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张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张尧学的透明计算得奖完全有理
热度 9 laserdai 2015-2-18 18:18
当计算披上皇帝的新装 ,张尧学的透明计算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又一年没有空缺,可喜可贺!!热烈祝贺!!! 一时间舆论粉起,几乎所有舆论都指向说,张尧学的这个裸跑的计算根本不值得这个一等奖:比如什么技术太简单,什么没有商业市场,甚至拿了人家大家拿的一段程序应该叫做偷米计算,等等。 我也在关注中,现在顿悟,张尧学的透明计算得奖完全有理,因为有先例! 黄昆,得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大奖比张药学的要多要高!可是,黄昆在国内的科技领域的贡献,几乎没有,差不多等于零。 黄昆在国内,主要科技方面的贡献是: 1。50年代从英国回国后,就在P大成为牛鬼蛇神,接受劳动改造,去猪圈喂猪,因为在西南联大的时候跟杨振宁一起做过同类工作,有一定的经验; 2。直到1978年,他英国的导师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国家突然发现,这位诺奖的弟子竟然在中国,于是派人赶快查,才知道这个黄昆正在P大猪圈忙着喂猪,马上拉出猪圈,满腿猪粪都没有来得及清洗就被拉去金銮殿见圣上,立刻口授圣旨,封为中科院某所所长; 3。黄昆做了所长以后,学术上也没有任何真正的贡献,就是人气上来了,带出了一大圈院士,大家都知道国情,也清楚这些院士是怎么上来的,这里不赘述了。 就这样,黄昆得到了很多国家大奖,就不列出来了,新年的鞭炮声已经很吵很吓人了,吓着人不好! 对比下,张药学还是实实在在做了工作的,才拿个一等奖,还是明显亏了! 所以,张药学拿这个一等奖还是完全有理,给张药学点个赞! 这是给张药学的透明计算得奖的最终 顶级解读 ! 祝愿大家新年愉快!来年更上一层楼! 注释:黄昆得奖的原因在于他在固体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电子-声子耦合,或者叫做晶格动力学。大意是说,既然是固体必然有晶格,是晶格必然有振动,这些振动就叫做声子。固体中当然有电子态(基态),也需要电子激发态。不管电子处于基态还是激发态,都要有声子时刻伴随,就跟领导需要警卫一样,有时候需要警卫师,或者警卫营,或者警卫排,甚至只有一个警卫兵。带多少警卫,能看出领导多牛。电子领导们带声子警卫也一样,这个叫做 黄-李因子 。 但是,这些工作都是在大英帝国的领土上作出来的,跟中国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245 次阅读|9 个评论
全面点评张尧学对透明计算的自我辩护
热度 32 dulizhi95 2015-1-26 19:36
全面点评张尧学对透明计算的自我辩护 全文见王小平博文:专访张尧学:回应质疑,让透明计算更“透明”。 首先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欲抱琵琶半遮面。 “这么长时间没有给公众回应,造成大家误解,非常抱歉。我之所以沉默就是考虑到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 张尧学一开始就玩这样的借口,无疑是不高明的和可笑的,真的不如开门见山更好。 荣获国家自然科学顶级大奖,招来的是一片嘘声。那么对此该如何辩护呢? 切实有力的辩解无疑应该是:我的成果确实是开拓性的或者说颠覆性的,你们的质疑和反对只是表明你们并没有理解。 而绝不应该是这样的辩护:我们的成果与已有的东东有哪些哪些“不同”。只是做了某些并无开拓意义的“不同”,而类似这样的不同世界各地是在不断地涌现,这样的“成果”如何能获取国家顶级科学大奖? 张尧学的辩解恰恰是,他的成果与其他产品有哪些方式上的不同,从而能得到一些不同的效果和功能。 张的整个辩解如其说是在否定质疑,不如说是恰恰证明了质疑是对的。 最有趣的是,张尧学整个辩解的结束语,那简直就是不打自招: “ 我从来没有说过颠覆或替代之类的话。我们一直说的是扩展冯·诺依曼结构,由单机到网络,我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这么讲,在美国的几个大学作学术报告时也这么讲,2007年评工程院院士时也是这么讲的。如果错了,那就是我的错误。 ” 试问,互联网的哪一个功能又不是在“扩展”冯·诺依曼结构呢,又不是“由单机到网络”的扩展呢?这个时候要的是你能就事论事,而不要把在“美国”做学术报告,和什么“工程院院士”拿来显摆。并且,最关键的是,你当初申报顶级大奖,谈到你成果的意义时,也是这么“谦虚”的吗? 张应该将其在申报顶级大奖时所谈的“意义”部分全文披露(不至于有“机密”的借口吧?),让人们看看那个意义,与他此时的辩解是不是一致的。若是,那又如何能申报顶级大奖?若不是,那他此时的辩解就明显的是在欺蒙人民大众。本人判断,应该是后一种可能性。 从张尧学的辩解可知,透明计算的最主要功能,或者说“神奇”,在于两点:一点是效率。第二点是所谓的解决了安全性、病毒入侵的问题。 关于第一点,由于他自己都承认并没有突破冯诺依曼模型,从而谈效率上的突破纯属扯淡。仅仅只是在方式上加了一点变化而已,或者说仅仅只是做了一个客户服务器模型,与其他C/S模型并无质的不同。 关于第二点,我们原文照录张的辩解: 针对网络安全问题,透明计算将网络互 连 平 台由较高网络层下降到计算机芯片和操作系统间的接口层,在接口层设计保护程序,即安置一个能力超强的“保安”,防止上层软件系统受到攻击和安全漏洞威胁,从而解决了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 各位,你们仅仅只需要看这句话“从而解决了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就知道这样的成果是多么地滑天下之大稽。做到这一点绝对不亚于“水变油”和造出永动机! 各位不妨拭目以待,看张尧学的“成果”猴年马月“ 从而解决了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 ”? 神 = 冯诺依曼 + 比尔盖茨 众所周知,冯诺依曼设计和主持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随后的计算机设计和制造均是按照所谓的冯诺依曼模型来进行的。由此,冯诺依曼被誉为计算机之父。 比尔盖茨设计和编写了第一部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并对之不断进行发展和提升。微软的 PC 机操作系统一统全球。比尔盖茨无疑是全世界的软件王,并由此成为世界首富。 然,冯诺依曼模型的根本弱点或者说瓶颈,在于串行计算的效率。除了远不切实际的所谓量子计算机或生物计算机外,迄今无丝毫可能对硬件加进某种高明的“思维”,而从根本上改进冯诺依曼模型的串行效率。 而操作系统的最大问题则是,无法克服病毒入侵(为表述方便,这里将各种入侵手段统称为病毒)。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历史表明,反病毒和病毒一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且呈现双方齐迅猛发展,的局面。其中进攻的一方一直是主动的,而防御的一方则永远处在被动挨打,滞后一步对付的地位。 每年全球为此要投入多少专家研究,花费多少人力财力? 那么,能在操作系统的任何层面加进某些“防卫代码”从而从根本上阻断病毒的入侵么?毫无疑问是不可能的!至少迄今一直是如此。 不难判明,谁若是宣称自己的成果,能从根本上改变冯诺依曼模型的束缚,而按自己的方式设计的操作系统,能对所有病毒具有根本的免疫力,那就意味着该人对全球硬件软件通吃,他绝对大大超过了冯诺依曼和比尔盖茨之和。 请注意语言表达具有很大的伸缩性,辩解自己仅仅只是声称“扩展了”,没有任何意义。非常简单的道理,冯诺依曼模型是对单机的,因而任何 C/S 系统均可以声称“扩展了冯诺依曼”。可见强调这样的“扩展”没有任何意义,当你特别强调自己“扩展了”的重大价值,并将其作为申报国家顶级大奖的依据时,你的所谓“扩展”,其实就是具有颠覆和开拓性质。 这应该是很简明的逻辑。 再想想全球计算机病毒入侵的猖獗性和广泛性,以及为对付所投入的规模,不难判断其不亚于人类医学对付病魔的投入。 假使现在有人宣称,他发明了一种超级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抵御“所有病毒”的入侵·,或者说对任何病毒都具有免疫力,稍稍有点正常头脑的人,难道不认为这是滑天下之大稽么? 各位,本文纯属宣传正能量! 国人经常论及钱学森之问以及近代中国没有开创性的科学成就。 尤其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各项原创成果和发明权,几乎均为洋人所垄断。 当今出现的这位科学神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这是一位硬件软件通吃的科学神,可以预料,中国将很快成为全球计算机领域的主导者和统治者。 各位,千万不要质疑和反对,你们应该为伟大的祖国出现了这样一位科学神而欢呼,宣传、拥护、热爱和崇敬这样一位科学神吧! 想想有多少 IT 人在为病毒和入侵所困扰,全球每年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在为病毒问题而忙的团团转,除了被动应付以外,谁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想象一个可以完全免疫所有病毒入侵的计算机世界,欢呼吧!纵算你本人看不到这样的美好时代,学学愚公,你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总会看到这位神的成果变为现实的那一天。 下面转录王小平博主博文中的一段话( 原文出自【方舟子先生】的博客《张尧学是如何骗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2015.1.19.)) http://fangzhouzi.tumblr.com/post/108644050860 : 中国的科技大奖,都是运作的结果,含金量本来就不高。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经是个例外,曾经为了保证含金量空缺过很多年的。现在却让这样一个假货靠造假获此殊荣,肯定是利用权力和官场人脉运作的结果,是典型的学术腐败大案。虽然中国遍地都是学术骗子,但学术骗子能靠权力把虚假成果搞成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还是创纪录的,算得上中国科学最大的丑闻之一。 若是真的,则透明计算这次获奖,不仅对本来就造假虚蒙业绩的国内科研大环境是雪上加霜,起到了极坏的作用,而且,由于大领导被卷入作为发奖人,该蒙人课题组的负责人极可能面临严重的政治后果。 这也是当今经常容易看到的现象:你神气过头了,你离倒霉也就不远了。
21214 次阅读|49 个评论
孔雀中南大学飞 中南改革深受海外人才欢迎
热度 8 chrujun 2014-11-15 22:32
孔雀中南大学飞 中南改革深受海外人才欢迎 最近得到消息,自从中南大学推出青年教师可安心做学问,不用上课,津贴工资照拿,科研经费有保障的改革措施以来,这两年海归求职者出现了爆炸性增长,平均每个岗位有10位海外青年人才竞争。地处内陆地区的中南大学,头一次感受到了孔雀中南飞的盛况。这个政策要是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必将对中南大学的持续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大学扩招后,鱼龙混杂留了很多人,学者近亲繁殖非常严重。有一段时间学科建设要求高级职称比例,突击提拔了不少副教授和正教授,包括我这种混日子的人。更悲剧的是有的系大部分教师是某一牛人的徒子徒孙,大家基本上干差不多的研究。新人进来后往往面临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而成色不足的教授副教授们,却过着悠哉悠哉的日子。不是忙于做学术包工头就是忙着干挣钱的活。 近年来,教师岗位和扩招那段时期相比成了稀缺资源,新进来的青年人非常优秀。青年教师有很多创新性想法需要静下心来研究,正是出科研成果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让他们可以安心研究非常重要,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优化教师结构有长远意义。 教授和副教授好歹有研究生帮着做点研究,上本科生课其实对科研影响不大。累一点也就挺过去了。而青年教师不一样,往往带着年幼的孩子,家庭任务就不少;同时面临买房和职称的压力。我今年上了本科生课程3门,研究生课程2门,感到还可承受。由于我儿子在上初中,很少操心,陪儿子下棋就算最大的家庭任务了。科研基本是团队成员在做,我做点关键研究就够了。不像刚当老师的时候,全部程序都要自己编,从单片机C程序、DSP汇编程序、LINUX下的C程序到WINDOWS下的VC程序,全部要自己编,自己调试。还要画电路图、调试电路板,甚至要研究仪器的结构问题,那个时候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要学,一个都不能少。现在团队的年青人干劲比我足,精力比我好,很多事情比我做起来快多了。这个时候上本科生课,上研究生课,可以从全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更新,大量收集新资料,开拓了我视野,提升了教学效果。反过来对我的科研也有意义,因为现在更需要我从整体上把握科研进展,安排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儿。 海外优秀青年人才青睐中南大学表明,这个改革措施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了空间和时间,适合他们成长;同时为学校避免近亲繁殖,优化师资结构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另一方面,对大学扩招后提拔的成色不足的教授副教授们,也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再不努力,搞不好就要被淘汰了。当然,他们是扩招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 无论如何,认真上课也算自我救赎的一条途径。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6076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没有一点官腔的讲话//张尧学校长在三届四次教代会、工代会上
pinghesun 2014-3-15 17:35
原文地址: http://news.its.csu.edu.cn/readnewsarticle?atcid=20140314143900740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校党委和行政的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 今年我想改一下报告的形式。去年的主要成绩不再念了,列了52点,大家可以看一看。只讲一点,就是去年的11月4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校,这既是对学校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指导和鼓舞。因为习总书记作为国家元首,迄今为止去民口的大学还是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另外,这也是我们合并之前和之后,第一次有国家元首到校视察,这对我们是巨大的肯定和鼓舞。 我主要讲两个方面,一是面临的问题,二是我们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我先讲两件小事。第一个,就是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正非常快地改变着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可能还感觉不到。今年春节,有一个很小的科技产品,叫微信红包,在两天时间里连了两亿张银行信用卡。而这两亿信用卡,如果不是互联网的话,一个公司要花三十年时间才能连上。有了桌面的互联网后,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把两亿信用卡连到一起花了八年时间。而移动互联网,就是用手机来做,只花了两天的时间就办到了。第二个,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好的事、坏事,如果说是在互联网出来之前,那没有问题,各级组织一封锁,谁都不知道。有了互联网之后,基本上保不了密,但是还可控,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还可以删掉。但有了移动互联网,每个人都拿个手机,微信、微博一发出,可以在一、两秒内传遍全世界,任何人都控制不住。所以说不能做坏事,不能随意做事。这也是我这次报告的重点:以制度文化建设为重点,要讲规则,讲程序。 一、问题 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少。例如,在科研投入方面,前年国家科技投入的增长是18.7%,这指的是纵向上的投入,国家实打实拿了钱的,而我们学校的科研经费增长是8%。去年,国家纵向科技投入增长是20%左右,现在全国科研经费已占GDPR的2.5%,超过了1万亿。但是,我们的科研经费去年没有增长或者说是只增长一点点。在国家这么大的增长形势下,我们学校的科技实力又很强,为什么增长不上去?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那么我们学校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那些方面呢?我讲的也不一定完全,供大家参考。 1.办事不讲规则和程序,随意性大 我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有好的一面,但也有不好的一面。不好主要体现在办事不讲规则、不讲程序,随意性很大。学校现在在法院里打的官司有好几个,而这些官司是怎么来的呢?90%是我们以前的和现任的有些领导不讲程序和规则造成的。例如,我们的处级领导不是法人代表,但又在经济活动中给别人当保证人。有些人想干什么干什么,干完后不报告,学校不知道,最后就形成了官司。例如,国际交流处几年前成立了一个小公司,搞什么人才派遣。最后赚没赚钱不知道,官司打了多少年,到现在还在打,要学校赔钱。像这种事情,好多起。有的甚至法院来了传票,我们的工作人员连传票都不接,就给扔掉了,最后缺席审判。所以,不讲规则、不讲程序、随心所欲去办事的现象,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我们各个学院,包括我本人,都有。在当前社会,移动互联网手机用户已有八个多亿,随意性一大,出事后应对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民主社会讲来讲去也是一个契约型社会。市场经济最重要有三个支柱,第一是诚信,第二是法治、第三是公平竞争。计划经济也有三个支柱:等、靠、要。我们的大学是处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夹缝中求生存。社会已经在市场化,而我们大学的招生指标、课程安排等等都是计划经济。大学教师还没有真正面临市场经济的竞争,很多思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目前,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急剧发展的市场经济正在激烈地碰撞。如果万一走的不好,落后了,可能因为小的事件会给大家的声誉带来很大的打击。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大家以前可能认为出点事没关系,在校内解决就是,但现在不是,一旦扩展开来,很快就失去控制。 所以,我把不讲规则、不讲程序、随意性大列为学校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的学校要建设高水平大学也好,研究型大学也好,建设国内一流、世界一流也好,一定要解决这个讲规则、讲程序的问题。国际上的一流大学,没有一个是不讲规则、不讲程序的。 2.官德和师德建设有待加强 做官要有官德,我这里讲的官主要是指我们的管理人员。做教师要有师德,我们现在做教师的,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不太好。我们有好几个学院的研究生来信反映,老师一直让他们干活,既不准他们毕业,也不给点生活费。 当然,这些学生反映的情况不一定准确,但是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些老师没有把育人放在第一位。这样研究生干起活来就不舒坦,生活都没有保障,还怎么让他去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显然是做不好的。但是,我们的研究生的的确确在科研上做了很多工作,去年大概有超过1万篇文章是研究生写的。据科技部信息中心的统计2012年学校在各个领域最好的5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居全国第4位,这是很了不起的。 所以,我们要善待同学、善待我们的研究生。另外我们做处长的,坐机关的,尽管有很多改进,但是服务意识还是不够,为自己办事、为熟人办事的思想占有一定的比例。怎么样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把工作、把为师生服务放在前面,是我们的思想有待转变的一个问题。 3.大师和大师的苗子不够 学校的杰青获得者、长江学者等指标在“985工程”高校中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现在我们的院士数量还可以,但是我们不能每年都讲院士,而且现在很多学校都在不断的超过我们,因为他们新评的院士比较多。我们新评院士很不容易,去年新评了一个,两年前评了一个。但是很多规模比我们小的学校,评的院士数量都比我们多,像北航,去年仅一个信息学部就上了两个,清华去年在校的上了4个,校友上了7个,加起来有11个。中南大学作为一所有五万三千学生、七千教职工的大学,却长期在几个主要领域没有领军型人才,在全国相关学科排老大的人也很少。 4.国际化水平整体较低 去年西南交大有一个高校国际化排行榜,我们大概排在30多位,这在985高校里面是非常靠后的。国际化不一定就是要派多少人出去,它体现在每一个学术活动的点滴中。前几天我跟青年教师座谈,他们就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也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就是我们发Email出去,从来没有一个规范的格式,你看你收到国外哪一个名牌大学来的Email,上面什么系、什么机构及电话都在上面。还有,我们的教授们不做网页,别人在网上看不到你的信息。稍微国际化点的学校,教授发表一篇新文章,只要不是保密的,就应该挂在网页下,然后你的网页应该随时更新,让全世界的人检索到,这样人家才知道你嘛。你自己都不宣传你自己,谁还宣传你啊?只有把你的成果宣传出去,让别人知道,为人类做贡献,你才是伟大的,不然你就啥也没有。 所以,国际化并不是说学校要出多少钱,派了多少留学生?最重要的是国际化理念。别一说国际化,大家就讲学校没给钱。我可以跟大家讲,去年我们学校各个方面的钱都增加了,只有行政经费减少了。 5.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偏少 我们原来是6个,今年又新进一个,现在是7个。湘潭大学只有700多个教师,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有4个。它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它地处湖南,既没有在北京,也没有在长沙。但是相对于我们的体量,按我们正常的,应该10个左右。山东大学也是10个左右。山东大学比我们规模还小一点。但是人家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一直保持在10个以上,我们只有7个。而且,我们今年在ESI里面的排位有所下降。 6.人文社科的整体实力偏弱 学校的人文社科在985高校中的排位大概在29、30左右。我们的人文社科的人数很多,而且人文社科的确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总体偏弱。关键我们自己还没有感觉到自己弱,每次大家一讲起就是在湖南省排第一。我说在湖南省就不要讲自己排第几了,中南大学是湖南省唯一的一所副部级高校,国家投资拨款也最多,在湖南都不是第一的话还混什么?我们的文科应该在全国争前20。 目前,学校的文科第一是经费少,第二是高水平成果不多。比如,教育部的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一个都没拿到,二等奖也没拿几个,相关的人才也很少。评估搞完后是要奖钱的,是要带东西的,但人文社科排第30多名,你还去哪拿钱去?基本上就没钱了。 7.重大的原创性的成果偏少 我们有一些还不错的成果,但是真正能拎得出来,每个学院都能拿得出来讲一讲的事是不多的。特别是,我们在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重大作用的原创性成果很少。学校层面当然还是也可以选出一些。这次习总书记过来,铁道和湘雅都有可以看的,本部这块选了柴立元教授的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和黄伯云老校长的粉末冶金项目。但是,我们要看到不足和挑战。即便是我们的粉末冶金也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国内其他几个高校在粉末冶金材料方面、在碳碳方面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8.机构臃肿,内部管理体制仍不完善 机构大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一线教师和非一线的教师比例是倒挂的,非一线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多。寒假期间学校做了一个调查,机关及直附属单位加在一起,事业编非事业编全部算上3000多人,30个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实验室人员加起来800多人,而我们的一线教师只有3000人。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一个从事教学科研的要养一点几个不是教学科研的。虽然也不能说是养,因为还要服务嘛,这些人在为一线教育服务;但是按照教育部的比例,行政工作人员只能占一线教育工作人员的15%,那就是说校机关、院行政的人加起来应该就是500人左右,算一算,那要砍掉多少人?一些后勤人员不算在内,反正至少要砍1000人。当然,这些人的存在有历史原因,因为合并嘛。比如信息学院,一个院就有34个行政人员,还有几十个实验室人员,而学院教职工总数只有310个人,我们就有这么重的包袱和负担。 这些问题我一讲,或许大家都能感觉到。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是要想办法逐步解决的。 二、要处理好十个关系 学校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制度文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 今年我们寒假期间进行了3个调研,一个关于机构设置,第二个关于定编定岗,第三关于考核与绩效。这三个我在报告的2014年工作中提到了,今天也提请大会审议。通不过的话,这几件事就不做,我们的机构改革就不搞,然后定编定岗考核都不搞;通过的话,我们就扎实地去推进。当然也不能下猛药,要慢慢来,既要让大家心情舒畅,又要把关系理顺。 今年过春节时,我反复思考两年来的感受,总结了8个字,去年是“如履薄冰”,今年是“如临深渊”。就是很多事情稍微处理不慎,我随时做好辞职的准备。有些事情一旦闹大,那的的确确校长是要负责任的,所以这个工作不好做。怎么做呢?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学校与学院的关系 学校是学院汇集起来的一个整体,但学院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体,教授和学生等主要力量都是在学院里。像英美的学院,本科叫college,有比较大的权力。我们现在也逐步把学校的权力往学院放,学院集中了学校在这个学科发展的主要力量。 所以,一个学院建设的好坏实际上就是学校在这个方面的好坏,它代表着学校的水平,我们一定要把学院的工作做好。学院的院长、书记有的时候以为学校对学院不好,其实我们对学院非常好,我们恨不得把所有的权力都给学院。但为了让学院用好权力,我们采用民主制约,也就是教授治院的方式,就是让大家按规矩、按程序办事。学术的民主和自由,没有规则是不行的。国家的任何大学只要失去规则,只讲自由,必乱不可,无法收拾。 2.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这次分绩效的时候,有些老师想不通,认为科研占的比例少了。科研和教学都是学术活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轮子,哪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是中南大学这样的大学,一定要有科研走在前列。一个没有科研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一个没有强的科研能力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同时,一个有很强科研能力但不去做教学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因此,既要把科研抓得非常好,同时又要把科研优势转化到教学当中去。但是,教学是基础,它的公共性大,是为学生服务,所以我们要重视教学。重视教学,不能在口头上,要落实在绩效上。 清华大学搞了一个优势转化战略,就是把科研强的优势转化到人才培养上。清华大学开一个教学讨论会,光起题目就开了12次全校性研讨会。他们教学工作研讨会是花5个月时间,不断地开,即便这样做,我个人感觉清华的教学工作还有许多应该改进的地方,因为我有时在清华大学讲课。到中南大学工作后,有时我还会去讲,教学方面有直接的体会。这就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就是说,即使学校花再大的力气抓教学,大家在教学的问题上还是有所保留的。清华下那么大的力气抓教学,你在一线的感觉还是一般的话,那你想想没下大力气抓的,效果什么样? 教学和科研只要放松一个,大局的发展就是有问题的。学校为什么把教学的绩效提高,就是要让大家重视教学。有人说现在把教学的分配提高了,原来科研拿得多教学拿得少,现在倒过来了。还有,原来教学课多的现在课少了。我说,这正好要求大家做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和课程内部的改造。比如说,某个老师老讲一些陈旧课程,课时又多,教授会就可以调整他的课,可以调整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让那些不重要的课、一天到晚背书的课少一点,不要讲那么多学时。然后重新安排讲课,给那些一线科研能力很强的人设置新的课程,让他去讲30或者40个学时,这样他的薪酬不就提上来了吗? 教学是大学的公共事务,当然科研也是。但是,在科研方面,第一我们把绩效的提成改了,第二国家也在改,就是对科研经费的人工费不封顶。今年国家已经把自然科学基金改了,就是你可以从科研经费里面支付你的人工经费,这就是美国搞法。美国的科研费不仅支付科研人员的人工报酬,同时它还给学校50%到60%的overhead,也就是说,美国大学老师搞科研,学校不仅不付出,还收一笔钱。我们不是,比如现在国家搞协同创新,当然非常好,但是争取项目的时候全校的力量上,拿到钱了都归到项目负责人,学校得到了什么?仅仅是赚了吆喝和得了个名。 学校的科研不是张尧学,也不是高文兵的,是大家的。我们对公共事务的支出不投钱,却对一些个别的事项去投钱,那是不公平的。但是大家又会说,没有这些东西,学校的学术地位下降。所以,我们要从政策的制定上,用你拿的科研经费把你的绩效和工资涨上去,这样使你的科研有个好的环境。同时,我们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上下大功夫,使他们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我们还准备加强对科研成果的奖励。这是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教学工作方面,我们的学院要抓紧改变课程体系、抓紧改革教学内容,这是教学两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去年搞了20门主动式、交互式的课程改革,就是教师只讲三分之一的时间,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讲。要给学生分组,要出题目,要把哪一些章节要学生讲的分下去,而教师讲的三分之一时间主要是去引导。今年搞40门,明年争取到200门,每门课给20万。然后推进小班教学,小班教学他们说强制,我说不用强制,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搞裸课时。有人说上大课吃亏了,我说你上小班嘛,小班讲一个小时也给这么多钱,大班我也就给这么多钱。什么可以讲大班呢、就是公共原理性、普遍性的东西,比如说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当然这类课也需要讨论,但不用分小班搞那么细。专业性的、需要深入探讨型的,就搞小班教学,用讨论的方式来讲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冶金学院一个老师开了一门交互式、讨论式的小班课,以前从来不上课的学生现在全来了,而且都抢着要发言,这非常好。 3.学科与科研及教学的关系 大家都把学科当研究生院的事情,其实不是。学科这个事情,国外是没有的,学科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不断发展的课程体系的总和。为什么要加“不断发展”四个字呢?加上“不断发展”,就是把到科研放进去了。 学科是一个课程体系,但要反映最新的科研进展。所以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一定要转化到人才培养上去。你说科学院有没有学科?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学生,就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他不搞人才培养。我们要搞人才培养,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科不是死的,是不断发展的,发展在哪?就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搞科研的教授要把新成果、新思考反映课程体系中去。 所以,课程体系应该是不断修改的一个过程。这个任务在学院,不在学校。学校不知道各个学院怎样去弄,我们怎么知道呢?所以学院一定把最新的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到人才培养当中,这就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4.精益求精与创新的关系 我们老讲创新,甚至还提创新型大学,这些我认为都是不适当的。中国最需要的是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做好了,GDP至少翻一倍。我听过一个笑话,伊拉克进口的导弹,本来是想打几百公里,但是才几百米就“啪”的一声把自己炸了。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却反映了不认真、不精益求精的严重后果。 毛主席早就讲过,共产党最讲认真。毛主席很少讲创新,都讲认真。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马虎,这是鲁迅讲的。可是现在全国上下不讲认真、不讲精益求精,都讲创新。创新创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不能马上用的。拉动GDP的发展,拉动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还是靠认真和精益求精。 同样的东西,大家坐日本的汽车、坐德国的汽车,与坐美国的汽车,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进口德国的汽车,逐步要求零部件国产化,但是,零部件国产化5%的时候做得还可以,到15%的时候就要修了。现在这个桑塔纳、帕萨特,包括奥迪车,开了一段时间就要去到修理厂去。德国、日本的原装车,开了30万公里都很少去修。为什么?中国人干活不认真,做的事情马虎。我们吃的药,凡是同一个品牌的进口药,吃了有效,国产的药吃了效果就差不少。为什么?还是在于,中国人造东西马马虎虎。这很大程度上不是技术问题,技术都是一样的,一个品牌,人家造的药为什么吃了有效果,我们做的药为啥吃了没效果?归根到底是我们大学培养的人出去了不认真、不讲规则、不按程序做事。 所以,创新不创新要放在第二位,首先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认认真真按规矩办。我抓高职教育的时候,我去看天津的中德学院,他的顾问管到什么程度,擦楼梯的清洁工,按什么样的姿势擦都有规定。他们用过的卷尺、用过的工具用完后一定要放到什么地方,放错了,歪一点都不行,扣分!我们有这样的规矩吗?我们的实验室是怎么管理的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当做什么事情都马虎的时候,那也就没什么了。 5.基础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的关系 我们现在总讲国家重大需求,但是,即便国家有重大需求,如果不给我们来做,我们有什么办法?现在有的人讲大学不给国家重大需求做贡献,我说废话,我想给国家做贡献、想做重大需求项目,可他们都自我保护、抓在自己那里。我去找的话,要一天到晚求爷爷告奶奶,还见不上面。所以,大学要抓国家重大需求,更要抓好基础研究。 搞好基础研究,不是靠组织出来的,是靠平时多思考、有兴趣、多投入,投入的不是钱而是时间和精力,这样你才能写出好文 章。你没有好文章,没有好的科研成果做底子和铺垫,去抓国家重大需求是比较难的。只有当你有了东西之后,国家重大需求才能找你。北航的3D打印技术就是这样,他先是一个教授带一些学生,一共才10个人,没日没夜地干。我跟高书记都去那里看了一下,人家是干出东西来了,解放军的海军、空军、陆军才去找他。你没有东西的时候,他找你干嘛,他怎么知道这东西你做得出来别人做不出来呢? 所以,尽管我们要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但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首先把自己的研究做好。我老讲“二马”——马云和马化腾,他们是最了不起的。两个人毕业的学校都一般,一个是杭州师范学院学外语的,一个是深圳大学学计算机的。现在马云的阿里巴巴做到了1000多个亿。马化腾今年做到400多个亿,其中净利润200多亿,50%多的都是净利润,可能在全中国都是利润最高的。马化腾在深圳盖一栋28层的双子座大楼,原本认为楼盖好后两年能用1/3就不错了,计划供两万人用,可是等楼建好后,当时就已经发展到四万多人了。现在四万多人根本不止了。那还是我2009年去的时候的数字。两年时间,公司就从几十人发展到四万人,平均年龄27岁,发展的速度真是快啊。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得更快,关键是要有思想、有创意。 6.成果转化与产业的关系 现在我们的老师在外面办了不少公司,学校想收回来很难收。我给大家提个醒,现在政策在转变,如果还是用学校的资产去办个人的公司,或者是大学教授以公司的名誉申请科研经费,说不定哪一天国家就会找你的。类似的案例已经抓了几个了,现在是还没到中南大学来。 所以,以前的政策和现在的政策不一样,今后国家的规矩越来越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尽早地转变观念,不要自己去搞产业或者产业化,而应该让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专利来转化。就是我把专利给企业,企业给我钱。学校要制定好政策,原来专利转让费是“五五开”,大家嫌少了,说北京是“七三开”,“七三开”就“七三开”,学校再开会讨论嘛!我说就是把专利全部给你也没关系,因为现在国家已经通过了新法律,把专利和成果全部给大学。美国是所有国家经费研究得到的专利和成果的所有权全部给大学,现在我们国家也一样了。因此,我们就不要自己再去搞产业,一是费劲,二是费力,三还违规。通过成果转化的方式,我们完全可以鼓励大家在有了知识产权和成果之后发财致富。 再说,发财对教授来讲不是主要目的。现在收入增加以后,待遇也还可以,大家的生活都过得去了。有了钱以后,最大的目标应该是去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7.行政管理与去行政化的关系 我们现在老批评大学行政化。其实,行政管理任何地方任何组织都需要。大学的去行政化,实际上是一个机关怎样改进行政管理、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一线和师生服务的问题,是一个去官僚化和去功利化的问题。 学校今年准备对机关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办法很简单,就是“334”。总分100分,上级领导打30分,同级同僚打30分,服务对象打40分。服务对象认为不好可以投诉,投诉多少扣多少。到年终总结的时候,甚至连互相评都不用了,就看一年下来投诉有多少、服务对象评价好不好,就能确定你的优良中差。 8.讲规则与讲情义的关系 我们要“四讲”:讲规则、讲程序、讲道理、讲情义。《论语》有云:“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几千年来一直是“仁义礼智信”,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其概括成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实际上也是一脉传承的。所谓“礼”,就是规则。 我们在讲规则和讲情义之间,切不可把讲情义放在讲规则之前,这叫底线。没有规则的情义是江湖义气,是要出事的。所以首先要讲规则,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别人。 这里,我代表高文兵书记郑重声明一件事,昨天袁贵仁部长在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要求,今年高校的书记校长不准在招生中点招一个人,就是要实现“零点招”。如果发现书记校长在招生工作中有徇私舞弊现象存在,不仅个人要撤职,而且还要惩罚学校,国拨经费会大幅度削减。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所以大家想想,你的情义如果不在规则之下执行,会出多大的问题。 9.事业编与非事业编的关系 这是学校推进了近两年的改革,但是到现在为止,不少学院好像还不是太明白。其实很简单,就是如果你自己或单位有钱,想雇人,把五险一金交了之后,你愿意雇100个就雇100个、愿意雇1000个就雇1000个,反正学校财政不出钱。如果学校像计财处等单位缺人了,要雇非事业编人员,就得经校务会讨论,因为是大家的钱嘛,校务会认为确实合适,就给他发钱,但是并不是给编制。事业编进人后是很麻烦的,一进来他就觉得自己是国家的、学校的,只要有点理,就要给你讲到底。当然,他有理我们也尊重他的意见。 聘用非事业编人员的权力全部掌握在学院,甚至可以掌握在课题组。你有钱你就聘,当然你要交五险一金,然后出多少钱自己去协商,因为科研经费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10.人和设备的关系 这几年大家收入能够涨了一点,原因之一就在于学校把买设备的钱适当进行了控制。学校的建设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人是第一位的,设备是第二位的。遗憾的是,有些设备买来了,但买进来以后一直没有人用。有一台花几千万买进来的设备,据说就是湖南大学的课题组花费20万用了一次。已经一年半了,我们自己学校一直没有一个人去用,那当时为什么要买这个设备呢? 还有,有人提出要买800兆瓦的核磁共振,我坚决制止了下来。后来买了台600兆瓦的,又送了台400兆瓦的。现在听说400兆瓦的那台每天排班排到了凌晨一点,600兆瓦的也在用,但稍微少一点。再往大了呢,就没多少人用了。但是我们买的时候拼命往大了买、往贵了买,买回来一个用的人都没有,可惜不可惜?好像钱都是别人的,其实钱都是你们的,不是我的也不是高书记的。 所以,今后除非特别大的、非用不可的公共设备由学校出钱来买,其他都由课题组自己买。校财的主要投向是人,首先是涨绩效。学校研究了,2014年要留一部分钱,继续用于涨绩效。青年教师和科研断档的教师,还要有一笔钱来支持。人才引进也要花钱。当然,教学、后勤还是要保的。比如,学生宿舍的空调安装及线路改造等,就拿了1个亿。这是实打实的钱,该干的事我们都还是要干。 由于时间关系,报告中2014年重点要做的36项工作我就不讲了,请大家自己查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到底应该怎样办?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的观点评述
热度 2 llei66 2012-11-12 13:49
人民网转载《中国青年报》叶铁桥文章“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我只准备当一颗改革的铺路石”讲述了张校长的一些关于中南大学改革的观点( http://edu.people.com.cn/n/2012/1112/c208610-19546034.html )。个人认为,张校长的大多数观点很有见地,但有些却用词不当。以下是我对其言论的一些看法,供各位博友和同仁批评。 1. “中南大学合并已经 12 年了,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发展的步伐也非常快。但是,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解决不了。有些问题是全国性的,也有些问题是发展快了积累下来的,这些问题是什么呢? 一是缺少制度,中国的大学是人治大于制度治理,很多事情不讲规则,每个人可以找书记校长批字,这是长期的非制度化造成的,由于没有规则化的运行,大学治理存在严重问题。 二是规则意识不强,从小的方面来说,比如老师随便因为什么理由就可以调课,学生交作业过了截止日期还可以一拖再拖;而在美国的大学,也许超过一分钟都会被判不及格,但我们这边还可以求情,规则的不执行对大学的杀伤力非常大。 三是中国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创新,却没有强调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培养出来的人在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上存在严重问题,他们尤其缺乏批判精神,这说明中国高等教育提供的服务并不优质。” 个人认为:任何人说中国的任何部门缺少制度都是错误的。中国不缺乏制度,缺乏的是严格执行的可行的制度。有些制度可能已经过时,没法执行,但没有及时修正。因此,作为一个愿意做改革的铺路石的校长,我认为,他应该首先认清这个现实,而不是随意说缺少制度。也许张校长的意思就是我所说的“缺乏严格执行的可行的制度”,只是省略了中间的几个字。但因为二者意义不同,不能省略。至于“每个人可以找书记校长批字”,估计是张校长比较亲民。在全国范围里,大多数人要见校长书记一面恐怕也是难的。批条子必须是有头有脸的面子上的人。 中国人规则意识不强是有目共睹的。个人有个极端观点,就是:在中国,规则是用来被破坏的。张校长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是极其清醒的,值得赞扬。 说中国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创新,也是有问题的。我认为,中国的高校只是口头上强调创新。实际上,人们只是口头上创新了若干事情,实际上,很少有人实实在在地对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中国的教育不注重人的培养在最近若干年里是毫无疑问的。从小学开始,我们只教了如何解题,特别是教了如何解复杂的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题,结果是摧残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是他们最终成了计算机型青年。在大学里,这些被摧残的青年混混沌沌,期望着老师再推他们一把。可是,大学教师似乎没有兴趣再推他们一把。这造成了目前中国大学生更多地在混学分,没有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自我求知能力,重新塑造他们的价值观特别是我们当今大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有学生问,我怎么知道哪个是好的呢?没有办法,从头来,从中学的基础知识开始。 2. “教授上讲台是我在教育部任职时推动的,但那时候教育部是从宏观层面推行的,缺乏监督;大学是中观层面,只要推进肯定有办法。” 赞同这个观点。教授应该上讲台毫无疑问,因为教授必须通过讲课来完成学生的培养,这是基本职责。 问题是,现在有学校不仅规定了教授的发表论文指标、甚至科研经费指标,还忽悠教授办公司创业。不知道中南大学是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希望得到知情人的解答。因为,如果教授必须教多少课,要发多少论文,还得必须申请多少经费(虽然教授也必须做这些事),那么教授到底能做好哪些事? 我认为,应该区分教授的岗位职责。有些事,比如上课,必须有课时数的限制,因为非此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但是,科研的事,恐怕是难以严格定量化的。搞科学的人应该知道,尊重事实,尊重规律是第一原则,为什么到了考核的时候,就忘了这一点呢? 对科研定量考核的恶果已经显现:那就是造假、造科学垃圾!我一直认为,科研考核应该考核其研究的意义,是解决未知科学问题,还是解决实际问题?应该考核其研究进展和已有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或启示。考核发表论文的篇数,和申请到的经费数(还要区分是国家级、省部级、区县级、横向经费。奇怪了, 钱也有高低贵贱之分了 !)来考核,绝对是懒汉领导们的专利!不是真心真意办学的人所应该用的。那些拿了国家的钱,也就是人民的血汗钱(请注意中国政府的钱中人民血汗的含量是很高的!),却制造了毫无用处的科学垃圾的人,应该被唾弃! 3. 关于青年教师 8 年后“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转”,张校长说:“长达 8 年不考核,这还残酷吗?我不这么看,我原想给大家 3 年时间,后来学校有关部门还是给了“ 2+6 ” 共 8 年时间,这是很宽松的条件。” 本人认为, 8 年不考核,肯定有问题。张校长顺应民意,将 3 年变成 2+6 年,值得赞扬!据相关报道,所谓“ 2+6 ”,即 2 年博士后 + 6 年青年教师阶段( http://edu.people.com.cn/n/2012/1112/c208610-19546041.html )。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让青年教师完全脱离教学可能有问题,因为教学经验的积累十分重要。另外科研经费能否得到保证?不知道中南大学的具体政策如何? 按照本人的理解,应该给有创造力和冲劲的青年才俊足够的支持。让他们一门心思地搞科研(条件是经费支持要到位)当然是对的,但是同时让他们接触教学,比如说做教授的助教,帮助批改作业和答疑,同时听课观摩恐怕也应该是必要的。否则,即使科研做得很好,教学上未必能胜任教授的职责。 4. 关于教授委员会的建立,张校长说:“我们的改革就是要去掉行政化,比如对教授委员会的赋权,就是为了减少行政化的问题,我们规定教授委员会两年改选一次,委员任期不能超过 4 年,让每个人都有参政的机会,轮流坐庄,决策就会比较民主公平。 当然,我们管理体制还不顺,机关还有这么多人,有些人也问我为什么只改教师队伍不改机关。我只能说我不能搞革命,凡是激进的改革都搞不成,我们要最大地凝聚共识,破除改革中的障碍。所以,我多次强调我们的改革不整人,而且要讲情意,如果我们改革让人饭都没有得吃了,那宁愿不改,因为我们改革的目的是要让教职工生活得更幸福。” 我认为,建立教授委员会,并规定任期,让每个人都有参政的机会很重要。特别是这样做,能使教授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大学里,完全可以实行这种民主的做法。现在学校长官意志(也就是行政化)似乎越来越严重,通过教授委员会治校,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强烈赞同! “改革不整人,而且要讲情意,如果我们改革让人饭都没有得吃了,那宁愿不改,因为我们改革的目的是要让教职工生活得更幸福。”说得很好,强烈反对那些动不动就要砸人家饭碗的人! 5. 关于引进院士、长江学者,对校内教职工则厚此薄彼的问题,张校长说:“我提出过一个口号,中南大学绝不争第一。现在很多大学都在争第一,争的是数据而不是实力,中南大学就不要争那么多第一。对于人才引进,人家愿意来,我当然乐意,但我绝不会因为需要数据好看而花天价去挖人。我对学校教职工说,我有责任有义务要让儿子和女婿享受同样的待遇,绝不会厚此薄彼。” 非常赞同如上观点,尤其是,“让儿子和女婿享受同样的待遇,绝不会厚此薄彼”,以及“绝不会因为需要数据好看而花天价去挖人”。现在,“养好了女婿,气走了儿子”或者相反并不鲜见。我一直不清楚的是,为什么同样是二级教授,为什么长江学者待遇就比没有名头的好一些呢?长江学者已经有很多经费支持了,已经让低三下四地拼命找钱的教授非常艳羡了。我认为,他们的待遇已经很好了。 我认为,按劳取酬毫无疑问是对的。因人设庙,然后让他享供可能就有问题了。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63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南大学大幅度提高教职工收入
热度 68 chrujun 2012-4-30 20:30
前几天聚会的时候听领导讲,他的工资收入超过12万元,赶紧申报个税了。另一位领导感到很吃惊,是不是他的工资收入也要报税。领导进一步介绍了张尧学校长的计划,中南大学的收入要向北京高校看齐,教职工的平均年收入要达到10万元。 聚会后我马上在校园网查了去年我的全年收入,呵呵,快要涨到6位数了。前几天发了去年的津贴,我发现40%的津贴比以前一年的津贴还多。 张校长真是做了一件深得民心的好事呀。 给教职工涨工资的钱从何而来? 张校长在增加学校收入和节省行政开支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有两个部门只有50多人,给学校增加了7000多万元的纯收入,受到张校长的特别表扬。 有两个部门收入很多,却以各种原因将钱花了精光。已经受到张校长的严厉批评,今年估计要给学校多作贡献了。另外就是在发动校友捐赠上下功夫。中南大学培养了大量杰出校友,校友们的捐赠对学校发展很关键。仅在去年,我所在学院的四位老师就捐赠2000万元修地学大楼,对学院的发展作了很大贡献。 考虑的长沙的房价只有北京房价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平均年薪10万元对年青人就非常有吸引力。因为按照住房购买力计算,长沙的10万元年收入相当于北京的40-50万元年收入。我发现身边的年青老师刚工作就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大部分年青老师还买了轿车。长沙的低房价、和北京比肩的丰厚待遇,足以让中南大学的年青教师过上体面的生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张尧学校长在改革方案实施前夜大幅度增加教职工工资之举具有重大意义,将极大降低改革带来的阻力,为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强大物质保障。中南大学跨越式发展指日可待。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19549 次阅读|112 个评论
中南大学将实施最激进改革 讲师不用上课了
热度 210 chrujun 2012-3-7 19:59
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恐怕将在中国高等教育上率先实施最激进改革。 讲师主要搞科研,不用上课了。 6年内升不上副教授,将转为非学校编制员工,讲师们得自己养活自己。 讲师也可以选择走人。讲师评副教授,主要看科研成果,不看教学。 本科生的课主要由教授和副教授讲授。教授和副教授才算学校永久员工。 教授和副教授可享受半年的带薪休假,但必须到国外讲学或进修。 管理人员的收入不再根据行政级别的高低,而是根据服务年限和服务质量。大家不用为当官争得头破血流了。 讲师也可以带博士生,只要有项目支持。 研究生主要由有项目的老师带,导师为研究生提供学习和生活条件。 改革先行者是中南大学新校长张尧学院士,湖南沅江人。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44867 次阅读|233 个评论
"今后你们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我"新任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表示
热度 2 毛宁波 2011-11-4 05:22
"今后你们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我"新任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表示
“今后你们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我。”面对全校教师干部代表,新任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表示,将竭力为大家服务,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努力工作,争取把中南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11/02/c_122225616.htm 教育部11月1日(教育部网站), 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在中南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南大学校长的任免决定,张尧学担任中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因年龄原因,黄伯云不再担任中南大学校长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立英及湖南省有关领导同志出席宣布大会并讲话。    张尧学,男,1956年1月出生,1987年4月入党,1976年10月参加工作,日本东北大学计算机网络通信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6月至2001年5月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2001年5至2009年6月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2009年6月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 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111/126124.html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空降”长沙,担任中南大学新任校长。巧合的是,他与原任校长黄伯云院士同是益阳老乡,与新“搭档”校党委书记高文兵曾是教育部同事。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11/02/c_122225616.htm 新任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 黄伯云(1945.11.4- ),男,汉族,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 南县 。197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8月参加工作,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CCTV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长期从事 先进复合材料 、高性能摩擦材料、高温 结构材料 、粉末冶金材料以及其它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http://baike.baidu.com/view/71734.htm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684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