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观后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钱钟书的围城观后感
gouww 2011-2-18 19:06
昨夜还有今日,急急的把陈道明演的围城看好了 感慨涕零 男主角 方鸿渐算是谈了4次恋爱, 第一次 被玩弄了,自身出发点也不明朗 第二次 是一同留学的苏小姐,但自己不喜欢她,性格的软弱,虚伪又不敢断然拒绝导致了第三次恋爱的失败 第三次 是自己真心喜欢也真心追求的,但是当拒绝了苏小姐后被苏小姐搅黄了,不过自己被拒绝后也没有奋力去追求,挽留,自己懦弱,其实女人都是喜欢有人喜欢的,即使拒绝了你,还是可以朋友的,也会把你当好朋友的,有什么心事,不愉快都会与之分享的,想到我被林拒绝,我就断绝了她的一切联系,再也不敢让她看到我,我太小心眼了,到现在也回不到过去,不过女的都喜欢找个比自己强的,反正她也不肯能的了,总结是永远不放弃,不离弃,有希望就要坚持到底 第四次 被一个有很深心机的女人篇了,于是结婚了 故事结尾 是离婚了 爱情失败 感慨涕零 男主角 方鸿渐算是经历了事业的悲剧, 买了个假文凭回国 到上海出版社做了一阵子 去三闾大学教书,不懂人情世故,回上海 又是出版社, 又是失业 事业失败 归结所有 都是那个时代下,他那种软弱的性格,消极,顺来接受,没主见………………导致的 戏中人物个性鲜明 看到李梅亭 那种尖酸刻薄,色眼米米,小气,能找得自己全身不舒服,时刻要提醒自己 赵新梅的有主见,明朗,识大体,有魄力 要时刻提醒自己 真爱站在时间上,现在没有把握,将来主要是没有时间了, 软弱自卑,轻易放弃,失败是对意志和韧性最好考验 他们也相过亲,看到那集,我感觉相亲绝对是个悲剧 我现在着急也没有用,毕业了工作了也许也要相亲了 天时地利 不是的啊 哪里能去谈个恋爱 不知所言,感慨涕零
3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阿路龟 2011-2-17 23:34
摆脱心理的羁绊,让心灵得到舒展。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信心!————《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个人分类: 社会|4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楂树之恋观后感
wmy9039 2011-2-16 11:52
山楂树之恋观后感
今天上午,我在网上一气呵成地看完了《山楂树之恋》,电影主题是纯真的爱情,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特别是女主角的真情流露的笑容,令人迷恋,电影的结局很悲情,我看完后很伤情,也很久没有这么动情了! 剧情简介:故事发生在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包含理想的时光: 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时很受打击,静秋一直很自卑。静秋和一群学生去 西坪村 体验生活,编教材。她住在村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爱上了静秋,很爱,静秋怕他欺骗她,起初常常躲避。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却是极重情谊的人,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 转正 。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 白血病 去世了。那时候,1976年,老三他还很年轻。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36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影《天赐》上映了
gaolibo 2011-1-25 16:02
已经订好了票,金逸国际影城中关村店,1月25日17:50。观后再分享我的感受吧
个人分类: 呼吁社会|3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子弹飞观后感
热度 3 halcon 2011-1-16 18:23
让子弹飞观后感 2011-1-16 让子弹飞前后看了五遍,从开始的喜剧,硬是让我看成悲剧。觉得充满了姜文对英雄主义孤独的感伤情怀。从电影中可以看出姜文对英雄主义思考的非常深刻。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容我一一道来。 首先讲讲导演设置的故事背景。 时间: 1920 年。这一点从根据台词可以计算出来。税收到了 90 年以后,也就是 2010 年。 2010-90=1920 。 地点:鹅城。因为古汉语是从右往左读,所以我认为这里也有调侃的意思,即鸟我的城。那鹅城在哪儿呢?我怀疑在广西或云南的某个地方。因为蔡锷是从云南打起讨袁旗帜的,而且蔡锷曾经在广西统领过麻军。查了一下,发现在广西百色果然有一个叫鹅城的地方,当然也许是巧合。 人物:张牧之 ( 张麻子 )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存在真假两个张麻子 ( 用系统工程的语言就是需要注意人物和角色的区别 ) 。两个黄四爷,两个妓女 ( 花姐,县长夫人 ) 。马邦德,汤师爷。麻子和四爷的助手群 ( 黄四爷的胡万,武举人,张麻子的兄弟二,三,四,五,六 ) ,两种群众:穿上衣的乡绅和光膀子的年轻人。 故事情节简要介绍,张麻子抢了县长的火车,假扮县长去鹅城商人做官,打到了黄四爷,损失了几个兄弟。 好了,现在谈谈姜文的英雄主义情怀。 电影中充满了角色的对比,几乎每一个人都设计了一个对应的任务,包括自己和内心的自己的映射。我们一个一个来剖析: 1, 先从小凤仙说起吧。电影中的花姐就是映射的小凤仙。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花姐的房间里摆放的都是凤仙花,花姐的衣服也都是凤仙花的颜色。为了怕观众不明白,多次提醒观众“你快要成为小凤仙了”。末了,还是怕观众不明白,干脆把松坡将军也搬出来了。小凤仙何许人也,正史中没有记载,不过从百度百科可以查到很多信息。当蔡锷在袁世凯手下的时候帮助过蔡锷逃离袁世凯的魔爪。影片中花姐救老二,老三那段指的就是这段历史。姜文还是怕观众不明白,所以还加上了自己对这件事的评价:美女救英雄。 2, 既然说到小凤仙,就说说小凤仙的映射人物:县长夫人吧。同样出身青楼,县长夫人也有很多钱(至少 20 万,给马邦德捐了个县长),也愿意陪人睡,不管县长是谁。没有美救英雄,也没有散财给穷人。 3, 说到县长夫人,自然就说到县长马邦德。县长夫人告诉我们马邦德原来是个师爷,是她给他捐了个管。而马邦德说他干这行干了八年( 1912 年民国元年),说明以前一直是跟着别人干的。跟着谁干呢?我很怀疑是黄四郎 ( 影片中有个小细节,马邦德拿起枪想要打死黄四郎。对于只在乎挣钱的马邦德突然想拼命,非常奇怪,所以怀疑黄四郎,师爷原来就是搭档 ) 。 4, 到重点任务张麻子了。张麻子的故事比较多,一个一个来介绍吧。为什么叫麻子,既是牧之的谐音。蔡锷曾经统领过麻军,或许这是张麻子的弟兄都带个麻将牌的原因。麻将牌的含义稍后再讲,先来看看张牧之和九筒的关系。张牧之是土匪老大,却带了个九筒,非常奇怪。其他人都是带自己的,唯独张麻子是九筒。带过一筒的只有一个人:马邦德。八筒也只出现过一次,在黄四郎一场戏里出现的。姜文是不是要告诉我们其实马邦德才是真正的高人,在革命方式和最终效果看马邦德才是真正的老大,自己则只是一个小老弟。如果把老八安排给黄四郎,那么姜文是要说,其实自己连黄四郎都不如。最终情况也的确如此,革命虽然成功了,但黄四郎却赴上海赴任。张麻子还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为什么会这样安排,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张麻子无疑是革命意志最为坚定的,不好钱,不好色,就想除掉黄四郎。其它的兄弟都和他差不多,只不过除了老二其它人都好钱,而老二、老三还好色。因此只有张麻子是“不粘锅”,而这种特点让自己的弟兄非常不轻松,不为女人不为银子,为兄弟报仇?仇也报了,大家搞不明白接下来那为了啥。接下来是张麻子和假麻子,张麻子不贪财,所以抢劫烟土的事情可能是黄四郎自导自演的。 5, 真假黄四郎。黄四郎在鹅城当过县长,至少在县衙门工作过一段时间。否则他的银子不会放到县衙地下。他即好色,也好钱。县衙放唱片的机器被搞坏了,其实说的就是黄四郎。另外,张麻子抓住的是假的黄四郎,因为如果是真的,那么假黄四郎一定巴不得张麻子赶紧弄死他,但电影里没有,而是要求尽快释放。所以抓住的是真的。为什么叫黄四郎, 6, 武状元最后认出了真的黄四郎,从他不敢欺负黄四郎又只喊一,二,不喊三就可以看出来。 其它的细节: 刘邦和项羽:刘邦奸诈的天下,项羽英雄泪满襟。张麻子当了回项羽,结果怎样可想而知。刘邦是指黄四郎,还是指马邦德就不得而知。 马邦德的发型,民国 8 年了,马邦德才把辫子剪了。当然也可能是一直留的这个发型。改发型妙就妙在也算剪了辫子了,可要是清王朝复辟,扎起来就能算辫子。可见马邦德左右逢源,见风使舵的功力。 影片开头的火车冒着白烟,其实那是火锅冒出来的烟,不是发动机。说明所谓的革命就是个样子,本质上还是驾马车。 六子很木,所以六子死了用一大块木头刻个六。从开始的对六子说的一句话也可以看出来:凡是先动脑子再动手。可惜人的思维习惯不是一句话就能纠正过来的。 铁路上没有铁轨,说明革命没有得到大众支持。 张麻子认为这是政府应该做的工作就是公平,而公平简单地讲就是要把富人的钱分给穷人。事实上富人还想从穷人那里巧立名目搜过钱呢,而且会或者收买政府,或者干掉政府。当然了,黄四爷是在县衙工作过的,所以也算转行再就业吧。 康城就是上海,上海市就是浦东。具体什么意思,我也说不清楚。 乡绅开始是到城门口欢迎张麻子的,黄四郎一出现就全跑了。于是马邦德的县长就职演说时自己跟自己说,地下没有观众的。只有远远的小伙子看热闹。六子自杀的那段,周围都是乡绅。大家都是演给六子看的,六子上当了。说明乡绅是很聪明的,很会虚与委蛇。而光膀子的小伙子们除了看衙门的热闹,就是看大街上的热闹。最后抢黄四郎的东西冲在最前面的就是他们,可是后来乡绅也加入进来而且使劲抢。最后算账,当然小伙子们要当替死鬼了。 张麻子喜欢花姐么 ?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可是第一,革命就有危险,有老婆对彼此都不好(开场的对话中交待了)。而且,老二,老三已经捷足先登,所以张麻子只能把喜欢放到心理了。 忘记说花姐第一眼看见张麻子进程时的表情了。其实,并非看上谁了。我认为这是影射小凤仙第一眼看见蔡锷时的表情。 最后,我想问一句革命成功了么?从开始的一句话可以看出些端倪。“你才是来者”,张麻子才是来着,张麻子一离开,一切照旧。 另外,马邦德最后要死的时候说有两点他骗了张麻子。我认为第一是他以前是黄四郎的师爷;第二是他不叫马邦德。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各有一个雄鹰飞翔的镜头,雄鹰是孤独的,英雄也是孤独的,不仅仅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也因为他们不爱女人不爱钱。而开头花姐也交待了——不好色的县长不一定是好县长。这句话很好地交待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评价标准——不管政府的目标有多崇高,还多自律,老百姓评价政府的时候看的是效果。 姜文的私货太多了,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如果有不对的,也请大家指正。
522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
yuliping 2010-12-14 22:02
偶尔在 CCTV-12 看到一集《中国远征军》,相当震撼。这几天在论文写作之余,囫囵看了网上两个版本,另外一个是凤凰卫视出的。因为前期中国远征军失败的史实了解较多,加上我天生不喜欢看悲剧。所以前面几集没有看,主要看后面几集。 当年的远征军战士,还有大概几百人在世,大多晚景凄凉。他们是国军,抗过日,我们能否给他们一定的补助,不要说给予离休干部待遇了。我认为给予他们相应的待遇无论从经济上和道义上都没有问题。 那些牺牲的国军将士,虽然修了一些远征军烈士墓园,似乎肯定他们总体上是抗日有功的,但能否给予烈士的荣誉?也就是说,为抗日牺牲的没有打过内战的国军,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否应该包括他们? 对抗过日,又打过内战的国民党将士,能否给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正视他们的功劳与过错? 我们都知道,日本有教科书事件,歪曲日本的侵略史。但是我们自己的历史书,对国民党士兵也应该有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也是爱国的。 忘记历史,意味着真正的背叛这句话听过很多次,从来没有现在这么令我震撼。 正视历史,是大国应有的气度和情怀,是大国自信的标志,是大国的立国之本。 台湾回归祖国,其实也很简单,难道不是? 值得欣慰的是,中央电视台近几年播放的类似影视、记录片逐渐多起来了。 下图是撒切尔夫人接见当年仁安羌战役中远征军113团团长刘放吾,他带领将士拯救了7000英军。 2010.12.14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7453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看《闯关东》(一)
boxcar 2010-6-23 19:52
本文于2008-02-13 00:17:15发表在我的新浪博客,现在转贴到科学网博客。最近因为忙着改学生的毕业论文,没时间写新的博文,只好选几篇旧文粘贴一下,冒个泡了。 2008年的 春节期间没什么事儿,有大把的时间在家看电视,于是有机会看看《闯关东》这部大戏。各个电视台还是真给面子,你方正唱我就登场,用遥控器换着频道几乎一会儿的功夫就可以把这部戏的梗概看完,真是方便。不过为了更系统、更完整地进行欣赏,我还是锁定了山东卫视,因为它下午有一场9集连放,跟着晚上又有5集连放,如果不是中间有广告的不断骚扰,这样看的确够过瘾。下面说说我的一些观感。 据说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是近代中国的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其实这三个更大意义上是属于非官方、非政治的长期发生的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大迁徙。还有一些可能规模更大、目的性更强的与政治和战争有关的大迁徙,包括918事变后东北百姓的大逃难、抗战初期的大规模内迁和抗战结束后的回迁、1949年逃亡台湾和60年代因自然灾害和政治迫害等原因发生的人口迁徙。这次山东台拍了这样一部史诗巨篇的《闯关东》,以目前的热度看多半要拍续集,就不知道山西台是否有兴趣拍《走西口》【 果然不出我所料,《走西口》后来还真拍了,可惜我没时间看 】、东南台是否愿意试试《下南洋》了。 从关里闯关东来的河北和山东人,来到地广人稀的东北,只要敢冒险、肯吃苦、能拼搏,挣上一份家业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所以许多人如朱开山那样发了家,成了地主或者富农,或者在城镇有了买卖店铺,当然更多的人仍然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做农民、当矿工或伐木工的大有人在。这部电视剧好就好在它把当年闯关东的山东人的许多营生用老朱家的两代人串了起来,这些职业包括:开荒务农、进林场伐木、到江上放木排子、下金沟淘金、在城镇经营山货、开饭馆 【有跟着凑热闹的,吉林市有了山东菜馆,哈尔滨也有了家朱开山杀猪菜】 、开矿山当矿工、参军当兵吃粮、挂柱(入伙)当胡子、演蹦蹦戏(电视里演得类似二人转)、甚至做妓女等等。其实无论哪个营生,都非常不易,不但要与天斗在东北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得生存,而且与地斗争取一个好的收成,最要紧的是与人斗在坐地户的排挤、同行之间你死我活的商业竞争和土豪劣绅的剥削压迫中生存和发展。这样的历史在这部大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因此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视剧,收视率高是自然而然的。 另外,我去年冬天曾写过一篇博文 : 嚼筋头巴脑酱牛肉与钻研学问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0820 里面图文并茂地借着朱开山和潘五爷的对话点评了一下钻研学问的问题。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3395201008agq.html ) - 我看《闯关东》(一)_自信的老师_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文学影视评论|5516 次阅读|8 个评论
推荐一部影片《战略特勤组》英文名字《UNTHINKABLE》
longfo 2010-6-3 17:01
这部片子讲述了一个特殊的审讯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充满了对人性、道德、公正、正义和法律的反思,值得一看。 人性:当我们一再向着资本低头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的暴力事件,这里面是不是缺少了人性,缺少了人文关怀。那么我们的科研又有多少关注了人文,体现了人性呢。 道德:什么是道德,现在还有多少人标榜自己道德高尚。卑贱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道德是卑鄙者的敲门砖。 公正: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公正。 正义:只有胜利者才配说正义。 法律:永远都是武器,和枪没什么区别。 看了以后,我认为恢复中国传统,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是好事一件。仁者爱人,无为而治,天下中和。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三国观后感
lxwang 2010-6-1 23:44
新三国上映以来,毁誉参半,有人骂,有人又抱不平。然而,但凡翻拍,就一定要接受板砖,金庸的小说都被翻拍了多少回,骂者无数,却并不影响其收视率。新三国亦如此,虽然网上评价并不好,但仍然占据着收视率排行榜的前几名。我也下载下来看了,如今看了已过半,感觉其好的一点就是连贯性较好,不似老三国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串联起来,还有就是其武打场面确实精彩。但是,老三国已经深入人心,各银幕人物形象在人们心里已有定论,我就觉得新三国里曹操、诸葛亮、周瑜,甚至关羽、张飞、鲁肃等人绝没有老三国里鲍国安、唐国强等那些人扮演的好。另外,可能是与时俱进的缘故,新三国里出现了很多现代化的语言,这也是比较有争议的,这里除却所谓穿越语言,因为一般人不会去较那个真,特别提到的是曹操时不时来上一句我想死你了、我爱死你了的话,让人苦笑不得。而且,我发现新三国里曹操老有一个习惯就是替人系鞋带,替兵士系、替谋臣系,也替儿子系,不知道导演如此特地安排是要说明曹操关心臣下、关心下一代呢,还是有些画蛇添足。还有,新三国里很多曹操小解的镜头,看得我女朋友很不舒服,一个劲埋怨导演有必要一定要这样安排吗,这样是要说明曹操豪放?不拘小节?不知道别的女性看了作何感想?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社会杂谈|4932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版《夜幕下的哈尔滨》观感(一)
boxcar 2010-5-24 20:58
本文的原文于2008年8月发在我的Sina博客上,现转载到科学网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339520100adlo.html 新版《夜幕下的哈尔滨》观感(一) (2008-08-29 05:48:19) 前几天晚上回家较早,打开电视,惊异地发现CCTV-1的黄金时段在播放新版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于是这几天断断续续地看了几集(有天在看的过程中,电话突然响了,原来是我三姐专门打电话通知我电视在放这个电视剧)。由于以前听过小说,看过原著,也看过一版电视剧,所以对新版颇有些看法。 关于这部由著名作家陈屿著的小说,我曾经在20多年前(小学阶段)听过王刚在广播电台以评书的方式作的播讲,在当时很轰动。后来电视台也曾拍摄过电视连续剧,大约10集的长度,由于王刚的播讲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在电视剧中尝试着把王刚本人作为说书人放在电视剧每集的开头和结尾作开篇和总结,这种做法其实是空前绝后的。带着对这部作品的良好印象,后来我曾在书店和旧书摊上苦苦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95年-1996年期间,我终于找到了,先是在同志街邮局门前的旧书摊上淘到了小说的下册,以后又在长春的省文化活动中心门前的秋季书市上(还是旧书摊)上买到了小说的上册,这让我终于有机会通读了原著。就在去年,在买了一部MP4播放器后,我有了一个走路听评书的新习惯,从评书网上下载了一批评书来听,包括单田芳的《乱世枭雄》《隋唐演义》,当然也找到了王刚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让我有幸再次听到这部已经非常熟悉的小说。 说起新版的电视剧,我只看了几眼就感觉这又是一部搞的作品,上网看了一下剧情简介,加深了我的看法。就象一切按照曾经火过的红色经典原有的名字新拍的影视作品一样,它也是一部被进行了大量改编的作品,在这种改编中,除了名字(包括剧名和人名以及地名)不变以外,其他一切皆可以改变,而这种改变其实是伤筋动骨的,效果自然是面目全非了。在下面的博文中,我们看看新版《夜幕下的哈尔滨》做了哪些改编吧,顺便梳理一下现时改编经典作品的思想脉络和手法的得失。
个人分类: 文学影视评论|5158 次阅读|1 个评论
建国大业让我失望兼怀念东大
zhoumeng 2009-10-13 18:42
建国大业慕名已久,科学网上不少老师也有评论,近日来北京抽空在昨晚看了,有些失望,似不如早先的开国大典好。 影片有些地方明显不舒服,个人以为有两个演员表演得有损原型,一个是演少奇的演员,表情呆滞,欲哭无泪的样子,影响少奇同志光辉形象;另一个是演闻一多先生的,演讲声嘶力竭,表演做做滑稽,气质上天壤之别。还有一场戏窃以为败笔,即淮海战役胜利后,常委们把酒庆功激动歌之,电影把领袖们演得极不不自然,演恩来同志的演员居然一会拍一下 主席 ,一会又拍一下 总司令 ,个人认为不像 刘 老师说的是拉近观众,我们平时聚会欣喜激动时不会这样的。何况领袖们在 49 年,已经不是五四运动时的青年学生,残酷的革命斗争已经锻造出领袖们成熟深沉的政治品格。 影片中很多镜头是在东大拍的,唤起了对母校的思念,非常亲切。 大礼堂 总统选举是在大礼堂拍的,经国与杜月笙较劲是在老图书馆拍的,东南大学所在地正是当年中央大学所在地,蒋介石一度做过校长,成贤街六朝松下正是南朝东吴及五代十国时国子监所在地,1800年前的事了。这也算是东大对此片的贡献,也算是影片对学校的宣传。 影片中国民党在东南大学礼堂开大会 老图书馆 六朝松 现在的校门 40年代的校门 要在 140 分钟内概括建国之波澜壮阔确实不易,又是政治任务片,不能求全责备。但总觉得应该深挖些内在的东西,把规律性、必然性的东西突出出来,共产党能在解放战争迅速打败强大的国民党,出乎美苏等预料,这不是偶然的或者是战术性因素,这些东西极其珍贵对于现在有很大的意义。
个人分类: 未分类|8339 次阅读|4 个评论
怀揣着梦想去工作和生活
ztrilibin 2009-6-25 15:12
这算是一篇电影评论,是一篇几近过时的电影评论,看完电影已经有个把星期了,我也不是要完成单位交给我的学习任务,突然觉得有点东东要写写。这是一部向建国60周年献礼的影片,歌颂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精神,单位组织观看,是在周六晚上,影剧院离我们家很近,和老婆和儿子(还是学龄前儿童)一同前往,儿子去的目的可以和他的好朋友们在电影院里玩,我不常看电影,电影评论更不会去写,在认认真真看完电影后,直到现在回想起来,给我印象的主要是四个人物形象,铁人王进喜,刘文瑞,刘文瑞的儿子(刘思成)还有刘思成的同事赵,当然还对美丽的心理医生和赵的女友有些印象,四个人都有是怀揣着梦,去生活和工作的,尽管梦想不是很一样,或者梦想有的高尚,有的现实,但同样是相当精彩和值得回味的。铁人王进喜,自然不必多说,他的梦就是为了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开采石油,为了让新的共和国不再贫血,贫血就要受人欺负,就会挨打,对祖国的朴实感情让人震撼,当然还有那一句美丽的总结: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这次电影反映出,表达这个意思的还有更朴实的一句话),这就是他的梦想;刘文瑞,心情复杂的人物,也是我久久揣摩的人物,他在关键的时期,选择的逃避,那是一种复杂的逃避,一种知识分子那个时期特有的逃避,但梦想没有从他的身边溜走,他在坚持着和守望着铁人的梦想,直到最后去世,继续追寻着铁人的梦,只有他的儿子清楚,坚持和守望着。刘文瑞的儿子(刘思成),当代铁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实现和继承着铁人的梦想,从他的父亲给他的收藏品中以及实际行动中可以看出,他的梦是真实的,无情的嘲笑深深的刺痛的他的心灵,坚持已经是他生活的全部;还有刘思成的同事赵,现实派,真实和有责任感,在女友被辞退时,他也选择和一起离开,在离开的路上,车坏了,他和他的女友,选择了走出无边的沙漠,梦想的真实,你能从中感受梦想的巨大魅力,最后,刘思成选择的独自对他们的营救,面对无情的沙漠,他们不仅看到了绿洲,而且看到了营救的飞机。影片有了个乐观的结局。还要,从影片中我们能看到,人物们精彩的人生,体现着真实的生命价值,我想就足够了。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真的需要怀揣着梦想,去工作和生活。也许工作和生活本身不会带给你什么,但我们总能积极面对,穿越可怕的沙漠,绿洲总会看到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8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三缄其口
zilu85 2009-2-7 21:39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海角七号》。很简单的情节,只是因为以前听过一首同名的歌曲,所以选择了它,其实可以算作音乐风光片,但是因为里面有了很多久违了的温情、亲情在里面,让我感到分外的亲切,仿佛是在70-80年代看电影。 很多时候,我认为很好的电影,推荐给别人看,结果反馈是什么啊?也不咋地啊!。屡屡失落,所以也就没有了向别人推荐的自作多情了。我思索的是为什么同样一部片子,不同的人看法会大相径庭。比如春节晚会,有的人说今年的很好,有的人说很差,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个人素养等因素,我越来越多地感到,是否认真地看过这部电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比如,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我和老婆一起认真地看,屡屡落泪;给了同学DVD,他说没意思。 再比如,我和小姨子一家在我的家里看《非诚勿扰》,我想认真地看,可是客厅里人来人往,4岁的孩子一会儿要这样,一会儿要那个,电影和人声一起喧闹着勉强看完,小姨子说,谁说这个电影好看,也不咋地啊。 又比如,看春晚,老婆从来都是开演的时候就是她开始睡觉之时,然后第二天一样评论说,今年的晚会不咋地。 说白了,就是在发表见解之前,没有认真地了解过你要评论的对象。没有了解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没有了解镜头的含义,没有了解音乐的意境,张口就是高论,这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是什么缺点了。 最近看到的,有些医学领域的专家可以评论经济上的现象,文艺体育明星在广告里告诉你感冒了要吃什么药,学分子生物学80后的可以说信息学是数据倒来倒去的,实在不算科学;如果仅仅是泛泛评论还罢了,可怕的是有的时候外行的大嘴专家还要决定你考研、晋级的命运。如果你是学生,你就祈祷不要遇到这样的专家,如果你是专家,你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被捧杀搞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个人分类: 休闲|35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角七号——纯美的岛内风光
xuechunxiang 2008-12-25 13:42
平安夜不想去凑那个热闹,于是当了念之很久的《海角七号》在家看(年底疯狂看大片,可惜这部片子国内还未引进,据传因为政治原因),也算是在一种纯美的氛围中感受一些也指安宁吧! 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说, 这是一部爱情片,比较唯美的爱情片,那动人的七封情书负载了太多的幽怨; 这也是一部生活片,台湾在地人的生活片,那淳朴的小镇生活以从记忆中慢慢淡去; 这也是一部音乐片,多风格的原生音乐,但我确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只能听个热闹; 这也是一部政治片,台湾光复、日军撤退,这也许是它被封杀的原因吧; 这更是一部风景片,最吸引我的就是那岛内的自然风光。 虽说看到最后,对于剧情我仍是很迷惘,但那纯美的自然风光反倒促成了我的一个新年愿望,既然已经大三通了,咱们就好好走出去,到宝岛去看看那海景、那山地!可惜找不到那段彩虹桥的图片。 国境之南 如果海会说话 如果风爱上砂 如果有些想念 遗忘在漫长的长假 我会聆听浪花 让风吹过头发 任记忆里的爱情 在时间潮汐里喧哗 非得等春天远了夏天才近了 我是在回首时终于懂得 当阳光再次 回到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 我会试着把那一年的故事 再接下去说完 当阳光再次 离开那太晴朗的国境之南 妳会不会把妳曾带走的爱 在告别前用微笑全归还 海很蓝 星光灿烂 我仍空着我的臂弯 天很宽 在我独自唱歌的夜晚 请原谅我的爱诉说的太缓慢 当阳光再次回到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 我会试着把那一年的故事 再接下去说完 当阳光 再次离开那太晴朗的国境之南 妳会不会把妳曾带走的爱 在告别前用微笑全归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2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