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末代皇帝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在河北体验文化(2)---直隶总督府、保定府的钩腿子、抗日电影
热度 1 xuxfyuwp 2014-4-24 14:28
保定曾是河北的省会城市,“文革”中因武斗,将省委赶走了,省会城市也因此前移至石家庄。不知保定人现在对这一段历史如何看,总是件遗憾的事,至少从投资、建设的角度应是这样。 位于保定的直隶总督府,始于清雍正时期(雍正八年-1730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达180年,直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退位后才废止。有99任次总督在此任职,如李维均、李卫、刘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在总督府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是那些对联和堂匾文字了,可以称之为官文化吧。如在总督府大门上就可以看到如下一幅对联: 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 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 这算是对直隶总督府最简明、精练的介绍了,概括了总督府的地位、作用、所辖范围及最著名的两位总督。对曾国藩、李鸿章两位清代名臣的历史功过,为官之道确实有许多值得重新认识之处,不应脱离历史的大环境而就事论事。 进入总督府大门后可以看到一座牌坊,牌匾上刻有 “公生明”三个大字,应是取公生明,偏生暗之意。 记得朱镕基任总理时在一次记者会上曾引用过明代流传下来的一段“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不知是否为同一出处。牌坊后面则刻有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样的牌匾立在府衙院内,应算是对任职官吏们提示的警句了。 府内可以见到不少曾国藩的文字,多为对联,如有一幅如下: 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 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此联不难懂,上联大意是官员多来自百姓,要将百姓的事作为自己的家事来对待;下联大意是为官要注意改正自己的过失,恪守尽忠,以此作为为官的规戒。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中,有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孙家淦,后被居功自傲的年羹尧杀了,估计这应属于文学加工中的不实传说。但在府内的一面墙上,确有曾任过直隶总督的孙家淦书写的“居官八约”,内容为:“事君笃而不显,与人供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此“八约”既有内涵,又有文采,有些话读后确能令人回味、深思、感叹、赞赏,如“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若为官者确能按如此规约行事,也算符合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了。 与保定人聊天说笑,我问他们为什么民间有“保定府的狗腿子”一说。他们解释,这可能是误传,原话应是:“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钩腿子。”意思是说北京、天津人都能说,但光说不做,只有保定人腿脚功夫了得。这样的解释我确实是第一次听说,不知是否有据可查。另有人插话说,也可能是指历史上保定出了不少汉奸,留下恶名。但马上有人接话说:抗日战争时我们河北一带的人民可是真了不起,你可以注意那些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作品,大多数都是描写河北的事。如《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烈火金刚》、《烽火雁翎》等。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不知这算不算是一种革命斗争文化呢。不过,从中也可以悟出我们目前所看、所读过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貌,比较注重表现共产党领导下的一部分,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变。 (原文写于2010-11-18 21:31:11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1347 次阅读|1 个评论
1908年:中国3岁皇帝登基VS卢瑟福获得诺贝尔奖
热度 3 大毛忽洞 2012-10-31 08:02
1908年:中国3岁皇帝登基VS卢瑟福获得诺贝尔奖
1908 年:中国 3 岁皇帝登基 VS 卢瑟福获得诺贝尔奖 3 岁的溥仪登基当皇帝, 37 岁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俗话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历史证明: 溥仪并不是赢家, 即使他 3 岁就当了皇帝, 他也不是赢家。 一本《 20 世界编年史》,从 1900 年开始到 2000 年, 100 年时间,每月一页,把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情放在一张纸上,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对比。但是,因果关系似乎谁也说不清楚。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4062 次阅读|5 个评论
南唐末代皇帝的忏悔:世界公民无国界?
热度 2 杨学祥 2011-12-26 15:30
南唐末代皇帝的忏悔 杨学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词《虞美人》。身为国君,不知励精图志,强国富民,最终只落得个国破家亡,饮鸩而死的悲惨境地。这对当前娱乐界的低迷衰败之风是一个警戒。粉丝们辛辛苦苦捧出来的明星,本应是中华民族的典范楷模,可惜成名后或入籍他国远走他乡,或远嫁国外受洋人欺凌,或傍富成为第三者以桃色新闻走红。金钱是他(她)们唯一的人生追求,国外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幸福天堂,他们以成为“世界公民”为荣耀,其文化素质实在令粉丝们脸红。没有祖国的文化人能存在多久? 贸易无国界,但是商人不能没有祖国。犹太人聪明过人,善于经商,足迹遍布世界。因为没有强大的国家支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惨遭种族大灭绝。没有祖国的商人能够存在多久?惨痛的历史教训唤醒了以色列的建国欲望。 与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汇聚以色列力图振兴民族伟业的趋势相反,中国的富商学子却以走出华夏浪迹异国他乡为荣。美国麦卡锡时代的排华巨浪,印尼纳苏蒂安时期的排华血潮,俄国留学生楼大火的悲惨遭遇,菲律宾劫匪的绑架追杀,以色列肉弹的恐怖袭击,英国海滩的神秘死亡,都挡不住汹涌的出国狂潮 。 现代中国娱乐界的发展,是靠商业的广告来支撑的,正所谓经济繁荣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在广告利润的支持下,电视、电台、报纸、杂志成为最大的赢家,娱乐明星的海选成为最大的看点。舆论工具是否真正把握了世界前进的脉搏?中国的娱乐界为什么对正在逼近的危险视而不见? 香港媒体称美国2012年可能主动对中国挑起事端,与中国交战的日子可能没那么遥远。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12-26/103667865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72 次阅读|3 个评论
略议形式
热度 1 highwind74 2011-12-6 11:57
今晨给学生上课(其实不止今日),总有些不能聚焦、整体不能协调的感觉。象梦中的歌者,张嘴却找不着调、急切但发不了声……。课后坐了一会儿,想了一会儿,下面就写一会儿: 一切事物都有个形式。 形式其初,并非天然而成,实是冲撞而得。在矛盾妥协的过程中汇聚了热情,好似流动熔岩的冷凝。 形式其中,格式既成,而热情稍减。格式与热情间虽稍有龊龌,些许调整后仍能顺遂而行。 形式其末,格式坚硬而琐碎,热情消弭几近于无。以乏力对抗壁垒,磕磕绊绊、佶屈聱牙。 因着这个道理,形式的存在有其周期性,不能亘古而独立,一个王朝又一个王朝在末代皇帝遥拜祖先法典的虔诚中滑脱于紧握的手中……。 这个道理有着普遍的意义,你可以在任意的角落发现它的存在——教师教课亦是如此。推开旧有的格式,以新发的热情来铸就新的形式,也许其并不完美,但完美本来就不存在。而由于热情的缘故,它必然是完备的。也许,真该象我以前给别人说的那样,“每年都是新的,重新来过……”?!ok,我懂,也了解其中的努力。 每个问题,都可求之于人、或反之于己……。于此,收回上篇日志中所有对学生显性或隐性的批评(除了迟到的问题之外)。 日志,一时之志也——如划过水面的浆,随着船的远去,其荡漾的波纹也逐渐消散了——它的意义只在于当下。
418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