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炫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请不要站在别人的头上来炫耀
热度 15 jiangjiping 2013-11-30 08:10
请不要站在别人的头上来炫耀 蒋继平 2013 年 11 月 29 日 科学网上有那么少数几个人,总喜欢在别人的博客上发表评论时, 借机大力炫耀自己。 他们炫耀的一个内容是“政治觉悟”。他们总是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来表达他们的“爱国”情怀。他们总是指责国外的华人是不爱国的。他们的一句非常理直气壯的话就是, 你要是爱国,怎么为美国工作, 不回国服务。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心中真是不知如何回答比较合理。长期以来我一直希望这些人能够改变态度,回归理智。可是, 他们本性难改, 几乎变本加厉, 气焰十分嚣张。即使在中央领导明确表示国内国外华人都可以为世界做贡献,都可以为中国的发展做贡献的看法后, 仍然抱着这种顽固的偏见不放。 我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这样做, 并不是他们真正爱国,他们要是真正地爱国,并不会与中央领导对着干。 他们这样做,纯粹是为了炫耀他们自己的“政治觉悟”,而且这种炫耀是踩着别人的头来实行的。假如他们不是为了炫耀,那么他们的情商就有很大的问题。 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懂得“爱”的真正含义。 国家是一个大集体,是由千千万万的小家庭组成的。家庭是一个小集体, 是由几个家庭成员组成的。要是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从出生到死,一直生活在一个房子里, 才算爱家? 要是一个农村家庭,有几个孩子, 其中的一个经过努力, 考上大学,去北京读书,并且在北京找到一份工作,尽力为家乡的父母提供一些经济上的支助。难道他不算是爱家的吗?难道他要被指责忘恩负义的吗? 所以,我估计这些认为在国外奋斗的华人不爱国的人,很可能一辈子和他们的父母生活在同一个房子里,一辈子也离不开父母,甚至是啃老的一族。 要是他们也从农村出来,到大城市创业, 在大城市安家落户,虽然离开家乡和父母,但是, 经常为父母和家乡做点有益的事。但是,当别人指着他们的脸, 说他们不爱家, 忘恩负义,我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感受。 他们中还有一些人利用这种评论,大谈他们自己的处境, 而这种处境跟博文讨论的内容和概念完全是两回事。比如说, 在讨论美国博士的整体情况时,他们会用中国留学生获得的全额奖学金来说事。他们好像自己的身份能够代表美国本土博士的整体情况,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其实, 说穿了, 他们借打击博主的信用度的机会,极力炫耀他们自己拿到了一份全额奖学金。 这些人养成的这种习惯,对他们将来的人生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要是他们为官一方,必然会给当地的民众带来灾难。 他们总是会把功劳记在自己的身上,把错误全部推给别人。他们会借用各种机会踩着别人的身体往上爬。 还有的人说他们回国服务是爱国的行为,我也认为这是可能的, 但是, 这仅是这种人的爱国方式,别人有别人的爱国方式, 是不是? 当然, 我也注意到,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也知道他们的做法是不光采的, 所以他们总是以马甲的身份出现, 以免被人识破真面目。
个人分类: 万花镜|4731 次阅读|29 个评论
话说中国人的爱炫耀和吹牛
热度 38 cutefay 2012-8-4 16:12
在中国,人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往往很喜欢炫耀和吹牛,尤其是在一些小地方,更是如此。炫耀和吹牛的方式很多,例如,稍微有点钱的家庭就容易吹嘘家里多么富有,子女在学校成绩好的,就会吹嘘孩子多么聪明;如果是子女工作比较好或者找的对象比较好,也喜欢吹嘘。在这种闲聊过程中,如果所说的都是事实的话,那顶多是炫耀,不叫吹牛,所谓吹牛,是指要把事情说得比真实情况还好。炫耀和吹牛的目的就是让在场的人羡慕自己。 记得以前在一些论坛上经常看到关于这方面的帖子:某个在大城市工作的刚结婚不久的夫妇中,丈夫来自农村,丈夫的家里人就经常因为一点小事情来找他们,原因是丈夫的父母总是在别人面前吹自己的孩子在大城市多么有本事,什么事情都能办,于是,周围的人有一点事情,就想求这对夫妇帮忙。而这对夫妇在大城市也只是工薪阶级,也办不了这些事情。于是,这样的事情就引起了夫妻不和……从论坛上网友们反映出来的情况看,这种炫耀和吹嘘在中国还是很普遍的。前一阵子那位月薪8000的北大毕业生受到父亲指责的事情,归根结底也就是其父亲平时爱在别人面前吹牛惹的祸。他父母在别人面前说他年薪百万没问题,结果他月薪8000父亲就觉得他自己在别人面前没面子了…… 妈妈不喜欢这种总是炫耀和吹牛的风气,前几年妈妈单位有位阿姨每次和周围的阿姨们聊天的时候,就总是会说她女儿在北京混得如何如何好,妈妈听了之后就总是会心里不舒服,虽然知道那位阿姨的女儿未必有自己的女儿过得好,但话被吹嘘出来,听起来还是不舒服的。 我也不喜欢这样的吹牛的风气,因为我认为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需要通过吹牛来显示自己的,所以别人在我面前说谁谁又赚了大钱、谁谁找的老公很好等等的时候,我一般无动于衷,随便对方怎么说都行,别人的事情跟自己无关,自己能做的就是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好好奋斗,该是自己的福报,自然会来的;不该是自己的,怎么求也求不来。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好。 为何大家这样喜欢炫耀和吹嘘?我一位亲戚的话让我明白了其中的某些原因,她有一次说,跟XX这样的人聊天,就要使劲地吹。因为,如果你把自己说得很可怜,人家会瞧不起你的,并且,即使可怜也不会给你任何帮助;如果你把自己说得很好,人家就会非常敬重你。 我想,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类人的存在,才使炫耀和吹嘘经久不衰吧?其实不仅仅是个人,连国家也会经常在世界各国面前炫耀、逞能和吹牛呢! 此外,似乎男人比女人更愿意在外人面前吹嘘,记得以前看过一条有趣的短信,大意是男人每个月发3000元,会跟老婆说自己发了2000元,而跟外人说每个月发4500元;女人每个月发3000元,会跟老公说发3000元,而跟外人说发2000元。我不知道这短信对于男人的描述是否符合男人的心理,但对于女人的描述确实是很符合我的心理——跟外人交谈,不愿意把自己说得太好。因为,如果说得太好,外人很可能会产生心理不平衡的心态,会让别人难受。 对于中国人来说,往往幸福还是不幸福,都是和其他人比较出来的。似乎只有过得比其他人更好才算幸福。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18000 次阅读|39 个评论
随笔二十二:《再励》“天高地厚不自言”
uvard 2012-4-2 13:10
再励 人生得意可小欢, 切莫炫耀在人前; 天高地厚不自言, 嫣然激励再重现。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藏书”的品评,应曽老师的《炫耀老书》
热度 1 liwei999 2011-11-24 13:58
立委按:这个,这个,太给力了。镜兄岂止是炫耀其书香门第及藏书的品味,简直就是精神贵族的亮相。羡慕嫉妒恨,油然而生,五味杂陈。 “藏书”的品评,应曽老师的《炫耀老书》 作者: mirror (*) 日期: 11/23/2011 18:42:48 在对 《炫耀老书》 回应中,镜某说了一本书的印数、版本的话题。曽老师的【B.H.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13本】是1979年第10次印刷,每本0.76元到1.12元不等。一套书10元钱,在那个年代也是很贵了。当然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 不知是什么缘故,人们对事物的“排座次”很讲究。对图书也都是如此,讲究初版首印。行家对每种版本的印数都很清楚,对价格也就门儿清。有本《毛主席诗词》七六年一月的,大字线订,扉页上是红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ownload 没有售价,没有印数。这是为了“不须放屁”的发表新印的。印数不会很多,据说是为首长们特制的。 《鲁迅全集》 也有一套。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6卷的《鲁迅全集》,目前一般教科书所选用的鲁迅的文章均出自这个版本。印了多少没有说明,手头上的这套是作为结婚的“礼品”,当时售价大约是56元,相当于大学毕业的头年的月工资了。 Download 另一套鲁迅的书《鲁迅名篇选》的价钱就上去了,线装订、580元,2001年版,也没有印数。这种版本就有些收藏的意义了。读线装订的书是一种“享受”。首先是墨香,然后是手感:分量轻且柔和。因为纸张里没有充填剂,这个在解说纸张的文章里做过介绍。 Download 专业书籍,除了字典之类的工具书,一般的印数都很少。比较少的有《现代英汉科技词汇》,1996年的头版头刷,只印了6千册,价格128元。这算是网络时代前的“遗物”了。 Download 能买到“头版头刷”的书,说明是同步的,比较及时的购买。有些知名作者的处女作,“头版头刷”的印数很少,能买到说明购买者常去书店,有鉴赏的眼力。 镜某见过的最多刷数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到2007年4月,是第五版的第366刷,一刷20万册,定价68元。虽然数量大,但这不是本上档次的工具书,如同国人的研究论文一样。《辞海》也有一套,79年版的,第二刷,8万至20万册当中的一套,定价三册55元,也是大学生毕业的月薪。参与这套书编写的人有上百,最后都有名字。这是一个比较没有档次的书。内容的优劣可以商量,编辞书的技术不上档次,那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Download 科技的专业书,一般印数较少。八十年代的科学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出过一批比较像样子的教科书。1985年版的《低温物理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总共印数是约5千册,有半数是精装本,价格平装5.1元;《真空物理》是1983年第一版第一刷,印数6150册,只有平装,价格3.65元。 Download Download 从《工程热力学》的印数上看,这是个需求量比较大的书,初版是在1965年12月。1983年的第二版到1992年居然刷了12次,镜某手上的是124427~131248中的一册,价格5.2元。国人的教科书能有这么长的寿命,可以认为是“经典”了。 Download 当然与洋人的教科书的质量是无法比较的,无论是内容,还是装订。 Kittel 的《固体物理》至今已经有第八版了。这是第二版。老先生好像还活着,1916年生人。 Download 镜某见到的“最敬业”的教科书是23年里改了24版。当然这样的教科书是可以传世的。 比较老的书有本《北京游览手册》,1957年第一版,印数9万册,定价0.85元,比较贵了,因为有很多图片。 Download Download 40年过后的同类书正好涨价十倍,8.5元一本。这是第二版,第一次印刷,印数一万册。 Download Download 科网武际可老师的书也有几本,这是《力学史》第一版第一刷中的一册,不知到印数,应该是几千本吧。 Download 《老明信片/建筑篇》算是比较稀罕的书了,因为一共才印了3千本。定价110元,1997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从明信片里可以知道近代中国各大城市中的建筑和周围的景观。 Download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教科书的话,版数多,绝对就是高质量的标志了。能被翻译也是高质量。 作者: mirror (*) 日期: 11/23/2011 23:58:45 比如说,《圣经》就是如此。这里面恐怕没有什么出版商利益的说法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 “事儿”。 樊映川的《高等数学》好像有两册,没有买过。 作者: mirror (*) 日期: 11/23/2011 19:33:14 工科的高等数学教材,需求量会很大。这也算是“节约”型的经济模式了。 需要有那么多种 的数学教材么?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好像落下了一张图。不但是“偏见”,而且是“固执”的。 作者: mirror (*) 日期: 11/23/2011 19:41:07 366次印刷的工具书。 Download 技术上的劣质是比较难以容忍的。另外,参与编辑的人数太多,也造成了低质量的作品。人数少了,相对的责任也就大了,作品也就可以好些。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镜老师对文科书籍持有固执的偏见。 完全没有必要对号入座么 。字典的不上档次可以是指内容。 作者: mirror (*) 日期: 11/23/2011 20:45:33 但是,但是同样可以是指 制书 的不上档次。 “内容的优劣可以商量,编辞书的技术不上档次,那就没 有商量的余地了” 的说法显然是说 制书 的问题。比如说硬纸板外皮的问题,纸张选用的问题,字词检索的问题等等这样的不是涉及到具体词典内容的事情,印了那么多次也不解决,不思考,显然是不敬业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995 次阅读|2 个评论
该炫耀什么?
热度 30 sqdai 2011-11-22 07:16
我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有人到你家里访问,你喜欢向他们展示什么?回答大概是多种多样的:新居所的富丽堂皇的装饰?新购进的家用电器?新收藏的古玩珍品?抑或,新降生的宝贝儿子(或孙辈)?这些,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此类“炫耀”(或按北京人所说,“显摆”)往往显示了主人的文化品位。 我在境外访问时,喜欢到那里的普通老百姓家访问。人类的本性雷同,主人也喜欢向客人“炫耀”些什么。 我在俄国(原苏联)的伊尔库茨克市访问时,有个大冷天,走进了一位 30 岁上下的画家家里,一进他家,就见到他十个月大小的儿子,浑身上下一丝不挂,正在小床上淘气,煞是可爱,主人脸上一片得意之色;接着画家展示了他的油画新作。刚坐定,主人开始炫耀他的藏书,他从高大的书架里取出了一本本厚厚的书,其中有油画作品选集、俄国的大地图集、托尔斯泰文集、俄国出版的百科全书,令我吃惊的居然还有一套刚出笼的科技百科全书!主人说,艺术家要出好作品,必须多读书,而且什么书都要读一点。 在莫斯科访问时,我去过一位专攻数学的年轻副博士家中。他高兴地展示了他的藏书,有很多五花八门的科技著作、畅销的绘图版的百科全书,还有很多俄国作家的大部头的经典著作,并向我津津乐道地讲了读这些著作的体会,幸好我读过这些著作的中译本,还不至于露拙。 访问纽约时,我住在美国房东家里,一呆就是五个月。男主人是一位商业律师,女主人曾是他的大学商科同学,不过后来成了摄影艺术家。他们的居所很大,上下四层楼,一楼有很大的客厅(至少 200 平米)和厨房。客厅的一侧的墙上,排着五个高大的书架,里面什么书都有,经济管理的、文化艺术的、科学普及的, …… ,最让主人得意的是哪些装潢精美的百科全书和美轮美奂的大型画册。女主人年龄与我相仿,因为是自由职业,多半在家,她有三大爱好:读书,煲“电话粥”,喝咖啡。我平时就爱书如命,一见这些藏书,正投了我的所好。与主人混熟以后,他们准许我随意翻阅这些书,唯一的要求是读后把书放回原位。因此,每逢休息日,我就从中挑选我喜欢的书,钻在卧室里阅读。所以,尽管住在那里房租不低,我一直没有动过搬家的念头,哪里有这样好的家庭图书馆? 我说的这些例子无非说明一点:境外的那些普通人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他们喜欢炫耀自己的“文化财富”。在国内,我也喜欢串门(“文革”时期是例外),在别人家里,看到有丰富的藏书的只有北大武际可教授家(参看以前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372do=blogid=398963 ,也可见《与青年朋友谈科研与学习方略》, 543 ~ 545 页)。现在武际可教授的电脑里有几百 G 的电子书,而且有些装进了他的 iPad ,随便走到哪里都可以开卷有益,我很羡慕(他拷贝赠送我好些电子书)。而其他一些朋友家里有一些藏书,数量都不大,而且品种较为单一。 但愿有一天,走进国人的家,都能见到他们炫耀自己的文化收藏。 写于 2011 年 11 月 22 日晨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8375 次阅读|50 个评论
创造一个心静的环境
热度 82 cwufp 2011-9-20 11:22
创造一个心静的环境
前几天,新生和新员工入所引导会上,不才用一个现代小故事给大家讲了心静的好处。其实,宣扬心静的好处不是本人的发明,而是古代哲学家庄子的发明。 庄子曰: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 平静的水面象镜子一样,可以照出须眉,也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随着雨水的增加,还能不断的提高水平;平静的水面哪怕是一丝清风掠过,也会皱起涟漪,让你看不清自己;而奔腾的河流虽然汹涌澎湃,气势壮观,却是一日千里的向下、向下再向下,直至湮灭在浩瀚的大海。在汹涌的漩涡中只能随波逐流,在一泻千里的瀑布下无法找到定位,更是无法掌握自己的方向和命运。 达到心静的境界是很难的事情,也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而俗人之所以成为俗人的区别所在,我等俗人却不能因为自认俗人而放弃自我修炼,哪怕在一点点的地方修成,也比一事无成更好。一个人的道路,走向成功还是失败,更主要的是在人生路口的心境,荣辱不惊、临危不惧的心如死水者往往是笑到最后的那个。 经常来科学网看到的帖子总是在宣扬什么、标榜什么、炫耀什么或者是鼓吹什么,俺总是反对。在很多人的眼里,俺是坚定的反对 SCI 的人,也是反对 CNS 的人,这些人,心不够静。俺从来没有反对过发 SCI 文章,也没有反对 CNS ,一个能够发很好文章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因为已经证明了可能创造知识的能力,你可以交流成功的经验,也可以传授创造的知识,俺从来不反对。俺反对的是标榜和炫耀,反对把这种东西作为评价科研人员的唯一标准。因为这种标榜和炫耀,必然导致追逐与浮躁,没有任何的好处。俺更反对把这种所谓的成就当做要挟的资本,肆意的索要荣誉和金钱地位的奖赏,因为这是斯文扫地的另外一种表现,是让俺变尊敬为鄙视的理由。 给年轻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不仅仅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还应该创造一种精神环境。不能给他们立下对比的参照,整天逼着写出什么文章,做出什么数据,完成什么科研任务,而是应该有他们有心情和时间去思考。 工作性质不同,科研工作所处的领域和发展阶段不同,所做的工作可以发表在什么档次的 SCI 杂志上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让一个学冶金的学者发表 NSC 文章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一个搞生物或者基础医学学者发表 SCI 点数很高的论文,就被看做其学术水平远远超出发明了高强度和高韧度金属材料的冶炼方法的人,显然是不公道的。在本人看来,后者对人类贡献或者科研的意义,或许更高。因为他只有一个,而发表高 SCI 论文的人多如牛毛。这也是炸药奖要给高锟的原因吧? 还是少一些语无伦次的炫耀吧,即便你已经功成名就,却也要为更多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人着想,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不要用那种杂乱无章的狂语打乱他们平静的心,这样做有失教师的体统和作为导师的尊严。更不要像开大学生辩论会似的,为了抓眼球,先给别人扣一顶帽子,然后猛批一通,似是而非的哗众取宠而已。 提高年轻人的津贴,让他们生活有保障,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让他们能够在平静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人生最初的积累,才是目前我们这些所谓的长者必须去做的事情。如果你没有做到给研究生和年轻人符合规定的补贴,甚至抱怨你也很困难,需要学生的工作交差,我看你还是自己去努力吧,你按照合格导师的差距太大了,尽管你可能曾经发表过高 SCI 点数、甚至是 CNS 文章。 平静的水面是如此的美丽,却很难保持。 不知道名字的植物,有谁能告知?
17759 次阅读|22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