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看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城市与水的故事之二:城市看海、水城泛滥、海绵城市
baocunkuan 2016-7-15 10:11
日前,我接受了“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的采访,讲述了城市与水之间的三个“故事”。昨天说了第一个故事,即城市、生态、规划。今天继续说一下第二个故事:城市看海、水城泛滥和海绵城市,......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1. 目前海绵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行业的热点,以您的专业角度来看,应该如何避免一些误区?在配合海绵城市建设上,环境评价需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 近日南方多地暴雨,像武汉又进入“看海模式”。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请问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环境评价如何应对此类灾害性问题? 3. 城市水景、水城的建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环评在其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包存宽:这三个问题,无论是海绵城市、 “城市看海”还是“水城泛滥”,不妨合并称之为“城市与水”的故事。城市作为包括人口在内的各种要素高度集聚之地,水作为最为重要的生态要素,因此,“城市与水”的故事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体现。 纵观城市的诞生与发展,从古代逐水草而居至今,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城市,如人们有效利用水资源,发挥其供水、航运等功能的结果,如随京杭大运河而兴起的扬州。当然,人们有效应对洪涝灾害的治水成果,如黄泛平原菏泽、睢县以及太湖流域的“圩子”。而城市不当发展或过度发展,或因自然因素导致的无论水资源的耗竭还是水污染严重,也同样会“毁掉”一个城市。因此,城市与水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如何破解“城市与水”的尴尬? 海绵城市,应是一举双得缓解“城市与水”的难题。通俗地讲,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学术和政策上讲,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和城市相关的概念不妨称之为“城市+”,就有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山水城市,以及“海绵城市”。这不仅反映城市内涵之丰富,而且反映了人们对城市的期待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和生态城市类似,海绵城市自2012年提出以来,国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以及《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众多城市也提出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计划。 海绵城市成为行业热点,一方面反映了许多城市面临“城市与水”的难题,无论是“被看海”的尴尬,水污染的难题,还是渴望“以水生财”;另一方面,如何防止炒概念,防止以前类似“生态城市”建设中打着生态旗号破坏生态的覆辙,尤其是借“海绵城市”之机建设即不中看又不中用的空城、鬼城。 如何切实推进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规划,可谓规划先行。海绵城市的规划编制与实施路径有二,一是编制专门的海绵城市规划,二是融入现行规划中。无论何种方式,科学规划、有效实施是关键。海绵城市的专项规划或规划内容,须体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尽量减少对自然水系和水文牲的干扰,从强度和总量双向上减少水资源的利用,降低水污染物排放和水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如何保障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规划编制阶段的预评价比如规划环评和规划实施中或实施后的规划评估或绩效评价,应能发挥积极作用。这里,规划环评、规划评估、绩效评估应形成制度合力,以保障海绵城市的理念、目标、指导思路、内容、措施等既经历了顶层设计,又能落地实施。 本文由水世界专家组采访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水世界微信公众号ID。
30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海”会不会成为新‘常态’
热度 1 daxiong1987 2016-7-7 15:13
最近暴雨突袭长江流域,造成长江流域洪水泛滥,长江面临历史大考, 截至7月3日统计,全国已有26省(区、市)1192县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3282万人,紧急转移148万人,因灾死亡186人、失踪45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接着进一步降雨持续,灾情有望进一步加深。当前的第一要务是我们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防洪抢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于水火之中。 但是,痛定思痛,灾难过后我们必须反思造成如此灾难的原因。这种灾难可谓是扫荡式的,生命受到威胁不说,造成了财产的大扫荡,看到一幢幢房屋的倒塌,一辆辆汽车的沦陷,一头头牲口的流失,一滴滴眼泪的垂下,无不像针一样刺痛我的心,因此我觉得有点说点什么的必要了。 鲁迅离开了我们,他的文章留世百年后渐渐在教科书中越来越少了,我们不愿意听他老人家的骂声了,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退步。一个听不进批评的民族是不会进步的,一个只听批评的民族是奴性的。钱学森也离开我们了,他一直疑惑不解的是现代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而恰恰钱老本人就是一代大师。真可谓硬科学和软科学领域精通颇多,建树等身。 言归正传,这次大半个中国被洪水吞噬,最直观的原因是持续强降雨,一周之内以武汉为例7天降雨量接近600mm,创有记录以来周最高纪录。这的确是几十年一遇的气候灾难,但是夏天梅雨是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这次只是大一点,就造成了大半个中国的受灾,以往没这么大,很多城市照样一下雨就看海,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基建没有跟上脚步,历史欠账太多。气候是个系统工程,全球变暖已是不争事实。气候的变化会造成气候的紊乱,气候预测更加困难。极端天气更加密集,蝴蝶效应更加明显, 厄尔尼诺更加肆掠。 地球变暖目前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既然改不了老天,就要改变自己,人类能够从山顶洞走到高楼大厦中,是自我改变的结果,接下来我们必须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要有所突破。城市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就是要联动各个因素,我们的城市规划中没有这样的先例,以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青岛是中国唯一一个不怕淹的城市,德国殖民期间,盖房子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功能全面的地下下水道,还有日本也是这样,我们知道,日本也是一个多灾的国家,但是他们对于灾难的从容,和对灾难的抵抗力是我们没法比的。这点不得不承认,最近看到新闻说日本已经把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料出来出来,打算做建设高速路的地基材料,虽然在实验阶段,不得不说这个民族在处理灾难的远见和科学态度。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我们城市的下水道更像是面子工程,或者与发达国家相比好像是做家家。一个小沟沟,每次看到工作人员钻到下面抢修什么线路时候,我心里是五味杂陈的,很同情他们,他们是农民工,但是也很痛恨这方面的专家,为什么不能好好设计,做出这样的次品,在高成本人工的发达国家,这是不可想象的。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越来越多,城市人口越来越多,高房价就像给城市基建吃了春药,现在中国随便拿一个城市在发达国家相比都是超级大城市。这样的城市容量和规模,加上落后的设计和缺乏科学的管理,一遇暴雨就看海的灾难出现是不难理解的。中国城市建设没有层次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上,二是空间上,三是历史上。1)时间上,中国的现代建筑大部分都是在改革开放期间建成的,特别是较为集中在最近20年内,这也是中国的建筑寿命很短的原因,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在全国两千多个县城建成县级城市,在几百个市里面建成地区城市,一方面没有一个技术和基层积累的过程,另一方面造成了千城一面。没有文化积淀和特色彰显。本身就促使了建筑本身的短命,当然,这是从建筑文化方面的考量,建筑和城市的初级功能还是住人,遮风挡雨。让人们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创造未来。2)空间上,现在的城市都是铺大饼式的建筑,一个偌大的城市,住不了多少人。还让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觉到压抑,感觉到生活空间受到压缩,人从进化到现代文明,心里还是需要安全距离的,这个安全距离是城市空间给我们营造的舒适度和体验,真正看一个城市不应该看人口总数,要看人口密度。这样来看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排不上名,当然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是很大的,地方小,但是世界知名度上确遥遥领先。以澳门为例,33平方公里上住了61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用不到一个乡镇的面积,住了一个县还多的人口。在我们看觉得是不可能的。武汉84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住1000多万人,还是堵,还是挤。人口密度澳门约是武汉的16倍,并且生活质量上还不一样,这就是我们的城市铺大饼,没有层次感,上拆下挖照样解决不好问题,因为基础设计和顶层设计都没有做好,空中楼阁肯定不会长久。3)历史上,我们的建筑没有继承,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城市建筑破坏很大,保留下来的不完整,破坏大,随着城市的扩张,很多被拆迁,零星的传统建筑不足于保持城市的特色,造成千城一面的窘境。 为什么我们的城市会被淹?老天给了一盆大雨,我们的城市没有接住而已。一个人一秒钟喝一杯水会被呛死,一分钟喝一杯水安然无恙。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我们把这一盆大雨分流,天上地下都存一点我们的城市就不会这么束手无策了。而目前的状况是我们的天上地下都帮不了,这是我们城市规划当初没有考虑到的。何谓天上,就是地面以上的,我们的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的,植被,苍天大树被楼房取代,造成了雨水一下就顺势流到地上,地上的排水口,下水道根本没有能力应付,地下由于大面积的水泥硬化,填湖建房,河道淤泥,造成了土壤对雨水的吸收为零。土壤对水分的吸收保墒可以保持地下水的稳定进而保持地形的稳定,很多城市路面突然塌陷,这就是缺水后造成土壤的塌陷。假如我们的建筑有层次感,地上地下设计合理,地上植被丰富,各种样式的建筑错落有致,地下硬化合理,下水道排洪能力完善,有机调动分流,把暴雨洪水有序的按照我们的设计去到对的地方。这就是科学的力量。以上两种不同的设计造成不同的结果,可以剥离开来看:老式设计就像是建了一个大的水泥池子,池子有些小的出水口,还不一定比水平面高。第二个设计就像是一个大的草原,里面安装一个大的出水沟,先吸收一部分,吸收不完的排掉。这就减少了人为对环境的干扰,正向引导。简单对比发现:有机设计的建筑是我们的未来之路。 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有机建筑,何谓有机建筑, 有机建筑是一种崇尚自然并且赋予生命的,自然是有机建筑基本和设计的灵感之源。任何活着的 有机 体,它们的外在型式与内在形式结构都为设计提供了自然且不破坏的思想启迪,有机建筑与造型理论由自内设计理念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每一次设计都始于一种理论、一种概念,由此向外发展,在变化中获得形式,不仅如此,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体,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人类也是属于大自然生态的一部分,也不能超越大自然的力量,所以在对自然生态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生态环境发展对未来的启示相当重要。(这是度娘的解释)提炼出来就有以下几点:1)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干涉,2)和自然环境高度协调统一且功能完善。现在的城市虽然已成定局,但是进行有机化改造还是大有可为的。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生态模型,评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设计类似有机建筑。我们的城市不看海就不遥远了。 非专业评述,欢迎大家交流指导批评!
2456 次阅读|1 个评论
带女儿看海
热度 1 自我源于思考 2016-6-22 11:20
这里的海塘, 几百年前还是一片海洋(1), 海塘上矗立着一排巨大的风力发电机, 长长的风叶旋转着发出呼呼的响声。 我们一家站在塘堤上看海。 “这么多水啊?”两岁半的女儿高兴地喊。 我为女儿介绍: 海面潮起波涌,那是流体力学; 浪花冲上沙滩,那是分形几何; “我要去玩水”,她喊。 滩涂里有人骑着马儿奔跑, 巡弋的游艇划出长长的弧线, 远处还有轮船隐约的身影。 附近有古时的市舶司(2), 带着罗盘的船只满载丝绸和瓷器从这里出海。 晚上女儿在家里看着照片, 只道:“那是宣宣在玩水。” 又道:“那是宣宣在捉螃蟹。” 海塘承载着幻想与童真, 海洋蕴含着技术与未来。 注1:奉贤多次的围海造田。 注2:古上海设市舶司,管理港口贸易。
个人分类: 文学|4443 次阅读|2 个评论
住上海又免费换成海景房
热度 6 jianhuxie 2015-6-17 14:03
6月16日至17日凌晨,上海中部和北部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凌晨暴雨预警升级成橙色。降水导致上海多个地方出现积水。不少网友发布“看海”照片 眼睛一睁家门口多了一条护城河! 每年的车船税不是白交的。我现在很需要船! 早知道就不去刷我滴卡看海了…… 据说萧敬腾昨晚抵达上海了? 听!海哭的声音!打船软件用起来! 我们家房价又要大涨了,变成海景房了欧耶 复旦大学的楼里都出现了鱼群。 (儿子幼儿园门口) (复旦教学楼) 城市内涝何时能解决,地上面子做的那么好,地下工程一团糟。 一下雨就免费开启了“看海模式”
个人分类: 气候观察|290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看 海
邵宇飞 2015-2-1 21:22
也许,没看过海的人,总想去看海。看过了海的人,也忍不住还想去再看。辽阔,壮丽,苍茫,浩瀚,初次看到大海的那一刻,这些语言似乎都难以描述大海带来的震撼。还是古人说的好,“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所以,才会有那句著名的成语“望洋兴叹”。 我第一次看到海的时候,还是在十几年前。在大连的星海公园,阳光,美女,沙滩,这些一概没有,只有一张五块钱的门票,一堆硌脚的大石头和一群中老年妇女。若干年后,在厦门,看着阳光倾洒在细沙滩上,微风轻抚着棕榈树,还能攀上鼓浪屿上的日光岩,一切尽如所愿,心情也比第一次看海好多了。此后的几年里,又陆续在一些别的地方看到了海。现在翻看过去游玩的照片,发现自己这几年还真是看过了不少海。在看海的经历中,有几次明明已经走到了海边,再走几步就可以看到海,却还在不停地和路人打听海在哪里。还有几次遇到了黑导游。这些骗子一口一个“这里的海是多么的美丽,要让我们欣赏到最美的海”,结果带着我们四处瞎转,还卖给了我们一堆没有用的东西,到头来海却没看到。现在回想起来,他们的眼神中其实却没有一丁点对海的赞美和对游客的尊重,心中所想的只是如何不择手段地从游客身上搜刮票子。这样的人,就算是面向海面初升的太阳,内心深处也照不进阳光。不幸地是,太多这样的人拥堵在海边,让一些真正想看海的人,想好好看看海的人,最终没能看到海。 然而仔细翻看照片,我发现那些海景虽然各不相同,但那些看过的海其实都一个样——平静、温顺、舒展、令人愉悦。照片里没有美人鱼,也没有海王子,没有小精灵,也没有大白鲨。于是,我又突然想,不能对人吹嘘自己看过海。要知道,一直以来,我实际上只是站在海边看了看海,所以严格来说,只能算是看过海的边儿,这哪能算是看过海呢?就像看过美女的额头和看过美女是两回事一样。我还真没有全面透彻地看过海。海的真容是什么样的?“浅海的水是蓝色的,但是到了深海,都是灰黑色的,越深越黑。海的美是两极的, 没遇到恶劣的天气,作为航海人,就感觉不到海的真正魅力”——被誉为“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的翟墨曾如是说。原来这才是海,有平静的一面,也有狂暴的一面;可以浅露不隐藏,也可以深邃难以琢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完美风暴》里,一个船长带着几个水手驾驶着一艘捕鱼船,为了尊严,更为了生计,到北大西洋上捕鱼,不幸遭遇风暴,最终全部葬身海底。影片中的那些狂涛骇浪着实令人恐惧,连观众都有一种深深的绝望感。试想如果只是在海边站一站,怎能够体会到大海深沉的魅力和狂暴的力量?所以,从未置身于汪洋却大谈自己如何如何看过海,实在容易让人笑话。 置身大海中的人,内心不仅怀有来自海的恐惧,还有孤独。很多像翟墨那样独自驾舟漂越重洋的人都谈到过孤独,那是远洋航行无法回避的问题,特别是一个人的旅行。另据巡视南沙的人讲,一艘渔政船,二十几个人,一出海就是几个月,船员在海上实在孤独无聊,船长决定带一条狗上船,刚开始,那狗聪明伶俐,人见人爱。可过了两个月,那狗每到清晨和傍晚,就要跑到甲板上看海,一动不动地盯着远方,眼珠混浊,目光呆滞,失魂落魄,最后竟然疯掉了。电影《荒岛余生》里,主角查克被困海中荒岛四年,唯一的伴侣就是威尔森——一个破排球。某一天,查克终于决定要离开荒岛,靠自制的木筏漂洋过海试试求救的运气。他的排球朋友威尔森就系在木筏上,波浪起伏中,疲劳的查克睡着了,威尔森不慎掉入大海,当查克发觉并下水去救时,威尔森已经渐漂渐远,失去了威尔森的查克倒在木筏上声嘶力竭地哭喊,痛彻心肺——人常说,“没有在长夜里痛哭过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而四年逃无可逃的孤独困守就是痛哭人生的最好理由。那一刻,观众的心也都跟着碎了。 海使人畏惧,令人孤独,但海也有海的魅力——海任你想象。传说中,神秘的亚特兰蒂斯大陆一夜之间沉入海底;电影里,外星怪兽从太平洋的海底势不可挡地冒出来袭击人类。威尔斯曾在《时间机器》里勾勒出一个三千万年后的沉寂海岸,凸显出人类消失后末日世界的荒凉;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讲述了出使琉球之人在海途中所看到过的群龙游弋的景象,“俄至一处,水清澈底。下有群龙,五色,如盆如瓮,条条尽伏。有蜿蜒者,鳞鬣爪牙,历历可数。众神魂俱丧,... ,久则见海波深黑,始有呻者”,如真如幻;刘欣慈曾在《流浪地球》中想象,人类最终驾驶地球逃离了太阳,气温暴降,人们甚至可以从上海滑冰,一直滑过冰冻的太平洋。站在海边的时候,我也曾有过想象。我曾想象大洋深处隐藏着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我曾想象海面漂浮着能摧毁飞机轮船的未知神秘力量。我现在也经常想象,想象自己可以穿越时空回到史前时代,亲眼目睹那些海豚鲸鱼的祖先们从陆地走进大海;想象自己能和这些史前动物交流,并且抛出一堆埋藏已久的问题——“怎么就想进入大海了呢?害怕过吗?后悔过吗?当下潜到深海,被黑暗包围的时候,不害怕吗?当身体衰老以至于到游不动的时候,不后悔吗?”。“I never saved anything for the swim back”,也许它们会这样回答我。 没看过海的人,也许总想去看海。看过了海的人,也忍不住还想去再看。几年前在海边的时候,我心里想,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能看到海,没想到第二年就在海边工作定居了,看海的时候也更加从容了。那些海边光滑的小石子,带条纹的贝壳,晨光中飞翔的海鸥和海面随波浪起伏的船,都每次看起来都是那么美。那些海边玩耍的孩子,是那么的无忧无虑。我想,我儿子几岁大了一定也会喜欢在海边玩耍,也会喜欢那些海边光滑的小石子,带条纹的贝壳,晨光中飞翔的海鸥和海面随波浪起伏的船。我想我还会逗逗他——“什么时候带着爸爸妈妈在海的那一边看看海?”
1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下一站,是一个可以看海的地方
热度 1 dongleon 2014-11-8 17:25
最近披露了我会暂时离开,成都,这个柔情蜜意的地方。很多朋友关心我的去向,我记不清,这已经是我的第几站,但成都永远是我的留恋。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地不是终点,是人生的一段,或伤感或灿烂,都是一种体验。所以,当我选择下一站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下一站比上一站好,只能说下一站不同,有不一样的风景和风情。每一个地方都有风景,打动你的是风景,但每每让人怀念的还是风情,而决定风景和风情的是风水。 体验了西拉菲特(West-lafayette)、爱幕思(Ames)和尓般纳香槟(Urbana-Champain)的小镇风情和田园秀色,我去了山水交融形形色色的国际大都会多伦多(Toronto)。经历了高低凹凸的重庆和风和雨闲的成都,经历了风情妖娆的上海和自以为是的北京。下一个地方肯定是一滨海之城。 我想去一个有海的地方,看太阳在海面上升起。夜色初降时分在沙滩散步,看海鸥低飞,听惊涛拍岸。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吹吹自然的海风,养成纳百川的海量。 暮暮朝朝,人生匆匆。那么多的风景又怎能看得完?那么多的风情又怎能都体验?最重要的还是在人生旅程中陪你的那个人! (Leon@成都金牛,20141108 小雨)
个人分类: 我的风景|2464 次阅读|1 个评论
甲午中秋假期吕四港看海
sstone2009 2014-9-9 08:09
甲午中秋假期吕四港看海 此次中秋,忙里偷闲,携陆地陆续看海,不去波澜壮阔的钱塘潮,偏向默默无闻的小镇。吕四之名,据说是吕洞宾四次到来而得,权当传说! 八月十三日中午到吕四,次日中午回苏州,中秋记。 有假度中秋,驱车到吕四。 垂钓乱石堆,拾贝斜阳里。 海船夜出航,门市晨又忙。 海堤晨晖长,潮涨无声息。
个人分类: 诗词欣赏|2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岛之旅:海上落日
热度 5 saraca 2012-10-11 16:32
图1:烟台的海上落日 巴金有一篇散文《海上日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这是上学时的一篇课文,背诵时,放佛看到一轮金色的太阳跃出海面,波光粼粼,帆影点点,晨风拂面...... 一直没机会看海上日出,只看过海山日落。在北海银滩,我目睹了似圆盘的橙色夕阳,霞光万丈,锦云变幻。不一会儿,太阳掉在海里,海水变得通红。夜色渐浓,冷风骤起,大海苍茫,新月如钩。 傍晚的烟台蓝月湾,退潮的海湾,高高低低的礁石、大大小小的赶海的人们,岸边高耸的炮台,全都沐浴在柔和夕阳里。坐上游船,开始欣赏海上落日。 海风习习,波浪轻轻,在金色的霞光中,一切都平静而美好!尤其是当远离岸边人群,慢慢靠近大海深处,一种海上特有的静谧与开阔渐渐地包围了你。蓝色的海,柔柔地呈现在你的眼前。西边天,一轮斜阳挂在城市楼顶,散发着温暖的橙色光芒!海滨城市的魅力就此定格于脑海。未等斜阳全部隐去,匆匆下船,走近冰心故居,免去海上日落后的伤感,少份夜色中的凄惶。 这样的凄惶,在青岛石老人景区竟不期而遇。朋友在石老人景区的一家高尔夫球场工作,从鲁迅公园赶过去时,虽是下午4点半,却日落西山,凉意袭人。 就在一脚踏入绿草如茵的草地时,脑海里浮现出碧海、蓝天、草地、夕阳等字眼。起伏不平的草地,堆砌的山丘,平整的球场,草地与海滨交界处,立着一棵树,面朝大海。脱了鞋子,在草地上光脚漫步,细细体验来自青草的柔软。孩子们在草地上打滚,追逐,欢声笑语,洒满草地。然而,夕阳依旧慢慢躲到西边山后,留下的是冷风中不愿离去的我们。 海上日落,几分凄惶。“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咏叹,令人盼望着能一睹“海上日出”的欣喜!在秋日的落叶中,做着春天的梦! 图2:青岛石老人落日 图3:青岛石老人落日 图4:草地、大海、石老人 图5:孤独的石老人:盼女归 图6:碧蓝的海,碧绿的草 图7:起伏的草地,平静的大海 图8:一棵树,面朝大海。 后记: 在都市的人潮车流中,放眼过去,皆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熙来攘往,车来车往。无论节假日或工作日,人口压力无处不在。在压力的缝隙中,偷偷找个出口,溜出去,逛逛。 从彩云之南飞到黄海之滨 — 青岛,心里拨动的小算盘是爬崂山看植物、看海景;闲坐海边浴场陪孩子戏水;到鲁迅公园、海军博物馆、海底世界、名人故居一条街、八大关等体会百年沧桑、世事沉浮;到烟台看冰心故居、感受蓬莱仙境等。结果,下了飞机才落脚,就被朋友告知,崂山太清宫线路拥堵不堪。接着又看到各种节假日新闻,景区变“堵区”。望而却步,驻足青岛海边。哪怕是大小公园、博物馆、奥运帆船中心也都人满为患。哪里找得到一丝轻松的缝隙?! 国庆长假,出行游,到底为什么呢?放松!我的不远千里,带着小女出门,又为了什么呢?旅游,扩宽视野。然而,在拥挤的人潮中,我淡定地坐在海边的礁石上,边晒太阳边想:我是来看海的呀!小女是来玩沙的耶! 于是,忙碌的人潮中,觅到了缝隙中的青岛之旅的快乐!
个人分类: 生活浪花|403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冷雨下的公交
satangell 2011-7-21 23:29
夜里空调太凉,被冻醒,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 那年小升初,我要去市区考试,坐单位的校车。外面下着大雨,豆大的雨点砸在车窗上,汇成水流潺潺而下。在那之前,我很少离开单位的大院,上车的时候还是酷暑,因为落雨,温度降了许多。 陌生的环境、骤降的温度,将我抛入一个从未经历的迷离之境。整个世界仿佛与我无关。我独立在另一个空间,看着漫天的水珠从天而降,像穿过空气一样透过我的身体,打在这个世界中每一处裸露在外的角落。在这纷乱的情境里,那个瘦小的孩子缩在汽车的一隅,望着窗外。我看着他,他也看着我…… 今年的雨特别的大,明年一起去珠穆朗玛峰看海吧,如果……
个人分类: 夜雨醉话|2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