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公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近期信息技术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十项专利与十佳公司(基于专利评价
yngcan 2010-10-11 15:38
(1)近期授权专利中信息技术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十项专利 该评价(IPQ Scores)是根据OCEAN TOMO 公司研制的PATENT RATING @ 系统得出。 PATENTRATING (该方法已获得专利 US 6556992; US 7716226) 系统采用一个方法,该方法采用了50项独立、客观的因素,评价自1976年以来的美国专利局授权专利的相关质量,得出结论做为IPQ Scores。 ( 2)信息技术领域近一年来最具竞争实力的公司 该评价是基于IP Portfolio Strength (IPS)得出的排名。 IPS=1-YEARS PATENT COUNT *1-YEARS AVG IPQ SCORE
个人分类: 专利|4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sunapple 2010-10-5 08:53
编者按:4月28日,中共广东省委中心组举行广东学习论坛第十六期报告会,邀请深圳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作了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报告。广东省委中心组现将报告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在南方网理论频道中心组学习板块发布,供学习参考。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深圳华为公司总裁 任正非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蕴涵着华为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战略。华为公司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战略是四个方面:1、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2、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底,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3、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4、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下面我围绕华为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战略,讲讲我们公司是怎样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以及我们是如何围绕愿景、使命和战略对内对外进行管理和服务的。      一、华为公司的愿景 在车轮发明前,人们主要靠步行进行交流,靠声音进行转播,那时候谈不上什么经济。在车轮发明后,人们学会利用车和马进行交流,诞生了方圆五、六十公里的小区域经济,产生了小农经济的集市贸易,使封建成为可能。在火车、轮船发明后,产生了工业经济,由于金融的载体作用以及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使资本主义成为可能。在航空器发明后,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末达到了高峰。那时的经济是以核心制造为中心的工业经济,经济的附加值主要在产品的制造上,由于那时是供不应求的经济,谁能生产出来谁就能够卖出去。那时,日本、德国的经济达到了顶峰。后来由于处理器的发明,计算机开始普及,又由于光传输的发明与使用,形成了网络。由于网络及管理软件的应用,使制造可以剥离,并转移到低成本的国家,而且使制造不再有高的利润,发达国家正在从工业化走向去工业化,从而导致核心制造时代结束。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德国开始衰落,美国开始强盛。这时主要附加值的利润产生在销售网络的构造中,销售网络的核心就是产品的研发与IPR(专利)。因此,未来的企业之争、国家之争就是IPR之争,没有核心IPR的国家,永远不会成为工业强国。   由于制造可以被剥离出来,销售与服务可以贴近市场,它们之间的关联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经济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华为的愿景就是不断通过自己的存在,来丰富人们的沟通、生活与经济发展,这也是华为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我们可以达到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也能够不断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华为不可能回避全球化,也不可能有寻求保护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心态。因此,华为从一开始创建就呈全开放的心态。在与西方公司的竞争中,华为学会了竞争,学会了技术与管理的进步。因为,只有破除了狭隘的民族自尊心才是国际化,只有破除了狭隘的华为自豪感才是职业化,只有破除了狭隘的品牌意识才是成熟化。当然网络也会对国家产生负面影响,主要是意识形态方面。这些破坏与影响不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主要靠法律,以及人们的自律。例如,互联网促进了技术的交流与进步,但也可能摧毁一个国家的正确价值观。罗马俱乐部的一份报告指出,未来能够颠覆这个世界秩序的,只有互联网。美国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20年有可能摧毁美国价值观的可能只有互联网。   以上是我们对愿景的理解。我们在愿景部分最主要是讲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其实这里面也是讲未来网络对这个世界的作用。网络的存在使得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对于我们华为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是世界所有国家都不可避免的。因此,这个时候希望封闭起来不要走全球化的道路,实际上是错的。这个时候必须勇敢地面对全球化,发挥自己国家的优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什么?过去的核心是战争;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是工业制造,这个时代是什么呢?由于网络的发明,市场和制造相分离,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是市场,而不是制造,这就是IPR之争。台湾工厂主要靠代工,主要靠大规模地生产、大规模的采购,降低了采购成本,降低了制造成本,他们获得的利润大概毛利只有百分之三~五左右;由于高科技IPR,使产品的毛利有可能达到百分之四五十或五六十。因此市场将来的竞争就是未来的企业之争,就是IPR之争,所以将来没有核心IPR的国家,永远不会成为工业强国。我们国家提出要自主创新,要用法律保护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这口号是对的。但是我们太急功近利,也会丧失我们的竞争空间。      现在我讲一讲专利。华为公司有五千多项专利,每一天我们产生三项专利,但是我们还没有一项基本专利,只有少量几项应用型的准基本专利,而不是理论型的基础专利。理论基础型的基本专利,是发明、是创造一项技术的基础,应用型的基本专利就是改进了这项发明的应用。即使应用型的基本专利的成长过程也至少7~8年。在没有一个人想到这项技术发明之前的时候,你想到了,然后开始研发,大概2-3年会出成果,然后申请专利,申请专利以后登报,又有较多的人看到了,受到了启发,他们又投入研究,然后用2-3年时间,扩大了你的专利可用的范围,这就形成了可使用的专利。再过2-3年,开始有人集合这些专利做产品,并向市场推广,2-3 年后市场开始接受,专利才产生价值。因此,一项应用型基本专利从形成到产生价值大约需要7-10年。我们现在有两项到三项准基本专利,两年左右以后才开始生效,所以专利形成的时间是很漫长的。而理论型的技术专利需要的时间更长,一般需要二、三十年左右。开始人们并不能很快地完全理解这些真知灼见,从事这种发明的人常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有时反被人们认为他们疯疯颠颠的,以致发明者常常穷困潦倒。如基因理论的发明者孟德?摩尔根就是这样。基因理论提出后,沉睡了一百年,突然有人发现了这个理论,喧哗了一阵,又沉寂了数十年,然后才得到发展。50年代,我们中国科学院的吴仲华发明了叶轮三元流动理论,西方国家利用这个理论发明了喷气涡轮风扇发动机。小平同志七十年代到英国引进罗尔斯、罗亦斯发动机生产的时候,英国向我国转让了此项技术。小平同志站起来感谢英国对中国的支持,结果英国的科学家全都站起来向中国致敬,因为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是中国人。小平回来找到这个人,才知道这个人在五七干校养猪。这个理论来自中国,但我们并没有重视申请专利。如果申请专利的话,我们中国在航空发动机方面就有一席之地。还有,1958年,我们上海邮电一所就提出了蜂窝无线通讯,就是现在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基础的基础,也没有申请专利。因为那时连收音机都没有普及,谁会理解这项发明的巨大意义,想到这个东西今天会普及到全世界。所以,我们国家科技要走向繁荣,必须理解一下不被人理解的专家和科学家。今天,在大学里,专家、教授们做着别人看来没什么效益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30 万、50万支持一下,一百年以后说不定就是中国最大的福祉。我们主张国家拨款不要向企业倾斜,多给那些基础研究所和大学,我们搞应用科学的人要依靠自己赚钱来养活自己。基础研究是国家的财富,基础研究的成果是国家的,每一个企业都能享受理论的阳光普照。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勇敢地开放自己,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要积极与西方竞争,在竞争中学会管理。十多年来我们从来没有提过我们是民族的工业,因为我们是全球化的。如果我们把门关起来,靠自己生存,一旦开放,我们将一触即溃;同时我们努力用自己的产品支持全球化的实现。   二、华为的使命 十年以前,华为就提出:华为的追求是实现客户的梦想。历史证明,这已成为华为人共同的使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保护客户的投资,降低客户的Capex和 Opex,提高了客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至今全球有超过1.5亿电话用户采用华为的设备。我们看到,正是由于华为的存在,丰富了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今天,华为形成了无线、固定网络、业务软件、传输、数据、终端等完善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给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及服务。全球有700多个运营商选择华为作为合作伙伴,华为和客户将共同面对未来的需求和挑战。      三、华为的战略   (一)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1、真正认识到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从企业活下去的根本来看,企业要有利润,但利润只能从客户那里来。华为的生存本身是靠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合理的回报来支撑;员工是要给工资的,股东是要给回报的。天底下唯一给华为钱的,只有客户。我们不为客户服务,还能为谁服务?客户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理由!既然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是客户,提供企业生存价值的是客户,企业就必须为客户服务。现代企业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企业的供应链就是一条生态链,客户、合作者、供应商、制造商命运在一条船上。只有加强合作,关注客户、合作者的利益,追求多赢,企业才能活得长久。因为,只有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利益,华为才能在利益链条上找到华为的位置。只有真正了解客户需求,了解客户的压力与挑战,并为其提升竞争力提供满意的服务,客户才能与你企业长期共同成长与合作,你才能活得更久。所以需要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及服务。      2、真正认识到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产品过剩的时代,这与物质社会的规律不一致。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与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有限的。而信息恰好反过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有限的(人要睡觉,人口不能无限地增长),而制造信息产品的资源是无限的。我们不能无限地拔高人们对物质的需要,因为资源满足不了。我们也没有能力无限地刺激信息的需求,因为人还要睡觉技术创新到今天,很多人都已经伤痕累累了,为什么?由于互联网及芯片的巨大进步,使人大脑的等效当量成千倍的增长。美国只有两亿人口,但是美国却相当于有4千亿个大脑。这些大脑一起运作,产生新的技术、新的知识和新的文化,它会大大超越人类真实需求。因为人类的需求是随生理和心理进步而进步的,人的生理和心理进步是缓慢的。因此过去一味像崇拜宗教一样崇拜技术,导致了很多公司全面破产。技术在哪一个阶段是最有效,最有作用呢?我们就是要去看清客户的需求,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卖得出去的东西,或略略抢先一点点市场的产品,才是客户的真正技术需求。超前太多的技术,当然也是人类的瑰宝,但必须牺牲自己来完成。IT泡沫破灭的浪潮使世界损失了廿万亿美元的财富。从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几乎100%的公司并不是技术不先进而死掉的。这些破产的企业,不是因为技术不先进,而是技术先进到别人还没有对它完全认识与认可,以至没有人来买。产品卖不出去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丧失了竞争力。许多领导世界潮流的技术,虽然是万米赛跑的领跑者,却不一定是赢家,反而为清洗盐碱地和推广新技术而付出大量的成本。但是企业没有先进技术也不行。华为的观点是,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华为要保持技术领先,但只能是领先竞争对手半步,领先三步就会成为先烈。明确将技术导向战略转为客户需求导向战略。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这些解决方案引导开发出低成本、高增值的产品。盲目地在技术上引导创新世界新潮流,是要成为先烈的。为此,华为一再强调产品的发展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以客户的需求为目标,以新的技术手段去实现客户的需求,技术只是一个工具。新技术一定是能促进质量好、服务好、成本低,非此是没有商业意义的。世界将来不会缺少高科技,缺少的是自然资源。这也许会成为真理。好几次在贝尔实验室交流的时候,他们问我华为为什么能成功。我说我们理解了中国的客户需求。我借用了中国古时候婆婆给媳妇说的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来说明华为对技术与产品的看法。我们认为客户一般都是希望在已安装的设备上进一步改进功能,而不会因新技术的出现而抛弃现在的设备重建一个网。因此,当全球的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厂家他们放弃了对现有的交换机的研究开发,而全面转入了未来的下一代NGN交换机研究时,我司仍然继续对传统交换机的研究投入不动摇。不幸的是全世界的营运商在IT泡沫破灭后,都是与中国电信的观点一致,不再盲目追求新技术,而更多地考虑网络的优化与建设成本,结果我司在传统交换机供应量上,成了世界第一。西方泡沫经济破灭后,西方公司又开始动摇了他们推崇的下一代NGN交换机,不知道世界下一步的潮流走向,产生了进行的迷茫。又由于财务状况不好开始大量裁员,以致精力顾不过来,我们却在NGN上也一直往前冲,下一代交换机我们又赶上他们,进入了世界前列。传统交换机我司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十六,但下一代有可能就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八。这就是我们真正理解的客户需求,把客户需求看作真理,然后在世界市场上得到很好的结果。当时我们认为,不发达国家一定会走这条道路的。今天,发达国家也在走这样的路。   同时,我们提倡不盲目创新。我们公司以前也是盲目创新的公司,也是非常崇拜技术的公司,我们从来不管客户需求,研究出好东西就反复给客户介绍,客户说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所以在NGN交换机上,我们曾在中国市场上被赶出局。后来,我们认识到自己错了,及时调整追赶,现在已经追赶上了,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量使用。盲目创新导致了很多西方大公司的快速死亡。 高端的DWDM我们处在世界先进或领先位置。我们的光传输技术在四千六百多公里长的中间不需要电中继,世界最长的一个光环网是我们公司提供的,在俄罗斯一万八千公里,其实这个技术是我们从美国花了四百万美金买的。西方一些大公司破产之后,很多新技术舍不得丢掉,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发明烟消尘散,希望后人能够接着研究成功,我们参加拍卖,用投资者原投资不到1%的价格买到。我们想说明的是,技术并不象有些人那么认为是万能的,而是客户资源才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认为市场最重要,只要我们顺应了客户需求,就会成功。如果没有资源和市场,自己说得再好是没有用的。因此,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这要发自几万员工的内心,落实在行动上,而不是一句口号。      3、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组织、流程、制度及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和干部管理。 客户购买产品,一般都很关注以下五个方面:产品质量高、可靠稳定;技术领先,满足需求;及时有效和高质量的售后服务;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产品功能强大,能满足需要且价格有竞争力。其他公司有可能很容易做到其中的一条,但要同时做到五条不容易。我们华为紧紧围绕着客户关注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将这五条内容渗透到公司的各个方面。   (1)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组织建设。为使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团队(EMT)能带领全公司实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目标,在经营管理团队专门设有战略与客户常务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承担务虚工作,通过务虚拨正公司的工作方向,再由行政部门去决策。该委员会为EMT履行其在战略与客户方面的职责提供决策支撑,并帮助EMT确保客户需求驱动公司的整体战略及其实施。在公司的组织结构中,建立了战略与Marketing体系,专注于客户需求的理解、分析,并基于客户需求确定产品投资计划和开发计划,以确保客户需求来驱动华为公司战略的实施。在各产品线、各地区部建立Marketing组织,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确保客户需求能快速的反馈到公司并放入到产品的开发路标中。同时,明确贴近客户的组织是公司的领导阶级,是推动公司流程优化与组织改进的源动力。华为的设备用到哪里,就把服务机构建到那里,贴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中国三十多个省市和三百多个地级市都建有我们的服务机构,我们可以了解到客户的需求,我们可以做出快速的反应,同时也可以听到客户对设备运用和使用等各个方面的一些具体的意见。现在,全球九十多个国家分别建有这种机构,整天与客户在一起,能够知道客户需要什么,以及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新的改进,都可以及时反馈到公司。我们有三万多员工分布在全世界,其中外籍员工有五千人,中国员工有两万五千人,分布在各个国家,就像游离的电子一样,我们怎样掌握他们呢?我们要求每人每天都要记工作日记,主管领导审批,之后拿到数据库,我们定期抽查,他们不敢作假,因为他们不知道三个月后市场是什么状况,他必须要和客户沟通,否则就毫无价值。财务每天要写自查报告,三个月后,每个主管经理都要向公司保证,公司报告的数据都是真实的,我们还会不定期地在网上查,所以每个海外员工都不敢散漫。   (2)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产品投资决策和产品开发决策。华为的投资决策是建立在对客户多渠道收集的大量市场需求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理解基础上的,并以此来确定是否投资及投资的节奏。已立项的产品在开发过程的各阶段,要基于客户需求来决定是否继续开发或停止或加快或放缓。   (3)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构筑客户关注的质量、成本、可服务性、可用性及可制造性。任何产品一立项就成立由市场、开发、服务、制造、财务、采购、质量人员组成的团队(PDT),对产品整个开发过程进行管理和决策,确保产品一推到市场就满足客户需求,通过服务、制造、财务、采购等流程后端部门的提前加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和体现了可安装、可维护、可制造的需求,以及成本和投资回报。并且产品一旦推出市场,全流程各环节都做好了准备,摆脱了开发部门开发产品,销售部门销售产品,制造部门生产产品,服务部门安装和维护产品的割裂状况,同时也摆脱了产品推出来后,全流程各环节不知道或没有准备好的状况。   (4)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及干部管理。客户满意度是从总裁到各级干部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外部客户满意度是委托盖洛普公司帮助调查的。客户需求导向和为客户服务蕴含在干部、员工招聘、选拔、培训教育和考核评价之中,强化对客户服务贡献的关注,固化干部、员工选拔培养的素质模型,固化到招聘面试的模板中。我们给每一位刚进公司的员工培训时都要讲《谁杀死了合同》这个案例,因为所有的细节都有可能造成公司的崩溃。我们注重人才选拔,但是名牌大学前几名的学生不考虑,因为我们不招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他们很难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现在很多人强调技能,其实比技能更重要的是意志力,比意志力更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更重要的是胸怀,胸怀有多大,天就有多大。要让客户找到自己需求得到重视的感觉。   (5)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高绩效的、静水潜流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表现为企业一系列的基本价值判断或价值主张,企业文化不是宣传口号,它必须根植于企业的组织、流程、制度、政策、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之中。多年来华为一直强调: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是可以转化为物质的,物质文明有利于巩固精神文明。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这里的文化,不仅包含了知识、技术、管理、情操,也包含了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无形因素。华为文化承载了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使得华为的客户需求导向的战略能够层层分解并融入到所有员工的每项工作之中。不断强化为客户服务是华为生存的唯一理由,提升了员工的客户服务意识,并深入人心。通过强化以责任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和良好的激励机制,使得我们所有的目标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一系列的流程化的组织结构和规范化的操作规程来保证满足客户需求。由此形成了静水潜流的基于客户导向的高绩效企业文化。华为文化的特征就是服务文化,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文化。   华为是一个功利组织,我们一切都是围绕商业利益的。因为只有服务才能换来商业利益。服务的涵义是很广的,不仅仅指售后服务,从产品的研究、生产到产品生命终结前的优化升级,员工的思想意识、家庭生活等。我们要以服务来定队伍建设的宗旨。我们只有用优良的服务去争取用户的信任,从而创造了资源,这种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泉。因此,服务贯穿于我们公司及个人生命的始终。      (二)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力和盈利能力。    1、真正认识到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是提升客户效力和盈利能力的关键,也是华为的生存办法。 华为所处于的通信行业属于投资类市场,客户购买通信网络设备往往要使用10-20年,而不象消费品一样使用年限较短。因此,客户购买设备时首先是选择伙伴,而不是设备,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双方合作,就需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客户选择的合作伙伴不但要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高度稳定可靠的产品,能快速响应其发展需求,而且还要服务好,这个企业才有长远生存下去的可能。如果达不到前面几个条件,就是送给客户,客户也不要。客户的要求就是质量好、服务好、价格低,且要快速响应需求,这就是客户朴素的价值观,这也决定了华为的价值观。但是质量好、服务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往往意味着高成本,意味着高价格,客户又不能接受高价格,所以华为必须做到质量好、服务好、价格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才能达到和符合客户要求,才能生存下去。当然,价格低就意味着只有做到内部运作成本低一条路。另一方面,客户只有获得质量好、服务好、价格低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合作伙伴又能快速响应其需求,才能提升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华为如何提升客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我们来看一下AlS案例。1998年,我们公司和AIS合作时,AIS还是泰国一个小的移动运营商。通过华为公司快速响应AIS的需求,并提供质量好、服务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使AIS一跃成为泰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并成为泰国股市市值最大的公司。1999年6月,AIS和DTAC同时推出了预付费业务。华为公司为AIS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先后8次对设备进行建设和扩容,帮助AIS把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华为在6O天内完成了设备的安装和测试,快速满足了AIS的需求,比起业界平均周期大大缩短,有利帮助了AIS领先对手快速抢占市场,构筑了竞争力。华为专门为AIS开发的高达8O项的业务特性(AIS在发展过程的新需求),有效的提升了ARPU值,提高了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三)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   1、为什么要持续管理变革。 要达到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就必须进行持续的管理变革;持续管理变革的目标就是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只有持续管理变革,才能真正构筑端到端的流程,才能真正职业化、国际化,才能达到业界运作水平最佳,才能实现运作成本低。端到端流程是指从客户需求端出发,到满足客户需求端去,提供端到端服务,端到端的输入端是市场,输出端也是市场。这个端到端必须非常快捷,非常有效,中间没有水库,没有三峡,流程很顺畅。如果达到这么快速的服务,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财务成本,降低了管理成本,也就是降低了运作成本。其实,端到端的改革就是进行内部最简单的最科学的管理体系的改革,形成一支最精简的队伍。   华为公司是一个包括核心制造在内的高技术企业,最主要的包括研发、销售和核心制造。这些领域的组织结构,只能依靠客户需求的拉动,实行全流程贯通,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即从客户端再到客户端。因此高效的流程必须有组织支撑,必须建立流程化的组织。建立流程化的组织,企业就可以提高单位生产效率,减掉了多余的组织,减少了中间层。如果减掉一级组织或每一层都减少一批人,我们的成本下降很快。规范化的格式与标准化的过程,是提高速度与减少人力的基础。同时,使每一位管理者的管理范围与内容更加扩大。信息越来越方便、准确、快捷,管理的层次就越来越少,维持这些层级管理的人员就会越来越少,成本就下降了。   我们持续进行管理变革,就是要建立一系列以客户为中心、以生存为底线的管理体系,就是在摆脱企业对个人的依赖,使要做的事,从输入到输出,直接地端到端,简洁并控制有效地连通,尽可能地减少层级,使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要把可以规范化的管理都变成扳道岔,使岗位操作标准化、制度化。就像一条龙一样,不管如何舞动,其身躯内部所有关节的相互关系都不会改变,龙头就如营销,它不断地追寻客户需求,身体就随龙头不断摆动,因为身体内部所有的相互关系都不变化,使得管理简单、高效、成本低。按流程来确定责任、权利,以及角色设计,逐步淡化功能组织的权威,组织的运作更多的不是依赖于企业家个人的决策。管理就像长江一样,我们修好堤坝让水在里面自由流,管它晚上流,白天流。晚上我睡觉,但水还自动流。水流到海里面,蒸发成空气,雪落在喜马拉雅山,又化成水,流到长江,长江又流到海,海水又蒸发。这样循环搞多了以后,它就忘了一个还在岸上喊逝者如斯夫的人,一个圣者。它忘了这个圣者,只管自己流。这个圣者是谁?就是企业家。企业家在这个企业没有太大作用的时候就是这个企业最有生命的时候。所以当企业家还具有很高威望,大家都很崇敬他的时候,就是企业最没有希望,最危险的时候。所以我们认为华为的宏观商业模式,就是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流程化组织建设。同时,牢记客户是企业之魂。   上述这些管理的方法论是看似无生命实则有生命的东西。它的无生命体现在管理者会离开,会死亡,而管理体系会代代相传;它的有生命则在于随着我们一代一代奋斗者生命的终结,管理体系会一代一代越来越成熟,因为每一代管理者都在给我们的体系添砖加瓦。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魂,企业的魂就是客户。当企业家在企业地位淡化的时候,企业才是比较稳定的。      2、持续管理变革的基本原则。   坚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原则,引进世界领先企业的先进管理体系;坚持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的原则,持续地推行管理变革;坚持改进、改良和改善,对企业创新进行有效管理;持续地提高人均效益,构建高绩效的企业文化。      3、持续进行管理变革。 从1998年起,华为系统地引入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的管理经验,在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华为与IBM、Hay Group、PwC、FhG等公司展开了深入合作,全面构筑客户需求驱动的流程和管理体系。华为与IBM、Hay、KPMG、PWC、FhG、 Mercer、盖洛普等公司合作,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论,从业务流程、组织、品质控制、人力资源、财务客户满意度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变革,把公司业务管理体系聚焦到创造客户价值这个核心上,经过不断改进,华为的管理已与国际接轨,不仅承受了公司业务持续高速增长的考验,而且赢得了海内外客户及全球合作伙伴普遍认可,有效支撑了公司全球化战略。   (1)流程管理变革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沿着客户价值创造链梳理,打通端到端的流程。并将这些经过检验并稳定运行的流程固化到企业信息化系统中,并使这些流程管理电子化,并将他们固定到数据库中,实现从客户端到客户端最简洁并控制有效地连通,摆脱了对人的依赖。1997年,IBM对华为当时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诊断:缺乏准确、前瞻的客户需求关注,反复做无用功,浪费资源,造成高成本;没有跨部门的结构化流程,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流程,但部门流程之间是靠人工衔接,运作过程割裂;组织上存在本位主义,部门墙,各自为政,造成内耗;专业技能不足,作业不规范,依赖英雄,这些英雄的成功难以复制;项目计划无效,项目实施混乱,无变更控制,版本泛滥。通过八年的探索和实践,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构筑了流程框架,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   刚才有人提出问题说:华为对管理是成功的,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企业与地方党委的经济管理、社会管理、财政管理和干部人事管理经管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其实我们两家的管理是完全不一样的,政府是环境的维护者和创造者,而我们是一个项目的执行者。政府从均衡、稳定、公平竞争等一系列法规的制定、执行中,创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从教育、卫生、治安、信仰一系列作为,为良好环境持续不断输入血液,从而促使经济组织去创造价值,否则就不能发展。国外一位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说过,政府的责任是维护国家安全、司法公正和进行社会管理。从事一些任何人都不想做的事业,以及帮助不能自己管理自己的人。政府是一个环境的创造者,也是一个环境的监督者,不要管那么多具体项目,广东省与深圳市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我们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我认为政府主要是加强监控,就是说,你违反了这个稳定的社会秩序,我就要打击你,管你是好企业还是坏企业,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从而使社会自律能力增强。我认为还是要继续强化自律,因为现在我们经济发展还是比较混乱的。而企业是不同的价值观,因为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以及客户的挑剔,他不得不重视效率,在重视效率的时候,难免行为与政府相反,例如它辞退后进员工,把矛盾交给了社会。例如它千方百计谋求市场垄断,破坏了政府的公平游戏规则。但不讲效率的企业必然会死亡的。这就是政府与企业的悖论,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体。政府是一个无为政府,同时,政府也是一个有为政府,无为政府重在对环境的改造,有为政府重在对项目的管理。其实,政府在重大问题上还是应该有很大牵引力量的,我不主张完全主张无为,也不是完全有为,我主张是无为和有为之间都应该有交替。广东现在处于最优秀的发展环境中,因为现在世界上很多外资企业都在广东进行大规模投资。我们不要总是强调这是我的儿子,那是外面来的,未来的产业发生就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在广东的实际上就是广东的儿子。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当前最重要的环境就是教育环境、医疗环境和治安环境等一系列环境,这些环境对企业发展来说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另外,我认为政府还要继续精简干部队伍,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和竞争能力。我在阿联酋的时候,感觉我们以后谁也竞争不过阿联酋,将来都会败在阿联酋下。阿联酋是13个联合酋长国组成的国家,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可以学习借鉴,它有很多思维方式是很厉害的。其中,阿布扎比这个国家有油,沙加也有油,中间的迪拜是没有油的国家。迪拜的领导人思想比较先进,他取消了迪拜这个国家的任何税收,没有增值税,没有企业所得税,没有个人所得税等。政府把他的一些钱将老百姓送到英国、美国的大学培养,通过几代的培养,把放羊的民族变成比较高档的民族。同时还规定,在这样没有税收的情况下,竞争力迅速增长。当阿联酋航空公司在同等票价时,服务标准比其它航空公司高,当然旅客会选择阿航。当竞争十分激烈,甚至航空公司不能赢利时,它还有15%的赢利,实际上就是税收低。这样它越发展,别人越萎缩,从伦敦、巴黎、法兰克福、新加坡、曼谷、吉隆坡、香港、东京各线都会输给它。完全没有对手。这就是发展中国家使用的低税收杠杆制度的一个典范。在一个国家还不发达的时候不应该实行高税收,高税收等于是逼跑了资本,逼跑了人才。   讲到企业的信息化,很多人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就是办公自动化,很多企业提出来一两年就把企业信息化目标搞完。但从我们这么多年企业信息化理解来看,这只是九牛一毛,差得很远。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它应该包含把企业所有管理成熟的流程制度根植于数据库里面,根植于IT网络里面,使任何行政业务处理都能够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来支持。经过数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一个面向全球的企业信息化系统,90%以上的行政和业务都可以在这信息化系统里面完成。现在,我们在全球所有有机构的地方,我们的IT就支撑到那里,而且我们所有的员工都能享受到这个系统的服务,这是我们建立的一个企业信息化网络。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行政和业务运作基本流程都能够实时完成沟通、信息共享、业务审批和跨部门协调,不受地理位置和业务流程环节的限制。分布在各国家地域的14000名研发人员,可进行724小时全球同步研发和知识共享;在全球办公或出差的员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使用网上报销系统,在7天内完成费用结算和个人资金周转;整个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实现了制度、流程、编码和表格的四统一,通过在ERP中的财务系统建立了全球财务共享中心,具备在4天内完成财务信息收敛和结帐的能力;华为的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能够24小时自由安排网上学习和培训考试,采用网上招聘和网上考评;通过连接每一个办公区域的一卡通系统,人力资源部可每天对3万人实现精确到考核管理,准确地把数据纳入每月薪酬与福利计算;EPR系统,实现端到端集成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人员一天就可执行两次供需与生产计划运算,以天为周期来灵活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客户还可以网上查询和跟踪订单执行状态;全球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每年节省差旅费3000万元,并大大增强了时效性;国内第一家通过BS7799信息安全国际认证,建立了主动安全的预防和监控管理机制,华为的知识产权和机密信息逐步得到保护;在客户现场的服务工程师,可以随时网上调阅客户工程档案和相关的知识经验案例,网上发起并从公司总部或各地区部获得及时的技术与服务协调,孤身前往的工程师不再感到孤立和无助。   (2)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我们从1997年开始与Hay group合作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在Hay的帮助下,建立了职位体系、薪酬体系、任职资格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及员工素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华为公司员工的选、育、用、留原则和干部选拔、培养、任用、考核原则。自1998年开始,Hay每年对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进行审计,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交给华为解决。正是由于这么多年来,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不断的改进,不断的进步,造就了一支真诚为客户服务的员工和干部队伍。2005年开始,华为公司又与Hay合作,进行领导力培养、开发和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为公司面向全球发展培养领导者。   我们在选拔干部时,总是选拔那些品德好、责任结果好、有领袖风范的干部来担任各级部门的一把手。那些责任结果不好但是素质好的人也不能提拔为干部,一定要让他去做最基层的工作,不让他去做管理工作,管理工作不会管就乱管,让这个部门忙的昏天黑地,一个项目结果都出不来。我们认为,他们上台以后可能会造成虚假繁荣,团队没有战斗力。他们要转为普通岗位通过做具体工作,把好的素质转变为好的能力和实现责任结果。就是说,你本事再大,能力再高,首先要去实践、要去做出结果来,没有结果不能真正认可你素质很高。人们往往把素质理解成认知能力,看重他博士、博士后或者硕士学历,这是认知能力,认知能力不能拿来当饭吃,只能拿去作贡献才可能产生价值。所以我们公司强调素质不只是表面上的素质,强调的是品德和工作能力,就是贡献和结果。对于那些责任结果不好、素质也不高的干部,要进行清退。我们的干部分为三种,占全部干部30%的第一种干部属于干部的后备队,有机会到华为大学进行管理培训,培训优秀的人有可能在下一届职务上给他实践机会;最后面20%的干部属于后进干部,后进干部队伍是优先裁员的对象,后进的人希望摆脱自己后进,就拼命的往中间挤,中间的队伍受不了,也就往前跑。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从实践中选拔干部,我不是听你说怎么样,我是把你过去做过的事拿来评价,如果评价以后有领导风范,又有团队管理能力,为什么不能当干部。你能够担任这个职务才能用你。所以我们反对民主推荐,反对竞争上岗,这样就搞乱了任职体制。我们公司这几年严格控制考核体制,考核体制已经形成了一种范本。学历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我们在所有干部考核表上唯一没有设的一栏就是填学历,都是你在公司实践工作的评价。对于那些责任能力高的,素质还不是很好的,我们要求他多学习,要求提高自身素质,多提供给责任能力好的人一些培训的机会,但是老是不能提高素质的,我们要他心态平和的去接受一般性的工作。 在干部政策导向方面我们提出三优先、三鼓励的政策。三优先是:优先从优秀团队中选拔干部,出成绩的团队,要出干部,连续不能实现管理目标的主管要免职,免职的部门的副职不能提为正职;优先选拔责任结果好、在一线和海外艰苦地区工作的员工进入干部后备队伍培养,我们华为大学的第一期就办在尼日利亚;优先选拔责任结果好、有自我批判精神、有领袖风范的干部担任各级一把手,这个领袖风范包含四个方面,就是高的素质、团队感召力、清醒的目标方向和实现目标的管理节奏。三鼓励是:鼓励机关干部到一线特别是海外一线和海外艰苦地区工作,奖励向一线倾斜,奖励大幅度向海外艰苦地区倾斜;鼓励专家性人才进入技术和业务专家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干部向国际化、职业化转变。所有干部都要填表表示自愿申请到海外最艰苦的地区工作,否则不管你是多么优秀的人,不招聘。现在干部提拔首先要谈话,如果不愿去艰苦地区,也不予考虑。因为我们要全球化,而中高级干部不国际化,这怎么行呢?因此说,我们公司要国际化不仅是市场的艰难,还有内部人思想矛盾的艰难也是巨大的。这是我们干部政策的导向。   我们确定的干部任职标准,从品德、素质、行为、技能、绩效到经验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在华为有两条通道,一条通道就是向管理者走,一条通道就是向技术专家走,同等任职的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是能够享受同等待遇的。如果不适合做管理者,但你在技术方面很强、业务方面很强,你可以朝技术业务方向发展,然后达到与管理者享受同等待遇。我们确定了整个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和原则,我们这里不仅要使员工明白客户导向的原理,而且要从制度上、工作方法上、流程和规划上、日常的考核上,都贯穿一个魂,客户需求导向。迫使员工养成其一日生活制度。我们否定以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的自由文化,员工在华为改变命运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努力奋斗,二是产生优良的贡献。贡献有潜在的,显现的;有长期的、短期的;也有默默无闻的,甚至被误解的。华为给员工的报酬是以他贡献的大小和任职能力为依据,不会为员工的学历、工龄和职称,以及内部公关做得好支付任何报酬。认知不能作为任职的要素,必须要看态度、要看贡献、要看潜力。干部培养选拔的原则,一是要认同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二是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在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提倡在上甘岭培养各级干部。要把那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脱离低级趣味的员工;对公司忠诚,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敬业精神,视客户为衣食父母的员工;有良好任职能力和高绩效表现的员工;敢到艰苦地区去,敢于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选拔到公司干部队伍中来,从制度上关心女干部的培养和成长,我们对每一级干部的培养都考虑女干部的比例。把具有领袖风范、高素质和团队感召力的干部,目标方向清晰、管理结构良好,经实践证明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的干部,培养为我们的各级接班人。   我们坚持干部末位淘汰制度,建立良性新陈代谢机制,坚持引进一批批优秀员工,形成源源不断的干部后备资源;开放中高层岗位,引进具有国际化运作经验的高级人才,加快干部队伍国际化进程。加强干部和员工的思想品德教育、诚信教育,坚持不懈。坚持反对干部腐败,反对赌博。凡参与赌博的干部,一律开除。我们还反对员工打牌,华为公司基本上没有多少员工敢打牌,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玩物丧志,高级主管打牌的一定要处分。建立员工个人信息系统,记录员工在诚信方面的信息,包括奖、罚、晋升、任职能力、绩效等信息。我们要变成一个诚信社会,就要建立全体老百姓的诚信档案。我认为广东省信息技术那么发达,建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率先在全国做起来,我们公安系统可以搞个数据库,变成开放的档案,人们都自觉不去干坏事。如果我们社会不转变成诚信社会,成本是及其巨大的,而且没有人搞原创发明,中国如果没有原创发明,我们永远也进入不了先进的高科技。华为这十几年来,一直在铸造两个字:诚信,对客户的诚信,对社会的诚信,对员工的诚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这种诚信创造的价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在整个干部的选拔程序方面,我们首先要根据任职职位的要求与任职资格标准进行认证,认证的重点在于员工的品德、素质和责任结果完成情况。认证以后我们还要进行360度的考察,这360度就是主管、下属和周边,然后全面评价干部的任职情况,不搞民主推荐,不搞竞争上岗,而是以成熟的制度来选拔干部,这个成熟的制度包括职位体系、任职资格体系、绩效考核体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原则、干部的选拔和任用程序,包括我们后面要讲的干部的考核。在考察干部后还要进行任前公示,使干部处于员工监督之下,每次任命都要公示半个月,半个月之内全体员工都可以提意见。然后我们在每个干部任命之后还有个适应期,安排导师,适应期结束以后,导师和相关部门认为合格了才会转正。另外,我们采取任期制,保证能上能下,完不成目标的要下来。选拔机制是建立一个三权分立的机制,业务部门有提名权,人力资源及干部系统体系有评议权,党委有否决权。就干部考核机制来讲我们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责任结果导向、关键事件个人行为评价考核机制;二是基于公司战略分层分级述职,也就是PBC(个人绩效承诺)承诺和末位淘汰的绩效管理机制;三是基于各级职位按任职资格标准认证的技术、业务专家晋升机制。走专业线的就是技术专家、业务专家,他可以居于各种职位活动标准来申请,认证通过了就能够上去。我们在这个干部考核过程当中不完全是重视绩效,因为绩效只能证明你可能会克服被淘汰,不能证明你可以被提拔。我们关键要看个人过程行为考核,要综合各种要素来考虑。 针对绩效考核,我们根据公司的战略,采取一个综合平衡记分卡的办法。综合平衡记分卡就是我们整个战略实施的一种工具,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及我们在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来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平衡记分卡关键在于平衡:关于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收益增长目标和潜力目标的平衡;财务目标与非财务目标的平衡;产出目标和绩效驱动因素的平衡以及外部市场目标和内部关键过程绩校的平衡,也就是我们从战略到指标体系到每一个人的PBC指标,都经过评分记分卡来达到长短、财务非财务等各个方面的平衡。   对于干部关键事件过程行为的评价,我们都有评定的依据,不同层面的主管会去看他哪些关键事件以及在关键事件里面的过程行为怎么样,高层主管和基层主管会看你哪些关键事件或者有意让你在一些关键事件中去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再对你体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评价,然后得出绩效考察的结果和关键事件过程行为评价的结果,它和干部的薪酬是直接挂钩的。中高层管理者年底目标完成率低于80%的,正职要降为副职或给予免职;年度各级主管PBC完成差的最后10%要降职或者调整,不能提拔副职为正职;业绩不好的团队原则上不能提拔干部;对犯过重大过失的管理者就地免职;被处分的干部一年内不得提拔,更不能跨部门提拔;关键事件过程评价不合格的干部也不得提拔。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变革,形成我们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和干部培养和选拔的体系,使得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章可依,有法可寻。      4、财务管理变革。这些年,华为通过与PWC、IBM的合作,不断推进核算体系、预算体系、监控体系和审计体系流程的变革,以完成端到端流程的打通,构建高效、全球一体化的财经服务、管理、监控平台,更有效的支持公司业务的发展。通过落实财务制度流程、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和IT平台的四统一,以支撑不同国家、不同法律业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审计、内控、投资监管体系的建设,降低和防范公司的经营风险;通过计划-预算-核算-分析-监控-责任考核闭环的弹性预算体系,利用高层绩效考核的宏观牵引,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到目前为止,华为公司在国内帐务已经实行了共享,并且实现了统一的全球会计科目的编码,实现了网上报销,海外机构已经建立财务服务和监控机构。建立了弹性计划预算体系和全流程成本管理的理念,建立了独立的审计体系,并构建了外部审计、内部控制、业务稽核的三级监控,来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和金融风险。在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方面,我们与德国国家应用研究院(FhG)合作,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对整个生产工艺体系进行了设计,包括立体仓库、自动仓库和整个生产线的布局,从而减少了物料移动,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我们的很多合作伙伴对华为生产线进行认证的时候,都认为华为的整个生产线是亚太地区最好的之一。我们还建立了一个自动物流系统,使原来需要几百个人来做的库存管理,现在降到仅几十个人,并且确保了先入先出。   以前我们的生产体系是由从青山上走出来的农民干的,没有经过工业化,什么都不明白,只是默默的干。如果我们不摆脱这种状况,我们公司就不可能升级到国际竞争水平,所以我们请德国的应用技术研究院做我们的顾问,这些顾问是德国一批退休的专家。应该说,德国人、日本人在制造技术上是优秀的。德国人就把我们的生产进行了优化,包括质量体系优化,我们现在的生产体系能达到20个PPM,20个PPM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一百万个点当中有二十个点有质量问题。飞利浦公司也具有世界先进的制造体系,他现在是16个 PPM,就是每一百万个点当中比我们少四个点。采购方面,我们请了一个德国的高级主管,相当于我们很高的管理层,年薪60万美金,聘他当采购部总裁,当了两年,整个采购体系从小农的采购全部转变成了现代的采购体系。在当时IT泡沫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能降低成本20几个亿。因为在采购体系上,我们已经进入了国际水平,绝大多数国家的大公司是电子工业商务的,中间没有采购人员,直接是电子对接,我们国家还做不到这个,这些对我们是一种借鉴:我认为在全球化的思维方式上,要借鉴外国的专家系统,请西方那些很优秀的高级主管来把中国的事业带上国际化,促进我们广东地区工业化的进步。IBM在我们公司推进管理变革的时候,每小时付给他们专家的费用是300美金到680美金,七十位专家就住在我们楼上办公七年,你算算我们付了多少钱啊。但是今天我们知道,付出的几十个亿推动了我们管理的进步是值得的。   以上讲了我们如何引入国际著名咨询人士,和我们一起共同推进管理变革,推动我们整个流程的优化,达到一个高效的流程化运作,保证了我们端到端的交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能够优先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的满足能力,这两方面是统一的。      (四)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1、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 我们的友商就是阿尔卡特、朗讯、北电、爱立信和摩托罗拉,我们把竞争对手都称为友商,我们的沟通合作是很好的。我首先强调,我们要向拉宾学习,以土地和平。拉宾是以色列前总理,他提出了以土地换和平的概念。2000年IT泡沫破灭以后,整个通讯行业的发展都趋于理性,市场的增长逐渐平缓,未来几年年增长不会超过4%.而华为要快速增长,就意味着要从友商手里夺取份额,这就会直接威胁到友商的生存和发展,就可能在国际市场上到处树敌,甚至遭到群起而攻之的处境。但华为现在还是很弱小,还不足以和国际友商直接抗衡,所以我们要韬光养晦,要向拉宾学习,以土地和平,宁愿放弃一些市场、一些利益,也要与友商合作,成为伙伴,和友商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我们已经在好多领域与友商合作做起来,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大家已经能接受我们,所以现在国际大公司认为我们越来越趋向于朋友,不断加强合作会谈。如果都认为我们是敌人的话,我们的处境是很困难的。   所以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跟国际同行在诸多领域携手合作,通过合作取得共赢、分享成功,实现和而不同,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是东方古代的智慧。华为将建立广泛的利益共同体,长期合作,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例如,我们跟美国的3COM公司合作成立了合资企业。华为以低端数通技术(占51%的股份),3COM公司出资1.65亿美元(占49%股份),这样以来3COM公司就可以把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实现了成本的降低,而华为则利用了3COM世界级的网络营销渠道来销售华为的数通产品,大幅度的提升我们产品的销售,2004年销售额增长100%,这样就能够使我们达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同时,也为公司的资本运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培养了人才,开创了公司国际化合作新模式。我们后来和西门子公司在TDS方面也有合作,在不同领域销售我们的产品,能达到共赢的状态。      2、在海外市场拒绝机会主义,不打价格战。 在海外市场拓展上,我们强调不打价格战,要与友商共存双赢,不扰乱市场,以免西方公司群起而攻之。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来获取客户认可,不能由于我们的一点点销售来损害整个行业的利润,我们决不能做市场规则的破坏者。通信行业是一个投资类市场,仅靠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不可能被客户接纳的。因此,我们拒绝机会主义,坚持面向目标市场,持之以恒地开拓市场,自此至终地加强我们的营销网络、服务网络及队伍建设,这样经过九年的艰苦拓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赢来了今天海外市场的全面进步。      (本文由广东省委中心组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r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3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师,公司比你严多了”
chrujun 2010-10-4 16:29
老师,公司比你严多了! 昨日,刚到公司工作的研究生QJT感叹。 通过一些途径,我听说学生对我的意见是我对他们的要求很严格。 我要求学生每天写一次科研日记。日记内容主要为:每天开展了什么科研活动,碰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或准备如何解决?下一步科研计划。每个周末写一次总结,写一周的科研得失和下一步计划。每周发给我和副导师一次。 由于其他老师没有我这种要求,我就的要求就显得严格了。 QJT在公司里,要求每天下班前提交汇报一次。汇报有固定的格式,具体和我的要求差不多。还要求写周报和月报,比我的要求严格多了。令QJT高兴的是,师傅和领导多次夸奖她汇报写得好,会总结,工作做得出色。QJT感谢我在研究生期间对她严格要求,这让她在公司不仅可以做出色的工作,而且可以写出色的报告。 QJT在公司里解决几个问题了,拿到两个项目奖。而同期比她早20多天到公司的研究生,3个多月了还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心急如焚。 也许到了这个时候,她才真正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及时写科研汇报,导师可以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与此同时,导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汇报,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全面评价,使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形成良性循环。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5356 次阅读|16 个评论
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duchunyan 2010-8-31 08:48
财经频道正在热播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昨天偶然看了一集,讲的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创新历史,从拜耳,杜邦到贝尔实验室,以至后来的索尼,英特尔,正是这些公司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部片子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采访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值得一看! 从中摘取的精彩观点: 自从智力和资本走到一起,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呈现出了几何级数。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之间,公司架起了一座桥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意义超越以往任何时期。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革新都是在公司里,而不是在国家层面产生的。   一个国家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每一个国民,决定了它在人类进步历程中的位置和高度,而这一点,将深深地镌刻进本国公司的文化中,成为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一部公司的历史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公司充当了国家征服世界的先锋;公司力量的变化,是世界性大国崛起与衰落的风向标。 回顾历史,重大的危机常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全球化之下,公司历经的种种严峻挑战,会将世界经济引向何方?一切都在提示我们,让我们无法不去认真探究这个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组织,这个显示了足以撼动世界的组织,这个正将世界带到新的历史转折点上的组织——— 公司。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强烈推荐《公司的力量》
lvnaiji 2010-8-27 14:40
吕乃基 出差回来,偶尔看到中央二套正在播出的大型节目《公司的力量》(以下简称《公司》),未看到开始的两集,看了 3 、 4 集。由仅看到的部分,博主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虽未看前面部分,也不知后面会怎么样,但博主仍大胆向科学网,向各位 强烈推荐! 理由 1 。此类大型节目并不少见,远的如《河殇》,近的如《大国崛起》,等等,有些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的印记,有些在资料上随意取舍,从而在客观性和真实性等方面大打折扣。就博主的视野而言,《公司》则较为客观公允,沿着公司在发达国家渐次生长的足迹,脉络清晰。 理由 2 。仅由博主所看到的两集,感到《公司》阐明了以下重要观念。 其一,从微观层面上透彻说明,一个现代社会得以存在和推进的核心力量不是别的,就是公司。 其二,公司的成长过程既在于社会宽容、自由的氛围,同时也少不了社会的制约和监管。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社会的自组织,体现了社会如何由经济层面渐次上升到制度和观念层面,由底线(参阅本人的相关系列 论 底 序 )的经济人假设上升到伦理的高度。 其三,政府在公司的成长过程中所起到作用是,首先是均衡劳资关系,绝不能袒护资方。政府以人民的自由幸福为最高取向。其次是公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样需由政府监管。 其四,由公司的发展, 资本主义初级阶段 清晰可见。 博主虽尚未看到后面各集,但仅就以上几点而言,对于对照和理解中国的现实,具有重要价值。 各位平素埋头于科研教学,不妨拨冗一观,看看在一个多世纪前西方社会走过的路。各位对眼下社会各种现象颇有微词,不妨静心一阅,看看史实,看看规则。有人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奇迹不是所谓七大奇迹,而是公司制度。请各位静观被称为第八奇迹的公司制度究竟为何物,以及是如何炼成。
个人分类: 经济|4515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致老板的一封信
sunapple 2010-8-17 11:01
致老板的一封信 房汉廷 编前语: 2000 年我曾经借调到香港 Z 公司工作,负责新兴产业投资业务。当我看到公司的种种情况后,忍不住给老板写了这封信。尽管我因言获出,但对 Z 公司后来的战略转型确实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今天 Z 公司业务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也收获了巨额财富。今天作为博文晒出,只觉得有些东西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S 总: 您好! 我是投资部的房汉廷。从北京出差回来,仔细地看了您《在半年小结会上的讲话提纲》,深受鼓舞和感动,也为自己有机会参与 Z 公司复兴工程而庆幸。的确,四个多月的 Z 公司生活,使我有机会体会了许多以前不曾深入体会的东西,也使我思考了许多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四个多月的时间不算长,但对分析一个企业应该是够了。因此,我不揣冒昧,也想就我所认知的一些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此时的我是以一种双重身份给您写这封信的。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我的良知和职业都要求我把观察到的和认识到的讲出来,特别是已经成为我分析案例的企业;作为一个 Z 公司的员工,我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她尽心尽力。 Z 公司的优点很多,我也体会颇深,在此就不附和了。根据我的观察和调查, Z 公司至少在以下方面,需要调整思路。 一、 企业文化需要重新考量 Z 公司产生在改革开放初期,成长在香港回归祖国的过渡期,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有一套特殊的制度约束和运作机制是必要的。但在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今天,有些制度、方法必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低效或失效,企业的文化理念也必须跟上这种变化。 从我接触 Z 公司这段日子,我一直在比较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成功企业的文化和 Z 公司的文化。感觉有四点差异最大: 1. 明箱文化与 暗箱文化 。目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大企业,在企业文化的构筑上都趋向明箱化。即企业和社会规则是接轨的,企业和员工的责权利关系是清晰的,每个人都能根据 GPS 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与此相对, Z 公司的文化则更带有暗箱的意味,不仅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的世界,就是里面的人同样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这种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企业文化,使 Z 公司不太象一个真正的企业,更象一个身负某种重要使命的团体。作为一个 Z 公司的员工,对自己的基本权利和责任缺乏认知,低层员工战战兢兢听天由命的时候多,高层员工揣摩领导意图的时候多,时间长了难免不产生消极等待和猜疑、离心。 2. 平行站位与台阶站位文化。 现在通行的企业用人考核方式是平行站位,然后从中选优。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消除了各种脚底下台阶的高差,使企业更容易鉴别出员工的能力。但是,我看到的 Z 公司却是另外一种模式,即台阶站位。这种模式是金字塔型的,决定一个员工最后得分的往往不是其真实能力,而更多是其脚底下台阶的高低。所以,这种文化就会诱导员工拼命找机会向上爬,只要有机会到高一层的台阶,就可以后顾无忧了。所以,我看到和听到的是:在 Z 公司,无论是千里马还是菜马,都要放在一起,都从拉车开始。 Z 公司的台阶很漫长,人才就在这长长的坡道上耗掉了价值,耗掉了自己。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台阶,但是 Z 公司过于强调了台阶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浪费人才、损伤效率。 3. 竞赛制与伯乐制文化。 比较大的企业通常都会采用竞赛制,通过竞赛方式发现和培养有潜质的接班人。因为企业大到一定程度,光靠几个企业领导或人事部门的人做伯乐,是难以做到的,有些人的潜质是无法相出来的,而竞赛就很不同,它容易让良驹脱颖而出。由此反观 Z 公司,其用人、识人的方式依然是伯乐相马,企业内几乎看不到比赛。没有经过比赛,就确定哪匹马是良驹,哪匹马是菜肴,已经不是现代企业的选人和用人机制了。 4. 以人为本要有实际内容。 时下很多公司都打出以人为本的旗号,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却寥寥无几。我来中海后也看到了同样的表述,但早在来中海之前我就知道这是一句空话、套话。以人为本现在已经被诠释的失去了本来的含义。我理解的以人为本应该是以人性为出发点,让每个人都有一种尊严感、成就感和归属感。而 Z 公司看不到这些,从一些老员工(包括退休的)和目前的骨干那里都能听到和看出不满,所畏惧的只是害怕丢掉饭碗或减薪。这样的队伍自然容易出现离心离德的队员,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各种敷衍和欺瞒现象也就难以避免。当然,并不是说中海的管人模式一无是处。目前这种模式对管理中下层员工会比较有效,但对人才级的人管理就会出问题。 二、企业发展战略要做大调整 根据我对香港的研究和对 Z 公司的观察,深感 Z 公司要想有一个持续发展的空间,必须当机立断做出重大的战略调整。这些战略调整包括: 1. 香港公司窗口化,公司主体应加快北伐进程 。随着中国加入 WTO 以及台海危机的消除,香港作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会快速萎缩,而香港又没有新的产业取代这些行将衰落的行业,与之密切相关的地产业务、承建业务将进入长期低迷。同时,国内市场的开放和新经济的崛起,将带来国内经济未来 10 年的长波增长,都会带来大量的市场机会。 Z 公司兼具海外和国内双重身份,应该拥有更多的机会。另一个舍南进北的原因是中国政府已经视香港的中资企业为鸡肋,很难再有特殊的扶植政策。所以,我建议 Z 公司的香港部分逐步窗口化,而公司真正的业务主体要加快北伐的进程。 2. 企业制度改革要抓紧进行,国有企业民有、民营化是必然。 中国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国家只经营特殊行业或需要政府扶持的行业,对一般行业特别是完全竞争性行业要全部退出;二是国家资本退出的领域由民间资本进入。这意味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完成。 Z 公司的主体业务虽然在香港上市,但其本质仍然是国有企业,而其业务模式又是国家准备退出的领域。所以,华侨城的改革值得借鉴。事实上,中央也在寻找国有资本的退出机制,只是暂时还没有觅得良方。如果我们率先迈出这步,不仅改革了企业的产权基础,激活了现有资产,还能获得巨大的马太效应。解决了企业的基本制度问题后,企业的动力机制、高层员工的退出机制等都可以获得比较大的空间。 3. 企业主营业务要坚定不移地转为以新经济为主。 以资讯科技、生物工程、纳米材料为核心的新技术和以中国、东盟为核心的新市场和新消费者构成的新经济,正在改变着世界各个产业的面貌和运作模式,也在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模式。新经济显现出来的发展前景和超值回报也已明朗。在这样的背景下, Z 公司如果及时转移到新经济产业,完全有条件和能力再次创造辉煌的。因此,我认为公司现在应该加大对新经济的投入力度,寻求重点突破。 运作模式可以考虑这样几种方式: ( 1 )新经济投资公司制。公司设立一个专业的新经济投资公司,投资决策由该公司董事会决定。我们目前的董事会成员构成某种意义上是代表传统经济的,而让习惯了传统经济项目决策的人审议和决定新经济项目,犹如陆军司令指挥空军部队。新经济投资公司的主要成员必须熟悉新经济,有敏锐的眼光和慎密的工作精神。 ( 2 )风险投资制。公司为规避新经济投资风险,可以专门设立一个风险投资基金,对每个项目的风险控制和收益期望给出指标。 ( 3 )项目承包制。公司可以成立若干项目小组,一个小组从提出项目到项目通过投资决策、项目投资、项目运作,要负责到底。事前可以确定好奖惩标准和责任范围,报酬要实行项目工资制。 三、企业内部结构要动大手术 Z 公司要完成战略调整,内部结构必须下大力气重组。几个月来,给我一个突出的印象,是 Z 公司老了。这种老不是指人们的年龄大,也不是企业的历史长,而是人们的思想老了。 Z 公司的老,体现在多个方面: ( 1 )思想老化。 Z 公司的员工,已经是不思进取了。他们看到的明天是灰色的,对自己在 Z 公司的命运是无助的。所以,每天看似忙忙碌碌的人很多,而实际的功效却很有限。 ( 2 )行为老化。 Z 公司的员工,行为的标准是老板高兴不高兴,并不是事情的有利与无利。所以,在 Z 公司,看不到创新精神,也听不到创新故事,人们每天都是昨天的重复。这对一般员工来说可能是必要的,但如果连核心团队的成员也如此的话,这个企业就很危险了。 ( 3 )标准老化。企业长期的文化熏陶,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对自己和他人是一种双重标准,对领导和一般人是差别待遇。我认为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错,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有谁又会主动放弃做婆婆的机会呢? 应该说, Z 公司到了对自己动手术的时候了。从您大力要做企业法这件事情上,我也能够体会到您的良苦用心。可惜,没有人真正领会您的本意,或者有人即使领会了也不想说,生怕哪句话说错了而失去饭碗。这件事,企业内部员工是很难完成的,不仅是个智慧的问题,还包括许多微妙的制约因素。 我认为 Z 公司的结构大调整和思路大调整,应该以企业法为契机。企业法是进行这场调整的方针,只有从立论上解决了,才可能在实际推动中顺理成章。我想,通过企业法重构的新 Z 公司,至少要达到这样一些目的:( 1 )确定 Z 公司的独立地位。 Z 公司的处境与华侨城具有相同性,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摆脱不了企业的政治化色彩。( 2 )确立 Z 公司的新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的核心就是团结和创新。( 3 )确定 Z 公司的人才模式。( 4 )确定 Z 公司的动力机制。( 5 )确定 Z 公司的沟通模式。 想要说的话很多,但我知道这已经够冒昧了。不当和不敬之处,请多予谅解。 祝您身体康健! 祝 Z 公司好运! 房汉廷 2000 年 7 月 17 日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可怕的大学
eduman 2010-6-15 11:02
文/陈漠 自《新周刊》2010009 恢复高考33年来,中国共选拔了5438万名大学生。   千军万马过的不再是独木桥,大学也不再是从前的大学。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大学经历了市场化(如取消毕业分配和实行收费制)、国际化(如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大规模合并)、产业化(如疯狂扩招和建大学城)三大高潮。   它变得像混合了政府和企业功能的奇怪公司:是公共服务,却由家长们高额支出;是产业经营,却背负了2500亿元债务;出售产品,却没有售后服务;是投资,却不保证你的回报。   大学的理念越来越混乱,而其行政管理、评估体系、课程、老师和学生,都出了问题。大学的定位和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从教授到学生的造假舞弊令学术成为笑话。大学的腐败、两性和安全乱象总在社会新闻版出现。中国的大学不再精心培养能独立思考的人,而热衷于培养就业员。   大学从残酷社会中的象牙塔,堕落成了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坏公司,这是可怕的事!少数好教师和好学生在此瑜不掩瑕,更多人的青春在此虚掷,梦想没来得及描绘就已挫败,这是可怕的事!大学不教新生代做人和做事,只教他们听话和考试,这是可怕的事!大学生相信关系和潜规则,甚于相信知识和能力,这是可怕的事!   2010年,中国957万名考生参加了高考,其中657万人有机会成为大学新生。   中国的大学,将如何面对他们? 它不比收费公路好多少 大学是间坏公司   大学这间公司最妙的地方是,它既是公共服务,又是产业经营;它既面向社会,又针对个人。它出售产品,却没有售后服务;它是投资,却并不保证你的回报。   文/陈漠   我们不需要教育,我们不需要思想控制,教室里不要有黑暗的挖苦。老师,放过那些孩子平克弗洛伊德在音乐专辑《迷墙》中这样愤怒地唱道,那是1979年。   放到如今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这些激进的话语已经不太合适了。高中以前,或许还有学生苦闷地处于墙内;而一进入大学,整个环境早就已经完全商业化,所有的一切都按照一个商业目标运转起来如何把学生作为商品出售出去。   我们的大学更像一间公司,无论好坏。    这间公司是怎么做市场的   一个高三学生如果有幸连续看过这十多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手册,一定会晕掉。十多年来风水轮流转,各种热门专业层出不穷,如果大学是公司,那它们就是深圳华强北那些山寨手机厂商,iPhone流行时就做HiPhone,什么流行就一窝蜂仿它、山寨它、做滥它。   早些年流行经济类专业,各个大学学院纷纷开设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金融学、应用经济学等等;后来又流行法学,人人都想着进公检法,过律考;接下来是工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市场与营销等市场管理专业;没几年风头又转到了IT行业,于是计算机类学科汗牛充栋;然后是影视、艺术、表演、播音与主持类专业挤破了头,连工科院校都敢设影视学院;最后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艺术品投资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物业管理、动漫设计等面向新时代的专业热得烫手。   看看十多年来的大学热门专业,几乎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走向。经济数字虽然高亢,可经济学的学生大多不过在当会计和营业员。律考通过率低得可以媲美公务员考试,而公检法早就人满为患,没有后台你想都别想。学商科的去卖保健品、搞传销,学计算机的在网吧里当管理员。学表演的如今连潜规则都不一定捞得上了,转年又有一茬水灵的新人。播音主持、影视编导想去电视台?你等着去当栏目聘的编外民工吧。物流管理去快递公司,电子商务在淘宝卖外贸货,动漫设计的要么在熬命,要么在画山寨动画。唯有房地产红旗不倒,如果你运气好早点去卖楼,你就算赢了。   十多年的大学专业热潮,每一次大学里的专业热潮之后都预示社会上这个行业的烂掉。你必须相信这一点,当下最热的专业,等你毕业的时候一定会烂掉,中国的大学有这个能力。因为它们是山寨公司,它们看重的是快速反应能力,谁能短平快地抓住热点,大量吃进原料囤积,迅速做出仿版,就算战略上的成功。    这间公司是怎么做运营的   你总算入学了,来到学校之后你才发现,你所在的校区居然离照片上那个著名的学校大门有几十公里远。这还算好的,要是你在挂着一个城市名前缀的校区里,你会发现它在地图上和本校相距上千公里,要用谷歌地图才能览其全貌。   现在的大学流行开分公司,所有大学都到一个地方去开子公司,于是称作大学城。整合资源、辐射效应、集约模式、融资管理、引领发展、促进转型,这些在大学城建设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就如同商业教科书。大学既然是一间公司,大学城自然应该是一盘生意,这盘生意的体量大得惊人,占地动辄几十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平方米,投资金额是天量,流水账目自然也是天量。   有知名大学的生意好做,没有知名大学的城市也有新招,便由政府出面撮合当地二三流学校与外地知名大学联办分校。对于当地来说,可算得上是招商引资,对于外地大学则算是拓展业务。负责一点的,隔三差五有本校教师飞行执教,算是连锁经营;不好的则是自生自灭,留个招牌而已,只能算是授权加盟。   有分自然有合。大学公司的生意还有一种是兼并。院校合并算是我国教育界的一项盛事,学院合并升格为大学,专业性大学合并升格为综合大学,理工大学有人文学院,科技大学有影视学院,更不用说如今几乎每所大学都有医学院。合并风潮据说目的是为了集中师资力量、加强学科水平,为合出几所世界级大学而努力。最高目标自然是全国合为一所大学,如此一来,世界大学排名榜必然会有一所仰之弥高的中国大学,再不济,学生人数也是世界前列。   兼并重组到最后,难道就是公司运营手法的尽头了?不,大学们不久后一定会发现资产剥离、拆分上市其实是资本运营的更好办法,这样合并的大学又可以拆开来各自挂牌,再来一次资产评估、征地搬迁、结构调整、资源重组、院系学科调整。    这间公司的收入与支出   既令人惊讶又在意料之中的是,大学这间公司运用了如此多的手法,最后它的资产负债表却如此不堪入目。   大学负上巨债已经不是新闻,燕山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吉林大学等学校都欠下了几亿、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的债务,曾有媒体报道的数据说,我国高校负债实际的数字可能在4000亿到5000亿元之间。   这真是任何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噩梦。但好在大学这间公司,有着不同凡响的翻身策略:扩招负债,卖地偿还。以平价征得的教育用地,再以数十倍的价格拍卖出去,偿还债务不成问题。别的公司负债搞到破产,大学这间公司负债还会微赚。   也有大学校长提出,因为大学不印钞票,也不卖产品,大学的主要产品是人才,但是大学人才送出去是不收费的培养的人才是无偿供应给社会的,所以大学的债务应该全社会承担。有总经理如此,董事局主席当笑而不语。   大学固然不印钞票,可学生们的钞票却是源源不断地流进来,教育体制改革中的诸多口号中,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执行得最有力的,这直接就意味着学费连年上涨,扩招年年实行。大学这间公司的生产方式本来就特殊,先收钱,后办事,赢得口碑继而趋之若鹜。如果,学生进大学要交学费,毕业后有公司买走还要花钱,如同机场高速公路一样,进出都收费,那真算是一大经营创新,世界企业史的一朵奇葩了。   大学这间公司美妙的地方是,它的收入既来自政府拨款,又来自学费等自创营收,它的产出既算是公共服务,又算是商品。这样哭穷、赖债时两头都有道理,排列组合一下有不少选择可用。所以我们看到,既有校长呼吁增加拨款,又有校长抱怨学费太低,硬件不够时怨钱少,就业率低时怪社会,负债时它说自己公共服务,收钱时它又成了产业经营。   当然,最美妙的还在于,它永远不用对资产负债表负责,永远不用对股东负责,永远不用对产品质量负责,永远不用对客户负责。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们,以纳税人的身份已经为这间公共服务公司缴过税,再为子女入学向这间经营性公司交一次费,然后毕业就业再由自己解决,最后它负债还要所有人一起承担。   即使这样,我们也永远看不到它的账单。   大学的企业文化   没有哪间公司的新闻比大学这间公司更像娱乐新闻了。   这里有学术抄袭,从博导到校长,学术抄袭新闻的频发程度比起音乐圈歌曲抄袭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有男女关系的潜规则,从艺术院校到外语院校,年龄跨度、爆料程度比起影视圈来也不遑多让。这里有骂战,有炒作,有勒索,有杀人,有指桑骂槐,有暗箱操作,这里不仅有情色故事,居然还有推理小说。   这就是为什么大学新闻总是能上网站新闻头条猛料迭出,随便拎个元素出来就是上好的标题。   历数一下近年的大学,从招生、教学、考研、学术、收费、征地、贷款、就业乃至师生关系、校园生活、社会活动,无不是丑闻连连。一间公司做到整条生产线从头到尾全都有新闻亮点,不能不说是企业文化培育的经典案例。   一名学生,自入学到毕业,从原材料到成品,从产品继而变为员工,经历过这间公司完整的生产线。你以学费为投资,试图换取一个未来,终于   恭喜你,你毕业了。
个人分类: 文摘|289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给联想公益宣传部门的一封信
longfo 2010-5-15 15:59
孙 老师您好, 今年的公益大赛贵公司的公益宣传部门发给了我一封邮件,我就把准备在上海实施的一个项目上传参加了比赛,不知道什么原因,网页上一直没有出现我的项目,之前我参加比赛的项目现在已经开始了运作,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还是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我认为,如果在贵公司帮助下,去年的项目肯定可以根据重庆实际情况解决当地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而现在我的这个项目还是不死不活的,所以我认为贵公司的品牌效应对于一个项目的成功运作还是有帮助的。 收到邮件的时候,离今年比赛截至日期很近了,我就把将要实施的项目缩减了一下,联合了几个朋友,把项目计划上传了,但是时至今日还没见我的项目出现在网页上。 我想任何公司都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所以我就今天上午写邮件询问,但是到现在你们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回复我的邮件,我就又去你们的网站上传计划,系统显示我已经上传成功,无法再次上传。 但是你们的工作人员对于我的询问还是置若罔闻,我对此深感遗憾。 我认为我的创意虽然在你们看来可能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对于社会的意义不一定就小,我也希望得到你们对于我们的尊重,你们口号不错,实际行动也要跟上,服务也要好一些,我在公益界的朋友一直对你们的比赛有微词,但是本着支持民族工业和社会公益的目的我一直把我正在实施的项目参加比赛,这是希望利用我的智慧结合贵公司的品牌做一些事情,而今不管如何,不回复我的邮件并不是一个大公司的所作所为。 我现在重庆,如果明天还没有邮件回复得话,我希望到上海后,你们能当面跟我道歉,这本是很严重的事情,我不希望出现玩笑。 作为政府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 我知道你们做这个活动可能仅仅是为了做宣传,但是我们可是实实在在在做公益,希望你们尊重我们。 打扰了,祝您周末愉快 耿文叶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内的“生物技术公司”何时才能名副其实?
harmonism 2010-5-5 14:10
国内的生物技术公司何时才能名副其实? 曾纪晴 近几年,国内的生物技术公司明显地多了起来,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一方面显示,生物学在 21 世纪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生物技术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甚至影响人类的社会形态和发展进程。中国生物学研究的兴起,对中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将起着重大的作用。但另一个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国内的许多所谓生物技术公司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外国公司的仪器或试剂的代理商而已。诺大一个中国,几乎没有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是真正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能够生产自己的生物研究仪器和试剂的公司。 国内所谓的生物技术公司数量快速地增长,我们却无法兴奋起来,更多的是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如果把外国生物技术公司比喻为入侵者,中国的这些所谓的生物技术公司就是伪军。外国生物技术公司列强大举入侵,国内的生物技术伪军浩浩荡荡,此种局面,怎能让人感到欣慰呢? 国内生物技术公司起步维艰,一方面是由于强大的外国公司抢先占领了中国的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仪器和试剂的市场(因为中国的生物技术研究是从外国学习然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国内无论从学者还是政府都根本不重视国内生物技术公司的发展。这可以从国家的研究经费资助领域以及对生物技术公司的政策可以看出。 国内生物技术研发落后于外国先进国家,而中国要加快学习和研究步伐又需要引进外国的仪器设备和生物试剂。这就客观上导致了外国公司预先占领和垄断国内生物仪器设备和试剂市场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生物技术公司如果要自己研发原创性的产品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一方面起步落后,研发的产品如果性能落后于外国公司,则国内大学与科研院所研究单位不会购买。假如国家不大力支持国内生物技术公司的产品的国产化研究,要很快摆脱外国公司垄断的局面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国内的研究经费越来越多,国家还专门提供购置仪器设备的经费,使得国内研究机构竞相采购外国公司产品,导致外国公司产品价格强势上涨,而国内的产品更加无人问津,快速淘汰。 要改变这种局面,一定要在国家层面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有一个生物技术仪器设备和试剂研究开发的国家战略。要大力支持生物技术仪器设备的研究开发,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大力投入资金采购国外先进仪器设备。近几年,国内的仪器设备甚至比国外实验室还先进。很多单位购买的许多天价的先进仪器设备却很少使用,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此外,国家还应该大力支持国内真正的生物技术公司,一定要对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真正从事生物技术仪器和试剂等产品研究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与那些只从事外国生物技术公司产品代理的公司区别对待。对于国内真正的生物技术公司给予特别政策支持,比如减免税,提供研究开发基金资助等。而对于那些仅从事生物技术参品贸易的、打着生物技术公司牌子的公司进行清理,一律需更改名称,加上贸易字样,同时对其进行特别税收政策,限制其发展。 另外,国家也要鼓励一流学者创业开办生物技术公司。国外的生物技术公司往往有着强大的研究团队,有着一流的研究队伍。而国内生物领域的一流学者则根本不屑于创办生物技术公司。中国传统的公司概念就是做做生意而已,根本不会涉及到科学研究。因此,创办公司意味着学术生涯的结束。中国知识分子有一种清高而轻商的倾向。这是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沦为外国公司的买办的一种重要原因。国家采取特殊政策鼓励一流学者创办生物技术公司,将有力地改变这种现状。 2010-5-5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6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 高科技公司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liuxiaod 2010-4-24 22:31
  硅谷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靠斯坦福大学多方位的支持。很多当今世界上 IT 领域的领头公司都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创办的。它们包括惠普公司、思科公司、太阳公司、雅虎公司、Google(谷歌)公司、英特尔公司、制造处理器和工作站的 MIPS 和 SGI 公司、世界最大的显卡公司 Nvidia、世界最大的视频电话会议公司 Webex 等,另外在非科技领域还有著名的耐克(Nike)公司。此外,微软的 CEO 史蒂夫?鲍尔默和前董事会共同主席 Jim Allchin 也毕业于斯坦福。斯坦福在商业界和科技界创下的这种奇迹是世界上任何其它的一流大学都无法比拟的。为什么斯坦福大学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呢?这要从它的发展、它的文化说起。   1. 充满传奇的大学   关于斯坦福大学的各种传奇故事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杜撰出来的。其中最流毒深远的讹传是这样的:   有两个乡巴佬夫妇,找到哈佛大学,提出为哈佛捐一栋大楼。哈佛大学的校长很傲慢地说,捐一栋楼要一百万,然后三句两句地便把这对老夫妇打发走了。这对老夫妇一边走一边唠叨,才一百万,才一百万。他们有一个亿要捐,于是便干脆自己捐了所大学,就是今天的斯坦福大学。   这个讹传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广为流传,以至于斯坦福大学不得不在自己的网站上辟谣。其实,这个故事里面的漏洞很多,首先,了解斯坦福历史的人都知道老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Sr.)是加州的铁路大王,曾经担任过加州州长、美国联邦参议员,属于精英阶层(Elite Class),绝不是什么乡巴佬;我们在后面还会介绍到他的夫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第二,在十九世纪,一亿是一个天文数字,一百万美元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财富。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银行到一九三几年,存款才达到几千万美元。直到斯坦福大学创办的二十年前,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捐赠不过七百万美元,它建立起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霍普金斯医学院。在老斯坦福的捐款中现金只有一千多万,这已经是当时美国最大的捐款了。老斯坦福的捐赠中最值钱的是八千多英亩的土地。当年加州属于蛮夷之地,土地值不了什么钱,但是现在斯坦福所处的帕洛阿图市是世界上土地最贵的地方,这些土地的地价涨了不止万倍。第三,哈佛大学和美国所有的大学对捐助者从来都是非常殷勤的。坦率地讲,比中国的大学要殷勤得多,不会怠慢任何慈善家。这是美国大学能得到巨额捐助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斯坦福大学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老里兰德?斯坦福夫妇把他们唯一的孩子小里兰德?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Jr.)送到欧洲旅行,孩子在欧洲不幸去世。斯坦福夫妇很伤心,后来决定用自己全部的财富(大约几千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十亿美元。)为全加州的孩子(Children of California,而不是传说中的全美国的孩子或者全世界的孩子)建立一所大学,纪念他们自己的孩子。这所大学被命名为小里兰德.斯坦福大学(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简称斯坦福大学。   1885 年斯坦福大学注册成立,两年后举行了奠基仪式,1891 年正式招收学生。共有五百名左右的学生,只有十五名教授,其中一半来自康奈尔大学。在这首批学生中,产生了一位后来美国的总统胡佛。(就是那位被评为最差的、把美国带进 1929-1933 年大萧条的总统。但是斯坦福仍然很为他感到自豪,建立了著名的胡佛研究中心)虽然斯坦福是一所私立大学,但是它在早期的时候不收学费,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学校财政上难以维持为止。   斯坦福大学的创办过程非常不顺利。斯坦福开课的两年后,老斯坦福与世长辞了,整个经营和管理大学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遗孀简?斯坦福的身上。当时整个美国经济情况不好,斯坦福夫妇的财产被冻结了。(我估计要么当时美国财产法关于信托财产方面不健全,要么斯坦福夫妇没有把他们的财产转到自己信托 Living Trust 下面。这种情况现在在美国不会发生)校长乔丹(Jordan)和学校其他顾问建议简?斯坦福关掉斯坦福大学,至少等危机过去再说。这时,简?斯坦福才想到她丈夫身前买了一笔人寿保险,她可以从中每年获得一万美元的年金。这一万美元大抵相当于她以前贵族式生活的开销。简?斯坦福立即开始省吃俭用,将她家里原来的十七个管家和仆人减少到三个,每年的开销减少到三百五十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大学教授一家的生活费。她将剩余的近万元全部交给了校长乔丹用于维持学校的运转。从斯坦福夫人身上我们看到一位真正慈善家的美德。慈善不是在富有以后拿出自己的闲钱来沽名钓誉,更不是以此来为自己做软广告,慈善是在自己哪怕也很困难的时候都在帮助社会的一种善行。   靠斯坦福夫人的年金补贴学校毕竟不能使学校长期维持下去。斯坦福夫人亲自动身去了首都华盛顿,向当时美国的总统克里夫兰寻求帮助。最终,美国最高法院解冻了斯坦福夫妇在他们铁路公司的资产。斯坦福妇人当即将这些资产卖掉,将全部的一千一百万美元交给了学校的董事会。斯坦福大学早期最艰难的六年终于熬过去了。乔丹校长赞扬道:这时期,整个学校的命运完全靠一个善良妇女的爱心来维系。今天,不仅是几十万斯坦福校友,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感谢斯坦福夫人。她用她的爱心,靠她坚韧不拔的毅力开创出一所改变世界的大学。   关于斯坦福大学的第二个讹传就是说斯坦福原来被称作西部的哈佛,后来办的超过了哈佛,结果现在哈佛被称为东部的斯坦福。且不说斯坦福有没有全面超过哈佛,作为全球第一知名大学的哈佛再不济也不会称自己为东部的斯坦福。同样,心比天高的斯坦福根本不以成为什么西部的哈佛而自豪。事实上,斯坦福公共关系的负责人在接待清华大学代表团时自豪地讲,斯坦福等于哈佛加麻省理工学院(MIT)。虽然斯坦福的这种说法让人觉得有些狂傲,但是确实有它的道理。   首先,斯坦福大学在专业设置上覆盖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合集。在美国大学里有个普遍的看法(也许是偏见),哈佛的人能写不能算,麻省的人能算不能写,反映出哈佛侧重文科而麻省侧重理工科。(实际上哈佛有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和物理学专业。)而斯坦福的人文理兼修。在美国一个大学的综合排名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关键看专业的好坏。美国最热门的专业首推医学,然后是法律、工程和商业。一个学校的历史专业或者政治学专业再好,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影响。斯坦福大学是美国唯一一个在这四大热门领域都名列前茅的学校。它的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长期以来并列美国第一,它的法学院仅次于耶鲁大学排在第二,它的工学院仅次于麻省理工也是第二名,斯坦福医学院也在美国前十名。和斯坦福相比,美国其它大学都显得有些缺胳膊少腿:哈佛和耶鲁的工科很弱,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没有医学院和法学院。   第二在办学理念上,斯坦福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之长于一身。斯坦福既强调素质教育,又强调专业教育。事实证明,全面发展有助于斯坦福大学培养出全才,而全才是作为业界领袖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还要详述这一点。   斯坦福的校园被认为是美国三个最美的校园之一,另外两个是康奈尔和普林斯顿。斯坦福人从不掩饰对自己学校的自豪感,甚至从教授到学生经常拿其它名校开玩笑。下面是斯坦福电机工程系教授出的真实的考试题。某个公司希望设计一种符合 A、B、C 和 D 等条件的数字滤波器,他们找到了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不会,你能帮助他们设计这样的滤波器吗?我想麻省理工学院的人看了这个考题一定不会舒服。斯坦福人骄傲自有他们骄傲的本钱,除了出了这么多的实业家,孵化了很多跨国公司,斯坦福大学的学术水平更是闻名于世。它有十六位在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一半是经济学奖)和几十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毕业生。除此之外,它还有七位数学领域最高的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得主(注:数学领域的最高奖当属菲尔兹奖,但是它只授予三十五岁以下的学者,而沃尔夫奖一般授予成就卓著的数学家泰斗们。),四位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得主,有一百三十多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八十多名美国工程院院士。它的毕业生在全世界各行各业中执牛耳。   在美国众多大学中,有一百年历史的斯坦福大学历史谈不上悠久。且不说和有将近四百年历史的哈佛大学比,就是和它的邻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斯坦福大学起步也算很晚的。在斯坦福大学诞生后的头五十年里,它根本排不进美国一流大学的行列,更不要说和哈佛大学竞争了。到二战后,斯坦福大学已经入不敷出,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了。美国的私立大学完全靠自己筹款,政府并不提供一分钱,再好的私立大学如果经营不善,都可能面临办不下去的危险。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历史上就出现过非常严重的财政危机,最后是靠它无数事业有成而又关心母校的校友捐助度过了难关。斯坦福大学当时还没有这么多富有的校友可以依靠,它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斯坦福夫妇留下的八千英亩(三十二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澳门大小的土地,而大学的中心校园占地不到其十分之一。(斯坦福大学至今荒地多于使用的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电子工业发展很快,由于和亚洲的联系比二战前紧密了很多,加州新兴的电子工业和航空工业成为了加州的经济支柱。很多公司有意从斯坦福大学购买土地,但是斯坦福夫妇的遗嘱规定学校永远不许出售土地。这样,斯坦福大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地荒着而无法发挥作用帮助学校渡过难关。   帮助斯坦福大学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它的一位教授弗里德里克?特尔曼,他后来被称为硅谷之父。他仔细研究了斯坦福夫妇的遗嘱,发现里面没有限制大学出租土地,于是他兴奋地声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秘密武器 建立斯坦福科技园,科技园向外面的公司出租土地 99 年。在这 99 年里租用土地的公司有彻底的使用权,按自己的意愿建筑自己的公司。消息一传出,马上有很多公司表示了兴趣,并很快和学校签属了租约。1953 年,第一批公司,包括大名鼎鼎的柯达公司、通用电气、夏克利晶体管公司(后来诞生出集成电路的先驱仙童公司)、洛克希德公司(美国最大的军火商)和惠普公司进驻了斯坦福科技园。 对斯坦福而言,这件事的影响非常深远,它不仅解决了斯坦福的财政问题,并且成为斯坦福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契机。对外界而言,它促成了硅谷的形成。   2. 硅谷的支柱   美国和世界先后出现过很多的技术公司聚集地。但是一旦某个或者某一批大的公司开始走下坡路,这里的科技发展就开始渐渐落伍。早期的科技公司,比如 ATT 和 IBM 集中在纽约附近,但是在这两个公司之后,不再有这个量级的公司出现。波士顿附近,尤其是 128 号公路两旁曾经有过一些向 DEC 那样的大公司和不少颇具发展潜力的公司,但是随着老的公司衰退,新的公司始终不能形成规模。这个地区很难对世界信息产业产生大的影响。硅谷能够半个世纪长盛不衰,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亚太经济的发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靠斯坦福大学不断向硅谷注入新的技术。   很多人奇怪拥有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波士顿为什么只能诞生一些小公司而出不来大的跨国公司。一个重要原因是斯坦福大学的办学方法和美国东部的名校有很大的不同。斯坦福不是简单地把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业叠加,从波士顿搬到了加州,而是根据加州的情况办了一所全新的学校。只要同时在斯坦福大学和美国东部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呆过一段时间就能强烈地体会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众多差异中,最重要的是开放性。我这里讲的开放性不是指校门二十四小时打开任人进出,这个要求太低了。所有美国的大学,包括西点陆军学院和安纳波利斯(Annapolis)海军学院都是没有围墙任所有的参观者开车自由进出。我这里讲的开放性是指一个大学在各方面,从教学到科研到生活融入了当地的社区。不论是生活在田园般的普林斯顿和康奈尔,还是大都市里的哈佛和哥伦比亚,你能明显感觉你置身于象牙塔中。一个学生不需要任何交通工具,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和中国大学围墙里的学生一样,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而教授,则是传道、授业、解惑加上做自己的研究。而生活在斯坦福,从教授到学生都很难有置身于象牙塔的感觉。   斯坦福大学的这种开放性首先是生存的需要。斯坦福大学在地域上远离美国的政治中心,导致了它从政府获得的研究经费占整个学校经费的比例远远落后于东部的著名大学。以工学院为例,斯坦福大学和它的老对头麻省理工学院规模相当,但是前者从政府获得的经费只有后者的一半左右。如果读者仔细研究一下美国顶尖大学的地理位置和政府经费的关系就会发现,大学来自联邦政府的研究经费与它到华盛顿特区的距离成反比。政府资助的研究经费对很多教授来讲并不是很容易申请。首先要写很长的申请报告,然后一轮一轮地通过评审。在评审过程中,要花很多精力去和经费的主管人员以及同行评审人做公关。在美国申请经费和在中国拿钱一样,人际关系很重要。一些教授经常请主管经费的自然科学基金会 NSF、DARPA 和国防部(DOD)的主管们参观实验室和参加自己的学术报告。而这些政府官员们要到斯坦福听一次报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这些离政府部门近的大学自然就近水楼台先得月。斯坦福远在加州,当然就很吃亏。因此,斯坦福一些已经提上终身教职并且不缺经费的教授到后来甚至懒得写申请了。   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能从政府拿到大笔研究经费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事。和从工业界拿经费相比,拿政府的经费有很多好处。首先,美国政府的资助一般来讲强度较高,在这一点上各国政府都一样,无需格外说明。从美国政府拿科研经费,除非像研制哈伯天文望远镜这类特殊的项目,很少需要做具体的系统,只需要进行方法研究,最后交一份研究报告就可以了。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有很大的不同,拿美国政府的研究经费容易交帐得多。比如搞语音识别研究,在中国拿了八六三的大额经费要做识别系统,而在美国只需要用计算机实现自己的算法,证明其有效即可。很少有教授会像李开复博士那样真正开发一个语音识别系统。(美国从来没有中国的科研鉴定会。)NSF 和 DARPA 等政府的科研主管机构这样做是很有道理的,它为教授们省去了很多做演示系统的时间和精力,让科学家们能够把精力完全集中于研究本身。这是美国能够在科技上长期领先于世界,并且几乎每年都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毫无疑问,很多大学教授,乐于接受这样的项目,他们既可以专注于做学问、多发表论文,又可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美国大学教授的暑假三个月的工资要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出。)一些成名已久影响力很大的教授,更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长期大额的政府合同,比如我已经多次提到的著名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专家贾里尼克教授便是如此,他的经费常常是系里其它教授经费的总和。久而久之,他们和政府互相产生了极大的依赖,自己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   但是,凡事有一利就可能有一弊。美国政府的 NSF 和 DARPA 等科研经费一般资助的都是工业界不愿意支持的基础研究项目,比如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许多项目。这些研究课题在短期内不可能产生任何商业价值,有些可能永远没有商业价值,由政府出钱来资助这些项目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一旦某个项目有了商业价值,并且可以由公司资助时,政府会渐渐减少并且最终停止对这些课题的资助,因为政府(纳税人的代表)认为没有必要和工业界做重复的事,更没有必要和工业界竞争。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美国政府几乎没有对搜索技术研究的资助,因为它是一个已经开始盈利的技术。几周前我接待了一个中国政府代表团参观 Google,在最后的提问时间,一位官员问美国是否对 Google 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扶植和照顾,在场的 Google 副总裁回答,她觉得 Google 作为一个非常盈利的公司,既不应该也没有必要从政府得到特殊的关照。需要政府帮助的是那些小而且不容易盈利的公司,比如太阳能公司。   即使是在工程领域,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常常是非常尖端而且可能的应用面非常窄,有时发表的论文都没有几个人真正愿意读,更不用说有商业意义了。贾里尼克教授讽刺这种现象是除了论文的评审者,没有人会去读这些论文。美国对政府研究经费管理很严,严格禁止拿一个项目的经费去资助自己其它研究项目,即使经费有结余,教授们也不可能用它来研究有实际应用意义的课题。于是,拿了足够多政府经费的教授通常也就不去研究应用课题了,更不要说自己去开办公司了。久而久之,在美国东部的著名大学里就营造了一种清高的风气,大家比谁获得的政府经费多,谁的研究论文出的多,谁的研究成果理论水平高。教授们的做事方式又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生。这些学校的博士生们在学校时做实验、写论文,毕业以后接着当教授或者去大公司的实验室做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有美国最好的电机工程系和计算机系,但是麻省当教授的博士毕业生比例比斯坦福高得多。从做学问的角度讲这完全是对的,但是这种研究对创业帮助不大。   斯坦福大学远离联邦政府,从政府得到的经费相对比东部的名校少,这也不足为奇。但是,斯坦福大学守着硅谷,从工业界拿的钱比任何一个同样规模的东部大学不知多多少倍。从公司拿钱一般来讲强度不会有政府那么大,而且还要做很多具体的事。有些公司支持的研究项目甚至无法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所以美国东部名校的很多资金充足的教授不屑于和工业界打交道。   但是,从工业界拿钱的好处也是很多的。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在于无论是教授还是他们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接工业界的项目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凡是和导师接过公司项目的读者对这点都会有所体会。这样用工业界的钱,斯坦福就培养和锻炼了很多技术上的全才,他们从设计并实现一种产品到项目管理都得到了锻炼。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一点好处,不过是把原来可能当教授的年轻人培养成了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主管,而不是工业界领袖和创业者。其实和工业界保持联系并且为工业界做研究对于创业来讲,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看清产业发展的方向并且找到新的机会。这个潜在的好处对于年轻的学生甚至比资深的教授们更明显,因为年轻人更愿意尝试。美国虽然在从科学技术向产品转化方面做得比其它国家好一点,但是仍然明显存在着工业界和学术界相脱节的现象,这不仅表现在大学研究的课题脱离实际,也表现在工业界在遇到问题时找不到答案,而能够紧密联系这两头的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常常就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斯坦福这种例子很多,比如像思科早期路由器的开发,它本身是一个工程性强但学术性弱的题目,MIT 一般是不会碰这个题目的。但是,一般的网络设备制造公司因为局限于现有产品也不会动脑筋去发明一个通用的路由器,这样波萨克和勒纳的机会就来了,他们发明了一种通用的路由器,并且因此而创办了思科公司。再比如 DSL 的发明和应用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用于 DSL 的编码方法早被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大家不过是发表几篇论文制定一些标准而已。而同时工业界生产调制解调器的厂家还在为将传输率从 14.4K 提高到 28.8K 费脑筋,它们本身没有可能做到质的提高。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过的约翰.查菲,当时还是斯坦福年轻的助理教授,他看到并抓住了这个机会。后来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的查菲,当时已经是信道编码的世界级专家,他比工业界的任何研究员都有更高的理论水平,同时他一直接受工业界研究经费,比绝大多数教授更会做实际的东西。在理论上查菲完善了 DSL 的编码方法并且把它变成了一种国际标准,同时,查菲教授带着他的学生办起了 Avanta 公司,真正实现了 DSL 取代拨号上网这一跨时代的变革。   在斯坦福大学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大学对教授办公司非常理解和支持。只要一个教授能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发表足够多像样的论文,斯坦福并不限制它的教授到外面的公司兼职,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全时离开学校创办公司或者在公司里担任要职。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 轩尼诗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八十年代他在发明了精简指令集(RISC)的处理器 MIPS 后,便合伙创办了 MIPS 公司。在以后的多年里,他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办公司上,而不是在斯坦福的教课和搞研究。几年后,MIPS 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又卖给了它最大的客户 SGI 公司。轩尼诗本人才从工业界抽身出来,回到斯坦福担任了工学院院长。经过在工业界的一番闯荡,轩尼诗成为了难得的管理人才。几年后,他开始担任斯坦福的校长直到今天。现在,轩尼诗仍然是 Google、思科和另一家上市公司 Atheros 的董事。   开放校园的真正含义在于像斯坦福那样,让大学融入社会。开放是斯坦福的本,而厂校结合是它的用。后者保证了大学开放校园的具体实施。   北美的很多工科好的大学,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都强调厂校结合。麻省理工学院为了让学生获得工业界的知识,和 ATT 等大公司建立了共同培养学生的计划(program),进入该计划的学生要在 ATT 工作一年(四个暑假),作为回报 ATT 公司支付该学生的学费,美国不少大学有这种类似于奖学金的计划。这对于进入这些培养计划的学生来讲当然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既解决了昂贵的学费问题(注释:美国私立大学学费是中等收入家庭无法承受的),又得到了很好的工业界工作经验,将来无论是去工业界还是继续读研究生都大有好处。但是,这种松耦合的结合对大学和公司的直接帮助都不是很大。对于学校来讲主要的好处不过是大公司替它资助了一些学生,同时替它承担了一部分职业教育的义务,但是学生们在公司做的题目和学校通常毫无关系,这种合作对于学校的科研帮助非常有限。对于公司来讲,虽然有了从名牌学校优先选择优秀学生的有利条件,并且这些学生工作后进入角色会比同龄人快一点。但是,这些学生,大部分是本科生,毕业以后并不一定要去赞助他们的公司工作。在实习期间,他们也根本不可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新的思想和技术。   斯坦福和硅谷的厂校结合要超出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许多。斯坦福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人才的培养上给予了硅谷公司直接的帮助。在技术上的帮助反映在大量优秀的教授直接到硅谷的公司任职和研究这些公司的科研项目,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在人才上的帮助首先反映在大学一直在为硅谷各个公司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进行继续教育。硅谷公司多数的工程师并没有硕士学位,不少人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专业水平需要提升,斯坦福大学为这些人提供了非常方便的进修计划,他们可以每学期在大学修一两门研究生的课程,这样三到五年就能拿到一个硕士学位,有的人甚至一边在公司全职上班,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在斯坦福读博士。虽然有时候一个博士学位要读十年八年,但毕竟是能在全职工作条件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好办法。当然,如果有人不想拿学位只想听一两门课也是可以的。硅谷的公司深知职业培训的重要,一般都会在时间上和经济上鼓励员工追求更高的学位。为了方便硅谷员工修课,斯坦福大学有很好的远程教育网络。学生不必到课堂上听课,可以在家里电视机前上课。斯坦福几乎所有的课程都通过有线电视向校园和硅谷实时转播,它自己的学生也没有必要到教室去。很多人一学期没有踏进教室照样学得很好。万一上课的时间和上班的事情有冲突,在职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到图书馆借出课程的录像补习。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有其它大学为周围的公司的员工提供了如此方便的职业教育机会。   在斯坦福读在职博士的硅谷员工通常比刚刚本科毕业的学生更容易找到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因为一方面他们有工业界的经历,知道哪些课题今后对自己帮助大,另一方面,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需要靠教授的助学金生活,他们更看重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水平而不是他们手上的钱。(对于没钱的刚毕业的学生,常常要为了争取奖学金而牺牲自己的兴趣。)世界各国的博士生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花了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研究的课题毕业以后可能没有用途,因为博士生不完全有选择课题的自由,有时也太不了解学校以外的社会。这个问题对于那些在硅谷工作过的博士学生一般不存在。这使得斯坦福高级人才培养的效果非常好。   斯坦福大学也为硅谷和工业界培养了很多管理人才。有八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斯坦福商学院在美国和哈佛商学院齐名。硅谷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到那里去充电。为了方便日理万机的公司负责人也能到商学院进修 MBA 的学位,斯坦福除了有一般的 MBA 课程外还提供了专门给公司执行官们开设的 EMBA 课程。   当然,从斯坦福拿任何一个学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有句话,哈佛难进,麻省难出。而斯坦福大学实际上是既难进又难出,它对学生一贯采用严进严出的做法。有人认为只要给斯坦福捐一大笔钱就能混进学校,这个想法完全错误。因为斯坦福并不缺钱,而且不会为了钱去砸自己的牌子。(哈佛等大学同样杜绝这种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入学)根据斯坦福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它本科生的四年毕业率只有 75% 左右,即使到第六年,毕业率也只有 95%。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四年内完成不了本科学位,有百分之五的斯坦福本科生最后拿不到学位。这个淘汰率比中国最好的大学不知道要高多少。斯坦福的博士生淘汰率就更高了,很多人读了几年因为无法通过博士资格考试(Qualification Exam)不得不拿个硕士学位走人。以它的电机工程系为例,每年大约有一半的学生要被资格考试刷掉,当然每个人有两次机会。   除了为硅谷提供技术支持和培养人才外,斯坦福在帮助硅谷转型方面贡献很大。八十年代以前,硅谷的支柱产业是半导体。八十年代以来,从斯坦福孕育出的思科公司、太阳公司和 SGI 公司(太阳公司在九十年代的主要竞争者),推动了整个硅谷从半导体到硬件系统的转型。九十年代末,诞生于斯坦福的雅虎和 Google 以及无数小的互联网公司掀起了互联网的热潮,实现了硅谷的又一次转型。今天,斯坦福在能源、材料等方面的一些新技术正在帮助建立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产业,这个产业可能比互联网更大。   一方面斯坦福大学带动了地区性经济,另一方面它又是硅谷崛起最大的受益者。硅谷的公司为斯坦福提供了巨额的研究经费和捐赠。在历史上,惠普公司、思科公司、太阳公司和 Google 公司都是斯坦福的赞助者。仅惠普的创始人休伊特 2001 年就向斯坦福捐赠了四亿美元的巨资,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给予教育机构最大的一笔捐赠。2005 年,斯坦福收到的捐赠首次超过了它的老对头哈佛大学,完全是托 Google 创始人和员工的福。斯坦福收益于硅谷的地方远不止在财政方面。由于硅谷的发展,斯坦福大学学生的就业率成为美国最高的,很多优秀学生正是冲着找工作方便这一条原因才选择斯坦福大学的。守着硅谷自然有得天独厚的创业和与工业界合作的机会,这又成为一些优秀教授选择斯坦福的原因。正是靠着硅谷的兴起,斯坦福大学才从二战后一个地区性大学一跃成为美国一流大学,继而又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   政府资助的研究课题不仅偏向于理论研究,而且研究方向也未必有很大的前景。大学教授看上去自由自在,可以研究自己有兴趣的课题,不像公司里的人被绑在上司交给的任务上。但是因为没有经费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大学教授天天围着经费转,政府有什么经费他们不得不申请什么课题。几年前在欧洲举行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各国专家就这个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畅所欲言,贾里尼克教授听得不耐烦了,讲道你们在这里吵来吵去白浪费时间,还不是各国政府给你什么钱你就干什么课题。这是一个大家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但它确实是实际情况。在 2000 年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个计算机科学在美国进入低潮,很多计算机科学家都转行去搞生物统计和生物信息处理了。而现在,大量学习生物统计的博士生毕业了,而学术和工业界对生物统计根本没有增加多少需求,很多博士生将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这是政府计划性很难避免的问题。
个人分类: 教育|1283 次阅读|1 个评论
敬请关注:东北大学第十一期“成长之路”
neudoctor 2010-4-20 22:37
敬请关注:东北大学第十一期成长之路敲开就业之门,我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活动 从社会到学校距离有多远?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怎样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面对兴趣、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及发展前景不能同时满足,必须有所取舍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做选择呢?此次交流活动将邀请朝阳金达集团HR总监马玉明、抚顺隆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承臣、河北熙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伟三名成功企业人士做客东北大学,从创业心路历程、就业形势分析和就业建议三方面出发,引导在校大学生积极面对就业,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点迷津。欢迎大家参加。 时间:2010年4月23日(周五)下午3:00-5:30 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300 主办: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个人分类: 活动预告|1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劳动仲裁律师在线:公司原规章制度对新员工适用吗?(新)
shenbinti 2010-3-18 22:38
公司原规章制度对新员工适用吗 ?(新) 人员流动是每个公司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公司的原有规章制度不一定顾及到每个员工,这就会因新员工对公司原有规章制度的不满和质疑而引起纠纷,但是因为个人再重新制定规章制度对公司来说是很不现实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公司该怎么办?下面,针对网友提供的具体案例,中顾网邀请了北京丹宁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劳动法专家沈斌倜律师为我们进行解答。 网友提问: 我公司在成立时,就经过民主程序合法制定了公司的规章制度,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员工也随之增加,对于新来的员工我们也按照规定把原规章制度对其公示,但后来我们发现,对于后来的员工违反公司规定,我们按照原规章制度对他们进行处罚时,后来员工都表现出明显的抵触,还表示公司制度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对他们不适用等类似话语,这种情况致使公司秩序无法正常进行。请问:( 1 )公司的原规章制度对于后来的员工可以适用吗?如果不能适用,公司不能就因为一个人再重新制定制度。( 2 )原规章制度对后来的员工仅仅也是公示吗?如果这样的话,成立一个公司,先招一个员工,然后按照法定程序制定规章后,再大量招人,这样合法吗? 沈斌倜律师解答: 企业规章制度,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的,明确劳动条件、调整、规范劳动关系以及当事人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一般表现为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和奖惩办法等,也常被称为员工手册。《劳动合同法》第 4 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或提供建议,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 19 条的规定,用人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在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由此可见,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劳资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关系着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但是新员工没有参与原来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原规章制度可以适用他吗?如果不适用,就如问题所提,那么是不是说单位每来一个新员工,该规章制度就要重新制定呢?如果可以不用重新制定而自然的适用新员工的话,是不是会出现先成立一个公司,招聘一个员工,然后按照法定程序制定规章,然后再大量招人损害后来员工的利益呢?等一系列问题。 沈律师的答案是: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适用新员工,前提是想新员工公 示 即向新员工公示后的规章制度对新员工有效。问题中所担心的会不会出现先成立一个公司,招聘一个员工,然后按照法定程序制定规章,然后再大量招人损害后来员工的利益呢?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但是确是不好操作的,因为前规章制度并不是自动适用新员工的,需要向新员工公示,新员工有权提出异议,对于该异议,劳资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如果双方谈不拢,劳动关系无从建立,也就不存在损害后来员工权益的情况了。当然,在现实生活当中,资方处于优势地位的情况多一些,而一些处在技能不高,专业性不强岗位的员工 不好意思 或者 不敢 提出异议,导致自己权益受损的情况还是大有所在。这种情况下是劳动者自己对权力的放弃,法律不保护权利的沉睡者。 当然,制定一份相对公平的规章制度既是保障员工权益也是为了企业良好发展。沈斌倜律师建议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该兼顾公平和效益,应当向专业人士咨询,以减少因此产生的纠纷。 案例 : 某食品公司于 2008 年 10 月经过法定程序制定了规章制度。刘某等 5 人于 2009 年 2 月入职,公司以合同附件形式向刘某发放了公司规章制度。 2009 年 5 月,公司因刘某严重违犯公司的规章制度,而与刘某解除劳动合同。事后刘某以公司规章制度没有经过他们这些后来入职的新员工同意为由,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公司则认为规章制度已经过民主程序,且在后来新招员工时也要求员工对此予以签名确认,刘某是因为严重违纪而被解除劳动关系,不同意支付赔偿金。双方协商不成,刘某便申请了劳动仲裁。该案的争议焦点正是经过民主程序的规章制度对新招的新员工是否适用的问题,该案经仲裁庭查证核实,公司在刘某入职前经过民主程序通过了规章制度,在刘某入职时又组织刘某签名确认,该规章制度对刘某而言也是有效的。因此公司以刘某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是合法的,无需支付赔偿金,仲裁委最终裁决驳回了刘某的申请请求。 解答嘉宾: 沈斌倜律师 北京丹宁律师事务所律师,厦门大学法律硕士,北京劳动法专家。沈斌倜律师主要从事劳资纠纷法律研究和企业人事制度风险防控法律研究。专业代理劳动争议案件及代为制定、修改、完善员工手册、竞业禁止、保密协议等人事管理制度,提供劳动法务培训,担任企业法律顾问。 手机: 15301115671 13661313967 邮箱: shenbinti@yahoo.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 MEN 财贸中心 B 座 8 层 804 丹宁律师事务所
个人分类: 北京劳动法律师沈斌倜劳动法文集|1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企业中的软科学活动
hanhuijian 2010-1-9 14:42
作者:武夷山 在我国,说起软科学,一般都认为这是政府决策者才关心的活动。而在发达国家,企业界也非常关心软科学研究,尽管他们不一定用软科学这个词。我国是在 80 年代从日本引进了软科学这个词,而日本企业界早在 30 年前就开展了像模像样的软科学活动。 R and D Management 杂志 1979 年第 3 期发表了 Kazuo Yanagishita, Taro Tanimitsu 和 Tetsuo Kobayashi 三人的文章,《三菱电气公司软科学小组的活动》( Activity of a Soft Science Group in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三菱公司软科学小组的研究与活动内容包括:技术预测,需求预测,新产品计划,战略性业务计划,市场营销,研究开发评估,技术转移,咨询,情报服务,等等。除了自身搞研究外,该小组还开展软科学方法的培训。 小组共 13 人,包括十名研究人员,一名实习研究人员,两名秘书。他们各自的专业背景包括: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工业工程、社会工程、电气工程、法律、经济学、工商管理,等等。 这些人的专长表现在 6 个方面: A 创造工程(脑波研究,协同学,科技创造的 KJ 法,等价变换理论) B 计划(系统工程,公司战略计划,相关树,产品组合管理) C 技术预测(场景构想,特尔斐方法,模拟,系统动力学方法,交叉影响矩阵分析) D 控制(管理科学,组织科学,项目计划评审技术- PERT ,德尔塔图) E 分析(运筹学,多变量数据分析,趋势分析,多元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技术相关分析,行为科学,价值分析,社会经济分析) F 评价(研发评价,技术评价) 这个小组非常活跃, 5 年间撰写了 300 多份报告。 引自: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5517 吴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很重要,我近几年一直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也发现有个别企业,特别是大的企业,每年一般都设有科技计划项目,其中软科学是重要的一部分。当然,大多数企业是不重视的。我们学校近年开始探索在服务社会方面如何提升软科学研究团队的力量,并在某些领域形成强势影响。目前组织了理工和人文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在积极努力下,每年承担企业的软科学研究项目300万元左右,并逐年递增。企业本身不会研究没关系,关键是不是重视,只要重视,中国有的是研究力量。当然,我们也应该说服企业共同设立软科学研究项目。
个人分类: 转帖|1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不当引发劳动仲裁多
shenbinti 2009-12-21 22:19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不当引发劳动仲裁多 【如何解除劳动合同】最近,接到企业管理人员的咨询:我们这种行为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吗?为什么我们这种解除劳动合同行为被劳动者告到劳动仲裁?什么情况下才叫依法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难道我们这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沈斌倜律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为这些企业管理的朋友们解答这些问题。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只有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用人单位才有权主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出于对新劳动法的不了解不重视和原用工观念的影响,很多单位在解除劳动者劳动关系中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仍仅依据个别领导的好恶或者公司经营需要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而新劳动法大大加强了宣传力度和加强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不要求恢复或者劳动关系恢复不能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因此,用人单位未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将面临更大的违法成本和承担不必经营风险。因此,作为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时,是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程序进行的,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不仅有法定理由,而且解除程序也应符合法律规定。沈斌倜律师认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在下列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行为是合法无瑕疵的: 一、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经劳动者同意解除,并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的,该工作年限包括劳动者 08年之前的工作年限。 二、劳动者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 :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在用人单位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与其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符合该六种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依法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还应当依据相关规定支付医疗补助费: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依据这三条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 30天通知劳动者,未提前30天通知的,应支付待通知金,还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单方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依据这四条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 30天通知劳动者,未提前30天通知的,应支付待通知金,还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可能存在地方性规定和政策性规定,如有,一般应遵循) 沈斌倜律师提醒: 当劳动者有下列情形,用人单位不能依据以上三、四中所列的情形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A、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B、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C、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D、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F、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G、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本文作者:北京劳动法专家沈斌倜律师(转载应注明原作者和本文链接,侵权必究)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 MEN财贸中心B座8层丹宁律师事务所 电子邮箱: shenbinti@yahoo.com.cn 业务电话: 1366-131-3967,1530-111-5671
个人分类: 北京劳动法律师沈斌倜劳动法答疑|2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资本下乡-转
sunapple 2009-11-11 09:24
李昌平:现在的资本下乡恰恰是菲律宾道路 作者: 李昌平 文章发于: 乌有之乡 点击数: 3839更新时间:2009-11-9 2009年11月09日 中广网北京11月9日消息 李昌平,三农问题专家。2000年,他因上书中央反映三农问题而一举成名。在李昌平看来,目前中国农业最大的问题是,公司+农户的形式,会让大资本赚取农业产业收益中的大多数,而非农民。 李昌平将中国农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中国农业早已过了温饱阶段,而开始进入追求价格增长收益,即增加农民收入的阶段。但这第二个阶段我们走了二十多年,还没有成效。他将原因归为农业政策和实际情况的脱轨,我们农业政策还处于第一个阶段,还追求产量,增产不增收。 石化农业还将继续下去 李昌平的家在洪湖边上。公社时期,他的父母常年在洪湖捕鱼,一年可捕数万、甚至十几万斤。姐姐在生产队种地,水稻单产450斤左右。现在,洪湖已经极少有靠捕鱼为生的人了,水稻也很少种了,因为种粮收益太低,土地基本都用来搞水产养殖。 化肥、农药在70年代后期开始被使用,粮食产量上去了,但洪湖的鱼随着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少。李昌平说,石化农业对环境是有影响、有害,但粮食产量比过去高,天然的鱼没了,但养殖的又多起来了。这就要看人们到底要什么,怎样趋利避害,需要找到一个均衡点。 记者:这几年一些研究学者提出农业多样化、与生态结合的观点,开始反思过去几十年为了提高产量,单纯依靠石化农业提高产量。您怎么看? 李昌平:石油农业、化学农业还将继续下去。但石化农业、转基因农业、能源农业、工厂化农业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庭院农业、文化农业等会同步发展,农业会越来越重要。农业最终会受农产品(000061,股吧)武器化趋势和需求、生态、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科学和谐的、多样化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记者:石油和化学农业还将继续下去,这个怎么讲呢? 李昌平:这种追求产量的农业一定会继续下去,因为人口在增长,农产品和能源需求在增长。比如将来我们会用玉米(资讯,行情)等农产品来生产酒精。农产品已经与能源挂钩了,追求高产量是肯定的,这不会改。 至于人吃的更安全一些,那是另外一种。比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也会发展,也会成为一个热门。但并不是我们搞有机农业,搞生态农业,就不搞石化农业了,这两者是并行的。如果所有人都吃有机产品也不行,为什么?因为地球就这么大,如果我们不施化肥和农药,不用柴油,农业产量会低很多,养不活那么多人,那对生态并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坏事。 记者:为什么对生态不是好事? 李昌平:假如我们全球现在是60亿人,用现在的方式,60亿亩土地可以把60亿人养活。假如有一天我们只吃有机产品,那个时候60亿人就可能需要100亿亩土地来种植。这样湿地等就可能被利用起来,这样对生态会有更大的影响。 记者:但是石化农业对生态的破坏也显而易见的,而且农业的污染要比工业的污染要更持久,危害可能更大。 李昌平:这个问题也存在,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我觉得现在农民种地的施肥和打药, 50%以上是浪费的。 所以,这就是一个科技普及的问题。如果使用的好,效果会大大提高,同时危害大大减少。但现在我们的农业生产,还是非常粗放,就是农药、化肥这些东西的使用非常粗放,所以它对生态的影响比较大。 公司+农户有可能让中国步菲律宾后尘 李昌平被人们认识并记住,源于2000年他以一个基层干部的身份,给朱镕基的一封信,在信中他直言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当时他说农业危险的背景是,从97年开始,全国连续大面积出现粮棉油等的亏本局面,农民撂荒非常普遍。在他工作的监利县,撂荒面积高达50%。 现在,撂荒的情况少了,因为取消农业税和农业补贴让农民种地有利可图,比如河北,农民种一亩地,两季至少可收入600元。但在李昌平看来,随着公司+农户模式的推广,新的农业危险情况正在显露 记者:中国农业和日本、韩国等都是小农业,但发展的方式有所差异。最主要的差异是什么? 李昌平: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是把小农组织起来,变无组织的分散小农为有组织的社团小农,发展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农业产业链条里的收益都归农民,农民自己富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进城是有序的,不是被逼的,农民的收入和城市人的收入差距不大。 我国主要是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再由龙头企业整合小农,也就是公司+农户的形式。公司主导农业发展,农民依附于公司。公司获得农业产业的大部分收益,农民从农业产业中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小。农民进城是被逼无奈的过程。 记者:您曾多次说过,中国农业不能走菲律宾模式。那菲律宾模式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不能走? 李昌平:菲律宾曾经是亚洲典范,跟我们今天的情况是一样的,大资本下乡,逼着农民破产,农民就进城打工。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大量农民工失业,可是农民工再也回不去了,在城市里要工作、要民主、要革命,菲律宾60年代的军事政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另外大资本下乡以后,就改变了国家的食物主权。美国人给菲律宾人说你们不要种大米了,我们很便宜卖给你,于是把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原料基地。所以粮食涨价的时候,菲律宾的军队排队维护农民买粮。这就是食物主权丧失。一个国家的食物主权一旦丧失,经济主权、社会稳定,甚至国家主权都会受制于人。假如中国真像有些经济学家主张的那样,15%的粮食缺口由其他国家来供应 ,这就等于将粮食的价格上下波动50%的控制权拱手让给了外国(和大豆(资讯,行情)一样),我国就毫无食物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可言,甚至国家主权也会就不安全,这就是菲律宾今天的情况。 所以在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是比较成功的,菲律宾是比较失败的。我们到底是要学日韩扶持农民组织起来呢?还是要继续搞公司+农户呢?还是维持现在的家庭经营模式呢?还是进一步完善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呢?这就有一个模式选择问题。对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早有预料和告诫。 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说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1993年,邓小平同志又指出:12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2005年,薄一波给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的信中说:在农村的发展中,有一个大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重视起来,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飞跃思想。邓小平说:'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并说:'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仅靠双手劳动,仅是一家一户的耕作,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就是过一百年二百年,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 薄一波还说:北京的韩村河村、江苏的华西村(000936,股吧)、浙江的航民村、河南的刘庄和南街村等,这些村子的集体经济在走向大市场中,已显示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和走共同致富道路的优越性。还有不少农村地区,在分散的家庭经营基础上,引导农民自愿联合起来,发展社区性和专业性的合作经济组织,并引导这些合作经济组织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结起来,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和规模经营。这将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形式,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集约化、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记者:这是三条完全不同的路。 李昌平:对,所以我的主张是既要实践邓小平二次飞跃的构想,也要学日本、韩国和台湾的综合农协模式,决不能学菲律宾。 但现在的政策主导,还是资本下乡,扶持龙头企业剥夺小农,这恰恰是菲律宾道路 。 80年代的农民,如果养了20头猪,种10亩地,那就是万元户了,相对于现在的十几万。可是今天养同样的猪,种同样的地,就几千块的收入。农业的收益到哪儿去了呢?因为农业的公司+农户水平越高,资本获得的利益就越大,农民获得的收益就越小。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农民没有富裕,1985年以来,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益是持续下降的。另一方面,农民的数量并没有减少,还增加了2个亿。这就表明,我们的现代化道理是危险的。 所以我在《大气候》中是警示这一点,这样发展下去有可能就是菲律宾第二。我们应该从这中间得到一些反思,重新调整发展方向,一定要避免菲律宾第二。 中国的农业政策落后于实际发展需求 李昌平的新书《大气候》,是一本寻找中国农民出路的书。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他认为要经历四个阶段,不同阶段一定要有相应的政策。但中国目前的情况却是,发展阶段与农业政策不配套。农业发展加入了第二、第三、甚至第四阶段了,但政策依然是第一阶段的。也就是说,农业政策严重的落伍了。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的困局,急需要调整农业政策。 记者:您曾经说要写了一本《寻找中国农民的出路》,有没有想过写一本中国农业的出路?您认为中国农业的出路在哪里?或者说中国农业应该往何方去? 李昌平:我最近出版的《大气候》算是《寻找中国农民的出路》,中国的农民有出路,中国的农业就没有太大的问题。另外,农业发展有四个不同阶段,必须遵循农业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发展农业。 一般而言,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一般都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农产品短缺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增产就增收。这个阶段的农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 追求产量增长效益。农业政策要点是技术(增产为主的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基础设施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符合这个阶段的发展要求的。 第二个阶段是大宗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增产1%,价格可能下降2-5%,增产往往不增收是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这个阶段的农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 追求价格增长收益确保增产不减收,减产也不减收。农业政策要点是技术(优质为主的技术)密集+组织(农民合作)密集+资金密集+品牌密集。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模式,还有日韩台的综合农协模式是符合这个阶段的发展要求的。 第三阶段是农业高度发达阶段,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绝对过剩。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是高度竞争。农业发展目标是 追求市场份额增长效益稳定占有某种农产品一定量的市场份额,获得绝对的市场定价权,长久占有市场份额收益。比如美国农业集团长久占有中国大豆市场份额收益。农业政策要点是技术(垄断性)密集+组织(农民合作社+出口龙头企业)密集+资本密集+品牌密集+政府产业政策扶持(补贴出口)。 在农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发达国家补贴本国超强农业集团抢占发展中国家某些重要农产品市场份额(获得一定的定价权)的自由贸易,将是发达国家在WTO谈判中始终追求的重点目标之一。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明白这个道理,棉花(资讯,行情)、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如果被发达国家占有较大份额操纵市场价格,将严重危机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甚至政权安全。农民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组织主内农业集约化经营,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主外拓展海外市场份额,政府扶持下的内外联合发展模式比较适合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是农业异化阶段,一些地方,农业会工业化;另一些地方,农业会服务业化。 记者:现在中国的农业主要是处在哪个阶段? 李昌平:我们的农业实际情况早就进入第二个阶段了,可是我们农业政策还处于第一个阶段,还追求产量,增产不增收。 第二个阶段农业政策的关键之关键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合作经济、集体经济,或学台湾、韩国、日本的综合农协。台湾进入第二个阶段只用了6年时间,他第一个阶段也是6年就完成了。但我们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还没有完成,就是因为我们的农业政策是错误的,我们没有追究价格收益。因为追究价格收益才能有定价权和附加值,而定价权和附加值的获得,实际上就是要让农民组织化。 记者:您刚才说到政策问题,但是这几年不是每年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吗?而且现在也不单是追求农业产量,而是又好又快发展。 李昌平:有1号文件表明我们重视,并不表明农业政策就一定是对的。 我们在1985年就完成了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温饱阶段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阶段,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对。用3年的时间我们的粮食产量就起来了,85年粮食就过剩了。 可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我们用了多少年呢?我们从1985年到现在起,如果把打工的收入剔除,农民的收入这二十几年来一直是下降的。没有增长,那就是说我们政策错了。 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的要点是什么呢?就是组织化。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把农民的组织化作为一个要点,就没有学日本、韩国、学我国的台湾,也没有学华西、学大寨。有的国家都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都在追求国际市场份额收益了,我们的公司还在跟农民强国内市场份额。我们在内部打架,你报一块钱一斤,我报九毛,你报九毛,我报八毛,这样根本挣不到钱。 记者:那到您说的第三、第四个阶段,中国农业又该如何发展? 李昌平:再往后,当农业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的时候,追求市场份额收益的时候,我们要学美国,学欧洲,要扶持我们的龙头企业到海外去抢占别人的市场份额。我们的出口越多,占有别人的市场份额越多,不仅国内的价格收益越高,且国际市场的定价权也越大,赚外国的钱也越多,农民的经济效益就能增加。 到了第四阶段,某些地方的农业工业化和服务业化的阶段,必须遵循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发展后现代农业。 所以现在要分阶段制定政策。比如东北、胶东半岛、海南岛和新疆的一部分地方,已经进入农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了,就需要实行第三个阶段的农业政策的指导。有的大城市的郊区,工业发达的地方,农业发展进入第四个阶段,就制定第四个阶段的农业政策。全国多数地方都处于农业发展的第二阶段,而农业政策还是第一阶段的,这是当前农业发展最大的问题。 任重而道远的中国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经济能否长久稳定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从2002年的一号文件提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开始,这些年国家关注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力度不断加大,如增加农业补贴,取消农业税,将农民纳入医保、养老体系等,都让农民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 但问题依旧存在。据李昌平等学者的调查,如果除去打工等额外收入,中国农民从农业上的收入是减少的。农民如何从农业生产中增收,一直是一个难题。龙头企业下乡,让企业组织农民,创立品牌打开市场,是从上到下各级政府一贯支持的。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能否保证农民获得应得利益,无人敢下保票。 从50年代开始,中国的农业政策便一直是产量优先,大规模、机械化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而化肥化是实现农业增产的方式。50年后,中国在小农经济条件下,依旧没有形成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仅实现了石油农业带来的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2020年中国农业的发展目标是,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中国农业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在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生态环境友好相处的生态农业,依旧任重道远。 温铁军:50年中国农业仅实现化肥化 短期难改变 2009年11月09日 中广网北京11月9日消息 温铁军,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从2002年起,他就注重生态农业环保问题,并在多地进行试点,普及生态农业概念。在温铁军看来,中国过去50多年的大机械化、规模化、化肥化农业发展模式并不成功,唯一实现的化肥化,还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农业,回归生态化势在必行。而2007年一号文件提出的现代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正是温铁军这么多年来所坚持的。 小农经济条件下搞不了大规模机械化 从1956年提出农业的机械化、化肥化,我们坚持农业大规模生产这种模式50年,但50年后,我们没有实现大规模机械化。唯一实现的化肥化,还造成了土壤的严重毒化,环境污染。 小农经济条件下搞不了大规模机械化,怎么办?那就恢复到生态化。2007年是关键的一年,它等于告别了1956年以来坚持了半个世纪的农业现代化、大规模机械化的思路,变成了农业多元化,使农业具有了和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相结合的这样一种特征。 记者:从07年1号文件开始,从中央到研究学者,都开始对这几十年的农业发展模式开始进行反思,这个反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温铁军:应该说2007年1号文件出台,是从2002年中央强调三农问题重中之重,强调了五年之后的一个讨论结果。2007年1号文件中的一个最为关键的重点就是强调了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提出来的,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农业发展结合在一起,就是说农业本来应该是多样性的。 我们从1956年提出农业的机械化、化肥化,坚持农业大规模生产这样一种模式50年,但50年后,我们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了吗?没有。唯一实现的是化肥化。结果化肥化造成了土壤严重的毒化,或者土壤有机值含量大幅度下降,环境严重污染。化肥发挥作用的过程有点像水泥,于是它一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的贡献源,也一定是食品严重不安全、生态环境破坏等重要的原因。 农业现代化中唯一实现的化肥化,造成的代价非常显著,这就是我们50年来追求的结果。50年的经验教训足够了,现在难道不该调整吗? 所以2007年1号文件提出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它的重要的地方在于,它让人们更多地认识到农业不是一般的经济活动,农业更重要的还是自然活动,是一个自然过程。它和风、光、水、土方方面面是高度结合的,而人不可能把风、光、太阳、水等都市场化。而且农业还有它的文明传承、社会文化和历史作用等。 温铁军:其实世界农业在工业化条件下,也是三分天下,不可能是一个模式。第一个模式,是说那些真正可以推行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的,只有大农场国家,而这些国家形成大农场的原因在于它的殖民化。南北美洲或者非洲才有大农场农业,那只是过去被殖民化的地区才有。这种模式,是全世界都要模仿的吗?不是。这个经验是个别的,不是全面的。 第二个模式,就是欧洲的那些原宗主国。欧洲国家在对外殖民的几百年间,它的农业变成中小农场为主,顶多有一个中型农场,大部分是小农场,因此它不可能实现彻头彻尾的规模化、机械化。到90年代的中后期,大概96年、97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调整,转向了强调农业多功能性,强调了农村的综合发展,而不再一般意义去强调单纯的经济效益,靠规模增加然后产生经济效益等。所以欧洲的农业从那以后,转向绿色农业,转向生态化的、环保的、休闲的、旅游的、景观的等多功能农业。 最后,再看没有被彻底化殖民化的东亚国家,这些都是小农经济国家,没有一个搞成大规模农业的。日本95%城市人口了,但至今还是小农经济,还是小块耕地。韩国92%左右的城市化率,超过90%的城市人口,但它也没有实现大规模机械化。 所以农业是一个和自然资源高度结合的产业,决定了世界农业的三分天下。小农经济条件下搞不了大规模机械化,怎么办?那就恢复到生态化。2007年是关键的一年,它等于告别了1956年以来坚持了半个世纪的农业现代化、大规模机械化的思路,变成了农业多元化,使农业具有了和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相结合的这样一种特征,这个很重要。 )/ig,""); var hwk="("; var hw=""; var keywords="农业"; var keys=keywords.split(","); var keylength=keys.length; var keywordscode=" 关键字 : "; if(keys!=""){ for(var ks=0;ks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1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老师好还是去公司好呢?
热度 2 qjkong 2009-11-7 00:54
结束了一年的美国访学生活,又回到了国内,就像是一只刚爬出井口的青蛙又被扔回了井里。这一趟出井,长了见识,看到了差距,收获颇丰,因此认为在有生之年去一趟美国看看共产主义是很必要的。 言归正传,回国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毕业工作。和大多数博士生一样,摆在我面前的选择也很简单:(1)去高校当老师,一辈子从事科研教育事业;(2)去外企工作,做些实际的项目和产品;(3)去政府或国企。第(3)个选择被我早早排除了,因为如果要走那条路,我就没有必要读博士了,之前就有很好的机会去政府或国企工作。 之前,我一直认为,只有学术搞的好的博士才能留在高校里面搞科研,学术没啥前途的才只能去公司。因此,我如果有能去高校搞科研的实力,就没必要去公司干活。但是,看了李开复的报告后才知道:“哦,原来像李开复这种科研很有实力的人也会选择去公司工作。”虽然我对他选择去公司的理由很不认同。他说,他是因为苹果的副总裁跟他说:“你是想一辈子写跟废纸一样的论文,还是想做些能改变世界的东西?”之后很受触动,所以才选择离开CMU这个世界顶级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走向公司生涯的。我不觉得在高校里搞科研写的论文都跟废纸一样,不能改变世界。对我们工科来说,在高校里搞面向应用背景的研究同样可以改变世界,而且不用等很多年。因此,我想李开复更多的是像他说的那样,跟随了他的心,他本人可能更喜欢到公司去学习去发展职业,那个副总裁只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下而已。同样,我也想跟随我的心:我更偏爱去高校搞学术,喜欢安稳一点的生活。而之前的那种歧视去公司人的想法,也只是我为自己找的一个台阶而已。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93 次阅读|1 个评论
石油相关国内网站集合
毛宁波 2009-3-8 22:08
以下是与石油相关的一些国内的公司,欢迎大家补充!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www.cnpc.com.cn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www.sinopec.com.cn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www.cnooc.com.cn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 www.yp-search.com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www.daqing.com ★★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 http://www.pepris.com/ ★★CNPC勘探开发研究西北院 http://www.nwgi.com.cn/index.htm ★★大庆石油管理局 http://www.daqingchina.com/ ★★四川天然气研究所 http://www.sparingt.com.cn/ ★★长庆石油勘探局 http://www.cnpccq.com/ ★★中原石油勘探局 http://www.zpeb.sinopec.com.cn/index.asp ★★大港油田 http://www.tjdgoil.com/ ★★江苏油田 http://www.joeco.com.cn/ ★★胜利油田 http://www.slof.com/ ★★江汉油田 http://www.jhpa.com.cn/ ★★长庆油田 http://www.pcoc.com.cn/index.asp ★★塔里木油田 http://61.243.92.38/wdm/tarim/tt/default.htm ★★东方油气网 http://www.oilgas.com.cn/
个人分类: 地震勘探原理国家精品课程|5379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为创业,无为治国—关于加班
考槃在涧 2008-8-4 11:04
楔子 有朋友在我文章《 仇恨容易宽恕难 》留言,大部分时间都在潜水,杨兄的文章有深度,有思想家的气魄。最近有些感言,杨兄说是自己也是当管理的,现在大部分中国知名的企业不公开的要求自己员工一周之内几乎加班晚上八点,而且过分点的要求加班到十点。这对一个搞电脑的打工仔来说,我一直觉得是精神的透支,总觉得这样的管理者是否需要补补人体健康学的知识啊!先听听杨兄的意见! 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我呆过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世界连锁百货企业、本土市场研究公司、全球性市场研究公司、世界性互联网公司,服务过的客户有快消、汽车、电信、电脑制造、本土的或合资的互联网公司、石油巨头、建筑巨头、房地产巨头,基本上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公司都接触过。 这位朋友说的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在纯本土企业之中。当然不要以为外国资本家就很慈善,但他们做的比较隐蔽和能够让人接受。有时候有的工作必须要加班,但一般这类工作外资的工资都要高一些,比如同是外资,我目前这份工作的工资就要比前一份低不少,当然也要轻松不少。 加班的 N 种理由 老板要求员工加班,不外乎有两种目的,一是老板的理念就是加了班的员工就是好员工;一是因为公司的业务压力而不得不加班。大部分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假若公司平均每天每人加班 3 小时,等于节省了 30% 以上的人力成本,这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实知识密集型企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工具主要是人)来说,实在是很大的一笔成本,老板的别墅和奔驰都在里面。 对于第一种情况,老板的观念无非是认为,是他的智慧、资本和以前的劳动积累给了员工一份工作,员工应该感谢自己,所以他们应该用劳动和忠诚来回报自己;也有老板认为,员工在年轻的时候多努力,多奋斗,其实是在为他们自己打工,老板都喜欢员工有主人翁责任感;还有老板强调服从,他们认为这也是服从的一个方面。我曾经有个老板说,他宁愿要笨一些的,不愿要不听话的;宁愿要勤奋而低效的,不愿意要高效而懒惰的。我这里不是道德审判厅,因此我不评价这些观念,但是我们都无法改变这种观念,这是那个时代赋予他们的观念,在那个年龄的人中具有普遍性。我不知道我做了老板会如何,反正我管理过的人看起来过得还都算舒服,当然,也许只是他们不愿意说他们很难受而已。 对于第二种情况,大部分是因为企业的生产效率低造成的。而企业生产效率低大部分又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我经常听到不少老板感叹中国目前缺少执行力,他们的意思是中国不缺高境界的人,但是缺乏执行力强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抱怨他们缺乏强有力的手下。 加班的经济学根源 他们不知道,一个没有被很好执行的决策不是一个好决策。 老板总喜欢认为自己是聪明人,这在大多数时候是对的。但是聪明人未必会做聪明事,尤其是他和市场隔了十万八千里的时候。 中国目前的老板大多数是才创业十数年的,超过三十年的极少极少。创业阶段,都是老板带着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打天下,老板直接面对客户和市场,直接和兄弟们一起上阵拼杀,老板对行业、市场和客户都是非常了解的。于是老板成功了。等到公司上市了,老板成了董事长,他和客户之间隔着总经理、总监、经理、主管和专员,这已经是最简明的五级了,绝大部分公司至少十级。老板和市场、客户远了。 在创业阶段,老板因其独到的眼光和魄力把公司带了出来,他在企业内建立起无以伦比的威信,这种威信不只是资本和地位带来的,还是资历带来的。于是,在创业成功后,大家愿意相信他的判断,而老板本人也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决策就这么做出来了。 然而当老板成为董事长这个角色后,他的身份更多应该是挖掘资源,并不是整合资源和使用资源。当董事长做出业务决策时,他在整合资源;当他做出业务战术时,他在使用资源。他这是在帮他的总经理和总监们做事情。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老板会很忙很累抱怨没有好下属了!老板当然可以定下公司的战略方向和业务方向,这是基于挖掘资源的判断,但他不该做前两项工作。因为他已经不了解市场和客户了。 曾经了解过客户不等于永远了解客户 中国处于迅速发展之中,这也等于是说,中国处于迅速变化之中。市场在变化,客户也在变化。假若你的产品的客户是 25-30 岁的年轻白领, 5 年前的客户和现在的客户已经变化了,他们不是一代人了,这就是今天的中国。 当你成为董事长后,你是通过你的总经理或总监向你汇报市场和客户的状况。你以为这样你可以了解真实的市场和客户,你错了。 我给很多高层陈述过报告,他们对细节和研究背景都那么的不耐烦,他们只想听结论。他们只想听客户要什么不要什么,怎么样能够吸引客户的眼球。他们只想听你每一页 PPT 的标题,连图都懒得看。我当然知道他们的工作都很紧张繁忙,但紧张和繁忙的根源在于什么?在于不了解市场和客户。当你不了解市场和客户的时候,你不会做出正确的决策,你只有指挥你的手下不断去尝试,尝试你心中以为的市场和客户,于是,你的大部分决策都是错误的或者有偏差的,于是,你必须不断地工作,工作,于是,了解市场和客户被你认为是不重要的,你认为你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十几年,你十分了解客户,其实你了解的只是过去的和你自己心目中的客户,他们想要什么你并不知道。 市场和客户在细节之中,不在标题之中。对市场的认识,重要的不是研究人员呈上来的结果,是数据和细节。你每天要听到无数汇报,你的下属,你公司的研究员,你的第三方,非常非常多,每个人都在向你陈述他们的观点。但你听到的汇报,那是他们眼中的市场和客户,不是你眼中的市场和客户。每个人向你陈述报告,都有他们的目的。你的下属希望报告能够证明他的工作思路,你的研究员希望证明他的研究能力,你的第三方希望取悦你好拿到新的订单。你看到的是加工后的信息,不是真的市场和客户。而你自己呢?你有一个既定的认识。在这个行业里没有几个比你更成功的人,你当然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你总是对那些符合你观点的结论更感兴趣,而对于不符合你的观点的结论或者漠视,或者大加挞伐。 决策和市场脱节的例子 2004 年我服务东风悦达起亚。当时他们要推出一款价位在 25-30 万左右的车,这就是不太成功的远舰。他们为给这款车起名伤透了脑筋,通过广告公司,他们起了四个名:朗天、悠扬、远舰和天行健。每个名字都有古籍为典,比如最后一个大家知道来自于易经。 当时东风悦达起亚的总经理是李春荣,海归职业经理人,千里马就是他一手运作起来的。他是一个很聪明也很有水平的人。但他们不清楚四个名字中哪个更好,于是邀请我们找车主和潜在车主参加座谈会对四个车名进行测试。 前三个名字测试按部就班,波澜不惊,测试最后一个时,出了点乱子。我问,大家如何理解天行健,大家回答说,那就是天天走路天天健康呗。我有点晕菜,还是想按照既定思路主持下去, 3 分钟以后单面镜后面传来一张纸条,让立即停止对天行健的测试。 测试结束后我们照例讨论,李春荣说,我们高估了中国车主的素质,尤其是高估了中高档车车主的素质。没有人知道这四个名字背后的尚书、大学和周易,更闹出了天行健的笑话。 这个例子说明了办公室和市场的距离。最后大家选择了远舰为车名,但我要说,已经晚了。四个名字是按照大家以前对车主和潜在车主的理解研发的,脱离了市场和客户。甚至,他们之前的营销和公关思路也是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去做的。箭已在弦上,要做大调整已经来不及了。其实车主有没有素质和商业无关,重要的是你必须理解他们现在是什么状况和想法。最后远舰这辆车也没有获得成功。 让公司成为公司,让老板去享福吧 有的老板说,大家都是这么操作的,为什么我取得了成功呢?还不是我更聪明一些。是的,你确实要更聪明一些,不过你只是比一些做得更烂的人聪明一些而已。你,你们可以做得更聪明。你们浪费了员工的劳动,使得公司的效率低下,于是只有要求员工加班了。 所以,中国不缺有思想的老板,也不缺有执行力的职业经理人,缺的是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正确关系。我看到大部分公司老板在做总经理的事情,总经理在做总监的事情,总监在做经理的事情,经理在做主管的事情,主管在做员工的事情,而员工呢?他只好去写博客聊 MSN 了。 我们的管理者总喜欢在管理里打上自己的烙印,如果你真的很了解市场和客户,这么做无可厚非,只是我们往往把大多数时间花在这样那样的会议上,而很少去倾听来自客户的声音。开会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让手下理解自己的思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是要检查下属的执行情况。可是,你的决策本来就是有问题的,你做这些事情的意义何在?当你的决策有问题的时候,你怀疑下属执行不当,你不断的开会开会,你陷入了泥沼之中。 老板存在的意义是让员工记住公司,忘掉老板。老板应改记住,无论他在公司中的地位多么重要,他只是公司的一部分。公司是公司,老板是老板。公司是一群人,老板是一个人。当你总喜欢把你的意志放在公司里的时候,你的公司一定会低效,因为你不会懂得一切事情,你更不会坐在会议室里就能跟上变化的市场。 创业有为,治国无为 国家的管理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我们总喜欢让人民记住我们的功绩,记住我们的存在,这样的管理是注定不会成功的。你希望规范市场,最后你打扰了市场。当人民记住了你的存在时,他感觉到的只是不舒服。你让你的人民不舒服了,你失败了。人不会记住他鞋子存在,除非鞋磨脚。是的,让穿鞋子的人时刻感觉到的鞋子不是一双好鞋子,要么它被磨大,要么它被丢弃掉。你要做的是让人民忘记你的存在,无论你对国家有多么重要。 创业时应有为,守业时应无为;打江山有为,治国无为。这是一个企业和国家能够高效的根本之道。否则,在企业就是折腾员工;在国家就是折腾百姓和你的资源。 只是,冠盖满京华,我向谁去讲我的道呢?
个人分类: 入世|5178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