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巴黎圣母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淡淡人生亦有痕》 观光游览篇(60)
duzhanchi 2019-7-29 11:13
4.6.退休之后 ( 2 7 ) (一)国外( 4 ) 二零零七年( 4 ) 25日 下午,进入巴黎市区,雍容华贵的商业大厦、多姿多彩的艺术建筑、琳琅满目的精美雕刻,美不胜收的园林、绿地,接连不断,令人目不暇接。沿路主要建筑有市政厅、国家图书馆、法兰西美院、奥塞美术博物馆、国会大厦、亚历山大桥、拿破仑行宫及法国地铁公司等。 法国 , 公元五世纪建立法兰克王国。 1804年建第一帝国,1948年建第二共和国,1958年建第五共和国。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位于法意边境的 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为全国最高峰,海拔 4807米。中央高原是多条河流的分水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阔叶林带。 巴黎 ,为法国首都,位于北部,跨塞纳河两岸,有 “ 塞纳河的女儿 ”之称,亦有“ 世界花都 ”之誉。公元前三世纪为一村寨,巴黎西族人居住;六世纪法兰西王国定都于此。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十九世纪工人阶级武装起义的策源地。 午餐后,来到市西南郊凡尔赛镇,参观 凡尔赛宫 。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于197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宫1661年动工,1689年建成,是法国皇帝的行宫和政府所在地,是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 。其布局东西为轴,长达 3公里,南北对称,排列有序,由宫殿、园林和附属建筑等部分组成。 来到宫前广场,有路易十四雕像。宫殿主体长达 707米,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宫殿平顶,墙体布满图案和人物雕像,大门由黄金和黑铁铸成;中央有王宫、卧室、客厅、餐厅、工作室、会议室、游艺室和长廊等,两翼是宫室、教堂、歌剧院和政府办公处。宫内,用大理石镶砌,玉阶巨柱,端庄壮观;有大殿、小厅500多间,藏物巨丰,陈列有世界各国艺术珍品。其中有一“镜廊”,特别著名,内有雕刻、挂毯、油画、巨镜,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之后,来到园林区,宫旁有阿波罗泉和海神泉;泉池内外,伫立着许许多多神话人物雕像。西行,有大、小人工湖、大、小特里亚农宫、女王村和皇家星形广场,建有雕像、喷泉、草坪、花坛、柱廊等,为法国式园林经典之作。 晚间,来到 皮尔镇 ,入住 Forest Hill酒店。 26日上午,来到塞纳河北岸,参观卢浮宫。 卢浮宫 曾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现是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 ,珍藏有从古到今世界各地艺术珍品 40余万件,被称为“ 万宝之宫 ”。十二世纪是座城堡,十九世纪中叶卢浮宫建筑群全部建成,巍峨壮丽。来到口字形正殿的西侧,有卡普赛勒广场,广场上有玻璃金字塔。该塔再现古埃及国王陵墓之形,独具匠心,和谐完美。其东,有拿破仑庭院。正殿东有长列廊柱。入内参观,有六个展馆: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古代东方艺术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与近代雕刻艺术馆、历史绘画艺术馆、工艺美术馆。展品可分为:文物、雕塑、绘画、素描、刻印、艺术、工艺品、历史等类。其中最著名的有:米洛斯的 维纳斯雕像 ,系大理石制品,高 202厘米,端庄秀丽,丰满圣洁,身体蕴含黄金分割比例,被认为是女性美的原型、古希腊的爱神。这座雕像,系公元前100年 阿历山德罗斯 创作,十九世纪 ( 1820年 )发现于爱琴岛的米洛斯岛 。 胜利女神尼姬雕像 , 是胜利的化身,为 白色雪花石 雕制, 高 328厘米, 身材健美, 具有翅膀, 衣袂飘然 ;约为公元前二世纪末的作品,十九世纪( 1863年)发现于爱琴岛的 萨莫色雷斯 岛。达芬奇的画作《 蒙娜丽莎 》,亦称《乔贡德夫人》,创作于十六世纪初,是 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的代表作 。此外,在古埃及艺术馆中,有许多神奇的符号、文字和图案,奇特、诡异而神秘。在工艺美术馆中,有十二世纪的乌银镶饰的斑石制品、十三世纪的象牙雕像、十四世纪的纯金雕像,等等。令人大饱眼福,久视不忍离去。 之后西北行,来到 星形广场 (现名戴高乐将军广场),广场有 12条大道,呈放射状排列。中央有 凯旋门 。该门是为纪念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取得胜利而建。 1906年奠基,1836年落成,古罗马式,高约50米,是 世界上最大的凯旋门 ,内墙与外墙均刻有多幅著名浮雕,如:《拿破仑胜利战役》、《马赛曲》、《凯旋 1810》。门下建有无名烈士墓,墓前点有长明灯。顶部为博物馆,陈列有该门的历史文件和拿破仑的生平事迹。 星形广场之西,便是 香榭丽舍大街 。大街长 1800米,最宽处120米,是巴黎最主要、最漂亮的大道。十七世纪为林荫路,1709年命为现名。大街西段为闹市,有商场、影院、夜总会、旅行社、咖啡馆、酒吧等;东段富于田园风光,梧桐苍翠,间有花园。 下午,来到位于香榭丽舍大街西端的 协和广场 。这是巴黎最大的广场,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开工,十九世纪全部完工。广场中央矗立有埃及方尖碑。该碑原在埃及,建于十三世纪,碑身记载着埃及拉美西斯二世的事迹。两侧有喷水池和雕塑。 之后,来到位于塞纳河西南岸的 三月广场 ,参观 艾菲尔铁塔 。该塔是为庆祝法国革命 100年而建,是 巴黎最高的建筑 ,是巴黎的象征。高达 320米,呈四方狭长金字塔形,外观优美,有“ 云中牧女 ”之称。塔墩4座,为水泥浇灌而成;塔身均为钢架镂空,分为上中下三层,均设有瞭望台。乘电梯,依次到一、二、三层,瞭望城景,尽收眼底。 然后,来到 塞纳河 边。该河是法国第二大河,发源于本国东部,海拔 471米的朗格勒高原,流向西北,注入英吉利海峡。乘船游览,观赏风光。两岸,梧桐 郁郁蓊蓊 ,公园星罗棋布,名胜古迹众多,桥梁造型各异, 倒影 优美绮丽 ,景色美丽壮观 ,似一条腰缠玉带,拥抱着巴黎古城。右岸有著名的卢浮宫、 大 、 小皇宫 、 瓦尔特美术馆、协和广场、蒂伊勒里公园等。左岸有埃菲尔铁塔、波旁宫(众议院)、奥赛博物馆(十九世纪艺术博物馆)、世界骑士史博物馆、圣米歇尔广场等。河中有自由女神雕像和斯德岛,岛上有巴黎圣母院。河上主要桥梁有:耶拿桥、阿尔马桥、荣军院桥、亚历山大三世桥、协和桥、索尔费里诺桥、皇家桥、卡鲁塞勒桥、艺术桥、新桥等。《巴黎的塞纳河畔》 199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船,登上斯德岛,参观 巴黎圣母院 。这是一座 世界驰名的天主教堂 ,是典型的歌德式石砌建筑;十四世纪( 1345年)落成。后屡经战火,破败不堪。十九世纪大规模修复,于1864年重新开放。正面为正方形,仪态庄重,可分三层:低层有三个桃形门洞,门边与中柱上有浮雕,门之上为壁龛,排列着28尊雕像;中层为大花窗,窗下有圣母怀抱圣婴像;上层为雕花石柱所支撑的阳台,悬挂有玛丽大钟, 重达 6吨 。入内参观,厅堂华丽肃穆,祭坛中央供奉耶稣雕像,有天使和圣女围绕;殿内回廊、墙壁、门窗上布满了反映神经故事内容的绘画和雕塑。圣母院两侧各有一个钟楼,建于十四世纪( 1330年),高69米;其后有尖塔,高90米。 之后,到 老佛爷百货公司 ,购物。返回途中,见圣女贞德骑马塑像和法国歌剧院。 27日早晨,北行,沿途为平原,途经圣康坦、蒙斯,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比利时 ,濒临北海,为温带海洋气候;西部为佛兰德平原,中部为丘陵,东南部为阿登高原。境内最高点为比德边境的博特朗峰,海拔 694米。 布鲁塞尔 ,位于森纳河畔,十世纪建为要塞, 1830年比利时独立,设为首都。市区以中央大街为界,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主要名胜有王宫、司法宫、皇家美术宫、古代美术馆、现代美术馆、乐器博物馆等。来到位于市中心的 黄金广场 ,即布鲁塞尔大广场。该广场始建于十二世纪,地面用花岗岩铺就,环广场多为中世纪所建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路易十四式等建筑,至此有进入中世纪之感。其中,市政厅空灵高纵,最为引人注目。该厅建于十五世纪( 1402年初),厅塔高91米,塔顶塑有5米高的护城神圣米歇尔雕像。厅内图案美妙绝伦,走廊壁画五彩缤纷,办公陈设古色古香。天鹅咖啡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居住和各走各的地方,曾在此写出著名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等作品。此外,还有皇宫(法国路易十四行宫)、历史博物馆、教堂、证券交易所等。《布鲁塞尔大广场》于199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广场附近的埃杜里弗小巷,有 撒尿男童 -小于连(朱利安) 铜像,形象 逼真 , 天真可爱; 建于 1619年 。据说 在古代战争期间, 他 一泡尿 撒尿浇灭了 炸药的 导火线 , 拯救了全城 ,故 有 “ 布鲁塞尔第一小公民 ”之称,是布鲁塞尔的象征。 数百米之外,有一个撒尿小女童 -珍妮克,雕塑于1987年。 下午,来到 原子球博物馆 。 “原子球”钢架为个正方体,用直径3米粗、26米长的钢管焊接而成,高达102米,安放在圆形大厅顶部。钢架中心部位及八个角上,各有一个直径18米的金属圆球。这个正方体钢架,相当于放大了1650亿倍铁的晶体结构,以此表达微小的原子概念,显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前景,为比利时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 之后,北行,经安特卫普、瓦尔河、莱克河、乌德勒支,来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荷兰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带性植被为温带阔叶林。境内河流纵横,全国四分之一面积低于海平面,最低点海拔 -6.7米,被称为“低洼之国”。西部为沿海低地,东部为冰碛平原,中部为丘陵,最高点为法尔斯山,海拔321米。该国,有“ 四宝 ”:风车、奶酪、郁金香和木履,闻名遐迩。还有“ 四怪 ” :个个个子高、大麻随便卖、房外钩子吊起来。 阿姆斯特丹 ,位于艾瑟尔湖西南岸, 1296年建市,十九世纪初成为荷兰王国王宫所在地,海拔-1~-5米。全市河渠纵横,桥梁交错,有160多条大小水道、1000多座桥梁、2万多家水上船屋。主要景点有:达姆广场(水坝广场)、荷兰王宫、新教堂、旧教堂、国立博物馆、梵高美术馆、航海博物馆、运河网等。但均未游览参观。 进入市区,道路宽广清洁,处处有树木花草,房屋艳丽美观。参观钻石工厂,观看钻石加工程序。其产品居然有 57个切面,光彩熠熠。特别是钻石皇冠、钻石宝剑,其精巧华丽,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大开眼界。 晚饭后,北行,赶到 桑斯安斯 (位于莱茵河口地区),职工已经下班,未能买到木履,也无法参观室内博物馆。只好来到 风车村 ,参观露天风车 博物馆 。放眼四野, 绿野如毯,溪流交错,奶牛卧地,民居散布,别有一番情趣;无数风车,随风转动,作为抽水、 辗磨 、榨油、 压滚 、 锯木 等的动力。 别具一格,独具 魅力 , 无愧为 “ 风车之国 ”。其中,保留有古老的 木制风车 和 木制建筑 晚间,入住 Hoorn酒店。 28日,清晨出发,途径恩斯赫德,进入德国境内,沿莱茵河畔向南行,多葡萄园。来到科隆。 科隆 横跨莱茵河两岸,公元前 38年为古罗马要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市内150座教堂,有91座被毁,战后重建,亦保持有古城特点。主要景点有: 科隆大教堂 、 安托尼特教堂 、罗马博物馆、 巧克力博物馆 等, 科隆还是举世闻名的香水产地。 参观 科隆大教堂 。该教堂 1248年始建, 1880年竣工。 为哥特式双塔教堂,轻盈雅致,是科隆的象征。两座塔尖直插云霄,高达 161米,是 德国最大的教堂 ,宏伟壮丽。钟楼上有 5座时钟,其中圣彼得钟,重达24吨,被誉为“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精粹”。入内参观,中央为大礼拜堂,穹顶高43米。教堂内,陈列有 描绘圣母玛丽亚和耶稣故事 的 石刻浮雕 ,及 《十字架上的基督》木雕,为哥特艺术的先导。 收藏 有 许多珍贵文物 和 艺术品。 四壁窗户的玻璃,有黄红蓝绿四种颜色,其上绘有《圣经》人物; 在阳光下金光闪烁, 绚丽多彩。大教堂四周,有圣格雷隆、圣泽韦林、圣乌尔苏拉等教堂,均为中世纪所建。 1996年《科隆大教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午,在北京酒楼午餐。 下午,南行,过丘陵地带,海拔 550米。下坡,来到莱茵河边的波磅,海拔200米。莱茵河虽流 经 6国,至荷兰注入北海,全长1320公里,但其长的3/4是在德国。该河是 德国最长的河流 , 是德国 文明 的 摇篮、文化的源地、交通的枢纽。 乘船沿河逆水而上。 两岸,森林密布,城堡、小镇、教堂、 葡萄园时而可见,仿若 璀璨明珠,镶在蓝色飘带之上。绚丽、 浪漫、 静谧、 神秘、 优雅、 迷人,具有 传奇色彩 ,犹如童话世界 。其中几处,格外引人注目,令人向往。 科布伦茨 ,位于摩泽尔河流入莱茵河的汇合处,筑有花岗岩尖坝,谓之德意志角,其上建有高大要塞,顶部有巨大雕像,在激流中傲然挺立,雄险峻美。 兰施泰因 ,地处莱茵河与兰河交汇处,河上有座大桥,十分壮观。布劳巴赫镇有 马克斯堡 ,建于十三世纪,其内有城堡博物馆。博帕德,河面宽阔,如四湖串连,山坡上有大片葡萄园,还有圣塞韦林教堂,非常醒目。这条河, 为无数 诗人、 作家、画家和音乐家提供了灵感 , 成就了许多隽永杰作,德国的诗歌、法国的绘画、奥地利的音乐,无不与其息息相关。这是一条生命之河,是大自然的乐土,是上帝赐给的福地,任时光逝去,却流淌不息,一如既往,永具魅力。 傍晚,行至胜戈阿,海拔 200米,上岸。晚餐吃猪手。之后,西行,过艾费尔高原,海拔620米。继续西进,入比利时境,经阿登高原,夜间到达布鲁塞尔,入住Best Western酒店。 29日,中午从布鲁塞尔机场起飞,飞越圣彼得堡、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低地、乌兰巴托。 30日,清晨回到北京。
个人分类: 观光游览|2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趣谈“绞刑”与“自缢”
wusaite 2019-5-11 10:52
多年前,绞刑曾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普及,就是在于其干脆利落,同时可保证犯人尸体的完整。其所以能让犯人死亡,主要是利用受重力作用而迅速下坠的力量,瞬间扭断犯人的脊椎,造成脑部缺血,死亡速度非常快。技术好的刽子手甚至可以不让犯人感到一丝痛苦。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的女主角即死于绞刑,在结尾处曾有如下间接性描述: 那些事件发生之后大约两年或者一年半,人们到鹰山地穴来,发现在那些丑恶的残骸中有两具骷髅,一具以奇特的姿态搂抱着另一具。这另一具是一个女人的,身上还有白色质料袍子的碎片,脖上套着一串念珠树种子的项链,上系一个绸质小荷包,装饰着绿玻璃片,已经打开,里面空无物。这两样东西不值什么钱,想必是刽子手并不乐意取走的。紧紧搂着她的那一具骨骼却是一个男人的。人们发现,他的脊椎骨歪斜,脑袋缩在肩胛骨里,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颈椎骨上却没有破裂的痕迹,显然他不是绞死的。 可见, 《巴黎圣母院》的女主角由于受绞刑作用,颈椎严重受损是其主要死因。 而与上文所述由于绞刑导致的颈椎断裂式死因有所不同,“自挂东南枝”式的自缢则是由于自缢者被绳索勒紧喉咙,由于无法呼吸而憋死的。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65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对世界提出的若干警示
jiangjiping 2019-4-16 09:26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对世界提出的若干警示 蒋继平 2019年4月15日 今天世界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教教堂, 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 这场大火借助现代媒体的大肆渲染, 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天主教信徒和基督教信徒们更是悲痛难受。 美国第一女儿伊万卡在火灾发生后立即对火灾感到震惊并表示严重关切。 我看到这个非常不幸的消息时, 也是非常震惊和觉得不可思议, 心中很是难受。 据说这个圣母院已经具有800年左右的历史, 是法拉西民族的标记性建筑, 也是世界天主教的一个重要标记性建筑。 这样重要的建筑物应该具有严密的防火设备和装置的,火灾在发生后应该立即得到控制的。 可是, 从已经获得的现场录像来看, 这场大火有失控的趋势, 大火的迅速蔓延超过了我的想象。我觉得这次火灾不是人为因素, 而是天意, 或者说是圣母显灵向世界发出的警示。圣母用她的大爱来牺牲自己, 拯救世界。圣母向世界发出的警示如下。 首先, 圣母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建筑, 内藏无数珍贵文物, 是法国的标记性建筑, 也是世界宗教界的一个重要建筑。 这样的建筑物在世界各国几乎都有。 如中国的故宫, 美国的国会图书馆等。 这些重要的建筑物收藏了世界上无数的奇珍异宝和珍贵文物, 一旦发生大火, 损失是难以估算的, 是不可挽回的。 所以, 这些建筑物一定要加强防火方面的工作, 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其次, 圣母通过这样的大火来向世界警示, 上帝对人类的所作所为已经到了非常恼怒的地步, 他正在考虑用大火从新清洗地球, 就像挪亚方舟时代上帝用洪水清洗地球一样。因为现代人已经学会了造船, 所以, 洪水已经起不到大的作用。 现代的核武器具有非常巨大的威力,足以毁灭整个地球。圣母通过自身的燃烧, 向世界表明大火是无情的, 大火可以毁灭一切, 即使圣母也不例外。 再者, 圣母向世界展示, 人心正在背离上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现在信奉上帝的人越来越少。 所以,圣母用大火的方式向世界警示十字架已经倒下了。要重整世界民心, 必须重新树立十字架。 然后, 圣母用牺牲自己的方式, 向世界警示, 妻子和丈夫应该同心同德, 不应该各持己见, 要是无辜地得罪一方, 受伤的是自己。 现在世界上许多家庭不懂得互相尊重,离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这个对社会和下代都是非常不好的作为。 最后, 圣母向世界警示,圣灵是确实存在的。 同样的大火, 圣母院的大火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而其他同样规模的大火都会造成程度不同的人员伤亡损害。 这是因为圣母的大爱之心保护了众生。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王安忆讲《巴黎圣母院》
jlpemail 2018-7-30 08:34
来源: http://www.aisixiang.com/data/47169.html   (博主按:后边讲的三界说,有意思。) (撇开独身这一点来看, 克罗德 其实很幸运,原先也曾经慈善(收养孤儿),他副主教的行政级别不低,有独立的炼丹室,有一个听话、顺从的养子,虽不够英俊,也心地善良,对美有一定的感受力;无奈的是:30多岁的他,突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16岁流浪女子——埃斯梅拉达。他的情欲和占有欲,被一个小女子激发出来了。他追求女子的方式非常拙劣——直接唆使养子抢亲,不是一点点给与好处。追求女子这一点,他远远不如英俊的花花公子菲比斯。无望的爱,他以屠杀来结果。也就是说,当他确知自己不可能得到埃斯梅拉达之后,就和权贵们一起审判、处决了埃斯梅拉达。(不排除这样的可能,克罗德短期内无法在升迁,但他觉得可以在短期内占有埃斯梅拉达,他以为是轻而易举的事,没有想到搞砸了。炼丹师的冷静思考,突然失去了效力)夸西莫多,也是从他对待埃斯梅拉达的态度上鉴别出克罗德的质地的。小说和电影里都是这么表现:埃斯梅拉达的名义丈夫被愤怒的夸西莫多扔下了圣母院的钟楼,他的养父也是被他推下去的。夸西莫多自己,也心甘情愿地成了埃斯梅拉达的殉葬品。按照王安忆教授的说法,克罗德有点跨界了。克罗德的跨界追求,不成功,代价太大。这个悲剧性的权贵人物,结局耐人寻味。强扭的瓜不甜,强扭穷人家的女子,当然也不甜。总之,埃斯梅拉达,这个固定收入不高的、美貌的、智商并不高的女子,居然让三个男子为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算死得不冤枉了(尽管被审判得到的罪名,有些荒谬))    今天我们讲的是《巴黎圣母院》,大家都知道它是法国雨果(1802—1885)的作品。我们要开始讲一些名著了,讲述名著的好处和坏处在什么地方呢?好处是可对它有绝对的信任感,我们可以完全相信它是一个完美的东西,经得起考验的东西;不方便之处是它和我们的距离很远,比较隔膜,无论是时间也好,空间也好,都和我们有相当的距离,很难把它和它产生的社会时代联系起来对照,从而找出现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关系。这是有点困难的,但这样也好,我们的分析相对处于一个孤立的状态中,也许更可以证明我的观点。我曾经说过,我所要做的与大家以前做的不同,我要把作品的背景全部排除,我不管它的背景,背景对我不重要,我只重视这本书,我只看这个,我也只对这个负责,别的我不管。还有个不方便之处,是关于雨果,关于《巴黎圣母院》已有了很多很多分析,我的分析也许只是非常软弱,非常容易推翻的一种,所以我希望大家把以前所了解的分析评论暂且放一放,尽可能客观地来对待我告诉你们的这个故事。   我现在就要开始讲《巴黎圣母院》。大家一定看过这本书,至少是看过它的电影。我觉得电影是非常糟糕的东西,电影给我们造成了最浅薄的印象。很多名著被拍成了电影,使我们对这些名著的印象被电影留下来的印象所替代,而电影告诉我们的通常是一个最通俗的,最平庸的故事。《巴黎圣母院》流传得非常广,说的就好像是一个美女和怪兽的故事,1百多年来,有多少美女和怪兽的故事?是不是就是从这儿演绎过来的?电影特别善于把名著平庸化,大众化,变成一种可使大家广泛接受的东西。不知道当这个故事弃下了怪人和美人的情节以后,会不会使大家乏味,可我还是请大家暂时地忘记一下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重新开个头。我想首先我要着重的说明一个章节,这就是为巴黎圣母院专门辟出的一个章节,它描述了巴黎圣母院,这是理解整个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这一章节,雨果建筑专家式地对圣母院作了描述。我想简略地叙述一下。首先,作家提到圣母院建筑的时间,从查理曼大帝时奠基的第一块石头,直到菲利普·奥古斯皇帝添上的最后一块石头,经过了3百多年。在这3百多年间,圣母院经历了很大的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三点:一是时间的原因,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所有的东西都在陈旧下去,无可阻拦地陈旧下去,还有一些巴黎城市的变化也会使它产生变化,譬如他特别描写了圣母院的前墙。那前墙是非常之宏伟庞大的,其体积是可以把人们吓住的,有一种威慑的力量,而在长达3百来年的时间里,旧城区不断地把街道扩展,抬高,提升了地平线,所以说前楼原有的十一级台阶,慢慢地就拉平了,前墙的宏伟性就不那么显著了。你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门楼前有十一级台阶的话,墙会是多么高大,现在由于旧城区的发展使地平线提高,把台阶弄平了。这是时间的变化,但作者也承认时间在使圣母院损失的同时也给它增添了一些东西,增添了一些苍老的感觉,它的墙壁不那么崭新了,它的建筑有了时间的痕迹,使它变得很有阅历的样子,这是第一个原因,时间的原因使它变化了;第二个原因是政治和宗教的改革,我现在完全撇开欧洲和法国的历史,只看这本书,这本书告诉我,这3百年里发生了很多宗教和政治的改革,改革不断地冲击这座圣母院,包括把它的偶像统统砸烂,关于宗教,我们简单的知道一点,天主教是重视偶像的,基督教则是不要偶像的,当基督教冲击天主教时,自然要砸烂偶像。每一次政变和革命,那些伟大人物的雕塑便被砸毁一通,这是宗教和政治的原因,使它3百年内发生的变化;还有第三种原因则是艺术的原因。文艺复兴以后不断地产生新的艺术,新的流派,这些也逐渐地使其变化,使之变得风格杂糅。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一种情景,首先我们知道它经过3百多年的时间建成,第二,我们知道它经历了三个原因所造成的变化,使它从开始到最后面目全非。   接着作家着重谈了圣母院的风格,其中涉及到很多的艺术知识,我也不细说了。总之圣母院的风格是很不统一的,它不属于一种类型的。   它不属于古代的那种很神秘,很幽暗,很低矮,提醒我们神权和军国主义的那一类建筑;它也不是那种市民气息的,很自由,很大胆,想象力丰富奔放的那种。它是一个多种东西掺杂糅和在一起,一种过渡时期的建筑。比如它的小的拱门尖顶,已经非常接近于哥特艺术,很精致;可它的底柱且是极古典式的,又把人们拉回到6百多年前,它的体积和重量都是非常伟大,非常古典主义的。所以巴黎圣母院是一种岩层,是历史和文化积累起来的沉淀,通过它可了解到许多的东西。   它的圆形的拱门是罗曼层,是最古老的层,接下来它的尖顶是哥特层,再接下来它的柱子是文艺复兴层,它向我们展示出文化的积累和艺术的积累过程。当描写了它所有的变化之后,最后说道:“尽管外面是千变万化,可是它的内心还是古典的。”不管怎么,巴黎圣母院依然保持有永恒的次序和一致。比如说小礼拜堂、大门道、钟楼、尖顶、塑像、彩绘的大玻璃窗、圆花窗、阿拉伯的花纹、齿形的雕塑、柱子、浮雕等等,这一切只是排列不同,外表不同,可它那种严谨的秩序永远不变。所以经历了这么多的摧残或者改革,经过那么多时间的磨炼,它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叶子每年都在落下来,可是树干永远是一个。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我想我们应该把前提都搞清以后再分析它的故事的结构。   说完了圣母院的建筑之后,还有另外一个也是前提性质的章节,这是一个往往被忽略的章节。有一天,国王的御医带来一个奇怪的长老,到巴黎圣母院探访副主教——克罗德神父,他们谈到了许多关于世界的奥秘,像星相之类带神秘色彩的东西,克罗德提出世界发展前景的一个预言,他右手指着一本书,左手指着圣母院,眼光从书本移向圣母院,说:“这个要消灭那个的!”接下来就有整整一节阐述克罗德的理论,这理论是说印刷术终究要消灭教堂与建筑术。他说怎么会有建筑的?当人类有了沉重的记忆,这些记忆像负担一样压在人们肩上,人们很想将它们卸下来,用一个可见的,又最容易做到的东西记录它,那么就是,用一块石头,砸在地上,这便是纪念碑。古代人就是用石头来记录自己的思想,朦朦胧胧的思想,石头就是建筑的第一个字母。然后慢慢就开始有了单词:石头堆叠起来,成了坟墓,墓室,石头堆砌的简单的石棚,记载我们记忆的手法和方式就复杂一点了。再接下来就开始著书了,就是建筑,有了各种各样的建筑,巴黎圣母院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种比较可靠的东西,比草稿可靠,他说一张草稿,一个粗暴的人,一次发火就可将它毁掉,而一个建筑要毁掉它,必须要有一次社会革命。可是建筑还不足够牢靠。不是吗?前面说了那么多关于巴黎圣母院的变化,就说明建筑要抗拒时间和遗忘也是不容易的,也是不断被埋没,然后慢慢变成意义含糊的岩层。那么现在有了一样东西,比建筑还要可靠地记载我们人类的记忆、经验、思想、情感,这就是印刷术。它可把思想广泛地传播,使我们的思想变得像鸟儿一样在飞翔,像空气一样,谁都无法把它灭绝。他觉得印刷术是种神奇的东西,有了它以后我们人类所有的记忆,所有的思想,所有的转瞬即逝的东西,都可留下来了。这是又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地谈到《巴黎圣母院》的故事了。关于这故事,我也想给它作个简单的定义:这是一个神灵的故事。一个神降生于凡间,受尽折磨的故事。这故事中有两个主角,一男一女,卡西莫多和艾思米拉达。这两人我们是很熟悉的了,电影里,歌舞里都出现过他们的形象,尤其是卡西莫多已作为一个专用名词,表示一个人的丑陋。   我想先将这两人作一个简单的描述。卡西莫多第一次出场是在选举“愚人王”的活动中,在一个六角形窗孔,就像苏州园林中镂空的窗,让最丑陋的人露面。许多丑陋得可怕的人,一个接一个亮相,最后出现的一个把所有的丑都盖倒了,就是卡西莫多。这一个人的丑是怎么样的丑呢?他的眼睛被一个大瘤遮住,他的牙齿像城垛一样参差不齐,他的下巴是开叉的,他是驼背,他的腿也是瘸的。总之,他是一个勉强接近于人形的一个人,只能说他勉强接近于人形而更像一种兽,就是这么一种古怪的样子,但他的丑里面有种骇世惊俗的味道,所有的人都会被他吓住,惊住,他有种力量。作者这里有句话:“对于那条希望‘力’也能像‘美’一样能导致和谐的永恒法则来说,他可算是一个特殊例外了。他的这种力量违反了我们古典的关于力的原则,我们认为力也是一种协调,高度的协调产生力,而他是绝对的不协调,而他确实有力感,他是一种力达到极致,或者说协调达到极致后发生的反应,反动。他极其丑陋,惊心动魄的丑陋,是种非凡的形象。他确实丑,可正是因为他的丑,他一点都不落俗套。他的生平也别出一格,1467年(雨果叙述的是15世纪的古老的故事),复活节的第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早弥撒以后,人们在圣母院左厅前廊下,一个雕花木床上发现了这孩子。这木床是专门放弃儿的,谁家有弃儿,就放那儿,会有善心人把它领走,这孩子就在那儿被发现了。这孩子丑陋得惊心动魄,人们都不敢去接近他,是一个年轻的神职人员,年轻的神父克罗德带走了他。克罗德带走他是出于一种私人的原因,用为他的弟弟。   一场大瘟疫之中,他的全家都死了,只剩下他和小弟弟,从此之后,弟弟是唤起他温存情感的唯一的人。所以当他想起他弟弟的时候,他的心会变得很软,他会生出些凡间情感。他是怀着这样的同情心把孩子领养了,把他带去圣母院,使他成为一个敲钟人。这个卡西莫多,从小就是在圣母院的阴湿的石板地上长大的,石板地上的一条爬虫似的。没有人同他说话,他也不会说话。当他第一次敲响钟,就好像他第一次开口说话。而敲钟巨大的声响把他的听觉也夺去了,他又聋又哑。他在圣母院走来走去,觉得每一块石头,每一座雕像都非常亲爱,他有时会对着石头默默地说话,谁都听不见。当人们走进圣母院时会发现,柱子上爬着个野兽样的东西,一看呢,是他,像猴子样的迅速爬走。他像蜥蜴似地附在圣母院的壁上,他和圣母院似是合为一体了。   然而他是很少的能领会,为圣母院吸引的人之一。也正是因为他的存在,使圣母院充斥了一种生气,这种生气是不可言传,不可描述的,虽然人们都惧怕他,人们想到他都觉得恶心,讨厌他,可就因为有了他,整个教堂都活起来了。作者写道:”假如是在埃及(注意这个埃及)人们可能会把他奉为这座寺院的神祗了,但中世纪的人们却以为他是魔鬼,以为他是魔鬼的灵魂。“他似乎是古代沦落到中世纪的一个神。有点像中国的一句俗话”虎落平川不如犬“吧,他是一个沦落的神,生不逢时,若在古代他就是神,可他到了中世纪被大家看作魔鬼。他是这样一个人。   接下来要说艾思米拉达。她的出场有瑰丽的色彩。也是在那个愚人节上。愚人节正在上演诗剧,诗剧作家是个流浪诗人,他的名字叫作甘果瓦,惴惴不安地看着自己的诗剧。这诗剧不断地被打断,被干扰,踉踉跄跄地进行着,最后一次被打断就是广场上传来声音,大家欢呼着“艾思米拉达”,就像唱歌似地唱这几个字。甘果瓦听到这声音感到非常惊奇。甘果瓦是诗人,是语言艺术家,对语言最为敏感。   他听到这几个字,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这几个字就像是有魔力触动了他。他到乞丐的聚集区到处去问,什么叫做“艾思米拉达”?后来经过很戏剧性的情节,他成了“艾思米拉达”的丈夫,新婚之夜,甘果瓦就问她“艾思米拉达”是何意?女孩子回答不知道。他说属于哪种语言呢?艾思米拉达说可能是埃及吧。这里又出现了埃及。我就想提前告诉大家,这个神灵的世界,雨果为它有个写实的命名,叫做“埃及”,“埃及”其实寄托了雨果的美学理想,那就是古典主义。   这两个神灵世界的主人公,他们和埃及,都有着奇异的、冥冥之中的联系。这个女孩来历也不同寻常,身世同样是很不明的,说起来也有段话了。在圣母院周围的克雷沃广场,有个罗兰塔,原是罗兰夫人的产业,因其父在十字军东征时战死,为纪念他,为其父守节,她在罗兰塔边造了个小披屋。小屋有两个窗,对着广场,外面走不进去,窗上有铁栏杆,她就在里面日日夜夜祈祷,从未出过塔,别人施舍她点吃的。就这样,等罗兰夫人去世后,这小披屋也就变成公众的隐修室了,凡是决定守节或守丧的人就到小屋子来日夜祈祷,由善心的人施舍他点吃的、喝的,就在里面度过终身。故事发生时,罗兰塔的小披屋里住着一个女人,外号叫小麻袋,人们知道她原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父亲是个轮船上的提琴手。父亲去世后,母女俩就过着非常贫苦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她沦落为妓女,沦落的过程也是很悲惨的,最早是做贵族的女友,然后做国王骑士的情人, 第三个相好是个仆役,一个国王佣人,按下去是太子的理发师、厨师、流浪歌手、掌灯人,最后就成为一个可以和任何人睡觉的女人。可是有一天这个女人停止了淫乱,因为她生了个非常漂亮的女孩。自从有了这个女儿,这个叫小麻袋的女人开始改邪归正,向往着美好的生活。正当新生就要开始的时候,她的女儿被一群流浪的埃及女人偷走了,换给她一个破麻袋,麻袋里装的是丑陋的卡西莫多。就这样,她的女儿到了埃及人手里,从此不知去了哪里,这个女人从此成了隐修女,她日夜在小房子里祈祷,哭嚎,咒骂。我们在故事就要结束时才会知道艾思米拉达就是她的女儿。在埃及人手中,她的女儿成为一个流浪的艺人,与卡西莫多的惊人的丑正相反,她惊人的美。她的美是有魔力的,我们很难分析她的美,眼睛如何,轮廓如何,身材又如何,她就是美,她的美已达到一种抽象的程度。她便有了种力量,这种力量可说是魔鬼,也可说是天使,她的美是有颠覆力的。她还会一些幻术,她身边有个叫加力的小山羊。两只角和四个蹄子是金色的,会变很多戏法,会认字,数数,是个有魔术的小山羊。她就是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出神灵的戏剧就是由卡西莫多和艾思米拉达来演出的。   我还要再提到一个人,就是克罗德。他是个贵族,他的家庭有宗教背景,是从一个修士那里继承了封地和房产。他从小就被父母送到神学院去,为成为一个神职人员而接受培养和训练,他学习拉丁文,学习种种科学并且修行。 他是在弥撒书和辞典中长大的孩子,非常规矩,有礼貌,很智慧,他读过很多书,对这世界充满了理念的好奇心,16岁时他已在神学、经学和教育学三个方面得到良好的成绩。 他一直生活在科学之中,生活在一个非常抽象的世界里,直到有一天他父母去世,留下他的小弟弟。他把小弟弟抱在怀里,心里才开始有了些人间的情感。他所有的人间情感都是这个小弟弟给他的,有了点爱,有了点温情,有了点悲伤,这些具体的感知,都是从小弟弟那儿得到的。   除此之外,他完全是一个教条主义者,非常教条,他对世界的认识都是通过书本的。在抚养弟弟的时候他体会到了非常甜蜜的感情,在这种感情的影响下,他收留了卡西莫多。他和卡西莫多之间有着很特殊的同情,他们两人用手势说话,别人看不懂,这种手语只有他们两人懂。他是一个很阴沉的神父,他居高临下,自觉得是掌握人们灵魂的人。可是,他却受到了两个挫折,这两个挫折对于他可说是有点颠覆作用的。 第一个挫折是弟弟的不争气。 弟弟叫若望,是个小流氓,街头青年所有的恶习他都有,他对神没有一点点信仰,一点点尊敬,不爱学习和读书,却爱喝酒和捣蛋,花钱如流水,使哥哥极其失望。实际上克罗德收养卡西莫多,还有个心愿,那就是万一若望长大犯下罪,总有些善行可以赎罪。 第二个挫折,是当他在科学的领域里挖掘到深处的时候,他发现走到了尽头,他对这世界的认识犹如穷途末路,已到了最最顶端。 你们知道这世界其实是不能深究的,我们追究过深的话,我们便再想不下去,再想下去就堕入虚空了,堕入虚无主义,实际上克罗德已经到了虚无主义的边缘。他觉得这世界随了他的深究反而越来越神秘,像进入黑洞一样。他好像是不断地开门,开门,终于开到最后一扇门,这却不是门了,而是一个坚硬的核子。那怎么办?他怎么去敲开它呢?他都已经碰到这个核子了。这时候,他就变成一个神秘主义者了。 他把敲开这核子的希望寄托在炼金术上,别的武器他都使用过了,什么星术,医学,科学,他只剩一样东西,他觉得这才是世界万物的钥匙,就是炼金术。 他为了找到炼金术,使尽了办法,他去挖掘很多年前一个炼金大师的房子,炼金大师留下个小房子,被历代炼金家翻成废墟。他也挖地三尺地去翻,好像能在里面挖到炼金的秘方或是什么灵药。他还经常凝望圣母院的大门廊,大门廊里面有历代帝王、君主的偶像,他默默地看着,觉得这里面也是有秘密的。   于是他在钟塔的旁边给自己造了座小房子,在里面进行他 神秘的研究 。   其实, 克罗德和卡西莫多 是唯有的两个人, 真正懂得巴黎圣母院 的。   卡西莫多与圣母院的深刻关系是建立在他对它美的感受上, 他的心灵被它的美所吸引 。而克罗德被巴黎圣母院吸引,是他认为巴黎圣母院是有含义的。我为什么特意解释这个人物?因为 克罗德是所有俗人中最接近这个神灵世界的人 ,其他的凡俗人物,对这个神灵世界都是无知无觉的。而他已经接近了,用他的理念接近了,最后他也被它所毁灭。他是一个真正的有智慧意的人,真正的哲人,只有真正的哲人才会受到神灵的影响,别人不会,神灵和他们咫尺天涯。 克罗德被艾思米拉达吸引,背叛了他所献身的神学,他贡献一生的信仰,最后他被卡西莫多从钟塔上推下来。 所以说艾思米拉达是在灵魂上毁了他,卡西莫多则在肉体上毁了他。当他从钟楼上坠下去,他最后的一句话是:“啊, 都是我爱过的人呀 !”这两人是他真正爱过的人,别的人根本谈不上他的爱。   那么我们基本上把重要人物都解释清楚了,接下来我想把这故事的线索理下来。这故事我想大家是非常熟悉了。它发生在15世纪下半叶一个愚人节上,愚人节通常举行3个活动:看篝火,看圣迹剧,看五月树。在这个愚人节上,大家都热衷于看圣迹剧,一出诗剧,为什么?因为今年诗剧在司法宫中演出。在愚人节两天之前,法兰西一个属国,叫弗朗德里,实际上它是个经济发达的新兴城市,这属国来了48个属臣,大使,到法兰西搞活动,然后他们也要来参加愚人节,看圣迹剧,参加选举愚人王。这是故事非常有意思的开头,很像今天美国音乐剧,很热闹。市民们早早地来到司法宫等待,可红衣主教和我们的使臣们始终不到,大家只能等待。诗人甘果瓦也只能很焦急地等待,他穷得身无分文,可非常非常喜欢诗,他的诗剧要在今天演出。   因为久等不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学生和校长打闹,又和老板打闹,它表现出一个非常蓬勃的市民社会,非常有生命力。后来红衣主教到了,使臣们到了,戏也演到一半了,开始选愚人王了,最后选出来的是卡西莫多。这结果使大家兴奋百倍,这简直是今年愚人节上一个最好的成绩,一个最好的愚人王。接下来艾思米拉达出场了。故事一开始就是这样子,两个主要人物都出场了,虽然说还没有照面。在当天的晚上,广场上非常热闹,艾思米拉达在广场上跳舞,带着小山羊演出,卡西莫多则在参加愚人王的游行,披着金色外衣,带着王冠,拄着金杖。然后克罗德出场了。当克罗德神父看到艾思米拉达在教小山羊表演的时候,他感到非常恐怖,感到自己的灵魂受到威胁,他一下子跳出来,说:“这里头有妖法。”艾思米拉达很害怕,只得草草收场。克罗德接着就遇见了游行队伍,非常恼火,他一把将卡西莫多从游行队伍里拖出来,把金杖折断,衣服撕破,皇冠踩在地下。卡西莫多对他非常顺从,乖乖地跟他回圣母院去了。这天晚上的事还没完,深夜里又发生事故了,什么事?艾思米拉达一个人在巷子里走在回家路上时,忽然被两个人抓住了,后来我们知道这就是克罗德和卡西莫多。当她呼救时,有一个人赶到教了她,这人名叫弗比斯。他是王室弓箭队队长,是个贵族,长得非常英俊潇洒,是那种特别招女人喜欢的男孩,他把艾思米拉达救了下来,把卡西莫多绑了起来,这时候克罗德已经躲开了。就在弗比斯把艾思米拉达扶到马上的一瞬间,她爱上了他。这是一个多事的夜晚,诗人甘果瓦身无分文,穷愁潦倒,狼狈得不得了,最后走进了圣迹区的乞丐王国,乞丐要把他绞死,纹死前说如果有谁能要你做丈夫,我们就赦免你。但是谁都不要他,直到最后的时刻,艾思米拉达来了,为了救他而要了他。接下来的第二天是执行审判的日子,法官们要审判卡西莫多。他主要有三条罪状,一是夜间引起骚扰,第二殴打一个女人,第三反抗国王的近卫弓箭手,因此而判刑。刑法是绑在广场的刑台上鞭打,然后示众一小时,鞭打和示众的过程中,艾思米拉达给他喝水,这可说是他们两人的邂逅。   这时克罗德则满怀着他的嫉妒, 他很奇怪,他一看到这个姑娘就被她迷住了,他的灵魂马上受到了威胁,他感到自己非常危险,可他无法制止自己 。这里有一个很深刻的意味,他这一个教条的人,对世界所有的认识完全来自书本,都是理念,理性。而这个姑娘以活生生的美将他所有的教条,理念都推翻了。所以艾思米拉达的美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单纯的漂亮,她是有含义的美,这美中含有古典主义的理想,这理想就是世界的最和谐,最崇高的面目,她的美就是有那样一种含义的。克罗德一看到她,就觉得自己所有的哲学,他的一生都受到颠覆的危险,他从此后就变成了个连他自已都不认识的妖魔,死死地跟着艾思米拉达,她走到哪他跟到哪,同时在心中生出强烈的嫉妒心。他先是嫉妒甘果瓦。因为他发现这女孩子在广场上卖艺,跳舞时,出现了个帮手,就是甘果瓦。甘果瓦对克罗德非常尊敬,作为老师一样对待,他告诉他我和她虽是名誉上的夫妻,其实根本不是,我们隔着房间睡觉,姑娘很厉害,根本不让我近身,我一走近她,她就拿出匕首来杀我,她其实心里在爱另一个人,她老是念叨着另一个人的名字。   克罗德问是什么,他说是弗比斯,这名字一下子刻进克罗德脑子里,从此成了他的仇敌。他在一个偶然机会里看到了弗比斯,然后就开始跟踪他,正好听到弗比斯和他弟弟若望在聊天,聊的正是艾思米拉达,以非常轻佻的语气说要勾引她,百发百中,叫她怎样她就怎样。这语气使克罗德非常痛苦,因为 克罗德是知道艾思米拉达的重要性,神明性的,他知道她是怎样一种神 。他觉得弗比斯庸俗,轻佻的态度亵渎了她,他很恼火。他不愿意相信弗比斯能得到艾思米拉达。他忍不住抓住弗比斯,要弗比斯证明他不是撒谎。弗比斯一方面是轻佻,本性难移,一方面也是向克罗德炫耀,就把艾思米拉达勾引到一个鬼鬼祟祟的小房间里去约会,而让克罗德躲在暗处,这就是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情节。当他们两人正要亲热时,克罗德却从暗处出来一刀刺伤了弗比棋,然后逃之夭夭,而使艾思米拉达犯了罪。对她的审判是很残酷的,逼着她承认她是个女巫,用刑法逼她自供,承认了之后就将她关到死牢里去。在死牢里, 克罗德去访问了艾思米拉达,他表白了他的爱情,他的爱情是种很古怪的东西,使艾思米拉达感到非带恐惧,她说我比怕死还怕你 。所以不能接受他帮她逃脱的计划,因为条件就是她得跟着他,艾思米拉达不能接受。接下来就到了法场,正当上绞架的时候,卡西莫多从圣母院冲出来,冲上绞刑架,抱起艾思米拉达,奔进了圣母院。圣母院是个圣地,凡是有罪的人一进去,便成了圣人,所有的人都不能侵犯她。把她抱进去的场面非常壮观,非常戏剧性的一个场面。   圣母院历代有一个小房子,供犯人和罪人居住的,其实也是种监禁,与世隔绝,你不能跨出圣母院一步,跨出一步便是罪人,便要受惩罚,上纹架,艾思米拉达就躲在这小房子里。卡西莫多给她送水,送吃的,送花,非常爱她,呵护她。可是艾思米拉达非常怕他。 这两个神物,神明的主人公,就在这时真正相遇了 。前面所有的故事其实就为了这一天,卡西莫多把艾思米拉达劫到圣母院里,两人相对独处的时刻。所以我们绝不能用凡人的爱情关系去套用他们,不能把这看成是程式化的三角爱情故事,艾思米拉达爱弗比斯,卡西莫多爱艾思米拉达的俗套。他们两人的关系是非常神奇的,他们是神人,他们不可能有凡人间的亲密关系,他们不可能像俗人一样地去相爱同居。但他们这两个神人,终于共同住在了巴黎圣母院。就像雨果所描写的圣母院:“尽管外面是千变万化,可是它的内心还是古典的。”他们 两人就是圣母院古典的心 。这种关系已被电影描绘成了非常伤感,甜蜜蜜的一幕,而我对这种情调是很反感的,我觉得那根本是以通俗小说的观点去解释它。当卡西莫多把艾思米拉达关在小房子里时,克罗德却看明白了一切别人不明白的东西。只有克罗德能看懂,看懂这两个圣物之间的关系,这不是能用爱来解释的。他理解。同情这种关系,所以到最后谁都不会料到 克罗德竟然对卡西莫多产生了强烈的妒嫉,这种妒嫉也是超凡的,骇世惊俗的 。这时候,他心里很矛盾,他既要把艾思米拉达从绞刑架上解放出来,又要把她从圣母院里解放出来,因为在圣母院里就意味着她属于卡西莫多。他终于想了个办法,他想这世间所有的人都把艾思米拉达忘了,只有那群乞丐没忘,乞丐王国一直在想法营救她,他们都很喜欢艾思米拉达,艾思米拉达是他们流浪在巴黎唯一的好朋友,所以他要利用乞丐的力量。他去找甘果瓦,他知道甘果瓦在乞丐中已经有了一定位置了,他通过甘果瓦设了一计,让乞丐们去把艾思米拉达抢出来。这个计划开始实行,但实行过程中犯下一系列失误,完全变成一场动乱,最后惊动了国王下令镇压,镇压的结果是把艾思米拉达重新抓住 送上了绞架。最后的情形大家都清楚,艾思米拉达被纹死,丢在一个地牢,卡西莫多摸到了地牢。很多年以后发现在艾思米拉达的尸骨旁边,还有一具紧紧地搂抱着她的尸骨,是卡西莫多的尸骨,当门一开,风进来后,他们就化成了灰尘。   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现在,我要 分析《巴黎圣母院》的心灵世界的结构 。我把这个世界划为三界: 第一界,是腐朽的一界,是衰亡的一界,那就是权力的社会。 这一界由王室,司法界,总督,神职人员这些人物来组成的,在这一界里有一个“精英”人物,就是克罗德。里面有几个场面是可以说明其荒唐与腐朽的。当愚人节第二天,司法界开始审判卡西莫多,便出现了非常滑稽的场面。法官也是个聋子。一个聋子审判另一个聋子,这个效果是很奇妙的。他问卡西莫多叫什么名字,他听不懂,东看西看,第二个问题你是什么职业,卡西莫多也是无所适从,第三个问题你今年多大岁数,还是没有回答。他正在恼火,总督来了,他想你那么难审,我来审审看,他问你知道你犯了什么罪吗?卡西莫多以为在问他的名字,就说我叫卡西莫多。总督很火,说你这个混蛋怎么这样无视法庭,卡西莫多以为问他职业,说我是个敲钟人。他愤怒极了,破口大骂,卡西莫多又回答我今年20岁。整个场景就是这样荒诞。   这一界在我们现实世界来说,是个主宰性的社会,它井然有序,规定着人类的纪律和道理,但这些秩序遇到了卡西莫多,全乱了套。还有一幕也很奇妙。乞丐们开始攻打巴黎圣母院了,路易十一世国王正好在附近,巴士底狱里,正在讨论王室的财政问题。这一年财政非常紧张,从国王的装束就能看出王室的经济状况不佳,他衣服上毛领子的毛都掉光了,羊毛袜也是旧的,腿很瘦,而且非常愤怒。在他旁边除了他的内官还站着两个商人,希望两个商人能“赞助”王室一点钱。   当那边在轰轰烈烈攻打巴黎圣母院时,巴黎的这边就是这么个情景,汇报开销,商量如何节减开销。国王所以到巴士底狱来,就是要节减司法上的开销。他发现司法上用钱非常厉害,他觉得法官有贪污嫌疑,这么多人要杀就杀,干么关那儿,关那儿费钱。正在这时,那边发生了暴乱,抓来两个俘虏,有人就进谗言,说暴民们暴动是反对法官,国王一听就非常兴奋,说哎呀呀终于有人反对法官了,法官有很多钱、领地、房屋,而王室穷成这样子。这时他的身体感到不舒服,御医马上给他看病,御医一搭脉就开始提要求了,说现在有一个财政部的位置,只要给我的侄儿,我一定给你好好看病,我的房子盖到一半还差屋顶,你只要给我盖好,我就给你好好看病,否则你就不可救药了。   皇帝为了保命,就拼命点头答应他的要求。可是他的理发师却不答应了,他的理发师,实际上是个太监,他虽然是个理发师,但是已经参政了,他想什么好处都给御医拿到了,很是气愤。他说国王啊,那边的暴动不是针对法官,是针对你的呀。国王一听就坚决要把那女巫抓起来,艾思米拉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捕的。司法界和王室在我们面前就是这样一个形象,是一个很荒唐,很游戏,很无聊的画面,但就是它主宰着人们的生死存亡。那么我为什么说克罗德是这一界的精英人物呢?我刚才说过他是个很智慧的人物,他已把神学,经学,政治学,教育学都研究到非常透彻的地步。我前面提到印刷术的时候,曾经说到图王的御医带来了一个奇怪的长老看望克罗德,他和克罗德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克罗德即提出了印刷术的问题。长老走之前留下一句话,说哪一天某某人要招见你,那就是圣马尔丹修道院院长。   克罗德一听就明白了,圣马尔丹修道院院长是一个和国王很贴近的人,国王很多决策都要通过他,从此之后,克罗德就成了国王智囊团里的人物。他是国家机器运转在一个很高层次上面所产生的一个人物,这架机器无疑是成熟的,它已经有那么细的体制分工,它的腐朽其实就是在它的成熟之上发生的。克罗德的智勇无疑是标志着这一界的成熟程度。这一界的衰亡最致命的不在于刚才所描述的王室,法官,总督等等那些荒唐的东面,而在于克罗德的坠落虚无,如不是他的坠落虚无,这一界还有生命,还可以维持,但现在,立足之地动摇了,它的精英人物受到了诱惑。   然后是 第二界,用比较现实的语言,这是个新生市民集团 ,这本小说中最主要的场面都是由它构成的,集体歌舞都是由他们来演出的。   他们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人物众多,朝气蓬勃。这一界的代表人物是甘果瓦,诗人。这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对生命充满了热爱,最有理由死的是他,他在这本书里经历了3次死亡的机会,可他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第一次他是落到了乞丐王国的手里,简直绝望得不得了,指望哪个女人能来救他,最后是艾思米拉达救了他。他活下来了,可是身无分文,衣服都被撕烂了,他依然觉得非常幸福,这是他第一次将死而没死。第二次是艾思米拉达被卡西莫多看管在巴黎圣母院,克罗德希望有人帮他把艾思米拉达救出来,离开卡西莫多,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甘果瓦。他请甘果瓦帮忙,他说你身上这套小丑的衣服非常好,你能不能进我的圣母院,把你这身衣服换给艾思米拉达穿,让艾思米拉达穿了你的衣服逃出来。甘果瓦说那么我穿了艾思米拉达的衣服,他们抓到我,他们会把我怎么办?克罗德说那就随他们去吧,也许他们就把你处死了。甘果瓦说我不能死,我怎么也不能死。克罗德说有什么不能死,你死就死了吧,你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贫困交加,穷愁潦倒的。甘果瓦说哎呀你都不知道我活着多么有意思,当我睁开眼睛我看到天,看到太阳,看到云,听到鸟儿在歌唱,这有多好,最重要的是,支持我活下去的是,我每天每时每刻都和我这样一个伟大的天才在一起,这简直大好了。他怎么都不肯死,只好让他活下去,再换一个计划。甘果瓦想出个办法,就是发动乞丐王国的人起义造反,他给克罗德提了这么个建议。在暴动当中,他本不是个善于行政的人,一下子就被王室的近卫军抓住,送到巴士底狱,国王面前。国王是一定要他死,你参加暴动了嘛,这就是第三次生死关头。他一下子扑倒在国正面前,吻他的脚,苦苦哀求,说了很多很卑微的歌功颂德的话,说我总是在歌颂你,你现在却要我死,你杀了我不要紧,可是你杀死了一个天才。国王听不懂他的话,只觉得他是个吵人精,就说算了,让他走,真是吵死了。他一听到让他走,高兴得一下子就昏过去了。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很快乐很快乐,他也在研究这个世界,他的方法与克罗德不同,克罗德是从书本上获得,他是从生活中学习。他和艾思米拉达,卡西莫多看世界也不同,那两个是神性的本能,他是从人性出发。他是个非常感性的人,且非常现实主义。 他认为自已对世界的研究、对美的崇拜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他是从女人身上发现美,然后到禽兽身上发现美,最后在石头身上发现美。 女人指的是艾思米拉达,他迷她是迷得不得了,艾思米拉达救了他,让他做她的丈夫,并且瓦罐摔掉下来摔成四瓣,规定他们必须要做4年夫妻,他幸福极了,他觉得他和这么美的女人在一起,他可以领悟到世界的美,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太好的课堂。想不到艾思米拉达根本不让他靠近,他就只好退一步了,算了,我就从禽兽身上研究美吧,禽兽是谁?是那小山羊佳里,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他抱着小山羊,非常亲热,自从他跟了艾思米拉达之后,就由他来负责照顾小山羊了,他和小山羊在一起就像兄弟俩一样,所以他说我在禽兽身上发觉美。再接下来,艾思米拉达和小山羊进了巴黎圣母院,不能出来,他便开始研究教堂了,这就是从石头身上发现美的阶段。就是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者,敢于直面现实,适应变故,他和克罗德完全不一样,克罗德是务虚的,而他是务实的。即便是诗,对于他也是非常实在,他觉得诗里每一样东西都是实实在在有的,他觉得它们都是真实的存在。他使我想到美国现代诗人惠特曼。这一界里又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弗比斯,他的身份是贵族,应属于刚才所说的第一界的人物,他是国王的近卫队队长,很显赫的人物,他已说好一门亲事,是近卫队前队长的女儿,贵族之间的世袭联姻,可他心里对这门亲事,这位娇滴滴的小姐一点兴趣都没有,而是被艾思米拉达所吸引。因为无知浅薄,也因为胆大妄为,他把艾思米拉达看作是一个漂亮,性感的普通姑娘,他实际上是个大俗人,有着一颗平民的粗野的心。他有许多俗世的属于市民阶级的爱好,他喜欢女人,喜欢喝酒,喜欢撒谎,自私胆小,碰到事情他是往后缩的,不会往前进的,出了大事,便束手无措,听天由命,让他结婚他也只能去结婚,小说说到他的婚姻时用了这么一句话,“这是一个悲剧性结局”。他只能去和他的贵族小组结婚,可他确实在他的生命过程中散发出一种很蓬勃的市民社会的朝气,这叛逆的面目,是鬼鬼祟祟的,但确也露了几下头。还有一个人物就是若望,克罗德的小弟弟。他和克罗德是完全不同两类人,他就是我们所说的街头青年小流氓,无视于一切权威,一切宗教,一切道德,像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胡来胡闹,可他享受生命。他对生命享受到什么程度?享受到可以轻易把它抛开,决不受累于它。当他去死时,他是很快乐的。   他也参加了那场暴动,盲目地,也不知是为什么,他甚至于对艾思米拉达毫无印象,对巴黎圣母院也没什么好感,人们暴动,他也跟在里面凑热闹。在暴动中被卡西莫多倒提着双脚,把他的衣服一件件剥掉,最后剥成一个裸着的他从上面扔下来,扔下来这一瞬间他还非常快乐地唱着流行歌曲。这一界里有许多奇妙的人,像那个袜店的老板,他是愚人节上红衣主教的使臣之一,当别人介绍他时,为给红衣主教留一点面子,说他是书记官的秘书,但他自己出来否定说我根本就是一个袜店的老板,袜店有什么不好?他就是这种态度。还有就是乞丐王国,这王国是非常粗野,不讲道理,野蛮,肮脏,也有犯罪,可它自由自在。他们展现于我们的场面,都是载歌载舞,像歌舞剧那么欢快。   这是一个世俗的社会,新鲜而有力量的一界。    第三界就显神界,它的现实名称叫做爱情 。这个神灵世界我们前边已说过很多了,他们两人的结合是那样的一种:在现实之中完全不能实现,在现实中艾思米拉达不能看卡西莫多,她不能看,她害怕他,她看一眼就扫兴,可卡西莫多是这么爱她,为她可以背叛一切,背叛他的恩人,他的巴黎圣母院。在现实中这两个神灵是永远不能得到结合,只有在灵界里才能结合。当他们终于在灵界中结合,这扇灵界的门一旦被我们俗人打开,世俗的风吹进去,他们马上就化为灰烬。尽管他们为尘世所排斥,但事实上他们又是这尘世的一道灵光,一种升华。   这一个灵界和克罗德的世界有着相似的表面:都有虚无的特征,但虚无的内容是不同的。克罗德的虚无是走到这世界的边缘上一脚踏空了,一种落下去的虚无。而灵界的虚无是越凡脱俗,往上升腾的。   我们可以讲他们都是虚无,但虚无有各种各样的出发和归宿。克罗德所属的那个最腐朽的界却与具有超凡力量的界有着这样一种关系。这腐朽的界似乎是烂作泥土,化为世俗的一界,再由世俗的一界培育出两个异种,升上灵界。这最低级的一界与最高级的一界似有着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关。因其关系,才呈现出一种表面的接近。因其接近,克罗德就极被这两个神人吸引。而俗世里的人被这两人的吸引却是盲目的,或者说是出于本能的,因他俩就像他们的一双儿女。被艾思米拉达吸引是由于她的美,被卡西莫多吸引是畏惧他,这也是种吸引,证明他打动了你,否则你便无动于衷。反正他们两人不会使一切人处之泰然,所有的人都会对他们生出强烈反应。而克罗德是真正理解他们的,他用思想和智慧理解他们,最终克罗德是死在他们俩手里,他对自己悲剧的命运也是有预知的。   回过头去,看那描写巴黎圣母院的独立一章,作家那么满怀热情地,把它一层一层往上描绘,为什么巴黎圣母院这么重要?它是神的一座房子,他们这些神是住在这房子里的,它其实是这个神灵世界的外壳。当我们走到巴黎圣母院最上面,接下来一章就是“巴黎鸟瞰”。雨果非常仔细地告诉我们巴黎的过去和今天,最后一段他是这么写的:“ 白天是巴黎在说话,夜晚是巴黎在叹息 ,巴黎的歌唱是什么?就是圣母院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是谁把钟敲响的呢?是卡西莫多,雨果描绘这钟声是非常伟大和美丽的,他使你的肉体沉静下去,使你的灵魂上升,上升。这就是神对我们尘世的爱和关顾。   然后我说一下我为什么这么强调关于印刷术的一章。印刷术是雨果将这个虚无的神灵世界化为真实存在的工具和武器。当地牢的门一开,尘世的风吹进去,艾思米拉达和卡西莫多就化为灰烬,可是有一样东西能把他们挽留住,就是印刷术,就是雨果他自己的工作,他用小说把他们挽留住,使之证明这个神界的确实存在,也向我们证明了小说究竟是在做什么。   就是这么个世界。我觉得《巴黎圣母院》应该好好读一下,它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左拉是一个很好的作家,巴尔扎克也是个伟大的作家,他们向我们描绘现实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世界是怎么会变成这么罪恶,这么丑陋的。左拉的剖析尤其细致,看过《小酒馆》的人,都会记得这些穷苦的人是怎么自甘堕落,尤其写那个女人到后来怎么样沉浸在吃东西里面。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堕落,是因为我们人堕落,它才堕落。左拉、巴尔扎克把这世界的皮都剥开来了,一层一层地暴露出这世界的真相。可雨果不这样,他告诉我们这 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灵光照耀的世界,这是个永恒的世界。在那三界之中,第一界是个腐朽的界;第二界,全世的界,是很兴盛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现实的界;第三界,神灵的世界,它是永恒的。雨果向我们描绘的,就是这个永恒的神界,或叫灵光的界。 和前两堂课讲的张炜,张承志的小说相比,雨果所描画的心灵世界显然要比《心灵史》和《九月寓言》都更要复杂和丰富,他们那个心灵世界比较简单,而《巴黎圣母院》的则是复杂得多,他所使用的现实世界的材料,也要比他们丰富复杂得多。在张承志的小说里用了一个教史材料,在张炜的小说里用了当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一些零星材料。雨果的材料相当庞大,他几乎是用了法国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宗教革命,来作材料,不是一砖一瓦,而是大块大块的巨石,所筑成的宫殿便要宏伟得多了。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1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行漫记:巴黎圣母院的弥撒(8)
热度 8 lixuekuan 2017-2-28 10:48
在巴黎,上午在卢浮宫受到了暴恐的惊吓,下午就去巴黎圣母院安静一下吧。 没有想到那天正好是周五,巴黎圣母院下午3点有弥撒仪式。 天主教的弥撒仪式非常庄严,由于不懂法语,也不懂天主教,也就看看热闹。 但管风琴响起加上童声合唱圣曲的悠扬,再浮躁的人也会安静下来。 希望结合照片您和我一起来欣赏弥撒仪式。 如果您对天主教了解也请您解释一下我的困惑。 1、手机全景模式拍的教堂内部 2、等待3点的仪式 3、人慢慢多起来 4、中老年妇女比例大 5、有很多修女 6、教堂旁边的小弥撒的地方 7、人越来越多 8、点一根蜡烛捐2欧元 9、唱圣歌的小学生 10、三点整,主教要出来了。最前面是一个率香薰的,技术很好。 11、不知道这些人手里的东西代表什么。 12、表情都很庄严 13、穿红衣服的在中间 14、这两位全身红衣服的应该的红衣主教吧 15,各就各位 16、香薰放在主席台上 17、开始弥撒,法语,一点不懂。 18、发圣餐?有几位中国游客排队去吃,修女没有给。 20、开始就修女发,后来主席台上也下来发,发的什么东西? 21、一个人的忏悔 22、主席台侧面有很多修女。 23、也有人在玩手机。 由于不让开闪光灯,照片不是很清晰。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5667 次阅读|14 个评论
法兰西记事(4)---巴黎圣母院
xuxfyuwp 2014-4-29 16:26
到达巴黎后从机场乘车去宾馆,随意问了司机一句到市区要多远,没想到引起司机一堆话。他说我问的话没法回答,市区很大,要知道具体去哪才能有答案。并进一步解释说,巴黎的中心是巴黎圣母院广场,以此为中心有20个街区,构成小巴黎。小巴黎不大,约105平方公里,人口也就200多万。大巴黎就大了,包括周围多个省,有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要超千万。 说到巴黎圣母院,已成为很著名的旅游景点,我总以为其出名是与雨果的同名小说有关。问起当地人,他们说可能有关系,但不仅是如此。另一个让巴黎圣母院出名的原因是这里曾是拿破仑称帝加冕的地方,看来也有点官本位的味道。 由此分析,就不难解释另一处法国的著名教堂---兰斯大教堂了,其在法国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巴黎圣母院。兰斯教堂位于巴黎东北方向的兰斯市,是法国第一位国王Clovis克洛维接受洗礼的地方,从1027 年开始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这里一直是每个法国国王举行加冕仪式的地方。 说起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有一件事多少令人费解。这要从《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那幅著名的油画说起。这幅画目前收藏在巴黎卢浮宫里,画家达维特通过这幅杰作忠实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拿破仑加冕仪式。拿破仑一方面为了获取其“称帝的合法性”而请来罗马教皇参加加冕仪式,但在加冕时却又不按常规,让教皇为他加冕,而是手举皇冠自己戴上,还为皇后约瑟芬也戴上小皇冠。 拿破仑需要教皇在场认证,却又傲慢地藐视教皇,到底是为自己加分还是失分呢?画家的作品倒是没有选择其中最敏感的情节,为了避免使教皇难堪,仅选择了皇帝为皇后加冕的场景,但从皇帝在画中的中心地位,及站在皇帝身后的教皇配角位置,依然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发生的历史瞬间。 小巴黎有20个街区,每个街区有一个教堂,巴黎圣母院原本是属于一区的教堂。后来因为巴黎圣母院逐渐成为了众多游客前往的旅游景点,便又增加了一个教堂,所以现在小巴黎有了21个教堂。 以前去巴黎圣母院时,对那里的鸽子留有较深的印象,多且不怕人。这次再去,又有个新的体验,那里的麻雀也与人相处得很和谐。见到教堂旁边的地上和小树上聚集着一些麻雀,我便拿了一块小面包晃了晃,那些麻雀似乎很精灵,忽地一下都飞了过来,围着我抢啄面包,如入无人之境,或许是认为我可以信赖,也可能是不把我放在眼里,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缺少受人伤害的经历,所以丝毫没有警惕性。 巴黎圣母院 兰斯大教堂 (原文写于2011-12-25 08:50:11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2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证:这三张“最让中国人丢脸”的照片是否真实?
热度 3 wangxh 2012-9-21 16:13
求证:这三张“最让中国人丢脸”的照片是否真实?
网上流传着“最让中国人丢脸的三张照片”,已经很久了。 自从“人家地震,我们抢盐”现象出现后,俺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中国人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怎么的? 这几天,日本政府的“购岛闹剧”引起的某些中国人打砸抢“爱国”,又使俺思考这类问题。所以想起了这几张照片,不知真假,求证一下。 为什么俺认为这类事情与教育有关,或者说教育根本脱不了干系呢?有一年本科生毕业离校期间,偶遇保卫处长嘟哝着“有一个垃圾桶踹憋了......”。我问“怎么晚上还过来?”答曰“要好好看着这帮学生,如果不好好看着,教学楼都能给你点上”! (详见: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745do=blogid=340846 ) 图片来自网络
4075 次阅读|6 个评论
当圣诞夜遇上“十五的月亮”(巴黎圣母院的圣诞月夜之美)
热度 1 flowerofmay 2011-12-24 19:06
当圣诞夜遇上“十五的月亮”(巴黎圣母院的圣诞月夜之美)
当圣诞夜遇上“十五的月亮” (原题:巴黎圣母院的圣诞月夜之美) 黄宁燕 圣诞夜出门,尽管巴黎的街面上依然像往年一样冷清,然而远处的夜空却挂着一轮明月,圆得像中秋似的,月光洒在清冷的城市上空,倒给这个夜晚增加了一层温馨。 路上我自言自语说,莫非今天刚好是 “ 十五 ” ?打开手机上的日历一看,——果然不差, 2007 年 12 月 24 日 正是农历十一月十五。 我们从朋友家吃了圣诞夜饭出来时都快午夜了,赶到我的法国老师推荐的有好听音乐的 Saint Eustace 教堂,却没想到它早早就结束关门了,并没有我期待的午夜弥撒。我们随即去往那不远处 “大名鼎鼎”的巴黎圣母院。因为年初就要回国了,因此这将是离去前最后一次在巴黎领略天主教徒们如何在教堂度过这个最盛大的宗教节日。 在离圣母院不远处停了一些警察的执勤车,看来这里依然是 “ 整个法国 ” 在圣诞夜 “ 人气最旺 ” 的地方——因为其他地方几乎都是空空荡荡的——就像中国的除夕夜。 圣洁的圣诞午夜弥撒 有些人往我们的方向走来。我想坏了,白来了,可能连这里的午夜弥撒都已经结束了,因为此时已经午夜 12 点半。然而走到教堂前的广场,却发现在广场花坛的两侧还排着两条长长的队伍,每隔 10 分钟左右两边栏杆打开,轮流放一批人进入教堂。真是有进有出,可见今天的人确实格外多,必须严格控制教堂内的人数才能维持秩序。 天气很冷,我的脚已经开始感到冰凉,所以根本没有耐心排队进教堂,于是开始拍照片,因为不想白白地走掉。然而,拍照过程中,我们身旁的那条队伍动了,我们就顺势随着人流进入了教堂,栏杆又刚好在我们身后的几个人后面挡死了。 —— 好幸运! 今年巴黎圣母院有很多改进,在两边的柱廊处处设置了很多屏幕,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弥撒的进程。教堂里人确实很多,人们摩肩接踵。还好,我们赶上了午夜弥撒最后 20 分钟左右的程序。 来教堂我最喜欢的就是听圣歌。身著兰袍的合唱团位于圣母院弥撒台的后方,他们都是青少年,唱的圣歌很好听,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身边那些真正信教人的吟唱。我之所以称他们“真正信教”,是因为眼神,这些人往往眼望耶稣受难像,饱含深情,声音格外美丽,从精神上让人感到与其他人不同。 有一个程序我也很喜欢,那就是让每个人拥抱和亲吻周围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这样做就是要倡导们对所有人都要友爱,不管你是否认识,这也许就是西方的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 最后一个程序是闻“圣香”,“尝”“圣体”。“圣香”是主管教士拿着点着的“香钵”围着教堂转一圈,让“香烟”弥漫整个教堂,我想也许代表着让耶稣的思想包围着普通人;“圣体”实际上是一种小薄饼,教士们手中拿着坛钵,走到人群当中,信教的人排队走上前,双手接过一片小小的薄饼,放入口中,那就代表耶稣的身体。有时教士让人张开嘴,直接把“耶稣的身体”放入人的口中,这个过程还挺有意思的。 我们被教堂的仪式活动和宗教气氛深深感染。最后唱诗班都离去了,大家才从教堂里涌出,有些人嘴里还轻轻哼唱着最后一曲“圣歌”,沉浸在教堂音乐营造的“圣洁”情绪当中。我——深吸一口”沾染了“圣洁”的空气,仰头望了望天空。 圣诞夜遇上“十五的月亮” ——啊!那轮“十五的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刚好处在月光照耀下的洁白的圣母院教堂两个塔顶上方。明月如此皎洁,照耀得教堂也十分皎洁,加上自身的白色装饰光,通体洁白。我喜欢洁白和淡雅,此时的巴黎圣母院 似乎显得比我所看的任何时候都美丽和圣洁。 圣诞夜刚好碰上农历十五的时候真的也不是很多——今天可巧我在这一天来到圣母院,并在圣诞的午夜弥撒之后,看到了似乎被十五的月光所漂过的圣母院。 此时,在耳际未绝的教堂音乐的余音中,我似乎领悟到,现在我面前的圣母院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教堂。我曾无数次在这座教堂前面经过,更有无数的人每天在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前面留影,然而,也许像我一样,第一次发现巴黎圣母院是在“十五的月光”下才是最美丽的! 雨果的一本小说,使巴黎圣母院走出宗教世界,几乎让全世界家喻户晓。前不久,我写过一篇关于于丹与中国哲学思想传播的文章,谈到宗教的传播手段,尽管我不信教,然而每次在教堂听到那些圣歌都会受到感染,如果我能够听懂歌词则可能受到的感染更多。宗教就是靠这些贴近人的载体来传播它的思想,感染人,影响人并影响世界,教堂本身也是一个基本载体。 “十五的月亮”使这个世界都碰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午夜弥撒的音乐,净化了人的心灵,使人的内心也变得单纯和洁白。也许正是因为此,从教堂走出来的人看这个世界都会觉得比平常洁白美丽。我,尽管不信教,然而也受到了感染。 圣诞夜的气氛和“十五的月亮”让我在今天看到了自己眼中最美丽和最迷人的巴黎圣母院 ··· (本文作于2007年12月26日,曾发表于法国《欧洲时报》)
个人分类: 我看世界|5777 次阅读|2 个评论
巴黎圣母院
fayuyu 2008-10-25 09:06
一直都很喜欢《巴黎圣母院》。最爱是格林果,有种游戏人生的游吟诗人气质,笑看世间百态。当他唱愚蠢之王的游行时,感觉是个冷漠无情的人,唱月亮时,又觉得他真情流露。我看的那个版本的艾丝梅拉达有被评价为又老又丑又肥的,也有人评价说很有魅力。其实我也不喜欢,觉得跟想象中的艾丝梅拉达相差太远,起码她在教堂前翩翩起舞应该更吸引人一点。但是她和百合合唱的《君似骄阳》却是百听不厌的。加西莫多在这个版本中其实是个一米九左右的帅哥扮演的,他自毁形象装成驼子的倾情演出确实很精彩,独特的沙哑嗓音为他加分不少。《舞吧,艾丝米兰达吾爱》确实很感人。记得当时老师一直很欣赏弗侯洛,但是由于他太过阴暗,内心的扭曲让我觉得很不安,所以不是太喜欢这个人物。而费比斯这个欲帅不帅的奶油小生,是片中很不出彩的,就算他唱的撕裂很有名,但是整体人物感觉还没有年仅16岁的百合的扮演者有吸引力.压轴当然是男高中低三重唱的Belle,不愧为世纪金曲,但是说实在的...还不是最喜欢的... 这出剧重复看了好几次,老师说她自己因为太爱所以看到想吐了,呵..我觉得它的艺术寿命还可以很长很长,起码比歌剧魅影,猫之类的要耐听很多. 大教堂时代 (唱:葛林果) Le Temps des cath drales Gringoire 这个故事发生于美丽的巴黎 时值一四八二年 叙述爱与欲望的故事 我们这些无名艺术家 运用意象和诗韵 试着赋予它生命 献给各位及未来的世纪 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 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 镂刻下自己的事迹 在彩色玻璃和石块上面 一砖一石 , 日复一日 一世纪接一世纪 , 爱从未消逝 人类眼看亲手造的塔越升越高 诗人和吟游歌手唱着爱曲情歌 许诺要带给所有人类 一个更好的明天 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 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 镂刻下自己的事迹 在彩色玻璃和石块上面 信仰的时代已成云烟 一群群野蛮人菌集在各个城门 异教徒和破坏者纷纷涌进 世界临近末日 预言了西元两千年的今日 波西米亚女郎 (唱:腓比斯,艾丝梅拉达) 腓:你来自何方 美丽的异国姑娘 你是天上抑或人间的精灵 美丽的天堂鸟啊 你为何来到这里 艾:我是个吉普赛女郎 没人知道我来自何方 吉普赛女郎 我浪迹天涯 谁又知道我明天的去向 吉普赛女郎一 切都写在我的掌纹上 我母亲说起西班牙 仿佛那是她的故乡 还说到山间盗匪成群 出没在安达鲁西亚的山林 父母都离我而去 巴黎成了我的故乡 然而当我幻想着大海 我的心思就已远扬 去向安达鲁西亚的山林 我是个吉普赛女郎 没人知道我来自何 方吉普赛女郎 我浪迹天涯 谁又知道我明天的去向 吉普赛女郎 一切都写在我的掌纹上 我在普罗旺斯度过赤脚的童年 然而对于吉普赛人 路是无尽的漫长 我会继续漫游 一路走出法国 走着走到世界的尽头 一条安达鲁西亚的河流 在我血液中流淌 在我血脉中奔腾 安达鲁西亚的天空 是否值得我返乡 我是个吉普赛女郎 没人知道我来自何方 吉普赛女郎 我浪迹天涯 谁又知道我明天的去向 吉普赛女郎 一切都写在我的掌纹上 你钻石般的眼眸 (唱:百合,腓比斯) 百: 我献给你十四岁的青春 钻石项链是你的回赠 若你的承诺只是谎言 我便不再相信你 腓:你少女的心献给了我 你斑鸠般的美眸注视着我 天空中群星闪耀 也比不上这双眼睛明亮 百:我心所眷恋是一位俊美的骑士 他并不明白我的情深似海 腓:如果我不明白 也可从你眼中看出 赢得你芳心的男人必属幸福 腓:别再寻寻觅觅 百:爱情就在这里 腓:直到天长地久 百:我深信不疑 我俩的结合必定幸福甜蜜 腓:黄金都还沉睡在深深的地底 我会呵护照料你献给我的躯体 百:这些爱的言词 这些欲望的话语 你对我倾吐的 , 胜过任何诗句 百:别再寻寻觅觅 腓:爱情就在这里 百:直到天长地久 腓:我深信不疑 我俩的结合必定幸福甜蜜 合:别再寻寻觅觅 爱情就在这里 直到天长地久 我深信不疑 我俩的结合必定幸福甜蜜 君似骄阳 (唱:艾斯梅拉达,百合) 艾:他灿烂如太阳 难道是为王子 我感到爱意从身心涌出 强过我的生命 他灿烂如太阳 是一位真正的王子 我深信如此 百 : 他灿烂好似太阳 既是军官又像流氓 当他紧拥我 我想逃脱却身不由己 他灿烂好似太阳 既是军官又像流氓 臣属于国王 合 : 他灿烂如太阳 我的奇迹 他拥我入怀 爱我终生不渝 他灿烂如太阳 我挚爱的男人 他灿烂如太阳 灿烂如太阳 心 痛欲裂 腓 : 撕裂 我是个分成两半的男人 撕裂 在我爱的两个女人之间 在我爱的两个女人之间 我是否该把心切成两半 撕裂 我是个分成两半的男人 撕裂 在我爱的两个女人之间 在我爱的两个女人之间 难道我的幸福是错误 一个女人是白天 另一个留给夜晚 一个让我去爱 另一个让我存在 一个一生一世 直到时间尽头 一个只在此时 图片刻享受 撕裂 我是个分成两半的男人 撕裂 在我爱的两个女人之间 在我爱的两个女人之间 然而我不会抱怨 撕裂 我是个分成两半的男人 撕裂 在我爱的两个女人之间 在我爱的两个女人之间 难道我的平凡是错误 一个属于天堂 另一个属于地狱 一个很甜 一个很酸 对一个 我发尽誓言 在另一边 我又统统违反 撕裂 我是个分成两半的男人 撕裂 在我爱的两个女人之间 在我爱的两个女人之间 我是否该把心切成两半 不! 撕裂 我是个分成两半的男人 撕裂 在我爱的两个女人之间 在我爱的两个女人之间 我是否该把心切成两半 撕裂! 美人 (唱:加西莫多,弗侯洛,腓比斯) 加:美人 , 是专为她创造的名字 当她款摆舞蹈 象展翅的鸟 我感到地狱在我脚底张开巨口 我的注视穿透她吉普赛的衣袍 还祈求圣母什么更好的恩赐 ? 谁 忍心对她投掷第一颗石头 那就根本不配活在世上 魔王啊 ! 我只求一回 让我的手穿过她的长发 弗:美人 , 她难道是魔鬼化身 ? 让我的眼神离弃永恒的主 谁用这肉欲魅惑了我 , 阻挡我的视线望向天国 她是致命的诱惑 渴欲她是否就已犯罪 ? 她 一个卑贱的欢场女子 竟然成了人性的考验 圣母啊 我只求一回 让我推开她花园的门扉 腓:美人 , 在教人销魂的黑眼睛背后 她可能还是个纯真少女吗 ? 她举 手投足让我看见无限风情 藏在她的彩虹裙下 吾爱 , 就让我不忠这么一回 在我们步上红地毯前 谁 能够把眼光从她身上移开 冒着变成化石的危险 噢 , 百合 , 我不是个忠实的男人 我要去采摘艾斯梅拉达的爱之花 合:我的注视穿透她吉普赛的衣袍 还祈求圣母什么更好的恩赐 ? 谁 忍心对她投掷第一颗石头 那就根本不配活在世上 魔王啊 ! 我只求一回 让我的手穿过她的长发 艾丝梅拉达 月亮 (唱:葛林果) 葛:月亮,在高空中放光芒 照在巴黎的屋顶上 看,一个男人如何为爱所苦 明亮的孤星 在破晓时消逝无踪 听,大地在为你歌唱 倾听 一个痛苦的人的呼喊 对他而言 百万星辰 也比不上情人的眼睛 闪亮 致命的爱情 月亮,在天空放光芒 直到破晓 听,我心狂野的呼号 悲歌 这是加西莫多的悲歌 哭泣 他疯狂绝望的哭泣 他的歌声穿越高山低谷 向你飞升 月亮! 看顾,这奇异的尘世 混合,市声与天使的吟唱 月亮,在高空放光芒 照耀我的羽毛笔 看,一个男人如何为爱所苦 为爱所苦 舞吧 ! 艾丝梅拉达吾爱 (唱:加西莫多) 当时光流转,有一天 人们会在地底发现 两具缠抱的骸骨 向整个宇宙宣告 加西莫多如何深爱着 吉普赛女郎艾斯梅拉达 上帝将他造得如此丑陋 是为了帮她背十字架 吃我的肉吧,饮我的血 鹫山上的秃鹰 只有死亡能将我俩的名字结合 让我的灵魂飞翔 远离这苦难的土壤 让我的爱融入宇宙之光 舞吧,我的艾斯梅拉达 唱吧,我的艾斯梅拉达 再为我跳一支舞吧 我爱你至死不渝 舞吧,我的艾斯梅拉达 唱吧,我的艾斯梅拉达 让我和你一同离去 为你而死,虽死犹生 舞吧,我的艾斯梅拉达 唱吧,我的艾斯梅拉达 来睡在我怀里 我爱你至死不渝 舞吧,我的艾斯梅拉达 唱吧,我的艾斯梅拉达 在遥远的遥远的前方 为你而死,虽死犹生 舞吧,我的艾斯梅拉达 唱吧,我的艾斯梅拉达 让我和你一同离去 为你而死,虽死犹生
103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