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智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乳房的科学与文化(5)咪咪大智商高?
fs007 2010-7-28 12:20
中国有句俗话,头发长,见识短,中国传统儒学道德体系讲女子无才便是德,头发长,见识短,是男子智力不及时推脱之言,是为了免去跟女子争论时的强辩之言。真要论头发的长短,大家看过《神鞭》,对中华舞术定然大为惊叹,原来要有功夫,一定不要有智力,长发可以断枪、可以裂碑、当然,也可以扫灰,还可以拖地,做起家务来,也不差的。 世界上最长的头发纪录属于中国广西的谢秋平,她的头发在2004年5月8日量超过5.6米,她13岁起就开始蓄发,据说现在她要出门,得有人为她捧着头发,别人洗头用脸盆,她洗头要用大大的脚盆。她如果去练神鞭功夫,恐怕才是真正的打遍天下无敌手。不过,咱们的乐观也不要过度,越南人Tran Van Hay蓄发时间超过她,据说其头发长达6.2米,顶在头上象顶了一个石碾,随时都需要保持平衡,他已经几十年不洗头发了。为头发而活,忍受生活的如此多的不方便,这发长智短的关系应该是明确的。 当然,发长智短的道理也可以延伸到咪大智弱上来的,世界上最大的咪咪纪录是Sheyla Hershey,她以前是歌手、舞手、演员、模特儿,现在她是大咪咪,38KKK,注意不是三K党,而是说她的绕咪周径是64英寸以上,超过她的身高了。她的咪咪是假的,在美国受法律限制,她跑到巴西去充填起来的,据说为她手术的医生,手挚如此重的硅胶,又要进行精细手术,两个都闪了腰。大家如果想感觉一下胸前挂着两个超级咪咪是什么味道,买一个大西瓜,切开了挂在胸前,然后去唱歌、跳舞、当演员试试!不过,Hershey的假咪咪跟Norma Stitz相比,又成了小巫了,人家是56WW,还不塞硅胶的,什么概念?胸前挂两个西瓜。 好了,不那么极端的情况下,咪咪跟智力是什么关系呢?在英文中有一个词,叫Bimbo,冰波女郎,酷酷的,看起来很漂亮,胸挺腿直,但反应迟钝,就是那种形象了。有人猜测,那些胸脯平平的女人,为了弥补先天足,拼命学习,取得成功以后就诋毁咪咪大的女士,所以发明了Bimbo一词,具体如何,恐怕很难说得清楚了。 巴黎大学的Emile Goudeau博士花了九年时间,针对超过6000名女士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咪咪大的女性阅读量明显超过咪咪小的女性。他说,你要寻找有头脑的配偶,显然,观察咪咪大小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标准。咪咪大的女士读着嘴笑圆了,咪咪小的就垂头丧气,不过,该消息来自戏仿网(TheSpoof.com),真实性自不待言。虽然消息是假的,但从科学上说却非没有可能性,咪咪大者行动不便,小咪咪在爬山,大咪咪只好读书了。 另一条能振奋胸大女士信心的消息是真的,一位芝大学者研究了1200个女性,直接测量胸之大小,还用智力测试来测量她们的智力,她把受试者分为五大类,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特小号,她发现,大号以上的女性比其下的女性智商高10点!即使是中号的女性,也比小号的女性要高出好几点来。嘿,是不是这个研究者本身是大胸脯,整出这个研究结果来反讽小咪咪的呢?不是,她本身的咪咪只有32A,标准的胸小智高者。这一研究为数位医生引用过,其研究存在应该是不假的。难怪诗人、艺术家、文学家、以及我们社会的众多精英,看女性时黄斑部位总是冲别人的咪咪而去,那是一种人类高智商者寻找知音的本能啊。
个人分类: 趣侃乱弹|50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乳房的科学与文化(4)咪咪大小跟智力成正比还是反比?
fs007 2010-7-28 12:08
从科学角度如何理解咪咪与智力的关系呢? 这有数条机制要引起人的注意,在动物界,基本上都是雄性动物向雌性动物展示自己的生物特征,比如孔雀开屏,雄孔雀要在雌孔雀面前跷尾巴,供雌孔雀选择,一家选不中,马上跑第二家,尾巴三跷,如果还选不中,只好当和尚孔雀了,那时尾巴跷累了,想跷,都跷不起来了。但在人类,则不一样,雄性更有选择权,雌性要成天挺胸跷屁股,男性看准了,才展开攻势,在中国传统社会,女性更是要羞答答地含蓄地表示认可。 在只有被选举权,没有选举权的传统社会中,男人爱咪咪,女人再笨,也看得出来,由于女性只有被动选择的权利,她们就必须利用现有的资源去吸引男性,咪咪大的女性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咪咪小的也不甘示弱,先天不足,后天弥补,拼命学习,于是乎她们靠着后天的努力,靠知识获胜,所以咪咪与知识的多寡是有可能成反比的。这是弥补效应。 在女性的成长过程中,咪咪大者招风引蝶,要应付过份冲动的男性,她们要浪费很多时间,而相反地,咪咪小者,难得清静,有充分的时间造成她们与咪咪大的同行的竞争优势,她们读得多,懂得多。这叫追求效应。 女性发育过程受激素控制,咪咪中大多数是脂肪,当发育中的女性获得充分的营养时,其咪咪发育就充分丰满,有不少男性,营养过剩时,也能达到B罩杯。有充足的营养,就能保证身体的其它方面的发育,包括大脑的发育,因此智力上也就可能有优势。这叫营养效应。 发育良好的女性,咪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累赘,行动起来抖得别人眼花,其实自己也不舒服,于是乎她们减少此类活动,在小胸女孩子跑出去玩的时候,她们受胸所累,在家看书,智力由此而形成优势,这叫活动效应。前面介绍的巴黎博士研究的就是这类活动效应。 综合这四种效应,我们很难说清楚到底咪咪跟智力有什么关系。最有可能的是营养效应导致咪咪大者有智商上的优势,但是弥补效应与追求效应让小咪咪者拥有更多的知识。在中国,就有不少的太妹,长得漂亮,一点不笨,但无知得很。同样地,中国男人当中,智商高者,反而易于流落街头,他们聪明,学习上就不肯用心努力,有旺盛的精力无法发挥,就搞小动作贪玩,中国老师恨极,于是乎把他们赶出教室,流落街头,要是他们有合适的教育,说不定是中国的莫扎特与爱因斯坦。 在男权社会中,评估女性时,一个女性发明了XX方程,作报告时,如果她漂亮,评委都盯着她咪咪去了,讲的是什么,都搞忘了,大家回去把方程再发明一遍;如果不漂亮,大家都眯着眼睛听讲,听懂了她讲的什么,于是乎大赞她胸不大,挺聪明的。这是为什么大家把咪咪跟智力联系起来的原因。
个人分类: 趣侃乱弹|4708 次阅读|1 个评论
感谢可怕的博客大赛及某个可怕的“风云人物”
ljry8044 2010-6-24 08:40
非常感谢本次博客大赛,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这个可怕的社会,还有某“风云人物”有可能造成的可怕后果。 可怕的博客大赛 首先,博客大赛让我们知道了现今科研、教育等体制的可怕。 本来,我们的科技、教育曾经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培养了一大批大师级的杰出人才,譬如,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致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武汉大学文理学士毕业生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遗憾的是……因为被各种条条框框的评审、考核体制给束缚住了。 博客大赛也是如此,导致大家博文质量直线下滑。使科学网最大程度地远离了科学,趋向于哗众取宠的娱乐八卦网,而且,还影响了参赛选手的身心健康,使其更多地处在一心多用的非自我状态,这也是极不利科研的。 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最佳科学博客奖 杨芳: 她的博文一直是我的最爱,多有收藏。可博客大赛开始后,我就郁闷了,很难看到以前那样深邃、耐读的好文了。期间还提醒了她,结果她更委屈:高质量的博文意味着博客大赛的出局,既然参加了博客大赛,总得拿点成绩吧。于是,推荐者越来越低,抱怨者越来越多,甚至在sohu博客上都有人在叹息其灌水。 所以,杨妹妹既是博客大赛的最大赢家,却也是博文质量的最大输家,非常郁闷,不堪其累。 大赛一结束,便嚷着要休博一个月,幸好苗元华大哥提醒她,身体惯性太大,得渐进着调整,软着陆,杨妹妹也只好认了,虽然讨厌这种感觉,但还不能一下子改变,还得忍受一段时间…… 最佳博客奖一等奖 张旭: 学业和身心健康均受影响,已经到了脖子一经空调吹就常疼痛的地步了,这都是给十大致死致残杀手——久坐给害的,博客大赛逼得其每天在电脑前坐十五六个小时(注意,这还会从整体上降低学习效率),这就是博客大赛一等奖的代价。所幸的是该赛事就一月,现已大为改善。 很多朋友羡慕张旭的聪明才智,殊不知其后付出的艰辛代价。 须知张旭小友原可是既重深度也注重效率质量和身心健康的,是我最佩服的一位博友,所以我不遗余力地将一些天才、大师理念胡乱推销给他,因为当我明白了这些道理时已错过了生理顶峰期,而张旭比我小几岁,更是聪明得多,必会有所成,十年后必是一大牛甚至大师,大家拭目以待吧,能在科学网开博还是挺幸福的。不过,博客大赛影响了这样一位准大师一个多月的时间和身心健康,这个帐该由谁来算?但愿以后别耽误更多。 最佳博客奖二等奖 盖鑫磊 每天五六小时的大赛严重影响了学业,而且,也牺牲了自我。 因为他发现,花时间认真写的高质量博文反倒不受欢迎,随手写的观点性强的附和大众心理的,常能被推荐到首页热门位置,聪明的盖兄显然很快发现了该诀窍,所以,荣获了最佳博客奖二等奖。 所以,盖兄最后感言 :“以后我的博客可能会变得无趣,变得鲜有读者,不过就像科学本来就是少数人的游戏一样,也许这才是科学网博客的本来面目吧”? 人物纪事奖、博客团体一等奖 金小伟: 如此感慨: 平日里我是喜欢写点东西的,并以此作为情绪的释放或者思维的转移,不管是一种发泄也好,还是一种逃脱也罢,堆积文字对我来说总是一件快乐愉悦的事情。可是能像这次能把博客写到想吐可是头一遭,它让我感到了不安,感到烦躁,感觉到了自始至终的疲惫。 显然,这种状态下也只能写出低质量的偏浮躁的博文,但更容易出成绩。 …… 我之所以如此喜爱科学网就是因为有着这么一批坦诚的朋友,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这是厉害或者成功什么的,反倒认为背离了博客主旨,影响了学业和身心(如果是国企老总或者销售员什么的,往往反倒会以为这是聪明能耐了,爱因斯坦在中国只能算是傻瓜)。 大家试想想,如果博客大赛一直延续下来,且评审机制不变,且大赛名次与工资、职称等挂钩,那么,科学网博客会发展成什么模样?这些获奖的参赛选手最终何去何从?重新找回自我还是随波逐流? 不管如何,整体质量再不会恢复至博客大赛之前的水平,参赛选手必然更多地处在一心多用的牺牲自我的状态,大家普遍变得庸俗,不再像追求卓越的科学家,而像个从众的政治家。 一心多用的弊端:参见 一心二用为幻觉,不可取 牺牲自我的弊端:参见 人不能缺失自我,否则易致失败和痛苦 总之,这些会降低人智商,影响身心健康,两者相辅相成,恶性循环。坚持下去,就会演变成常见的现今国企等官员的便便大腹,相应的三高成人病也会接踵而来。 所以,一些朋友为我的牺牲遗憾实是多虑了,如果坚持参赛下去,你们才该遗憾,因为我违背了自己所推崇的拒绝一心多用、坚持自我的理念。 希望下次举办博客大赛时,能更多地强调质量因素,比如,每人限选10篇高质量的博文提交参赛,如此,既利于参赛选手身心质量,也利于提高其科研水准,还能提升科学网博文档次,一举多得,这才应该是博客大赛宗旨所在。 可怕的风云人物 晓飞兄如此点评某位参赛的“风云人物”: 你的博文写的很好、你的知识非常渊博、你的勤奋和聪明更让我佩服、你的决断能力也很强,相信你会有更大的发展,你不拿奖我只能觉得遗憾!没有实力的人是张扬不起来的,要张扬就需要有更大的实力,希望能良性循环!你不能不懂的物理,希望能转到科学网上,也好让我们有机会读读! 事实上,心理学家调研发现,杀人犯、强奸犯和其它罪犯都具有该风云人物的个性特征(当然,这绝不是说该风云人物就会变成罪犯,人家好歹也是留过洋的海龟呢),通常认为自己很强大,是特殊的精英人才,自傲,极具优越感,需要得到优先对待。 但如果遭质疑,真实面目被揭穿,被轻视、贬低,他们就会被激怒,攻击、报复那些质疑、轻视他们的人,许多谋杀和暴力案件皆由此而生。 这次博客大赛充分验证了心理学家的上述论断: 盖鑫磊和张旭两位朋友质疑那位“风云人物”时,立马就遭到了狂傲的攻击报复,科学网取消其获奖资格时,也同样遭其贬斥。 有博友私下里说,这种人将会对科学界产生极大的危害,我不赞同,事实上,他连博客大赛都影响不了,对张旭、盖鑫磊也就只能口诛笔伐(实际上只是自取其辱,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因为没有实权。如果身居高位的院士、院长、部长等等具有同样的性格,那才可能造成最大的危害。权力越大、掌握的资源越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ear ip:112.112.175.* 从这个大赛可以看出中国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功利意识,这就是中国出不了佩雷尔曼的原因;很怀疑这些参赛者将来面对大把的科研资金时会怎样表现;至于你说的那个风云人物,我觉得你不要轻易臧否,至少他的博文读了感觉不错。 博主回复:那个风云人物,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大家分辨着评判吧 其他参赛者,我都持欣赏态度,我觉得他们面对大把科研资金时,应该会做得很好,但只怕他们难得争取到大把科研资金
4028 次阅读|30 个评论
[转载]智商测试
brbaba 2010-6-20 10:30
TEST FOR DEMENTIA下列有4个问题及一个加分题,你必须立刻回答,不能花时间慢慢想,让我们看看你有多聪明。 Ready? GO!!! (scroll down)准备好,向下卷! First Question:第一题 You are participating in a race. You overtake the second place person. What position are you in? 你参加赛跑,追过第2名,你是第几名? Answer: If you answered that you are first, then you are wrong! If you overtake the second place person, and you take their place, you are second! 解答:如果你的回答是第1名,你就错了!你如果追过第2名,你只是取代那人的位置,你是第2名。 To answer the second question, don't take as much time as you took for the first question. 回答第2题,你不能使用与回答第1题相同的时间。 Second Question第二题: If you are in a race, and you overtake the last person, then you are? 你参加赛跑,你追过最后一名,你是第几名? Answer: If you answered that you are second to last, then you are wrong again. Tell me, how can you overtake the LAST person?! You're not having a good time at this! Are you? 解答:如果你的回答是倒数第2名,你又错了!告诉我,你怎能追过最后一名?显然你并未乐在其中! Very tricky maths! Note: This must be done in your head only. Do NOT use paper and pencil or a calculator. Try it. 很诡异的算术!这只能在脑中盘算。不要使用纸与笔或计算器,试试看。 Third Question:第三题 Take 1000 and add 40 to it. Now add another 1000. Now add 30. Add another 1000. Now add 20. Now add another 1000. now add 10. What is the total? 以1000加上40,再加1000,再加30,再加1000,现在加上20,再加一次1000,现在加上10,总数是什么? Answer: Did you get 5000? The correct answer is actually 4100. Don't believe it? Check with your calculator! 解答:得到5000是吗?正确答案是4100,不要相信,用计算器查证吧! Today is definitely not your day. Maybe you will get the last question right? 今天对你铁定诸事不宜,或许最后一题你会答对? Fourth Question:第四题 Mary's father has five daughters: 1. Nana, 2. Nene, 3. Nini, 4. Nono.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fifth daughter? Mary的父亲有5个女儿,第1个女儿 Nana, 第2个女儿 Nene, 第3个女儿 Nini, 第4个女儿 Nono,第5个女儿的名字是什么? Answer: Nunu? NO! Of course not. Her name is Mary. Read the question again! 解答:答案是Nunu吗?不!绝对不是,她的名字是Mary,请再读一次问题! Okay, now the bonus round. You can partially redeem yourself with this one!!!!! 好,现在是加分题。这题可稍稍解救﹙弥补﹚你! Bonus Question加分题: There is a mute person who wants to buy a toothbrush. By imitating the action of brushing one's teeth he successfully expresses himself to the shopkeeper and the purchase is done. Now if there is a blind man who wishes to buy a pair of sunglasses, how should he express himself? 一个哑巴想买牙刷,他模仿刷牙的动作,成功的向店主表达,也完成了购买。现在如果一个瞎子想买一副太阳眼镜,他要如何表达? Answer: He just has to open his mouth and ask. He's blind, not mute - so simple. 解答:他只要张开嘴问即可。他是瞎子,不是哑巴。就这么简单! KEEP THIS GOING TO FRUSTRATE THE SMART PEOPLE IN YOUR LIFE 把这个传下去,以便打击那些你生活中遇到的「聪明人」
个人分类: 科研保健|24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子女的智商和性格究竟遗传自谁?
chrujun 2010-4-21 23:43
根据国外报道,男孩的智商主要由母亲决定,女孩的智商由父母双方决定。父亲主要决定子女的性格。详情请看下面的报道: Thank Dad for Drive - but Thank Mom for Brains... Success in almost any field depends more on energy and drive than it does on intelligence. This explains why we have so many stupid leaders. - Sloan Wilson New York - Another blow to male self-esteem. Researchers say mothers alone may pass on the genes which determine a child's intellectual power, while fathers impart those genes controlling more instinctual, primitive mental functions. An article in this week's New Scientist magazine says studies in mice are revealing that the mother's genes contribute mo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nking' or 'executive' centres of the brain, while paternal gene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motional' limbic brain. Ongoing research at England's Cambridge University is exploring what scientists call imprinted genes, and their role in reproduction and evolution. Imprinted genes differ from other genes in that their activation within the developing child depends upon the sex of the parent from which the gene came. Some imprinted genes work only if they come from the mother, the New Scientist article explains. The same gene is silenced if it is inherited via the sperm rather than the egg. Cambridge scientists stumbled upon this fact in 1984, during research that sought to discover if mammals could grow into maturity when supplied with the genes of just one parent. But they found such androgenetic (mouse) embryos died, because certain vital genes had been switched off by the (donor) father. Delving deeper into this phenomenon, researchers realised that certain genes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cious, higher level of brain function - intelligence - are silenced in the paternal version, but operative in the maternal one. Conversely, genes controlling more primitive limbic function - emotions, and the drives to eat, copulate, and compete - are silenced in the mother's genes, but activated in the father's. In another study, Cambridge researchers examined the brain development of mouse embryos, abnormally weighted with extra amounts of the genes of either one parent or the other. As the embryos matured cells that carried only paternal genes accumulated in clusters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emotional' brain - the hypothalamus, the amygdala, New Scientist reports. In embryos with maternally supplied genetic material, cells containing only maternal genes were absent from the emotional brain. Instead, they selectively accumulated in the brain's executive region (the seat of higher, cognitive intelligence). Of course mice and men do differ. It is very important work, and very, very promising, says Wolf Reik, who is studying the imprinting phenomenon at the Babraham Institute, near Cambridge. However, he admits that, at this stage everyone is a little bit lost as to what it really means. But some psychologists are already trumpeting the discoveries as vindication of Freudian theory. Christopher Badcock, author of PsychoDarwinism , believes paternal genes help build Freud's famous id - the instinctual, emotional, unconscious self-while the mother's genes are behind the more rational, conscious ego. During development, maternal and paternal genes compete for control of behaviour, Badcock writes, culminating in a mind divided into two conflicting parts strikingly similar to Freud's ego and id. Whatever the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experts believe imprint genes (of which only three or four have been identified so far) may number in the hundreds or thousands. Improperly switched on or off, they could also be the cause of numerous genetically inherited diseases. Researchers say more research may lead to ways of controlling the expression of such genes - and reversing the progress of these conditions. Source: Reuters Friday 26 May 1998 from New Scientist 3 May 1997 pages 34 - 39 If you came directly to this page, you may wish to press the Back button below to read the Nature article Mother and Father in Surprising Genetic Agreement on the previous page as its topic is very similar. For Motherly X Chromosome, Gender Is Only the Beginning by Natalie Angier As May dawns and the mothers among us excitedly anticipate the clever e-cards that we soon will be linking to and the overpriced brunches that we will somehow end up paying for, the following job description may ring a familiar note: Must be exceptionally stable yet ridiculously responsive to the needs of those around you; must be willing to trail after your loved ones, cleaning up their messes and compensating for their deficiencies and selfishness; must work twice as hard as everybody else; must accept blame for a long list of the worlds illnesses; must have a knack for shaping young minds while in no way neglecting the less glamorous tissues below; must have a high tolerance for babble and repetition; and must agree, when asked, to shut up, fade into the background and pretend you dont exist. As it happens, the above precis refers not only to the noble profession of motherhood to which we all owe our lives and guilt complexes. It is also a decent character sketch of the chromosome that allows a human or any other mammal to become a mother in the first place: the X chromosome. The X chromosome, like its shorter, stubbier but no less conspicuous counterpart, the Y chromosome, is a so-called sex chromosome, a segment of DNA entrusted with the pivotal task of sex determination. A mammalian embryo outfitted with an X and Y chromosomal set buds into a male, while a mammal bearing a pair of X chromosomes emerges from the maternal berth with birthing options of her own. Yet the X chromosome does much more than help specify an animals reproductive plumbing. As scientists who study the chromosome lately have learned, the X is a rich repository of genes vital to brain development and could hold the key to the evolution of our particularly corrugated cortex. Moreover, the X chromosome behaves unlike any of the other chromosomes of the body - unlike little big-man Y, certainly, but also unlike our 22 other pairs of chromosomes, the self-satisfied autosomes that constitute the rest of our genome, of the complete DNA kit packed into every cell that we carry. It is a supple, switchbacking, multitasking gumby doll patch of the genome; and the closer you look, the more Cirque du Soleil it appears. Although the precise details of its chem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are only just emerging, the X chromosome has long been renowned among geneticists, who named it X not because of its shape, as is commonly presumed - the non-sex chromosomes also vaguely resemble an X at times during cell division - but because they were baffled by the way it held itself apart from the other chromosomal pairs. They called it X for unknown, said Mark T Ross of the X Chromosome Group at the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 in Cambridge. (When its much tinier male counterpart was finally detected, researchers simply continued down the alphabet for a name.) Many of the diseases first understood to be hereditary were linked to Xs span, for the paradoxical reason that such conditions showed their face most often in those with just a single X to claim: men. Scientists eventually determined that we inherit two copies of our 23,000 or so genes, one from each parent; and that these genes, these chemical guidelines for how to build and maintain a human, are scattered among the 23 pairs of chromosomes, along with unseemly amounts of apparent chemical babble. Having two copies of every gene proves especially handy when one of those paired genes is defective, at which point the working version of the gene can step in and specify enough of the essential bodybuilding protein that the baby blooms just fine and may never know its DNA is hemi-flawed. And here is where the Ys petite stature looms large. Because it holds a mere 50ish different genes against its counterparts 1,100, the vast majority of X-based genes have no potential pinch-hitter on the Y. A boy who inherits from his mother an X chromosome that enfolds a faulty gene for a bloodclotting factor, say, or for a muscle protein or for a color receptor wont find succor in the chromosomal analogue bestowed by Dad. He will be born with hemophilia, or muscular dystrophy, or color-blindness. But, hey, he will be a boy, for male-making is the task to which the Y chromosome is almost exclusively devoted. In fact, it is to compensate for the monomania of the Y that the X chromosome has become such a mother of a multitasker. Over the 300 million years of evolution, as the Y chromosome has shrugged off more of its generic genetic responsibilities in pursuit of sexual specialization, the X has had to pick up the slack. It, too, has pawned off genes to other chromosomes. But for those genes still in its charge, the X must double their output, to prod each gene to spool out twice the protein of an ordinary gene and thus be the solo equivalent of any twinned genes located on other, nonsexy chromosomes. Ah, but women, who have two X chromosomes, two copies of those 1,100 genes: What of them? With its usual Seussian sense of playfulness, evolution has opted to zeedo the hoofenanny. In a girls cells, you dont see two pleasantly active X chromosomes behaving like two ordinary nonsex chromosomes. You see one hyperactive X chromosome, its genes busily pumping out twice the standard issue of protein, just as in a boys cells; and you see one X chromosome that has been largely though not wholly shut down, said Laura Carrel, a geneticist at Penn State College of Medicine. Through an elaborate process called X inactivation, the chromosome is blanketed with a duct tape of nucleic acid. In some cells of a womans body it may be the chromosome from Dad thats muffled, while in other cells the maternal one stays mum. Every daughter, then, is a walking mosaic of clamorous and quiet chromosomes, of fatherly sermons and maternal advice, while every son has but his mothers voice to guide him. Remember this, fellows: you are all mamas boys. Source: nytimes.com 1 May 2007 IQ Is Inherited, Suggests Twin Study by Alison Motluk Genes have a very strong influence over how certain parts of our brains develop, scientists in the US and Finland have found. And the parts most influenced are those that govern our cognitive ability. In short, you inherit your IQ. Paul Thompson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and his colleagues used MRI to scan the brains of 10 pairs of identical and 10 pairs of fraternal twins. Identical twins have identical genes, whereas fraternal twins sharing on average half their genes. The twins shared environments, means researchers can separat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certain regions of the brain were highly heritable. These included language areas, known as Broca's and Wernicke's areas, and the frontal region, which, among other things, plays a huge role in cognition. In identical twins, these areas showed a 95 to 100% correlation between one twin and the other - they were essentially the same. The frontal structure, says Thompson, appears to be as highly influenced by genes as the most highly influenced trait we know of - fingerprints. It's extraordinary how similar they are, he says. The finding suggests that environment - their experiences, what they learned in life, who they knew - played a negligible role in shaping it. Fraternal twins were near-identical in Wernicke's area, but less similar in other areas, with about 60 to 70% correlation. Random pairs of people would be expected to have no correlation. Intellectual function The study was all the more interesting in that it found that not only was this gray matter highly heritable, but it affected overall intelligence as well. We found that differences in frontal gray matter were significantly linked with differences in intellectual function, the authors write. The volunteers each took a battery of tests that examined 17 separate abilities, including verbal and spatial working memory, attention tasks, verbal knowledge, motor speed and visuospatial ability. These tests hone in on what's known as g, the common element measured by IQ tests. People who do well on one of these tests tend to do well on them all, says Thompson. It is not known what exactly g is. But these new findings suggest that g is not just a statistical abstraction, but rather, that it has a biological substrate in the brain, says Robert Plomin, of the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in London. Plomin has spent eight years looking for genes behind g. I'm convinced that there are genes, he says, a lot of them, each with a small effect. Stephen Kosslyn of Harvard University in Boston questions whether g should really be called intelligence. G picks up on abilities such as being able to abstract rules or figure out how to order things according to rules. It's the kind of intelligence you need to do well in school, he says. Not what you need to do well in life. Journal reference: Nature Neuroscience (DOI: 10.1038/nn758) Source: newscientist.com 5 November 2001 Stephen Kosslyn appears to be good at abstracting rules and at figuring out how to order things according to rules. Do you suppose that means he hasn't done well in life? Or is that a faulty syllogism? Can you have a high IQ and also have those characteristics you need to do well in life? This article doesn't address that issue. If you can't have both, then can we safely assume that all wealthy people are stupid? See also: Clones of Nature (in the Science section) - for some interesting facts about (mostly identical) twins... Reunions Set off Sex Urges (in the section on Relationships) - When meeting their lost relativ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pondents all experienced an overwhelming and complicated rush of emotions and an almost irresistible sense of falling in love. They all said they had a need to discover an unusual form of closeness and intimacy with their relative, who had felt the same way. Twins in Black and White (in the section on Oddities) - for information on some unusual pairs of twins... To embark on a series of IQ-type tests, including an eighth-grade exam from Kansas in 1895, history and world affairs questions drawn from The Economist , an IQ test from 1970s England, a 4-question Mensa test from today, a visual test of an area problem, and a brief tongue-in-cheek test of creative thinking, see the Intellectual and Entertaining section. Or have your girlfriend do it. Brain Games (in the animation section) - requires a fast connection and Flash. 100 Facts (in the odds and oddities section) - I'll bet you don't know most of them... Realise that your wife/girlfriend/mistress can be lovely and her brains don't matter (and may even get in the way). But the mother of your children (if you want them to grow up not being a burden on you) should at least know how to spell... Moms' Poor Vocabulary Hurts Kids' Future by Karen S Peterson Mothers should teach letters to their babies, talk out loud to them and read books to them regularly and consistently. This is much less likely to happen when the mother is trapped on the bottom rungs of the socioeconomic ladder. - Study co-author George Farkas If a child comes from an economically deprived home with a mom who has a poor vocabulary, by the age of 3 his fate just may be sealed: he will possibly never catch up in school and have lifelong struggles with learning, a new study shows. Those children in our society who grow up in poverty or near poverty are adversely affected by their mother's own vocabulary deficit during their earliest years, when they are learning to speak at home, says George Farkas, a Penn State sociologist and co-author of the study. The vocabulary gap suffered by children emerges at the earliest ages in both disadvantaged black and white homes, he says, and becomes dramatic by 36 months, Farkas says. The problem lessens once a child is in school and comes in contact with verbal teachers and others. By the time the child is 6 and enters first grade, the vocabulary gap doesn't widen any further, Farkas says. After starting school, there is an upward-looking growth curve for the disadvantaged kids that remains parallel with those from more middle-class homes. But his research shows the economically deprived children never truly recover from the damage done in the early, preschool years. Typically, such youngsters don't read as quickly or as well. The first-grade teacher usually is told to get students reading by Christmas, Farkas says. If students come from low-income backgrounds, with a limited vocabulary and often non-standard English grammar and pronunciation, they are in a big predicament. Not only must Mom be reasonably verbal, Farkas finds, but she must instruct in a sufficiently warm and attractive manner so that the lesson takes. It is, he says, necessary for mothers to teach letters to their babies, talk out loud to them and read books to them regularly and consistently. This is much less likely to happen when the mother is trapped on the bottom rungs of the socioeconomic ladder and is consumed by financial and emotional pressures or stresses. Farkas analysed a variety of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 Data, which is funded in part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e analysed separately 3,500 white and 3,300 black children tracked periodically between ages 3 and 12, concentrating on socio-economic classes in each racial group. His findings, he says, show the need for government policies that will reach out to the youngest children in order to create school-readiness skills. Educators and child development specialists have long known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early vocabulary skills, says Ted Feinber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We know how critically important vocabulary is to all of the additional learning skills that are required of schoolchildren throughout their school careers, he says. If they do not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in vocabulary, it does not surprise me that they continue to lag behind. Source: USA Today 12 April 2001 I'm not sure Farkas' study clearly separates cause and effect. If the mothers had a great vocabulary and lots of unstressed time to talk to and play with their kids, they probably wouldn't be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oeconomic ladder in the first place. A good vocabulary is a problematical term anyway - a child growing up in a black ghetto may in fact have a wide vocabulary, able to employ lots of words YOU may never have heard of. Besides, if IQ is inherited from the mother, if she is below average in her skills, is it that surprising her children might be as well? See also: The Vocabulary Deficit (in the education section) - The shortfall in vocabulary is easy enough to explain. A study by well-regarded researchers concludes that the number of words children hear addressed to them increases dramatically with family income. A child of professionals is likely to hear as many as 50 million words by age 4. The child of a welfare parent may be exposed to just a quarter of that number... The Social Market (in the society section) - suppose a deprived single mother, instead of relying on the State or child support, has to fund her offspring by issuing share capital in it. To attract investors (including the father), she will have to bring it up as best she can, keep it out of crime and not burden her portfolio with further potential loss-makers. lf she fails, the child's share price will decline, and it may be taken over by another mother or a specialised institution which can manage it better... For more articles related to Men including sperm donations on the net, the effects of testosterone, condom sizes, buddies, smells, nagging, gyncologists, mid-life crises, fathers and more click the Up button below to take you to the Table of Contents page for this section. 来源: http://www.flatrock.org.nz/topics/men/thank_mom_for_brains.htm
个人分类: 转载精品|5988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提高创新能力的随想
wangyong77 2010-3-29 12:00
关于提高创新能力的随想 作为本文的开头,我认为首先应该告诫读者:创新给我们更多的选择,可以去选择更好的东西,但是有些选择却是不好的,或者它只是满足于部分人的目的,且残害大多数的人。社会对于创新的需求源于它的好处,而不是它的坏处,当某些创新具有破坏性的时候,不应该将它释放出来。 1. 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的智商往往不够用,有时候意外的,不能被接受的东西往往正确,波粒二象性,量子非局域性,因此要学会异想天开,挑战权威。我们是应当尊重事实,而不是科学、社会的固有观念、自己的成见,抑或我们所认为的逻辑。而且现在的确许多东西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却惊人地正确。人总是习惯于一种固有的思维,对于新的事物,新的理论总是难于接受,但是,世界的本性或许在于它的自由和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必然的、应该的、固定的东西往往却不是如此,所以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生活在一个时空受限的时间,生命长难过百年,虽然周游各地,但是却少有人出过地球,虽攫取各路信息,但是依然受到时空和技术的限制,所以是一个标准的井底之蛙。五花八门的理论宛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各有道理和依据,互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但是,这些是不是盲人摸象呢?真理是应该取其一还是取其综合。 有时候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前提,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对于这样的情况,互相指责、甚至扼杀是不应该的。有时候现在必然不一定将来必然,科学的发展史让我们不敢抱有太多的成见,许多事情真的变化无常。往往当前所认为的理论是真理的一个特例,比如经典物理学时空观是相对论的一个特例,有理数是实数的特例,确定的值是随机变量的特例。不要说科学发展史,即使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都有许多人自己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理论,非常奇妙的东西,这些正是我们的当前的观点所不能容的,却是真实,也最终想通了,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而且有时候你还习惯不去思考它为什么怪了,直接把它当作一种自然的东西。 2. 别人的东西始终是别人的,能否成为你自己的就看你的理解程度,你自己独立理解、发现或者领悟的始终是自己的。在学习某一知识之前,应该先独立思考一下,尝试自己去发现这些规律。老师在教的时候更应该善于引导。 箴言:学习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自悟。有些东西不能学来的,必须自己去思考和领悟。思考和学习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思考的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疑问都得到了解决,即使是失败,也会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 3. 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有发现的,不论是哪方面的。无论你多么失败,你的这些想法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对你有帮助的,即思考不会白费。 4. 心情要平静,不要不停想东西,特别是不重要的东西不要去考虑。只有心情比较澄静,才能在不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想很复杂的问题,把别人只能看的朦朦胧胧的深奥问题看的清清楚楚。学会观察自己的念头,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这样才能提高智商。人的思维是需要一定层次的锻炼,但是过度地思考问题可能不能让你的智商达到较好的层次,而安静则可以。纵观古今中外,一些智商高的人也能够对许多事情表现出一种澄静。现在人喜欢随波逐流,而这个浮躁的社会可能一些主流的看法不同于本观点,对于我这样的凡人的看法或许很难认同,所以补充一点依据增强说服力,诸葛亮有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注意,我这里的澄静、宁静、平静绝非那种昏昏沉沉的状态,而是心如明镜,清清楚楚,超然物外,洞察一切的状态。 5. 观察自己的思维,观察自己心中想的东西。学会在自己烦恼、过度苦、过度乐、过度思考和沉溺某事的时候,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和见证人一样,观察大脑中的每一个念头和感受,特别是在自己做创新性思考的时候,让自己的这些念头刹那平息,心情平静放松。在思考难题的时候,感觉自己对某个深奥问题想的很吃力的时候,想象自己是独立于当前想问题很吃力的人,观察自己这种吃力的感受,放松自己。在这样的超负荷思考的时候,如果能够放下这些痛苦感受,将极大增加人的智力,但是如果不能,可能对身体是有害的。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只要你能够从这种痛苦中转移出去,那么接着你就没有前面的那种痛苦了。可以采用许多方法达到这个目的,比如吼一声等等。古人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还有古人一些练眼睛、眼神的方法,就是这样的,在现代医学看来强光是必然伤害眼睛的。其实只要你能够征服它,这种似乎超负荷的,违背现代医学的东西有时候确实是有效的。万物在某些方面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以上方法可以推而广之, 所以可以称为万能方法。但是说起来简单,真正要用好这个方法也是需要下功夫,特别是要经过尝试和摸索才能把心放在那种状态。头悬梁,锥刺股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是及其伤害身体的,但是,苏秦却随后变得非常成功且聪明,后来得以合纵相六国。其实,这个与我这里提到的方法的原理是类似的。其原理在,他头脑昏昏欲睡的那一刹那,他用刺激转移了这个昏昏沉沉的习性,使他清醒过来,所以不但没有受害,反而有益于智商。现代医学则告诉我们,每天要休息 8 个小时,否则是不好的。一些人看书就头痛,头昏、心烦意乱、大脑一片杂乱,思考问题就要睡觉,发困,就需要进行上面的训练,但是这样的训练也是需要一定长时间的。 6. 闭门造车这个贬义词对于深奥的理论研究而言有时候是正确的,许多科学家都惯于闭门思考问题,对于深奥的理论问题,往往会忽略许多现实的零碎因素,无需要太多实际上的考虑,所以闭门造车无可厚非。对于这样的问题,过多的交流和闲谈是浪费时间,而且会中断你的思维,而这样的问题最需要一鼓作气,趁热打铁,并且你研究的这个问题可能别人完全不懂是一个什么问题,而且这样的问题,你的个人理解,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述的,这造成两个人交流的困难,你所考虑到的问题,一个同等智商的人可能不能像你那样去想象,所以也难于了解,更难于给出有意义的意见建议,因此别人也很难对你有所帮助。所以,闭门造车有时候是值得的,当然不是绝对的,当你把这个问题整理好后,可以与一些层次高一些的人交流。或者你把问题整理的非常容易让人理解以后,可以和一般人交流讨论。网友自由师的评论我比较喜欢:学习了,闭门造车 好建议!武侠小说里大凡高手的横空出世之前不都有这么一段闭关修炼的经过么?或许他的考虑是成功需要有一段潜心苦练,甘于无名,淡泊名利,关门独立领悟的经历,但是我也认同这个也是闭门造车的另外一大好处。 7. 灵感是稍纵即逝的,不容易记忆,学会记录自己的灵感,记住爱迪生的话的后面一部分: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 99 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来得重要。 8. 学会学习名人,了解他们的性格、观念、习惯、风格和大师风范。这些习惯往往是他们成就的基石,另一方面,不要与习惯不好的人为伍,他的习惯和恶习必然会影响你的终生,一定要远离恶人和恶习,有时候不好的东西如同漩涡一样,有吸引力,越是时间长久,越是靠近,这种吸引力越大,越是被同化,越是让人不能自拔,因此在靠近的时候就要察觉到这种后果。或许有一天你不是被漩涡拉拢,而是你变成了漩涡的一部分去拉拢别人。据我的分析,那些名人和科学家的许多特点的确是有益于创新的,而且著名的科学家往往有他们的共性。注意,其实他们的许多做法与我们经常认为的好的做法是相反的,包括学术界的一些看法也与名人的这些做法不一样,因此不要随波逐流。一些人强调专业化,实际上许多名人都是在多个领域,多个专业都有杰出的、奠基性的成就的。这些人就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个人的研究的才能、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应用到许多的领域,可以使得他们轻而易举在这方面取得创新性的成就,所以,我们相反要认为,能够在多领域取得成就才能说明这个人是有成就的,他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多个领域得到检验,甚至在平常的生活中,他都应该有不凡的眼光,独到的见解,能够洞察事物,看透本质。据说在国外,专业化和专家有时候可能是一个贬义词。 9. 不要以为学了许多才能创新和研究,本科生照样可以创新。摘录一段关于王小云的描述:王小云她不赞同大批量的阅读文献,只是抓住几篇经典的论文仔细研究,吃透论文思想,然后自己独立思考,寻找突破性的方法,迅速将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验,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在数字王国里钻研。你所研究的东西需要的基础不一定就是非常多的。要善于选择研究的方向和领域。当然这也是有别于当今学术界的主流看法的,幸好我找到了王小云这个有说服力的例子。其实爱因斯坦也没有在他的成就中运用很多理论很深,数学公式很多的东西,相反他充分利用一些看起来合理的,并且为常人都能够接受的观点作为他的依据,这无需太多参考文献和理论基础。 10. 许多的时候,人的创新是源于一种直觉,而不是数学的,逻辑的推导,所以学会去直觉,而不是无穷尽的推导。许多理论是先有结论,后得到严格的证明。并不是说公式越多,数学用的越多,一定就越好。增加一个依据,哈代说数学家通常是先通过直觉来发现一个定理; 这个结果对于他首先是似然的, 然后他再着手去制造一个证明。 11. 学会满足,这样心才有安定的时候,才能深入和洞察。 12. 学会谦虚。夸夸其谈者少有成就。事实往往表明吹牛的人往往都是相反的,所以看人不要看他怎么吹牛。做研究和创新,夸夸其谈是无益的,浮躁的心如何来思考深奥的问题。还有创新能力与口才似乎有点互斥,或许是人的精力分配到不同的能力上了。 13. 在许多人看来,研究创新是枯燥无味的,但是记住,只要突破一个临界点,你就会发现研究就是发现一种自然界的美,能够体悟到万物的关联和巧妙之美。因此,一定要相信,苦尽甜来,迟早你会发现研究中的乐趣的,关键是,如何早点突破临界点,你离临界点有多么远。 14. 有主见、追求理解的学习往往会很慢,有时候赶不上其他同学学习的进度,但是,你会发现,一旦当你学通了以后,马上就可以运用自如,举一反三,有许多想法和见解,甚至可以写论文了。 15. 数学有它的价值,一方面也有它的局限性,许多问题都是被简化的,这种简化会使得一些结论并不可靠。这种简化的好处是便于研究,问题是会带来许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和误差加以累积的时候,可能是非常非常大的,有时候可能是的这种简化的理论完全不符合现实,我想,这也是研究许多问题的重要的突破点,遵从这个思路将会有许多突破性的成就。注意,数学应用的时候会有许多很难发现的前提和限定,人往往陷入一种成见当中而忽视了数和万物本质上是自由的,到底多么自由我们可能还没有想的足够全面。看看数学的发展史,比如数从自然数,到整数,到有理数,到实数,最后到虚数(虚数有用,但是是否真实存在我依然不能断定),又一条发展线是从常数,到变数和未知数,还有一条是从单一值到随机变量之类的不确定的值。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还是有争议的,许多新的观点都不被认可的。别人提出了新观点你尚且难于接受,可以想见这些问题要一个陷入成熟数学理论中的人自己去发现更加困难。当你如果陷入了前面的理论中的时候,往往就会进入死胡同中,岂知哪天还有更加复杂和更自由的数呢? 16. 学会联想和比拟,许多事物都有相似性,一眼望去,许多的东西都是如此相似,又很有关联。所以你可以借用它山之石,把已有的理论嫁接到新的问题上。当然思想和方法是更值得借鉴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适性。万物有相似的一面,也有它所独到的一面,多数雷同,少数是独到的、例外的,而且往往总是能够发现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们独到 的地方,这些或许可以作为研究的课题。 17. 感觉没有创新空间怎么办?受到小木虫网友的迷惑的激发,将它作为文章的一个议题,顺便给他一个答案。其实这个问题在本文和以前的文章中都有涉及到的。我想突破口可能在于以下几点:别人有错误;别人的东西有局限性;别人的东西可以进一步广义化或者狭义化;尚有别人没有研究的东西。有时候问题是多面的,可能别人研究了问题的几个面,还有几个面值得去研究,有时候问题是复杂的,鸡生蛋,但是蛋也生鸡,你对我有帮助,我也对你有帮助,比如有时候会形成因果循环,可能别人只是研究了鸡生蛋,你对我有帮助,只是研究了单向的因果,还有另一半值得研究呢,而且注意此时这另一面是最容易被认为是不存在的。当然研究空间,创新空间的发现是多样化的,重要的是放开对思维的约束,把问题想全面,方方面面都扫描一遍,可能发现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当然有的问题研究价值大,成果多,有的问题是别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挖的差不多了的,只剩下一些难啃的骨头。其实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很多的,关键是什么问题最值得花费精力去研究。一个学者应该善于发现好的方向,善于发现研究空间。在科学史上,像数学、物理学这样的学科,都曾经被认为已经发展到了极致,而随后出现的一些乌云,一些新观点则让这些学科重新焕发生机,我想,固定值的随机化,概率的多重随机性,可能是一个新的源泉,它可能给数学和信息科学带来不尽的发展空间,简言之,就是赋予学术问题它本来就具有的自由度,那么它就会有新的发展空间。 18. 物理学史上,两片乌云就催生了两个崭新的重要理论。实际上我感觉我们现实中遇到的乌云和疑点并不少,或许其中一些是假乌云,比如幻觉,错觉,骗局,但是有可能是真的乌云,可能它真的违背了现有的理论。一个反例就足以推翻一个结论,相反我们证明一个结论却不容易,甚至不可能。因此有时候应该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学习和研究。排除其中的一些假乌云,可能还有许多乌云是可以得出新的理论的,或许我们的现有理论只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的基础上的,而我们的现实世界恰好满足了这些条件,一旦当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可能这个理论的局限性就会暴露出来。还有或许对于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这个理论的误差很小,但是对于其他的可能情况,其误差很大。爱因斯坦说:科学没有永恒的理论科学上的重大进步都是由于旧理论遇到了危机,通过尽力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产生的。我们必须检查旧的观念和旧的理论只有先检查它们,才能了解新观念和新理论的重要性,也才能了解新观念和新理论的正确程度。我很相信,我们总结出来的规律都是相对真理,总是能够找到他们的破例的,而更加可靠的真理应该考虑更多的参数,更多的不确定性,其结论应当更加自由和不确定等等。实际上大量的乌云存在于现代医学、生命科学和经济学中,还有许多的理论明显不完备,较为不严谨的理论体系有心理学、经济学等等。凡是涉及到人的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理论,都只能当作盲人摸象的一角而已,不能当真,而且这些理论有多么武断,就有多片面,除非它本来就是不确定的,但是这个在某些人看来就是伪科学,因为无法证伪,其实可证伪性本来就是相对的。你可以尝试去摸另外的许多角落的。实际上现实中存在一些不相容的理论,其实它们都有一定的正确性,只是面对不同的前提而已。当然一旦某些理论与利益挂钩了,就不能轻易当真。 19. 有主见,抱着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去学习,在内心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要善于抽象问题,善于发现本质的、共性的东西,要善于独立地去建立自己的一套东西,假如你实在是不行,可以借鉴名人的做法,读经典文献,看别人是如何提出新的概念,建立理论,证明定理,发现规律的。这样自己也时常有许多许多的迷惑、怀疑,或许这些疑惑当中有金子。当然有时候自己是没有时间精力一一去确定这些问题,即使如此也可以把问题保留下来以后解决。 20. 人的自制力太差不行,一些人全面缺乏自制力,许多事情都是非常放任自己。这种人除非他对于研究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天赋,否则肯定是难有成就的,在研究上如此,事业生活等方面也如此。自制力可能是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些人是全面不能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体现在工作、学习、研究、为人处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人往往全方位地不顾后果,不顾他人,不管未来,当然可能也有少数方面她比较在意的,会注意一些。这些人往往只为自己考虑,不为他人,不注重诚信,其实也是因为这些都是短视的,杀鸡取卵,涸泽而渔。学会有意识控制自己,告诉自己什么样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建立起心理上的防线。人的观念、性格,抑或是习惯对人的行为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学会反省自己的不好的行为、性格、习惯和观念。有的人生走的是上坡路,有的人却是走下坡路,这些与自制力有一定的关系。举一个有说服力的证据: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卡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 糖果实验 ,也叫 延迟满足实验 。该实验的对象是某幼儿园的孩子,实验一直追踪到这些孩子参加工作。实验者将一群 4 岁的孩子留在一个房间里,发给他们每人一颗糖,然后告诉他们: 我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够得到两块糖。 说完,实验者就出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吃掉糖;有的孩子一再犹豫,但还是忍不住塞进了嘴里;另外一部分孩子则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坚持下来:有的闭上眼睛,避免看见十分诱人的糖果,有的将脑袋埋入手臂之中,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甚至努力让自己睡着 20 分钟以后,实验者回到房间,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糖。后来,实验者跟踪这些孩子整整 20 年。他发现,能够 延迟满足 的学生,数学、语文的成绩要比那些熬不住的学生平均高出 20 分,参加工作后,他们从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总是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心理学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 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眼前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时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发现,即刻满足与我们的情绪中枢关系密切,而延迟的满足受控于抽象推理能力,所以延迟满足往往是心理成熟的表现,也是情商的重要成分。心理学研究表明,延迟满足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能力,我们有可能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改变自己。一种 ABCD 法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增强延迟满足的能力。 21. 要无畏,万事开头难,起初的困难是全方位的。许多困难或许是暂时的,比如没有兴趣,感觉陌生,不熟悉,不适应,不懂,一开始完全不知道水是如此浅,比如我们总是以为科学家多么高不可攀,以为科研是多么高深。许多时候许多成果在最初可能是不可能的,不会那么好的,但是结果往往比想象的好。当然绝对也不能小看问题,一般我都是非常慎重地对困难考虑的很全面。如果不对问题进行深思熟虑,不进行一定的可行性分析就开始盲目自信自负,也是一个不可取的极端,这种被称为初生牛犊不怕虎。 22. 难题也是机遇,如果你有能力克服难题,必然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科研也是如此,处事也是如此。但是一个人的成就也是随机的,要学会衡量成就的期望与代价,即使是有志者事竟成,那么你的代价会是多少呢?所以有时候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合理的难题。 23. 学会适应逆境,保持心态平和,比如有人怕数学,怕抽象的东西,这些都不是应该躲避的,其实即使你的这些痛苦没有被激发,都是一种潜在的痛苦。比如你在适应了不好的环境之后会发现在好的环境中你会更加快乐。生病之后能够感受到健康状态更加舒适。学习都头痛的人克服了这个困难后,发现平时也更好。做研究许多时候会发觉很烦,不顺利,但是也要学会克服和适应。学会用难题来考验自己,特别是上面提到的万能方法可以让人更加适应逆境,比如你适应了做难题,不再遇到难题就头痛和瞌睡,那么想普通的问题将会更加舒服,而且人也更加聪明。 24. 我发现有人很难理解抽象的问题,需要举例子才能接受,而有人则容易接受,而且看问题很容易上升到抽象层次,这其中的差距值得研究和考虑。 25. 在没有兴趣的时候,是在压力或者其他动力的作用下去创新和研究,有钱你才愿意做,一旦有兴趣了,你可能愿意倒交钱,也不愿意别人剥夺你创新和研究的权利。要善于尽早把它变成一种兴趣、乐趣,克服相应的烦恼和不适应,善于发现其中的万物规律之美、别人的智慧之妙,随着逐步娴熟,成就和成果增加,你的成就感也可以给你带来一定的乐趣。然而,任何东西都不要走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对科研太上瘾了肯定是不好的,而且随着一个人的研究,一般会对科研越来越上瘾,并不利于身心。而人越是在某事情上春风得意,越是容易对这个事情更加执着、痴迷和上瘾(除非其他的因素的转移和障碍),那么随着马太效应,这种趋势会递增,最终会把人导向极端,这未必是什么好事情。或许一开始的兴趣是合理的,无害的,但是随着执着和瘾的增加,就会发现慢慢不合理了,有点偏废和不均衡了,最后你会发现,这种执着进一步加强,不仅仅会影响其他的事情,让你痴迷科研,而且最后是过度的沉迷和执着使得它对你的科研也不利,这种结局是有百弊无一利的,需要避免。 26. 2005 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钱学森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在国内,实际上实施创新性的教育绝对是困难重重,人为的、制度的、惯性的、代价方面的障碍和制约因素都是存在的,而各方面的动力却非常缺乏。这些也告诉我们,要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 不宜太受到老师或者导师的约束。要开阔视野,变顺从性的学习为批判性的学习,变接纳他人的东西为自悟(即使是已有的理论,也应当自己独立去领悟出来)。钱学森的个人风格和教育观点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27. 英雄所见略同,数学史上乃至科学史上有许多人同时发现相同的东西,除了剽窃的可能性外,我们可以相信许多的确是同时发现的,而且一些大师也表现出很谦让的气度和良好的风范。一个检验你的能力,也是对你的考验就是,你能否发现别人发现的东西呢?独立的去发现和理解。 28. 了解科学家、数学家和名人的平生对于你的成长非常有好处,看数学家的简介越多,才发现他们之间共性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果能够仔细读一下他们的传记和经典文献,估计能够发现更多的东西。许多人都在成名前有名师的特别指导。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是必然的,必须的。但是至少这些与个人成就非常相关的因素值得关注,也应该尽量去获得。 29. 善于从共性中发现和总结规律,想法解释它,升华为理论。 30. 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洞察了才能运用自如,看待问题比较清楚。 31. 有时候解一些世界难题,即使一无所获,也会有许多副产品的,可能会发现许多方法,开阔视野,知道许多许多,乃至对相关的领域的大多数问题有很透彻的理解。 32. 看到一句励志短语:与其不透彻地理解许多事,不如理解的事不多,但都能彻底。觉得非常感同身受。学习有时候就是要这样,主要是针对需要理解的数学性、理论性强的东西,特别是研究人员。当然有时候对于应用来说不一定要这样。郎咸平的话之所以很有影响力,在于他对经济问题的一种洞察,加上对于经济学理论的批判精神。 33. 有一种误解是,要创新就需要读很多的书,别人经常误以为我会读很多的书。其实相反,我很惭愧,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去网上搜索,去图书馆借一大堆书,有针对性的去看,大多数情况是随便看一下。 34. 许多人都不善于发现研究空间,除了我上面提到的建议外,是否要专门花时间反思一下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思维方式等等。不能发现研究的空间,肯定是自己有问题,至少在我看来研究的空间是很多的,只是重要和不重要,困难和容易之类的差别。数学题是否自己不看答案,试图自己去寻找答案,经过思考后再去读书,或许自己已经有所得,或许自己没有所得,却能够发现自己为什么不能找到答案的所在,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以及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 35. 要反思自己是否有批判性的看法,比如是否觉得现实有许多事情是很愚蠢的之类看法,有许多的改进的想法。 36. 应该有一定的想法的积累,有成果是积累的一种结果,而不是看文献看书学习的结果。假如没有多少想法积累,挤牙膏一样的,是难有成就的。每看一篇文献,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想,注意不能仅仅是认同和盲从。 37. 我认为一种好的状态是,你的疑问并不随着学识的增长而减少,好奇心是许多科学家的好品质,比如喜欢问为什么,小时候如此,其实随着学识的增加,疑问应该增加才对。不仅仅是对已学知识的怀疑,也是对新领域、新分支的迷惑。 38. 可以做的东西太多,要学会发现重点,学会舍弃。什么都不放弃的人注定了会得不偿失。要知道知识是无涯的,可以做的事情是无尽的。 39. 借鉴田忌赛马的经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增加兴趣和动力,更容易克服初始困难而启动起来,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40. 学会遍历思考问题,不仅仅限于已有的和书本上的答案,好比暴力破解一样,虽然有时候显得太低级,有时候却能够增加理解,发意外之财。有些人解决世界难题,虽然只是解决了一个狭小的问题,其实他基本上把许多方法都遍历了一次,采用了许多的技巧,虽败犹荣,何况最后还是解决了问题。比如王小云就尝试了许多的方法。 41. 对于书上的和自己思考得到的东西都要敢于怀疑,在怀疑中证实,有时候也会意外发现一些错误。对于自己思考的东西,要像练习左右互搏术一样,自己对自己质疑,自己解答问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弄清楚,弄通透。可以肯定的是,我发现许多书上的论证、论述和证明是忽略了许多地方的,不严谨,而且这些忽略的地方有时候还是很难去证明的,有时候这些忽略的地方是成立的,有时候是不严格成立的。如果自己质疑一下,思考透彻,就会发现对类似的问题理解更加深刻,遇到疑问可以迎刃而解,而且可能发现一些新东西。 42. 学前要超前理解,学后要进一步挖掘和领悟。关于前者,第一,一个人应该在学习数学之类的前,自己也形成一些肤浅的观点,第二,学习的时候不要直接看书,有时候自己只看问题,不看答案,独立思考一下更好。学了后要能够灵活运用,知道其适用性,知道其局限性和前提条件。学会对学习的东西进行评论和分析。 43. 中国目前的这种教学方式和死板考试方式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学习观,也延伸到了研究上。我是一贯不喜欢的,但是,发现许多人都非常顺从和认同,融入到了学习中,这显然会妨碍创新。假如你也是很顺从和认同,应该首先好好自己反省一下。 44. 不要太迷信别人的东西,有时候你越是信越觉得真,越是沿着那个方向去想象,越是形成思维定势,思路越窄,或许人总是从过往的经验、事件和理论中总结出一种世界观和科学观,所以有时候容易迷信科学,当第一次出现新生事物的时候,我们总是感觉惊讶,感觉不可能。有时候甚至明明感觉到个别事件违反了目前的科学,但是却不去怀疑科学的可靠性。当看别人的文献的时候,想着是否在哪些地方可以不一样呢?这些可能就是你研究的突破口。但是假如你陷入别人的思路中,你就会感觉你可以做的别人已经做完了。固然有时候科学家也是有批判精神的,但是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多多少少会形成很多方面的思维定势。有些思想和口号过于武断和狂傲,有些无所不能之类的口号很煽动人心,但是不宜过于迷信。 然而有一点我认为应该注意的是,一个创新的人应该首先是具有良好的品德,能够关心技术变革带来的后果的人,科技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某些时候它可能会毁灭人类于一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创新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另一方面,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或者某种利益、诱惑而去释放一些破坏性的创新成果和技术。有时候某些技术一旦释放出来,总是不免为某些利益集团推动,比如转基因商业化中不乏利益推动,而且产生了不少谎言。自由市场的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永远是一种遥远的梦想。 这只是一部分,其他的一些想法集中在先前的一些文章中。 以上说法并不是绝对的,我一向不太认为有绝对的东西,而且文章中的分析许多也只是取片面或者部分进行分析,因此,结论是不全面的,不绝对的,但是,如果处处都这么说一下,显得很啰嗦,因此在最后说明。 本文是为本科教学改革而写,因为推出了一些考试改革的方案,但是后来发现学生的水平离期望远,不得不从多方面着手,其中之一是要实实在在提供学生创新能力,所以写了这篇。由于太多零碎的东西,故名随想。 早期版本的许多内容得到了好评,其实在我看来,如果本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的话,应该是那个化痛苦为安乐的万能方法,而这个恰好没有谁给出过什么评价。 2010 年 5 月 17 日版
个人分类: 我的科研经验分享|186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总是笨蛋统治人类?
harmonism 2010-3-26 13:52
王洛克 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她的国民智商测验排名是世界首位,但她的统治者的智商却是世界最低。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管理学问题:一个智商极低的人群,是如何去统治智商极高的人群的呢? 孔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意思就是说智商高的人统治智商低的人。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他们也都认为国家应该由精英来统治。但是,世界上从古至今,大多数国家事实上都是由无赖和低能儿统治的。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智商高的人思维比较发达,按理是要比智商低的人能力强,但实际上却是智商低的人统治者智商高的人。古代那些大哲学家们、大科学家们、大艺术家们,不过是昏庸帝王的玩物。才智超群的人物如诸葛亮,也不过是弱智儿阿斗的忠臣。如今,许多才华横溢的学子成为大老粗老板的打工者,甚至连打工的机会都找不到。 存在就是合理。那么,愚人国的蠢人们是如何统治聪明人的呢? 我们首先来给人进行一下简单的分类。我们知道,人可以分成愚笨的人和聪明的人,还可以分成善良的人和邪恶的人。排列组合一下就有:愚笨而善良的人、聪明而善良的人、愚笨而邪恶的人、聪明而邪恶的人。根据实际经验,人们很容易就可以判断:聪明而邪恶的人往往容易在竞争中胜出。 但是,这只是在相同条件下的情况,如果初始状态不一样,四种人的竞争结果就会不同。比如,一个愚笨而邪恶的人一开始就拥有了统治权,那么其它三种人就可能无法再胜出了。因为愚笨,聪明人跟他讲道理他听不懂,因为邪恶,他非但不听而且要加害于人,因此愚笨而邪恶的人对任何挑战他统治地位的人都必定进行残酷镇压。他拥有无上的权利和武力,任何聪明与善良对他都无可奈何。那么,聪明而邪恶的人呢?因为他们聪明,他们不会自讨苦吃胆敢推翻愚笨而邪恶的人的统治,因为他们邪恶,因此他们就会跟愚笨而邪恶统治者狼狈为奸,用他们的智商给愚笨而邪恶的统治者出谋划策而换取利益。于是,愚笨而邪恶的统治者事实上就豢养着聪明而邪恶的小人,他们一起对整个国家进行残酷的野蛮统治。 现在,问题又回到这里:愚笨而邪恶的人一开始是如何获得统治权的呢? 我们可以简单地回顾一下人类统治权力的基本来源。远古时代,人类处于氏族社会,氏族头领往往都是聪明能干而强壮的人,因为这样才能有利于整个氏族的生存和繁衍。氏族头领的统治权力,与其说是为了统治者自身的利益,还不如说是为了氏族整体利益。这时,聪明而善良的人,如果身体还挺强壮的话,他被推选为首领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作用,人类的邪恶本性难以得到声张,因为那些每个人都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对付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外敌入侵。但随着人类生存能力的提升,自然环境的限制开始减退,个人独自生存的能力不断提升,占有私有财产的欲望开始膨胀。人类邪恶的本性开始蠢蠢欲动。此时,聪明而邪恶的人往往能够通过卑鄙的手段窃取统治权。这个时期对应的是奴隶制社会。聪明而邪恶的奴隶主统治了人类漫长的时间。然而要命的是,邪恶的奴隶主自然肥水不流外人田,他们死后统治权自然由他们的子孙继承。这种权力世袭制一直持续到漫长的封建社会。权力世袭难以保证聪明的父亲生下聪明的儿子,即使遗传上可能,但是后天的教育和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变数,还不能排除遗传突变,生下弱智儿的可能性。历史上无数的昏君就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权力世袭之外,获取统治权的途径还有暴力,包括军事政变和农民起义等。暴力有时是对暴政的反动,具有正面的意义,但是暴力一旦开启,也就难免失去控制。此时,一些聪明而邪恶的人就会乘机摘取胜利果实。通过暴力上台的统治者往往害怕别人效仿他们,因此特别倚重暴力,不仅将它视为政权获取的途径,还将其视为维持统治的方式。其邪恶的本性也就暴露无遗。聪明善良之士不会与之为伍,相反还常遭受其迫害。因此,他们只能依靠那些愚笨的人和狡诈邪恶的小人管理这个国家。 可见,我们常见的智商高的人被智商低的人统治这样的悖论,其来源就在于统治者一开始就拥有统治权,而这种统治权的来源往往是非法的或不公平的。 2009-3-28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说道德那点事
nianfz 2009-11-23 10:57
道德无疑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其实 教授道德最好的老师是生活 而不是哪个学贯中西的大师 因此道德无关学历 道德没有深奥与肤浅之说 不管你承不承认 这世上最高尚的道德 一定蕴含着最质朴最简单的道理 因此道德是与智商无关的东西 既然如此 就道德而言 我从来都不觉得教授就一定比 ** 高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 道德也与职业无关 青年学生为救素不相识的孩子而牺牲了自己 老年匹夫却傲立船头叫卖他的尸体 所以 道德的高低 与年龄也无关系 我土生土长在农民家里 灰头灰脸的土鳖一个 你要认为太土是专门用来骂我这样的人的话 那你错了 我认为土和洋都是个中性词,太不太的也没关系 如果非要见个高低 我认为土要比洋更有人气 因为, 无论卑贱与高尚 人,没有洋里的鱼虾可以 但没有土里的蔬菜和粮食却万万不可以 那么, 道德也没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千万别说洋的就高尚土的就卑鄙 无论沧海桑田,王朝更替 千百年来 道德是这世上唯一通用的东西 人们骂人总爱拿道德说事 然而道德却不是用来骂人的东西 因为骂别人损自己 两害而无一利 --- 自言自语胡言乱语于 2009 年 11 月 23 日
个人分类: 原创|3758 次阅读|3 个评论
旋转女孩儿视错觉游戏:耶鲁神经学医生的解释(节译)
SmileyCat 2009-11-5 11:17
这些天科学网上流行着一个据说是耶鲁大学耗时5年的研究成果,看美女转圈,测试您的左右脑的小游戏。发明狂杨先生还加了难度更高更有趣的引申。(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7305)我从刚开始只能看到女孩儿顺时针转,玩儿到能看到两个并排的女孩儿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转。好奇着我们的大脑是怎样处理这些信号的,就叫出那无所不知的狗狗搜索了一番。嘿!找到了耶鲁医学院神经学医生Steven Novella在他的博客中的解释。在这儿我就只摘要翻译一下他的解释吧。感兴趣的可以看他的原文。 这种光学错觉游戏总是很好玩儿的。它们揭示出我们的大脑如何处理视觉信号,以建立关于世界的视觉模型。我们的视觉系统常会做一些几乎总是正确的假设(比如,同样的东西,如果看上去比较小,它就离我们比较远)。这些假设在视错觉游戏中就会被故意误导而建成错误的视觉模型。 旋转女孩儿是一种旋转影象错觉。实际上图像中的女孩没有向任何一个方向旋转。它只是一组这个女孩的摆动身体的各种姿态的两维照片。可是我们的大脑早已习惯于在三维,而不是两维的世界里生活,我们的视觉分析系统就自动地把看到的用三维图像来解释了。大脑找不到关于旋转方向的线索,就随便取了一个合适的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图像处理完毕,我们看到一个三维旋转图像。 如果看图像时,注意看影子或其他部分,你就在迫使你的视觉处理系统重新构建图像,它就有可能选择相反的方向。那样,我们就突然看到女孩往反方向旋转了。 至于这个游戏是否能测出你是惯用左脑还是右脑,还有你的智商是否有160呢?Steven Novella说,当你了解了为什么后,就会知道这些纯属无稽之谈。我们中确实有左脑或右脑占主导的人,那要看你的惯用手,还有你的语言区是在左脑还是右脑。另外,记忆也是不对称的,有人左脑管得多,有人右脑管得多。可是所有这些,都不能说明你的个性(personality)是左脑为主还是右脑为主。那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原文:http://www.theness.com/neurologicablog/?p=27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2592 次阅读|3 个评论
解读"舞动中的左右脑测试"(部分转载)
xioaheilong 2009-11-5 01:14
我们提过,这幅图片的原理曾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即使在Psytopic也不例外。关于这种左右不定的现象,不少网友持怀疑态度,有些网友认为是GIF动画中的图形帧作弊,也有些网友从光影角度来进行分析,Psytopic对该图分解后,排除了这两种可能。和你一样,我们也对此很好奇,下面是lightor从心理学角度对这张图片原理的探索。更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可以从物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学上各自得到合理的解释,您不妨也试试看。 关于这种忽左忽右的现象,不少网持怀疑态度,有些网友认为是GIF动画中的图形帧作弊,也有些网友从光影角度来进行分析,Psytopic的成员对该图分解后,排除了这两种可能。 Psytopic的解释 和你一样,我们也对此很好奇,下面是lightor从心理学角度对这张图片原理的探索: Psytopic的观点是:通过抽离判断线索,产生的运动错觉。 抛开这张图片,让我们假设在现实场景中:一位芭蕾舞蹈者,正在舞动这个动作,相信你一眼就能认出她朝哪个方向旋转;如果把她舞动的那短暂一刻摄影下来,和这张图片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这张图片把几样东西抽离了:舞者的形象(3D)变成了平面(2D)的阴影,周围的环境线索被简化成渐变背影,复杂的光影只剩下垂直的舞蹈者倒影。这种抽离的结果便是:你无法从任何静态的画面中判断出舞蹈者的旋转方向。 这是Psytopic的指纹密码: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v,您可以凭这个指纹在google搜索到我们的网站。 这给我们大脑的知觉判断带来棘手的问题,要得出舞蹈者的运动方向,必须找到知觉线索。这种情况下,大脑会给自己做出先验假设,即先假定舞蹈者的旋转方向,再结合下一个画面来验证这个假设,如果成立,那么我们就认为她确实是按照假设方向旋转的,如果不成立则否定假设,提出另一(相反)假设。问题是:下一个画面也是在静态情况下无法判断出旋转方向的。这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无论我们的大脑做出哪种先验假设(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这个假设在我们看来都是合理的。 视觉后象现象可以通过视觉神经元对运动轮廓的选择性适应来解释。这个解释不是Psytopic作出的,在1963年Barlow和Hill就已经对这种现象有过专门报告。在没有图像运动时,视觉细胞会调整为不同的方向,以保持均衡的反应。当出现特定方向的运动时,变会打破细胞原有的这种平衡,从而促进细胞调整为相反的方向,继而产生了错觉。 几乎每个人都见过舞蹈者的旋转? 在Psytopic前面的解释中,我们已经得出:你无法从任何静态的画面中判断出舞蹈者的旋转方向。是否满足了这个条件后,让物体产生特定方向运动就能产生错觉了呢?我们没有做过实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验证。下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现象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观察一下您的周围是否有电扇,如果有,不妨打开,然后注视电扇的转动,过一会儿,你就会发现和上面的舞蹈者一样:电扇忽而顺时针旋转,忽而逆时针旋转,甚至有时会有停止不转的感觉。是不是很有趣呢?更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可以通过参照系解释,在心理学可以通过视觉后像解释,在生理学上可以通过视觉细胞的调节解释,条条学科通真理,:) 不同的旋转方向是否意味着不同的思考模式? Psytopic还没有办法证明,但从局部试验来看,确实存在这种倾向。您也可以来验证! 来源: http://www.psytopic.com/mag/post/galloping-around-in-the-brain-tests.html
个人分类: 阅读笔记|3869 次阅读|1 个评论
好官员的三条标准:低性商,中智商,高情商
大毛忽洞 2009-10-21 07:58
好官员的三条标准:中智商,高情商,低性商 这三条标准是针对全世界的,具体执行的时候可以根据国情和接轨进行修正。 统计数据表明,官员出事都是因为性商太高。 性商高的典型表现就是养情妇,包二奶(三奶、四奶、直到 N 奶),性商超高的,还要去花钱买淫和赊账嫖娼。 因此,性商太高对官员没有一点好处。 关于官员的智商,一个美 国 老 太太说得好。 她说戈尔这个人太聪明,太多学问了。学问多,人聪明,肚子里的弯弯绕就多,把国家交给他我不放心。 小布什呢?憨憨的,像个加油站的伙计,这人靠得住。 布什是典型的中智商和高情商,和克林顿比,布什的性商不高,属于低性商官员。 参考链接: O Games :布什正中奥运下怀 关于 情商,可参看科学网: 周光召院士: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要有高情商 官员一般都坐在首席,因此,官员和首席科学界一样,都需要高情商。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470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与可爱的王铮老师商讨(2): 主席不该去分享2009诺奖,要争2010诺奖
raoh 2009-10-15 06:06
与可爱的王铮老师商讨(2):主席不该去分享2009诺奖,要争2010诺奖 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王铮老师浪不得虚名,刚与王铮老师商讨1招,就在给我定位了:低智商,不懂时差。。。可爱的狠!真是位高智商的“管理”刑的君子。学习了。还有帽子吗?您带不下的,我给您受着。 王铮老师的帖我早说了,同意!就是时间上没搞清!2009诺贝尔和平奖都发了,您去争个傻?要争,争明年的,知道不?还不用分享!难怪群众常反映中国政策有问题。一个人要撞墙,找抽,没人挡;可带着领导和群众一起去,我的智商真不够了。太高了,太搞了! 王铮老师一向看不上洋人的东西,可非要争个洋人的奖。我的智商也不理解。常常听人说:专制的人最爱讲民主,贪污的人最爱讲清廉。。。 王铮老师的帖我直夸呢,提议他寄给诺贝尔评委会。不喜欢提议就算了,他就说我智商低。真不理解了,写那么多如不寄,那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写了就放这,给谁看呢。。。. 我们的智商肯定不同。与王铮老师过招后,我的智商有明显下降的迹象,人品有明显下降的可能。 另:王铮老师要潜水来也欢迎,我不象您年初过招的那位老师那样查IP. 下边这个网友攻击您,您拿去处理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不要去和这种人商讨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是一个自视甚高的所,你想想,中国科学的政策都得指望着它们呢,什么科学家在它们眼里不是低智商的?发几篇NETURE的人算什么,值得与你商讨? 它说11点不是上班时间就不是上班时间,他说你不懂时差,你肯定不懂,即使你跑遍了全世界也不会懂的! 博主回复:谢!王铮老师很可爱的。
个人分类: 友情娱乐版|4217 次阅读|7 个评论
据说能看见9张脸的智商有一百八十 以及参考答案
热度 7 flyman 2009-8-2 23:51
这个是经典的心理测试问题。但是细想起来有很多问题: 1、只算人脸还是狗脸、鸟脸都算?(有的大仙能看到鬼脸) 2、如果看到8张脸智商是160,看到7张脸智商是140,看到6张脸智商是120? 3、到底有几张脸?是否可能比9张要多? 4、脸是怎么定义的? 想了半天又从网上搜了一下,大体给出回答(参考本文的第一个留言),不知道对否? 1、只算人脸 2、智商好像不能这样计算,否则估计是天才遍地跑。 3、我觉得是9张(参考答案附在留言中) 4、不能按照普通的定义: (新华字典)面孔,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形声。从肉,佥(qiān)声。 (新华字典)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668 次阅读|3 个评论
智商/情商 比例多少为最佳?
WangShanShan 2009-3-24 21:32
我也不清楚,毕竟还没真正走进社会,没有做过这个统计。 目前观察,智商决定社会层次;情商决定关键性的成败。 智商/情商, 无穷大或无穷小都很惨的。 我自己给自己评的分:80/60 (当然每个都是100分为满分喽) 智商没达到优秀,情商刚及格。 有机会一定去权威机构做测试去,呵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46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智商更多来自遗传
nwsuafliu 2009-3-22 05:49
编译:小刘老师 原文在 这里 智力是遗传的吗?已经清楚,它至少是部分遗传决定的。先前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脑灰质由处理器细胞组成,脑白质则负责连接各处理器,它们都和智力相关。2001年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的报告指出,脑灰质的体积是可遗传的。另一项发表在神经学杂志的文章发现,脑白质的量也是可遗传的。 最近,科学家们得到了首幅大脑配线图,发现智力来自遗传的方面比人们以前了解的还要多。这项研究,可能指引科学家们找到提高智商的门路。 脑白质连接的质量取决于保护性髓鞘的完整度,目前发现,它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遗传,并和智商关联。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的Paul Thompson和同事,采用一种叫作HARDI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3对同卵双胞胎和23对异卵双胞胎的脑组织进行扫描。HARDI扫描,可测出通过脑白质扩散的水量,来度量髓鞘护套的完整性,从而给出神经脉冲速度,就像一幅智商速率图。 通过比较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和一半基因相同的异卵双胞胎的脑谱,研究小组计算出,髓鞘完整性在大脑的很多区域里是由遗传决定的,而这些区域对智力起到重要作用。这些脑区域包括整合身体左右两侧信号的胼胝体、负责视觉与空间推理和逻辑思维的顶叶等。在这些脑区域里,髓鞘质量还与抽象推理和整体智力有关。 提高智力一直是人类的目标。加州大学的Richard Haier认为,尽管智力有着强烈遗传性,人们仍然可以想办法提高它。如果可遗传,它就属于生物化学,而我们有种种方法影响生物化学。 髓鞘完整性是最有前途的改造靶标。因为,和灰质体积不同,它在人的一生中不断变化。它可遗传,又在变化,这似乎很奇怪。Thompson给出的一种解释是,基因驱动我们与环境以一种改变髓鞘完整性的方式进行互作。 如果鉴定出那些促进髓鞘完整性的基因,就能找到提高这些基因活性的办法,或人工添加其编码的蛋白。这也可用于治疗因髓鞘退化而引发的多发性硬化症、自闭症和注意力缺失症等。Thompson猜想,对于那些需要帮助才能通过考试的人们,提高其智力也在可能范畴内。 医学治疗依然长路漫漫。科罗拉多大学行为遗传学家Naomi Friedman警告说,基因与环境之间的有些相互作用必将被解开。
个人分类: 新科学家|67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儿的智商
liuxiaod 2009-1-9 09:28
前几天女儿读了一本小说,很喜欢书中的主人公,主人公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智商120。于是女儿对智商的高低有了兴趣,我建议她也可以测一下。我们在网上找到一家测智商的网站,女儿三下两下就做完了,结果是109分。比她喜欢的主人公低,女儿颇有失望之情,太太也埋怨太仓促,没有得到理想的分数影响女儿的情绪。我想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测智商的题目都很古怪,女儿从来没有做过,很多题目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另一方面,她做得太快,不会的题目也不仔细去想。吃完饭,我换了一家网站,让女儿再测一次,并叮嘱她不要做太快,不会做的题多想一会儿,结果得了156分,皆大欢喜。 如果各位也想测一测你们孩子的智商,不妨试一试,不过最好事先有准备,让你们的孩子对题型有所适应,这样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58 次阅读|1 个评论
印象智商: 可以装的聪明一点么?
truehahahuang 2008-10-30 00:19
智商,这个心理学概念大家都不陌生吧。通俗地理解,我们用这个指标来衡量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我小时候就听说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爱因斯坦,智商也是奇高无比。可是在初次见面的时候,我们会判断对方到底聪明不聪明,但我们实际上并不会去测人家的实际IQ是多少。在印象中产生对别人的智商的判断,我把它叫做印象智商。不管一个人实际上聪不聪明,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人际交往时别人的主观印象,来营造一个至少让别人觉得很聪明的自己呢? (图片来自网络:智商奇高无比的爱因斯坦) 有一个名字很复杂的外国人提出了一个心理学理论模型透镜模型(the Brunswik Lens Model)。意思就是说,人,在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总会通过一些细节(线索)来推断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就像通过一个放大镜看一个个细小的东西,然后大概知道整个是怎么样的,所以叫做透镜模型。 基于这样的一个理论,有一个实验是这么做的: 把一对对的参与者随机带进一个个小房间,实验分为两种条件:一是表演条件,二是控制条件。在表演条件下,两个参与者被带进不同的房间,然后告诉他们不同的任务要求。其中一个就让他当一个表演者,告诉他会与另一个伙伴一起讨论一个主题大概5分钟。在这个时间内,表演者必须尽量表现的很聪明,很能干,而且绝对不能告诉他们的伙伴他们所接受到的任务要求。他们的伙伴在讨论结束以后会报告对他的印象。另一个不知情的伙伴呢,就告诉他接下来他会与一个人讨论一个主题大概5分钟,其他啥也不说。 在控制条件下,每次两个参与者都被带到一个房间,然后统一告诉他们接下来他们要讨论一个主题,大概5分钟。 讨论的主题很多,可能是校园生活,最爱看的电影,高中时的经历等等,由实验者随机选择给参与者。 整个讨论过程都由录像录下来。录像会给另外一些无关的人看,并评价其中一个参与者的印象智商。 讨论结束以后,会测量一下参与者的实际智商,然后让他们评价一下对方留给他们的印象智商。 两种条件中那个要被评价的参与者智商本身是没有差别的。关键就是印象智商了。实际和那个参与者讨论问题的人,对参与者的印象,不管这个参与者有没有努力表现的聪明,智商评价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对于看录像,来评价参与者的人来说,只要那个参与者努力表现的聪明一些,他们就真的认为参与者很聪明。 这个实验结果有点当局者清,旁观者迷的意思。 和一个人实际的接触,不管这个人有没有刻意表现,都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对方的智商;但如果是旁观,没有直接接触的,这个人如果刻意表现一下,还是可以给别人留下这个人很聪明的感觉来的。 看来,要准确地对别人进行判断,还是要通过真正的接触才可以的。如果要让人家留下自己很聪明的印象,那就在人家是不知情的旁观者的时候不经意地表现一下,比如写写博客啥的,那样的印象管理会比较有效。 具体的研究见: Murphy, N.A., 2007. Appearing Smart: The impression management of intelligence, person perception accuracy, and behavior in social interac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 325-339.
个人分类: 有趣的研究|4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吃碱性食品可以提高智商
麦立强 2008-9-3 23:29
英国科学家认为,人脑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有关系。   在体液酸碱性允许的范围内,酸性时,智商低;碱性时,智商高。这与人体疲劳时机体内乳酸和尿素等酸性物质增多,体液酸性上升具有同样道理。科学家对42名年龄在6岁到13岁的男孩进行观察时发现,大脑中的体液PH值大于7.0者比小于7.0的智商高一倍。这是科学家第一次把人的智商与大脑体液PH值联系起来的重大发现。科学家把这一发现称为智力水平的化学标记。   由于体液的酸碱性是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的,因而科学家进而提出了改善饮食结构,多吃碱性食品,提高智力水平的设想。食品按其元素成分可分为碱性、中性和酸性食品三大类。含钾、钠、钙、镁等元素的食品为碱性食品,如水果、蔬菜、豆制品、乳制品、海带、碱性饮料等。含磷、氯、硫、碘等元素的食品为酸性食品,如肉类、谷物、油脂、酒类等。不过,具有酸味儿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以橘子为例,它含有较丰富的钾,所以不是酸性食品,而是碱性食品。   科学家建议,儿童饮食要少大鱼大肉,多吃豆制品和乳制品;少吃油性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食,多吃海产品。这种饮食习惯有益于人的智商的提高,尤其是儿童。
个人分类: 健康保健|2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