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黄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一路向西,追风捕尘
sungyg 2020-8-25 15:44
一路向西,追风捕尘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kEhFJn7BxdK22xCFY2AKIw 西藏,一个离太阳很近的地方,一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一个混淆天国与尘世的世界。听闻,在那里我们可以感知到生命的崇高,信仰的力量,对自然的敬畏。当我知道有幸能参加青藏科考时,我怀着对西藏的敬意与期待,久久不能平静。身为一名地学专业的学生,我早已耳闻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研究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与环境演化关系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室,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当我踏上西藏这片土地时,原以为迎接我的会是头晕,目眩,心慌等高反症状,但或许西藏给予了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人一些温柔,我的高反症状并不明显,对于高原环境的快速适应让我对接下来的科考更加充满憧憬。我所在的小组是黄土组,本次考察的主要任务是考察雅鲁藏布江(雅江)流域风尘沉积时空分布特征,寻找合适的黄土剖面以揭示近13万年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同时考察雅江流域水体和湖相沉积特征,了解河流碳来源, 认识堰塞湖形成演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我们从雅江中游拉萨出发一路向西,爬山涉水,风尘仆仆,在雅江流域留下我们追风捕尘的身影。 初览雅江河谷 当我们的车子沿着雅江沿岸行驶时,我看着窗外汇聚着来自杰马央宗冰川的涓涓雪水经久不息地奔腾在莽莽群山之中,它就像一条洁白的哈达,飘逸在雪山银岭之中,并塑造出了如此规模宏大的河谷地貌,我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终于明白藏族人民为何总是将雅江置于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和对其产生的无比骄傲和崇敬。溯雅江而上,我们发现在雅江中游的萨嘎县附近本就宽阔的谷地由于支流河水的汇入而显得更为开阔,平坦的河床上,水道分叉极多,它们时而分,时而合,毫无规则地相互交织成麻花状,如同小姑娘头上的辫子一样,这就是雅江中游地区典型的辫状水系(图1)。到了雅江中游的里孜乡附近,河谷形态开始呈现出时宽时窄,宽窄相间的特征,这与两岸岩石软硬程度以及抗侵蚀能力大小不同有关。继续西行至被称为“马泉河”的仲巴县里孜以上的雅江上游(图2),我们发现这里的河谷地貌俨然被一派平原河区的面貌所替代(图3),谷地开阔,宽谷中水道分散曲折,湖塘星罗棋布,正是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马泉河谷地成为优良牧场,不少野生动物如野牦牛、藏原羚、黑颈鹤等都可以在这里见到(图4),但湿地的边缘沙化严重,造成河流、湿地与沙丘并存的景观。 图1 雅鲁藏布江中游的辫状水系 图2 马泉河一角(爨郁达 摄) 图3 马泉河湿地(宋友桂 摄) 图4 雅江上游谷地的黑颈鹤(宋友桂 摄) 探秘雅江风尘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世界屋脊”是雪域高原,很难联想到在如此高的地区还存在严重的沙漠化和高大的沙丘,尤其在雅江宽谷地带风沙地貌十分发育。在雅江中游山南宽谷我们已见识到了壮观的雅江爬坡沙丘,但令人震惊的是雅江上游地区风沙化更为严重,当车子驶过仲巴县后,公路两侧就开始出现大量的沙丘,黄土和风成沙交替沉积,在马泉河中段珠珠宗和到帕羊镇之间的河谷平原上甚至还发现存在着高达60-80m的沙丘,其形态多呈新月形沙丘,盾状沙丘和平沙地,且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种类齐全,比雅江山南地区贡嘎宽谷河段的规模要大得多,这让我们有了一种进入沙漠地区的错觉(图5)。据研究该地区的风沙化土地面积达14万公顷,占雅江流域风沙化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远超日喀则宽谷(25%)、山南宽谷(19%)和米林宽谷(5%)。大规模风沙化土地的存在对于当地社会和经济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在和当地藏民的聊天中得知,仲巴县曾因干旱、河谷草场沙化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三次搬迁县城,且多地还曾遭受过风沙灾害的袭击,仲巴县沙化面积已达全县面积32%,还雅鲁藏布江上游青山绿水,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挑战。雅江上游大面积风沙化土地的形成在自然(就地起沙)的背景下,人为因素(过度放牧和开垦、滥砍滥伐等)加剧的结果,对于雅江地区风沙化过程的研究刻不容缓,这对提高风沙综合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图5 雅江上游马泉河的湿地与沙地(宋友桂 摄) 雅江中上游的河谷之上发育了大规模的风尘黄土沉积,其形成与古风沙活动密切相关。通过黄土的研究可以重建过去风沙活动的历史,研究其与过去气候变化的关系,将古论今为认识现代风尘活动提供基础。在对雅江沿岸多个黄土剖面进行调查后发现,黄土大多分布在雅江宽谷地段的河流阶地及后沿的山坡上,特别是与其支流交汇地段或河流宽谷的上游段,厚度变化较大,薄至几十厘米,厚至二十余米(图6),成为雅江流域土壤的重要母质层,在该区域的黄土沉积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较多的白色菌丝体,而在古土壤层中见多层较厚的钙结核层,最厚甚至可达1米多,可与黄土高原南部黄土剖面对比,说明其形成时的年降水量远远高于现在的200-300mm。为了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我们在雅江中游沿岸选择了几个典型的黄土剖面进行了细致的采样工作(图7)。通过我们对雅江中上游地区表土和风尘沉积的分布情况调查、采样工作以及后续的实验室研究,希望我们可以明确大规模风沙化土地的形成机制,揭示出区域气候环境变化与风尘沉积的联系,从源头上给出风沙治理的有效建议。 图6 雅江黄土(宋友桂 摄) 图7黄土剖面采样 (董吉宝 摄) 结语 在西藏进行科考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均是我学习成长的修场。科考途中的重重艰难与困苦,不仅启迪了我与其他队员们(图8)的智慧,也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增强了我们的体魄。当我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文字时,脑海中关于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所有记忆凝结成一个又一个的画面循环播放,这里面有齐心协力共同采样时的欢声笑语,有考察完毕戴月而归的满足充实,有辛勤劳动后获得样品时露出的爽朗笑容……这一帧帧的画面会永远深埋我心间,也许很多年后,当我翻开心中标记着名为“第二次青藏科考”的这本相册时,我一定会说“感谢那段时光,那群人教会我的一切”! 图8 第二次青藏科考地环所分队黄土组合影 (张钧明 摄)
2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陕北黄土丘陵治沟造地的环境监测与科学发展模式”在西安通过专家验收
jxz1963 2019-7-30 19:50
“陕北黄土丘陵治沟造地的环境监测与科学发展模式” 在西安通过专家验收 2019年7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完成的2015年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一一陕北黄土丘陵治沟造地的环境监测与科学发展模式(项目编号:2015KTZBNY01-04),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研究员为项目负责人,主要完成内容有: 已筛选适宜治沟造地的适生作物品种马铃薯、红薯等2个,建野外试验站2座,项目带动辐射20多平方公里。本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Nature 1篇),马铃薯产值达1.8万元/公顷、红薯产值1.5万元/公顷。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1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西吉县蔡家川
热度 2 xin 2017-8-26 16:20
这里是辽东栎的故乡,连绵不绝、直接云天。这里是人祖山所在地,人文始祖繁衍生息的地方。 这里是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的典型流域,凄美的侵蚀沟布满了整个流域,如一幅幅立体的画,诉说着过往的哀伤。 这是北林水保学院的科研基地,是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是我们长期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科研的地方。 这里距离壶口瀑布很近,全水系发育着无数小型的壶口瀑布,在万年、十万年尺度上,用最柔软的水测试着红色砂岩的刚强。 这里是林大水保人几十年如一日,持续开展水土保持科研的地方,这里成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与测试的试验场。 这里是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摇篮,是教授扎堆的地方,是水保人才培养的基地,青年才俊放飞人生梦想的地方。 这里是国际合作交流的平台,先进生态修复技术和理念在此交融和集成,成为世界生态修复研发不可忽视的地方。 这里的森林郁郁葱葱,见证了中日友好,延续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谊万年长。 这里一山一水皆有情,一树一木皆有意,是时间凝结了友情,是汗水让鲜花绽放。 科研的梦想,在此起航。
4816 次阅读|4 个评论
黄土高原河流考察记
热度 10 xin 2017-8-18 08:17
今天,我在山西吉县黄土高原蔡家川流域野外考察,主要考察河流地貌、土壤、植被情况。我选择七号量水堰所在小流域,打算溯流而上考察至其源头。 入口之处,基岩裸露,大型红色砂岩,节理清晰,体型庞大。因出口处水力侵蚀能量巨大,小块石无法安身,唯有巨大岩石方能安如泰山,任由洪水冲刷切割。开始,河谷还为开阔,宽约二三十米。进入二三余百米,其右侧河岸台地之上有人家。据说,祖辈山东人,逃荒至此。 继续前行,河谷呈现深切呈U型,两侧与河底均为红色砂岩,其色泽艳丽,如火焰山。其上覆厚层黄土,被若干巨型侵蚀沟道分割。临河之处乃单面山,上下色彩对比强烈。绿色植被最上,金色黄土居中,红色厚层砂岩居下,造型厚重,色彩艳丽,气势磅礴,让人观之不能自拔,唯憾孩子不在身边。 所走道路,乃半米宽草路,山里人放牧农忙所踩踏之路也。濒临河床,随上行,其距河床垂直距离渐远。大约一点五公里,前方遇树枝堆路拦截。有警告牌曰:前方二十四小时有高压电,后果自负。此乃电野兔野鸡高压电,人触碰之也难以幸免。回退三四百米,下河谷而上行,走约几百米,遇河流上溯裂点,呈陡坎景观,呈现红色悬崖,地形闭塞。反复试探,终爬上河岸,有从地心而来之感,豁然开朗。 继续前行,河谷地形变窄,光线暗淡,如堕入深井而前行。此时,灌丛草木丛生,行走困难。遇两三处小型裂点,手脚并用而攀爬。地势略有开阔,天光亦放亮。再前行,遇到巨型红色大石,厚约两三米,宽约五六十米,中间有裂隙一条,水流顺势劈之。其下方有深潭,底有死尸,蝇蛆遍身,恶臭难闻,不知是人是兽。 再向前,遇到超级裂点,悬崖有四五米,上也不是下也不是,进退两难。也尝试强行攀爬,但考虑只身一人,若有危险,就深陷绝境。遂选择强行爬坡,出河谷上河岸。收起相机和手机,谨小慎微,缓慢而行,不知几时终于蹬上拦截阻塞之路。路上布满电网,谨慎而行。前行几百米,遇到玉米地,细沟侵蚀严重。怕触电而亡,选玉米地而行。叶片边锯齿如锋刀,宛若回到儿时农村。 前行一华里,遇绝境,道路全无,以大片玉米地三面悬崖而终。面临选择,要么原路返回,考察就此结束。要么选择悬崖,攀登而上到山顶。我在玉米地边缘,走了一圈,选择一处攀爬之。悬崖甚陡,草木皆无,土块滚落,其下有电网。攀爬三四十米,前方路绝,无奈而下。选择另一处而攀爬。手脚并用,在距离其顶三米处,抓一灌木根基。无奈无法登顶,回顾悬崖,地势陡峻,头晕目眩,心惊肉跳,稍有不慎滚落而下,不堪设想。 进退两难,太阳剧烈暴晒,心里有几分恐惧。是冒险而上,还是小心而下,纠结矛盾。最后选择保守,向下走,胆战心惊,有一种失控的感觉。下滑三五米,遇一灌木牢抓之。仔细判断地形,依靠他,翻身而上,逃出悬崖,爬在大地,有劫后余生之感。 三五秒之后,发觉形势不妙,此地如鸭子嘴,宽有一米,三面皆为悬崖。小心走出,仍是陡坡,仍陡峭。但草木繁盛,攀爬而上。 终于爬出河谷,来到上坡,卸下背包,方觉浑身湿透,一身土泥。躺在地上,凉水灌之。庆幸自己仍旧活着! 心跳很乱,呼吸很喘,口干舌燥,选择树荫下,平复心情。过三五分钟,拿出手机,查看地图,选择最近道路。在刺槐林里穿行,沿着悬崖边而走。野草繁茂,枝条交错,蜘蛛网密布,方觉自然之伟大,个人之渺小。 我一个人,在森林里穿行,和野猪、猴子无异。脚下无路,唯有靠手机导航方向而行。摸索有半小时,遇到悬崖绝壁。路在眼前而无法下,遂沿着悬崖而行。前方远处突然看到一群人,定睛一看,发觉是我研究生在野外调查,心中大喜。走近之后,感慨流域地面之大,机缘巧合,不可思议。 此时,我已经水汗泥土一身,形象狼狈,背上包,便不再等接他们下山的车,选择徒步下山。三十五分钟后,回到基地,总结今天考察,遂成此文。 后记:野外工作有三种类型恐惧,感触颇深。一是身边野鸡飞起,打破旷野的尖叫,猝不及防、毛骨悚然;二是手机GPS突然报数,让人感到莫名恐惧;三是拍照或者走路的时候,仿佛身后有人跟踪,死死地盯着自己,感到害怕。当然,身边的悬崖和电网,无路可走的焦虑不安,也会有一些恐惧。 回想悬崖中间,上无可抓之树草,下无可踩之路,其下临深渊,其背晒毒太阳,上下均不能得。只觉头晕目眩,喘气声伴随心慌乱跳,唯感念活着真好。回来后,方觉生命珍贵,其他都已经不在重要。 工作与科研,安全第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有所认识即可,不宜勉为其难,只图个痛快高兴。不高兴之事,渐次远离。不愉快之人,尽量少接触。生命珍贵,需要珍惜。经历之后,方觉不易,才会懂得感激和珍惜,也就少了一些抱怨和自责。
7983 次阅读|26 个评论
那个最早洞悉天机的人,去了
热度 13 flyindusk 2014-6-11 03:45
Prof. George Kukla 1972年 Kukla Matthews给Nixon总统的信 今天,全球变化气候变暖几乎成了宗教,不知成就了多少名利客的功名利禄。不久前 ,5 月 31 日, 全球变化研究最早的倡议者 George Kukla 在纽约家中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 84 岁。 时间往回拨 42 个年头,回到 1972 年初。 42 位欧美气候学者在布朗大学围绕“当前的间冰期怎样以及何时结束”这一问题开展研讨。 结果认为,冰期可能马上就来:未来数千年甚至几个世纪的降温以及快速环境变化,比人类文明时期经历的任何一次波动都要剧烈;必须要在气候恶化之前充分认识气候变化造成的环境灾难 。 同年 12 月 3 日, Kukla 和布朗大学教授 Matthews 以这次会议结论为蓝本,联名给美国尼克松总统的一封信,认为现有数据不足以预测冰期到来的时间和评估人类活动的影响,建议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封信经国务院国际科技事务局转到布朗大学教授 John Imbrie 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Wallace Broecker 手中评阅, ——前者出席了布朗大学的研讨会,后者向研讨会投了摘要,还是最早使用 global warming 这个术语的人。在他们共同推动下, 1974 年 8 月,美国商务部成立气候变化委员会,推动气候变化研究。 Kukla 和 Matthew 还建议围绕以下议题开展多学科研究:快速环境变化历史的详细重建,不同尺度气候的周期性,深海沉积黄土、冰芯及山岳冰川的过去气候变化记录,气候系统的计算机模拟,以及太阳活动、太阳磁场、地球磁场、火山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现在回头去看这些 42 年前拟就的建议,几乎就是历次 IPCC 气候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大纲,——不得不叹服斯人大笔如椽目光如炬。 写这封信的时候, Kukla 还是哥伦比亚大学 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 的临时工,执行一项为期一年的交换项目。但是, Kukla 在 1971 年到美国之前,凭借对东欧黄土沉积的研究早已在学界声名显赫。 他 1953 年在布拉格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数年里,他探过喀斯特洞穴,找过非金属矿床。从 1950 年代末开始,他的兴趣逐渐集中到黄土研究上。在 1961 年开始发表的论文里,他描述了更新世黄土的土壤学特征、地球物理性质,划分了黄土地层。根据极其有限的腹足类化石和磁性地层数据,他像一位先知一样,将欧洲东部的河流沉积物与阿尔卑斯山冰碛、黄土 ( 主要是捷克 Brno 附近的 Červeny Kopec 剖面 ) 与深海沉积、 Milankovitch 轨道理论联系起来 。 1969 年他发表了“捷克斯洛伐克冰缘地带黄土和旧石器 Periglazialzone Löss und Paläolithikum der Tschechoslowakei ”一文, 令人难以置信地确定了东欧黄土的年代以及与 Milankovitch 周期的联系 。 7 年后, 海洋沉积物才有了相似的工作,由 Hays, Imbrie 和 Shackleton 发表在 Science 上 ,——而这篇文章“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Orbit: Pacemaker of the Ice Ages ”被认为是冰期成因的轨道理论从假说走向实证,由理论开始应用的革命之作。 在 Wallace Broecker 的游说下, Kukla 到美国之后积极寻找机会以期留在美国。 1973 年,他在 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 获得一个职位,最终成为美国公民。和生活在苏联阴影下的捷克斯洛伐克时期相比,他在美国的言论变得大胆甚至激进。比如,他可以在文章写下这样的句子:“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地球轨道变化造就了冰期。证据很明白,其他解释都可以扔了。( We are certain now that changes in the Earth's orbital geometry caused the iceages. The evidence is so strong that other explanations must now be discarded or modified. )” 最初数年里,他持续在 Milankovitch 理论上深入探索。从欧洲黄土沉积出发,他的视野逐渐扩展到海洋沉积,努力将温室气体浓度、地表反照率 ( 积雪、植被 ) 、 ENSO 、水汽循环和经验模型结合起来完善 Milankovitch 理论。到 1980 年代初,他已经成为 Milankovitch 理论的领袖人物。 2004 年,他获得欧洲地科联颁发的 Milankovitch 奖章。 某种意义上, Kukla 和匈牙利数学家 Paul Erdős 一样,都是世界公民。 1980 年代以来,他和刘东生、安芷生、刘秀铭、周卫健等多位学者在黄土研究中有深入合作,对中国黄土高原的地层划分、年代模式、季风演化等古气候基本问题都有重要贡献。正如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理事长丁仲礼院士在唁电中说的那样,“ George was a great friend of China; the friendship has extended to at least three generations of Chinese loess scientists. His early collaboration with Chinese colleagues helped China’s loess and Quaternary paleoclimate research merging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loess records as one of the most complete long-term archives of the past climate. His scientific work and advice had stimulated and encouraged numerous Chinese colleagues in the study of loess. Indeed, many of the present leading players in the field of loess and Quaternary paleoclimatology in China have had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and benefited from George who had always been a close colleague and an inspiring mentor as well as a true friend. ” 1972 年 Kukla 吹响了全球变化研究的号角,成为当年某一期 TIME 周刊封面故事的主角。在当时与会的 42 位气候学家中,他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至今坚持“冰期即将来临”的学者。虽然接受当前的变暖有人类因素的影响,他仍然笃定地认为下个冰期将于 5000 年之后到来。 INQUA 下属的黄土委员会将今年 9 月在波兰召开黄土专题研讨会命名为 Kukla LoessFest ,以示后学对先贤的敬意。没想到堪堪错过了。 p.s., Kukla 大学毕业后当过电车的临时售票员,在车上他结识了一位医学院女生 Helena Kupka 。他们 1955 年结婚, 1974 年共同署名发表过 Science 的 Article 。
个人分类: H|10207 次阅读|14 个评论
旬邑寻遗 2011-10-15 18:41
taodeng 2014-2-23 13:36
陕西 旬邑 城关 不用费心寻找,就能发现旬邑悠远的自然和历史遗迹。公刘传说中就在这一带活动,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倾斜的宋代泰塔依旧巍然不倒,代表了虔诚和用心的建筑态度。这里还是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之地,一幅幅有趣的作品不愧为非物质遗产。还有更古老的遗存,博物馆中庞大的黄河象和板齿犀似乎还在漫步,恐龙的脚印也留在岩石上。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空谷回音 2011-06-14 10:22
taodeng 2014-2-23 13:23
青海 民和 古鄯 在黄土覆盖的山梁沟壑间,恶劣的干旱环境已经逼退了不少的居民,许多村庄都荒芜了。虽然也努力地把管线架到山上,但水库都快枯竭了,所剩不多的农田还是不得不靠天吃饭。这里似乎又回到了自然的世界,野鸡自由自在地度步徐行,在空谷中放声地啼鸣,全然不惧我们的走近。时而见到用鹅卵石垒成的玛尼堆,寄托着乡野里原始的崇拜。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沙漫漫 2010-11-01 11:15
taodeng 2014-2-13 23:35
甘肃 兰州 中川 无论春夏秋冬,每次在兰州机场起降时总是一样的景致,绵绵不尽的无边黄沙弥漫在空中、覆盖在地表、堆积在山心。从来见不到一点水流的踪迹,只有老乡种在沟里的田地能表示局部短时有水存在过。飞机玻璃窗已经够模糊了,悬浮的尘土更让能见度剧烈下降,所以照片张张都是灰蒙蒙的。近处看得仔细,不是黄土就是红土,四野光秃秃。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0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远古家园 2008-09-17 08:26
taodeng 2014-2-7 23:38
陕西 大荔 段家 当二十万年前的大荔人生活在这里的时候,河水还是相当的汹涌。然而,现在的农家连饮水都常常有困难,怪不得他们将一股小小泉水流出的地方称为甜水沟。大荔人的头骨化石就发现于甜水沟洛河第三级阶地的砂砾层中,还同时出土了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他代表一个不足三十岁的男性,其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 引黄渡槽 化石层位 塬面农田 洛河谷地 厚土人家 悬崖耕种 酸枣熟了 枝上蜗牛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晋北东角 2008-09-09 23:40
taodeng 2014-2-7 23:37
山西 天镇 南高崖 贫瘠的山地离我们如此之近,这可能是许多人很难想到的。黄土地缺乏庄稼生长的养分,而降雨量又是非常的稀少,农业的发展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老乡们依旧在辛勤地劳作,但有些地方学校都撤走了,村子也不得不完全废弃。还有滥采乱挖矿石的无序行为,让地形地貌变得更加破碎,仅存的草皮也被毁坏,实在令人痛心。 陡立的高崖 曾经的村头 干渴的土地 萎靡的庄稼 废弃的房屋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陇东粮仓 2008-07-08 22:58
taodeng 2014-2-7 13:12
甘肃 合水 板桥 庆阳地区处在宽广的董志塬上,平坦的地面被一块块良田覆盖,成为甘肃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不仅如此,巨大的油田、气田和煤田也储藏在陇原之下,是名副其实的能源宝库。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生活着勤劳热情的乡亲。农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不再住在危险简陋的窑洞中,那新建屋脊上的白鸽,正是他们心愿的象征。 河流与农田 土柱与窑洞 青龙与绿野 碧草与黄土 麻雀与白鸽 古象与阶地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有个地方叫华家岭】之二:初识华家岭
yaozi824 2012-11-26 00:50
初识华家岭 兰州大学 陈媛媛 6月30日下午一点半,我们重走西北角“通渭——天水——西安”一行离开兰大一分部,踏上了征程。随着两点零九分开往通渭县城的汽车缓缓启动,我们三人小组的重走西北角之行就在大巴车上开启了。 首站是定西市通渭县华家岭乡。重走之前的准备阶段,我们就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一些关于通渭、关于华家岭的背景资料。但真相永远都是个娇羞的小姑娘,带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气质,只有当我们走近她的身旁、掀起她的盖头,才能看到她真正的容貌。 范长江先生对华家岭的认识是西兰公路上的必经之路。和范长江先生一样,茅盾先生与华家岭结缘也是因为它是“稀烂公路”的必经之路。相比之下,茅盾先生的华家岭之行更显狼狈和窘迫。在他看来华家岭天气恶劣“有些讨厌”。张恨水在《谁都头疼的华家岭》中也提到:“字典上关于讨厌的形容词,都可以取来形容华家岭。” 但真正的华家岭是这样的么?“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滴水,自然,没有一户人家”?我们走在找寻答案的路上。 首先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一路的葱郁。资料中的定西是土薄地陡、沟谷纵横、严重缺水、满眼土黄。可到了现场你才会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良田,层叠的梯田更是特色符号。玉米、牧草、小麦等作物的套种,使得层层梯田显现出墨绿色、翠绿色、黄色等不同的色彩。农田与公路之间,被茂盛的防护林带隔开,有较窄的路段,甚至能被路两边的树木搭建起一条林荫大道。 下午五点半,汽车到达通渭县城。从县城去往华家岭,马营镇是必经之路。通渭汽车站对面的马路上停着不少私人小面的,一次性能载客七八人,往返于县城和马营镇之间。两地之间有近四十分钟的车程,中途还得上一段高速,十块钱的车费也算是笔不小的花费。 与我们同行的是四个华家岭的女孩儿,她们在马营中学读高二。“我走过最远的距离也就是从华家岭到通渭县城了。”家住华家岭李岔村的李慧云腼腆地说,这次来通渭县城,她们是为了参加高二年级的会考。到了马营镇,能不能搭上去往华家岭的车就要看运气了。李慧云和她的同学想碰碰运气,毕竟一周只有一天半的休息时间,她们想回家看看。如果实在搭不到车,她们也能就近回到学 从马营镇到华家岭二十公里的路程。在司机的帮助下,我们很幸运地搭上了一辆开往华家岭的小面的。沿着六盘山路缓缓前行,越往高,越凉爽。山路是粗糙的颠簸的,但比起茅盾先生那会儿的“全铺了碎石”的路况要好一些,常年的行车已经使路面变成了灰白色。好在坑坑洼洼的地方都有所修补,也已不再是长江先生笔下那般“稀烂”的景象。不过,新鲜的沥青和路面早有的土灰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像在旧裤子上打的补丁,越鲜艳越崭新,就越发反衬出裤子的破旧。  李慧云显然是回到了自己的天地,说起话来也自信了不少。这是胡麻那是洋芋,这有白杨还有云杉,对于自己熟悉的一切,她讲起来头头是道。“我们华家岭的风大,所以你看树都吹弯了。”顺着她的指引往车窗外看,果然,一棵棵白杨树都笑弯了腰,树头都偏向一个方向。马路两边是葱郁的树木,看上去绿油油的一片。其实华家岭的树真不算高大,树干用两个手掌并起来就能围住,最高的也不过两米开外,而且树叶不算茂盛。但由于彼此不到半米的种植密度,再加上云杉、白杨、油松等长青树种的选择,视觉上总能给人南方的葱郁感。同伴汪军是贵州人,看到这里漫山遍野的绿色也不禁感慨道:“这和我家那边都有得一拼了。”都说树大招风,我想,华家岭的树之所以长不高长不大,也许就是在多风条件下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生长哲学吧。  李慧云和她的害羞的少言寡语的同学们也轻松起来,拿出手机插上耳机,听起歌来。我开玩笑说现在的孩子们真洋气,人手一部手机,李慧云羞涩地笑笑,解释说:“都是二手机,便宜,就是为了和家里打电话方便点。”  问坐在我跟前的李文霞要过耳机,传来的是蒋大为的歌声。她像是个站错了阵营的小兵,急忙解释说:“其实我喜欢周杰伦的歌,虽然有时候听不懂他在唱什么。”“还有王力宏,长得很帅!”说到这些,她们和城里孩子一样,如数家珍。我问她们会不会唱花儿,她们回答只是听说过;对于马营小曲,她们也是知之甚少;说到秦腔,她们的头更是摇得像拨浪鼓一般:“那是爷爷奶奶才听的东西。” 七块钱的路费,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华家岭乡。一下车,阵阵凉风就迎面扑来,让人有了秋高气爽的错觉。街道上的男男女女们都穿着秋衣加外套,一副深秋的打扮,而穿着短袖的我们,看起来很像是异类。不禁想起茅盾先生对华家岭的描述:“华家岭经常是天气恶劣的,从兰州出发的人们穿夹衣,到这里就得穿棉衣。不,简直得穿皮衣。”距离真正到家,李慧云她们还有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要走,好在她们是地道的华家岭人,穿的很是“保暖”。天色渐晚,匆匆道别,我们也开始为晚上的住店做打算。  华家岭的街道简陋粗糙,七八间小餐馆、两三个菜铺子、小卖铺、充值点、一个农村信用社、一个小网吧几乎就构成了华家岭商业的全部。华家岭没有专供住店的旅社,这倒和范长江先生当年在华家岭是一样的遭遇,但当年是因为“华家岭驻军甚多,住宿无处”,今天,则是因为华家岭交通要塞地位的丧失。我们在司机的介绍下,走进大牛饭庄,在后院的民房安顿了下来。据说大牛饭庄是街上最高档的餐馆了,但简单的装修、家常的菜色,与“饭庄”这个词实在有点不搭。饭庄的物价与兰州的川菜馆不相上下,这让我们有些惊讶。可当我们点的饭餐端上桌的时候,那份惊讶便和饥饿感一起烟消云散了。大盘的饭菜很是实惠,足有兰州餐馆的两倍分量,如此看来,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华家岭的夜格外清冷,再加上徐徐的东南风,走在院子里会禁不住瑟瑟发抖,这反倒让人有点怀念兰州的酷暑滋味。抬头仰望夜空,天空犹如深蓝色的幕布,颗颗星斗点缀其中,清澈而明亮,煞是好看。盖着厚厚的被子,身下是电褥子的温暖,享受着因为清冷而没有蚊子的夜晚。  远离了喧嚣的华家岭,曾经目睹过哪些政要与名流的过往?又曾经款待过几多迁客騒人的留宿?今天,我们这些范长江的传人再次赶来,既想追寻你阅尽的世事沧桑,更想初识你存续的旧貌新颜。  小小的华家岭,真是让我夜不能寐,令人思绪万千。
个人分类: 地理纵横|6857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土里的一点现象
热度 1 moxj 2009-2-27 11:25
路过这个地方的时候,我由远到近照了这些照片, 从最上面的两张能看到这里黄土中有一层板状结核. 较下面的沉积层有沙层.最后一张是常见的结合.我基本没有学过黄土方面的知识,对这些能有自己粗浅的理解, 但我过去观测那层板状钙层时,发现里面是更多的化石,我只能看到一些像蜗牛的样子,还有其它痕迹,但比附近黄土中遗迹要密度大不少.遗憾的是我没有把这些痕迹照下来.不知道是何解?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5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黄土、冰川到多年生的雪莲花
moxj 2008-11-15 21:04
图片来源: http://www.i3721.com/cz/tbctk/bnj/xkbc2dl/200606/241772.html 图片来源: http://www.cnjlc.com/qita/4/200707099632.html 图片来源: http://www.soiltool.com/news/binxcy/2007/89/0789162917CKA391DFAC36B8267KE2.html 图片来源: http://define.cnki.net/WebForms/imageResult.aspx?searchword= 鍙ゅ湡澹 ?page=15 图片来源: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oceanic/Pages/envi/env_3_sedimentdistri.html 兰州的天气确实不能和南方比.虽然我从小在山西长大,但对干燥却没有一点好感.晚饭的时候,我抱怨兰州有好久没有下雨了.旁边的同学马上答话:近几年兰州雨比以前多多了,兰州人都觉得潮湿,不能适应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经常能听到全球变暖的报道.那到底我们的环境是怎么样变化的呢?大概到目前为止,历史气候状况的秘密确实可以从黄土、深海沉积、极地冰芯的记录中准确的找到,并且相互对照.提起这些,我想我们首先因该向我国分别在这些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表示诚挚的敬意.他们分别是刘东生院士,汪品先院士和秦大河院士. 讲问题之前我们先回忆一点刘东生院士――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的事迹也许很必要.因为当我有机会见到这位泰斗的时候.只能是在学校旁边的八宝山排队那天了.前些天 刘强 老师 专门写了这样一篇博文,我引用一段: 刘东生 先生是 2003 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被称为超级老头的中国黄土之父。 刘东生 先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近七十载,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他创立了黄土学,带领中国第四纪研究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并在环境医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考古学、高山科考和极地科考等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地学界的一面旗帜! 刘 先生 80 岁上下,探索的足迹仍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 地球三极; 60 年潜心研究,被誉为黄土之父;平息 170 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 250 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直至耄耋之年,仍然活跃在国际地球环境科学舞台,引领世界黄土研究潮流,走在全球变化研究前列 自己没有学过相关的知识,但知道一点关于研究这些方面气候的方法,其中主要的是同位素、生物化石及一些气体指标和分子对比之类的参数等.想到这些,我记起前几天写过的一篇博文:《 谁在为政府提供数据库服务 》,里面我提到收费站可以作为各级数据的记录和收集库. 其实黄土和冰川也正是其中的一些关键收费站.我在《 地震解释在地质和油气生产中的应用 》中没有专门聊新兴学科《层序地层学》的详细情况,如果把它也算在内,那么地层上的记录就是更大、更综合的收费站记录.但这些都还有写范围太大,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那小一点的我们就去找树上的年轮了.确实不错,但污染等影响还会让每年的气候资料很好的保存下来吗?如果我们还要更详细的记录怎么办呢?记得在山上工作的时候,我没有菜吃馒头了,只能找点雪莲花叶子将就着吃.雪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五、六是年代发明的色谱技术现在已经发展很完善,能在分子水平很优秀的恢复从前的情况. 这些在远离人群的地方生长的雪莲花是不是建设在乡村公路上的收费站?他们不能给我们指示小股汽车、短范围内的环境及其它一些状况吗? 注:纯属二锅头中毒后的一些呓语,如有雷同,非常荣幸,欢迎留言指导.欢迎垂询. (今天碰到寒旱所的一个博士,和我讨论高原植物和环境,我想起了这篇短文,当时我因该是想到亲爱的雪莲花被环境污染很少,能较好的反映我们生活世界的一个背景变化.)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4124 次阅读|1 个评论
GEOLOGY的封面报道--黄土高原22 Ma以来风尘堆积的粒级分离与成壤证据
quaternary1 2008-9-22 17:35
2008年9月在最新出版的国际著名地学期刊 GEOLOGY 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年轻科研人员 郝青振 副研究员等人发表了关于风尘堆积粒度组分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本期 GEOLOGY 封面还刊发了我国中新世黄土的照片(Hao et al.,Geology,2008,36(9):727-730)。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22 Ma以来的风尘堆积是全球罕见的陆相古环境记录,其风尘物质的沉积和风化成壤过程记录了古大气环流演化的历史,如何区分和表征这两种过程是黄土古气候研究始终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黄土沉积学研究中一种重要观点是黄土的细粒组分与沉积作用有关。然而,土壤学上通常认为粘土粒级的矿物主要是成壤作用的产物。认识风尘堆积中细粒组分的成因对黄土古气候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他们对22 Ma以来风尘堆积的代表性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和磁学性质研究,发现了粘土粒级组分反映成壤作用的证据。沉降法分析结果表明,在粉砂粒级主峰(8 m)之外,所有样品均在粘土粒级(2 m)存在一个明显的次一级的峰,这与仪器方法获得的单峰为主的粒度分布模式有明显的差别。磁学测量表明,成壤过程新形成的磁性矿物主要集中在粘土组分中,而粗粒组分主要为碎屑成因。结合过去黄土高原其它晚第四纪黄土的研究结果,提出上述结论适用于整个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时代的风尘沉积,从而为区分风尘堆积中的沉积过程和成壤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成果对黄土古气候学、风尘动力学过程、天然剩磁获得机制、粒度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个人分类: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帖】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与黄土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会议及征稿通知
quaternary1 2008-9-21 09:22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专业委员会 2009年学术会议及征稿通知 (第一号)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地球环境变化问题是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的各种环境/社会效应或次生变化将是人类必须面对、因而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大事。各种模式 对未来气候/环境变化的前景预测还有待检验,同时也提出了重建过去温暖期不同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特征、为现代温暖期研究提供历史参照的紧迫任务,高分辨 率气候变化记录研究因此正面临一个重要历史机遇。 最近几年来,中国高分辨气候/环境记录研究已在若干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如树轮年表已经超过3000年,纹泥年表已经超过10000年,石笋绝对定年推动了若干重大古气候理论问题的解决,文献记录研究发掘出更多重要事件等等。 基于上述原因,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09年秋季召开以现代气候变化的自然背景 温暖期高分辨记录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并正式向各位专家征集符合该主题的稿件,投稿一经同行评审通过,将汇编于《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五期,并于会 议前正式出版。征稿截止日期为2008年12月31日,论文撰写请按《第四纪研究》征稿要求,稿件请以电子版本直接投《第四纪研究》编辑部,并注明 2009年高分辨记录会议投稿。 (注: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建议,此次会议将与黄土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 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专业委员会 2008年8月18日
个人分类: 未分类|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