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剧烈运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最新实验论文确证:剧烈运动不影响狂犬病疫苗的保护效果
yanjx45 2018-4-8 10:05
本人于 2012-4-13 在科学网发表的博文“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能饮酒或运动吗?”迄今 已有 46 , 0 12 次阅读。 在该文中,本人提出: 打了狂犬病疫苗后过于剧烈地运动 ,只可能死于运动过量或猝中,而不会死于狂犬病。 该文的批评对象,是当时国产狂犬病疫苗《使用说明书》中的一个 “注意事项”: “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 本人认为: “没有任何实验依据说明当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说明书中还应当保留关于饮食和运动方面的上述禁忌。 这样的“禁令”应写入“公民常识”,而不应写入“疫苗使用说明书”。 建议国家药典委员会在 2015年版药典出版时,从狂犬病疫苗说明书“注意事项”中删去关于饮食和运动限制的规定。” 然而, 2015年版的药典及国内疫苗生产厂家的相应说明书并未删去这些错误的规定。 在今年3月28日网上提前发布的最近一期的国际英文专业杂志《 Virolologica Sinica( 中国病毒学 ) 》 上,华中农业大学的狂犬病专家傅振芳教授等专门发表研究论文,以小鼠为动物实验模型,科学地证明了剧烈运动不影响狂犬病疫苗的体液免疫和保护效果。 该论文的题目是: 极度剧烈的运动不影响小鼠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体液免疫和保护效果 ( Exhaustive Exercise Does Not Affect Humoral Immunity and Protection after Rabies Vaccination in a Mouse Model. ) 该论文的 摘要 : 狂犬病是最危险和最广泛传播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特点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和高达 100 %的病死率。 接种疫苗是预防人类和动物狂犬病的最有效方法。 在这项用小鼠作动物模型的研究中,考察了在接种灭活狂犬病疫苗后一次极度剧烈的运动的影响,从而研究极度剧烈运动与体液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与接种后没有参加运动的小鼠相比,接种疫苗后进行过极度剧烈运动的小鼠在用致死性狂犬病毒攻击后,在体重变化、病毒中和抗体( VNA )效价、抗体亚型和存活率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异 。 这项研究表明,极度剧烈的运动不会降低狂犬病灭活疫苗的保护效果。 该摘要的英文 原文 : Rabies i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and widespread zoonosi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severe neurological signs and a high case-mortality rate of nearly 100%. Vaccin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event rabies in humans and animals.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haustive exercise and th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after immunization with inactivated rabies vaccine was investigated in a mouse model with one-time exhaustive exercise. It was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mice with no exercise after vaccina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ose with exhaustive exercise after vaccination on body-weight changes, virus-neutralizing antibody (VNA) titers, antibody subtypes and survivor ratio after lethal rabies virus (RABV) challenge.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exhaustive exercise does not reduce the effects of the rabies inactivated vaccine. 原文的出处: Virol Sin. 2018 Mar 28. doi: 10.1007/s12250-018-0026-1. (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594957 ) 附录:本人 2012-4-13 在科学网发表的博文: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能饮酒或运动吗?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558691.html ) 目前国产狂犬病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中, 都包括如下“注意事项”: “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 许多网友都提问: “为什么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后不能饮酒、不能剧烈运动?” 有些“恐狂症”患者更是忧心忡忡:“接种疫苗期间 饮酒、喝浓茶、吃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是否会抑制 抗体产生?是否会使疫苗失效?是否会因此而送命?” 疫苗说明书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统一制定的,说明书“注意事项”中的上述引文源自最新版 (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 细心的网友们发现,国外生产的狂犬病疫苗的说明书中就没有这些禁忌。如进口的 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维尔博)和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瑞必补尔)的中文和英文说明书中,都没有提到饮食和运动方面的禁忌 (唯一提及的禁忌是 “ 接种期间应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疟药 ” )。 目前国内外的狂犬病疫苗 都是按照 WHO统一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的。 为什么在打了狂犬病疫苗后,只有中国的药典规定了这么多禁忌,而外国的说明书中对此却只字不提呢?有网友问:“ 为什么全世界人民都不怕,只有中国人民怕这怕那呢? ” 遍查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找不到规定上述饮食或运动限制的科学依据。 据推算,即使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使动物 (或人)醉酒甚至酒精中毒死亡的程度,也不会对抗体的产生和活性产生明显影响。 所以打了狂犬病疫苗后饮酒,可能死于酒精中毒或醉驾,但不会死于狂犬病。 打了狂犬病疫苗后过于剧烈地运动,只可能死于运动过量或猝中,而不会死于狂犬病。 所以 这样的“禁令”应写入“公民常识”,而不应写入“疫苗使用说明书”。 国内某大型疫苗生产厂家也认为,“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过因为吃辛辣食品而对疫苗造成影响的病例”,“ 刺激性食物 不会影响抗体的免疫效果,但可能使不良反应加重,也就是说不管是使用国产还是进口疫苗,如果发生了不良反应,那么吃了辛辣的食物可能会加重不良反应。” 中国 30年前的狂犬病疫苗是用动物脑组织生产的,要在半个月内打14-21针,每次接种2ml粗制脑组织,副作用大,饮酒和剧烈运动等行为可能会加大副作用,所以当时的疫苗说明书明确规定: “ 不可饮酒、喝浓茶及吃有刺激性食物,应避免受凉感冒或剧烈运动或劳动 ” (引自 1979年 卫生部《生物制品规程》 )。 最近 30多年来,中国的狂犬病疫苗都是用细胞培养方法生产的,而且经过浓缩、纯化处理,只打5针或4针,副作用极小。但 现在国产疫苗的说明书却仍然还是照抄 30年前的 。 没有任何实验依据说明当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说明书中还应当保留关于饮食和运动方面的上述禁忌。 建议国家药典委员会在 2015年版药典出版时,从狂犬病疫苗说明书“注意事项”中删去关于饮食和运动限制的规定。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14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每天吸入多少PM2.5危险颗粒?
duke01361 2013-1-15 23:19
你每天吸入多少PM2.5危险颗粒? 据估计,平均每个成年人在安静(不剧烈运动)的时候,每分钟与环境发生的空气交换量约为7到8升,这样算下来,每天就会有1万1千升空气会进出你的肺脏。 如果按照北京市发布的空气中PM2.5颗粒浓度水平计算(根据全市3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数据显示,1月14日傍晚,除了西北部八达岭地区空气中度污染外,其余地段皆为重度或严重污染。14日中午空气中PM2.5的浓度一度下降,由前天每立方米最高达900多微克,降至200至400微克之间),那么你如果生活在北京的天空下,你每天应该吸入的PM2.5的量: 你每天应该吸入的PM2.5的量等于11000升x900微克/1000升(1立方米等于1 000升) 恭喜你!你每天会吸入9900微克 近似等同吸入0.0099克 如果最近6天你全在北京的室外,那么您会把0.0594克PM2.5收入您的肺脏,假入您的血液为5升左右,那么您的血液PM2.5浓度约为:0.01188克/升! 这个血PM2.5浓度是指您什么也不做,闲呆着时候的收获!如果您参加了旨在健身的运动,那么您的PM2.5收获会更丰! 即使您停留在室外,只是仰望一下雾蒙蒙的天空,那么你每分钟吸入的PM2.5颗粒将会为6.3到7.2微克,一分钟的停留能使您的血pm2.5浓度达到1.2~1.4微克/升. 这样的空气环境已经不再适合健康居住的标准。
个人分类: Science in action|4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的思考
热度 2 echo2010 2013-1-9 11:36
2012年之所以觉得特殊,是因为很多人在渴望和期盼,还有恐惧的世界末日没有来。末日论者并没放弃,继续着这样的预言。这次是太阳黑子的剧烈运动影响地球。于是地球发生磁极的转换,地球停转等等。地球上所有的通讯卫星失去作用,地面停电等等。额,如果这是真的,之于我算真的末日了。呵呵,现在没有电不能上网的生活,的确不堪忍受。 2012年开始上环境工程本科的课程,教CAD。郁闷的原因是在于,这样的课程想上难一点的话,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据库概念全无。而且课程时间短,完全没办法补这些基本概念进去。如果简单上的话,感觉对学生的智力是一种挑衅。谁能不知道怎么去玩一个软件呢?区别是想玩还是不想玩,而已。对于年幼就接触电脑的90后,所思所想其实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想上好这样的课,我还在思考。 2012引发的思考其实远不及此,只是有的话却说不出口了。
3300 次阅读|7 个评论
蚍蜉也凶狠
热度 3 liaoxiaolin 2012-8-13 06:52
蚍蜉也凶狠
2010年7月10号上午10点左右,我和实验室的同学在野外采样,突然右手相继遭遇一前一后两阵刺痛,凭经验知道是被蚂蚁咬,于是本能的挠,和平常一样手指会发酵一样肿起来。但是这次有点不同,手指的痒痛很快牵动全身的搔痒,脸开始红热。奇痒难耐,只好叫一起采样的Cassandra过来帮我看看,我的脸开始肿起来,她立马报告老师。因为我之前有青霉素过敏导致的红肿,心里清楚应该只是过敏症状,很淡定。但是老师很紧张,再加上Cassandra夸张地形容(她说我当时的厚度是平常的两倍),老师决定停止采样,所有人(加上我共四人)带我返回并紧急联系基地中心。当时我们所到的样地隔出发点约有半个小时的路程,老师一路上让我平静呼吸,并用毛巾蘸上水让我保持身体温度 不要过高。当我们到达出发点时,基地人员到达,简单的对我进行体检,可能是环境过高加上剧烈运动,毒素随血液蔓延很快,我的双腿也都是一片片的红丘疹。呼吸心跳血压都正常,但为了安全,基地人员打电话叫来急救车,我第一次因为两只蚂蚁被抬上急救车。接下去的急救措施比较厉害,用蒸馏水稀释我体内的蚁毒,我的身体由发酵的包子变成了紫色的的皮包骨(我的血液被抽出,蒸馏水被注入)。后来又给我注射了一些药剂我就渐渐听不见看不见了。在急救室呆了很长时间,插着心电图之类的仪器,一直等到医生允许离开。那次事件后,每次出野外我必须带上急救药品,出现类似情况,可以立即向大腿处扎针,避免生命的危险。 2012年8月11日早晨上午10点左右,我站在一棵树下照相,脚上一阵刺痛,我很有经验地俯身乱捏一阵,仔细看时它已被我弄得粉身碎骨了。也许脚离心脏比较远,加上温度不高,反应不是很剧烈;但是我的脚踝处还是很快的出现红丘状。第二天我的脚部开始肿起。 你一定以为我是小题大做或者我的体质太过敏感,平常看到的那么丁点大的蚂蚁,怎么可能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其实咬我的蚂蚁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个体比较大的火蚂蚁(fire ant) , 他们的 蚁巢很容易辨别,就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当蚁丘受到破坏时,入侵红火蚁将异常愤怒。其可用后腹部的尾刺进攻入侵者,一般被蛰刺后次日会有水疱出现。”我采样和照相的时候就不小心踩到了他们的巢穴,导致他们愤怒的攻击。 到网上搜索的时候,发现受火蚁之毒的并不只有我一个,被急救的也大有人在。下面是 从网上搜到的 ” 遭火蚁叮咬的基本症状 当蚁巢受到外力干扰时,红入侵火蚁会迅速的攻击入侵者,工蚁会以大颚紧咬着皮肤,且利用其无倒钩的螫针连续针刺 7至 8次,将毒囊中大量的毒液注入 1.灼热与痒的感觉:毒液中有高浓度的毒性物质,立即会引发剧烈的灼热感,此种灼热与痒的感觉将持续 1小时以上。 2.形成水泡状: 4小时后在被螫处将会形成水泡状,此白色脓泡将会持续许多天,大部分的人会在10天左右便可以复原,但通常会留下一些疤痕。 遭入侵红火蚁叮咬后的基本处理步骤 1.先将被叮咬的部分进行冰敷的处理,并以肥皂与清水清洗被叮咬的患部。 2.一般可以使用含类固醇的外敷药膏或是口服抗组织胺药剂来缓解搔痒与肿胀的症状,但尽量于医生诊断指示下使用上述药剂。 3.在被火蚁叮咬后有较特殊的生理反应(如全身性搔痒、荨麻疹、脸部躁红肿胀、呼吸困难、胸痛、心跳加快等症状时),必须尽快找专业皮肤科或过敏专科医师就诊。若是本身便是患有过敏病史的人被火蚁叮咬,需紧急求助于过敏症专科医师。“ 我要试试肥皂洗衣粉疗了。 ************** “蚍蜉撼大树”,”蚂蚁吃大象“, 越小的生物,他们的威力往往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3858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中医“气”的概念与定义(中外学界的定义)
热度 7 xupeiyang 2011-7-5 11:23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气 英文名称: qi 定义: 中医学中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根本、最微细的物质,同时也具有生理机能的含义。 在中医学术语中,气与不同的词合用表达各种不同的意义。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 (一级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 (二级学科);气血津液精神(三级学科)  气是流动着的世界三元素“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 气的基本概念   (一) 气是构成 宇宙 的最基本物质。 气在宇宙中有两种形态: 1. 弥漫而剧烈运动的状态,由于细小、弥散、加上不停的运动,难以直接察知,故称“无形”。 2. 凝聚状态,细小而弥散的气,集中凝聚在一起,就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故称“有形”。   (二)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三) 气是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 的最基本物质。 http://baike.baidu.com/view/60989.htm 主题词: 气△ 英文名称: QI (VITAL ENERGY) 树状结构号: TA12.15.15+ 标引注释: 属气血; 指流动于体内, 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 或泛指脏腑机能 历史注释: 95; 1987-1994气(中医) 检索注释: 用气(中医)检索1995前文献 树形结构1 气血津液 气血 气 宗气 中气 正气 原气 营气 卫气 经气 精气 http://sinomed.imicams.ac.cn/zh/m/detailz.jsp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2011 MeSH MeSH Descriptor Data Return to Entry Page Standard View. Go to Concept View ; Go to Expanded Concept View MeSH Heading Qi Tree Number I01.076.201.450.654.558.520.300 Tree Number K01.752.730 Annotation Qi defic goes here Scope Note 概念与定义 The vital life force in the body, supposedly able to be regulated by acupuncture. It corresponds roughly to the Greek pneuma, the Latin spiritus, and the ancient Indian prana. The concept of life-breath or vital energy was formulated as an indication of the awareness of man, originally directed externally toward nature or society but later turned inward to the self or life within. (From Comparison between Concepts of Life-Breath in East and West,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Medicine - East and West, August 26-September 3, 1990, Shizuoka, Japan, pp. ix-x) 中文翻译定义见: 气(中医) http://epub.cnki.net/grid2008/MainWordDict/dict_search.aspx?Page=10topicType=%e4%b8%bb%e9%a2%98%e8%af%8dsearchWords=QI Entry Term Ch'i Entry Term Life-Breath (Philosophy) Entry Term Vital Energy (Philosophy) See Also Yang Deficiency See Also Yin Deficiency See Also Yin-Yang Allowable Qualifiers HI History Note 2002(1997) Date of Entry 19960610 Unique ID D019413 MeSH Tree Structures Social Sciences Anthropology 人类学 Anthropology, Cultural 文化人类学 Culture 文化 Medicine, Traditional 传统医学 Medicine, East Asian Traditional 东亚传统医学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中国传统医学 Qi 气 Meridians Yin-Yang 阴-阳 Humanities Philosophy 哲学 Esthetics + Ethics + Existentialism Life + Logic + Metaphysics Philosophy, Dental + Philosophy, Medical + Philosophy, Nursing + Postmodernism Qi气 Symbolism + Thanatology Utopias Vitalism Yin-Yang http://www.nlm.nih.gov/cgi/mesh/2011/MB_cgi
个人分类: 中医药学|5529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