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走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古典解析之走近《白虎通义》
fqng1008 2020-9-23 09:55
《白虎通义》是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班固等人根据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经学辩论的结果撰集而成。因辩论地点在白虎观而得名。《白虎通义》继承了董仲舒以后今文经学神秘的唯心主义思想。它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对宋明理学的人性论产生了一定影响。 内容简介 《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共4卷,东汉班固撰。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令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参加者有贾逵、丁鸿、杨终、班固、李育、楼望、成封、桓郁等数十人,有今文经学家,亦有古文经学家。 这场大讨论的由来,一是由于古文经学出现之后,在文字、思想、师说各方面都同今文经学派发生分歧,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自西汉武帝时占统治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急需利用皇帝的权威制成定论,以压倒对方。二是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提出一整套“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后,用神学解释经学之风便愈刮愈烈,到西汉末年,封建神学和庸俗经学的混合物谶纬迷信盛行起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提倡,迅速弥漫于学术思想领域。 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皇帝也乐于出面,组织一场大讨论,以便使谶纬迷信和封建经典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神学经学化,经学神学化。在白虎观,博士、儒生纷纷陈述见解,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当时撰有《白虎议奏》,统名《白虎通德论》,后又命班固撰成此书。《白虎议奏》亡于隋唐时期,《通德论》亦渐废不存,独以此编传世。《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六卷,不载作者名氏;《新唐书•艺文志》亦载为六卷,始题班固之名;《崇文总目》载作十卷,凡十四篇;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作十卷,凡四十四门。今传本为元代大德年间刘世常所藏,共四十四篇,与陈氏《解题》同。但卷数却为四卷,与宋及其以前各家书目并不相同,盖历代有所分合所致。 此书为作者集两汉今文经学大成之作,主要内容为记述白虎观会议关于经学之议论,大部分为复述董仲舒的学说及基本观点,并有所发挥。关于天地万物生成,书中引图《易纬乾凿度》所说:“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阳唱阴和,男行女随也。”编造出了一套唯心主义的神学世界起源说;把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神学化,在这一神学世界观中。天地、阴阳、五行都是有意志的东西,“天之为言镇也,居高临下,为人镇也”;“地之言施也,谤也”,“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五行“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地之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其位卑,卑者亲事,故自周于行。尊于天也”。很显然,天是最高神,地是它的“妻子”,五行是它们生万物的材料,整个宇宙发展过程都是由最高的神安排的。 如此,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也就具有了封建伦理的性质。天造就了人,人就事事模仿天、指出“王者父天母地”,“天覆地载”,“上法斗极”;其对朝廷的事务。大到礼与刑,小到吃饭,都作了“王者法天”、“天人合一”的神学解释:由于天人是合一的,人坤是一体的,所以天与人就互相感应。 《白虎通义》在董仲舒的基础上,对三统说作了更详尽的发挥,认为“三统”是“本于天”的,“正朔有三。伺本?天有三统,谓三微之月也。明王者当奉顺而成之,故受命各统一正也”,指出“三统”循环,变的只是形式,旧王朝灭亡了,新王朝成立了。正朔、服色、都城等可以改变,但“三纲”、“五常”的大道却不能改,肯定“王者有改道之文,无改道之质”,三统循环论实际不止是封建一统不变论。关于性命论,书中认为,人是天研生,是“天之贵物”,人体象八封。人性生于阳,人情生于阴,人的寿命分为“寿命”、“遭命”、“随命”,三命均为天定。 并提出了“三纲”、“六纪”的伦理金条,“三纲”是“署为数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为“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认为“三纲法天地人,六纪法六合”,“六纪”是从“三纲”而来,是“三纲”之纪,把封建社会的伦理关系说成合乎天意的、永恒的自然关系。 关于学习,书中亦十分强调,但其所讲的“学”,不是学习客观世界的知识,而是学“圣人之道”,它把圣人描绘成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能与天地鬼神交通的人,所以,它对“学”的阐述,实际上是“神学知识论”:同时,又把《五经》神学化,指出“《经》所以有五何?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何以要学《五经》?“人情有五性,怀五常,不能自成,是以圣人象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如此,圣人为天的代言人,《五经》也就成了“天书”、“圣经”。全书大量引述纬书为论断根据,把神学、经学合为一炉,在董仲舒改造孔子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附加谶纬迷信成分,把儒学改造为神学,把孔子改造为学者与教主的双重身份,把儒家著作改造为《圣经》,给孔孟传统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增加了更多的神学内容。 特点 《白虎通义》今传本的内容分四十三门,有爵、号、谥、五祀、社稷、礼乐、封公侯、京师、五行、三军、诛伐、谏诤、乡射、致仕、辟雍、灾变、耕桑、巡狩、考黜、王者不臣、蓍龟、圣人、八风、商贾、瑞贽、三正、三教、三纲六纪、情性、寿命、宗族、姓名、天地、日月、四时、衣裳、五刑、五经、嫁娶、绋冕、丧服和崩薨,基本上将东汉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在其中。此书多是思辨之言,如卷一《爵》:‘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何以知帝亦称天子也,以法天下也?《中候》曰:‘天子臣放勋。’《书•逸篇》曰:‘厥兆天子爵。’何以‘言皇’亦称天子也?以其言天覆地载俱王天下也。故《易》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于此可见《白虎通义》全书的体例均是这种一问一答式,立说之意甚是明显。 《白虎通义》另外一大特点,就是全书引用的谶纬类书籍甚多。据统计,《白虎通义》直接引用谶纬的地方至少有26处,引用的谶纬书有《孝经援神契》、《孝经钩命决》、《论语比考谶》、《尚书刑德放》等等。此与当时东汉崇尚谶纬学密切相关,前以提及,概不赘述。总《白虎通义》所要表达的思想的核心,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宇宙观的社会政治观念。所以皮锡瑞先生言其是集今文经学之大成者,其不谬矣。 贡献影响 《白虎通义》问世以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它是由皇帝亲自钦定的,内容又包罗万象,在政治、思想、伦理等各个方面,都为人们规定了行为规范。《白虎通义》用阴阳五行来普遍地具体地解释世界的一切事物,大者如“三纲五常”,小者如婚丧嫁娶、日常生活现象,都可以用阴阳五行说去说明,不管如何牵强附会,如何荒唐,说者言之凿凿,听者深信不疑,使阴阳五行成了人们认识与解释世界的万能的“金钥匙”,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定式,这对学术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桎梏。 《白虎通义》融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与谶纬迷信于一体,企图统一经学,建立神学经学,并将其奉为永恒的真理,要人们世代相沿,习之、诵之,不许怀疑和批判,这只是统治者一厢情愿的梦想,历史发展的事实告诉,经学一旦发展为神学,它的生命力也就接近枯竭了,这是《白虎通义》给的启示。从这个意义讲,《白虎通义》宣告了经学的衰落,是经学走向没落与衰败的标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十八 子部二十八 杂家类二 《白虎通义》•四卷(通行本) 汉班固撰。《隋书•经籍志》载《白虎通》六卷,不著撰人。《唐书•艺文 志》载《白虎通义》六卷,始题班固之名。《崇文总目》载《白虎通德论》十卷, 凡十四篇。陈振孙《书录解题》亦作千卷,云凡四十四门。今本为元大德中刘世常所藏,凡四十四篇,与陈氏所言相符。知《崇文总目》所云十四篇者,乃传写 脱一四字耳。然仅分四卷,视诸志所载又不同。朱翌《猗觉寮杂记》称,《荀子 注》引《白虎通》天子之马六句,今本无之。然则辗转传写,或亦有所脱佚,翌 因是而指其伪撰,则非笃论也。据《后汉书》固本传,称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 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而《杨终传》称,终言宣帝,博徵群儒,论 定五经於石渠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 石渠故事,永为世则,於是诏诸儒於白虎观论考同异焉。会终坐事系狱,博士赵 博,校书郎班固、贾逵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即日贳出。 《丁鸿传》称,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楼望、成封、桓郁、贾逵等论定五经 同异於北宫白虎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主承制问难。侍中淳于恭奏上,帝亲称制 临决。时张酺、召驯、李育皆得与於白虎观,盖诸儒可考者十有馀人。其议奏统 名《白虎通德论》,犹不名通义。《后汉书•儒林传》序言,建初中,大会诸儒 於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 通义。唐章怀太子贤注,云即《白虎通义》。是足证固撰集后乃名其书曰《通义》、 《唐志》所载,盖其本名。《崇文总目》称《白虎通德论》,失其实矣。《隋志》 删去义字,盖流俗省略,有此一名。故唐刘知几《史通》序引《白虎通》、《风 俗通》为说,实则递相祖袭,忘其本始者也。书中徵引,六经传记而外涉及纬识, 乃东汉习尚使然。又有王度记、三正记、别名记、亲属记,则礼之逸篇。方汉时 崇尚经学,咸兢兢守其师承,古义旧闻,多存乎是,洵治经者所宜从事也。国朝 任启运尝举正其阙,作《白虎通擿讹》,见所自为制艺序中。今其书不传,所纠 之当否,不可考矣。 1. 《隋书》为隋唐魏徵、长孙无忌等奉救修撰,属纪传体史书,共四卷。《经籍志》为十志中的一志,李延寿等编,魏微删定。 《隋书•经籍志》系据《隋大业正御书目》和梁阮孝绪《七录》增删而成。所收图书按经、史、子、集分为四部四十类。共著录存书三千一百二十七部,计三万六千七百零八卷;佚书一千零六十四部,计一万二千七百五十九卷。后附佛、道两录。全书有总序、大序、小序四十八篇。总序一篇,置于卷首;四部之后有大序四篇,四十类各有小序一篇。另外,佛、道两类各有一序,未有后序一篇。作者在这些序中,简要说明学术的源流和演变、典籍的聚散状况,以及类目设置的缘由等。在各书之下,则著录书名及卷数,又以扼要的注释,介绍著者简况,间或注明书的内容真伪以及存亡残缺情况。特别是对图书存佚时代的注释,如“梁有”、“宋有”等,很好地反映了六朝时期图书的变化情况,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存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 此处唐书指《新唐书》。《旧唐书》,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百卷。内帝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撰。记载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哀帝天佑四年(907)共二百九十年的历史。在北宋编撰的《新唐书》问世以后,《唐书》始有新旧之分。《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 3. 《崇文总目》是11世纪30年代北宋朝廷藏书的总目录。是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官修目录。反映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的昭文、史馆、集贤三馆(三馆新修书院称崇文院)及别贮禁中书籍的秘阁 4处的藏书。由王尧臣、王洙、欧阳修等奉宋仁宗赵祯之命编制,景祐元年始至庆历元年(1034~1041)完成。共66卷,另有叙录1卷,有类序、解题(释),收书3445部、30669卷。第 1 次立“道书类”、“释书类”于子部之中。南宋起流行无序释的一卷本,至清代据《永乐大典》、 天一阁藏本和欧阳修集等辑成 12卷,收入《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之首。嘉庆中钱侗等又成《辑释》本5卷,侗又别为《补遗》1卷,《附录》1卷。 4. 陈振孙(?—约1261),原名瑗,字伯玉,号直斋,安吉梅溪(今属浙江)人。陈振孙性喜藏书,为南宋大藏书家、目录学家。周密在《齐东野语》卷12中说:“近年惟直斋陈氏书最多,盖尝仕于莆,传录夹漈郑氏、方氏、林氏、吴氏旧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且仿《读书志》作解题,极其精详。” 5. 《书录解题》即《直斋书录解题》,南宋陈振孙撰,汉族古代一部重要的私人藏书目录。陈振孙平生好藏书,累积藏书5万余卷,他将对典籍整理研究的心得,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形式,历20年撰成私家藏书目录《直斋书录解题》56卷,今本二十二卷。该书收录丰富,体例较完备,记载较全面,为后世所重视,在考证古籍存佚、辨识古籍真伪和校勘古籍异同等方面均起过重要作用。 6.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 朱翌像 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遍。事迹散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翼》有传。有《猗觉寮杂记》二卷。又《潜山集》四十四卷,周必大为作序。《彊村丛书》辑有《潜山诗馀》一卷。《宋史艺文志》猗觉寮杂记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7. 《猗觉寮杂记》为南宋 朱翌(1097-1167)著。《猗觉寮杂记》六卷,四百三十五条。《四库全书》收于子部杂家类,以前三卷为上卷,后三卷为下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书“上卷皆诗话,止于考证典据,而不评文字之工拙;下卷杂论文章,兼及史事。”又评曰:其书虽有牵强穿凿之处,“然其引据精凿者,不可殚数。在宋人说部中不失为《 容斋随笔》之亚。” 8. 《后汉书》是由南朝宋 范晔所撰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所记史事,起于刘秀起兵,终于汉献帝禅位,囊括了东汉一朝195年的历史。《后汉书》撷取众家之长,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东汉一朝的兴亡大势,作为“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9. 刘知几,唐代史学家。永隆年间(680年)以弱冠举进士,历任着作佐郎、中书舍人、着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国史二十馀年。景龙二年(708年)辞去史职,从事私人修史工作。开元九年,六十岁时因营救长子犯罪流配一事而被唐玄宗贬为安州都督府别驾,不久去世。有《史通》传世,对中国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评,是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着。 10.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在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前已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 11. 任启运(1670—1744)清代学者。字翼圣,世称钓台先生,江苏宜兴人。少贫,借书就月 任启运立像 读,深夜不辍。事亲孝。年五十四,始举于乡。雍正十一年(1733),皇帝问从臣,有谁精通性理之学的尚书张照报上了任启运的名字。雍正特诏启运进行廷试,出题《太极似何物》。启运将答案呈进御览,得旨嘉奖。会成进士,在胪唱前一日特别引见,授翰林院检讨,在阿哥书房行走。高宗即位,仍命启运上书房行走,署日讲起居注官,不久擢中允,晋侍读学士。乾隆四年(1739)擢侍讲学士。乾隆七年(1742),擢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八年,充《三礼》编纂馆副总裁官,不久升宗人府府丞。乾隆九年(1744),卒于赐第。 附人物: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后进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在父亲的影响下研究史学。居丧在家时,着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并开始撰写《汉书》。东汉明帝水平年间,有人告其私改作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奔走上书,其书稿才得以送到京师。明帝阅后,很赏识班固的才学,召为兰台令史。后又迁为郎,典校秘书。至汉章帝建初七年成《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班固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幽通赋》等。 贾逵(30年-101年),字景伯,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乃贾谊九世孙。其弱冠能诵《左传》、《五经》之说,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诸儒称之:“问事不休贾长头。”。汉明帝时任为郎。汉和帝时任左中郎将,迁侍中,领骑都尉。他倡导用黄道坐标测量日月行度,并对月行迟疾规律有深刻认识,主张历法必须不断改进,提出冬至点移动。 丁鸿(?-92)东汉学者,名儒,大臣。字孝公。颍川定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人。以荫袭封阳陵侯,大办学堂,受明帝赏识,召拜侍中兼射声校尉。章帝召各名儒在北宫白虎观论五经,鸿论述最精,世称“殿中无双”,擢为校书。官至司徒、太尉兼卫尉。丁鸿曾经太常担任这一职务。窦太后临朝,其兄弟擅权,鸿亲收宪将军印绶,逼窦氏兄弟自杀。 杨终,东汉蜀郡成都(今四川)人,字子山。曾入京师受业,习《春秋》。明帝时,征诣兰台,拜校书郎。章帝初,奏请宽刑罚,罢西域。建成初四年(79),以经学多分歧,建成议效法宣帝在石渠阁论定《五经》事,为章帝采纳。旋在折虎参预论考勤《五经》同异。后受诏删《太史公书》。和帝时,征拜郎中。著有《春秋外传》。 楼望(20--100年),字次子,东汉陈留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东汉经学家。自幼嗜学,操节清白,有称乡闾。后仕郡功曹。永平(58-75)初,为侍中、越骑校尉,入讲省内。十六年(73),升任大司农。十八年(75),任太常。后为左中郎将,卒于官。望为学刻苦,主攻《春秋》孔子作《春秋》之后,“春秋学”逐渐形成《公羊春秋》、《谷梁春秋》、《左氏春秋》三家,西汉后期《公羊春秋》学又分为《公羊春秋》“严氏学”和“颜氏学”二家,东汉时皆列于学官,立有博士。 桓郁(?~93),字仲恩。东汉沛郡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桓荣子。敦厚笃学,传父业,以《尚书》教授门徒。明帝时,任侍中。永平十五年(72),入授皇太子,迁越骑校尉。章帝建初二年(77),迁屯骑都尉。和帝即位,迁长乐少府,复入侍讲经。后转侍中奉车都尉,拜太常职。子桓焉,官至太尉。 成封,东汉人,其人不详,史书中未有其余详细记载。。 李育,生卒不详。东汉著名今文经大师,其学宗主今文,旁览古文。 地点:白虎观,汉代宫观名。 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会学者于此,讲五经同异,成《白虎通德论》书。在未央宫中。《后汉书•章帝纪》:“(建初四年十一月壬戌)於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 ,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 清曹寅《哭东山修撰》诗:“辉煌白虎观,灭没青藜枝。”清昭梿《啸亭续录•石经》:“汉灵帝时,立‘五经’石碑於白虎观,蔡邕等为之校刊。” 出版情况:《白虎通义》传本较多,主要有《四库全书》本,清卢文绍抱经堂校刻本,《四部丛刊》本等。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收录(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上下册)点校本。 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相对。古文经,指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诸王等先后献给朝廷,藏于秘府。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GO PRO HERO 3 走进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三)
黄安年 2013-12-8 09:18
随GO PRO HERO 3 走进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12 月 8 日 发布 在天津参观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还是第一次 , 值得一看。李叔同是我国近代文化艺术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 他是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书法家、画家、僧人,中国 新文化运动 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从事各种艺术活动,在音乐戏剧 绘画 书法诗词等艺术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丰子恺 、 刘质平 等皆出其门下。 2013 年 11 月 22 日 上午,我们参观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下面请随笔者的GO PRO HERO 3摄像看看纪念馆的全貌。(一)26张,(二)25张,(三)19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2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GO PRO HERO 3 走进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二)
黄安年 2013-12-8 08:56
随GO PRO HERO 3 走进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12 月 8 日 发布 在天津参观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还是第一次 , 值得一看。李叔同是我国近代文化艺术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 他是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书法家、画家、僧人,中国 新文化运动 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从事各种艺术活动,在音乐戏剧 绘画 书法诗词等艺术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丰子恺 、 刘质平 等皆出其门下。 2013 年 11 月 22 日 上午,我们参观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下面请随笔者的GO PRO HERO 3摄像看看纪念馆的全貌。(一)26张,(二)25张,(三)19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2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GO PRO HERO 3 走进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一)
黄安年 2013-12-8 07:47
随GO PRO HERO 3 走进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12 月 8 日 发布 在天津参观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还是第一次 , 值得一看。李叔同是我国近代文化艺术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 他是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书法家、画家、僧人,中国 新文化运动 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从事各种艺术活动,在音乐戏剧 绘画 书法诗词等艺术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丰子恺 、 刘质平 等皆出其门下。 2013 年 11 月 22 日 上午,我们参观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下面请随笔者的GO PRO HERO 3摄像看看纪念馆的全貌。(一)26张,(二)25张,(三)19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2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不容易走进了克里姆林宫
黄安年 2013-7-27 06:15
好不容易走进了克里姆林宫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7 月 27 日 发布 在俄罗斯的热门旅游景点 , 像克里姆林宫 , 要顺利参观是很难的。我们这个 40 人的俄罗斯风情行旅游团 ,21 日抵达时遇到“有活动”而不得已改变日程 , 所以和原定计划相比 , 一开始就不断地变下去。 24 日第二次来到莫斯科希望能够进克里姆林宫一睹真容,谁知原定正轨渠道一直没有回音,领队启动第二应急渠道,加上磨破嘴皮、排队等候,关键时刻得有内线接应,这可是要“输血”的,这些组合拳的出击终于见效,我们 11 : 30 从红场赶赴不远处的克里姆林宫 , 这里其实排队等候的人并不多,顺利地通过安检,团体票是按照名单顺序进行的,我们两人还是最先的两位 , 在我看来,这里的安检相当的马虎,过了安检关就是通往克里姆林的红砖短围墙灰砖马路了,再普通不过的马路,尽头是克里姆林的哨兵站岗,我也站在哨兵的旁边 , 拍了一张留影 , 回放一看,怎么比他低那么多,原来边道就比马路高出一砖,而哨兵脚下又加了一块大方砖,他是被垫高了的,不管怎么说 , 即使他 1 米 8 以上,也比我高出 10 来厘米。 照片6 张是 24 日中午拍摄的。 1 , 2 , 3 , 4 , 5 , 6 ,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10-11)|29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带您走进世博会(A区)(清明上河图)(幻灯片)
黄安年 2010-4-30 19:59
带您走进世博会 (A 区 ) (清明上河图)(幻灯片)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图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30 日发布 这里转发的是许令仪老师传来的上海市老科协讲师团高名亮高级工程师 2010 年 3 月 23 日主讲带您走进世博会( A 区)幻灯片, 中国馆的 清明上河图,共 22 幅 , 请您欣赏。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2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you touch my heart 你,触动我的心
shaoqing 2008-10-11 15:29
实验完毕,偷空在午后的闲暇听着歌曲看文献,歌词很美,禁不住试着翻译出来,大家同体味哈..... Somehow you reach in and you touch my heart 不知不觉,你走进了我,打动了我的心; Somehow you reach in, you touch my soul 不知不觉,你走进了我,触动了我的灵魂; When I look at you, I see everything we could be 当我看着你,我看到我们可能的一切。 Eyes wide open, looking at me 睁开眼睛,看着我; What can I offer you that you've never seen 我能给与你的,也是你未曾见过的; Just don't be afraid, someone is watching 只是不要担心有人在注视 You will see 你会看到,看到我给你的一切。 Somehow when you smile, the day seems brighter 不知何故当你微笑时,我的白天都变的如此明快。 Somehow when you smile, you melt my heart 不知何故当你微笑时,你融化了我的心。 When I look at you, I see everything we should be 当我看着你,我看到我们之间将要的一切。 And in your darkest hour, hold out your hand for me 当你身处黑暗时,请把手递给我, Something will guide you, I'll be beside you 我会在你身边,给你黑暗中的导向。 And when it's rough out there, I'm with you everywhere 当一切难熬,我都会陪你去任何地方。 I will be right behind you if you should fall 当你消沉失落时,我会一直在你身后支持你。 Someday you will find everything you look for 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寻找的一切, Someday you will find a love like mine 也许有一天你会找到一种爱,像我这般的爱, When you smile at her you will feel the things you could be 想着对她微笑,想着微笑背后幸福的你。 Somehow you reach in and you touch my heart 不知不觉,你走进了我,打动了我的心 Somehow you reach in, you touch my soul 不知不觉,你走进了我, 触动了我的灵魂。 When I look at you, I see everything we could be 当我看着你,我看到我们的一切。...... 科研之余,听着摇滚试着翻译完这几句歌词,其实连我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谁打动了我的心,或许是一直以来我从事的科研打动我,或许是这几年科研路上的很多风景和故事打动我,默默中走进科研领域,默默中体会并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她,从当初对科研的无知到今天博士毕业一路走来,竟然喜欢上了科研,不管是仪器药品充实而又冷清孤独的实验室里,还是艰苦劳累的野外工作,不知不觉中会发现触动人心的很多。 套用《布达拉宫》台词,改造一下 做实验的仪器里没有烦恼,但是站着的膝盖很疼; 植物所的生活里虽然单调,但是可以活得很开心。 仅此写给科研路上的同行 共勉之。
个人分类: 科研娱乐|4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