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禽流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印尼出现首例疑似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5-15 15:06
印尼出现首例疑似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5日12:3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15日电 综合外电报道,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官员称15日称,一名从美国旅行归来的31岁女子疑似感染甲型H1N1流感,目前正在接受观察和治疗。   截止到14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球范围内已有33个国家出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被确认的病例已经上升至6497人,其中65人死亡。 http://news.sina.com.cn/w/2009-05-15/123317822007.shtml 点评:由于印尼是禽流感病例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这将增大甲型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重组的几率。 杨学祥。 禽流感和全球甲型 H1N1 流感疫情最新数字及其重组的风险。发表于 2009-5-14 6:37:02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747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禽流感和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新数字及其重组的风险
杨学祥 2009-5-14 06:37
根据不完全统计,禽流感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为印尼、越南和泰国;甲型H 1 N 1 流感死亡最多的国家为墨西哥和美国。 由于加拿大和泰国既发生过禽流感病例,又发生过甲型流感病例,有发生病毒重组的可能性。 如果墨西哥和美国爆发禽流感,病毒重组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印尼和越南爆发甲型流感,病毒重组的可能性最大。 防止禽流感扩散到墨西哥和美国,防止甲型流感扩散到印尼和越南,都非常重要。此事件一旦发生,预示毒性更强的流感病毒可能产生。 新华网北京 5 月 13 日 电 以下是截至北京时间 5 月 14 日 零时,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有关国家和地区甲型H 1 N 1 流感疫情最新数字,括号内为有关国家和地区自己公布的数字。   死亡病例 确诊病例(包括死亡病例) 疑似病例 1. 墨西哥 56 ( 60 )  2059  ( 2446 ) ( 3954 ) 2. 美国 3  ( 3 )  3009  ( 3009 ) (约 740 ) 3. 加拿大 1  ( 1 ) 358 ( 358 ) ( 0 ) 4. 哥斯达黎加  1  ( 1 ) 8 ( 8 ) ( 96 ) 5. 西班牙 0   98 ( 100 ) ( 23 ) 6. 英国 0   68 ( 68 ) ( 10 ) 7. 巴拿马 0   29 ( 29 ) ( 37 ) 8. 法国 0   13 ( 13 ) ( 39 ) 9. 德国 0   12 ( 12 ) ( 0 ) 10. 意大利 09 ( 9 ) ( 0 ) 11. 巴西 08 ( 8 ) ( 18 ) 12. 新西兰 07 ( 7 ) ( 61 ) 13. 以色列 07 ( 7 ) ( 4 ) 14. 哥伦比亚 06 ( 6 ) ( 182 ) 15. 日本 04 ( 4 ) ( 0 ) 16. 萨尔瓦多 04 ( 4 ) ( 0 ) 17. 韩国 03 ( 3 ) ( 30 ) 18. 荷兰 03 ( 3 ) ( 0 ) 19. 瑞典 02 ( 2 ) ( 0 ) 20. 挪威 02 ( 2 ) ( 0 ) 21. 中国内地 02 ( 2 ) ( 0 ) 22. 中国香港 01 ( 2 ) ( 0 ) 23. 澳大利亚 01 ( 1 ) ( 18 ) 24. 奥地利 01 ( 1 ) ( 0 ) 25. 瑞士 01 ( 1 ) ( 0 ) 26. 丹麦 01 ( 1 ) ( 0 ) 27. 爱尔兰 01 ( 1 ) ( 0 ) 28. 葡萄牙 01 ( 1 ) ( 0 ) 29. 危地马拉 01 ( 1 ) ( 0 ) 30. 阿根廷 01 ( 1 ) ( 0 ) 31. 波兰 01 ( 1 ) ( 5 ) 32. 古巴 01 ( 1 ) ( 0 ) 33. 芬兰 01 ( 2 ) ( 0 ) 34. 泰国 02 ( 2 ) ( 0 )【 1 】 地区 ( 时间 ) 感染数 死亡数 越南 ( 至今 ) 93 人 42 人 泰国 ( 至今 ) 22 人 14 人 柬埔寨 (05 年 ) 4 人 4 人 加拿大 (04 年 ) 2 人 无 荷兰比利时德国 (03 年 ) 80 人 1 人 香港 (97 年 ) 19 人 6 人 印尼 ( 至今 ) 26 人 20 人 ( 2008 年 6 月 6 日 死亡人数增至 109 人) 土耳其 ( 至今 ) 21 人 4 人【 2 】 (本资料太陈旧,需要新资料充实)   (雅加达美联电)印尼上月一名 15 岁少女成为死于禽流感的第 109 人之后,卫生部决定不再宣布有关消息。这是印尼为改善因禽流感而形象遭受最沉重打击所采取的部分措施【 3 】。    参考文献 1. 全球甲型 H1N1 流感疫情最新数字 ( 5 月 14 日 零时 ) 。 2009 年 05 月 14 日 00:15 【来源:新华网】 ( 责任编辑:王凝墨 ) 。 http://news.hexun.com/ 2009-05-14 /117653268.html 2. 禽流感全球分布。 http://news.sohu.com/s2005/ozqlgmy.shtml 3. 为改善国家形象 印尼不再发布禽流感死讯 ( 2008-06-06 ) 早报导读。 http://www.zaobao.com/special/birdflu/pages3/birdflu080606.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前北美流行的是人流感病毒
热度 1 chengm2002 2009-5-12 15:19
当前北美流行的是人流感病毒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的快捷,北美的流感惊动了全人类,媒体舆论紧追动态,使人们感觉似乎又一次SARS样毒力强大的病毒来临,事实真的如此吗?既然我们已经明确是流感病毒,人类对流感病毒是如此熟悉,是一种每年都会在世界某个地区爆发流行的病毒,与人类常相随,三年一次小流行,十一年一次大流行,人类已经有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什么这次会如此这般呢?自然界万物演化都是有规律的,就是病毒的突变也有其突变的规律,如果我们了解病毒的来龙去脉,了解其运动规律,就能从容些对待自然界的一些突发事件,采取合理的对应措施。 我们知道病毒的嗜细胞特异性是非常强烈的,SARS病毒主要入侵的是肺组织细胞,重症者可以导致肺功能衰竭而致死亡;而流感病毒攻击的是呼吸道上皮黏膜细胞,以局部症状为主,患者发病后会感觉嗓子火辣辣地灼痛,病变组织释放毒素所致的全身症状可能很重,但持续时间有限,上呼吸道局部病变一般不至于危及生命,因此死亡率很低,决不可能是SARS现象重现。流感导致死亡一般是因继发细菌性感染或导致其它严重并发症而可能引起死亡,在抗菌素应用极其普及的国内医疗状况下,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应该是极小的。所以1918年样的流感灾难决无重演之可能。 这次流行的也非猪流感病毒,因当前报道北美的流感并没有在猪中流行,被列入嫌疑传染源的墨西哥猪场10万头猪没有发生流感,也没有一个工人得病,而且猪场的猪都注射过流感疫苗。当前的流感在人群中流行,怎么能称猪流感呢!流感病毒可以在很多物种中流行,在禽类中流行的称禽流感,在猪中流行的称猪流感,顺理在人群中流行的应该称为人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是病毒谋求发展的一种方式,但跨越物种屏障对病毒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如禽流感获得攻击人的变异后,可以攻击人类,但并不适应在人体内长驻,人不会成为禽流感的传染源。因此禽流感不会在人群中爆发流行,控制禽流感只要控制禽类传染源就可奏效。禽流感病毒要适应人体尚有不可预测的时间过程。我们一般说是什么物种的病毒,主要是指病毒的长期宿主,病毒能在这一物种中持久存在而成为这类病毒的传染源。如HIV病毒是从猿类过度到人类的,已经适应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人已成为HIV病毒传染源,所以我们称其为人类HIV病毒,并没有说其是猿HIV病毒。这种命名和其内涵对预防病毒性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类病毒和其它物种的病毒所引起的人类疾病,在传播规律,发病机理,疾病的严重性与防治手段是完全不同的。如我们确定当前的流行的病毒为猪流感,那就要去杀猪控制传染源了。 由于流感病毒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的原因,不同物种的流感病毒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基因或核酸片段,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没有依据判断是杂交形成的,病毒是自然界非常特殊的一类物种,必须在细胞内才显示生命活性。两种病毒杂交的概念在病毒学上并不十分明确,病毒杂交至少需要两种病毒在同一细胞内进行才有可能,而两种以上病毒感染同一细胞在实验室研究中尚存分歧,因为有学者证实细胞感染上一种病毒后会干扰与排斥另一病毒的侵入;自然界存在一个物种的个体感染两种以上病毒的现象,但尚不明确一个个体内的一个细胞能否同时感染两种以上病毒;至于不同物种的病毒在同一个体同一细胞内杂交是需要确实证据才能令人信服的,至于人、猪、禽的病毒在自然界某一物种个体上发生杂交产生一种新病毒那就完全是一种臆想了。非专业的媒体可能发生这样的猜测,而专业人士就应该慎重论事,以免误导舆论与政策。当前一些地区的猪肉价下跌说明市场已经受到不应有的影响了。 当前北半球的气候正在转暖,中国也即将进入盛夏,过了流感流行期,按理暂时不会在中国大规模流行,按规律这次北美的流感将向南半球发展。由于H1N1流感病毒已经发生,我们不可能将携带者全部隔离,而且恢复期患者也仍然是携带者,是潜在的传染源,加上人类对1918年H1 N1流感病毒的免疫记忆早已消退,人们对H1N1病毒普遍敏感,流感病毒虽然并不可怕,但流行的趋势非常强大,其逐渐流行是迟早的事件,因此中国与北半球的流行可能将在今年秋天发生。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在半年之内生产相应的疫苗,这样有针对性的疫苗才是预防H1N1病毒流行的良策。 人类是人流感病毒的重要宿主,流行时迅速蔓延,发病率可达20-50%,个别人群可达80%。感染后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其中对病毒膜蛋白(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 的反应最为重要,由于病毒的膜蛋白不可避免地会转移到感染细胞的膜上,诱导免疫系统对感染细胞的攻击,造成呼吸道上皮组织的损伤,引发流感疾病现象与过程,这是流感发病主要的病理机制。由于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需要一段时间,也就是说患者感染后一般有个潜伏期,这段时间被感染者极容易因不知情与人接触而成为主要传染源。机体的抗病毒蛋白免疫反应虽然使呼吸道上皮组织损伤,但同时可以中和病毒和抑制病毒扩散,使感染得到控制,症状逐步得到缓解,病期一般不超过一至二周。流行后人群普遍获得免疫力。但并不意味病毒被从人体清除,而是被免疫反应局限在一些细胞内,这些残留的病毒仍在以隐匿的方式少量复制,只是在免疫压力下难以扩散。然而病毒的蛋白(以H和N两种蛋白为主)可因变异而发生改变,当改变导致抗原性发生变化,病毒就可摆脱已有的免疫压力而再次扩散,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并可引发一次新的流行。流感病毒平均每三年一次小流行,是因为H或N一种蛋白发生变异逃逸,人群中尚存一定的免疫力;每十一年一次大流行,是因为两种蛋白都发生变异,人群对其普遍易感所致。冬春季气温低导致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有利于流感病毒的扩散,因此冬春季易发生流感流行。由于病毒的变异是随机的,预先生产的疫苗并不一定能应对随机的变异,因此流感疫苗的作用有不确定的因素,只是一种选择性预防措施。而这次北美刚开始流行的H1N1流感给人们以明确提示,流行已经开始,H1N1流感与人类久违因此人们普遍易感,抓紧时间普及相应的疫苗免疫将是控制H1N1流感最合理最根本的措施。 病毒的宿主特异性不是以膜抗原H和N分类的。1900年以来的发生的流感大流行与H1、H2、H3、及N1、N2、亚性株有关,H1不是猪流感病毒特有的,我们实在没有理由把这次北美流行的流感称为猪流感了。(陈国民2009-5-4)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03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类的噩梦:H1N1与H5N1重组令人担忧
热度 2 杨学祥 2009-5-10 19:27
5 月 5 日 ,权威流感专家管轶接受《科学》( Science )杂志专访,批评世界卫生组织反应过慢,没有及早提高警戒级别;同时依据病毒序列澄清病毒来自中国的谣言。 Science :这次的 H1N1 具有令人惊讶的适应性? 管轶:所有的病毒在种间传播期都会加速变异。目前,为何 H1N1 如此快适应种间传播还未知。我们目前对 A 型流感病毒如何建立在人群间的适应力的机制还不了解。人流感和甲型 H1N1 流感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所以说,这次的病毒对人来说是一种新型的病毒,因此大部分人缺乏对它的抵抗力。这也是大流行形势变得紧急的原因。这株新的毒株是否会变逐步变异增强毒力,变得像西班牙流感一样杀死大量的人类,这个问题暂时我们还没有头绪。 Science :这取决于毒株深度变异吧? 管轶:是的,这取决于该毒株是否与其他流感毒株重组,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它是否会与 H5N1 重组。如果发生这样的重组,那将是人类的噩梦。 Science :您所说的是世界末日的病毒吗? 管轶:这种重组的几率很低,很低,但不代表没有重组的机会。目前, H5N1 在 60 多个国家盛行,大部分地区都发生动物疫情,除了北美洲。 Science :如果噩梦成真会怎么样? 管轶:如果真的这样,我将马上退休,把自己锁进 P3 实验室。禽流感的致死率高达 50% 。即便是注射疫苗,也来不及了。也许它能在短短几十个小时内夺人生命 。 据历史记载,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太阳黑子的极值年是流感世界爆发年,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险。 前人最早的统计研究表明,流感与太阳活动峰年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流感世界大流行不仅发生在太阳活动最强时期,而且也发生在太阳活动最弱时期。 1889-1890 年流行性感冒第一次全世界大流行是在太阳黑子活动低值期( 1889 年为 6.3 ; 1890 年为 7.1 ), 1900 年流感流行也是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低值期( 1900 年为 9.5 , 1901 年为 2.7 ), 1918-1919 年 西班牙流感 即流行性感冒第二次全世界大流行为太阳黑子活动次高值期( 1917 年为 103.9 ; 1918 年为 80.6 ; 1919 年为 63.6 ), 1957-1958 年亚洲流感为太阳黑子活动最高值期( 1957 年为 190.2 ; 1958 年为 184.8 ), 1968-1969 年香港流感为太阳黑子活动最高值期( 1968 年为 105.9 ; 1969 年为 105.5 ), 1977 年俄罗斯流感为太阳黑子活动次低值期( 1976 年为 12.6 ; 1977 年为 27.5 )。太阳活动高值可促发病毒突变,低值有利于病毒大量繁殖。 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我们总结得到流感大流行的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第 7 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 。 与此同时,流感大爆发的 7 大条件日益趋成熟: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7 年至 2009 年发生了强拉尼娜事件和强沙尘暴; 2008 年发生了严重低温冻害和太阳黑子低值; 2008 年为太阳黑子极小值年,直到 2009 年 3 月太阳黑子仍处于异常低值状态, 2012 年是太阳黑子极大值年, 2008 年和 2009 年都是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太阳黑子极小值年附近流感爆发的强度较小,危害较轻,极大值年附近流感爆发的强度较大,危害较重。流感爆发正当时: 关注太阳黑子极值 2009 年和 2012 年的流感爆发威胁 ! 目前缺少的条件就是下一个强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到厄尔尼诺事件之间是流感病毒的发展演变阶段,积极预防才能减少其危害。 预防流感要关注下一个厄尔尼诺的发生 。 如果 H1N1 与 H5N1 重组,产生最致命的流感病毒,它不会出现在 2011 年以前。最有可能出现在 2011 年的厄尔尼诺年和 2012 年的太阳黑子峰年。这就是说,我们还有至少一年半的准备时间,希望病毒专家能利用这段时间研制出有效的流感疫苗。 参考文献 1. 张欢。《科学》专访管轶:甲型 H1N1 流感至少来自 4 到 5 个地区。科学网。 2009-5-10 11:48:00 来源:生物通。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htmlnews/2009/5/219119.html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1 ( 3 ): 1-8. 3. 杨学祥 . 猪流感敲响了警钟:下一次厄尔尼诺与世界流感爆发 . 发表于 2009-4-25 7:01:1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8052 4. 杨学祥 . 流感爆发正当时:关注太阳黑子极值 2009 年和 2012 年 . 发表于 2009-4-26 6:34: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8226 5. 杨学祥 . 猪流感敲响了警钟:下一次厄尔尼诺与世界流感爆发 . 发表于 2009-4-25 7:01:1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8052 6. 杨学祥 . 猪流感被误读:这次的流感叫做北美流感 . 发表于 2009-4-29 5:04:41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8840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7086 次阅读|1 个评论
防范转基因食品(转)
sheep021 2009-4-28 09:29
这次的猪流感病毒变种,既包含有人流感病毒,也包含有禽流感病毒,还包含有有猪流感的病毒,而在这一毒株的猪流感病毒中,还可细分为亚洲猪流感病毒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简单来说,以H1N1亚型命名的这一新型猪流感病毒变种的毒株,在其基因成分中,包括了人流感、禽流感、非洲猪流感、亚洲猪流感的基因片段。我对于基因科技并不十分熟悉,但我仍然怀疑,在自然界,如此多种多样的基因片段,是否有可能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更坦率一点说,我认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不能排除是人为制造的可能。某些基因研究者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将这些自然界里独自存在的多种流感病毒合成在一起。然后,以人们不知道的方式,使得这一新型病毒流出了实验室。 ------------------------------------------ 2009-04-27 09/4/26 以前号称是果子狸惹得祸,现在禽的没完,猪的又来了,我说还有马 和驴 的你信吗?呵呵,不信就看报道呀 整个一地球生物大战啊,呵呵,人类科学的悲哀国内有人正鼓动着国家通过允许种植转基因水稻,目的是什么呢?对方认识到控制世界只靠金融和虚拟经济是不够,石油也只是一个方面,而食物缺是每个人必须的,所以控制粮食是他们必须做的,恰恰中国是个粮食大国,你说要影响中国不从吃上动手还能干什么?但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对粮食的染指是要引起战争的,大家走着瞧,至于战争的形式由不得他们(普及一个有趣得小知识,转基因水稻的研究最早出现在北美,它是伴随着田间农药大量使用所引发出的弊端而出现的,科学家们把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中,这样作物就不再害怕农药了,迄今为止,只有该国政府批准了少部分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其余还没有任何国家批准。呵呵,厉害吧) 防范 以前都帮大家分析过了,转基因食品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影响受体的生长发展,扩大某种基因缺陷;另一个就是知道催化密码的可以随时让它突变,比如说某些转基因种子,只要在通过太空或其他方式略施小计,你就会颗粒无收,不要说转基因,就是对传统作物的干预,人家已经在我们的主要粮食产区行动了,我看有关部门要增加农业安全情报的专案,国家要加强转基因研究,特别对食品加工原料在产品上要立法注明是否是转基因食品,我们前面提到得生物传感器技术就可以在生物特性发生某些变化时起到一定得预警作用,应该加强研究我们注意到有些进口得原料,如小麦,大豆,猪等在原产地都是特定出口中国得,本国不得流入,有一种奇怪得现象,我们得绿色食品不断得出口,而我们自己却不断得大量进口转基因食品,为什么那个出口国不吃这些专为中国种植得产品呢?有些话大家可能不能接受,有的人会认为这是用来培养标本得饲料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得注意,某些国内粮食机构需要国家得调查和监控如果需要可以考虑全民开展反转基因食品宣传运动,市场经济吗,不选择转基因食品商品是每个公民得权利,大自然得选择有它得道理,我们必须尊重它目前得一些其他形势具体就不说了,前面都说过了,大家可以参考来自己分析事态的发展 美军方实验室致命病毒样本恐遗失 http://world.people.com.cn/GB/9183109.html 驴5 以下来源于公开资料分析,仅代表个人 perry家族 009年04月23日14:31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人民网4月23日讯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军方正调查一起军方实验室病毒遗失事件。 处理。   美军犯罪调查委员会称他们正在调查这起事件,根据报告有3瓶装有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样本遗失。这种病毒可以使马感染继而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致死率为1%。由于相关疫苗的出现,病毒在美国自1971年至今尚未有大规模爆发记录。   这些病毒样本几十年来一直存放于美国军方马里兰州一生物高级实验室,一名2004年退休的科研人员负责保管它们,但另一名科研人员近日在清点样本时发现并报告有3瓶样本遗失。 ;   在军方调查过程中,相关人士均已返回实验室协助调查。调查人员发现在数年前一部分样本由于冷冻设备损坏儿被安全销毁,但在此之前从未进行过病毒的清点工作。调查委员会发言人指出遗失的病毒样本极有可能已被销毁,但无法确认。 一切都将围绕几个节点   目前,该实验室的所有研究已经暂停,目的在于进行完整的电脑清点。军方希望可以在夏季之前完成这项工作以解开病毒样本遗失之真相. ---------------- 出差封闭几天,今天一上网,触目惊心啊,猪流感来了,国内的手足口病也日渐热闹起来,以前只传染动物的病毒开始在人际间传播了,不是转基因是什么呢? 还有,所谓的致命病毒样本恐遗失 ,应该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提前擦干屁股的把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43 次阅读|1 个评论
疾控专家:"拉尼娜"加重呼吸道传染病流行(转载)
杨学祥 2009-3-3 05:56
疾控专家:拉尼娜加重呼吸道传染病流行 -------------------------------------------------------------------------------- http://www.jiaodong.net 2009-03-02 17:29:56 胶东在线 [大 中 小]   胶东在线网3月2日讯(记者 贾楚航 通讯员 朝霞 正毅)最近,细心的市民可能会注意到一些词语拉尼娜、厄尔尼诺、全球气候变暖等,记者就全球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生的影响专程采访了我市疾控中心专家。专家告诉记者:气候变化与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密切相关, 拉尼娜可能会加重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拉尼娜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往往紧随厄尔尼诺现象之后而发生,气象专家认为我国近年的异常降雪、降雨和干旱现象均来自拉尼娜的影响。我们的呼吸道与外界相通,易受各种病原体侵袭;冬春季节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故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加上受到拉尼娜的影响,有些地区干旱少雨雪,气候干燥,沙尘天气增多,室内空气流通差,更是给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火上浇油。   我市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水痘、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等。这些传染病的共同特点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侵入门户为呼吸道上皮,易侵犯小年龄组人群,特别是在托幼机构、中小学这些易感人群集中的地方,一旦有传染源介入可发生暴发流行,造成重大社会危害。上述传染病,在我市有的已经基本过了流行期,有的还在流行期内,所以市民不可以掉以轻心。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个体预防要搞好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为主,即使天气再冷,也要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10-15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经常锻炼身体,勤洗手、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E及红色的蔬菜,如西红柿、胡萝卜、苹果、葡萄、枣、草莓、甜菜、桔子、西瓜等;注意劳逸结合,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医院、电影院等;中小学、托幼机构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现咳嗽、发热等症状的患儿时,应及时就医并及时联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以便采取防控措施,防止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责任编辑:贾楚航 -------------------------------------------------------------------------------- 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09/03/02/010470011.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971 次阅读|1 个评论
[技术观察]流感风险
blueyye 2009-2-20 17:02
病毒学已把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丙型流感病毒一般只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不会传染流行;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基本只在人际传播感染,不会在动物间传播;惟有甲型流感病毒能够同时让人、禽和哺乳动物染病。在显微镜下,甲型流感病毒是个形状怪异的球,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其表面覆盖着两种不同的纤突,具有抗原特性,分别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HA可以使病毒轻松附着在生物细胞的受体上使其感染;NA则会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现已发现16种HA (H1~H16)和9种NA (N1~N9),它们可以搭配出各种流感病毒HmNn,禽流感病毒多为H5和H7型,猪、马流感病毒多为H1和H2型。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3次大规模的流感大流行:第一次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H1N1型),导致2200万人死亡,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死亡人数。第二次是1957年的亚洲流感(H2N2型),死亡人数估计为200万。第三次是1968年的香港流感(H3N2型),死亡人数估计为100万。下次会是H5N3型吗? 从技术角度看,禽流感病毒经猪、狗等哺乳动物向人传播的潜在危险最大:因为病毒在每次感染人类或猪、狗等哺乳动物后就会发生一次变异,而这些变异的方向全都使得病毒更容易在人体内存活和繁殖,所以密切关注牲畜流感很重要。 有人还 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推断 :厄尔尼诺年后的太阳黑子峰年易爆发流感,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都是厄尔尼诺年接太阳黑子峰年,故流感爆发强度大,因此,如果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2011-2012年太阳黑子峰年就可能流感大流行。 近年,人患禽流感散发性病例正在增多,有专家揭示人类感染的H7N7和H5N1病毒中已出现类似1918年病毒的部分基因变异;美国研究人员2007年甚至发现了新的猪流感病毒H2N3;2008年3月17日,在国际突发性传染病会议上,印尼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称发现一少女同时感染了人流感H3N2病毒与禽流感H5N1病毒,认为 极易导致病毒产生更复杂的变异,从而适应人体,实现人际传播。钟南山院士也说过: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毒株。目前H5N1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仍属禽流感病毒,无人流感病毒基因成分,若病毒一旦发生突变,它将不再是一种禽鸟病毒,而将成为一种人类流感病毒新亚型。 种种迹象表明,新型流感病毒似乎正朝着向人际传播这一方向突进。因此,全球性人患传染性流感的风险正在增加,对此应提高警惕,及早提防
个人分类: 技术观察|3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1月第8病例:湖南确诊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杨学祥 2009-2-1 08:20
湖南省卫生厅 1 月 31 日 通报,该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舒某某,女, 21 岁,农民,家住湖南省溆浦县。患者 2009 年 1 月 23 日在溆浦县发病,因病情加重,于 1 月 26 日到溆浦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1 月 29 日转入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正在积极救治中。    1 月 29 日,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 H5 亚型核酸阳性; 1 月 30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 H5N1 核酸阳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曾接触过病死家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湖南省卫生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已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全部密切接触者实行严密的医学观察,并及时进行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截至目前,所有密切接触者未出现异常临床表现。   该病例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相关国家通报【 1 】。 截止 1 月 31 日,今年我国已有 8 例出现【 1-7 】。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研究员对当前人禽流感总趋势的推测: 中国人禽流感散发病例还将不断出现。 他透露,截至今年一月七日,包括北京报告的一例确诊人禽流感死亡病例在内,中国内地已累计发现确诊人禽流感病毒 (H5N1) 病例三十例,死亡二十例。全球十五个国家确诊人禽流感病毒病例三百九十三例,其中死亡二百四十八例,病死率超过百分之六十 。 流感大流行有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 。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不仅是厄尔尼诺年,而且是太阳黑子极大值年(峰年),流感爆发强度大,成为历史上危害最大的流感三次大爆发; 1900 年和 1977 年不仅是厄尔尼诺年,而且是太阳黑子极小值年(谷年),流感爆发强度小,因而常常被忽略不计。 2007-2008 年为太阳黑子极小值年, 2011-2012 年为可能的太阳黑子极大值年。我们在盘点 2008 年时作如下点评:由于 2008 年还没有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流感爆发可能延迟到太阳黑子最大值年的 2011 年,强度也会増大。 2009-2011 年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值得关注 。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是流感大爆发的前兆。关注下一个厄尔尼诺事件 ! 参考文献 1. 湖南确诊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患者正在救治。 2009 年 01 月 31 日 19:16 卫生部网站。 http://news.sina.com.cn/h/2009-01-31/191617124827.shtml 2. 杨学祥 . 2009 年流感信息:北京确诊 1 例人感染禽流感致死病例 . 发表于 2009-1-7 7:12 :4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8931 3. 杨学祥 . 山西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 发表于 2009-1-18 3:09:4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0559 4. 杨学祥 半月发现四次病例:人禽流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发表于 2009-1-20 3:07:1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0819 5. 杨学祥。新疆乌鲁木齐一名女子感染禽流感死亡。发表于 2009-1-24 18:2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1445 6. 杨学祥 . 1 月第六例:贵州确诊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 发表于 2009-1-25 16:15:5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1650 7. 杨学祥。今年第 7 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发表于 2009-1-27 9:37:5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1808 8. 曾利明。流感中心称我国人禽流感散发病例将不断出现。 2009 年 01 月 09 日 19:28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9/192817013244.shtml 9.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3 ): 1-8 10. 杨冬红,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与预测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08,2(5): 1-10 11. 杨学祥 .2008 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刊发时间: 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12. 杨学祥 . 美国气象专家预测:明年形成拉尼娜天气的可能性较大 . 发表于 2008-12-30 10:01:4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7658 13. 杨学祥。盘点 2008 年全球气候异常。发表于 2008-12-21 9:24:3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2064 14. 杨学祥 . 厄尔尼诺是爆发前兆:人禽流感散发病例将不断出现 . 发表于 2009-1-19 19:16:1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0768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2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禽流感保护
kefir 2009-1-27 10:37
Health Articles / Bird Flu Protection There are two articles on this page the first one written by Malcolm Green in September 2005 and the second by vet Alan Jones in late October 2005 and published with permision of Alan and The Parrot Society UK. Here is a quick link to Alan's article. Avian Flu ?what can you do? By Malcolm Green of The Birdcare Company (written in September 2005)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one of the most troubling issues facing bird keepers this year is avian flu H5N1. Even the government is getting excited about it as they fear it will mutate into a variety that will easily transmit from human to human and lead to an epidemic. Of course this part of the story is far from inevitable. What does seem certain is that migratory birds will bring this new disease to North America this fall and that some poultry and exotic collections will be affected. So far the virus seems to have a very high mortality rate in the birds (and humans) it has infected in SE Asia. However these birds are probably kept in less than ideal conditions and fed inadequate diets so the risk in America may be far less devastating. You have access to modern, sophisticated products that should help enormously. In the absence of vaccines there are really only three ways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viral diseases - good hygiene, good bio-security and effective support for the bird's own immune system. Fortunately these same issues make sense for other infectious germs and they even contribute to improved breeding performance. So they make sense anyway. Bio-security I will deal with bio-security first. This is all about keeping nasty germs away from your flock. We Europeans were all given a lesson in this on our televisions during the foot and mouth epidemic a few years ago. 1.Start by roofing outdoor aviaries to reduce the contamination risk from wild birds. 2.Make sure you and your clothes are clean before you visit your birds. Consider a disinfectant foot bath outside your bird room. Make sure your disinfectant kills viruses as well as bacteria and will remain active for a long time. Most disinfectants are only active for a few hours after diluting with water. Enviroclens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and used by many vets and will last for up to six months. However we would recommend changing it more frequently than that if you contaminate it a lot with soil and dirt. 3.Disinfect your hands between everything you handle with a hand scrub that has broad spectrum activity such as Enviroclens Alcohol Hand Scrub. This product air-dries quite quickly after application so is not time consuming to use. 4.Use a water sanitiser in all drinking water. Water is a major cause of spreading diseases between cages. Saniclens is designed for use with birds and has been proven by thousands of bird keepers over many years. 5.If you have infected or suspect birds isolate them from the rest of your flock. Always feed the healthy birds first and change and wash clothes immediately you leave any infected birds. 6.Do not wash feeders and drinkers from healthy and infected birds in the same washing-up water. Use a combined disinfectant/cleaner to wash all cages and utensils such as Enviroclens. 7.If you do buy new birds in then follow strict quarantine procedures. Hygiene It would be easy to say that the right thing to do is to keep everything in your bird room spotlessly clean and sterile. Your birds would never be exposed to germs and so they would never get ill. Of course this is Utopia and not practical.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best advice either as the immune system needs to be challenged to work most efficiently. However, if your birds are at risk strict hygiene is essential. Baby birds (especially hand reared ones) do not have well-developed immune systems so they need extra special care. Ensuring that feed and water containers are cleaned properly and that cages are routinely disinfected is simple sound advice. The really important factor to consider is whether your disinfectant kills a broad spectrum of germs. Many only kill bacteria and yet, as pointed out earlier, we have already discovered that viruses are a major threat. Don't forget the risk from yeasts and fungi too. Enviroclens is effective against viruses, yeasts, fungi and bacteria. It is also an excellent cleaner so is great for removing bird droppings from cages and perches. It can be used as a washing-up liquid or sprayed onto cage walls and perches and left to dry. There is no need to remove birds from the cages. The most attractive features of Enviroclens are its pleasant smell and economy. Because it stays active in water for up to six months most people dilute it in a spray bottle and apply it that way. This uses far less disinfectant than the usual cloth and bucket technique. The immune system This is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weapon we have against viral and other infections. Sadly it is probably the least recognised option in aviculture. The immune system is working all the time to protect you and your bird from invading organisms. To describe it as a single 'system' is something of an oversimplification. It actually works at a number of different levels. Your birds' first line of defence is its skin and the membranes that line the surfaces of the gut and respiratory tract (a sort of internal skin). Apart from being a barrier the cells in these surfaces produce chemicals that kill many germs. Natural anti-biotics if you like. For cell membranes to function effectively they need an adequate supply of vitamin A. Since dry seeds contain virtually no vitamin A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 immune system of many cage and aviary birds is not very effective! The vast majority of germs and many toxic chemicals should be cut off by this first line of defence however some get in through cuts or simply overwhelm the system. The second line of defence is the white blood cells. 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t white blood cells and they operate in many different ways. To simplify the subject I will briefly describe three mechanisms. In the first attack white blood cells literally surround and devour the invading germs. This is really easy to understand though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e invader is recognised is very complex. The battle becomes much more difficult when the invading germs have entered your bird's cells. Viruses use the host's cells to multiply. At this point the host cells themselves have to be destroyed by white cells. This is the stage in your common cold when you, not surprisingly, have a very sore throat. It may hurt but this sore throat is evidence that your immune system is engaged in the battle. At the third level yet other types of white cells produce antibodies. These are proteins that lock onto the germs and prevent them from invading the host's cells. These are the equivalent of 'smart bombs'. Unless the immune system has been invaded by the same germ before,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antibodies takes time as each new germ needs a tailor-made solution. Once an antibody has been produced its design is stored away in yet another type of white cells. Amazingly the body may only retain three cells amongst trillions with each magic formulation in it but, when the same germ strikes again, the production of antibodies is rapid and effective. This is the principle behind vaccination. Unfortunately the development and licensing of vaccines is extremely expensive so only a few bird diseases have been covered. No cage bird vaccines are licensed in the UK and relatively few in North America. Any limited supplies of vaccines against bird flu will first of all go to health workers and vets involved in dealing with any cases. You and your birds have no chance of getting any! One key issue about immunity is that the system needs to be challenged regularly for it to function efficiently. This is why birds kept in totally sterile environments are very vulnerable to contact with other birds from less hygienic aviaries. So hygiene is a balancing act. Too clean is bad. Too dirty is bad! Supporting the immune system So what can we do to enable our birds to mount an effective immune response when faced with a germ invasion? The first thing is to get the fundamental nutrition right. Birds that are vitamin and mineral deficient simply cannot respond effectively. Their cell walls will be poorly formed and they cannot repel invaders or fight back rapidly. Producing billions of white cell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ill be impossible. Sadly, through lack of knowledge, most cage and aviary birds around the world are not fed satisfactory diets. Research in America suggests that the number of malnourished birds is as high as 98%! Many bird vets will tell you that 90% of the cases they see have malnutrition as the basis of their illness.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bird keepers don't care, it simply highlights the lack of good information available. Secondly we can help by minimising stress. Stress reduces the immune response. This can be caused by poor housing, moulting, breeding, poor nutrition (again), overcrowding, changes in housing or companionship, over exposure to germs and a host of other factors. It is commonly reported that many drugs depress the immune response. So care should always be taken when considering whether drugs or immune support are the best options. And remember there are no anti-viral drugs available for your birds! The biggest problem with stress is that it feeds on itself. A stressed bird gets ill. Illness causes stress.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some birds die so quickly! Many wild animals are capable of treating themselves when they get ill. Somehow they are able to identify plants and other materials that help them feel better. Many of these are plants that, if eaten in large quantities, would be poisonous to the animal. However in moderation they hurt the germs more than the host. Unfortunately our captive birds are unlikely to have the freedom of choice and food selection to respond to sickness in this way. We could respond to sickness in our birds by using appropriate herbs but this requires excellent stockmanship (to detect the problem early) and a detailed knowledge of herbal medicine. However by carefully selecting safe herbs The Birdcare Company is able to give natural support to birds as part of their regular diet. These herbs can prevent some specific diseases, support the digestive system (prebiotics) and help the immune system. We incorporate some of these ingredients into our Feast range of softfoods making them quite unique in the health benefits they provide. Although Feast is prov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with parrot owners many prefer to add the herbal supplement Flourish to moist foods instead. Feast and Flourish are part of the firm's more extensive supplement system and readers are strongly advised to ensure their birds are also getting Daily Essentials 3 and CalciBoost for fully comprehensive supplementation. You have read quite a lot about white blood cells in this article. For them to have a powerful impact on disease they need to be produced in their billions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Each cell has to be complete so all the raw materials required for cell production must be available in adequate quantities. Partly we are back to the basic nutrition story again. More importantly each new cell needs a complete compliment of genetic material. This can very quickly get into short supply especially when the bird is under infectious attack. So, when birds get infectious diseases, we recommend products with extra quantities of these key ingredients. We call this our 'white cell support system' and you will find it in Guardian Angel. The Flu and you Our white cell support system is available for you too. The product FightBack is designed for human use and provides excellent immune system support. Take it at the first sign of any infection (sore throat, swollen glands etc) and help your immune system fight the invaders! AVIAN INFLUENZA By Alan Jones B.Vet.Med, M.R.C.V.S Ornithology, avian medicine surgery In the light of recent extensive publicity on Avian Influenza, the Parrot Society UK has the following comments: The situation is changing from day to day and requires regular monitoring in the light of latest developments. Since changes are so rapid, printed reports are quickly outdated. Please use the PSUK website for the latest details. Such monitoring should NOT rely on the alarmist articles in the tabloid press, which suggest we shall all be dying in the next few weeks of this disease. Rather rely on balanced scientific evidence given by PSUK and DEFRA ( www.defra.gov.uk ). Sensational news sells newspapers! I repeat comments made earlier: The avian influenza virus exists in wild populations of waterfowl, and is brought into the UK every winter by migrating birds. We have never had epidemics of avian influenza occurring in parrots before. The most susceptible species are waterfowl and poultry; whilst it has been reported in pigeons, parrots, raptors and other species, such events are so unusual as to be reported in scientific journals. The recent death of just one parrot out of a large group in quarantine supports this, and that bird was infected because of close contact with infected finches from Asia. Virulent strains of the virus infecting waterfowl will kill these birds before they reach these shores, unless the virus spreads further west across Europe. Importation of the virulent virus into this country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via poultry products or imported infected birds. Provided we continue to ban poultry products from known infected areas, then the former should not be a problem. Our quarantine methods for the importation of birds will prevent the release of the virus into the country, as has been proved by the above mentioned reported case of the parrot from South America. Birds smuggled in illegally pose a different problem that requires addressing. Perhaps a temporary ban on parrot imports should be called? This will give time for a longer term discussion on the benefits or otherwise of this trade, while aiding the immediate control of spread of the virus. The Parrot Society supports the idea of such a ban. Just over 60 people have died in the last two years of the H5N1 strain of avian 'flu virus in S E Asia. Over 12,000 people die every winter in the UK alone of ordinary human influenza. This gives some kind of perspective to the worldwide problem. Look at the scaremongering about SARS a few years ago, with people travelling around airports wearing face masks ?did that ever develop into the predicted worldwide mortalities? Currently reported human cases have occurred almost exclusively in humans exposed to concentrated levels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owing to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poultry in close proximity to humans in S E Asia. The scare is that the H5N1 strain of avian 'flu will mutate into a form that will spread from human to human, thus making an epidemic more likely. This is a big 'if', requiring simultaneous infection of a human with both avian and human strains of the virus for such mutation to take place. Whilst health authorities have to be prepared for such an eventuality, the likelihood is still very low. Predicted numbers (guestimates?) of 50,000 people dying in the UK are pure alarmist guesswork, and in any case are not massively above the normal influenza mortality rate. Comparisons are made with the 1918 pandemic, in which millions died worldwide. Times have changed since then: nursing and isolation facilities have improved no end; antibiotics are available to treat secondary infection; anti-viral drugs are available to treat the worst affected; vaccines can be produced quickly once a pathogenic strain is identified; early warning and detection are both much improved in the last 100 years. Vaccines are available for poultry, BUT ONLY in doses suitable for chicks of a few days old, and they are given in drinking water to flocks of several hundreds. This vaccine is NOT effective in other species nor in adult backyard poultry. Currently available influenza vaccines given to vulnerable human patients every winter may offer some cross-protection to avian influenza, but specific vaccines produced for the particular strain would be more appropriate. Government contingency plans suggest that sufficient will be made available in the event to vaccinate every person in the UK, but initially those in the frontline of risk ?avian rescue centres, wildfowl collections, poultry workers, avian veterinarians ?will be offered protection. Indoor pet parrots should be quite safe. You DO NOT need to have your much-loved pet budgerigar or parrot put to sleep in case it gives you avian influenza!! Outdoor aviary birds are theoretically at more risk, especially if sited close to ponds and lakes with waterfowl, or poultry farms. Such aviaries should be covered with Perspex sheeting to prevent contamination with wild bird droppings. Food and water bowls should be regularly cleaned and disinfected; food stores should be sealed from possible contamination by rodents or wild birds. Food, water, and sleeping areas should be sited where wild birds cannot gain access. Visitors to the aviary should be monitored, and banned if coming from a suspect area. In other words ?the normal bio-security methods that we should all be taking on a regular basis anyway, to control diseases such as Newcastle Disease, Salmonellosis, Psittacosis, PBFD, PDD, etc? Be vigilant! Look out for sick or dying wild birds in the area. Check your birds for signs of bad breathing or sore eyes, or loss of vitality. Even if present, these do not necessarily mean avian 'flu, many other infections will produce such signs, but they should be investigated. Certainly for the moment further gatherings of birds at local clubs or other shows is not a good idea. Apart from the slight potential risk of spreading infection, it will fuel the anti-bird publicity that is rife and benefi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Witness the publicity in the newspapers this weekend, and especially in the Daily Mail of Saturday 22 November. This prominent article has obviously been prompted by the anti-birdkeeping lobby, and they have jumped on the bandwagon of the current avian 'flu hysteria to attack the P S show at Stafford. Representatives from DEFRA and the RSPCA were present, as well as several avian vets, and all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standards at the show. However, the fact remains that such publicity will go against the Society and others in the field, and if more shows take place in the near future (Newark, Kings Lynn) in the face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re is no doubt that further publicity will do aviculture no good at all. The fact that the Daily Mail article simply regurgitates old arguments and examples from protectionists' past campaigns, and that the photograph is of a cockatoo with PBFD are irrelevant ?the damage is done. It is still a very large picture of a very sick bird, and to Joe Public it will stick in their minds and looks awful! At the moment, the risk of Avian Influenza being introduced into the UK remains low. The risk of humans being infected is even lower. However, we need to remain vigilant and take sensible precautions as outlined above. Contingency plans have been put in place by Government, Human Health and Veterinary authorities, and DEFRA, and regular updates of the situation are posted on the DEFRA website. Such information should be noted in preference to the scaremongering of the popular media, and there is no cause for panic at this stage as far as parrot, parrakeet, and other cage and aviary bird keeping is concerned. Alan K Jones 24/10/05 . (求各位高手的译稿)
个人分类: 乱搜偶得|1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年第7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杨学祥 2009-1-27 09:37
广西确诊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患者经救治无效身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6日20:38 卫生部网站   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梁某,男,18岁,现住广西北流市。患者2009年1月19日发病,即日前往当地卫生院就诊,后于1月24日转入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因患者病情危重,经全力救治无效于1月26日死亡(新浪编者注:这是今年1月6日以来中国内地发现并报告的第7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其中5人已死亡)。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曾接触过病死禽。1月25日,广西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患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1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卫生部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已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全部密切接触者实行严密的医学观察,积极开展全面、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截至目前,所有密切接触者未出现异常临床表现。   该病例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有关国家通报。 相关阅读: 江西万名防疫员坚守岗位防控禽流感 贵州确诊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患者病情危重 春节期间预防禽流感应注意增强自身抵抗力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26/203817114983.s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1月第六例:贵州确诊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杨学祥 2009-1-25 16:15
  中新网 1 月 25 日电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贵州省卫生厅 1 月 25 日通报,贵州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周某,男, 29 岁,现住贵阳市云岩区。患者 2009 年 1 月 15 日发病,当日即前往省人民医院就诊,现病情危重,贵州省卫生部门正在卫生部专家组的指导下全力进行抢救。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有活禽市场暴露史。 1 月 23 日,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 H5N1 核酸阳性; 1 月 25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样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 H5N1 核酸阳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卫生部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已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采取了必要的防控措施,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实行严密的医学观察,并及时开展全面、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截至目前,所有密切接触者未出现异常临床表现。   该病例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有关国家通报。 相关阅读: 新疆乌鲁木齐 1 名女子感染禽流感死亡 山东禽流感致死患者生前以卖麻辣烫为生 湖南省怀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死亡 北京山西山东各确诊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1 】 截止 1 月 25 日,今年我国已有 6 例出现【 2-6 】。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研究员对当前人禽流感总趋势的推测: 中国人禽流感散发病例还将不断出现。 他透露,截至今年一月七日,包括北京报告的一例确诊人禽流感死亡病例在内,中国内地已累计发现确诊人禽流感病毒 (H5N1) 病例三十例,死亡二十例。全球十五个国家确诊人禽流感病毒病例三百九十三例,其中死亡二百四十八例,病死率超过百分之六十 。 流感大流行有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 。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不仅是厄尔尼诺年,而且是太阳黑子极大值年(峰年),流感爆发强度大,成为历史上危害最大的流感三次大爆发; 1900 年和 1977 年不仅是厄尔尼诺年,而且是太阳黑子极小值年(谷年),流感爆发强度小,因而常常被忽略不计。 2007-2008 年为太阳黑子极小值年, 2011-2012 年为可能的太阳黑子极大值年。我们在盘点 2008 年时作如下点评:由于 2008 年还没有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流感爆发可能延迟到太阳黑子最大值年的 2011 年,强度也会増大。 2009-2011 年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值得关注 。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是流感大爆发的前兆。关注下一个厄尔尼诺事件【 13-15】 ! 参考文献 1. 贵州确诊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患者病情危。 2009 年 01 月 25 日 15:26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25/152617112694.shtml 2. 蔡丽娟。新疆乌鲁木齐一名女子感染禽流感死亡。 2009 年 01 月 24 日 15:57 乌鲁木齐在线。 http://news.sina.com.cn/h/2009-01-24/155717110073.shtml 3. 魏铭言。北京确诊 1 例人感染禽流感致死病例。 2009 年 01 月 07 日 04:09 新京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7/040916991099.shtml 4. 高风。山西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2009 年 01 月 17 日 23:46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17/234617065828.shtml 5. 曾利明。山东确诊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患者已死亡。 2009 年 01 月 18 日 21:43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h/2009-01-18/214317069863.shtml 6. 曾利明。湖南确诊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2009 年 01 月 19 日 21:08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h/2009-01-19/210817076341.shtml 7. 曾利明。流感中心称我国人禽流感散发病例将不断出现。 2009 年 01 月 09 日 19:28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9/192817013244.shtml 8.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3 ): 1-8 9. 杨冬红,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与预测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08,2(5): 1-10 10. 杨学祥 .2008 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刊发时间: 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11. 杨学祥 . 美国气象专家预测:明年形成拉尼娜天气的可能性较大 . 发表于 2008-12-30 10:01:4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7658 12. 杨学祥。盘点 2008 年全球气候异常。发表于 2008-12-21 9:24:3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2064 13. 杨学祥 . 2009 年流感信息:北京确诊 1 例人感染禽流感致死病例 . 发表于 2009-1-7 7:12 :4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8931 14. 杨学祥 . 山西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 发表于 2009-1-18 3:09:4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0559 15. 杨学祥 . 厄尔尼诺是爆发前兆:人禽流感散发病例将不断出现 . 发表于 2009-1-19 19:16:1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0768
个人分类: 备忘录|1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尼病猫致两人死亡:传播禽流感的中间宿主
杨学祥 2009-1-22 07:05
印尼病猫致两人死亡:传播禽流感的中间宿主 杨学祥 新华网雅加达 1 月 21 日 电 ( 记者 赵金川 ) 印度尼西亚卫生部 21 日证实,最近又有两名雅加达郊区的居民死于禽流感。印尼卫生部发表声明说,勿加泗镇的一名 6 岁女孩 1 月 2 日 死于禽流感,另一名文登镇的 29 岁妇女于去年 12 月 16 日死于禽流感。两人的 H5N1 型病毒检测均呈阳性。死亡的妇女是去年 12 月 11 日开始生病的。此前,她的猫在吃了鸡肉后死亡,她可能是被死猫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女孩则从去年 12 月 23 日开始发高烧,她的猫也曾在吃了从市场买来的鸡后死亡。自 2003 年印尼首次出现禽流感疫情以来,这个国家已有 139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 115 人死亡,是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 人们早就知道猫能感染禽流感。 2006 年 2 月 28 日 德国宣布,在该国位于波罗的海的吕根岛发现了一只死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1 的猫。猫流感拉响红色警报,欧洲四国紧急下达禁猫令。 4 个欧洲国家 3 月 1 日 下令限制家猫的行动自由。这 4 个国家是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他们是在德国发现了一只死于高致病性禽流感 H5N1 的野猫之后做出这一决定的。他们担心,受感染的宠物有可能把禽流感病毒传染给人类。不过世界卫生组织当天发表声明说,目前还没发现人类因为接触感染了禽流感的猫而染病的病例。一位动物学家表示,猫与猫之间是可以传染禽流感的 。 2006 年 2 月 27 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宣告,野生动物也会散播禽流感,而且可能因感染禽流感死亡。来自一百个国家的专家将在三月于巴西开会,评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次史无前例的评估将在三月十九日于巴西库里蒂巴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八次会议公布。《生物多样性公约》又说,候鸟和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媒介,但野生生物也可能带有该病毒,甚至将它的力量加强,再传给人类 。 1890 年、 1900 年两次世界流感大流行均为 马流感 所致(第一次和第二次流感大流行)。我国和前苏联 1974-1977 年(第六次世界流行)在远东地区爆发的俄罗斯流感也与 马流感 有关( EII ),在马属动物间流行后相继在人间发生相同亚性感染。 1914-1918 首发于美国的西班牙流感即为猪流感所致(第三次世界流行),数百万头猪发病,数千头死亡,随后 1918 年 2 月于堪萨斯地区人群爆发, 4 月随同盟军远征军传播至法国, 5 月传至西班牙、非洲、俄罗斯、中国, 1919 年传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历时一年,为最严重的世界流行,死亡 2000-5000 万人。 1878 年意大利首发报告, 1959 年苏格兰鸡中首先发现禽流感 H 5 N 1 ,此后多次爆发。 1997 年 5-12 月,香港出现禽流感人感染 18 例, 6 例死亡。 1957-1958 年爆发亚洲型流感(第四次世界流行)、 1968-1969 年爆发香港型流感(第五次世界流行) 。 科学研究表明, 1918-1919 年最严重的世界流感大流行的病毒也源于禽流感,流感爆发一般流程为禽流感首先在禽类中间传播,然后感染野生动物和猫、狗、猪、马等哺乳动物,最后毒性增强,感染人类。在 1918-1919 年西班牙流感和 1977 年俄罗斯流感爆发前,都存在 1914-1917 年猪流感流行和 1974-1976 年马流感流行的 2-3 年动物流感爆发阶段。 据新华社 2006 年 6 月 10 日 电,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一个狗舍最近暴发罕见狗流感疫情。不过科学家认为,狗流感目前对人尚不具有传染性。据美国媒体报道,加州南部小镇欧申赛德的一个狗舍最近有 64 只狗出现流感症状。研究人员对其中两只狗进行了抽检,结果显示,它们感染了H 3 N 8 型流感病毒。H 3 N 8 型狗流感病毒是由一种马流感病毒变异来的。 2000 年,科学家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现,马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到一些灰狗身上。由于狗身上出现这种病毒十分少见,因此狗对于这种病毒尚无免疫力。目前看来,狗流感对人不具传染性,但不排除狗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可能 。 两年半后,美国媒体日前报道说,一种狗流感病毒正在国内流行,养狗人士看着自己的宠物咳嗽不止引起恐慌。更糟的是,据专家称,这种病毒是由马流感变种而来,目前还没有任何疫苗能够对付这种病毒。这种会引发咳嗽、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狗流感正有蔓延趋势。已经使美国 7 个州的赛狗场连续发生致命事件。最早被发现的病例是佛罗里达州一家赛狗场的 24 只灰狗,其中 8 只最终病死。最早研究佛州狗流感事件的佛罗里达州大学免疫学家肯达克劳福德解释说,通常,染病的狗只会出现咳嗽症状,许多情况下还会进一步演化为肺炎,有时甚至发展出严重的并发症而最终致命。她说:这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目前我们掌握的相关信息还很少,无法做出预测,但我认为(感染此病毒后)死亡率在 1 %到 10 %之间。克劳福德说,这种狗流感比较容易在一起圈养的狗群中传播,但也有可能在大街上等公共场所传播,除了狗之间能互相传播外,病毒也可以经由接触过病狗的人传播给健康的狗 。 在禽流感高发之际, 美国狗流感流行死亡率达 10% ,增大了人禽流感和人兽流感相互传播的渠道和爆发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这种病毒是由马流感变种而来,目前还没有任何疫苗能够对付这种病毒。马和狗是哺乳动物,比禽类更加与人类相似,因而也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关注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六大气候特征 ,关注禽流感和动物流感的蔓延和发展 。 印尼猫敲响了禽流感的警钟。 参考文献 1. 赵金川。印尼卫生部证实两人死于禽流感。 2009 年 01 月 21 日 23:14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9-01-21/231417091753.shtml 2. 邓然。猫流感拉响红色警报 欧洲四国下达禁猫令。 2006 年 03 月 02 日 来源:新闻晚报。 http://news3.xinhuanet.com/world/2006-03/02/content_4247579.htm 3. 耿健。欧洲首次在猫身上发现致命禽流感病毒 ( 图 ) 。 2006 年 03 月 02 日 08:0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6-03/02/content_4245719.htm 4.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3 ): 1-8 。 5. 美国暴发罕见狗流感。时间: 2006 年 06 月 10 日 11:59 来源:青年时报。 http://news.sohu.com/20060610/n243660852.shtml 6. 责任编辑:杨志民。美国狗流感流行死亡率达 10% 。发布日期: 2009-01-20 稿件来源: 三农在线 http://www.farmer.com.cn/hy/xmsy/xmdt/200901/t20090120_421302.htm 7. 杨学祥 . 警惕 2012 年太阳风暴激发世界流感大流行 . 发表于 2009-1-20 6:27:3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0826 8. 杨学祥 . 美国狗流感流行:动物流感频发值得警惕 . 发表于 2009-1-20 16:04:5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0912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2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禽流感发病由北向南 专家称候鸟可能携病毒南迁(转载)
杨学祥 2009-1-22 02:25
禽流感发病由北向南 专家称候鸟可能携病毒南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1日03:26 金羊网-新快报 视频:湖南怀化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患者死亡 来源:东方卫视《东方新闻》   本月6日以来,我国相继报告4例人禽流感病例,且3人已经死亡。从时间和地理上看,疫情分布似乎随寒流呈南下趋势,由于广东未来将持续降温,市民担心禽流感疫情在广东发生。专家表示,目前病例之间处散发状态,由于冬春季节气温下降,以及候鸟携病毒南迁等原因,疫情南移属正常现象。   ■新快报记者 范如石   4确诊病例呈南北分布   自1月6日北京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之后,17日、18日、19日,分别在山西、山东、湖南相继确诊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从地图上看确诊时间和地点明显呈由北向南逐渐移动趋势。从时间和发病地点来看,也是先在北京有人感染之后,再出现有人在湖南、贵州感染(山东病例感染来源不明)。   由于禽流感病毒喜冷怕热,根据天气预报,广东地区从今天开始就逐渐降温,23日气温还将有明显下降,因此有市民担心,人感染禽流感疫情会不会随寒流杀到广东?   家禽没有发病人先感染   统计显示,我国人禽流感病例70%以上的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冬春季(11月至3月) ,在地域上以南方省份为主,农村多于城市。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病毒分离表明,人感染的病毒仍来自于禽类及其污染环境中循环的禽流感病毒。目前已发生的4个病例中,有3例发病前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病死禽类,或者是在发病前去过活禽市场,只有山东的感染源来历不明。   记者昨日从广东省农业厅获悉,目前还没有监测到广东有禽流感疫情,也没有接到农业部有关其他地区禽流感疫情爆发的通报,仅江苏在鸡蛋中发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但截至目前,已有4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且3人已经死亡,这一情况已引起 各方注意。   发病由北向南属正常   针对今年禽流感疫情的新形势,记者昨日采访了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畜牧兽医师蔡树淦。蔡树淦表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情况从北到南分布是正常的。他解释,基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特点,冬春季节气温下降,天气比较寒冷,禽流感病毒就会比较活跃,而这正是候鸟从北向南迁徙的时候,因此病毒很有可能随候鸟被带至南方。加上禽类在天气寒冷的季节抵抗力相对下降,因此感染病毒的几率也增大,这三个原因使得禽流感疫情往往呈现由北向南发展的趋势。   但此次连续几例禽流感疫情均是人感染,且是在没有发现禽类爆发疫情之前,又是呈南北分布。对此,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近期的几例人禽流感病例属于高度散发状态,病例之间没有联系,这和以前的发病情况基本一致。人禽流感的散发病例在我国还有可能发生,但目前尚无大面积爆发的迹象。   农业厅将加强家禽免疫   据了解,近年来每年冬春季节期间都有禽流感疫情爆发,因此广东全年都密切监控禽流感疫情情况。农业厅在去年入冬以后,尤其是香港发现禽流感病例后,农业厅就立即发布了紧急防控禽流感通知,并多次组织飞行检查,和督促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昨日,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畜牧兽医师蔡树淦介绍,目前全省43个省级禽流感监测点和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目前为止暂未发现有禽流感疫情。全省家禽禽流感免疫密度达113%,部分家禽已进行过多次免疫,居全国前列。   蔡树淦表示,随着今后气温逐渐降低,广东省农业厅将继续加强对野生鸟类的监测,以及家禽的免疫工作,对部分疫苗有效期过期的家禽,及时进行补疫。   年关将近鸡价略升   尽管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发生几起,但记者昨日从家禽批发市场了解到,目前广州生鸡价格并没有受禽流感影响。尽管确诊病人近在湖南,但从湖南运过来的生鸡价格也一直呈上升趋势。白云区江高镇三鸟批发市场的一位湖南批发商告诉记者,冬至以来,由于广东市场需求旺盛,湖南的货源很紧缺,因此湖南鸡的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已经从12元一斤上涨至14元一斤。   16岁男生染禽流感死亡   北京山西山东湖南各报告一例病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湖南省卫生厅了解到,湖南省日前确诊的怀化市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已于20日上午8时10分左右死亡,此前卫生部和湖南省多名临床专家和流行性病学专家对患者进行共同抢救。   据湖南省卫生厅通报,16岁的男性患者吴某家住贵州省黔东南州,今年1月8日在贵州发病,因病情加重,于1月16日转入湖南省怀化市住院治疗。1月17日,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1月1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曾接触过病死家禽。   20日上午,湖南省紧急召开冬春季高发传染病防治会议,要求全省相关部门和各地严格落实责任制。疫情发生后,怀化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已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实行严密的医学观察,并及时进行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   更多内容请点击健康频道 http://news.sina.com.cn/h/2009-01-21/032617085033.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1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狗流感流行:动物流感频发值得警惕
杨学祥 2009-1-20 16:04
美国媒体日前报道说,一种狗流感病毒正在国内流行,养狗人士看着自己的宠物咳嗽不止引起恐慌。更糟的是,据专家称,这种病毒是由马流感变种而来,目前还没有任何疫苗能够对付这种病毒。这种会引发咳嗽、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狗流感正有蔓延趋势。已经使美国 7 个州的赛狗场连续发生致命事件。最早被发现的病例是佛罗里达州一家赛狗场的 24 只灰狗,其中 8 只最终病死。最早研究佛州狗流感事件的佛罗里达州大学免疫学家肯达克劳福德解释说,通常,染病的狗只会出现咳嗽症状,许多情况下还会进一步演化为肺炎,有时甚至发展出严重的并发症而最终致命。她说:这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目前我们掌握的相关信息还很少,无法做出预测,但我认为(感染此病毒后)死亡率在 1 %到 10 %之间。克劳福德说,这种狗流感比较容易在一起圈养的狗群中传播,但也有可能在大街上等公共场所传播,除了狗之间能互相传播外,病毒也可以经由接触过病狗的人传播给健康的狗 。 据杨海等人研究,马流感( EI ): H 1 N 1 和 H 2 N 2 多见, 1890 年、 1900 年两次世界流行均为 EI 所致(第一次和第二次流感大流行)。我国和前苏联 1974-1977 年(第六次世界流行)在远东地区爆发的俄罗斯流感即与此有关( EII ),在马属动物间流行后相继在人间发生相同亚性感染。猪流感( SI ):常以 H 1 N 1 多见, 1914-1918 首发于美国的西班牙流感即为 SI 所致(第三次世界流行),数百万头猪发病,数千头死亡,随后 1918 年 2 月于堪萨斯地区人群爆发, 4 月随同盟军远征军传播至法国, 5 月传至西班牙、非洲、俄罗斯、中国, 1919 年传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历时一年,为最严重的世界流行。禽流感( AI ): 1878 年意大利首发报告, 1959 年苏格兰鸡中首先发现 H 5 N 1 ,此后多次爆发。 1997 年 5-12 月,香港出现禽流感人感染 18 例, 6 例死亡。 1957-1958 年爆发亚洲型流感(第四次世界流行)、 1968-1969 年爆发香港型流感(第五次世界流行) 。 在禽流感高发之际, 美国狗流感流行死亡率达 10% ,增大了人禽流感和人兽流感相互传播的渠道和爆发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这种病毒是由马流感变种而来,目前还没有任何疫苗能够对付这种病毒。马和狗是哺乳动物,比禽类更加与人类相似,因而也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1. 责任编辑:杨志民。美国狗流感流行死亡率达 10% 。发布日期: 2009-01-20 稿件来源: 三农在线 http://www.farmer.com.cn/hy/xmsy/xmdt/200901/t20090120_421302.htm 2.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3 ): 1-8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6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东山西各确诊一例人禽流感病例
Medicine 2009-1-19 16:10
继本月初录得一个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后,中国近两日又确诊了两个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一人死亡,一人病重。 死亡的是山东省一名27岁张姓女子,住在山东省济南市,本月5日发病,病情加重后入院治疗,抢救无效,前日傍晚8时40分死亡。 一名两岁的山西女童也在前天被确诊染上禽流感,目前病情危重。 据山西省卫生厅前晚通报,这名彭姓女童是该省吕梁市孝义市人,本月7日在湖南发病,11日随外祖父母回到山西,病情加重后于14日就诊于山西省汾阳医院,经对症处理后无明显好转,遂于14日晚转至山西省儿童医院。目前,山西省卫生部门正在卫生部专家组的指导下抢救她。通报没有说明这名女童是如何得病,为何会到湖南去。 当地政府已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全部密切接触者实行严密的医学观察,积极开展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截至目前所有密切接触者未出现异常临床表现。 有关当局17日对上述两名患者的样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 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春节前全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时期,任何疫情的爆发都令人担心扩散的问题。 中国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和部分国家通报这两个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正在和中方保持密切联系。 一名19岁女子因感染禽流感本月初在北京死亡,她生前在河北省一个市场买了活鸭,在现场宰杀后带回家,清洗过鸭内脏并且进食鸭肉。这是去年2月以来,中国发生的首例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但世卫组织不认为这个病例构成新的公共卫生威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西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杨学祥 2009-1-18 03:09
新华网太原 1 月 17 日 电(记者高风)记者 17 日晚间接山西省卫生厅通报,山西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通报介绍,患者彭某,女, 2 岁,现住山西省吕梁孝义市。患者 2009 年 1 月 7 日 在湖南发病, 1 月 11 日 随外祖父母回到山西,病情加重后于 1 月 14 日 就诊于山西省汾阳医院,经对症处理后无明显好转,遂于 14 日晚转至山西省儿童医院。目前,患儿病情危重,山西省卫生部门正在卫生部专家组的指导下全力进行抢救。 1 月 17 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对患者样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 5 N 1 核酸阳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卫生部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已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于 2009 年 1 月 17 日 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全部切接触者实行严密的医学观察,积极开展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截至目前所有密切接触者未出现异常临床表现。据介绍,该病例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研究员对当前人禽流感总趋势的推测, 中国人禽流感散发病例还将不断出现。   根据全球及中国内地人禽流感疫情形势,结合动物疫情形势,可以预见中国人禽流感散发病例还将不断出现,感染来源不明的病例可能依然存在,共同暴露将导致家庭聚集性病例出现。   他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今后每新增一个病例,都将为病毒通过适应性突变或基因重配来提高其人际间传播能力创造机会,因此禽流感的防控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他透露,截至本月七日,包括北京报告的一例确诊人禽流感死亡病例在内,中国内地已累计发现确诊人禽流感病毒 (H5N1) 病例三十例,死亡二十例。   流行病学分析表明,三十个病例中超过七成病例发病集中在冬春季,除南京二例病例为家庭聚集性病例外,其余病例散发分布在十四个省、市,三十个县区,且以南方省份为主;农村多于城市。   舒跃龙强调,其中十五例发病前曾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病死禽 ( 四病例所在地确诊动物禽流感疫情 ) ;十七例发病前曾去过活禽市场;一例感染来源不明;一例发病前曾长时间护理过人禽流感病人。该病例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和肠道排泄物获得感染的可能性最大,但也不排除其在活禽市场获得感染的可能。   他透露,新确诊的北京病例病毒分离工作正在进行中,对确诊病例中分离到的二十三株禽流感 (H5N1) 病毒进行的基因序列和抗原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病毒分属二个不同组,但均是禽源,未发现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重组的证据;病毒的受体特异性和血凝素抗原连接肽特性仍为禽源,与人流感病毒不同;因此认为目前中国的人感染仍来自于禽及其污染环境中循环的禽流感病毒。   舒跃龙指出,目前已知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途径主要是禽到人的传播,直接接触病死禽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食用未经深加工的禽类制品也有潜在危险。活禽市场是城市病例感染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尚有近四分之一病例感染来源不明,尚不能排除环境到人的传播途径。   自二 00 三年以来,全球有十个国家报告了四十五起聚集性病例,九成以上聚集性病例均发生在有血缘关系且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中,极少数为邻居、朋友或来自同一地区的病例。多数聚集性病例存在共同暴露史,但在亲密身体接触前提下亦存在有限的人传人。   据知,一九九七香港首次报道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1) 疫情,确诊病例十八例,死亡六例。二 00 三年十二月越南报道人禽流感病毒病例。   截至今年一月七日,全球十五个国家确诊人禽流感病毒病例三百九十三例,其中死亡二百四十八例,病死率超过百分之六十 。 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 。 2006 、 2008 、 2011 、 2015 、 2018-2019 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 2007 年、( 2010 年)、 2013-2014 年、 2016-2017 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 2007 、 2011 、 2018 、 2022 年是可能的太阳黑子极值年。加强这些年份的地震和禽流感的防范和监测非常重要 。 由于 2008 年没有发生厄尔尼诺事件,而拉尼娜事件持续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所以,流感大爆发的时间将向后推迟。我们在 2008 年年初就指出厄尔尼诺事件向后推迟的可能性 。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不仅是厄尔尼诺年,而且是太阳黑子极大值年(峰年),流感爆发强度大,成为历史上危害最大的流感三次大爆发; 1900 年和 1977 年不仅是厄尔尼诺年,而且是太阳黑子极小值年(谷年),流感爆发强度小,因而常常被忽略不计。 2007-2008 年为太阳黑子极小值年, 2011-2012 年为可能的太阳黑子极大值年。我们在盘点 2008 年时作如下点评:由于 2008 年还没有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流感爆发可能延迟到太阳黑子最大值年的 2011 年,强度也会増大。 2009-2011 年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值得关注 。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是流感大爆发的前兆。关注下一个厄尔尼诺事件 !   人民网东京 1 月 17 日 电 ( 记者于青 ) 据共同社报道,东京都町田市真光寺町的鹤川疗养医院 17 日表示,院内发生了流感, 75 名住院患者和 24 名医院员工共计 99 人被传染,其中 3 人已经死亡。东京都政府已经对该医院进行了入内调查,并指示院方采取措施彻底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件。   院方称,本月 3 日一名 20 多岁的女员工患了流感。 6 日以后,院内 11 栋医疗大楼内有 7 栋的住院患者受到了传染。死亡的三人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 77 岁、 85 岁和 100 岁。三人于 9 日出现发烧症状,尽管接受了流感治疗药物达菲和抗生素的治疗,但两名高龄者仍在 11 日死亡, 77 岁的女性则于 16 日死亡。受感染者中有 66 名患者和 21 名员工曾接种过流感疫苗。   东京都福利保健局表示,町田保健所在 7 日接到医院的联系后曾要求院方防止传染扩大, 2 人死亡后于 13 日和 14 日进入医院内进行调查。福利保健局就发生多起感染病例一事表示正在确认应对措施是否恰当 。 参考文献 1. 高风。山西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2009 年 01 月 17 日 23:46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17/234617065828.shtml 2. 曾利明。流感中心称我国人禽流感散发病例将不断出现。 2009 年 01 月 09 日 19:28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9/192817013244.shtml 3.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3 ): 1-8 。 4.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5. 杨学祥 .2008 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刊发时间: 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6. 杨学祥 . 美国气象专家预测:明年形成拉尼娜天气的可能性较大 . 发表于 2008-12-30 10:01:4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7658 7. 杨学祥。盘点 2008 年全球气候异常。发表于 2008-12-21 9:24:3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2064 8. 杨学祥 . 2009 年流感信息:北京确诊 1 例人感染禽流感致死病例 . 发表于 2009-1-7 7:12 :4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8931 9. 于青。东京医院内发生流感导致 3 人死亡。 2009 年 01 月 17 日 22:05 人民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9-01-17/220517065742.shtml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3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卫生局称北京发生禽流感人传人概率几乎为零(转载)
杨学祥 2009-1-8 04:56
世卫接到北京出现禽流感致人死亡病例通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00:57 新华网   新华网日内瓦1月7日电 (记者 杨伶)世界卫生组织7日发布禽流感最新疫情通报说,中国卫生部6日向该组织通告了出现在中国北京的一例H5N1型禽流感病毒致人死亡的病例,世卫组织已做好了应邀提供技术援助的准备。   世卫组织表示,任何一例H5N1型禽流感病毒人类感染病例都会令人担忧,但在家禽屠宰及制备过程中发生的个案不会改变有关禽流感病毒引发人类大流感的风险评估结果,目前这种风险仍处于第三阶段(初级阶段),即新病毒引起了人类感染,但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并不容易。   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03年H5N1型禽流感疫情再次出现以来,全球已诊断出392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248人死亡。在中国,共出现了31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21人死亡。 卫生局称北京发生禽流感人传人概率几乎为零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8/005716998001.shtml 卫生局称北京发生禽流感人传人概率几乎为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02:1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8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北京市卫生局7日下午针对北京市近期发生的一起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召开了新闻通报会,专家表示,目前北京发生禽流感人传人的概率几乎为零,请广大市民放心。   1月6日北京市卫生局通报了北京市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黄某发病于2008年12月24日,1月5日救治无效死亡。   目前北京市已经启动了二级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相关流行病的监测和防控;设立佑安医院和地坛医院作为人禽流感救治指定医院;在县区一级成立专家组,一旦出现病人可以及时会诊。   据介绍,人感染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北京市这起人禽流感病例发生后,医疗机构对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116名人员进行了医学观察,至今尚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据介绍,禽流感通常出现在雀鸟身上,家禽及候鸟患上此病几率较高。人如果没有接触受感染的活家禽、雀鸟及其粪便就无须过分担心会患上禽流感。即使有人类患上禽流感的个案存在,也没有证据显示这种病毒能有效传播。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8/021316998294.shtml 河北燕郊行宫市场关闭活禽交易(图)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 02:01 京华时报   昨天,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行宫市场,几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工作。本报记者夏永摄   本报讯 (记者赵颖)昨天,卫生部门确认,因禽流感致死的黄燕清曾在河北省燕郊行宫市场购买过鸭子。昨天中午,河北省三河市燕郊行宫市场位于市场东侧的活禽交易区域已经被警戒线围起,面积约50平方米,三个入口均有警察把守,禁止人员靠近。   据旁边一个豆制品商贩说,前晚大部分商户关门后,警方将活禽区封锁,并有穿白衣的人对里面进行了喷洒消毒。一提起活鸡活鸭,警戒线附近的其他商贩们都神情紧张。当有记者模样的人靠近摊位,三河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便会横在中间,称不允许和普通民众接触。   三河市畜牧局杨姓副局长表示,事发后,畜牧局已经对活禽摊位及其附近区域进行多次消毒,消毒后要进行实地检测,随后还要进行再次消毒。   晚上5点20分左右,从封锁区域内一家商铺内,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搬出四五个白色大塑料袋,塑料袋口可以隐约看到有禽类羽毛。随后工作人员仍反复进行了消毒。   活禽去向仍在调查   昨天下午3点30分,三河市政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三河市政府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洪江称,前晚得到通知后,连夜关闭了燕郊地区所有活禽市场,停止一切活禽交易,并对各活禽市场外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但所涉及到的具体市场数并不清楚。   此前,三河市曾接到北京市疾控中心的协查函,并对燕郊行宫市场经销活禽的15名从业人员进行了检测,并未发现异常,目前,这15人已在家观察,并定时汇报体温测试结果。   此外,三河市还对全市医疗机构内共6814名住院患者进行普查,并特别针对其中的2608名发热患者进行检查,也未见任何异常。全市所有养禽场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排查,禽群健康状况良好。   洪江表示,行宫市场活禽摊位每日销售量很少,基本都是当天进货当天卖完,这些活禽的准确来源和销售去向,三河方面还在追踪。对于死者生前医疗费和商户的损失,洪江称目前工作还未进展到这一步。   医院未见异常   黄燕清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后,曾前后就诊管庄医院、潞河医院和北京胸科医院。   昨天下午4点左右,潞河医院内一切如常,医生和护士并未有防护服等特殊防护措施。潞河医院院办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称,此事属于重大疫情,一切对外说法都要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8/020116998201.s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70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9年流感信息:北京确诊1例人感染禽流感致死病例
杨学祥 2009-1-7 07:12
新京报讯 ( 记者魏铭言 ) 北京市卫生局昨天通报,北京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该患者于 1 月 5 日 死亡。   市卫生局称,这位死亡的禽流感患者姓黄, 19 岁女性,生前住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 2008 年 12 月 24 日 发病, 12 月 27 日 症状加重后入院治疗,经全力救治无效,患者于 2009 年 1 月 5 日上午 7 时 20 分 死亡。 1 月 5 日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对患者标本进行平行检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病毒 (H5N1) 核酸阳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卫生部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疫情发生后,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加强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同时,对全部密切接触者实行严格的医学观察,截至目前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目前,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   本报讯 ( 记者叶洲 ) 昨天,卫生部表示,卫生部和农业部有关专家最近曾就今年的动物禽流感及人禽流感疫情进行了风险评估。专家预测,今年发生动物禽流感的可能性大。 新闻发言人毛群安称,卫生部已经对全国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工作包括病人的诊断、治疗标准,以及对疫情的监测、报告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并根据过去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有些管理的要求进行了调整,今年提出要在过去的基础上加大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监测力度 。 中新网 2007 年 12 月 22 日 电 据中央电视台消息,气象学家们根据目前的观测预言, 2008 年极有可能发生大流感。消息称,对于 1890 年到 2004 年天气数据的研究,可以观察到流感大流行年份的六个气候特征。气象学家们根据目前的观测预言, 2008 年极有可能发生大流感。而医学家们则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提出了同样的警告。从 2003 年至今,流感大流行的潜在风险越来越高。尤其是禽流感不仅每年出现,在全球还有扩大的趋势。 2008 年,爆发流感的可能正在迫近 。 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 。 2006 、 2008 、 2011 、 2015 、 2018-2019 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 2007 年、( 2010 年)、 2013-2014 年、 2016-2017 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 2007 、 2011 、 2018 、 2022 年是可能的太阳黑子极值年。加强这些年份的地震和禽流感的防范和监测非常重要。如果 2007 年是太阳黑子谷年 m , 200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 2008 年则是 m+1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 , 2008 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 44 天),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 2000-2030 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这样, 2008 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爆发。 2007-2008 年是否是强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相互转换是禽流感是否爆发的关键。 2008 年、 2011 年、 2018 年是可能的流感爆发年 。 由于 2008 年没有发生厄尔尼诺事件,而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所以,流感大爆发的时间将向后推迟。我们在 2008 年年初就指出厄尔尼诺事件向后推迟的可能性 。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不仅是厄尔尼诺年,而且是太阳黑子极大值年(峰年),流感爆发强度大,成为历史上危害最大的流感三次大爆发; 1900 年和 1977 年不仅是厄尔尼诺年,而且是太阳黑子极小值年(谷年),流感爆发强度小,因而常常被忽略不计。 2007-2008 年为太阳黑子极小值年, 2011-2012 年为可能的太阳黑子极大值年。我们在盘点 2008 年时作如下点评:由于 2008 年还没有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流感爆发可能延迟到太阳黑子最大值年的 2011 年,强度也会増大。 2009-2011 年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值的关注 。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是流感大爆发的前兆。关注下一个厄尔尼诺事件! 参考文献 1. 魏铭言。北京确诊 1 例人感染禽流感致死病例。 2009 年 01 月 07 日 04:09 新京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7/040916991099.shtml 2. 叶洲。卫生部:今年动物禽流感发生可能性大。 2009 年 01 月 07 日 04:11 京华时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7/041116991227.shtml 3. 编辑:陈国栋。流感流行预警升级 世卫组织公布三大流感毒株。搜狐网。 2007 年 12 月 22 日 0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ohu.com/20071222/n254235759.shtml 4.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3 ): 1-8 。 5.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6. 杨学祥 .2008 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刊发时间: 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7. 杨学祥 . 美国气象专家预测:明年形成拉尼娜天气的可能性较大 . 发表于 2008-12-30 10:01:4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7658 8. 杨学祥。盘点 2008 年全球气候异常。发表于 2008-12-21 9:24:3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2064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3481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治疗禽流感方面动物研究所取得突破性进展
Medicine 2008-12-23 09:04
2008年4月28日Science News以TRIPPING UP AVIAN FLU为标题评论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野生动物疫病研究组和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合作在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杂志上发表的科研论文RNA interference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H5N1 by inhibiting viral mRNA with siRNA expression plasmids( http://www.sciencenews.org/index/generic /activity /view/id/31576/title/Tripping_up_avian_flu)。该项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以及中美国际合作项目(IOZ/CAS-USDA Joint Project)的资助下完成的。 当前,由于治疗禽流感的技术和方法尚未成熟,加之现有的禽流感疫苗或药物在预防禽流感方面往往作用不佳。中科院动物所何宏轩研究员带领的野生动物疫病研究组,利用siRNA表达质粒载体,将根据保守区序列设计的siRNA片段导入到哺乳动物细胞系和鸡胚中,结果发现siRNA片段抑制了H5N1禽流感病毒在细胞和鸡胚中的增殖和病毒蛋白的表达。 Science News在评论中指出,在以往研究中多数研究人员都利用腺病毒载体而不是DNA环携带siRNA导入到动物细胞中,然而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往往可以清除腺病毒,这可能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原因。DNA环即所谓的质粒,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而且还可利用细菌进行大规模生产。该研究组利用siRNA表达质粒作为载体将siRNA片段导入哺乳动物细胞系或鸡胚,发现siRNA片段可以抑制禽流感病毒的增殖。众多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的一部分基因在很多突变株中具有很强的保守性,该研究组就是根据这部分保守性基因序列设计siRNA表达质粒载体,同时希望将来这种质粒载体能够对其它的禽流感病毒变异株也有效。另外,麻省理工学院的病毒学家Herman Eisen认为尽管这种方法具有相当难度,但是仍然值得推广。 来源: 动物研究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