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低层大气向上运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驱动台风云墙内部气流高速螺旋上升运动的动力 ——广义的水汽运动驱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的直接证据
zhgatcl 2019-7-23 12:28
驱动台风云墙内部气流高速螺旋上升运动的动力 ——广义的水汽运动驱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的直接证据 1 微小大气团在垂直方向的受力分析与大气的垂直运动 下图是某个微小大气团在垂直方向的受力分析图,单位体积向上的垂直气压梯度力 为- d p /dz ,式中 p 为大气压, z 为距离地面的高度;单位体积大气团的重力为 ρ ′ g ,式中 ρ ′ 为微小大气团的密度, g 为重力加速度。当微小大气团单位体积向上的垂直气压梯度力大于重力时,即当 ﹣ d p /dz > ρ ′ g 时,在垂直方向上的合力垂直向上,微小大气团向上运动;当 ﹣ d p /dz < ρ ′ g 时,在垂直方向上的合力垂直向下,微小大气团向下运动;当 ﹣ d p /dz = ρ ′ g 时,在垂直方向上的合力等于 0 ,微小大气团处于相对平衡的状况。 一般情况下,大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公式为 p=p 0 / 10 (z / 16000) , 式中 p 0 为地面大气压。由微积分理论可知, -dp /dz= ( p 0 1n10 /16000) / 10 (z / 16000) 。由以上公式可知,z越小(或 p 0 越大), 单位体积向上的垂直气压梯度力 ﹣ d p /dz越 大; z 越大(或 p 0 越小), 单位体积向上的垂直气压梯度力 ﹣ d p /dz越 小。 微小大气团处于相对平衡的条件 ﹣ d p /dz = ρ ′ g 就是 ρ ′=( p 0 1n10 /16000 g ) / 10 (z / 16000) ⑴ 微小大气团向上运动的条件 ﹣ d p /dz > ρ ′ g 就是 ρ ′<( p 0 1n10 /16000 g ) / 10 (z / 16000) ⑵ 微小大气团向下运动的条件 ﹣ d p /dz < ρ ′ g 就是 ρ ′>( p 0 1n10 /16000 g ) / 10 (z / 16000) ⑶ 由 ⑴ 式可知,微小大气团处于相对平衡时, z 越大,也就是距离地面越远海拔越高,大气团的密度 ρ ′ 越小,空气越稀薄; z 越小,也就是距离地面越近海拔越低,大气团的密度 ρ ′ 越大,空气越稠密。 在大气垂直运动分析过程中,经常使用 近地面高温区气压低、大气向上运动,近地面低温区气压高、大气向下运动,为什么? 以上不等式 ⑵ 和 ⑶ 能够圆满解释。近地面高温区,大气热胀导致密度减少,从而满足以上不等式 ⑵ 的要求,也就是满足垂直气压梯度力大于重力的要求( ﹣ d p /dz > ρ ′ g ),所以,大气团向上运动,而大气团向上运动对低层大气就有抽吸作用,所以,近地面高温区的气压低。与近地面高温区不同,近地面低温区大气冷缩导致密度增加,从而满足以上不等式 ⑶ 的要求,也就是满足垂直气压梯度力小于重力的要求( ﹣ d p /dz < ρ ′ g ),所以,大气团向下运动,而大气团向下运动对低层大气就有压缩作用,所以,近地面低温区的气压高。以上研究表明, 对于大气的垂直运动,气温分析方法与受力分析方法的结果殊途同归,气温分析方法隐藏着受力的分析研究,按牛顿力学,运动与力密切相关,受力分析方法更能反应大气垂直运动的本质。 2 关于台风大气环流的分析讨论 图 1 为台风结构与大气垂直环流的示意图, A 点位于台风外围边界的底部, B 点位于台风云墙底部, C 点位于台风云墙的顶部(高空), D 点位于台风外围边界的顶部(高空), E 点位于基本上不受台风环流影响的底部, F 点位于基本上不受台风环流影响的顶部(高空)。 在垂直方向上, E 点和 F 点之间的大气既没有抬升运动,也没有下沉运动,处于相对静止的状况。 A 、 B 、 C 、 D 、 E 、 F 点的大气压分别用 P A 、 P B 、 P C 、 P D 、 P E 、 P F 表示。 E 点与 A 点之间的大气压力差比较小,例如 P E =1013hPa , P A =1012hPa , P E - P A =1hPa ,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 、 地转偏向力 和摩擦力的作用影响, E 点与 A 点之间的大气向台风中心做缓慢的辐合运动。 A 点与 B 点之间的大气压力差比较大,例如 P A =1012hPa , P B =920hPa ( 2018 年第 22 号超强台风山竹的中心最低气压为 910hPa ), P A - P B =92hPa ,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 、 地转偏向力 和摩擦力的作用影响, A 点与 B 点之间的大气向台风中心做辐合运动并且速度较大。总的来说, 流入层大气向台风中心做辐合运动并且速度逐步增加。 C 点的大气压 P C 大于 D 点的大气压 P D , C 点与 D 点之间的大气压力差相对较大,例如 P C - P D =10hPa 。 D 点与 F 点之间的大气压力差相对较小,例如 P D - P F =1hPa 。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 、 地转偏向力 和摩擦力的作用影响, 流出层大气从台风中心向外做辐散运动。 气压梯度力 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量称为 垂直气压梯度力 。 实际大气中,水平气压梯度值很小,约为 1hPa/100km 。垂直气压梯度值则要大得多,约为水平气压梯度值的 10 4 倍。垂直气压梯度值虽然大,但由于有重力与它平衡,所以空气所受的总的垂直分力并不大。在水平方向上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影响,在垂直方向上大气主要受重力和 垂直气压梯度力 的作用影响,以上两力的作用方向相反,重力垂直向下,垂直气压梯度力垂直向上。 ① E 点与 F 点之间的大气压力差为 P E - P F ,这时大气压力差致使垂直气压梯度力与重力平衡,它使得 E 点和 F 点之间的大气既没有抬升运动,也没有下沉运动,处于相对静止的状况; ② 当底层与高空之间的大气压力差 > P E - P F 时,这时大气压力差致使垂直气压梯度力大于重力,在垂直方向上大气做抬升运动; ③ 当底层与高空之间的大气压力差 < P E - P F 时,这时大气压力差致使垂直气压梯度力小于重力,在垂直方向上大气做下沉运动。 ④ 因为 P A < P E , P D > P F ,所以,- P D < - P F ,所以, P A - P D < P E - P F ,在垂直方向上 D 点与 A 点之间的大气做下沉运动,详见图 1 中很大的黑色箭头和其它插图中下沉气流的箭头方向。 同理可分析得到 P B - P C < P E - P F ,按大气压力差 B 点与 C 点之间的大气应该做下沉运动,但实际情况是这两点之间的气流是高速螺旋上升运动,为什么? 在台风云墙内部,水汽除做机械运动以外,还做相变成雨的热力学运动,广义的水汽运动包括机械运动和热力学运动。因为低层大气(氮气和氧气等气体)驱动水汽向上运动的前提条件是低层与高层之间的压力差必须大于相对静止时低层与高层之间的压力差,即 P B - P C > P E - P F ,但实际情况与此相反并且相距较远, (P B - P C ) - (P E - P F ) ≈- 100hPa ,所以,台风云墙内部气流高速螺旋上升运动不是低层大气驱动水汽向上运动,而是广义的水汽运动驱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 广义的水汽运动驱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加上 地转偏向力 的作用,导致台风云墙内部大气螺旋向上高速运动。台风云墙内大气螺旋向上高速运动证明 广义的水汽运动能驱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 台风发展过程中,台风云墙内部大气(含有大量水汽)高速螺旋上升,克服地球引力的阻挡,水分的重力势能大幅增加,这说明广义的水汽运动致使水汽垂直向上运动的作用力和驱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的作用力都很大,这就是地球上台风运动的简单机理解释,详细的机理解释请参阅有关文献。台风是地球上平面尺寸最大、最明显的物质运动,台风云墙内部大气高速螺旋上升运动是 广义的水汽运动驱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的直接证据。 图 1 台风结构与大气垂直环流的示意图( 1 ) 参考资料: 1 、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 https://wenku.baidu.com/view/245e6842f121dd36a22d827d.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ada1b4f9fab069dc502201d7.html 2 、大气的垂直运动 https://wenku.baidu.com/view/c33b27c758f5f61fb73666d7.html 3 、垂直气压梯度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E%82%E7%9B%B4%E6%B0%94%E5%8E%8B%E6%A2%AF%E5%BA%A6%E5%8A%9B/15890020?fr=aladdin 4 、本文预印本网址: https://preprint.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8a8b8a986b3f538b016c18021b650174 https://preprint.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8a8b8a986b3f538b016c05b754ad0122 图 2 台风结构与大气垂直环流的示意图( 2 ) (最新)驱动台风云墙内部气流高速螺旋上升运动的动力.doc
个人分类: 归因研究|3101 次阅读|2 个评论
水汽向上运动能否带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的验证实验
热度 6 zhgatcl 2017-12-29 18:27
水汽向上运动能否带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的验证实验 ⑴ 问题的由来: 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新疆每年的降水总量约 2350 亿吨,现在每年的降水总量约 3250 亿吨,增量高达 900 亿吨,增幅很大。新疆降水量大幅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据《 大气所揭示近 50 年中国西北地区变湿原因 》和《 从水汽收支看近五十年中国西北地区的变湿现象 》报道:“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彭冬冬与其导师周天军研究员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指出自 1961 年以来中国西北地区 夏季降水呈显著增加趋势并主要集中在西北西部;进一步地,他们基于水汽收支诊断分析方法发现, 热力因子(水汽变化)和动力因子(环流变化)均对西北变湿有显著正贡献,且前者贡献更大。 他们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的能量收支并指出,一方面,西北地区到达地表的来自大气的向下长波辐射增加,致使地表获取的向下的净大气辐射通量增加,有利于蒸发增强,因此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升高,有利于降水增加;另一方面,近几十年来亚洲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发生了显著南移,致使西北地区上空出现正涡度平流异常,引发 局地上升运动增强 ,为降水的增多提供了有利的动力环境。 ” 近几十年来西北上空大气环流发生以上变化、降水动力因子向有利的方面发展,这是偶然事件还是必然事件?必然中有偶然性,偶然中有必然性, 近几十年来西北上空大气环流发生以上变化必有原因,只是暂时不知原因是什么?新疆等地蒸发产生的本地水汽大幅增加 ( 由大约年 2100 亿吨增加到 3050 亿吨 ) 是不是以上降水动力因子变化 ( 局地上升运动增强 ) 的原因? 在撰写《 西北降水客观事实归因解释的百家争鸣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1091966 过程中,本人感到水汽向上运动有带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的可能,为此想到利用实验证实或者证伪以上认识。 甲乙两个房间都保持气温 3 0 ℃ ,在甲房间采用 加湿机 或者在乙房间采用 抽湿机 使甲房间相对湿度比乙房间相对湿度大 10% 左右。 3 0 ℃时 饱和水汽压为 42.5hPa ,那么,甲乙两个房间的水汽压差值为 4.25 hPa 。如果两个房间密封比较好,那两个房间大气压的差值也是 4.25 hPa (其它气体的分气压相等)。 两个房间的水汽压不同,A房间的水汽向B房间扩散,空中水汽沿塑料管通过90度弯头以后就自下向上运动。如果两个房间密封比较好,A点和B点之间大气压的差值为4.25 hPa ;即使 两个房间密封不太好,A点的大气压也比B点的大气压高一点。 只要 A 点的大气压比B点的大气压高一点 ,空气就会沿着塑料管从 A 点向 B 点流动,这算不算水汽向上运动带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的 铁证 ? 两个房间的剖面图 水汽向上运动能否带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的验证实验 ⑵ 1 塔中站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每日降水的分布图 2 塔中站6~7月晴天室外直径1.5米的水盆日蒸发量的估算 由上图可知,塔中站 6~7 月晴天相对湿度仅 10% 左右,再加上夏季气温很高,所以,蒸发能力很强,室外直径 1.5 米的水盆夏日蒸发量估计在 10mm 以上。 3 验证装置的设想和相关计算 在塔中站附近室外空旷的地方放一个直径 1.5 米的水盆,盆中放水,在水盆上面安装一个直径 2.5 米的园筒,园筒上部慢慢收缩变小,与一个直径 0.15 米的园管相接 ( 类似于抽油烟机的罩子 ) ,如下图所示。园管直径只有水盆直径的 10% ,园管横截面面积只有水盆横截面面积 1% ,目的是把通过园管的气流速度放大 100 倍,以便于测量。目标任务是测量园管中有没有空气流动及其流动速度?以此验证水汽向上运动能不能带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 以下是相关计算: 水盆盛夏晴天日蒸发的水量约 150*150*3.141 6 ÷4*1=17671.5克 (按 日蒸发量 10mm 估算) 以上液态水变成标准状态下气态水的体积17671.5÷18*22.4=17.6715* 1244.4 =21991.2升(1mol液态水变成标准状态下气态水的体积为22.4升,液态水变气态水体积增加1244.4倍) 30 ℃时饱和水汽压为 42.5hPa , 塔中站 6~7 月晴天相对湿度仅 10% 左右, 假设罩子下面的水分蒸发致使罩子内部相对湿度由 10% 增加到 20% ,那么罩子内部水汽压就由4.25 hPa增加到8.5 hPa,增量为 4.25 hPa 。设以上标准状态下的气态水 变成30℃气态水并使水汽压增量为 4.25 hPa 的体积为V 2 ,由理想气体方程可知, V 2 =P 1 V 1 T 2 /(P 2 T 1 )=1013.25*21991.2*303.15/(4.25*273.15)=5818794 升 以上30℃气态水向上运动的平均流量为5818794÷86400=67.347升/秒 以上气态水通过直径0.15米园管流速67.347÷1000÷(0.15*0.15*3.1416÷4)= 3.81 米/秒 以上气态水通过直径1.5米园截面的流速为 3.81 厘米/秒=137米/时=3292米/日 由以上计算可知,液态水变成标准状态的气态水(0℃并且水汽压为1013.25hPa),体积膨胀1244.4倍;标准状态气态水变成30℃气态水并使水汽压增量为 4.25 hPa 时,体积再次 膨胀 264.6 倍。所以,由液态水变成 30 ℃ 气态水并使 水汽压增量为4 .25 hPa 时,体积共 膨胀329268倍,近似33万倍。 30 ℃时,以上水汽的密度增量为17671.5÷(5818794÷1000)=3.037克/ 立方米,以上计算表明,3克液态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可使1立方米空气的地面水汽压增加4.25 hPa 。 如果罩子内部水汽压的增量< 4.25 hPa ,那水汽的体积更大,流速更大。 4 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水盆上沿C处,液态水蒸发变成气态水,体积增加大约33万倍,致使C处大气压增加,水汽向上运动。很明显,罩子内部的水汽与低层大气混合在一起,园管出口B处流出的气体是水汽含量比自然状况高一些的混合气体。如果园管出口B处的风速在3.81米/秒左右、罩子内部并在水盆上方的气流向上运动的速度在3.81厘米/秒左右,罩子内部各处气体的流向如上图流线所示那样(罩子下沿A点气体流入罩子内部),那说明水汽向上运动确实能带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以上分析讨论有待科学实验的验证。 本文的计算有没有明显不合理或者明显错误的地方?以上验证实验的设想可行吗?您有改进验证实验的建议吗? 水汽向上运动能否带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的 简易 实验(3) 受以上验证实验 ⑵ 的启发,拟先做以下简易实验,如果简易实验效果理想,再做以上验证实验 ⑵ 。 据 1971~2000 年的统计,乌鲁木齐一月室外平均地面水汽压 1.9hPa (请参阅《冬湿夏干的乌鲁木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899222.html )。没有加湿机工作的室内水汽压(卫生间除外)可能比室外水汽压高一点,但差值估计不会太大,暂按 2.0hPa 估算。采暖房间室内气温 20 ℃的话,饱和水汽压 23.4hPa ,按此估算没有加湿机工作的室内相对湿度只有 10% 左右。在采暖房间,乌鲁木齐一月直径 250px 左右的水杯每天蒸发的水分深度能不能达到 10mm? 据 1971~2000 年的统计,我国北方采暖区其它城市一月室外平均地面水汽压分别为:哈尔滨 1.2hPa ,长春 1.4hPa ,沈阳 1.7hPa , 北京 2.0 hPa , 太原 2.0 hPa , 兰州 2.2 hPa , 石家庄 2.7 hPa , 天津 2.7 hPa , 济南 3.2 hPa , 郑州 3.6 hPa , 西安 3.9 hPa ,所以, 我国北方采暖区其它城市采暖房间的室内相对湿度可能也只有 10% 左右,这些城市采暖房间一月直径 250px 左右的水杯每天蒸发的水分深度能不能达到 10mm? 把一个大的空的可口可乐瓶或者大的空的雪碧瓶,剪掉瓶底,再在瓶子底部开一些小的三角缺口,就变成了 实验 ⑵ 的罩子。在罩子内部放水杯(直径小于 可口 可乐瓶的直径),就满足了实验 ⑵ 的装置要求。如果水分蒸发致使可口 可乐瓶瓶口有明显的气体流出、瓶底有气体流入,那水汽向上运动带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的可能性就很大;反之,可能性就很小。 北方采暖区的 各位老师,您能做这个简易的实验吗? 水汽向上运动能否带动低层大气向上运动的验证实验.doc (本文Word版的下载网址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60f3f0eb231b72 )
个人分类: 归因研究|4675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