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古人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与关于商代文明的争议
热度 1 bqzhu 2017-12-21 16:28
近年来中国科技考古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科大与北大的人文学院是研究的主要力量。科大建立了科技考古院重点实验室。C-14、K-Ar、U系、热释光等年龄测定方法,以及铅锶碳氧氮等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示踪方法已广泛用于 生命遗体与 文物断代,人类迁居路径与活动范围,资源与制品来源及输送路经,农耕文化的发展等等方面研究。近来已在中国考古学会下成立了新兴技术考古专业委员会。今年12月16日在厦门大学召开了第三届年会,交流了大量一带一路的科技考古研究成果。 主任委员金正耀教授总结说:“ 科技考古讲中国故事潜力无限 ; 新技术的探索将使科技考古活力无限 ; 科技力量助推中国考古走向世界中心舞台前途无限 。” 近来国际上有两个关于中国科技考古的研究热点,一个是大洪水与夏王朝的建立;另一个是商代青铜器的资源来源。后一个主题涉及到与孙卫东教授的争议。 孙卫东是科大地化系的高才生,原我所研究员,是近十年来地球化学界最活跃的人物之一,在许多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但他涉及科技考古国内外发表一些文章后,在国内外学术刋物,会议和网上各方的批评,有相同观点的说他是剽窃他人成果,反对的说他是出卖祖宗,汉奸,成为众矢之敌。他的主要学术观点是认为商代以来的中华文明是从古埃及传来的。对孙的批判已两年多了,但还在继续发酵。剑桥大学 等许多 学者已联名写了重量级文章批评孙,快要发表。孙虽然犯了大错,但推动了学术争鸣,推动了中国考古界对埃及等一带一路的国家的科技考古,是好事。 孙卫东现象为何引起考古界和大众的关注,是因为涉及捍卫中华文明的大事。近三十年来中华文明的地位在国际学术界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是从 DNA 鉴定 说中国人的祖先是东非人或欧洲人。因此国家基金会大力资助古人类源头的研究,现已有充分的证据说明中国人的祖先是湖南道县人。因此 我 们也不要说祖先是北京周口店人。我在 2001发表的 “ 地球化学省与地球化学边界 ” 一书中曾指出: “ 古人活动遗址离华北辽胶、华北 -扬子与华夏-扬子地球化学边界竟也是如此的近,使人感到惊奇。 ” ………… “ 中国大陆资源、环境的综合效应制约着人类起源、进化与文明的发展;物质组成、同位素组成是天体、地球、生命与人类演化的最基本的 “ 基因 ” ,地球化学边界则是最基本的 “ 基因线 ” 。一些人类学者从基因观点出发认为中国人类祖先来自于非洲,从地球化学角度看似乎是不能接受的 ” 。现在确定的中华人类祖先在道县乐福堂乡严格位于华夏 -扬子地球化学边界。我从铅同位素角度的预见是正确的。 二是说商代以来的中华文明是古埃及传来的,甚至说汉人是埃及人 后裔 。这就是西方一些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要振兴中华,必须振兴捍卫中华文明。因此必须有更多的高科技投入一带一路的考古。唱响东方人眼中的一带一路。 对商代文明起源的争议是来自商代青铜器的高放射成因铅的发现和资源来源的争议。 90年代商代青铜器的高放射成因铅组成被金正耀、彭子成等人测定,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于夏代和周以后的青铜器,后者完全可与现在存在铅锌矿床相匹配。而具有前者高放射成因铅特征的铅锌矿床恰十分罕见。当时有两个人找我来讨论这问题,一个是金正耀,一个是德国马普的埃及物理学家Egrich,因为埃及同时期文物也存在同样的现象。青铜器的铅含量普遍在3%一25%,因此铅同位素组成完全是由加进去的铅所决定。商代青铜器的铜同位素组成测定表明铜料用的是自然铜,而自然铜的铅含量是ppm级。埃及的锡矿床报导具高放射成因铅,孙卫东根据这些资料认为商代青铜器来自埃及。但锡矿中铅含量同样较低在百ppm级,对青铜器铅同位素组成的贡献同样很小。根据滇东北存在多个含高放射成因铅的MVT铅锌矿,以及大量的自然铜矿床,我认为商代青铜器来自滇东北的可能性最大。这种观点在环印度洋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也得到多数学者的赞同。 商代青铜器高放射铅研究的主要贡献者是金正耀,但他写文章投 Nature不能被接受。而孙卫东没有做什么工作,写文章恰能被Nature恰可以发表,其原因是来源解释能迎合西方一些占主导地位学者的口味。在古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史问题上,一些中国学者为了能在国外SCI刋物上尽快发表文章盲目追随西方学者的观点而忘了祖宗。在其它研究领域内也同样存在这一现象。中国必须要有有自主话语权国际刋物。在评价研究成果学术水平上不能完全看有高引用率的SCI刋物上发表文章。可以说有源创新的研究成果是极难在高引用率的SCI刋物上发表。 孙卫东是有才华的人才,但治学不严,爱在各种场合扬名出风头。这是他的毛病。现在的学术风气和评价体系也滋长了年轻人的这种坏毛病。科学无国界,但发文还是要有政治、道德底线。 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年会 含高放射成因Pb的商代青铜器 滇东北的高放射成因铅矿与自然铜矿分布 中国古代铜、铅、锡资源的输送路径
个人分类: 资源能源|1051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科学一起穿越历史的隧道
热度 1 kejidaobao 2015-7-3 15:37
“穿越”是时下流行词汇之一。各种“穿越神剧”纷纷上映,在引发收视热潮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争议。如果我们分析“神剧”走红的原因,人们希望回到过去、置身历史的心态肯定是其中之一。娱乐化的“神剧”并不能带着我们回到真实的历史中,但是科学却可以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去了解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前世界的模样。 人类的起源毫无疑问是目前科学界最大的谜团之一。一个世纪以来古人类学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时至今日他们还没有找到问题的最终答案,但他们还是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并借助于不断发现的新化石将研究推向深入,同时将跨越数百万年的宏大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此前科学家一直认为出现在距今230万年前的“能人”(Homo ha⁃bilis)是最早的人属生物,而后来发现的“鲁道夫人”(Homo rudolfensis)被认为可能与“能人”平行存在,但是最近的一项发现却可能会将人属生物出现的时间大大提前。以美国内华达大学的BrianVillmoare为首的研究小组发现人属生物可能在距今28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相关成果发表在3 月5 日出版的 Science Express 上(3月5日果壳网)。 研究人员在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雷迪—吉拉尔鲁地区发现了一块下颌残段,并根据出土层位判断这块化石埋藏年代在距今280~275万年之间。在对化石进行后期分析后,他们发现这块化石并不属于“能人”或者“鲁道夫人”,也就是说属于一个未知的全新物种。这个物种,很有可能就是人属生物的始祖,正如Brian Villmoare 所说:“它或许就是能人的祖先”。研究人员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发现更多的化石材料来证明这个物种真的曾经存在并且是今天人类的最早祖先。也许发现新证据的过程会很艰难,但是古人类学已经展现出了自身巨大的魅力,毕竟了解祖先的起源这一问题对人类来说有着永恒的吸引力。 人类在分类学上是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的生物,因此我们在关注人类起源的同时,也想求索人类最早的本源即地球上最早的动物出现在何时,当然这是一个比人类起源大得多的时间尺度。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朱茂炎 领导的研究小组3 月9 日在 PNAS 上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在中国贵州省“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一枚历史已达6亿年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最早且可信的原始动物实体化石(3月11日新华网)。 此次发现的原始海绵被命名为“贵州始杯海绵”,化石保存在白云质磷块岩中。研究人员使用化学溶蚀法将白云质围岩(围岩是某种地壳物质周围的岩石)剥离后得到了完整的化石标本,然后使用三维无损成像法,在不破坏化石的前提下观察了它的三维结构。 海绵动物是整个动物界中最原始的类群,它们没有真正的组织和器官,只有分化的细胞。虽然该化石的体积只有2~3 mm 3 ,但却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学价值,因为此前发现的可靠海绵化石是寒武纪早期的海绵骨针化石,距今约5.3亿年历史,因此本次发现把海绵动物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7000万年。正如朱茂炎研究员所说:“这一发现将消除学界对6亿年前地球上是否出现动物的疑问”。 古生物学的研究帮助我们去认识曾经的生命世界,将生命的历程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在现代科学高度分工完成之前,与古生物学研究如影随形的就是地质学的研究。即使在今天,二者也是紧密相连。地质学研究让我们对过去生物的生存环境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在人类迈出地球这个生命的摇篮之后,科学家进行地质学研究的脚步也迈向了地球以外的空间。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这是1976年以后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软着陆,中国由此成为第3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在月面成功着陆后,着陆器和月球车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活动,收集了大量的月球地质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挪威奥斯陆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于3月12日联合在 Science 上发表论文,报告了相关成果(3月14日科学网)。 月球车搭载了可探测地下约400 m深度的测月雷达,这也是人类探月任务首次使用测月雷达。测月雷达的数据显示,嫦娥三号着陆区表面下至少分为9 层结构,这表明在那里曾有多个地质学过程发生。项目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肖龙就表示:“嫦娥三号着陆区经历的火山事件和撞击改造及空间风化事件异常复杂,需要科学家重新思考月球的火山地质与热演化历史。”研究人员同时指出,这次报告的只是初步成果,但这些发现与以往着陆区的对比研究,将有助了解不同区域表层月壤的厚度和性质等特征,可为嫦娥五号采样点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Albert Einstein 于1915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从而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时空的认识,并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革命之一。为了纪念这一理论诞生100周年, Science 在3月6日出版了一期专刊,其中包括新闻报道和评述在内共有8篇文章(3月6日 Science )。有了广义相对论,科学家开始真正理解宇宙的许多性质,并且可以研究宇宙深处星系的形成与演化。这些星系发出的光,穿越浩渺的宇宙空间,经过100亿年的时间才被我们看到,而这个巨大的时空尺度也是我们目前所能穿越历史隧道的极限。 Albert Einstein在1936年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永恒的奥秘就在于它能够被理解”。科学,正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最有力的工具。我们跟随科学,可以穿越历史的隧道,去窥视生命的沉浮和宇宙的变迁,并将最终折服于世界的神奇和瑰丽。 文/鞠强 (责任编辑 李娜)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7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岩穴居所 2008-12-23 08:11
taodeng 2014-2-9 22:33
福建 三明 岩前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三明地区发育的石灰岩孤峰上,时代为距今20万年左右。在遗址区发现了石制品近百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与刮削器等,同时还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在这里还发现了世界上罕见的早期人工石铺地面遗迹,石铺面揭露面积约120平方米。万寿岩遗址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2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匼河遗址 2008-09-27 10:05
taodeng 2014-2-7 23:40
山西 芮城 风陵渡 一到风陵渡,立刻想到郭襄风雪夜在黄河岸边听人讲起杨过的场景,尽管那只是金庸的虚构。黄河还是黄河,而风陵渡徒有个据说老到黄帝战蚩尤时的名字,所见不过是杂乱的水泥房子。匼河遗址却真是相当古老,出土的石制品有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和球状器等。有观点认为匼河文化介于西侯度和丁村之间,其年龄距今约100万年。 遗址 沙棘 蝴蝶 秋虫 黄土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3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远古家园 2008-09-17 08:26
taodeng 2014-2-7 23:38
陕西 大荔 段家 当二十万年前的大荔人生活在这里的时候,河水还是相当的汹涌。然而,现在的农家连饮水都常常有困难,怪不得他们将一股小小泉水流出的地方称为甜水沟。大荔人的头骨化石就发现于甜水沟洛河第三级阶地的砂砾层中,还同时出土了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他代表一个不足三十岁的男性,其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 引黄渡槽 化石层位 塬面农田 洛河谷地 厚土人家 悬崖耕种 酸枣熟了 枝上蜗牛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生命的切片 基因图谱
crossludo 2012-9-28 16:38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用来自丹尼索瓦洞穴的一块小指骨,还原出一个古人类小女孩完整的基因组。 图示:生命的切片。从丹尼索瓦洞穴里的一块小指骨中可以找出完整的基因组。图片来源:马克思•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 这是一个惊人的科技壮举:一个国际科学团队运用“扩增单链DNA”的新方法对一位古代西伯利亚女孩的基因组进行了超过31倍覆盖率的测序。因为测序结果非常完整,研究者可以将这个古代基因组的信息细化到与现代人类基因组一样的精确度,比如知道这个女孩有着棕色的眼睛,头发和皮肤。“没有人能想到我们能获得如此高质量的古代人类基因组”,位于德国莱比锡的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的博士后马蒂亚斯•迈耶(Matthias Meyer)说道,“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对这个数据感到震惊”。 测序结果的精确性让研究团队得以直接将这个5万年前生活在丹尼索瓦洞穴(Denisova Cave)的女孩与智人(现代人类的学名)的细胞核基因组进行比较,从而得到一个“几乎完整”的少数基因变化的目录,正是这种基因变化使我们与尼安德特人的近亲——丹尼索瓦人有所不同。团队领导者、研究所的古人类遗传学家斯万•帕博(Svante Pbo)称:“这是一份成为智人的基因配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份高分辨率的基因组意味着:尽管我们拥有来自尼安德特人等古人类的几百块标本,我们在遗传学上却更了解仅仅发现了一块小指骨和两颗牙齿的丹尼索瓦人。研究团队证实丹尼索瓦人与我们的祖先有过交配,并且发现丹尼索瓦人遗传多样性极低,这表明随着现代人类数量的增长,他们本来就不多的人口越发稀少了。“迈耶和同事们掀起了古代DNA研究领域的又一次革命”,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贝丝•夏皮罗(Beth Shapiro,非该研究团队成员)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进化遗传学家莎拉•提史科夫(Sarah Tishkoff)也赞成道:“这一定会使DNA研究领域迎来一个新的篇章”。 帕博的团队首次震惊古代DNA研究领域是在2010年5月,他们当时报道了由三个尼安德特人的样本构建的复合细胞核基因组的低覆盖度序列(平均覆盖度为1.3倍)。他们发现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中有1%到4%的DNA也属于欧洲和亚洲人,但没有与非洲人相符的,他们还得出智人和尼安德特人有过少数杂交的结论。 短短7个月后,该团队又公布了从丹尼索瓦洞穴女孩小指骨中测得的细胞核基因组,平均为1.9倍覆盖率。他们发现,尽管洞穴中也有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骨头,但她既不是尼安德特人也不是智人,而是一个被他们称为丹尼索瓦的新种群。研究团队在一些东南亚的海岛居民中发现了“丹尼索瓦人DNA”,并推断他们的祖先可能在亚洲与杰尼索瓦人的祖先有过杂交。 但是因为这些基因组质量太差,所以不足以产生可靠的基因差异目录。部分原因是由于古代DNA并不完整,并且从骨骼中提取出来后大多数DNA都会降解为单链。 迈耶的创举在于发明了从单链DNA开始测序的新方法,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双链DNA。通过将特殊的分子结合到单链的末端,使古代DNA在酶拷贝其序列时能够保持不变。于是从不足10毫克的女孩手指骨样本中,测序得到的丹尼索瓦人DNA增加了6到22倍,让研究人员得以覆盖基因组中99.9%的可标记核苷酸位点至少1次,而超过92%的位点至少被覆盖了20次,从而能够可靠地识别基因位点。在31个基因拷贝中,大约有一半来自女孩的母亲,另一半来自她的父亲,产生了一个“与近代人类基因组同等质量”的基因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古人类学家约翰霍克(John Hawks,未参与该项研究)说道。 现在,这个古代基因组就变得很明确了:迈耶和同事们首次测得丹尼索瓦人跟现代人类一样有23对染色体,而不像黑猩猩那样有24对。通过比对丹尼索瓦人和现代人类基因参照组并统计突变数量,研究人员计算出丹尼索瓦人和现代人类最终于17万年到70万年之前分化出来。 研究人员同时通过估计不同基因谱系的年龄,以及该女孩从父母处分别获得的染色体的差异数,估算出了古代丹尼索瓦人的人口规模。他们发现丹尼索瓦人本来就极低的遗传多样性在40万年前变得更低,说明当时他们的人口数量很少。与之相反,我们祖先的人口数量在他们迁离非洲前明显翻了一番。 研究团队同时计算了丹尼索瓦人和黑猩猩之间的基因组差异数,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比起智人与黑猩猩之间的更小。尽管只对时间进行了初步的估计,但仍可以发现这个女孩的谱系积累突变的时间较短,而“进化的缺失环节”表明她大约死于8万年前,哈佛大学人口遗传学家大卫•瑞驰(David Reich)说道。8万年是人们首次直接从化石基因组中测得的年代,倘若这个日期是可靠的,那么它可能比同时发现了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的地层(粗略估计为3万年到5万年)还要久远很多。 研究团队称新的基因组证实了他们之前的发现,表明巴布亚新几内亚现存人类的基因组中有3%来自丹尼索瓦人,而中国大陆的汉族和傣族中只有少量的丹尼索瓦人DNA。此外,他们还确定了巴布亚人的丹尼索瓦人DNA大多位于常染色体(通常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而不是X染色体(通常两条都来自母方)上。瑞驰说:这种神奇的模式表明了几种可能的场景,包括男性丹尼索瓦人与女性智人杂交,或者这两个种族在基因上不兼容,由于自然选择而清除了一些X染色体。 新的基因组同时带来了一个奇怪的结果。通过利用详细的丹尼索瓦人基因组来了解他们的近亲尼安德特人的情况,研究人员发现今天的东亚人比欧洲人拥有更多尼安德特人的DNA。但是尼安德特人的化石大多来自欧洲;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理查德•克雷(Richard Klein)称这个结果为“异乎寻常的”。 最令帕博兴奋的是不同种族之间“近乎完整的”基因差异目录。其中包括了智人在过去10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发生改变的111 812个单核苷酸。其中,有八个位于与神经系统构架相关的基因中,包括参与轴突和树突生长的基因,以及一个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有一个基因由与语言障碍相关的FOXP2基因调控,帕博对此基因的改变尤为感兴趣。这个“推测非常诱人,即突触传递的关键部分在智人中可能出现了改变”,研究团队写道。同时,有34个基因与人类疾病相关。这张列表指出了一些可明显用于研究基因表达的候选基因。“最酷的事情是这份清单并不是非常庞大”,帕博说,“我们团队和其他人很可能在未来的十年或二十年内就能分析完其中的大多数基因”。 回到德国的莱比锡,研究人员的情绪也非常高昂,因为他们重新用“马蒂亚斯方法”(Matthias's method)测验了化石标本。帕博名单上的第一项就是尼安德特人的骨骼样本,他希望能产生一个可以与丹尼索瓦小女孩相媲美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
个人分类: 博览视界|139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雪爪鸿泥 吉光片羽 泥河湾遗址群考古或证人类新起源
crossludo 2012-8-25 16:08
泥河湾遗址群考古或证人类新起源 泥河湾小长梁遗址。资料照片 坐西向东,马圈沟遗址开掘剖面峰削壁立,200万年历史如云烟过眼。 致力于旧石器古人类研究的基层文保工作者成胜泉站在这座高逾五米的剖面下,手指沿着青灰色的“泥河湾层”缓慢划过,“这是第四纪标准地层。”细腻的泥屑泛起,每一点人类的遗迹都隐藏在这漫长的时间旷野里,雪爪鸿泥,吉光片羽。 在他周边的100平方米内,曾发掘出石器、化石1700多件。 在他周边的一公里内,发现了距今200万年的人类遗迹,对亚洲人类的起源与演化,提出新的命题。 在他周边的两千平方公里内,遍布着150多处早期人类遗址,其中40处达百万年以上。密度中国仅有,世所罕见。 这是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一个记录了东方人类起源、演变过程的天然博物馆,一个有着百年发掘史却仍是国际学术争论热点的“考古圣地”。这些发现使一些学者相信,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 文明之源:人类也可能从中国泥河湾走来 马圈沟第三文化层的开掘剖面下,野草稀疏。200万年前的某天,我们的祖先在这里饕餮了猛犸象之后,心满意足地放下了“餐叉”。 “餐叉”的科学称谓是“刮削器”,旧石器时代的进食工具之一。“出土时,恰恰有一件刮削器在大象的肋骨化石上。”这个结果让当时包括成胜泉在内的所有考古专家兴奋不已,一个鲜活的史前进餐场面呼之欲出。 在泥河湾马圈沟遗址,已发掘的一、二、三文化层两面相对,四至七文化层从上而下层层深入,剖面上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距离达13米之高。2001年发掘时,第三文化层的探方内散落着以象的骨骼为主,间有石制品、动物遗骨的遗物密集分布区域。骨骼分布集中而无序,在它们之间,散落着石核、石片、刮削器等工具。另三件用来制造“餐具”的石锤散落在外围。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在多数动物的遗骨上都有十分清晰的被古人类砍砸和刮削的痕迹。 像一封写给未来的书信,语气恳切,信息明确:我们在这里。 “这封信”告诉人们,这里是东方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是东北亚先民漫长演化征途的出发地。相对于被称作人类摇篮的东非奥杜维峡谷,这里的价值和地位,毫不逊色。 在此之前,距今136万年的泥河湾小长梁遗址曾因出土过加工技术精细、进步的“细小石器”,引发了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院士的大胆推断:“泥河湾地层才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而马圈沟遗址发掘后,将人类在东北亚存在的事实推演至200万年前左右。当前学界还有学者认为,泥河湾尚可以发现更早的人类遗迹。 “这已经证明了这个时期人的存在,找到猿人化石也只是时间问题。”终生致力于泥河湾考古研究、中科院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卫奇认为,虽然发现猿人化石“可遇不可求”,但他仍对此充满信心:“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对世界考古界的一大贡献。同样,泥河湾人的发现将是本世纪中国对世界考古界的一大贡献。” 文脉延续:人类演化的全记录 穿过阳原县东井集镇一直向西,一条干枯的河床将人们引向旧石器中期的人类文化遗址,侯家窑。这是一处大型旷野遗址,在山西境内的部分,被称为许家窑。 脚下这条被称作“梨益沟”的河床,10万年前水流丰沛。“侯家窑人”在这里饮水完毕,挥动着打制的石球飞索猎马。 19件人类头骨化石和1000余枚直径从八九厘米到20厘米不等的石球曾在这里出土。前者是泥河湾遗址群的首次出土,后者在数量上居世界同期遗址第一位。 侯家窑呈现出泥河湾遗址的典型性——方圆极小的范围内隐藏着大量的、密集的文化遗存。“当时发掘出的马牙(化石)太多了,已经不论个数了,论斤。”成胜泉说。 这也带来了泥河湾考古发掘的特点——对同一遗址的发掘广义上会持续几十年,次数多、时间跨度大。侯家窑的首次发掘是在1976年,由贾兰坡、卫奇主持,最近一次是2006年—2007年。现有的挖掘剖面正前方留下了一条“探沟”,末端已经出现了青灰色的泥石湾层。即将到来的9月份,成胜泉新的开掘工作将从这里开始。 包括侯家窑在内,150余座遗址在历史年代的链条上环环相扣,延绵不绝:200万年前的马圈沟遗址、136万年前的小长梁遗址,100万年前的东谷坨、霍家地、许家坡、岑家湾遗址,78万年前的马梁遗址、10万年前的侯家窑、板井子、雀儿沟遗址,2.8万年前的新庙庄遗址,1万年前的虎头梁、油房遗址,5000年前的姜家梁墓葬群。延续不断的人类史前历史隐藏在60公里长的泥河湾古盆地内,大象无形。 旧石器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这样评价:“从早期简单古朴的打制石器、狩猎者食用后残留的动物骨骼,到1万多年前精美的细石器、装饰品、有结构的灶膛和北方最早的陶片等,泥河湾记录了早期东方人类文化与技术演变的各个环节。” 站在小长梁遗址纵观整个泥河湾盆地,这段评价变得更加具象化。青灰色的泥河湾地层在山梁间数里绵亘,一卷史册徐徐打开。200多万年前至5000年前古人类狩猎、用火、采集、进食全过程,200万年前的“第一餐”、10万年前的飞索猎马、1万年前的陶器制造、5000年前的农业生产的场景依次铺陈,人类起源、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从来没有叙述得如此清楚、直白。 “这是东北亚人类演化翔实的历史记录,是一部无字但又气势磅礴的史书。”高星说。 保护开发:不用力是失责,太用力是伤害 在卫奇位于泥河湾的家里,大大小小的石器布满书桌。每一块粗糙的原始石器,都配有一张制作精细的卡片,记载着编号、类型、层位、位置、高程、大小、重量。 在一张标示着“东谷坨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的石片上,记者看到了用笔画出的黑色箭头和红色圆点。卫奇解释:“箭头代表出土时向北的边角,红点代表出土时的最高点。”他认为,遗址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这样精细的记录,能还原每一块文物都回出土时的情况。 不只专家执著,在泥河湾,记者接触的每一位基层干部、群众都对各个遗址如数家珍。珍贵稀有的历史遗存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文化自豪感,“让世界认识泥河湾,让泥河湾走向世界”成为人们迫切的愿望,泥河湾保护和推广由此有了一种巨大的地方张力。 2001年,泥河湾遗址群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泥河湾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旧石器博物馆今年早些时候也在河北阳原落成并对外开放。现在,泥河湾正在积极申请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遗产。 在更大的视野下,形成一个统筹科考、挖掘、保护、合理利用的文化建设、旅游开发整体性规划,是泥河湾的当务之急。解决遗址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的矛盾,找到远古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发展的链接点,提升科研成果的产出和遗址的影响力,是学者、文保工作者、地方政府都关注的方向。 “实践证明,如果只谈保护,使其与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出现矛盾,这种保护是难以为继的。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应该思考的方向。但遗址公园不是游乐场,能不能建、怎么建应该有规划、论证和严格的程序。比如说,在核心保护区,是不能有任何与遗址保护无关的建筑的;在建设控制地带,建设项目也要有限制,以保持遗址的完整性和原始风貌,并防止地下可能的遗存被破坏。”高星认为。 “遗址目前最大的破坏来自自然的应力。”高星如是说,“裸露着的包含珍贵化石和文化遗存的地层堆积会随着时光流逝而不断坍塌、流失,尤其是在考古发掘后留下的陡直剖面上。在这样重要而又脆弱的部位,应该进行人为干预,比如建遮雨棚、排水槽等。但这种干预不能过度,不能修一个金碧辉煌的现代建筑,破坏了遗址的原貌。” 深知搭建遮挡的分寸难以把握,卫奇提出了一个方法论式的考古原则——“常年考察,有限开掘。”在书桌前,他握着一块百万年前的东谷坨石片,“不宜大规模挖掘,但每一次挖掘都要说明问题”。 不用力是失责,太用力是伤害。同样,记录了200万年人类演进史的泥河湾的未来,也握在这一代人的手中。
个人分类: 科研考古|2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走!让我们游遍地球!
duke01361 2012-5-3 23:32
如果有可能,我一定会在有生之年安排一次自驾环球旅行!算是对自己的一生作出个交待,而所游经的路线,和那留在泥土中的印迹,也就权当是在离开这个世界之时所画出的一个巨大的中文句号。因此,这样的旅游一定是一个圆形的轨迹! 走在这样的告别之旅,每每遇上路人,不论男女老少,我想我一定要向他们打招呼,告诉他们每个人都会像我这样准备告别大家,每个人的人生总会有需要中止的时候。于是,他们自此便平增了一些对生活的热爱!从此不再感到活着会有很多的困扰,彼此之间也不会发生很多的争执!更不用说战争! 从此,大家都喜欢彼此笑脸相待,而在遇到难事的时候,也总会有友情的手伸过来帮扶...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说白了只不过是一个基因组的携带者而已。没有人知道那些逝去者究竟会不会上了天堂或下了地域,当我们的基因组依然会被传递下去,我们依然在活着?当然,很多的时候,总会回归泥土,融入大地,还原为生命基因库的一条条DNA分子。科学家发现,这样的DNA分子会稳定地存在千年。之后,也许有那么一种可能,这样的DNA分子被当时的分子生物学家碰巧分离出来,用做古人类复原工程的材料。于是乎,我们在不经意间再次复活。 我们很难确认我们现实的灵魂会不会在那一瞬间重新回到那健美的肉体中,塑造千年不老的神话?
个人分类: My Ideas|8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云南发现万年前古人类"少数民族"种群
lxj6309 2012-3-29 19:51
 新华网云南频道3月28日电(记者 李怀岩 颜牛)中国和澳大利亚古人类研究者联合攻关的关于云南“ 马鹿洞人 ”的最新研究认为,这个兼具远古人类和现代人类的某些特征、兼有亚非欧人群交融特征的古人类种群的发现,佐证了东西方文化、人种、基因在早期就已有双向交流融合的说法,说明人类并不是在某一地区单独起源的,而是在不断迁徙、交融中演进的。   研究者认为,这个生活于万年前的类似“ 少数民族 ”人群的发现,可能是代表具有早期智人特征人群的最晚记录,与此同时表明现代人在东亚地区起源和演化要比先前所知的复杂很多,暗示现在断定现代人起源自非洲还是其他地区都为时尚早。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古人类 研究部主任吉学平告诉记者,“马鹿洞人”没有现代人的下巴,有巨大的臼齿。眉脊粗壮,十分醒目,左右眉脊间呈波状;眉额沟显著,在眉脊与额骨间,形成一条横向凹宽的沟;头骨较厚,最厚处为7毫米。   “马鹿洞人”最早也被称为“蒙自人”。1989年5月的一天,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郊的文澜镇采石场,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李福顺偶然发现一处动物骨骼化石遗址。   同年8月至9月间,经过10余天的抢救性发掘后,云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张兴永带领的团队收获颇丰:除了一具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之外,还有3件头骨化石碎片和人类下颌骨、牙齿化石,以及大量灰烬、烧红土、柴炭、烧骨炭、兽骨等各类化石。由于洞中发现了大量大型鹿类化石,考古队员将遗址命名为马鹿洞,在此曾经生活的古人类被命名为“ 马鹿洞人 ”。   据当时参与考古作业的现蒙自市文管所所长包震德回忆:“当时遗址呈倾斜袋状形,高7米、宽8米,经过发掘,发现文化层有数米厚。发掘至2米多处时,一个半球形的化石被清刷之后,一个完整的疑似人类头盖骨化石呈现在眼前,头盖骨两侧还有对称的人工钻孔。当时张教授很激动,他说‘这将是一项重大发现’。”   张兴永等专家发现,虽然在脑容量较大、头骨较长等方面的总体形态体现出晚期智人的特点,但“马鹿洞人”眉脊发达、头骨较厚且扁平,与更原始的早期智人有相同之处。张兴永等认为,“马鹿洞人”遗址时代距今1万年左右。根据遗址出土的工具来看,当时已有用鹿角磨成的角铲、角锥和石锤、手锤及石英石切割器等,使用痕迹明显,因而被定性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他们在山洞中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   不幸的是,张兴永因积劳成疾于1993年去世,之后“ 马鹿洞人 ”的研究陷入“尘封”,直到2008年中澳联合重启对“马鹿洞人”以及与其同期的广西“隆林人”的研究。   中澳学者测定得出结论,“马鹿洞人”生存于距今14500年至11500年间。采用与各地发现的智人数据比对分析等多种手段,他们认为“马鹿洞人”兼具远 古人类 和现代人类的某些特征,即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镶嵌特征,验证了张兴永等学者的观点。   但不同于张兴永认为镶嵌特征属群体中的个体差异现象,中澳科学家认为,镶嵌特征属于人类种群差异,或可能代表着一种过去未知的新的人群;虽然不能明确认为是古人类一种新的种群,但至少是同时代人类种群中的一支新的旁支或亚种,可喻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中的“ 少数民族 ”。   距今约1万年前,已是人类从狩猎采集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的时期。同为“马鹿洞人”研究项目中方组成员的吉学平表示,兼具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特征的“马鹿洞人”的存在表明,在古人类时代,现代人在东亚地区起源和演化要比先前所知的更为复杂,人类进化的多样性在那时就已存在。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介绍,目前学术界对人类起源阶段的划分,大致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黄慰文表示,目前有现代人起源于非洲还是亚洲的争论,但要注意地质和环境变迁的背景,亚非欧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同属一个大陆,在几万年至几百万年的历史中,人类的大范围迁移、融合必然存在。“马鹿洞人”为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更多依据,特别是目前呈现出迁移与交融方面的证据,这个发现本身很有意义。   “元谋人”“禄丰古猿”“马鹿洞人”……一次次关于古人类的考古发现,让世人的瞩目云南。黄慰文认为,从云南已经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及其所反映的文化遗物推测,云南应该还存在其他时期的古人类活动的痕迹,若能不断发掘出土新的人类化石,将不断补充、增添人类进化链条上的环节。   “但目前回答现代人是‘非洲起源’还是‘多地区起源’仍为时过早,因为这需要大量的证据。而古人类学界要做的,就是充分寻找化石证据,特别是利用好已经发现的人类化石资源,不断丰富人类进化图谱。”吉学平说。
个人分类: 科技普及|2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人起源之争
kejidaobao 2011-8-9 10:20
本刊记者/李 娜 现代人类起源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话题。最近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刊登的一篇名为“直立人可能与现代人没有共享过生活环境”的报道,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人类起源的关注。其实,现代人起源的争议已经长达数十年。 “近期出自非洲说”VS“多地区进化假说” 对于人类起源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已经基本达成统一:人类起源于非洲。但人类起源与现代人起源并非同一概念,人类起源指的是古猿在何时何地变成人;而现代人的起源则指的是人类进化史上的最新阶段——晚期智人(即最接近现代类型人的古人类)何时何地出现。 据《科学时报》2010年5月21日报道,1984年,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新智和两位国外古人类学家提出了现代人的多地区进化假说:现代类型的古人类起源于东亚、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的古人类,并不是仅限于非洲,各个地区的古人类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基因交流。 但1987年以来,分子生物学研究介入现代人起源的研究领域,形势突变。分子生物学抽样研究了当今人类的DNA,“以今推古”提出,大约20万年前在非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型人类,先是在非洲繁衍,然后在大约13万年前开始走出非洲,在亚洲和欧洲全面替代了“土著”人种,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至今广为人知的“近期出自非洲说”。 这两种观点显然是完全对立的。“近期出自非洲说”在国内很快得到普及,和“多地区进化假说”的争议也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争议形成以来,尤其是开始的前十年,“多地区进化假说”处境艰难。 认识在“斗争”中不断向前推进 两种学说的支持者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搜寻新的证据以支持各自观点,对问题的认识在彼此的“斗争”中也不断向前推进。 “斗争”聚焦于基因是否存在交流。1988年,为了回应“近期出自非洲说”,吴新智在《人类学学报》上发表论文,提出了基因交流的具体证据。他指出中国的古人类化石中,广东曲江马坝出土的头骨的眼眶呈圆形,其外侧下缘是锐的;广西柳江和四川资阳以及云南丽江出土的头骨的枕骨上都有一个椭圆形的发髻状隆起。这些结构在中国所有其他化石上都没有发现过,但却是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典型特征。因此,他推测马坝、柳江、资阳、丽江头骨上这些特殊的性状是欧洲尼安德特人基因向东流的结果。 但国外一些学者却提出非洲黑人也有发髻状隆起,他们和尼安德特人的头骨都是狭长的,主张头骨狭长引发发髻状隆起。 1998年起,几篇分析研究中国人基因的论文陆续发表于一些知名杂志,一致主张当代中国人都是约6万年前从非洲移民过来的后代,这些移民完全取代了原来生活在中国的化石人类。 1999年,德国遗传学家根据对尼安德特人DNA的分析,指出尼安德特人不可能与现代人发生杂交,得到广泛认同,这令“多地区进化假说”处境更加尴尬。 不过,2010年5月出现了重要转机。Science发表长篇论文证实,尼安德特人与现代型人类的祖先之间存在基因交流。研究者从尼安德特人的骨骼中提取DNA,分别与一个中国人、一个法国人、一个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以及两个非洲人进行比对,结果发现,尼安德特人分别与中国人、法国人的祖先存在基因交流。这也是分子生物学在现代人类起源问题上一次观念的“质变”。 中国人起源于哪里? 现代人起源的纷争在中国人起源问题上具有一致表现。2001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金力教授等人发表研究论文指出,中国人起源于非洲。 金力教授等是通过人类基因中的Y染色体的遗传特性来研究人类起源的。他们利用了3个古老的Y染色体上的SNP作为研究重点,即M89、M130和YAP,它们都是在M168突变型的基础上产生的3个突变类型。金力认为,M168是人类在非洲时产生的突变型,其原始型只出现在东非人群,除非洲以外的现代人及部分非洲人都带有M168的突变型,所以M168是现代人类单一起源于非洲的最直接证据。他们从中国各地找了近1万例男性随机样本做实验,研究发现所有样本中M89、M130和YAP均只发生了3种突变,这和非洲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的基因分型结果是一致的。除非有新的突变样本出现,才能说明中国人不一定都起源于非洲,所以金力教授等支持近期起源非洲假说。 而支持“多地区进化假说”者也有多种证据。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考古学家在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所处年代颇具连续性,所以被认为是中国古人类一脉相承发展的证据。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沈冠军教授等通过测量和遗骨埋在一起的矿物中的宇生核素的衰变情况,测定了距今三四十万年到四五百万年前地质事件的年代,研究结果与现代中国人起源于本土古人类的观点形成呼应。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许汉奎认为,著名的“南京猿人”骨化石证明了中国古人类存在连续进化,为“多地区进化假说”提供了证据。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研究员和邢松博士分别通过中国古代人使用的石器类型和中国人的铲形门牙为中国人起源于本土提供了证据。 双方各持己见,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议短期仍难有定论。不过科学家们已经能更加淡定地看待争议,吴智新院士最近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人类进化的过程是相当错综复杂的,现在所能了解的只是一鳞半爪……发现和研究更多的人类化石,分析更多的基因,进行更多更合理的交互验证,历史真相才会越来越明了。”■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事件|5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主流”另起波澜
kejidaobao 2011-8-9 09:27
文/杨书卷 本期的科学新闻,呈现出“反对派林立”的戏剧化场面:一系列看似已成为“经典”的科学主流理论,均遭遇不同程度的质疑,有的观点甚至带有“颠覆”的个性。 首先,是大名鼎鼎的“始祖鸟”——任何一个略识生物常识的人都不会对其感到陌生,在长达150年的时间中,始祖鸟都是以最古老的鸟类而闻名于世。不过,中国科学家的最新发现却可能改写这个结论:始祖鸟不是鸟类的祖先,而是一种叫迅猛龙的恐龙祖先。 新结论源自于一条被命名为“郑氏晓廷龙”的带羽毛小恐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等在中国辽西地区大约1.6亿年前沉积地层中发现了这件小型恐龙标本,“郑氏晓廷龙”的几排细小的牙齿足以证明,它属于肉食性的兽脚类恐龙,但它却是始祖鸟非常近的“亲戚”。徐星藉此重新分析了始祖鸟的形态,并对似鸟恐龙和早期鸟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数据梳理,得出了“始祖鸟并非鸟类,而是原始的恐爪龙类”的结论(7月20日英国Nature)。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古生物学家提出类似的疑问,但因证据不足,始祖鸟“最原始鸟类”的地位几乎没有受到动摇,直到中国“郑氏晓廷龙”化石的发现,才带来有效的标本数据分析,将始祖鸟重新置位于“恐龙”这样一个不同的演化支系上。这一发现,将促使古生物学家们重新评价“鸟类起源”的相关研究结果,以重建一个更正确的系统演化树(7月29日《科技日报》)。 始祖鸟摘下了“鸟类始祖”光环,而另外一项“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遭遇质疑”的新闻,则让外星人的光芒也暗淡了下来。 外星人存在的假设来自于一个著名的公式——德雷克公式,它是一种通过已知宇宙的恒星观测数据,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计算宇宙中高级生命的可能性的方法,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Frank Drake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已被大众普遍接受。根据这一公式,即使以最保守的输入,仅在银河系中(有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得出的高等文明社会星球的数字也是在几百万个,这是多么的激动人心! 但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David Sbeagle、日本东京大学的Edwin Turner却冷静得多。他们通过“贝叶斯推理”的方式计算认为,人们经常使用的德雷克公式或许并不可靠。地球上智慧生命的出现本来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其中很多必要“幸运因素”的出现也是及其偶然的,不能仅仅通过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来得出“如果环境与地球类似,生命就能自然进化繁衍”的观点。 与主流的德雷克公式计算方法相比,贝叶斯推理在得出结论时不仅要根据当前所观察到的样本信息,而且还要根据推理者过去有关的经验和知识。如果贝叶斯推理是正确的话,人类之前对于“地外文明”的数目估计显然是过于乐观了(7月29日《科技日报》)。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香港科技大学的物理学家杜胜望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和“外星人”同样热门的“时间旅行”概念也进行了一项有意义的实验“证伪”:单个光子(即光的单位)遵守爱因斯坦提出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超过光速的理论,从而显示以超光速的方式进行“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 虽然“时间旅行”已是科幻小说中用烂的题材,但在物理学中,真正提出时间旅行的可能性是在10年前,因为当时的一些科学家声称,单一光子超过光速是有可能的。但杜胜望通过测量研究结果,发现单一光子也不能超越光速,证明了时间旅行只能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为近年来喧嚣甚热的“回到过去”理论贴上了“不可能”的标签(7月出版的美国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与之相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物学教授Peter Duesberg对癌细胞的独特见解,却给原本平实的癌症理论加了点科幻的味道。 到现在为止,占据医学界主流的观点一直是“癌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uesberg却与这一观点针锋相对,认为癌症肿瘤的起因不是少数基因突变引发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而是染色体紊乱后,癌细胞像寄生物一样,依赖宿主获得营养。由于这种寄生物与宿主的关系,癌细胞能够自己决定生长方式和生长位置,其生存不依赖其他细胞,形成与人类宿主不同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不同即物种不同,因此,癌症患者体内就像是有外来生物或者寄生物在生长,剥夺着他们的健康和活力,癌症其实是一种“新进化的寄生物种”!是不是听起来有些像科幻影片《异形》的情节? 在科学界,Duesberg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常以观点的“标新立异”而闻名。此次他又提出对癌细胞的新见解,也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但正确与否现在还难以确定。不过,Duesberg的本意是希望这一理论将引导新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方法,因为根据主流观点,治疗方法是关闭引发癌变的“开关”,但这一基因疗法一直未获得多少有意义的结果,而新的治疗方法有可能瞄准染色体紊乱,而不是清除或者关闭基因。从这一点看,Duesberg的见解还是有一定的 理论思考价值(7月25日美国Popular Science网站)。 新的科学假说就像一波接一波的海浪,冲刷着那些已成为经典的“科学主流”,但它们要真正动摇人们多年来的看法,并成为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还需要大量后续的工作不断地检验。假设、质疑、推翻、再建立,在无休止的轮回中,我们将耐心等待,检验哪一项新理论并不正确,只是昙花一现,然后悄然隐没;而哪一项新理论将经受考验,最终占据主流理论的“宝座”。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的成长也因此更加完善,更加准确。■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2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胡长康先生逝世
dongzg101 2011-7-26 22:04
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胡长康先生逝世 享年83岁;系刘东生院士夫人 胡长康与刘东生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消息,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新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的首批参与者和开拓者之一,原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胡长康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7月25日中午12时3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胡长康,女,汉族,浙江省绍兴市人,1928年12月生,1951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胡长康先生1947-1950年就读于前北京中法大学生物系,后转入天津南开大学生物系,师从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萧采瑜、綦秀惠教授。1951年毕业后,由中央人事部分配到前地质指导委员会新生代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前身)工作。 胡长康先生主要从事新生代哺乳动物研究,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曾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秘书长、高等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等职务。先生毕生奉献于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了许多杰出成果,是我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 胡长康先生于1955年与刘东生先生结为伴侣,恩爱相守六十载,在文革十年中,她以坚强的毅力独自照顾年迈父母、抚养年幼子女,解除了刘先生工作上的后顾之忧。自1989年退休后,全力照顾刘先生的工作与生活,多次陪同刘先生去西藏、罗布泊等野外考察,并去国外参加了很多重要学术活动,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更多阅读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讣告 专题:深切缅怀“黄土之父”刘东生先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古人类学家黄万波:向传统人类起源说挑战
白荷飘香 2011-5-5 20:27
古人类学家黄万波:向传统人类起源说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0/06/0311:31 科技日报 我们从哪里来?这个关于人类起源的未解之谜至今仍困扰着我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经过数十年野外考察研究,最近,大胆提出与传统人类起源说相左的观点,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直立人及其非洲起源说   直立人在分类学上属于人属直立人种,俗名称猿人,其年代大约距今200万年至20万年之间。   率先提出猿人一词的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他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忠实追随者,因而认为人类的祖先是古猿与现代人种之间的既像猿又像人的一个过渡类型。   早期的直立人在亚洲、欧洲和非洲都有发现。但非洲的直立人化石材料保存最好,其生存年代也最早,距今200万年到73万年之间,非洲的一系列化石的发现,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然后向世界各地扩散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古人类学家认为世界各地的直立人都是从非洲扩散去的,亚洲直立人的祖先也在非洲。质疑一个中心说   随着世界各地特别是东亚地区新材料的不断发现,进而对人类起源一个中心论提出了挑战。黄万波先生告诉记者,中国老一辈资深学者裴文中、贾兰坡、黄汲清和刘东生等根据人类生存的地质背景、季风形成以及哺乳动物大爆发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中国青藏高原东部有着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认为人类起源多元说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的问题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非洲为什么能发现如此之多的人类化石,而东亚地区的相关材料却如此之少。研究者认为,其因有二:一,非洲的纬度靠南,气候相对干旱,火山作用频繁,这就为埋藏和保存人类遗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而青藏高原以东纬度靠北,湿气大,人类遗骸易于风化难于保存;二,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营集非洲到处开发,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西方学者难于考察,中国学者投入有限(包括人力财力)。改革开放后,科学事业得到了大发展,古人类学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基础上,已初见成效,南京人、郧县人、巫山人的相继发现便是例证。东亚直立人兴起的地质背景   黄先生首先从地质地理背景分析了直立人兴起的可能,他认为,综观中国地质版图,西北高东南低,这种地形框架是由于青藏高原隆起造成的。地质资料表明,4000万年前,印支板块向北俯冲与欧亚大陆连成一体。3600—3200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较高,其海拔接近2000米;2800—2200万年前,青藏高原有所下降,此时高度回落到1000米以下;2000—1200万年前,青藏高原再次隆起,高度与3600—3200万年前相近;800—400万年前,青藏高原及其以东地区相对稳定,海拔不高(1000米左右),气候偏干,具有人科性状的滇中禄丰古猿及元谋古猿就是在这种环境变化中演化发展的;240—50万年前,青藏高原强烈隆起,促使地壳、上地幔物质运动强化,发生剧烈的深层和表层地质作用,结果使那里的壳层急剧加厚,地表大幅度隆起,于是形成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的各大山系,以及东部地区三级地貌阶梯。高原形成,阻止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使青藏高原变为大陆性气候,此时触发的夏季风,促使东部湿润区的产生,冬季风造就了戈壁荒漠和黄土高原;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横断山以东的河流沿构造线快速强烈下切,早期的夷平面解体,形成了高山深谷,长江穿过巫山与下游贯通;由于印度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影响,自低谷到高山之巅出现自热带到高山寒漠的垂直气候带。自然环境转型带来直立人兴起   由于上述地形及气候条件的改变,必然导致地面环境的重构,这种由平衡生态向不平衡生态发展,对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古生物学家研究,每次生物进化事件总是发生在自然环境的大转型,亦即寒冷期的末尾或温暖期的开始。研究者认为,过去650万年内,世界上出现过11次生物进化事件,Repenning等(1987年)将距今670、480、425、370、320、260、190、100、50、12.7、1.1万年前的生物进化事件分成1至11期。  郑绍华教授在研究巫山龙骨坡遗址出土的116种哺乳动物时指出:大约在240万年前,龙骨坡遗址的一些小哺乳动物不是本地种,而是从北方或西部侵入的。巫山人生活时期恰好处在第六次生物进化事件。如寒温型的裴氏莫鼠,其正型标本出自山西襄汾大柴沟的河湖相地层;鼠平更是典型的寒带啮齿动物,欧洲、亚洲和北美高纬度的地方都有其分布;北方型的笨仓鼠和小飞鼠等在龙骨坡也有其踪迹;西部迁入的有印度长尾闙和番鼠等。   除小哺乳动物外,黄万波等在研究龙骨坡遗址的大哺乳动物时亦注意到,同样因自然环境转型,生活在华北的一些种类也来到巫山或重返江南,如剑齿象、貘、熊、鬣狗、湖鹿和转角羚羊等。   在龙骨坡还出土了巨猿和维氏原黄狒化石。据顾玉珉研究,龙骨坡的巨猿牙齿性状,如牙齿齿尖形态,釉质层厚度和牙齿尺寸等都比已知的另外6个巨猿化石地点者相对原始些。从巨猿化石的分布还可以看出,龙骨坡的巨猿化石地点是7个地点中最北的一个,紧靠长江南岸。   维氏原黄狒在中国早已绝迹,其现生种分布在非洲与大猩猩和黑猩猩共存。狒狒化石在龙骨坡的出土,更加显示了华南动物区系的色彩。   龙骨坡动物群的另一个特点是,在116种哺乳动物中有3个新属和25个新种。新属和新种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机遇,而是自然界外部条件与物种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总之,龙骨坡动物群的组成成分复杂、多样,有华北的、华南的,还有西来的。从地理上看,龙骨坡恰好处在长江干流中段(横断山以东,宜昌以西),地势不高;从气候上说,受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的控制,大约在240万年前期,气候相对的干冷,常绿阔叶林急剧减少,草本植物增加;后期常绿阔叶林增加,蕨类植物茂盛,气候温暖。这种不可逆转的环境变迁,对诱发基因突变将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哺乳动物新属、种的产生和直立人的兴起,是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类起源的地点,从现有的资料看,不是非洲就是亚洲,其他洲没有可能。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黄万波先生提出东亚直立人兴起的时间和地点,对某些传统观念无疑是一个挑战。这一推理还带有假设的性质,它是否具有理论的价值还有待研究。任何一种推理或假说又都有被新的发现证实或推翻的两种可能。只要我们明确目标,积极进取,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推动我国古人类学的发展。(本报记者延宏)
个人分类: 网络时评转帖|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话上古人类迁移史
热度 6 liluyuan 2011-1-29 05:37
闲话上古人类迁移史 八十一子 大约四十到二十万年前,非洲东部的原始人群里发生了一些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新的种群。这群人的特点是有发达的大脑。他们的成年人的脑容量高达1300毫 升,大大超过了别的原始人的800到1100毫升脑容量。我们现在把这个人种叫做智人(Homo sapiens)。智人们倚仗他们的智力,在非洲广泛分布开来。经过几万年的跋涉,他们的足迹到达了非洲东北角的埃塞俄比亚地区,西非的刚果河谷,象牙海 岸,南非的好望角。 十二万年前,一群智人穿过非洲北部、那时候还是绿色的撒哈拉地区,沿红海南岸来到红海北端,在欧亚之间的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和地中海东岸定居。不幸的是,十 万年前的一次冰川期把大量地面水储藏到冰川里,夺走了水源,把非洲北部和亚洲的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变成了沙漠。这群先驱者的足迹消失了。智人走出非洲 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 大约九万年前,智人第二次走出非洲。埃塞俄比亚一带的渔民渡过红海海口,进入阿拉伯半岛南端。在接下来的两万年里,这群人沿着阿拉伯海的海岸线来到西南亚 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再沿着印度洋北岸到达印度支那半岛沿海和南洋群岛,最后来到现在的中国广东、福建沿海。地球上现存的人类,无论住在任何一个角 落,都是这次走出非洲的这群智人的后代。 走出非洲的智人又一次遭遇一场几乎灭顶的灾难。七万四千年前,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托巴火山大爆发,火山灰覆盖印度、巴基斯坦深达五米,并造成长达六年 的“核冬天”和一千年的冰川南侵。这场灾难灭绝了南亚次大陆的人口,使得走出非洲的全部智人总共只剩下了一万人左右。不幸中的大幸是,剩下来的智人在阿拉 伯半岛,西亚的伊朗,和东南亚的沿海地区存活下来。 大约七万年前,逃过灾难的智人继续向四面八方进发。在东南亚的智人分为三路,一路往北进入东亚,一路往南进入澳大利亚,另一路往西再次进入印度。在阿拉伯 半岛和伊朗地区的智人也分为两路,一路往西北进入西亚,到达黑海,并在五万年前沿着多瑙河进入欧洲,另一路从西亚往南重新进入印度,与从东南亚回来的智人 会师。 大约在四万年前,在西亚的人群分两路向地中海南岸和中亚平原扩张。华北、华南的人群则向昆仑山麓的青藏高原、亚洲北部的蒙古地区和西伯利亚原野进发,并登 上了日本群岛。大约在二万五千年前,中亚、北亚、东亚的人群分别通过西伯利亚,越过冰冻的白令海峡,来到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一部分人继续往东前进,到达大 西洋沿岸、现在的美国新英格兰地区。 这时候发生了人类迁移史上的第三次大灾难。历史上最近一次冰川期从二万二千年前开始,持续数千年,把欧亚北部和美洲北部变做无垠的冰原。北纬55度线以北的人类除了几个孤立的避难所,全部灭绝。亚洲与美洲之间的人类迁移往来就此断绝。 这次冰川期在距今一万八千年时达到顶点。冰川退缩后,欧亚大陆冰冻线以南的人群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发展了多种多样的语言和物质文明。北美洲东岸的人群则 继续向南进发,到达南美洲东岸。北美洲西岸的人群也随后来到南美,开发了南美洲西岸。至此,智人完成了在全世界的迁移和拓展。 我们是怎样知道这一切的呢?这些知识主要来自对目前世界各地人群的遗传基因的测量数据。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联合工作,测定了两个有关的遗传物质携带的遗传编码。这两个遗传物质一个叫做“线粒体DNA”,另一个叫做“Y染色体”。 线粒体是细胞的“发电厂”,负责供应细胞活动需要的能量。线粒体内有一种环状的DNA分子,由一万六千多个叫做“硷基对”的单元排列成一定的顺序构成。线 粒体DNA编码的一些基因参与执行线粒体的功能。线粒体由母亲通过卵细胞传给下一代。换句话说,我们身上的细胞里的线粒体完全来自母亲,跟父亲无关。假定 有一群女人相互之间有亲属关系,我们去测定她们的线粒体基因编码,就可以根据这些基因编码的相似程度找出母亲、女儿、外祖母等母系亲属关系,无论她们是住 在北京、纽约,还是马尼拉、伦敦。 Y染色体则是男人特有的遗传物质,参与雄性性别的决定和功能执行。Y染色体的DNA分子含有五千八百万个硷基对,由父亲传给儿子,并且在遗传过程中基本不 跟来自母亲的任何遗传物质发生重组或交换。如果我们测定一群男人的Y染色体的基因编码,便也可以通过这些基因编码的相似程度来确定这群男人之间的父亲、儿 子、爷爷等父系亲属关系。 DNA分子的结构非常稳定。在胎儿发育、幼儿成长、青少年发育、后代繁殖的过程中,无论是线粒体还是Y染色体的DNA分子都要被无数次地复制。这个复制过 程是一丝不苟的。父母的基因编码被忠实地传给下一代,历经多少代人也基本上不产生变化。因此,来自一个共同祖先的人,或许在一千年的时间里移居了万里之 遥,他们或她们的后代仍然具有基本相同的基因。反过来说,两群相隔万里、语言和生活习俗差别很大、但基因基本相同的人一定来自一个共同祖先。这两群人生存 地点之间也因此可以划出一条他们的祖先迁移时走过的路线。 但是,无论怎样忠实,DNA复制过程偶尔也会产生错误。一般地说,DNA的每个硷基在被复制一百万次时,就有可能被错误地换成一个不同的硷基。也就是说, DNA复制这个化学过程有百万分之一的错误率。我们把这种情形叫做“基因突变”。如果这个突变后的、带有新的硷基序列的DNA分子被遗传给下一代,就有可 能在未来的子子孙孙的身上传递下去。这个突变了的基因也就是这一群子子孙孙的标记。 几十万年来,基因突变的标记在各个人群里的积累是相当可观的。如果我们在分别住在两地的人群的基因里去检测两个已知的突变标记,发现有一群人只带有其中一 个,另一群人却带有这两个标记,那么,这两群人不仅有可能来自同一个祖先,后者还有可能是前者的后代。这样,我们就在两群人居住地之间的迁移路线上加上了 迁移方向。 基因突变在一定时间里发生的次数(突变频率)可以帮我们计算同一组基因内部两次突变的间隔时间。测量一定数量的动物植物的基因传递时突变的次数,在DNA 序列里的位置,各个突变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这些动植物生长和基因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DNA分子的突变频率。拿上面说的两个突变标记为例, 了解了突变频率之后,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两个标记先后发生的时间相差多少,在这两群人之间的迁移路线和方向之上再加上时间的度量。 在测量和计算人类迁移路线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十万上百万的人的血液等样品里提取的线粒体或Y染色体的DNA编码被一一实测,很多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例 如某个突变是不是测量本身的错误,是不是偶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没有代表性,是不是同一个位置发生了突变之后、又在后代里再次突变回到起初的编码,被一一 加以考虑。迁移路线的草图得到之后,还必须考虑到是否能合理地解释各地人民的相貌、体型、语言、风俗习惯的异同,是否能得到实地发掘的人类化石、文物和遗 迹的证据支持。 线粒体基因的测定侧重女性的遗传线索。Y染色体侧重男性的线索。古时候这两条线索会指向很不一样的方向。比如两群人打仗,胜方把败方的男人斩净杀绝,掠去 妇女,带回老家,那么线粒体与Y染色体基因纪录下来的人口迁移路线就大不一样。男的标记虽然就此断绝,但他们所属的那群人的基因,除开Y染色体,却被妇女 带到新的地方延续下来。这样的情形在古代是很常见的。如果胜方在杀掉对方的男人之后,不回老家,却在新占领的地方住上一、二百年,又是一幅不同的情景。某 个所谓的"成吉思汗"基因存在于从东亚到东欧的广大人群里的男人身上,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例证。 其实,智人并不是首先走出非洲的人。在那之前的几十万年前,另一群原始人就已经走出去了。进入欧洲的智人就曾经遭遇了先前到达的原始人——尼安德特人。尼 安德特人是一种直立人(Homo erectus)。直立人跟智人亲缘很近,都来自非洲东部的同一群有着旧石器文化的原始人类。直立人在大约六十万年前从非洲来到欧亚。尼安德特人与智人在 欧洲共同生存了三万多年。考古发掘的证据表明两者之间有物资和技术往来。但一般认为直立人和智人是不同物种,不能通过交配来产生共同后代。尼安德特人在大 约三万多年前灭绝了。原因不详。最近人们找到了尼安德特人留下的一些骨髓组织,做了DNA的部分测定,没有在现代人类身上找到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当然,结 论大概要等到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全部测定之后。 北京周口店发掘出来的“北京人”化石代表了大约四十万年前生活在华北平原的的原始人。有些人误认为“北京人”是中国人的祖先。事实上,“北京人”的脑容量 在1100毫升左右,根据脑容量判断也属于直立人。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东亚人是直立人跟智人的混血后代。这个看法缺少化石证据。东亚的直立人灭绝时间比较 早,并没有跟后来到达的智人在同一个地区同时生存。当然,也有个别地方例如南洋群岛的佛罗里斯岛上的脑容量700多毫升、身高三尺的侏儒直立人一直到一万 二千年前才最后消失。 顺便说,有种看法认为中国文化对美洲原住民的文化有相当影响。这种看法缺乏古人类迁移时间的证据。移民美洲的智人诚然是从东亚、北亚起步,但是,中国古代 文明跟世界其他地区的一样,是在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冰川退缩之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时开始发展起来的,起始时间在八千到一万年前。那时候的美洲和亚洲之间 的白令海峡陆桥已经消失,两地之间的人员来往也早已断绝了。 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真正应该感谢的是那位勇敢地挑选了第一个长了个大脑袋的小伙子为婿的女子。设想一下,要是当年非 洲东部出了一个大头孩子的人群里的女人们都嫌大头男人难看,都觉得还是脑袋小的看着顺眼,那人类的历史才真是万古如长夜呢。 2007.08.25
5195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类的旁支还是病理小脑人?
eminor 2009-5-7 11:26
董为:人类的旁支还是病理小脑人? 今天英国的《自然》发表了1篇评论、2篇论文,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肯定了2004年该刊报道的在印尼的弗洛勒斯(Flores)岛上发现的人类化石是人类的1个新种。 2004年《自然》发表了澳大利亚古人类学家布朗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声称在印尼的弗洛勒斯(Flores)岛上发现了人属的1个新种,证据是1件编号为LB1的女性头骨标本和一些头后骨骼。这件头骨标本和现代人相比非常小,脑容量仅约380毫升;头后骨骼显示其身高仅约1米。化石的年代测定为1.8万年左右。这一发现引起了轰动,而布朗课题组的研究结论却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美国的《科学》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学术刊物先后发表了不少论文,争论新发现的化石是一种现代人的旁支还是现代人的一个病理变异的家族。认为新发现的标本是新种的学者又进一步争论新种是从能人还是从直立人衍生过来的问题,而否定是新种的学者引用了大量病理变异的小脑人病例为证据。 在今天发表的论文中,美国Stony Brook大学的Jungers课题组通过对弗洛勒斯人下肢骨的研究,声称弗洛勒斯人的脚与他们的大腿相比要大得多,与非洲的某些猿类相同。弗洛勒斯标本既显示有现代人的特征,又具备猿的特征,因此更可能是一种已经进入直立行走阶段的原始人类,而不是现代人的病理变异族群。一同发表的另1篇关于岛屿生活的河马小种脑容量研究的论文也从脑容量演化的原理上支持这一推论。 我国的裴文中院士在1965年曾经提出过这样的假说,哺乳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体型不断增大,而经过顶峰期后体型开始变小,意味进入衰退阶段。最突出的例子是大熊猫的演化。 演化初期的大熊猫小种(左)、鼎盛期的大熊猫巴氏种(中)和衰退期的大熊猫现生种(右)头骨 河南省的赵路君今年29岁,因为疾病身高不足1米,头颅也比正常人小得多。 在古生物学中,由于化石的残缺,材料的稀少,在分类中大部分的种是形态种,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种(具备生殖隔离)。我们接受形态种是限于材料及为了研究的方便。在这个意义上,我同意弗洛勒斯人是新种的观点。但是要确认它是纯粹的种,还有待于分子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因为对于1.2万年的材料,DNA检测是可行的。
个人分类: 学术研讨|6589 次阅读|2 个评论
尼安德特:灭绝的史前欧洲人
eloa 2009-1-24 23:25
april绿衣 发表于 2009-01-18 8:26 2008年4月,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麦卡锡以5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化石为模版,构建发声器官模型,用电脑合成器模拟出他们发元音e的声音。 10月,《国家地理》发表了艺术家肯尼斯兄弟复原的尼安德特人模型:一个红色皮肤、亚麻色头发、身材粗壮的女人。 而同年12月,一项更重要的数据面世德国马普学会人类进化学研究所、美国454生命科学公司共同发起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计划即将结束,对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 前两项工作,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尼安德特人的音容笑貌,而最后一项,虽然那密密麻麻的数据没法给人任何直观的感受,但它却是让人回看尼安德特人历史的最犀利武器。就这样,20万年前出现在欧洲,4万年前消失,然后在150多年前被重新发现的,著名的尼安德特人,从昏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重新站到人们的眼前。 错误的祖先 1856年8月,在德国杜塞多尔夫城附近一个山洞中,尼安德特人被发现这个名字意为新人谷中的新人,有些讽刺的是,这些化石实际比现在欧洲大陆所有人的老祖先都古老的多,他们是与欧洲人血缘最近的史前人。 过尼安德特人被发现之初,人们并不知道这一点。1856年进化论还没有被提出,自然没有人想到,这些化石与人类起源的关系,1871年,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发表,人们大惊失色,进而半信半疑地开始思考,十几年前出土的那些既像人,又像猿猴的化石,是否和人是从猴子变来的有什么关系。 随着尼安德特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也在逐步取得进展,人类学家对尼安德特人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前额低而倾斜,眉峰骨向前突出很多,在眼眶上形成整片的眉脊,看起来更像大猩猩、而不是人类,身材矮小,一般只有165厘米,却非常结实、胸肌惊人、四肢短粗,这大概是当时严酷的气候,以及捕获大型猎物所要求的。他们属于早期晚期智人,其化石发现时间横跨距今20万年左右到距今约4万年一段时间段,可见他们曾经主宰欧亚大陆近20万年,同时足迹遍布各处以色列、意大利、英国、法国、俄罗斯、甚至蒙古。 这些尼安德特人已经会使用石器,只是还非常简陋,仅是一些石片、石刀等,他们还会照顾生病的族人并且埋葬尸体,这些线索使得他们多了一丝人味。逐渐,随着进化论被欧洲大多数人接受了,尼安德特人也被当作欧洲人的祖先。 自此,尼安德特人便成为一个吸引公众兴趣的话题,就好像恐龙一样,4万年后,尼安德特人的化石便不再出现,他们如恐龙般突然之间销声匿迹,对他们为何消失的各种猜测一直不断。有的时候,他们因为外表与人类的差距,被看作陈旧过时的化身,因智力不足以应付环境的变迁而导致灭亡。 事实上,在尼安德特人被广泛认为是欧洲人祖先之时,矛盾就隐约的存在着就在尼安德特人被发现后12年,1868年,在法国西北部出土了另一种古人类化石,这些人体形细长,头盖骨较高、圆、四肢较长、身高约有180厘米,考古学家认为,这说明他们来自一个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他们被称为克鲁马农人。 这些人和尼安德特人外貌明显不同,他们更像现代的欧洲人,而从文化上,他们也更加先进,他们使用的工具更加精细,有磨制石器,同时他们还是艺术家,在洞穴墙壁上留下了很多岩壁画。根据放射性碳元素检测,这些克鲁马农人兴起于4万年到3.5万年前。然而尼安德特人也正是在这些人出现之后,仿佛退出了历史舞台。 克鲁马农人是谁,和尼安德特人又是什么关系?由于考古学上的线索如同四散的线头,一时没有能够收拢,所以开始的很多想法,都只是猜测也许他们曾和尼安德特人共存在这片大陆,后来则代替了尼安德特人。 20世纪8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开始用于人类学研究,科学家通过DNA的遗传谱系的差异来判断不同人群的亲缘关系及来源,根据研究,现在地球上的所有晚期智人都起源于非洲,然后扩散到世界各地,而走往欧洲这一脉取代了当时欧洲的原始人,现在欧洲人普遍拥有的一个名为M173的Y染色体变异来自于3万年前,这意味着大多数欧洲人的祖先在3万年来到西欧,这个时间与克鲁马农人出现的时间一致。这一研究确定,尼安德特人并非欧洲人的祖先,克鲁马农人才是。 其实,3万年前并不是这些非洲人第一次来欧洲,分子人类学家还发现,大约在10万年以前,晚期智人类的祖先就尝试通过中东进入欧洲,当时人类祖先与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相差无几,在体力上却没有尼安德特人强壮,因此大约8万年左右,晚期智人中可能非洲,或者绝种,尼安德特人在欧洲独领风骚长达数千年。但是当而4.5万年,晚期智人再次出现在中东时,尼安德特人这时却要退让了。 种族屠杀还是和平相处 韦尔斯(H. G. Wells)1921年写作的《可怕的人》(Grisly Folk)中描述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也就是克鲁马农人的初次遭遇晚期智人昂首挺胸,在智慧方面显得已经可以和19世纪开拓殖民地的欧洲人平起平坐;尼安德特人则丑陋、强壮、笨拙,还无法脱离猿的影子。落后而凶恶的尼安德特人抢走一个晚期智人儿童,引起了两族的争斗。这个故事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韦尔斯说对于尼安德特人来说,这是战火连绵的开端,最后只能以消灭终结。这些可怕的族类逐一被包围和杀死,直至一个不存。 晚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共存的近万年间,发生了些什么,晚期智人对尼安德特人进行了种族灭绝的屠杀吗? 晚期智人的骸骨常有打斗痕迹,说明这个族群可能没有那么和平,肯定有暴力行为,他们和尼安德特人共存时,冲突在所难免。但是肯定不会如同后来的殖民行动那样,大批迁徙,面对面冲突,更多的可能是,随着晚期智人的侵入,尼安德特人逐渐缩到更加崎岖的地方。 尼安德特人占据西欧的时期,人数也未超过1万5000人。当时气候减冷,如同今天的北斯堪地那维亚,严寒使得食物难以获得,尼安德特人生存艰难,也难有精力爆发冲突。大部分尼安德特人可能只在交界处远远看见晚期智人,也有可能他们相互驱逐。 因此人们想象的大规模战斗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更多的是随着克鲁马农人从非洲迁徙到这片大陆,进入中东,尼安德特人不断向西迁徙,生存区域缩小在伊比利半岛、中欧某些独立小区域和地中海南方沿岸,克鲁马农人占据了曾经尼安德特人的地盘,3万年的时候,尼安德特人已经被迫生存在西班牙的拉法热亚这种偏僻贫瘠之地,又过了5千年,尼安德特人逐渐消失,这可能是各自出现的以色列、意大利、英国、法国的尼安德特人,并不在同一时期消失。 但不管如此,尼安德特人粗壮的身影佝偻着,渐行渐远,没入了黑暗之中。而克鲁马农人则欣欣向荣的发展,他们围猎,采集,人数越来越多,逐渐农田出现、蓄养家畜也开始了,几万年如一瞬,欧洲大地已经被克鲁马农人改变得面目全非,甚至他们的后代有智力及精力来研究消失的尼安德特人的故事。 腿骨的证词 尽管尼安德特人不是现代欧洲人的祖先,但是两族共同生存在一片大陆的时候,尼安德特人和克鲁马农人和尼安德特人是否有过杂交?这是人类学家关于尼安德特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某些古人类学家相信在一些晚期智人的骨骼化石上,仍然保留着早期人类的某些特征;比如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的古人类学家艾里克特林考斯,他认为某些化石证据可以看出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的混合,比如葡萄牙拉加维尔荷遗址发现,有2万4500年历史的幼童骸骨,以及一块罗马尼亚穆耶里洞穴出土的3万2000年之久的颅骨。 但仅从骨骼的外表来进行推测毕竟是不可靠的,最好的证明方法是对照二者的DNA如同亲子验证一般准确无误。不过要作到这一点,必须先获得尼安德特人的DNA,但我们明显无法坐上时空机找一名尼安德特人抽血。幸运的是生物死亡后,DNA并不马上成为尘土,骨骼化石中的DNA可以保存上万年。 但当时要从尼安德特人的骨头上取一截下来获取DNA,就好像要求切割名画《蒙娜丽莎》,因为化石都小心翼翼的保存在博物馆。不过1996年,德国的考古学家施密兹和遗传学者史旺特帕博终于成功游说博物馆同意他们割下小块骨头进行研究,一名骨骼处理人员小心翼翼从尼安德特人的右臂锯下重量只有1/8盎司的一小块骨头。 帕博将其交给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克灵斯,后者曾经花费三年时间在木乃伊身上找DNA,没有成功,这次他试图在3.5万年的尼安德特人骨上提取DNA,希望看起来更加渺茫。但克灵斯从化石里成功得到了327基对的线粒体DNA顺序,这一顺序和晚期智人很不同,比如线粒体序列16233号位置上,大部分人应该是胞嘧啶,样本却是胸腺嘧啶,16254号位置不是鸟嘌呤,而是腺嘌呤,但可以看出它来自一个50万年前和晚期智人拥有共同祖先的原始人。 通过这份DNA读出的数据,说明尼安德特与晚期智人在DNA上的差距至少隔了50万年,这和化石记录完全吻合。而他们后来相遇时有杂交,也会十分稀有,以致在晚期智人的细胞中,很难找到尼安德特人的DNA痕迹。 这可能有多种原因,也许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间有生殖壁垒,晚期智人的精子细胞和尼安德特人的卵子细胞结合时,染色体无法成列,也许卵子表面的化学信号不许对方的精子穿透细胞壁。不过比晚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分隔更久的物种都可以杂交,赤道有两种黑猩猩黑猩猩和侏儒黑猩猩,他们遗传上的差距达到两万年,却仍然可以交配产生后代。另一可能是,尼安德特和晚期智人的混血儿可能因为外貌奇怪而遭到排斥,因而他们的基因无法进入基因库。 但仅从327基对的线粒体DNA并不能完全说明尼安德特和晚期智人没有基因交流。因此帕博领导的科研小组继续努力,希望绘出尼安德特人整个基因组的草图。在2008年8月8日出版的《细胞》(Cell)上,他们公布了一个尼安德特个体的完整线粒体DNA基因组序列,从这份基因组序列中,仍然没有发现现在欧洲人和尼安德特人有任何基因上的联系。 谜底 为什么尼安德特人消失,而晚期智人却留存了下来?很多考古学家将其归因于4万年前欧洲的一场技术大跃进,当时晚期智人会制造石头与骨头的工具组,身体装饰品,而尼安德特人的石器工业仍然粗糙落后,《欧洲末次冰川期的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对6万5千年至2万年前期间的气候、环境、考古等进行了综合研究,作者范-安德尔认为,尼安德特人的衰败并非天气的原因,而是由于赖以生存的、温顺的成群野牛和庞大麋鹿等草食动物的减少,而且为数不多的野兽不断迁徙,从而必须奋力追赶才能捕获猎物。这样,现代工具的掌握者在猎食和生活上更有优势。 但是,1979年,在法国西南部的圣塞赛尔发现了一具尼安德特人的骸骨,环绕在他周围的是一组先进得让人不可思议的工具,1996年,德国莱比锡马普研究所的尚-雅克胡柏和英国伦敦大学的弗雷德斯布尔,在法国亚西苏居尔附近一个洞穴中,发现了随尼安德特人头骨一起出土的装饰品,包括有孔的动物牙齿,这种属于晚期智人时代的装饰品,本不该出现在尼安德特人的家中,某些科学家将这一情况描述为不合理的巧合,尼安德特人被代替前的回光返照。不过这其实说明,代替有着更加复杂的原因。 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的生活方式的差距,可能是重要的一环这是考古学家所谓的文化缓冲。美国亚利桑纳大学的玛丽史坦纳和史蒂芬昆恩认为,晚期智人就是带着一种文化缓冲物离开非洲的,这种缓冲物指更群体间的分工合作,更有效的狩猎采集方式等。 尼安德特人在猎食中从来没有进行过分工,并且食物几乎完全依靠捕猎大型动物,没有使用研磨石和其他工具处理植物类食材的证据,这标志着蔬菜对于尼安德特人只是次要食物。由于天气寒冷,对热量的大量需求,可能使得尼安德特人妇女和孩童也参加狩猎根据是尼安德特人上肢和颅骨中有许多骨折痕迹,在狩猎中尼安德特人妇女则被迫变得强壮而坚韧,但肯定还不够,不少妇女儿童将会在严酷的环境中丧命。 而晚期智人呢,在男人追逐大型动物的时候,女人和小孩采集小型猎物和植物类食物,晚期智人食物多样化,每人从事不同工作的分工使得他们有一个风险分担方案,对于妇女和儿童不必参与危险的狩猎,降低了死亡率,整个族群繁衍生息的能力也便更大。 由于迁徙而来的晚期智人在食物获取上的高效率,尼安德特人能够得到的食物资源也越来越少,生活区域也是,他们被迫向偏僻贫瘠之地迁徙,根据人类学家伊斯拉舒伯特的推算,如果出生率下降1%或者死亡率增加1%,1千年后,尼安德特人就会灭绝。这样看来,尼安德特人的灭绝不可避免。 还有一些考古学家则主张因为晚期智人掌握了语言,这种文化的优势导致了尼安德特人的衰亡。晚期智人第七染色体上,有个FOXP2基因,这是一个控制语言发展的基因。然而马普学会的佩柏发现,尼安德特人也有晚期智人所有的FOXP2基因的另一种版本,因此尼安德特人很可能也有语言能力,但它是高度发展,还是低级的咿咿呀呀,却无法证实。不过根据美国布朗大学语言学家莫利普利伯曼提出的解剖学的证据,尼安德特人的发声系统与黑猩猩一样,是一种单道共鸣系统,这种系统的发音能力很差,不能正确和清晰地发出元音。 尾声 到目前为止,在尼安德特人与欧洲人祖先间,科学家并未发现DNA转移的遗传标记,但利用古人类化石提取的线粒体DNA的基因学证据表明尼安德特人和早期晚期智人没有发生过通婚,但这一结论并不是决定性的。一直在进行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序列测试的帕博说:我们的确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证据,但目前还不能排除尼安德特人与晚期智人类祖先有过交配行为的可能性。因为现在测定的仅是在母系遗传的线粒体DNA,来自细胞核核细胞DNA还下落不明。 此外,如果晚期智人与尼安德特人通婚的比例很小,晚期智人中的尼安德特基因会随着遗传漂变而逐渐丧失。而且目前可供分析的古人类化石的数目是如此之少,从前的研究只能排除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贡献超过25%的情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人类学教授蒂姆韦弗(Tim Weaver)说:现在仍然没有办法完全确信,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的祖先完全没有过杂交,因为总有可能有极小的部分,因为极小部分的基因可能的因为遗传漂变而消失,但是从化石和DNA的证据来看,即使如果发生过,也是几率非常之小的。 从进化论、人类的由来、到尼安德特人、再到人类起源非洲说,现代科学一直在改变着我们对于自己关于过去的认识,尼安德特人的研究如同欧洲人类学界的圣杯,尼安德特人在漫长的过去,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和现代欧洲人的祖先有说明关系,仍待发现。圣杯仍然摆放在高高的祭台上,等待夺取。
个人分类: 生物|1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丝绸古道上的小河遗址到隔海相望的大和民族
moxj 2008-12-18 19:32
查看大图 我们屋的一位同学是学人文地理的.最近回去休息的时候大家聊一些西部环境、文化之类的事情.聊到新疆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提到了小河墓地这个事情上来.大概因为前些时候看博客里的文章,大家找到一些关于新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东西吧. 说起这个小河墓地,其实距离今天的时间并不长,大概有 4000 年左右的历史吧.我们内地这个时期的文明多得很了.但这个墓地的主人却和内地的不同,他们不但不是我们中原人种,而是遥远的欧罗巴人.有推测大概是他们把我们今天的主食-小麦传到了中原大地. 虽然,现在很多关于他们历史的东西不能够找到了.但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曾经迁徙的那些人都去哪里了呢?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和当时的中原人融合过,还是没有? 说到这个和中原文化有很大差别的遗址,四川的三星堆遗址也是足够引起关注的地方.从那里的发觉的文物显示当时为青铜时代.和中原文化的商朝差不多,但保留下来的文物表明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甚至和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有联系.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盆地里,有如此高的文明,而且和中原文化差异之大,也是值得思考的.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几千年前的往事了.在我们的华夏大地上,比起这些文明早一点的时候,也有很多的先进文明崛起了.比喻南方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那是 7000 年以前的故事了.还有西安的半坡文化,这些可能都是我们华夏文化前身的一部分.当然了,在幅员辽阔的大地上,从前还提到了诸如红山文化、仰韶等先民们的文明. 这些东西掺杂在一起都不能说明什么事情.现在的主流观点是人类起源于非洲.而且很多分子生物学的成果也符合这个说法.看来不管是丝绸古道上出现了不同与我们人类文明,还是四川盆地里的往事都只能是这个框架里的一处点缀了. 不过正像很多人说的一样:科学只是提供找到真理的一些方法和事实...那些几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和后来的山顶洞人就不说了. 经过持续开发的河北泥河湾遗址是国内学者坚持华夏大地人类自己进化而来的一个重要事件.因为那里挖出来的东西把人类的追溯到了 200 万年前了.而且这些遗物和北方文化有很好的吻合. 这些时间跨度之大,即使人类只靠步行,也足够到达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何况我们现在确实在吃从别人那里引进的小麦,当然还有很多,只是题目里的话题和这个有关. 可见不管西边那条古道有着怎样的意义.接受新的、更先进的东西,才是文明进步的正确道路. 这些时间虽然已经老到很不连贯,让研究很棘手的地步.但对于科学,这大概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如果把我们的视野再放大几百倍,看看星球上的那些古老生物,也许能知道我们未来的文化动向.当人们发现距离今天有 6 亿年之远的 埃迪卡拉动物群时,是多么兴奋啊. 那个时代不能用我公元纪年的朝代和时期来衡量.人们叫它寒武纪.所以有了寒武纪生命大爆炸这个说法.很多人都相信:从那个爆炸开始,生物逐步扩散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就是这个时期的爆炸事件,相继在别的地方也发现了.如果有机会去云南的澄江看看那里的寒武纪化石.大概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这些事情都扯的很远了.但却窥视了一点我们这样的生物在地球上成长的艰难历程.最后看看题目里的大和民族.提到他们,因为现在看来大家之间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还将继续存在下去.我聊了上面这些繁杂的东西.只不过想让大家看到现在的这个大和族,不管是北方的先民迁徙后形成,还是有人从海上漂泊过去了,或者南方的先民也上了那些小岛,最后有了现在这个叫日本的国家.她相对我们现在华夏文明的历程,就像我们现在华夏大地上的人类对于前面那些辉煌的先民文明历程一样.  哈哈,是不是给鬼子们评价太高了. 让思维走出我们的视野-远离我们的生命是什么样子? 里面都讲了现在的人类也只是转瞬即逝的万年间的一种形态这样的话.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重要找到了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共同优秀品质,鬼子以后用作表扬人的话,又有什么不同...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33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湖北大悟发现3000年前古人类遗址
quaternary1 2008-10-18 17:30
湖北大悟发现3000年前古人类遗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11:02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