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微流控芯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水凝胶三维微流控芯片及在其上构建的血管芯片
热度 3 heyongzju 2018-10-16 16:32
水凝胶三维微流控芯片及在其上构建的血管芯片 65 Vessel‐on‐a‐chip with Hydrogel-based Microfluidics.pdf 摘要:水凝胶是细胞三维培养及组织体外构建的最理想材料,显然也是构造器官芯片(微流控+微组织)的最理想平台。然而目前的微加工工艺多用来加工硅、硅橡胶、聚合物等材料,迄今为止缺乏稳定可靠的水凝胶微制造方法,这也严重制约了水凝胶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应用。 有没有可能发展出稳定的水凝胶微流控芯片制造方法? 这几年课题组一直在探索有无可能基于全水凝胶构造微流控芯片,并在这种高生物相容性的芯片上进一步构造出器官芯片,为器官芯片的制造提供全新的思路。 我们提出了一种制备水凝胶基微流控芯片的新方法:设计了芯片二次交联策略,可实现具有任意复杂内部流道的凝胶基三维微流控芯片的制造。该芯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同层芯片间的键合强度和芯片本体一致。 我们采用常用的细胞三维培养用的水凝胶:海藻酸盐、明胶、GelMA制造了水凝胶芯片,并对其机械性能及生物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 采用课题组所产业化的GelMA生物水凝胶制造的芯片具有最佳的性能,可快速促进芯片上细胞的功能化形成 。 利用这种新型的水凝胶微流控芯片,我们建立了体外血管模型,CD31、Vinculin及Ve-Cadherin抗体染色表明,我们成功构建出了接近体内血管功能的血管芯片。随后通过炎症诱导因子的加载,模拟了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条件下血管的炎症反应。本芯片可于组织血管化过程、心血管疾病、器官芯片、肿瘤药物筛选等领域。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贺永教授课题组发明了一种基于二次交联的凝胶基微流控芯片制造新方法,能够构造具有不同复杂内部流道的凝胶芯片,进而接种血管内皮细胞,形成具有血管形态和功能的血管模型。通过凝胶基血管芯片的构建不仅可以模拟血管的主要功能,还可以借助微流控手段施加各种流体剪切及生物因子的刺激。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重现体内的血管环境,它可以应用于血管化过程研究,心血管疾病研究,体外组织工程器官芯片的构建,肿瘤药物筛选等。本方法可实现微流道高强度封装,便于物理剪切力、生物因子等施加刺激;同时水凝胶也为营养渗透以及分子扩散提供了高效支撑。 相关论文 Vessel-on-a-chip with Hydrogel-based Microfluidics 近日刊登在 WILLY 旗下的 SMALL 杂志上。第一作者为聂晶博士生、高庆博士后、王怡栋生,通讯作者为贺永教授和转化医学院的陈伟教授。 基于二次交联的凝胶基微流控芯片制造工艺及原理 一直以来,器官芯片的基底材质通常是 PDMS ,塑料、硅等适合于微加工的材料, 水凝胶可否作为微流控芯片的材料呢? 我们设计了一种 Bottom-Up 的芯片制造策略,先加工出带有微槽的水凝胶层(每层水凝胶含有两种水凝胶材料,一种用于固化,一种用于后续的二次交联),然后将水凝胶层堆叠拼装,进行二次交联,实现三维水凝胶微流控芯片制造。用这种方法,可制造带有螺旋形流道、分叉流道、蛇形流道、多层互通流道等的水凝胶芯片。 带有复杂内部流道的水凝胶芯片 基于二次交联方法构造的水凝胶基血管芯片 流道上的内皮细胞逐渐贴壁,增殖,轴向及径向布满整个流道,自发对齐,形成网络结构,流道开始实现血管化,Vinculin蛋白(一种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细胞与支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蛋白细胞)的表达验证了细胞与流道材料间联系的产生,细胞间连接蛋白VE-Cadherin的表达表明了细胞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连接,细胞之间实现明显的交流,内皮细胞功能蛋白CD31的表达进一步验证了血管功能化的实现。此外,通过炎症诱导因子的加载,模拟了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条件下血管的炎症反应。 本方法的优点有: 1. 凝胶基微流控芯片的构建得益于水凝胶材料的固有交联性质,无需引入任何其他材料。 2. 二次交联原理可以应用于任意具有不同交联体系的水凝胶组合。 3. 获得的凝胶基微流控芯片没有任何结合面分界线,完全结合为一个整体。 4.方便构建各种复杂形式的内部流道。 5.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实现血管功能化。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1802368
个人分类: 论文|13688 次阅读|5 个评论
基于3D打印的微流控芯片模块化快速制造
heyongzju 2017-9-16 11:09
基于 3D 打印的微流控芯片模块化快速制造 摘要: 微流控芯片作为集成化学、生物领域中的样片制备,检测分析及细胞培养等功能的平台,在当今的医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目前基于传统技术的3D微流控芯片加工面临加工周期长,制造成本高,芯片功能结构单一的问题,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基于实验方案个体化定制3D微流控芯片,将会为生物医学研究,尤其是体外微环境构建研究提供高效工具。浙江大学浙江省三维打印工艺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贺永、傅建中教授团队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结构设计的3D微流控芯片定制工艺,该工艺能实现基于芯片功能设计的微流控芯片快速制造。本工艺结合生物制造技术,可以快速制造器官芯片,为后续芯片上不同器官的集成模拟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本研究受到国家基金联合基金-浙江省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52 Rapid Customization of 3D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Chips via Modular Structure.pdf 3D 微流控芯片的制造方法一直是微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常见的方法包括:传统技术加工 2D 结构层叠得到 3D 芯片, 3D 打印技术直接制造 3D 微流控芯片和预先制造芯片模组组装 3D 芯片。虽然这些方法制造得到的 3D 微流控芯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实验需求,但是它们无法兼顾医学研究中对芯片材料生物兼容性和芯片制造快速简便的要求,故对于不同的实验环境和实验要求,这些方法制造的 3D 芯片结构和功能需要不断优化及改进,影响芯片内细胞、组织的培养和检测,进而延长实验周期。 我们 课题组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 3D 微流控芯片制造方法,其特点是根据实验需求快速组装芯片模块,在保证生物兼容性的前提下实现 3D 微流控芯片的快速重构。通过课题组前期自行研发的糖打印机,利用糖挤出喷头制造流道图案,浇注 PDMS 固化后翻模得到 PDMS 基的芯片模组。根据实验需求设计,将不同功能的 PDMS 芯片模组及柔性电路、生物支架等附属部件整合,利用快速可逆封装的技术构建完整功能的 3D 微流控芯片。不同功能的芯片设计只需依据设计更换不同功能的模组即可。通过大量的工艺实验,系统解决了 PDMS 模组的成型问题;通过芯片重构实验演示了基于功能设计的芯片快速定制;并通过后续的细胞培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器官芯片快速构建展示了该方法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可能性。 图 1 基于模块化结构设计的 3D 微流控芯片快速制造原理图 图 2 一种适于生物医学应用的集成芯片的快速制造 图 3 基于功能设计的微流控芯片快速重构 图 4 快速定制芯片内的细胞培养研究 图 5 快速定制芯片内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研究 图 6 器官芯片的快速构建研究 目前该成果已在 ACS 旗下的 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期刊发表,题为“ Rapid Customization of 3D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Chips via Modular Structure-BasedDesign ”, DOI: 10.1021/acsbiomaterials.7b00401 。
个人分类: 论文|7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3D打印基于毛细驱动的微流控芯片
热度 1 heyongzju 2016-7-12 07:18
3D打印基于毛细驱动的微流控芯片 38 3D Printed Paper-Based Microfluidic analytical devices.pdf 3D Printed Paper-Based Microfluidic Analytical Devices .Micromachines, 2016, 7(7): 108. 受 Micromachines 主编的约稿,希望能贡献一篇关于 3D 打印与微制造结合的文章,优惠条件是论文可 Open Access 但不收钱。正好手头上正在做 3D 打印与微流控结合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毛细驱动的 3D 打印微流控芯片( μ3DPADs ),其无泵驱动的特点与现有的纸基微流控芯片( Paper-Based Microfluidic Analytical Devices , μPADs )类似。 对于纸基微流控芯片来说,毛细驱动的优点是不需要外界泵驱动,体积小,成本低,非常适合于 Point-of-Care ( POC )系统等资源紧缺的应用场合。但毛细驱动的缺点是流动场都被动的由毛细力控制,无法实现复杂的流动控制及流场的可编程。通过 3D 打印可以将 2D 的纸基微流控芯片扩展到 3D 尺度。维数的增大带来的优势是我们可通过调控其流道深度来实现流速的可控(流场的可编程)。 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证实了该芯片可以是目前 2D 的纸基微流控芯片的有效补充,该芯片适合于希望以无驱方式简化流体驱动的同时又希望能实现一些复杂的流动控制。
个人分类: 论文|9284 次阅读|5 个评论
3D打印微流控芯片及其在化学、生物中的应用进展综述
热度 1 heyongzju 2016-5-3 05:17
3D 打印微流控芯片及其在化学、生物中的应用进展(Developments of 3D Printing Microfluidics and Applications in Chemistry and Biology a Review) 36 Developments of 3D Printing Microfluidics and Applications in Chemistry and B.pdf 去年受 Electroanalysis 杂志副主编 José MPingarrón 教授的约稿,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对 3D 打印微流控芯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结合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理解,写了这篇综述 “Developments of 3D Printing Microfluidics and Applications in Chemistryand Biology: a Review” 。虽然尽力查阅了相关文献,但仍不免有所遗漏,尤其是由于发表周期的问题,近期的一些进展可能没有述及。 微流控芯片 (MicrofluidicChip) 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又称为微全分析系统、微流体芯片等。基于 MEMS 工艺的微制造技术在微流控芯片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现有的微流控制造方法也慢慢暴露了很多缺点。主要体现在维度限制(制造三维微流控芯片比较困难)及小批量制造的成本居高不下。因而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发展,采用 3D 打印制造微流控芯片越来越可行与方便。 本篇综述的目的主要有:( 1 )梳理现有的 3D 打印技术,对各类 3D 打印技术适合于制作那种类型的微流控芯片进行分析,目的是帮助微流控研究人员更好的选择适合的 3D 打印工艺;( 2 )梳理现有 3D 打印微流控芯片进展,包括其在化学及生物学中的应用;( 3 )结合自己的理解,对 3D 打印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做些展望与预测,特别是以后可能会获得大幅发展的 3D 打印微流控芯片技术。 1 熔融沉积( FDM ) 3D 打印方式的微流控芯片制造 挤出成型 3D 打印方法中, FDM 打印技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成本也最为低廉,售价通常在 3000RMB-1000RMB ,故而常被称为桌面式 3D 打印机。如能使用 FDM 打印机很好的解决微流控芯片的制造问题,无疑非常实用、非常方便。当然 FDM 桌面式 3D 打印机的缺点是精度不高,直接用来打印芯片通常会出现泄漏等问题,使用合适的打印材料,可以部分的避免这个问题。另一个方法是使用 FDM 打印打印模具,如觉得模具精度不高,可进行二次抛光,用作快速制造微流控芯片还是比较方便的,需要声明的是,该方法制造芯片的精度大概在几百微米之间。 基于 FDM 工艺打印的微流控芯片 2 光固化 3D 打印方式的微流控芯片制造 光固化 3D 打印方式中 SLA 价格比较贵,不够亲民。而 DLP 工艺近几年发展迅速,有普及的趋势,目前价格也就在 1 万 RMB-5 万 RMB 左右,精度也可控制在几十微米。个人觉得 DLP 工艺的 3D 打印机比较适合于微流控芯片制造,当然光固化树脂的一些特性可能会限制光固化打印微流控芯片的部分应用,而这也是研究人员可以努力的方向哈。基于 DLP 工艺,透明的微流控芯片、内置的 3D 流道相对容易制造出来,具体的部分技术细节还需进一步探索。我比较看好 DLP 技术在微流控芯片制造中的应用。 基于光固化工艺制造的微流控芯片 3 选择性激光烧结 3D 打印方式的微流控芯片制造 由于该方式主要烧结金属材料,价格较贵,在微流控中报道不多,主要见于微反应器的报道。个人觉得用于燃料电池的制氢微反应器可考虑使用这个工艺制造。 4 基于喷墨 3D 打印方式的微流控芯片制造 喷墨 3D 打印有两类成型方式,一类是通过喷射粘结剂粘附颗粒实现 3D 结构制造,这个工艺中液体渗漏是一个问题,个人认为不太适合于芯片制造。另一类是喷射光固化液滴,利用 UV 光固化,这个制造方式接近于前述的光固化工艺,但由于多喷头的作用使得彩色 3D 结构的打印不再是难题。该工艺制造微流控芯片同样有不少报道,理论上将可基于该工艺实现芯片上一些抗体、反应物等的同时打印,我们期待后续会出现这方面的报道。 基于喷墨光固化的微流控芯片 3D 打印 5 叠层制造 3D 打印方式的微流控芯片制造 叠层制造原来是指将切好截面的纸张叠加起来实现 3D 结构的制造,基于该原理可手工制造出芯片的每部分,然后将其叠加起来。个人觉得如果是手工制作,归类于 3D 打印有点勉强。不过目前的有一种融合了基于切纸的叠层制造及喷墨打印工艺的 3D 打印机有望在 3D 纸芯片的制造中获得应用,理论上讲使用喷墨打印头可方便的在纸上沉积各种试剂、而切纸工艺可方便的制造三维纸芯片结构,我很期待后续会有这方面的报道。 6 双光子聚合 3D 打印方式的微流控芯片制造 该工艺精度高,能制造微纳米尺度的流道,可惜受限于设备成本及商业化应用稍显狭窄的问题,该方法还需要成熟期,未来能否有较多的应用还有待观察。 基于叠层制造及双光子聚合的微流控芯片 3D 打印 7 3D 打印生物微流控芯片 /3D 打印生物 MEMS 3D 打印生物微流控可大体分为器官芯片打印及生物打印中的血管化。前者主要目标是在芯片上模拟出器官组织,用于药物筛选等。而后者主要是为了解决器官制造中的营养输送或者说是血供问题。 课题组的生物打印血管化研究工作,同样可用于器官芯片的直接打印 参考文献 116 的血管化工作 8 3D 打印微流控芯片优缺点 Method Principle Material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Suitable microfluidics FDM Extrusion -based Thermoplastic, eutectic metal,ceramics, edible material, etc. Simple using and maintaining, low cost, easily accessible Rough surface, low resolution Mold casting, channel size larger than 200μm, Low-cost chips SLA DLP Photocuring Liquid photosensitive resin High accuracy Limited resin, unbio-compatible Mold casting, Channel size larger than 100μm 3DP-LR Inkjet-based Liquid photosensitive resin High accuracy Very expensive Transparent chips SLS SLM Photomelting Powdered plastic, metal, ceramic, PC, acrylic styrene, PVC, ABS wax, etc. Wide adaptation of materials, high accuracy, high strength Very expensive Reactor with high temperature LOM Paper cutting Sheet material (paper, plastic film, metal sheets, cellulose etc.) Low cost, easy to manufacture large parts Time-consuming, low material utilization 3D μPADs with different agents 3DP-P Inkjet-based Powdered plaster, ceramics sugar etc. Colorful printing Post surface treatment, low strength Unsuitable LDW Two-Phot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Laser-based Glass, fused silica etc. High accuracy Expensive Situations need high accuracy 9 3D 打印微流控芯片展望 个人认为后续 3D 打印微流控芯片有 6 个趋势 其一、从二维面芯片过渡到三维体芯片;其二、直接打印凝胶材质的微流控芯片;其三、针对微流控需要的 3D 打印工艺将会开发得到更多的重视;其四、基于打印工艺直接集成传感器及制动器到微流控芯片中;其五、基于 3D 打印的微流控芯片模块化组装;其六、纸芯片的 3D 打印封装,构成便携式 POC 系统。 更详细的探讨可参考我们发表的论文,欢迎感兴趣的同行交流。
个人分类: 论文|11954 次阅读|2 个评论
基于光敏印章的低成本微结构制造
heyongzju 2015-10-6 19:13
微纳结构在微流控芯片,微电子器件,表面纹理制造,仿生结构等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目前主流的微制造技术包括基于光刻工艺的硅微加工技术、激光,微铣削等直接加工或直写技术,热压,软刻蚀等基于模版的复制技术。 基于光刻技术精度高,工艺成熟,但加工周期长,成本高适合工业化生产。直接加工或直写技术精度相对较低,由于需要专用而昂贵的加工设备,成本较高。而基于模版的微复制技术,由于模版可多次利用,在批量化微制造上有不小的优势。 MEMS 相关的产品开发时,无不要经历多次的反复迭代过程,在产品迭代中设计人员希望能快速看到所设计出的具体产品,并进行后续的分析测试,以快速改进,加快研发进度。但目前的光刻技术价格昂贵,反复迭代设计成本过高,模版复制技术需要硅片制造的模版,导致其迭代速度较慢,而直写工艺的精度及成本较高。 课题组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光敏印章垫材料能够用来快速制造各种微制造所需的模板,通过多次复合曝光可实现不同尺度微结构的嵌套加工,通过调整曝光掩膜的灰度,可实现不同深度微结构的一次性成型。考虑到光敏垫成本非常低,非常适合于微结构的快速制造,可作为软刻蚀及微浇注等工艺的复制模板。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所见即所得的快速微制造方法,无需传统 MEMS 微制造漫长等待周期。 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 13522, “A facileand low-cost micro fabrication material: flash foam” 25 A facile and low-cost micro fabrication material_ flash foam.pdf 及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旗下期刊RSC Advances, 2014, 4,63860-63865, A low-cost and rapid microfluidic paper based analytical device fabrication method: flash foam stamp lithography 16 A low-cost and rapid microfluidic paper-based analytical device fabrication m.pdf 基于光敏印章的微制造原理 曝光前后光敏印章表面 采用铬掩膜在光敏印章表面进行曝光,所制造的微结构 二次曝光所获得的跨尺度结构(光敏印章表面) 通过控制掩膜灰度,可一次曝光获得不同微结构深度,可制造真正的三维微结构,而不是准三维结构 基于光敏印章模版所制造的具有不同深度的人造皮肤 基于光敏印章的软刻蚀工艺(soft lithography) 软刻蚀工艺制造的微流道等结构 基于光敏印章的纸基微流控芯片制造工艺(microfluidic paper-based analytical device)
个人分类: 论文|6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甜蜜的芯片打印-用于三维微流控芯片制造的3D打印机
热度 2 heyongzju 2015-4-6 22:10
甜蜜的芯片打印-用于三维微流控芯片制造的3D打印机 ( Printing 3D microfluidic chips with a 3D sugarprinter, Email: yongqin@zju.edu.cn ) 摘要:三维微流控芯片具有集成度高、流道结构复杂,在流体操控、生物化学分析检测、药物筛选、片上器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一向是微流控芯片研究领域的难点。微流控芯片制造中常用的光刻及刻蚀等传统MEMS工艺进行三维微流控芯片的制造工艺繁琐、成本高昂,这也是目前三维微流控芯片报道较少的原因。浙江大学浙江省三维打印工艺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探索、成功研发了用于三维微流控芯片制造的3D打印机,并基于打印出的芯片进行了细胞立体培养,展示了该3D打印机在微流控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微流控芯片( microfluidic chips )及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全分析系统 / 芯片实验室( Lab on a chip )及片上器官( Organ on a chip )在基于微流体的生化分析、检测、操控、细胞培养、药物筛选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而具有三维流道结构的 3D 微流控芯片,具有集成度高、可真正实现三维的流动及操控,相比目前常用二维微流控芯片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实现三维微流控芯片的制造业一直是业界的研究热点及研究难点。众多研究人员基于传统的 MEMS 光刻制造工艺,发展了一些三维微流控芯片的制造方法,但制造工艺繁琐、成本高昂,难以真正实用。目前也有使用三维打印机进行微流控芯片制造的报道,但类似光固化类的三维打印机受困于分辨率,使得打印出的流道有诸多局限。如材料的限制,不能使用微流控芯片分析领域常用的、已被大量实验证实可靠的材料,同时微流道表面粗糙,不透明使其进行后续的流体操纵及分析也有很大的局限。 浙江大学浙江省三维打印工艺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熔融牺牲层工艺的三维微流控纸芯片的 3D 打印制造方法 。通过课题组自行研发的三维打印机,将熔化的糖打印出来作为三维流道的牺牲层材料,将液态 PDMS 打印出来作为芯片的主体材料。待 PDMS 固化后,将芯片放到水中溶解掉牺牲层,即可实现三维微流控芯片的制造。其重要优点有 1 、使用微流控芯片中常用的 PDMS 材料作为芯片的主体材料,无毒、透明、透气,可确保其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生化分析、片上器官等研究中。 2 、熔融的糖作为牺牲层材料,由于表面张力作用,打印出的结构表面光滑,可实现光滑流道的制造。 3 、糖极易溶于水,便于牺牲层的快速去除。 3D 微流控芯片打印机原理图 打印三维立体网络结构的芯片 糖打印机打印的二维及三维微流控芯片 微流控芯片细胞培养 目前该成果已在 Springer 旗下的 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 期刊发表,题为“ Printing 3D microfluidic chips with a 3D sugar printer ”。 19 Printing 3D microfluidic chips with a 3D sugar printer.pdf
个人分类: 论文|7300 次阅读|3 个评论
纸基微流控芯片的3D打印制造
热度 4 heyongzju 2014-12-12 08:29
摘要:纸基微流控纸芯片(paper-based microfluidic analytical devices, μ PADs )是一种新兴的微流控分析技术平台,具有成本低、加工简易、使用和携带方便等优点,在临床诊断、食品质量控制和环境监测等应用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浙江大学浙江省三维打印工艺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3D打印工艺的 μ PADs 快速制造方法,为 μ PADs 广泛应用 提供了可能。 微流控纸芯片(纸基微流控纸芯片, paper-basedmicrofluidic analytical devices , μ PADs )采用纸张作为基底替代硅、玻璃、高聚物等材料,这种分析器件被称为纸上微型实验室,也称微流控纸分析器件。由于微流控纸芯片有如此多优越的性能,在临床诊断、食品质量、环境监测等众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加工手段,包括紫外光刻、蜡印、等离子处理、喷墨打印、喷墨溶剂刻蚀、绘图、柔印和激光光刻等微流控纸芯片的加工技术。但这些技术无法 兼顾成本、速度及精度,难以适应 μ PADs 未来的大批量需求 。 浙江大学浙江省三维打印工艺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光固化成型( SLA ) 3D 打印工艺的微流控纸芯片制作方法,大大降低了纸芯片从设计到制作完成的时间 。该方法首先将滤纸浸入 UV 光敏树脂中使之疏水化;然后紫外光的选择性照射来获得局部固化的滤纸;最后用无水乙醇洗去未固化的 UV 树脂后获得带有亲疏水通道的纸芯片。整个操作步骤简单省时,无需掩膜的制作,大大降低了纸芯片制作的时间和成本,通过满足 μ PADs 微米级别的精度要求 。本方法可直接采用现有的开源 3D 打印机实现 μPADs 的快速低成本制造,和现有制造方法相比, 其最大特点是2min完成制造过程,易于实现大批量低成本的 μ PADs 制造 。 图 1. 基于动态掩膜的微流控纸芯片制作流程 ( 浸润、曝光、清洗 ) 图2 . 基于本方法的复杂流道制作 课题组对纸芯片制作过程中的正面反面紫外曝光时间进行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正面曝光时间在 10-15 秒左右最合适,反面曝光时间在 20-25 秒左右最合适。 图 2. 对正面曝光和反面曝光时间的研究 图 4. 基于本方法制作的微流控芯片用于亚硝酸盐检测 目前该成果已在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旗下的 RSC Advances 期刊发表,题为“ Rapid fabrication of paper-based microfluidicanalytical devices with desktop stereolithography 3D printer ”。
个人分类: 论文|10733 次阅读|13 个评论
图解微流控芯片实验室-芯片材料与芯片制作技术(第二章)
starliyan 2012-3-2 23:42
微流控芯片材料的选取: 芯片材料与芯片制作技术, p32-33 制作环境: 在实验室安装较低标准的洁净室 (1000 级或 10 000 级 ) ,在洁净室内安装一个超净工作台,台面达到 100 级
个人分类: 图解微流控芯片实验室|339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