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明前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又是一年明前茶
热度 6 mimu 2017-4-1 11:13
转眼间又是清明了。于我而言,又到了采茶制茶的时节。 森林公园的一处小山脚下,暗藏着一小片荒废的茶园,这里风景平淡无奇,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每年我都会来这里采集一点茶叶回家自己炒制。前几天的一场春雨,连绵了好几天,雨雾滋润了新长出来的茶树的嫩叶,也洗掉了茶叶上的浮尘,好一个“江城春雨浥轻尘”,这正是采集明前茶、享受大自然馈赠的最好的时候。小山周边清明期间会有人烧纸祭祀,焦糊味会蔓延到附近的这片茶场;此外这片废弃的茶场没有人管理,清明后茶树上会滋生比较多的碧蛾蜡蝉,蜡蝉的蜡质对茶叶的外观和品质影响也很大,所以清明过后一般我就不再采摘了。 惊蛰后茶树的新叶开始萌发,不过因为春寒料峭的缘故,发芽的数量很少,生长的速度也很慢,芽叶细嫩,所以适合采摘的茶叶很少,尤其是一芽一叶初展的极品更是难得,即便是我左右开弓,采集的速度不慢,半天下来也不过一个洗菜篮的量。 “明前茶,贵如金”,采过茶的人更知道茶叶的金贵,有如此收获也该知足了。 采摘回来的茶叶,经过几个小时的摊青晾干,就可以炒制了。这期间的等待,是准备材料,也是整理心情和乡情的时刻。 我并没有专门去学炒茶的技术。我炒茶的技术其实来自于儿时在农村的那段记忆。那时母亲在乡村学校教书,学校还有一位老师颇通文墨,尤其对楚国文史很有研究,这位老师也是炒茶的高手,我见过几次他炒茶的过程。柴火哔啵的老灶上,淡淡的茶香从杀青的那一刻便开始从大铁锅中升腾缭绕,渐渐醇香弥漫整间屋子,沁入心脾,再看那炒茶的手势,甩、抖、揉、搓,更是无一不充满了匠心和韵律。茶叶在指缝间流淌洒落的印象,充满了乡情,这是我少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之一,所谓文化的熏陶,我觉得不过如此。 揉捻提毫、烘干之后,就可以分装。再放置十天左右让它自然氧化,就可以饮用了。品尝明前茶,我觉得用透明的玻璃杯最好,可以看到碧绿的茶叶在开水中渐次展开,汤色渐绿,水中细小的银毫熠熠生辉。随着细细的白烟在杯口慢慢升起,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在啜饮前忍不住要深呼吸;轻呷一口茶水,更是齿颊生香,思绪也便随着这新茶的淡香飞的高远,渐离尘土纷飞的尘世,身心悠然。
5404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光膜 • 明前茶
热度 13 jlxt33 2012-3-24 14:56
好久没来这里耕作了,自留地快要荒芜了,主要是到现实中播种了,收获,还没看到。 尽管有些心力交瘁了,但还是要在第一时间来这里分享收获的喜悦。 很久没说过转光膜了,一直在坚持做,又建了几个大棚,其中包括三个建在茶园中的大棚。 在著名的红茶之乡——广东英德,想试试我们转光膜对茶叶的作用。 在12年茶龄的金萱茶园中,矗立了3个90平方米的大棚,1#是常用的利得膜,2#和3#是我们的转光膜,两个转光棚中茶叶间管理存在一个不同的参数,导致两个转光棚中茶叶产量不同。 经过两个月观察和等待,3月21日看到了一枝枝挺立的芽头,可采摘的喜悦洋溢满心; 要知道,大棚外的茶叶还只是处于稍稍萌动状态哦; 想到3天后来采茶,禁不住笑脸盈盈。 背上采茶娄,成为真正的采茶女; 仔细辨识一芽两叶,还有留下来的一片叶子; 嫩嫩的脆脆的,想着都是美味的茶; 只是没有经验,弯腰检视,速度奇慢,很快腰肌发出要直起来的信号。 这是本人在3#棚中亲自采摘的金萱,很漂亮吧? 三个棚中第一次茶青是这样的,直观上是不同的吧? 将1#棚的质量当做1;2#棚的质量为1.3;3#的质量为1.7。 因为时间有限,减少了摊青的过程,直接就来到炒茶坊,做绿茶了。 绿茶的制作过程如下: 杀青就在这大铁锅的中进行,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点像模像样地炒, 终于承受不住135度的高温,被替换下来了。 待到基本没有青草味道,茶香渐出时,就可以出锅了,稍微晾一下,就可以…… 揉捻了,双手像和面一样揉啊揉,目的是成条造型,果然可以的。 直到品茶的时候,才知道揉捻除了造型外,还直接影响口味; 至少要揉半小时到四十五分钟呢,我们揉的时间稍短,茶汤的味道稍淡。 揉捻好的三种茶叶是这样,有趣啊。 该烘干了,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放到提香机(实质是烘箱)中干燥一定时间(约1~1.5小时), 这样做出的茶,味道较淡,大多人可以接收; 第二种方法是炒干,就是再次放入大铁锅中,用手炒,直到干燥, 这样做出的茶,味道较香浓,常饮茶的人更喜欢。 为了快些出产品,我们的茶放到烘箱中干燥。 出炉喽,茶叶是这样的,颜色看着有点儿深哦。 装袋后的茶叶看着都开心,可以估算出质量比吗? 冲泡后的茶叶绿绿的,香气沁心沁脾, 茶汤颜色好像有点儿浅,对不对? 绿茶闷泡后更香呢。 心情太过高兴,居然忘记了分享,真是不该; 好在被提醒了,大家各分了几泡茶,品品这真正的明前茶吧。 下周还可以再去采摘一次,打算做些红茶,到时再跟各位分享哦。
个人分类: 侃侃科学|6349 次阅读|2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