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北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北极首个臭氧空洞和冰岛火山喷发的关系
热度 1 杨学祥 2011-3-27 07:34
北极首个臭氧空洞和冰岛火山喷发的关系 杨学祥,杨冬红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 3 月 25 日 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研究显示,这个冬天的罕见低温天气产生的“美丽”云团,剥去了北极大气层里具有保护作用的大部分臭氧层,可能北极第一个臭氧洞已经形成。   据专家说,臭氧浓度较低的地区可能向南最远已经延伸到纽约上空,他们发出警告说,皮肤癌风险或将提升。同温层里的臭氧层像一条巨大的毯子,笼罩在距离地面大约 12 英里 ( 20 公里 ) 的上空,阻止太阳释放的大部分高频紫外线到达地面,大大降低晒斑和皮肤癌风险。但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德国不来梅港阿尔弗雷德极地和海洋研究所物理学家马库斯·雷克斯表示,北极高空持续结冰的天气,可能已经使臭氧浓度比标准浓度降低了近一半,而且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雷克斯表示,北极 30 个臭氧监测站获得的初始数据显示,今年冬季臭氧浓度下降的情况比以往更严重。他说,在春天来临之前,“第一个北极臭氧洞也许已经形成,这种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可能将被载入史册。目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不过请静候我们的进一步消息”。对此,并未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科罗拉多州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AR) 的大气化学家西蒙恩·迪尔梅斯也表示同意。迪尔梅斯说:“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北极的臭氧洞会增长多大,因为现在臭氧层变得越来越薄。” ( 孝文 ) 【 1 】 主流科学一直把氯氟烃当做臭氧洞形成的唯一原因,这种惯性思维并不能解释为什么 2011 年出现北极臭氧洞。早在 1999 年我就指出,火山喷发可以破坏臭氧【 2-4 】。 网上搜索的意外收获,我 10 年前的观点还有人记得,谢谢了! 据《中国日报》报道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表示,地球历史上出现的最大臭氧洞并非人类所为,而是 2.51 亿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所“创造”的。 【英国专家:火山制造史上最大臭氧洞】 这个臭氧洞环绕在地球赤道周围,向北最远延伸至葡萄牙中部,向南最远延伸至阿根廷南部。它是因为西伯利亚的火山喷发形成的,这些喷发导致当时地球上出现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惨剧,加速了无数动植物种群走向灭亡。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刺穿这个臭氧洞的紫外线强烈程度最高可达穿过人类使用氟利昂和其它化学物质制造的臭氧洞的紫外线的 6 倍。这些曾在二叠纪-三叠纪时代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一旦停止“入侵”大气层,遭破坏的臭氧层大约需要 10 年时间才能得以恢复。与它相比,人类不过是向大气中排放的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作恶时间”更长一些。 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大卫·毕尔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上刊登了他们的发现。 【我国教授:南极臭氧洞罪魁祸首是太阳风】 无独有偶, 1999 年我国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杨学祥教授就指出,造成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罪魁祸首”是太阳风,而不是通常所认为人类使用的氟利昂。这一观点发表在今年 5 月份出版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上。杨教授在论文中指出,有 3 个因素结合起来使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太阳风的压力使地球南极上空大气层变薄;处于开裂期的地球南半球由于火山爆发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破坏臭氧层;太阳高能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消耗了两极臭氧。 杨学祥认为,北半球的大陆面积和人口占全球的大部分,人为产生的氟利昂也集中在北半球。如果是氟利昂的原因,则臭氧空洞应该出现在北极而非南极才能解释得通。根据他的研究,地球南半球是个逐渐开裂的半球(北半球则是压缩半球),因地壳的开裂喷发出大量包括卤素在内的地下气体,直接地消耗了南半球的臭氧含量。而地球本身产生的卤素比人类制造的氟利昂多得多,长白山火山 6 千年前的一次喷发,释放出相当于人类 170 多年制造的氟利昂的总量。也就是说,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和温室气体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人类不过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4 】。 2011 年北极臭氧减少的背景是:太阳活动由 2009 年的谷值向 2013 年的峰值过渡,太阳高能粒子活动逐渐增强; 2011 年 1-3 月北半球受到低温暴雪的袭击,低温和北极涛动强烈; 2010 年 3 月爆发的冰岛火山喷发,巨量的火山灰不仅降低了气温,而且破坏了臭氧。根据地球公转轨道,秋分(9月22-24日)到冬至(12月21-23日),南极的极昼使太阳辐射对南极最强,产生南极的臭氧洞;春分(3月20-22日)到夏至(6月21-22日,北极的极昼使太阳对北极辐射最强,易产生北极的臭氧洞。其中, 2010 年冰岛火山的异常喷发规模最大,火山灰集中在北极,降温和破坏臭氧的作用值得关注。 由于地球近日点在1月3日或4日,远日点在7月2日或3日,这是南极比北极更容易出现臭氧洞的原因,也是臭氧洞季节性变化的原因。 2010 年 3 月 20 日 ,冰岛艾雅法拉火山开始了 190 年来的首次喷发,这次喷发形成了一条长达 500 米 的裂缝,并产生了壮观的熔岩喷涌,熔岩喷涌沿着火山口堆积起数座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当地时间 2010 年 4 月 14 日 凌晨 1 时 ( 北京时间 9 时 ) 开始喷发。冰岛火山 16 日继续喷发,同时爆发冰泥流,带来巨大洪水,火山灰在天空中大量飘散,专家担心,如果火山再继续这样爆下去,有毒物质进入平流层,恐怕会影响到整个地球,让地球出现异常低温,最坏的情况,会让地球长达一两年,阳光都被阻挡。天空中聚积的大量火山灰,盘据在白云之上,冰岛艾维法拉火山所喷发出的火山灰,凝结在冷空气中,看似动也不动。连挪威的民众在自家门口,都可以就近观察到,火山灰和蓝天白云层层叠叠。这股浓重火山灰,沿着冰岛,挪威,一路飘散到英国,横扫整个欧洲大陆上空! 学者彼特·赛蒙斯日前接受美国媒体采访称:“掉落的火山灰,可能会引发许多问题。”赛蒙斯指出, 19 世纪初,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爆发,火山灰带来的有毒二氧化硫,和水气形成硫酸雾,流到平流层后阻挡整个阳光,导致 1816 年成为没有阳光的一年。美国记者问道:“所以这个状况会再发生?也就是后续效应还会再扩大?”赛蒙斯回应:“冰岛的状况,没有证据显示,会引爆同样灾难 ( 无日照 ) 。”冰岛近 5 年来,最严重的火山爆发,虽然还没有证据显示,会让全球整年没有日照,但是连学者都不敢断言,全球天气不会因此降温。 4 月 19 日 ,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持续喷发,火山正在由喷出火山灰向喷发熔岩转变。   这次发生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附近的火山喷发,可以说是有航空史以来,对航空安全产生影响最大的一次喷发。为什么会对航空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呢?主要是他的发生的位置海拔很高,已经接近平流层了。整体部分在对流层中,但是有 10 公里 的高度。所以这次冰岛火山灰扩散的能量还是很大的。这种规模的大的火山灰的爆发在冰岛是很少发生的【 5 】。 参考文献 1. 孝文。科学家推测北极首个臭氧空洞已经形成 ( 图 ) 。 2011 年 03 月 25 日 10:29 新浪环球地理。 http://tech.sina.com.cn/geo/space/news/2011-03-25/1029707.shtml 2. 杨学祥。地球历史上出现最大臭氧洞是火山爆发造成 (转载)。 2009-9-24 19:02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57627 3. 地球历史上出现最大臭氧洞是火山爆发造成。 2007-06-06 08:28:53 http://www.cnhubei.com/200705/ca1355014.htm 4. 周长庆,高景泰。我国科学家杨学祥提出新观点 : 臭氧空洞 " 元凶 " 是太阳风。科技文萃。 1999, (8) 。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wc199908034.aspx 5. 冰岛火山。 http://baike.baidu.com/view/3489028.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4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北极第一个臭氧洞
热度 1 xupeiyang 2011-3-25 16:43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研究显示,这个冬天的罕见低温天气产生的“美丽”云团,剥去了北极大气层里具有保护作用的大部分臭氧层,可能北极第一个臭氧洞已经形成。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3/25/c_121231196.htm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410 次阅读|1 个评论
让希望早一刻实现
热度 1 xuyue 2011-3-18 13:21
经常往返中美两国的人都知道,乘坐直航的航班要飞越北极。 在处理完公司事务合上笔记本电脑后,我往飞机眩窗外眺望,发现此时飞机正在北极上空,下面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我默默地讯问自己,这是第几次飞临这片辽阔无垠又荒芜肃杀的冰天雪地?我真的记不得了。 地球的生态布局真是很神奇。刚才还是喧嚣繁华的城市,郁郁葱葱的田野,现在却是一片沉寂苍茫的冰雪之原。我忽然觉得世界就是应该多样化的,对北极以及南极这些人类最后尚未开拓的宝地应该共同加以保护,共同有序地开发,不要为了眼前的发展而毁坏了人类的地球家园。 每次离华返美时,我都对在北京所发生的一切感到有些依依不舍。虽然知道过些日子还要回来,但那些亲人的关怀、友人的热情以及和公司员工一起工作和娱乐的愉快场景,都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涌现。想到那些令人快活的情景时我依然会感到丝丝的甜蜜,并情不自禁地微笑。 我的思绪突然被航空小姐打断,她送来了晚餐。我望着这盘相当丰盛的西餐有些发呆。原因有二:一是听有经验的旅客介绍,如果在飞机上少吃甚至不吃东西,会有利于缩短倒时差的过程。我曾经试过一次,有些效果。二是,我虽然在美国生活了多年,但依然更习惯中国饮食。说我对中国烹饪有些"魂牵梦绕",可能是言过其实了。但我初到美国读书时的经历,说明我的确不能适应学校食堂的饭菜。不仅饭量顿顿减少,体重减轻,而且影响了精力和学习。于是在几个星期后,我赶紧跑到超市从羞涩的囊中掏出钱来买了自己做中餐所需的锅碗瓢盆。 中餐不仅对中国人有魅力,对美国人也一样有。难怪中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在美国各地涌现,而且生意不错。就连我们公司的一位美国专家顾问,在来中国几趟后,就对中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他给我发了封 EMAIL ,说他太想在中国吃到的那道菜,让我告诉他怎样才能在美国买到那些佐料以及烹饪方法。 说到中餐馆,去年我去美国中南部出差,回到过去曾经居住过几年的地方。那里曾经是十分繁荣的城市,但在金融危机后经济也趋于萧条,恢复的状况步履维艰。那几个曾经非常红火的中餐馆也都关门了。美国人喜欢在外面吃饭,尤其喜欢吃中餐。如果那么多中餐馆都倒闭了,看来美国人的荷包的确瘪了。 另外一个情况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当飞机到达纽约机场后,行李传送带上堆满的大包小包几乎全是中国旅客的。在农产品检疫出口前更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如果你偶尔瞥一眼打开待查的某个箱子时,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对里面装满的各色物品惊呼一声:" WOW !"。 当我和我的太太登上国内支线飞机前往 HARTFORD 时,我开始想念我们在美国的家了。我不禁在问:我们去年在后院种的小松树是否挺住了冬天的暴风雪?我们喜爱的那几条小金鱼是否得到美国同事的悉心照料?… … 我本想趁机小憩一会儿,但旁边二三十个美国中学生的叽叽喳喳说笑声令我有了精神。与他们交谈中得知,他们是借开学前的机会集体到危地马拉旅游的。他们对那里的美丽景色和清澈海水大加赞扬。看到他们意犹未尽的兴奋神态,在羡慕之余,也不禁想:看来美国的经济是在复苏了,因为人们开始外出旅游了。 坐我身边的是位着牛仔装的美国老者。我从赞扬他那双漂亮的马靴开始与他交谈起来。他是来自 TAXES 州的 GARY 先生,此次北上是去耶鲁大学参加读博士后儿子获得优秀科研奖的颁奖仪式的。他还主动告诉我,他那个来自台湾的儿媳妇几个月前又给他生了个孙子。他那种渴望早一刻见到家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飞机已经开始降低高度, GARY 翘望着窗外隐约出现 HARTFORD 璀璨的灯光。孩子们开始企盼着夏天老师能够带他们去新的地方旅游。当他们得知我来自中国,他们自然缠着老师说希望去中国看看。我则在思忖和期望着如何进一步开拓中美两国之间的进出口业务,在美国扩招一些人手•••••• 这时我的倦意已然全无,真希望时间能够飞的快一些,并使它承载的希望早一刻实现!
241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zhudingju 2011-2-9 13:53
狼 朱定局2011-2-9 狼 北极以南有 南极以北也有 过去有 现在有 将来还有 人怕狼 人讨厌狼 但人离不开狼 不是因为人需要狼 是因为狼和人一样存在这个世界上 人无法找到一个没有狼的地方 人无法找到一个没有狼的天下 狼来了 并不可怕 拿起火把赶走它
1496 次阅读|1 个评论
[1-28-Science最新文章]大西洋暖流加速了向北极地区的热传输作用
热度 1 chunyinzhou 2011-1-28 18:52
[1-28-Science最新文章]大西洋暖流加速了向北极地区的热传输作用
大西洋暖流加速了向北极地区的热传输作用 Enhanced Modern Heat Transfer to the Arctic by Warm Atlantic Water 原文citation:Spielhagen, R. F., K. Werner, et al. "Enhanced Modern Heat Transfer to the Arctic by Warm Atlantic Water." Science 331 (6016): 450-453. 不断升高的温度(1-3)和海冰面的下降(4,5)证明北极地区正加速变暖,这与长期变冷的趋势刚好相反(6)。北大西洋洋流弗拉姆海峡分支(Fram Strait Branch, FSB,下文同)中相对较暖的大西洋水流(Atlantic Water , AW)正是将大洋热量输送到北极地区的主要载体(Fig.1)。它维持着现今东弗拉姆海峡的永久不封冻环境,并且为北冰洋中低层海水提供盐分,因此而稳固了分层作用(stratification)(7,8)。在东弗拉姆海峡地区,具有2-6C温度、35.0盐度的大西洋水流(下文用AW代替)在50-600m水深位置已经被发现(Fig.2)。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它都被一低盐度的、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混合层以及极冬冰盖所覆盖。这些因素在过去的2000年里也不断变化着,正如如海冰观测和沉积物结核研究结果所表明的一样(5,9)。 Fig. 1 Bathymetric map of the Fram Strait area and the eastern Arctic Ocean (inset; source: www.ibcao.org). Average sea ice coverage for April and September (inset; 1979 to 2000; source: http://nsidc.org) is indicated by white shading. White arrows indicate ice flow direction in Fram Strait area. Red arrows indicate flow direction of Atlantic Water. Atlantic water flow is below halocline waters in the Arctic Ocean proper. Yellow spot marks station MSM5/5-712 at 78°54.94'N, 6°46.04'E, 1491-m water depth. BS, Barents Sea; LS, Laptev Sea. Fig. 2 Water-mass structure of the upper 600 m at station MSM5/5-712.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emperature (red lines) and salinity (blue lines) in the Atlantic Water (pink) is revealed by our measurements in summer (4 August 2007; bold lines) and early winter (11 October 2006; thin lines). The main habitat of planktic foraminifers in the eastern Fram Strait (16, 18) is marked by a dashed pattern. 晚第四纪时期向北极地区的各种AW对流活动已经由多种媒介(proxies)所记录下来,如微体化石的丰度、流量和沉积物结核中的物种比例(副极地种类/极地种类,subpolar versus polar species)。对流高峰主要是处于相对较暖的时期(间冰期和间冰段,interglacials and interstadials)(10-12)。全新世(过去12千年,ky)在10-9千年期间有一个热高峰时期(thermal maximum),紧随其后的是一个较冷的时期(13)。但是,先前的研究并未能很好地解析几千年来甚至更短时期内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研究欧洲气候的历史数据和媒介数据而得到很好地认识(14),并相应地将过去的两千年再细分为罗马热期(Roman Warm Period, RWP, 直到~公元600年)、黑暗时代寒期(Dark Ages Cold Period, DACP, 公元~600-900年)、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edieval Climate Anomaly, MCA, 公元~900-1500年)、小冰期(Little Ice Age, LIA, 公元~1500-1900年)以及现代(工业)时期(Modern/Industrial Period)。这些时期之间的分界时间可能随地区不同而变化。 为了重建过去~2000年以来FSB中AW的温度变化过程,我们对一沉积结核中的浮游有孔虫进行了研究,这些样品是2007年8月在西斯瓦尔巴(Svalbard)陆缘MSM5/5-712点位采集的(Fig.1)。该位置正好处于AW流入北冰洋的路径上。样品MSM5/5-712-1(表S1)中放射性碳元素测年显示公元前120年-公元1475年期间沉积速率为18-20cm/ky,随后是27.7cm/ky,分辨率为每0.5cm对应28年和18年(Fig.3)。沉积结核顶部属现代时期。底栖生物的扰动作用可能与某些古环境标志有关,但是要量化这些作用是很困难的。我们对流入北冰洋的AW的温度重建研究基于以下两种独立的方法:(i)SIMMAX现代模拟技术(15),该方法可以利用浮游有孔虫种类统计来计算50m水深处的温度;(ii)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 (sinistral)的Mg/Ca值。具体的方法细节见参考材料。东弗拉姆海峡浮游有孔虫的栖息和钙化深度为水下50m直到~300m,但是主要分布在150m深以上(16)。在这一地区,浮游生物的爆发通常出现在8月(16)。因此,我们的温度重建反应的是近几十年来AW层顶部的仲夏环境。 Fig. 3 Planktic foraminiferal data and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of upper Atlantic Water in the eastern Fram Strait over the past ~2100 years from sediment core MSM5/5-712-1. Thin lines are raw data, bold lines are three-point running means. Black triangles on the age scale mark calibrated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14C ages. (A) Fluxes of polar and subpolar planktic foraminifers (100- to 250-μm fraction). (B) Percentage of subpolar planktic foraminifers in the 100- to 250-μm fraction. (C) Summer temperatures at 50-m water depth (red) calculated by the SIMMAX Modern Analog Technique. Gray bars mark averages until 1835 CE and 1890 to 2007 CE. Blue line is the normalized Atlantic Water core temperature (AWCT) record (standard deviations) from the Arctic Ocean (1895 to 2002; 6-year averages) obtained from (21). (D) Summer temperatures (purple) calculated from Mg/Ca ratios in planktic foraminifers N. pachyderma (sinistral). Gray bars mark averages until 1835 CE and 1890 to 2007 CE. Blue line is the sea ice margin anomaly (11-year means, less ice is up) in the Barents Sea (BS) obtained from (5). Dashed lines mark less reliable data before 1850 CE. (E) Terrestrial Arctic and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ure anomaly records with reference to the 980 to 1800 CE and 1961 to 1990 CE averages, respectively. 浮游有孔虫组织对于最北部北大西洋水体分布和海洋锋(oceanic fronts)具有极好的指示作用(17)。MSM5/5-712-1样品中浮游有孔虫数据显示了高频(多期,multidecadal)变化条件下多个世纪的变化情况(multicentennial changes)(Fig.3A;物种分布详见fig.S1)。RWP,MCA-LIA过渡期和现代时期以副极地和极地物种的高流量为特点,而DACP和LIA晚期则是低流量记录(Fig.3)。流量变化似乎是对海冰面的反应,因为现在发现弗拉姆海峡海冰覆盖区浮游有孔虫流量最低而海冰边缘地区则流量最高(18)。公元~1900年以前的样品沉积物中,全部浮游有孔虫中有10-40%属于副极地物种。相反地是,反应近~100年来情况的最年轻的沉积物表明,副极地有孔虫流量在快速增长,副极地-极地物种比例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倒转,在地表样品中达到了66%副极地物种比例(Fig.3B)。因为副极地物种的比例与水体分布密切相关,该比例在北极海水中低而在AW中高(16-18),现代时期样品中含有最高的副极地有孔虫流量和比例,预示着从挪威海输出的较暖的AW具有不断增强的影响作用。 根据SIMMAX和Mg/Ca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定量分析温度的升高情况,同时也结合考虑现代时期西斯瓦尔巴地区AW的强烈影响作用。直到公元~1850年,根据SIMMAX模拟结果,平均夏季温度变化于2.8-4.4C(平均±SE:3.4±0.06C),在寒冷时期(如早DACP,LIA)具有较低值,而在早MCA公元800-1100年间具有最高值(Fig.3C)。该结果与北半球及环北极地区温度变化的陆地记录(6,19)非常相似(Fig.3E)。自1890年以来AW温度为4.1-6.0C(平均±SE:5.2±0.22C),因此比早前的2ky高~2C。通过地表样品计算,温度急速增长到史无前例的6C的过程,这明显从1850年就已经开始了。然后,这一逐渐的过渡却可能是由LIA后期有孔虫较为缺乏的沉积物和现代时期有孔虫较为富集的沉积物由于生物扰动而混合形成的假象。根据Mg/Ca测量值得出的温度重建结果与SIMMAX的结果非常相似(Fig.3D)。现代时期以前的变化很大(0.7-5.7C),其原因可能是由于Mg/Ca方法不能准确重现3C以下的温度造成的(20; 见参考材料讨论),但是3.6C(±0.3C,SE)的温度平均值证实了SIMMAX的结果。同样地也适用于现代时期:根据Mg/Ca数据计算结果,自1890年以来温度变化于4.4-7.1C,平均值为5.8C(±0.5C,SE)。两种方法中,现代时期的温度平均值均超过了先前两千年中的所有个别值。这些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20年里北极地区FSB中最上部AW温度快速变暖达~2C,与巴伦支海海冰面的后退(5)、陆地古气候参考记录(6,19)(Fig.3, C-E)以及大气观测(3)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值得注意地是,现在东弗拉姆海峡最上部AW的夏季温度比MCA时期平均温度最大值(根据生物扰动作用和采样平均)还高1.5C以上。 自LIA时期以来~2C的变暖结果,与根据过去~120年观测数据所获得的AAWL(Arctic Atlantic Water Layer)的温度升高是一致的(Fig.3C)。目前为止,还没有亚世纪尺度的公开海洋媒介数据来研究过去的两千年里北冰洋中AAWL的温度演化过程。更进一步,在东挪威海,根据硅藻类(22)和浮游有孔虫的稳定同位素(23)研究得到的夏季海洋表层温度(SSST)变化高精确度记录显示,西挪威海自LIA时期以来有~1.5C的变暖。但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东挪威海SSSTs并没有明显MCA时期周期性的变化(22,23)。相对于过去的2000年时间里(包括罗马时期和中世纪里的温暖期),东弗拉姆海峡变暖的现代AW温度,反应了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扩大(1,24)的一面。最近的模拟结果(25,26)表明了海冰的重要作用,以及作为一个可能的放大器的巴伦支海地区的大气压强的作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异常变暖的AW对流有关。 20世纪北极地区的工业气体和AW温度及其他,显示了准同步多期波动变化,使得远离工业化变暖趋势十分困难(3,21)。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海盆观测检测到多年来北冰洋地区AW扩张,以明显的变暖和对北冰洋流入量增长为特点(7,27,28)。尽管我们目前还不能根据我们的数据去定量分析先前流入北极地区的体积的变化,但我们的温度数据和以上所观测到的联系表明,现代AW暖流活动(平均20-30年)在过去的2000年里是异常的也是独特的,而不仅仅是一系列自然多期波动的最后一幕。两种作用——温度升高以及体积运输增长,导致对北冰洋大量的热输入。尽管AAWL没有与北极地区大洋表层直接接触,但增长的热输入将会造成深远的后果。上世纪90年代北冰洋强烈的AW热事件导致AW结核变浅以及对表层的热流量增强(29),同时伴随着海冰量的减少(4)。最近来自拉普捷夫海(Laptev Sea)陆缘的海洋学数据显示了较暖的AW相关的水体对浅部大陆架的影响作用(30),这一特征并未在过去的80年时间里观测到。这些数据同样证实了流向上覆大陆架海水的显著热流(30)。即使对垂向热传输过程不做任何调整,AW和表层海水冰点之间的巨大温差,将会引起垂向上大约40%的热流。任何正反馈机制都将会扩大冰盖上的这种热增长作用。填补冰和大气层之间强烈反馈(1)以及AW层的不断变暖,这些在过去的2000年里是全所未有的,而这可能是面向未来无冰北冰洋的过渡时期的关键要素。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 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31/6016/450/DC1 References and Notes J. A. Screen , I. Simmonds , The central role of diminishing sea ice in recent Arctic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 Nature 464, 1334 (2010). doi:10.1038/nature09051 pmid:20428168 CrossRef Medline Web of Science R. G. Graversen , T. Mauritsen , M. Tjernstrm , E. Kll é n , G. Svensson , Vertical structure of recent Arctic warming. Nature 451, 53 (2008). doi:10.1038/nature06502 pmid:18172495 CrossRef Medline Web of Science P. Chylek , C. K. Folland , G. Lesins , M. K. Dubey , M. Muyin Wang , Arctic air temperature change amplification and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Geophys. Res. Lett. 36, L14801 (2009). doi:10.1029/2009GL038777 CrossRef J. C. Comiso , C. L. Parkinson , R. Gersten , L. Stock , Accelerated decline in the Arctic sea ice cover. Geophys. Res. Lett. 35, L01703 (2008). doi:10.1029/2007GL031972 CrossRef D. V. Divine , C. Dick , Historical variability of sea ice edge position in the Nordic Seas. J. Geophys. Res. 111, C01001 (2006). doi:10.1029/2004JC002851 CrossRef D. S. Kaufman et al ., Recent warming reverses long-term arctic cooling. Science 325, 1236 (2009). doi:10.1126/science.1173983 pmid:19729653 Abstract/FREE Full Text B. Rudels, E. P. Jones, L. G. Anderson, G. Kattner, in The Polar Oceans and Their Role in Shap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 , O. M. Johannessen, R. D. Muench, J. E. Overland, Ed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Washington, DC, 1994), pp. 33 – 46. U. Schauer , E. Fahrbach , S. Osterhus , G. Rohardt , Arctic warming through the Fram Strait: Oceanic heat transport from 3 years of measurements. J. Geophys. Res. 109, C06026 (2004). doi:10.1029/2003JC001823 CrossRef S. Bonnet , A. de Vernal , C. Hillaire-Marcel , T. Radi , K. Husum , Variability of sea-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ea-ice cover in the Fram Strait over the last two millennia. Mar. Micropaleontol. 74, 59 (2010). doi:10.1016/j.marmicro.2009.12.001 CrossRef D. Hebbeln , T. Dokken , E. S. Andersen , M. Hald , A. Elverhi , Moisture supply for northern ice-sheet growth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Nature 370, 357 (1994). doi:10.1038/370357a0 CrossRef T. M. Dokken , M. Hald , Rapid climatic shifts during isotope stages 2 – 4 in the Polar North Atlantic. Geology 24, 599 (1996). doi:10.1130/0091-7613(1996)0240599:RCSDIS2.3.CO;2 Abstract/FREE Full Text R. F. Spielhagen et al ., Arctic Ocean deep-sea record of northern Eurasian ice sheet history. Quat. Sci. Rev. 23, 1455 (2004). doi:10.1016/j.quascirev.2003.12.015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M. Hald et al ., Variations in temperature and extent of Atlantic Water in the northern North Atlantic during the Holocene. Quat. Sci. Rev. 26, 3423 (2007). doi:10.1016/j.quascirev.2007.10.005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H. H. Lamb, Climate: Present, Past and Future (Methuen, London, 1977). U. Pflaumann , J. Duprat , C. Pujol , L. D. Labeyrie , SIMMAX: A modern analog technique to deduce Atlant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from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in deep-sea sediments. Paleoceanography 11, 15 (1996). doi:10.1029/95PA01743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R. Volkmann , Planktic foraminifers in the outer Laptev Sea and the Fram Strait: Modern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J. Foraminiferal Res. 30, 157 (2000). doi:10.2113/0300157 Abstract/FREE Full Text T. Johannessen, E. Jansen, A. Flaty, A. C. Ravelo, in Carbon Cycling in the Glacial Ocean: Constraints on the Ocean ’ s Role in Global Change , R. Zahn, T. F. Pedersen, M. A. Kaminski, L. Labeyrie, Eds. (Springer-Verlag, Berlin, 1994), pp. 61 – 85. J. Carstens , D. Hebbeln , G. Wefer , Distribution of planktic foraminifera at the ice margin in the Arctic (Fram Strait). Mar. Micropaleontol. 29, 257 (1997). doi:10.1016/S0377-8398(96)00014-X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A. Moberg , D. M. Sonechkin , K. Holmgren , N. M. Datsenko , W. Karl é n , Highly variable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ures reconstructed from low- and high-resolution proxy data. Nature 433, 613 (2005). doi:10.1038/nature03265 pmid:15703742 CrossRef R. Kozdon , A. Eisenhauer , M. Weinelt , M. Y. Meland , D. N ü rnberg , Reassessing Mg/Ca temperature calibrations of 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 (sinistral) using paired δ 44/40 Ca and Mg/Ca measurements. Geochem. Geophys. Geosyst. 10, Q03005 (2009). doi:10.1029/2008GC002169 CrossRef I. V. Polyakov et al ., Variability of the intermediate Atlantic water of the Arctic Ocean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J. Clim. 17, 4485 (2004). doi:10.1175/JCLI-3224.1 CrossRef N. Ko, E. Jansen, in Climate Development and History of the North Atlantic Realm , G. Wefer, W. H. Berger, K.-E. Behre, E. Jansen, Eds. (Springer-Verlag, Berlin 2002), pp. 165 – 173. D. Klitgaard Kristensen , H. P. Sejrup , H. Haflidason , I. M. Berstad , G. Mikalsen , Eight-hundred-year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from the Norwegian continental margin and the North Atlantic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Paleoceanography 19, PA2007 (2004). doi:10.1029/2003PA000960 CrossRef M. Serreze , J. A. Francis , The Arctic Amplification debate. Clim. Change 76, 241 (2006). doi:10.1007/s10584-005-9017-y CrossRef H. Goosse , M. M. Holland , Mechanisms of decadal Arctic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2 (CCSM2). J. Clim. 18, 3552 (2005). doi:10.1175/JCLI3476.1 CrossRef V. A. Semenov , W. Park , M. Latif , Barents Sea inflow shutdown: A new mechanism for rapid climate changes. Geophys. Res. Lett. 36, L14709 (2009). doi:10.1029/2009GL038911 CrossRef M. J. Karcher , R. Gerdes , F. Kauker , C. Kberle , Arctic warming: Evolution and spreading of the 1990s warm event in the Nordic seas and the Arctic Ocean. J. Geophys. Res. 108, 3034 (2003). doi:10.1029/2001JC001265 CrossRef I. A. Dmitrenko et al ., Toward a warmer Arctic Ocean: Spreading of the early 21st century Atlantic Water warm anomaly along the Eurasian Basin margins. J. Geophys. Res. 113, C05023 (2008). doi:10.1029/2007JC004158 CrossRef M. Steele , T. Boyd , Retreat of the cold halocline layer in the Arctic Ocean. J. Geophys. Res. 103, 10419 (1998). doi:10.1029/98JC00580 CrossRef I. A. Dmitrenko et al ., Impact of the Arctic Ocean Atlantic water layer on Siberian shelf hydrography. J. Geophys. Res. 115, C08010 (2010). doi:10.1029/2009JC006020 CrossRef R. R. Dickson et al ., The Arctic Ocean Response to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J. Clim. 13, 2671 (2000). doi:10.1175/1520-0442(2000)0132671:TAORTT2.0.CO;2 CrossRef We thank the captains, crews, and shipboard scientific parties of research vessels Jan Mayen and Maria S. Merian for assistance during cruises JM06-WP and MSM5/5. R.F.S. and K.W. acknowledge support from the 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Priority Core Program 1266 INTERDYNAMIK, project HOVAG); R.F.S. received support from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Humanities, and Literature, Mainz; and S.A.S., K.Z., K.H., and M.H. acknowledge support from the Norwegian Research Council (projects SciencePub and WARMPAST). All data are available at www.pangaea.de (doi:10.1594/PANGAEA.755114).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7066 次阅读|5 个评论
在北极做生态学科研
热度 1 jianwu 2010-7-26 10:42
在北极做生态学科研 (PDF)
个人分类: My Life|4457 次阅读|3 个评论
水调歌头 和踏莎兄《白夜追梦》
liangjin 2010-6-21 17:31
风采数极处,深夜烈阳闲。遥思当季逍遥,追日到荒眠。博友欣闻重返,再验暑冰夏雪,三地感炎寒。森萃历童话,峡海幻仙间。 放行歌,赋词韵,寄悠川。彩霞飞语,惚恍游梦旧云烟。天际依然瑰丽,人世飘出十载,沧栗应知天。醉醒闻花笑,家树鸟啼关。 附1:踏莎兄原词: 水调歌头 白夜追梦 明月逸何处,夜半彩云闲。新词水调一曲,极昼更无眠。回首艰程远道,遥想琼台玉榭,仲夏慕轻寒。湖海远尘土,高浪卷舒间。 乘长风,穿绿野,望冰川。清嘉适梦,凭看纷扰尽成烟。霞染沧溟彼岸,鸥唱蜿蜒斯陆,思入蔚蓝天。始悟心安处,海角近乡关。 附2: 博主北极游记: 白夜踏梦(上) 白夜踏梦(中) 白夜踏梦(下)
个人分类: 诗情画意|5175 次阅读|8 个评论
白夜踏梦(下)
liangjin 2010-6-16 20:13
续: 白夜踏梦(中) , 白夜踏梦(上) 优闲散漫的下午很快过去了。我们忙着做了一顿像样的晚饭。因为明天我们必须一路狂奔开回去,任务相当艰巨。两位男士自然承 当主要司机,就先睡了。L要做早饭也睡了。我自告奋勇,陪着南瓜车,晒着太阳熬夜,守屋待日,到午夜再唤醒同伴。 起先我坐在门前木栏上的小木敦上懒懒地边晒太阳边看书,时不时抬头望着日头慢慢从天际滑过。天边飘起了几朵云彩,不过 似乎不必紧张,这样的云彩只会增加了天空的美丽。晚上十点多我起身为大家找一个最佳的观日点。因为太阳已经比较低了,而四周都是树木丛丛,附近没有山,我必须要找到一个开阔的地方。 走出野营基地,尽管意识到这是半夜了,我还是感到一阵阵莫名地恐怖: 想一想,在朗朗烈日下,到处有人造的痕迹,应该有人烟,有嘈杂,而整个野营基地和附近村庄完全死一般深沉的默寂,静得可怕, 全然没了人气。而我就像一个太阳下游荡着的孤零零的幽灵,来到了一个我完全无知 的世界,四周都是些我看不见的精灵。我宁愿认为我在梦游。我摁了摁脑袋,掐了掐手掌,使劲鼓了鼓劲,才有 勇气继续在这绝对寂静的田野里漫步。 林子后面有个小湖,静静地象面大镜子,反射着天空中的九彩云霞和湖边的葱郁松林,美得不能思议,不可胜收。可惜方向不对,太阳是向着北方下落的,这里无法观日。我跨过公路,穿过一片杂木林,来到一片沼泽地。 沼泽地前是一大片湖,可惜 沼泽阻挡了临湖的可能。不过站在沼泽边上已是很好的观日点了。我刚到沼泽边,就受到热烈欢迎,有生物拉我回到地球使我梦醒, 不再感到那么孤独。那是一大群北极蚊。北极蚊个头很大,攻击凶猛。幸亏想起经验丰富的W带着一大瓶驱蚊膏,可以使我躲过攻击。 这时太阳正在云彩里闪进闪出,把天空染得五彩缤纷,霞光万道。湖水也被涂得五颜六色,瑰丽无比,有种白日梦幻般的感觉。 望着大自然的神奇杰作,我心里好是感动,痴痴的眼神追着太阳一点点北沉。我知道,该是我返回叫醒同伴的时间了。然而, 我的守夜没有真正起作用,他们竟然已经自己起来了。看来大家都睡不踏实,这个时刻都期盼已久,不容错过。 太阳已经接近最低点。这时的夕阳营造的氛围和我们熟悉的黄昏并没有太多不同。大家忙着照相,想把这个珍贵时刻记录下来,一会指捏日,一会掌托阳,摆着各种姿势,忙得不可开交。 太阳也时不时和云彩捉着迷藏。当太阳又一次从薄云缝里钻出来,我们忽然有了晨曦的感觉。这种从傍晚到早晨瞬间转换的感觉 非常奇妙。虽然表上的指针还没有转到到12点,但直觉告诉我们太阳已经开始上升了,放射出的已不是晚辉而是曙光。即便是在北极,暮日的收敛和朝阳的蓬勃也是 很明显的,只是收敛和蓬勃的转换只在霎那间完成。又等了一会,确定太阳已经爬升,我们就大军归营了。 回来后,M、W和我立即睡了。L则开始做早饭,并准备回程。说是睡,实际上只是眯了会。由于回程很长,我们就绝早启程。 我们沿着芬兰和瑞典交界的TORNIOJOKI河的芬兰一边一路往南直向BOTHNIA湾。车开出去不久,就发现油的指标接近红线油不多需要加油了。跑了几个 加油站因太早没人上班,而自动加油机居然不认信用卡,而我们又没有芬兰纸币,也没时间等人上班。所以我们不得不设法开到瑞典一边。但 那条河不好过,又开出去100 多公里才切入瑞典,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加油站可以自动加油,塞进100瑞朗,居然不出油。气得我们 对着油泵又拍又叫,那油泵还是一副懒洋洋爱理不理的模样愣是一油不拔。见到这吃钱不吐油的玩意儿,当时要有家伙,我们砸掉它的心都有。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加油站。就在油基本告罄,警告灯闪个不停,车 几乎不能走。我们在已打算推车行进的当口,总算见到一个救命加油站可以加油。正当我们雀跃庆幸总算加到油时,又发现油盖忘在了芬兰的 加油站。加完油大家只好垂头丧气往回开,跨国找油盖。油盖后来是找回了,但200多公里的冤枉路也下来了。看来北极的确有魔力,午夜日不是 随便看的。 有了这段曲折,返程更艰苦了。这时的北极一反开始的阴凉,露出了夏日炎炎的另一面。骄阳在头顶的天空上划着圈,路面不时出现海市蜃楼般的幻影。早晨六七点钟,我们抵达芬兰的海湾城市TORNIO,美丽的波的尼亚湾风光是我们的精神一振,湛蓝而宽阔 的海湾,海光粼粼,海风习习。跨湾的桥影和对岸的风景也风姿出众。岸边的树不是棕榈或芭蕉一类熟悉的热带海湾树,而是 松树、杨桦一类的北方树,从而这个海湾充满北欧味。在一个早开的小店,这里我们买了几罐北欧著名的腌鱼以补M没有钓成 北极鱼的遗憾。 我们不敢休息太久,很快又上路了。过了TORNIO不久,我们回到瑞典,沿着波的尼亚湾和波罗的海一直往南。天越来越热,人昏昏欲睡。司机坚持不了一小时就要换班。行程太紧我们无暇细品海湾风光,只在NORDMALING瞥了一眼波罗的海。 一路马不停蹄,直到晚上九十点多才到W家。当M摇摇晃晃从车里爬出,啪的一声把眼镜摔了,给这次北极之行画上了一个昂贵而响亮 的句号。 当晚,我们七横八竖的倒在W家。可怜的W第二天还要起早去上班。而我第二天则返回英国。在机场还车时,里程表上显示,此行我们共开了3902公里。 在机场的礼品店,我买了一个水晶蜡烛灯作纪念。北极给我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经历和印象,除了北极绮丽的地理奇观,还有北欧的桥城船巷、海峡风光、童话文化、冰雪神韵和海盗大餐都让我印象深刻。燃起火柴点亮这个烛灯我应该也有 更多更美的梦幻吧?擦擦灯沿,没准会跳出个小精灵能使我的梦想成真。 我轻轻摩挲着水晶灯,心里默念:美丽的北极,让我如愿回来看极光! (后记:北极之行我拍了很多照片,但那时只有胶卷照。很多年来,多次搬家流动,照片流失得很厉害,只找到几张,拍得效果扫描后也不是很好,只能勉强凑数了。望谅!)
个人分类: 忆海拾珍|5901 次阅读|12 个评论
白夜踏梦(中)
liangjin 2010-6-14 17:38
续: 白夜踏梦(上) 极地第一个阴沉的白昼无话。第二天一早起来结帐,老板看着我们这帮从天而降的游客惊奇不已,呵呵,又是一个250:250瑞典克朗!我们很快出发了, 先爬了会附近森林公园的山,看了一个不大的瀑布,就往挪威开去。虽然我们都没有挪威的签证,但边境没有人检查,所以我们的 越境一点麻烦也没有。这里不仅纬度很高,而且海拔也很高,有1400多米,附近最高的山峰可达2100多米,都有积雪。 路两边的树木已不繁密,而且都是些绿叶不多的灌木丛。天还是阴的,阵阵寒意不时袭来,想象中的北极味这时才有点尝出来。 挪威这边,极圈内的人口密度感觉比瑞典那边大,生活水准好似也高些。这个三分之一在北极圈内的国家应该是很适应极地生活的。 我们可以看到一幢幢漂亮小屋,到了冬天就是一个个藏在雪里的小窝。人们踩着雪板飞雪而行这就是电影《雪地英雄》给 我的挪威第一印象。这里的山并不像瑞士的山高,所以这里的人们更长于越野滑而不是高山滑。为了狩猎再背只枪,这大概就是 冬季两项的起源吧。 我们在极地动物园小憩,因时间的关系不能进去看在笼子里取暖的北极熊了。只能和园子门口的北极熊标本握个手也算圆了W半个北极熊 的梦了。我们在园外一个打满兽皮的小店买了些极地纪念品,忽然发现我们根本没有挪威货币,只能用信用卡划账。我很想 留一套挪威硬币作纪念,希望店员小姐多划点结帐,不想被她郑重其事地告知:我们不卖硬币! 再停就是我们此行的最北点SKIBTO,那儿接近了北纬70度。再往北就快要进北冰洋了。北极不像南极有个南极洲,北极点在北冰洋中。要去的 话,得先想办法把我们的汽车变成破冰船。事实上,有点遗憾的是,我们已经划不出时间再往北些,到达陆地的最北点。SHKIBTO 整个城市很小却藏在滨临挪威海的松林里。这里我们又看到了拉普人的尖帐篷。拉普人(见下图)是极地土著人,在安徒生的童话里一再出现。他们的住在很高佷尖的 帐篷里,这种结构大概是有利于帐篷内中间围火取暖吧。在挪威海湾边可以一饱挪威著名的海峡风光,雪山巍峨,岩石奇特,峡湾 曲折,海水清澈。沙石的海滩没太特别,但很少 贝壳,也很少水生植物。虽说是海,对面的山脉似是伸手可及。海风很大,我们一个个被吹得直打哆嗦。要是太阳出来该是另一番 景象吧。 太阳没有让我们太久地失望。过了SKIBTO,我们开始南返。很快我们就进入了同样没有遇到过境麻烦的芬兰。太阳也一点点地 被云挤了出来。这样,我们就扫荡了斯堪的那维亚三国。 千湖之国芬兰的极地风光又是另一份精彩。树木仍然不高大,却直了些,绿了些,品种多了些。但整个印象仍然是比较荒芜。不过 这里的湖却是冰湖。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种夏日冰湖的壮景时都惊呆了。一望无际的湖面结着厚厚的冰,不似冬冰的坚硬平滑, 却晶莹疏松,多姿多彩。岸边的冰有些化了,水中挤满了浮冰,受到风和水流的挤压,在湖边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冰山。你站在冰山 边却是夏日的感觉,太阳晒在身上还有些灼人,岸边一片葱绿。我们都忘了情,抱着大冰块又蹦又跳,还努力爬冰山。后来干脆甩掉 上衣扔掉鞋,跳进冰水,恨不能钻进冰缝来一个夏日冰泳。 看着已转晴的天气,我们决定呆在北极圈里提前露营。开了会车往南不久,就发现了一处绝佳的野营基地。基地置于森林中, 一个个由原木搭成的木屋更胜过上次的木板房。屋里有原木拼成的桌子,原木段的凳子,原木柱的灯架以及原木立起来的双 层床。森林里还有白蘑菇、红草莓、小松鼠、小野兔,说不定还有大灰狼,就像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如果从小木屋里走出白雪 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我都不会惊奇。L突发奇想要过过烧柴禾的旧瘾,用许多木段烧起了壁炉,那松木真是好烧, 一回功夫火就起来了。本来有点冷的屋里瞬间暖和起来。想来冬天将更加温馨。不想烧火技术还是不地道,溢出的烟惊动了 报警系统,一时间警铃大作,这才把我们拉回现实。一阵子手忙脚乱才摆平。M又想去钓北极鱼,用40 瑞郎换了一个许可,后 因没找到渔具而作罢,又把许可换回了一堆芬兰币。我们去付帐,老板娘不懂英语,很让我们大费口舌,伤透脑筋。最后 还是老太太那七八岁的孙女帮着解了围还是一个250! (待续) 白夜踏梦(下)
个人分类: 忆海拾珍|655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白夜踏梦(上)
liangjin 2010-6-13 06:00
踏莎兄要去北欧游学,玄德三十也刚在那里驻足,这些勾起了我对北欧的回忆,十几年前这个季节游北欧的美好沉淀浮泛起层层晶花。那次我游历了瑞典、挪威、芬兰和丹麦。这篇博文整理了我当时记下的北极之行,因为太长,怕人看得不耐烦,就分成几篇发表。 想象的北欧应该是风雪飞舞,冰天雪地。即便是夏天,该也是凉意飕飕吧。诞生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皇后》和《海的女儿-小美人鱼》等美丽童话的土地总蒙上了一层白色的神秘。行前不仅令人想入非非此行可有幸遇上正在度假的圣诞老人吗? 告别瑞典的首府斯德哥尔摩,为了去北极圈看白夜,我和另外三位朋友M、W和L组成两男两女的队伍一起租了一辆刚刚出炉的新Polo。到超市买了一大堆东西塞满了行李箱,就浩浩荡荡出发了。 瑞典的公路并不算一流。高速公路的干线不多,大都是两车道的一级公路,而且越往北走,人烟越稀少,所以车的密度不大,有时开上半天也不见车影或人影。难怪瑞典的手机领先世界。开始的行程并不激动, 从中部出发,来回北极怎么也要开三四千公里,而我们只有四天的时间。所以头一天我们只是拼命赶路,浑浑噩噩,一直开到晚上十点多才开始留意野营基地。虽然已晚上十点多,天仍然很亮,但很多野营基地都已经关门。最后开到十一点多才在OSTERSUND的湖边找到了一处野营地。拿来钥匙,打开一看,我立即就喜欢了这个地方。那是一座小小的木板房,木板有些发黑象是很有年头。里面很暖和,放着两个上下铺。屋里炊具餐具一应俱全,还有一张大大的原木饭桌和原木木墩做的凳子。小木屋临湖而立,周围树木森森,十分浪漫。四个人只要250瑞典克郎一晚。我在那里呆呆地站了一会,心想着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真是世外桃源,如能在这住上一段时间,静静地享受这种安宁、悠闲和静谧该多好呀。但当晚大家都很累了,赶紧做了两个菜,和着方便面,匆匆吃完就睡了。 此地的纬度已经很高了,头天到宿营地时太阳已下山,天却没有真真黑过。半夜醒来已是阳光灿烂,一看时间才两点多接着睡吧。再醒已是八九点钟了。我们吃了一顿饱饱的早餐,又在湖边散了会步。小屋的平台直接接着湖水,我恣意地沐浴晨曦新鲜的阳光,贪婪地呼吸纯净直爽的空气,顽皮地激逗清澈透亮的湖水,奇怪地望着太阳似乎从昨天落下去的湖里升起。一时间自己也分不清那儿是东南西北。但地理知识告诉我们,如果站到北极点上,那么四面八方皆为南。奇妙的感觉让我们留连忘离,但为了日不落的北极圈,我们还是恋恋不舍地启程了。 开了大约700多公里,下午我们就进了北极圈。进去时未注意,直到北极圈的第一个城市JOKKMOKK才发现,只好再开回来。极圈的标志是一个石头垒砌的小塔旁边竖了一块大大的牌子,上面用5种语言写着北极圈。这5种语言是瑞典语、英语、德语,另两种估计是挪威语和芬兰语,但肯定没有中文。牌子上还有一张北极圈的简图。沿着极圈线垒着一排白色的石子,从湖边越过公路一直延伸到一个小山坡上。山坡上飘着北极标志的旗子和一个用瑞典文书写的欢迎进入北极圈的标语牌。边上还有一个访问者中心,中心的屋脊重合着极圈线。这就是能看到白夜的最南端,也就是说夏至那天,整个北极圈都会日不落。我们到的时间稍早,要看午夜的太阳,还要往北开。 一路上W就一直嚷嚷要看真正野生的驯鹿和北极熊。驯鹿倒是如愿了,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一大群驯鹿。我们把车停下来,下车试着和它们沟通。驯鹿个头挺大,如果在路上和车相撞,车绝不会讨便宜。。它们长得不如梅花鹿漂亮,一律的灰色,好像也没有梅花鹿灵活,傻愣愣地公路上横冲直撞。但它们的胆子看上去和梅花鹿一样小,不敢和人来往,远远看见人就蹬蹬蹬跑回路边的树林里去了,所以我们的沟通以失败而告终。很难想象,圣诞老人会用它们拉雪橇送礼品去闹市。至于北极熊恐怕要到北冰洋才能碰上。我们玩笑W,碰上北极熊,谁看谁还不一定,当心被熊瞎子抓进冰窟去当压寨女婿就不好玩了。 到了晚上的八九点,虽有云彩,太阳仍然高挂。我们窃喜,北极的日不落奇观该不会错过了吧?为此我们在原定的宿营地KIRUNA停留一会就一直开向西北瑞典与挪威交接的小镇ABSIKO。可惜从晚上十点多开始,云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开始太阳还在云里穿行,但到了ABSIKO,已是阴云满天了,太阳连影儿也没了,当然也不知道它在升还是在降。我们失望极了。虽然知道天是不会黑了,但我们必须睡觉。附近几个营地都找不到负责人,最后愣是在一个营地找到一间空着的房间没锁,还开着门。我们决定先睡后奏,明天交钱吧。当然睡前在其厨房里好好地弄了顿饭。吃饭时大家讨论决定在极圈里多留一天,横跨挪威和芬兰,再让明天给自己一次观赏北极夜日的机会。 (待续) 白夜踏梦(中) 白夜踏梦(下)
个人分类: 忆海拾珍|4733 次阅读|8 个评论
阿拉斯加的故事(老蠹说书之7)
热度 1 lxh2009 2010-5-13 20:29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一直以为,古人所说的“行万里路”,应该是像当年的徐霞客那样,脚踏实地行走于江湖,是不断持续的观察、探究和思索的积累与历练过程。相形之下,“千里江陵一日还”似的浮光掠影未免显得轻率。所以,我更愿意从时间而不是空间维度来丈量这个“万里路”。 这样说来,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真正有机会“行万里路”者,其实是不多见的。但是,“读万卷书”则是完全有可能、也是必需的。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万卷书该从何读起?非名著、经典不读吗?其实不然。鱼翅、燕窝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以令人大快朵颐,但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的更多还是萝卜、白菜,以及小米、稀饭。 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够成为“成人的童话”,一方面是它让善良的人们心中积郁已久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情结得以畅快释怀,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追随这些作品文字,刹那间神游江南塞北,领略“荷花十里桂三秋”的温婉以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 日本历史小说家、气象学家新田次郎所著之《阿拉斯加的故事》(中文版译作《北极缘》)就是这样一部小书,它会带领着我们行万里路,去到遥远的北极圈内的阿拉斯加作穿越时空的旅行。 新田次郎的气象学家身份使得他在描写阿拉斯加荒原的气候特点、地理景观时自然而然地驾轻就熟而如行云流水。北极圈特有的山川风貌及自然现象如暴风雪、冰原、北极光、极昼、极夜等,在他的笔下变幻无穷流光溢彩,充满了诗意,极具美的欣赏价值。育空河畔、布鲁克斯山脉,这些二十世纪初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沿海及内陆腹地的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印第安人的渔猎、游牧生活场景,在小说中都有充分的精彩展示。 小说最为成功的地方,在于塑造了弗兰克.安田,这个被誉为“阿拉斯加的圣诞老人”、爱斯基摩人救世主的人物形象。俄罗斯统治阿拉斯加时期,以及美国收买阿拉斯加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没有节制的酷渔滥捕,北极海中爱斯基摩人赖以生存的鲸鱼、海豹等海洋动物急剧减少,沿海爱斯基摩人部落由此面临灭绝的险境。弗兰克.安田带领爱斯基摩人越过布鲁克斯山脉,深入大陆腹地,以游牧方式摆脱了暂时的生存危机。继而,通过与白人合作开发金矿,向印第安人土著示好,弗兰克.安田成功地为沿海爱斯基摩人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并建立了新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秩序。原始部落的人们自此走出了渔猎游牧时代,步入了现代生活。 人类为着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弗兰克.安田则为爱斯基摩人赢得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付出了毕生的努力及守候。这种大 爱与无私的奉献,跨越了种族和国界,也跨越了那个时代,感动着从那时到现在所有善良的人们,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自然灾害频仍的年代。
个人分类: 老蠹说书系列|5121 次阅读|3 个评论
海冰融化是北极变暖的主要原因
pony1984621 2010-5-6 22:36
资料来源: www.physorg.com 编译:马志飞(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 发表在 2010 年 4月28日《 自然 》杂志上的研究指出:融化迅速的海冰在过去的20年里大大增强了北极地区 气候变暖的趋势。 主持这项研究的 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James Screen 博士说,北极变暖应归因于海冰融化和大气升温的反馈作用。 海冰就像是一层光亮的盖子罩在北冰洋上。当阳光照射时,海冰将大量的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当海冰融化后,大量的热量将被海水吸收,然后温暖的海水就会加热它上面的空气。 我们研究发现,在这种反馈系统中,海冰融化导致大气变暖的速度远远大于大气变暖反过来到导致海冰融化的速度, James Screen 博士说 。 通过分析 欧洲中期气象预报中心的最新观测数据, James Screen 博士发现了一个独特的气候变暖模式,该气候变暖模式与海冰融化高度一致。据此,他们建立了气候变暖和海冰的融化的关系模型。 先前,人们对北极变暖主要原因的理解是:低纬度地区的温暖空气向北极流动,或是云层的覆盖。 如今,这项新的研究对先前的看法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现在的数据可以让我们对 北极变暖现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过去的 20年,北极气候变暖比地球上任何地区 都要快。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因。 研究人员认为,气候变暖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 北极海冰在大幅度减少。到2007年夏,北极海冰已经达到历史最低纪录。尽管这两年出现了 小幅的回升,但长期趋势仍然是不断减少的。 该研究论文的合作者、 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 Ian Simmonds 教授说,这项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以前人们认为海冰的不断融化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气候变暖,现在, 我们确认了这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相关资料由 墨尔本大学提供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5423 次阅读|2 个评论
熊咋就掉陷阱里了?
热度 1 jixuanhou 2010-3-16 22:21
自从吴宝俊转了一道中学生试题到科学网来【1】,科学网的博友纷纷发表意见【2】,这只可怜的熊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掉进了陷阱。不才也想凑合一脚,只好让这只熊再摔一次了。 先把题目再复述一遍:有一只熊掉到一个陷阱里,陷阱深19.617米,下落时间正好2秒。求熊是什么颜色的? A:白色,北极熊 B:棕色,棕熊 C:黑色,黑熊 D:黑棕色,马来熊 E:灰色,灰熊 我们首先就题论题,题目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考虑一些工艺等因素,比如这么深又这么精确的陷阱是怎么挖出来的,题目说有这么一个陷阱就有这么一个陷阱。如果这个熊做的是匀加速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就是9.8085米每秒每秒。而北极的重力加速度为9.832米每秒每秒,赤道重力加速度为9.780米每秒每秒。因此就有很多人说这个陷阱肯定不在北极也不在赤道,而是北纬44度左右。 这个论述看似逻辑很强,但是还是有漏洞的。漏洞就在于没有考虑空气对熊的影响。空气对下落的影响有两方面: 1、空气阻力 , 2、空气浮力 。 1、先看空气阻力的影响。空气阻力大小为F=(1/2)CSV^2,C为空气阻力系数;为空气密度;S物体迎风面积;V为物体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熊的空气阻力系数不好计算,不过可以参考轿车的空气阻力系数,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轿车的空气阻力系数维持在0.4至0.6之间。现在轿车的空气阻力系数一般在0.28至0.4之间。作为估算,不放假设熊的空气阻力系数为0.4。如此一来,整个问题就是一个变加速问题,稍微麻烦了点,不过所幸我们只是估算。 熊在2秒内大致从0m/s加速到20m/s,取平均值10m/s。空气在0摄氏度、绝对标准指标下密度为1.297千克每立方米。假设熊的迎风面大小为0.6m0.6m。则空气阻力大小约为9.3牛。对于北极熊来说,体重大概为800kg,也就是8000N。因此空气阻力产生的误差大概在0.12%。 2、我们再看空气浮力的影响。空气在0摄氏度、绝对标准指标下密度为1.297千克每立方米。我们假设熊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大约为1000千克没立方米。因此浮力对加速度的影响大概在0.13%左右。 因此空气对下落过程的影响大概在0.25%左右,这也就大致抵消了9.8085到9.832之间的0.24%的差别。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这头熊就是一个北极熊。 ---------------------------- 华丽的分割线 -------------------------------- 至于一些实际因素,比如陷阱怎么挖成的,就随便闲聊一下好了。在北极,冰山露出海平面大概有几十米,夏季冰川融化产生几十米的冰裂缝也不足为奇。陷阱就直接依靠冰裂缝来建造那也真是省心省力啊。如果裂缝底部就直接是海平面,那控制陷阱的高度就容易了,哈哈。最后一段纯粹是瞎扯淡,大家一笑了之吧。 参考 【1】吴宝俊, 熊又一次掉陷阱里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3197 【2】吕喆, 请不要再出熊掉陷阱里这样的题了, http://www.sciencenet.cn/m /user_content.aspx?id=303265
个人分类: 科学视角|1840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反射太阳光:格陵兰岛保持北极低温气候
pony1984621 2009-10-29 09:50
资料来源: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 编译 / 马志飞(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 我们地 球上 大气层 顶部的太阳辐射 (即日照)每月的最大值不是出现在热带纬度地区,而是出现在极地。在北极, 大气层 顶部的太阳辐射峰值出现在 6 月份,可以达到每平方米 520 瓦。相比之下,赤道地区的峰值出现在 3 月份,约每平方米 439 瓦。尽管夏季的入射阳光充裕,但南北极不会达到热带地区那样的高温。这里有一系列的原因:冰盖、积雪、海冰将大量的太阳辐射又反射到太空。 以下是美国美国宇航局 Terra 卫星上的 CERES 传感器获得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在 2009 年 6 月、 7 月和 8 月地球所反射的太阳辐射总量。 图片是以北冰洋为中心所拍摄,左下方为北美洲,右上方为亚洲。反照率最高的地方是黄绿色,最低的地方是深蓝色。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明显的变化在于:随着夏季的到来,北极的海冰和加拿大及俄罗斯北部的季节性积雪融化,北半球对太阳入射光的反射率开始逐渐降低。由于云层覆盖在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明亮的陆地表面(如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所以能够在夏末继续反射一定量的太阳光。 这些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格陵兰岛(图片中心偏下的位置)对保持该地球的低温气候所起到的作用。由于海冰和格陵兰岛周围积雪的融化,颜色较深的陆地和海洋表面吸收了较多太阳辐射,导致气温升高。但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岛在整个夏季都是个比较明亮的区域,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远远超过了同纬度的其他陆地和海洋。 图1:2009年6月的图像 图2:2009年7月的图像 图3:2009年8月的图像 图4:三个月份的反射能力对比
个人分类: 卫星图像|52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极冰川在哭泣
xbyang 2009-10-21 15:26
  全球气候变暖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极地冰川开始大面积融化。9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北极考察,当他看到一些冰川因融化而呈现光秃秃的面貌时,感到非常震惊。潘基文表示:与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相比,北极变暖的速度要快得多。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来遏制这一趋势。   9月2日,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1000个小冰人放置在了德国柏林一家音乐厅的台阶上,小冰人慢慢融化成水。活动的组织者希望此举能引起公众对气候变暖和冰川消融的关注。9月3日,英国《每日邮报》公布了一张挪威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照片,照片中融化的冰壁内出现了一张可怕的脸,融水成为这张令人恐怖的脸留下的伤心泪。   拍摄冰川哭泣照片的摄影师是环保人士迈克尔诺兰,拍摄地点是奥斯特方纳冰川。这片冰川面积超过7700平方公里,是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中最大的一处冰川,同时也是北极地区最大的冰川之一。十多年来,诺兰每年都会来到奥斯特方纳冰川,考察冰川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动物生态的影响。结果,诺兰发现,冰川面积每年都在减小,而且缩减趋势越来越快。   连续三天有关北极的新闻告诉我们,全球气候变暖是真实存在的,冰川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者之一。而冰川融化之后,紧接着人类和其他生物也将成为受害者,因为全球冰川的消融将带来洪水、泥石流、海平面上升等系列灾害。   世界自然基金会最近发布了气候报告《北极气候反应:全球性影响》,对北极气候和冰川的变化加以关注。这份报告显示,北极地区的气温升高速度是地球上其他地区的2倍,可能造成大洪水泛滥,影响全世界25%的人口。这份报告还指出,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很可能因为冰川融化而上升1米以上,这是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结果的2倍以上。   北极地区的天气变化预计将造成包括欧洲和北美洲地区在内的气温和降水变化,从而严重影响到这些地区的农业、林业和供水系统。随着北极气候继续变暖,冻土将会日益融化,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大气中释放出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这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气候变暖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发展。   北极逐渐融化的冰川也使得隐藏其下的丰富能源显露出来,同时也为全世界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新的捕鱼区将随之开放,新的航海线也将开辟,一些欧洲国家到太平洋的航海线将大大缩短。不少国家已经从北极冰川中的融化中看到了发展的机遇,他们希望在北极发展能源、交通和渔业等产业。甚至有人担心,这些新机遇可能引发北极资源的明争暗斗,最终可能爆发可怕的战争。   虽然北极冰川融化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是这对于北极上的一些生物(如北极熊)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这意味着它们的生存领地大大减小。现代产业的繁荣还使得北极这一纯净之地可能遭遇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比如,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石油公司的瓦尔德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湾北部的威廉王子湾附近触礁,约5000万升的原油泄露。这次事故使这片水域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大量的海洋动物和海鸟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欧洲空间局的科学家通过卫星监测获得的数据分析称,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北极冰层迅速融化,海冰覆盖面积已降至300万平方公里。在过去10年中,北极海冰面积以每年1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近年来,北极冰层融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此前科学家曾预测,北极冰川到2070年几乎会完全融化,还有科学家估计,这个时间可能是2040年。   欧洲环境机构的研究表明,现在北极冰川的体积仅仅是20世纪50年代北极冰川体积的一半。也就是说,在短短的50年间,北极冰川已经融化了一半。该机构预测,到2100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从伦敦到雅典将有400多万欧洲人面临着被洪水吞噬的危险,损失将达到2万亿欧元。由此看来,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北极冰川融化将带来的毁灭性灾害,而不是一心想着如何去抢夺那里的资源。   环保人士诺兰表示,哭泣的冰川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他希望最近拍摄到只是一个偶然的自然现象,不希望全世界所有的冰川都开始不断哭泣。如果真的是那样,冰川附近的居民和沿海居民的生命财产就岌岌可危了,到时哭泣的就该是人类了。如果我们不想看到世界性灾害发生的那一天,那么现在就应该努力通过减少碳排放等措施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个人分类: 未分类|5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北极“热”争夺(转载)
杨学祥 2009-8-26 07:20
冷北极热争夺 作者:杨红君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网 时间:2009年08月25日 11:05:30 【我有话说】 我要推荐此文给好友  沉寂多日的北极近日又热闹起来。来自关于北极海上行动的新闻迅速激增,由两种主要因素驱动:全球商品价格和资源稀缺影响下的自然资源开发以及现存游览船只的增加对高级市场和极地旅游人数增加产生的影响。   当世界原油价格高企之时,占有世界原油储量2/3的中东国家对世界原油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地球上还有一块地方,其石油埋藏量有可能改写世界原油供需结构。那就是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的北极地区。   由于北冰洋在地理上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和挪威也是连接在一起的,围绕着石油和天然气甚至是水资源,都很容易引发争端。   诱惑 改变世界原油供需结构的处女地   能源 价值10万亿美元之巨   美国地质勘探局去年发表了历时5年的勘测结果,在报告中诱人地描绘道:北极拥有全球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同时拥有全球30%未开发的天然气储量。   报告认为北极圈内目前有900亿桶石油储量,按目前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近9000万桶计算,北极圈内石油可供全球使用近3年。另外,北极圈内未完全探明的、可获取的天然气储量估计为47万亿立方米。   北极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地质学家估计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9%4000亿吨煤贮藏在北极,北极的煤炭经过了1亿年古老的地质形成过程,差不多是全世界最洁净的煤,具有极高的蒸汽和炼焦质量,可直接用于能源和工业原料;北极还有大量的金、铁、锌、铀、钼、钽、银、铂等矿产,以及大量铜-镍-钚复合矿。加拿大在北极圈内的岛屿上开采钻石,产量达到世界的10%以上,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三大钻石生产国。   这些能源价值多少?加拿大地质勘探局给出了答案。今年5月15日,它公布了世界首张北极综合地图,借鉴了美国、俄罗斯、芬兰、丹麦、挪威等北极沿岸国家搜集的数据,将这些油气、矿产资源数据加在一起价值10万亿美元。   实际上在北极地区已经发现了许多大的油田。1968年在美国北部北极地区发现的普拉德霍湾油田是北美最大的油田,原油储量据估计为100亿桶,占美国原油产量的26%。另外,由于遭到环境团体的反对,开发项目被冻结的北极圈野生生物保护区内据说沉睡着储量为500亿桶的原油和8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还有,挪威北部的巴伦支海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气田,储量为3万亿立方米。   挑战 严酷的气候条件拖后腿   那么,为什么北极油田的储量那么大,而对它的开发却没有进展得那么顺利呢?   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北极油田的储量并没有一个十分准确的测定。由于北极的油田是在厚厚冰层的覆盖之下,无法进行地质探矿,因此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所以没有公布储量数据。二是北极严酷的气候条件。北极地区不仅严寒,而且冬天在极夜的情况下一片漆黑,根本无法进行作业。还有撞上巨大冰山的危险,油田的开发成本相当高。据有关专家的推定,原油的生产成本将达到一桶30美元,与中东地区一桶3美元的成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可能 技术上和经济上变得现实   但由于近年来原油价格的上涨,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油价达到一桶70美元之后,即使伴随着风险,生产成本高,但仍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上和成本核算上都使生产和输送成为可能。目前该项目进行到了对环境影响的评估阶段。   高纬度地区海底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也是日新月异。成本更低、具有破冰能力的30万吨级油轮的建造,能够抵御冰山撞击的坚固的原油生产平台的建设,直接在北冰洋上将天然气液化并用运载能力15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运输天然气等等,这些新技术的确立都给大石油公司带来了希望。   财富 水道或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北极还拥有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黄金水道西北航道。西北通道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部海岸、美国的阿拉斯加及丹麦的格陵兰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它长约5150公里,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   全球变暖正使得北极冰盖加速融化。有资料显示,去年夏季,北极西北航道历史上第一次全线冰盖融化,专家预计今夏晚些时候开通基本已成定局。   航道开通必将大大缩短欧洲、北美和东北亚之间的海上航线,据国际航运界计算,船舶从北纬30度以北的任何港口出发来往与北大西洋与北太平洋之间,使用北极航道要比绕行南部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节省至少40%的航程。世界发达国家大多处于北纬30度以北地区,这个地带生产了当今世界80%的工业产品,占据70%的国际贸易。   有关专家认为,北极航道将改变世界贸易格局,形成俄罗斯、北美、北欧为主体的超强的环北极经济圈,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西北航道可能成为控制世界经济的新走廊。《科学》这样评价。   争夺 全球5大能源纷争地之一   俄罗斯今次新的《安全战略》明确指出,能源争夺将是挑起未来战争的导火索。其中,主要国家围绕中东、巴伦支海大陆架、北极地区、里海地区和中亚能源产地控制权的竞争尤为激烈。   全球能源紧张让不少资源丰富的地区都成了各方角力的舞台。路透社此前将北极争端、南海争端、日俄岛屿争端并列为世界主要海洋争端。此前,外刊曾撰文列举了全球五大能源纷争地区。其中,参与北极圈争夺的主角包括俄、美、加拿大、丹麦和挪威等五个国家。   普京出席俄北极万科油田投产仪式   据挪威媒体报道,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日前出席了俄罗斯一个位于北极地区的新的大油田的投产仪式,这个油田的投产将使世界第2大原油出口国在能耗多的亚洲市场上获得更多的份额。   路透社报道说,由俄罗斯国有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拥有的万科油田的投产将帮助复兴俄罗斯的原油产量。   普京在投产仪式上说,万科油田的投产标志着位于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地区的油田的复杂开采作业迈出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普京表示:在不远的将来,一个新的石油和天然气省份将会在这里建立起来。据悉,万科尔油田位于北极圈以北100多公里处。   2003年购买万科油田的俄罗斯石油公司估计这个油田拥有5.2亿吨石油储量以及95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万科油田到2014年产量达到峰值时能年产2550万吨石油或日产51万桶石油。产自万科油田的石油将通过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供应中国。   此外,7月28日,俄罗斯宣布将于2010年4月在北极地区举行一次空投行动。   美解除近海开采禁令布局北极   7月14日,美国总统解除了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立刻引起了争议。支持声与反对声彼此消长,互不相让。   美国总统布什7月14日称,作为应对高油价的一项举措,他已经解除了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同时敦促国会采取类似措施废除相关开采法律禁令。   本次冲关解禁是否能成功,也存在很大悬疑。布什宣布行政禁令解除当天,即遭到了一些环保组织和国会议员的强烈反对。   在分析人士看来,解除行政禁令,美国可能还另有目的。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并非偶然,此举实际上是在为布局北极做准备,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法室副主任于宏源博士说,目前,北冰洋的开发越来越成为全球竞争的重点。美国解除近海开采禁令,为下一步大举勘探北极,特别是开采北极的石油资源打下了基础。   近几年来,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在北极问题上争议不断。阿拉斯加州靠近北极圈附近,美国有可能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在未来北极地区的争夺中占得先机,而解除近海石油开采禁令被看作是美国大举勘探北极的第一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不久前曾撰文指出,美国科学家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了北极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华盛顿对在阿拉斯加野生动植物保护地进行钻探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这影响到了北极的勘探工作。近期,随着油价高企和北极地区争夺的升级,美国政府在阿拉斯加勘探问题上的态度有所松动。   此外,8月6日,美国派团考察北极,并计划每年投入4亿美元用于北极的考察和开发   意挪石油巨头将开发挪威首个北极油田   据美国媒体报道,挪威政府5月正式批准了意大利石油巨头埃尼集团公司和挪威国有石油巨头挪威国家石油海德罗公司共同开发挪威第一个北极油田。   挪威石油和能源大臣Terje Riis-Johansen说,有关开发Goliat油田的建议材料将递交给挪威议会以获得最后的批准。   Goliat油田位于挪威北端的哈默菲斯特市西北85公里(52英里)的海上。这个项目估计将耗资280多亿挪威克朗(43亿美元)。   挪威石油和能源大臣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巴伦支海将是挪威石油工业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部分。由于北海的石油产量不断下降,世界第5大石油出口国挪威时下正在把本国北部更多未勘探地区向钻井作业开放。   挪威政府5月8日说,2000年发现的Goliat油田估计拥有1.74亿桶石油储量。如果开发计划获得挪威议会的批准,那么,Goliat油田的施工作业将在2010年开始并将在2013年开始石油生产。据挪威石油部所说,Goliat油田预计可以开采15年。   加总理在北极地区观摩军事演习   加拿大总理哈珀8月19日来到北冰洋东部海域巴芬岛,观摩代号为北极熊的军事演习。哈珀对记者发表讲话指出:保卫北极主权是加拿大政府的最重要职责。   7月26日,加拿大政府发表了《加拿大的北方战略:我们的北方,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的文件,进一步阐明了加政府对该地区的政策和措施。   8月18日,哈珀宣布政府将拨款5000万加元(1美元约合1.10加元),在依卡卢维特建立加拿大北部经济发展署,以落实联邦政府在北部3个区的经济投资计划,加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北极地区冰层融化加快后,该区域显现出海底资源开发的潜在前景和开通新的国际航道的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加拿大政府决定将北方三区的发展迅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另外,加政府已宣布建造6艘军舰用于北极地区巡逻,并将在近年内建成一支北极陆军兵团。   丹麦加强北极地区军事力量   丹麦将加强驻扎在北极地区格陵兰岛的军事力量,以应对北极地区随着气候变化而带来的挑战。据丹麦媒体报道说,根据丹麦议会最近通过的丹麦2010年至2014年防务协议,丹麦准备加强驻扎在其所属格陵兰岛的军事力量,其中包括组建一支北极部队和设立一个北极地区军事司令部。   报道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海域航运将变得更加便利,北极地区的资源将更易于开发,潜在的冲突将增多,北极地区的战略意义也将变得更加重要起来。为此,丹麦需要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力量,以应对这个地区将出现的挑战。目前,丹麦在格陵兰岛设有格陵兰司令部,具体负责渔区巡逻、海上救援、海洋测量及气象服务。   解析 财富争夺战将在北极继续上演   在辽阔的北冰洋上,围绕原油开发而展开的争夺战已经拉开了序幕。有分析认为,对欧洲经济具有绝对影响能力的俄罗斯,将借助北极油田的开发进一步提高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权益纷争 北极各国摩拳擦掌   在冷战的50年期间,北极作为一个地区,两个超级大国在这里对抗,北约国家在这里试图跟踪强大的苏联舰队的海上行动。苏联解体之后,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北极已经经历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变化。   对于北冰洋的管理,主要依据的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 UNCLOS为北极和5个北极的国家划分北冰洋,起到了稳定性的作用。   大量能源的发现,势必加剧大国之间的争夺。美国已经为进军北极进行必要的政治、军事准备。在7月17日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美国海岸警卫队司令萨德艾伦上将表示,美国政府应该立即调整北极开发战略,为海岸警卫队建造新型破冰船,并在北极地区建立港口和军事基地。   2007年,俄联邦自然资源部宣布,通过对北冰洋海底土壤样品的分析,证实北极圈内罗蒙诺索夫海岭和门捷列夫海岭是俄联邦大陆架的延伸。同时,俄加快了核动力破冰船队的建设和维护。目前俄罗斯共拥有9艘核动力破冰船,2007年服役的胜利50周年号核动力破冰船满载排水量达到2.5万吨,装备两个核反应堆,最大破冰厚度达到2.8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核动力破冰船队,使得俄罗斯几乎拥有了在北极地区无限巡航的能力,也使其更容易接近北极地区资源丰富的矿产。俄海军及战略空军所属舰艇、战略轰炸机,也正式将保护北极科考、掩护破冰船队作为重要战备任务之一。   在军事保障的前提下。2008年7月1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法令,部署北极地区资源开发工作,下令俄罗斯国有企业开采北极石油。   在俄罗斯政府部署北极地区资源开发工作的同时,荷兰皇家壳牌、英荷能源集团、埃克森美孚石油等国际能源巨头,也纷纷游说各自政府,争取为北极开发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   生态之变 难以逾越的人类之殇   有国外专家分析认为,北极正在紧密地与全球气候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其变化的方式是大规模的、双向互动的。首先是作为一个区域,正在从低纬度的地方吸收逐步增加的热量;其次作为一个潜在影响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海洋循环的地区。北极的气温,在最近的几十年里,上升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世界上其他地区气温上升速度的两倍。如此强烈的地区气温的上升,已经能够被人们得以观察:北冰洋冰面的缩小,格陵兰冰盖的融化,极地永久冻土层的变化,海洋哺乳动物和其他种类的动植物分布的改变。在北极,正在增加的全球化运动和剧烈的气候变化,带来了经济、文化和气候方面的影响。   在北极开发石油威胁的将不仅仅是美国阿拉斯加州国家北极野生生物保护区,让各国担心的是,作为地球生态链条的关键一环,北极开发将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全球性生态灾难,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都必须避免的后果。 http://stock.591hx.com/Finance/Article/2009-08-25/0000086133s.shtml 争夺北极资源的前哨战已经打响 -------------------------------------------------------------------------------- 杨学祥 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8-7 10:03:00 http://guancha.gmw.cn 当政治庸人煞费苦心地计划减排二氧化碳气体用以减缓全球变暖的时候,政治强人却在利用全球变暖的机遇筹划抢夺北极的领海和资源。打出气候政治招牌的始作俑者,掩人耳目的两手更胜人一筹:一只手挥舞减排温室气体的政治号令,压制对手的经济发展;另一只手伸进北冰洋底,意在攫取尚无归属的资源和能源。英国仅仅把气候变化作为外交战略是最大的失误,现在英国国内也遭遇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罕见洪水灾难 。事实证明,英国关心气候是假,攫取资源是真。 随着全球变暖现象的加剧,北冰洋可能将成为一座新的能源宝库,北冰洋上诸如汉斯岛等岛屿的战略重要性也大大提高。目前,加拿大和丹麦对汉斯岛的主权争夺已进入了白热化。随着气温上升,北冰洋水域面积扩大与通航时间大大增长,美国与英国越来越重视在北极水域军事演习,代号为2007冰军演目的之一是为探索巴拿马运河之外的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潜艇部队调动通道。另一目的是为了争夺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此看来,英国政府于3月13日建议进行一次长期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新环境立法不仅仅是为了在下一届国家选举中占领一个关键的战场,而且是为了争夺北极资源和航道而放出的政治烟雾。英国在气候与资源战略上实施两面手法:减排烟幕和资源争夺 。 针锋相对向来是强者的最优选择。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在北极点下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活动组织者4日说,此次科考行动耗资400万美元。有媒体评论认为,俄精心策划此次代号为北极-2007的深海考察行动,其目的除科学研究外,意在通过宣称俄对北极大部分地区拥有所有权,增强本国政治经济影响力。俄罗斯此举引发各界争议。美国政府表示,俄科考队将俄罗斯国旗插到了北极点之下的北冰洋洋底,这一做法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加拿大外长彼得麦凯则宣称,俄罗斯在北极海底插国旗的行动只是俄国人的一次作秀,并不能支持俄罗斯对北极的领土要求 。争夺北极资源的前哨战已经打响。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5日分析指出,争夺北极丰富矿产储量资源的新冷战已开始了,加拿大正投资数十亿美元来建造巡逻船维护其在北极的利益,而俄罗斯最近在北极海底的海床上插上了它的国旗。报道认为,国际社会保护和管理北极地区的努力更具有迫切性。一位美国海军上将曾称北极地区为地球上最大一块未被开发的堡垒。北半球的政治大国突然面临北极地区土地石油归属的激烈谈判 。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法学律师波斯尼尔称,国际海洋公约在北极的资源争夺战中可能不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他说:力量而不是国际法将决定这一问题,俄罗斯有关力量的表达是令人信服的,加拿大的力量展示还不能让人信服。美国科学家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了北极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华盛顿对在阿拉斯加野生动植物保护地进行钻探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这影响到了勘探工作。美国人也未能及时意识到气候变化产生的后果。数个美国官员上周抱怨说,普京抓住了战略主动权 。 围绕北极资源的争夺,世界力量正在重新组合,但领土和领海攸关者只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丹麦、挪威等国。2001年,俄罗斯宣布对包括北极在内的半个北冰洋的所有权。除俄罗斯外,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芬兰、西班牙和瑞典等国,纷纷宣布有权在那里进行开采 。俄罗斯的最新动作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据俄《观点报》7月20日报道,近日军事专家分析说,在10年后美国会向俄罗斯发动进攻。俄罗斯必须尽快做好准备,迅速增强军事实力。惟有这样,俄罗斯才能抵御美国鹰派的侵略政策。俄罗斯军事专家协会副会长弗拉基米罗夫少将认为,美国人盯上了俄罗斯的矿产资源,所以要进攻俄罗斯。他预测,抢夺西伯利亚资源的战争10年后可能打响。开战的时间在10~15年之间,由美国率先发动入侵。弗拉基米罗夫认为,美国的另一个开战动机是,肃清最强大的地缘政治对手。这样可以让其他国家见识一下美国的厉害,对其言听计从俯首帖耳。俄地缘政治研究所所长伊瓦绍夫上将认为,美国会秘而不宣地投入战斗,因为美国社会现在有一种普遍的反俄倾向,把俄罗斯当作其在全球实行霸权的绊脚石,有人甚至主张以武力一劳永逸地清除这块绊脚石 。 气候变暖使归属未定的北极成为一块任人争抢的肥肉,俄罗斯广阔的北极边缘与其目前的军事实力极不相称 。我在7月15日指出,未来的主战场在北极,俄罗斯可能惨遭瓜分。这就是地域政治。当然,中国也不能置身事外,东海和南海的资源也会成为亚洲争端的根源。蚕食中国,瓜分俄国,控制中东,这是美国的战略意图。对中国而言,美国支持亚洲群雄蚕食中国沿海岛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一旦亚洲战火燃起,美国将坐收渔翁之利。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多则十几年,少则三五年,我们的耳畔将重新响起隆隆的炮声 。近日俄国军事专家的分析为我的论断提供了权威证明 。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在北极点下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打响了争夺北极资源的前哨战。 中国虽然与北极领土无缘,但这是捍卫中国近海资源的有利时机。是否承认中国的领土和领海,是当前区分敌人还是朋友的客观标准。 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尽管气候变化是战争的一个激发因素,但历史教训会让人类认识到:理智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合理整合和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防止世界大战造成的人类灾难,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战争的威胁下,欧盟向气候开战的计划必定化为泡影;消除战争威胁后的人类共同利益才能为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开辟真实可行的坦途。战争还是和平?胜利还是失败?这不仅取决于利益和实力,而且取决于智慧和宽容 。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杨冬红. 关注全球变暖却忽视洪水 英国气候预测遭遇尴尬. 2007-7-25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 show.aspx?id=5370 2. 杨学祥. 关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 2007-3-26光明网 - 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 show.aspx?id=4137 3. 俄罗斯北冰洋底插国旗耗资400万美元。2007年08月05日14:38 金羊网-羊城晚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7-08-05/143813597959.shtml 4. 关新。媒体称俄罗斯在北极探险引发资源争夺战。2007年08月05日15:04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7-08-05/150413597943.shtml 5. 各国对本国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2007年06月29日08:0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7-06-29/080012113007s.shtml 6. 彭华。俄专家预测美十年后入侵俄罗斯 将爆发世界大战。2007年07月25日10: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http://news.sohu.com/20070725/n251239012.shtml 7. 杨学祥. 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根源: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2007-7-13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3760 8. 杨学祥. 中国睡狮梦方醒: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2007-7-1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3776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595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5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鱼儿到北极“避暑” 气候影响世界渔业
jimcandy 2009-3-9 16:16
据联合国网站新闻中心 3 月 2 日 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 3 月 2 日 发布的《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给世界渔业带来影响。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改变了海洋和淡水物种的分布,暖水物种被迫向南北两极转移,而且它们的栖息地正在缩小,生产力在下降。此外,气候变化正在影响生物过程的季节性,改变海洋和淡水食物网,给鱼品生产造成了无法预测的后果。粮农组织表示,目前迫切需要帮助以渔业和水产养殖为生的社区,特别是那些最脆弱的群体,加强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据估计,全球共有 4350 万人直接参与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生产。其中 86 %的人生活在亚洲,另外还有 400 万临时工。考虑到在鱼品加工、销售和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加上他们的家庭,依赖该行业的人数超过 5 亿。 报告指出,虽然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对较少,但仍会产生显著影响。捕捞能力过剩和捕捞过度,意味着每艘船的渔获量减少,即燃料的利用率下降,而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则意味着渔民不断寻求提高发动机的马力,这也会降低能效。因此,实施良好的渔业管理可大大提高该行业的能效。(摘自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9-03-07 )
个人分类: 渔业新闻|2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极,1925:国家地理图片之百年沧桑(8)
李万春 2009-2-13 08:38
时间: 1925 摄影: Donald B. MacMillan 发表: National Geographic 1925 年 6 期 701 页 说明:照片拍于格陵兰北部的 Littleton 岛一个名字叫观日点( Sunrise Point )的地方因为 Hayes 探险队发现这里是绝佳的日出观测点, Littleton 岛名是英国人 Edward Augustus Inglefield 起的,他却从没有来过, 1853 年美国人 Elisha Kent Kane 博士首次登岛。 1816 年 William Baffin 首先发现了位于加拿大巴芬岛(还有巴芬湾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和格陵兰之间的史密斯海峡(西北通道)(史密斯是当时竭力号召大家找西北通道的一个爵士, Thomas Smythe (Smith) ),在接下来的近半个世纪里, Littleton 岛一直是史密斯海峡探险的主要落脚点。 8 个子夜太阳是间隔 20 分钟 8 次曝光成的像,照片是《 Bowdoin 号北格陵兰历险记》( The Bowdoin in north Greenland )的插图,文中对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描述及图片至今都是极其宝贵的史料和经典。据 DNA 最新研究,爱斯基摩人可能来自亚洲,而不是来自美洲土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从北极走
eloa 2009-1-24 22:53
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 2009-01-09 16:05 芝加哥的冰天雪地和北京的冰糖葫芦,相距14个时区,地面直线距离10631千米,赤道距离更长一点;没有竹蜻蜓和任意门,坐上下一班飞机,要在空中等待14个小时,即使这样久,已经是现如今人类足迹能至的最短路径。途中没有事做,可以盯住大屏幕上呆头呆脑的小飞机,看它像蜗牛一样努力地一点点向北爬行,偶尔扭一下脑袋,然后又马上坚持向北。如果人不小心闭眼睡了,再睁眼的时候就能看到小蜗牛的进军又见成效。掠过五大湖,跨越加拿大,开进北极圈,经过北极,然后前进的方向自然变作向南;爬过西伯利亚,一个个熟悉的城市名称出现在屏幕上,你就知道这是我们的天下了,Haerbin,Changchun,Shenyang,Beijing 所以,总是有人问我回家究竟飞过太平洋还是大西洋;实际上我哪个也不飞,我飞北冰洋 某作家说,过去就是外国,他们那里做事的方式和我们这儿可不一样。值此回家之际,让我先到那遥远的外国,瞻仰一下究竟是哪些前辈帮我开辟了这条回家的捷径。 鹰之折翅 你可曾看过电影《鹰扬》(Flight of the Eagle)?里边的主人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名叫Andree,是一名瑞典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气球驾驶员,然而最著名的头衔还是极地探险家。 1897年一个夏日,43岁的Andree带领随行二人驾驶直径20米的老鹰号氢气球从斯匹次卑尔根岛(Spitsbergen)出发,开始了他们野心勃勃的征程,目标锁定北极点,终点只随风的意愿。这一行动几乎没有任何科学考察的目的,只为将瑞典国旗插到那个陌生的小点上去。这无疑被视为爱国之举,科学院为他们拨下相当于今日100万美元的基金,国王奥斯卡和爆炸大王诺贝尔也巨资相助,出发时更是万人空巷。几小时后,Andree兴高采烈地扔下第一颗浮漂,上边承载的全是振奋人心的话语:天气大好,情绪高涨(Weather delightful, spirits high.)。接着,他又依次放飞4只信鸽,尽管只有第三只幸运地被一艘蒸汽船点燃并被击毙下来,人们仍充分领会了他所传达的乐观讯息。 然而,此次探险留给世人的,仅此而已。三人和热气球突然人间蒸发,猜疑和假情报遍布报纸杂志,直到33年之后,真相才随着三具冰冻尸体和三本求生笔记的显现而大白于天下。 原来,不管出发还是前行,状况都糟透了:Andree最为得意的发明是一根拖地长绳,他幻想这根绳子能避免气球去追随风的速度,然而身价不菲的老鹰显然不喜欢受人摆布,先是迅速窜升,以致严重漏气,接着不负凝结水的重压,在碎石上颠沛流离,终在2天又3.5小时之后折翅于浮冰之上(上图红线+小气球为前2天走过路径;虚线为后三个月)。 日志上的记录在后边三个月变得越来越崩溃,三个人丢下老鹰,更顾不上北极,在茫茫雪地里不断计算和调整,而奇怪的风只把他们脚下的浮冰吹向远离目的地的方向。有一天,Andree振奋地写道:真是天堂啊,大量甜甜的淡水,鲜嫩的小北极熊!他不知道,最终夺去自己性命的,正是这些美味北极熊里边的小小病菌 Andree或许自出发便预见了自己的悲剧命运。有人说,气球在慌忙之中从巴黎的手工作坊里出厂,根本未经测试;至于那根绳子掌舵技能之拙劣,Andree比任何人都了然于心。似乎对这名战士来说,来自媒体和公众的压力使得战死沙场成了最崇高的愿望。 《鹰扬》拍出后,创下瑞典电影史上华贵之最。尽管并不出自英格玛伯格曼这样的大家之手,仍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盘旋北极和红帐篷 1926年5月,当年Andree进发极地的跳板斯匹次卑尔根岛再次人头攒动。这次华丽出场的可不是弱不禁风的热气球,而是一艘长106米,宽30米的飞艇,简直快有半个操场那么大,每小时能飞115千米,而且还能控制方向同上次的热气球相同的是,她肚子里也是氢气。 建造者兼驾驶员是意大利人Nobile,就让飞艇随了自己的姓叫N-1(开玩笑的),后来挪威极地探险家Amundsen把她买下来,于是她就改名为Norge,意为挪威毫无创意。同行阵容强大,有美国赞助人,舵手、工程师、领航员、记者、无线电专家一干人等十六人,外加Nobile的小美人狗Titina。 正当他们忙着对世人和媒体频频点头,脱帽致意,准备全力以赴接受关注和祝福,忽然半路杀出一架小个子飞机(感谢莱特兄弟),身长仅为13米。驾驶员来头不小,是上天下海的能手,美国人Byrd。据说年轻时曾周游世界,领略过中国台风,直面过菲律宾土著的大刀,从加勒比海里救过人。从海军退役后,他就起飞了。 尽管大飞艇和小飞机的主人嘴上不承认,但实际上竞赛的气氛已经默默将大家笼罩因为从前还没有人真正到达北极那一点。在双方等待天气转晴的空档,飞艇主人Amundsen先行示好,以雪鞋和雪橇慷慨相赠。谁料飞机主人Byrd收下礼,连连称谢,穿上鞋就飞走了。待大飞艇整装待发,却从前进的方向望到了凯旋归来的Byrd。Amundsen率先泪流满面地跑过去给了Byrd一个大大的拥抱Byrd也将帮了自己大忙的依靠太阳定位的指南针慷慨回赠。 尽管比赛没有胜出,大飞艇却抱有另一个宏伟愿望成为首先穿越北极的飞艇。他们仍旧隆重出发。在北极点上空,开飞艇的人、飞艇主人和为探险出钱的人分别获得了在这片宝地扔下自己国旗的殊荣,于是,意大利、挪威和美国三面国旗争先恐后地冲锋而下,彼此对其它国旗视若无睹。最终,飞艇胜利完成穿越任务,在对面的阿拉斯加着陆。 故事本来可以这样喜剧结尾,然而开飞艇的Nobile和买飞艇的Amundsen却为了名利决裂了。2年后,着迷飞行的Nobile又建造了一艘飞艇,这次他终于掌握命名大权,叫她Italia(Nobile是意大利人)不仅没有创意,而且似有赌气意味(上次叫挪威)。Italia成名并不因为成功到达极地,却是因为她在返程中途一头栽进了冰里。十人被扔出艇外,飞艇的爆炸杀死了困在里边的六人和外边一人。后来,另一名英勇的工程师为了将食物从飞艇中扔出来给同伴而被机器拖死。再后来,幸存的人为了吸引营救人员的注意而将帐篷涂成了红颜色便是那部电影《红帐篷》的由来了。 Italia的失事引发了国际救援大行动,连Amundsen也不计前嫌,自告奋勇地驾驶水上飞机去营救这个自己曾经欣赏与痛恨的战友。他终于用自己的生命传达了这份歉意。最终,人去机空。 意大利法西斯本来就看Nobile不顺眼,Italia的事故是个恰到好处的理由;加上Nobile归来还敢当面痛斥墨索里尼,Nobile受到种种迫害,直到二战结束才回到深爱的祖国。 跨越 这幅地图的图注是这样写的,回顾每一年,都充满了新鲜的进展,当你把它们标入地图,就显得尤为明显。但是恐怕任何人都不会反对,没有哪一年的地图故事能够比1937年更加丰富。 相信大家一眼就会注意到中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印记;飞行的轨迹也在这张图上凸现。对苏联来说,这一年是Polar Firsts,两次跨越北冰洋的飞行均战果辉煌。其中一次打破了飞行长度纪录,另一次由著名试飞员奇卡洛夫完成。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34岁那年,在一次着陆时为了躲避跑道上的孩子而坠机身亡,斯大林亲自为他抬棺。如果大家感兴趣请看 这个 链接,我觉得我没法比它写得更好了。 行文至此略作总结。北极飞行,其难度除了来自漫天冰雪、燃料结冰、方向不辨、天地不分,人的身体状况也是一大挑战。开始,人们知不可为,而硬为之;后来去北极,点到为止;至这个年头,穿越已不是目标,人们正一次次突破连续飞行极限。 (这张地图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标出了开创性的跨洋飞行,我们还是关心美国到中国:这架飞机从旧金山出发,经停夏威夷、中途岛和关岛,最后到达中国。这是容易和安全得多的一条航线吧。) 平凡人 探险家是一种职业,就像赛跑的选手,到了终点,撞线了事。飞越北极,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们普通人啊。 1954年,斯堪地纳维亚航空公司开创了跨极地航线。这条值得纪念的航线从哥本哈根飞往洛杉矶,中途必须在格陵兰岛停一下加油。它立马成了好莱坞明星和名导们的当红时髦航线,让他们能够很高调地飞往欧洲。 后来,公司又将业务延展到了亚洲,飞过极地之后取道阿拉斯加或格陵兰岛。不过如果你看看地图,就能发现这两条都不是极短路径。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次,科幻界的名人兔子说,从海岸线垂直上升的天是我们的,挖地三尺也是我们的所以领土的概念,其实是一个桶形。在五十年代,苏联和中国对兔子的这一精神贯彻得非常之好,这两个国家不让他们飞进我们领土的这个桶,所以跨极地航线只能略微绕远。 1993年,俄罗斯终于同意将属于它的桶打开缺口,让飞机飞过。这样,从纽约到香港的跨极地航线,能快4个小时。芝加哥到北京自然也省时不少。 下一趟航班 过去十年间,越来越多的飞机勇闯极地,我明天要乘坐的飞机,就是美国航空每年1500次跨极地飞行的其中之一有近路,又省油,何乐而不为? 然而这还不是我能从此次飞行所能得到的全部。 在极地地区,没有空中交通的控制,也没有雷达。如果我明天突然杳无音讯,很有可能就是下去北极探险了。 飞行途中,距离极地最近处只有一两百公里,机舱内辐射强度相当强,因为地磁的吸引力对带点粒子的作用最大,而且那里的大气层也比较薄;如果遇到太阳耀斑活动,就更严重一点(孕妇小心些)。距科学家测量,每次飞越极地所接受的辐射相当于3次胸透所接收的X射线辐射。所以我在四年间的飞行,一共免费附送了五十多次胸透,只是没拿到检查结果。 明早,我要冒着如此严酷的生命危险上路了!为了逃离冰雪,吃到冰糖葫芦,一百个愿意!在灯光昏黄的机舱所度过的这一段看蜗牛爬行的时间,是最甜蜜的等待。 I am taking the next plane home . (by Daniel Powter)
个人分类: 八卦|2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怕冷的北极海豹想到的
carrielu 2008-10-25 02:35
  最近朋友从网上搜到一头2岁大的名为撒哈拉的北极冠海豹居然生性怕冷,几次送还出生地之后又几次南渡,有一次甚至脱皮严重,差点死掉。咋一听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看过原文才知道原来这还是一则权威的来自于新华网的新闻。 撒哈拉在北欧附近水域出生,但它却无法适应当地严寒,数次南渡。研究人员多次试图把撒哈拉送回它出生的海域,可小家伙不合作。 英国《泰晤士报》曾经报道,撒哈拉第一次遭遣返后,研究人员居然发现它出现在4000公里之外的摩洛哥海滩。当时,9个月大的撒哈拉严重脱皮,濒临死亡。研究人员无奈地把它接回康沃尔海豹保护区,经过悉心治疗,撒哈拉很快康复。研究人员认为,温暖的生活环境会对北极海豹产生不利影响,于是,他们决定把撒哈拉送至奥克尼群岛附近的海豹栖息地。 这次,撒哈拉居然再次南渡至1600公里外的西班牙北海岸圣塞巴斯蒂安海滩。 专家解释,尽管冠海豹有时会出现南渡情况,但这么做通常是为觅食,不会久留,一旦捕获猎物便立即返回。撒哈拉情况不同,它是因为畏惧严寒南渡,而且每次远航都冒着生命危险。   我们不禁感慨生物界真是无奇不有,居然连这个看似极不可能的事情都出现了。朋友随后的感触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其一,在看待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不能以绝对的眼光来看,认为一些符合绝大部分规律的观点必然是真理,其实必然有例外,只是有些真理人类尚未触及;其二,对待任何生物或者人类都不能一视同仁,必须因材施教,有所差别的对待,针对每一个特殊的个体选择最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和道路。颇有点社会学和教育学的味道呵。   随后朋友又谈到:在英国东北部费尔顿地区,出现了一种体形惊人,破坏能力极其强大的怪兔,专门破坏农田、蔬菜,专家称,这只兔子很可能由逃跑的宠物兔子转变而来。我由此想,如果这一结论真的成立的话,那么人类岂不是玩火自焚?人类自以为自己很强大,能够随心所欲地将各种喜爱的动物变作宠物,然而大自然才是主宰一切的上帝,他以这种戏谑的方式报复人类。   关于这两则小趣闻另一师兄的评价则相当的专业:第一则认为可以算作是有关生态幅的迁移云云,环境作用于生物的进化,最后生物活动再影响到环境。第二则划定为基因突变中人类的作用。没有进行学术上的进一步讨论,因而这些结论的参考性如何就不得而知。而我自己想到的是一个关于抗议的限度的问题:   造物主赋予我们生命,安排我们栖息的住所,哪怕最初没有给你选择的权利但是你却可以not to be the one ,像撒哈拉一样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南渡。不要认为它很勇敢,这只是它为生命自己做的一次抉择。这种抗议无关生存的质量,惟关对生命的尊重。哪怕撒哈拉的抗议软弱而无力,哪怕这样的抗议卑微而原始却仍值得认同,这也许就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初衷为了生存。然而宠物兔子变身怪兔则让我聒舌,无限度的抗议,无限度的不满足,无限度的索取,然后无限度的征服。享受完宠物的乐趣再来解决怪兔的问题,那么有一天通过基因工程或者天敌使其彻底绝迹,下一个等待人类的问题又将是什么?大 自然抗议的限度永远无法估量,我们要和它较量彼此无穷的限度吗?
个人分类: 未分类|511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