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分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六章 18世纪——分离的世纪(上)
热度 5 lvnaiji 2017-2-20 08:40
启蒙是人类脱离自我加之于己的蒙昧的行动。这种蒙昧是自我强加的,因为它的原因不是缺乏智力,而是没有勇气无须别人的指导而自己思考。敢于求知!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 康德 ( 1783 ) 第六章 18 世纪——分离的世纪 近代科学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萌芽,在早期仍与养育它的社会背景缠绕在一起,然后 科学的各部门逐一从这背景中分离出来,走上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分离”的含义表现在以下方面:科学作为人类求真的活动与其他活动相分离,作为意识形态与生活和生产实践相分离;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相分离(主要是宗教、自然哲学和各种神秘主义);科学内部各分支彼此间逐步分离,并由力学、光学、电磁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依次从社会背景中分离出来。 分离是 18 世纪“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的主流。另一方面, 18 世纪同样有科学与社会文化背景的相互作用,这首先指科学与启蒙运动的关系,其次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正是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共同产生了经济上的个人主义和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最后还要述及社会文化思潮对科学技术的反动。 据此,本章分为三节:分离运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及启蒙运动与机械力学。 第一节 分 离 运 动 一、分离运动的旗手——物理学 在物理学各分支中率先从文化背景中分离出去的是力学,因而严格地说,力学才是分离运动的旗手,同一时期的电磁学和热学仍与那些非科学的旧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科学的独立从 17 世纪或更早期就开始了。首先是力学。力学最先普遍使用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渐次与生产实践相分离,普遍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日渐抽象。力学的陈述体系逐步剔除宗教和自然哲学色彩,成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进入 18 世纪,力学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其标志是数学化,以微分方程形式达到普遍化程度极高的概括。 力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有法国大数学家拉格朗日创立变分学,把微分方程系统化以应用于物理学中。他的工作经哈密顿发展,在 20 世纪的量子力学中仍有其生命力。拉格朗日还解决了复杂的三体相互作用问题。拉普拉斯用微分学重新诠释牛顿的《原理》,他证明行星的运动是稳定的,由相互影响或彗星等造成的摄动只是暂时的。牛顿不必担心摄动的积累,也无需上帝时而出来干预以维持秩序。这样,整个宇宙就较之牛顿时代更是一架时钟,只需上帝在一开始上紧发条就可以一直走下去。甚至这一点也免了: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把太阳系的起源完全归于自然(当然,这还是机械论的)。康德表示:“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就是说,给我物质,我就给你们指出宇宙是怎样形成的。”拉普拉斯则在拿破仑问及造物主时答道,“我用不着那样的假设”。 分离的旗手为何是力学而不是其他学科?因为在科学的各分支中,力学所涉及的量纲最为简单 ,仅 m 、 L 和 t ,最容 易从特定对象及其语境中分离出来而成为非嵌入编码知识,后者又可应用于广泛领域。正因为此,所以近代科学革命在“黑屋子”里最先打开的“窗”是机械之窗。其实,早在公 元前 3 世纪,几何 学已经完成了分离,仅涉及L等。分离的次序,大致就是量纲由简到繁。量纲越复杂的领域,知识较深地嵌入于对象之中,以先分离者即由较简单的对象所得到的非嵌入编码知识作为自身分离的前提和基础。李约瑟曾有言:如果近代科学起源于中国,那么一开始很可能不是力学,而是电磁学。理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电磁学中的场和吸引与排斥较为吻合。撇开其他因素不论,李约瑟显然没有考虑量纲,是否存在没有几何学和力学的电磁学?相应于西方文化在人的三大关系上的路经,起源于西方的科学的道路也沿着由简到繁的行程。 这一时期的电磁学尚处于搜集资料的阶段。 16 世纪,吉尔伯特因对磁的开创性工作被誉为“磁的哲学之父”。 17 、 18 世纪在静电的研究上有所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有莱顿瓶的发明和富兰克林著名的风筝实验,后者证明天上的电与地上的电的同一。雷电从来带有神秘色彩,或是宙斯的武器,或是地域之火,或是上帝的惩罚。当时皇家学会有会员说,“这位先生竟想把上帝与雷电分家,真是痴儿做梦” !著名的政治家、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则对富兰克林,这位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写下这样的评语:“他从天空抓到雷电,从专制统治者手中夺回权力” 。 1750 年英国的米歇尔发现磁的作用力的形式与万有引力一致,故当时人们认为磁力与万有引力同属一类,是无需介质与时间的超距作用。 1785 年,法国的库仑揭示库仑定律,于是距离平方反比成了各种力的“范式”。同时,电和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征成了新自然哲学灵感的源泉和构造体系的出发点。在科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相分离后,这种情况是相当特殊的。将于下一章讨论。 在热学领域,这一世纪的上半叶先后确立了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英国的布莱克对热学的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首先他区分了温度和热量,正确地把温度称为热的强度。其次,他提出比热和“潜热”概念,后者对于瓦特改进蒸汽机具有关键作用。 18 世纪也展开对热的本性的研究。有人主张,热是微粒的运动。如 F ·培根、牛顿、欧拉、罗蒙诺索夫等。问题是,是什么微粒在运动?既然古代原子论者可以为灵魂设计出特别精细的原子,莱布尼兹的单子各有不同,波义耳在化学中提出火微粒,那么对于热也是如此。伽桑狄提出,冷和热分别由冷原子和热原子引起。热质说的倡导者布莱克认为,热是物质粒子。这些说法都是将某种性质赋予微粒,是“质的物理学”与微粒论的结合。在波义耳提出科学的元素概念后,人们开始去分析、发现种种不能再分析的物质。于是,那些一时难以说清楚的现象、过程便归结到种种赋予特殊性质的“素”或“质”,如热质、以太、电流体,还有燃素。这里的指导思想大致是自然哲学与近代科学精神的混合,或更确切地说,是“质的物理学”寄生于以具体的物质来说明性质的近代科学之上。发现某种特性,推测存在某种物质具有该特性,这不失为一种假说,较之“质的物理学”以性质说明性质前进了一步。作为假说,就具有解释功能,可以说明现象,如燃素说、热质说等;同时还具有引导功能,例如引导去发现实物(居里夫妇对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以及得出正确定理,如卡诺在热质说指导下的工作;然而最终须发现该实物,并进而说明其所以具有某种性质的原因。若是停留于假说,不去发现实物,那就是把性质实体化,堵住了科学前进的道路。不仅如此,为了以热质、燃素、以太等说明现象,不得不给假说中的实物加上种种神秘的特性,诸如弥散性、穿透性、零重量甚至负重量等。这种不顾经验事实的臆造显然不属近代科学精神,由此又一次说明革命的过渡特征。 现在具体来看热质。热质说认为热本身无重量,无体积,具有广泛渗透性。热可与冰化合成水,与水化合成汽。拉瓦锡在化学中驱逐燃素,又把热质作为独立的元素请进化学的殿堂。“热素和光是非常微细的、非常有弹性的、没有重量的流体,它由四面八方包围我们的星球,或难或易地渗透到一切物体和它的组成部分里。” 由此可见自然哲学的影响。然而热质说作为一种假说,也引导发现了混合量热规律、热传导方程以及卡诺热机理论。对热的本质的进一步揭示要等到 19 世纪初。 二、化学革命:由燃素说到氧化学说 18 世纪是燃素说的时期。化学“借助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医疗化学时期也随之终结。在本世纪的最后 30 年中,拉瓦锡以氧化学说迎来化学的新时期。 1661 年,波义耳的“火素”概念已含有燃素说的萌芽。斯塔耳在 1703 年提出,有一种实在的具有可燃性的元素即燃素,并以此解释当时所知的大多数化学现象,从而使化学系统化,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并由医疗化学转变为独立的学科。 舍勒和普利斯特列分别在 18 世纪 70 年代发现氧气,但都在燃素说的框架内解释所得到的发现。拉瓦锡在研究中体现了可贵的怀疑精神。“假若有燃素这样的东西,我们就要把它提取出来看看。假若的确有的话,在我的天平上一定能觉察出来。”这无疑是牛顿所倡导的近代科学的观念体系,是实证科学的研究道路。拉瓦锡改进了普列斯特列等人的实验,于 1783 年提出氧化学说,继而在法国大革命的同年 1789 年出版他的名著《化学纲要》。在《化学纲要》中,拉瓦锡按新的理论体系对化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明确提出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最终成为近代科学意义上的一门科学。第五章中提及, 17 世纪科学革命以及牛顿的综合并不是在全部科学领域,而主要是在天文学和力学。现在我们看到,这场革命在化学领域也已结出丰硕成果。 自然,拉瓦锡也有其不足之处,如他把氧作为酸的本原,妨碍了尔后对盐酸、氯气等的研究。此外如前述,他视热、光为元素。我们不理解为何拉瓦锡认可热的“零重量”, 而 不在他的天平上把它秤出来。 三、步履维艰的生物学 生物学由于涉及生物,涉及人自身,因而历来与社会科学紧密相关;由于生物学研究的对象较物理学、化学复杂得多,再加上研究刚刚起步,因而 18 世纪的生物学内部多条线索纠缠不清,并与当时的种种社会意识形态缠绕在一起。具体说,在生物学内部有自然分类和人为分类、生生说与自然发生说以及预成论和渐成论这三条线索,在各种意识形态中有宗教、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机械自然观以及自然哲学和浪漫主义,所有这些都极为复杂地缠绕在一起。 18 世纪的生物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步履维艰地前进,逐步从其背景中分离出来 的 。以下由预成论和渐成论等三条线索来说明上述过程。 亚里士多德提出两种可能的发育模式,一种是预成论,认为微形个体在卵子或精子阶段即已存在,经适当刺激发育为成体;另一种是渐成论,主张有机体在形成时是一团没有分化的物质。经由若干阶段才长出新的部分。亚里士多德倾向于后者。通常被认为是机械论者的哈维试图为此寻找观察依据,通过对鸡受精卵发育的研究确信发育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显微镜的使用不仅未支持渐成论,相反推进了预成论的流传。由于早期显微镜有较大误差,以为被观察物本身有结构组织。马尔比基宣称,他在未经孵育的蛋中看到了预成的小鸡。 1688 年,施旺麦丹从昆虫的变态过程中得出同样的认识。马勒伯朗士是法国哲学家、神父、笛卡尔的信徒,他将这种模糊的预成论概括成具有哲学和神学意义的理论,推广到所有生物,并使之成为神学教义的支柱。亚当和夏娃确是所有人的祖先,上帝在那最初六天内的创造物即决定了至今所有的一切。这后一点显然与当时流行的机械论相默契。机械论认为,胚胎是一个无穷系列。犹如在大盒子里套着小盒子,小盒子里还有更小的盒子,等等,这是有秩序的,有规律的以及决定论的,而渐成论则难以理喻。在整个 17 世纪和大半个 18 世纪,预成论占了压倒优势。“为了具有数量上的精确性” ,有一位哈特索克还计算了上帝创世时第一代兔子要达到多大体积,才能容纳以后所有的兔子。有些人甚至连通过显微镜的那一端进行观察都不知道。 1759 年,沃尔弗发表题为《发生理论》的论文,一方面指出,科学家唯一追求的是真理,应以科学而不是神学为依据;另一方面,他又信奉当时在德国逐步流行开来的自然哲学,认为万物由于自身内部的动力而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应用到生物学,便“可得出结论说,身体上的各个器官并不始终都是像现在这样存在着,而是逐步形成的”。 18 世纪后期,渐成说随着自然哲学的复苏而地位日盛,这还由于生命科学“是一门年轻而渗有人类自我意识的科学” ,因而比其他学科更厌恶机械论。到 19 世纪,显微镜得到改进,渐成论得到观察证实。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先由观察误差导致科学上的错误认识,后者又被纳入到神学体系中,然后由于观念的改变形成新的认识,最后才由改进后的显微镜观察证实。这种特殊的发展过程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预成论与渐成论之争也关系到生物学的其他领域。沃尔弗认为,各种生物在未分化时本质上是相同的。他根据自然哲学的传统,要为各种生物寻找原始的未经分化的状态或“原始模式”,这就隐含地通往细胞学说和进化论,同时也意味着各种生物都有亲缘关系,从而倾向自然分类法。 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分类做了大量工作,提出“自然的等级”和“生物的巨大链条”这两个概念,为以后的分类提供了较为正确的框架。时至近代,一方面新发现的动植物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又构思出形形色色奇特的上帝创造物,如独角兽等。生物学家迫切要求区分事实与虚构,并对生物作系统的分类,使之有序化,以此领悟上帝之伟大。 17 世纪末,雷 迪 提出某种自然分类体系,根据种子来定义物种。他认为由于上帝已把自然界中生物的所有等级填满了,因而物种间有中间类型,不会有巨大空缺。同时,因为上帝在第七天就休息了,因而物种数目从此不变。这里既有亚里士多德的“链条”概念,也有圣经和宗教 的 宿命论。 林耐在 1735 年出版了他的影响久远的《自然体系》,系统地提出了人为分类法。他的双命 名法较自然分类法 远为简便可行,得到广泛接受,成为标准的命名法。林耐认为“分类和命名是科学的基础” 。布丰反对人为分类法,认为自然界没有栅栏。人为分类的“错误在于不了解自然的过程,这种过程总是循序渐进的” 。为了不致招来反对,这位博物学家不得不一再添加上这样的字样:如果我们不是因为神的启示而悟到这种联系是不可能的话,我们就会以为……人为分类法强调物种间的差异,或曰“非此即彼”。只要不涉及物种可变,上帝并不介意自然分类或人为分类。 自然分类法由于认为物种紧密相连, 而 易于接受物种可变的观念,人为分类法则因强调物种间的差别而与物种不变的观念相通。两种分类法本身并无机械与辩证之分,但相应地易于导致或认同辩证或机械的观点。顺便指出,林奈在《自然体系》的第十版中删去了造物主创造的物种始终不变及不能产生新种的断言。他认识到,他的体系只有在自然系统发现 前 才有用。前者只告诉我们如何 辨认 植物,后者却告诉我们植物的 本性 。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接受牛顿机械力学的启蒙运动者却对被认为属机械论体系的人为分类法十分厌恶,因为这意味着 社会中等级 之间的鸿沟同样是不变的。 生生说与自然发生说之争也与生物学内外各种线索纠缠在一起。古代流行自然发生说,大地乃万物之母,泥土能生跳蚤、虱子。教会也试图把自然发生说纳入 教义中 。诺亚方舟中只有少数几种生物,何以现在有那么多生物呢?教士们解释说,没有必要把许多动物都藏在方舟里。因为许多其他动物的产生不需要父母,而是由腐败物自生的 。曾做过柳树实验的范海尔蒙曾 作 过用一箱脏东西“产生”老鼠的表演,甚至牛顿也对此类新神话 作 了贡献,认为植物由逐渐变弱的彗星尾巴所形成。 17 世纪,雷迪等人以一系列实验驳斥自然发生说。一直到 19 世纪,巴斯德以其无可争辩的实验彻底否定了当时的自然发生说。他说,“受到这样一个简单实验的致命打击后,自然发生说将永远不得翻身”。同时他也明智地看到,“就目前科学的状况来说……生物的自然发生只能是个幻想” 。 刚才述及,宗教本已对自然发生说作了解释,并攻击雷迪的实验,谴责他为无神论者;而一旦生生说——即生物不能来自自然,生物只能来自生物——站住脚,宗教即转而以此论证上帝创造万物,至今不变,并反对自然发生说。在自然发生说中还可见从古代传说、神话、原始宗教一直到自然哲学的印记。 17 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单子论,特别是其中的生命单子即可成为自然发生说的哲学论据。尼达姆认为“在物质的每个微点 中,以及在组成动植物结构的每个可见的丝状体中,都有一种能生长的力量”,生物死亡后即缓慢分解出一种相同的要素,即“一种宇宙的种子”,从这“生命的源泉中”,“微 粒可能又回复到原样,然后上升为新的生命” 。最后,在自然发生说与生生说的争论中还可瞥见朴素唯物论者立场的变化。 17 世纪,坚持唯物立场的雷迪主张生生说,同时机械论者也偏爱生生说。这不仅由于自然发生说既有神学辩护,又有神秘色彩,而且难以捉摸,显得无序,没有规律。到 了 19 世纪 , 生生说占上风,宗教也作了新的诠释,福格特 和海克尔等唯物主义者转而反对生生说,维护自然发生说,认为这是对生命来源最自然的解释。 由以上对于这一时期生物学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的回顾大致可得出两点认识。首先,判断某学说正确与否的最终依据是实践,而不是按照其是否符合唯物主义或辩证法,也不因其为 宗教支持 与否衡量其错误与正确。持唯物主义立场的科学家先支持生生说,反对自然发生说,后又拥护自然发生说。宗教先反对生生说,转而又为之叫好。因而,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而,由于一定时期实践本身的局限,实践的检验又是相对的。我们已经看到粗陋显微镜的使用支持预成论,看到巴斯德的实验,前者到 18 、 19 世纪已得到纠正,后者在 20 世纪也有了突破。 其次,必须认识到理性思维指导的重要性。在 18 世纪生物学的发展中,渐成论即是在自然哲学指导下得到发展的。理性思维能引导科学家提出假说,指导实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固然不能作为最后判断的依据,但在科学发展中能起到其他意识形态如宗教、唯心主义、机械论等所不能起到的 正确引导 作用。培养理性思维能力还有助于抵制错误思想,对错误思想保持警觉,并对层出不穷的,尤其是有悖于已有理论的新事实新现象有所准备,不 致 措手不及,甚至拒不承认或作错误解释。后文还要述及这一点。 回顾 18 世纪科学的发展,这确实是一个“分离的世纪”。 18 世纪自然科学又是整个近代科学的“低谷”,前有科学巨人牛顿及其《原理》,后有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丰硕成果。 18 世纪是牛顿规范在其他领域推行的时期。这些领域的研究以近代科学精神为引导,积累资料,剔除非科学的意识形态,为 19 世纪科学的收获作好准备。 第二节 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来自对能源的需求。首先是纺织行业中机械的改进,新型的纺纱机、织布机等大大提高了效率。这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是促进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如漂白工序促进无机化工(酸碱工业)业, 尔 后是对染料的需求。 19 世纪有机结构理论和有机化工业兴起。二是对能源的需求。原来的水力、风力或不稳定或能量不够。 工业革命的第二条线索是,取暖用的木柴价格飞涨,对煤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于是矿井越挖越深,矿井里的水需排出,畜力等已不足以抽水。 18 世纪下半叶,英国各矿井已普遍采用纽可门蒸汽机抽水,但效率极低,约只有 1% ,几乎为了给一个煤矿抽水就另需一个煤矿。然后就是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一步,即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他设计了分离的冷凝器,并将纽可门机的单向动作改为往复,继而又改为均匀的圆周运动。这些改进又对冶金、铸造和金属加工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这些部门的发展。经过改进的蒸汽机成为为各行各业通用的动力机。动力机与工作机结合在一起即导致一系列重大发明,如轮船、火车、汽车等。廉价的商品随着日渐便捷的交通流向四处, 同时也带去 了便利和竞争,将更多的地区和人群裹挟于——自愿或被动地——工业化的潮流之中。 纺纱机 无机化工 织布机 有机化工(第二次技术革命) 能源 - 瓦特蒸汽机   万能机 纽可门 蒸汽机 机械加工 取暖(木柴,煤)   冶炼铸造、铁路 图 6 - 1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意义是巨大的。首先,人类度过几百万年以改进工具为标志的物质时代,从此 跨入能量时代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近代科学革命的物化。一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科学无关,是工匠经验的积累,然而我们看到,工业革命中大量应用了力学知识,表现在纺织机械的改进,也表现在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中,如行星式齿轮装置以及威尔金森用镗床加工汽缸 , 等等。工业革命的关键一步即瓦特蒸汽机的发明过程中应用了潜热概念。因而应该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几千年积累的工匠经验和当时科学知识的结合。更重要的是,近代科学革命在观念上认为人是机器,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则在实践上把人转化为机器,从而激起反科学浪潮。第三,由工业革命而兴起的工业体系给传统的农业文化以极大的冲击,在人的观念和价值体系上造成深刻的变革,逐步形成了工业文化。第四,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一次伟大实践。人类的行为受两方面影响,其一是客观受动性,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其二是主观能动性。正当人类的脚步遇到障碍难以前进之时, 18 世纪的一位工程师写道,“一滴水化为蒸汽,把人类的疆域推向无穷的边缘”。人类目睹了自己的力量,力量即用于征服自然。从此置客观受动性于不顾,主观能动性急剧膨胀。不仅在认识上,而且在实践上沿着天人分离的道路越走越远,终于酿成当代的一系列危机。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掠夺也是反科学思潮的批判对象。最后,正是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国力迅速强盛,对 尔 后 200 年的世界历史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普里戈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说明环境输出负熵对于系统进 化的重要性。工业革命之前的地理大发现先为西欧的腾飞做了准备,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在总体上分为两部分:系统与环境。率先工业化的国家即是系统,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即是环境,后者向前者输出“负熵”:原材料、劳动力,甚至战争赔款,前者输入到后者的是商品、鸦片,甚至军队。从某种意义上说,今日世界南北格局的差异即源于此。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西方文明史.第 2 卷.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643 林德宏 . 科学思想史 .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 ,1985 . 185 大英百科全书 . 第 3 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 . 241 斯吉柏诺夫 . 人类认识物质的历史 . 曹毅凤译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2 . 89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 162 玛格纳.生命科学史.李难等译.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1985 . 255 玛格纳.生命科学史. 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5 . 265 ~ 269 玛格纳. 生命科学史 . 武汉:华中工学院, 1985 . 466 陈昌曙 、远德玉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1984 . 147 林德宏 . 科学思想史 .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1985 . 300 玛格纳 . 生命科学史 . 武汉:华中工学院, 1985 . 330 , 333 玛格纳.生命科学史. 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5 . 326
个人分类: 科技史|3054 次阅读|10 个评论
Python提取句子
xyzg198891 2016-11-10 21:35
将一段话中的句子分离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句子的开头和结尾并不是很规则,而且句子内部会出现句号。这使得通过单一的正则表达式分离句子是不可能的。有时你能成功,但大多数时候你会出错。这里我们用nltk模块来做。 第一部分:使用正则表达式 import re paragraph = Mr. Smith bought cheapsite.com for 1.5 million dollars, i.e. he paid a lot for it. Did he mind? Adam Jones Jr. thinks he didn't. In any case, this isn't true... Well, with a probability of .9 it isn't. I say. What's wrong with you? I am confused by your activity. #匹配句尾的那个特殊空格,所有后面只能用依据空格用split分割 rule = re.compile(r(?!\w\.\w.)(?! \.)(?=\.|\?|\!|\)\s) result = re.split(rule, paragraph) for sentence in result: print sentence #如果段落中含有双引号就报错。此时我们应该改用三双引号或三单引号,亲测有效。当然,正则表达式也需要变化。下面是利用正则表达式提取文本文件中的句子的代码。 import re #open the txt file which must be in ANSI format #TXT file in unicode format doesn't work. I don't why. input = open('test.txt') input_result = input.read() rule = re.compile(r(?!\w\.\w.)(?! \.)(?=\.|\?|\!|\)\s) result = re.split(rule, input_result) #for sentence in result: #print sentence input.close() #This command will create the ouput.txt file for you. output = open(ouput.txt,a+) for sentence in result: output.write(sentence) output.write(\n) output.close() 第二部分:提取字符串中的句子 from nltk import tokenize paragraph = Good morning Dr. Adams. The patient is waiting for you in room number 3. print tokenize.sent_tokenize(paragraph) 第三部分:提取文本文件中的句子 import nltk.data tokenizer = nltk.data.load('tokenizers/punkt/english.pickle') fp = open(test.txt) data = fp.read() print '\n-----\n'.join(tokenizer.tokenize(data)) 备注:暂时无法成功安装nltk模块,提示缺少某dll文件! 参考资料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9474395/how-to-break-up-a-paragraph-by-sentences-in-python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4576077/python-split-text-on-sentences
个人分类: Python|9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助两种环已胺的后处理方法,若有效,定当重谢。
热度 1 liangweihong 2014-7-22 17:34
大家好 ,最近做一个实验,反应体系中含两种环已胺.两种环已胺环上还有2-3个羟基。一个环已胺环上边还有一个双键,另环已胺环上的一个羟基上还带一个糖环。另外体系中,还有两种环已酮杂质,杂质中环上也含有2-3个羟基,请问大神门,如何方便后处理,从而得到想要的产品呢?我只想得到其中的一种胺。非常感谢您呀。
个人分类: 科研求助|3443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与哲学的分离
热度 3 mohsh 2013-8-19 08:50
近日阅读了吕凌峰和王松普的“民国学者对马赫哲学思想的研究” ( 科学文化评论 , 10(3):23 — 40) 一文,对科学与哲学的分离有了一些新的感想。科学与哲学的分离不仅表现为科学的独立,更表现为哲学的独立。科学与哲学之间有了不同的研究范畴。哲学关注的是真际,而科学关注的是实际。借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哲学追求的是道,而科学研究的是理。这种性质决定了哲学的发展是螺旋和革命式的,而科学的发展是渐进式。科学与哲学的分离,还表现在二者赋予一些概念截然不同的内涵。如对于物质的概念,科学上认为存在基本粒子,而哲学上认为无限可分;对于时空概念,哲学上认为时空无限,而科学上则认为时空有起点等等。科学家也往往将宇宙起源之前、宇宙之外推给哲学去考虑。这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和对立。有些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可能淡化或忽视了现代科学与哲学之间差异和相互独立性,将科学 ( 或哲学 ) 及其发展范式直接套用于哲学 ( 或科学 ) ,而被视之为浅薄。马赫主义和库恩的科学革命皆失之于此。列宁在其《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 ( 曹葆华译 ) 中将对彭加勒等评价为“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渺小的哲学家”应该是恰当的评论。
4751 次阅读|3 个评论
1 株驴源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N、G基因序列分析
热度 11 yanjx45 2012-12-7 09:26
Identifica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a rabies virus isolated from a donkey 解庭波 1 俞华 2 吴杰 1 黄思佳 1 徐葛林 1 严家新 1 余滨 3 周敦金 3 【摘要】目的 对武汉市汉南区新分离的 l 株驴源狂犬病毒 (RABV) 街毒株的 N 、 G 基因进行遗传学分析,比较其与近年来湖北省及周边地区分离的代表性街毒株以及人用和兽用狂犬病疫苗病毒株之间的差异。 方法 以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驴脑组织中的 RABV ,并将驴脑海马组织研磨后接种乳鼠,观察其发病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 法检测驴脑组织及发病乳鼠脑组织悬液中的 RABV ,然后提取发病乳鼠脑组织 RNA ,利用 RT-PCR 扩增 RABV 的 N 、 G 基因,测序后进行遗传学分析。 结果 在驴脑组织及发病乳鼠脑组织中检出 RABV ,该病毒株与近年来湖北省及周边地区分离的代表性街毒株以及国内外人用和兽用狂犬病疫苗病毒株相比, N 、 G 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85 . 7 %一 99 . 1 %和 82 . 2 %一 99 . 7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5 . 6 %~ 99 . 8 %和 87 . 8 %。 99 . 4 %,与国内分离街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高于疫苗株,且与国内疫苗株 CTN 一 181 的同源性要高于国外疫苗株。 结论 该病毒株鉴定为驴源 RABV ,与湖北省及周边地区分离的代表性街毒株及中国人用狂犬病疫苗株 CTN 一 181 处于同一个亚群,有较近的系统进化关系。 【关键词】狂犬病毒;遗传特征;驴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 )(2007AA02Z402) 作者单位: 1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狂犬病检测中心 (武汉 430060 ) ; 2 武汉市汉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 430060 ); 3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 430015 ) . 通讯作者:周敦金, E-mail : zdj@whcdc.org 原载: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 33(6) : 602-605 全文下载: 1株驴源狂犬病毒的分离鉴定及N、G基因序列分析.pdf
个人分类: RV流行病学|5942 次阅读|19 个评论
从中国疯狗分离的一个狂犬病毒街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
热度 7 yanjx45 2012-12-4 14:24
从中国疯狗分离的一个狂犬病毒街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a Street Rabies Virus Isolated from a Rabid Dog in China 2008 年从中国安徽省的一只狗分离到一株狂犬病街毒 (RABV) ,命名为 DRV-AH08 。对其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它与近期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分离的 RABV 密切相关,同源性为 87%-98% ;但它与 RABV 分支 1 (clade I ) 中的“ 全球广布 (cosmopolitan) ”组 的病毒关系较远,同源性仅为 84% 至 85% 。 A rabies virus (RABV) was isolated from a dog in Anhui Province, China, in 2008. The virus was designated DRV-AH08. Its entire genome was sequenced and foun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RABV recently isolated in China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homology of 87 to 98%) but distantly related to RABV in the “cosmopolitan” group (homology of 84 to 85%) in the clade I of RABV. 作者: Fulai Yu, a Guoqing Zhang,a, b Shaobo Xiao, a Liurong Fang, a Gelin Xu, c Jiaxing Yan, c Huanchun Chen, a and Zhen F. Fu a , b 作者单位: a) State-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Microbiology,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China b)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University of Georgia, Athens, Georgia, USA c) Wuh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 Sino Pharma, Wuhan, China 原载: J. Virology. 2012, 86(19):10890. DOI: 10.1128/JVI.01775-12. 原文下载: J. Virol.-2012-Yu-10890-1.pdf
个人分类: RV流行病学|8231 次阅读|16 个评论
Fe_2(dobdc): 一步分离低烃混合物
zhpd55 2012-4-6 10:45
Fe_2(dobdc): 一步分离低烃混合物
据 CEN 周刊 2012 年 4 月 4 日 的最新消息报道, Fe 2 (dobdc) 可以实现一步法分离低级烃类混合物。 Fe 2 (dobdc)是一种 多孔有机金属化合物,实际上就是铁有机化合物,其 中 dobdc 为 -4 价阴离子即 dobdc 4– ,是 2,5- 二氧 -1,4- 苯双羧酸根离子( 2,5-dioxido-1,4-benzenedicarboxylate )。 Fe 2 (dobdc) 可以 选择性地与乙烯 / 乙烷或者 丙烯 / 丙烷混合物中某种 化合物结合,在 318 K 达到分离的目的, 用来分离和净化多种小分子量的烃类混合物。上图中橘色的是 Fe, 红色的是 O, 灰色的是 C 、而蓝色的则是氘。 一种可以选择性地与烃类化合物结合的固体吸附剂 , 有助于降低石化工业的生产成本,免除分离过程,减少能源消耗。 这项研究 2012 年 3 月 30 日 发表在《科学》( Science )杂志( Science , 2012 , Vol. 335 , no. 6076 , pp. 1606-1610. DOI: 10.1126/science.1217544 ) . 这项研究成果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和美国马里兰州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 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它表明 , 金属有机骨架 (MOF) 化合物可用于相对高温混合气体分离和净化,混合气体包含乙烯、丙烯以及其他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 C1 到 C3 的所有原料气。 因为轻烯烃和链烷烃的分子大小和挥发性的相似性,它们的混合物分离需要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低温与高压条件会使能耗增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 因为这些混合的生产是在高温 ( 约 500 ℃ ) 下进行长链烃化合的裂解,为了达到裂解产物分离之目的,需要将小分子的裂解气体混合物通常降温至 0 ℃ 以下 。 低温蒸馏分离成为化学工业中大规模分离最耗能的分离方法,但是为了生产工业聚合物如聚丙烯制造所需要的乙烯和丙烯纯原料气,不得不进行气体混合物的昂贵分离。为了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多孔金属有机化合物—— MOFs 。 MOFs 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基团连接的微结构晶体材料。在 MOFs 中心的 Fe 原子,是与烃类键合的活性中心,通过功能化的苯 - 双羧酸根阴离子相连。为了评价这种吸收剂作为一种分离介质的有效性,研究小组进行了大量的气体吸附和分离试验。例如 , 在 45 ℃ 条件下的 实验 , 他们分别使等摩尔的乙烷和乙烯混合物、丙烷和丙烯混合物通过一个载有 MOF 的分离柱。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表明 , C3 混合物的流出物是纯粹的丙烷。直到 MOF 饱和,吸附柱中保留的是 100% 丙烯(在仪器的检测灵敏度范围内)。同样 ,MOF 分离了乙烷 / 乙烯混合物,分离气体的检测结果显示其纯度超过 99%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预测这种铁基金属有机化合物能轻易分离甲烷、乙烷、乙烯、乙炔气混合物,而且可以应用于需要净化的天然气 , 生产成分单一的纯净物,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目前普遍采用的分离方法更为有效。更多信息请浏览原文: Hydrocarbon Separations in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with Open Iron(II) Coordination Sites Eric D. Bloch , Wendy L. Queen , Rajamani Krishna , Joseph M. Zadrozny , Craig M. Brown , and Jeffrey R. Long Science 30 March 2012 : 335 ( 6076 ), 1606 - 1610 . (DOI: 10.1126/science.1217544 ).
个人分类: 新科技|10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些集聚的形成是不太好解释的
热度 3 caidi 2011-10-13 00:47
零售商业中心的形成是比较好解释的,商店的集聚和人流的集聚是相互加强的过程,当然,要给出完善的模型也不容易(后话)。 但发现有不少“科技服务公司”集聚在城区的某个位置,几平凡公里的范围内,该范围内又不存在所谓的科技园区。这个似乎有点难解释。 有一些科技服务企业的行为和什么规模效应、溢出之类似乎没什么关系。不少这样的企业,在CBD租一个很小的办公室,里面只有一部电话,目的就是在名片上印上“某某CBD某某路X号某某大厦”,看起来比较拉风、比较可靠。而实际开展服务的office却不在那个地方。也就是说,“店面”和“实际办公地点”是分离的,统计却按照店面地址(美其名曰总部地址)来登记。象这样的“集聚”怎么写到模型里呢?
1415 次阅读|5 个评论
泛函分析---Hahn-Banach定理的准备工作
热度 2 zjzhang 2011-5-14 22:38
这周三接到任务,下星期三要去讲泛函分析,张恭庆泛函分析。这几天绕绕的看完了。终于摸清思绪了。 书写得真好。只是不太可能像讲课那样,把他们串起来。 延拓这个概念,实在是太重要了。想想 高中就开始了周期延拓; 大一就有了一元函数的延拓;大三而有了Urysohn的延拓(还是一个T打头的,哈哈,忘记了); 硕士有了不同区域中Sobolev空间的延拓; 现在呢,有了方程在区域上的延拓,Lions就是靠这个弄出了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方程整体弱解的存在性。 分离呢,同样重要。想想 从小就知道判断两个数的不同; 高中知道了不等式; 大学知道了Hausdorff等空间; 现在才猛然发现Banach空间的众多分离性质(以前学习,一节节来,一段段来,一步步来,没发现联系哦):点点分离,点与凸集的分离,点与闭凸集的分离(Ascoli定理),凸集与凸集的分离,凸集与线性流形的分离(Mazur定理)等等。 哈哈,就这些了。今天晚上弄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写完讲稿---在这里(张恭庆泛函分析Section 2.4),你将发现延拓与分离这两个概念的联系。 讲稿请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7000do=blogid=445400 下载。
个人分类: 数学|6317 次阅读|3 个评论
知情者:青蒿素最初编号是澄清其发现历史的重要一环
twsliu 2010-7-22 14:35
为什么说青蒿素最初编号是澄清其发现历史的重要一环,因为名不正,言不顺,不但言不顺,而且历史还会被歪曲,被假造。大家都知道,当年从中药青蒿常见的原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 )中分离到多种结晶化合物的人,在未确定其有效性以前都给这些结晶一定的编号名称。例如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罗泽渊于 1973 年 4 月从昆明产的苦蒿(黄花蒿大头变型 A. annua L. f. macrocephala Pamp. )的乙醚提取部位中分离到 5 、 6 种单体,其中编号为苦蒿结晶 III 的结晶能使鼠疟 100% 转阴, 后又从重庆购得的黄花蒿中也得到同样的有效结晶, 才将其正式命名为黄蒿素 (1) 。又如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魏振兴 1973 年 11 月从山东泰安地区的黄花蒿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到 7 种结晶,在证实第 5 号结晶为抗疟有效单体后,才将其正式命名为黄花蒿素 (1) 。下面回顾一下中药所对此抗疟成分的分离、编号和命名经过。 (一) 各家之说 1 )知情者们的说法 在屠呦呦领导下,成功分离到乙醚中性抗疟有效部分后,倪慕云又将乙醚中性提取物用聚酰胺拌匀,经过稀醇渗滤和乙醚再提取等进一步纯化处理后,抗疟作用又有所提高,试用氧化铝或聚酰胺柱层析,没能得到任何结晶或固体物质。钟裕蓉出于对任务的一种使命感,查阅较多的文献,从有关气管炎药物研究的文章得到启发,和助手崔淑莲改用分离中性化合物常用的硅胶柱分离,用乙酸乙酯-乙醚为溶剂(后改用石油醚代替容易挥发的乙醚),用梯度法洗脱,开始得到一些固体物质,经过进一步精心分离,即用小幅度改变溶剂梯度的方法,最先得到含量大的方形结晶,编号为结晶 I ;随后洗脱出来的是针形结晶,编号为结晶 II ,这种结晶含量很少;再后得到的另一种针形结晶,编号为结晶 III 。 经鼠疟试验证明,结晶 II 是唯一有抗疟作用的有效单体,这时已经接近 1972 年年底,由于时间久远,无法记得确切是哪一天,但分离到结晶 II 并肯定其抗疟作用的时候 ,屠呦呦肯定没有在北京,是倪慕云代理组长 。院军管会方组长听说分离到结晶很关心,赶来实验室了解情况,并问结晶是谁分离出来的,钟裕蓉因自己年轻,没说是自己分离出来的,其他人也没有表态说明情况。这个发现黄花蒿抗疟有效单体的过程,有关人员都知道,更不是什么秘密,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还需要澄清这个事实。 结晶 II 这个编号在鼠疟证明其为黄花蒿的唯一有效单体后,中药所向 523 办公室汇报材料时就称之谓 青蒿素 II 。 2) 张剑方主编《迟到的报告》的说法 523 办公室 了解到的情况是: 1972 年,在粗提物临床观察的同时,根据 523 办公室要求,北京中药所开展了青蒿抗疟有效单体的分离研究。据称, 当年年底 , 他们就分离提取出了多个单体成分,其中 1 个有抗疟效果的提取物定名为 青蒿素 II (1) 。后该书又根据 1977 年 10 月 523 办公室向三部一院汇报青蒿研究进展的报告指出: 北京中药所, 1972 年 12 月从北京地区青蒿植物中提出青蒿结晶物 , 实验编号为 青蒿素 II ,后改称青蒿素 (2) ,当年 这个汇报材料是根据个有关单位提供的情况写的 。 3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药青蒿的抗疟研究( 1975 年 11 月)的说法 这是中药所向 523 办公室提供的一份自 1971 年以来中药研究所研究工作的汇报。内容较真实地反映了该所本身所做的工作。文中提到了青蒿的乙醚中性部分效价高而毒性低,对猴疟有显著抗疟作用, 1972 年(文中有的地方具体指明是 1972 年 8 月)经临床验证,肯定其抗疟疗效,进而从中分离提纯有效成分青蒿素 II 。文中提到 青蒿素 II 是用是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同时还得到其它一些成分 (8) 。 4)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编《青蒿抗疟研究( 1971 - 1978 )》的说法 这是中药所 1978 年青蒿素鉴定会前整理的专辑,尽管都是中药所提供的材料,但是在真实性上不如上述的汇报材料。 关于中药所分离出有效单体的时间,在前言中谈到: 从 1969 年开始,我所进行了抗疟新药的研究 ..1971 年 10 月找到了青蒿的抗疟有效部分, 1972 年底进一步提出了有效单体-青蒿素 。 (3) , 在有效单体的名称上已经不再提青蒿素 II ,而是直称青蒿素。 5) 屠呦呦编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的说法 在该书的序言(三)中首先肯定了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是屠呦呦研究员 (4) 。作者在第三章介绍其分离出青蒿素的过程是这样叙述的:由于北京青蒿质差青蒿素含量极低,因而其分离和提取的过程比较复杂,经反复探索, 终于在 1972 年 11 月 8 日分得三种结晶即青蒿甲素、青蒿素及青蒿乙素 , 又结合鼠疟药效实验,发现仅青蒿素在剂量 50 - 100mg/kg 时能使鼠疟原虫全部转阴,是为青蒿中抗疟有效单体。 (5) 从上面的各家说法归纳起来,分离出抗疟有效单体的时间和编号名称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就是 知情者、 1975 年 11 月中药所的汇报材料和 张剑方主编《迟到的报告》的说法, 即中药所 1972 年年底或 12 月分离到三种结晶,其中的 结晶 II ( 即青蒿素 II )是唯一的抗疟有效单体。知情者的说法明确是钟裕蓉及其助手崔淑莲用硅胶柱分离出结晶 I (方晶,无效)、结晶 II (针晶,有效)和结晶 III (针晶,无效) 。 另一种说法就是 屠呦呦编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的说法 , 1972 年 11 月 8 日分离到三种结晶,先得到的是青蒿甲素(针晶),随后得到的是青蒿素(针晶),最后得到的是青蒿乙素(方晶)。也就是说,在没有肯定哪一个单体有抗疟作用前,就用 青蒿素 命名其中的一种结晶,后来鼠疟试验证实了这个 青蒿素结晶就是青蒿的抗疟有效单体。 这个日期仅见于屠呦呦的书,过去从未有人提出过 ,书中完全没有提到 结晶 II 或 青蒿素 II 这种编号。 搞青蒿素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论是中药研究所分离出的结晶 II (青蒿素 II ),还是云南药物所分离出的苦蒿结晶 III ,或是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分离出的第 5 号结晶,都是指从黄花蒿中分离出的某种结晶成分,要证明这些结晶就是后来各家所公认的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是需要动物抗疟试验和人疟临床试验的疗效、以及其化学反应和化学结构来证实的。 也就是说,从结晶 II 或 青蒿素 II 到青蒿素,是中药所抗疟有效单体研究的两个相互衔接而又迥然不同的研究阶段。 屠呦呦却将 青蒿素 II 和青蒿素混为一谈,回避了从 青蒿素 II 的分离成功到肯定其为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过程, 就等于是说青蒿素结晶就是青蒿素,不但从逻辑上说不通,也违背了青蒿素抗疟作用的科学发现的实际历史过程,其实质是回避了结晶 II 这个最初编号,同时也回避了钟裕蓉是有效单体的第一发现人。 上面已经说过, 直到 1975 年 11 月,中药所的汇报材料还是比较实事求是地介绍了青蒿素 II 的提取、分离、抗疟作用和化学反应等的研究情况 (8) ;但是到 1978 年, 中药研究所编的《青蒿抗疟研究( 1971 - 1978 )》虽然在分离出有效单体的时间上认为是 1972 年底,但在有效单体的名称上则已经开始不再提到青蒿素 II ,也是直称青蒿素。 可以看出,从 1978 年专辑开始,就有意识地回避了分离出结晶 II ( 青蒿素 II )的真实历史过程。 (二)分离出有效单体的时间和编号的两种说法 都能够从原始记录中找到答案吗? 由于时间已过去三、四十年,即使知情者或亲历者都不可能完全凭记忆,提供出准确无误的情况,特别是涉及具体日期。具体情节也是如此,例如,知情人提供的结晶 I 、 II 和 III 的分离方法和屠呦呦书中介绍的方法是相同的,但是这三种结晶从硅胶柱中洗脱出来的顺序却是相反的,为什么编号和名称上有这么大的差别,笔者在此提出一些久久萦绕在心头的疑问。 1) 1972 年 11 月 8 日分离出有效单体,是根据谁的原始记录? 1972 年 8 - 10 月,中药所将分离到的乙醚提取物的中性有效部分到海南岛昌江地区进行临床试验。按屠呦呦书中的说法, 1972 年 8 月屠呦呦即携带药物和戴绍德为主的医疗队一同到海南岛进行临床研究 (5) 。使人感到疑惑不解的是屠呦呦能在当年的 11 月 8 日就分离到结晶吗? 屠呦呦在她的书中除了提到 1972 年 11 月 8 日分离到有效单体外,还提到一件事, 1972 年 11 月 17 日屠呦呦在北京召开的 523 全体大会上,报告了首次青蒿抗疟 30 例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引起再次的极大关注 (笔者注:此处指中药所乙醚提取物的中性有效部分的临床总结) (5) 。如果屠呦呦在 1972 年 11 月 8 日已经分离到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 青蒿素 ,那末在 1972 年 11 月 17 日还没有任何单位的任何人分离到黄花蒿的结晶成分时, 为何在这次会议上她竟没有提到这个重大发现? 523 办公室 也没有因此得到这个信息。 据查 1972 年 11 月 10 日全国 523 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谢华主持),决定 1973 年再召开一次全国 523 工作会议。为了贯彻落实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于 11 月 20 日至 30 日在北京召开了 各地区 523 办公室负责人会议 (这种会议每年年底或次年年初举行), 但是 1972 年 11 月 17 日并没有开全体大会 。 究竟屠呦呦所说的 1972 年 11 月 8 日分离到有效单体,是根据钟裕蓉的原始记录?抑或是原始记录被修改过了?还是根据谁的原始记录? 2 )钟裕蓉分离出结晶 I 、 II 和 III 的原始记录有没有被修改过? 据知情者提供的情况,钟裕蓉和助手崔淑莲分离到有效单体结晶 II 时,屠呦呦不在北京。 当年的中药所技术档案室的管理员 ( 已去世多年 ) 曾经透露过,有人曾经修改过青蒿素技术档案,该管理员将此情况反映到上级单位,并做了录音。知情人也说,档案曾经被别人借出来过,当时没有刻意去记分离到有效单体的时间,就是认为原始记录最可靠,不用靠记忆,但是自档案被借出来过后,原始记录是否修改过就不好说了。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因为修改实验原始记录是科研管理上绝对不允许的,也是有违科研道德的。是谁修改了谁的技术档案,到底修改了没有?如果修改了,修改了什么,录音内容是什么,现在只能存疑, 只有实事求是调查清楚才能下结论,这是不能随便推测的。 3 ) 为什么屠呦呦书中从未提到过结晶 II (或青蒿素 II )这种编号,却特别强调分离出青蒿素的日期? 为什么屠呦呦的书中从不提及 结晶 II (或青蒿素 II ) ,只是认为以后都知道青蒿素是有效单体,没有必要再提过去的编号了吗?还是有意混淆青蒿素 II 到青蒿素的两个相衔接而又迥然不同的两个阶段的真实历史情况?为什么将分离到结晶的日期提前呢?分离出结晶 II 时她在什么地方? 从知情者提供的情况可以看出,钟裕蓉首先分离到三种结晶的事,当时就不被资历比她高的人所看好,这种现象在科研界是很常见的事。后来,中药所内部对谁是青蒿素第一发现者的问题出现不同的看法时,资历高者就分辩说,那时醚中干已经很纯了,鼠疟转阴的剂量已经达到 2 毫克水平(指以平均小鼠体重 20 克剂量算),这时分离出结晶是很容易的,没什么稀奇的!。如果容易,为什么当时并没有很快就得到结晶呢?这不禁使人想到,当年也曾经有人说过,屠呦呦所做的工作不就是做出青蒿粗提物的抗疟作用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对这种说法屠呦呦又作何感想呢?而屠呦呦在她的书中既回避提到在她之前,余亚纲和顾国明已经做出青蒿(植物黄花蒿)提取物对鼠疟转阴的作用,又回避提到结晶 II 。殊不知,没有祖国医学的启发,就没有余亚纲和顾国明的第一步,就没有屠呦呦、倪慕云等醚中干成功的第二步,也就没有后来钟裕蓉分离出有效单体的第三步,每一步都是可贵的。说到底,祖国医学的抗疟经验更可贵。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分离到青蒿素的前后,南斯拉夫的科学家也分离到同样的化合物,但是发表了错误的化学结构。笔者曾经接待过这位科学家,谈话中,他为当时定错其化学结构感到十分遗憾的同时,坦诚的承认,即使他定对了这个化合物的结构,他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发现它的抗疟作用,因为南斯拉夫没有用黄花蒿治疗疟疾的经验。 人们应该抛开成见,记得万事开头难这句话,不论是余亚纲、顾国明,还是屠呦呦、倪慕云或钟裕蓉,他们都是对青蒿素的发现有过重要贡献的人。笔者相信,当时的他们想的恐怕也只是如何尽快找到一种能够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新药,带有极大的使命感在努力工作,但是在成功的面前,也可以说在单位领导没有公正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单纯将一切功劳都归给当时的组长,而组长又不能正确对待自己,老实说,有几个人能经得住领导给予的这种荣誉和评价?!更何况这确实是一个世界级水平的发现呢!及至后来,在某些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不但认为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是屠呦呦,还认为屠呦呦于 1973 年首创双氢青蒿素 (6) (请看本博客所载 2010.03. 20 李英的文章及 2010.04. 20 旁观者的文章否定了这种可能),最后发展到不惜在其书中,回避提到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甚至将一些青蒿素重要的中、英文文献的作者名删去,代之以屠呦呦个人的名字 ! (7) 有人曾经问过笔者,屠呦呦这个组长是不是就是相当于美国的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主要或首要研究者 ), 。笔者认为,在中国的科研机构,一个课题组长从业务负责上来讲,应该是个领军人,因为作为组长必须 填写立项的申请书,介绍与该项目有关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本项目要解决什麽问题,提出研究的长期和近期计划以及实验设计和进度,最终打算何时完成,经费和设备要求,人员配备等等,基本上 是相当于 Principal Investigator 的;但是从青蒿素发现的过程来看,屠呦呦 1969 年被指定为组长之后,她是从胡椒提取物入手的,后因效果不佳,于 1970 年放弃。 1970 年虽然她仍是组长,但被调到专案组搞专案调查,没有在组里领导研究,留下余亚纲和军科院的顾国明,是他们从中医药文献查出,用于抗疟的中药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雄黄,其次是青蒿,考虑到雄黄的毒性较大,因此选取青蒿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提取筛选,试验结果证明,青蒿提取物的鼠疟抑制率可达到 90 %,遂将此结果向书记和组长做了汇报。他们还未及进一步重复这些结果,余亚纲就被书记派往东北参加气管炎药物的研究,顾国明回到军科院,中断了青蒿的研究。组长离开本组,去做和自己课题完全无关的事,而由组员自己去完成任务,但其本人还是组长,这就是中国当时的特殊情况。待组长再回来,又可以在组员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1971 年 10 月在屠呦呦主持下证实了青蒿(植物黄花蒿)的醚中干为其有效部分 (6) ,倪慕云用稀醇渗漉进一步纯化了醚中干,使其抗疟作用得以再提高,但由于选用的色谱分离柱不当,未得到单体。此时,钟裕蓉通过查阅很多文献,考虑到中性物质用硅胶柱分离,终于分离出有效单体。首先发现青蒿抗疟作用的不是组长,最后分离出抗疟单体的也不是组长,而且也不是在组长指导下完成的研究,却将一切功劳都归给组长一人,而毫不提及与此又重要贡献的有关人员,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 青蒿素被中国人发现,是世界抗疟史上的一件大事,因此国内外的医学史学者都十分关心其发现过程。而且发现青蒿素的抗疟作用仅仅是历史的开始,后续的研究饱含着很多中国科学家的艰苦工作,要做好这件事,必须了解在青蒿素发现和研究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所起的作用,因此,褒贬个人决不是目的,查找真相,澄清事实,对历史负责才是目的。 当年参与这项研究和科研管理的绝大部分人员已经退休,不少已经去世,有相当一部分知情人又不愿为世事所扰。现在虽然有人已经开始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但仅仅依靠知情者的回忆是不够的,但是要想亲自调阅原始技术档案和有关文件、信函,还是困难重重,因此离开真正掌握历史真相还有相当距离。笔者希望,每一位知情者都能摒弃个人恩怨和种种顾虑,尊重事实,尊重历史,提供实事求是的资料。笔者也希望,参与过青蒿素研究的有关单位和现领导能够从大局出发,排除本位主义等干扰,实事求是地看待本单位的贡献,支持历史真相的调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青蒿素发现的史实搞清楚。难道中国人发现青蒿素的历史还要由外国人来写吗?中国人的事还是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办,不是吗? 参考文献 (1) 张剑方主编,迟到的报告,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 18-22 页 (2) 同上, 53 页 (3)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青蒿抗疟研究( 1971 - 1978 )(内部资料),前言 (4) 屠呦呦编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化工出版社, 2009 年 1 月,序言(三) (5) 同上, 39-41 页 (6) 同上, 187 页 (7) 同上, 69 页, 140 页, 190 页 (8)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中药青蒿的抗疟研究》, 1975 年 11 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吸附分离—红糖制白糖
yaoronggui 2010-7-5 06:38
红糖中含有一些有色物质,要制成白糖,须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活性炭,将红糖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经过滤、浓缩、冷却后便可得到白糖。称取 5~10 g 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 40 mL 水,加热使其溶解,加入 0.5~1 g 活性炭,不断搅拌并加热,趁热过滤悬浊液,得到无色液体,如果滤液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将滤液转移到小烧杯里,在水浴中蒸发浓缩,便有白糖析出。
个人分类: 化学与生活|43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聚&分离
rxn 2010-5-14 13:48
相聚和分离是一对反义词,那这两个词谁在前?谁在后?有的人说:没有分离哪来的相聚那!对面的人又说了:如果不相聚,又怎么会分离呢? 最近,我经历了很多分离的场景:a.学哥学姐们毕业了,送走了他们......很舍不得,走的时候都说:没事的,还会相聚的!?....b.自己去另外一个城市学习,姐妹们送我......很舍不得,走的时候我说:没事的,还会回来的!......c.来到新的城市,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实验室,新的指导老师,新的......一切都是新的,相聚在一个城市的一个小小实验室,一个月后,其中一个成员要走了......很舍不得,走的时候说:没事的,不用送了,常联系,还会再相聚的??......d.又过半个月,另外一个成员又要走了......很舍不得,说:没事的,缘分使我们相聚在一起,常联系!.....就这样,相聚、分离、相聚、分离.......反复交替的执行着,开心、难过...... 人生中经历过无数个相聚分离,未来的日子里这种场景还会不端的出现,在这种情况出现概率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坦然面对,分离也不要难过,总有相聚的时候;相聚也不要过于开心,因为你要想到总有分离的时候,所以大家好好珍惜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就好了,让人生的每一刻都精彩万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86 次阅读|1 个评论
巧妙利用CO2的绿色化学和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
华明 2010-3-28 04:19
本文的题目有点怪异,我也是写完了第一部分才想到第二部分,凑合一下勉强算篇文章。【如果是沿着SCI计量学的思维,大概该分成两篇才合算。】 在美国化学与工程杂志上看到两个关于CO2实验的新闻。【1】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编译这个新闻报道的部分内容,附加上一点点个人对普通化学的认识。 这两个实验看上去确实是非常的巧妙,利用CO2溶解于水之后的弱酸性,便可以巧妙地调控溶剂的亲水性和疏水性。这种最新的有用的实验应该是非常好的化学教学材料,化学老师们一定不要错过。 第一个实验中,【2】 N,N,N'-tributyl pentamidine 【R-C(NR2)=NR, R=丁基, 这里简写为TBPA】是一种有机溶剂,它和己烷一样不溶解于水,都可以用来提炼豆油(不溶于水)。不过,和纯粹的碳氢化合物己烷(C6H14)不同,amidine 类(脒, http://baike.baidu.com/view/880678.htm )有机物具有一定的碱性,含有孤对电子的那个氮原子在酸溶液中容易质子化。在体系中加入二氧化碳与水,就是碳酸了,碳酸电离出来的质子就会和脒基上的氮原子结合,这样就形成了盐溶液了,整个体系就可以溶解于水中;要是把二氧化碳去掉,原有的酸碱平衡被打破了,TBPA又成了中性的有机分子,由于不溶于水,就可以分离出来,继续利用,有点象是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 也就是说,整个过程之后,豆油,TBPA和水三者都分开了。TBPA替代了己烷也免去蒸馏的过程,确实是够绿色的。 第二个实验的原理很相似。【3】为了把溶解于水的有机物分开,传统的方法是加入大量的盐(NaCl)较低有机物的溶解度。而现在报道的方法是在有机物和水的溶液中加入中性的diamine 【R2N-(CH2)4-NR2】, 然后加入二氧化碳,同上,酸碱(碳酸和有机胺)反应产生了盐溶液,有机物(上面图示的是4-氢呋喃)的溶解度降低,就可以先分离出去。 在写完上面那些内容之后,忽然想起了近年热传的一系列具有治疗老年痴呆症潜力的分子含有的官能团(药物研发中称那个最重要的官能团为WAR-HEAR),它和上面提起的脒分子很象。那些分子在实验中被发现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能够抑制一种叫做BACE1的蛋白酶的活性.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CE 现有假说和一些动物实验结果认为,如果抑制了BACE1的活性,就可能在临床上治疗老年痴呆症 。【4】 下面图示为一个最近发表的小分子药物专利 http://www.freepatentsonline.com/7452885.pdf 及有关的晶体结构 http://www.pdb.org/pdb/explore/explore.do?structureId=3INF 那个结构非常有趣,它显示小分子和蛋白酶的关键作用就是2个带一点正电荷的氮原子和2个带负电的天冬氨酸残基(ASP)上的 CO2 - 之间形成的氢键。弱酸和弱碱形成稳定的盐桥,【这一点在本质上和前面的实验利用CO2的性质分离不同溶解度的物质是相同的】从而抑制着BACE1水解APP蛋白产生多肽beta-amolid, 而过多的beta-amolid在大脑内可能集聚而致病。不过,这类小分子药物先导化合物距离成为病人能用的药物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参考资料: 【1】 http://pubs.acs.org/cen/news/88/i11/8811news4.html 【2】 http://www.rsc.org/publishing/journals/GC/article.asp?doi=b926885e (Green Chem, DOI:10.1039/b926885e) A solvent having switchable hydrophilicity 【3】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23300974/abstract?CRETRY=1SRETRY=0 ( ChemSusChem, DOI: 10.1002/cssc.201000001) Switchable Water: Aqueous Solutions of Switchable Ionic Strength 【4】 http://www.alz.org/alzheimers_disease_what_is_alzheimers.asp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5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合物法——一条新的气体分离方式
Baicai28 2010-3-25 17:17
水合物的形成分解是一种很奇妙的化学现象,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水分子之间由于氢键的作用,能将小分子气体包裹于一个笼型结构中,而且,在特定条件下,对小分子气体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也就是说某一个小分子气体能够包裹于其中,而其他的则不可以,这就是说,可以利用形成水合物法来分离轻质气体。 事实上,在石化、天然气以及环保领域,存在着 大量 气体分离的情况,传统的方法主要有深冷分离,化学吸附,变压吸附,膜分离等。这几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比如说深冷分离,投资高,能耗大,条件较为苛刻,化学吸附的吸附溶剂有易降解,造成设备腐蚀的问题,变压吸附投资大,能耗高,膜分离存在稳定性差,处理能力有限等问题。相比于其他分离方法,水合物法有以下优点: (1)操作条件温和,节约制冷能量; (2)分离前后压差小,节约增压能量; (3)工艺简单,过程没原料损失。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81 次阅读|2 个评论
北京中药所向云南学习新的青蒿素提取工艺
twsliu 2010-2-27 23:08
从中医药传统文献中发现青蒿作用,到获得稳定有效的青蒿提取物,再从这一提取物中分离出发挥药效作用的化学组分,这是研发天然药物的常规思路和做法。 不可否认,五二三项目为中药所发掘青蒿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青蒿素造福人类奠定了基础,因为中药所在青蒿素上的所有工作是从1969年参加五二三项目之后开始的。 1970 年中药所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整理文献和选择性筛选,取得青蒿乙醚提取物 60 ~ 80% 抑制率效果,但不稳定(也可以认为使用的时北方青蒿的缘故),是后来工作的启发和基础; 1971 年新组成的屠呦呦课题组获得青蒿乙醚提取物 100% 稳定效果; 1972 年中药所的青蒿提取物 30 例临床试验成功和从提取物中分离出晶体,以及山东用本地黄花蒿取得与中药所的同样效果,对后来的工作有所启发; 1973 年云南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从当地大头黄花蒿中分离出青蒿素晶体,山东也独立地获得青蒿素晶体,而中药所使用自己的青蒿素 II 做临床试验出现问题; 1974 年山东使用黄花蒿素结晶片治疗间日疟效果良好;云南药物所发明汽油溶剂法,并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使用自己的青蒿素用药临床试验结果良好;中药所学习云南提取工艺和采购重庆青蒿提取青蒿素,准备青蒿素结构的鉴定。 总之,不断受到前人的启发和发展研究正是五二三项目组织形式的特点和优势,实际上北京、山东和云南三家分别独立地利用本地青蒿从中发现和分离出青蒿素,而山东和云南在青蒿素的临床试验中取得的结果要好于中药所。 在 19745 年 11 月五二三会议文集中,中药所报告《中药青蒿的抗疟研究》中第五页提取方法的研究里列出的分离方法如下: 1. 青蒿乙醚提取物浓缩,用 2% NaOH 除去酸性部分,将中性部分经聚酰胺拌匀,用 47% 乙醇渗滤(或浸泡),渗滤液减压浓缩,用乙醚提取,得醚浸膏供硅胶柱层析用。 2. 青蒿 47% 乙醇提取液冷浸或渗滤,低于 700 减压浓缩至三分之一体积时,用乙醚提取,乙醚提取物用 2% NaOH 除去酸性部分,得中性部分供硅胶层析用。 硅胶柱层析,将 1 或 2 浸膏经硅胶柱层析,用乙酸乙酯 - 石油醚冲洗,先后除去蜡状物、油状物及青蒿素 I 结晶后,即地青蒿素 II 结晶。 而以后学习云南药物所的经验,进一步探索改为第三种工艺,操作较方便,可以不用柱层析,而利用渗滤装置进行,生产周期短,成本也较低。 3. 青蒿溶剂汽油提取液(冷浸或渗滤),减压浓缩浸膏,加 95% 乙醇除去不溶物。溶解部分减压浓缩成浸膏,加等量硅胶拌匀,装入预先加有二倍量硅胶的渗滤桶中,先用石油醚冲洗,再用 5% 乙酸乙酯 - 石油醚冲洗即可得青蒿素 II 结晶。 由此,不同的提取工艺,是否对中药所的青蒿素II临床试验产生不良影响?也正是在五二三项目整体管理和协调下,中药所学习了云南经验并从重庆采购青蒿,重新制备青蒿素,由此再从1975年开展青蒿素II的新的临床试验和与其他单位合作鉴定青蒿素的结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死亡
likesun 2010-2-23 13:41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大大小小的离别。 最终,死亡,使天下归一。 分离是早晚的事情,离别是必然的。
个人分类: 杂谈|2814 次阅读|2 个评论
离绪
firepear 2009-6-28 11:43
屋子是乱的,地板上是许多曾相伴一时的书,可屋子是变空了,空这个词是界定人的,因为杂物再多,没有 人的话,都可以叫空无一人。 再见是简短的,正因为这两个字太短,那说不出的只能在心中,和每个回忆都发生一次共振。 转身是轻松的,类似于以往,一直不愿为情绪左右,轻吸一口气,胸口有些凉,只是不愿抬头。 散在各处小东西们,象棋、毽子、口杯...更像是音符,演奏着说不出的离绪。 痛苦分享可以减半,快乐分享可以加倍,毕竟都是片刻;而思绪,只在人与人之间牵着,无论多久。
个人分类: 区分系列|3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角七号——温婉的台湾爱情电影
qqyang 2008-10-18 01:52
早前就听说《海角七号》成为台湾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电影,某痴心影迷在电影院连看18次。这样的噱头实在不招人喜欢,显得宣传意味太浓,太假牙。然而听说该片继拿下日本亚洲海洋影展首奖后,又荣获2008第二十八届夏威夷影展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这么一来,好像还是值得看看的。 《海角七号》是部很台湾本土风格的电影,台湾南部城市的街道,闽南语的对话,以及漂亮安宁的海岸,有强烈的台湾风味。看的时候还是不免有些失望,果然是不能对事物抱有太多的期待。电影讲述了两个故事,两段相隔60年却有相似有交集的爱情。日本女孩友子因协助举办音乐会而留在台湾恒春监督当地排练工作。一支由老人、孩子、邮差(阿嘉)、推销员组成的杂牌乐队,从一片混乱到演奏当天的精彩火爆,中间夹杂了很多故事,和一段爱情。友子爱上推销员阿嘉,并发现了他扣留下的7封日本寄到海角七号给一个也叫友子的女孩的情书。在小友子的坚持下,阿嘉把信送到了老友子手上,而他们俩,也因为自己对爱情的坚持而最终在一起。 很温婉的爱情片。看的时候觉得平常,回味起来确实有不少片段拍得很好看很可爱:80岁的老爷子摩托车开得飞快,潇洒但其实根本老到看不到路了;推销员孜孜不倦地推销着叫做马拉桑的米酒,把原住民的米酒重新包装,准备打入国际市场,千年传统全新感受,听他一遍又一遍充满自信地推销,真的很可爱;名叫大大的小女生在教堂为做礼拜的人弹琴的时候捣乱,在电梯里塞着耳塞自顾地唱喔爱你爱到不怕死,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喔爱你爱到不怕死baby,爱你请你让我疯狂一次,很好听的歌。操着闽南语的每个人都显得可爱质朴,仿佛生活在离今生很远的地带。他们不是没有烦恼没有忧伤,但最终还是因为共同的努力和谅解,收获了安宁和幸福。音乐也很美,再加上用日语读出的优美的情书对白,听不懂日语的我看着字幕的翻译都觉得充满了美感。 我想这部片子之所以获奖,一是因为它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格,也反映了台湾南部的风土人情。片中对每个人心态的描写很细腻,年轻邮差的敷衍过日,小女孩大大乖巧外表下的古灵精怪,推销员的辛勤工作,一副现实生活的写照。然而那些美好的海岸线,以及在日落时分的演出,以及各种民乐演奏出的歌曲以及中日语合唱的《野玫瑰》,都有着很强烈的煽动性。这样真实和细腻的感情,是它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吧。 我会假装你忘了我,假装你将我的信件,像候鸟一般从记忆中迁徙,假装你已走过寒冬迎接春天,我会假装一直到自以为一切都是真的,然后祝你一生永远幸福。第七封情书,多美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封寄不出的情书。可是,能相信这样单纯的爱情,挺好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