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古气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CENOGRID:新生代全球气候参考数据集
热度 1 flyindusk 2020-9-24 18:12
2001年,Zachos curve奠定了新生代气候历史的框架,19年里获得了8k以上的引用,被称为“地学图片之王” 。 现在,新王登基了,名字叫CENOGRID。 过去6600万年以来,大型恐龙绝灭,被子植物、哺乳类和鸟类繁盛,是地质历史中的新生代。新生代早期两极没有冰盖,晚期两极出现大规模冰盖。温室气体浓度一度超过2000ppmv,而到末次冰期不足200ppmv。古气候学家一直希望获得新生代以来的气候变化记录,来理解现代的地球气候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整整100年前,米兰科维奇提出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包括偏心率、倾角以及岁差,影响了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纬度和季节分配,驱动了地球气候准周期变化(Milankovitch, 1920)。过去50年中,米兰科维奇假说不但成了一种古气候研究的理论范式,而且也为古气候研究提供了天文定年方法。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古气候学者利用深海沉积物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来集成重建新生代气候历史。迄今最有影响的集成曲线是2001年UCSC古海洋学教授Jim Zachos团队发表在SCIENCE上的论文(Zachos et al., 2001a)。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学界对新生代气候演化的整体认识。但当时,天文定年时间标尺刚刚迈进了古近纪门槛(Zachos et al., 2001b),新生代早期的时间标尺主要依赖于生物地层和磁性地层,还有不少分歧。 在过去20年里,全球新获得的深海沉积钻孔极大地弥补了这些缺憾,天文时间标尺逐渐跨过新生代,向古生代延伸。新的集成曲线呼之欲出。 CENOGRID钻孔分布 最近,这项工作由德国不来梅大学海洋环境科学中心(MARUM)的Thomas Westerhold领衔完成,论文9月11日在SCIENCE发表(Westerhold et al., 2020)。 他们在超过1000个深海沉积钻孔中挑选出14个钻孔,仔细检查并修正了这些岩芯的拼接方式,选择两个长寿的有孔虫属 Cibicidoides 和 Nuttallides 的氧、碳同位素记录重建气候历史。根据初步的时间标尺,补充测试了部分晚中新世到早始新世的样品,来保证足够的时间分辨率。他们收集了所有记录已有的天文时间标尺,并且把这些时间标尺统一调整到La2010b的轨道方案,最终获得了一条经过天文调谐定年的,连续覆盖整个新生代全球气候参考曲线CENOGRID( CENO zoic G lobal R eference benthic foraminifer carbon and oxygen I sotope D ataset)。 CENOGRID数据集 CENOGRID.xls 数据集由23629个数据点组成,时间分辨率渐新世以来高达2ka,古新世和始新世为4.4ka,估计年代误差古新世-始新世为10万年,渐新世-中中新世为5万年,晚中新世-更新世为1万年。这是全球第一条完整覆盖新生代的高清晰度同位素地层参考曲线。 全球气候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万年到百万年尺度上,对准周期性的天文强迫有复杂的非线性响应。为研究CENOGRID的时域特征,研究团队进行了重现分析(recurrence analysis,也称递归分析)。重现分析可以揭示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以及非线性相互作用信息,重现图是对时间序列的内部结构及可预测性的可视化。 CENOGRID氧同位素的重现图揭示了4种截然不同的方块区域。每个方块对应着气候在特定状态下反复循环。新生代气候据此可以分成4个状态,称为热室、温室、冷室和冰室状态。热室状态是从56Ma持续到47Ma,温度比现在高10度,还出现了氧同位素和碳同位素同步负漂的极热事件。温室状态有两个时期,分别是66Ma到56Ma,以及47Ma到34Ma。这两个温室状态温度相似,但碳同位素值和二氧化碳浓度截然不同。34Ma前后始新世-渐新世界线是新生代最显著的转换事件。冷室状态从34Ma持续到3.3Ma,以13.9Ma可以分为两个阶段。3.3Ma之后为冰室状态,地球的气候受北半球冰盖消长控制。这4种状态的划分,与之前对新生代气候历史的认识大体相符,但是重现图首次提供了统计稳健的客观证据。 CENOGRID氧同位素重现图清晰显示了新生代气候的不同状态 演化谱显示,在13.9Ma以前,包括地球热室、温室以及冷室状态的第一阶段,气候周期以偏心率为主,意味着低纬过程驱动着气候演化,推测偏心率调控岁差,影响了季风降水的季节性,进而作用于全球水汽和能量的分布。而倾角周期在暖室热室和第一阶段的冷室状态中表现不显著,可能和当时冰盖的规模小,缺乏高纬的放大效应所致。随着高纬变冷和冰盖增长,13.9Ma之后地轴倾斜度的信号逐渐增强,到3.3Ma成为冰室地球气候系统的主导周期。 CENOGRID的演化谱 作者们还计算了CENOGRID曲线重现分析的确定性,定量描述系统的可预测性。当确定性接近0,表示系统是随机的,不可预测,接近1,表明系统确定。结果显示,温室和热室地球比冷室和冰室地球更可预测。34Ma南极冰盖出现,确定性参数显著降低,地球气候系统非线性程度大大增强。在冷室地球第一阶段中,南极冰量相对较少的25-14Ma,确定性也相对较高。碳、氧同位素比较而言,6Ma之前,北极冰量增加,碳同位素的确定性高于氧同位素,主要原因可能是碳同位素主要受制于低纬过程,受极地冰量影响较小。直到6Ma之后,冰冻圈才深刻地影响了碳循环。到3.3Ma之后,氧同位素显示出强烈的偏心率周期,确定性有所增强。 CENOGRID重现分析的确定性 相对而言,热室地球比温室地球更加不易预测,主要原因是极热事件显示了强烈的非线性过程,放大了天文强迫。另外,值得注意的是,47Ma之后,确定性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直到34Ma到达临界点,变成了不可预测的状态。据此,作者推测,两极的冰量不仅仅定义了地球的基本气候状态,同时影响了气候系统对天文辐射响应的可预测性。 CENOGRID团队还同时公开了对未来气候的预测:目前人为造成的全球变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在新生代任何时候的自然气候波动,并且有可能将地球气候从目前的冰室推向热室状态。“预计的人为变暖将比这要大得多,IPCC预测,如果‘一切照旧’,2300年全球气温达到500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CENOGRID团队对未来气候的预测 参考文献 Milankovitch, M., 1920. Théorie mathématique des phénomènes thermiques produits par la radiation solaire. Gauthier-Villrs, Paris. Westerhold, T., Marwan, N., Drury, A.J., Liebrand, D., Agnini, C., Anagnostou, E., Barnet, J.S.K., Bohaty, S.M., De Vleeschouwer, D., Florindo, F., Frederichs, T., Hodell, D.A., Holbourn, A.E., Kroon, D., Lauretano, V., Littler, K., Lourens, L.J., Lyle, M., Pälike, H., Röhl, U., Tian, J., Wilkens, R.H., Wilson, P.A., Zachos, J.C., 2020. An astronomically dated record of Earth’s climate and its predictability over the last 66 million years. Science 369, 1383-1387. Doi: 10.1126/science.aba6853. Zachos, J., Pagani, M., Sloan, L., Thomas, E., Billups, K., 2001a. Trends, rhythms, and aberrations in global climate 65 Ma to present. Science 292, 686-693. Zachos, J.C., Shackleton, N.J., Revenaugh, J.S., Pälike, H., Flower, B.P., 2001b. Climate response to orbital forcing across the Oligocene-Miocene boundary. Science 292, 274-278.
个人分类: D|720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江春水向西流-华夏山水跷跷板
热度 4 liangguanghe1 2019-5-24 11:46
一江春水向西流 - 华夏山水跷跷板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 lgh@mail.iggcas.ac.cn 一、问题的提出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一曲唱响大江南北,全国人民都知道。自有人类记录以来,我国境内的三大河流,无论长江、黄河还是珠江都是自西向东流,这和当前的地形地势密切相关。从西向东,喜马拉雅山高耸超过 8000 米,通过三个阶梯逐步降低,到达东海海拔接近 0 米(图 1 )。由此造就了所有主要河流的流向只能是向东流。 图 1 中国地形地势图 但 古生物学家和古气候学家通过研究发现, 古华夏大地却是“一江春水向西流” (汪品先, 2005),这是真的吗? 二、大陆漂移造喜马拉雅山 “水往低处流”是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大河往哪个方向流动,主要取决于地势的高低。我们的古华夏大地历史上曾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像一个跷跷板一样,东部曾经是高耸的大山,西部是低缓的盆地甚至直通大海。为什么会这样,这和大西洋的裂解造成的欧亚大陆向东漂移以及新生代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大陆漂移和由其产生的造山运动是决定大河流向的主控因素。图 2 是印度板块北漂并与欧亚板块碰撞动画示意图,该图虽然在东亚和东南亚细节上有问题,但宏观上对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与欧亚东缘的地形地势变迁描述是正确的,能够得到多个方面地质证据的支持。 图 2 印度北漂与欧亚碰撞动画示意图(据 Christopher Scotese ) 如果上面这个动画太快了,看不清楚,那么我们取出 4500 万年的状态(图 3 ),这个时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刚刚发生硬碰撞,陆地开始接触,印度板块前缘局部区域开始隆升。而华南和华北板块总体仍然是东高西低,因此这个时候的华夏大地主要河流一定是一江春水向西流。 图 3 印度与欧亚 45Ma 碰撞状态图(据 Christopher Scotese ) 那么什么时候华夏大地 开始 东高西低呢?这在华夏大地持续了多长时间? 三、一亿年前开始一江春水向西流 从全球古板块和古沉积相恢复图(图 4 )可以看出, 随着早白垩纪大西洋北部的裂解,北美洲与格陵兰岛分离,格陵兰岛和欧亚大陆一起向东漂移,在欧亚大陆东缘形成一条巨型的山脉,这条山脉北起西伯利亚东北部,南至东南亚东南部,长度超过15000公里 ,这条山脉类似今天贯穿北美的落基山脉和南美的安第斯山脉。 事实上,我国著名大地构造专家很早就有研究结论,任纪舜( 1999 )的研究说明,在晚白垩晚期和白垩纪初期,在亚洲大陆东部存在一个“宏伟的中生代高原山脉系统”,其范围位于贝加尔湖 - 鄂尔多斯盆地 - 四川盆地以东的亚洲东部。王清晨( 2009 )的研究说明,中亚地区在中生代到新近纪存在一个准平原,而中国东部则存在一个高原。这些都说明,中国东部高于西部持续的时间超过 1 亿年,也就是说 古华夏大地“一江春水向西流”这个现象持续时间超过1亿年。 图 4 白垩纪 (145-120Ma) 欧亚沉积相图 (据李江海等, 2013 ) 为什么欧亚大陆板块向东漂移就会在其东缘形成山脉?这可以通过大陆漂移模型得到解释。大陆漂移说认为, 大陆板块在漂移过程中,前部受到大洋板块的阻力,产生挤压力,从而引起前缘褶皱隆升形成造山带,也就是山脉。 但大陆板块为什么会漂移呢? 这个在新生代初期还存在的长达15000公里的高原山脉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了?它是怎么消失的呢? 四、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大陆会漂移听起来有点奇怪?动力机制是什么? 传统上认为是地幔对流造成的海底扩张形成的,地幔对流好像永动机,但一直没有找到确凿证据证明地幔在对流,而且 大洋中和洋中脊发现不少古大陆残片是传统海底扩张模式难以解释的 (任纪舜等,2015)。 其实还有一个模式产生的推力可以使大陆板块产生滑移。这个过程可以用伸展构造的形成机制和过程来解释。其 推动力来自一个个连续自发的伸展构造形成过程 。一个伸展构造系统主要包括下面热上涌形成的变质核杂岩和两侧地块滑移产生的盆地,以及低角度拆离断层带和其上的糜棱岩带。当地幔上涌推动两侧地块向两边移动,处于中心的地幔上涌区域因上升最高首先冷却凝固, 因为重力势能加上拆离断层面上的流体(热液或岩浆)润滑,使得隆升两侧地块向下滑动,虽然这个拆离断层倾角很小甚至近水平,但在流体的润滑作用下地块一样可以滑动( 图 5a )。形象比喻,人走在洒水的地板上,倾滑摔倒而向前滑移,流体最重要。之后,已经移动的地块必然会在后面腾出空间(图 5b ),产生低压诱发下面地幔进一步上涌,上涌的地幔再进一步推动地块移动,这是一个连锁反应过程(图 5c )。也就是说 滑移后面不断热隆升,使得地块产生连续滑移漂移 。为了说明成因机制,该图夸大了图中的虚脱空间,实际上只要出现一点点虚脱空间就会引起下面热隆升,这相当于一个连续微积分过程。 最后造成的结果就相当于大陆板块在大洋板块上面连续漂移 (图 6 ),这个成因机制也得到了实测证据的支持,在全球无论大洋中脊还是大洋中间都发现了大量大洋核杂岩和相关的拆离断层(余星等, 2013 )。 图 5 大陆板块滑脱漂移过程示意图 图 6 新大陆漂移模式图(梁光河, 2018 ) 这个大陆漂移模式合理地解释了从早白垩纪开始欧亚板块的向东漂移,在其东缘产生了南北长达 15000 公里的造山带和高原山脉。中国在这个时期总体地形地貌是东高西低,一江春水向西流。 但大河什么时间又开始向东流了呢?准确的时间能否厘定?这就牵扯到长江的形成问题。 五、长江是什么时间形成的? 关于长江的形成和演化,已经有大量科学家进行过研究(郑洪波等, 2017 ),现在已经基本上弄清了其形成和演化过程。汪品先( 2005 )的研究表明 , 在青藏高原隆起以前的古近纪 , 中国的地势总体上东高西低 , 加之当时南方干旱的环境 , 造就了“江南却是黄沙起 , 大江涛涛向西流”的景观。正是青藏高原的隆升不仅导致现代季风和内陆荒漠的形成 , 而且使我国地形倒转 , 造就了总体西高东低的地势 , 使长江、黄河等涛涛东流(郭正堂, 2017 )。 通过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中的一个时间片段(图 7 ),我们也可以大致看出,在 2500 万年时候,华南和华北东西两侧高度已经大致一致,到 2000 万年时候,华南和华北总体上东部已经明显变低了,这个时期长江应该已经开始向东流了。 图 7 青藏高原隆升的两个时间点 但是否能够确定长江的形成就发生在古近纪和新近纪之交的 2400 万年前?需要更准确的标志点证据。这里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证,( 1 )古青藏高原的高度变化。( 2 )古华东高度的变化。( 3 )长江中游江汉盆地的约束。 ( 1 )在青藏高原隆升高度上,传统上主要采用古动植物化石与稳定同位素来重建古高度,但它们往往产生巨大差异,由此也加剧了青藏高原古高度的纷争。 Svetlana Botsyu 等( 2019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不同海拔的记录的交叉检验和地质约束下,得出的结论是:青藏高原在始新世 (34Ma) 的海拔高度不超过 3000 米。 Meng J 等( 2017 )通过古地磁和古沉积及古生物的研究表明:发生在 26Ma 的青藏高原挤压 - 伸展构造属性的转变标志着青藏高原变形的动力学机制发生了根本转变。在 26Ma 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达到 4000 米以上。 ( 2 )在古华东高度的估计上,陈丕基( 1979 , 1997 )分别从古生物、古地理以及古沉积相估算出,中国东部中生代中晚期曾存在一个高原,这个高原在海平面之上 4000 米。杨健等( 2002 )对山东临朐县山旺地区的古植物群分析表明,中新世 (15.5-17Ma) 山旺地区为亚热带山地气候,山旺古湖的海拔为 800-1500 米,而当前该地区海拔高度为 250 米。说明新生代晚期中国东部在持续下降中,这个下降既有大地构造运动的因素,也有剥蚀风化的因素。大地构造运动主要指新生代以来欧亚东缘发生了大规模裂解以及微陆块漂移,包括日本和朝鲜在新生代初期还位于中国东部,后期发生裂解漂移到达当前位置。它们的裂解漂移使中国东部地区产生了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拉伸力,造成地幔上涌和陆壳沉降以及新生代拉分裂谷盆地的形成,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存在古高原山脉的剥蚀,充填中国东部和近海的新生代盆地。 古地形的改变也使古气候发生了重大转折。孙湘君和汪品先( 2005 )汇总了中国大陆 125 个地点所获得的古植物和岩性资料,发现新生代中国大陆经历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气候分带模式:早第三纪宽阔的干旱带由西向东横跨中国大陆,而晚第三纪至今的干旱带仅局限在中国西北部(图 8 )。中国东部裂谷盆地早第三纪发育大量含蒸发岩盆地,如在江西地区古近纪石膏岩盐层里发现了旱地才有的植物麻黄的花粉,充分说明现在降雨充沛的江西地区曾经一度非常干旱。这说明和当时的古季风以及古地势有关。事实上也是 古地形地势决定了古气候 。 如果没有古近纪中国东部沿海的高山峻岭阻挡太平洋上形成的湿空气入侵内陆,当时的中国东部应该不会出现干旱的环境 。推测当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南北向高山海拔高度在 2000-4000 米。 从盐类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也能证明,在白垩纪到古近纪,中国华南中东部属于干旱炎热气候。例如从湖北省到湖南,再到江西省,分布有一系列的中生代 — 新生代盆地,如江汉盆地、洞庭盆地、清江与吉泰盆地等,可以称之为 “ 裂谷盆地群 ” 。这些湖盆在白垩纪 - 古近纪时期,大多已演化为盐湖,并沉积了巨量石盐等盐类矿产(刘成林等, 2016 )。 图 8 古近纪及新近纪中国干旱带的分布(郭正堂, 2017 改绘自 Wang , 1990 ) ( 3 )长江中游江汉盆地的约束 郑洪波等( 2017 )的研究说明:江汉盆地自晚白垩纪开始发育断陷型盆地,在古近纪时期沉积了数千米的蒸发岩,这些蒸发岩与玄武岩互层,因此提供了可靠的年龄约束。大规模蒸发岩的沉积表明当时江汉盆地属于内陆咸化盆地,不可能存在大型的贯穿型河流。古近纪末期,江汉盆地的构造类型发生了根本性转换,从原来的断陷型转变为凹陷型。 在盆地凹陷阶段,也就是新近纪时期,沉积相以大型河流砂砾为主并呈盖层状分布,覆盖整个江汉 - 苏北盆地,这进一步表明长江中下游盆地在新近纪被大河流系联通,这便是贯通东流的现代长江水系。对南京地区的“长江砾石层”开展的年代学与细颗粒沉积物物源分析也进一步说明上述的推论。由于“雨花台组”砾石层常常被玄武岩覆盖,或者含有玄武岩夹层,为约束砾石层的沉积时代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对玄武岩开展 40 Ar/ 39 Ar 测年,确定其沉积时代为早中新世甚至更老。 对其中的碎屑锆石开展基于 U-Pb 年龄谱的物源分析 , 并与现代长江沉积尤其是上游特征锆石年龄谱进行对比,发现在渐新世或者最晚在渐新世 / 中新世之交,长江上游的沉积物就已经到达南京地区。 换句话说,贯通东流的长江水系在这个时期已经建立,这与上游金沙江改道东流的时间相吻合,也与江汉盆地的沉积记录一致。这些证据都支持, 长江诞生于 2400 万年前后,并开始大河向东流。 由此我们梳理出来一个中国东西部地形变化 - 跷跷板式运动的动态变化过程图(图 9 ), 在新生代初期 65Ma ,中国东部海拔接近 4000 米,日本和朝鲜还拼贴在中国东部,属于中国东部高原的一部分 ,中国西部还是低平原,大河向西流,汇入古特提斯洋。 45Ma 左右随着印度欧亚碰撞,青藏高原急剧隆升,在 24Ma 左右,中国西部青藏高原隆升到大约 4000 米,而此时中国东部已经发生了大规模微陆块裂解和漂移,产生的构造拉伸和地幔上涌,伴随着风化剥蚀,使得中国东部高原整体下降,此时的中国东部海拔高度不高于 2000 米,由此产生了长江并向东流入东海。随着新近纪后期青藏高原的进一步隆升到现在,中国东部进一步沉降,产生了中国地形地貌的三个明显阶梯,造就了长江,也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大河向东流”。 图 9 中国新生代东西方向跷跷板式运动变化过程图 六、结论 1) 由于大西洋的裂解,使得欧亚大陆板块向东漂移,其结果是,从 1.45-1.2 亿年开始在亚洲大陆东缘形成高原山脉,中国东部相对西部在长达 1 亿年时间里东高西低,一直是 “ 一江春水向西流”。 2) 直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青藏高原在 2400 万年隆升到 4000 米左右,中国地形产生了大反转。西高东低的地形地貌形成,大河开始向东流,长江诞生。 这个过程中,中国东部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微陆块裂解漂移,使得原来位于中国东部的日本朝鲜等高原山脉裂离搬家了。 因为裂离后的日本和朝鲜半岛属于海洋环境,降雨量显著高于中国东部一倍以上,因此剥蚀速率相对更高。 3) 在青藏高原隆升带动整个中国西部整体隆升的同时,中国东部发生了伸展构造运动,地壳整体下降,外加风化剥蚀,使得中国东西地形地势产生了跷跷板式的运动模式。 参考文献: 1) Botsyun S, Sepulchre P, Donnadieu Y, et al. Revised paleoaltimetry data show low Tibetan Plateau elevation during the Eocene .Science, 2019, 363(6430): eaaq1436. 2) Meng, J., Coe, R., Wang C., Gilder S., Zhao X., Liu H., Li Y., Ma P., Shi K., Li S. 2017, Reduced convergence within the Tibetan Plateau by 26 Ma?, Geophys. Res. Lett., 44, doi:10.1002/2017GL074219 3) 陈丕基.1979.中国侏罗、白垩纪古地理轮廓-兼论长江起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90-109. 4) 陈丕基.1997.晚白垩世中国东南沿岸山系与中南地区的沙漠和盐湖化.地层学杂志 ,21(3):203-213. 5) 郭正堂.2017.黄土高原见证季风和荒漠的由来.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 47(4): 421–437. 6) 李江海,杨静懿,马丽亚,王洪浩.2013,显生宙烃源岩分布的古板块再造研究.中国地质 , 40(6):1684-1698. 7) 梁光河. 2018. 新大陆漂移模型与地震成因关系研究 . 科学技术与工程, 18(28):47-57. 8) 刘成林,余小灿,赵艳军,王九一,王立成,徐海明,李坚,王春连.2016.华南陆块液体钾、锂资源的区域成矿背景与成矿作用初探.矿床地质 ,35(6):1119-1143. 9) 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1999.从全球看大地构造-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简要说明.北京:地质出版社.1-50. 10) 任纪舜,徐芹芹,赵磊等.2015.寻找消失的大陆 .地质论评, 61(5):969-989. 11) 孙湘君,汪品先.2005.从中国古植被记录看东亚季风的年龄.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9):1137-1143. 12) 王清晨.2009.中亚地区中生代以来的地貌巨变与岩石圈动力学.地质科学 ,44(3):791-810. 13) 余星,初凤友,董彦辉,李小虎,唐立梅.2013.拆离断层与大洋核杂岩:一种新的海底扩张模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38(5):995-1004. 14) 郑洪波, 魏晓椿,王平,何梦颖,罗超,杨青.2017.长江的前世今生.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4):385-393. 15) 汪品先.2005.新生代亚洲形变与海陆相互作用.地球科学 ,30:1-18.
个人分类: 全球山脉|11356 次阅读|9 个评论
一万年来中国北方气候最适宜期之谜
热度 3 sciencepress 2016-11-25 16:07
虽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想要真正理解气候系统的运行规律,仅靠器测时段(“朝夕”)的资料远远不够,长时间尺度(例如全新世——距今约一万年以来)的古气候数据就显得弥足珍贵。中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及其周边,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区域,但对于该区域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最适宜(以降水最丰沛为标志)阶段出现在何时,学界尚存在诸多争议。最近的一篇评述综合各方证据,试图揭示一万年来中国北方气候最适宜期之谜。 这篇题为“ 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最强盛期出现在何时?——兼论中国南方石笋氧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 ”的文章由兰州大学 陈发虎 教授团队完成,发表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年第11期。研究者以一百余篇(约半数为近五年内发表)文献的结果和认识为基础,以若干新开发的气候代用资料为核心证据,获得了“ 距今约8000~3000年的中全新世东亚夏季风降水量达到最大,是我国北方全新世气候最适宜阶段 ”的结论。 中国北方降水量大小作为衡量东亚夏季风强弱的重要标尺,其在千百年时间尺度的演变过程对于季风动力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作为旱作农业丰歉的决定性因素,对该区域降水量波动历史的探索还具有环境考古学上的价值。然而,由于过去客观条件所限,多数支持经典“中全新世最适宜期”观点的证据年代控制点较少、分辨率不高;而对近年来用作“早全新世最适宜期”有力证据的中国南方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其能否忠实反映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最大降水期出现时段成谜。 一个位于吕梁山顶、名为“公海”的小湖泊为解开这个谜题提供了核心证据——在良好的年代学控制下,研究者利用先进的数量生态学方法,进行了基于孢粉的定量降水量重建。 结果显示: 一万年来东亚夏季风降水最大值出现在距今7800~5300年间的中全新世,当时华北降水量比现代高30%,为北方灿烂的仰韶文化提供了环境和气候背景;这条高质量单点序列还得到了新近发表的空间上覆盖东部沙地和黄土高原的两套综合研究数据集的支持。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限材料显示中国南方在中全新世存在干旱事件的可能,联系到器测阶段和过去千年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涝(旱)北旱(涝)”,指示南北偶极型存在于东部降水的多时间尺度,这显然与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南北一致性存在矛盾—— 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石笋氧同位素反映的并非降水量变化,因此并不宜用作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标 ,尤其值得气候动力学研究人员的关注。 上述认识不仅能够深化对东亚季风长期变化机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明确中华文明发展的环境和气候背景,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及社会价值。 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全球变化专项项目资助, 更多详情请阅原文 ↙ 陈建徽, 饶志国, 刘建宝, 黄伟, Feng S, 董广辉, 胡玉, 许清海, 陈发虎. 2016. 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最强盛期出现在何时?——兼论中国南方石笋氧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6: 1494–1504, doi: 10.1360/N072015-00500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STe/doi/10.1360/N072015-00500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4911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中新世暖期的哺乳动物们
热度 9 taodeng 2016-8-15 09:49
中中新世暖期的哺乳动物们 中国的新近纪沉积物中产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它们不仅保留了生物进化的重要线索,同时也包含了反映其生态特征的关键信息,从而可以为同一时期气候环境的变化提供一份独立的记录。东亚的哺乳动物群在晚新生代期间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转换,以甘肃临夏盆地的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群序列为例,这个序列涵盖了一系列重要的哺乳动物群转换事件:生活于疏林环境的巨犀动物群在 2300 万年之前的晚渐新世绝灭,随后长鼻类获得了分异度和个体数量上的大发展,至中中新世形成了适应于森林环境的铲齿象动物群;然而,自 1260 万年开始的严重干旱化事件使自北美迁徙而来的三趾马动物群取代了铲齿象动物群的地位,在开阔的草原环境中获得了绝对的优势,并一直延续到上新世末期;随着第四纪冰期的到来,新的一波迁徙浪潮以真马为代表并伴随着多样性的食肉动物再次从北美扩散而来,在 260 万年迅速替代了三趾马及其共生的其他哺乳动物,形成现代动物群的基础。 哺乳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无不受其生活环境的调控和制约,因此化石物种及其组合的特点与变化是反映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基于这一逻辑关系,哺乳动物化石所诠释的演化历史能够判别新近纪气候环境的重大变化。中国在新近纪的哺乳动物方面有着世界上得天独厚的条件,沉积盆地发育、化石地点众多、标本数量巨大,为这一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了非常好的证据记录。 中国中中新世通古尔期的哺乳动物群化石地点分布 1. 可可买登, 2. 哈拉玛盖, 3. 欧龙布鲁克, 4. 大庙, 5. 通古尔, 6. 推绕木, 7. 李二堡, 8. 泉头沟, 9. 丁家二沟, 10. 老沟, 11. 石那奴, 12. 曾家, 13. 九龙口, 14. 寇家村, 15. 冷水沟, 16. 二郎岗, 17. 小龙潭 在渐新世初期发生了全球降温和极地冰量的增长,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晚渐新世的变暖事件。此后,全球冰量保持在较低水平,大洋底层水温略有升高,此趋势在中中新世达到顶峰,全球冰量显著减少,大洋底 层水温度进一步上升,形成 1700~1500 万年期间的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 Middle Miocene climatic optimum, 简称 MMCO )。中中新世的升温事件是全球性的,气温比今天高出 4~5°C ,甚至更高。此后,在晚中新世重新发生降温事件,南极冰盖再次形成。 δ 18 O 的平均值在晚中新世持续上升,直到早上新世。晚中新 世的降温过程也是全球性的,这个时期气候变冷和海退同时进行,海平面下降幅度达 40~50 米。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与人类活动无关的一次强烈的增温事件,当时南极冰盖小于现代的规模,减小的幅度约 10%~25% ,据估计 MMCO 在地球上中纬度地区的温度比现在高 6°C 。然而, MMCO 增温的原因以及当时大气 CO 2 的水平和作用仍然存在极大争议,对中中新世古 CO 2 浓度的估计可能低至冰期的水平,也可能比现代高两倍,洋流循环和山脉隆升也被解释是这一事件的驱动力。 中新世是东亚哺乳动物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现代哺乳动物中大部分科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早 中新世肉食目动物兴起,长鼻目由非洲迁入,奇蹄目进一步发展,偶蹄目明显分化。 中中新世长鼻类和偶蹄类的多样性显著增加,主要由古仓鼠类、安琪马( Anchitherium )、犀类、长鼻类、库班猪( Kubanochoerus )和皇冠鹿( Stephanocemas )等组成了 “ 铲齿象动物群 ” 。晚中新世哺乳动物进入了更高的演化阶段:啮齿目中的鼠形类占绝对优势,食肉目中的鼬科、鬣狗科和猫科开始繁盛,奇蹄目以三趾马( Hipparion )和大唇犀( Chilotherium )占优势,偶蹄目更加兴旺,组成了 “ 三趾马动物群 ” 。 中国新近纪的分期主要以陆生哺乳动物化石为划分依据,中中新世为通古尔期,生物标志以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通古尔组的铲齿象动物群为典型代表。 由于 MMCO 增温事件的影响,中国中中新世南北方的动物群处于同一个哺乳动物地理区之内。 中国中中新世的哺乳动物群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通古尔早期以宁夏同心的丁家二沟动物群为代表,还包括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的推饶木动物群、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的哈拉玛盖动物群、青海民和的李二堡动物群、甘肃兰州盆地的泉头沟动物群、甘肃广河的石那奴动物群和曾家动物群、陕西蓝田的冷水沟动物群、河北磁县的九龙口动物群、湖北房县的二郎岗动物群;通古尔晚期以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的默尔根动物群为代表,还包括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的可可买登动物群、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欧龙布鲁克动物群、甘肃临夏盆地的老沟动物群、陕西蓝田的寇家村动物群、内蒙古四子王旗的大庙动物群、云南开远的小龙潭动物群。 内蒙古通古尔台地 过去对通古尔期哺乳动物群生态环境的研究侧重于以食虫类、啮齿类、兔形类为代表的小哺乳动物化石。例如,在内蒙古的通古尔动物群中含有大量适应于草原生活的小哺乳动物,如刺猬类、跳鼠类、鼠兔类和部分具有较高齿冠、嵴形齿脊的仓鼠类,指示当时通古尔地区可能具有开阔的草原自然景观。然而, 在通古尔动物群中多种河狸( Monosaulax 、 Anchitherium 、 Hystricops )与软体动物及鱼类的并存,要求有较丰富的水源、湖泽。食虫类的属种在通古尔动物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意味着作为这些动物食料的昆虫和果实也相当丰富,有茂密草地,有为这些动物提供栖息的下层林丛。从上述结论看,中中新世中国北方的自然环境似乎与晚中新世的温带干旱、半干旱以草原或森林草原为主的生态类型差别不大。 然而,中国中中新世和晚中新世的动物群组成明显不同,也很少有中中新世哺乳动物群的成员在种级甚至属级水平上跨越中、晚中新世界线延续下来。结合气候环境背景在中、晚中新世的显著变化,尤其是中中新世 MMCO 的增温和晚中新世南极冰盖扩张的降温,中中新世应该有不同于晚中新世的陆地生态系统。实际上,哺乳动物群的气候环境背景在中、晚中新世的变化已经被注意到,中中新世铲齿象动物群反映了相当暖湿的气候环境,可能与全球 1500 万年时的气候变暖有关,而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以及三趾马红土在华北和西北的广泛出露,表明了这一时期的环境发生了一次较明显的变化,气候变得干热。 在准噶尔盆地北缘,早中新世风成堆积的索索泉组之上是中中新世 河湖相 的 哈拉玛盖组和可可买登组堆积期 ,年龄为 1680~1350 万年。 哈拉玛盖组沉积的通古尔早期具有大、小哺乳动物空前繁荣并伴有鳄鱼生存的暖湿生态环境 , 还有上猿( Pliopithecus )出现 , 指示 MMCO 的森林环境;可可买登组沉积的通古尔晚期所含化石动物群组成种类明显减少 , 以偶蹄类为主 , 齿冠较哈拉玛盖组中者增高 , 反映环境变干 , 但上猿和长鼻类的继续存在表明气候仍维持了一定的温暖和潮湿程度 。到晚中新世的 顶山盐池组气候再次干冷 , 发生第二次风成堆积 。 在临夏盆地的中中新世哺乳动物群中,大型动物的属种数量比之前的早中新世动物群有明显增加,显示其体重分布的群落线( cenogram )具有低缓的斜率,没有显著的中断。群落线依据动物群中食草动物不同种类体重的自然对数值绘制,对大量现生哺乳动物群群落线的研究,证明体重的分布样式与环境紧密相关:连续的体重分布,即不缺乏某一体重范围的动物,指示茂密的森林环境,而缺失中等体重( 0.5~8 公斤)动物是开阔草原环境的特征;具有丰富大型动物(体重大于 8 公斤)而使群落线的斜率变得低缓是湿润气候的体现,相反,大型动物较少而使斜率变得高陡反映干旱的条件。根据体重群落线判断,临夏盆地的中中新世哺乳动物代表了茂密和湿润的森林环境,明显不同于晚中新世开阔和干旱的草原环境。 临夏盆地老沟中中新世化石地点 中国中中新世的哺乳动物群几乎都产自河湖相沉积中,尤其以河流相的 砂岩为主,与晚中新世的三趾马动物群主要产于红粘土堆积中的情况截然不同。由于中中新世哺乳动物群主要为森林型动物,因此保存为化石的机会明显少于红粘土堆积,但仍然有足够的化石记录来描绘它们在 MMCO 期间的行为。 显然,中国中中新世的哺乳动物群对 MMCO 的升温事件有敏感的响应,我们逐一来看北方地区动物群中主要成员所表现出的对温暖湿润环境的适应性状。 中国晚新生代代表性哺乳动物化石属的地层分布 铲齿象:铲齿象是中中新世动物群中最丰富的类型,尤其以葛氏铲齿象( Platybelodon grangeri )的个体数量最多。铲齿象的形态特征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以其宽阔和扁平的下门齿为最突出之处,一直以来被推断取食沼泽地带的水生或半水生植物,显示其靠近河流或沼泽地的生活环境。最近也有研究认为铲齿象用其下门齿从树上刮下树皮或切割、刮取植物。铲齿象臼齿和下门齿的微磨痕分析被利用来判断其食性,检验上述判断是否准确。结果显示, 铲齿象成年个体的臼齿与现生食叶有蹄类具有相同的微磨痕特征,尤其相似于现生的森林象 ( Loxodonta cyclotis ),而与生活于相对更开阔环境的非洲象( Loxodonta africana ) 和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 )差别较大,由此证明铲齿象是一种森林环境中生活的动物。 在长鼻的帮助下,伸长的下颌联合部和铲形的下门齿可以帮助铲齿象收割水草,向后倾斜的下颌支和下颌联合部上粗壮的横嵴可以确保下颌在力学上的稳定性。此外,多齿嵴、高齿冠的臼齿,带有许多小的釉质锥体和厚实的白垩质,可以帮助铲齿象咀嚼含有小的沉积颗粒的食物。因此,铲齿象很够很好地适应温暖潮湿的环境,在中中新世晚期广泛分布于东亚。然而,在中中新世结束时,铲齿象在欧亚大陆绝灭了,可能归因于环境变化和与 “ 真正 ” 的象类的竞争。 铲齿象(李荣山绘) 上猿: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中中新世哈拉玛盖组的底部第二砂层中发现了毕氏上猿( Pliopithecusbii )的 4 枚牙齿,与其共生的哈拉玛盖动物群的时代为中中新世早期 , 与欧洲新近纪陆生哺乳动物分期的 MN6 相当,是在中国最早出现的上猿。产自宁夏同心丁家二沟动物群的占祥上猿( Pliopithecus zhanxiangi ) ,其时代为中中新世晚期,相当于 MN7 。上猿化石也发现于甘肃和政的老沟地点和内蒙古四子王旗的大庙地点,其时代都为中中新世。 上猿的化石在欧洲发现于西班牙、法国、瑞士、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波兰的中新世地层中。上猿在法国、德国和瑞士地点的出现时间最早,为 MN5 ,在欧洲延续到晚中新世早期( MN9 )。 上猿的体型中等,四肢细长,其大小 和形态与现代的长臂猿相似,它们可能有亲缘关系,尽管也许不是直接的祖裔关系。但也有的研究者认为上猿和长臂猿外形上的相似可能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与无尾的长臂猿不同,上猿有一条短尾,只有部分的立体视觉。上猿修长的四肢和手脚有能力像长臂猿一样用其前臂在树上从一个枝杈向另一个枝杈悬吊移动,因此 主要营在树木上的生活 。 对其牙齿微磨痕的分析也显示上猿 以柔软的树枝和嫩叶为食 ,因此是典型的森林动物。 河狸: 河狸是中中新世动物群中的特征性动物,在中国北方的多个地点都有发现,如内蒙古通古尔和新疆哈拉玛盖的通古尔近兽鼠( Anchitheriomys tungurensis )、通古尔和青海柴达木的通古尔单沟河狸( Monosaulax tungurensis )和豪狸( Hystricops )。通古尔近兽鼠向西分布到哈萨克斯坦斋桑盆地的中中新世地层中,因此这种河狸的分布从东亚一直延伸到中亚。 河狸的门齿锋利,咬肌尤为发达。现代的河狸( Castor fiber ) 用其门齿咬断大树来构筑堤坝, 一棵直径 40 厘米的树只需 2 小时就能咬断。 河狸的堤坝围成封闭的池塘,它们就在池塘建造居住的巢穴。 河狸喜食多种植物的嫩枝、树皮、树根,也食水生植物,杨、柳的幼嫩枝叶及树皮,因此河狸生活在邻近丰富水体的森林环境中。 睡鼠: 在中国北方不少中中新世哺乳动物群中都有睡鼠化石发现,如内蒙古通古尔动物群中有小林睡鼠( Microdyromys )和中新睡鼠( Miodyromys )、大庙动物群有小林睡鼠,宁夏丁家二沟动物群有原睡鼠( Prodyromys ),甘肃泉头沟动物群有小林睡鼠,新疆哈拉玛盖动物群有小林睡鼠和中新睡鼠。 根据臼齿的形态和构造,睡鼠的臼齿被分成 6 组,不同的臼齿类型指示不同的食性和生态位。小林睡鼠属于杂食的森林动物,而中新睡鼠则是地栖的类型。 睡鼠科的现生种类生活 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山地沟谷灌丛,它们在夜间和晨昏活动,有很强的攀缘能力,善于在树枝上奔跑,并在枝杈间营巢。其食物有果实、种子、嫩枝的皮和芽、草本植物的茎叶以及部分昆虫,有时也吃小鸟的卵。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睡鼠是典型的森林动物。 安琪马: 在中国中中新世哺乳动物中,安琪马( Anchitherium )发现于内蒙古通古尔地区、江苏南京方山、湖北房县地区、甘肃临夏盆地、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等地。 动物的取食行为和运动方式是其系统演化和生存策略的表现,马类颊齿和四肢的进化最能反映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过程,因此它们的化石具有很好的环境 指示标志意义。 安琪马的体重据估计在 200 公斤到 400 公斤之间,在临夏盆地发现的安琪马的体重为 255 公斤。其腿短,每肢有三趾,颊齿为低冠脊形齿,结构简单,无白垩质覆盖,以嫩枝叶为食,生活于森林或森林边缘(图 2 )。它们可能有相当大的领地范围,食物具有季节性变化,包括果实和树叶。 有蹄类的吻部构造和门齿形态与其食物的类型有关,取食树叶的有蹄类吻部很窄,门齿呈弧形排列,从中央到外侧逐步减小,而取食草本植物的有蹄类吻部更宽,所有门齿的尺寸接近,排列的弧形减弱,甚至呈直线型。安琪马具有窄的吻部和尺寸依次减小并排列成弧形的门齿,这是其以树叶为食的又一项证据。安琪马三趾型的脚部与原始的马类,如始祖马一样存在趾垫,相同于现代生活于森林中的貘类,具有较低的运动速度;而在进步的草原生活的马类,如三趾马和真马中,趾垫完全与蹄愈合在一起,成为高速奔跑的重要条件。因此,脚部结构是安琪马生活于森林环境的重要证据。 安琪马( Michael Long 绘) 爪兽: 中国北方中中新世的爪兽化石产自的内蒙古通古尔地区的默尔根动物群( Chalicotherium breviorstris )、 河北磁县的九龙口动物群( Ch. hebeiense ),甘肃临夏盆地的老沟动物群( Chalicotherium sp. )。 爪兽是地史时期出现过的最为奇特的哺乳动物门类之一,它们肢骨的末端不是有蹄动物常具有的蹄,而是大型且中间开裂的爪。其特化的蹄骨并没有显示出挖掘的适应,而是具有抓握的能力,由于这一特殊的骨骼结构,该类群被认为是典型的食叶动物。因而,爪兽常被作为湿润森林环境的指示物种。 爪兽的牙齿低冠、颊齿列较短,说明其适应于质软的食物。同位素的分析显示中新世的爪兽主要生活于森林中,少数时间会到开阔地带饮水和进食。从牙尖形态和微痕分析来看,这一时期的爪兽以果实或树叶为主要食物,夹杂少量较为耐磨的树枝。目前的各种证据都支持 Chalicotherium 等爪兽动物为典型的林栖者。 库班猪: 库班猪( Kubanochoerus )发现于宁夏同心( K. lantienensis )、内蒙古通古尔( Kubanochoerus sp. )、陕西蓝田寇家村( K. lantienensis 、 K. gigas )、甘肃和政老沟( K. gigas )和兰州泉头沟( K. gigas )、青海民和李二堡( K. minheensis )等地的中中新世地层中。库班猪的体型巨大,其体重可以达到近 1000 公斤( K. gigas )。 库班猪最显著的 特征 就是在雄性的眼眶上方存在一个巨大的角,这种角可能用于种内搏斗,表明在库班猪中存在一种罕见的领地情况。库班猪的争斗模式可能类似于现代非洲的巨林猪( Hylochoerus )。巨林猪在争斗时经常彼此猛烈地撞击前额,并且拥有相应增厚的额骨。 巨林猪生活于林间空地,库班猪的生态环境应与其接近 。 库班猪( Mauricio Antón 绘) 利齿猪: 包括发现于内蒙古通古尔和甘肃和政的蒙古利齿猪( Listridon mongoliensis )、湖北房县的粗壮利齿猪( L. robustus )以及发现于陕西蓝田和宁夏同心的中间丘利齿猪( Bunolistriodon intermedius ),它们是一类体型中到大型的中中新世猪科动物,如蒙古利齿猪的体重可达 163 公斤。 利齿猪以具脊形齿为特征,它偏离了早中新世猪类普遍的杂食食性,而倾向于一种完全食叶的食性。利齿猪分布于整个欧亚大陆,从中国穿越希腊 - 伊朗生物大区和中欧再到伊比利亚半岛。利齿猪最典型的性状就是其门齿的特殊形态,这些门齿宽而短,可能有利于切割植物,非常适应摄食硬叶类常绿树林地的坚韧植被。根据对利齿猪牙齿微磨痕的分析显示,其食物中含有非常少的矿物成分,这意味着从非特化猪类的典型拱掘行为向特化为摄食坚韧植被的变化,生存于温暖气候环境中的常绿阔叶林下层灌木丛内。 古麟: 在中国北方内蒙古中部和甘肃临夏盆地的中中新世动物群中发现有通古尔古麟( Palaeotragus tungurensis ),它是长颈鹿科的动物,其身材与现代的霍加狓( Okapia johnstoni )类似。现代的霍加狓分布在非洲中部刚果的雨林地带,其舌头长(约 30 厘米)而灵活,用于卷取树上的嫩叶,因此霍加狓与现代的长颈鹿( Giraffa camelopardalis )一样,都是典型的食叶者。 古麟虽然是长颈鹿科的原始类型,但其体型仍然比其他偶蹄类更大,站立时的肩高达到接近 2 米的程度,使其很容易够得着高树的树叶。古麟的牙齿是低冠的,颊齿的釉质与所有的长颈鹿一样,褶皱出复杂的纹样,以增强牙齿在咀嚼枝叶食物时的研磨能力。其圆形的吻部也说明其具有食叶或食叶与食草的混合食性。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22831 次阅读|10 个评论
PNAS: 古气候真能重建吗?
热度 5 gaojianguo 2011-9-11 13:07
PNAS: 古气候真能重建吗?
现在的气候变化研究的十分火热,其中 13 C 同位素技术很受追捧。 Kohn 在 PNAS 上又重新肯定了这种技术,他认为陆生 C3 植物的同位素 13 C 能够用于研究古生态和古气候。从目前相关的研究来看,大家采用的方法大同小异,关键是样本和数据收集上的差别。真能用同位素技术重建古气候事件吗?先不考虑采样是否准确和科学,大部分得出的结论我觉得可信度其实并不高,或许以后证明与现在有上百万年的差别。或许真理只能接近而永远达不到。 生物学家就是这样,当物理学家发明出来时光机器回到过去的时候,生物学家还在屁股后面不停的提出“假说”和“验证理论”。 PNAS 论文 :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0/10/20/1004933107.short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958 次阅读|13 个评论
GEOLOGY的封面报道--黄土高原22 Ma以来风尘堆积的粒级分离与成壤证据
quaternary1 2008-9-22 17:35
2008年9月在最新出版的国际著名地学期刊 GEOLOGY 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年轻科研人员 郝青振 副研究员等人发表了关于风尘堆积粒度组分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本期 GEOLOGY 封面还刊发了我国中新世黄土的照片(Hao et al.,Geology,2008,36(9):727-730)。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22 Ma以来的风尘堆积是全球罕见的陆相古环境记录,其风尘物质的沉积和风化成壤过程记录了古大气环流演化的历史,如何区分和表征这两种过程是黄土古气候研究始终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黄土沉积学研究中一种重要观点是黄土的细粒组分与沉积作用有关。然而,土壤学上通常认为粘土粒级的矿物主要是成壤作用的产物。认识风尘堆积中细粒组分的成因对黄土古气候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他们对22 Ma以来风尘堆积的代表性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和磁学性质研究,发现了粘土粒级组分反映成壤作用的证据。沉降法分析结果表明,在粉砂粒级主峰(8 m)之外,所有样品均在粘土粒级(2 m)存在一个明显的次一级的峰,这与仪器方法获得的单峰为主的粒度分布模式有明显的差别。磁学测量表明,成壤过程新形成的磁性矿物主要集中在粘土组分中,而粗粒组分主要为碎屑成因。结合过去黄土高原其它晚第四纪黄土的研究结果,提出上述结论适用于整个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时代的风尘沉积,从而为区分风尘堆积中的沉积过程和成壤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成果对黄土古气候学、风尘动力学过程、天然剩磁获得机制、粒度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个人分类: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