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恐龙时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恐龙不迁徙的后果很严重
热度 2 gzchengzhi 2012-5-1 13:04
  在广东河源已经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其中恐龙蛋化石尤其引人注目,数目达到了 15000 颗。   这说明在恐龙时代末期,有一群恐龙被困在了这一地区,生衍繁殖,历经大约几十万年之久。   对于最终这群恐龙是如何灭绝的,目前最权威的理论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资奎教授提出的火山喷发导致恐龙蛋中金属铱元素含量偏高,使其无法孵化出恐龙蛋,致使这部分恐龙最终灭绝 。   我这里也提出一个新的看法,我觉得恐龙蛋中铱元素含量偏高,可能是一个累积的结果。就是恐龙长期在一个地方繁殖,不进行候鸟式的迁徙,则恐龙体内的重金属元素就会出现日积月累的现象,并逐渐影响到其后代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使之升高。   这一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恐龙觅食范围非常大,这样恐龙就可以将其居住范围很远以外的地区的食物吃掉。   正常情况下,各地区的植物中重金属含量是比较小的,然而恐龙吃了这些植物以后,回到其居住地河源,并留下大部分的排泄物。   植物中的营养成分被消化后可以进入生物链循环。而植物内部所包含的重金属则无法消化,最终残留在河源,导致河源地区金属铱元素的含量偏高,进而影响恐龙体内的重金属含量。   考虑到恐龙在这一地区生存的时间超过几十万年,这种重金属的累积效应是可能存在的。   如果这样的假设成立的话,那就意味着,恐龙必须远距离迁徙才能够消除这样的体内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否则恐龙在地球上的生存时间不可能达到一亿多年之久。 古气候探秘 灭绝前夕的盛宴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discovery/201109/9ff4b01d-c9f8-4723-b0b6-67349d8e7389.shtml
5404 次阅读|4 个评论
动物体个头大小的进化:变小容易、变大难
热度 10 DNAgene 2012-2-2 00:45
世界上的生物体个头大小千差万别,甚至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间,也有成百上千倍的差别。大家最熟悉的是猫和老虎,二者长得很像,属于同一个科,猫科,体重差别上百倍。几年前,Science报道了像水牛一样大的老鼠( A Rodent as Big as a Buffalo )。这些个头差异是怎样进化的呢?看过一些恐龙记录片的网友大概知道,恐龙时代,哺乳动物的祖先刚出现在地球上时,大小就像现在的老鼠。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的个头猛增,出现了像猛犸象、鲸鱼之类的巨兽。 最近PNAS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陆地动物体重增加一千倍大约需要5百万代,水生动物(如鲸鱼)快一些,需要大约3百万代。更有趣的是,作者发现,个体变小得进化就快多了,比变大相同倍数所需的时间快了10倍以上。也就是说,大动物中进化产生小动物很容易,但小动物中进化产生大动物就难了。 为什么变小容易、变大难呢?由于无法访问全文,暂时不知道作者有没有深入讨论其中的原因。我做一点猜测,大家一起讨论。 进化快慢可能的决定因素存在于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基因突变,二是自然选择,三是随机漂变。 会不会个体大的突变发生频率远低于个体变小的突变呢?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一些影响个体大小关键基因,活性增强突变会使个体变大,活性减弱突变会使个体变小。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癌症研究中获得一些启示。癌症的发生,既有原癌基因活性增强的突变引起的,也有肿瘤抑制基因活性减弱的突变引起的。也就是说,现有的正常基因,活性变强和活性变弱的突变都很常见,虽不敢说绝对相同,至少可以说差别不太大。 另一种可能就是,变大和变小的突变虽然在自然界中以类似的频率出现,但变大的突变比变小的突变适应环境的可能性小。大的容易被淘汰,小的容易活下来。想想自然界养活一种大象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生境(或专业一些,生态位),而养活一种老鼠又需要多少空间和资源。变大的突变使自己进化的路越来越窄,变小的突变使自己进化道路越来越宽。小个子们高兴一下吧,我们有进化优势(开个玩笑)。 最后一种可能,随即漂变。生物界存在这样一个规律,生物体个体越大,有效种群越小,自然选择的效率越低,随机因素对进化的影响越大(这里面的背景知识,请查阅种群遗传学有关书籍)。使个体进一步变大的突变,即使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也不一定能在自然选择中保留下来。相反,个体变小,随机因素的作用变弱,只要变小的突变有利就会很快在种群中扩散。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感觉新变异对现有种群大小的影响不会太大。 参考文献 Richards S, There and Back Again. http://the-scientist.com/2012/02/01/there-and-back-again/ 。 Evans AR et al. The maximum rate of mammal evolution. PNAS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2/01/26/1120774109.abstract
个人分类: 生物进化|8051 次阅读|31 个评论
平面的人与立体的人——由立体电影想到的
hillside 2011-5-21 11:51
  我曾写过博文“大写的人与小写的人”,现在想就“人”再发表一点想法。   南京古生物馆最近增加了一个科普项目。一部由多位院士与电影工作者合作,制作了约40分钟的恐龙时代的写实型影片。   由于带学生实习,每年都要去古生物馆,以前播放的是一部国外制作的原始时代的DVD视频,感觉也还不错。但一比之下,视觉冲击高下立现。   前几天曾应邀去南京某高校担任演讲评委并点评,同时在本单位也担任了一次辩论赛评委。演讲是关于“七一”的,效果尚可,因为主旋律本来就比较统一。辩论赛是围绕“人类是否是自然界的保护界”展开的,感觉明显单薄。演讲赛所在学校学生以文科为主,辩论赛学生为理科学生。   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不由想到一对词语:平面的人与大写的人。为简化起见,我只用三维作比喻。我将年龄作为一维(时间维),科学素养作为一维,人文素养作为一维。只有年龄维、科学维,思维近于平面,我称作“平面人”;只有年龄维、人文维,思维近于平面,我也称作“平面人”。   只有三维并存的人,才堪称得上是立体人。此处,我把DVD视频称作拟三维(假三维?),而把立体电影称作真三维(暂忽略立体电影的虚拟性引起的理解上的所谓真实性。)
个人分类: 教育放谈|277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