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秋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卧病
sychun 2017-1-21 07:08
卧病 孙捷 东风寒卧榻, 明月上高枝。 秋雨连绵处, 床头辗转时。 我儿孙捷现为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瑞典查尔摩斯理工大学副教授。此七绝为其在郑州一中高考时所作,所附书法作品为其父我所写。
个人分类: 诗词与艺术|1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秋风过燕园
热度 4 张海霞 2016-9-27 14:35
红楼狂柳戏塔影,朗润残荷独飘零;未名野鸭弄涟漪,一树黄发舞秋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32 次阅读|4 个评论
秋暮遣怀
热度 1 youngplant 2014-12-7 09:44
窗前叶黄百花残, 孤鸦无声老树寒。 秋风秋雨愁煞人, 一帘烟雨雾茫茫。
个人分类: 诗词|2720 次阅读|2 个评论
思乡曲
youngplant 2014-11-27 16:40
吹不完秋风丝丝心头凉, 落 不停残叶片片乡路寒。 飘 不尽细雨纷纷肝肠碎 , 睡不稳孤枕凄凄残夜长。 照不见面容黯黯瘦花黄, 展不开眉头蹙蹙思绪惘。 挡不住泪光点点泪珠酸, 忘不了乡思悠悠万里长。 咦—— ,恰便似 流不断的江水绵绵, 遮不住的群山 茫 茫.....
个人分类: 诗词|1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惜秋秋去
youngplant 2014-11-27 08:18
一、 秋山秋水秋草黄 , 秋枝秋叶秋花残 。 秋天秋雨秋风凉,秋云秋月秋夜长。 秋情秋意秋惆怅,秋思秋念秋彷徨 。 二、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树落红一树残。 一丝秋风一丝酸,一夜孤枕一夜寒。 三、 惜秋秋去,几点落叶雨。 四 一场秋雨一场寒,一树残红一枯黄。 一夜秋风一夜凉,一人孤枕一灯残。
个人分类: 诗词|2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障是文化自卑
热度 1 sheep021 2014-5-11 07:43
见: http://cul.qq.com/a/20140510/006863.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中国是黑暗的,西方是光明的。这种思维定势已经深刻渗透在部分中国人、主要是中国读书人心灵中,他们以此思考中国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是文化自卑。 张之洞在大变革开启的时刻高声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不是守旧,也不是虚骄,其中透露出的是儒家士大夫的文化自信。 本文作者:秋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儒学研究学者。 两会前,一家门户网站邀我做一次访谈,主题是养老。挺好的话题,但编辑传来提纲,我差点笑出来,苦笑。 提纲设计的第一部分讨论中国面临的养老困境,列在清单第一位的困境是中国人养老观念的陈旧:中国人认为,有孩子,就不该住进养老院。孩子也觉得,让父母住养老院就是不孝。 第二部分想讨论,中国老人如何安度晚年。第一个小条目是“夕阳红与夕阳痛”。文案说:中国老人背负着太多的思想包袱,一辈子为儿女着想,晚年还要带孙子,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我,中国人为何痛失养老的乐趣。这是一条黑暗的养老模式。 接下来的小条目,则要嘉宾讨论国外老人如何过晚年,编辑的提示列在括号中,列举了旅游、玩乐、有自己的兴趣和生活、住老人公寓。 中国是黑暗的,西方是光明的。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已经如此深刻地渗透在部分中国人、主要是中国读书人的心灵中,他们以此思考中国问题,以此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是文化自卑。 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心障就是文化自卑 。 张之洞们的心灵是相当健全的。他们看到了西方的坚船利炮,并且毫不犹豫地学习、引进,但他们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道、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 。因此,张之洞在大变革开启的时刻高声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不是守旧,也不是虚骄,其中透露出的是儒家士大夫的文化自信。 张之洞相信,吾国源远流长的仁义之道,完全可以消化西方技术,以之充实中国之体,不断自新的中国不仅可以度过眼前危机,更有光明前景 。 但后面一代新式知识分子,就没有这种文化自信了。在新兴现代媒体上,严复、梁启超这样的青年人自然占据了重大发言权,他们发表了种种反思中国文化、要求彻底改变中国文化的看法,其底色都是对中国文化丧失自信。 其实,这两位很快放弃了激进立场,转而接受了张之洞的理念。但再下一代青年人根本不在乎上一辈人的心路历程。在今天的现代思想史叙事中,严复、梁启超等人也仍然只是因为率先提出了文化激进主义信条而被记录的。青年们更进一步,提出全盘西化,全盘摧毁中国文化的口号,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青年要追求德先生、赛先生,令人敬仰。可略加分析即可看出,这些口号背后的信念,其实都是粗鄙的物质主义强权崇拜,也即五四运动中,青年人受西方列强戏弄中国之刺激,而信之不疑的信念:“强权即真理(Might is right)”。 回望一百年来激进反对中国文化的各色人等,其信念无非如此。首先,世界被等同于西方,因为西方强大了,而西方之外的世界,基本是不存在的。中国人为什么要这么关心、这么投入地学习西方?因为西方强大了,西方打败了中国,或者可以轻松打败中国。既然如此,那西方一定有伟大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习,就不能不清除自己文明中与之相反、哪怕貌似相反的东西。沿着这个关联网向外推展,最终,我们必须全盘摧毁自己的文明,让自己西方化。 不过,对于西方究竟是如何强大的,知识分子说法不一。有人说,西方强大,完全是因为西方从雅典开始,就出现了科学。中国人必须用科学全盘改造中国文明,故胡适先生郑重其事地提出过“科学的人生观”。有人说,西方强大,只是因为西方人信仰基督教,那中国就必须用基督教全盘改造中国文明,只要中国人全部皈依基督教,中国就有救了。可是又有人说,西方强大,主要是因为民主,那就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 科学、民主、信仰,辞藻均可谓华丽,然而其背后的哲学都是 粗鄙的物质主义 ,其背后的文明观都是 社会达尔文主义 ,其背后的世界观都是 强权崇拜 。由此一路发展,就是文化大革命。中国式极权主义的动因是文化自卑,其主要表现是毁灭中国文化及其所支持的风俗、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对中国文化进行大革命的根源,其实是深不见底的文化自卑。 按说,经历了文革,知识分子应该有所反思。但没有,知识分子仍沉浸在强权崇拜造成的文化自卑中。于是乎,连养老模式也可以分出先进落后、光明黑暗了。数千年来,中国老人度过自己晚年的方式,并仍被数亿中国人践行的养老方式,就这样轻易地被打上了黑叉。我只能感叹, 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和他们操弄的舆论,真真傲慢而可怕 。 文化自卑的逻辑,其实是不能成立的。 文化自卑者看待社会现象的思维方式是整体主义的。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严复反问,这怎么可能?牛有牛之体、用,马有马之体、用,怎么可能有牛体马用?直到今天,还有人再三重复严复的话。然而,这种貌似机智的说法恰恰表明,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年轻的严复,对文化、社会、文明等重大概念缺乏准确认知。他相信文明整体论:文明是各要素之间具有严密链条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离开了其它要素的支撑都不可能运作;一个要素的改变,必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从而让整体发生性质上的变化。 然而,一个文明体从来不是如此紧致的整体,其中有些要素较为核心,其变化确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大量要素没有那么重要,甚至无关紧要,其变化不会造成整体的变化。文明史上,牛体马用之事极多。最著名的例子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于印度的佛教,本与中国人的生命观完全不同,但汉末传入中国,几百年间,被中国人普遍信奉。不过,信奉佛教的中国人又坚持自己原有的忠孝等价值观,从而形成中国佛教,反而成为世界佛教的主流。如此看来,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其实比严复的整体论更为通达、高明 。二十世纪的学术史也证明,信奉仁义礼智信的中国人,完全能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反而是不信这些价值观,一门心思要全盘外国化的大陆人,科学成就至今令人汗颜。 那么,中国文明是否落后呢? 前两天,弘道书院举办活动,讨论梁涛教授的新书《儒家道统说新探》。提问环节,有位学生再三追问我,中国是不是落后了?我说:那要看你的时间视野是多长。如果你只看过去的两百年,中国当然是落后的。可是,如果你看以前的四千年、一千年呢?你再想象一下未来的二十年、五十年或者五百年呢? 文化自卑者是短视的,他们只看到文明间短期的物质力量对比,并因为别人强大而惊慌失措 。 中国人现在需要的只是正常的自信。当然,我不会用中国强大了来论证这种自信。我更愿意说,我们本来过得不错。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根本。 文化说来高妙,最终必然落脚于生活方式。 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的最大问题就是,用一系列大词,吞没了生活。因此,他们通常都很不幸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54 次阅读|2 个评论
风中鹊
热度 2 huailu49 2012-10-16 21:31
风中鹊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2359 次阅读|4 个评论
月饼生此时
uvard 2012-9-30 22:41
团圆 中秋随风至, 月饼生此时; 千里奔团圆, 何处话相思。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调歌头》大雁
热度 6 lixia1962 2012-8-7 07:45
《水调歌头》大雁
《水调歌头》大雁 千里雁飞倦,何处有高枝? 春来秋去皆苦,流水更别离。 此景依稀似邈,又隐青山湖色,帘起卷浮思。 寥影掠天际,拂柳驻长堤。 秋风悲,朱阁暖,两无依。 寂空烟重,还有多少化尘泥。 岸上花红不止,对映江中残叶,生死也同时。 谁入云中梦,伴我与天齐? 黎夏2012年8月7日于武汉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3695 次阅读|12 个评论
随笔之127:《孵出》“秋风萧萧香山红”
uvard 2012-5-31 20:35
孵出 长夜漫漫破晓明, 坚果劲劲出土生; 秋风萧萧香山红, 台前闪闪幕后功。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见欢.诗赞》和蒋科学和卫军英老师 - 誰是科學網上第一門派?
热度 3 lixia1962 2012-4-29 09:09
昨天看到蒋科学十分煽情的博文,讲起科学网两派江湖的故事,本人入道晚,开始不懂。最近也慢慢尝到科学网的江湖味道。心想如果有人能唱红打黑就好了。但管他江湖不江湖,自得其乐就行。 针对蒋科学的建议,卫军英老师也立即响应,摆上非常美的照片。不管是牛哄哄的攝影高手,酸溜溜的詩詞達人,略“刁難羞辱對方”是要的,不然就不热闹了,但最终还是要相见欢的。 这里,也响应蒋科学的号召。与其“刁難羞辱對方”,不如先写一首诗自赞一下,凑凑热闹。也不想攝影高手能照出来,只为相见欢,不管黑道白道,黑白不过也是在一念之间。 《相见欢.诗赞》 挥诗扫尽人生, 悄无声。 往事浮云风卷落秋风。 花开盛, 鬓霜冷, 傲千峰。 万里长空裙起放飞鹏。 黎夏2012年4月29日作于明月山下月亮河畔 中平中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中中仄(韵), 中平仄(韵), 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3824 次阅读|5 个评论
思考题(四)为什么春分和秋分前后昼夜长短变化最快?
热度 1 qianlivan 2012-3-10 08:34
试用简单定性的方法说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什么漏洞?在什么情况下没有意义? 思考题(五)从地球上看,金星亮还是木星亮?
个人分类: 思考|4090 次阅读|1 个评论
推薦一篇自由主義的佳作!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1-12-11 00:43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者中,我比较欣赏秋风老师,他的态度平和,对于中国传统能有一种同情的了解,值得推荐。新京报上的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意义: http://t.itc.cn/LkTf2 蔣科學按:我經常批評中國當代自由主義者,並不是因為我是反對自由主義的老左,而是因為中國自由主義者常常很傻很幼稚,他們往往跟左派比賽激進,忘了對傳統的尊重和漸進改良是自由主義的精髓。 現在許多朋友往往把所有現實中的不如人意的地方都賴到傳統文化上去。其實,傳統文化究竟是怎麼回事,他並沒有什麽研究,這種沒有根據信口開河的習慣,與科學家應有的做派是很不協調的。而動輒居高臨下貶斥傳統,想要改造國民性的做法,往往透著一種狂妄的無知,現實中也常常會遭受失敗和挫折。
个人分类: 風中獨白|3868 次阅读|22 个评论
秋风萧瑟临高台
jlpemail 2010-10-16 17:07
登观星台歌 秋风萧瑟兮,独临高台; 步履踉跄,雄心犹在。 寒气彻骨兮,若透衣杉, 星汉摇曳,长空黯淡。 上弦阙如兮,下弦明澈 群雄并列,豪杰满眼。 将进欲退兮,吾心何甘? 书生蹒跚,骐骥徘徊 榆槐凋零兮,松柏苍色 燕赵亭阁,五成阡陌 太行巍然兮,济水澎湃, 千秋永驻,汉家山川。
个人分类: 诗词场|3474 次阅读|1 个评论
秋叶
mhdy 2010-10-11 10:20
风吹叶子风含香, 一场秋雨粘泥浆。 路人无意把她踩, 吾心叶子一同伤。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18 次阅读|2 个评论
秋日私语
baohaifei 2009-12-10 08:56
秋日私语 鲍海飞 2009-12-10 树梢上,秋叶无语, 秋风恰飞逝掠过。 一只小鸟振翅而飞, 秋叶一声叹息! 那一声叹息, 秋风却发现了惊喜。 秋风急打了一个漩涡, 来到秋叶身旁。 你愿意陪我一起去远行吗? 没有你,我的飞翔就变成了空虚! 没有你,我的飞翔就失去了色彩! 没有你,我的飞翔就毫无了生机! 我愿意!我一直在等待着你! 秋风鼓足了劲, 一下子把秋叶卷起, 抱进了怀里。 于是,秋叶伴着秋风, 秋风拥抱着秋叶, 时而在空中飞舞, 时而在地上翻滚, 秋风和秋叶嬉笑着, 卷在一起, 向前奔驰。 我们去何方? 我们去寻找泥土的芬芳! 我们去领略秀丽的山川! 我们去俯瞰浩瀚的海洋! 这时,一个小女孩跑来了, 小女孩看着、听着,入迷了。 小女孩于是在风中追着秋叶, 秋叶在风中东躲西藏。 小女孩、秋叶和秋风嬉笑着, 一起跑向远方。
个人分类: 流水诗|3761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