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努力学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未来教师(4):学生的选择
热度 1 qiaoqiao1980 2017-1-1 18:45
如果有希望,谁会选择放弃? 学习需要专注、刻意练习和规划,每一样都不是愉快的,甚至会很痛苦。但是学习本身的确可以让学习者获得少量快乐的感觉,尤其是学生感觉自己真正获得进步的时候,这种快乐甚至非常强烈。 传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痛苦,而不是快乐,这是很多学生放弃学习或者无法努力学习的原因所在。 应试教育就是以在考试中,尤其是在最后的高考中,获得高分为唯一目的的教育机制。虽然说,这个目的有点偏激,但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实际上是没有问题的。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不断的在曲解这个目的,使得我们在应试教育中很难剩下什么,正所谓过犹不及。这样的一种方式,反而让学生更加厌恶学习,尤其是学校教育。 对于学习,几乎所有人的直接反应就是,考试考什么,学生学什么。 这样一种反应才是最有意思的心理现象。为什么我们会像草履虫一样,把教育和学习看的如此简单呢? 首先是学生的问题。学习不轻松, 大部分学生在没有额外帮助的情况下很难达到及格水平 。虽然在高中之前的阶段,学习成绩会显得很高,但是却是以不理解为代价的。所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把努力放在直接看起来可以提高成绩的事情上来 ,似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考试考的是题,那么学的就是做题,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 其次是教师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从事教师行业的不容易,教师本身基本上很多不是学习的佼佼者, 对于怎么把学习学好这件事情一直不了解 ,进入这个职业也是很多无奈,生活压力很大,学生看起来也实在是太笨,除了反复的做题,老师还能做什么呢?尤其是现在,有些老师希望辅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收入,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考试考的是题,那么教的就是做题,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 至于家长,还是学校的管理者们,对此也不会有什么意义。如果学生不会解题,如果老师不教学生解题,毫无疑问这是极其错误的。 可以说,这一切都没错。问题是我们想的太简单,结果是大量的学生并不会解决问题,对于学习的知识也没理解,然后自身的素质也没提高。所以最终我们会得到一个比太阳从东边升起还更加正确的经验真理,大部分学生是不会学习的,是愚蠢的。 原因在后面的文章中会进一步揭示。这里我们来谈学生的选择。 学习的痛苦和无奈,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压力。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学生是付出最多的,也是得到最少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来参加“被教育”这个超级烂的游戏,除了告诉你要认真听课,跟着老师好好学习,就什么说明都没有了。 学生在学习,这谁都知道。但是什么是学习,怎么学好习,从学生到家长,从老师到教育专家,从教育官员到媒体,却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来关心这件事情。 有的学生,无意之间了解了一些学习的秘密,被称为聪明。而更多的学生,对于学习根本就不了解,成为了教育的牺牲品,被称为愚蠢。 这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新的技术革命,当然还有新的学习科学的研究,一些事情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还不到20年,在中国甚至还没有引起关注。但是变化的确发生了。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提供帮助的不再是老师,还有很多学习资源可以帮助他们。尤其是当下,很多老师更在乎的是学生身后家长的钱财和能力的时候,很多学生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这是一个时代的变革,这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只要学生和家长,稍微明智一点,不管是当下的学习困境,还是未来的工作,我们都有了新的可能。 这是一个新的故事。 除了我们自己,谁能来拯救我们呢?
个人分类: 我爱我师|2792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学中弥漫着一种‘瘟疫’---懒学
热度 11 lin602 2015-12-29 06:50
科学网上大多数是大学教师或研究生及少量的本科生,以教师为主,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及管理人员,甚至还有院士与校、处领导,大家对目前中国高校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态度有深刻的体会。 ‘懒学’(懒得学习)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大学生学习的‘常态’(已经不是新常态了)!而且象‘瘟疫’一样,同学间传染,上届传给下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校园文化。 与不同学校的教授、已经工作的许多高校毕业生因为工作或其他机会一起聊天:学生不爱学习、不肯学习、上课玩手机、下课打游戏谈恋爱已经非常严重。 反正进大学门最后基本上都能够拿着毕业文凭与学位证书出校门,从文凭上看没有任何差别,都盖着学校的大印与校长的签名章。从证书的角度,含金量是等同的。 考试不合格可以补考,有时候还专门给办个补习班,补考不及格可以重修,重修考不及格还可以补考,实在不行最后还有个清考(有的学校清考可能近期取消了),即使没有拿到文凭,毕业后还有机会再补考。 至于找工作,一是车到山前必有路,二是家庭可以提供帮助,三是学习好不如情商高与家庭背景好(许多官二代富二代根本不用愁工作,有些人毕业后家里就给注册公司当上了小老板)。 加上目前社会中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以及学习好不见得最后发展好的‘理论’对校园的浸蚀。 总是有些学生愿意多学习的,如果宿舍学习气氛不好,他们只能到图书馆或教室中寻找一个安静属于自己学习的地方。 君不见,课堂上充满着‘低头族’(看手机);教室的白墙上一片片‘墙文化’,上面有情感表达,有考试内容,还有人物漫画;不少宿舍中几人电脑游戏的大战如火如荼;校园中目中无人搂抱在一起情侣成双成对;......... 有的学校规定上课手机集中存放,有的学校要求学生上自习,大多数学校要求教师上交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是‘二头小中间大,成绩正态分布,不及格率一定要控制好’。当然还有不少学校搞一些演讲、座谈、励志、参观等活动,目的就是改进校园风气,促进学生努力学习。 但是,这种‘瘟疫’却有增无减,而且还有所发展与扩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想起2003年的sas,不下重拳采取严格措施,那种传染病是压不住的。 中国大学中弥漫着的‘懒学’,没有教授治校,没有学术至上,没有宽进严出,没有一定的淘汰率,不对教师队伍的思想品德有所要求,不改善大学教师的生活待遇(生活有忧,心中就有气,就会想办法另外挣钱),不是有名望的教授负责制,要想彻底杜绝甚至改进都是不可能的。
3668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上一阶段解放,又进入奋斗阶段。
dgjun96 2015-4-2 19:03
经过几个月学习和复习,前几天终于考完了,但是感觉考得不好,可能是运气不好吧,报的老师都好几个他自己实验室人报考呢,我算是做备胎,而且还做几个人备胎。真是有点郁闷,自己努力,奋斗过了,但是就是差点运气,虽然结果不不好,算是也是努力过呢,自己不后悔,就是有点不平,因为这个老师要我做几个人备胎,有必要这样整人吗?你要是我一个人备胎,我能理解,但是你没有必要我做5个人备胎呢,这个备胎要我做的多么辛苦,真的有点气愤,我感觉着我一生命运多舛,有时真的觉得自己无能力,也许中国就是这样,可能很多事情要靠关系才办,能力固然重要,还是关系网最重要,在中国就得适应中国国情,不适应就是没有办法活呢。不管事情结果怎么样,摆好心态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好好奋斗呢,努力学习,加强自己技能,好好储能,也许有一天能派上用场,少点抱怨,多点坦然,人生肯定能精彩呢。
1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努力学习啊
热度 1 thesea 2012-4-14 21:40
越学越发现是空白一片
203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学以致用才能学得見效学有所成
wyc 2011-12-20 16:13
江泽民撰文:《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学习外语》 已有 84 次阅读 2011-12-17 17:38 | 个人分类: 理论学习 | 系统分类: 人文社科 | 关键词:江泽民 学习外语 江泽民撰文:《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学习外语》 2011年12月17日 15:0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学习外语》(序) 江泽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关注中国。为了更好推动事业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世界的了解,也需要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异彩纷呈的文明。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一个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世界,只能是一个各种文明相互交汇、相互借鉴,所有国家平等相待、彼此尊重、充满活力而又绚丽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尊重世界多样性,了解和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促进和加强同各国人民的交流交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努力学习外语。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历史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培育和发展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应该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让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有一个更为广阔深厚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努力学习外语。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地域辽阔,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平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中国发展必须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了解当代中国。我们应该积极向世界介绍我国基本国情,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民坚持的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努力学习外语。 语言是人类交流交往的重要工具。加强同各国人民的交流交往,需要在学好祖国语言的同时认真学习外语,领导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领导干部如果能够直接用外语进行基本交流,都来做促进相互了解工作,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我的体会是,直接的语言交流,哪怕是最基本的交流,其效果也要优于间接的语言交流。我说的是最基本的语言交流,要求领导干部都脱离翻译而去进行全面的语言交流目前是不现实的。 这些年来,中央为提高领导干部外语水平采取了不少措施。2001年至2002年,李岚清同志曾组织举办两次省部级领导干部外语学习班,我是很支持的。最近,中央组织部举办了省部级干部英语强化班。很多领导干部自己也在努力,外语水平总体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客观地讲,我们的领导干部外语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对外交往不断扩大的需要还不相适应,还要下更大气力来学习和应用。我衷心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都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认真学习外语,努力运用外语,掌握沟通技巧,积极开展工作。 学习外语,贵在坚持。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不容易,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只要把握规律,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就一定能不断有所收获。 这次,我请曾培炎同志主持编写了一份介绍我国基本情况的材料。外交部的同志将其分门别类地编写成适用于领导干部的外语教本,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看了他们编写的教本,写下以上这些话,是为序。 2011年9月28日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终班会和第二次阅读班会记事
zhumei185 2011-12-15 23:41
今天是我班今年最后一次自习,我去给他们开了今年最后一个班会。先是和班委会聊天,正好有个大二的周学姐(副班主任)在,我们一起聊了有一个小时,主要有两件事,一是关于期末考试,强调一下班委会需要努力学习,成绩不能让班里人看不过去;另一件事是关于班级集体活动,年终进行一次聚会,讨论时间安排在期末考试结束的两天内搞。然后就是和班委会瞎聊一会,气氛还是蛮好的。 班委会大约1个小时,然后就到班里去。首先,让周伟给大家讲了讲如何复习,以及奖学金的评比,尤其强调后面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需要首先拿到学校A B类奖学金才有资格参评。 接下来,我仍然坚持开了我们的阅读班会。先后有张超、吴帆、王爽、张博岭进行了各自文章的阅读。较上次阅读班会,这次每人只读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张超,给大家讲了社会上适用的一些做人原则,个人感觉在学生相处不太适合,就稍微纠正一点。吴帆读了一篇俞敏洪的文章,讲人不能畏惧艰难;王爽给大家讲了一个瘸腿狼如何在狼群立足(据她自己介绍,她和妈妈喜欢看一下大自然动物的纪录片,是有自己爱好的,值得学习);张博岭则是一个励志故事。这次的阅读很成功。由于有一个他们的学姐在旁,我没有过多点评,想来不太好,这有些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下次还是要好好表扬一下。最后,确定下一次阅读班会是明年入学后第一周周四。 阅读班会结束后,我又给大家强调目标:每个人在现在的最低目标就是考试过关,然后就是更高目标。自己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然后在考试周之前的两个周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 之后下自习之前的一段时间,我又办了一件事:让我们班长寒假背英语单词,说年后来看,并顺便制定陈磊也参加。 自习之后,我和学生们一起去他们宿舍,看看他们的宿舍情况。路上,和马晓霞一起聊聊近况。她因为刚考上大学那会一个亲戚给钱太少的事烦恼。因为亲戚给钱少,她父母有些不满,一直以来很是挂怀,这几天又在吵这事,闹得孩子也揪心。明明知道不应该对这种事上心和伤心,但是不由自主就是忍不住想。我开导她,还是不要太考虑这事,好好学习,学出个样来给人家看才是真的好。孩子很是上进,表态一定好好学,而且也要参加假期英语学习呢。 到学生宿舍,我把9号楼男生和2号楼女生宿舍情况看了看。临近睡觉,叠被子问题是无法确定了,只能看看卫生情况。班长所在的宿舍最差,被子和枕巾较脏(下次说说他们),其它宿舍感觉还好。张超和张博岭两位一起到各宿舍检查黑心棉,我跟他们一起去了3个女生宿舍就回家了。这两个学生都认真,相信能够做好。班长和陈磊一起又去自习了,看来学习积极性很高,真是不错。
个人分类: 班会阅读记事|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播]茶话:五十年力学记 @1949
Moviez 2011-12-7 11:56
今天试用了学校的数据库:大成老旧书刊全文数据库( http://www.dachengdata.com ),感觉这个以民国时期期刊为主要对象的宝库相当珍贵,对了解那段时期的人文风貌相当有益。数据库不但收录了大量时政杂志,还收录了难得的自然科学期刊,比如:《科学》、《科学趣味》、《科学画报》等,多爆了! 出于专业习惯,就随手搜索了“力学”关键词,其中一篇文章就是大法写的【五十年力学记】,发表于1949年第32期《茶话》杂志上,当然这篇文章与专业名词“力学”无关,所讲“力学”大概是努力学习的意思,其中的内容或许对我们有所启迪,故不敢独享,贴上博客,大家共赏~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04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