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开发利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迭部森林开发利用利弊浅谈及对策建议
ghzcljz 2018-10-13 10:21
来源: 《林业资源管理》 1999 年第 02 期   迭部森林开发利用利弊浅谈及对策建议 虎英海(甘南州农林局 747000 ) 摘要: 用大量的数据和实际工作多年的第一手资料,详细论述了甘肃迭部林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迭部林区地处长江流域,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保护好这片森林不仅对迭部的当代经济发展、生存环境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息有举足轻重的直接关系,而且对甘肃乃至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林区开发三十年来,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过量采伐,加之经营上的问题等导致整体森林资源锐减,部分地方已出现枯竭,局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为了能够全面掌握该林区采伐、运输、营林等基本状况,我们花了较大的精力和时间,深入到全县范围内二十几条大小沟系,五、六十个伐区的近百个林班,车行 1500 公里,步行 300 多公里,采取实地踏察和录像的办法,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现场调查。同时,查阅了解森林、植被、水系、水文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就林区生产经营、林政管理及水土流失、森林环境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 一、境内原有森林资源状况及开采情况 根据六十年代调查资料,迭部林区有林地平均每亩蓄积 17.46 立方米,其中用材林 24.29 立方米,防护林 10.24 立方米。据 1986 年甘南林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迭部境内森林总蓄积量为 5189.64 万立方米,平均每亩 16.87 立方米。其中用材林每亩 19.09 立方米,比六十年代减少 5.2 立方米,总蓄积量减少 1599.2 万立方米,该林区用材林中成过熟林面积 119.67 万亩,蓄积 3163.30 万立方米,分别占用材林面积、蓄积的 89.7 %和 97.5 %。   迭部林区森林的开发利用是从建立森工企业开始的。 1957 年成立迭部经营站。 1964 年以来,舟曲林业局在迭部县境内设场开采,兰州木材队在白云一带采伐。 1968 年建立迭部林业局,并相继建场作业。 1980 年,甘肃省委批准迭部县实行“以林为主”的生产方针,成立了县林业公司和地方林场,将部分森林划给地方经营。 迭部林区森林资源消耗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64 年至 1975 年。这期间,以舟曲林业局在迭部境内的林场和兰州采伐队在白云地区的采伐为主。 1969 年迭部林业局成立后采伐量大大增加,平均每年生产木材近 23 万立方米, 10 年计 230 万立方米;第二阶段, 1976 年至 1989 年。  这一阶段林场增多,采伐量进一步增大,七十年代后 5 年中,  平均年采伐量为 24 万立方米。进入八十年代后,虽然逐步采取限额控制的办法,但“限额”执行不严,实际采伐量反而增加,全林区年木材生产高达 30 万立方米以上。 14 年中,共生产木材约 390 万立方米; 1990 年至目前为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由于一些政策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大转变,市场导向的作用和金钱诱惑等因素,大大加速了森林资源的消耗, 6 年中,  共生产木材约 240 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的减少是非常明显的,根据 1984 年该县农业区划资料, 1975 年全林区年生产木材量 21.93 万立方米。  按迭部林区生产 1 立方米木材实际消耗 2.27 立方米活立木蓄积计算,则平均每年消耗森林蓄积 49.79 万立方米,  年森林消耗率为 1.098 %。而全林区森林生长率为 1.43 %,枯损率为 0.67 %,净生长率为 0.76 %。以总蓄积 5189.64 万立方米计算出年平均净生长量为 39.55 万立方米 ( 其中用材林年净生长量 25.35 万立方米 ) 。消长相抵,森林资源消耗量超过生长量 25.9 %(以用材林计算,则超采率达 96.4 %)。  由此可以计算出:森林资源在 1984 年以前的 18 年中,平均每年以 10.24 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 ( 这里还不包括超方、  林区筑路和社会性消耗等 ) 。 1984 年以后,由于专项特批材种、内部小票出境、加上超方运输等,森林的实际采伐消耗处于逐年增加之势。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金钱、利益的诱惑等,实际消耗量的增长趋势加剧。以 1995 年为例,全林区商品材限额计划为 15.56 万立方米, 1994 年结转 9476 立方米,合计为 16.5 万立方米。经较为详细调查,当年票证反映的外运材数量为 20.09 万立方米,实际外运木材总量为 29.75 万立方米 ( 不包括检查站未登记而无法统计的一些数据 ) ,比限额计划超出 14.19 万立方米,比票证反映的数量超出 9.66 万立方米。另据统计推算, 1995 年民用材、生活用薪材以及其他社会性消耗用材接近 8 万立方米,  加上与外县接壤的林缘地带被蚕食偷运的木材近 5000 立方米,全林区年消耗木材约 38.25 万立方米,消耗森林蓄积约 86.83 万立方米,是全区用材林年净增生长量的 3.5 倍多。消长相抵 (86.83 - 24.73) ,用材林消耗超过生长量的 251.4 %。 迭部林区森林采伐三十年来,共生产木材约 900 多万立方米,消耗森林资源 2043 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 2/5 ,  是用材林总蓄积的 2/3 。资源消耗面积达到 121.1 万亩 ( 每亩蓄积平均按 16.87 立方米计 ) 。  而迭部森林三十年的净生长量为 1186.5 万立方米,只占总消耗的 58.08 %;  森林净生长面积为 70.33 万亩,仅占资源消耗总面积的 58.07 %。也就是说,三十年来, 50.77 万亩面积上的森林已砍伐贻尽。  森林总消耗量占净生长量的 172.19 %, 30 年消耗了 51 年的森林资源增长量! 迭部林区用材林中成过熟林的面积和蓄积分别占到 90 %和 97 %。这种林分结构,眼前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但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则困难很大,必须做到科学合理采伐,高度重视和加强更新造林,才能逐步调整林分结构。但实际更新造林情况与要求有相当差距。统计资料表明, 30 年间全林区采伐迹地面积约 45 万亩,更新面积为 32.64 万亩,  占采伐迹地的 72.53 %;各种造林面积 22.11 万亩,保存率最高也为 70 %左右。各种植苗造林成活率最高 80 %,到目前,实际郁闭成林面积也只有 8 万亩左右,占迹地更新面积的 24.51 %,与净消耗森林面积 56.47 万亩相差数倍,  导致可采林木急剧减少。 根据《森林法》关于林种划分的规定,八十年代中期,将该区域内的森林划分为防护林和用材林两个林种区,用材林占 40 %。白龙江两岸的山坡和高山灌木林为水源涵养林,坡度在 35 度以上的山坡林为水土保持林,城镇、村庄附近的森林为风景林,只有坡度 35 度以下的森林才为用材林。但现在的状况是:过去村前庄后、农田周围、河道旁的护村林、防护林以及风景林中相当部分已经荡然无存,全林区各沟沟岔岔,没有不被涉足的净地,一片片被剃光了头似的山坡处处可见,整体林线大步后移,森林覆盖率明显下降,原始森林越来越少,野生动物数量也迅速减少,有的甚至绝迹。 二、森林开发带来的效益及过量采伐的后果 ( 一 ) 森林的开发利用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迭部森林开发利用以来,不仅给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较高经济价值。同时也推动了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三十年来共生产森工材 900 万立方米,  其中商品材约占 95 %以上。若每立方米木材平均按 400 元计,  共为国家创造经济价值达 36 个亿。 1982 年迭部县确立“以林为主、林农牧综合发展”的生产方针,并建立地方林场、实行利润返还等政策后,地方经济对林业的依赖性增强,工业 ( 包括乡镇企业 ) 多为木材企业,财政收入大都来自林业。 木材运输促进了该县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1996 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 6236.37 万元,比 1980 年增长 4.1 倍,其中工业产值增长近 10 倍。财政收入比 1980 年增长 13.1 倍。共修筑林区公路 700 多公里。国营、地方森工企业支援地方修桥、  建学校、发展通讯设施等投放资金 250 多万元,  并投资与地方联办电站等建设项目,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 二 ) 森林过量采伐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1 、不合理采伐,严重影响了森林的林分质量。  以上提到,迭部林区成过熟林的面积和蓄积均占用材林的 90 %以上,且以云杉、冷杉为主要建群种,分布于海拔 2500-3500 米之间,坡度多为 35 度以上。由于多年来采伐过量,或在不宜采伐的坡地、高海拔地施业采伐,更新又跟不上,或造林树种不对路,使一些地方形成不少荒山秃岭、人工矮林、人工疏林等。尤其是生长在高山地区的红杉林逐渐消耗殆尽。部分地方原始植被消失,天然更新条件恶化,人工更新困难,出现了“后继无林”的逆向演替现象。 2 、过度消耗森林资源,  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迭部林区最大的特点是山坡陡峭。 30 度以上的陡坡占 37 %以上,且林地多属岩石母质,土层浅薄,加上因本地区在地质运动时期曾多次遭受到剧烈构造运动影响,形成大量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区。森林砍伐中的串坡、土滑道集材、山楞集材以及劈山修道等使该林区易损的地表遭到严重破坏,有些采伐后的迹地,岩石裸露、环境恶化。植被破坏和森林生态的变化引起整个生存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一些河谷地带的农田被泥石流淹没,堤坝冲毁,山体滑坡,村庄地基坍塌。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已达到 1572.27 平方公里,  每年土壤侵蚀总量达到 101.82 万吨,其中最早开采森林的洛大、花园、旺藏等地域尤为严重,三乡 7 条小流域 296.33 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水土流失面积就达 183.28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62 %,洛大至花园 20 公里的沿江右岸,常发生泥石流点就有十几处。部分较陡峭的山体多处出现崩塌和泻溜。主要沟系内的泥石流量已进入第四期发展阶段,支沟也正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由于水源涵养林遭到破坏,旱灾频繁,迭部境内白龙江水系的 29 条大小支流水流量均明显减少,多数减少 20 %- 30 %,有的甚至减少 50 %或面临干枯。据麻牙水文站资料,六十年代白龙江平均流量 54.9 立方米 / 秒,  八十年代末下降到 43.6 立方米 / 秒。因水土冲刷加剧,  使江水含沙量成倍增加。据立节水文站检测,迭部境内白龙江年均含沙量: 1965 年为 0.184 公斤 / 立方米, 1993 年为 2.54 公斤 / 立方米,增加了 12 倍。 3 、过量采伐森林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由于森林的过量采伐,导致了季节性气候反常,风雨不调,严重的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面临威胁,蒙受损失。近十几年来,迭部地区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涝暴灾,大小旱灾连年不断,成灾程度有增无减,暴雨灾害的破坏程度一次比一次严重。 1984 年 6 月,  洛大乡赵藏沟一带两次遭暴雨洪水袭击,有 48 户农牧民受灾, 141 间房子和 133 亩农田被冲毁,粮食减产 4.6 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 20 万元; 1991 年 5 月 23 日,县境内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山洪袭击,全县 2091 户 10513 人受灾。  农田受灾面积占全县粮播面积的一半以上,绝收 17934 亩。有 3 人丧生, 7 人重伤,  损失大小牲畜 1042 头。泥石流冲毁、淹没农田 1000 亩,毁坏大小桥梁 41 座,电站水渠 4820 米,以及农田灌溉大部分设施。两郎公路迭部段和县乡林区道路水毁极为严重。数年不能恢复。这场暴洪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 不包括干线公路 ) 达 1728 万多元,相当于全县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 30.6 %,当年农业总产值的 62.4 %。 1997 年 8 月上旬代古寺一带的一场大暴雨,  在仅十多公里的公路上形成十几处泥石流滩堆,交通堵塞数日。 三、对造成上述不良后果根源的分析 迭部的原始森林资源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整体锐减、局部面临枯竭或完全枯竭的局面?与开发初期提出的“八十年一个轮回,永续利用”的理论设想形成较大反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 一 ) 方针、政策、决策与实际差距造成的因素。 1 、体制造成的影响。  国家专门建立森工企业和相应行政管理机构的体制存在着比较大的弊病,林业企业的职工几乎全部来自内地,由于根本和长远利益上的差异,造成当地群众与森工企业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了不一致的认识和观点。企业方面看重的只是眼前和近期利益,未能也很难自觉做到顾及长远。而森林与子孙后辈永久息息相关的当地老百姓不直接经营林业,对林子没有直接做主和生产经营的权利,护林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加之森工企业日益膨胀,企业之上又有一个庞大的管理机构--白龙江林管局,极大地加重了企业的经济压力和负担,加速了森林的消耗。 2 、市场经济有关因素带来的影响。计划经济时期,  林业生产经营都比较正常。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特别是随着邻近的临夏、岷县等地木材市场的开放,在利益驱动和金钱的诱惑下,不少内地木材商贩进入林区从事木材生意,本来单搞运输业的当地司机中相当部分竟相直接做木材生意,企业和地方一部分干部、职工也直接或间接参与木材生意,一些执法和林政人员也被诱入其中,充当木材贩子的“保护伞”和“护送神”。尤其是一些不法木材贩子十分猖獗,内勾外联,  在一定时期形成一股恶势力。  本县的个体运输车辆从 1980 年的几十辆猛增到目前的 800 多辆。 84 年前后,  空票、假票、外地票等充斥迭部木材市场, 95 年底后,假票、外地票基本消失,但开空票现象仍然存在,难以控制。企业巧立名目,地方有关部门也想方设法申请限额外次材、积压材等指标,调运时又以好充次、以材充柴,企业以内部小票也直接过关出境,以及林缘地带的群众蚕食森林现象日益加剧等,这一切都要以加快森林消耗为代价。 3 、采伐任务指标与现有森林资源实际形成大反差。  经三十年的采伐,迭部林区的用材林已消耗 2/3 以上,  其余不足 1/3 的用材林不是分布在海拔高、  坡度大和岩石山地带,就是属稀疏林、水源涵养林等,不易或不宜采伐。根据这种实际,为了青山常在,采伐指标任务应大幅度下调。但有关决策部门对这种现状视而不见,下达年度采伐任务指标时,只是从养活迭部林业局近万人和上交管理局大笔费用,以及照顾舟曲林业局这些资源枯竭的难兄难弟等主观愿望出发。“九五”和“八五”相比,年采伐规格材量有所下调,而加巧立名目新增的非规格材,总量有增无减。再加上超方和各种社会用材量等,实际森林资源消耗反倒逐年增长,造成了客观实际与主观愿望的大反差,大矛盾。 ( 二 ) 森林资源减少,限产、减产的呼声升高而引发或带来的因素。 1 、由于林子一年比一年少,  使部分群众思想上产生一种“砍也是完,不砍也是完,不如趁早砍几根”的想法 ( 且不论这种想法的对与不对 ) ,  导致参与林木的砍伐和生意的人增多。这种情况在 94 年和 95 年上半年达到了高潮, 95 年底大有好转,但不够稳定,只要有可乘之机 ( 出现空票或检查站把关不严等 ) 就立即反弹。 2 、由于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恶化,  当地群众以及政府要求保护森林、限产减产、限额采伐的呼声越来越高。上级也根据这种呼声和林况,要求企业限额采伐,并逐步转产。但企业方面的部分干部、职工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这种要求和政策,护林积极性受到影响,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转产也没有实质性进展,多年来,只闻为转产花钱,但不见人员转移、减少。 ( 三 ) 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所带来的因素 1 、林业企业的工人变成了管理干部,  大量雇用外地民工进山完成大部分生产作业,甚至将木材生产的“产、供、销”全部承包给民工头,实行所谓的“一条龙”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使部分民工头 ( 或民工 ) 从当初的正当劳务人员变成经营者,甚至乱砍滥伐者或“黑料”的调运组织者。目前,企业管理者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着手解决,但成效甚微。 2 、由于生产管理上的问题和可采森林资源的减少,  为了完成人为的采伐指标任务,大部分林场、工段在老伐区的林墙、林帽中回头采伐作业,不仅扩大了伐区、破坏了更新幼林的生长环境,而且砍倒的大树将一片片更新的幼树幼苗压损,有的在不应采伐的 35 度以上陡坡林分中采伐施业。部分林场直接或变相地廉价收购一些群众采伐的非法“黑料”,一些林场的部分伐区不按设计,甚至没有伐区,民工满山任意采伐,借自然坡度和滑道串坡到林区公路边就装车。以完成生产任务和降低成本。 3 、更新造林跟不上。从现场踏看到的实况看,  自六十年代开发以来,更新造林情况可分为三种,造得好的,一般化的和差的各占三分之一。有的十五、六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伐区,近一、二年才得到更新;一些伐区,多年来几经补栽,形成“人工异龄林”,但远未达到标准密度要求;一些更新的伐区,每 10 个平方米只有 1.5 株树苗,  有的伐区就根本没有更新造林,迹地自然演替成为竹林丛、荒坡或新的水土流失区。近一两年更新造林工作得到重视和有所加强,但历年欠帐太多,无法全部弥补回来。 4 、生产经营不规范或粗放。部分伐区采伐不符合标准,伐跟太高。少数伐区清理后,丢件横七竖八,撒满伐区。个别地方的一些树苗栽在木屑支丫之中。各种空洞、小径、梢头等非规格材大量丢弃在山沟里。 1996 年开始,这项工作有所加强,这种局面有了些改观,但已造成的相当一部分损失无法挽回。 ( 四 ) 林政管理方面的问题带来的因素 1 、由于可采林木的减少和利润的诱惑,  八十年代末以来出现了开空票的现象,木材贩子以每立方四、五百元的代价从企业开出 ( 买出 ) 木材运输票证,然后到林区任何一个地方以很低的价格收 ( 买 ) 木材,最后凭此票证出境。这样,企业做的是无本生意,不需要修路、设计、采伐、清林和更新的投入,而直接获得高额利润。有人买“黑料”就有人砍“黑料”,所以,这种做法直接助长了乱砍滥伐的歪风。同时,因这种做法是先开票后装料,并分别在两地进行,所以就很难做到票货一致 ( 特别是数量 ) 。 2 、由于票货两地办理或检尺、复尺、  出关检查等工作不负责,甚至有意疏漏、内外勾结等造成超方运输现象十分普遍, 94 年和 95 年上半年每车一般超二、三立方米,少数车超方高达五、六立方米以上, 95 年底至 96 年秋基本得到控制, 97 年以后又重新抬头,超方现象更严重。 3 、干线公路上的出境木材检查站把关不严,  不仅对普遍的超方以补款的形式交钱放行,而且以企业内部小票过境、伪装过境、一票重复运输等不时出现,甚至一些无票运输“黑料”的车辆也照样通过检查站 ( 据有关方面估计, 94 、 95 年两年无正当票证材出境至少 5 万立方米以上 ) 。这些现象 96 年得到控制, 97 年又有反弹现象。主要原因是检尺、木材检查站等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监督力度。 4 、 94 年前后,邻近地县的木材运输票证流入迭部, ( 上级有关部门把木材运输票证发往邻近无林地区是极为不负责任的 ) ,假票也时常出现,  这些都严重地干扰了迭部地区木材流通秩序。 ( 五 ) 其他一些方面的错误认识所造成的原因 1 、企业和地方对森林资源的现状认识、  看法不一致。地方方面和群众认为:采伐过量,造林更新远跟不上采伐进程,森林资源大面积减少;而企业方面的相当一部分人至今盲目乐观,认为采伐有限,造林更新情况良好,生长量大于或等于采伐量,上级有关部门和一些舆论也宣传这种脱离实际的论调,起到了以假乱真的作用,对保护森林资源十分不利。 2 、企业方面不能正确对待 1994 年“ 12.21 ”突发性治安事件 ( 企业木材检查站与运料司机发生冲突后,  司机聚众于迭部局 ) ,对上级处理此事件的原则和进展有意见,  放弃护林责任。从事件发生后半年多时间内,企业林政管理和护林方面的工作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加剧了木材流通领域的混乱局面和木材消耗。 四、应该采取的措施及对策建议 ( 一 )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从体制着手。 体制上的“两张皮”可以说是上述问题的总根源,所以解决问题首先应从体制着手,改变现在地、企双方“两张皮”的现状,将部分人员转移以后的迭部国营林业企业归地方 ( 如甘南州 ) 直接管理,变“两张皮”为“一张皮”,使迭部林业原先的政出多门理顺为政归一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充分照顾地、企双方利益,调动两方面的护林积极性的目的。才能实现合理利用资源,真正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 二 ) 停止采伐或大幅度削减年度采伐指标。迭部林区用材林的消耗已达 2/3 以上,剩余不足 1/3 的,不是深沟远山就是高海拔陡坡度等,不易或不宜采伐。可采的林子越来越少。按目前这个速度采下去,少在三、五年,多在六、七年,可及可采森林资源将消耗殆尽。为了当地人民子孙的生存,为了防止长江中下游祸及受害,完全停止采伐是上策。鉴于完全停采暂难以实现,急需要大幅度调减年采伐量,第一步最少下调 2/3 ,使年伐量控制在 5 万立方米以下,以后继续逐年下调。同时停止审批积压材、次材等限额外材种,将所有这些材均纳入限额内外调。这样才能实现消耗量和生长量的基本平衡。由此造成的经济效益下滑,将通过提高综合利用率和加工增殖来弥补。同时,要解放思想,转变躺在单一木材上的旧观念,拓宽思路,大力开发木材以外的工矿、养殖等其它工、农业项目。 ( 三 ) 加快转产步伐,压缩森工企业人员。迭部林区开发三十年来,森林资源的存量和森工企业人员数量的增减成反比例发展。可采的林子日益减少,而吃林子生活的森工企业人员却越来越膨胀,近几年来只听见为转产花钱,但不见人员转移。憙为了当地老百姓的生存,为了这块甘肃最大的绿色宝地,为了保护长江上游这片林地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功效,国家林业局和甘肃省政府应高度重视这个已经被严重忽视了的重大生态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憗切实予以研究解决。不能以这片林地遭到破坏,对长江流域带来水土流失等环境影响,以及恶化、甚至牺牲当地人民祖辈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为代价来片面地谈论今天森工企业的吃饭。 ( 四 ) 市场经济的根本作用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质量越好就越能产生效益。而林业生产特别是原木、板材等产品,产出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森林资源消耗就越大。森林是一种具有植被、固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有利于野生动植物生长、生存以及人类旅游欣赏等综合价值和作用的生态系统。所以,在世界上,各国对森林的采伐利用是控制的,都遵从一定的永续利用公式,绝不是越多越好。这与市场经济的某些规律相矛盾 ( 至于综合利用是另一问题 ) 。因此,  憙对木材生产和流通应该象粮食和棉花一样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和办法。同时,憙要关闭林缘地区的木材市场,为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 五 ) 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企业方面,要宣传森林与企业职工利益的直接性和长远性,强调护林爱林的重要性,把保护森林作为企业生存和职工生活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克服短期行为。地方方面要向群众宣传森林属国家所有,由国有森工企业经营。宣传自林区开发以来,在山区交通、税收、利润返还、护林经费和群众承揽林区劳务以及森工企业支持地方建设等方面都得到许多实惠;憙宣传森林的价值不仅仅是生产木材、卖原木、当柴禾,其更大价值和作用在于维持环境平衡等综合生态效益。 ( 六 ) 统一思想,面对现实。  从所谓的“生长量大于采伐量”的自我陶醉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资源大幅度减少的严酷现实和伴随而来的严重后果,要有资源危机感。减少乃至杜绝迹地更新、植树、造林等统计报表中的水分,不弄数据游戏,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欺上瞒下、愚弄人民和自欺欺人的名堂,并实打实地抓好这方面的各项工作,讲求实效。 ( 七 ) 坚决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生产方针,花大精力,抓好迹地更新和其它种类的造林质量。历年迹地更新所欠的账,必须在几年内补栽完毕,彻底改变更新造林质量不高,监督不严,以及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同时,要本着“三分栽、七分管”的精神,加强造林后的管护,提高保存率,确保造林成功。 ( 八 ) 要依法护林,充分发挥林业公、检、法等执法部门和专业队伍的作用,严厉打击极少数不法木材贩子和乱砍滥伐者,严肃查处毁林、盗运、假票、抽票、内外勾结等林业案件。对检尺、复尺、木材检查站等岗位有意或失职造成违法、酿成错误的人员,必须绳之以法和从严查处。要抓苗头,及时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建议木材出境站等关键执法工作由森林警察部队担任。 ( 九 ) 加强票证、林政管理。近几年来,特别是 1994 年以来,迭部木材流通渠道比较乱,一半以上原因是内部票证管理有漏洞或开空票等造成的。所以,省、州林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必须加强林政、票证管理,森工企业和其它审批得到积压材指标的部门都要杜绝开空票。要严格整顿、治理检尺、复尺、检查站等环节,建立监督机制。特别是出境口木材检查站,必须严格把关,这个总关把好了,空票、假票和检尺、复尺中的超方等问题均可在这里暴露无遗,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木材流通中的问题大都就会自然消失。 ( 十 ) 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转变经营观念。目前,森工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普遍差,经营粗放。企业二、三线人员膨胀,第一线人员太少以及生产雇用民工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加大了非生产性开支。要减少二、三线和机关人员,充实第一线,大幅度减少雇用民工数量,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费用。长期以来,森工企业的经营始终以销售原木为主,配以少量的粗加工板材。由于中国属少林国家,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红火的建筑市场,致使木材紧俏,成为皇帝的女儿,价格飞涨,企业效益一直很好。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过热经济的宏观调控,大量吸纳木材的建筑市场降温、疲软,又有各种替代品的出现以及超采超运等,使木材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滑坡,甚至滞销。人常道:憙物以稀为贵,木材是生长周期很长的建筑、家具材料。为了改变目前价格下滑,丑女愁嫁的被动局面,憙不应采取超运和上门求情的办法,而应该相反地降低采伐数,减少上市木材量,造成木材市场供不应求,单位价格才可能回升。同时,认真抓好生产经营,从卖原木转向加工,从粗加工转向细加工,实现加工增值。还可以考虑建立州内一定区域的统一木材市场,形成集团,统一面对市场。 ( 十一 ) 为了逐步减少年伐量,必须提高木材利用率。解决企业采伐量下降后的效益问题,除了原木加工增值外,还要大搞木材综合利用。由于生产不规范和木材加工及综合利用工作抓得不好或申请特批指标后又以好充次等,使丢件或集中在山间未能利用的困山材、小径木、三边材等数量增大,造成很大浪费。目前对上述材的利用率约为百分之十几。所以,木材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应尽快论证建设一些消化等外次材、丢件、枝桠等材种的项目,如集成材、纤维板、木纸浆、木质玩具等。 ( 十二 ) 进一步落实护林责任区,提高护林费标准。群众护林责任区是八十年代划定的,应该重新或进一步明确。护林费要同护林成果挂钩,护的不好的扣减,护的好的奖励。同时经费必须落实到户,扣做农牧民应缴农业税或教育附加费等时,必须向群众讲清楚。每亩 0.05 元的护林费的标准是八十年代初确定的,时过境迁,物价 ( 包括木材价 ) 成倍上涨,而护林费标准仍未改变,不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护林积极性,急需提高,第一步应至少提高到每亩 0.2 元。 ( 十三 ) 天险腊子口不仅是红军长征时腊子口战役的纪念地,且自然风光独特;该县的阿夏林区近几年来多次发现大熊猫生栖,故应将腊子口林区和阿夏大熊猫生栖地分别列入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憙从旅游观光和保护国宝等方面全方位地开发森林资源,使森林的价值和资源利用面得到拓展和深化。 ( 十四 ) 建议将迭部列为“长治”重点县。以保护和治理长江上游这片水土保持地带。被列入后要加强工作力度,早见成效。及早保护比造成全面严重破坏后重新治理省事得多。现在花一分精力、财力能治理的,将来可能花百倍财力、气力也难以治好。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商品价值 ( 如木材及林副产品等 ) ,同时具有生态价值,并且,这后一种价值成倍高于前一种价值。目前,迭部林区的这种过度采伐和粗放经营,是一种只注重眼前与直接利益,而严重忽视和放弃长远与综合利益的短期行为;确切讲,是只注重了木材、甚至仅仅原木价值的眼光短浅行为;是一种先吃祖宗饭,再吃儿孙饭的罪恶行为。国家和省内有关部门以及该地森工企业,应立即采取悬崖勒马的断然措施,痛改前非,弥补吃祖宗饭,造子孙孽之过,兴青山常在之业,立千秋万代功绩。 白龙江是嘉陵江的主流,嘉陵江又是长江的一条主要支流,憙长江水的整个水源是全流域内一片片象迭部林区这样的水源涵养组合而成的,将这一片片林子砍伐殆尽后,长江水在哪里?整个流域的水利在哪里?花了几千个亿修建的三峡工程不就成了一场徒劳吗?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各种资源开发都在加快。有些实事逼着人这样想问题:人类几乎是一群贪得无厌的高级动物群。 ...... 从某种角度讲,人类生活得越舒适,地球就越难受,而地球难受到一定程度,人类就会受到灾难性惩罚,甚至走向毁灭。所以,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和破坏性的开采,特别是对陆地生态主体--森林的过度采伐,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是人类自己对自己的一种慢性自杀! 1996 年 3 月成稿, 1997 年 10 月修改 网上阅读请点击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LYZY902.001.htm 或者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YZY902.001.htm
1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罗拉多——世界上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河流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1-12-28 22:27
科罗拉多河是美国西南部的生命线。 1935 年胡佛大坝建成,成为罗斯福新政的标志性工程,也宣布科罗拉多河水资源开发进入一个发展期, 20 世纪中后期逐步形成了以米德湖(胡佛大坝)、鲍威尔湖(格兰峡大坝)等大型水库为龙头,以亚利桑那中心区供水工程、加州供水工程、 科罗拉多 - 大汤姆逊河调水工程 等为骨干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有效蓄水库容达 760 亿 m 3 ,为流域平均年径流量 185 亿 m 3 的 4 倍多,基本可以拦蓄流域内的洪水泥沙,实现了科罗拉多河供水区的稳定供水。水电已开发约 60% 。目前科罗拉多河年供水量达 165 亿 m 3 ,约占年径流量的 90% ,灌溉着流域内外约 330 万 hm 2 农田,为从亚利桑那到加利福尼亚的数十座城市和 2500 万人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水源。可以说没有科罗拉多河上的大型湖泊型水库就不会有美洲西南部“阳光地带”的崛起,也不会有 洛杉矶、圣迭戈、拉斯维加斯等一大批新兴城市发展壮大。但大型水库也严重干扰了科罗拉多河的水文过程,带来了水资源过渡利用的问题,由于 胡佛水坝(米德湖)和格林峡水坝(鲍威尔湖)的蓄水拦沙,科罗拉多河在大峡谷中不再奔流不羁,坝下水流小而清澈,“科罗拉多( Colorado )”(为西班牙语“染色”之意)一词已名不副实,目前科罗拉多河只有不到 10% 的径流可以注入加利福尼亚湾,而且多为高含盐的农田排水,严重污染了河口的生态环境。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5276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国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七)开发利用及持续发展的对策
duzhanchi 2011-5-23 10:31
题记 :这篇专论写于2000年,原为 《中国非耕地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书的 第二章:《 我国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 的 第五节:《 牧地开发利用及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出版发 行,现作为历史资料, 以博文形式发表。 我国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七) 五 . 牧地开发利用及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通过上述对我国牧地资源的类型、分布、评价、现状及其潜力的分析研究表明, 在目前牧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诸多矛盾,而家畜数量和畜牧业经济的增长与牧地资源及其环境的恶化是矛盾的集中体现。欲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以牧地资源的产权为基础,以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政策法规为准则,以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为手段,经过各级党政领导、科技和管理人员与广大农牧民的共同努力,尽快真正实现牧地环境的改善和牧业生产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 根本性对策 5.1.1 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牧地资源开发利用是根本之策 从前述可知,目前植食性家畜的增长是以天然牧地资源的严重退化为代价的,这是当代人过于追求经济系统快速增长的结果,似此畜牧业生产难以持续发展。众所周知,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牧地植物群落所吸收的太阳能是有限的,因此其生产能力有一定限度。当利用强度超过这个限度时,牧地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遵照热力学三定律,牧地经济系统由牧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能量是有限的,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品质得到提高的同时,亦将消耗一定数量的能量,所以畜牧业经济系统的发展必然受到牧地生态系统的制约。因此必须合理开发利用牧地资源,既要充分发挥牧地系统的生产潜力,又要防止其退化与污染,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目标。这就是说,必须确保生产、经济和生态三者均衡持续发展,体现生态合理、经济可行与社会适宜的原则,将牧地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阈限之内,做到不仅满足当代及后代人的物质需要与发展,而且要保持牧地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5.1.2 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是牧地永续利用的根本保证 我国植食性畜牧业能否持续发展,究其关键,是包括各级领导、管理人员、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牧民等各类国民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民综合素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居于重要地位。 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是政策的制定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对畜牧业的发展影响极大。此处仅举一例,如过去认为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共享资源”,所以在制定政策时就不可能明确天然牧地开发利用中的责、权、利问题。因此出现了“草地无价”的无偿利用局面,致使牧地严重超载过牧,进而导致了大面积的退化。当领导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及产生的症结之后,制定了《草原法》,推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凡对此政策执行较好的地方,牧地退化趋势便有所缓和。由此可见,作为领导者不仅要熟知唯物论和辩证法,而且要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不仅要体察民情、宣传民众,而且要善于集中正确意见;不仅要脚踏实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而且要高瞻远瞩,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作为管理人员要通晓现代生产规律与经营方式,掌握现代畜牧业的管理和科技知识,不折不扣地执行畜牧业的有关政策法规。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推广畜牧业适用技术,并把高科技运用于牧地开发和牧业生产。广大农牧民是牧地资源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牧地的永续利用至关重要。大量实践证明,凡畜牧业生产搞得好,经济收入高的农牧民,其素质一般都比较高。所以,不仅要使农牧民有能力供养自己的子女上学,而且要农科教结合,增强劳动者的在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随着亿万农牧民综合素质的逐步提高,便会改变短期行为,越来越重视牧地的生态效益,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更快地掌握现代畜牧业科学技术。这样,牧地的永续利用才有可能实现。 5.1.3 加强牧地科学研究,及时推广科研成果,是牧地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共识。植食性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同样有赖于牧地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但与农业和林业比较,牧地科学研究相对比较落后。建国以来,对牧地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以及牧地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质循环等均进行了大量应用基础研究,但大多停留在揭示天然牧地自然规律的水平上,对人工牧地研究较少,且往往各学科各自工作,缺少综合分析;饲用植物与家畜系统的整体研究不多,缺乏高层次的理论探讨。在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对天然牧地改良、人工牧草栽培和家畜营养等单项技术研究较多,缺少最佳结构的系统组合以及生产中可利用的优化模式及配套技术。此外,对牧地第一性生产量与牧业灾害的动态监测及牧草育种研究等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全国范围内的牧地资源面积和产草量的权威数据,仍是八十年代的调查资料,明显滞后于规划的需要;缺乏适宜于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优良旱生型牧草新品种。今后应针对上述问题,围绕如何治理天然和人工牧地退化,大幅度提高牧地生产力,加强实验生态学、生理生态学、遗传育种学与生物技术的研究,加强牧地生态系统的整体研究,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努力把基因工程、微生物技术、计算机模拟等高新技术,经过组合重整用于牧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牧业生产,建立起现代畜牧业高新技术集成体系。运用现代“ 3S ”技术,即全球定位观测系统、全息遥感影像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对我国的牧地资源,特别是对演变较快的亚热带和热带牧地资源,进行详查和动态监测,建立牧地资源档案制度及其管理信息系统,为牧地资源管理提供资源动态的科学数据。 (二) 政策法规性对策 5.2.1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牧地立法的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调整牧地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牧地生产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牧地型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1985 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主要包括牧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建设与改良、利用与保护、规划与研究、牧草种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这就从法律上解决了牧地的所有权、利益占有和管理责任问题,以及牧地保护、建设和法制管理等问题,使我国进入了牧地立法的世界行列。有关省 ( 区 ) 相继制定了本地区的《草原法》实施细则或管理条例,这些配套法规使《草原法》得以更加具体的贯彻。 《草原法》实施 15 年以来,取得了很大成果。实行了草畜双承包、牧地有偿使用责任制,显示了“以草定畜”的良好效果;加快了牧地建设的步伐,出现了一批合理利用和改良牧地的先进典型;牧地管理队伍逐步壮大,依法处理了大量破坏草原的违法事件,有效地保护了草地资源。当前,在《草原法》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牧地使用权的落实比较缓慢。到“八五”期末,全国可利用牧地仅有 31% 得到了落实。各地进度不一,有的地方进展较慢,规章制度不到位,使牧地有偿承包使用制度流于形式。其中,人工牧地和天然割草地落实情况较好,天然放牧地落实较差。这是由于放牧地在没有围栏的条件下,做到每户在自己所承包的牧地上放牧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现今牧户投资能力有限,难以对大面积的放牧地建立围栏。今后,可在确定牧户承包牧地的面积和位置的基础上,组织牧户联合经营,逐步做到划片或划区轮牧,以解决放牧地的合理利用和建设问题。 5.2.2 深化牧地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落实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度 长期以来,牧地的无偿使用,掩盖了牧地资源作为生产资料的本质,防碍了人们把其作为一种资产进行经营管理,因此促使了牧地的退化,影响了牧地资源的保值和增值。 80 年代初期,开始实行以家畜作价归户为主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牧民获得了经营家畜的自主权,调动了养畜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家畜数量迅猛增长,给牧民带来了明显的短期效益。但由于责任制不健全,牧地仍然是“大锅饭”,重利用,轻建设,所以进一步加剧了牧地的超载退化。“家畜归户”与“牧地共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 80 年代末,开始推行牧地承包经营、有偿使用制,明确了牧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建设权。这是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深化和完善,是畜牧业的一项重大改革,对扭转牧地的超载过牧、日益退化的局面具有深远意义。 牧地有偿承包使用是符合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的。天然牧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因此没有价值。但同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不同的是,天然牧地不是无限存在的,它是能够垄断的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具有能够产生剩余价值这一资本的本质标志,但由于它自身不具价值,所以只是一种虚拟资本;但又与股票等虚拟资本有所不同,它实际上是作为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天然牧地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必然有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 1982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草原“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1985 年公布的《草原法》进一步指出“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固定给集体长期使用。全民所有的草原、集体所有的草原和集体长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由集体或个人承包,从事畜牧业生产”。这是对牧地这种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权权能运用的具体化。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体现了将牧地产权分离为所有权与使用权这一法规。草畜承包之后,牧地的所有者向使用者征收地租,是牧地所有制实现自己的一种经济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地租是为了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不管这种土地是处于自然状态,还是已被开垦。” ( 《资本论》,第 3 卷, 689 页 ) “地租表现为土地所有者出租一块土地而每年得到一定的货币额……。” ( 《资本论》,第 3 卷, 702 页 ) 其中牧地的质量差别是级差地租的根据;所有权的垄断又允许绝对地租的存在。后一种地租形态,是超过牧地生产价格的价值,是牧地所有本身的力量造成的。但地租并不产生于牧地本身,而是直接生产者的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该剩余价值,即国家所征收的牧地使用费,是用于牧地的开发和建设,受益的仍是牧地的直接生产者。上述分析,不仅表明国家收取牧地使用费是合理的,而且应该按照牧地的质量差异收取不同的使用费。这样,畜产品的成本便包含了牧地的租金。这不仅抑制了对牧地资源的过度需求,而且增加了牧地的建设资金。 目前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草畜双承包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牧地产权改革的具体体现。此外,股份合作经营制也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形式。股份合作制不同于个体私营经济,也不同于全民所有制,亦有异于原来的集体所有制。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股份制引入我国传统的合作制,而形成的新型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公有制经济形式。股份合作制的实质是股份制的的“合理内核”与合作制的“基本内核”的有机结合。其根本特征是资金按股构成,利润按股分配,工资按劳分配,决策权按人分配。股份合作制有多种类型,如农牧户参股联营型、社区股份合作型、城乡联股经营型、横向参股联营型和多种经济成分合股经营型等。通过这些经营形式,即可使提供剩余价值的农牧民,名副其实地占有他们应有的资产,这就把社会主义农牧民占有的劳动剩余价值这个实质内容真正落到了实处。这种产权制度的建立,对于全面落实《草原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实现牧地的科学管理和现代化建设,将起到更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对于加速我国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牧地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促进牧地规模化经营和商品基地的形成,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牧地产权制度建立过程中,必须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力度,实行超载罚款的措施,收取超载费和牧地退化赔偿费;对积极进行牧地建设,饲草产量和载畜能力有所提高的牧户,允许增加养畜数量,以真正把草畜双承包责任制这一新兴的产权制度落到实处。 上述畜牧业经营体制,直接关系到对牧地的资金投入。目前投资不足是制约我国牧地开发和植食性畜牧业发展的重大因素。为加快发展速度,有必要多途径吸引资金,允许多种经营形式的发展。就投资数量而言,农牧户无疑是最重要的投资者,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资应主要用于各类示范基地的建设和扶持贫困地区。我国南方分布在边远山区的大片牧地,开发难度大,投资效益低,这些地区经济不发达,自身发展能力差,中央和有关省 ( 区 ) 政府可将其列入国家农业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投资,实现规模开发,建立示范基地。 (三) 经营管理性对策 5. 3.1 制定总体开发规划 编制总体规划是合理开发牧地及充分利用各类饲用植物资源的基础工作。国外大量实践证明,牧业占农业结构的比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标志。通常畜牧业比重占 50% 以上,农业系统才得以稳定,而我国目前才大约占 20% 。因此,应当把提高农业中的牧业比重作为制定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生态经济原则,确定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向与结构;制定不同类型区的发展方针;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确定国家集中开发区域与各省、区、市等地方开发区;明确各类型区的牧地开发项目、规模、范围、载畜量和畜种结构,以及畜产品的生产指标、加工体系、销售体系及其配套基础设施等。 依据前述有关牧地资源的分布、评价及其各类饲用植物的生产量预测,现提出如下开发重点: ( 1 ) 各类牧地和饲用植物的重点开发省 ( 区 ) (A) 人工牧地 重点省 ( 区 ) 为四川、云南、广西、内蒙古、新疆和贵州。到 2015 年,这 6 省 ( 区 ) 可开发人工牧地面积之和为 1322 万 hm 2 , 占全国总开发面积的 56% ;干物质、代谢能和载畜量依次为 8435.0 万 t/a 、 701366 × 10 6 MJ/a 和 9724.1 万只 /a ,均占其全国总量的 59% 。 (B) 半人工牧地 重点省 ( 区 ) 为内蒙古、四川、云南、新疆、青海和广西。到 2015 年,这 6 省 ( 区 ) 可开发半人工牧地面积共 2280 万 hm 2 ,占全国的 61% ;干物质为 7703.4 万 t/a ,占全国的 56% ;代谢能和载畜量分别为 507745 × 10 6 MJ/a 和 5999.6 万只 /a ,均占全国的 60% 。 (C) 粮 ( 经 ) 草复合农牧地 重点开发省 ( 区 ) 为河南、四川、山东、江苏、河北、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这 9 省 ( 区 ) 可开发粮 ( 经 ) 草复合农牧地 1532 万 hm 2 ;牧草的干物质、代谢能和载畜量依次为 8258.2 万 t/a 、 845028 × 10 6 MJ/a 和 11713.4 万只 /a ,均占全国开发总量的 59% 。 (D) 乔 ( 灌 ) 草复合林牧地 重点开发省 ( 区 ) 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河北、四川、内蒙古、黑龙江和山东。这 9 省 ( 区 ) 共可开发乔 ( 灌 ) 草复合林牧地 419.5 万 hm 2 ,占全国的 57% ;饲用植物干物质、代谢能和载畜量依次为 1440.2 万 t/a 、 118509 × 10 6 MJ/a 和 1643.4 万只 /a ,各约占全国的 59% 。 (E) 农地副产饲用秸秆 重点开发省 ( 区 ) 为河南、四川、山东、江苏、河北、安徽、黑龙江、湖南和湖北。这 9 省 ( 区 ) 共可开发饲用秸秆的干物质为 15684.5 万 t/a ,代谢能 907959 × 10 6 MJ/a ,载畜量可达 17979.4 万只 /a ,均各占全国的 60% 。 (F) 林地副产饲用树叶 重点开发省 ( 区 ) 为黑龙江、四川、内蒙古、云南、湖南、广东和江西。这 7 省 ( 区 ) 共可开发饲用树叶的干物质为 5246.8 万 t/a ,代谢能 447189 × 10 6 MJ/a ,载畜量达 8855.2 万只 /a ,均各占全国的 56% 。 (2 ) 国家重点开发地区 (A) 滇川黔鄂湘中高山牧地开发区 该区为山地温带气候,降水量较多,适于白三叶、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等优良温性中生型牧草生长;万亩以上的大片次生天然牧地分布集中,占天然牧地总面积的 49% 。不仅具有大面积开发人工牧地的良好条件,而且具有丰富的林地和农地副产饲用植物,属于农、林、牧业兼有的半农半牧区,为立体的山地农业生态系统,农林草系统的耦合条件良好。重点发展畜种为半细毛羊、肉用羊和肉用牛。 (B) 滇黔桂粤低山丘陵牧地开发区 该区为亚热带和热带气候,降水量丰富,适于大翼豆、柱花草、象草和非洲狗尾草等优良热性牧草生长;大片天然牧地占天然牧地总面积的 29% ;经济林木分布广泛,提供了开发人工牧地和乔 ( 灌 ) 草复合林牧地的良好条件,并具有丰富的农林地副产饲用植物,因此农林草系统的耦合条件亦相当不错。重点发展畜种为肉用牛。 (C) 蒙黑吉辽冀混合型牧业开发区 该区属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地区,年降水量 350 — 450mm ,适宜苜蓿、沙打旺、披碱草、羊草和无芒雀麦等优良寒温性牧草生长。区域经济类型属于农业与牧业两个区域生态系统相互过渡的半农半牧区,农田与林地和牧地交错分布,具有一定面积的天然牧地,但退化面积较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同时具有建立人工、半人工牧地及复合农牧地和复合林牧地的良好条件,并生产有大量的农林地副产饲用植物,适合发展牧地—人工牧草—秸秆混合型集约化商品畜牧业生产基地。植食性家畜重点发展方向为绵羊和黄牛。 (D) 桔秆—人工牧草型畜牧业开发区 该区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等省。本区优势为复合农牧地面积大,农地副产饲用植物秸秆产量丰富, 5 省之和分别占全国的 38.2% 和 35.5% ;并具有一定面积的天然牧地,在黄河故道和沿海有大量滩涂牧地,可供发展人工草牧地。重点发展植食性畜种为肉牛和肉羊。 5.3.2 建立集约化、规模化和区域化的经营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的牧地型畜牧业生产处于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畜牧业变革的起步阶段,仍为资源高耗低效型畜牧业。大部分地区对通过优化畜牧业生产系统来增加畜产品的认识不足,仍然只注重家畜头数的增长,以致引发了家畜数量明显超过了牧地的承载能力,造成了植物群落退化,生态环境恶化。要想摆脱这一现状,将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必须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集约化是指对牧地型畜牧业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采用先进科学技术饲养家畜的一种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既要充分发挥天然牧地生产成本低、劳动消耗少的优势,又要克服影响牧地型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需要有相应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支撑,使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以达到稳定、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及永续利用的目的。实现牧地型畜牧业集约化的主要途径是科学合理的利用天然牧地,增强人工、半人工牧地的建设力度,建立饲料地生产体系,增加冬春飼草储备,逐步实现家畜冷季半舍饲和舍饲,不断优化家畜个体品质、畜种结构和畜群结构,逐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良种化,以及经营管理的企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和信息化。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植食性畜牧业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农业生态类型的地区,饲用植物的主要来源和类型有明显差异,因此适合发展的家畜便应有所不同。依据家畜日粮的主要来源,可将植食性畜牧业分为 4 类: (1) 天然牧地型畜牧业: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和西部牧区及南方边远山区;植食性家畜发展方向为绵羊、黄牛、山羊和马等;日粮组成以天然牧草为主。 (2) 桔秆—人工牧草型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农区;植食性家畜宜重点发展肉牛、山羊、绵羊和兔等;日粮构成除农作物秸秆外,必须佐以大量的人工牧草,以使二者的营养和干物质互补。 (3) 人工飼草饲料型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城镇郊区;植食性家畜发展重点为奶牛;日粮以人工牧草、多汁饲料等为主。 (4) 天然牧地—桔秆—人工牧草型,即混合型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半农半牧区;宜发展羊、牛等多种家畜;天然牧草、秸秆和人工牧草在日粮中均占重要地位。这 4 种类型的经营管理系统截然不同,所采取的技术系统应与其相协调,如天然牧地型畜牧业,特别是荒漠地区的牧地型畜牧业,其草畜的活性均较差,生产水平低,应以投入较少的放牧利用天然牧地为主,而人工飼草饲料型畜牧业,其草畜的活性均较强,生产水平高,技术和物质投入相应要多。在各个区域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的耦合,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能,制定经营管理制度时应当充分发挥这种潜势。如南方山区,将中高山草地、低中山林地和低山、河谷农地三个系统进行优化组合,就能发挥更大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分散的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生产商品化、分工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和服务社会化的需要,因此实行家畜的规模化养殖,提高生产效率和饲料转化率,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势在必行。畜产品生产基地是畜牧业生产商品化与区域专门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发挥地区生产优势、进行合理区域分工的必然要求。根据全国畜牧业地理分布和区域发展研究,可优先发展以下 6 个全国性的植食性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1) 东北肉乳毛—役畜基地:分布于东北半湿润草甸草原区,为以乳用牛、乳肉兼用牛、马等大家畜为主,并包括多种家畜的基地。 (2) 西北和北部毛绒—裘羔皮—肥羔基地:分布于温带草原和荒漠地区,以绵羊、山羊为主。 (3) 青藏肉乳—地毯毛基地: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区,以藏羊、牦牛为主,山羊次之。 (4) 中原肉、毛基地:分布于豫、鲁、冀、皖、苏等省,以肉牛、肉羊和长毛半细毛羊为主。 (5) 南方半细毛羊基地:分布于亚热带中高山地带,以绵羊为主,并发展黄牛、山羊等多种家畜。 (6) 南方肉牛基地:分布于滇、黔、桂、粤等地的低山丘陵区,以良种黄牛为主。此外,为发挥每个地区的优势,还必须建立区域化的经营管理制度、优化生产模式和配套技术。 5.3.3 完善和优化植食性畜牧业生产系统 植食性畜牧业生产系统由饲料生产、饲料加工、家畜饲养和畜产品加工 4 个生产子系统与 1 个支撑系统即综合服务系统组成。前 2 个生产子系统是第一性生产系统,后 2 个生产子系统为第二性生产系统;综合服务系统为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的支柱,是完成牧业生产过程中物质、能量流动和价值转移,最终使畜产品变成商品的桥梁和保障。 饲料生产子系统主要包括草业和木本饲料业,按饲料来源可分为天然牧地的利用和改良、人工牧地的建立、复合农牧地和林牧地的开发以及农林地副产饲用植物的利用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天然牧地利用不尽合理;人工牧地和复合牧地有待大力开发;饲用秸秆和树叶等的比率较低。今后,必须优化饲料生产子系统,以提高各类饲用植物的生产能力,为家畜提供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饲料加工子系统主要包括粗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加工,以及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加工的目的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适口性和营养价值,便于储存、日粮配制和饲喂。这对改变落后的饲养方式,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畜牧业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和高产低耗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牧草或秸秆的切揉粉碎是最简单的饲料加工,可使其利用率由 60% 提高到 90% 以上;木本饲料制成草粉,其利用率的提高更为显著;而生产配合、浓缩等饲料的工业则是现代畜牧业的支柱。当前我国植食性家畜的日粮绝大部分来源于未经加工的饲用植物;近年来饲料加工业虽然加快了步伐,但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集约化畜牧业的需要。因此,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的发展方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增多加工种类,扩大加工产量是当务之急。 家畜饲养子系统的优化,是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其优化途径主要包括家畜的品种和营养、畜群的结构和管理 4 个方面。目前对上述单项技术研究较多,缺乏饲料和家畜相结合的整体性研究,以及运用于不同生态区域的优化生产模式与配套技术。 畜产品加工子系统主要包括乳制品、肉制品、毛纺和皮革加工等。这是使畜产品增值得重要一环。在广大的原料产地,应把初级加工和中间产品作为加工的发展方向,建立技术型、效益型并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以便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 综合服务子系统包括技术推广、生产服务 ( 如畜牧站、兽医站、草原站、良种站等 ) 和产品流通销售 ( 如冷库、收购站、运输系统等 ) 等部门。在畜牧业生产系统中,同时存在着集约化生产企业、商品性生产专业户和自给性小生产者,它们的经营管理水平、饲养技术条件和生产规模差异很大。这些不同层次的经营实体,产生了对服务系统的多方位要求。特别是以专业户为主的牧业生产,其生产容量小,更具脆弱性,对整个社会服务系统的依赖性较强,且要求服务系统具有相应的组织形式,去协调畜牧业的社会化生产,以克服其不稳定性和风险性。今后随着畜牧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分工也将进一步深化,为加强其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必然对支撑系统的依赖性加剧。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的、以科技服务为中心的、不同层次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对畜牧业生产稳定、持续、高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述植食性畜牧业生产的 5 个子系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必须以饲料生产为基础,以畜产品销售为导向,实现各子系统的高效益及全系统的完备配套,才能使整个畜牧业生产系统的效益逐级放大,最终体现投入产出的高效益。 (四) 植食性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 5.4.1 提高第一性生产力的措施 生态平衡是提高第一性生产力措施的理论基础。牧地的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人为措施,使植物与环境处于适应与协调的动态过程之中,以保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对平衡。能量和物质的收支基本相等是生态平衡的前提,所以必须把供需平衡作为合理开发利用牧地饲用植物资源的原则。 ( 1 ) 合理利用天然牧地 依据上述预测,到 2015 年天然牧地面积虽比目前减少 34% ,但仍占全国专用牧地的 78.5% ,所以依然是植食性家畜日粮的主要来源;况且利用天然牧地放牧是最经济有效的养畜方式。因此,通过合理放牧使其第一性生产力保持现有水平或有所提高,对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不少研究表明,适当放牧对牧草有刺激作用,能使其产生超补偿性生长,特别是在牧地土壤水分和肥力条件良好之时,这种作用更强;而过渡放牧,则使牧草长势日衰,繁殖能力减弱。这是必须合理利用牧地的理论依据。合理利用天然牧地要坚持用、养、保结合的原则。其首选措施为“以草定畜”。对于省、专区、县而言,要做到宏观控制,使家畜的总头数不超过牧地的总适宜载畜量;对于牧地的经营者,应确定每片牧地的全年适宜载畜量以及冷、暖两季各自的适宜载畜量。适宜载畜量确定的是否合理十分重要。其计算指标主要是日粮标准和可利用产草量。日粮标准的确定,已如前述,应当用营养物质代替干物质。如用 584kg 干物质和 5050MJ 代谢能分别作为年食量的标准,对全国和各类天然牧地的载畜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全国天然牧地的载畜量平均值二者相近,但各类牧地的计算结果却大相径庭。如温性荒漠,用代谢能比用干物质计算出的载畜量高 26% ;温性草原高 10.6% ;暖热性灌草丛和热性灌草丛却分别低 107.3% 和 121.2% 。可利用产草量决定于草群产量及其适宜利用率。前者取决于测产精度,后者依据有关长期实验,通常认为以草群产量的 40%~50% 较为合理;超过这个比率,牧地就会退化。这是因为在放牧条件下,除家畜部分粪便归还给牧地外,几乎没有其他养分输入,所以必须保证有相当数量的地上产物归还给土壤,才能得以维持放牧地生态系统的营养平衡。在不同牧地类型和不同管理条件下,草群的适宜利用率有所差异,所以要想得到准确的适宜载畜量,必须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此外,积极解决农牧民的生活能源,使更多的家畜粪便归还给放牧地,是提高草群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在载畜量适宜的前提下,实行分区轮牧优于连续放牧,已为实践所证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典型草原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期高强度”放牧利于植物牧食后的补偿性生长,比“长期低强度”放牧有较好的牧草生长,而分区轮牧恰好可以达到“短期高强度”的放牧效果。此外,根据草群特点配置家畜种类,并在同一类型的牧地上放牧二种以上的家畜,以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牧草,亦是合理利用天然牧地的重要措施。 天然割草地的合理利用关键同样是如何保持系统营养元素的平衡,如果不把因割草带走的大量营养物质补给牧地,必然造成退化。不同类型的割草地在不同的管理条件下,其刈割强度应有所差别。如内蒙古大学资源研究所对羊草割草地的多年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施肥的情况下,以刈一年休一年的割草制度较好;连年割草者,虽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牧草,但数年后即出现明显退化。值得指出的是,如果长期不给割草地系统人为地输入营养物质,即使刈一年休一年的割草制度也会导致退化。 ( 2 ) 积极改良退化天然牧地 有关资料指出,我国天然牧地退化日益加重, 70 年代中期全国退化面积约占可利用面积的 15% , 80 年代中期达 30% 以上, 90 年代中期接近 50% 。退化速度加快的首要原因是盲目追求家畜数量,以致发展速度过快,造成严重超载过牧。如七十年代家畜头数年增长量为 443 万只 /a( 羊单位 ) ,八十年代为 1872 万只 /a ,九十年代高达 3493 万只 /a 。原因之二是牧地系统的营养输出长期大于输入。三是放牧制度不合理。这种退化态势严重制约着牧地型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有效地改良退化牧地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改良退化天然牧地的措施包括有围栏封育,以及通过补播、灌溉、施肥与土壤耕作等所建立的半人工牧地。退化牧地围栏后,消除了家畜选择性采食和践踏对草群的影响,群落向恢复演替方向发展,草层和生物量逐年增高,优良牧草由衰退种转而成为增长种,在草群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大大提高了牧地的生产力和饲用价值。如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退化牧地冷蒿、糙隐子草群落,经过 5 年封育,即恢复为羊草、大针茅、米氏冰草群落,草层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 147.3% 和 225.6% ,使其由利用价值较低的放牧地变成了割草—放牧兼用型牧地。然而如何在利用中达到改良的目的,则是比围栏封育更为积极的措施,因此研究不同退化牧地类型的“改良性最优放牧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补播是目前建立半人工牧地普遍采用得措施,特别是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适合采用飞播,大大提高了补播效率。经过补播之后,优良牧草成分增大,草群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显著改善。天然牧地施肥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如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施用有机肥,产草量可提高 15%~30% ; N 肥可提高 15%~40% ; NPK 复合肥可提高 20%~50% 。 ( 3 ) 加速建设、科学管理人工牧地 天然牧地一方面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使产草量在时空上差异悬殊,另一方面因人为的过度利用造成退化,使产草量不断降低。这种状况与植食性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目标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建立稳定、优质、高产的人工牧地,提高牧地的第一性生产力水平,是解决我国目前日益紧张的草畜矛盾,保障飼草供应平衡并提供冷季飼草,实现集约化牧地型畜牧业的主要途径,已为国内外的大量实践所证明。 人工牧地的开发要因地制宜,注重地段的选择、种类的选择与搭配,以及建成后的利用和管理。在干旱地区,只有具备灌溉条件的地段才能种植牧草;没有灌溉条件的某些地段,可开发人工 ( 灌木或乔木 ) 林牧地。在半干旱地区,应选择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段种草。在半湿润和湿润地区,一般均能种植牧草。在山区,要选择地面坡度较小的地段,尤其是在多雨的地区,坡度一般不宜大于 20 度,以防引起土壤流失。人工牧地通常以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为好,这样具有稳定高产、营养互补的优势。如禾草鸭茅和豆科牧草红三叶群落,前者地上部含 P 、 S 、 Mn 较多,后者含 N 、 Ca 、 Mg 、 B 相对丰富,二者混合饲喂,家畜可获得较全面的营养。各地区饲用植物种类的选择,应遵循其生态型与环境相一致的原则。在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目前仅选育出了宜安草、宽叶雀稗、王草、矮象草等适应性较好的禾本科热性牧草;温暖性牧草的越夏以及热性豆科牧草的越冬问题仍未解决,应作为今后实验研究的重点。除此之外,其他地区一般均有适合当地生境的优良牧草种类。有些近年筛选出的优良牧草,如适应亚热带中高山地带的素羊茅、组培鸭茅和山地黑麦草等,青草期长达 330 天以上,通过合理搭配,有可能建成终年不枯的常绿草牧地。但其种源不足,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其种子繁殖,以利推广。 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人工草牧地一般可利用 4~6 年,但目前往往提前退化。其主要原因是利用不合理和管理不善。其中,牧地系统的输出大于输入是加速退化的首要原因。因此,如何合理补充牧草凋落物等自然归还部分的不足,对于人工牧地的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人工牧地属于人工管理生态系统,其开放性特征十分显著。牧草从土壤 库吸收其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并合成有机物,经过放牧或刈割使大量物质离开了系统,为了维护和提高牧地的生产力,就必须予以补充,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营养平衡。如亚热带中高山地带的人工红三叶草牧地,其营养物质的归还量与吸收量之比,即元素的归还率一般只有 0.3~0.4 ,所以除因为红三叶具有固 N 用,而不需补充 N 素外,其余营养元素均需大量补充,才能保持平衡。对于已经退化的人工牧地,则需对其改良。如处于轻度和中度退化阶段,其优良牧草种群仍具一定规模,可通过休闲、施肥等措施使其恢复;如已处于重度退化阶段,则需进行补播,以加速其恢复更新过程。 ( 4 ) 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粮 ( 经 ) 草复合农牧地 粮 ( 经 ) 草复合农牧地就是通常说的引草入田,建立三元结构生产体系。当今世界先进国家,为了使农业系统保持稳定,他们把饲养业和种植业等量齐观,同步发展,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均是采用粮 ( 经 ) 草复合经营措施。目前在我国农区,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通常为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植食性家畜以役畜为多,其饲料来源一般为农地副产饲用植物,所以畜牧业仅仅是一种副业生产;农田种草很少,其面积不足作物播种面积的 5% ,而美国等先进国家的谷物与牧草轮作面积高达 50% 。 因此,在目前农业的二元结构生产体系中,增加牧草和饲料作物,形成三元结构体系,是今后我国发展农牧业的必由之路。 建立农田三元结构生产体系,从生态系统讲,优化了作物的组合,充分利用了生长季节的光热水土资源,提高了土地生产力;从生产系统讲,这种体系以牧草和饲料作物为纽带,将种植业与饲养业结合起来,形成了更为广泛的物质循环系统,充分利用了生物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既提高了农作物的丰产性、稳定性和多样性以及经济效益,又增加了饲用作物的产量。有关此类的实验报道较多。例如:据广西草业开发中心报道,利用水稻冬闲 5 个多月的时间,种植多花黑麦草,一般可生产干物质 12300kg/hm 2 ,其中粗蛋白产量达 1584kg/hm 2 ; 种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5.7% ;广西鹿寨县,种多花黑麦草的水稻田,其粮食产量比对照增产 14.3% ;利用黑麦草饲喂水牛,平均日增重 1.13kg 。中山大学开展的冬闲水田“黑麦草—水稻轮作系统”实验的结果表明,耕地单产可提高 100% ,每 hm 2 耕地可生产畜产品 500kg ,单位畜产品产出的耗粮量减少 20% ,环境污染物使用量减少 20% 。 四川省凉山州的实践表明,冬闲田种植光叶紫花苕,每 hm 2 可固氮 75kg ,相当于 165kg 尿素,后作粮食增产 20% 左右。 广东水稻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后作早稻增产 10%~14% ,晚稻增产 7% 。在黄淮海地区,利用棉田冬闲 6 个月的时间,种植冬牧 70 黑麦草,干物质产量达 15000kg/hm 2 ,其中粗蛋白为 2100kg/hm 2 ; 农田的含盐量降低了 21.2% 。河北省滦平县,在玉米地中套种紫花苜蓿,不仅玉米产量比对照提高 16.7% ,而且多收鲜草 45000kg/hm 2 。 山东省陵县实验区肥育牛场,每头每天喂 15kg 冬牧 70 黑麦草青干草, 45 天后平均日增重 1.2kg ,比麦秸加等量精料的常规饲养日增重高 0.5kg 。 河北省临诚县,种植冬牧 70 黑麦草饲喂奶牛,日产奶量由 15kg 增至 20kg 。 甘肃草原研究所在庆阳黄土高原地区的研究指出,在 6 月底冬小麦收获后,种植箭舌豌豆或毛苕子, 11 月收草,其中牧草和小麦的产量分别为 22500kg/hm 2 和 3000 — 3750kg/hm 2 ,产值比单种冬小麦提高 42.2% ;冬小麦 --- 二年生草木樨轮作,草木樨第一年鲜草产量 21000kg/hm 2 , 第二年 30000kg/hm 2 ,小麦产量 2500 — 3000kg/hm 2 ,比对照提高 1 倍以上,土壤有机质由原来的 0.89% 提高到 1.33% ;玉米套种一年生草木樨,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增收草木樨鲜草 24000kg/hm 2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所测定, 3hm 2 复合农牧地生产的优质牧草,可养 15 头牛,产粪 11~12 万 kg ,可肥田 90hm 2 。 在我国,适宜大力推广粮 ( 经 ) 草复合农牧地的重点地区为: (1) 在南方主要是利用冬闲田,即种二季粮经作物热量有余,种三季不足的地区; (2) 在北方主要是利用夏闲田,即种一季粮经作物热量有余,种二季不足的地区; (3) 在山区和边远地区,利用人少地多的优势,发展年度轮作。今后应在目前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区域的三元结构生产体系,因地制宜地大力推广粮 ( 经 ) 草复合农牧地。 ( 5 ) 大力发展乔 ( 灌 ) 草复合林牧地 乔 ( 灌 ) 草复合林牧地为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一类,是一种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林牧生态系统。建立此类复合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对气候和土壤资源的利用率,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生态、生产、经济和社会效益。其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提高了植物群落的光能利用率,增加了土壤湿度、持水性能和肥力,缓冲了群落内风速和温度的变化,减轻了雨水冲刷,保持了土壤。其生产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林木和牧草第一性生产力的提高与牧草质量的改善。其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既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充分利用劳力、资金和设备等。 建立乔 ( 灌 ) 草复合林牧地效益显著,实例很多。甘肃草原生态所在陕西庆阳黄土高原,研究了果园种草的效益,结果表明,幼龄苹果 --- 紫羊茅林牧地,建后第 2 年, 0~30cm 土层有机质由 1.15% 提高到 1.64% ;收干草 22000kg/hm 2 ;收种子者,可达 795kg/hm 2 ;产值为当地冬小麦的 5~8 倍。初果期苹果 (4~6 年生 )--- 多年生黑麦草林牧地,黑麦草和苹果的根系分别主要分布在 0~30cm 和 50~80cm ;其青干草与树叶共可收 7500kg/mh 2 ,或收种子 360kg/hm 2 ;总经济效益为当地农田的 10~20 倍。梨 (4~6 年生 )--- 紫羊茅复合林牧地,梨和紫羊茅的根系分别主要分布在 10~40cm 和 50~150cm ;牧草的日光合产量比冬小麦提高 208.8% ,有效辐射利用率比玉米高 72.4% ;可收种子 810kg/hm 2 ;果草总收益为当地粮食作物的 5~10 倍。内蒙古林学院在阿拉善左旗治沙站,建立合作杨 --- 紫花苜蓿林牧地, 3~4 年后, 0~25cm 土层的有机质增加 21.8% ,全 N 增加 33% ,树高、胸径和树冠分别比对照高出 17.6% 、 39.6% 和 45.2% ,且多收入干草 4680kg/hm 2 ,折粗蛋白 618kg/hm 2 。在南方亚热带地区,幼桔园种植多年生黑麦草,生育期间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 0.82 ~ 1.02 个百分点,全年提高了 0.36 — 0.45 个百分点。幼桔园中混播黑麦草与紫云英,其土壤流失量仅为对照的 15.9% 。柑橘园中种植香根草,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 44.7% 、 53.7% 和 34.3% 。建立柑橘 --- 牧草和茶树 --- 牧草复合林牧地,柑橘和茶叶产量分别提高 81% 和 59% 。在北方温带地区,落叶松林中种植沙打旺,树高比对照增加 9.5% ,地径增加 11.2% ,冠幅增加 5.3% ,总根量增加 12% ,根系总长度增加 75.3% 。建立樟子松 --- 牧草复合林牧地,经济效益比纯林提高 2.5 倍。在华北太行山区,幼林地中种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其光能利用率提高了 0.62 — 0.67 个百分点。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建立杨树 --- 沙打旺、白花草木樨复合林牧地,牧草蛋白含量提高 3.3%~3.4% 。但大多实验表明,林中种草后,全 K 和速效 K 均有所降低。 乔灌草 / 复合林牧地效益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该类复合牧地的木本和草本植物的生态位不同,形成了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时序镶嵌的立体群落结构,充分利用了光、热、水、营养元素等气候和土壤资源,发挥了植物间协同有序的作用,减少了其相克、相斥及对营养的竞争。因此,建立乔 ( 灌 ) 草复合林牧地生态系统要运用生态工程学的整体性原理、协调和平衡原理、自生原理和循环再生原理,使其结构在空间上搭配合理,充分发挥种间的互利、互补效应,尽量避免自毒及种间的相克,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增加转化固定效率,产出更多的物质和多样性产品,提高土壤肥力,以达到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高利润和社会系统的高效益。 ( 6 ) 多途径全方位开发农林地副产饲用植物 农用地副产饲用植物主要包括农 ( 经 ) 作物秸秆、糠麸、糟渣、餅粕以及田边地角的野生牧草等。对于植食性家畜来说,饲用潜力最大的一类为秸秆。我国利用秸秆养畜的历史悠久,但由于其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低,消化率不高,所以始终无法取代优良牧草。如表 所示,禾谷类秸秆的粗蛋白含量仅是混播人工禾草的 43.6% ,粗脂肪为 74.6% ,代谢能为 82.9% ;营养比更是远大于人工牧草。但其无氮浸出物含量和代谢能却明显高于各类天然灌草丛,而粗纤维明显低于天然灌草丛,所以也不算最差的饲用植物。 秸秆、树叶与人工牧草、天然灌草丛营养含量比较 种 类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粗灰分 代谢能 营养比 g/kg g/kg g/kg g/kg g/kg MJ/kg 禾谷类秸秆 51.6 17.9 351.5 489.7 89.2 6.96 17.13 混播人工牧草 148.7 25.4 323.5 412.9 89.5 8.40 5.36 禾本科人工牧草 118.3 24.0 349.8 415.0 92.8 8.57 6.95 豆科人工牧草 182.6 26.4 307.5 400.9 82.5 8.10 4.23 树 叶 174.8 65.3 171.3 483.9 105.3 8.80 4.64 天然灌草丛 55.8 22.8 513.2 332.8 75.5 4.42 15.6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秸秆的饲用价值和利用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 80 年代初期,开始进行秸秆氨化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1985 年开始推广,特别是自 1987 年以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国际计划开发署与我国政府合作,开展了氨化秸秆的推广试验研究项目,重点突破了氨化处理技术,建立了一套以氨化秸秆为基础日粮的肉牛科学生产体系;从 1992 年开始实施秸秆养牛示范项目, 1995 年在全国推行秸秆养牛项目。这些重大举措,使利用秸秆养畜进入了全新时期。目前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省已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牛肉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大有“秸秆型畜牧业”与“牧地型畜牧业”并驾齐驱的态势。上述 4 省的牛存栏量, 1980 年占全国的 12.8% , 1993 年增至 24.1% 大约增长了 3 倍;牛肉产量,由原来的 2.6 万吨增至 105.2 万吨,约 40 倍之多。再如江苏省东海县, 1997 年比 1991 年牛存栏数增加 2 倍,出栏量增加 3 倍,发展速度甚快。 研究表明, 秸秆经氨化之后,其消化率提高 20% ,粗蛋白提高 100%~150% ,代谢能提高 30% 左右,总营养价值提高 1 倍。同时,适口性变好;牛和羊对其采食率分别提高 20% 和 50% 左右。此外,家畜粪便的含 N 量提高 30% ,利于土壤有机质和 N 含量的提高。除氨化外,秸秆青储和微储的效果也很有前途。值得注意的是,秸秆经氨化、微储或青储等处理后,尽管其营养价值有明显提高,能基本满足家畜对蛋白和能量的需要,但总的说来,秸秆能量浓度低,同等干物质所含营养,特别是蛋白含量少,这会造成家畜生长繁殖性能下降,饲料转化效率降低,使饲料严重浪费。因此,在家畜的日粮中应当搭配优良牧草、饼粕等,并适当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变“秸秆型畜牧业”为“秸秆—人工牧草型畜牧业”,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但有关研究指出,由于秸秆纤维素含量高,所以在家畜消化道停留时间短,,而影响了消化吸收率,且能量和氮的消化率随着纤维含量的提高而降低。因此,优良牧草与秸秆同喂,降低了前者的消化率。权衡利弊,为了利用秸秆这一大量资源,并减小只喂秸秆营养不足的弊病,损失一些优良牧草的营养价值在所难免。另外,秸秆只能饲喂较大龄期的牛羊,对于未断奶的犊牛和羔羊应当慎用。 需要指出的是,“秸秆—人工牧草型畜牧业”只是植食性畜牧业的一种类型,不能因为秸秆养畜的高速发展,而放松“牧地型畜牧业”的发展,更不能代替“牧地型畜牧业”。 林用地副产饲用植物主要有树叶、嫩枝、树皮、果实以及用木材剩余物加工处理而成的叶粉、糖化饲料、水解酵母等新型木本饲料。其中与植食性家畜直接相关且产量巨大的为树叶。在我国,利用木本饲料饲喂家畜的历史虽然很长,但长期处于自然发展状态,至今缺乏系统的综合研究,在生产上没有形成规模开发。有关研究指出,树叶的营养价值较高,其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通常高于禾草,其中有些种类可与豆科牧草相媲美。已如表 2 — 48 所示,树叶的粗蛋白显著高于栽培禾草,略低于豆科牧草,前者分别为后者的 147.8% 和 95.7% ,粗脂肪为混播人工牧草的 2.6 倍,粗纤维却仅为 53.0% ,无氮浸出物和灰分亦略高于混播人工牧草。此外,在木本饲用植物中,有许多是果树、油料、药材、食品和化工原料等经济植物,有些是庭院绿化、行道树、防护林、用材林或薪炭林等,有的适宜用作防风固沙或水土保持树种,其综合利用价值很高,这既不影响主产品的效益,又扩大了饲料来源。因此,今后应加强木本饲用植物的综合研究与利用,制定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使木本饲用植物像秸秆利用一样,有个较大的发展。 5.4.2 提高第二性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是提高牧地第二性生产力的关键。而家畜饲养系统的优化目的正是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 ( 1 ) 加快周转,提高出栏率,变头数畜牧业为效益畜牧业 发展植食性畜牧业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畜产品和经济效益,以满足人类对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欲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克服只追求家畜头数增长这个数量指标,忽视出栏率和畜产品产量指标的偏向,将头数畜牧业转变为效益畜牧业。 牧地和饲用植物的载畜能力决定了家畜的饲养数量。在年饲养家畜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加快周转,提高出栏率是增加畜产品产量和产值的主要措施之一。这项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 实行这项措施的理论依据有三: (1) 符合牧地第一性产物随季节而变化的规律,即在生长季节饲用植物现存量和营养价值高,载畜能力强;枯草季节飼草残存量少,且饲用价值差,载畜能力低。因此,应当根据冷季牧地的载畜能力和储草量决定家畜存栏数,多余者全部出栏。 (2) 符合家畜的生长特性。因为生物具有趋向成熟的内在动力,故在非成熟阶段的活力较强。因此幼龄家畜的生物学效率高于成年家畜。肉用畜一般达到成年体重的 70% 时进行屠宰,其生产效益最高。如绵羊的最高生长效率在 1~2 岁, 5 岁后生长很慢。实践证明,家畜月龄越小,饲料转化率越高,增重越快,效益越好。实行季节性短期肥育出栏,一般牛为 1~2 岁;羯羊当年出栏最为合算。 (3) 据有关研究,目前提倡的季节性畜牧业,基本符合生态学理论中的逻辑斯諦方程,能使牧地达到最大的持续生产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以绵羊为对象的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在这项研究中,放牧绵羊的体重于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开始下降,到翌年 3 月初降至最低点; 0~4.5 周岁的羯羊,每个暖季平均增重 17.5kg ,每个冷季平均减重 8.1kg ,即暖季增重的 46.3% 于冷季消耗掉了。当年羔羊增长最快,随着年龄增长,增重逐年减小。当年的羯羊和母羊的体重分别为成年羯羊 (4.5 岁 ) 和成年母羊 (7 岁 ) 的 48.7% 和 54.4%. ;当年羔羊的牧草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比其他年龄段的高 1~2 倍以上。因此,应尽可能地提高母羊的比例,以多产羔,并强度育肥当年出栏;屠宰时间不宜迟于 11 月中旬,因为每推迟 1 个月,至少损失 6~7 元 / 羊;经验表明,季节性畜牧业能使牧地型畜牧业增产 3~4 倍。由此可见,提高出栏率是减轻家畜对冷季牧地压力,增加畜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改变传统畜牧业的消耗性周转方式,发展效益型畜牧业的关键。 ( 2 ) 调整畜种结构与畜群结构,增加良种畜比例 畜种结构是在当地历史条件下,依据自然特征、生产和生活需要形成的。合理的畜种结构要求不同畜种的比例合理,能够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适应社会的需要,生产和经济效益最高。在不同的生态经济区域畜种结构有所不同。调整畜种结构既要重视畜牧业生产历史与现状,又要依据目前市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既要遵循家畜的生态特性和地理分布规律;又要坚持多种经营的发展方针。 畜群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畜群的更新周转和经济效益。确定合理的畜群结构,是为了对家畜进行科学饲养,保持合理周转,加快繁殖,扩大再生产,增加畜产品产量。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优化畜群结构的重点是提高适龄母畜的比重,保持合理的公母比例,降低畜群的年龄。 家畜品种的优劣对饲料转化率和个体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良种畜和改良畜的比例是畜牧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在实现畜牧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把原有生产效率低、质量差的原始品种改良为优良品种。牧地的生产效率 ( 产出 / 投入 ) 是衡量其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志。甘肃草原生态所任继周先生提出,牧地的开发利用应当遵循“活性一致”的原则,即在一个牧地生态系统内,主要家畜和主要饲用植物的活性类型应相匹配。依据效率的生物学活性,可将生物分为活性、惰性和中性 3 类。活性生物对环境敏感,给以投入后,反应较灵敏,转化率高。由活性牧草构成的人工草牧地,放牧活性高的良种畜,其生产效率就高。如果仍放牧低产家畜,尽管是高产牧地,其效率也不会高;同样,在劣质低产牧地上,放牧优良畜种,亦表现不出其高产性能。因此,在大力开发人工草牧地的同时,必须与之相适应,增加优良畜种的比例。
个人分类: 牧地资源生态|3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