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勇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分享李开复的一句话,很受用,适合每个人
热度 1 ruan2008 2011-6-2 21:42
Change whatever can be changed with your spirit,alter whatever can not be altered with your bosom,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with your wisdom. -KF Lee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用胸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 ,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李开复
1963 次阅读|1 个评论
Jessica Cox:Touching the Sky without Arms
jixian 2011-5-18 22:06
Jessica的故事让我想起了Helen Keller。 坚强是什么?是付出。Hellen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但世界上没有假如。 成功的大门向每一个人敞开, 关键是, 是不是每一个人在面对付出时 都能够足够坚强, 哪怕是 表现得足够坚强……
17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勇气的故事
热度 1 cnfaith 2011-3-16 08:20
“烟花要打开了,兔年就要来到,啦啦啦啦啦啦……真叫人吃惊。” 小鹅埋着头画画,一边画一边哼着自编的歌。我凝神一听歌词,觉得有趣极了。 她怕烟花爆竹。过年的时候,她也喜欢爬上沙发,趴在窗边,隔窗遥望远处的烟花。小 鹅爸爸带着她去买了一些简易的小烟花,家里没有打火机,我们用厨房的燃气点着了引火棒,叫小鹅下楼,这孩子一贯黏我,看到我手里举着的引火棒,坚决拒绝和 我一起走。下了楼刚开始放烟花,她就直往后躲,一个劲得说太吵,太可怕,要躲到楼上去看。我们干脆把剩下的烟花全送了邻居。 ---------------------------------------- 这两天小鹅挑故事书:《带你去医院》、《第五个》……好几本去医院看病的故事。从医院回来,她找来一根红色麻绳,栓在门把手上,先捆自己手腕,后来又绑在米老鼠身上。我从门边走过,她有点害羞地说,“米老鼠在输液。你见过用绳子来输液的吗?” 她怕去医院,一般感冒我们也就在家多休息多喝水。这次查出来肺炎,天天去医院输液。除了头天去检查,她有些恐惧不安,不愿意出门。接下来一周,她换衣服、穿鞋、出门,都十分利索。每天都不忘记提醒我:“到了医院,我要先上个厕所哦。” 第五天早上到了医院,我在厕所的格子间外面等她,心里惦记着和医生的谈话。她早会 自己穿脱裤子、独立上厕所了,平时我在外面守着,从来不锁门的。这天她一时好奇,把自己反锁在了格子间里面。那锁是比较老式的插销,平时没遇到过,她慌乱 起来,哭着喊我。我一边找来医护人员帮忙开锁,一边安抚她,想透过门缝指导她怎么开门。可这孩子完全被害怕的情绪控制了,试一下掰不动就放弃,只是站在那 里对着门一个劲儿哭。 折腾了约莫二十分钟之后,终于解救成功,医院的工作人员们还在检查这门锁的潜在问 题,比如遇到中风病人晕倒在里面怎么办。我先带小鹅去输液室,见她一直情绪低落,我学她沉思了一下,吃吃一笑。她问:“妈妈,你笑什么?”“我想象爸爸要 是把自己锁在了厕所里面,会怎么样呢?爸爸也要哇哇大哭,要我们帮忙啦!”小鹅这么想象了一下,也哈哈大笑,然后说:“才不会呢!爸爸会开锁。”后来她还 说:“妈妈你不好!你应该先教我怎么开锁的。” 嗯,这是个好建议。到一个新地方,要像小鹅爸爸那样细心,带孩子熟悉环境,特别是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比如门锁。那以后每一天,我们到医院的第一件功课,就是去厕所试验开锁。 ------------------------------------- 这世上有太多让人害怕的事情,每经历一次,就增加一分勇气。回想起一些可怕的经历,其实也挺有趣的,不是吗?
个人分类: 小鹅日记|613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不要在不断的优秀里走向平庸》—— William Deresiewicz
tiemeng 2011-3-1 09:48
作者简介:   William Deresiewicz is a contributing writer for The Nation and a contributing editor at The New Republic. His next book, A Jane Austen Education, will be published next year by Penguin Press.   威廉·德莱塞维茨(William Deresiewicz)是《国家》杂志撰稿人和《新共和》杂志编辑。他的新书《简•奥斯汀教育》明年将由企鹅出版社出版。” 本文是威廉•德莱塞维茨(William Deresiewicz)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标题也叫:勇气挣脱身上的网。   正文:     The question my title poses, of course, is the one that is classically aimed at humanities majors. What practical value could there possibly be in studying literature or art or philosophy? So you must be wondering why I'm bothering to raise it here, at Stanford, this renowned citad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at doubt can there be that the world will offer you many opportunities to use your degree?   (学习文学、艺术或哲学能有什么用呢?所以你肯定纳闷,我为什么在在以科技堡垒而闻名的斯坦福提出这个问题呢?在大学学位给人带来众多机会的问题上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     But that's not the question I'm asking. By "do" I don't mean a job, and by "that" I don't mean your major. We are more than our jobs, and education is more than a major. Education is more than college, more even than the totality of your formal schooling, from 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uate school. By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 mean, what kind of life are you going to lead? And by "that," I mean everything in your training, formal and informal, that has brought you to be sitting here today, and everything you're going to be doing for the rest of the time that you're in school.   (但那不是我提出的问题。这里 的“做”并不是指工作,“那”并不是指你的专业。我们不仅仅是要个工作,教育不仅仅是学一门专业。教育也不仅仅是上大学,甚至也不仅是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 的正规学校教育。我说的“你要做什么”的意思是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所说的“那”指的是你得到的正规或非正规的任何训练,那些把你送到这里来的东西,你 在学校的剩余时间里将要做的任何事。)     We should start by talking about how you did, in fact, get here. You got here by getting very good at a certain set of skills. Your parents pushed you to excel from the time you were very young. They sent you to good schools, where the encouragement of your teachers and the example of your peers helped push you even harder. Your natural aptitudes were nurtured so that, in addition to excelling in all your subjects, you developed a number of specific interests that you cultivated with particular vigor. You di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went to afterschool programs, took private lessons. You spent summers doing advanced courses at a local college or attending skill-specific camps and workshops. You worked hard, you paid attention, and you tried your very best. And so you got very good at math, or piano, or lacrosse, or, indeed, several things at once.   (我们不妨先来讨论你是如何考入斯坦福的吧。你能进入这所大学说明你在某些技能上非常出色。你的父母在你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你追求卓越。他们送你到好学校,老师的鼓励和同伴的榜样激励你更努力地学习。除了在所有课程上都出类拔萃之外,你还注重修养的提高,充满热情地培养了一 些特殊兴趣。你用几个暑假在本地大学里预习大学课程,或参加专门技能的夏令营或训练营。你学习刻苦、精力集中、全力以赴。所以,你在数学、钢琴、曲棍球等 众多方面都很出色。)     Now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mastering skills, with wanting to do your best and to be the best. What's wrong is what the system leaves out: which is to say, everything else. I don't mean that by choosing to excel in math, say, you are failing to develop your verbal abilities to their fullest extent, or that in addition to focusing on geology, you should also focus on political science, or that while you're learning the piano, you should also be working on the flute. It is the nature of specialization, after all, to be specialized. No, the problem with specialization is that it narrows your attention to the point where all you know about and all you want to know about, and, indeed, all you can know about, is your specialty.   (掌握这些技能当然没有错,全力以赴成为最优秀的人也没有错。错误之处在于这个体系遗漏的地方:即任何别的东西。我并不是说因为选择钻研数学,你在充分发展话语表达能力的潜力方面就失败了;也不是说除了集中精力学习地质学之外,你还应该研究政治学;也不是说你在学习钢琴时还应该学吹笛子。 毕竟,专业化的本质就是要专业性。可是,专业化的问题在于它把你的注意力限制在一个点上,即你已经知道和想知道的东西。其实,你能知道的一切就是你的专业。)     The problem with specialization is that it makes you into a specialist. It cuts you off, not only from everything else in the world, but also from everything else in yourself. And of course, as college freshmen, your specialization is only just beginning. In the journey toward the success that you all hope to achieve, you have completed, by getting into Stanford, only the first of many legs. Three more years of college, three or four or five years of law school or medical school or a Ph.D. program, then residencies or postdocs or years as a junior associate. In short, an ever-narrowing funnel of specialization. You go from being a political-science major to being a lawyer to being a corporate attorney focusing on taxation issues in the consumer-products industry. You go from being a biochemistry major to being a doctor to being a cardiologist to being a cardiac surgeon who performs heart-valve replacements.   (专业化 的问题是它让你成为专家,切断你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的联系,不仅如此,还切断你与自身其他潜能的联系。当 然,作为大一新生,你的专业才刚刚开始。在你走 向所渴望的成功之路的过程中,进入斯坦福是你踏上的众多阶梯中的一个。再读三年大学,三五年法学院或医学院或博士,然后再干若干年住院实习生或博士后或助 理教授。总而言之,进入越来越狭窄的专业化轨道。你可能从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变成了律师或者公司代理人,再变成专门研究消费品领域的税收问题的公司代理人。 你从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变成了博士,再变成心脏病学家,再变成专门做心脏瓣膜移植的心脏病医生。)     Again,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being those things. It's just that, as you get deeper and deeper into the funnel, into the tunnel,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remember who you once were. You start to wonder what happened to that person who played piano and lacrosse and sat around with her friends having intense conversations about life and politics and all the things she was learning in her classes. The 19-year-old who could do so many things, and was interested in so many things, has become a 40-year-old who thinks about only one thing. That's why older people are so boring. "Hey, my dad's a smart guy, but all he talks about is money and livers."   (再次,做这些事没有任何错。只不过,在你越来越深入地进入 这个轨道后,再记得你最初的样子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你开始怀念那个曾经谈钢琴和打曲棍球的人,思考那个曾经和朋友热烈讨论人生和政治以及在课堂内容的人 在做什么。那个活泼能干的19岁年轻人已经变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岁中年人。难怪年长的人这么乏味无趣。“哎,我爸爸曾经是非常聪明的人,但他现在除了谈 论钱和肝脏外再无其他。”)    And there's another problem. Maybe you never really wanted to be a cardiac surgeon in the first place. It just kind of happened. It's easy, the way the system works, to simply go with the flow. I don't mean the work is easy, but the choices are easy. Or rather, the choices sort of make themselves. You go to a place like Stanford because that's what smart kids do. You go to medical school because it's prestigious. You specialize in cardiology because it's lucrative. You do the things that reap the rewards, that make your parents proud, and your teachers pleased, and your friends impressed. From the time you started high school and maybe even junior high, your whole goal was to get into the best college you could, and so now you naturally think about your life in terms of "getting into" whatever's next. "Getting into" is validation; "getting into" is victory. Stanford, then Johns Hopkins medical school, then a residency at the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and so forth. Or Michigan Law School, or Goldman Sachs, or Mc Kinsey, or whatever. You take it one step at a time, and the next step always seems to be inevitable.   (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或许你从来没有想过当心脏病医生,只是碰巧发生了而已。随大流最容易,这就是体制的力量。我不是说这个工作容易,而是说做出这种选择很 容易。或者,这些根本就不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你来到斯坦福这样的名牌大学是因为聪明的孩子都这样。你考入医学院是因为它的地位高,人人都羡慕。你选择心脏 病学是因为当心脏病医生的待遇很好。你做那些事能给你带来好处,让你的父母感到骄傲,令你的老师感到高兴,也让朋友们羡慕。从你上高中开始,甚至初中开 始,你的唯一目标就是进入最好的大学,所以现在你会很自然地从“进入下个阶段”的角度看待人生。“进入”就是能力的证明,“进入”就是胜利。先进入斯坦 福,然后是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再进入旧金山大学做实习医生等。或者进入密歇根法学院,或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或麦肯锡公司(McKinsey)或别的什么地方。你迈出了这一步,下一步似乎就必然在等着你。)    Or maybe you did always want to be a cardiac surgeon. You dreamed about it from the time you were 10 years old, even though you had no idea what it really meant, and you stayed on course for the entire time you were in school. You refused to be enticed from your path by that great experience you had in AP history, or that trip you took to Costa Rica the summer after your junior year in college, or that terrific feeling you got taking care of kids when you did your rotation in pediatrics during your fourth year in medical school.   (也许你确实想当心脏病学家。十岁时就梦想成 为医生,即使你根本不知道医生意味着什么。你在上学期间全身心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你拒绝了上大学预修历史课时的美妙体验的诱惑,也无视你在医学院第四 年的儿科学轮流值班时照看孩子的可怕感受。) But either way, either because you went with the flow or because you set your course very early, you wake up one day, maybe 20 years later, and you wonder what happened: how you got there, what it all means. Not what it means in the "big picture," whatever that is, but what it means to you. Why you're doing it, what it's all for. It sounds like a cliché, this "waking up one day," but it's called having a midlife crisis, and it happens to people all the time.   (但不管是什么,要么因为你随大流要么因为你早就选定了道路,20年后某天醒来,你或许会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你 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不是它是什么,不在于它是否“大画面”而是它对你意味着什么。你为什么做它,到底为了什么。这听起来像老 生常谈,但这个被称为中年危机的“有一天醒来”一直就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There is an alternative, however, and it may be one that hasn't occurred to you. Let me try to explain it by telling you a story about one of your peers, and the alternative that hadn't occurred to her. A couple of years ago, I participated in a panel discussion at Harvard that dealt with some of these same matters, and afterward I was contacted by one of the students who had come to the event, a young woman who was writing her senior thesis about Harvard itself, how it instills in its students what she called self-efficacy, the sense that you can do anything you want. Self-efficacy, or, in more familiar terms, self-esteem. There are some kids, she said, who get an A on a test and say, "I got it because it was easy." And there are other kids, the kind with self-efficacy or self-esteem, who get an A on a test and say, "I got it because I'm smart."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或许中年危机并不会发生在你身上。让我通过告诉你们一个 同伴的故事来解释我的意思吧,即她没有遭遇的情况。几年前,我在哈佛参加了一次小组讨论会,谈到这些问题。后来参加这次讨论的一个学生给我联系,这个哈佛 学生正在写有关哈佛的毕业论文,讨论哈佛是如何给学生灌输她所说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一种相信自己能做一切的意识。自我效能或 更熟悉的说法‘自我尊重’。她说在考试中得了优秀的有些学生会说“我得优秀是因为试题很简单。”)     Again,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thinking that you got an A because you're smart. But what that Harvard student didn't realize—and it was really quite a shock to her when I suggested it—is that there is a third alternative. True self-esteem, I proposed, means not caring whether you get an A in the first place. True self-esteem means recognizing, despite everything that your upbringing has trained you to believe about yourself, that the grades you get—and the awards, and the test scores, and the trophies, and the acceptance letters—are not what defines who you are.   (但另外一些学生,那种具有自我效能感或自我尊重的学生在考 试中得了优秀后会说“我得优秀是因为我聪明。” 再次,认为得了优秀是因为自己聪明的想法并没有任何错,不过,哈佛学生没有认识到的是他们没有第三种选择。当我指出这一点时,她十分震惊。我指出,真正的自尊意味着最初根本就不在乎成绩是否优秀。真正的自尊意味着承认你取得的成绩,虽然你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都在训练你相信自己,但奖励、成绩、奖品、录取通 知书等所有这一切都不能来定义你是谁。)     She also claimed, this young woman, that Harvard students take their sense of self-efficacy out into the world and become, as she put it, "innovative." But when I asked her what she meant by innovative, the only example she could come up with was "being CEO of a Fortune 500." That's not innovative, I told her, that's just successful, and successful according to a very narrow definition of success. True innovation means using your imagination, exercising the capacity to envision new possibilities.   (她还说,这个年轻的女孩子说哈佛学生把他们的自我效能带到了世界上,如她所说的“创新”(innovative)。 但当我问她“创新”意味着什么时,她能够想到的唯一例子不过是“世界大公司五百强的首席执行官。”我告诉她这不是创新,这只是成功,而且是根据非常狭隘的 成功定义而认定的成功而已。真正的创新意味着使用你的想象力,发挥你的潜力,创造新的可能性。)     But I'm not here to talk ab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 here to talk about a different kind. It's not about inventing a new machine or a new drug. It's about inventing your own life. Not following a path, but making your own path. The kind of imagination I'm talking about is moral imagination. "Moral" meaning not right or wrong, but having to do with making choices. Moral imagination means the capacity to envision new ways to live your life.   (但这里我并不是在谈论技术创新,不是发明新机器或者制造一种 新药,我谈论的是另外一种创新,是创造你自己的生活。不是走现成的道路而是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我谈论的想象力是道德想象力。“道德”在这里不是对与 错,而是与选择有关。道德想象力意味着创造自己新生的能力。)    It means not just going with the flow. It means not just "getting into" whatever school or program comes next. It means figuring out what you want for yourself, not what your parents want, or your peers want, or your school wants, or your society wants. Originating your own values. Thinking your way toward your own definition of success. Not simply accepting the life that you've been handed. Not simply accepting the choices you've been handed. When you walk into Starbucks, you're offered a choice among a latte and a macchiato and an espresso and a few other things, but you can also make another choice. You can turn around and walk out. When you walk into college, you are offered a choice among law and medicine and investment banking and consulting and a few other things, but again, you can also do something else, something that no one has thought of before.   (它意味着不随波逐流,不是下一步要“进入”什么名牌大学或研究生院。而是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 什么,而不是父母、同伴、学校、或社会想要什么。即确认你自己的价值观,思考迈向自己所定义的成功的道路,而不仅仅是接受别人给你的生活,不仅仅是接受别 人给你的选择。当今走进星巴克咖啡馆,服务员可能让你在牛奶咖啡(latte)、加糖咖啡(macchiato)、特制咖啡(espresso)等几样东 西之间做出选择。但你可以做出另外的选择,你可以转身走出去。当你进入大学,人家给你众多选择,或法律或医学或投资银行和咨询以及其他,但你同样也可以做 其他事,做从前根本没有人想过的事。)     Let me give you another counterexample. I wrote an essay a couple of years ago that touched on some of these same points. I said, among other things, that kids at places like Yale or Stanford tend to play it safe and go for the conventional rewards. And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riticisms I got went like this: What about Teach for America? Lots of kids from elite colleges go and do TFA after they graduate, so therefore I was wrong. TFA, TFA—I heard that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Teach for America is undoubtedly a very good thing. But to cite TFA in response to my argument is precisely to miss the point, and to miss it in a way that actually confirms what I'm saying. The problem with TFA—or rather, the problem with the way that TFA has becom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ystem—is that it's just become another thing to get into.   ( 让我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涉及同类问题的文章。我说,那些在耶鲁和斯坦福这类名校的孩子往往比较谨 慎,去追求一些稳妥的奖励。我得到的最常见的批评是:教育项目“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如何?从名校出来的很多学生毕业后很多参与这个教育项目,因此我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一再听到TFA这个术语。“为美国而教”当然是好东 西,但引用这个项目来反驳我的观点恰恰是不得要领,实际上正好证明了我想说的东西。“为美国而教”的问题或者“为美国而教”已 经成为体系一部分的问题是它已经成为另外一个需要“进入”的门槛。)     In terms of its content, Teach for America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Goldman Sachs or McKinsey or Harvard Medical School or Berkeley Law, but in terms of its place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elite expectations, of elite choices, it is exactly the same. It's prestigious, it's hard to get into, it's something that you and your parents can brag about, it looks good on your résumé, and most important, it represents a clearly marked path. You don't have to make it up yourself, you don't have to do anything but apply and do the work —just like college or law school or McKinsey or whatever. It's the Stanford or Harvard of social engagement. It's another hurdle, another badge. It requires aptitude and diligence, but it does not require a single ounce of moral imagination.   (从其内容来看,“为美国而教”完全不同于高盛或者麦肯锡公司或哈佛医学院或者伯克利法学 院,但从它在精英期待的体系中的地位来说,完全是一样的。它享有盛名,很难进入,是值得你和父母夸耀的东西,如果写在简历上会很光彩,最重要的是,它代表 了清晰标记的道路。你根本不用自己创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申请然后按要求做就行了,就像上大学或法学院或麦肯锡公司或别的什么。它是社会参与方面的斯坦 福或哈佛,是另一个栅栏,另一枚奖章。该项目需要能力和勤奋,但不需要一丁点儿的道德想象力。)     Moral imagination is hard, and it's hard in a completely different way than the hard things you're used to doing. And not only that, it's not enough. If you're going to invent your own life, if you're going to be truly autonomous, you also need courage: moral courage. The courage to act on your values in the face of what everyone's going to say and do to try to make you change your mind. Because they're not going to like it. Morally courageous individuals tend to make the people around them very uncomfortable. They don't fit in with everybody else's ideas about the way the world is supposed to work, and still worse, they make them feel insecure about the choices that they themselves have made—or failed to make. People don't mind being in prison as long as no one else is free. But stage a jailbreak, and everybody else freaks out.   (道德想象力是困难的,这种困难与你已经习惯的困难完全不同。 不仅如此,光有道德想象力还不够。如果你要创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想成为真正的独立思想者,你还需要勇气:道德勇气。不管别人说什么,有按自己的价值观行 动的勇气,不会因为别人不喜欢而试图改变自己的想法。具有道德勇气的个人往往让周围的人感到不舒服。他们和其他人对世界的看法格格不入,更糟糕的是,让别 人对自己已经做出的选择感到不安全或无法做出选择。只要别人也不享受自由,人们就不在乎自己被关进监狱。可一旦有人越狱,其他人都会跟着跑出去。)    In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James Joyce has Stephen Dedalus famously say, about growing up in Irelan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When the soul of a man is born in this country there are nets flung at it to hold it back from flight. You talk to me of nationality, language, religion. I shall try to fly by those nets."   (在《青年 艺术家的肖像》中,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让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Stephen Dedalus)就19世纪末期的爱尔兰的成长环境说出了如下名言“当一个人的灵魂诞生在这个国家时,有一张大网把它罩住,防止它飞翔。你会给我谈论民族 性、语言和宗教。我想冲出这些牢笼。”)     Today there are other nets. One of those nets is a term that I've heard again and again as I've talked with students about these things. That term is "self-indulgent." "Isn't it self-indulgent to try to live the life of the mind when there are so many other things I could be doing with my degree?" "Wouldn't it be self-indulgent to pursue painting after I graduate instead of getting a real job?"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其他的网。其中之一是我在就这些问题与学生交流时经常听到的一个术语“自我放任”。“在攻读学位过程中有这么多事要做的时候,试图按照 自己的感觉生活难道不是自我放任吗?”“毕业后不去找个真正的工作而去画画难道不是自我放任吗?”)     These are the kinds of questions that young people find themselves being asked today if they even think about doing something a little bit different. Even worse, the kinds of questions they are made to feel compelled to ask themselves. Many students have spoken to me, as they navigated their senior years, about the pressure they felt from their peers—from their peers—to justify a creative or intellectual life. You're made to feel like you're crazy: crazy to forsake the sure thing, crazy to think it could work, crazy to imagine that you even have a right to try.   (这些是年轻人只要思考一下稍稍出格的事就不由自主地质问自己的问题。更糟糕的是,他们觉得提出这些问题是理所应当的。许多学生在毕业前夕的未来探索中跟我 说,他们感受到来自同伴那里的压力,需要为创造性的生活或思想生活辩护。好像自己已经走火入魔了似的:抛弃确定无疑的东西是疯了,认为思想生活可行是疯 了,想象你有权尝试是疯了。)    Think of what we've come to. It is one of the great testaments to the intellectual—and moral, and spiritual—poverty of American society that it makes its most intelligent young people feel like they're being self-indulgent if they pursue their curiosity. You are all told that you're supposed to go to college, but you're also told that you're being "self-indulgent" if you actually want to get an education. Or even worse, give yourself one. As opposed to what? Going into consulting isn't self-indulgent? Going into finance isn't self-indulgent? Going into law, like most of the people who do, in order to make yourself rich, isn't self-indulgent? It's not OK to play music, or write essays, because what good does that really do anyone, but it is OK to work for a hedge fund. It's selfish to pursue your passion, unless it's also going to make you a lot of money, in which case it's not selfish at all.   (想象我们现在面临的局面。这是美国社会的贫困---思想、道德和精神贫困的最明显症状,美 国最聪明的年轻人竟然认为听从自己的 好奇心行动就是自我放任。你们得到的教导是应该上大学,但你们同时也被告知如果真的想得到教育,那就是“自我放任”。如果你自我教育的话,更糟糕。这是什 么道理?进入证券咨询业是不是自我放任?进入金融业是不是自我放任?像许多人那样进入律师界发财是不是自我放任?搞音乐,写文章就不行,因为它不能给人带 来利益。但为风险投资公司工作就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激情是自私的,除非它能让你赚很多钱。那样的话,就一点儿也不自私了。)     Do you see how absurd this is? But these are the nets that are flung at you, and this is what I mean by the need for courage. And it's a never-ending proc ess. At that Harvard event two years ago, one person said, about my assertion that college students needed to keep rethinking the decisions they've made about their lives, "We already made our decisions, back in middle school, when we decided to be the kind of high achievers who get into Harvard." And I thought, who wants to live with the decisions that they made when they were 12? Let me put that another way. Who wants to let a 12-year-old decide what they're going to do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Or a 19-year-old, for that matter?   (你看到这些观点是多么荒谬了 吗?这就是罩在你们身上的网,就是我说的需要勇气的意思。这是永不停息的过程。在两年前的哈佛事件中,有个学生谈到我说的大学生需要重新思考人生决定的观 点,他说“我们已经做出了决定,我们早在中学时就已经决定成为能够进入哈佛的高材生。”我在想,谁会打算按照他在12岁时做出的决定生活呢?让我换一种说法,谁愿意让一个12岁的孩子 决定他们未来一辈子要做什么呢?在此问题上,谁又愿意让19岁的孩子做决定呢?)     All you can decide is what you think now, and you need to be prepared to keep making revisions. Because let me be clear. I'm not trying to persuade you all to become writers or musicians. Being a doctor or a lawyer, a scientist or an engineer or an economist—these are all valid and admirable choices. All I'm saying is that you need to think about it, and think about it hard. All I'm asking is that you make your choices for the right reasons. All I'm urging is that you recognize and embrace your moral freedom.   (你能做出的决定是你现在想什么,你需要准备好不断修改自己的决定。让我说得 更明白一些。我不是在试图说服你们都成为音乐家或者作家。成为医生、律师、科学家、工程师或者经济学家没有什么不好,这些都是可靠的、可敬的选择。我想说 的是你需要思考它,认真地思考。我请求你们做的是根据正确的原因做出你的选择。我在敦促你们的是认识到你的道德自由并热情拥抱它。)    And most of all, don't play it safe. Resist the seductions of the cowardly values our society has come to prize so highly: comfort, convenience, security, predictability, control. These, too, are nets. Above all, resist the fear of failure. Yes, you will make mistakes. But they will be your mistakes, not someone else's. And you will survive them, and you will know yourself better for having made them, and you will be a fuller and a stronger person.   (最重要的是,不要过分谨 慎。抗拒我们社会给予最高奖励的那些懦弱的价值观的诱惑:舒服、方便、安全、可预测性、可控制性。这些也都是网。最重要的是,抗拒失败的恐惧。是的,你可 能犯错误,但它们是你的错误,不是别人的。你将从错误中幸存下来,将会因为这些错误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你将因此成为更完整和更强大的人。)    It's been said—and I'm not sure I agree with this, but it's an idea that's worth taking seriously—that you guys belong to a "postemotional" generation. That you prefer to avoid messy and turbulent and powerful feelings. But I say, don't shy away from the challenging parts of yourself. Don't deny the desires and curiosities, the doubts and dissatisfactions, the joy and the darkness, that might knock you off the path that you have set for yourself. College is just beginning for you, adulthood is just beginning. Open yourself to the possibilities they represent. The world is much larger than you can imagine right now. Which means, you are much larger than you can imagine.   (人们常说你们年 轻人属于“后情感”一代,我不敢肯定我赞同这个说法,但这是值得认真考虑的一个观点。你们更愿意避免混乱、动荡和强烈的感情,但我想说,不要回避挑战自 我,不要否认欲望和好奇心、怀疑和不满、快乐和郁闷,它们可能把你从事先设定的人生道路上打倒。大学不过是人生的开始,成年时代才刚刚开始。张开双臂去迎 接成年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吧。这个世界比你现在能够想象的情况广大得多。这意味着你比你能想象的情况大得多。)
个人分类: 出世入世|8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量残梦
longfo 2010-11-22 07:13
月落星稀盼朝阳 空余残梦美娇娘 又怎奈何秋风急 坐卧孤床费思量 嗟叹世事多炎凉 怎知少年多惆怅 莫言万事分已定 当战激流心万丈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1828 次阅读|1 个评论
父母之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carldy 2010-10-24 23:07
今天读书累了,在准备中午饭菜,收到一条短信,是【每周一读:母爱的速度】: 小山美真子,是日本一为普通母亲。一天她正在楼下晾衣服, 4 岁孩子不慎从 8 楼跌落。她飞奔过去,接到孩子。日本媒体报道后,专家质疑:要接住孩子,必须跑出每秒 9.65 米 ,这连田径冠军都难以达到。而当专家见到这对亲昵母子时,他打消猜疑,惭愧道:我怎能质疑爱的力量?伟大母爱,能创造奇迹。 看完这则短信,我浮想联翩,不禁对此作一番隐喻性拓展。 首先,我个人认为这短信内容缺少很多因素,如:楼高多少?母亲离孩子的落地点多远?这些因素的缺乏,会导致很多消息的不可信。(当然,这里是手机短信- short message 而已,不可求全责备。) 其次,我认为类似这样的母亲救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并非不可能的现象,媒体对此报道有新闻炒作嫌疑,当然也有歌颂母爱伟大的因素在内。 其三,短信中提到的专家质疑,很值得我们自由发挥了。通常我们都这么认为,这些专家是理性的,而非感性的。社会进步及科学的发展需要理性的专家,他们可以坐在实验室里或者坐在办公桌前,通过模拟实验、假设求证等方法来验证假设、猜想与事实的可信度,然后将实验或推理结论推而广之,以此得出假设、猜想与事实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结论,从而为公众提供专业的参考建议或答案。其实,生活当中,我们还需要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专家,他们既能从理论与理想的角度去求证某一样猜想、假设,又能面向现实需要,亲自参与实践,真正掌握一手资料。毛泽东也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短信中那些首先抱有质疑态度的专家能深入生活,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最后重新得出自己的结论。可以这样说,只有这样求实的精神,才能拥有真正的发言权,或者说,才具有真正的权威。 其四,关于父母之爱能创造奇迹的故事,我们听得多了,有些人甚至怀疑这类故事的可信性。我有时也在想,人真得有这么神奇吗?假如报道中的母亲,换为生活的你,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例证,都可以证明:父母之爱,确实是常言无法描述的。作小孩的时候,无法描述父母对自己的那份爱,觉得是那样平凡,几乎可以漠视。但是,当这份爱不再存在的时候,你内心深处将是多么的空虚,不过再怎么惋惜、叹息、后悔,都没用了,这份爱不会为你永远存在。一份爱无法永恒,永恒的爱只能是虚幻的,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每天得面对纷繁复杂的一切。滚滚红尘,我们无法远离尘嚣;爱无法永恒,但爱可以传递。于是,当你成为父亲或母亲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把这份爱从你的父母身上及心里继承下来,传递给你的下一代。 作为父亲,我重新体验昔日我与老父亲的那份亲情,同时也反观现在我与小孩之间的那份爱。有时候觉得,这份爱,无须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一个眼神,一声问候,短瞬间的回眸,嘴角掠过的一丝微笑,都可以体现出那份爱。 有时候自己对小孩的那种或曰责任或曰爱的东西,能让你克服平常几乎觉得不可能克服的困难,做出让常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拿最近身边简单的行为佐证:上周三下午我骑电动车去超市购物(都是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家常必备品),一看手机,离小孩放学只有不到 5 分钟的时间了。迅速买单,大包小包的把东西往车上堆。匆匆忙忙推开车的后座撑杆,然后急急地往后退,没想到还有一个侧面的撑杆(尾端很尖)没退回原位,那尖尖的撑杆直直地插进我的大脚趾。当时我浑身麻木了,低头一看,天哪,大脚趾血肉模糊,趾甲全脱落,那种钻心的痛,实在是语言无法描述了。旁边的一位大妈看见我这个样子,用急促的语气告诉我,赶快去前面的诊所处理一下。我抬头看见旁边就有一家药店,也不顾得痛了,问工作人员有没有什么止血药物,她们看了我的脚趾一眼,慌忙说,她们不懂,还是去诊所吧。。。咳,我自己这个时候倒是很清醒,就是希望她们帮我找到云南白药先进行止血,再给我来一些纱布包扎。。。可惜她们催促我离开。。。 我告诉自己要撑住,启动车,快速离开了这家本来可以提供基本帮助的药店。 前面有一家诊所,但是时间来不及了。答应了小孩要去接的,不能迟到。 赶到小孩学校门口的时候,小孩还没下来。还好,内心深处嘘了一口气。这时候一停下来,才感到脚趾是那样的不听话:痛,钻心。血直冒。用随身的纸手帕压住。 小孩看到我脸色不对,关切地问:老爸,怎么啦。 不能让小孩担心,轻描淡写地告诉他,没事,脚趾有点痛,待会儿我得先去看看医生。 接上小孩,往家赶。一想身上没钱了,路过银行的时候,把车停下,忍痛单腿跳到 ATM 前,取钱,再跳回车上。。。 继续往家赶,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诊所,这时候我让小孩先回家(怕他看见我脚趾的惨状)。医生问我,你怎么过来的? 嘿嘿,这问题问得我无法回答。然后问我,脚趾甲快掉了,要不要全部卸掉?不过,需要打麻醉药。什么,麻醉药?算了,我可以忍。还是直接给我上药吧。于是乎,就有了现在的包扎好的大头脚趾了。。。。 等到包扎完毕,脚一落地,就觉得无法忍受了,似乎浑身的神经都集中在那脚趾上了。真怪,怎么回事? 其实,人的勇气,有时候是不需要理由的。 相信如果你是父亲,估计也会这样做,甚至做得更好。 还是领导说得好: 人是需要有一种精神的。 至于如何去定义精神,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是为记。
个人分类: 父与子 Father and Son|2623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二层次勇气
cyaninelotus 2010-9-13 23:31
许久没有来了,今天一来就看见几篇热门博文,王铮老师的 《 张月红发现:秘密在哪里》、曹广福老师的《 张月红女士的文章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还有反面教材的《31%与讳疾忌医》等。 我想大家写这么多文章,甚或连同张月红老师的文章一样,都出自一个缘由------对中国科研的热望和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张月红老师是 《浙江大学学报》张月红编辑,她的文章是以《浙江大学学报》的数据为基础,论述中国杂志文章 31% 是抄袭的。 以她这样的身份,揭开自己学报的伤疤,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这种勇气只是第一层次的勇气。大家都是业界中人,学界中人,科研界中人,学报编辑者......爆出行业暗点是要付出代价的,最起码也是胳臂肘向外拐。 然而,是谁造成了业界中这种暗点?又有谁能够改善或者局部改善这种种不端现象,难道不是业界中人吗?若果Nature的编辑要告诉别人自己的杂志有百分子多少的所谓雷同之类,她是不是应该早早谢罪辞职?! 有个人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国家兴亡我的责任。这后一句话,才是最彻底的勇气,第二层次的勇气,我们目前最需要的勇气。 《红楼梦》里探春说过,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时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中国科研和教育的医治者,绝不会是老外。只有自己才能救得了自己。拯救者是大家每一个人,倘若每个人都只能说怎么会是这样,这是如何的糟糕,我也没办法之类洗清自己的话,那就都在随波逐流,甚至还扬其波!倒不如沉默不言的好。如果,在爆疤之前反思自己,而不是把自己那份完全责任推给体制和不知道,这病才治得。 这不是张月红一个人尴尬,这是所有人的尴尬。 相关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2510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2465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2662
个人分类: 科研教学絮语|49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成功是逼出来的----书摘
worldsheeper 2010-8-18 10:22
《成功是逼出来的》 -------- 书摘 每天,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狮子妈妈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而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出路,出路,出了门就有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成功不靠奇迹,成功靠轨迹。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人的最大自然资源是人的潜能。再好走的路不愿走,走不到头;再不好走的路,一直走一定会走到头。 失败是一所最好的苦难学校,刚下海时经历的那些事只不过是我从这所苦难大学里拿到成功文凭的考题。 能输的人才能赢,成功的条件之一就是所有想成功的人有一种能战胜失败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 逆境是锻造天才的最好熔炉,苦难是一所最好的成功学校,每个人都要从这所学校里品尝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痛苦和磨难。如果你正在经历逆境、失败的噩梦,请记住:你无法在天鹅绒上把剃刀磨快,更不能指望上天用汤匙喂养你的方式锻炼你。 虽然优胜劣汰是这社会的通行法则,而当今也会有许多不公平的事。这个世上从来没有过绝对的公平,但如果你总是抱怨怀才不遇,一则说明你没有推销自己的才华;二则你有的那点才还太小。而惟一的方法是加倍地努力;如果只知自怨自艾,恐怕原本短期的时运不济,要成为长期的命运多舛了。 你所有的付出、辛苦、勤劳就像一粒粒种子迟早会发芽、成熟并为你带来丰收的果实。 有位智者这样说:要造就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也许只需要数年的功夫,但要造就一个成功的商人,尤其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则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所谓时势造英雄李嘉诚对此却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承认时势造英雄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真正答案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在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工作能力赚钱!一次次的困难、失败、挫折,没有把李嘉诚打倒,有父母的期望 在逼他成功;一家五口的生活在逼他不能倒下,不能放弃;他有自己的傲气在逼自己,必须成功! 《简爱》的作者曾意味深长地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人的一生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于是内 心总经受着煎熬,但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被逼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是人的潜能、创造力,是创新、是发展、是成功! 逆境给人的感觉就是难受。很多年前,我父亲曾给我讲过这样一番话:一个人既然已经在受苦,哭也好,骂也好,对克服困难都毫无帮助。那你就只能逼自己彻底挺住。你没有资格去悲观。因为此时你自己不帮自己,还有谁能帮你自己呢?有人不幸碰到这种屈辱,这时就看他能不能把屈辱当成动力。亨利福特正是因为抓住了这样的屈辱来激励自己迈向成功的! 温室里培育不出参天大树;顺水中也锻炼不出杰出的舵手;饱受风浪考验的海鸥才能搏击天空。因此你必须明白:幸福是《旧约》中的福祉;厄运是《新约》中的福祉;而厄运所带来的福祉更大。 世界上最不值钱的商品就是舆论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箩筐的看法,并随时准备着加诸于其他人身上。如果你下决心的时候受人左右,无论你做那一行、什么事都不会出人头地。 决心的价值取决于下定决心所需要的勇气。因为你的决定,重者要背负生死存亡的风险,轻者也有可能给 你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有你下了决心,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成功者决不放弃,放弃者决不成功。 作为成功者不会选择眼泪,因为眼泪会流走你的青春,流失你的精华,一旦你选择了离弦之箭,选择了水滴石穿 一旦你的选择被你决定,你就被成功遴选! 对自己慈悲就是对失败的纵容。 约翰森的经历向我们昭示:命运全在搏击,奋斗就是希望。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努力。 富兰克林说过: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一时的懒惰,就是放弃成功的机会。 每个人都想当头是一种本能!没有这种本能的,都被淘汰了,能留下来、活下来的全部都抱着成功的希望和梦想。因为你必须成功,就算你不想,环境、社会也会逼你走向成功,否则你就会被淘汰,成为别人的资源 每天做一点困难的事,就是逼自己进步的最佳方法。 进取心与热忱,它可以将你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机遇啊机遇,就这么短短的几秒钟,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生活中的失败对你来说微不足道,但如果你痛失时机就等于对自己犯罪。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抓住机会,成就自己的事业,但人们大多数时候却忘了,机会是如此多样,有时只是一念之差罢了。 拥有最睿智的头脑不如拥有果敢的判断力。 机会稍纵即逝,犹豫不决的人很难抓住机会。雷厉风行虽然会犯错误,但总比什么也不敢做强。成千上万的人在竞争中溃败而归,其中仅仅因为耽搁和延误的人不在少数。而也有数不胜数的成功者因为在关键时刻冒着巨大风险,迅速做出决定,创造了财富。 因为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只能带来灾难性后果,而快速决策使许多成功人士渡过危机和难关。 你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现实中有些人没有目标地转着,也有一部分人有目标,但他们在成功路上却迷失了。 奔跑的目标是吃草,而把奔跑本身当作了目标。 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生活求不得半点儿安稳,有价值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也许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一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遗憾,也不会因平淡无奇而懊恼。 平庸者都太喜欢拖延了,他们对什么事情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去做!你不行动,怎么可能会有结果呢?这是平庸者的最大恶习。 犹豫不决、没有行动力的确是平庸者的特点。 不要让别人偷走你的梦 时光一去不复返,一个成功者早上起来都会把昨天的事情放下,然后尽力做完今天的事情。 成功有可能在前面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出现。 当生活的重担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挫折、失败、各种困难从四面八方堵住成功的路口时,你必须发挥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强大潜能,冲出重围,给自己开辟出一条活路! 美国著名作家史蒂文贝格拉斯指出:事业成功达到巅峰之后,不仅仅意味着掌声、荣誉和财富,它更意味着成功者有一种克服困难的能力,一种坚持面对竞争威胁、适应变化并忍受痛苦折磨的能力。 光阴在悄悄逝去,变化的趋势在提高生存的标准。我们不仅要求生存,而且要活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不能活得更好,就可能活不下来。 附件(原文下载,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成功是逼出来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68 次阅读|2 个评论
什么玩意
ccpicasso 2010-8-10 15:19
有所谓 2008-09-0411:39 世间无所谓苦乐 就像笑也有苦笑 因有了生不如死 那也无所谓死生 但是人就是这样 不会甘心去寻苦 也没有死的勇气 我想我或许不会 呵呵呵呵呵呵呵 无所谓会与不会 【苦乐死生,在很久之前就开始考虑了。什么玩意】
个人分类: 奇妙思想≈≈奇思妙想|2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勇气
liuxiaod 2010-6-12 19:06
在印尼海啸中,有两家幸存者,当时海滩上的人发现海平面上海水正向他们冲来,于是人们纷纷往高处跑,只有两对夫妇奔向大海,因为他们的孩子正在海滩上玩。海啸后,海滩上的大部分人都遇难了,只有这两家,大人孩子全部幸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3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赵勇:向吉登斯学习[转]
llgkyy 2010-4-29 10:09
题记: 我们应该向吉登斯学习,既学他那种改变世界的学术勇气(吉登斯说:社会学家不仅需 要理解世界,更需要改变世界。),也学他那种自己跟自己叫板的治学精神。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广州之行结束后,《南方都市报》与《新京报》都作了相关报道和专访,可见动静之大。按理说,吉登斯的理论超出了我的专业范围,不关注亦可,但我还是饶有兴致地读完了关于他的全部报道内容。报道中,有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文如下: 吉登斯最为全球学界包括中国学者熟悉的理论,一是结构化理论(Structuation),二是深远影响了20世纪末西方政界发展的第三条道路(The Third Way)。但在这次访华之行中,吉登斯对上述两个提法都进行了敲打,正如他所说,他自己就是自己学说之敌。吉登斯表示,结构化理论是他在初涉社会学界之际,语不惊人死不休时期的拙作:教授跟我说,想要出名,就写没人懂的书吧。现在的他,已基本摒弃了结构化理论。至于第三条道路,吉登斯说,这也是一个现在已经很少去提的说法(《吉登斯广州舌战群儒》,《新京报》07年12月4日)。 吉登斯的说法涉及到如下两个问题:第一,一个人初进学界,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可能会在著作文章中故作惊人之语。但时间既长,其学理之粗疏、论证之欠妥等往往就会暴露无遗。既如此,为学严谨之士便会调整、修正甚至抛弃旧说,以便让学术在自己手中步入正道而不是误入歧途。从这个意义上说,吉登斯的做法很有道理。第二,学术也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在发展,认识在变化,学术观点也就不可能一成不变。同是社会学家的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就曾说过:在学术园地里,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所成就的,在十、二十、五十年内就会过时。这是学术研究必须面对的命运,或者说,这正是学术工作的意义在学术工作上,每一次完满,意思就是新问题的提出;学术工作要求被超越,要求过时。任何有志献身学术工作的人,都必须接受这项事实。这番话说得非常到位,应该也能从另一角度解释吉登斯抛弃旧说的原因吧。 吉登斯的坦率之言让我想到了国内学界的一些事情。我们这里也常常会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作问世,一些著作文章也会故作高深,读之让人如堕五里雾中。但就笔者目力所及,却很少有人能像吉登斯这样一是一,二是二,和盘托出,不留后路。而且,一些学者似乎对学术乃发展之物也不甚了了。他们彼时提出一个命题,弄出一套理论,但时过境迁,或者那套理论已变得陈腐,或者那个命题已成伪命题。既然到了这个份儿上,他们该想一想抛弃的事情了吧?不会的。他们不敢做自己学说的敌人,却成了自己学说的闺中密友。于是,百般呵护之,万分宠爱之,一旦有论敌前来兴师问罪,便立刻抖擞精神,披挂上阵,仿佛只有大战三百合,方能显出英雄本色。有时候我们的学术界看上去热闹非凡却终无所获,往往就与这种无谓的争论有关。 为什么吉登斯敢于抛弃旧说,我们的一些学者却乐于因循守旧?这个问题说起来麻烦,大概会涉及中西方学术传统、学术环境、治学态度等的不同。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大凡中国人,都是很要面子的,或许某某命题就是某某学者的形象工程。你让他自毁长城,这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也是自打耳刮子的事情。我们的一些学者大都心眼不大,脸皮很薄,这个脸咱可丢不起! 但话说回来,学术之事跟真理的追求有关就可以了,跟面子又有什么关系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向吉登斯学习,既学他那种改变世界的学术勇气(吉登斯说:社会学家不仅需要理解世界,更需要改变世界。),也学他那种自己跟自己叫板的治学精神。我想,什么时候我们的学者敢于否定自己、批判自己了,我们才会甩掉与学术无关的大小包袱,我们的学术事业才能有更多的起色。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36 次阅读|0 个评论
送给研究生的《礼物》
adamliu800 2010-4-11 14:53
最近团队又添新丁,几位师弟师妹的加入,带来了不少新鲜和亮色。作为培养环节的一部分,阅读是必不可少。为了统一进度,《礼物》便成为他们加入团队后阅读的第一本书。在周五的读书会上,团队全体成员在读书会上讨论了这本《礼物》。 《礼物》是一本成长的笔记,一本生活的指南,一本隽永的寓言故事集。一位智慧老人为混沌懵懂的年轻人送去礼物——他的思想与经验,作为当今的研究生,我们又会得到怎样的“礼物”呢? 我在读书会上向新同学提出问题: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过此书的感受。他们给出了如下答案: 一、使命 说得浅些,使命就是一个人应该做的某些事,比如《礼物》中的老人所做的:帮助更多的人成功。这是精神力量的传承。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将使命感传递给了他帮助过的人。至于个体的人,我们常把使命比作描绘美好夜空中的那一颗启明星,它能指引人朝着它闪烁的方向前进。我们今日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使命是什么?一百多年前,梁任公喊出了中国人的气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百年之后,言犹在耳,不能不让我辈感到复兴中华的崇高之使命。周总理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是这个道理。而如今,这种颇有“鸿鹄之志”的伟大使命感与我们的学生主流意识略有差异。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使年轻一代少了许多历史的厚重感和使命感。慷慨激昂的陈词只出现于演讲稿、广播稿这类的宣传文本中,抒发个人情感的博文中已鲜见踪迹。更难求青年学人有多么激烈的报国情怀和艰苦朴素的创业热情。现实中,宁可“北漂”、“蜗居”也不愿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中西部发展;宁可转专业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往往事与愿违),也不愿去原专业的基层工作;宁可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下,也不愿放下自己的面子。 我们既要有大写的使命感,也要有眼前就能做到的使命。比如: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知识的积累,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将精华运用于自身成长,并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关注其他人的成长,将帮助别人也视为使命。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也是一种使命,快乐使人变得充实,辩证地看,没有充实的生活,何来快乐?制定规划和目标也是现今大学生的使命。目标可以分为可量化与难量化的两种,分别赋予检验标准,明确结束时间。这样,可以提高使命的可行性。 二、勇气 《礼物》中的大象因为儿时的固定印象始终无法挣脱木桩的桎梏。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总用一种定势思维去经营自己的人生,结果,怎么也走不出自设的牢狱,终生与成功无缘。对于我们,打破现状,突破自己固有思维可能是解决“木桩思维”的钥匙。老师常对我们说:游戏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人来打破的。科学研究也是这个道理:没有突破既有成果的勇气,何来创新,没有创新的研究是没有价值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勇敢的面对犯错也是勇气的最好体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完整的。特别是在学生阶段应该多经历些挫折,多从犯错中积累经验。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脑子里往往会出现想隐瞒自己错误的想法,害怕承认之后会很没面子。其实,承认错误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反之,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行为。因为错误承认得越及时,就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补救。而且,由自己主动认错也比别人提出批评后再认错更能得到别人的谅解。更何况一次错误并不会毁掉你今后的道路,真正会阻碍的,是那不愿承担责任,不愿改正错误的态度。年轻时多犯错是为了今后少犯错。多犯些小错是为了不犯大错。这可以用“能量守恒”的思想来解释。勇气则是解决犯错问题的基础与关键。 三、行动 “拒绝空话,开始行动!”——IBM的广告词。 “Just do it!”——耐克广告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行动是最没有争议的礼物,我们常说的“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中都少不了“行”,缺了它,“言”什么都显得苍白,“知”什么都显得虚无。作为研究生,行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我们至少需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考虑: (1)自动自发,这是西方励志大师阿尔伯特·哈伯德(《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的经典作品《willingness》的中文译名,他鼓励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和自主行动的品质,他在书中提到:“敬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但是最终的受益却是自己。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当自发行动成为习惯和快乐时,成功已经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2)全力以赴地做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通过行动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 (3)有计划地行动,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时间浪费。计划既是对时间的统筹安排,也是对目标实现的具体预期。在管理学理论中,计划是管理学五大职能之一。制定计划需要考虑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做出预期安排。这是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行动成效的保证。 (4)在行动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做事的方法。在判断做事的先后顺序上,应遵循一定原则。比如导师曾经提过的三维度排序:重要性、紧迫性及可借用资源就是很好的方法。 四、热情 年轻人最不缺乏热情,却也是最缺乏热情的。不缺乏热情,是因为他们的求知欲最强,本能地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缺乏热情是指,“三分钟热度”难以持久。这种情况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尤为明显。初读研究生,对学科领域内外的诸多未知事物怀有兴趣。随着研究的深入,瓶颈出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寂寞纷纷袭来,如果没有培养出真正的科研兴趣,起初尝试的快感和热情将迅速消退。这是科学研究的大忌,由此可见,持续的热情是科研成功的基础之一。 热情不仅仅是转瞬即逝的火花,它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更应该培养成一种性格。热情开朗的性格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的正面影响;热情之人更容易被人接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和社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并且容易得到快乐。在各种压力逐渐增多的今天,热情显得尤为珍贵,它的确是送给处于诸多压力中的研究生的最好礼物。 四个礼物,送给大家:确立积极向上的使命,为之奋斗;在遇到挫折与瓶颈时,勇于面对,突破极限;以踏踏实实的行动践行理想和诺言;在努力和行动的过程中,保持热情,培养兴趣。拥有这些礼物的研究生生活是充实的,您对这四个礼物的认识和看法如何?还有哪些礼物可以送给我们的研究生?期待着您的思考。 图片来源:卓越亚马逊网,仅供欣赏,无任何商业目的!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7831 次阅读|11 个评论
勇气
metanb 2010-2-20 19:47
讲众人都认同的话大概不需要什么勇气,只管讲好了;因此,所谓勇气,就是敢于去讲有争议的话。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caoyesi 2010-1-1 12:29
送走2009,迎来2010之时,总会莫名心生一股欣喜之情,但又会静静地感受新年第一天的气息。看看这一天的天空、街上的人群、校园的风景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不管怎样,都弥漫着新的气息,似乎所有过往的痛苦挫折在此刻会悄然溜走,所有未来的美好愿望在此刻萌发。 想起,生活如流水,不会停止,也不会倒退,总是一如既往向前流淌。过去的一年,有渐渐清晰之感,也有懵懂模糊之时。清晰的是越来越能感知个人的心情和生活的道理,明白很多责任需要自己承担,父母的思念之情、哥嫂的工作艰辛、老师的师生意念、男友的情感维系以及师兄弟妹的微笑信任。模糊的是在面临一个新的转折时,会存在心绪不安和思考偏颇的时候,生活既有幸福开心也有压力挑战,渴望前者的同时应亦能勇面后者。可是,亲人朋友的支持,使我度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新年伊始,谢谢他们相信我,鼓励我和陪伴着我。 新的一年,新的期待,需要新的努力。一年的时间,如果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就会感觉短暂,相反就会漫长而无味。因此,生活一定要有味道才好,即使它是苦味,也比无味要强很多。我不期待这个生活的味道一定是甜的,但应该让它有味道,不能在庸碌之中荒度,也不能在思索惶恐之中煎熬。 新的一年,新的未知,需要新的态度。很多时候,我们惧怕未知,例如开始一篇新的写作,开始一段新的情感或者新的一次探险等等,这些看得到过去和现在,却无法预知未来,继而产生了众多可能的选择。过去的一年变化很多,可是在一开始谁又能预料到,因此,自己要喜欢这种未知,正确看待这种未知。也许正因为未知,我有扭亏为盈的机会,也有峰回路转的时候,一切都在于一颗积极健康的心态,急躁是生活的大敌。 新的一年,新的挫折,需要新的勇气。以前因为无知而敢于挑战,而现在也不能因为开始感知百态而看不到美好。在艰难困苦之中,要能看到希望的曙光,勇敢地深入其中,并可全胜而归,即便不能,也要坚持生活的原则。不断地给自己勇气,不断地给自己鼓劲,并学着把勇气传递,传给那些与自己走在同一条线上的人们。 在此以科学网博客作为一个新的开端,记录生活的点滴感受,真心诚意面对2010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把握机会的胆识和勇气
smilesun 2009-12-26 00:21
博主: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机遇。微软、google、facebook,每天都有成功的故事在上演。 =================================================================  新浪财经讯 12月23日晚间,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揭晓。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颁奖典礼。以下为CCTV经济年度人物10年商业领袖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主题演讲:   马云:我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互联网,感谢10年,也感谢所有的创业者。我坐在下面想,今天这个奖是代表了所有的创业者,没有成功的创业者。我们 这一代人我觉得是很幸运的,创业者并没有失败,只要你不放弃永远有机会。阿里巴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阿里巴巴能成功,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成功。今天 早上一个年轻人问我,现在所有的机会都被你抢光了,我们是不是没有机会?我10年以前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们没有钱、没有机会怎么做?但是10年的经历 告诉我们实践不是这样的, 中国不缺乏机会,我们缺的是找到机会的能力,我们更缺的是把握机会的勇气和胆识。 所以阿里巴巴前面10年把握了机会,未来的10 年刚才马化腾也讲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我也明确自己的定位。我知道做企业跟做人一样,今天我这张脸不可能像马化腾那么帅,但是我可以把它变成艺术品。 今天我们必须走出平常的路,我们必须把阿里巴巴做的越来越强、越来越大,未来10年是中国经济的关键10年,也是世界经济的10年,如何把握这10年?这 10年为别人创造机会也是为自己创造机会,所以对阿里巴巴来说不是把自己做的越来越强,而是把别人的机会做的越来越,让更多的小企业成长起来。所以我希望 未来10年中,中国的中小企业可以成为经济年度人物,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仪器共享|4667 次阅读|2 个评论
休眠了一个长长的夏季
zxj368 2009-8-31 08:15
感觉自己,像是休眠了一个长长的夏季。 从5月到8月底,没有了斗志,没有了勇气,不再勤奋,不再努力,混混噩噩中,日子也在悄然失去。 就是因为,不知何故来烦扰我的打腰腿疼,让我沮丧,让我低迷。 尽管,在这段日子里,工作依旧,生活依然,一切都在继续。 尽管在这段时间里,也曾在同学的督促下,写出了申请基金项目的开题。 只是蓦然回首,发现长长的夏季已经过去,手里能握住的,只有失意。 一天天地度过,只让工作如期完成,没有目标,没有进取,这不是我要的。 知道自己要注意休息,劳累不是我需要的。慢慢地适应,不恐慌,不畏惧,病魔也许会悄然离去。 至少,可以和病魔达成协议,磨合中我们共同生存下去。 秋季里,好好地把握自己。
个人分类: 诗歌散文|390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理念而死需要勇气
jlpemail 2009-5-25 07:10
为理念而死需要勇气 有评论家说,韩国前总统卢的自杀,是因为其胸怀的强烈的儒家理念所导致的结果。 儒家有知耻近乎勇的说法。就这一点上讲,他比许多被揭露出来的台上满口高调、主义,台下狠劲搂、霸的贪官( )要强若干倍。后者是恬不知耻的,比如水扁及其同类坚决苟活人间者。揭露出来了,也不认错,认错了也不改,改了也不彻底的人,当属于此列。 还有评论家认为,东亚地区的官人们,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浸润,在台面上,其言语至少是堪为楷模的。而行为或者亲信的行为也可圈点的就不多了。这个很微妙。 所以,评价一个政治家或者政客,不仅要看他当权时的表现。也要看他失去权力后,人民对他的评价。他当权时,媒体的报道一般以正面为主。下岗后的评价更具客观性。甚至,正确的评价要等到若干年后,有关档案解密后。那就是和他非同一个时代之后的事情了。就好象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一样,是需要耐心,尤其需要时间的。 为理念而死,是需要勇气的。 死亡可以说明或者避免一些问题。 无论如何,韩国多届民选总统的结局是耐人寻味的。享有的民主权力韩国国民,选举当时认为合适的为韩国人服务的人,查办即使在位期间为国人做了具体事情,有功劳,但(包含其亲信)手脚不干净,违背了人民意愿的人。 这样的想法有道理,我们选择你,是委托你管理这个国家或者区域的,不是让你为所欲为(即使你本人没有违法,你的亲信肮脏了,也不行!)如果知道你是后者,坚决不投你的赞成票。 有人认为,儒家文化可以成全人,也可以淫没人,信哉此言。 理念的评价另当别论,敢于为了理念粉身碎骨的,需要勇气。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3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意
jiyipeng 2009-3-20 10:33
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 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用也。 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 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 勇乃可得而见也。悲夫,世之英雄,其处于世,亦有幸不幸 邪! 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 公、孙、刘,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击 勇,此譬如两虎相 ,齿牙气力无以相胜,其势足以相扰, 而不足以相毙。当此之时,惜乎无有以汉高帝之事制之者 也。 昔者项籍乘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 奋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天 下之人以为遂无汉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 冲,徘徊而不得进。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 摧折项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 则必有所耗竭;而其智虑久而无成,则亦必有所倦怠而不 举。彼欲用其所长以制我于一时,而我闭门而拒之,使之失 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而项籍固已惫矣! 今夫曹公、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 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 孙。 刘备惟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于二人者,而不知 因其所不足以求胜,则亦已惑矣。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 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 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 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 将,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 猖狂之势 。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独 有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 不能钝,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 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 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 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 也。嗟夫!方其奔走于二袁之间,困于吕布,而狼狈于荆 州,百败而其志不折,不可谓无高祖之风矣,而终不知所以 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惟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个人分类: 境界提高|29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动一动的勇气
xuechunxiang 2009-2-18 09:27
昨天在漫无目的地调台中看到一个访问朱明瑛的访谈节目,对于朱明瑛,最熟悉的莫过于她那首风靡全国的《回娘家》,节目只看了短短的十来分钟,其中最让我感慨的就是主持人说到,1984年春晚,朱明瑛一个人独唱三首歌曲,红遍全国,但在1985年毅然抛下声名去国外学习,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最多的时候一天打四个工来维持生活,在国外度过了最艰难的十年。朱明瑛说到,当时她已经三十五岁。这个年龄让我很震撼,35岁!三十五岁还能抛下一帆风顺的生活和事业,去一个新环境中重新开始学习,这种勇气和毅力真的是难能可贵。 我常常也在问自己,能不能动一动,抛开现在稳定的工作,舒适的环境,去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拼搏。过五年,我也三十五岁的时候,有没有勇气,离开现在熟悉安定的环境,离开国和家,去国外闯一闯,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中,去学习,去工作!这时,我发现自己虽然不会立即做出否定的回答,但做肯定的回答之前确实顾虑重重,也没有勇气给出肯定的答案! 书读多了,学历高了,胆子也小了,求稳定,不敢动了,我想这应该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吧!但实际上,翻遍古今中外,那些真正成绩斐然的人,大多都是历经困厄,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环境中的勇士!生活需要磨难,人生需要历练,给自己一点动一动的勇气吧!相信人挪活,树挪死!即便动了以后与预期的回报相去甚远,但至少多了一些人生经历吧!我们这些七零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三十年来的生活太风平浪静了,应该主动给自己换换环境,或者收获更多!
个人分类: 我思我在|4192 次阅读|2 个评论
谁在炒作强子对撞机?
moxj 2008-10-16 19:42
( 图片来源http://blog.artron.net/indexold.php?91895/viewspace-191828 ) 自从欧洲的那个对撞机安装完毕,网上就没有断过它的影子.对于网上的这些讨论我实在没有耐心看完其中任何一篇.那到不是因为我这个人对科学知识没有一点兴趣.不可否认很多网友对对撞机的基本情况还是有不少了解的,然而我们普通人对很多技术或别的细节毕竟知道的可能性太小了,这大概是我不愿意去追索这些资料的最主要原因吧.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不防在网上好好筛选一下. 即使对网上的评论不做统计你也能感到有一多半的发言是在担心这个机器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确实是这样吗?谈到全人类的灾难,也许你很容易想到原子弹之流的核武器.那你回头看看原子弹出现到现在他给我们带来了怎么样的灾难呢?即使我们承认他当初曾经给一些日本人民带来很大的伤害,难道它同时没有让那个给别的地方的人民带来更大灾难的日本政府受到更重要的打击吗?如果对这些争论先不理会,你回头看看那个时代对原子核物理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包括那个带我们认识相对论的人有谁是支持把他们的理论应用在军事技术上呢?更不用说他们对原子弹的反对了.相反,我们看到是的非常清洁的核能在越来越多的为我们提供日常能源和其他让我们人类能走的更远的动力来源. 如果有人吹毛求疵找出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那为什么不到我们同类中那些品格低劣的人中去找,从我们内心深处藏着的那些污垢里去找,反而在那个小小的原子、质子,甚至电子中去找呢? 先回顾一下人类向微观关方向认识世界都做了些什么吧.西方人在物质无限分割到最小组成的世界里找到了原子,发现了元素周期表,还有那些组成原子的更小粒子.我们在金、木、水、火、土这些基本组成里找到了什么呢? 那再看看我们人类曾经造的那些对撞机都做了些什么.它每一次的加大和改进无非不是在寻找那些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粒子吗?难道还是在找那个让你胆颤心惊的黑洞和什么反物质吗?不管我们有什么理论和假设提出难道不是想知道我们这个世界的最终组成是什么吗?即使有可能它没有什么最终的组成.既然这样那就算造了个黑洞不是更好吗?如果不是看到太多这样的危言,昨天上午,我这个自认为对物理一知半解都达不到的人是不会去听叫作杨振宁的那个人做报告的.然而他关于欧洲这个对撞机的回答不也是在找你们说的那个让我很绕口记不住的粒子吗?当然还有证明我们的标准模型.我想这更重要些吧.也许《全球通史》太厚了我们看不进去,我们可以随便找本《科学技术史》看看啊.那些闻名遐迩的什么场理论,当然还有那个能带什么理论等大概具有本科学历的人里只有我不知道了,更不用提时下正提的那些什么连汉语也不好念的爆炸理论,超弦之类了.我们之所以创造了这些理论难道不是想利用那个用这些理论构建并支撑的标准模型帮助我们认识我们所存在世界的组成和结构吗? 如果你现在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你还会为那个建在欧洲的,那些西方科学家们用以不断探索世界的对撞机叫嚣吗?希望你不要在这个时候突然改口说这个项目也有很多中国科学家参加之类的话. 今天是我们神七宇航员回来的日子,也是我们因该庆祝的时刻.我想我们庆祝的队伍里少不了那些对欧洲对撞机排斥的同类.你们对别人的科技质疑,对我们的飞船的态度怎么有那么大的反差呢?你是不是在梦想神八,或者什么更大的成就呢?的确我们的梦想很宏伟.但我想讲下一只叫作抹翔鲸的古猿在 100 万年前的梦想.他没有能力到达距离地面有我们地球直径几十分只一的太空行走,更没有能力达到距离我们有自己星球周长近十倍之遥的月球上去,但它爬上了几千米的高山,看到了从自己脚下飞过的雄鹰,更看到了未来人类在地球上建的铁路和车站.然而他没有倦怠,忘乎所以,乐此不彼,他看到了更多,看到了 地球上的飞船发射场比今天建在每一个县城,每有一座省会,每一个首都的火车站还要多.快到春节了,它看到从月球那边发射场排队登舱赶回来过年的人比节前广州火车站反乡的工兄弟姐妹要多多了.毕竟,那只是一个距离不到我们这个小小星球周长十倍之遥的家门口而已. 众口铄金,击毁销骨.如果你有一点良知,不管是否象我一样是一个科技文盲.你觉得在网络上诋毁这个对撞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吗?我想,那比你得了SARS到处乱跑严重多了.你可能摧毁的只是那个小小的对撞机吗?绝对不是,你可能会毁掉今天让我们可以自由发言的这个网络,也许这也不重要,那你毁掉了我们人类勇往直前的勇气又会怎么样呢?更让我们担忧的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们的发言. 如果今天我们确实争取到了自由,那因该让我们自己宽厚的爱载着我们的勇气继续前进,更重要的是不要丢掉我们责任,风浪里大家团结一致.人类才会走的更远. 难道不是这样吗? 是一些自我毁灭的人在炒作,还是别有用心的人在阴谋呢?人类往往是前者。 (神七任务圆满结束那天我写的日记,保留了当时的心情,很荒缪,见笑了)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427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