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坦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看淡虚名,正视自己的不足
热度 3 lixiong45 2019-1-4 18:06
虽然一直很穷,但以前我是一个把“奖状”看得比“奖金”更重的人,也曾愧受过一些虚名,但更多的时候是受这种心思的“煎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任何和自己相关的“名利”,只要报名资格里没有指明我不能申报,不论我自身条件有多差,甚至啥成果都没有,我都会抱着不知哪来的希望去掺合一下,然后失败了还会有一种坠入地狱的感觉。 这些年,我最大的成长之一无疑就是学会看淡名利,特别是虚名,我会充分衡量自己的条件, 不会也不愿再盲目去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把省下来的劲更好地充实和武装自己 。换句话说,我不再那么眼高手低,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一个内心坦诚的人。比如单位的职工年度考核表,像我一样级别的人怎么填基本不会有人关注,但出于对自己工作负责,我基本都会很认真的填写,“好”与“坏”都能直言不讳。 由于我的认真与坦诚,被评为了2018年“优秀职工”!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附2018年的职工考核表个人总结内容: 本人在 2018 年度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工作,努力奋进,各方面都取得一定进步或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情况如下: (1)学习了“时代楷模”南仁东、王逸平和钟扬同志的感人事迹,从中体会到一名科研工作者该有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 (2) 发表上一年度完成的论文 3 篇,完成 2 篇论文的撰写, 但没有高水平论文的发表 。 ( 3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的资助,相关工作得到同行的认可。 ( 4 )参加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和长江中上游经济带青年科学家论坛,学到许多专业知识和同龄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及创新思维。 ( 5 )协助指导两名硕士研究生,一名达到毕业要求,一名顺利完成开题报告。 但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有一定问题,学生的工作效率较低,也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和主观能动性。
个人分类: 生活缩影|1428 次阅读|5 个评论
谈谈导师这个职业
热度 13 张海霞 2018-9-6 17:42
这几天又在科学网上为了女博士生娃这件事争论不休,来自导师和学生的意见很不一致,来自导师们的意见也很不一致,本来无可厚非,可是偏偏有些人在那里哗众取宠、胡扯八道,不顾及事实、打着道德大棒误导学生和讨论方向,实在感觉不爽,这样的人真的不是合格的博士生导师! 一个老师之所以成为导师,是要对学生的学业负责,对 TA 的生活和工作关心和帮助,甚至是成为一生的良师益友的,绝对不是老好人滥发同情心可以做到的!这里讲讲我十分敬佩的一位老师,也是我认识的导师里的楷模和榜样,他是怎样指导和帮助学生或者那些不是他学生的年青人走出困境的。他就是我之前写过的《何为大师?大师何为》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何志明教授( Chihming Ho ),何教授就是我认识的教授里最名副其实的名师: 他不仅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学者,更是一位点石成金的育人大师 。 他是一个学术界的楷模,很年轻的时候就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做到了顶尖,成为全球工程技术领域论文被引用前 200 位的大学者,若干年前当选了美国工程院的院士,但是研究的脚步永不停息, 90 年代初开始在探索一个新的领域,与以前的优势相结合成为了一个新学科的奠基人,目前这个领域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大热门。他做了 200 多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特邀报告,我有幸听过几次,每次都很精彩,每次内容都很新,绝对没有老调重弹! 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工作,他在有一次给新生的讲座中说:“我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每星期 7 天,我不是疯了,是因为我喜欢!所以你们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而无怨无悔!” 最让人敬佩的是他对年轻人的扶持和关心,几年前我作为一个晚辈给他写了一封邮件,告诉他我们在准备申请 “TRANSDUCERS2011” 这个我们领域的奥林匹克到中国来(我们已经申请了 18 年而未果),希望请他作为海外华人支持一下,那是我只是听过他的学术报告,提问过,我想他可能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个晚辈,没想到他立即就回复了邮件: “Alice, 这是件大事,好事,你们真得要做吗?现在这样是不行的,我们来商量一下怎么做 ” ,于是他的电话来了,我们开始讨论这件事,他高屋建瓴地指导我和另外一个老师开始艰难的申请之旅,他动员了周围所有的人,让他的秘书组织电话会议,由于他的推动和号召力,把本领域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科学家都动员起来,大家团结在一起做这件事的情景,令人终生难忘!我们的进展很顺利,世界一下子对我们敞开了大门,我们不但联系到了这一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也开始了解和熟悉国际学术界的规则和模式,我们逐渐走上了正轨! 我记得一切都准备好了,我背着几十本经过上百人修改和完善的精美的申请书准备上飞机的时候,给参加这次申请的所有人发了一封邮件: “ 谢谢大家,我现在准备走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尽力了! ” 他的电话马上就来了: “Alice ,你认为哪里还有问题? ” 我说: “ 没有,很好,我认为很好 ” ,他说: “ 那你就要告诉我们:你一定胜利回来!失败是不需要借口的! ” 这件事和这句话我记一辈子,因为它教给我太多、改变我太多,从此我知道该怎么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及怎样才能做成事! 2007 年我开始做 iCAN 大赛,身边无人理解,都觉得我是浪费时间、一时好玩,只有何教授跟我说:“ Alice ,你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十年后你会成为中国的创新之母!”正是这句话鼓舞着我不断地前进,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总是想起 Dr.Ho 的这句话,每次遇到过不去的坎儿,我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向 Dr.Ho 求助,最难忘的是 2015 年 10 月的一天,我遭遇创办 iCAN 以来最大的挫折:我最得力的助手辞职了,而这一切距离我们要办的重大活动没有几天!意想不到的艰难,当我凌晨到达酒店的时候,打开房间门,我一下子就绷不住了,扑倒在酒店的床上大哭起来:“ 我该怎么办?放弃还是坚持?坚持还是放弃?” 有一万个理由促我放弃:意外、没钱、没人、没项目、没助手、没有时间 …… 可是还有一个声音在角落里隐隐传来:这是 iCAN 的机会,这是你对世界的承诺! 到底该怎么办?!仿佛身处无底深渊的绝望之中,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何教授,我的人生导师,也是我遇到大事和要事唯一可以求助的人,我需要马上听听他的意见和建议。于是,含着眼泪,我尝试着在 SKYPE 上拨通了 Dr. Ho 的电话,那么巧,日理万机的 Dr. Ho 正好在线上:我仔细诉说了这些日子以来的各种状况,现在面临的最难的情况就是 1 个半月以后的 CES ,我是不是可以选择放弃?!真的太难了。 记得电话那头的 Dr. Ho 沉默了几分钟: Alice ,真的是太难了,可是你不能放弃,记得你有多么艰难才有机会带着 iCAN 走到 CES 这样的世界大舞台上,这对于 iCAN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不能后退,一退这机会就没了,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我们来讨论一下最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吧: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组织团队,你应该怎么怎么办 …… 这个电话打了很久,我们具体商讨了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和确定参展团队,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来解决现场组织的问题,电话结束的时候,我记得 Dr.Ho 的原话是: Alice ,好了,你现在你只需要马上给几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发邮件和打电话,问题就解决啦!加油! 随着这句鼓励的话,我的心情也从冰点回升到了正常,放下电话就立即开始给国际合作伙伴打电话、发邮件,写各种通知和文档,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当我精神焕发地出现在讲座现场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我刚刚经历了这样一个痛不欲生的夜晚:新的一天,充满希望的一天,又是 iCAN 的一天! 这就是何教授对一个身处困境中的晚辈做的话和做的事,他话不多,从来不会跟你说那些回避核心问题的无关痛痒的同情话,也不会滥发善心劝你,而是会很坦诚地跟你分析问题的症结并讨论方案解决它! 后来,我逐渐发现,他不但是这样帮助我,而是帮助身边的每一个年轻人,所以他到哪里都有朋友,年龄大的,年纪小的,都团结在他周围,讨论学术问题,讨论思想问题和人生的发展,他总是那样地友善和坦诚,他话不多但是句句中的!因为 他从来不会应付你去说说你想听的,他从来都是很负责任地跟你说你该听的话! 这就是一个好导师,他的学生很多,做到了对每个人因材施教,不仅仅是在校的时候尽心尽力把每个毕业生都带成了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供不应求。而且即使在学生毕业以后,遇到问题他也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我亲自见过他把一个已经毕业很久学生教授叫到旁边训话的场景,因为他觉得那个学生在成名以后懈怠了!所以他的每个学生都成才而且还各有特点,跟他都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他的研究组里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他 60 岁的时候学生们专门为他组织了一次 “ 意外的生日 party”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济济一堂,用他的话说:“ 走进会堂的那一刻,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辈子受过的苦和累都值了! ” 何为导师?真正的导师应该像何教授一样,既是是学术的楷模、值得尊敬的老师又是可以信赖的朋友。 导师何为?真正的导师应该像何教授一样,在学术上不断突破、不懈努力,在教育中因材施教、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平易近人、坦诚友善。 通过自己的教育和指导让每个学生真正成才应该是我们做导师的追求,而不是滥发好心、降低标准放水去迎合各种外界的要求! 严师出高徒,慈母多败儿 ,这样的话同样适合今天的教育! 教师节来临之际,再次致敬何教授!希望有更多人做这样真正对学生负责任的导师,成为学生一生的良师益友!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3337 次阅读|9 个评论
蒋继平先生,你没有做错!
热度 1 lin602 2012-4-3 23:02
上午看了你的博文‘ 为了回国服务我让太太做了两次“人流” ’,我觉得你做得没有出格,对你的做法与想法能够理解。 晚上散步回来再看看你那篇博文下面的评论及其他有关你这博文的帖子,不少评论者对你的非议很多,当然也有不少理解你的评论。 许多人没有经历那个时期,即使经历了那个时期,由于从小的生长环境不同,经过的教育不一样,加上各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一样,特别是一个人的性格与风格,会对事情做出不一样的判断,做出自己的决定是非常正常的。 从你历次博文可以看出,你从小生长在‘下层’家庭,没有见过‘大世面’,没有‘官’‘势’‘富’‘知’家庭的影响背景,更相信‘做个守纪的人’,做个‘爱国的人’,做个不违反国家‘计划生育’的好公民(唉,我们农村人经常犯的‘见识少’的错误)。 你不是不爱你太太,也不是不爱你孩子,但是在与自己当时认识上的想法相矛盾时,你忍痛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这不是你的错,更体现了你思想深处的‘守法’与‘守规矩’。 你那代出国的人(我也是七七级的,许多同学也在国外),绝大多数人没有回来,一是国内外的生活条件差别太大了,人往高处走,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当然工作条件也比国内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未必比生活条件好的诱惑更大。所以你最终没有回来,我觉得也非常正常。 我非常欣赏的是你有二点:一是你现在仍然能够关心祖国,为我国科研再做事情,许多国外的学者,没有这个境界。二是你非常坦诚,其实你完全可以不写这些,你写这些内容,我觉得你是非常真诚的人,对生活,对亲人,对祖国是‘爱’的。君不知,许多在国外的人,心如‘冰霜’,他们不写自己的生活,没有得到‘非议’,安静地享受他们的生活。 网上许多人的评论,我觉得许多人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没有生活在你长大的‘下层’环境,也不一定有你当时那种‘心情’‘风格’与‘性格’。许多人是认识上的差异。同时我也能够从一些评论中,看到一些‘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甚至有‘不尊重别人的心态’。 你做的一切作为一个男人与国人及学者,会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宁,为国家所做的事情会让你得到尊重。 大爱无疆!
3703 次阅读|2 个评论
镜子围脖:京城的人跟党中央是住在一个屯子里
liwei999 2011-8-4 03:56
开始的表现还可以,后来就变了。大约是“更年”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03/2011 00:11:27 为人要“坦诚”,那个人不坦诚。镜某的“横 扫”看上去很虚,但是坦诚还是做到了。中国的很多事情、京城里的信息与其他城市是无法比的,因为京城的人跟党中央是住在一个屯子里。北京的哥说话的口气,都觉得是可以当县太爷的角色。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对,镜老师的修养是值得大大表扬的。 - shijie 08/03 00:13 得,“被老师表扬”了 。通过表扬,师姐“暗地里”坐上了老师的交椅,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03/2011 00:21:48 镜某只能当个小学生了。京城里的人,厉害啊。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19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把自己写在脸上
热度 1 moxj 2008-10-18 21:55
(图片来源 http://www.kongfz.com/bookstore/7506/book_17503296.html ) 爸爸总是喜欢叫人给他占卜 . 我有点反感 . 看到路边经常有人摆摊看相 . 我总觉得他们是在骗人 . 但总会听到有人说某个地方的相面师很准 , 我有点疑惑了 . 这让我想到了小学时候学过一篇相马的文章来了 . 既然有相马这回事 , 那人的外表确实也能表达一点关于自己的信息 . 然而要去观察这么多人,并把他们归类显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而且在这种归类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主观因素夹杂在其中,对于这件事情的好奇显然不会有很满意的结果.也许现在的网络可以带给我们一点安慰的提示. 在相同的主题下和不同的人讨论,每个人的都有不一样的见解.我认为从不同的回答不只是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世界观.如果问题合适的话我想对一个人的性格也因该有很好的表达.因为我选取的样本不够大,同时男性的比例可能太大了,这会让我的判断更远离客观.但我想它还是能表达一点东西.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人们在网络上为自己选取了不同的头像.即使这个头像不象自己的脸蛋一样给人一种比较稳定的认识,但人们显然对它们有一些偏好.有的人可能很长时间用一个卡通头像,或者有的人见了新鲜的投降会换掉原来的,但是换了的头像也会和原来的有一定的联系或者可能表达一样的东西.你会觉得用相同头像的人有一样的性格或者别的东西吗?也许这个人现在的头像表达了他当下的一种状态.谁能说他们一点联系都没有呢?那你的情况是不是已经在你不经意间被自己的行为记录下来了呢?或者你身上的那颗小痣就是一种记录? 也许我们可以找回以前的自己. (前几天写的,很有点搞怪)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3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