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承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北大、清华的“庄严”承诺
热度 11 heitiedan2012 2012-7-31 08:55
北大、清华曾经承诺,将在北京地区减少高考招生计划投放,然而,他们背弃了自己的承诺,分别在北京扩大招生比例达到33.6%和45.3%。为此,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世杰表示,北京考生报考踊跃且生源质量较好是今年在京扩招的原因。 这种解释无异于狡辩,而且令人气愤。既然承诺了,就应该有预案。如果原计划在北京招生100人,那么你要减少招生人生,那么你的计划在京招生人数就必须少于100人。谁分高谁上,低于一个100人的分数线应该不难确定吧。哪个年份报考北大清华的考生不踊跃?哪个省份的考生报考北大清华不踊跃?当然了,如果你在一些省份压缩招生人数,都把名额给了北京,人家是不是要继续报考北大清华,自然要考虑考虑了。 如果认为别的省份报考北大清华不踊跃,就削减这些省份的招生名额,而把名额给了北京,这正是北大清华造孽的后果。把自己犯错误的原因推在别人身上,这样做实在不够厚道。 再有所谓生涯质量好,这也是托词。北京教育资源丰厚,生源质量比西南、西北地区要好本来就不奇怪。但是如果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分数,北京基本占不到多少便宜。比起山东、福建等省份的考生来,北京学生的质量没有什么优势。在不少985学校里,北京学生经常慨叹自己的学习精神不如其他省份的同学。在学生成绩上,北京的学生也无优势可言。我看,唯一的解释就是,北京生活富裕,经济条件要好,所以不必担心北京学生上了北大清华交不上学费,也不需要绿色通道,也不需要学校的救助。如果多录了其他省份,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这些负担学校多少是要承担一些的。虽然这种理解有点猥琐,可谁又知道这不是真的呢? 有人传说,明朝初年,安徽省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他手下一位大将也是他的同乡。这个同乡的族人都住在省会安庆。朱元璋为了优待同乡大将的族人,允许他的族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可以以安庆周边外县的身份报考。这样做的理由是,在录取时,外县的录取分数要比省会安庆的分数要低,这样就可以照顾更多的同乡大将的族人能够考中。但是这位同乡的族人不同意,他们说,我们家居安庆,就要在安庆报考,凭自己的本事来考,而不愿意依靠皇恩浩荡。 这个传说至少说明,在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也要照顾地区差异。但这次北大清华的作法是有意扩大这种差异,这非常不公平。特别是,这是在北大清华信誓旦旦做出承诺之后而又背弃这种承诺,这更是让人气愤。他们的承诺算什么?连气味都没有的虚恭吗? 一个不信守承诺的高校,尽管是中国最牛的两座高校,但是所起的坏作用是非常恶劣的。他们带了一个坏头,就是任何人,任何单位,只要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做的任何承诺都是可以不算数的。他们不仅给其他高校带了一个坏头,也给自己的学生带了一个坏头,也给自己学校的清誉抹上了一层脏灰。这样的学校还口口声声要做世界一流的高校,连起码的承诺都不能信守,何来一流?为此,北大清华必须向全国人民道歉。 有一所普通中学,虽然不是北京市最牛的高中,但是也是很好的学校。这所学校在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在向老少边穷地区支教,后来也专门招收延安地区的学生免费来北京上学。这所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从来不是分数,而是优良的思想品德与革命传统教育。他们的支教行动与招收老区人民的子弟来北京上学,并不是上级安排的任务,而是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是在为国家承担着自己的一份责任,为老区人民曾经为祖国的贡献做出一份微薄的回报。这所学校的校友,对母校的感情最深,凝聚力最强。北大清华有这样的担当吗?怎么学校越牛,越活回去了?就知道钻钱眼里去了吗? 北大清华这种背弃承诺的做法,真是有点不可思议。难道他们当初做出承诺的时候,是拿全国人民开涮吗?或者说,他们压根就没把这种承诺当回事?所以,当他们做出背弃承诺的事的时候,也很是无所谓?中国古话的“一诺千金”,在北大清华的眼里根本就是废话?我实在搞不懂他们这是怎么回事。
3939 次阅读|16 个评论
毕业的陷阱
热度 35 cntspy 2012-6-12 13:41
2012年2月份,终于完成了博士毕业论文的答辩。刚答完辩那会,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怎么说现在也是名正言顺的博士了,最高学位啊!以后别人叫我,可以在我的姓名前面加一个Dr.了,多有面子啊!掐指一算,从5岁上幼儿园开始到现在博士毕业30岁,在学校念书的时间加起来一共25年啊,真是寒窗苦读啊!这种心酸,恐怕只有读过博士人才能体会到。 在这25年的学校生涯里面,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大学以前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然后考试,就好比选秀节目,选秀的游戏规则就是得分高者晋级上大学,这些知识有不有用、对不对、过时不过时、符不符合客观历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服从老师的教导、记住书本上的知识和填对考试的答案就行。大学期间的主要内容因人而异,我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和考研,得分高者晋级上研究生,基本上是在延续大学以前的生活。从考上研究生到博士毕业的主要内容就是给老板打工,游戏规则就是发paper,达到老板要求的给学位。 请不要轻易作出承诺。 我的博士学习年限即将到来,过了这个年限再不毕业,就拿不到学位。在毕业前的一年,我已经有一篇论文发表,而且也达到了学院的要求,但是,老板从来都不care我的这个工作,因为发表的这篇文章期刊影响因子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按照正常毕业时间,一年半以前我就可以毕业,但是老板为了让我做更多的工作,对我的毕业一拖再拖,一直拖到毕业年限,期望我发表一篇大文章。在面对老板要求我毕业以后继续帮他完成这个课题的时候,我竟然一口就承诺了。就是因为这一承诺,使我失去了独立的机会。 尽管你对别人100%的信任,请不要作出任何的承诺来兑现眼前的利益,这等于在向别人透支自己的未来,付出的额外代价将会无比巨大。 请慎重考虑是否继续留在实验室工作 由于我们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超编,学院禁止实验室招聘工作人员。在我明知博士后必须做满两年才能出站的情况下,然后我又被我老板轻易地说服了。他说只要我的工作完成,找到位置随时都可以走。话虽这么说,我等于把自己的命运再一次的交到了他的手掌心。就是因为这一妥协,我再一次失去了独立的机会。 某日,老板在组会上指名道姓的批评我,理由是我没有毕业以前那么努力了!在毕业以前,我为了赶实验和毕业论文,每天起早贪黑,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回,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4小时。现在,我每天早上9点之前到实验室,晚上10点左右离开,平均每天工作大约12小时。老板竟然因此对我大加指责,说我应该做得更好,而且以他自己如何努力的程度对我进行无理的要求。放下人权和尊严不说,我承认我错了,我真的错了,错就错在我以前太努力了,不该工作那么长的时间,以至于我现在都达不到以前那个标准。 这只是我描述的留在自己实验室工作的一个不良后果。尴尬的问题在于,成为自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以后,我自己认为我已经不是学生了,而老板仍然认为你还只是个学生。从心理上说,老板具有更大的优势,而自己要改变这种状态则很难。 请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承诺,尤其是不讲信用的人,尽管承诺的未来是多么的美好,这等于在把自己的未来贷给别人,而别人才是最有决定权的人。 现在很多人都处在毕业的关口,其实无论毕业之后是留在实验室还是离开实验室,最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把主动权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让自己掌管自己的命运。博士毕业的人不管怎么说,没有30岁也要将近30岁了,三十而立,首先就是人格的独立。在作出选择的时候,请三思而后行。如果不知道如何做选择,请多问问身边的同学,看清自己的利和弊。 后记: 人生路上有个陷阱,可是对于一个从没有真正接触社会的人来说,从来都没有学会如何辨识陷阱,一旦踩到了这个陷阱,当然有人会说“这个愚蠢的人”,这就是现实!写这文章的目的不是想改变什么,但是我想揭露这种事实,让更多刚刚踏入社会的同胞们能够看清前面的陷阱。
个人分类: 科学生活|5098 次阅读|40 个评论
【陈氏微博】我会轻易地相信你的承诺
热度 6 陈安博士 2011-12-26 08:41
  我这人,虽然知道人心不古,但是还是会轻易地相信承诺。   不过,后来遇到的违诺的事情多了,就决定:在两次被玩之后,第三次肯定不敢继续相信了。   不知道这样对不对?
个人分类: 事论|3200 次阅读|6 个评论
“承诺”现在不值钱了吗?
热度 9 cutefay 2011-11-15 21:37
前一阵子科学网上博主们就研究生刚入校时对导师承诺直博的事情而吵得纷纷扬扬。其核心就是承诺问题。 承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时候,就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见,以前国人对承诺看得如何重要。而现在,其实“承诺”二字在“利益”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现在的人们都很现实,当有更好的利益的时候,可以放弃以前对别人的承诺。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如此,所以某些研究生不遵守对导师的承诺也算是很常见的社会现象了,看看社会其他角落,这种不遵守承诺的事情就更多了,下面随便举几个例子: 1、在某个高校bbs的二手市场版面上,A要卖一个东西,B想买,两人已谈好价格,约定好见面交易的时间。后来C也想买这个东西,他出比B更高的价格买。这个时候A就跟B说不卖给他了,而要卖给C。 2、某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先找到一份工作,签了合同,结果又找到一家更好的工作,于是就把原来的工作给涮了。而这个时候这个人的父母和亲戚朋友还会特别支持他这么做,丝毫不会觉得他这样对不起原来那家公司。 3、某人答应某位朋友要参加某个活动,结果他那一天又懒得过去,或者又想去做其他的事情,就连招呼也不打,也不去参加活动了。 …… 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如此,或许,承诺已经不是现在我国的美德了。利益大于承诺。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739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爱的承诺是什麽
wcgczf 2011-10-31 03:46
有人说 爱的承诺 是吻,到底是不是呢, 爱的承诺是心!是给心爱的人一生的幸福! 爱的承诺是生命,我告诉你真正的 爱情 不需要承诺, 爱是背叛,是一种冲动,吻 ? 我觉得太浪漫了,不适合爱情, 现实点来说,爱情应该是没有承诺的, 爱你时所有的话都会是承诺, 不爱你时那些话什么都不是, 是一辈子的相守! 听过那首歌么?有一句歌词是 “ 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的变老, 直老到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当我是你手心里的宝 ” 承诺不是嘴上说的,是要实际行动的。 试问那个爱你的人能做到么? 嘴上的承诺就像风一样,一吹就散了,不可信! 也许,爱的承诺只是一种默契, 也许有时只是在你渴的时候,有人给你 倒水 。 也许有时只是在你饿的时候,有人给你 做饭 。 也许有时只是在你寂寞的时候,有人陪你说说话。 也许有时只是看到他难过的时候,你比他更难过。 没有什么承诺。只有那默默的理解与支持。 真正的爱情没有承诺 , 它是彼此心灵的默契 , 今生的浓情 , 来世的期许。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enwen.soso.com/z/q205725808.htm?w=%B0%AE%B5%C4%B3%D0%C5%B5spi=1sr=2w8=%E7%88%B1%E7%9A%84%E6%89%BF%E8%AF%BAqf=20rn=1840qs=4ch=w.search.2
个人分类: 感悟|1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未兑现承诺一定不诚信吗?
热度 4 qsqhopeiggcas 2011-10-27 00:11
这几天,“承诺”成为科学网热议的话题,俺本不想参与其中,但看了某些博文和有关评论后,忍不住也想说几句。 我对承诺能否兑现是这样理解的:承诺方一定要想方设法兑现其承诺;但在承诺落实过程中出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实施承诺的条件已不具备,则原来的承诺可以改变或终止。 承诺的兑现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承诺的事情可能会随着某些不可预料条件的改变,出现不能实现或无法实现的情况。 例如,男女结婚前,两个人山盟海誓要“相爱永远”,但在婚后由于性格或感情不合等原因,两人愿意离婚对双方都是解脱,我想这种违背承诺的事情大家是可以理解的。 再如,某人在开公司生意兴旺时,承诺明年要给父母买套房子,但可能由于公司经营不善破产了,买房子的承诺无法实现,我想作为父母是不会强人所难的。 毋容置疑,这样的承诺不能兑现,与个人的诚信和道德水准无关。 世界是变化的、发展的,世事难以预料,只要尽心尽力去做了,即使原来的承诺无法兑现,也无可厚非。 总之,看待问题要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去看,不可死板教条、墨守成规,“一诺千金”值得赞赏,而有时“一诺无金”也无需指责。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3073 次阅读|10 个评论
对于诚信问题的科学网讨论之综述
热度 18 陈安博士 2011-10-26 18:14
一   科学网博主刘庆丰前几天偶发奇想,想为那些被逼着或诱惑着承诺直博的研究生们说句话。然后就说了,再然后,我拍出砖头之后,就更加大大地热闹了。   他认为,对于一些恶劣的导师,学生因为害怕自己如果不先承诺直博,则很可能会招到来自导师的“虐待”或冷暴力,所以,就应该会先骗说要直博,而到了2年后真正决策时,再突然告诉导师因为种种原因,自己不再选择直博,还是希望导师同意学生毕业走人。   刘庆丰博主一直认为自己的话是有语境的,因为他先对导师的恶劣品行进行了预设(那就是趁你搞不清楚先蒙你一道,让人不会拒绝,现实中也一定存在这样的导师),而对于恶导师诱导性的直博要求,学生完全可以靠欺骗手段先安稳地度过前两年再说。因为导师在这方面的品行是很差的,所以学生欺骗也就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这一点,他自己也另外撰文进 行了解释,但是对于我来说,依然无法接受他后面的解释。   以下为刘庆丰博主的原文:    本文讨论的所谓“承诺”(如果把它看成“承诺”的话) 仅且只仅 属于如下情景 : 硕士生刚入学或入学不久,热乎劲还没完全消退,还处在诚惶诚恐之中;其导师或单位有个人员可能会问:你将来会直博吧;由于种种原因,处于弱势地位的新硕答曰:会直博。于是,这就完成了一个所谓的“承诺”过程 。然而,两年后新硕变成了老硕,且因种种原因而不愿意直博了,于是背弃了那个“承诺”……。至于其他场景的“承诺”,则需要具体分析了,不适应套用本文的结论 。 二   肖重发一直是一语道破本质的一位年轻博主,如果科学网上有人适合写微博,在我看来,肖是第一个应该入选的人。   他其实对于此事算是说了两句话,一句是“诚信还分领导和老百姓?”   这话非常深刻。要知道,我们中国人一向都是要类比的,我们似乎一直都活在相互的比较中。如果比我位高权重者却灵魂卑贱,我为什么非要比他高贵?反之,如果比自己位低无权者经常耍无赖,那我为什么要被他们的无赖所压制,我难道不会更无赖吗?否则,丛林法则中我就纯粹成了吃亏者了呀。   这些假设和应对策略都不能算很错!这不,就果然有这样的先生存在嘛!   这位先生是我在科学网上最看不上的一位,也所以其博文我从来没有任何看的兴趣,不过不幸在其他先生的博文中看到了此人的观点,大致是“诚信的要求不要对着弱势群体而要对着领导们说。”好像全天下就他一个人站起来向着比他强势的领导要求过诚信,而其他人都只敢对着更弱势的群体要求诚信似的,可笑之至,不须多理。   肖重发还有一句话是“道德是弱者的武器”,其实,当一方不打算守诺的时候(甚至一开始许诺的时候就没打算守诺),且能够举出N个理由来说明不守诺的原因,他(她)早就从弱势变成强势了。   事实上,大家所知道或看到的,究竟有多大比例类似的场景不是老师无奈又无奈,最后还是说“好吧”呢?请给我举一些老师坚决不让步的例子。   在此种情形中,究竟谁是强者?可怜的导师(也许是部分,或者大部分)们每每让步放人,学生们得意地获得了自己违背承诺而得到的好处,究竟是谁获得了胜利?   强弱之势其实明显。 三   诺言当然也并非一定要坚守,象中国历史上那位为了一句诺言就一直等到河水上涨从而被淹死的先生(尾生)那般是不值得的。也许正是因为中国人都懂得权变,所以全天下为一诺而不惜生命的也许就尾生这一例,其他的全都灵活地对待自己的承诺,事后一个比一个活得更滋润呢。   师生关系,甚至父母关系,都不能仅仅靠承诺维持。但是,天下多的是可怜的父母,要让儿女承诺养老,让人无语;而老师对学生,很多也是如此,我不能对你怎样,或者不管你怎样,我还应该指导你毕业,可是,如果我还是想对你提点要求并且期待着你能答应,可是我却不是很放心,就让你事先承诺一下,毕竟,总会有老师认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承诺还能代表点什么。   但是,对不起,我可以承诺,我也可以随后违诺。   也就是说,承诺可以,违诺也可以。不过,能否在获得对方的谅解之后再来违诺?还是不管你谅解不谅解,反正我一定要做到某事,达到某个目的,如果你同意,还倒罢了;如果你不同意,我这里还有无穷多的招数来让你同意。可以是家有八十老母,也可以是如果不毕业爱人就要离开我,还可以是家庭会议投票的结果,总之一句话,虽然承诺过,可是我现在有一万个理由无法践诺,你怎么着吧?如果还不同意,也许就有人命,至于是你的命还是他的命,另说。   我的天!这样的话,导师岂有不放人的道理啊。老曹离开某大学后,其遗留下的学生冒了导师的签字来同意自己答辩,老曹在科学网上一顿发飙,看当时那样子,眼看着就要去报案了,最后不也无奈地无话可说认可现实了吗?如此恶劣的都轻易放过了,更不要说你的学生们仅仅是态度友好地告诉你他要换导师或要中止学业而毕业工作而已。   我估计,也许老曹是把不同的做法比了一比,觉得还是好合好散更好。否则,每次出现这类问题,在科学网上发飙归发飙,真到时候该屈服还得屈服,那多没劲啊。   也因此,我非常佩服老曹能屈能伸的革命精神,并认为,在这一点上,所有的导师都应该向老曹学习。 四   因为违背承诺而得到别人的谅解并不难,当然,有时候也并不简单。这话似乎说了等于白说,但是我个人相信朋友们会觉得并不完全是白说。   如果违背承诺只是因为之前就没有想过要践诺,这样的违背颇有阴谋的意味,是很无聊的。如果确有新情况,比如真是八十老母需要全职照料,我不相信有导师会把人家的娘间接谋害。我之前就见过不少女研究生怀孕的例子,按照宪法规定,研究生这个阶段回家生孩子是正常的,学校再有规定也不能抗过宪法去,可是,如果你处心积虑地就要在上完所有课之后突然怀孕,把论文阶段充分利用起来生孩子,最后胡噜一篇论文也不耽误答辩,导师一定没有办法,也许还会在答辩时给你说话,但是,也别都觉得导师们不知道里面的小九九吧。   我有个小朋友,硕士毕业找工作找了一个某市某机关的公务员,她去上班的时候就是怀着3个月的身孕去的,当然,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过,是不是也太会计划了呀?我的这位朋友笑着对我说:算是啥都没耽误,还超前了些。我笑笑说:“是啊!”却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表扬这样的精明才合适了。而这里面,连事先不生孩子的承诺都没有,更不应该谴责了。 五   李飞写了一段不算短的文字,比刘庆丰更为细致地对各种承诺做了分析,应该说,情况足够了。   YC的留言里也说到这些孩子们的口头承诺你难道也会去信?   糟糕的是,有人会信,我就是这样的人。而且信完之后,我还会坚持以为他/她会信守,直到赤裸裸地把违背的事情做在你的面前。   还记得今年罗帆老师写的一篇博文,也是说到她负责任地对来报考的学生进行了铺垫,招几个人,怎么招法,前来联系的同学到底是否应该报考,应该说,从一个导师的角度,够仁至义尽了,但是最后还是被放了鸽子,结果是人家说的好好的要来考试,要来面试,最后连个消息都不告知就杳如黄鹤了,大概是因为武汉有黄鹤楼的缘故吧,总有栖息的地方。从文章里能够看到罗帆老师的宽容和无奈。我想对于她来说,以后再有类似博弈的机会,怕再不敢把宝全压在一个人身上了。对于一个想做好的研究的导师来说,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即便导师们愿意把全心都放到学生们身上,可是总收获伤害之后谁还会继续傻下去呢?最后,大学和科研机构就更成丛林。 六   去年,徐坚也写过一篇博文,说他自己招生时只招直博生,一开始就想断了一些只想读硕士的学生关于中途毕业的念想。如果招不到,徐老师说,“我宁肯今年不招。”   有趣的是,他总是能招到当时铁板钉钉地许诺直博的学生,可是,却不断地受到现实的嘲弄。中止直博而硕士毕业的理由当然有千千万个,让你无法拒绝。   在科学网上猛吐苦水的导师们也许都是“恶魔教授”,没学生待见,也许都内心不够潇洒,怎么就不能把人家好好地放走呢?怎么就不能靠自己的魅力吸引到学生自愿留下呢?也许是他们太把本来不算啥的承诺当回事了。   而那些和学生永远和谐长袖善舞者也许都是伟大的导师,至少人家的师生关系全部弄得都挺融洽的嘛,这还不能说明情商乃至智商啊。死心眼们肯定没有情商,也许连智商都没有啦——   好了,先不冷嘲热讽,我们也在这里换个角度看问题。在俺看来,最需要直博的导师是实验学科的,因为一些实验一做就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过去都不见得能出来理想的结果,一个硕士阶段太短了。   而理学,尤其是数学,对学生的需求力度是最小的。我自己有很多数学系的朋友,我硕士也读的运筹学,知道这一点。朋友们对我说,我们有时候不愿意要学生,如果是一些小问题,我们自己就顺手做了;如果是大问题,往往不会因为学生的加入就加速了其解决速度。学生进得门来,你得给他找一个能做得出来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你不太有兴趣自己做的,指导难度其实很大。   俺们从事的管理科学对于学生的需求程度介乎两者之间,虽然有这方面的导师要求学生直博,但其实其对持续性的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否则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说法存在了——只有背景不是管理学的学者做管理才最好。或者可以说,管理学对于学科间交叉的要求更为迫切,对于你是不是已经跟了我两年,完全无所谓。华罗庚先生的弟子们,做数学的有一些,做管理的则更多,甚至在他老人家开始弄优选法统筹法(可以认为是中国管理学的雏形吧)的时候,都有教无类了。 七   陈学雷研究员看完刘庆丰博主的那篇文章后,大概是怒了,写了一篇很厉害的文章,题目里都带了“无耻”这样的字眼。   唉,我长叹一声!   随后又在很多博文后看到更多的留言,有些觉得在科学网上谈论这个问题很可笑,竟然连诚信都不认为很重要,是学生糊涂还是教授们糊涂啊?这个问题难道真的需要探讨吗?   是啊,这是个太奇怪的事情,一个原本不需要讨论的话题,怎么竟然成了要争执的话题了呢?   也许是陈学雷说的太厉害,黄老邪骑马上阵,说认为不能完全认同刘庆丰博主的观点,可是,也不能举起道德的大棒骂得如此厉害。黄老邪并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自己差点陷进去的一个事件,如果真的发生了自己推荐的人违诺的事情,以后老朋友相见,怕还是会尴尬的。   随后才是老曹的上阵,其实我个人觉得在这一问题上,老曹是最不适合上阵的一个,因为事先有和学生的剧烈冲突,说到师生关系,那件事情是绕不过去的,老曹本人也知道,也所以在文章前面先说下,然后再来放言。   我只好再度感慨了一下。之前王春艳说到自称教授的事情,和我的观点类似,都觉得这位教授如此自称其实是很可怜的一种自我表达。老曹的相应文章特别给力,全在论述自称教授者均属不自重的行为(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错了),论述之事借了陈志明教授那件事,可是里面的文字又全是永远正确的,似乎又与这件事毫无关系。这样的笔法其实是多见了,当大家怀念一个可怜的跳楼者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文章,说跳楼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从统计上说,跳楼的事情确实很多,不稀罕,可是,借某一个具体的跳楼事件而来泛泛而论,这时候赶得有点太不巧了吧。    八   写到最后,估计还会有人对我说,难道这辈子你就没有违背过承诺吗?难道用用一根道德的大棒子打死所有人吗?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不会有任何一个人敢自信地说一辈子都在遵守承诺,如果成年的承诺你觉得从来都没有违背过,那么小时候呢?有没有狡猾地对父母承诺了什么,然后又违诺了?这一点自己兴许不记得了,可是,你的父母肯定还知道。   那么,是不是因为大家这辈子都违诺过,违诺就成为应该的事情了?正如犯罪是不应该的,可是监狱里总是人满为患嘛。   对于诺言,我们应该遵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遵守。如果遇到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什么无法遵守的理由,我们先要取得对方的谅解,然后再去违背诺言。如果对方无法谅解,那么我想还是应该尽力去遵守,哪怕要损失利益。   如果学生出现违诺,很多人觉得导师应该宽容地原谅年轻人,就象父母原谅孩子一样,这么说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当你家的孩子做了不守信的事情,你是否每次都直接原谅,还是要说说道理,或者严重时竟然会关关小黑屋,甚至给几巴掌呢?   也许,你作为父母总是原谅自己家孩子,那好,我们认为你是个心胸宽阔的好爹好娘,我们大家没意见。但是,如果有其他的父母愿意关关孩子小黑屋训斥几句甚至两顿不许吃饭,难道就只剩下了心胸狭窄的评语,应该回家好好开阔心胸,而孩子的违诺竟然成了无干的连讨论一下都不大度的小事? 九   最后再回到刘庆丰博主的博文身上,我觉得他以前的博文是很有意思的,我每每都喜欢看看,但是,这篇博文实在是太不合适了,我又看了一遍,还是觉得不合适,尽管确实有不少人喝彩。
个人分类: 事论|3226 次阅读|51 个评论
导师和研究生:有机会,为什么不多谈几次恋爱?
热度 32 xqhuang 2011-10-26 12:11
导师和研究生:有机会,为什么不多谈几次恋爱? 恋爱:既然绑上了,就好好地配合,走上一程。 先说一个故事:今年国庆,一朋友终于结婚了,这老兄谈了十几年恋爱,前后换了几打女友,每次见他换新女友,总有人关切地问他“什么时候结婚?”“不急,还没有找到感觉”,他总是笑着回答。朋友是个好男人,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喜欢恋爱的感觉,如果不是父母逼迫,他希望在恋爱中度过一生。前几天让他发表婚后感言:“领了结婚证,就是一种承诺,就要负责任,以后就老老实实过日子”。 最近科学网有两个热点,Tenure-track制度和硕博连读。关于Tenure-track,俺真的不懂,“Tenure”,有博主翻译为“天牛”、“瘫牛”、“铁牛”,还有译成温柔可爱的“甜妞”,我只认得“Ten”,心想如果与甜妞生活十年,非把人甜腻死不可,如果一定要终生相守,只能一脚把她踹走。 与不少人一样,本博也不喜欢“中国特色”四个字,所谓的中国特色就是穷折腾。“摸着石头过河”应该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句话,发令枪一响,13亿中国人都跳入河里摸石头了,等大家摸不到石头时,发现已经到了湍急的河中央,已经没有人告诉挣扎在河中的人们现在该怎么办?无助的人们只能抬头祈求老天帮忙,却发现发令员已经坐专机飞过河面。 老外玩硕博连读,好像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奇怪,中国人一玩就玩出“中国特色”,就玩出大问题。我就不懂为什么要搞硕博连读?想做学问,硕士读完,再换个地方读博士,难道不好?导师与研究生永远是“恋爱”的关系,用心谈二三年恋爱足矣。谈完硕士再谈博士,一谈就要谈5年以上的恋爱,还能有啥新鲜感?什么感觉都没有了,还能有火花和创新思想?无论是导师还是研究生,为什么不趁年轻时多谈几次“恋爱”?为什么一定要一颗树上吊死?请相信下一个会更好! 当然,双方“一见钟情”,愿意签下长达5年的“包恋协议”,恋爱的双方就应该尽量履行自己的承诺,“一见钟情”不见的是真情,“一诺千金”一定是真金。佛说,前世500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前世1000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一次有缘相见。你说师徒有缘“恋爱”一场,前世得有多少次回眸啊?如果“包恋”期间出了意外,恋爱的一方不再兑现当初的承诺,那就当缘分已尽,好聚好散,何必搞得跟仇人似的?不过作为恋爱的强势一方,导师还是尽量不要违约。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14961 次阅读|70 个评论
哼一曲《萍聚》,话师生缘分
热度 8 boxcar 2011-10-25 14:58
记得 20 年前俺上大学的时候,曾有一首很火很流行的歌曲——《萍聚》,不少同学在写毕业纪念册时在最喜欢的歌曲一栏填上了这首歌的名字。最近看到科学网的大侠们纷纷讨论“直博承诺”那点儿事儿,让我忽然想起了《萍聚》这首歌中的几句歌词,贴出来供大家欣赏,也供我自己分析。闲言少叙,上歌词: 萍聚 (原唱:李翊君) 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 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 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 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 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 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 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 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 在俺看来,《萍聚》这首歌唱出了人生的缘分,以及用何种心态去对待缘分。 在人的一生之中可以有许多缘分,朋友是缘,情侣是缘,同学是缘,师生也是缘。这些不同类别的缘分之中,师生的缘分比较特别,不但在地位上似乎不大平等,而且在时间上与地域上还有明显的限定性和排他性。正常情况下,一个学生绝对不可能同时被多个学校或单位录取(或录用),也不可能同时加入几个不同导师的课题组;一个导师的招生名额也有明确的限度;同时,学生和导师以明确的师生关系相处的时间还决定于具体的学制。在报考、招生和录取的过程中,导师与大学或研究所们有“掐尖”的渴望,学生们也有勇攀更高枝的冲动,结果出现便出现了无数的协议和诺言,毁约与背信的故事。因为“师生缘”的这种特殊性,面对师生之间发生的种种“承诺”和“违约”的是是非非,才会有无穷多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媳妇、儿子说了也照样有自己的道理)的争议。 其实,“ 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 ”,珍惜当下的相聚,在有师生关系(导师 - 研究生)或联系(没有师生名分,但有沟通和交流)的情况下,学生认真刻苦地学习和工作,从老师那里尽量多地学知识、提高能力,长本事长见识;老师则对学生有问必答、倾囊相授,同时得到学生在工作中的协助本身不是很好么?导师一定要非常在乎学生将来是否跟自己读博士或再留校工作 N 多年,学生非得要坚持是某个导师门下弟子这种“名分”么?本来,“ 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 ”了。 如果把世道人心看得开一点儿,就“ 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 ”。换句话说,就是别有太多太强的占有欲,去用很强势的姿态约束别人。俺这么说话,不是说人不可以有诺言,更不是说不必遵守诺言。恰恰相反, 我认为人可以有誓言和诺言,但不该轻许诺言或者动辄就赌咒发誓 。一旦在必要的情况下许下了诺言,那就该努力践行。 许下诺言的前提是自己能够对未来的事态发展有尽量明确的判断和对局面的掌控能力,不能掌控局面,便不要随意许诺 。试想,如果每个人都随意许诺而不管自己许下的诺言是否靠谱、是否有条件或有决心去践行,抑或经常要求别人在并非必要的情况下做出明摆着不够现实的承诺,结果难免会出现大量违背诺言的失信行为。 师生之间,如果当下能够在很和谐的氛围中和很合手地状态下一起学习、工作和相处,未来才会感觉到“ 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 ”。如果太多地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而处处苛求他人,留下的很多回忆恐怕多半会是痛苦和伤心的。
个人分类: 教育|6989 次阅读|13 个评论
在某种社会大环境下,是否要讲诚信似乎更像个哲学命题
热度 4 wya 2011-10-25 13:10
在某种社会大环境下,是否要讲诚信更像是个哲学命题,如同如何选择:适者生存,还是英勇就义一样。 如果这个社会的人讲诚信就无法生存,您选择哪个? 就如同路上堵车,你是遵守秩序蠕动还是见缝插针?遵守秩序的结果也许是您得半夜3点到家,而人家已经睡了6个小时。长此下去,您的智力、体力均明显下降,哪一天您头昏眼花开车时命归黄泉,而那些违章的则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享受着...... 因为没有制度保障,所以自己必须靠自己维护生存权! 到底适者生存,苟且偷生,还是站着死去??贞烈的好人都英年逝去,偷生都存活下来,并逐渐占了主导,正义更无法伸张!社会将更加黑暗和无望! 请哲学家来研究吧,我们俗人的脑袋已经转不过了,只能企望厄运不要降临。 其实,正邪自有平衡的规律,不劳凡人操心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772do=blogid=500765 诚信还分领导和老百姓?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263do=blogid=500697 诚信是要讲条件的吗?——关于研究生的承诺。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719 次阅读|6 个评论
老师和社会的承诺都不可靠,怎么能要求学生的承诺可靠?
热度 1 wya 2011-10-24 09:29
学生的道德也是跟老师和社会学的。 老师们在申请课题的时候是认真对待承诺了吗?题目很大,经费很多,结论却很常识。 政府的某些政策也是朝令夕改,美其名曰:不断调整完善! 那学生怎么就不能调整、完善? 在此,并不是推崇学生违背承诺,而是希望大家多思考一下违背承诺的原因。 人之初性本善,道德变成如此,原因何在?比较而言,学生还比较单纯,接触最多的长辈就是老师,是他们行为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学生道德培养失败,责任在哪里? 此外,如果老师很有水平和前途,学生想必不会跑路。 软科学很难判别,但医学却应该很简单。a教授水平高,淡泊名利,但能治百病。b教授名声大而钱多,但什么病也看不好。学生会选择谁?聪明者一定选a,毕竟生命和健康更重要! 本文文字多,但道理就一个。 虽然科研混混牛人不少也很强大,影响了整个科研界的风气;但无论如何,诚实守信的老师和学生还是占大多数的! 让彼此的承诺再飞一会!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23322do=blogid=500241 从硕博连读之争谈谈研究生的师生利益冲突及其解决之道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500157 研究生们,千万别遵守承诺,因为你们的承诺是在不了解情况下做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4181do=blogid=500233 “一诺千金”有多远?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904 次阅读|2 个评论
研究生们,千万别遵守承诺,因为你们的承诺是在不了解情况下做的
热度 29 陈安博士 2011-10-23 19:38
  看了刘庆丰撺掇新科研究生们千万别在意是否遵守承诺的文章,我真是无语。   假装同意一下刘兄的文章观点,然后我们看会怎样——   1,所有研究生都可以随意承诺,反正不需要遵守。如果有人拿着承诺让学生遵守,学生说,刘庆丰都说了理由了,我们都是因为这个理由不遵守的,请参考科学网头版头条的文章。   2,新科研究生们虽然都大大超过了18岁,可是你们相对于长胡子的教授们,还都是孩子,孩子办些错事,是应该的。承诺后不遵守仅仅是错事而已,不严重,就算你当时承诺的时候没向清楚,敬请来违背吧。   3,至于贪官们要清廉的承诺,那当然应该遵守。但这和学生们的承诺完全不是一码事。他们那叫承诺,新科研究生们那不叫承诺,而且不是不了解情况就是被逼无奈才承诺的,自然不需要大家真来遵守。   4,学生们违背承诺和商人们违背承诺也不一样。学生们违背了,导师会无所谓——还能少了你这棵葱,况且了这些人不是还不懂科研嘛,而商人违背了,则有人的利益受损,这个不得了。同学们,你们现在完全不必遵守承诺,教授都不在乎的,刘教授还鼓励你们尽量违背呢——年轻嘛,但是当了商人和官员,就得遵守了。 对刘庆丰博文的评论1    不太同意刘兄的说法,这种违背承诺也可以理解,我想其他什么类型的违背都有其背后的诸多原因,都是应该的。于是,不守信都是应该的。    现在的很多学生并非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了。 对刘庆丰博文的评论2(重新整理后)    一个学生在决定上不上研究生之前,可以问问那些可能成为你师兄师姐的人,他们的看法会相对客观。    我自己要招生时,都会让潜在的学生去找以前的学生询问,想明白了再来,否则一开始就别来,别浪费双方和时间和感情!    一个超过18岁的成年人,把自己做出的承诺当成无所谓的东西,因为我有很多原因,所以就不遵守以前的承诺了,简直是荒唐透顶。在当今这个很多学生比很多导师还要精明的时代,以所谓的经历有限,就可以随意违背承诺来解释,说不过去吧。    其实,更多的情况是:有了更好的利益罢了!从这个视角去看,往往一切迎刃而解。    不过,我想无数学生会大力推荐庆丰兄博文的。我倒是倾向于相信。这是个没有信誉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更加充分的理由来解除自己做出过的承诺,刘兄的博文也正在给他们以更多的理由,那些不打算守信的人应该会特别感谢。
个人分类: 事论|7488 次阅读|55 个评论
三十年后再回首
wujingzhi 2010-9-6 20:36
今天听深圳特区三十年庆典,唯独李嘉诚先生的讲话至情令我有所感触。他的这段话我认真读了好多遍,方佛自己也穿行在那个波澜起伏,风云变幻的历史长空 李嘉诚先生说: 我这一代人 历经战乱,见证诸多变迁 ,每当参加这样的庆典,我总是情难自禁, 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一幕一幕不断涌现眼前,虽然环境的优化不一定能带来智慧,但却可以令我们反思过去,更明白对努力争取而来的成就懂得珍惜,也能让人觉得留在这里有对未来的希望 。我个人深信在这个充满竞争挑战的时代, 我们对民族的爱不仅是我们的情,更是 需要大家承担对下一代的承诺 , 竭力把我们的传神事业建设的更繁荣美好 , 再交还给我们的后代 , 让一颗颗闪耀着图利社会创意及胸怀大志的年轻的心继往开来 ,在我们深爱的大地上努力为民众打造一个人人获益,机会公平、民主和谐的社会。 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共同倡议盛世,再次谢谢大家 。 回忆六十年前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是如何景象,我虽未曾经历,但那是我们父辈的时代。 回忆三十年前1980年,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全国又是如何景象,我算是赶上了,那是我们自己的成长的时代。 回忆十年前2000年,中国已是世界大家庭中举足轻重的一员,全国景象丰富多彩,那是我们学习成材的时代。 回忆五年前2005年,中国准备办奥运,全国一心同一世界,同一梦想,那是我们初入社会的时代。 回忆两年前2008年,奥运办成功了,可激动之后,却发现世界已经一日千里,我们似乎又落后了,那是我们挣扎而准备奋起的时代。 回忆一年前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中国站起来了,可中国人民大多还爬着,这是我们辛勤奋斗付出的时代。 现在,2010年,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也不必沉迷于过去。我们或许 明白对努力争取而来的成就懂得珍惜,也觉得我们留在这里有对未来的希望 。我们更需要自觉 承担对下一代的承诺 , 竭力把我们的传神事业建设的更繁荣美好 , 再交还给我们的后代 , 让一颗颗闪耀着图利社会创意及胸怀大志的年轻的心继往开来 ,在我们深爱的大地上努力为民众打造一个人人获益,机会公平、民主和谐的社会。 如此,十年后,三十年后,六十年后,再回首,我们当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无愧天地自然,无愧先辈后生,无愧于生命。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1155 次阅读|2 个评论
吊诡的签字
lwd8811 2010-8-22 01:09
吊诡的签字 签字是对某事务做出认真负责的承诺程序,大到国际事务,小到日常的借贷、委托等活动。然而,这一严肃的常识性常常发生不应有的缺失和异化。如一篇论文发表,导师被排第一位,发表后被捅出来论文是抄袭之作,导师出来辩解称:本人不知道没有签字为凭,于是不了了之。日常的申报成果、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多是没有当事人签字承诺程序,造成搭车、夹带现象常态化。这些都是当下升官、发财的硬指标,可又偏偏是任由桌下暗箱操作的环节。制度的缺失也是放纵违规、学术造假的需要。 下面仅就图纸签字及类似情形做点剖析。设计图交付生产、制造,必须有工艺、标准、校对、审查人员签字,否则不能制造,这是常识性规则。签字表明设计是认真的,也表明是对后果负责的。如果发生问题,造成损失,签字人是要负责任的,小问题面子上不好看,造成重大损失要承担责任,严重的要受到法律追究。有了签字制度,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就会特别认真,交付制造后也不放心,特别关心制造过程中的反应,有问题及时处理。签字就是约束人们养成认真负责习惯。设想,如果设计图可以不签字,设计人员就可以不对设计负责,他就可以马马虎虎,不认真、不负责,他不会关心制造中会有什么问题。不管出多大问题,都与他无关。可以说是某领导让我画的,我没有签字,我概不负责。但是,现实中即使一个小差错,对于重要产品,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也会造成严重问题,甚至导致全军覆没。这样的事故在那些没有签字制度的企业是经常发生的。即使是极其认真,图纸上的差错还难以完全避免,何况任其不负责任,后果会怎样? 怕麻烦是一种简单理由,一张设计图签字前必须多看几遍。如果签字还怕麻烦,那肯定不会反复看几遍,其中的差错几乎就难免了。或者把签字当作一种形式,于是就发明代签,甚至盖章的办法,实际还是没有签字。 也有人把签字当作权力的标志,说是权力也是权力,图纸签字是一种技术性职权,是技术把关,是防止差错。但是,不是行政职权,在泛行政化的今天,有些单位特别重视行政权力。我有行政级别,我要行使权力,由我审查,表明你在我的管辖之下,需要满足权力欲,审查过程都可以免,只要签字的快感。如果老兄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设计人员心里会怎样想,图纸对与错,反正你也看不出来,你签字你负责,结果会造成许多龌龊,最后造成签字流于形式,问题无法避免。 也有一种情形是身居领导位置,技术水平低,没有审查图纸水平,但把审图权与利看得很重,不愿意他人审图,不愿意技术人员签字,他是想最后他可以把成果全部揽在自己名下。因此,就有意无意地不执行签字制度。就会导致设计人员人人不负责,问题不断,甚至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损失。说到底还是名利惹得祸。这种领导人就犯傻了,既然你已经身居一定位置,不懂技术,谁也不会为难你,你把大家组织好,把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最终成果还是你的。你把技术人员都看成雇佣,不给予应有的尊重和鼓励,把名利完全归自己。谁也不是傻子,到头来,受到损失的还是你的或你领导的事业。 还有一种情形,是设计人员水平有差异,一般担负审查责任的技术水平相对高些。如果审查者水平相对不高,也会造成矛盾,常常互不服气,发生争执。这里使用相对一词,就是所谓水平高低是相对的,学识和经验再多,也会有不足环节,长于原理,可能结构不精;熟悉传统设计,可能对工艺、技巧不精。这种情形技术人员应该本着互相学习的态度,避免纠缠技术细节,抓住某一技术细节没完没了,争的脸红脖子粗,甚至伤了和气,就大可不必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他不敢承诺
jlpemail 2010-8-20 19:52
不自信地说:你如何如何。他不敢承诺。即使这个人承诺,也不会得到信赖。就像他不信赖别人一样。这个人很悲哀,超过了别人的想像的悲哀和落寞。 他的目光不清澈,不坚决,有些游移、闪烁。像夜间活动的胆怯的老鼠,想获取什么,又害怕被捕捉。可怜的目光,无处着落。 他和别人有间隔,不仅是半米的距离;是面对面,却似乎不认识的感觉,是千里的隔阂。 那么多年了,不能把握别人的脉搏。不是一个合格的引路者。连合作者都不合格。他不敢承诺。以前的承诺,已经跌破了保护膜。
个人分类: 学术现场|2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儿子的冬泳(外二则)
liudongyang 2010-3-4 16:51
近距离的与儿子相处了半个月,中间发生了一些事,记录下来。 我要冬泳 腊月二十七,天阴沉,午后略暖。问儿子,下午我们去哪里玩?回答,我们去河边玩吧。说走就走,儿子,翔云,我三个人步行到潦河边。08年暑期,儿子三岁多一点,带着他到河边玩了几次,抓河蚌,堆沙子,他对河边玩耍印象很深。我当时答应过他以后再回到老家,让他游泳。河水静流,枯草瑟瑟,我们三个在河边转悠。儿子用手试了试水,爸爸不冷;有用木棍戳了戳,爸爸不深;我要游泳。我答,天太冷,我穿着棉衣,你穿着棉衣加毛衣,不能游泳。不信,你问问翔云哥哥。他问翔云能游吗?翔云答,水太凉,不能洗澡。儿子还是不相信,一边放木棍,一边叫着爸爸你答应过我,为啥来了又不让我游泳。我哭笑不得,答应夏天带你来游泳。还是不行,说着,一扯按扣,先把外套脱了,接着又要扯棉袄的扣子。我急了,急忙阻止,硬生生抓着他的手,叫道这样你会感冒的!最终,小家伙屈服了,很委屈的样子。回到家中和爷爷说,爸爸不让我游泳。爷爷答:这种天咋能游泳!你真是城里娃娃。 对孩子承诺,怎样承诺?承诺不能兑现时怎样化解? 南阳话怎么说 回到家中,和小伙伴们玩耍,就他一个人说普通话。玩伴称听不懂他的话,而他有时也听不懂家乡话。更让他郁闷的是,大家不叫他的大名,叫他的小名,他不乐意。起床前问我,爸爸南阳话怎么说?我说,爷爷奶奶说的都是南阳话,我也说呀。以后你听着学就行了。在和伙伴玩耍时,他郑重其事的说,你们不要叫我皮皮,要叫我的大名,我也不是邓县的,我是安阳的。以后的情况涛声照旧。 孩子成长环境中的同伴压力( peer pressure )很重要,对孩子的言行举止有着深远影响,父母要有意的选择吗?例子如孟母三迁。 就骗他一次 儿 子的表弟来了,小他四个月,两个小家伙从早到晚在一起厮混。晚上,表弟在床上玩耍,皮皮也想过去玩。但对方提出条件,今晚你和我睡在一起,我就让你来和我玩。儿子动了脑筋,一边叫着:弟弟,我和你睡在一起。一边悄声说,爸爸一会你睡觉时把我从表弟那里抱过来。妻子知道了,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就骗他一次!我傻了眼。 骗一次也不行。他这个主意从哪里来的?电视上?童话里?模仿同伴的?父母的言传身教? 看来以后我要提防着他。 附录: 儿子给我设计的五一见面场景: (1)到五一,他从幼儿园回来,我躲起来,然后突然出现。 (2)要么是早上他在睡觉,我悄悄回来。 (3)还有去大门口去接爸爸,要不门岗叔叔不让他进。
个人分类: 乡情家事|771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领导换届后保持政策延续性的立法
lix 2009-10-31 00:00
在实际生活中,单位领导常常会对职工或引进人才的待遇、福利等有口头承诺,诸如这次让一让,下次你优先;来了以后尽快办之类,这对于缓解矛盾、维持稳定、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都有一定作用。但是由于领导换届,这种口头承诺对新任领导完全没有任何约束力。在实际生活中,有关职工往往可以找卸任领导出具证明,确认曾经有过这样的口头承诺。这样的证明对新任领导仍然没有任何约束力,但至少有助于新任领导兑现卸任领导的口头承诺,以保障有关职工的权益。 建议立法规定领导换届时,应包括一个卸任领导对职工口头承诺的清单。新任领导必须明确否定其中不合理的承诺,否则视为新任领导本人继承的有效口头承诺。
个人分类: 怪哉虫儿|4884 次阅读|6 个评论
你的生活圈子很小吗?
热度 1 moxj 2008-10-18 22:17
(图片来源 http://hi.baidu.com/睫泪/album/item/03ab5aa6b3d6ad82d04358e8.html ) 又听到有朋友抱怨自己的生活圈子太小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是不是你最近的生活乐趣变少了呢?还是你的希望变的渺茫了呢?即使这样的事情是一直存在的,但你却并不是总能感觉到它.大概在人最失落的时候这种感觉也最明显吧.做别人的朋友我们是不是因该注意这样的问题呢. 朋友大概是群居动物所必须的.然而我们人类今天长途奔袭的能力已经非作日能比,你为了自己的生活离开朋友的距离已经足够长了.以致你们的生活环境是那么的不同,朋友还是昨天的朋友,但他找不到和你一样的感觉了.这也会是你失落的一方面吗? 随着年龄增长每一个人的技能都有了进步,即使你比别人可能会少一点.但是你适应环境的能力也随之增长了吗?是不是有的人反而退化了呢?拿出你两岁时的照片也许你会找到答案.照片上的你是不是正拿着在你看来和饼干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的罐头瓶盖往嘴里塞呢?即便事实的确不是这样,但这并不影响你对陌生世界的好奇和你的兴趣.虽然你每天也只是在那个有限的屋子里蹒跚、逗留,但你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圈子太小了吗?哈哈,即使有,是不是走出门外或者更远一点,你的不愉快就会马上消失了呢. 当你还在山脚下的时候环顾周围是多么开阔啊.但你继续往上爬的时候是不是随着山慢慢变瘦你已经感觉到了你水平视野里的参照物更少了呢?也许等到你爬到足够高的时候,高处的寒风让你打了个冷颤的时候,你才知道如果不马上翻过这座山或者退回来,周围的空间是多么小啊.因为这座山能给你所在高度提供的空间也不会比你眼前看到的大多少了.你执著的往前走已经不再像你两岁的时候那样对你周围的事物那么感兴趣了.看来回到孩子时代是让你的生活圈子不再这么小的一个很好方法了.也许每个人都需要回去,虽然别人是翻过山回去了,你却没有,那又怎么样呢?沧海桑田,即使我们一起努力夷平了一座山还是会有另一座山从海边长起来.那你能放下你心中的山吗?或许只有那样才是一个好方法.     今天我们似乎在法律上获得了人人平等,但别的地方我们做的怎么样了呢?你是不是会对一个孩子的艺术作品很在乎呢?不管作品本身怎么样,作者的身份对你没有影响吗?你是一个学者了,你还能和路边的泥瓦工津津乐道的谈问题吗?你会把在田里干活的农民当作朋友,和他一起饶有兴趣的播种吗?有机会和总统握手交谈你觉得很荣幸吗?我可没有觉得总统的手比农民的手有什么地方让我更值得握一握的.哈哈,你的生活圈子的确太小了,是谁压缩了它呢?难道不是你自己吗?或许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大的生活空间,是不是你想要的没有满足你让你嫌它太小了呢? 呵呵,一个人,我在荒芜的旷野上奔跑,自由的放下前掌,连直立行走我都要放弃了.我很无助,我的生活圈子不止小,而且超级孤独?还是我的生活圈子太大了?以致我奔跑着想去看看它的边界却总也找不到.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5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