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学毕业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学毕业生杂感
热度 1 sarstone 2011-6-23 17:27
不管做什么,学什么,都要认真努力去做好!这些可能与你的兴趣和爱好无关,但与你的人生有关,因为世界上很多的事都与你的兴趣和爱好无关。认真,这是人格的力量! 要学会观察与思考!你若能学会虚心受教,你的人生会受益无穷!要自我负责,自我成长!学习是第一位的,但不是只有课堂和书本可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大学可以学的更多! 敢于承认自己的差距和不足,需要足够的理性和勇气。然而,知耻而后勇! 没有多少事情是等完全弄清楚后才行动,人常常要在信息不完全的形势下进行决策,这是人生的常态!先要行动,做过以后再说。你要厘清自己的远期目标,尽管有时不那么清晰。朝着自己想定的方向去努力迈出第一步,只要保持谨慎,后面看着必要时加以调整。 只要开始行动,什么时候都不晚!不要害怕挫折和失败,每一次挫折都在帮你减少下一次失误的可能性!
个人分类: 观点|2448 次阅读|3 个评论
参加老乡会
gongjintao 2011-6-20 19:53
前天老乡聚会,原以为周六一天都要监考英语等级考试,不想原来只是上午一场监考,下午闲暇没事,也就去了。 老乡会的规模还是蛮大的,大约有二百来人,各行各业都有,有来宁波发展十几二十年的老前辈,也有刚来宁波的大学毕业生。大家一桌一桌喝着酒,我来这里倒是没有什么目的,只不过想见见这样的场面,乐呵乐呵,也让自己这些日子忐忑的心尽快平静下来。自己也是奇怪,喜欢静,但同时也不讨厌闹,在歌声、招呼声、碰杯声中,和他们谈着,聊着,笑着。 老乡会上聚集了很多做各种工作的人,丝毫没觉出他们的特别,就是这样的呀,和他们聊着他们的行业,聊着自己的工作,侃着家乡的过去与现在,开着可乐的玩笑。 等吃的快结束的时候,突然看见有人猜歌唱歌,才想起来自己那段自编的双口相声来,后来因认为不能来参加就放弃了。此时,我突然来了灵感,能不能把那段双口相声改成单口相声呢。想起海口清派周立波来,把这段相声改成单口故事的形式,也许别有一番味道。我才发现自己的确胆大了,竟主动地和主持人联系,能不能我给大家来段相声。主持人说:“可以呀。”我出了吃饭大厅,下了一楼,简单的酝酿了下,熟悉了下台词。然后,回到大厅,这时主持人说:“有个老乡给咱准备了一段相声,鼓掌欢迎。” 我上了表演台,丝毫没有紧张的感觉,才发现在学校讲课还是有效果的。我开始一点点表演起来,越来越放松,逗得很多老乡哈哈大笑。其中三个服务员立在台下,被我的表演吸引了,竟忘了自己的工作,我也时不时和台下来点互动,不错,很有感觉。 但遗憾的是,很多老乡,不会像晚会的时候坐在下面,而是会喝酒的,后来下面有的桌的声音太大了,而我的相声也太长,迟迟没有结束。在觥筹交错的环境中,主持人看我稍微停顿了,就问:“讲完了?”我顺势说:“讲完了。”其实相声没有结尾就下台来了。 其实没有什么后悔的,感觉的确给大家带来了些快乐,自己就知足了。而且,突然觉得很多事情去尝试了,哪怕没有做好,心里也是快乐的。在后来的闲聊之中,有几个老乡出于礼貌或真的哈哈大笑过,说我讲的相声不错,很有舞台把控力,在这个人们欣赏水平越来越高的年代,逗大家笑几次,其实自己也算蛮不错了。是不是稍微的有点自恋,就不去分析了。
个人分类: 生活杂事|4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大学毕业生裸奔庆毕业
xupeiyang 2011-6-19 17:23
http://news.ifeng.com/photo/hot/detail_2011_06/19/7105805_3.shtml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0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硕士研究生去教中学,大学毕业生去教中学
热度 6 zhangjinami 2011-6-13 12:01
蓦然回首,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受启迪的时机,所以想到,应该让高素质的人去小学、中学启迪我们的新的一代。 记得从上小学到初中,教我的老师都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有一部分甚至连中专都没上过,他们对教育事业也做出了贡献,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误导了差不多整个70、80后的人。 低素质老师对学生的危害:从小的方面来说,指教授课本上的知识,由于老师本身的水平有限,不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不可能启迪学生。从大的方面,从小给学生建立了不正确的人生观,以成绩论学生的好坏,甚至有些老师主动问学生要礼品,本人就遇见这样的老师。 高素质人才进小学、中学的好处:第一,见多识广,大学生,不管怎样,思维比较开阔,接受了新的教育,新的理念,应该能够启迪学生,特别是从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以分数论高低的错误现象。第二,小时候的教育甚至超过成年后的教育。国家应该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建立严格的教师选拔制度,提高教师待遇,让大学生去教小学,研究生去教中学。 1 让技工进企业,搞技术 2 让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去企业做服务 3 让一部分大学生去做小学教育 4 让一部分研究生去中学任教 5 让博士生去做科研,去做大学教师
3211 次阅读|6 个评论
作家班,其他班
hjysci 2011-6-12 07:53
某高校计划2011年设立多个招生专业班,其中有所谓的“作家班”和“新闻发言人班”,并称学校非常注重教育的职业性,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亦经过上级批准。事实上,注重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本身没错,但不知这样命名本科专业是否有炒作之嫌? 作家班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果要培养一般的写作人才,目前设置的文学、新闻类甚至理工类相关专业足够了.如果要培养文人雅士、著名诗人、小说家,乃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估计却没有那么简单。好的文学作品必然来源于生活,好的作家也必然经受生活的洗礼和考验,却不是大学四年课堂和书本熏出来的。试想,唐宋乃至现当代、中国从古至今又有多少作家是仅仅靠读了几本书、听了几次课就功成名就,被称为作家或文学大师的?如果不是此目的,而只是在教育部规定的其他相关专业名录下多开两门课程,那就只有涉嫌炒作了!(否则,在大学我们岂不是也可以开设"院士班"?) 同样,新闻发言人班设置的更为可笑,如同某著名媒体人所言,这不是(高职高专的)职业培训班!请问哪个政府部门或企业、机构会聘用大学毕业生做新闻发言人?如果你报考该专业班并假设能顺利毕业的话,你能被相关机构或部门聘用?新闻发言人仅仅是部门机构的一个临时性喉舌,其发言内容受限,不能作为一个职业,如果要开设这样一个专业班的话,那么更应该为授意发言内容给发言人的未来“局长”、“市长”们开设“局长班”、“市长班”!本科专业班究竟以什么命名教育部已有专业目录指导。如果不是炒作,按照该高校所说的那样,这是一种职业,那么我们要开设的专业班真的太多了,如农民班、运动员班等,而不需要再开设农学类、体育类专业了。 教育不能浮躁,脚踏实地地做好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建设比口号、标语重要,请不要再炒作了!
2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毕业生--五月
热度 1 fanquanwei 2011-5-20 16:53
四楼的窗外传来学生喧哗的声音,那是些毕业班的学生聚在一起拍合影。在这个毕业的季节里,又一届学生将要离开校园,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将奔流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当初他们从各地来到本校即是一种缘分,四年的大学生涯就要结束,他们在一起的缘分也快要结束了。这些学生们面对着一年不如一年的就业环境,眼睛里写满了迷茫和无助,他们就像觅食的鸟儿,在等待和渴望中叽叽喳喳,满怀着对新生活的期盼。 然而,不得不说这些学生们今后将不得不面对更为严峻的生活挑战。据我所知,在这届毕业生中找到工作者只占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还在待业中。这些年来,随着大学的招生规模扩大,全国每年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而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调整转型期,市场一时还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就业,这就难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理想落空,因此,“先就业,再择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等主张的提出,也有其客观的经济现实背景。不可否认的一个现实是,这些年来各大学的招生规模扩大了,但大学的整体学生素质和能力却没有相应的提高,这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造成了许多大学毕业生过剩的现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喊着招不到可以用的人。中国的大学教育制度是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为学生利益考虑,首先应该解决的一根问题是,大学的教育与社会的实际要求脱节的问题,其次,应该为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这些方面都有助于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也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然而,却看不到大学的改革者和教育者,只有一些打着官腔的行政官僚。教育的去行政化不会一帆风顺,不过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着想,这个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们总不能把自己的后代都交给外国的大学来培养吧?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实力去送自己的子女在外读书的。 毕业生离开的时候尽情拥抱吧,想哭的时候就放声大哭吧,我们的学校欠你们的太多了。我们没有为你们提供良好的教育,也没有解决好你们的就业问题,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学校只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管理者,有一天你们想到了母校想骂就骂吧!毕业生,走好!
个人分类: 个人日志|26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转载-中央办公厅精神关于86后大学生就业-读透了可以少奋斗15年
热度 1 xiezhaomin 2011-5-17 21:09
首先要澄清一个流毒广泛的说法: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   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什么样的行业算好?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如何正确的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下面我首先对要考虑的宏观策略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个别具体问题的解答。 一、 中国现阶段职场利益集团划分    这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知道的大问题。学校的主任不会和你说的,公司招聘时也不会和你说的,因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分到;你父母也不一定会和你说 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也是糊涂的。如果这一部分已经有人很明确的告诉你了,或者你个人已经很敏锐 的感知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关闭这篇文章了,因为你已经是明白人,不需要我浪费口舌。  (一)5大利益象限    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由计划经济转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这个过程是一个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的过程。在就业市场上,我们可以按大的方面对各种利益单位归类如下:   1. 公务员(含事业单位)   2. 垄断行业国企   3. 竞争行业国企   4. 外企   5. 民营企业   差不多所有的利益单位都可以在上述归类中找到位置。首先你要明白的是,这不是理论研究,这和你未来的事业、收入、地位、家庭都有直接的联系。你首先要明白的是,在招聘会上准备招聘你的这个公司(单位)到底是属于哪个象限的?    不同的象限拥有的力量和资源是不一样的。这导致了在不同的象限就业获得收入的能力也大不一样。在你选择公司之前,一定要清楚的了解这些。在目前的中国,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公务员(即官员),以及垄断国企的手中。但是不同的地区,由于社会财富 水平不一样,因此公务员集团的收入相差是很大的。虽然国家规 定的工资待遇大家都一样,但是你到广东、华东一带了解下公务员的实际年收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你的同龄人在报考公务员了。实际上,即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务员在当地人群中仍然属于 高收入群体。而且也许更关键的是,风险非常小。收益和风险成正比,你一定在课堂上学过吧?哈哈,告诉你,那是西方经济 学原理,我们是中国特色的,不一样的。在中国当公务员,风险小,收益大。也许你会说,不对啊,在你们哪个地方,公务员待遇也不怎么样啊?那么我要告诉你:第一,你不能只看表面收入而不看灰色的部分;第二,当前中国允许地区间人员流动,因此由于不同地区经济财富水平差异很大,因此落后地区的公务员确实是比发 达地区的一般白领差的。这也就是利益格局的复杂之处,没有绝对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国企的情况。一说到国企,很多人马上就想到下岗。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首先,解雇员工并不是国企独有,大量的私企每年都在大量解雇员工,并没有任何人给他们补偿,给他们“安置”。同时,也不是任何国企都效益不好,都需要下岗。我们看利益格局,首先要看谁拥有力量和资源。在中国,说白了就是谁拥有力量和行业垄断的权力,想效益不好都难。这不是国企还是私企来简单划分的。例如中国移动、电信、的竞争行业的国企,几乎都是完蛋两个字(不含假装放开的行业)。这里面有个很清晰的发展脉络:在90年代初,只有国企存 在,民营力量非常微弱。而国企长期的低工资、高福利政策,使得闸门打开后第一批进入市场经济的人尝到了“高”工资的甜头;在90年代末,以2000年为分 界线,时局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抓大放小政策下,垄断行业的国企迅速利用其行政资源做市场经济,毫无悬念,他们无往不胜,获得了大量的利润;当前阶段,以 2005年为分界线,则又是另外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各地MBO此起彼伏了。在这种情况 下,垄断国企将出现分化,具体发展的预测比较复杂,我将在另外的文 章中专门分析。但无论如何,在当前阶段垄断国企是一个非常强势的高收入集团。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现在那些45岁左右下岗破产的竞争行业国企员工,在他们象 你们这么大就业的时候,他们当时的工作仍然是最好的,收入也是最高的。只是现在利益格局已经改变。    再来看下外企的情况。外资企业主要是依靠资金力量、和的关系、以及高水平管理在做事情,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真正的企业。但是,他们在中国仍然要遵守中 国的潜规则的。由于能够跨国经营的外企一般都是实力比较雄厚的,因此外企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利益单位,也是就业的高收入单位。注意,那些中国人海外注册弄的假外企不算,台湾、香港企业算民企。   看看民企的情况,民企仍然不占中国经济的主体。他们在力量和占有资源上都相对比较弱。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主要是进去的比较早的一批民企做大了,拥有一定的力量。而大量的民企在充分市场竞争中生活质量都不高。因为中国并非真正的市场机制,有关 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或者有法不依,或者有部分人有权不依,这造成了中国的完全竞争行业“扭曲竞争”的现象;在非完全竞争的行业,民企则主要是依附在某些拥有资源的单位周围生存,这种状态打个比方就是例如吸附在某个树上的虫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非竞争性关系利益群。由于职业保护的法律型同虚设,以及缺少 工会等代表员工利益的力量,直接造成了民企员工在职场上成为弱势群体。也许你会问,那为什么国家关心国企下岗员工,而没有关注民企解雇员工呢?很简单,因 为国企下岗员工年纪已经大了,无法再找到足以维持原来生活水平的工作了。而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才刚刚开始,民企员工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社会问题并不明显。 好了,现在清楚些了吧,首先要看你要去的公司(单位)是在上述哪个象限。象限属性从大势上决定了你以后可能获得的收入和地位。而你个人的能力,是在大波浪上翻起的小水花。可以说,判断大势的能力比从事具体事情的能力重要得多。也许你要说,好象哪个象限都有收入高的人啊。是的,可是你不要忘记了,在不同象 限获得高收入和地位的可能性,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在一些象限,你只要跟上平均水平,5年以后你就可以很轻易的存上一大笔钱,买上房子和车子; 而在一些象限,你要十分努力,10年以后,你有可能存上一些钱,买上房子和车子,而当你达到这个水平时,在优势象限的和你同时起步的人,已经存上了更多的钱,换上了更大的房子和车子。象限是有优劣差异的,起点相同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通道,同样都很努力,但落到的结果将天差地别。     其次,光看哪个象限还不足够。因为在同一个象限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微妙区别! 二、 转型中的一代   中国的事情要用放大镜看才会清楚,这也是老外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的原因。上述人为差别按利益象限的不同也有差异:  1. 公务员、国企类,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    工作人员难道也有非正式工?是的,如果你还不知道,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政 府工作人员分为两类: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以及所谓的“雇员”。在某些地方,特别是经济贫穷的省,这两者收入差距不大;而越是经济富裕的省,这两者的收入差距就越大。雇员要转为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有很大的难度,没 有关系基本不用想。因此,即使你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即使你已经被某单位接收了,你一定要打听清楚,你到底是去做公务员,还是去做雇员?    中国所有的国企都有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这种制度安排直接来源于计划经济下国家对个人的身份控制。在当年,一般都是“出身好”的人成为正式工,出身差的人自然就是非正式工。现在这种出身制度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但所谓的用工制度却遗留了下来,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垄断性的国企,在市场中利用垄断优势尝到了大甜头,自然要更加紧去获取市场利益。这时人力资源就成了问题。一方面,老的正式工就像八旗兵 一样早就失去了打仗的勇气和能力,那么用什么人 去攻打市场呢?另一方面,中央不断要求这些垄断型的国企改制,优化人员结构,降低人员成本,那么怎么优化?怎么降低呢?很简单,大量招聘非正式工。一方面用这些新鲜血液来攻打市场,充当炮灰,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将这些非正式工的工资进行市场化(垄断国企正式工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市场水平),这样就 拉低了整个企业的人均成本,完成了国资委布置的改制要求之一,而且不会损害正式工的利益(国企领导层是正式工利益的代表)。这表明了,国企已经蜕变成为了一个市场怪胎,一方面利用国家力量获取市场利益,一方面成为为小部分人谋取利益的工具。但是要注意,当前还是有可能进入正式工群体的,因为正式工是一个松 散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也要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的,否则会边缘化,最终丧失其优势地位。非正式工的收入大概是正式工的1/2到1/4。当然,在这里不是进行道义分析,而是要你去了解清楚,你到底是去做正式工,还是去做非正式工? 2. 外企类,大陆工和非大陆工的差异    在外企,差别主要体现在大陆工和非大陆工之间。大陆工工资一般是非大陆工的1/5到1/10。这是合理的。因为外企到中国来投资的90%的理由就是因为你 人便宜,不是因为你是文明古国,也不是因为你有三个代表。人家的要求是合理的。当然,即使是这1/5到1/10的收入,和其他国人相比,仍然是很不错的。 当然,外企工作是很累的,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那为什么外企还要招聘非大陆工呢?这里你要清楚的知道,主要是因为3个原因: 第一,需要一些可以信任的人来管 理(受法制国家法律约束的人);第二,需要一些精通英语的人(能用英语思考)来管理;第三,需要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来管理。那是否你就只能当大陆工了呢?不是的。你应该清楚的一点是,你也是有机会成为非大陆工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去美国留学的原因。当然,仅仅留学是不够的,一定要在美国就业并拿到 绿卡才行。现在很多外资企业的CEO,当初就是在美国做体力工混到的绿卡,然后因为精通两边语言的优势,跨国企业需要在中国建立代表处,就找这样的人去做 所谓的“首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成为非大陆工,仍然是有可能的。  3. 民企类,股份工和非股份工的差异     在民企,差别主要体现在股份工和非股份工之间。股份工主要是哪些有使用股份来吸引人的企业中才有,是最初创业阶段加入的员工。例如华为就有相当多的股份工。非股份工则是那些很后才加入的员工,或者是那些很早加入,但对于公司没有什么价值的员工。在经过了创业阶段以后,企业一般就不再需要用股份来吸引初级 员工了,招聘主要就是填补战斗减员——有人走了,就招新的。期权一般用于高级管理者,由于本文分析的是大学生就业,因此与它无关。中国大部分民企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自身都难保,员工待遇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创业型民企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你决定去民企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是创业扩张型的民企,还是补充战 斗减员型的?    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注定在20年后的“白领失业浪潮”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这是时代的代价,没有办法的。  三、 职业生涯设计   从整体而言,这一代人注定要承受社会转型的代价。但从个体而言,仍然可以尽力去争取好的结果。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其实从上述分析,对于职业市场中哪些象限比较好,哪些象限比较差,可以说已经是一目了然了。为了更加清楚的查看,现按优劣程度将其排列如下:   1. 外企非大陆工   2. 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   3. 垄断国企正式工   4. 民企股份工   5. 外企大陆工   6. 雇员   7. 竞争国企正式工   8. 垄断国企非正式工   9. 竞争国企业非正式工   10. 民企非股份工 也许你可以举出一些反例,但是要注意,上述情况是对一般情况的总结,不包含一些特殊情况,例如你们那里特别穷,公务员拿不到任何灰色收入等情况。   好了,在你找工作的时候,你要记得的是,尽量往高处走。不要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迷惑,不要被一些所谓人力资源专家的“看长远发展”的说法所弄糊涂。你一定要记住,你站的越高,那么你跳的就越远,看长远发展绝对是起点高的跳的远。不要相信专家们所谓的职业生涯设计,那不是真的。 四、具体问题解答 1. 如何辨别正式工岗位和非正式工岗位?    对于公务员,要询问是否进入国家编制。如果不进编制,即为雇员;对于国企,不要直接询问是否正式工,他们会义正言辞的告诉你:“我们这里都是正式员工”。你要注意,这里多了一个字:正式“员”工,里面分为正式工和非正式工。(要记住,中国的国企和央视是一家的,说的话一定要反着听,不然你一定上当) 你最好是找内部人了解下,这样最清楚。如果不认识人的话,你应该看他这个招聘是什么部门在主要操作。如果是某个业务部门自己在招聘,而不是总部人力资源部出面招聘的话,多半都是非正式工了。最后,可以询问多久可以“转正”,如果他们闪烁其词,仍然在解释 “都是正式的”云云,或者他们告诉你3到6个月的“试用期”,那么你基本可以肯定是非正式工了。 2. 要不要在意开始的收入?    很多专家在这个问题上胡说八道。他们认为一开始不要太在意收入,要看长远发展。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专家。你可以想象一下,什么东西决定了一个岗位的收入?很简单,在不同公司间,市场形式好的,有长远发展的公司的岗位,要比没有前途公司的同样岗位收入高;在一个公司内部,有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岗位要比没 有前途的临时岗位的收入高。开始收入的高度反映了公司对你这个岗位的重要性的看法。你是认为一个重要的岗位有前途,还是认为一个不重要的岗位有前途?    3. 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    还有一种骗人的说法,是说去小公司更可以锻炼人。这种说法荒谬无比。小公司由于实力不济,往往没有高手级的人才,也无法开展一些需要强大资源才能进行的市场运作。这决定了你无法向真正的高手学习,也无法积累大型市场运作的经验。记住,锻炼打大仗的本领,比锻炼一两个人单打独斗的经验有价值得多。    4. 白领会失业吗?    答案是:“会,而且会大规模失业。”你要知道的一点是,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无穷无尽的国家,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在等待着加入城市就业大军。现在的所谓白领,不过是在吃青春饭而已。等他们40岁左右的时候,大量的新的年轻毕业生能够用比他们低的工资来做同样的工作(估计那时中国的劳工保障法案仍然是不健全的,也没有什么工会来保护他们),那个时候,就会出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白领失业浪潮。   5. 做专业性的工作,还是做销售?    要看个人情况而定,一般情况而言,首先要看自己是否有做销售的潜力;其次,要看是销售的领域是否有技术含量,不要放弃自己的专业而去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销售业务。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专业,如医学、法律等等,千万不要放弃,机会成本太高了。你要知道,在这个专业领域,没有多少人能够和你 竞争的(眼睛别只盯住每年毕业的那些医学毕业生),因为你要知道,如果你改行去卖保险,那么将有数千万职高生、失业青年和你竞争,而且很可能你竞争不过他们。但是,如果是在有技术含量的领域,从事市场工作往往是一条捷径。   6. 找工作通过什么渠道比较好?   不同的渠道,主要用来发布不同的岗位。例如,招聘网站、是外企招聘大陆工,民企招聘非股份工比较多用的渠道;国企招聘非正式工多用报纸、人才市场;而公务员、国企正式工,则多半要通过内部关系来介绍了。    7. 找什么样的行业比较好?    这里一定要注意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主要是找行业,而不是看你学的专业是否“对口”。对行业要有提前预测性。现在好的行业未来不见得好。在中国未来5 年我比较看好的行业是:微电子、金融、建筑、法律、医药、生化。如果你学的专业正好是这几个,那很好;如果不是也不要紧,你可以考研究生,也可以去做这些领域的市场工作。记住,要做Sales,也要做这些有前景行业的Sales,而不要去做超市的Sales.
个人分类: 工作|1935 次阅读|3 个评论
给大学生(尤其是河南大学生)的忠告
热度 10 wangchun8ha 2011-5-6 23:24
本人是河南考生,作为河南的考生从考上大学,到读研读博都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承受比别人更多的压力。众所周知,河南是高考大省,然而外省名牌大学给河南的名额比例太低,河南是农业大省,多数考生来自农村,家境不太富裕,然而,都寄予着父母和家人的盈切希望。所以一旦考上大学或继续深造,我们都不能浪费掉已有的资源和时间,要努力学习以增强自己,让自己对得起父母辛苦赚来的钱! 其实父母是为我们好,想让我们以后能靠自己的努力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换句话说,扬眉吐气,为家族争光。然而,另一种风气也在形成,大学生就业低落,工作不如意。作为过来人,我就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看法。 说实话,大学的成与败在国外是学校的作用,在中国要靠自己。 MIT 学生一学期选五六门课,然而老师把课程设计的很好,都是实用,大都需要动脑筋查资料并讨论的,曾经听一个同学说,他们有时要忙到凌晨二三点来完成学习任务,他们要联系好小组成员,商量讨论话题,为下次课的报告积累资料。因为他们也要学分,他们都不愿落后,可是在我们的大学呢?老师忙着拉课题,炫耀自己做的不算太高水平的科研(真正有价值的不会炫耀都能感受到),对教学生怕投入太多时间,更别说新颖的课程设计。所谓的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都是名额分配,钱和关系换来的。这是制度的问题,作为学生我们能做什么呢?难道要故意不学,故意堕落,故意混日子吗?如果真是这样,我只能说,傻孩子,你们真是大错特错。 我们没事时总是抱怨制度,抱怨老师,更甚者以自己消极的极端的行为来对抗这种害人的制度,醒醒吧,没用的,教育体制太大,至少在你我学生期间不会改变好,我们没必要拿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开玩笑。 看到几个八零后的“脑残”行为,于是我们八零后一度一文不值,当发现八零后都逐渐进入工作岗位,又说八零后是社会的中坚;看到九零后的不雅报告,九零后又称为不争气的一代;我就想那 2000 后的孩子我们该怎么评价呢?八零后、九零后都将是社会的中坚,生命不息,岁月不止,我们只能抱怨过分追求学历和学习的制度把做人的准则忘了交给孩子。我很同情现在的孩子,只要孩子听家长所谓的话:上辅导班、学钢琴等,孩子都会有很大的奖励,这不仅让孩子没有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当然兴趣另当别论),还惯坏了孩子。 这个我们能改变吗?至少在我们身上已经定型了。可是别忘了,我们以后也要有孩子,这个教育就靠我们自己把握了。可能诸位当中有还在读大学的,以下是我的忠告: 1 、改变不了环境,改变自己。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为什么大学生毕业后一般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再好的大学毕业生都有企业抱怨,现在的大学生是屁,什么都不会;为什么这多学生想考研想出国,是啊,我们应该好好反思,在听学长们抱怨的同时要反省。学长学姐们会说,大学生都一样,都是混日子。好吧,既然混日子,就不要抱怨找不到好工作。个人认为大学时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在大学期间要多读多学多思,无论是学习还是人生。这是我们学生自己的事,别人说的话都是浮云,别人更不会告诉你如何如何,凡事还是要靠自己。发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吧:自觉。 2 、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做一个独立的人。大学有太多空闲时间了,大多数我们会把这些时间用来逛街、游戏或恋爱。可是毕业之后我们依然会说好大学就是好大学之类的话,其实大学都一样,不一样的是资源。我知道名牌有很多免费的资源供学生,可是要记住我们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只要你会上网,只要不是为了游戏和电影、聊天,只要你真心想学到东西,你都能通过各个渠道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不信你试试。记得一个诺贝尔奖得主说过,“如果你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说明你提的问题不完善”。要学会独立思考,努力在各方面独立,但不要不合群。你可以在课余时间多学习课本知识,这是花钱的(书杂费),你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多做兼职,赚钱长经验,提高自己社会能力。 3 、善待父母,善待家人。仔细想想吧,从小到大是谁最关心我们,是谁给予我们的最多,而让我们付出的最少,是父母。友情是兴趣相投,爱情是你要多为对方牺牲,唯伴侣独尊,而父母与自己的感情是无私的,还要为我们的友情和爱情埋单。我们都不小了,我们都口口声声说爱自己的父母,在别人面前礼貌倍加,给自己父母一点礼貌,一点关怀,那他们的钱(欠父母的一辈子都还不清)给他们买点小礼物,让他们感动一下吧,这不是多余的。请闭上眼想想,但我们成家,当有一天父母不幸生病或即将离开,当我们轻轻闭上眼出现在脑海中的都是童年时和父母一起的分分秒秒,你是什么滋味,你可能会留下几滴感动的或遗憾的或幸福的或甜蜜的或辛酸的泪水,我是说你可悲还是说你幸运(毕竟明白了),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遗憾,不要伤了最疼自己的人的心。我相信大家都看不起,在朋友面前装孙子,在父母家人面前当大爷的人。不时给你们的父母一声问候,这比你给他们一百万还珍贵。 第四,我们是河南人,以前有太多河南的丑闻,我想当身边人说诸如”不要相信河南人“之类的话时,没有一个人会心里舒服。作为这一代的高材生,我们有责任维护河南人的声誉。我们热情友好,单纯好客。我们要用行动证实河南人很好,无论我们上学或工作把户籍转到外省或北京或上海,但我们的根在河南,我们永远是河南人。做个文明的自己,给自己留个好形象,给河南人留个好形象。我知道大家做的都很好,那就再一起努力! 最后, 5 月 8 号母亲节,别忘给生自己养自己的母亲一个亲切的祝福,同时祝福天下父母永远健康长寿,快乐顺心!哈哈,我顺便给自己的母亲祝福,祝她健康幸福快乐!
个人分类: 一时感悟|2610 次阅读|19 个评论
有了新中国,希望再有个新家
热度 2 longfo 2011-4-24 14:38
国家要给予国民归属感 近来发生了几件骇人听闻的事情,都和教育工作相关。第一个就是药家鑫的问题;第二个是复旦大学青年教师罹患癌症的事情;第三个是交通大学毕业生过劳死的事情;第四个是亿万富翁移民的事情;第五个是肖传国手术的事情。五件事看起来没什么具体联系,在笔者看来,还是有一定联系的。我把这几件事归结为缺乏归属感。在国内,归属感已经成为一个稀罕感觉,更多的是寂寞和落魄。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谁都没有归属感,不然那么多富二代出问题,那么多穷二代诉苦恼,甚至那些所谓的社会主体——白领阶层们的也开始慢慢过劳死了。总之,社会缺乏归属感,是以上事件的一个诱发因素。 归属感,或称隶属感,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者团队认可接纳的一种感受,是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落实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求,只有满足了这个需求,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随着房价飙升和工作流动性增大,有一个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工作成为一般个人拥有归属感的基本条件。 事实远非如此,诚如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日记中所说,为了一套房子,不如孝敬一下父母,陪陪家庭成员。可是,现代社会下,没有一套房子的话,生活不但没有归属感,反而会有一种漂泊感,没有房子,哪里来的家。在中国,租房子超过 5 年的几乎没有,因为中国没有成熟的租房市场。或许你今天睡在浦东,第二天就要被睡在徐汇。哪里还有什么家,没有房子,就没有家,没有家就没有归属感,没有归属感,得病也在情理之中。当然,为了归属感奋斗的历程中,又有多少年轻的生命,变得冷血,甚至罹患绝症死亡。在上班高峰期的时候,你去挤地铁,人与人之间的无情和冷漠可见一斑。国家还是家国,归属感给我们一个说法。 很多人分析药家鑫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药家鑫是个没有归属感的人,也算是社会和教育的牺牲品。别人写文章分析说在美国会不会出现撞人又杀人的事情,我反问他们,那么药家鑫如果在美国,他是否会这么做。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还是相同的人不同的社会环境呢,大家需要思考哦。我记得之前的我的一个博客,我有一个朋友一直想杀人,但是最终没有杀人,顺利毕业,为什么呢,是因为他有一群朋友,会把一些正确的感觉输送给他,这就是归属感,药家鑫缺乏正确观念人群的归属感。或许,他不去杀害受害人,他就会被学校孤立,被家庭孤立,被朋友孤立,甚至被社会孤立。本受着寂寞煎熬的一个可怜的孩子,怎么承受得住我们这个社会的冷落。于是,他犯罪了。很多人分析,他精神出了一些问题,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他很正常,反而,是不是社会出了问题了,确实值得思考的。社会把更多的人推向孤立,加快了社会孤岛趋势。 过劳死,为什么过劳死,过于劳累,是精神劳累还是身体劳累。我看身体劳累,精神也劳累。为什么会过度劳累呢?我认为,主要还是社会的不稳定,无法给予民众稳定的生活。大家都累,这是一个共识,那么为什么大家就不能休息一下呢?老总不能休息,员工也无法休息。整个公司都无法停息。其实,大部分的人都不希望太过劳累。然而,社会的不稳定,加剧了民众的恐惧感。我们做个调研,至少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对于社会的未来有恐惧感,或者大家都对社会自信,但是并不代表大家对未来怀有恐惧感。政策的变化、法律的不同解读,各种的不稳定因素让大家渐渐失去了归属感,于是就有了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本科说不定过几年就失业,于是就硕士,硕士还不保险,于是辞职博士,加班一小时,觉得有人会超过自己,就加班两小时,递层加班,导致一层一层的加班时间递加,不把人搞死,才怪。社会的不稳定不是源于高速发展,而是源于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对人的不尊重。任何离开人的经济发展速度都会加速人们对社会归属感的逐步减退,过劳死只不过是一个表现而已,对社会的逐步疏远才是本质。 肖传国事件在国内也算是掀起了风波。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对于社会也缺乏归属感。肖传国出事以后,大学、工作单位、之前的朋友同事甚至是国家的一些相关部门机关,都开始把肖传国的糗事大搞特搞,之前没有的事情,现在都露出水面了。你说说,人们还敢不敢犯错误,一有错误,以前那些归属感都全部跑没了,所以科研工作者在归属感方面属于高危人群。所以,科研工作者最好别出错,于是很多人想千法设百计掩盖个人问题。再说了,肖传国还没有认定造假,都招来了千夫所指,更别说真有问题的人了。没有一个真正的科学“家”,科学界能不出事嘛。肖传国事件我觉得还是一个小事,很多事情还沉在海底,作祟者还是科学界缺乏归属感。你风光了,到处都是“家”,一不小心,你就成了过街老鼠。科研归属感,很重要。 亿万富翁移民海外,更说明了归属感的重要性。有钱人一有机会就会保持个人的归属感。前段时间炒的热热乎乎的大学捐款门,我觉得国内的大学没有给予人家归属感,就不要强求别人给你多少回报。就好比,自己的孩子扔给狼养活,回头肯定给你狼的回报,而不是人的回报。这也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人都想有个家,即使是富人。穷人也想有,但是无法移民,给他钱,他也可能移民,这是人们对于归属感的一个需求。为什么,别的国家就能给予归属感,而我国不能给予呢,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挖掘。心灵的需求和对于国家的感情也不是一个概念。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家所要做的就是做一些相关工作,给予大家归属感,当我们站在世界的舞台上高唱着经济歌,摆出一个个高姿态的时候,那些人,那些国民,像一群蚂蚁,没有家,只能跟着蚁后,劳苦的从事低级的工作,我想,这是个很低级的笑话,最好不要再拿出来让人笑话了。有些工作,开始做起来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希望党也给我们一个新家。 附: 朱镕基到访清华大学 教导学生讲真话做实事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昨日,清华大学新闻网消息证实,前日上午9时30分,国务院前总理、清华大学1951届校友朱镕基与夫人劳安来到清华大学,在毕业60周年之际与同学聚会,并在此前担任院长的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与师生座谈。当天中午12时30分左右,朱镕基一行离开清华大学。 获赠东北实习归来照片 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朱镕基和夫人劳安与老同学们一一握手,互致问候。一位老同学将带来的1950年9月30日清华电机系学生赴东北实习归来,在二校门前的珍贵合影照片送给朱镕基。朱镕基还一个个叫着老同学的名字,他握着雷达专家张履谦院士的手说,“你们为祖国做出了贡献,是我们班的骄傲。” 见到吴佑寿院士时,朱镕基则跟他说,“您是我最喜爱的老师,感谢您对我的培养。”朱镕基表示,“‘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这十几个字表达了我对清华一辈子的感情。”朱镕基此前曾给清华大学题写了这段话。 传授学生讲英文方法 朱镕基来到曾担任了17年院长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94班的刘若旖正在上大二,她向朱镕基汇报了自己上中文写作、通识教育课程的感受。朱镕基听完后风趣地说:“作为广东人,你的普通话讲得不错,英语怎么样?”随即请她现场讲一段英文,随后朱镕基叮嘱刘若旖,刚开始讲英语不能追求快,要讲得清楚。 EMBA08级校友王重恩在介绍完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情况后,朱镕基对他发出一连串提问:“在经管学院学到东西了吗?”“学以致用了吗?”“你的企业效益提高了吗?”听完王重恩的肯定答复,朱镕基点头表示赞许。 朱镕基教导同学们,要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讲真话、做实事,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清华人应有的贡献。
1642 次阅读|3 个评论
研究生培养该不该有淘汰制?
热度 38 qpzeng 2011-4-16 08:38
一年一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圆满结束了!我所多年来都是一个闹“学生荒”的单位,由于就业门路狭窄,历年报考的学生就少,即使有学生报考,也都没几个能上线。因此,我所招收的硕士生基本上都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而且由于一些学生对调剂安排不满意,既不参加复试,也不来面试,每次面试时老师的人数总是比对面坐着的学生人数为多,形成 多个老师“抢”一个学生的局面。 我虽然在中医药大学工作,但基本上做的是中药生物工程方面的工作,这两年才转向中药分子药理学研究,因此我更倾向于接受学生物的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但是,由于我校设置了一个“中医综合”或“西医综合”的门槛,除了学西医或中医的学生,其他专业的考生是很难考进来的。我这么多年招收的学生一直都来自中医院校,多是学中医中药的,还有学针灸推拿的! 今年很荣幸,有一位来自师范院校生物系的学生报考了我,而且顺利考上了! 本来我还想多招两个学生,而且也有学生主动来找我。可是,学校给的公费生指标就那么几个,每个老师还轮不到一个哩!尽管也有几个自费生指标,但由于大多数考生家庭都不宽裕,供不起,只能选择来年再考或直接就业。 现在回到正题,研究生培养该不该有淘汰制? 从提高培养质量的角度考虑,无论是“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都不失为淘汰不合格学生的有力措施。 中国要在人才质量上符合国际标准,必须建立适当的培养前期、中期、后期淘汰制。 首先,我认为, 以目前这种“师多生少”情况,想在学习过程中淘汰学生是不现实的。 想招生的导师都是手上有科研课题的,离开了学生实验工作就无法推进,即使学生能力差一点,学习不刻苦,工作不努力,一般也不会被导师“赶”出实验室,更是很少出现学生毕不了业的情况。但是, 以现在这种控制招生名额的方式选拔学生,不仅难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察,恐怕连学生都招不到,谈何提高培养质量。 如果要实行研究生培养的淘汰制,国家应该采用“宽进严出”的培养政策,允许更多的学生进实验室“试用”,只要学生入学成绩合格,导师愿意接受,有多少可以招收多少,然后由导师根据学生在几个月或一年内的表现决定取舍。学校不要把招生名额卡死,也不必分公费或自费,甚至学生第一年的费用可以由学校与导师共同负担甚至由导师独自负担。 其次,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主要任务不是上课而是做实验,衡量合不合格的标准是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大小而不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动手能力的培养几乎都是从研究生阶段才开始的 。可是, 目前仅靠全国统考成绩决定招生与否不利于人才的选拨。 试问,一个刚刚达到合格线300分的考生比落选的299分的考生的能力高多少? 因此,基于这个选人标准,我建议部分或完全取消现行的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只要导师和学生双方有意向,学生就可以入学就读,并由导师行使淘汰权。国家不要再下达“公费”、“自费”指标,学校也只评定奖学金,生活费则强制规定由导师发放。这样由导师出钱或学生自费读研,就不必担心学生拉关系、走后门“混进来”,也不用担心导师“任人唯亲”让学生“混出去”了。 另外, 研究生只是人生科研技能的培训阶段,既学做事也做成点事,理论学习不是靠课堂讲授,而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从事的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边干边学,以自学为主 。可是, 现在研究生入学后还要花一年时间专门上基础理论课 ,学生选课基本上是凑数,老师打分也几乎是走形式。 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可以取消,而改为由导师审阅读书笔记,并计入学分。同时,学校可以不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学生参加听讲也可以计入学分。 我认为,研究生培养政策的制定应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成长,而不是将潜在的人才“挡”在门外,而研究生的能力及其发展潜力只有导师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研究生培养的淘汰制是否应以导师的评估意见为主,而不是入学考试成绩说了算呢?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5546 次阅读|88 个评论
[转载]Mabe——人工养殖珍珠与商業經濟文學碩士
荒月 2011-3-11 18:42
转引自清凉月辉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商業經濟文學碩士戴着人工养殖珍珠王平如此说。 人造珍珠与商業經濟文學碩士,风马牛不相及。但在英文中的拼法相同——MABE。 老子是农村人,老子的老子是给地球修了一辈子的纯农民。老子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当年老子的老子含辛茹苦,一个月中减肥28斤,到一个西部大城市打工一个月,挣钱127元,寄给老子当生活费。说是老子向老子的老子的女儿要生活费了。老子不解,问老子的老子,我当年真的向比我还小两岁,小学没毕业就缀学的妹子张口要钱了?老子的老子回答的很肯定。当时老子羞得恨不得找个老鼠洞钻进去。 老子的记忆是那一年回家后发现老子的老子原来如椽般粗的胳膊,竟然搜的像麻杆一样粗细。怎么没有肉了。一问大吃一惊,一月127元的务工费,天天吃白水煮白菜拌白面吃的,老子当时鼻子如同吃了芥末。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勤工俭学,自己养活自己。但谈何容易,老子的老子到再没去打工,但老子的妹子却由于捡瓜子将手指磨成畸形。 农村大学生需要回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吗?先看看农业收益再说,种大路庄稼,一亩地一年的受益大约在几百元,种经济作物,如大棚菜,一亩地一年的收入大约在千元左右,我国的人均耕地大约是1.5亩左右,一户农户的土地大约是5-6亩,种庄稼收入一年3-5千元,种大棚一年收入3-5万元,当然,我们的收入都是毛收入。所以,好多耕地撂荒,农民外出打工,因为,种地根本不够花。没读大学的农民工也在外地打工,在农村的都是留守的386190部队。 二十年前大学里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在30%以上,现在大学里农村的大学生在20%以下(17.7%),农村的人口基数低于城市吗?吓! 老子曾一度在陕南进行科技扶贫,前年汉中恶魔杀童案以后,全国各地撤村并校,将小学全部集中到镇上或县上,这可苦了山村年轻的父母,陪孩子上学,租住在镇上或县上的农户家中,一年花费就得一两万,要么孩子就得住校,十天半月才能见父母的面。老子当年的中学就是这么上的,自己做饭,但现在还留下当年因为饭不熟而导致的胃病,我不能想象小学的孩子如何自己做饭,别人工养殖珍珠说可以吃食堂,农村人没钱,吃不起食堂!!!! 拿着国家俸禄,高居庙堂之上,本应为国分忧,为民请命,但说出如此豪放直言,老子不仅要问,人工养殖珍珠,你是代表当说话,还是代表国家说话?你了解农村吗?你了解农民?你了解中国吗?回答不出来,请shut up。 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寄托着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村的所有希望,为了读书,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不是虚构的故事。封建社会尚有科举,我们生活在伟大的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工养殖珍珠竟然敢混进政协如此大放厥词,是可忍孰不可忍。 目前我国一般稍有名气的高校有各种帮扶制度,农村大学生一般不会有吃不饱饭,念不下去书的担忧,但农村特别是山区小学生往往要到很远的地方上学,或自己做饭到外地念书,还是有许多需要我们的政协提出建言的,我们现在有蛋奶工程,许多地方现已有村村通公路,如果我们再配有校车工程,早晚接送孩子上下学,孩子既能吃上父母亲做的饭菜,也不要全家为了孩子的读书而居家租房住,岂不更好?这应该是政协委员们关心的吧。 老子建议,没有常识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取消资格,别成天占着茅坑吐痰。 后记 写完此文,老婆一看,嗤之以鼻,没看到中国校车的地板是用三合板做的吗?孩子都掉到车轮下被碾死了,尽是臭主意。 商業經濟文學碩士的人工养殖珍珠
2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社科院:大学毕业生实际月薪大幅下降
xupeiyang 2010-12-16 10:46
本报讯(记者李莉)今天(15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1年《社会蓝皮书》。 社会蓝皮书对全国286个城市的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在校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5%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医生、律师、记者等专业人员;15%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另有15%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教师;选择让孩子当政府官员的占11.6%。而选择让孩子成为工人农民的家长仅为1.2%。 2006年至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月薪有所下降, 2005年985高校本科毕业生初职月薪是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3.32倍,而2009年,其初职月薪与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到2.06。 大学毕业生月薪期望值都高于实际月薪水平。 受调查的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2703元,硕士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5120元,博士生签约月薪3225元。 http://news.qq.com/a/20101216/000847.htm?qq=0ADUIN=491044866ADSESSION=1292457734ADTAG=CLIENT.QQ.2233 _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让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做教师
brbaba 2010-11-29 11:34
麦肯锡公司通过对50多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研究发现,新加坡、芬兰、韩国等拥有优秀教育系统的国家,其师资全部来源于成绩最好的大学毕业生。麦肯锡公司据此为美国提出教育改革建议让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做教师。   近日,世界知名咨询顾问公司麦肯锡公司在对50多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后,发表了一篇美国教育改革政策建议报告《缩小人才差距:吸引并留住成绩名列前1/3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   成功国家的前1/3+战略   麦肯锡公司在对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了一些共同特征,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教育系统的质量不可能超越教师的质量。   优秀的教育系统,如新加坡、芬兰和韩国等,通常将前1/3+(top third+)战略作为国家的核心教育战略。其中,前1/3是指这些国家100%的教师都是从成绩名列前1/3的大学毕业生中挑选的,+代表其他一些重要策略。新加坡、芬兰和韩国都使用一套严格的挑选程序来选择教师,同时对教师的培训更倾向于使用临床实践的培训模式。新加坡还将教师的选择与严格的绩效管理体系结合起来。   研究发现,拥有优秀教育系统的国家在师资建设方面有如下共同特征:   其教师培训课程都非常严格,大学生就读教师培训课程的门槛很高。   一旦就读后,政府为学生提供学费及其他费用,并为他们接受培训和实习提供工资及生活补贴。   政府密切监控教师需求量,同时控制教师供给,保证完成高选择性培训课程的教师能够获得工作。   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以便在高度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中吸引并留住这些名列前1/3的大学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   为教师提供各种晋升及专业发展机会,并赋予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   政府将担任教师的出色年轻人视为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美国教师中优秀生仅23%   麦肯锡公司的报告指出,通过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来提高学生成绩已逐渐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美国的许多学区正积极寻找新的途径来评估、奖励、指导和复制高效教学。然而,以上这些努力不是强调提高现有教师的工作效率,就是强调留住最优秀的教师、解雇最差劲的教师,很少有人关注对现有教师结构的改变,吸引那些拥有良好学术背景的年轻人来担任教师。   当前,美国只有23%的教师来自成绩排名处于前1/3的大学毕业生,而在极端贫困的高需求学校,这一比例只有14%。美国缺乏一套全局性、系统性的办法来培育优秀教育人才。同时受劳动力市场趋势变化、大学经济状况、学区预算变化等困扰,美国没能吸引、培养、奖励或留住那些杰出的教育人才。   麦肯锡公司还对美国900名成绩处于前1/3的大学毕业生及525名具有相同背景的现任教师展开调查。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认为,教师行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发展机会、收入太低,对于他们而言缺乏吸引力。91%的大学毕业生表示不准备进入教育行业。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就业因素是职业声望和同辈团队的吸引力,同时工资差距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调查表明,提高教师工资水平、改善教师职业特征,同时伴随配套改革,如更高的领导管理水平、更好的工作条件等,可以大大增加前1/3大学毕业生的从教数量。   根本办法是提高教师收入   该报告指出,尽管没有哪项改革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绝妙方案,但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系统取得的卓越成就表明,美国应该把前1/3+战略作为教育系统综合人力资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加以考虑。美国需要在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方面进行大胆尝试,让更多具备更强学术背景的教师在适宜的学校体系中工作。   麦肯锡公司计算了美国实施前1/3+战略的成本并提出改革方案,即在高需求学校,在不用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前提下,将名列前1/3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的比例从目前的14%提高到34%。具体做法包括:让教师免于支付最初的培训费用;为高需求学校配备高效率的校长,同时为教师提供能与最好的专业机构相媲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学区积极改善陈旧的、不安全的工作条件;最优秀的教师将获得20%的绩效奖金;学区或州致力于提高教师地位。   当然,由于教师工资与优秀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其他职业薪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要想吸引大多数优秀毕业生来担任教师,还必须大幅提高教师工资。如果要将高需求学校招聘前1/3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从目前的14%提高到38%,新任教师的年薪应该达到15万美元。按照目前的生师比计算,其成本对于一个大型城市学区而言为每年1亿至2.9亿美元;对于一个州而言,其成本约每年6.3亿美元。这与现行的为改善薄弱学校所付出的成本相比要低廉很多。   同时,要想成功实施前1/3+战略,美国还需要重新审视教育领域的其他因素,包括生师比、教师工资的基础及结构、生均学校经费计算公式和水平等。调查显示,利用有威望的同辈群体来吸引前1/3的大学毕业生到高需求学校任教有助于节约成本。   该研究最后指出,美国与教育绩效最优国家之间的成绩差距主要源于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学生,因此,美国可以通过学校系统、慈善机构及其他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在高需求学区或州进行前1/3+战略试验。对于地区及全国范围的人才储备,美国可以制定全国教学人才计划,由专家委员会提出分阶段实施招募、培养、留住及奖励优秀教师的改革措施及时间表。 信息来自:中国教育报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2689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学毕业生“被就业”知多少?!
云飞扬 2010-9-3 16:35
很爱看cctv1的《焦点访谈》节目,有这么几个喜欢的原因:个人喜爱看揭露现实,抨击现实的纪实访谈;而该栏目又是cctv综合频道的重点节目,代表着国家政府的观点,所以就喜欢上了。 但是,不得实话实说,最近一段时间很少有时间耐下性子来去看《焦点访谈》,昨晚饭余之后,把频道锁定在这个节目,一看讲的是高校大学生就业率的内容,敬一丹主持的。说的是湖北孝感学院的美术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而记者找到相关几个刚毕业的学生了解情况,却恰恰相反。学生说,真正找到工作的估计不到班上学生总数的10%。他们还介绍说不上交盖章(用人单位)的就业证明,暂时不发放毕业证。相信在高校工作的同仁和前辈们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节目报道的这些事情,高校里面的工作者,甚至包括大多数的老百姓都知道绝大部分的高校公开的就业率都是假的,为什么呢?高的出奇!好的不能再好!大家可以随便打开一个大学学校的网站,找到该学校的招生就业办公室网页,你可以看看他们历年的就业率统计,太好了!一般的学校都是如此。就象节目中说的那样三线城市的刚升本的二本学校的孝感学院尚且这么好,我们为何不能这么好呢?呵呵,照此推理下去,中国大陆的任何不差于孝感学校的高校,他们的就业率都应该是95%以上的。那为何各种媒体还在大肆报道如今的大学生就业难,找工作难?退一步说,硕士毕业的研究生就业也很难,有些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就业也好不到哪去,何况大学生乎? 节目最后,敬一丹感慨说....虚高的就业率,使得国家制定就业政策没有指导性;使得大学生就业预期发生错误,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概意思,记不太清。 究其原因,又能怪谁?高校的主管部门难道不知道吗?省级教育厅主管部门不知道吗?中央教育部的领导不知道吗?都知道,没有一个不知道!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一方面是高校的生存,另一方面学生又需要赎回毕业证学位证。没办法,中国大陆的高教就是这样一个穿着新装的皇帝。总爱自欺欺人又不思悔改!有什么办法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96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部门应该感谢富士康
longfo 2010-5-30 16:08
2009年 1月7日 ,福州教育学院 08级中文系1班女生坠楼自杀,死因可能是与同宿舍其它成员不和。 2009年 1月23日 ,河北省石家庄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 06-3班学生跳水自杀身亡。 2009年 2月14日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西十三楼宿舍楼一名刚从家返校的大三男生,从七楼顶跳下,当场身亡,校方证实死者因失恋而跳楼自杀。 2009年 2月15日 ,晚 8时许,一名大一男生从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西八宿舍楼跳下身受重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有人怀疑该同学因挂科而跳楼! 2009年 2月16日 ,下午 3点多,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21岁的男大学突然闯入环化楼3层教诱因科办公室,用刀扎伤教务科科长徐老师,随后从一处过街天桥跳下。经抢救,两者均无生命危险。 2009年 2月18日 ,下午 3时许,一北外英语系女研究生被人发现在海淀区法华寺路一酒店内死亡。酒店人员称,该北外女生前日下午入住,系深圳人。警方依据现场情况推断,女生系自杀 2009年 2月23日 ,河北邢台威县一名大学生刘伟因就业压力自杀了,留下的仅是一本近 10万字的日记。 2009年 3月7日 ,下午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计算机研三的男研究生在宿舍内上吊自杀。 2009年 3月25日 ,凌晨,华南农业大学东区,一名 08级男生从24栋6楼跳下当场死亡。 2009年 3月28日 ,上午 9时50分许,南昌大学一大一贫困女生从金华一居民小区6楼跳下,砸中楼下65岁老大妈,大妈头部有伤口,满脸是血,胸腰椎损伤,跳楼女孩头部等多处受伤! 2009年 3月31日 ,华中科技大学, 2名大四自动控制系学生,男生掐死女生后,从7楼跳下,自杀身亡。 2009年 4月14日 ,下午 6点40分,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女一男两名学生先后从学校47号公寓楼13楼窗口坠亡。据了解,两人为情侣关系。目击者称,坠楼前两人曾发生争吵。 2009年 4月15日 , 10时20分,一位北京理工大学男生在网上发表了一份题为《死了好啊》遗书,半个小时后便跳楼身亡 2009年 4月21日 ,浙江师范大学杏园公寓 6号楼一女生跳楼自杀身亡 2009年 4月25日 ,陕西师范大学一生物系大二女生,留下三封遗书后跳楼身亡。据称,三个月内,该校已有两人跳楼,一人上吊。 2009年 5月14日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061班男生跳楼自杀身亡,据校方称这个男生有精神分裂症 2009年 5月19日 ,河南师范大学一女生跳楼自杀身亡 2009年 4月28日 晚 10:45左右,中央民族大学27号研究生公寓一女生跳楼自杀 2009年 4月15日 上午 10时许,北京理工大学一名大四男生从新一学生公寓8层坠楼身亡。 2009年 4月14日 下午 6点40分,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女一男两名学生先后从学校47号公寓楼13楼窗口坠亡。 2009年 2月18日 下午 3时许,一北外英语系女研究生被人发现在海淀区法华寺路一酒店内死亡。酒店人员称,该北外女生前日下午入住,系深圳人。警方依据现场情况推断,女生系自杀。 2009 年2 月23 日 ,河北邢台威县一名大学生刘伟因就业压力自杀了,留下的仅是一本近10 万字的日记。 2009 年3 月30 日 凌晨,华中科技大一对大四情侣,在武汉洪山鲁磨路租住的小区内分贝从6 楼与 12楼坠下身亡。死者留有遗书,警方尚未公布内容,具体情况尚在调查中。 以上是2009年 高校自杀事件不完全统计,还有一些没有统计到,还有一些可能根本就没有媒体报道,对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10年最火得就是富士康了,他把大家吸引力都引了过去,但是也无法掩盖教育的责任,自杀只是从校园转移到了工厂,本质的问题还是应该同一的.作为大学校长,我想,大家应该感谢富士康,前段日子还紧张的气氛终于过去了,因为有富士康出来了.可是,问题解决了吗,从校园到工厂,从大学毕业生到技术工人,自杀,怎么永远是主旋律. 材料来源:http://100.xtata.com/a/20090925/19532198.shtml http://home.cyol.com/10012289/viewspace-75824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51 次阅读|2 个评论
六部委文件的招数不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灵丹妙药
hanzs 2010-4-17 23:29
乐水老汉/文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 高校 除了招生宣传就是使劲浑身解数促进就业了。各校使用的常规招数就是层层签订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状,把各个专业的就业率指标分解给院系甚至教师。有点像分田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据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保部、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门日前也发出通知,要求促进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特别是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成了政府、高校、社会舆论高度重视的周期性常规公共事件。于是,各种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药、评论也按时百花齐放,一点也没有受到今年倒春寒的影响。其实归纳起来,这些花也没有什么新品种,也许还带点毒刺。 一个老生常谈的抱怨就是扩招把就业困难归罪为大学生太多了。好像这些大学生如果四年前不上大学,作为高中毕业生就会更容易找到工作似的。这是不值一驳的指责,减少大学招生显然不是正解。那政府在想什么? 今年六部委发文提出了若干个推动就业的计划。 一个就是所谓岗位拓展计划。号召拓展产业就业岗位、企业就业岗位、政府部门就业岗位(当然不是公务员,而是指基层社区社工、农村村官)。显然,这些岗位数能否拓展,这六个部委说了也不算。所以计划只能算是号召,如果其他权力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不积极配合,效果就不会明显。其实,扩大就业,面向全体国民增加就业岗位(不光是为了高校毕业生)本身就是世界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工作,否则奥巴马也不会这么卖力地通过贸易制裁这个国家那个国家了。而扩大就业岗位,从政府部门职能划分来看,也绝不是上述六个部门为主的责任。 另一个就是所谓创业引领计划。要 大力 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这就更让人搞不明白了。大力之意恐怕就是花很大人力物力精力的意思吧?那我们高校对此该不该大力呢?我看不该!为什么不该?因为不合规律,也不合逻辑。假设把毕业生大致分为有能力找到满意工作的,和找工作比较困难的两类人的话,你说大力推进自主创业是针对哪部分人的呢?针对有能力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让他们发扬风格,把工作机会让给弱者,自己去创业?这样的人恐怕很少吧。如果针对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让他们干脆自己创业吧。可地球人都知道创业更不容易,连工作都找不到,怎么可能一出校门就能参加对自身能力要求更高、更残酷的商业竞争中去创业呢?!显然,大学刚毕业就创业不可能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就业模式。也许这六个部委的有关领导着急上火到了脑子进水的地步了。六部委文件要求大学 开设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并探索与有关风险投资基金等结合,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千万别以为创业准备就这么简单。好在还有一些有识之士发出了质疑之声,例如新东方的俞敏洪先生,美国的华裔市长黄锦波先生,都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是事实,但必须对症下药才可以逐步解决。首先,高校要真正落实育人为本的理念,在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上狠下功夫,而不是只在就业率数据上下功夫。现在政府和高校的许多做法和关注点,基本上属于击鼓传花式,只要毕业生能找到第一份工作(哪怕是自谋职业做个小买卖),他就可以被算为对就业率有贡献的分子了,政府和高校的责任好像就心安理得地完成了。至于这个大学毕业生是不是具备了较长久的、较高质量的就业能力,对原来就读大学来说就不是最迫切关心的问题了。这显然不符合办高等教育的初衷。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是一名有道德、有从事某方面专业工作本领的合格公民,大学教育的落脚点也应该在此,而不只是为了学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其次,政府和社会舆论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建立公平的岗位聘任机制上。以大学生占人口比例算,我国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还很少。例如,我们一方面指责基础教育质量不均衡,农村教育中师资水平很低,另一方面,许多师范院校的本科生、硕士甚至博士还找不到工作,政府就不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吸引他们去需要他们的地方吗?医生也是同样,一方面说看病难,医院就医不方便,另一方面,医学院的毕业生也不好找工作;还有法院系统,现在有多少素质低学历低的审判员呀,可大学科班的法学毕业生却很难进法院,为什么呀,人事制度问题!在大学内部,都还不能解决教师的优胜劣汰机制呢!因此,在全社会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全社会普遍存在的混文凭现象,没有真才实学,就不会找到好工作。 一个人人都努力上进的社会,一个人人都靠自己本事吃饭的社会,显然最终的结果,也会自然会成为一个最大限度充分就业的社会。
个人分类: 教育政策|4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蚁族”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boxcar 2010-3-14 13:30
昨天早上起床,看了一集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走读大中华》,这次播放的是主持人杨锦麟春节前在北京郊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对蚁族青年的采访,这期节目让我也有机会关注了一下当前的蚁族现象。 蚁族既非蚂蚁,也不是民族,而是和追星族、啃老族、月光族等类似,属于当代中国的一类人。按照网上的说法, 蚁族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无法找到工作而聚居在城乡接合部的大学生。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1】 蚁族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儿,生活是个什么状态?将来向何处去,未来命运如何?就是我要说的蚁族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蚁族主要是具有较高智力的大学毕业生,刚刚走出大学的校门。他们虽然来自大学,但一般不会是名校,更多的是一些没有多大名气的普通高校甚至是一些在教育产业化大潮中兴办起来的杂牌子的私立学校。根据蚁族通常是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有工作但不稳定、工资收入极低的特点,我们可以断定,他们肯定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问题,甚至在就业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助力。他们的前世就是中国的社会底层民众,即他们来自那些比较贫苦的农村和中小城市的低收入家庭,这种苦出身使得他们显得卑微和弱小。这样的出身特点,决定了他们有强烈的改变命运的期望,希望能找到体面的、有较高收入的工作,于是相约来到了北京、上海等大都城市,奔跑于各种招聘会之间,忙于在一个又一个单位面试,艰难地争取着并不充裕的就业机会。由于没有稳定、充足的经济收入来源,所以他们无力支付高额的房租,往往只能选择群居(合租)的生活方式,在大城市的边缘的村落中寻找自己的蜗居之所。蚁族青年的前世宿命,由此形成。 由于教育产业化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都在增加,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中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结果出现了每年都有近百万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的局面,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累计,不知道会膨胀到哪年,达到怎样的一个天文数字。在这众多待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些人成了考研族,在为更高的学历而奔忙,他们通常校聚在大学的周边,租住民房,到学校里面找自习的座位备考。还有一些人彻底放弃了白领的梦想,再去受个职业教育,安心地当起了技术工人或从事其他职业。现世中的蚁族,还没有完全放弃白领梦想,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他们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他们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 聚居村 。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1】 在昨天的那期《走读大中华》中,我看到杨锦麟采访的那个蚁族这个小伙子没有存款和象样的财产,也没有女朋友。他白天打着一份工(月薪仅千元);天黑后还要去KTV做服务生,每天干到凌晨4~5点,为了200元的小费要陪着客人接连喝十几杯啤酒。过年不肯回家,只能一个人点燃一盒烟花孤独地度过新春佳节,还要记挂着再找一份临时工作,去庙会当个保安或快餐店里客串几天服务员,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还不免要被中介们盘剥。居住的房子是由当地农民为了赚取房租而自行开发的很拥挤的简易楼房,有着明显的安全隐患,用他的话说,如果着一把火,就OK了。这便是蚁族青年们今生的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他们忍受着很差的生活条件,在缺乏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做着一份又一份临时的工作,时刻忍受着挫折和焦虑的折磨,却不愿意和家人明言自己真实的生存状况。 最近,新兴的蚁族已经开始被社会学者所研究,这种现象也开始得到了一些关注。但随着待业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并不断向大城市的聚集,在经济危机的余波犹在的情况下,蚁族的现象肯定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相反其人群可能越来越大。社会和政府如果不及时加以关注并设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难免给未来的社会埋藏下一定的隐患。蚁族青年们或许是为了一个美好的梦来到了大城市求学和寻求工作,梦醒时分,却是冰冷的现实。他们的未来还会再有这样美好的梦么? ~~~~~~~~~~~~~~~~~~~~~~~~~~~~~~~~~~~~~~~~~~~~~~~ 参考: 【1】 http://baike.soso.com/v6130244.htm
个人分类: 社会|8147 次阅读|8 个评论
昆明为大学毕业生建廉租房——很好
eaglezxw 2010-1-19 12:46
刚看到“昆明为大学毕业生建廉租房 月租仅需百元”这则消息,感觉很好,能够为毕业生解决很大的困难,自己也毕业不久,很能体会刚毕业学生的处境,希望国家多做些这种类似的利好政策。 http://news.sina.com.cn/c/2010-01-19/105719498996.s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安全警示33条
sxzx 2008-10-17 21:22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安全警示33条 作者:三峡在线 一年又一年,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是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高峰时期。笔者三峡在线从上大学到现在,一直没有离开过高校。因此经常闻听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外求职找工作深陷如传销之类的各种陷阱,深深为之心痛不已。为了加强安全防范,三峡在线特别收集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安全事宜,意在提醒广大毕业生在外求职期间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落入各种陷阱。 1、毕业生应尽量把就业指导中心或学院提供的需求信息和校内召开的招聘会作为求职主渠道。 2、网上求职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需求信息要注意甄别真假,投递简历前应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必要时可向当地人才服务机构或学校就 业指导中心咨询、核实,也可以直接与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工商管理部门联系核实。 3、毕业生自己获取的就业、实习信息请不要随意在网上公布,最好直接提供给学院或学校相关部门,经核实后再公布。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真 实性。 4、进入大四联系工作单位期间、空闲时间切不可涉足赌博等各种不健康的活动和场合。不能通宵上网、网上交友和网友见面约会等。更不 能在校外租房住宿。三峡在线特别提醒,这样很危险。 5、毕业生联系工作要通过正当渠道,到用人单位的正式场所公开进行,不得贸然接受陌生人介绍工作跟其前往。不可参加任何形式的如传销之 类的活动,特别要警惕各种各样、改头换面的传销团伙拉其入伙,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其他同学误入传销团伙,要及时向系上报告,如自己 也误入传销团伙,要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当地公安、工商部门求助,设法及时脱身。 6、毕业生参加各地举办的就业洽谈会、人才交流会,要遵守会场纪律,注意人身安全。凡会场安全条件差,秩序混乱,拥挤不堪宁可推迟入场 或不参加,也不能进入混乱场合。洽谈要在会场设立的办公位置进行,如遇在会场外,以用人单位名义邀请毕业生去其它地方洽谈时要谨慎对 待,一定要弄清对方的真实身份,否则切勿前往。特别是女同学不可单独前往其所指定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场所,要结伴而行或由家长陪 同,不能答应非常面试、非常检查等。洽谈结束若无把握,不可轻率签定协议。办完手续应及时返校上课,且不可四处游览,耽误学 业。 7、要谨慎面对许诺优厚工作条件的招聘,对声言要出钱疏通,或直接向毕业生索取钱财许诺找关系安排工作等情况,要设法拒绝,以防上当受 骗。 8、毕业生进行就业洽谈时,用人单位或个人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等其它费用时,不要答应交款。 9、参加洽谈会的毕业生,要妥善保管好自身携带的行李物品和各类证件,不可交给陌生人看管。也不可轻易将自荐书等书面材料交给他人。投 出的自荐材料若该单位未签协议,应及时收回,以防别有用心的人拿材料做文章。 10、毕业生到外地求职、实习或参加招聘会,必须先向学工办老师请假,并登记去向、外出时间和具体的联络方式。到用人单位实习的,应尽 量让用人单位出具实习接受函或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学院核准同意后方可到用人单位实习,实习学生须定期向学院汇 报实习情况。 11、大学第四个学年比较繁忙,应酬、接待、外出较多,这时要特别注意宿舍内个人钱财物品的安全,特别是现金、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管,随 手关好门窗,锁好自己的箱、柜,防止丢失、被窃。 12、在联系工作的过程中,你们将直接面对社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求职顺利时头脑不要发热,求职受挫时不能灰心丧气,特别是遇到各 种内心感到不满意,不公平,甚至令人气愤的事情,更要冷静对待,绝不可意气用事,避免出现过激行为。 13、对废弃的私人信件和其它物品要妥善处理,绝不可在宿舍、卫生间、楼道焚烧、丢弃,夜间不可通宵夜读或闲聊、酗酒,以免引发火灾或 不安全事故,更不能向楼下乱扔杂物、酒瓶,防止意外伤人。 14、应及早清理同学之间的经济手续,妥善处理在校期间的各种矛盾纠纷或感情纠葛,切不可采取过激方式或其它不正当手段,防止矛盾激化 造成恶果。这一点也是三峡在线特别要强调的一点。 15、同学相聚须有所节制,适可而止,切忌过量饮酒,酿成祸端。 16、路途乘坐交通工具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在途中交友,不要把自己的详细情况告诉陌生人,也不能将行李物品交给陌生人看管。在 自己一人,无同学或朋友看管自己行李物品的情况下,不要接受他人帮助搬运行李下车,也不要接受陌生人馈赠的食品、饮料等。谨防陌生人 以介绍工作、介绍对象、交朋友等为名,诈骗钱物或伤害人身。在列车上过夜的同学,最好准备一把链条锁或钢锁,将行李锁在行李架上或其 它固定位置。 17、乘坐汽车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宁可推迟行程,也不要乘坐超员、超载或车况不好的车辆。乘坐火车刚上车时,不要将手袋、手机等物 品随意搁放,忙着往行李架上、座位下面放东西。谨防他人顺手牵羊,盗走东西,也不能在沿途各站停车时将车窗打开,以防车下坏人拎走车 内物品。 18、乘车时一定要乘坐正式营运单位的车辆,并妥善保存乘车凭证(车票),下车时要提前清点好自己的行李物品,并记着该车的车牌号,驾 驶员的胸牌号以及所属单位,以备急用。 19、一旦在路途遇到财产物品被盗或发生不安全事故,要及时向乘务员报告,可用有效证件证明自己的身份,争取其它乘客的支持帮助,在确 保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挽回损失。 20、传销组织经常利用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以职业中介、知名企业或单位的名义高薪招聘毕业生,或要求通过网上投递简历等方式套取 毕业生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然后主动与毕业生联系,以要求面试或到单位实习为由,将毕业生骗至外地,没收证件,限制自由,强迫、诱 骗毕业生加入非法传销组织。 21、传销组织也会利用少数大学生梦想一夜暴富、急于求成的思想,鼓吹所谓的团队精神、家庭温暖以及财富几何倍增、高额回报来诱骗和控 制大学生。 22、传销组织还会利用大学生社会阅历浅,拉拢、蒙骗上当。传销中有儿子骗父亲,哥哥骗妹妹,老乡骗老乡,但大学生更多的是被同学 、好友欺骗落入传销陷阱。 23、据三峡在线观察:如今传销和变相传销又有新动向,表现形式呈多样化趋势,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既有人们熟知的发展人际网络传销商 品的形式,又有只交入门费发展人头不传销商品的金字塔诈骗形式。还有的以互联网为载体,在网民中发展人际网络从事非法传销诈骗活 动。同学们要提高辨别真伪和防诱骗的能力,一旦发现非法传销活动,立即向学校或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24、骗子招聘公司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不提供公司具体地址,以防谨慎的求职者上门查证;二是提供公司地址,有详细的门牌号码,但是号 码是假造的,不过这类情况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也容易被求职者发现;三是所提供号码为无需身份注册的移动电话,多为小灵通。现在多数骗 子公司开始主动出击,通过浏览求职者在各种招聘网站填写的个人信息,主动打电话找上门,实施诈骗。 25、对公司要是怀疑,我们可以观察公司有无具体地址,一般骗子公司都不敢留真实地址的。 26、仔细查看招聘公司网站内容,通过搜索引擎来浏览有关这个公司的一些信息,如果是骗子公司,有类似经历的网友极可能会在网上披露。 27、同时,我们还可以查询公司所在地的114查询台。一般正规的公司都在114有登记,求职者能够轻松查得电话号码所在位置及类型,如果对 方留的是小灵通或者大众卡之类号码,就应该提高警惕。 28、我们还可以拨打12315或者在网上咨询12315,即刻就能查到公司是否为合法注册公司;此外,当地一般都开辟了行政服务在线,也为 同学们提供了一条咨询与投诉的途径。 29、离校外出最好结伴而行,相互照应。带好身份证、学生证。途中要切实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大宗钱款最好分别存放在身上几个内衣兜里或 分散到几个人保管。 30、在旅途中遇到歹徒抢劫、伤害等突发事件时,要冷静沉着,依靠乘警、军人和见义勇为群众,根据实际情况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 用水果刀、铁器、木棒、酒瓶等物品同歹徒斗争或记住歹徒的面部特征、衣着、身高、年龄、人数、来去路线等向公安机关报警,积极协助抓 获罪犯,为民除害。 31、女生如遇歹徒性骚扰时,在无人救助的情况下,要冷静周旋,伺机逃脱或全力反抗,进行正当防卫。在有人的情况下,可大声呼救报警。 一定要记住歹徒面部特征、衣着、身高、年龄等情况向公安机关报警,切不可隐案不报,放走歹徒继续伤害他人。 32、住旅馆时应将贵重物品放在旅馆寄存处保管。三峡在线提醒每位同学: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自身防范意识。 33、与用人单位鉴定合同时,毕业生一定要搞清楚协议期、试用期和见习期的概念,从而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以下为三峡在线在网络中 找到的结果:协议期是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开始,一直持续到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或者双方终止就业协议为止。在协议期内,双 方已确定工作意向,但没有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单位可不为毕业生交纳社会保险。试用期是针对劳动合同而言的,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内。 劳动合同内约定的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如已在一个单位工作6个月以上,且工作岗位没有变化的,签订劳动合同时就不用再实行试用期 。见习期是指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工作后,实行的一年见习期制度,工作满一年后,需由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为毕业生办理转正定级手续。 以上33条,但愿对那些正在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还有未来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有所帮助。哪怕只有其中一两条对你有用,三峡在线也会感到无 比欣慰。
个人分类: 教育成长|2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