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这种痛苦和危险。这种极度的痛苦和危险本身即是那种极度“无人身理性”形态的哲学理论与其哲学家生活之间联系的扭曲的表达形式。 如果仅从论题和表面形式上看,分析哲学似乎确实像它自己宣称的那样,完全不考虑“无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和“生活问题”。然而,在分析哲学兴起之初,例如在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的罗素那里,我们发现:不但作为哲学家的罗素,其哲学的兴趣追求与其逻辑语言分析的哲学形式之间有着某种张力,而且他也不完全像乌兰·艾德说的那样,截然区分“精确的思想”和“另外的领域”。【《我的哲学的发展》253-4】罗素说过这样的话:“在死之前,我必须找着一种方法,能道出我之所有为我的本质的所在,这种本质的东西我还从来没有说过——这种东西不是爱,不是恨,不是怜悯,也不是轻蔑,而是生命的精髓,这种东西性质猛烈,是来自远方,把非人世的事物的广大和那种可怕的无情的力量带到人生中来……”【同上242页】即使在他的对于极度形式化的分析哲学的研究、乃至对于早期分析哲学的原型楷模数学的研究里面,实际上都蕴含着一种生活形而上学的追求,或者说把哲学思考本身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的兴趣:“我年轻的时候我希望在哲学里找到宗教的满足……我一想到数学我就有崇敬之心……”【同上243页】然而,终究由于这种出自作为一个人的分析哲学家的形而上学冲动、或者说把哲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的兴趣,与分析哲学对于自身内容和形式的“拒斥形而上学”的要求,这二者之间有着难以调解的张力,使得分析哲学家的哲学事业和生活往往成为痛苦的经验。正如艾兰·乌德所看到的,“罗素的事业是三重的失败。”【同上245页】 所以,如果早期基督教是“苦恼的意识”(黑格尔),那么不妨说早期分析哲学是“无奈的意识”。拒斥形而上学,其实一开始还不是出自内容方面的要求,而是出自方法上的反思批判。由方法论上的反思批判而不幸地连带导致内容上的“空疏浅薄”【黑格尔《小逻辑》34页】的后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与黑格尔时代所面临的康德主义泛滥的情形非常类似:“但就在德国在她新生前的一些时候,哲学已经空疏浅薄到了这样的程度,即哲学自己以为并确信它曾经发现并证明没有对于真理的知识;上帝,世界和精神的本质,乃是一个不可把握不可认识的东西。……放弃对真理的认识,自古就被当作最可轻视的、最无价值的事情,却被我们的时代推崇为精神上最高的胜利。”【同上】 有意思的是,虽然黑格尔哲学对“知性的执著”、“空虚的同一性”、“抽象的自身同一”等等康德主义流弊作了深刻的批判,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他的“体系”,但是哲学史并没有终结于这个无所不包的体系。罗素对黑格尔体系之妄图作为最后真理大全的狂妄所作的辛辣嘲讽【罗素《西方哲学史》275-294页】表达了西方哲学源远流长的批判反思精神在20世纪初对于“真理权威”的勇敢蔑视。可以说,试图让哲学成为配得上“纯逻辑”之物的分析哲学的出现本身却决不是一个“纯逻辑”的事件,而是在一种强烈的反叛现代性理性主义统治的情绪中发生的,虽然这种反叛本身也是以一种精确理性主义的面目出现。 分析哲学在人文、社会、政治方面的关怀和兴趣,如果说从早期分析哲学所考究的问题本身很难看出的话,那么从罗素这样一个分析哲学家及其生活上面则找到了表达。这一点不但从罗素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倡导和参加反战的政治斗争(他曾为此遭受监禁),以及从事妇女问题和教育问题等方面的社会实践上可以看得出来,而且从他的《西方哲学史》的写作中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可惜的是,这种人文政治的关怀和兴趣被逻辑语言分析的形式化要求和哲学科学化的要求这样一些出自方法论的兴趣所掩盖和削弱,从而降低了分析哲学在哲学“内容”——我说的是一些至关重要的人类生活事务的主题——上的批判性,反倒无批判地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的合谋。即使在方法论上,由于批评黑格尔教条主义的需要,分析哲学从一开始就未曾充分吸取黑格尔对知性思维方式的决定性批判,从而也没有突破笛卡尔以来以近代机械论自然科学为楷模的知性思维方式。因此,一当时过境迁之后,分析哲学回过头来平心静气地重新审视黑格尔(最近有所谓“分析哲学的黑格尔转向”)的时候,才发现曾经走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比如说一开始本来就应该可以把问题想得更精细复杂、更重视语境关联一点的。无论如何,分析哲学在它开始的时候确曾是一种满怀着“人文精神”和社会批判兴趣的、配得上“哲学”之名的思想的探索。这一点由于罗素之后分析哲学的日益技术化、专门化和经院化而被人忽略。 黑格尔曾经把知性思维方式的泛滥和对哲学“内容”的冷漠归结为时代的“艰辛”,“使人对于日常生活的琐事予以太大的重视”,使得“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鹜于外界,而不惶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但是,颇有反讽意义的是,在黑格尔之后发生的情况恰恰是:当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等崇尚知性科学和经验主义的哲学形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兴起的时候,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历着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与黑格尔乐观进步的设想刚好相反,(当然更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论相反,)在世界经济繁荣发达的时代所发生的恰恰不是“世界精神”的回到什么“自己原有的家园”,而是无可挽回的“经济化”或“家政化”【economics即家政学】。越是在无需操心物质的时候,人们反而越来越“对于日常生活的琐事予以太大的重视”。于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黑格尔不但没有“扬弃”掉知性的哲学,反而被后者“像死狗一样抛弃”。怀着批判兴趣的分析哲学由于没有吸取黑格尔的积极成果而成为技术化、家政化的现代性意识形态的表达,从而彻底丧失了它起初的批判品格。 如果说在分析哲学兴起之初,罗素以一种与其逻辑语言分析的哲学形式相分离的方式表达了分析哲学的社会批判之兴趣的话,那么可以说维特根斯坦以一种与其分析品格的哲学相纠缠的方式表达了分析哲学与其生活世界的不可避免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无论从维特根斯坦前期的逻辑语言分析哲学还是从其后期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中,都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先来解读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的前期维特根斯坦分析哲学与其生活世界的关联。 在《逻辑哲学论》的自序里,维特根斯坦说“这本书的整个意义可以概括如下: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书的最后一句话也确实是这么说的:“7. 一个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当沉默。”他的理由是“这本书讨论哲学问题,并且表明,如我所认为的,这些哲学问题的提法,都是建立在误解我们语言的逻辑上的。”于是这本书要做的工作便是通过对“我们语言的逻辑”的具体分析,“为思维划定一条界线,或者不如说不是为思维,而是为思维的表述划定一条界线。” 经典的分析哲学思路和论述风格,简洁明快,逻辑严谨,似乎无懈可击。然而,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他谈到哲学问题,然而什么是哲学问题? 即使有那么一些问题,它们的提法“都是建立在误解我们语言的逻辑上的”,维特根斯坦也无法否认它们是“哲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价值的评判是一回事,对它们关注的事情的了解和规定是另一回事。韩林合在其《维特根斯坦哲学之路》中出于研究工作的方法论需要曾这样规定“哲学问题”:“无论是在他的前期著述还是在他的后期著述中,我们都找不到维特根斯坦对‘哲学’这一概念的明确而唯一的界定或使用。也就是说,他是在不止一种意义上使用它的。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不妨对它权做如下的规定:哲学探究的是对人生有终极意义的东西,这些东西以最根本的方式影响着人之为人的生活。因而它至少应处理以下这些问题:作为整体的(现实)世界的存在以及作为其组成部分的任何东西之存在性;人生中究竟什么是最为本质、最有价值的东西?绝对的善、绝对的价值何在?如何才能达到幸福?人生的意义何在?……”【见此书之9页。】 很难说这些问题准确地就是维特根斯坦心目中所谓“哲学问题”的图景,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前期维特根斯坦的“为思维的表述划定界线”的逻辑语言分析工作,是以一系列源于生活世界的“哲学问题”为前提和背景的。这个前提和背景在维特根斯坦那里虽然没有被自觉地、明确地说出来而且同时被笼统地冠以“误解语言逻辑”的罪名,但实际上它们构成了维特根斯坦的“划界”和“分析”工作的意义的源泉和基础。甚至可以说,维特根斯坦是以一种拒绝直接面对和回答这些“哲学问题”的姿态回应了这些“哲学问题”。对“哲学问题”的兴趣归根到底还是引发和驱动着维特根斯坦的那些看起来仅仅是“逻辑的”而非“哲学的”分析工作。 维特根斯坦拒绝对哪些问题属于“哲学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还不止是因为考虑到这些问题不可能有答案这样一种现实的“哲学处境”从而避免为那些注定没有答案的问题浪费脑力,而且在他看来,那些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不可能的。《逻辑哲学论》第6.5条说道:“对于不能表达的解答来说,人们也不能把问题表达出来。这种谜是不存在的。如何一般地能把问题提出,则也能对它加以解答。”第6.51条又说:“疑问只存在于有问题的地方;只有在有解答的地方才有问题,而这只有在某种可以说的事情的地方才有。”维特根斯坦已经深刻地洞察到:发问和解答是相互依存、互相解释说明的关系。问与答合起来组成一个圆圈、圈套,构成一个封闭的茧。实际上,不但数学、形式逻辑和近代机械论的自然科学等等被分析哲学奉为楷模的科学形态是运思在问-答的圆圈或者问答之茧里面,而且那被分析哲学严斥为天马行空地“不够严谨地”提出问题和考虑问题的传统形而上学也并没有越出问答游戏的圆圈茧缚。在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出于科学模式的问-答清晰对应的要求而对形而上学问题之无意义性、即无明确答案对应性所作的批评,其实仍然是局限于“科学精神”内部的批评,是在“(现代)科学精神”或“现代性”内部不同形态之间的矛盾。 有意思的是,既然维特根斯坦要求任何有意义的思想和言说必须自觉地固守在问-答游戏的圆圈里面,那么,维特根斯坦本人的“为思维的表述划定界线”的工作呢?这个工作本身也是一个思维的表述的工作。这个工作是有意义的,但是它并没有自限于问-答圆圈的狭小范围之内,没有自缚于问-答之茧中。因为它并没有像自然科学那样提出什么有明确趣向的具体问题,然后对问题作一个“可以期望的”具体解答。它甚至没有像传统形而上学那样提出“不可解答的问题”,然后徒劳地寻求问题的答案。《逻辑哲学论》的维特根斯坦洞察到问与答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是一个有可能导致突破西方传统的科学-形而上学偏见的伟大前奏。在《逻辑哲学论》里,维特根斯坦虽然没有能够突破这个问答之茧而解放出哲学思考的更大可能性,而是反过来加强了对思想及其言说的限制,但是《逻辑哲学论》这部著作的写作本身已经启发了人们以及维特根斯坦自己后来突破这种限制的可能性。意识到这个可能性的青年维特根斯坦并不为这个可能性而高兴,他希望读者“在爬上梯子之后把梯子抛掉”,然而自由而深入的哲学思考方式、或者说那种耐心地游刃于解释学循环之中以求展示终极意义的思考方式的积极意义,远不是他自己所估计的那样微不足道。 即使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也已经达到了那种突破问-答游戏模式的边缘。在第6.52个命题里,维特根斯坦说道:“我们觉得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能解答,我们的生命问题还是仍然没有触及到。当然不再有其他问题留下来,而这恰好就是解答。”在第6.521命题又说道:“人们知道生命问题的解答在于这个问题的消灭。” 问题消灭之处,正是哲学——非传统形而上学的和非科学的哲学——开始的地方。然而,由于维特根斯坦的反形而上学的不彻底性——这个不彻底性表现在他对哲学的科学性要求(如接下来的第6.53所明确表述的那样),而这一点是由于他尚未反思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共同运思领域造成的——他从问题(“形而上学问题”,如生命问题)的消失中得到的结论是:对此类问题的并非意在寻求答案的思考、谈论、感悟乃至戏谑也都必须消失。但是,没有问题可问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无话可说呢?问到无可发问之处是不是哲学就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必须三缄其口呢?对于思想的事情来说,是不是情况跟维特根斯坦的设想刚好相反呢?是不是越到无可发问之处就越是哲学的用武之地、而且只是到此时的说话才突破问-答游戏这一科学的和传统形而上学的模式,从而思想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呢?这种非形而上学的和非科学的思想方式,将不再运思于问-答游戏的领域之内,而是试图通过一种非问-答的解释性的和叙述性的言说来耐心地、柔韧地展示(manifest)意义,尤其是那些“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的意义。 维特根斯坦不是没有看到这样一种言说方式的可能性。遗憾的地方只在于他拒绝把这样一种言说的方法视为一种与真理的追求相关的方法。他用一个简单的词“神秘”就轻易地把这样一种显示(manifest)意义的方法给驱逐出了真理追求的行列。紧接着上面引述的6.521,在6.522他说道:“确实有些东西是不可说的。这些东西只能自己表明(manifest)出来。它们是神秘的东西。”是啊,manifest,表明出来,展示出来。说话本来就是展开和显示,问-答游戏只是展示方式的一种。现在维特根斯坦却因为非问-答的展示方式不是问-答的展示方式而否认它是一种展示方式,这个逻辑甚至不符合基本的形式法则。他把那些只能展示、不能明确地提问和解答的东西的意义视为神秘不可说的,实际上是错误地理解了言说的性质和范围。他之从不善于与人聊天(如波普尔回忆维特根斯坦用拨火棍威胁他),恐怕与此不无干系。 联系上面引述的几条命题,可以看出,在维特根斯坦的论证里有这样一个等式:可说的=成问题的或可对之提出问题的。这个等式表达了现代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对于人文类型的思考和言说方式的粗暴干预。事实上,即使就算有所谓神秘领域与可说领域之分,在精确科学以及逻辑的分析的哲学与神秘之间,也并不是无话可说的蛮荒境地。“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这句话的内容听起来跟它的语气——即使这句话也是有语气的!——一般干脆利落,但仔细想起来其实不简单。现实是:从来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说清楚”——即使《逻辑哲学论》本身都留下问题一大堆——;也没有什么事情“不能说”——君不见即使是像“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这样难说的话都被说出来了,而且能被说得如此明确,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这样一来,里打外敲,剩给早期维特根斯坦的实际上就一句话都没有了。或者说就只剩下上面引述的“两个凡是”这句话本身了。——而他自己又说过“在爬上梯子之后把梯子抛掉”的话,所以,最后还是脱落得干干净净,不留下一句话。 然而无话可说也就是没什么可聊的,也就是无聊。实际上,早期维特根斯坦在哲学上落到无话可说的境地与他在生活上的无聊境况恰是相应的。生活,尤其是哲学的生活,天然流畅地总会有很多话儿要说,要倾诉(别一看这词就以为一定与感情有瓜葛。口蜜腹剑的人还老倾诉呢。再说好的文字,不管多么逻辑森森的,也不是憋出来的。反倒是情诗却十有八九是硬憋出来的。),而且更要紧的是,在这生活之声里,从来就没有少过沉默的位置。这是不言而喻的:神经亢进的疯子和会讲“宇宙语”的气功师才不停地哇哇呢。科学如今也终于反省了自己曾经的狂妄(波普尔),不再以为自己能将一件事情一劳永逸地讲得彻底明白,从而从实证主义营造的虚幻水晶宫回到了有说有笑的日常生活(费耶阿本德)。从生活世界的视角看来,沉默本身就是言说生活的构成部分,而不是言说之外的、生活之外的、非人的神秘之物。可见,持有上述等式,即“可说的=成问题的或可对之提问的”这一等式的人的真正问题之源在于:他的生活是成问题的。他过的是一种成问题的生活。青年维特根斯坦离开英国回到奥地利的日子里,他过得非常苦闷,他面临四个可能的选择:1. 顾左右而言他,哲学上的“两个凡是”只让它留在“哲学”上,“生活”上我想说啥还是照说不误。──就象以前的国人,“两个凡是”的最高指示尽可以留在会议桌上,回到家里来该怎样生活还是怎样生活。2. 皈依(流俗的)宗教。3. 自杀。4. 回到生活,回到哲学,回到哲学生活。如我们在前面探讨过的那样,曾经面临类似选择的罗素实际上走的便是这第一条路。【参见《我的哲学的发展》中文第253-254页。】而维特根斯坦这种软硬不吃、软硬通吃的执着认真的家伙不会走这条路。第二和第三条路,在维特根斯坦回维也纳的那些日子里,曾经象两条阴魂一样分别缠绕在他的左脚和右脚(关于此点,笔者亦曾感同身受,能不知个中况味!至今回首,犹然唏嘘。然可感之余,犹觉其可恨;以今是而言昨非者,不能不痛而至于骂。此盖人之常情也,看官其谅欤!)。但刚健不息的内在生命力不会让他就此妄自菲薄,有负天命。维特根斯坦终于走了更接近第四种选择的道路。《哲学研究》这部后期哲学的代表作,可以说是向生活、向哲学、向哲学生活回归的沿途风景速写集。我这话是说得有分寸的。如果说《逻辑哲学论》是在一条导向错误方向的路上所作的刻画准确、笔触精微、惜墨如金、凝练而稍逊隽永的素描的话,《哲学研究》就是在一条回归正确方向的路上沿途记下的、虽然较前丰富但是仍然不敷铅华、状物类情颇得些神韵而东鳞西爪稍欠些要领的速写。 但是正因为《哲学研究》是对《逻辑哲学论》的批判,所以它只是对它的批判。反对一个东西,表明他还要反对那个东西。这个情形适用于描述无论前期还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无论前期后期,无论表面上看起来是脱离生活还是贴近生活,他想要做的事情有一件是没变的:那就是力图反对、批判、摆脱(旧有的)哲学、形而上学。前期,他“为语言立法”,从而哲学的工作就无非是类似于司法官或警察的一种公务——通过分析传统形而上学的逻辑句法,指出形而上学的言说是违反“语言法律”的、从而是毫无意义的胡说。虽然分析哲学向以繁琐著称,但是早期维特根斯坦的主要兴趣还不在于任何“审问具体案情”的琐碎分析工作。他更像一个颁布法律的君主。而后期维特根斯坦则认识到他前期为语言立的法是武断的、不尊重语言本身的。于是他对自己发动了一场语言分析范式的革命,即从逻辑语言分析转变到日常语言分析。然而成问题的状况仍然保留着:在“日常语言分析”中,维特根斯坦并没有“投入”“日常语言”,从而面对事情本身来言说哲学、言说生活、言说哲学生活。他只是陷入了另一种分析的琐碎公务之中。警察依然是警察,只是制服换了一套。要抓的嫌疑犯还是那一个:形而上学;只是罪名有所不同:以前说它违反铁定的逻辑法则,现在的理由则是:是的,首先你是自由的,你有天赋的说话权利,任何人都没有任何理由来封住你的嘴巴;但是,为了维护你的自由与权利,你必须遵守语言民主共和国的法律,因为这法律不是别的,正是语言共和国里千千万万、各式各样、彼此之间血缘相连、面貌“相似”的祖国大“家族”的广大公民们民意的代表。 关于哲学的工作,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常用说法是:“哲学处理问题就有如治病一般。” 【《哲学研究》第255节。】这里有一种误解:似乎哲学和非哲学的言说、医生和病人、健康和疾病之间有着一种本质的截然划分。这种截然划界的思路与他前期对可说/不可说的划分一样,都是出于一种抽象的科学类型形而上学的知性思维方式。事实上,就医生/病人的比方而论,世界上没有无病的人,也没有不是正在患着某种病的医生(总会有某种病的,诊断取决于对健康/疾病之临界度的解释)。问题在于,如果大家同意维特根斯坦医生悲天悯人的忠告,一致商议好要在治好所有人的所有疾病之后,再开口说话,好好生活,恐怕就见不着一个有气儿的活人了。其实,根据维特根斯坦医生后期的医学理论,本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结论的:不但说话与沉默,而且健康与疾病原来也是彼此长相相似的同一家族中的成员。医生从来不可少,永远受人尊重。但往往只有刚进医院的病人和刚出校门的医生不适当地夸大这种重要性和尊重感以至于神秘的地步。治病的事情不再由神仙、上帝来做,医生也不再是神人中介的女巫。行医是千千万万普通职业中的一种,医生靠治病维持生计。历事丰富的医生从来不把自己置身于芸芸众生的生活之外,再捉摸着如何来拯救这群苦难的生灵;他知道自己首先是作为这芸芸众生之中的一个人活着,而且往往顾不上自己也生着病,却兢兢业业地为人治病。他以他久经沧桑的智慧做了病的朋友,而不止是病的敌人。 类似的问题在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著名的捕蝇瓶比喻中也存在。“你哲学中的目的是什么?──给捕蝇瓶中的苍蝇指出飞出去的途径。”这是一种谋求解放的兴趣。这种兴趣虽然以克服形而上学为追求,但它实际上恰恰是以形而上学的自由/不自由的截然划分为前提和思维方式的。真正的自由并不仅限于在捕蝇瓶外面的自由飞舞,真正的解放并不是在生活世界之外的超越领域。飞出捕蝇瓶不过是那些“追求自由解放”的年轻苍蝇常怀的大志。深谙世故的老蝇知道自己做不了在瓶外指点江山的“上帝之手”,他只是自强不息地飞舞,而且从心所欲不逾矩──无论在瓶内还是瓶外【瓶在哪?】,都不碰壁。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20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张祥龙:经典与书写丛书总序
jiangjinsong 2011-4-10 23:15
经典与书写丛书总序 经典是影响一个悠久文明走向的文本源头。它不限于时间上的源头,还意味着重现思想与人生开端的溯源能力。这也就是说,它能让我们重回起头处,体验到最初的、边缘上的取向如何发生,并由此而生出某种边际处的敏感。非经典的文本则已经处于某种框架之中,近代以来的反经典潮流则指一种以“靠最先进手段直接解决问题”为标榜的倾向,否认经典有当下及未来的活的真身。 二十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没有经典的国度,只有西方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技术(高科技)的至高无上和无处不在。形而上学与科学同属于一个观念普遍主义的思路。“现代自然科学、现代数学和现代形而上学都是源出于广义上的数学因素”(《海德格尔选集》875页)。但我们也知道,数学同样是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形成因素。只通过传统西方形而上学的视野来研究中国古代经典,也属于这个高科技崇拜的现象。 科学无经典可言。培养一位物理学家,根本无须去读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甚至牛顿的《原理》,只需要最应时(updated)的教科书、成果报告和实验手段。但要成为一个承载文明命运的士(儒士、道士)、思想家,或完整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则必读经典,非如此就无法以“究际通变”(司马迁)的方式来进入生活。 特定的科学很快地、越来越快地过时,特定的经典却不过时。一个原因是:科学自认为在追求一个可直接确证的真理,因此将语言只当作表达手段,经典却要凭借语言的时间结构、并通过重塑语言来领会和揭示生存的意义。高科技只有现在时,经典却是过去与未来的当下交织。科学的重复只是结果的验证,经典的重复却要生发。所以,不同于科学,经典不但不力求摆脱自己的特殊身份,要求“统一语言”,平整化语言,反倒只有在自己的独特语言、文明和生命结构中才成为经典,具备与其他经典传统打交道的能力和视野。这么看来,相比于现代科技的工具化,经典是语言化的;相比于现在进行时的口语,经典更倾向于那让过去(阴)和将来(阳)交织的构象书写。 经是书,书总在写,写总在生,此乃经书书写的书生意境。书-写不只是被印刷,哪怕是抄写、背写也有自己的生长分蘖。书-写让经典和思想有了手感与身命,自成格局,有生成意义的机制,有源头本身的尊严。这样的书写自能与它种写作区分开,也就有了自家的致思书法和笔调意趣。如此看来,书写不只是写出已有的什么,而是随手去写,在书中写,写中成书。“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但失言之意乃孤意,失书之言不过是表意之言,往而无返。只有意入言中,言浸于书体,书又得其意境,水墨意气回环往复,方成蕴藉结构,阴阳不测而生生不已,“鼓之舞之以尽神”。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最需要经典的回归。但这回归绝不现成。前一个世纪中,经典及其传统被以一些可怕的罪名――包括“吃人”――流放、劳改、判死刑,以十字架或蓝色文明的名义来诅咒,这些都不是文学的虚构。经典的真实回归,不会出现于自欺欺人的“繁荣”、“盛世”,不会出现于压抑精神深层创伤的强迫遗忘和轮番炒作。因为这种无罪感、无悲痛、无悔恨、无招魂的重塑金身,只是尸身的水晶棺化和为己所用而已。 “经典与书写”不反对且有保留地欢迎这种伪作,不仅因为假装的善待胜过直接的恶杀(假如“假”被意识到了),而且因为在某个层次上,“善者,伪也”(荀子),真戏有时也可以由假唱开始。但是倾心于经典与书写的人们是另一种态度。对于他们,经典经受的苦难及其原因(包括经典自身的原因),不被遗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采薇》)当经典在一个世纪的流放和死刑判决后,重新跨进这个已经面目全非的家门时,它的忧伤和来自一个悲惨世界的他者性,让我们在轰雷般的惊呆中木然起身。这种再次遭遇经典、嗒然而丧我的终极体验,让经典露出它的面孔。 活在书写中的经典,只能是复数的。只有一本经典,等于无经典,因为唯一的经典只是宪章或神喻,其中无语言和书写的生命。华夏文化世界自古就没有某一本经典的独霸。四书五经都是经典,三教九流皆有经典。所以经典的书写或书写着的经典,一定有模糊的、开放的边缘,特别珍视那些能帮助当今中国人直面经典、让经典又开始实际书写的哲理,不管它来自哪一个经典传统。 这开放不意味着进入一个共经典(实乃无经典)的全球化时代,而是一种互为他者的、有亲疏远近之别的“经典间”的生存格局,或可称为天下格局。天下以家为根,各种层次上的家是活的血脉传统,而健全的家一定富含家间性(inter-familiality),“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所以天下可以为家,但不可家天下。 让我们这些不孝子孙在沉痛与希望中迎回自家的经典,那也就意味着,让我们的思想生命接回到华夏世界的最高脊岭,在又吸饱了阳光的冰川之泪中开始流动,得其雄奇之势,不回旋千折、跌宕万里不足以抒其愤、尽其性,而神其灵也。 张祥龙 戊子夏海岮谨识
个人分类: 傳統國學|16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形而上学的国家基金申请书
热度 17 yuncai 2011-3-3 23:20
国家基金即将交稿,以下的临阵磨枪的基金申请指南可能对你有用: 1. 国家基金申请书应该多厚? 答:对函评评委而言,基金的厚薄可能没有多大作用;但一本申请书低于17页,有的评审人会说你懒;一本申请书超过50页,肯定让别人烦。 2.申请书中立项依据应该几页? 答:别相信立项依据字数限制在8000字以内的鬼话,写一页你死定了,超过6页,也基本上死定了。但注意逻辑性、创新性!别让评委感觉到乏味、沉闷且没有创新。 3.申请书中参考文献多少最合适? 答:应该多于30篇吧。你国内外一分析,就接近30篇了。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高,只列举国外文献,结果是适得其反,要知道基金的评审人主要是国内专家。你不写上他的贡献,自找倒霉吧。 4. 研究基础与创新点哪个最重要? 答:不要相信国家基金旨在创新。因为中国的民间科学家或中国的科学家吹牛太多了,我认为基金评审人首先看重的是研究基础,其次才是创新。所以,如果你没有国外刊物的好文章,基本上是死噘噘的了。原来国家基金要3年结题,没有研究基础,谁可以在3年内在此项目上发表二、三十篇SCI文章?你就是发表了,你的结题报告十有八九也只是优秀,而不是特优。而优秀海了去了。 4. 研究内容应该多厚? 答:许多申请人的研究内容写的过多,结果给评审人找到了下刀的机会:“国家基金资助额度有限,申请人研究内容过于宽泛,有限的国家基金无法保证申请人完成所有的研究内容,建议申请人提炼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深入研究,明年再申请”。个人意见:当研究内容超过两页时,也就是你的申请书被枪毙之时。 5. 可行性分析应该多厚? 个人感觉:少于两页,也基本上死定了。你不给出你的前期研究结果,至少要给出别人的吧?否则你的青年基金如何保证超过17页?面上基金不少于20页?——要知道,研究内容不能多写,创新点不能多写。能多写的基本上就剩下立项依据与可行性分析了。 6. 写基金最常犯的毛病是什么? 答:没有创新性。因为个人的研究基础不能吹、编、骗,于是许多人在创新性方面遭枪毙。许多天真的申请人认为:因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所以我要研究,所以你要给我钱。可是,评委会说,你给我个理由,不给别人钱呀? 7.我发的文章有点弱,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 答:不是。国家基金是每年在申报的基金中选出20%左右。只要你的申请书在20%之中,就可以了。要知道,也可能高手在某一年都不申报呢。所以,坚持,才有胜利!当你连续申报了八年还没中,说不定,上帝之眼看见了,说:给这个范进一个主任基金吧!这样,好歹你也主持过基金了。 8. 国家基金是不是优中选优? 答: 不是优中选优,而是找出写的较差的。要知道,评委同意你申请的理由太简单了,简单地写上“本项目拟用某方法解决某问题,有明显创新性。研究方案科学合理,目标切实可行,且申请人有一定研究基础,研究团队齐整。建议资助”就可以了。困扰函评评委的最大问题是:要找出不同意资助的申请书所存在的问题。就是说, 同意你,不需要给出理由;但枪毙你,却一定要找到一个你很难反驳的理由 。所以,撰写基金申请书最关键的是不要有破绽!
个人分类: 基金|13879 次阅读|19 个评论
科学与审美是可以相通的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2-21 15:05
文/毕日生 科学活动与审美活动是人类截然不同的两大领域,但两种活动中,主体的心理要素以及从中获得的内心体验都存在相通的方面。 1 想象是沟通审美与科学活动的桥梁 张世英总结了哲学史上对想象的两种解释 :一种是把外在对象看成是原本,而意识中对原本的摹仿就是想象的东西。按这种“原本-影像”的公式来理解想象,仍是旧形而上学的观点。另一种理解是康德提出来的:“想象是在直观中再现一个本身并未出场的对象的能力。”以后,现代哲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对康德的想象做了发展。这种意义下的想象是把出场的东西和未出场的东西综合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能力。 正是由于第二种意义上理解的想象,不但使人回到现实,赋予了“物”以意义,并且让隐蔽的东西得以敞亮而显示事物的意义。 同时,这种意义上的想象也是沟通审美与科学活动的桥梁。 众所周知,科学活动中的想象与审美活动中的想象有本质区别。但它们是可以相通的。审美活动离不开想象。科学想象(比如科学假说)往往是充满激情的想象,是超越逻辑的想象甚至是幻想。科学实践也表明,某些重大的科学发现与发明,都与科学家丰富的、充满激情的想象力是分不开的。真正伟大的科学家某种程度上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在自由运用想象上足可做一名艺术家。想象远比知识重要,知识有涯,而想象能环抱整个世界。”难怪霍夫曼对爱因斯坦的评价是:“他是科学家,更是个科学的艺术家。”李政道、杨振宁发现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现象,就形象地使用了“镜中人”的形象比喻来解释“宇称”这个概念。粒子物理里面也广泛使用“镜中人”的比喻,来说明守恒和不守恒。 2 科学与审美共通的特点是自由的精神 自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科学活动中追求真理与审美活动中追求美的享受,都是来自人的生命的内在冲动。 张世英认为,科学和审美是两种不同的“在世结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但两者都起源于惊异(好奇心),惊异既是求知的开端,是科学(与哲学)的开端,也是审美意识的开端。惊异的特点之一是自由的精神,即不受实际兴趣或者说利害关系的束缚。人在处于惊异状态时是不计较利害的,是完全自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和审美具有共通的特点,即自由。 审美活动是一种无功利的、自由的创造活动,体现了艺术家的独创精神和独立人格。而科学中的自由精神,是指科学研究活动中不计较利害的、超越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独立的精神人格。 科学探索的自由精神开始于古希腊时期。其实,科学的成果可以为人们所利用,这一点并不妨碍科学活动本身是不计较利害和效用的活动。科学探索无禁区。科学家更有一种自由的探索精神。爱因斯坦说:“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俗的束缚。” 科学与审美中的自由的精神,就是一种不计较利害的超越精神,是一种丰富自由的创造精神,是一种独立的人格精神。因此,科学与审美共通的特点就是这种自由的精神。 3 美可导真,真能达美 先说说美可导真。自然美是引导人类开始进入近代科学探索活动的原始动力。自然界神奇、诡丽的自然现象,不仅使人类领略到自然之美,更使人类产生了对自然现象的惊异与好奇,于是,开始对现象进行思考、探索、研究,从现象中发现本质和规律,试图揭示自然界的奥秘,这就是科学活动的开始。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牛顿就是文艺复兴之后的16~17世纪出现的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开创的天文学、力学拉开了近代科学的序幕。 当然,美可导真,同时还指科学家对美的追求。科学实践中有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与发明都与科学家对美的追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门捷列夫发现的化学元素周期律、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原子模型等都是美可导真的精彩例证。 最后,真亦能达美。科学家对“真”的追求,表现为对自然宇宙普遍性和本质概念的追求。许多科学发现扩大了人们的知识和眼界,为人们进行美的创造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真能达美的深层含义是指,当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发现了自然宇宙的奥秘,找到了宇宙的深层规律时,他便能进入一种人与宇宙和谐交融的状态,进而达到一种高峰审美体验的境界。人生境界也由求实境界进入到了更高层次的审美人生境界。杨振宁把这时的审美体验叫做“最终极的美”。 注: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9YJC751018)。 参考文献 张世英. 哲学导论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刘德华. 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3.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4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哲学常用原理及方法论
wmy9039 2011-2-14 12:23
转载自百度文库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既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面,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5.因果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6.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7.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着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8.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 9.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或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0.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1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1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原因,是构成这个事物区别其它事物的特殊本质。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的做法。 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形而上学的思想和行为。 1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15.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但它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16.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17.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反对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反对否认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的错误观点。 18.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 19.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第一,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第二,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第三,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因而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问题,努力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2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只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观点,也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客观性的唯心主义。 22.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原理 【原理内容】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深度上讲,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讲,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变化上讲,认识必须向前推移,认识是无止境的。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不能把认识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浅偿辄止,而是在实践基础上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把认识向前推移。反对满足现状不求甚解、静止的观点。 23.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无论是哪个领域的事物,无论是简单的事物还是复杂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也都有自己的本质。现象和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另一方面,现象也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现象的根据在于本质。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2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又要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个别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形成理性认识。 25.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进行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既要在综合指导下进行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 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反对割裂二者关系,既反对片面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否认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27.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同时,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而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二者也会发生矛盾。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以全局利益、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反对割裂二者关系,反对片面强调集体利益,否认个人利益,更反对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顾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28.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人活动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制约关系,既要充分利用社会有利条件,又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使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反对割裂二者关系或者把个人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等同于促进、推动作用,忽视个人活动有性质的区别的错误观点。 29.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其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不能否定贡献,也不能否定索取,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行的,但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割裂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30.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生价值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在这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居于首要地位。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不能仅仅以他从社会取得多少来衡量。要求我们把自己与社会、与人民联系起来,竭诚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31.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区别,不能等同,它们具有各自特殊的规定性,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每个人应面向社会、适应社会;同时又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社会作贡献。反对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 32.理想与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现实存在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不可能脱离当时的客观条件。理想又高于现实。理想虽然来源于现实,但它并不是停留在现实的水平上,它比现实更高、更美好。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我们要反对在确定自己的理想时,好高鹜远或自暴自弃,不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反对把理想与现实混淆起来,一旦看到现实中还存在着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便对美好的理想能不能实现产生怀疑甚至动摇的错误态度。 3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原理 【原理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反对认为人的认识先于实践,是先天就有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 34.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把已有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定认识对实践反作用的形而上学,也反对片面夸大认识反作用,否定实践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35.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他们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因此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主要应做到:相信群众,依*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具体地说,一方面,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群众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紧紧依*人民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 (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4.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 唯物)辩证法 原理与方法论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 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辨证法认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善于反思找原因,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是一种因果关系。说明我国的农业和工业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说明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骄傲是原因,进步,落后是结果。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说明在我国的改革和建设这些重大问题上,必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中央的权威,又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看待一个人应当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说明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看到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前途,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市场与宏观调控,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教育,经济与人口,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等矛盾。说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谦虚与骄傲,先进与落后,成绩与问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矛盾。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不能混淆不同性质的事物,因为“万物莫不相异”。说明我国农村在致富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状况所走的路子不相同。说明我国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企业自身现状不同,经营方式,改革方式也不同。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不同的地区,领域、部门、行业和不同的时期,二者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也应有所差别。说明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必须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原理也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即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把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工作方法。 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其他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说明在经济建设中,要把农业放在重要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要抓好粮食生产,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说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说明国有企业改革要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 9.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我国现阶段,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说明对待股份制,不能笼统地判定它的性质,国家和集体控股,股份制就有明显的公有性质。说明国有企业从现状上看,绝大多数向着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但也确有少数企业面临困境和问题。说明建国后特别是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这是主流。(注: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结合起来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之中的重点) 10.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又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说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要自身努力,同时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说明企业发展既要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又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环境。说明个人的成长首先要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条件的作用。 11.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待有益的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飞跃,而对于某些事情则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盲目蛮干的思想和行为。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去实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说明青年要把理想和苦干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人才。说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明显改变劳动力,土地和生产工具的数量,但是改变了劳动组织形式,具体分配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就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巨大飞跃,从而证明了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道理。有进有退,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也体现了上面的原理。 1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说明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发展前进的道路上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说明要站在发展的立场上,支持改革等新生事物,促进其发展壮大。说明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坚信光明的前途,才能满怀信心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正确的人生目标迈进。 哲学原理的关键要点 唯物论: 1.物质的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放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也是根本特性,本质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有了人脑不一定就有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 3.意识能动作用包括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两个方面。 4.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因素: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 5.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②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③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反对主观主义b.要坚持全面地,整体地,发展地看“实际”。 6.主观和客观“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的实际,主观和客观“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湿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二者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8.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 1.联系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叫联系。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客观的,所以人们不能否认联系,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人们可以改变条件创造条件,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四面八方”横向的联系是指空间上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前后相继”纵向的联系是指时间上前后事物之间的联系。 3.因果联系两个必备条件:一是先行后续,二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4.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种情况是,某一现象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另一种情况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5.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部分对整体的影响。部分会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 6.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7.发展是变化,但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是看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8.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区别:现象是外在的,人能直接感知的。本质是内在的,必须要经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联系: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式,本质要通过现象才能表现出来,现象是规律的向导。 9.规律和规则,法律条文,规定的关系。 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矛盾(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1.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无条件的,而统一是有条件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3.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也不能消灭,但可以解决,解决矛盾只是把矛盾的激化状态转化成缓和状态,并不是消灭矛盾。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7.认识事物的秩序: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 8.事物的主次矛盾转化了,我们的工作中心也随之转移。 9.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随之改变了。 10.明确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难点,易混点): (1)深刻理解含义: a.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强调的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 b.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它强调的是同一矛盾中,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一方是主要方面。 (2)把握关键性词语: a.主要矛盾常常用这样的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等。 b.矛盾的主要方面常常用这样的词语:性质,本质,主流,方向,主体等。 (3)明确命题旨意: a.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怎样集中力量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点,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b.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适用于“看问题”,认识事物。在事物存在的利与弊,优与劣,功与过,长处和短处等方面,针对事物的性质作出评价与判断,强调对这个事物当前状况的认识。 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根本原因,根本动力),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和延缓作用,只能是影响。 2.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况,一是数量上的增减会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3.量变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不会发生质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4.适度原则是要保持事物原有的性质,促成飞跃是要改变事物的性质。 5.质变不一定是发展,但发展一定是质变。 6.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最根本的分歧在: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7.唯物论与辩证法是统一的。辩证法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唯物论贯穿着辩证法的思想。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22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是人——启发哲学思考的起点
bison55 2010-11-10 09:25
科学的目的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哲学的目的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启发哲学思考就是要从简单的问题开始。下面是我讲课过程中启发过程: 什么是人? 你傻呀,人都不知道!或可笑啊,这还用问吗?或废话! 你知道人,请告诉我,什么是人? 这个嘛 这是我在启发别人思考问题时一惯用的方式。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觉熟悉的事物往往自以为很了解,恰恰相反,突然问起时,一般都会吃惊的发现自己一无所知,难怪苏格拉底的魅力至今还让很多人念念不忘。 我也很叼难,对那些感觉自己知道很多的人,不断的追问,往往会让他发现自己竟然一无所知,有人会发火,有人会立即意识到哲学思维的魅力,有人会逃避。 呵呵,可能经历过论文答辩的人都有这种感受,提问者总显的很高明,答辩者只能忙于应付,其实提问者不一定明白,但不断的追问,可以让答辩者完善自己的理论。当然,可惜的是,往往答辩是结论性的,如果有过程性的,或许还真能通过不断的追问启发答辩者把论文写的更完美。 今天,我们就偿试着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人。 曾经有学生问苏格拉底,什么是人,苏格拉底的解释竟然让学生以鸡为具体实证。 今天我问学生,什么是人,学生们的思维早已超越了苏格拉底的具体性思维,要么用特征法解释,把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征一一表述出来;要么用种属法解释,人是一种什么什么的高级动物,前面加上特征修饰词。但无论什么样的解释,几乎都会被不断的追问颠覆。比如用特征的方式解释时,可以追问其他动物有没有这种特征,用种性法解释时,质疑凭什么说人就是高级的动物呢? 在大多数的解释中都附于人一定的价值,人本是一种客观存在,解释也理所应当属于实事判断,可为什么很多的解释里却以价值判断的方式出现。比如人是有道德、有思想等待,在日常生活里也有,你啥事都不干,还是人吗?这事是人干的吗?这也难怪马克思在解释人的时候,从社会角度,因为社会既是个实事的东西,又是个价值的东西。就如他解释物质的时候一样,物质是客观实在,用抽象的词语解释抽象的词,一般人很难理解,表现上马克思聪明的绕过了唯心论的追击,可仍然有人会质疑:那,啥是客观实在,实在还有主观的呢?那实在又是个啥? 就如,存在being,是不是应当包含物质与意识,或者仅仅是指物质客观存在? 我们从概念的角度来讨论: 男人、女人、小孩、老人我们统称人,人、猫、狗、大象、老虎我们统称动物,动物、植物、微生物我们统称生物,生物、非生物、无机物、有机物我们统称为物质?那么与物质相对应的是什么意识!? 接着问: 意识跟物质又统称什么呢??? 存在!? being是不是指当下?那么过去和将来都不存在,是不是可以称非存在? 再问:存在与非存在统称什么呢? 好,师傅引进门,修心在个人,到此为止,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亚里士多德和巴门尼德的形而上学,或者其他哲学家关于形而上学的思想。 我们还是来讨论人。 前面讨论物质概论时,我们费了很大周折,但还是不明白怎么回事。咱们来讨论人,这个看上去简单的问题。这次我们换个思维方式,分类的方式吧。 人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既活在理想之中,又活在现实之中,但更多的是活在二者之间;人既是魔鬼,又是天使,只是有人天使成份多点,有人相反而已 首先,我们要想清楚,人是如何存在的,或者说人之所以成为人,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与其他动物一样,需要生理条件、物质条件。 与其他动物不一样的呢?劳动、交往、抽象符号使用?嗯,我们可以想到的大概是这些,以此为前提吧。 劳动用来创造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性条件,交往呢?抽象符号使用是为交往方便?那为什么要交往呢? 其次,我们再确认一下,人到底区别于其他动物有什么特征,尤其是现代人。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人与人为什么不同?换句话说,动物与动物的差异都是自然的,而人与人的差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时候,大家会感觉,问题越复杂,越会涉及现实的问题。
个人分类: 反思类|562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世界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太极篇(兼谈如何突破非黑即白)
luocun 2010-7-29 22:51
太极图,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连续里有离散,离散里有连续,曲线窈窕,深邃美丽。(如此美丽,以至于咱们的邻居都把它放到国旗上了。) 有时候我会设想三方围棋,胡思乱想纹枰上的三国演义,觉得第三方或许可以用太极图来做棋子,打破传统围棋的非黑即白。一转念,又觉得不必那么着急创新:传统的黑白世界,不已经是运动中的太极图了吗?虽然,千古无同局,局局都由黑白二色步步堆砌而成,盘面上似乎仅只离散的阴阳;可是,断与连、虚与实、厚与薄、攻与守、先与后、生与死,回回都在不停流转中,没有哪个是绝对的,没有哪个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而围棋的真谛、围棋的乐趣也正在于此。离散的阴阳生出超越非黑即白的大千万象,围棋之太极是也。 围棋的黑白变幻似乎已经登峰造极,计算机里的阴阳造化却更是变本加厉。如果说数字计算机有一个基本的0和1的层次,而一切程序都是由0和1堆砌而成(以后我会说明为什么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而数字计算机归根到底其实并不是离散的),那么从电子音乐到网络视频,从自动驾驶到天气预报,从魔兽世界里的出生入死到QQ空间里的儿女情长,当然还有电脑围棋的冥思苦想,全都是0和1的太极,却也全都不是非黑即白。 棋子的层次上的非黑即白,并不意味棋局层次上的非黑即白;比特的层次上的非0即1,并不意味着实际应用层次上的非0即1。下围棋,就是突破非黑即白:从黑白分明到生死不明。编程序,也是突破非0即1:系统安全还是不安全,稳定还是不稳定,好用还是不好用,效率高还是低,算法是好还是坏,实时性是强还是弱,不再是0和1的分别,而是尽在0和1的太极之中。 如何突破非黑即白 ?答案似乎简单,围棋之为围棋本来不在于非黑即白,计算机之为无所不能的计算机本来也不在于0和1。玩围棋太极,就是突破非黑即白;玩编程太极,就是突破非黑即白。 连所谓黑白摄影,其本质也不是非黑即白,其所依赖的其实是黑白两极之间灰度的表现力。即使是对真黑(true black)和真白(true white)的追求,原来也是为了保证照片上两极之间有尽量多的灰度层次。 推而广之,如何突破非黑即白?答曰:世界本来不是非黑即白。放下对概念的执着,尤其是放下对概念的 高阶离散性 (或曰非黑即白)的执着,就是突破非黑即白。 离散和连续的不同,黑与白的分别,可以说的,是可以说得足够清楚的。不必说的,也不必说得过分清楚。过度的清晰,就是在本来没有高阶离散性的地方去发现甚至制造高阶离散性,比如种族,比如男女,比如性取向,比如宗教与科学,比如科学与反科学,比如离散与连续,比如黑与白。 古人云:无极而太极。古来围棋的黑白世界里面,重要的原来不是黑与白两个极端,而是本来空空的棋盘上演绎出的黑白太极。今天数字阴阳的0-1世界里面,重要的也不是0和1两个极端,而是0和1之上太极出来的无穷丰富的可能性。是曰:太极而无极。 说得有点多了。下棋下棋。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6569 次阅读|3 个评论
世界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问题篇
luocun 2010-7-21 20:39
选择题:归根到底,世界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 (A)连续的。 (B)离散的。 (C)既连续又离散。 (D)既不连续也不离散。 (E)连续的,但世间万物可以是离散的。 (F)离散的,但世间万物可以是连续的。 (G)以上全不对。 您的答案?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3743 次阅读|3 个评论
逻辑人生(10)资本主义、形而上学与知识产权
冉冉何之 2010-6-8 23:37
资本主义与形而上学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是一同受到批判的。资本主义与形而上学对马克思来说,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是死敌,死对头。西方也不乏有学者批判资本主义的,批判形而上学的学者和专家。比如叔本华。比如尼采,比如海德格尔,比如维也纳学派。等等。可是他们一个都没有批倒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西方人内在精神,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可以称之为“附骨之蛆”。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反对形而上学,但是有趣的是,哲学史上一度将黑格尔视作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然后是尼采,海德格尔。。。。 亚里士多德所描述的形而上学是要追求知识的最高原理,追求运动的终极因——不动的推动者。西方科学就是在不断的追寻这个不动者。中世纪神学家也是在做这个工作,不过他们认为那是上帝;牛顿的物理科学找着了,那就是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过牛顿对现存的世界感到惊讶,因为对于机械的物理世界观来讲总得找一个运动的发动者——就像给机械表上发条一样。牛顿穷极一生,也只好将这个不动者归为上帝。上帝就跟形而上学绑在了一块儿。于是神学就跟上帝绑到了一块儿。近代的启蒙运动在反对上帝的时候一道也把形而上学反对掉了。因为不反对形而上学就反对不了上帝,也反对不了神学。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以他的方法论论证上帝的存在,莱布尼茨“前定和谐”还是将现行世界的美好归于上帝的设计,康德算是比较理性主义者,可是在伦理世界将上帝请回来了——不管如何,他们都是形而上学家。 形而上学跟科学跟技术是道一贯之的。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就揭示了从感觉——经验——技术——智慧的路径,一直到事物的最高原理。西方人就是这么思考问题的。科学就是这么思考问题的。技术也是这么思考问题的。不这么思考那就不叫形而上学,不叫科学,不叫技术。黑格尔想做点努力,可是一努力就败坏了哲学和科学。黑格尔成了死狗,整个体系只剩下《精神现象学》。据说辩证法被马克思吸取了,据说流传到中国,据说我们现在有人在用他。形而上学是通过辩证法形成的。这在《形而上学》中就有深刻的体现,可是要反对形而上学的辩证法存在不存在呢?这有点问题?论辩之中,针锋相对,各抒己见,必至于统一的意见。如果不能,至于极致,则为两端,而越过经验,非人之思维所能取,故成“二律背反”之势。科学的边界在于出现了矛盾,形而上学力求排除矛盾,而辩证法起于矛盾。消除矛盾可至于形而上学。 将形而上学与资本主义勾链起来岂不矛盾?偶然的机缘只是成了马克思反对攻击的对象,而实质上可与资本主义一起成了西方人文化的根。马克思强调劳动价值论,揭露劳动的二重性,如何提高劳动的效率,无非是从生产工具改进,而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则无非是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占领更多的商品市场。而总体上资本主义有一个利润平均的过程,这个平均化会导致资本的回报率不断变低,而要防止这个恶梦的发生,乃在于技术的更新,提高相对剩余价值,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所以西方人挖空心思要提高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提高是形而上学的内在毁灭,但是却是形而上学的内在重生。形而上学是根据最高原理而建立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从两个方面获得它的发展——一是向下演绎解释更多的现象,发现更多的规律;二是向上突破,不断批判它的前提,以获得更强劲的理论,解释更多的现象,获得更多的规律,原理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商品。 资本主义与形而上学的结合还有另外的体制保证——知识产权。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作为它的根本前提,而知识产权也是以个人的利益为根本前提。知识的创新必须强调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利益通过专利来实现,现代社会就是以货币的形式实现,从而知识转化为财富。而财富的获得让知识分子有更多的尊严,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充分的获取知识与技术的信心。因此,这是一个三项互动。胡永刚教授讲到中国商品生产的核心技术是很少的,大约只占百分之五,而大量的技术是模仿,引进或者专利过期的技术。由此导致的商品生产低附价值,低利润现象。由于国外掌握着我们的商品生产技术,所以商品一经包装,到国外就价值不菲,大部分利润被国外拿走,而我们拿着一点点,就是靠这么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外汇还因为美元的贬值而慢慢缩水。痛哉!我中华民族,悲哉!我中国民族!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而这些都被国外拿走。岂不痛心! 社会主义改革引进了资本,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动力。经济学假定“理性经济人”,这就好比给中国的腾飞安装上了发动机,人们开始为自己的私利而辛劳,而勾心斗角,甚至铤而走险!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也到了一个瓶颈;尊重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的劳动成果这岂是一个政策可以解决,大抵还是跟个人利益相关,所以王牌的技术人员都还是喜欢为财团工作。西方的科学家是在长期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合理的定位——资本主义需要科学家。在中国,我们也是需要的。但是“造原子弹”和“茶叶蛋”有什么区别?前者估计只是一种荣誉心的驱使,而后者才是历史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
个人分类: 哲学科学评论|3120 次阅读|1 个评论
蔣科學語錄1:科學與形而上學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0-5-13 15:48
西方科學思維的秘密是形而上學。 這一點解釋了理論化、邏輯化的科學體系爲什麽沒有在其他地方興起。 西方科學的基本思路是把一切變化的現象歸結到不變的實體上 化學反應,我們中學時老師給我們演示的實驗很熱鬧,兩種液體倒在一起,冒煙了、變色了,產生臭味了,看得我們又興奮又害怕的。 但,僅停留在這兒絕對不是科學。非得把一切變化歸結為不變的元素的結合與分離才行。 物理學更過分,總是要不斷地找不變量、守恆量、不變的基本形式,誰找的越深誰最牛! 赫拉克利特同學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萬物始終在變,被許多推崇辯證法的朋友大加讚賞。 吾友巴門尼德兄不服,唱對台戲說:存在是不變的。 俺覺得巴門尼德兄思想更為深刻,他老人家奠定了西方科學的基礎。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4084 次阅读|6 个评论
读《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putin24 2010-5-6 16:59
1.人类是为了另外更高的理想而生存,理性所固有的使命就是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是幸福。这一理想作为最高条件,当然远在个人意图之上。-1750后 2.他把道德的纯洁性和严肃性提到了首要地位。 3.Tugend 德语中的德行意思. 4.责任概念在康德伦理学里占有中心地位,康德认为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泉源,合乎责任原则的行为虽不必然善良,但违反责任原则的行为却肯定都是恶邪,在责任面前一切其它动机却黯然失色. 5.作为有限理智的人,他的生活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搏斗,搏斗的双方,一方是从道德规律产生的责任;另一方是来自经验和任意的爱好(Neigung). 6.1)行为的道德价值不取决于行为是否合乎责任,而在于它是否出于责任;2)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从而,它不依赖于行为对象的现实,而依赖于行为所遵循的意愿原则,与任何对象无关;3)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 7.对自己的完全责任:对自己生命所担负的责任;对他人的完全责任,信守诺言;对自己不完全责任,发展自己责任;对他人的不完全责任,济困扶危; 8.规律是责任的基础,正因为它以绝对纯洁、毫无利己之心、完全普遍、对一切有理性东西有效的,先天道德规律为基础,所以责任才具有必要性、强制性,才成为一切道德价值的泉源; 9.把普遍必然的规律作为伦理学研究对象这是康德伦理学说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是以普遍有效性康德德性论; 10.广义责任分为自身完善(eigene Vollkommenheit)和他人幸福(fremde Gluckseligkeit). 11.自相矛盾:一方面完全从理性来观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从爱好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同一行为. 12.古代希腊哲学:物理 、伦理学 、逻辑学 ; 13.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 14.意志被认为是一种按照对一定规律的表象(Vorstellung)自身规定行为的能力,只有在有理性的东西中才能够找到这种能力; 15.每个有理性东西的意志的观念都是普遍立法意志的观念. 16.彻底善良意志的公式,定言命令表述:你行动所依从的准则,要能同时使其自身成为像自然普遍规律那样的对象。 17.任何时候都必须当作任何意愿的目的而受到尊重,这一目的是一切可能目的的本身的主体;自在的目的。 18.欲望对感觉的依赖叫做爱好,所以总是表现为一种需要(Bedurfniss). 19.人类行为在道德上的善良,并不因为出于直接爱好,更不是出于利己之心,而是因为出于责任. 20.一种出于责任的行为,它的道德价值既不来自它所得到的或期望得到的效果.而是来自一种形式原则或者准则,也就是实行自己的责任,而不管责任是什么. 21.准则就是我们行动所遵从的原则. 22.责任是出于对规律或法律尊重的行为必然性. 23.理智世界包含着感性世界及其规律的基础.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ps.比较中国孔子思想,总的来说是一种相似性,而后是更多的不同..
个人分类: 学术笔记|4039 次阅读|2 个评论
消解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梅珍生 2010-4-19 23:17
读《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 梅珍生 由于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家对传统的形而上学采取了两种绝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受经验主义影响的哲学家走上了一条拒斥形而上学的道路,这一派以严复、胡适为代表;一种是为了弥补中国传统形而上学的缺陷而走上了重建形上学的道路,这一派以熊十力为代表。二十世的中国哲学,可以说就是在重构与拒斥形上学之间摇摆着的。徐复观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上,被誉为勇者型的儒者,与牟宗三、唐君毅同出新儒家的开山大师熊十力之门,但他的学术致思取向却与熊十力学派的其他成员完全相反,走向了一条消解形上学的道路,这实在是令人玩味。那么,在徐复观那里,消解形而上学何以可能?它又有哪些思想特色?李维武教授的《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为我们了解徐复观的心路历程,及其消解形上学的致思特征,提供了一把登堂入室的钥匙。 第一,该著以一种以人知人,以心印心、以问题为中心、与研究对象相对话的解读文本方法,深入地探求了徐复观的文化生命,真切地展现了他的精神世界。徐复观在对中国思想史作现代的疏释时,曾指出,由古人之书,以发见其抽象的思想背后,更要由此抽象的思想以见到在此思想后面活生生的人;看到此人精神成长的过程,看到此人性情所得的陶养,看到此人在纵的方面所得的传承,看到此人在横的方面所吸取的时代。一切思想,都是以问题为中心。所以,治思想史的人,先由文字实物的具体,以走向思想的抽象,再由思想的抽象,以走向人生、时代的具体,经过此种层层的研究,然后其人其书,将重新活跃于我们的心目之上,活跃于我们的时代之中。徐复观所提示的这一解读文本方法,在思想史研究中具有普遍的意义。李维武教授秉承这一方法,把徐复观放在二十世纪中国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这一历史背景中,并对影响徐复观其人其学最为深刻的三个因素即农村、政治、思想界作了充分的揭示。徐复观终身认定自己是农村的儿子,认定中国的劳动民众是中国文化的母亲,农村的生活成了徐复观对中国文化传统最初的同时也是根源性的体验。而在时代的激流中,由于政治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生活的中心,徐复观也象同时代的诸多学人一样,从青年时代起,便因着革新中国社会的理想而卷入了现实政治的大潮中,并有机会进入当时高层政治圈,对以国共两党的斗争与联合为中轴的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有了深刻的体验和了解。李维武教授认为这种人生历炼,是造就徐复观致思倾向与熊门其它诸子迥异的关键因素;在为学过程中,他的目光专注于学术与政治、历史与现实之间,把儒政治理想与民主政治追求结合起来,以自己的政治经验和政治眼光在对中国文化进行的阐释中,消解了形而上学。 第二,该著将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现代的疏释,准确地归结为消解形而上学的创造活动,并对消解形而上学的意义作了同情的阐释,突现了徐复观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独特贡献。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只有认识和把握了这个特点,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化的个性。由于重视现实的生命存在,强调心是通过活动、实践,文化创造呈现出来的,中国文化的真精神就存在于现实的人文化成之中,而不是形而上学所能昭示的。由此,徐复观对熊十力、唐君毅诸师友重建形而上学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批评,认为象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那样,希望借重建中国哲学本体论,用形而上学来昭示中国文化的精神,恰恰是背离了中国文化的真精神。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无论是在最初的形成过程中,还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所凸现的对道德精神的自觉,始终是以重视人的活动、重视人的实践的性格为主体的,而不是一种重知识,重思辨的性格。对于徐复观这种消解形而上学的努力,李维武教授并没有采取学界流行的态度,对之一笔抹杀或认为他不懂哲学,相反,他对之作了以心印心式的同情理解。李维武教授认为徐复观消解形而上学的合法性在于,现代新儒家的形上追求和本体建构与现实的生活世界不能打成一片,因而,徐复观提出的问题,确实值得认真反思:本体论怎样才能更好地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富有生命力?中国哲学本体论怎样才能更多地吸取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特点,从而更本质地把握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精神?李维武教授认为形上的追求和现实的生活世界两个方面对于哲学来说都是必要的、且也是重要的。中国哲学的发展,不能缺乏形上的追求,也不能远现实的生活世界。因而,对于如何在形上的追求和现实生活世界之间选择哲学的位置来说,徐复观的消解形而上学思想,就是推动未来中国哲学的更大发展工作中,不可绕过的一个环节。 第三,该著展现了徐复观对中国的道德精神、艺术精神、史学精神的反思,揭示了《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中国艺术精神》、以及《西汉思想史》这三部具有真知卓见的学术著作,在构建徐复观的消解形而上学思想中的支柱意义。在对中国道德精神的反思中,徐复观对中国道德精神的文化性格、形成过程和历史价值进行了富有新的再发现、再阐释。认为中国道德精神主要是由孔、孟儒家所开启和完成的。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追求自然界的纯知识的逐物之学,而是立足于人自身生命、生活的重道德的为已之学。认为中国文化的这一特点是我们先人对于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再生于当今世界的根基。在《中国人性史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忧患意识这一关健性的范畴,认为忧患意识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人文精神的最初跃动,奠定了中国人性论的特点和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李维武教授认为徐复观对中国道德精神的高扬,对立足于生命和现世进行道德追求的强调,正从人性的侧面展开了他对现代新儒家重建本体论的消解。 在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反思中,徐复观认为中国的艺术精神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孔子所奠定了儒家艺术精神,这就是为人生而艺术;另一类是由庄子所奠定的道家艺术精神,即为艺术而艺术,后者最能代表中国的艺术精神。中国的山水画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要体现者,是在长期专制政治的压迫下,在一般士大夫的利欲熏心的现实下,想由人间世超越到自然界中去,以获得精神的自由、保持精神的纯洁、恢复生命的疲困的产物,它代表了艺术对社会、对时代的一种反省性的反映类型。它呈现的是冲融淡定,物我皆忘的和平境界,能给躁动不安的现代人类注入平静、安定、和谐的因素,所以,它在当代世界,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精神自由的祈向和追求,代表的是中国人的生命跃动和生存智慧。 在对中国史学精神的反思中,徐复观认为史之义,莫大乎通过真实的记录,给人类行为,尤是给政治人物行为以史的审判,此乃立人极以主宰世运的具体而普遍深入的方法。对这种史学精神加以弘扬、使之传世的大思想家首推孔子。在《春秋》中,为了探求历史事实的真相,他不畏当世的权贵,敢于贬天子、退诸候、讨大夫,实现了历史的审判功能。同样,《史记》具有彪炳千古的真价值,也在于司马迁继承了孔子的道德理性的批判精神,在于他把文化的意义置于现实政治意义之上,代表了历史的良心。所以,李维武教授认为对中国史学精神的阐释和发掘,是徐复观对中国人的现实生命存在的思考由个体扩大到整个民族,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文化重视现实、非形而上学的性格,使他的消解形而上学的主张,获得了更为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总之,阅读该著,我深为作者掘井及泉的功夫所感染。作为国内研究徐复观的知名专家,李维武教授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就第一个将徐复观纳入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史的全程进行考察和定位的,此后在徐复观专题研究方面成果累累。代表性的著作有收入《现代新儒家学案》的《徐复观学案》,有《徐复观新儒学论著辑要》、《徐复观与中国文化》、《徐复观新儒家思想研究》、还编选了五卷本《徐复观文集》等,正是他在徐复观研究方面的深厚积累,使得《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材料丰赡,概括精当,文字优美,对徐复观思想发展脉络及同时人的影响梳理明晰,对他在思想史上的定位准确。《评传》展现了徐复观丰富的精神世界,让读者可以感受到他那颗跳跃不息的中国心,因而这既是研究徐复观人生道路、学术思想的典范之作,也是对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中另一种思想倾向之于哲学发展意义的正名之作。在该著中,哲学家的语言与史学家的语言恰似水乳交融,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它将是徐复观研究中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李维武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2月版。) 原载《湖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2年第2期
个人分类: 一瓣书香|22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我”(1):为什么说“我”是很奇怪的
zhangxp 2009-5-30 04:40
记得大概在八九岁左右的时候吧,有一次晚上洗脚,我和哥哥面对面坐着,这时我说: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你呢?哥哥说:是啊,我也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为什么我刚好是我呢? 后来庄子根据我们的这次对话,写下庄周梦蝶一文,居然出了名,不过这小子不厚道,参考也不注明出处,也许是得了鬼王 《开放式知识联盟纲领》 的真传吧。 根据我的猜测,动物是不会有这个怪问题的,五六岁的小孩也不会有,但是换牙齿之后,就难说了,可能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有过这个问题的一闪念,但是因为和现实生活的问题无关,很快就cancel掉了。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忘记了这个问题,此时我在成为一个无需考虑的背景,我们忙着和人和物打交道,这也对,我们只能做我们能做的,操心我们能操心的,我们只想要幸福长久,而远离痛苦和死亡。 只有除了胡说八道还是胡说八道的哲学家们才会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问题。 比如笛卡尔之流。 为什么说我是很奇怪的呢?我们都知道,世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我在,如果你不喜欢这个说法,至少可以这样说:因为我在,所以我才能感觉到世界在。站在唯我论的角度想一下这个问题吧:世界中的事物存在,哪个不是在我的意识中存在呢?武夷山老师有篇博文 《观察事物的三个角度 》,但是观察事物其实只有一个角度----就是我的角度,其他的不管什么角度,最终都要折射归并到这个角度,事物才可能被认识。(当然这么说太形而上学化了,只是本文刚好是在谈一个形而上学的话题。) 但是我们也知道,世界上除了我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人。作为一个成年human,一个国家中的公民,我们都知道,从客观来说,每个人都是在世界中平等存在的,没有谁在人格上有任何的特殊性,通过观察比较,我们都能认识到:我你他都差不多,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百来斤的一个身体。通过交流又能知道,大家的情感思想,也都差不太多,并且,每个人都称呼自己是我。 所以说,客观地来讲:有一个世界,世界中有很多人,我只是其中普通一员,没什么特殊的。 但是----这样一来,就没有我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客观上平等的,凭什么我要以我为中心,来认识世界?更进一步,凭什么我刚好是我,而不是另外一个人?更进一步,凭什么自我意识,或者说关于周边事物的意识,或者说关于世界的意识,刚好落在我身上? 如果是无神论者,应该想一下这个问题,关于世界,关于我,更麻烦的,关于夹在中间的身,看看能不能理清这些的关系。然后对有神无神再下判断。 但是我是真的有的,凭什么这么说?我思故我在。其他人有没有自我意识?不管是有还是没有,都只能是一种推测,我思故我在,我的思只有我自己知道,其他人是不是在思,我是不可能知道的,尽管当我顺着笛卡尔的思路思考我思故我在时,我很确认笛卡尔当时也应该真的是在思的啊,但是,要严谨!要严谨!这只是推测。 好象有点乱是吧,简单地理一下上面所说的:1、客观地说我和每一个别人都一样,2、但是我在是我这个问题上和每个别人都不一样。3、每个人都认为我在是我这个问题上和每个别人都不一样,4、所以其实每个人在我在是我这个问题上和每个别人都不一样这个问题上和每个别人都一样。(靠!知道为什么哲学要走向语言分析了吧。) 这个问题就这么简单,可能有人会说,这个没信息量,没深度,从而没意义,那是,只有我痛我痒的时候,意义才出来了。 尤其在面临死亡的时候,这个问题的意义才真正凸显,并且显得比其他我痛我痒的问题意义更加重大。每个人在面临亲友死亡的时候心灵都会受到莫大的震动,除非这人的心是石头做的。 在面临我的死亡的时候,就更是死去原知万事空了。 下篇预告:《论我(2):我是会死的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8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