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理解难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难在知其所以然
热度 4 jianxu 2011-7-30 13:36
美国的 G 公司,产品为一种小型但技术含量很高的科学仪器附件,销售给全球的科学研究实验室。其员工不到 300 人,大都拥有博士学位。公司的口号是“ We get it! ”。他们将此口号译为中文的“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用俗话说就是, 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显然,高技术是智力上的竞争,是以科学进步作为坚实基础的。 科学的努力在于正确地理解并揭示出错综复杂自然现象的基本规律与秩序。 也就是回答我们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所发生的原因,回答“为什么”? 现代科学的起源被认为是在公元前 600 多年的古希腊。古希腊的米利都人试图去理解水蒸气冷凝的变化过程,探究宇宙的形成与运行。人类开始通过“自然的原因”去解释所有的一切。所以,薛定谔才会说,“ 没有希腊精神影响的地方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 牛顿在思考,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落下?(由于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在问自己,“ 如果我坐在一束光线上,而且拿着一面镜子,我能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像吗? ”(相对论) ………….. 踏上科学的探索之路并不难。只要努力工作,试验、观察、获得一批数据也不难。 难的是如何去理解我们所得到的结果,如何通过理性的分析提炼出新的认知。 尽管这对我们的智慧是一种挑战与考验,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不思进取,轻言放弃。在时间与能量允许的范围内竭尽所能去一搏,那才是真正的研究,也是我们的工作。否则,便一事无成。对科学大厦的构建没有任何实质性贡献。或许是受制于我们的天赋,在许多情况下,对于那些复杂的问题终究是无法释然,那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依靠什么去理解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为什么? ” 靠的是思考!想象力!阅读文献,了解历史,借用他山之石。 如若实在想不出来,没有进展,就暂离实验室、办公室,去旅游,去度假,换个环境。真正的冥思苦想之后,一定会自然地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它们仍然会无意识地工作。或许突然在某一天,一觉醒来便有了答案或进展,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忙碌了大半年之后,今天是一周暑期休假的第一天。但愿此前我们大脑中思考所残留的记忆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在某一刻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灵感。 …………. 又想起了小布拉格的那句话:“ The essence of science lies not in discovering facts, but in discovering new ways of thinking about them. ” 相关链接 与其多 “ 劳力 ” ,不如多 “ 劳心 ” 把参考文献研究到位是 “ 必须 地 ” 博士论文:老生常谈的问题 学会量化地观察与思考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4527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1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