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同位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大连化物所杨学明小组在水分子光化学研究方面发表Accounts综述
jiuxichen 2011-6-25 23:17
水分子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分子之一。水分子光化学过程在大气化学、燃烧化学和星际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是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前沿领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杨学明研究小组利用自行研制发展的里德堡态氢原子飞行时间谱与可调真空紫外光源相结合的技术,开展了水分子及其同位素分子量子态分辨的光解动力学实验研究,并与英国Bristol大学Dixon教授开展了理论合作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受美国化学会《化学研究报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邀请,最近,杨学明、袁开军和Dixon为该期刊撰写了关于水分子光化学研究的综述,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 (Acc. Chem. Res. 44, 369(2011)。   十多年来,杨学明研究组对水分子及其同位素分子光化学研究共发表包括Science期刊等论文19篇。这些研究成果使得人们对水分子的电子激发态特性、光化学过程的细致机制等有了深入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了解和模拟水分子在大气化学、燃烧化学、星际化学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实验研究依据。
24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历史初探
热度 1 yylscu 2011-6-11 00:46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或者叫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现在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热门的方向了,但是其在国内的研究历史较短,一直以来想了解一下国内的研究历史但是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今天在看一篇八十年代的博士论文的时候看到一段文字,就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有兴趣的人共同讨论一下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在国内的历史。 国际上对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主要是在20世纪初到50年代之间,主要是根据结构特点结合化学性质提出生源假说如:醋酸假说,异戊二烯规则等。2.第二个阶段大概是在1950-1980年代间,主要是通过同位素标记前体饲喂实验来确定生物合成途径,这一阶段的研究使得生物合成的研究从假说变成有实验验证的科学,此后又发展出了刺激实验法,洗涤菌丝发,无细胞提取液转化,遗传诱变等方法来确定生物合成途径。3.第三个阶段主要是1980-至今,主要是结合分子遗传学方法跟生物化学的方法来具体的研究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将天然产物跟对应的生物合成基因联系了起来,这方面尤其以PKS和NPPS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制最为突出,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伴随着其研究过程还发展出了组合生物合成,全生物合成等新的研究方向。 我国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起步较晚,实力较弱,早期相应的文献资料也比较少。目前主要是在一些常见的教材中对其做一个简单介绍,对其进行深入的介绍的书较少,主要有 微生物次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1986 诸志义主编 ), 以及 药用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2008年,娄红祥 主译)。国内自己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三个阶段,主要是近20年来才开展的。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很少,今天看到上海有机所 夏志强 博士在 汪猷 导师的指导下做的青蒿素的生物合成研究的博士论文,觉得这个工作能够代表国内早期的生物合成研究,并且在其博士论文里面写到“ 国内目前尚无人开展生物合成的研究,这件工作的完成可以填补国内生物合成的空白” ( 1988年博士论文)。基于此我对国内生物合成研究的历史进行了一些思考,并且把这个资料贴出来跟大家共同讨论一下,看国内早期做了哪些这方面的工作,这个是不是最早的工作?? 尽管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在国内的研究历史不长,但近年来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现了很多实力较强的课题组做了一些重要的工作,如 邓子新院士课题组做的井冈霉素,南昌霉素等的生物合成,沈月毛老师课题组做的美登木素及安斯菌丝的生物合成,谭华荣研究员课题组做的尼克霉素的生物合成,此外还有上海有机所的刘文和唐功利以及南海洋所的鞠建华,张长生等都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总体而言这个方向的前景比较光明,相信在以后国内的研究也一定会做重要的贡献。 希望大家有兴趣的或者知道相关资料的人能够积极讨论,介绍一些国内在早期生物合成研究方向所做的工作。
个人分类: 生物合成|99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元素周期表再添两“新丁” 原子量分别为289和292
readnet 2011-6-8 19:15
元素周期表再添两“新丁” 原子量分别为289和292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6月6日报道,元素周期表家族再添两名“新丁”:超重元素114和116,原子量分别为289和292。它们现在是元素周期表中最重的元素,取代了以前的“霸主”——原子量为285的第112号元素“鎶”和原子量为272的第111号元素“錀”。 这两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极强,会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衰减成更轻的原子,116号元素会快速衰减为114号元素,紧接着又会转变为更轻的元素鎶。 几年前,科学家就宣称发现了这两种元素,例如,1999年,俄罗斯物理学家用高能粒子钙-48冲击钚-244,产生了一个很快衰变的第114号元素的原子。 第116号元素于2000年被科学家发现。经过长达10年的进一步研究以及长达3年的审查,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6月1日正式将这两种新元素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中。 目前这两种元素还没有正式的名称,此前有科学家建议将第114号元素命名为flerovium,以纪念苏联原子物理学家乔治·弗洛伊洛夫;将第116号元素命名为moscovium,以莫斯科为名。 更多阅读 美国《连线》杂志网站相关报道(英文) 第114号化学元素再次被实验确认 科学家首次合成第117号元素 第112号化学元素获正式名称
个人分类: 科学八卦|2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核糖体
sungd 2011-5-26 13:33
蛋白质合成是细胞代谢最复杂也是最核心的过 程,其中涉及到200 多种生物大分子参与作用。早在 1950 年,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核糖体 是蛋白质合成的部位,其结构和功能一直倍受关注。 任何生物的核糖体都是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真核细 胞80S 核糖体包括60S 大亚基和40S 小亚基,原核细 胞70S 核糖体包括50S 大亚基和30S 小亚基。30S 小 亚基包含1 个16S rRNA 和21 种蛋白质,50S 大亚基包 含了1 个23S rRNA、1 个5S rRNA 和34 种蛋白质,蛋 白质含量约占三分之一,而rRNA 的含量占三分之二。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rRNA 与蛋白质两者究竟谁起主 导作用,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并提出不少假说。 1 rRNA 功能的假说 关于rRNA 功能的假说主要有三种:①rRNA 主要作 为核糖体蛋白质装配的结构骨架,在蛋白质合成中,核 糖体蛋白质起催化作用;②rRNA 是一种决定蛋白质序 列的物质;③rRNA 具有催化活性,它直接催化蛋白质的 合成。自从1926 年美国化学家Sumner 首次从刀豆中提 取了脲酶结晶并证明是蛋白质以来,有很多种酶被分离 并经研究证明是蛋白质,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酶 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人们也理所当然地接受了第一 个假说,认为核糖体中的蛋白质是作为酶催化蛋白质的 合成。1960 年前后,mRNA 的发现否定了第二种假说。 对于第三种假说,人们始终处于怀疑状态,因为它是对 酶是蛋白质学说的极大挑战。 1982 年Cech 发现原生动物四膜虫rRNA 前体( 约 6400 个nt)在鸟苷(G)或其衍生物以及Mg2 + 存在下能 切除自身413 个核苷酸的内含子,并将两个外显子拼 接起来变成成熟的rRNA,证明RNA 具有催化功能,并 称之为核酶(ribozyme)。1983 年Altman 等确认大肠杆 菌RNaseP(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体)中的RNA 组分在 较高Mg2 + 浓度下具有类似全酶的催化活性。自此以 后,自然界中的RNA 催化功能不断被发现,T. Cech 和 S. Altman 也因为核酶的发现而荣获1989 年诺贝尔化 学奖。核酶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酶学领域,打破 了多年来“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在 RNA 领域,这一发现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更大,它使人 们认识到,RNA 的生物功能远非“传递遗传信息”那么 简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RNA 的生物学功能。直到最 近,通过X 射线衍射分析核糖体大、小亚基的结晶,才 证实了肽键的形成是由r RNA 催化,核糖体就是一种 核酶,人们逐渐开始接受第三种假说。特别是近年来, 30S 亚基、50S 亚基和70S 亚基核糖体高分辨率结构的 解析,能使人们从结构上较全面地评价RNA 在核糖体 中的作用。已经可以得出结论,在核糖体内蛋白质主 要起维持rRNA 的构象,起辅助作用;在蛋白质合成过 程中rRNA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核糖体是一种核酶 2. 1 肽酰转移酶中心 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生化反应 由酶(蛋白质)催化控制。多少年来,人们努力寻找催 化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肽酰转移酶。核糖体 大亚基的精细结构表明,核糖体大亚基空腔的底部,是 P 位点上肽酰tRNA 与A 位点上氨酰tRNA 相互作用 形成肽键的部位,称为肽酰转移酶中心。在肽键形成 处2nm 的范围中,完全没有蛋白质的电子云存在,肽酰 转移酶中心完全由23SrRNA 的结构域V 组成。肽酰 tRNA 和氨酰tRNA 是通过与23SrRNA 的碱基配对进 行精确定位的,这对于核糖体催化活性的发挥非常重 要。P 位点上肽酰tRNA 的第74、75 位2 个胞嘧啶(C) 与23SrRNA 上P 环(helix80)的2 个鸟嘌呤(G)配对; 对;A 位点上氨酰tRNA 的第75 位C 与23SrRNA 上A 环(helix92)的配对。这些相互作用决定了A 位点上 氨酰tRNA 上9 氨基的位置,从而便于9 氨基攻击P 位点tRNA 相连的多肽链上的羰基碳原子。 2. 2 mRNA 通道 Fnank 认为,穿过30S 亚基颈部,从 细胞质一侧延伸进入亚基间的缝隙有一个通道,该通 道即为mRNA 进入核糖体的通道。在通道的附近 16SrRNA 的3’端1400 ~ 1500 核苷酸序列高度保守,能 与mRNA 相互作用。由于小亚基颈部的空间局限使得 mRNA 的解码区呈现U 转角构象。 2. 3 肽通道及核糖体上其他活性位点 人们发现在 大亚基表面的峡谷中部有一开口,在开口的下方连有 一狭窄的通道,长约8. 5nm,孔径大小不等( 孔径最大 2nm,最小1nm),该通道即为肽通道,主要由23SrRNA 结构域I—V 组成,同时一些蛋白质如L4、L22、L39 等 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其余的一些核糖体活性位点如 E 位点,tRNA 与16S、23SrRNA 接触的同时,tRNA 的反 密码臂与S7 蛋白接触面很大,T:C 环、T:C 臂与L1 蛋 白接触。核糖体大亚基与小亚基之间存在接触面,这 些接触面称为桥,总共有12 对桥将大、小亚基连接起 来,它们还起到大、小亚基间传递信息的作用。在这些 桥中,除了3 对桥中包含了蛋白质,其余的桥都由 rRNA 组成。RNA 桥主要由16SrRNA 小沟与23SrRNA 小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立。RNA 一蛋白质桥则通 过蛋白质识别RNA 结构而实现。 核糖体结晶结构表明,催化肽键形成的肽酰转移 酶中心完全由rRNA 组成,大量蛋白质都远离核糖体 的功能中心,位于核糖体的表面,它们更多的是起到稳 定rRNA 构象的作用,作为核糖体的结构支架。体外 试验已证明在没有蛋白质存在的情况下,核糖体仍然 能够解读mRNA,促进肽键形成并合成多肽链。因此 推测,在核糖体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核糖体可能 完全是由rRNA 组成的,并且具有肽酰转移酶中心,但 其体型可能更小,结构更简单,功能也更加有限。在进 化过程中,蛋白质才加入核糖体,从而起到稳定rRNA 的作用,并增加其功能。 由于核糖体的结构非常复杂,对核糖体结构研究 还在继续,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原子水平上的分辨,以 揭示核糖体组分间的确切的相互作用。"
3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因语言歧义带来迷惑。还是拿中学生的论文说事儿。
liwei999 2011-5-3 08:03
因语言歧义带来迷惑。还是拿中学生的论文说事儿。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02/2011 17:41:08 同位素浓缩的问题吴嫂也有“提问”,溯源遇到了这样的话题。 峡谷深处 是Z座标的高低呢?还是 指从海口处的纵深呢?比如说盐份,这两个都有影响。 说到同位素的浓缩问题,“扫描”原句时,感觉到哪里不大顺。原来“由于降水过程中重的同位素成份优先降落形成降水”的说法也可以有两种理解:从高空到地面Z座标的,和从赤道到北极时间轴上的。 优先降落形成降水 中的 优先 究竟是指哪一种,很不好理解。 这句话应该这样说:由于重的同位素难蒸发、易凝聚的特性,在大气北移的过程中,通过降雨,水蒸气里氢氧的重同位素的含量会逐渐变低。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家发现Cr向地核中分异的同位素证据
热度 3 chunyinzhou 2011-3-20 15:43
科学家发现Cr向地核中分异的同位素证据
科学家发现Cr向地核中分异的同位素证据 最近,科学家通过对球粒陨石的地球化学同位素成分分析,发现了在地球早期形成过程中Cr向地核分异的同位素证据,这对于认识地核中的成分和地球早期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一结果发表在2011年3月19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著名地球化学家William F. McDonough(Homepage: http://www.geol.umd.edu/~mcdonoug/ )并专门撰写了一篇短文介绍该成果。 Science 全文链接: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1/6023/1417.full William F. McDonough 短文介绍: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1/6023/1397.full (说明:原文中角标较多,但科学网编辑器无法使用角标功能,可能会影响阅读,所以相关符号请参考原文;图例中由于同样原因未能完整显示图释,请参考原文) 作为类地行星的构成物质,原始陨石(球粒陨石)中化学元素的分配,将有助于认识地球的形成和早期分异过程。这些过程导致硅酸盐地球(bulk silicate Earth)相对于球粒陨石会亏损某些元素(如Cr),但是这些主要的成因之间还有争议:挥发分-地核分异。通过对大范围的陨石样品中的Cr同位素进行高精确测量,与硅酸盐地球值偏离相差小于0.4‰,结果显示Cr的亏损是由于其向地核中的分配作用形成的,并在轻同位素中富集。ab initio计算表明这一同位素特征是在地球增生行星胚胎时期和逐渐氧化过程中地幔中的岩浆海所形成的。 (McDonough, W.F., Meteoritic Clues Point Chromium Toward Earth's Core. Science, 331(6023): 1397-1398.) 地核的化学成分可以约束行星形成时期的物理化学条件。现通常认为原始陨石(primitive meteorite)与地球增生物质具有相似的成分(1-4),所以它们为研究未分异的地球成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媒介。这些未分异的地球物质成分最终产生分异形成了金属地核和硅酸盐地幔。这些估计值对于难容元素(如Ca和Al)来说是最准确的,这些元素在地球增生作用中或之前并未由蒸发作用而分离出来。对中等挥发性元素在地核中的丰度我们并不清楚,因为选取代表总体地球成分的合适陨石样品非常困难(1-4)。 实验研究表明,在下地幔或者岩浆海底部条件下Cr可以分异进入到地核中(2, 5-8)。相对于压力的影响,Cr的分异对温度(6,7)和氧逸度(fO2)(2,5,8)更加敏感。硅酸盐地球比球粒陨石更加亏损Cr说明Cr可能分异进入到地核中(1-8)。但是,Cr也是一个中等挥发性元素(1,4,9),硅酸盐地球比球粒陨石更加亏损Cr或许反应了它的挥发性(10,11)。 本文我们报道了陨石中Cr的高精确稳定同位素成分,来认识硅酸盐地球中Cr亏损的原因。现在对Cr的稳定同位素成分的变化进行高精确高准确的测量已经成为可能(12-14)。我们对来自不同样品组的样品进行了Cr同位素成分分析,7个碳质球粒陨石:Orgueil (CI1), Daral Gani 749 (CO3.1), Ningqiang (CK3), Vigarano (CV3), Lance (CO3.4), Cold Bokkeveld (CM2), and Murchison (CM2);5个普通陨石:Nadiabondi (H4), Forest City (H5), Ausson (L5), Tuxtuac (LL5), and Dimmit (H3.7);一个顽火辉石球粒陨石:Sahara 97103 (EH3);以及来自Chainpur的6个 陨石球粒 (LL3.4) (15) (table S3)。陨石(全岩和单独的陨石球粒)中每原子质量单位(δCr/amu)(16)Cr同位素的总体含量为~0.40‰/amu (Fig.1)。 Fig.1 δ53/52Cr versus δ50/52Cr/(–2) in chondrites. 早期太阳系中冷凝和蒸发过程可能导致Cr的同位素分异以及请同位素的亏损。Chainpur陨石球粒中重同位素的富集显示了这样的效应(Fig.1)。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么这样的过程应该同样影响着其他的元素,尤其是那些比Cr挥发性更强的元素。Zn和Cu都比Cr挥发性强 。另外,研究表明Zn同位素在蒸发过程中会分异(17-19)。但是与Cr(13)不同的是,Cu(20)和Zn(21)均显示相反的挥发性趋势。这一现象在碳质球粒陨石中最为明显。Fig 2A和B显示δCr与δCu和δZn呈反相关性(anticorrelated)关系。而且,δCu和δZn与难容/挥发性元素比 呈负相关性特征(Fig.2DE),但是δCr与Mg/Cr呈正相关性(Fig.2F)。最重要的是,δCr,δZn和δCu都和与质量无关的分异示踪剂△17O呈正相关性 (Fig. 2C) (13, 20-21),这表明在早期太阳星云中存在大规模的两个储库的混合作用,其中一个储库富集Cr的轻同位素、Zn和Cu的重同位素以及高△17O,另一个则富集Cr的重同位素、Zn和Cu的轻同位素以及低△17O。Cr与Cu、Zn的行为差异以及他们与△17O的关系,都反驳了蒸发作用引起同位素分异的观点,而与Luck et al.(22)的观点是一致的。 Fig.2 Reverse volatility trend shown by anticorrelations between δCr/amu and δCu/amu (A) and δCr/amu and δZn/amu (B), as well as by anticorrelations of δCu/amu and δZn/amu with refractory/volatile elemental ratios (Mg/Cu and Mg/Zn) (D and E), in contrast to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δCr/amu and Mg/Cr (F). 最近,Schoenberg et al.(14) 研究表明陆源或火成硅酸盐中,包括地幔包体、超基性堆晶岩、大洋玄武岩和大陆玄武岩,Cr同位素组成非常均一,并给出了一个相对于SRM 979 Cr标准值的硅酸盐地球的δCr/amu =–0.12±0.10‰ (2 SD) (±0.02‰, 2 SE)。所以,硅酸盐地球比球粒陨石富集Cr的重同位素(Fig.1)。基于硅酸盐地球和球粒陨石之间的质量平衡考虑,地核可能控制着地球中总体Cr的主要分异作用(60-65%)(1,3)。相应地,由于地核分异造成的Cr同位素作用,比硅酸盐地球(BSE)与碳质球粒陨石(CHUR)之间的Si同位素差异 更加明显,硅酸盐地球与碳质球粒陨石之间的Si同位素差异将导致地核中的Si相对低1.67%(24)。 Fig.3 Cr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the BSE, the bulk Earth, and Earth’s core as a function of the percentage of Cr represented by the reservoir (38% of the Earth Cr is in the BSE and 62% in Earth’s core). 地核中Cr同位素成分可以用以下简单的质量平衡公式来估算:δCrC= /fC 其中下标C、E和M分别代表地核(core)、总体地球(bulk Earth)和硅酸盐地幔(silicate mantle),fC是地核中Cr的含量 。地核中Cr同位素成分会随着总体地球成分假设的不同而变化(Fig.3)。但是在所有讨论的模型中,地核中Cr同位素成分与BSE明显不同,轻同位素富集达1.51‰每质量单位。 由于Cr向金属地核中的流失所引起的硅酸盐地球中Cr同位素分异的方向和程度,可以利用代表性的含Cr相对电子结构模型来粗略估计。在行星分异过程中,Cr(0)(metal→core),Cr(II)(silicate→BSE),和Cr(III)(silicate/oxides→BSE/core)主导着其中的化学作用。为获取该范围的晶体和熔体化学成分,我们建立了部分晶体的电子结构模型,包括Cr金属、富Fe的金属化合物(Fe15Cr)、每晶格有一个Cr2+原子替代的镁橄榄石(Cr0.25Mg1.75SiO4)、含Cr3+的镁铬铁矿(MgCr2O4)以及绿铬矿(eskolaite, Cr2O3) (25)。对硫化物晶体,包括CrS和陨硫铬铁矿(FeCr2S4),也同样建立了模型来研究硫化物和金属熔体中Cr-S作用(15)。我们假设流体相与晶体(固相)中的Cr具有相同的氧化态,因为在同位素平衡中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基本决定因素(25)。 Fig.4 Calculated equilibrium Cr isotope fractionation (103lnα ≈ ΔδCr/amu between two phases) of eskolaite (Cr2O3), magnesiochromite (MgCr2O4), olivines, pure Cr metal, daubreelite (FeCr2S4), and CrS relative to Fe15Cr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relevant to core formation. 不同的Cr样品和富Fe金属化合物(Fe15Cr)随温度变化,模拟出的Cr同位素分异结果(103lnα)具有较大的差异(Fig.4)这些模型表明,Cr在一个低氧逸度、由Cr2+支配的硅酸盐流体、硫化物(CrS和FeCr2S4)和金属(Fe15Cr)之间的平衡分异作用,不会传递一个很强的同位素特征给硅酸盐储库,除非总体Cr的主导分异作用是向金属中的分馏。在核幔边界温度条件下,Cr同位素在所有各相中的分异低于0.02。相对低温下(~1500K)的批次迁移(batch removal)所产生的硅酸盐残余体中δCr/amu在总体地球成分的0.1‰范围内。Cr2+的选位(M1和M2)对于同位素分异仅有非常微弱的作用影响。对于硅酸盐和地核间一个给定的Cr的分配,如果硅酸盐含有大量的Cr3+,就可能会有更明显的特征,尤其是Cr3+存在于氧化物(Cr2O3或FeCr2S4)或硅酸盐相中时,但是这最可能出现在相对高氧逸度环境中,可能会减少向地核中的Cr流失,以及残余硅酸盐地幔中的同位素和成分特征。如果金属/硅酸盐分异发生在行星胚胎期(大约月球到火星这样的体积),并且他们在成长中的地球里不断增生形成逐渐更深的岩浆海,相对低温和更加氧化条件则可能存在(Fig.4)(26,27)。最近的动力学模拟研究表明,家属/硅酸盐分异作用必须发生在地球增生之前具较低温(1500K)的较小行星内(月球到火星这样的体积)(28,29)。我们的结论,与在相应压力和温度以及氧逸度条件下的Cr和其他元素的实验结果(5,8,26,27),以及地核形成过程中182Hf-182W同位素体系的模拟结果(30,31),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References and Notes ↵ W. F. McDonough, in Treatise on Geochemistry , H. D. Holland, K. K. Turekian, Eds. (Elsevier-Pergamon, Oxford, UK, 2003), vol. 2, pp. 547–568. ↵ A. E. Ringwood , T. Kato , W. Hibberson , N. Ware , High-pressure geochemistry of Cr, V and M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the Moon . Nature 347 , 174 ( 1990 ). doi: 10.1038/347174a0 CrossRef ↵ C. J. Allègre , J. P. Poirier , E. Humler , A. W. Hofmann ,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arth . Earth Planet. Sci. Lett. 134 , 515 ( 1995 ). doi: 10.1016/0012-821X(95)00123-T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H. Palme, H. O'Neill, in Treatise on Geochemistry , H. D. Holland, K. K. Turekian, Eds. (Elsevier-Pergamon, Oxford, UK, 2003), vol. 2, pp. 1–38. ↵ B. J. Wood , J. Wade , M. R. Kilburn , Core formation and the oxidation state of the Earth: Additional constraints from Nb, V and Cr partitioning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72 , 1415 ( 2008 ). doi: 10.1016/j.gca.2007.11.036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C. K. Gessmann , D. C. Rubie , The origin of the depletions of V, Cr and Mn in the mantles of the Earth and Moon . Earth Planet. Sci. Lett. 184 , 95 ( 2000 ). doi: 10.1016/S0012-821X(00)00323-X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N. L. Chabot , C. B. Agee , Core formation in the Earth and Moon: New experimental constraints from V, Cr, and Mn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67 , 2077 ( 2003 ). doi: 10.1016/S0016-7037(02)01272-3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J. Wade , B. J. Wood , Core formation and the oxidation state of the Earth . Earth Planet. Sci. Lett. 236 , 78 ( 2005 ). doi: 10.1016/j.epsl.2005.05.017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K. Lodders , Solar system abundances and condens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elements . Astrophys. J. 591 , 1220 ( 2003 ). doi: 10.1086/375492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M. J. Drake , H. E. Newsom , C. J. Capobianco , V, Cr, and Mn in the Earth, Moon, EPB, and SPB and the origin of the Moon: Experimental studies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53 , 2101 ( 1989 ). doi: 10.1016/0016-7037(89)90328-1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M. J. Walter, H. E. Newsom, W. Ertel, A. Holzheid, in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 R. M. Canup, K. Righter, Eds. (Univ. of Arizona Press, Tucson, AZ, 2000), pp. 265–289. ↵ A. S. Ellis , T. M. Johnson , T. D. Bullen , Chromium isotopes and the fate of hexavalent chromium in the environment . Science 295 , 2060 ( 2002 ). doi: 10.1126/science.1068368 pmid: 11896274 CrossRef Medline Web of Science ↵ F. Moynier , Q. Z. Yin , B. Jacobsen , Lunar Planet. Sci. Conf. 38 , 1406 ( 2007 ). ↵ R. Schnberg , S. Zink , M. Staubwasser , F. von Blanckenburg , Chem. Geol. 249 , 294 ( 2008 ). doi: 10.1016/j.chemgeo.2008.01.009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Materials and methods are available as supporting material on Science Online. ↵ We define the Cr isotopic fractionation per atomic mass unit as δCr/amu = δ 50/52 Cr/(–2), where δ 50/52 Cr is parts per thousand deviation in 50 Cr/ 52 Cr of the sample relative to the Cr standard SRM 979 ( 15 ). Literature data for Cu and Zn isotopes were treated similarly as δCu/amu ( 20 ) and δZn/amu 21 ). ↵ F. Moynier , F. Albarede , G. Herzog ,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zinc, copper, and iron in lunar samples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70 , 6103 ( 2006 ). doi: 10.1016/j.gca.2006.02.030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F. Moynier et al ., Isotopic fractionation of zinc in tektites . Earth Planet. Sci.Lett. 277 , 482 ( 2009 ). doi: 10.1016/j.epsl.2008.11.020 CrossRef ↵ F. Moynier et al ., Volatilization induced by impacts recorded in Z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ureilites . Chem. Geol. 276 , 374 ( 2010 ). doi: 10.1016/j.chemgeo.2010.07.005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J. M. Luck , D. B. Othman , J. A. Barrat , F. Albarede , Coupled 63 Cu and 16 O excesses in chondrites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67 , 143 ( 2003 ). doi: 10.1016/S0016-7037(02)01038-4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J. M. Luck , D. B. Othman , F. Albarede , Zn and Cu isotopic variations in chondrites and iron meteorites: Early solar nebula reservoirs and parent-body processes . Geochim. Cosmochim.Acta 69 , 5351 ( 2005 ). doi: 10.1016/j.gca.2005.06.018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R. N. Clayton , T. K. Mayeda , Oxygen isotope studies of carbonaceous chondrites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63 , 2089 ( 1999 ). doi: 10.1016/S0016-7037(99)00090-3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C. Fitoussi , B. Bourdon , T. Kleine , F. Oberli , B. C. Reynolds , Si isotope systematics of meteorites and terrestrial peridotites: Implications for Mg/Si fractionation in the solarand for Si in the Earth’s core . Earth Planet. Sci. Lett. 287 , 77 ( 2009 ). doi: 10.1016/j.epsl.2009.07.038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R. Chakrabarti , S. Jacobsen , Silicon isotopes in the inner Solar System: Implications for core formation, solar nebular processes and partial melting . Geochim. Cosmochim.Acta 74 , 6921 ( 2010 ). d oi: 10.1016/j.gca.2010.08.034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E. Schauble , G. R. Rossman , H. P. Taylor Jr. . , Theoretical estimates of equilibrium chromium-isotope fractionations . Chem. Geol. 205 , 99 ( 2004 ). doi: 10.1016/j.chemgeo.2003.12.015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B. J. Wood ,A ccretion and core formation: Constraints from metal-silicate partitioning . Philos. Trans. R. Soc. London Ser. A 366 , 4339 ( 2008 ). doi: 10.1098/rsta.2008.0115 pmid: 18826926 Abstract / FREE Full Text ↵ A. Corgne , S. Keshav , B. J. Wood , W. F. McDonough , Y. Fei , Metal-silicate partitioning and constraints on core composition and oxygen fugacity during Earth accretion . Geochim. Cosmochim.Acta 72 , 574 ( 2008 ). doi: 10.1016/j.gca.2007.10.006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Y. Ricard , O. Sramek , F. Dubuffet , A multi-phase model of runaway core-mantle segregation in planetary embryos . Earth Planet. Sci. Lett. 284 , 144 ( 2009 ). doi: 10.1016/j.epsl.2009.04.021 CrossRef ↵ J. Monteux , Y. Ricard , N. Coltice , F. Dubuffet , M. Ulvrova , A model of metal-silicate separation on growing planets . Earth Planet. Sci. Lett. 287 , 353 ( 2009 ). doi: 10.1016/j.epsl.2009.08.020 CrossRef ↵ T. W. Dahl , D. J. Stevenson , Turbulent mixing of metal and silicate during planet accretion —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Hf-W chronometer . Earth Planet. Sci. Lett. 295 , 177 ( 2010 ). doi: 10.1016/j.epsl.2010.03.038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J. F. Rudge , T. Kleine , B. Bourdon , Broad bounds on Earth’s accretion and core formation constrained by geochemical models . Nat. Geosci. 3 , 439 ( 2010 ). doi: 10.1038/ngeo872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R. N. Clayton , Solar System: Self-shielding in the solar nebula .Nature 415 , 860 ( 2002 ). doi: 10.1038/415860b H. Yurimoto , K. Kuramoto , Molecular cloud origin for the oxygen isotope heterogeneity in the solar system . Science 305 , 1763 ( 2004 ). doi: 10.1126/science.1100989 pmid: 15375265 Abstract / FREE Full Text ↵ J. R. Lyons , E. D. Young , CO self-shielding as the origin of oxygen isotope anomalies in the early solar nebula . Nature 435 , 317 ( 2005 ). doi: 10.1038/nature03557 pmid: 15902251 CrossRef Medline ↵ A. Trinquier , J.-L. Birck , C. J. Allègre , Widespread 54 Cr heterogeneity in the inner solar system . Astrophys. J. 655 , 1179 ( 2007 ). doi: 10.1086/510360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Q. Z. Yin et al ., Lunar Planet. Sci. Conf. 40 , 2006 ( 2009 ). ↵ F. Moynier et al ., Ca isotope effects in orgueil leachate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carrier phases of 54 Cr anomalies . Astrophys. J. 718 , L7 ( 2010 ). doi: 10.1088/2041-8205/718/1/L7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 W. Kallemeyn , J. T. Wasson , The composi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chondrites—I. The carbonaceous chondrite groups . Geochim. Cosmochim. Acta 45 , 1217 ( 1981 ). doi: 10.1016/0016-7037(81)90145-9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K. Lodders, B. Fegley Jr., The Planetary Scientist’s Companion (Oxford Univ. Press, Oxford,1998). ↵ Y. Wang , W. B. Hsu , Petrology and mineralogy of the Ningqiang carbonaceous chondrite . Meteorit. Planet. Sci. 44 , 763 ( 2009 ). doi: 10.1111/j.1945-5100.2009.tb00767.x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We acknowledge NASA funding (LASER grant NNX09AM64G to F.M. and Cosmochemistry grant NNX08AG57G and Origins of Solar Systemsgrant NNX09AC93G to Q.-Z.Y.) and NSF funding (grants EAR0643286 and EAR0711411 to E.S.). We thank B. Jacobsen for his assistance in the laboratory; J. Wasson, A. Rubin, and J. Wimpenny for helpful discussions; and two reviewers for their insightful and constructive comments.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6865 次阅读|3 个评论
日本核电危机中向外泄漏的污染物会是什么?
热度 10 weijia2009 2011-3-17 10:38
这次日本地震引发的核电站危机让人始料未及,刚从网上看到报道,为防止反应堆熔化产生核泄漏,日本工作人员在向福岛核电站的过热反应堆注水。地震使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失灵,福岛核电站的多个反应堆已先后发生氢气引发的爆炸。 90 年代在密苏里大学的核反应堆学习和工作了 7 年,负责过研究所的放射同位素制备和辐照工作,所有非燃料物质的入堆和出堆均须通过我的办公室,因此对于核反应堆的结构和运行还算知道一些。在没有做深入调查研究之前,凭“经验主义”我在此做点推测。反应堆的硬件结构并不复杂,就是由燃料棒(堆芯)、控制棒(中子吸收装置)、中子反射层、冷却系统(轻水或重水)组成。事故发生时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引起 反应堆燃料棒(主要含铀- 235 )以及乏燃料(用过的燃料棒)处于持续高温或空烧熔毁状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 核泄漏也就可以预见了。核裂变产物有很多种,但在高温下能向往泄漏的多半是气体状态的碘 -129 、碘 -131 、碘 -133 、溴 -87 、氪 -87 、氪 -88 、氙 -133 、氙 -135 和氙 -138 等以及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铯( 铯 -137 )等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气体、水汽、烟雾等方式向外界扩散,按我的估计“走”得比较远的应该是像 碘 -131 (半衰期为 8 天作用)、 铯 -137 (~ 30 年)等少数同位素,绝大部分高放射剂量的同位素由于理化性质的限制不会穿越核电站防护设施向自然界扩散,而漂洋过海到中国来的话可能性就更低了。在堆芯处于高温条件下如何冷却 是控制整个局面的首要条件,估计(也但愿)这方面日方能有办法做得到。
11025 次阅读|17 个评论
书写心情
热度 1 wangyl2117 2011-3-9 10:21
好久没有来这里,书写自己的心情,书写自己的快乐与忧伤了 今天偶然想起这里,想起这里曾经留下我的心情,留下我的酸楚 所以,想再次在这里写点什么 来澳洲快两周了,还是没有太适应,状态不是很好 觉得有点疲惫,总想睡觉 每天的工作效率很低 今天的状态还算好些 至少看了一篇文献 了解了一点关于同位素的知识与研究进展 换了研究方向,好久没有读文献,英文不是很好 开始觉得有些难 听不懂不会说 都是迫于工作压力 要不然,怎么舍得离开儿子离开家呢 每天在思念中煎熬着 不过出来开开眼也是好事 来这的第一印象 就是学校没有大门 是一所完全OPEN的学校 楼道里铺的都是地毯 校园很洁静 有的学生可以光着脚走来走去 厕所里都有手纸、洗手液和干手器 所以不用担心内急时忘了带纸 学生有STUDENT COMMON ROOM 老师有TEACHER COMMON RO0M 每个ROOM都有几台微波炉 有冷热水 有许多桌子与沙发 很舒服也很温馨 想想我们学校 学生本来是喝开水免费的 结果,由于某个部门误解的校长的意思 弄得学生们喝一杯开水要花上1毛钱了 多没人情味呀 让学生们也有些伤心 我来澳洲之前 学校本来说好资助1000美元/月的 当我一切手续办好后 去学校拿钱的时候 他们变了褂 说看我的邀请信上说澳方给500美元/月的资助 就要减少学校的资助,也就是说学校只能出500美元/月 真是崩溃了 这是哪有的道理呀 学校原本的文件上明明写着每个人资助1000美元/月的 也没写着别人再给资助就要减半的呀 真是无语 所以,开始与学校交涉 人事部门的人,“语重心肠”地对我说 “王老师,你要考虑到学校的处境,学校资金紧张,资源有限,要多利用外面的资源” “我没有那么高的觉悟,我自己能考虑到我自己能不能解决温饱”我冷冷地回答到 太欺负人了 太无情了 我说,如果学校要减少资助的话,我就不要对方的资助了,怎么都是1000美元/月,学校如此无情,我又何必去欠人家的人情呢,让人家再资助我一些呢 想想就是生气 人家,又说了:你原先要了对方的资助,现在又不要了,这样也不行,这不是欺骗学校吗?如果这样,我们就不让你出去了 无语,签证都办法了 一直与他们打交道,直到最后一刻才告诉我不能资助这么多了 这是什么人呀! 一个寒假就在与校方交涉 我坚持要找校长理论 学校没有文件做出这样的规定 明明是人事部门有错误 他们也不承认,也不主动去与校长沟通 我天天打电话 说的也很凶 坚持要有个明确的说法,即使不出国也要弄明白 新来的人事处长做事也很小心 经历了三翻五次电话交涉 最后终于同意,恢复原有的资助了 但是,要我学习三门课还要发表1篇SCI 真是无理呀 对方给我资助是想让我在这边的生活能相对好些 不至于过的拮据 可学校呢,那管老师的死活,就知道不断的去盘剥年青教师的血汗 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最后我是勉强签的合约 很难完成他们的任务 简直是没有天理 真想校长能了解民情 这些中层干部太可恨了 他们懂得几个问题呀 懂得年青教师的不容易吗 懂得年青教师的压力多大吗 就知道夹着尾巴,附和着 可悲 中国式的可悲 大学教师也很可怜 想想博士毕业 拿着微薄的工资 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太可怜了 工资还不及小学老师、中学和高中老师 时常觉得似乎有些读书无用了 也许,有人会说读书多少不能与收入挂钩 可是,收入太少生活就会拮据 房子那么贵,何时能拥有理想的家呢 有当中学老师的同学 一年10多万的收入 而我们博士毕业当了大学老师 还不及人家的一半 这么多年的努力与付出 就是这样的结果 工作上压力很大 要做好教学工作 又要搞好科研工作 一个人要分担诸多角色 时常感叹 太诸多的角色当中 哪个也没做好 作为一名母亲 我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在儿子身边 作为一名妻子 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做家务,与老公悠然度假 作为一名女儿 我不能在父母身前尽孝 作为一名老师 我未能全情投入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 我无法取得突破性成绩 所以, 觉得很可怜 可怜是自己没有一个角色能全情投入 做到自己的最好 精力有限,压力无限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发展世态 如果一心教学,科研就会耽误 如果一心科研,教学就会受到影 真不知有几人能双肩或多肩挑 而且哪方面有做的很好 相信有很多人 但是不相信我会做的到 至少现在做不到 太辛苦了,实在是辛苦! 时常在想 如果当初自己也当个中学老师 过着舒服的生活 不也挺好的 非得考什么博士呀 博士毕了业 也不过如此 幸福感严重缺失 在幸福感严重失的情况下 又何谈有所作为呢 每天都忙忙碌碌的 最后,身体机能出了问题 赚点钱不够去医院的 体能的提前透支 让许多人提前衰老 看来我有点悲观 加油吧!小玲子 做到自己的最好吧!
2970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下水流动和补给更新模式的水文地球化学示踪
kejidaobao 2011-2-28 15:47
地下水是地球上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全球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分布广泛、水量和水位动态相对稳定、水质较好、便于开发利用和不易受污染,是农业灌溉、工矿企业和城市用水的重要水源。 地下水中的化学组分(包括水化学离子和同位素等)蕴含了地质历史发展演化的一些证据,将其作为地下水流动和补给更新过程的示踪剂时,其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能够很好地反映和刻画区域与局部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特征。因此,地下水中的化学成分组成不仅能反映水质问题,而且在地下水量和地下水文过程研究中也有重要作用。基于此,用水文地球化学技术和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地下水的相关水文过程进行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冲洪积平原和盆地地下水中的各种水化学成分通过输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获取,并通过水—岩作用或与岩层中的水混合而发生变化,其中的钙(Ca)和锶(Sr)及其同位素在揭示水—岩作用和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研究北京平原区300m以内的第四系地下水中的Ca和Sr及其同位素的空间分布,以及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探索了它们的来源和浓度受控因素,进而为地下水流场、年龄和滞留时间的定量研究及率定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刻画地下水的流动和补给更新模式提供了佐证。 《科技导报》2011年第6期17~20页刊登了翟远征、王金生等的论文“北京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中水—岩作用的锶同位素示踪”。本期封面中,底图反映了自然界地下水补给、径流、储存和排泄的一般规律,模型底图勾勒出的线条和标出的数字反映了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地下水流动和补给更新模式进行示踪的基本原理,以及几个重要相关参数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图中数字指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的数据一般要小2个数量级。图形由翟远征绘制,数据由“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循环再生能力研究”课题组提供。本期封面由严佳君设计。(责任编辑 吴晓丽)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3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文翻译]大陆的形成(Science观点:When Continents Formed)
热度 1 chunyinzhou 2011-1-14 15:05
原文citation:Dhuime, B., Hawkesworth, C. and Cawood, P., When Continents Formed. Science, 331(6014): 154-155. (译文) 大陆地壳的形成时间和过程仍然是地球科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目前已广泛认识到富集微量元素的大陆地壳和亏损上地幔是两个互补的储库,并且大陆地壳是从亏损上地幔生长而来(1,2)。当有新的大陆地壳产生时Nd和Hf同位素模式年龄会有所反映(2),通常会计算由亏损地幔形成的地壳的年龄(如图左)。这意味着亏损地幔与起源于地幔的新形成的大陆地壳物质具有相似的同位素组成。然而,岛弧岩石以及新形成的大陆地壳与亏损地幔的同位素组成却是不相同的(3,4)。我们认为模式年龄应该用新形成的大陆地壳的成分来计算,新大陆地壳通常比亏损地幔在同位素组成上更加富集。 质量平衡计算显示,至少80%的大陆地壳是沿着破坏板块边缘形成的(5)。这意味着应该使用沿破坏板块边缘形成的岩浆去约束新形成的地壳的同位素组成。来自现今岛弧地区的Hf同位素记录,相对于沿活动大陆边缘形成的岩浆,更代表了来自地幔的新地壳的同位素比值,活动大陆边缘的岩浆则倾向于地壳混染作用。岛弧地区Hf(和Nd)同位素比的平均值比现在的亏损地幔的值要低(如图右)(3,4,6,7),主要是由于俯冲下去的沉积物的作用(3,4,8)。 锆石是目前仅有的可适用于地球早期5亿年历史的记录,锆石U-Pb和Hf同位素原位分析技术的发展对于大陆地壳的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Hf同位素比表示为 Hf ,表示样品中 176 Hf/ 177 Hf比与球粒陨石均一储库(chondritic uniform reservoir, CHUR)的偏差比乘以10 4 。目前已有数以千计的分析,而且沉积物和沉积岩中的锆石比火成岩中的锆石提供了更加代表性的记录(1)。对世界范围内众多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和结晶年龄的分析显示,只有非常少的锆石数据接近亏损地幔(1),并且具有与结晶年龄相似的模式年龄。例如,目前已达成广泛共识,新地壳形成于27亿年以前的晚太古代(9),但是晚太古代样品数据均在亏损地幔线以下(1)。这再次说明不能使用亏损地幔组成来计算大陆地壳形成的模式年龄,而应该使用从地幔形成的代表新大陆地壳物质的同位素组成来计算(如图左)。 (译者注: Hf =( 176 Hf/ 177 Hf sample - 176 Hf/ 177 Hf CHUR )/ 176 Hf/ 177 Hf CHUR 10 4 见White,Isotope.Geochemistry,2003) 现今平均新地壳组成的最佳估计值为 Hf =13.21.1,是世界范围内13个现代岛弧的加权平均值(如图右)。新大陆地壳的长期演化如图中左区红线所示。其线性演化趋势与大陆生长模型是一致的,即新大陆地壳是沿着破坏大陆边缘不断连续产生的(1,10)。只有相对少数锆石数据(2%)分布于亏损地幔和新大陆曲线之间(1),表明先前存在的地壳物质与幔源原始大陆地壳的作用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特征,至少从30亿年前板块运动和超大陆运动开始(11)。 由新地壳组成计算出的模式年龄比传统由亏损地幔计算出的模式年龄更年轻达3亿年。因此,新地壳年龄与地质记录更吻合,这也开启了以放射性同位素为基础的地壳演化研究的新思路。 References 1. C. J. Hawkesworth et al., J. Geol. Soc. London 167, 229(2010). 2. D. J. DePaolo, Nature 291, 193 (1981). 3. W. M. White, P. J. Patchett, Earth Planet. Sci. Lett. 67,167 (1984). 4. C. Chauvel, E. Lewin, M. Carpentier, N. T. Arndt, J.-C.Marini, Nat. Geosci. 1, 64 (2008). 5. R. L. Rudnick, Nature 378, 573 (1995). 6. V. J. M. Salters, A. Stracke, Geochem. Geophys. Geosyst.5, Q05B07 (2004). 7. R. K. Workman, S. R. Hart, Earth Planet. Sci. Lett. 231,53 (2005). 8. T. Plank, J. Petrol. 46, 921 (2005). 9. K. C. Condie, Geophys. Res. Lett. 22, 2215 (1995). 10. S. R. Taylor, S. M. McLennan, The Continental Crust: Its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Blackwell, Oxford, 1985). 11. P. A. Cawood, A. Krner, S. Pisarevsky, Geol. Soc. Am.Today 16, 4 (2006). (原文见Science网站: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1/6014/154.full ) 或在此下载附件: When Continents Formed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8659 次阅读|4 个评论
Isoplot小缺陷
热度 1 huaning 2010-6-7 12:47
Isoplot是同位素年代学家熟知的软件,为同位素年代学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自学会使用ArArCALC后,我们的Ar-Ar数据计算和作图都采用ArArCALC进行。 由于评审专家要求进行对比,我们把一个样品的数据分别用IsoPlot 3.4 (for MS Excel版本)和ArArCALC 2.4进行计算和作图,结果发现: 1. 两个软件计算结果一致(包括年龄值、误差和MSWD)。 2. 不管输入误差是1 sigma还是2 sigma, IsoPlot总是给出2 sigma的误差。 3. IsoPlot 3.4的误差椭圆大于1 sigma 而小于2 sigma (约为1.5 sigma), 且以图形的形式悬在Excel图上,当Excel图坐标轴变化时,误差椭圆不随之变化,换句话说,坐标轴的范围的改变将导致错误的等时线图。而ArArCALC表达准确,误差椭圆会随坐标轴改变而相应地发生改变。见下图。 02SH 03G J = 0.004634, error 0.15% 39 Ar/ 40 Ar 1 sigma 36 Ar/ 40 Ar 1 sigma 0.006625 0.000118 0.001991 0.000047 0.005911 0.000357 0.002115 0.000043 0.003928 0.000122 0.002501 0.000037 0.005843 0.000154 0.002107 0.000049 0.005464 0.000160 0.002280 0.000038 0.004227 0.000106 0.002508 0.000034 0.004107 0.000177 0.002500 0.000077 0.004343 0.000208 0.002432 0.000053 0.004587 0.000197 0.002431 0.000034 0.004969 0.000206 0.002340 0.000042 0.005178 0.000126 0.002332 0.000034 0.005470 0.000212 0.002180 0.000043 Ar-Ar反等时线图(ArArCALC图覆盖在IsoPlot图上) 图注:红色误差椭圆(黑线)是Isoplot给出的,蓝线误差椭圆是ArArCALC给出的,前者明显大于后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714 次阅读|2 个评论
晒十七年前的痴趣 “生物核反应假说与验证”
热度 1 zpf220 2010-5-4 22:02
文题生物核反应假说与验证 ,我是在93年提出。当时和高血压所合作《氨基酸在不同的人体中的代谢》实验研究 ,发现血样中同位素丰度远高于理论值。于是,展开了一系列的排除干扰(GC/MS衍生化测试)的实验研究。目的是想弄清楚事实,如果实验可靠,表明存在二种可能性:1在人体内同位素会聚集2人体内可能存在生物核反应。几十例实验结果的指向完全不符合人类现有的认识和理论。但是文题遭到大部分同仁的异议,如痴人说梦。 相关的血液同位素实验,我关注到电视上曾介绍一位美国博士也一直在研究,他选择的是钠同位素,抽自己的血测定,结果没有出现他期望的同位素变化。我选用的是钾同位素FDMS 方法,结果确实不同理论值,但稳定性差,得不到有说服力的一批数据。 90 年代的上海也没有可供实验的更好的方法。后来有了 ICP-MS 的方法,打算进一步进行实验,由我牵头组织多学科的教授和博士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摘要: 为了揭示人体核反应及对人体潜能进行探索,本项目研究:人体血液中的氨基酸分子和钾元素在血液循环中的同位素变化。 虽有核研所的科学家来信邀请讨论,但是 我的申请未果 。在和Y博导的讨论和建议下,我改选鸡蛋孵化前后,作为一个封闭系统,测定其非挥发性元素变化。前期实验表明孵化后钙元素增加了,铝元素减少了。那是一个很令人兴奋的结果,不过需要大量实验进一步来证明。实验也碰到不少困难:鸡蛋灰化难,灰分易损失;没有专用实验室,预处理灰化过程,气味很臭,影响同实验室的老师。 用工资支撑了一段时间的实验后,加上实验教学工作很忙,还要照顾到家人和孩子,研究工作也就慢慢停了下来。作为工作小结,我在国际会议发表了一篇相关工作的论文 。 后面的篇幅还会提到这项研究,那是和一位美籍交大学者的合作,特别是实验用生物样品的选择有了突破,即满足了对非挥发元素而言是一个封闭系统,又满足了个体小容易重复的特点,因此实验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不过 那是15年以后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诸培奋等血清中的氨基酸及蛋白质降解产物的FDMS分析,质谱学报,1993,Vol.14No.1,p54-57 PeifenZhuEct.GASCHROMATOGRAPHIC/MASSSPECTROMETRICMEASUREMENTOFDEUTERIUM-LABELLEDVALINE,LEUCINE,ISOLEUCINEANDPHENYLALAMINEINTHEHUMANBODY,ORGANICMASSSPECTROMETRY,1991,P163-618 PeifenZhuEct.INTHEPROCESSOFEGGHATCHED,THEQUANTITATIVECHANGEOFELEMENTSBEINGCONFIRMED,PROCEEDINGSOF34THIUPACCONGRESS1993,BEIJING,CHINA,P194 说明 : 生物核反应假说模型: -E(u) P+e==================n +E(ū) 其中,p质子;e电子;n---中子;E---能(+E推斥能,-E吸收能);u中微子;ū反中微子 生命过程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完成生物学功能,本人工作研究氧外层电子2 到2 ,细胞内外K41/39()到K41/39()在呼吸和血液循环中存在生物核反应的证明。 对此也适用爱因斯坦质能转换E=mc2公式。已有实验结果表示了在细胞增殖裂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生物核反应。有利人类进一步认识生命:诞生、成长、疾病、衰老和健康长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38 次阅读|2 个评论
Isotopic distribution pattern
yuzhan 2010-2-7 13:34
计算Isotopic distribution pattern的方法有很多,最基本是算二项式系数,简单的还可以,元素种类多一些,每种元素所含的同位素数目多于两种,这个就很麻烦了。而且即使计算出来了,得到的成千上万个数据中,有用只有那几个而已。所以,在这方面,简化的算法最好。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利用FFT的方法,最初的方法由Rockwood 等人提出的,发表在AC,1995,27, 2699与AC,1996,68,2027等. Decon2LS( http://omics.pnl.gov/software/Decon2LS.php)中的mercury使用的就是这个方法,感兴趣的可以下载它的源代码研究研究。 另一个简化的方式是由Kubinyi提出的,发表在Analytica Chimica Acta , 247 (1991) 107-119。最初是使用basci写的。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Michael J. MacCoss教授用VB写的IDCalc即使采用了这个算法。这个算法很简单,计算起来速度很快。日本电子(JEOL)的masscenter中的 isotope simulator 似乎也是采用这个算法做的。 另一个比较另类的是thermal的xcalibur,2.0之后的xcalibur提供了,根据分子式模拟同位素分布的功能,但是我感觉似乎是采用计算二项式系数的方法。如果输入比较大的分子式例如C3900H4902N1500 O2401P400,将会导致xcalibur的崩溃。建议thermal在下一个版本中修改这方面的算法,使之适应面更广些。
个人分类: 质谱|5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里雪轻
liym 2008-11-27 22:06
2008 年 11 月 26 日,清晨推开窗口,发现外面的世界已是银妆素裹,白茫茫一片。清爽的空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整个人都觉的精神抖擞,有一种想冲到雪里去的欲望,按崔建的话说就是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 兰州分院雪景 对于雪,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大家也都见过,当然个别南方人可能没见过。但是有一点大家可能不太了解,每个地方的雪其质量都是不同的,无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低到高、还是从沿海到内陆。 水循环示意图 水的分子式是 H 2 O ,氢有两种同位素 H 和 D ,而氧的两个主要稳定同位素是 16 O 和 18 O ,所以大自然中的水组成有: 1 H 2 16 O 、 1 H 2 18 O 、 2 D 2 16 O 、 2 D 2 18 O 等,原子量的差异造成了他们的质量不同。 一般来讲,在空中水蒸气凝聚成雨滴过程是平衡同位素分馏过程,因为水蒸气是在饱和(相对湿度 100 %)的状态下凝聚为水。生成的雨水相对水蒸气富集重同位素,而在降水过程中首先是富集重同位素水先降落。其变化主要有以下规律: 1 、纬度效应 纬度增加大气降水的 D 和 18 O 值都减少。 随着从海面蒸发的水汽根据纬度增加不断降雨的过程中,剩余的水汽中越来越亏损 D 和 18 O ,其雨水和雪水中的 D 和 18 O 值也越低。 2 、 大陆效应 从海洋开始,越向内陆,大气降水的 D 和 18 O 值越降低。 例如,广州,昆明和拉萨的年平均降雨的 D 值分别为- 29 ,- 76 和- 131 。 3 、海拔高度效应 从海平面到最高的青藏高原,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降水 D 和 18 O 值也在一直降低。 一般每升高 100m ,对于 D 值降低 1.2 ~ 4 ;对于 18O 值降低 0.15 ~ 0.5 。 4 、季节效应 季节不同,大气降水中同位素也不是同一样的。冬季相对夏季,大气降水就要亏损重同位素。这 主要是温度效应引起。夏季温度高,海水蒸发及云团形成(凝聚)过程同位素分馏小,因而造成夏季比冬季相对富集重同位素。 由于富集重同位素的水汽从沿海到内陆不断凝结降落,到了兰州这个海拔两千多米的地方, 大气降水 D 和 18 O 值已经相当亏损了,所以这里的雪要比沿海的雪轻! 本文数据图片来自 储雪蕾 《现代地球化学》讲义 感谢您的关注 请点此投票 谢谢
967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