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育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提高教学质量是靠“钻研”还是靠“科研”?
热度 18 fkyk16 2012-11-16 19:24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刚毕业留校时,好像没有目前这样“热烈、严肃、竞争、高利害”科研气氛。只是愿意科研者,多科研;不科研也没有那么多说法。但是,等到进入20世纪,我们学校就已经把科研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那时,我才注意到:原来整个社会从高校到小学都已经非常重视科研了,到处都是“科研立校和科研兴校”的报告和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曾几何时一度以“钻研业务,教书育人”来鼓励教师注重专业发展、爱岗敬业的思想变成了“重视科研,不科研就只是教书匠”这样的理念! “钻研”与“科研”,哪种理念更适合教书育人,发展教育事业?随着这些天科博上关于“教学型教授”及“逃离科研”讨论的深入,我也愿意分享我的观点:教师,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都应该以育人为己任,而不应该以“科研”为己任——尽管科研的崇高目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钻研”与“科研”的概念,很明显,相对于教师的要求和规范来说, 两者绝不仅仅在于一字之差。两者最重要的差别在于:一、“钻研”的业务中,包括“育人”的理念;而“科研”的目的却是解决人类未知领域的问题,以发现科学规律。尽管只有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会有科研成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是合格的教师。否则,就不用专设师范专业来培养教师了!二、“钻研”更侧重于为解决问题进行的锲而不舍的探究,但探究的结果不一定以期刊文章、专著、报告的成果方式来体现,而是以是否解决了要解决的问题来衡量。而“科研”的目的就是要发现研究对象的存在或发展规律,目的就是为了创造知识,所以,一定是以学术文章、专著、报告的形式体现的。三。教师“钻研”业务,本意就包含研究“如何育人” 之意。教师要努力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看到希望,努力追求幸福,敢于担当。教师要鼓励学生过有质量的社群生活,帮助学生能与身边的同学、师长友好相处,知道如何关爱、体谅、回报父母,努力做一个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教师要有时间和同学谈心、耐心批改作业、并及时反馈。教师要率先垂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教师“科研”是以深入思考、实验、写作为前提,虽不乏在“科研团队”内的交流,但总体上,“科研”要求人远离人群、少受打扰。多专心查找资料、多努力写出成果。而这些成果,虽然也是教师心血的结晶,科研过程中锤炼的理性思维也一定会间接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但是,科研的目的终究不是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是创造人来的知识,知识的创造对学科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能是起重大作用的,但是它不一定就是教师所教学生成长需要的。学生更需要的是教师一个会心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难忘的谈心、和有质量的学习效果反馈!学生的需要,钻研教学业务的教师,能努力满足!而以“科研”为主业的教师,则鲜有人以此为目标!因为当教师视“科研”为生命的时候,几乎已经没有时间和兴趣兼顾身边学生的需求和期待了。也就难怪教授给本科生上课,都必须由教育部发文来执行?即便如此,有的专家型教师也以给本科生上课为耻。其实,对这样的专家教师来说,他们从态度上也大多不把给本科生上课当回事,甚至还毫不隐晦地说:本科生的课好上!大学生了,要多自学!是的,大学生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但更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怎样培养高质量的自主学习能力!! 今天下午,我院开院例会,院长给一线任课教师鼓劲说:科研不仅意味着创造知识、整合知识、应用知识,而且还意味着传播知识。他强调说:传播知识也是科研!!而教育教学就是在传播知识,有什么科研能比“把人教聪明”了更伟大呢?我深以为是!教学本身就是最大的科研事业。这项科研与科学家所做的科研不一样。教学面对的是“心灵”,心灵的成长,人格的丰满,需要教师“用心”去教育、去影响!教师的科研不在远离学生的文献资料和期刊文章中,而应该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长为爱学习、会学习、懂人生、能自主发展的人”来进行。教师的成果不应主要体现在期刊论文、科研立项、著书立说上,而应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投入”“学生成才的效果”上。教师不但要诲人不倦的态度和行动,而且要诲人得法!中国已经有太多的“虎妈”“虎爸”,教师就不要再成为“虎师”了!而如何才能成为既博学多才,又懂教学善教育的教师,非努力钻研是不行的! 如今,求职面试需要精心准备;进行汇报也需要精心准备;为人父母者,若想自己与孩子的谈话有效,也需打个腹稿,找准了时机——这些活动都需要“钻研”,需要当事人研究怎样把目标事件做得好,做得有成效!求职者需要买些求职方面的书读读,向朋友、专家咨询咨询;报告人也要学习PPT的做法、提前想想目标听众的兴趣、确保报告中信息的准确及报告用语的学术性与规范性;家长也需要读一些《家长必读》《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智慧的爱》之类的书进行学习和充电,要努力和孩子做朋友,要讲究家庭民主等等。这些都是当事人需要“钻研”的,目的就是要做好该做的事。当然,也不排除哪位求职者把自己的求职经历写成书,以指导与其有共同求职问题的人;汇报者后来也可能把自己的汇报的内容整理为科研报告,贡献了相关领域的知识发展;家长也可能出书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心得。这些成果无疑都是科研成果。可是,这些成果都是有兴趣的人,有志者,乐此不疲的人“自愿而为之”,而不是被迫而为,不为不行。他们当初努力做的就是要做好当下事情——为做好目标事情而做的努力都属于“钻研”。负有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的教师的工作也是如此。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应该做的;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教师的育人职责比过去担子更重了!与鼓励多科研相比,更应该在体制和机制上多鼓励教师“多钻研”如何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既不对科研崇拜有加,也不对科研嫉恶如仇。追求理性的思考,没错!鼓励把科研写作作为教师的生活方式,没错!但是,育人大业真正呼唤的是教师的“钻研”精神。“爱岗敬业,努力钻研”才是教师提升实践智慧的根本之路!
个人分类: 专业成长|3131 次阅读|44 个评论
[转载]南开校长龚克:育人是大学之本
duanrf 2012-11-8 08:34
研究所之本又是什么呢? 南开校长龚克:育人是大学之本 ■南开大学校长 龚克 优秀的研究型大学一定是能够自觉将科研与教学较好地结合于育人的大学,因而是既出成果,更出人才的大学。 如果有人问我:“学科对于大学来说重要吗?”我会直截了当地回答:“太重要了。”为什么?因为学科是大学在相应学术领域中教学、科研、师资、条件等的育人综合体,体现着大学的学术禀赋。一流的大学,无论其发展轨迹有何不同,都无一例外地拥有一批在相应学科发展上引领世界的各具特色的一流学科。所谓一流学科,是指在相应的学科领域中聚集了一批一流教师、开展了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淀了大量一流的科技成果、造就出大批的一流人才。 既然学科如此重要,那么,学科是大学之本吗?不是。大学之本是“育人”,即培养学生。离开了“育人为本”而过分地强调学科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是不正确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大学以“育人为本”,进行学科建设以提升教学、科研、师资和其他办学条件,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任务,大学本身存在的价值都值得怀疑,其学科建设又意义何在? 大学坚守“育人为本”,必须防止“学科至上”的偏向。所谓“学科至上”,是指大学不是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而是以学科为中心,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要追溯到各种形式的排名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源分配所形成的强大“导向”作用。由于评估是以一些“显性”的数据为依据,对大学的学科进行评价乃至排名,其结果不仅直接影响大学(学科)的声誉,而且还关系到大学(学科)可以获得的资源,谁能掉以轻心?谁敢掉以轻心? 为此,我认为,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评估机构要明确、深刻地认识大学应以“育人为本”,在各种评估中努力贯彻“育人为本”的导向;另一方面,大学自身要坚守“育人为本”,自觉地摆正学科建设和育人的关系。现在,中国的大学里正在实施各种“学科建设工程”,国家特别评选并支持一批“重点学科”,大量的资源注入学科建设。这本身是件好事,关键是如何把好事做好,让重点建设的学科真正成为优秀的“育人”平台,而不是为“学科”而建“学科”,将学科变成了“无本之木”。 这的确不是杞人忧天,现实中的学科建设往往脱离了“育人为本”。在有些人的意识中,学科已经不是育人的平台,而是一堆丢了灵魂的“数据”和“名次”,是争夺资源甚至是攫取利益的平台(这与目前“学科”往往也是一个行政和经济单元的事实有关)。尽管大学的校长和教师们辛苦繁忙,这种在学科建设中舍本逐末的偏向,就是导致学生和民众对大学不甚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坚守“育人为本”,还必须摆正“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关系。现在国内往往把国外对于大学功能的表述 “Teaching, Research, Service”译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我以为不妥。“人才培养”是大学之本,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为了“人才培养”。教学为了育人,教学对于人才培养是具有基础性的,因而要放在优先的地位,对此大都认同。但是“教学”不是人才培养的全部,从洪堡到杜威都已阐明,人才培养仅仅靠教学是不够的,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不够的。科研和服务也是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根本任务的“人才培养”绝不仅仅就是“教学”,更不宜与并行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分列。 大学坚守“育人为本”,要特别注意发挥好科研的育人功能。现在大学比较重视科研,这本身并没有错。要防止的是离开“育人”之本,功利地重视科研工作,从而非但没有将科研做成培育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载体,反而挤掉了“育人”的本位。其实优秀研究型大学的经验表明,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是育人的重要平台,重大的科技项目是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的有效平台。美国著名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大项目中,一批研究型大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借此造就了无数高端科技人才。在新中国科技史上,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令人感佩的优秀科技精英。他们的卓越成就不仅来自于个人的优良禀赋,更来自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如“两弹一星”)的历练。历史经验反复证明,重大科技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出好成果,更重要的是能够出好人才。只有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才能锻造出更多能够解决中国和世界实际问题的优秀科技人才。 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国家培养又好又多的高层次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就要靠重大科研项目来支撑。优秀的研究型大学一定是能够自觉将科研与教学较好地结合于育人的大学,因而是既出成果,更出人才的大学。 总之,坚持“育人为本”的正道,必须摆正学科和学生的关系,在学科建设中克服“学科至上”偏向。这不是轻视学科,而是要从培养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科的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发展、拓展甚至是调整学科。 《中国科学报》 (2012-11-07 B3 理论)
1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龚克:三谈大学以育人为本
热度 2 sunset78 2012-11-7 08:47
注:作者系南开 大学校长,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天津大学校长。    学生和学术,谁为大学之本?   如果有人问我:“大学是一个学术机构吗?”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但是如果换一个问法:“大学之本是发展学术吗?”我会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是。”   那么,大学之本是什么呢?是“育人”,即培养学生。一定有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因为很多著名的教育家都不是这样说的。比如,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句话明明说大学是做学术研究的,难道蔡先生讲的不对?非也,查蔡先生原著,应知先生所论者乃育人也。1917年1月9日,蔡先生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明白白地提出“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显然讲的都是育人。其中谈及“大学者,深究高深学问者也。”乃是在批评当时的北大学生多有抱读书做官的不端思想。他说“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还有就是强调科学研究和学术自由的洪堡,他的理念也不对吗?非也,洪堡当年并不是就学术论学术,他乃是围绕培养学生而提出其办学理念的。洪堡认为,只有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尚的品格。如果忘记了“培养学生”是大学研究的目的,而仅仅把学生当作研究的工具或劳力,即使做出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也不是一所优秀的大学,其科学研究的高水平也难以得到持续的发展。还必须指出的是,洪堡所说的学术自由不仅是针对培养学生,而且是明白地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即“学习自由”和“教学自由”。当前的问题恰恰在于把学术自由脱离于培养学生这个根本,“教学自由”甚至成为“不教学自由”,而更大的问题是极度地忽视了“学习自由”,学习自由在当今我国的大学里是少之又少的,学生的自主发展受到极大的局限。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虽然在不断拓展,但是其“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或核心功能始终没有变。大学是因为其培养人才的基本社会功能而存在的,大学为了培养出好人才必然会承担许多其他社会功能,譬如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国际交流等等,但是大学决不是因为这些社会功能的需求而存在,这些功能在大学里只有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这个中心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教育作为社会分工的一个大部类,其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培养人才,是为人自身的发展提供服务的。大学作为教育体系中实施高等教育的实体,其“育人”的要求、方式区别于中小学者在于要传授和研究“高深学问”,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发展和运用“高深学问”,而研究得来的“高深学问”本身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能够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而大学或者说高等教育的功能、作用、影响超越了“培养学生”的狭义范畴。但是,大学的这些功能、作用、影响非但没有改变其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反而恰恰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拓展出来的。   如果有人肯去查一查现在大学宣示的“发展目标”、“建设思想”,就不难发现脱离“培养学生”这个根本去谈学术的早已不是个别的现象,加上“学术成果”较之“学生培养”更容易量化、比较和排名,则加重了这种“重学术、轻学生”的偏离大学之本的倾向;再加上“学术成果”的多寡排名又影响到资金的分配,就更是“火上浇油”般地催生着大学的浮躁。所以,对大学的投入增加了不少,大学的“学术成果”增加了不少,可是社会公众对于丢了“育人”之本的大学一定不会满意。一个不务本的大学,永远也不会成为一流大学,即使某些量化“指标”以及大楼、草地等与一流大学有些“形似”或“貌合”,而对于“育人”之本的偏离则是这“貌合”之后的可怕“神离”。   坚守“育人为本”才是正道。坚守“育人为本”就是要把培养学生放在大学的中心,这不是轻视学术,而是要从培养学生的角度了解学术的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发展学术。    学生和学科,谁为大学之本?   ——再谈大学以“育人为本”   如果有人问我:“学科对于大学来说重要吗?”,我会直截了当地回答:“太重要了。”为什么?因为学科是大学在相应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师资、条件等的综合体。而且,学科方向的选择可以体现出一所大学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把握。一流的大学,无论其发展轨迹有何不同,都无一例外地拥有一批在相应学科发展上引领世界的各具特色的一流学科。所谓一流学科,是指在相应的学科领域中聚集了一批一流的教师、开展了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淀了大量一流的科技成果、造就出大批的一流人才。   既然学科那么重要,那么“学科是大学之本吗?”不是。大学之本是“育人”,即培养学生。离开了“育人为本”过分地强调学科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是不正确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大学以“育人为本”,进行学科建设以提升教学、科研、师资和其它办学条件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任务,大学本身存在的价值都值得怀疑,学科建设意义何在?!   大学坚守“育人为本”,必须防止“学科至上”的偏向。所谓“学科至上”,是指大学不是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而是以学科为中心,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要追溯到各种形式的排名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源分配所形成的强大“导向”作用。由于评估是以一些“显性”的数据为依据对大学的学科进行评价乃至排名,其结果不仅直接影响大学(学科)的声誉,而且还关系到大学(学科)可以获得的资源,谁能掉以轻心?谁敢掉以轻心?为此,我认为,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评估机构要明确地、深刻地认识大学应以“育人为本”,在各种评估中努力贯彻“育人为本”的导向;另一方面,大学自身要坚守“育人为本”,自觉地摆正学科建设和育人的关系。现在,中国的大学里正在实施各种“学科建设工程”,国家特别评选并支持一批“重点学科”,大量的资源注入学科建设。这本身是件好事,关键是如何把好事做好,让重点建设的学科真正成为优秀的“育人”平台,而不是为“学科”而建“学科”,将学科变成了“无本之木”。现在,学科建设是“中心”、“龙头”和“核心”的提法常见于大学的规划之中,这固然反映了大学对于学科建设应有的重视,但是也不能不使人担忧“学科至上”的偏差。这的确不是杞人忧天,现实中的学科建设往往脱离了“育人为本”,在有些人的意识中,学科已经不是育人的平台,而是一堆丢了灵魂的“数据”和“名次”,是争夺资源甚至是攫取利益的平台(这与目前学科往往也是一个经济单元的事实有关)。这种在学科建设中舍本逐末的偏向,就是尽管大学的校长和教师们辛苦繁忙,而学生和民众对大学不甚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坚守“育人为本”,还必须摆正“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关系。现在国内往往把国外对于大学功能的表述“Teaching, Research, Service”译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我以为不妥。“人才培养”是大学之本,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为了“人才培养”。教学为了育人,教学对于人才培养是具有基础性的,因而要放在第一位,对此大都认同。但是“教学”不是人才培养的全部,从洪堡到杜威都已阐明,人才培养仅仅靠教学是不够的,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不够的。科研和服务也是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根本任务的“人才培养”绝不仅仅就是“教学”,更不宜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并列。   大学坚守“育人为本”,要特别注意发挥好科研的育人功能。现在大学比较重视科研,这本身并没有错。要防止的是离开“育人”之本,功利地因为对于学科评价最具“直接”贡献而重视科研工作,从而非但没有将科研做成培育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载体,反而挤掉了“育人”的本位。其实,优秀研究型大学的经验表明,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是育人的重要平台,重大的科技项目是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的有效平台。美国著名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大项目中,一批研究型大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借此造就了无数高端科技人才。在新中国科技史上,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令人感佩的优秀科技精英。他们的卓越成就不仅来自于个人的优良禀赋,更来自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如“两弹一星”的历练。历史经验反复证明,重大科技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出好成果,更重要的是能够出好人才。只有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才能锻造出更多能够解决中国和世界实际问题的优秀科技人才,才能培养出众多属于中国的一流科学技术大师。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国家培养又好又多的高层次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就要靠大型科研专案来支撑。为此,大学一定要自觉将科研服务于育人,此外还需强调的是,在中国有着强大的独立国家科研机构的国情之下,国家更要有意识地注意“学”与“研”的结合,让大学进入科技大项目,为育人提供科技大舞台。   总之,坚持“育人为本”的正道,必须摆正学科和学生的关系,在学科建设中克服“学科至上”偏向。这不是轻视学科,而是要从培养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科的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发展、拓展甚至是调整学科。    学生和教师,谁为大学之本?   ——三谈大学以“育人为本”   “学生和教师,谁为大学之本?”这个问题实在是难以回答,因为两者都很重要。大概是因为难,所以常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含糊说法。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大学为谁而办(是为学生发展请教师,还是为教师发展招学生?)的根本问题,必须有个明确的说法。我要说,大学育人要以“学生为本”。   一定有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并以梅贻琦先生“大师”说为据:“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鲜明地讲出了大学延揽“大师”的重要性,但并不能由此就延伸到“教师为本”说。让我们看看梅先生1931年12月3日到清华大学任校长当天,在全校大会上发表的就职演说的全文,就不难发现梅先生的原意为延揽大师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我们的智识,固有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inspiration。但是这样的好教授,决不是一朝一夕所可罗致的。我们只有随时随地留意延揽而已。同时对于在校的教授,我们应该尊敬,这也是招致的一法。”在演讲最后他还进一步明确了办大学的目的:“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材,将来为国家服务。”通读梅先生演讲全文,对他的办学理念管中窥豹式的理解自然不攻自破。清华大学一位教授解读梅先生大师说时表达为“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育人)之谓也。”这个括号注释我以为是合梅先生原意的,只不过梅先生认为不言自明罢了。   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明确“以学生为本”,意在明确大学是为学生办的,明确教师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在强调教师职业的根本使命在“育人”,教师职业的价值在“育人”。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就是没有彻底地坚持大学“育人为本”的理念,自然会引起许多问题。比如:   ——教师不愿意讲课。不以为为学生讲课、辅导是教师的天职,反以为是耽误时间影响自身的学术发展。   ——导师对研究生只“用”不“导”。不以为指导研究生之责在育人,是在研究过程中帮助学生拓展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抓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深入的作风,帮助学生形成开阔独到的思路,训练学生的合作和表达等等,而以为就是要学生干活出文章,为自己的学术简历增添成果。   ——教师讲课不以学生为本。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不注重启发学生学习,只顾“灌输”,生怕讲少了学生不知道,却不知这种“好心”反而破坏了不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激情。   ……   所有这些往往伴随着学校乃至社会对于教师学术成就的片面期待以及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政策。如果学校乃至社会以为“学术”、“学科”比“学生”更重要,那也就无怪乎教师的工作中“失本”之现象大量出现了。其实,依梅先生之意,致力学术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自身才得以发展。   讲“以学生为本”实际上就是讲“育人为本”,其中绝没有忽视教师重要性的意思。因为教师是育人之人,大学之水平高低,与其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育人态度是紧密而且“正相关”的。现在我国大学的不足,除了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之外,最要紧的就是缺乏优秀师资。因此,我们把培养、引进和用好师资,作为当前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在政府和学校都推出了许多有力的人才计划,这是大好的事情,但是千万不可离开“育人”之本搞师资发展,倘仅以发表研究论文“论英雄”来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教师,或可风光一时,长久必然适得其反。所以,越是重视师资,越要明确“育人为本”。   任何一所大学都是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一流的大学之所以长盛不衰、声誉日隆,不仅是因为它聚集了一批“大师”,更是因为它培养了一批杰出“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恰恰是这些杰出学生才使教师成为“大师”。因此,大学坚守“育人为本”才是正道。坚守“育人为本”就是要把培养学生放在大学一切工作的中心,这不是轻视教师,而是要从培养学生的角度了解教师的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引进和发展师资。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以学生为本的,殚精竭虑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诲人不倦的“师者”。
个人分类: 大学|1730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书还是育人?
热度 4 neilchau 2011-4-15 08:39
看了文双春老师的《 名教授不教书,多大的牌子也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 》,不禁想起自己的大学老师。这里想问大家一下: 从小学到大学,你最喜欢的,或者说最值得你记住值得你怀念的老师有几位?为什么他或她能让你终生难忘? 从小到大,虽然有太多的老师对我都很好,但我记忆最深甚至终生难忘的却只有三位:初中时的她,见 帮我修改作文的数学老师 ;高中的历史老师朱冠华老师,和大四时教《环境经济学》的陈江生老师。初中老师是因为对我极好,对所有学生都好,对工作极其负责,很富有牺牲精神,所以被我难忘;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都是很理性的人,他们甚至都不一定知道我的名字,但我还是记住了他们,记住了他们的课。朱老师和陈老师上课从来不照本宣科,他们讲的内容似乎都是一些与课本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东西。但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上他们的课极少有同学会睡觉(尽管上课睡觉对大学生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现在回想下,发现朱老师和陈老师之所让我难忘,是因为他们是在引人、育人,而不是教书,不是简单的教书匠(教书机器)。具体表现:他们上课从来不念课本,甚至很少涉及课本内容,他们更多时间是向我们展示真实的社会,尽管这个社会有时候比较黑;他们从来不强迫学生记住什么内容,但他们时刻在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去发现自我超越自我;他们从来不要求学生考高分,但如果学生不幸考了好成绩,他们肯定会为学生高兴。 然而,现在的大学里面更多的只是教书匠而已。他们只会台上照本宣科(大学时我把这种老师戏称“教书机器”),管你下面干什么呢。负点责任的在你睡觉时可能提醒你一下,结果可能招来你的白眼,甚至教师评估时最低分。不负责任、不想得罪学生的老师,管你上课干什么呢,只要不打断他念课本。考试前,重点一划,大家一背,各个分数都不低,皆大欢喜。所以就有了,大学四年后不少学生发现自己一无所获。甚至有人感慨:上了四年大学之后,突然才发现原来自己被大学上了四年。悲乎哀乎—— 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名教授教不教书,而在于大学教师应该怎么育人。有些教授只擅长搞研究,不擅长代课,那就让他们去做研究,那也不影响他们培养研究生呀。有些教授乐意跟本科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知识、经历、经验和方法,那就让他们边做研究边教授本科生吧。 但是, 千万不要再把教书等同于育人。大学生早已是成人了,他们需要的不再是仅仅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更能引导学生去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去探索未知,去启迪智慧的真正老师 。扪心问一下:你是这样的老师吗?
个人分类: 共享学习|3536 次阅读|8 个评论
最是难愚博士生
热度 10 SoSoliton 2011-2-24 16:04
杨秀海同志专门针对 本博主的博文 《育人,最重要的是愚人!》 写了篇博文 《 育人,最重要的是愚人还是智人? 》 发表评论。他认为,育人应该 先智人,而后愚人。 本博主 认为杨老师说得有道理,也承认“忘了一点是, 纪渻子给周宣王训练的斗鸡不是从一只土鸡开始训练的,他只是把一只已经是精英的鸡训练成一只木鸡而已。” 不过, 本博主还是认为 愚人应从娃娃抓起!尽管 纪渻子 愚 斗鸡不是从土鸡而是从精英鸡开始的,但如果 愚牛人愚大人也从 精英开始,可能就比登天还难了。想想看,再怎么伟大的教育家,如果 愚人从精英愚起,谁愚谁你说得准吗?举个最明显的例子。高官是够精英了吧!高官读博士,最终是博导愚了高官还是高官愚了博导呢? 本博主也是博士生导师,没有 愚 过高官,甚至连普通公务员都没 愚 过,但 本博主 愚 过一些博士生。博士生也许谈不上是精英,但肯定是我等好为人师之徒能够愚的最高层次的人了。 本博主发现,最是难愚博士生,最是易教才是博士生。推而广之,学历越高越难愚,学历越低越难教。 你想给博士生讲人生理想,讲为人处世,讲科学精神,讲道理修养,你大概是想自讨没趣了吧!你要是讲点快速发表 SCI 论文的雕虫小技或旁门侧道(此处必须省略如何做研究、如何做实验等等大道理,甚至如何写都不必讲,要直接讲如何发表),你就是牛人呀!你就是高人呀!你是贵人!你是救星!你是恩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说法应该也是支持本博主的观点的。有几人能活过一百岁呀?如果除开成为精英前的二三十年甚至三四十年,剩下的时间再怎么愚也是愚不了的啦!不仅愚不了,这般人还要反过来愚别人呢! 小平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跟 愚人应从娃娃抓起也是一致的。 中国足球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足球不是从娃娃抓起,而是从精英抓起。国家队的组建都是直接到各俱乐部挑选所谓的精英,而这些精英从小接受的只是教而没有愚,到了国家队后,即使是体育总局的领导亲自出面苦口婆心地用为国争光的光荣使命去愚他们,也是徒费口舌了,晚了!你能说国足队员们没有斗志没有功夫吗?肯定是有的!但怎么就那么没有战斗力呢?也不能说没有战斗力,那些个对方队员不是一个个都被我国足队员打得个头破血流嘛! 纪渻子如果下到基层去, 中国足球早就不是这样了!反之,即使 纪渻子做国足主教练, 中国足球也照样是不堪一击。 扯得远了点,回到主题吧! 教书育人,育人最重要。育人的关键是 愚人。愚人必须从娃娃抓起!作为老师,最是难愚博士生!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7229 次阅读|9 个评论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人生至樂也!
jiangjinsong 2010-11-16 21:50
剛上完課接觸了生氣勃勃的青少年回到辦公室 一點小感歎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986 次阅读|9 个评论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热度 2 林煌斌 2010-10-10 09:48
教师的职业是良心的职业。强烈的职业责任心使我们一如既往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教育包含了教与育的两个基本目的:教是传授知识使人聪慧,育在于培育品德使人高尚。基于聪慧与高尚,我谈谈青年教师对教学、育人、治学的一些看法。 第一:静心教学。春兰秋菊,各妍其时;社会分工,角色不一。教学是教师所肩负的最基本的社会职责,教好每门课程、上好每节课是教师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底线。青年教师应首先做到静心教书,不应表现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急躁与不安。学生朋友是可以感受到教师在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青年教师理所当然应喜爱上这份崇高的职业。 第二:潜心育人。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除去知识的传授,还包括育人的重要环节,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激勉学生朋友成功是大学教师育人中不可推卸的责任。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要用敦品力学的言行,成就学生朋友正直、自信、勇敢的心灵苍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当然我也时常提醒自己,并不是每位学生朋友都必须按相同的模式发展。正如1945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您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而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因为社会的分工不同,工作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行行可出状元,关键在于心智的健康与未来的努力。 第三:厉心治学。正如清华校长梅贻崎所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厉心治学是大学教师教好书、育好人的必要条件。常言到:心中罗锦绣,口内吐珠玑(声律启蒙)。凡厉心治学的教师,往往在授课中能够一语中的,一语天然万古新,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繁杂为简洁。正如孔子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最后,我想青年教师应做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正如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感谢论坛博主提供资料。 2010.10.8
个人分类: 未分类|556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家风采(6)忍辱负重育新苗——记谈镐生
sqdai 2010-9-16 05: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谈镐生院士是著名的流体力学家、应用数学家。在 1966 年至 1984 年期间,我有幸受到他的耳提面命的教诲。这里记载他的色彩斑斓的人生中的一小段插曲,以飨读者。 走错大门 蒙受不白之冤 谈镐生 先生热爱祖国,自 1946 年出国深造以来,一直在寻觅机会归来报效祖国。 1965 年 10 月,他借道欧洲回到北京。 他途径巴黎时,想到我国驻法使馆进行一次拜访。由于人生地不熟,他只得向人问路。谁料到,因为那时中法建交才一年,巴黎人还不熟悉新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使馆,把他指向了台湾当局过去的 “ 驻法使馆 ” 。他一进门,就发现搞错了,匆匆退出。就是这次走错门,造成了他一生中的重大挫折,在他回国不久的 “ 文革 ” 中蒙受了不白之冤。那时的 “ 造反派领导 ” 有这样的混账 “ 逻辑 ” :国内都要开始搞 “ 文革 ” 了(谈先生回国之时报上发表的《评 “ 海瑞罢官 ” 》是 “ 文革 ” 信号,远在海外的他何从知晓?),你不在国外好好当你的教授,回来干吗?居然还跑到台湾的原 “ 驻法使馆 ” ,居心何在?于是给他戴了一顶 “ 特嫌 ” 帽子,成为 “ 内控对象 ” 。但是,谈先生一直不明就里。只觉得一开始的热情欢迎之后,人们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先让他承担国防科研之门悄悄地关上了,也不指派他担任任何具体工作,这一 “ 闲置 ” 竟然持续了十二年! 呕心沥血 培养 “ 地下研究生 ” 谈镐生 先生 1946 年到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攻博,成为该院的第一位博士生。当时,我后来的导师郭永怀先生已在那里任职,共同的兴趣爱好很快使他们二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建立了一种非常亲近的师生兼朋友的关系,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郭夫人李佩也很看重这位充满聪明才智的学者。 我不大清楚谈先生回国后选择进入中科院力学所的原因,但郭永怀先生作为副所长在那里主持日常所务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郭先生对谈先生的到来万分欣喜,向全所同仁郑重地介绍了他的学识和成就,力主聘任他为二级研究员。郭永怀先生对我们这些学生说,谈先生的数学、物理功底扎实,学问极好,你们要好好地把他的本事学过来。 谈 先生在初步安排好生活之后,就在所里开讲 “ 湍流理论 ” 。我和我的师兄弟们迫不及待地前往听课。讲课就在他的办公室进行。那时,谈先生的中文(常州普通话)还不及英文流利,又不懂中文术语,干脆用英文授课。几次课听下来,我们觉得:果然名不虚传!湍流理论深奥难懂,但谈先生特别能把握问题的物理实质,讲清基本概念之后,他用纯熟的数学演绎,把艰深的理论交代得一清二楚。课上到后来, “ 文革 ” 风暴来了,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比肩接踵的大游行 …… ,而我们的课照样进行。大家可以想象,窗外是此起彼伏的口号声,闹闹嚷嚷的人群在么五喝六,我们却端坐在谈先生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专注地倾听他阐释湍流机理,也会时不时地爆发一阵阵争辩,理性的争辩。可惜,随着课程的结束,我们有将近十年时间再也没有这种美好享受了。 科学家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在谈先生完全赋闲期间(幸而他没受到肉体上的折磨),在他的身边聚集起一群年青人,他们多半是 1962 - 1965 届的研究生,专业各不相同: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化学流体力学、宇宙气体动力学、生物流体力学、燃烧理论等等;他们不愿意就此中断自己的学业,就在谈先生的指导下开展各自的科研工作,反正 “ 造反派 ” 在忙着争权夺利,管不上我们这些 “ 逍遥派 ” ,正好各行其是。这群年青人后来被称为谈镐生先生的 “ 地下研究生 ” ,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特别是我的导师郭永怀先生 1968 年不幸殉职之后,我更把他当作最贴心的良师。 谈 先生用他博大的胸怀和渊博的学识,把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这群 “ 地下研究生 ” 开始从事应用数学、地球流体力学、宇宙气体动力学、生物流体力学等研究方向的研究,我也在那时踏进了奇异摄动理论和水波动力学研究的门槛。在谈先生深入细致的教导下,我们学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进一步学会了如何写科技论文。论文一篇篇产生了,尽管那时发表渠道不那么通畅,但是我们学会了做学问的一些真本事。谈先生不要求我们在他指导下的论文上署名,我们在文末总要写上 “ 本文是在谈镐生先生的鼓励和指导下完成的 ” ,这样的论文数量很大。 凡是 “ 文革 ” 期间得到过谈先生指导的人,对于这段经历终生难忘! 重获新生 催马扬鞭前行 1978 年,我们在一起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谈镐生先生喜获平反,他被压抑的激情如火山般迸发出来了,他废寝忘餐,发奋工作。这里仅谈谈他创建中科院力学所基础力学研究室的情况。 谈 先生一贯认为力学学科既是工程学科,又是基础学科;极力主张研究任何科技问题,必须从基础抓起(这一点与钱伟长先生不谋而合)。因此, 1978 年,他登高一呼:在力学研究所建立基础力学研究室(第 17 研究室)!于是,我们这群 “ 地下研究生 ” 纷纷加盟,凡有志于基础研究的年青人无不积极响应,第 17 研究室立刻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人才集中地,该室全盛时期,有 40 员精兵强将,分成应用数学、宇宙气体动力学、地球流体力学和生物流体力学四个研究组,我在应用数学组。由于在 “ 文革 ” 期间的积累,大批论文纷纷出笼,数量很快名列全所第一,在当年的《科学报》上曾有专文介绍。 回首一看,这个研究室中,走出了两位院士,十几位博导,有些成员在国外成了教授,他们大多成了各自单位的骨干人才。 因此,如果可以给已在天国的谈镐生先生授勋,应该给他一枚 “ 育才 ” 大勋章! 写于 2009 年 1 月 29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5176.html · 链接一 · 谈镐生生平 “ 他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一位出色的数学家,一位对中国和世界的伟大的贡献者。 ” —— 冯元桢 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谈镐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05 年 9 月 28 日 10 时 12 分 在北京逝世,享年 89 岁。 谈镐生 先生 1916 年 12 月 1 日 生于江苏省吴县,祖籍常州武进。他 1935 年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 1939 年获工学学士学位; 1939 年至 1940 年在成都航空机械学校当研究生; 1940 年至 1945 年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研究员。 1945 年,谈镐生先生通过了公费留美考试。 1946 年他先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同年转入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在 W.R.Sears 教授指导下,于 1949 年获数学、力学和航空工程博士学位。他 1950 年至 1953 年在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任研究员; 1954 年至 1956 年在诺托顿大学任工程力学副教授; 1956 年至 1957 年在底特律大学任航空工程教授; 1957 年至 1962 年在美国高等热工研究所任所长兼科学顾问; 1962 年至 1965 年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任教授。 谈镐生 先生 1965 年回国,同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并于 1980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他 1981 年至 1984 年任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是《力学进展》的创始人并一直担任该刊主编。他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应用数学和力学》副主编,中国力学学会、空间科学学会、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受控核聚变重点任务的总顾问,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谈镐生 先生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科学家。他从事流体力学、稀薄气体力学和应用数学研究数十年。他建立了平面激波对近平角刚壁马赫反射的二级理论,给出了反射波形和反射激波强度的二级解,这一成果对核爆炸的破坏机理研究具有关键意义; 将普朗特和卡门就特殊二维物体得到的有限定形分离定理推广到任意二维物体情况,成为流体力学的一项经典成果 ;在层流边界层研究方面,对于绕垂直轴旋转的半无限平板和旋转柱形叶片,给出了三维流场各级解的一种系统求法,为开拓直升机旋翼三维流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出了网格后湍流末期衰减负二次幂规律及其动力学解释,并用分层湍流模型揭示了末期衰减的能谱的解析性质。他是植被流理论研究的先驱,首先建立了准定常植被湍流局部扩散模型。他还在自由分子流中弹头形状的优化问题、超音速双翼飞机马赫波锥流场的相互作用、非旋转对称激光光腔稳定性的普遍条件和地壳板块运动规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被广泛引用并被收入到相关领域的专著中。谈镐生先生的这些开拓性学术成果推动了力学和应用数学相关领域的发展。 谈镐生 先生积极倡导和支持力学的基础研究。上世纪 70 年代,他向中国科学院党组呈报书面意见,强调支撑力学广泛应用性的是力学的基础性,提出召开全国力学规划会议,制定全国力学发展规划。这一建议被转呈中央,并得到批准。此后,全国力学规划会议于 1978 年召开,并通过了《 1978-1985 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 — 理论和应用力学》。《规划》反映了力学既是基础科学,又是应用科学的学科特征,明确了 “ 力学是许多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 ” 。谈先生的建议和《规划》的精神为我国力学在正确方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同一时期,谈先生在力学所组建基础研究室,他亲任室主任。谈先生以他的渊博学识和亲合为人,在基础研究室创造了优良的学术环境,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 文革之后,谈镐生先生以一位老科学家对科学事业和人才培养的高度责任感和深邃见解,于 1977 年 11 月上书中央领导,最早提出 “ 关于研究生两级培养制度的建议 ” ,还建议按不同年龄,通过不同途径培养和提高在职科技人员业务水平的方案。中央领导赞赏该建议书,并立即批送有关部门办理。 谈 先生的建议对研究生制度恢复后的继续改进和定型起了积极作用。他并且身 体力行,亲自培养文革后的第一批研究生。 谈镐生 先生热爱祖国。青年时代他曾参加九一八赴南京请愿要求抗日的运动和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他旅美学习工作 20 年,并于 1956 年晋升为终身教授,但他一直怀念祖国,曾多次拒绝加入美国国籍。 1965 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巧借到法国开会的机会,转道香港回到祖国。 谈镐生 先生具有奉献社会的高尚品德。 “ 文化大革命 ” 后,谈先生将他们夫妇被落实政策补发的 1 万余元工资全部捐赠给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谈镐生先生在《寄语青年科学家》一文中写到: “ 用生命的血液灌溉祖国的科学园地,让神州大地上,开放出鲜艳夺目的科学奇葩,造福人类,垂荫后世 ” 。这正是谈先生一生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高尚人生价值观的鲜明写照。 谈镐生 先生治学勤奋严谨,学风朴实民主,为人热情诚恳,深得同事和晚辈们的尊敬。谈镐生先生的逝世是力学所也是我国和国际力学界的重大损失,让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名字,学习他真诚的爱国情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为我国的力学科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谈镐生 先生将活在我们心中!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谈镐生 先生治丧委员会 2005 年 10 月 10 日 · 链接二 ·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致纪念谈镐生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暨基础力学学术会议的函件 纪念谈镐生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暨基础力学学术会议 会议筹备组: 著名力学家谈镐生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一年多了,现在,大家集会纪念他的诞辰九十周年,缅怀他对力学事业的巨大贡献,追忆他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是极有意义的事情。在此,我们向这位具有高风亮节的学者,表示由衷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谈镐生 先生是我所所长钱伟长先生的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二十多年来一直与我们有密切联系,曾与钱先生一起筹办了三届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我们这里的老同志还清晰地记得, 21 年前他作为首届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的指导委员会副主席,为开好这次会议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并神采奕奕地参加了会议的各项活动,会后还向所里的师生做了精彩的讲话,给初创时期的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吹来一股清新的风。此后,他一直关注着我所的成长和发展,时常给予我们亲切的关怀和指导。我们一直非常敬慕谈镐生院士的人品学问。他襟怀宽广,知识渊博,善于创新,乐于提携后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我们发现,他与钱伟长所长有完全相同的学术观点和治学理念,例如,对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对力学是基础学科的主张、对科学研究的 “ 应用数学过程 ” 的理解等等,因此,我们非常容易接受他的观点,也增加了对他的敬佩。 我们认为,谈镐生先生是老一代的优秀学术前辈,是我们所有力学工作者的楷模,我们应该学习他爱国敬业、求真务实的高尚品德,弘扬和传承他的先进的学术思想,努力在新形势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力学事业贡献一切力量。这是对谈先生的最好的纪念。 顺致 敬意!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2006-11-23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于教和育的思考
longfo 2010-7-7 11:08
最近一直帮朋友带孩子,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国外的,有美国的,欧洲的,新加坡的,泰国的,也有台湾和香港的,我发现一些问题,和大家探讨教育的问题. 第一,泰国的孩子对自然有敬畏感,允许别人通过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课外活动期间,有一些中国的小朋友捉蜻蜓,在中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泰国的小朋友认为这就是杀生,不敬畏自然.他们很反感我对于这件事情的不作为,还给我给我起了外号.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其实对于自然的认识和敬畏,我们从小还是要慢慢养成习惯的,尤其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要从保护环境出发,如果从小就敬畏自然,爱护环境,那么我们的国家发展会更和谐,这方面的教育我们的确需要加强. 泰国的孩子一直对于我的不作为颇有微辞,但是昨天我帮助孩子们作了一些事情,他们竟然主动过来向我说明,以后再也不喊我外号了,因为他们觉得我通过帮助别人获得了自然的宽恕.这是让我感到很惊讶的事情.这么小的孩子就明白这么多的道理,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才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学习. 第二,外国小孩的礼貌 外国的孩子每次都要说声谢谢.这比较常见的.我来说一个小事情,我们吃饭,每次都是餐厅的人过来收拾餐具,一连两天都是这样,不过,慢慢的我发现孩子们会主动把餐具放在收拾餐具的人的旁边便于他们工作,节省他们的时间.这个细节很值得注意,在国内的孩子们这边这样的事情是需要强迫着完成的.我们要发展下去,这样的素质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 第三,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对于任务的责任感 我们昨天下午游泳以后,计划让孩子们早点回宿舍休息,但是有很多孩子提出来要弹钢琴和做作业.但是弹钢琴和做作业本来也不是我们强迫他们做的,但是他们认为弹钢琴和做作业是很自然的事情,要每天完成的.这样的责任感教育值得我们去学习.如何让孩子可以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保持责任感,的确是我们急需加强的. 教育其实就是教和育,教就是纠正他们的缺点,育就是培养他们的优点,如何平衡这个教和育,我想以上三个例子值得深思.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2657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7
jizesheng 2010-6-20 18:0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参加这样的盛会,在这里与同学们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非常地高兴。今天,天是格外的蓝,阳光是那样的明媚。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这是一个庄严时刻,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刻,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在此,我代表研究生导师,向圆满完成学业,终于戴上了硕士帽儿、博士帽儿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每当给你们写毕业论文评语的时候,通常要写上: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也就是说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将是你们今后腾飞的两只翅膀,今天,你们的羽翼渐渐地丰满,将自由地搏击长空、翱翔蓝天。然而,未来的征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正像高尔基在散文诗《海燕》中所描述的那样,会有乌云、雷电,也还会遇到海鸥、海鸭、还有企鹅。那么,在这里,我想把我们轻合金材料研究室墙上的8个字讲给大家,算作我给同们的毕业留言。这8个字是:博学、缜思、砺志、修身。 博学:就是要学会学习。当前是一个知识的时代,今后同学们无论走到哪里,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继续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培养一种获得知识的能力。 缜思:就是要学会思考,学会思维。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多思考,不要盲从,培养一种善于发现错误的能力,这样才能创新,才能不犯错误,才能使你更聪明。 砺志:就是要学会生存。要磨练毅志、锻练耐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不如意,生病啦、失业啦、破产啦、失恋啦、婚变啦,等等,都要振作、都要挺得住。要培养一种生存能力,养成一种乐观的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只有经得起困难和逆境考验的人才能生存得好。 修身: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与周围的人共同做事,学会融入一个集体。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心的人,这样帮助你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你成功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非智力因素会将在你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作为你们的老师我有一个请求和一个希望。 一个请求:在你们几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有时候批评过于严厉,伤了你们的自尊心,请求你们原谅。刚才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学生陈晓瑜同学,一张简单的模具图,我让她画了三次,最后她拿着图见我都紧张得说不出话。在这里老师说一声:对不起。当然,由于老师的要求和陈晓瑜同学自己的努力,硕士学习期间,她申请了一项专利,写了3篇论文,1篇被EI收录,1篇发表于核心期刊,1篇被国外杂志录用。在这里老师也向你表示祝贺,同时也谢谢你的辛勤劳动。 一个希望:那就是你们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继续深造,一定不要与母校失去联系,把你们的成就多向老师、向母校汇报。老师为你们高兴啊!当我的学生,一名刚参加工作的硕士毕业生,春节向我拜年的时候说,老师我现在每月已经能挣到6000块钱啦,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真的比听到校长要给我长工资还高兴。 最后,老师向你们表态:无论你走到哪里,老师都愿意让你踩在自己的肩膀上。 (这是2007年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今天闲着,把它贴上,供读者品评。2010.06.2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26 次阅读|1 个评论
“博士”不只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责任
xinliscau 2010-4-21 21:01
随着中国博士数量的急剧增加,有人说,中国10年培养的博士数量上已经超过美国100年培养的博士数量总和,且不说这种说话是否准确,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现在已经不缺博士。 这么多的博士,对推动我国科研论文数量在世界的排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除此之外,我们似乎很难看到其它方面的显著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很大原因是部分博士毕业生缺乏应有的责任及使命感。国家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培养博士,我想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利用科技人才的力量推动我国的科技硬实力的进步,而不需要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只知道发文章的人才。 博士的责任我想主要有以下三者: 1)推动某个领域知识的创新与进步。如果一个博士,在一个领域工作了10年以后,同行提起来,说“某某水平就那样,文章数量多,引用很少”,那就完了;反之,如果同行说“什么什么学校某某思维活跃,想法较多,对该领域进步有推动作用。”那就是比较好的评价。所以,希望越来越多的博士能入行,并推动某领域的进步,这是博士的首要责任。 2)其次,优秀的博士,不仅要自己做好的学问,而且还要肩负为国家培养更高水平的人才的责任,这种责任是每一个博士都必须肩负的一种责任和履行的一种义务。如果一个博士将一门课,和一个只有本科学历老师的讲课没什么两样,甚至不如后者,这就在丢失博士责任的同时,也使博士这个称号的光环减色不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合格的博士必须能将自己的科研反哺教育,能给学生一种新的思维,一种启迪,一种意想不到的灵感,一种对创新的欲望与激情。 3)最后,每个博士都应该关心社会,改善工农业生产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这是每个博士所必须有的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关心民生,关心人文环境,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很多时候很多灵感的产生或许就是来自于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 总之,博士这个称号,不只是“发表论文的机器”的代名词,每个博士都应该拥有更多的责任感,才能无愧于这样一个称号!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1139 次阅读|6 个评论
育人——中国现代教育的缺失
贾克功 2010-1-17 14:05
传统的中国教育一直十分重视育人,小到生活起居、待人接物,大到如何对待自然,如何看待世界,点点滴滴,面面俱到。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至少也有三千年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校变成了传授知识的场所,却丢掉了育人的本分。殊不知,知识不等于学问,不等于修养,不等于能力,不等于成功,更不等于幸福。 这种状况至少从我们这一代 50 后就开始了。但我们的父辈们,不管是读过几年书的,还是文盲,受传统文化影响都较深,尚可多少弥补一下学校教育的缺失。再往后的人,读书的越来越多,学历越来越高,知识水平越来越高,但如何做人处世却全然不知。 把学校变成了传授知识的场所,而忽视了育人这个根本,恐怕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最大失误了。教育是立国之本,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学校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兹事体大,不可不察,不可等闲视之。 贪官学霸、院士造假、博士跳楼、教授自杀、夫妻反目、婆媳死掐,纵然有种种社会因素,但从小缺乏做人教育无疑是导致这类恶性事件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 从身边发生的点滴小事就可看出学校做人教育的缺失:前两年,我们楼层有位女博士生,三年时间,就没见过她和哪位老师或同学打过招呼;一位同校区其他学院的硕士生写论文遇到果树学的问题不懂,写不下去,发电子邮件请教,我没回,于是他又发。其实,不是我不好说话,就在一个院子里,向陌生人请教要登门拜访应是最基本的常识。浙江一位素不相识的同行,搞研究遇到问题发邮件请益,反复 5-6 次,我帮他查了大量资料,一次次耐心解答。因浙江太远,登门拜访,太劳心费力了,根本没有必要。前几天,本系的一个不相识的本科生多次发短信,向我借显微镜和照相机(她导师的实验室和我的实验室在一个楼层,办公室就在我隔壁)。事情都不大,但反映了现代学校做人教育的严重缺失!类似地事情还有很多,恐怕科学网的同事们也不乏见。 连最基本待人接物到不懂,读再多的书、学历再高又有何用?这样的人才将来在社会如何立足?是到了必须反省中国现代教育的时候了!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2980 次阅读|2 个评论
简论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
zhaodl 2009-11-10 16:06
简论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 赵大良,杜秀杰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 710049 ,西安; ZhaoDaL@163.com ) 【发表于《编辑学报》。引用格式: 赵大良,杜秀杰 . 简论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 . 编辑学报, 2009 , 21 ( 5 ) 380-381 】 高校学报作为一类比较特殊的学术期刊群体,在我国学术出版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尽管是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出类拔萃的少、中偏上水平的多:从数量上来看,在全国三大系统(科学院、科协和高校)中高校学报占有一定份额;从学术影响上来看,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遴选出的 300 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不少高校学报也名列其中,但比例并不高。如果我们单纯以期刊的 学术评价指标来评价,高校学报的学术层次也许比一般专业性学术期刊偏低。而如果从学术期刊的育人功能方面看,高校学报因其高校主办且冠以高校的名称以及身处作者之中等原因,其在扶持和发现科技新人方面应该肩负有更大的责任,包括那些侧重于教育教学的高校学报。 陈浩元等人 曾比较全面地论述过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 ,但这并没能使高校学报免遭非议,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包括一些已成名的学报作者也轻易不敢出来为高校学报说句公道话,似乎沾有高校学报渊源就是低水平的代名词。 截至2005年11月,有63位两院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上共发表论文440篇(次) 。截至2005 年12 月,北京师范大学的9 位(不包括近几年引进的)两院院士全都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上发表过论文,共计121篇,清华大学有90%以上的两院院士在《清华大学学报》上发表过论文 。 也许这并不能使人信服。有人可能会认为:院士是碍于面子而关照本校学报,也许学生挂院士的名在学报上发表文章。事实并非如此,许多院士是经由本校学报开始走上学术论文发表之路!为了进一步展现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我们有必要对给出更多的数据。 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应该可以算作拔尖人才。那么这些人的成长与高校学报的关联度如何呢?我们专门选取某 985 高校的 20 名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了资料搜集和统计的方便,我选取其中国内高校毕业的理工学科方向的 14 人,其他 6 人是偏社会科学或者是主要在国外成长。在对这 14 名特聘教授发表在国内期刊的文章(没有统计发表在国外的)进行统计后,我们发现: ( 1 )第 1 篇文章,通常称为处女作发表在本校学报的有 6 人,占 43% 左右,另外有 2 人同年在本校学报和专业期刊发表文章,专业期刊发表的刊期在先,但投稿时间学报在先(可能学报的稿件处理速度有问题),如果包括这 2 人的话,处女作发表在本校学报的占 57% 。另外, 14 人中,发表的前 3 篇文章中有 1 篇在学报发表的有 9 人,占 60% 。 ( 2 )统计的 14 名特聘教授,百分之百地都在本校学报上发表过文章,其中 13 人是以第 1 作者的身份在本校学报上发表过文章,只有 1 人没有以第 1 作者在国内任何期刊发表过文章。 ( 3 )在本校学报发表文章的时候, 86% 的特聘教授的身份是副高以下职称,其中有 7 人的身份是学生,占总人数的 50% 。 ( 4 )在本校学报发表文章 10 篇以上的有 9 人,占 64% ,其中有 8 人在本校学报发表文章的数量占其国内期刊发文数的 20% (不包括发表在其他学校学报的文章)以上,占总人数的 57% 。 ( 5 )第 1 篇和以第 1 作者发表的文章所在的专业期刊与该校学报相比较,学术理论水平相当或者是更加偏应用,如:《压缩机技术》、《低温与超导》、《流体机械》、《计算机系统应用》、《石油机械》、《绝缘材料》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不太确定的结论:特聘教授的成长, 80% 左右的人与本校的学报有关系,其中近 50% 的人是通过本校学报开始走上了学术论文发表的道路,特别是学术理论性的文章的写作是从本校的学报开始的。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0910104439293/edit/ 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证明高校学报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们对 2009 年公布的 147 名两院院士候选人中 55 岁以下(因为学报创办有早晚)、工作单位为高校的 38 人,剔除台湾 1 人、国外读书的 3 人和非高校博士 1 人以后,统计其中 33 人的中文论文发表情况,结果表明:读博期间在本校学报发表过论文的有 23 人,约占总人数的 69.7% ;其中第一篇处女作发表在本校学报的有 14 人,占总人数的 42.4% 。这一结果完全支持前面的结论。 以成名作者为对象来分析,只能证明杰出人才的成长与高校学报有关系,但有人会说学报发表的论文多数是低水平的,因为高校学报的作者中 80% 是学生 。为此,我们对《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91 年到 1995 年第 1 期学报发表论文的作者进行了统计分析: 5 期学报涉及到的第 1 作者人数为 88 人(不计重复的 4 人),笔者通过网络能够查找确认现状的有 50 人,其中 47 人的职称已经是正高级。因此,那些在高校学报发表论文的学生或青年教师,尽管不一定全部成长为拔尖人才,但也是各个领域的骨干。 我国高校学报创办近百年以来,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无论说是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的一种方式,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都不能抹杀高校学报在我国,特别是在高校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尽管学术期刊普遍具有育人的功能,但由于高校学报与高校之间的隶属关系、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师生关系,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是其他学术期刊所无法完全替代的。高校 学报在培养研究生的严谨科学作风、学术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成效显著 。学报编辑通过与作者的近距离接触和指导,以及开设科技写作讲座等形式,充分发挥和拓展了学术期刊的育人功能。我们应该承认:高校学报有其自身的定位和职责,不可能是万能的,过高的期望和要求是不符合现实的 。 参考文献: 【1】陈浩元,郑进保,李兴昌,等.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编辑学报,2006,18(5):323-327 【2】数据与成果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1 (增刊) : 67 77 【3】陈禾,王强.研究型高校综合性学报的优势和办刊趋势.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703-705 【4】柳百成.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服务 . 新清华, 200512 12 (2) 【5】赵大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6):866-867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4084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生例会的意义
pony911 2009-11-5 00:22
以下是今天例会后,写给本组各位教师的邮件。 各位; 今天在例会上,无意指责大家,提示而已,见谅!只是觉得我们如果在学生报告时,忙自己的事情(以前我也这样做过),对学生是一种不尊重,无论他是否准备我们感兴趣的,或者精彩的报告。就像我们上课时有人看报纸一样。更何况我们是例会的组织者和督促者。 另外,我想说说自己对例会的认识,我们组织例会的目的,应该不是简单地促进学生的技术交流,或者总结技术。我们是在进行一种实践教学。重点是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总结、归纳、整理和提升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即使有老师的精心指导,他们也需要不断地重复与锻炼,慢慢提高。就像我们自己一样。比如我讲课,其实到现在,在彭老师看来,还欠缺很多。或任何一位同事仔细去听的话,都会找到不少不足。何况我们成长中的学生呢。 所以,我一直把例会定位成他们锻炼的舞台,我们教学的平台。从知识、技术,到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到综合的能力训练。我们应该提供这样的机会和充分的指导给他们。这其中,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想想看,我们是循环地指导学生,类似的例会内容也许要在我们这里重复无数次,同样的话可能要讲千百遍。这应该是诲人不倦的真切体现。 如果我们追求的是,每次我们听着都很舒服的报告,听着感觉是技术成果的报告,然后才有情绪参与到其中,那么,学生锻炼的机会放在什么时候呢?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除了技术和知识,还有就是他们需要提高的各种问题和细节。 今天,陈叶富已经做得比上次好了许多。他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其实他对程序是充满信心的,但是出了岔子。这很正常,我们没有为这类的情景窘迫过么?这时候,鼓励一下,让他停下来,下次再来。比简单制止应该更好。正面激励性的指导,好于简单的指正。我们每个人也是在彭老师这样的悉心指导下成长的。作为师长,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站在自己曾经走过的地方去体会如何教书育人。这就是彭老师经常强调的:换位思考。 今天,非常抱歉,没有坚持到最后。因为明天出差,有些事情只能今晚处理。但是我们每位老师,真的应该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报告,并提前予以充分的指导,就像我们反反复复去教自己的孩子一样。 教育者,应该有宽广、包容的心境,耐心,积极的态度。虽然现在我们有很多的任务去应对。但是我们首先是老师。个人认为,大学,应该是为了教书育人而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而非因为要教学和科研,而去教书,附带着给学生干活的机会。我们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仅仅完成我们的任务,或帮助他们找工作去生存。我们不是职业学校,应该是培养更多的健全的、有知识,有修养的成年人。就像今天,梁军老师说的:技能是次要的,知识和学习的方法才是重要的。 恳请大家切实做好例会或技术交流的主导,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学生在磨练中不断地慢慢成长,是慢慢的,真的,不要太多奢望。 例会,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做好,并发扬下去,需要一份坚持。 以上属个人理解,偏颇之处,敬请指正。 我们一定要与学生一起成长,不断完善自我,完善我们的团队。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8199 次阅读|3 个评论
现代教育的三大误区
shxzhang 2009-10-16 08:10
张 名先鉴 字 少雄 某报记者就高校学生投毒案采访鉴,问如下问题: 一九九五年九月,清华才女朱令铊中毒,十二年前那个曾两次用铊来谋害朱令的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一九九七年五月,北大化学系九四级的一个男生向他的同学投下铊盐。理由是这个同学跟他关系好,现在那个男同学不理他了,所以就给同学下铊。二○○七年六月二十日,徐州中国矿业大学三名大学生铊中毒案告破,投毒者正是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学,而其投毒动机仅仅是因为这三名同学平时不喜欢和他在一起玩,遭到三人的冷落。三起令人咂舌、舆论哗然的校园投毒事件的发生,使凶手一时之间成为了众矢之的,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天之骄子们到底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鉴回答三点:一、原因,制器消解育心;二、对策,培育包容性思维方式;三、是对待凶手的态度,社会抛弃凶手,也是抛弃自身安全。这三点,涉及现代教育三大误区。 第一是教育目标误区:指向才而不指向人,以致制器消解育心 归根究底,是我们的教育在起步之时便出现了错误,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在育心和制器的选择上出现偏差。简而言之,育心是育人,是培育有健全心力、健全人格的人,制器为育才,是培训有知识、有技能的才。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是知识与技能的器,而是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君子靠教育化成。然而,当下,应试教育与制器教育大行其道,令人痛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人格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传授本来应当并进,前者更应该放在首位,遗憾的是,家庭与学校关注的都是孩子如何成才:让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学习班,想尽办法让孩子从小才变为大才,有意或无意地将育人和育才分离;上学后,不断加重学业负担,来加快孩子成才或成器速度;只要能考高分,只要能成器,孩子的人格缺陷与心力缺失都能忽略;教育的最基本功能育慢慢消解。 第二是教育方式误区:封闭学生于唯一而不是开启学生于多样,以致排他性思维扼杀包容性思维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几乎都在教孩子在做选择题,我们简单地告诉他们只能保留唯一答案,告诉他们必须要删除掉其它答案;我们不是鼓励与启发他们自己去追寻答案、选择与放弃答案,这种做法使孩子们渐渐形成一种删除式、排他式思维方式。 这种删除式、排他式思维方式一直伴随着孩子们,随他们的成长而变成思维定势,使他们习惯于求同与乐同,而不习惯于存异甚至乐异;一旦他们面对同和异的决择,他们必然会选取同,而排斥、甚至删除异。删除式、排他式思维,不仅使孩子们无法感受与体会世界与人生的多样性,而且使他们的包容力越来越小,使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越来越重。 要将知识传授和人格教育整合起来,以包容性思维方式贯穿整合教育;知识教育与知识学习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到对世界、对事物、对人生的认识及处理方式,会影响处事、做事与为人的思维方式。有包容性思维方式,孩子看到不同的东西与异己的东西,会愉悦而接纳,不会产生憎恨而粗暴地删除。 第三是教育态度误区:轻视或放弃慢进者,重视与哄抬快进者,以致部分慢进者沉沦为社会安全危害者 任何一个层次的受教育者群体中,都有慢进者与快进者,于业如此,于德更是如此。 如果能够关注慢进者,能够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尽早引导他们修业进德,促成或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也许悲剧便不会接二连三地发生。教育界与整个社会都应该意识到,抛弃慢进者,也是抛弃自身安全。 前不久,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一起一名凶手枪杀三十二人的恶性事件。凶手本人,在作案后自尽身亡。在悼念活动中,多数美国人悼念的不是三十二个人,而是三十三个人。他们连凶手也一起在悼念,因为,凶手是最初的受害者,是最初的死者。 教育要做的,是不让任何人成这样的最初的受害者与最初的死者,然后作为恶魔来伤害他人。教育要做的,是让一切人成为真正的人,是让一切人有人的灵魂。
个人分类: 教育漫話|3769 次阅读|2 个评论
校训-一校之魂、育人目标
zhoumeng 2009-10-6 00:54
校训是学校精神之体现、育人目标之精炼。有一度曾经是千校一词,如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等,现在很多老学校都恢复了历史上的校训,抑或在古典文献搜寻出新的的句子。集萃了一些,有些确实给人鞭策和力量,它们的特点是简练平实、特点鲜明、朗朗上口,体现办校人的真情实爱,没有虚幻和造作的成分,且切实造就了这样的人才    北京大学: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武汉大学: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同济大学: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 工夫到家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中山大学: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1953年):奉献 求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1958年):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   国立台湾大学(前身建于1927年):敦品 励学 爱国 爱人   香港理工大学(创建于1937年):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 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北师大附中:诚 爱 勤 勇 中央民族大学:美美与共 知行合一 山东农业大学 登高必自 上海交大:精勤求学 敦笃励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江苏栟茶中学:守规矩方可日日进步 肯吃苦才能代代成才 江苏南通中学校训:诚恒 南京师大附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个人分类: 拾贝转载|635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懂怎么会有面向学生的教授接待日
shxzhang 2009-9-26 12:35
张 名先鉴 字 少雄 二零零九年 九月二十三日上午 ,一位年轻教师约见先鉴,就一个特别问题请教先鉴。见面寒暄两句之后,年轻人请先鉴登录某师范大学看看教授接待日材料。 在这所师范大学网站上,可以看到教授接待日新闻: 九月十八日 ,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召开; 九月二十二日 ,《我校召开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和《教授接待日制度解读》发布。 看过新闻之后,年轻教师问先鉴:怎么会有教授接待日这个提法与做法? 媒体报道过市长接待日。市长,在高墙之内,在深院之中,在重重守护中,做市长的公务。平时,市长不见市民,市民也不可能见到市长,双方不可能做面对面的交流。于是,为体恤市民,为解决一些问题,一年之中,市长抽出一两天时间,走出高墙,走出深院,走出重重显性守护,在某个广场上,亲自与市民见见面,做做交流。因此,有市长接待日。 怎么会有教授接待日这个提法与做法?这问题让先鉴一头雾水。 从《我校召开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和《教授接待日制度解读》看,教授接待日的接待对象是在校学生,可以是教授所院部学生,也可以是本校其他院部学生。而在健康的大学,学生 和 教授交流,完全不需要什么教授接待日;在课堂之外,学生遇到学业与人生问题,可以随时约熟悉的与不熟悉的教授面谈,而教授也肯定会尽快安排时间。这所师范大学弄出教授接待日,是不是在这里,教授之于学生如同市长之于市民,或学生之 于 教授如同市民之于市长? 不懂,自然不敢胡乱做答,先鉴只能直言相告:不懂怎么会有教授接待日! 年轻教师走后,先鉴细读《我校召开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和《教授接待日制度解读》,想找到年轻教师所要答案。细读数遍,发现越读越糊涂;两文之中,竟然有多处不懂。 先说《我校召开推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工作安排会》之中不懂之处。 原文:在全体教师中倡导积极承担公共责任、履行育人义务的风尚 问题:育人是教师天职,从入行这天起,教师就应该知道这一天职。为什么还要倡导?为什么要等到二零零九年九月才想起倡导? 原文:我校学生中长期存在的志向不高、自信心不足、参与竞争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只靠辅导员、学工干部,需要把全校的力量动员起来 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要等到二零零九年九月才想起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平时只靠辅导员和学工干部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这长期之中,面对这些问题,教授们干什么去啦,管理者们干什么去啦? 原文:各学院、教学部和研究中心要把教授、学生动员起来,让教授认识到这是一种责任,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帮助其健康成长的一种资源 问题: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谈学问与人生,应该是常事,更应该是乐事!大学教 师成为 教授,除极少数平地飞升者外,从入行之日算起,都要干上好几年。 成了 教授,而且是成了 师范大学 教授,为什么还不能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一种责任?为什么还要等到二零零九年九月经动员才可能认识到这是一种责任?这样的人是怎么当上教授的? 在课堂之外,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请教学问与人生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应该是常事,是乐事。在正常情况下,大学生应该能认识到与教授们交流是帮助自己健康成长的一种资源。为什么还要经动员才可 能与 教授们做面对面交流?为什么要经动员才能认识到与教授们交流是帮助自己健康成长的一种资源?是教授们太弱智或太不可信任而不足以构成一种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资源?还是学生太弱智或太懒惰而不足以认识这种资源? 再说《教授接待日制度解读》之中不懂之处。 原文:各学院、教学部每周至少安排两个单元时间,由教授轮流值班,负责接待学生。接待地点应相对固定,并悬挂明确指示牌。教授接待日的时间、地点、教授个人信息(研究方向、专长)和有关具体要求须在院(部)网上公布,并链接到学校主页。 问题:两个单元以外,学生能不 能见 教授?教授会不会见学生?教授接待日会不会演变为一种对学生的限制?会不会演变为一种教授在非值班时间不见学生的借口?教授与学生,或学生与教授,关系为什么生疏到这种程度,要经外力推动才会做面对面交流? 原文:参加教授接待日活动的教师一般应该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主要职责包括倾听、解答和指导学生关于专业学习、思想修养、课外创新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做好接待日志记录,并及时与院(部)领导、有关教师和辅导员沟通情况,帮助解决问题。 问题:一周两个单元,还轮流值班,竟然还会有不一般的特殊情况,让助教与讲师来做教授接待日接待工作,是这所大学教授太少,还是教授们不愿意? 教授和学生交流,还要有日志记录!学生所谈,如果涉及学生隐私或不愿公开之事,能否见 诸证明 教授接待业绩的日志记录?知道教授接待日交流会见诸日志记录,学生是否会讲真实情况与真实思想,教授是否会讲真实思想与真实意见?如果学生与教授双方都回避真实,教授接待日的交流,会不会成为一种以空话、套话与假话为台词的联合秀? 学问不精,万分惭愧。以上问题,如有方家解答,先鉴不胜感激。
个人分类: 教育漫話|3738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书原来在清华——学科专门教育讲座心得
yalongwelcome 2008-10-25 21:30
窗外风雨飘摇,北京的秋天竟然如此的滋润,这是我不曾想到的。 作为一个南方人,老对北方有着刻板成见,以为那就是个漫天大风,沙子一片,艳阳高照,大汉成堆的地方,就是一个有着很多黄色瓦红色墙青色石板路的地方,就是一个天空地旷横无际涯的地方,那个地方有大广场大宫殿,那个地方大体育馆大游泳馆,那个地方水特别冷,那个地方天特别蓝。 这样一个地方,不知是否也能乱蝉衰草小池塘,是否也能秋风庭院藓侵台,是否也可以有那么几分朦胧、清幽与温婉? 不知道,不知道,当然不知道。 终于到了,下了火车,先有凉意扑来。北京刚下了一场小雨,上了车去清华,一路上竟然看到了许多花坛,不少月季正盈盈地开放着还有很多小花小草,我都叫不出名字。很可喜的是,在宿舍旁,在学院所在的宏盟楼,在听涛园和丁香园,到处是苔痕隐隐,草色青青。这就让我不再疑问,而是欣喜了在清华,也是一样可苔藓上阶,草色入帘的,也是一样可以有细致与精巧,而且这种混合了大气的细致与精巧,也许会更合我的脾胃吧。 清华的老师们给我的感觉也正是如此。如今某些老师,有大思想大气魄,真是 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 却总缺一些扎实的细致的学术工作,引喻失义,考证不严之处比比皆是;而另外一些老师,虽然论证严密,做事实在,却总是小打小闹,繁言不要。我一直在想,要是有老师能达到大与小的合一,理论与实证的合一就好了。可喜的是,清华的老师就有这样的风貌,无论是尹鸿老师、李希光老师、熊澄宇老师还是李彬老师、郭镇之老师、崔保国老师,都是视野很开阔而又注重踏踏实实地搞研究的老师,这从他们的讲座中就能看出来。 学院在开学后没有让我们直接上课,而是布置了一个学科专门教育,让学院的各位名师来给我们做讲座,同时也让我们了 解 老师们的治学门类、风格和方法,方便以后选择导师。主要日程是这样的: 9 月 3 日上午为新生班会 ,下午则为 李希光 老师讲座,那天天气较为阴凉,刚下过雨, 李希光 老师的讲座本来安排在下午的,但是他临时有事,就转为上午了; 9 月 4 日 上午为 熊澄宇 老师讲座,下午为 尹鸿 老师讲座; 9 月 5 日 上午体检,下午由 李晓萍 老师做培养方案及培养程序讲解; 9 月 6 日为党校,讲授《清华大学校史与党史》以及《国情与形势政策》; 9 月 7 日 晚上则有一个新老学生座谈; 9 月 8 日 为 李彬 老师的讲座,下午则为清华大学良师益友与新生面对面活动; 9 月 9 日 为 崔保国 老师讲座; 9 月 10 日 上午为清华图书馆 张秋 老师的讲座,下午则是 郭镇之 老师的讲座。 各位老师有大视野,有方法论,而风格又各不相同。他们的讲座让我获益匪浅,感悟良多。本想将笔记一一录出,然又觉得难免会显得杂乱散漫而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想,所以这里索性就把 熊澄宇 老师的讲座笔记做了一个整理,我想这样一来可以作一个历史性的记录,并使文本得到保存,二来通过对笔记的整理,我的心得也就自然出来了。因为其中的思路和笔记主次的区别就能让我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九月四日 上午,又见到了熊澄宇老师。此前我虽然早就对他仰慕已久,但只是在保研面试的时候,与他见过一面。短短十来分钟,其间大部分时间是我在陈述,他仅仅问了一个问题,自不可能有多大印象。这次来到学校,总算能长久的聆听他的讲座了,想着就很高兴。 熊老师穿着一灰色体恤,双手插在裤袋里,以一种舒缓的语气慢慢讲着课。他说了很多,首先是关于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问题,然后介绍了新媒体的概念,最后谈到了我们进入大学后该如何学习和生活等等。 熊老师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创建费了很多工夫,他是最初的几个创建者之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首先建立的时间短,其次覆盖面比较全,最后是学科方向一直处于争论之中,现在布局仍然尚未完成。作为传播学的责任教授,他想了很多。 熊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学科的构成,可以分为,史、论和应用。史是学问的基础,老一辈的新闻传播学者方汉奇、丁淦林都是从史做起的。到现在为止,我们有广播史、电视史、网络史,但是却缺乏对整个媒介史的研究,媒介史方面的著作还不够,现在可以说还没有。熊老师很希望我们能多花些时间到史上,対媒介史做一个梳理熊老师还问到了我们看过哪些传播学的史书,并专门提到了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他又讲到,美国的传播史是以美国为中心展开的,不能超出一个两百年的历史。而欧洲媒史则总会有欧洲中心的倾向,比如印刷术就从古登堡开始,东亚的泥活字印刷术和铜活字印刷术则被排除在外,基本不会提起。中国的媒介发展史,还需要中国人自己来写,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汪这方面努力。这些话让我感到了有一种重任,看来以后得多学一点史学方面的东西了。 当谈到论的时候,熊老师饶有风趣的说,搞史的和搞论的总是相互看不起,前者认为后者流于空对空,没有真实凭据;后者则认为前者埋首故纸堆,缺乏深度。其实史和论是同样重要的,而且还相辅相成。不 过如今世界上的传播学理论的确还有待更加成形,有待成熟。以前的传播是一点对多点的 ,我们称为大众传播,后来又出现了分众传播,那是一种多点对多点,群体对群体的传播。现在又有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而且现在又出现了文化传播、教育传播、科学传播和信息服务等等信的传播方式,必将会有新的理论出现。实际上,既然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必然会带来大量的理论空白,在传播这个新学科中,我们也一定会感到创新的快感的。 关于方法这个方面,熊老师问我们都知道哪些调查方法,有人回答定性的方法,有人回答定量的方法。熊老师说这些方法都对。然后他问我们除这两种方法之外还知不知道其他什么方法,这下全场顿时都鸦雀无声了。他看了看大家,笑着说:忘了呀?体验法嘛。比如说你们进入网络社区聊天,或者在 qq 上聊天,都是一种体验嘛。这种体验又分为直接参与,潜水式和引导性参与。 在应用方面,熊老师说了 . 当以媒体为中心时,我们可以看到,先是人,然后是媒体 , 然后是社区,然后是社会。其间有很多关系在的。应用就是要找到其研究意义 , 而不只是给企业去拓展市场。同时光读书也还是不够的,还要关注动态新闻,须知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说到这里熊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今天早上有什么关于新媒体的重大新闻吗? 我们都摇头说不知道,他笑了笑,说:今天早上,谷歌发布了新的浏览器,而这一事件,至少有三个可以观察的角度:首先,这标志着一种新的新媒体形态的出现;其次,这意味着其它浏览器生产商即将面对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最后,我们可以把这个和 IE 作比较 ( 应用)研究,其中是肯定能找出许多新鲜的东西来的。 他又说道:其实在很多时候都可以学习,连看小说也是学习。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一本小说叫做《神经漫游者》?(我们都摇头,汗)那是一本很好的书,《黑客帝国》( Matrix ),就是根据那本小说改编的,就是讲的电脑科技的故事,作者吉布森不但在书里创造了赛博空间( cyberspace ,也译网络空间),同时也引发了电脑朋克( cyberpunk )文化用一种迷恋高科技的目光来观察世界,但是却轻视用常规的方法来使用高科技。你们以后可以去看一看。还有要关心身边出现的新技术,比如 iphone, 现在英国正在研究一种一卡通技术,就是把个人 ID 、公交卡、地铁卡都集成到一个手机里面,坐公交或者地铁只需要把手机放到哪里刷一下就行了,这种新媒体技术将来影响是很大的。 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比如关于玩电脑游戏,是该关注怎么玩游戏呢,还是该关注玩游戏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这个熊老师提到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我对这个很感兴趣。那就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有待解决的,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媒体问题,同时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还是一个政治问题。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熊老师提出了新三网的概念,还说了新媒体正在向整合媒体发展,整合后的媒体将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能。这个主要写在他在《国际新闻界》发表的文章《整合媒体:新媒体进行时》里面。整合媒体就是说要整合终端,整合渠道,整合内容。在熊老师哪里,终端的整合是指把多个终端的功能整合到一终端里去。比如 iPhone 。它是一个信息整合的平台,它的股票信息的获取,地图功能的查找、视频的拍摄、传输和播放。这些功能把我们通常说的通讯、计算机网络和视频的终端融合在一起。不管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还是以办公室为中心的生活方式,还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方式都是一样的。 渠道的整合是指将渠道由单向整合为双向等等。我们以前说的是以点对多点单向传播,后来说的是互动、是交互、是获取。现在的信息是海量的,海量的信息就不是说一点对多点了,而是用户根据自己的信息去获取。从发送到获取是一种变革,从获取到双向互动又是另外一种变革。我们今天看到的传媒,在网上可以找到一个电话号码的话。当你点击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双向的营销。内容的整合则是指将文字、音频、视频文件整合到一起,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 熊老师还说如今的媒体正由发布走向交互进而走向媒体主导。而在技术上我们也在前进。网络也在越来越受到重视,前几天胡锦涛总书记才刚去过人民网,而家宝总理对网络的关注则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老师还说,我们要以人为本,技术是为人服务的。他曾经去芬兰的诺基亚实验室参观,看见哪里有很多不同款式的手机,尺寸各不相同,所以有人就问是不是手机可以随便设计,尺寸可以随大随小,诺基亚的工程师回答不是的,他们设计手机尺寸的标准为:手机尺寸的大小应以人耳朵与嘴 巴之间的距离为限度。 当谈到文化产业的时候,熊老师讲文化产业的分类是以 2004 年 3 月国家统计局文件《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为标准的, ,中国传媒产业的核心层,包括课题组分类 文化产业核心层 中的 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 播、电视、电影 ,以及课题组分类 文化产业外围层 中的 互联网、广告 ,而中国传媒产业的产业链,则包含了与上述传媒产业核心层相关的上下游产业。文化产业在中国才刚起步, 03 年开始,布局才五年。研究则远远落在市场之后。 熊老师说这个概念提出是比较谨慎的。因为概念是话语权,是议程设置,后面有一个国家的战略思考。所以提出前要谨慎,提出后要稳定。 熊老师还说传媒除了我们说的事业功能以外,还具备着产业功能,也就是说我们怎么认识到从事业到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社会的一个进步。也就是我们说的新媒体与传媒改革的成功。我们今天从事业的角度,这个功能仍然是明显的。但同时我们开拓了传媒的产业平台。在西方文化里,有很多。对免费的产品的一种监督。什么叫免费的产品。免费的产品通常有两种定义:第一是广告、第二是宣传片如果要使你的产品进入市场让用户消费和掏钱,那么它就不是免费的。什么东西能够使用户掏钱去消费?这就是我们对产业的一种认识。信息、新闻和所有的内容它都应该是有价值的。问题是不是你能够找到合适的渠道,当没有人消费你的信息、你的内容既没有市场价值也没有社会价值。 从产业链的角度我们来认识传媒,熊老师说他在《求实》杂志上曾经发表过文章,谈过四个核心要素叫做:内容、科技、资本、服务。内容决定社会需求,科技改变产品形态。资本影响市场规律,服务决定事业成败。所谓内容,就是说要引起用户从口袋里掏钱,根据什么?有三个要素:第一原创性、第二差异性、第三不可替代性。所谓原创性是你有知识产权,你收钱收的理直气壮而不是偷来的。第二,差异性就是说怎么避免同质化的竞争。第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我非得到你这儿来才能够买到这个产品,别人手上没有,独一份。所谓科技改变产品形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特定的生产力。一个时代根据这样几种生产力有它特定的文化产品。 中国的艺术品很有特点,它的时代特征非常的明显,你只要找到了时代特征,你的投资就能够非常准确、到位。这样这个时代、这个产品它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夏陶、商铜、周漆、汉玉、唐俑、宋瓷、明木、清字画都是这样。每一个时代都有特色。今天的生产力的代表着什么?熊老师认为今天的生产力的代表就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这个时代的融合就是特色。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这个时代, 40 岁以下、 30 岁以下能够进入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层面的,大概都和这个相关。 第三,资本影响市场的规模。在文化领域里,投入产出和一般经济领域投入产出的变革,因为它除了有形资产之外还有无形资产。有的时候无形资产甚至比有形资产的价值还要高。在文化里,无形资产通常两个词产权和品牌。熊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说我们知道有一个片子叫《集结号》,《集结号》的投资是 1 个亿。写完剧本以后,生产方没有资金,拿着剧本找到了招商银行。招商银行凭什么投资,我想无非是产权和品牌。 第四,关于服务。媒体产业在服务业里面,服务决定事业成败。但这个服务不仅仅是在创意、生产、销售、反馈这个领域中,它还要体现在方方面面中。 最后,熊老师谈到了研究生新生学习的问题,叫我们不要着急关注毕业去向,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选课要注重自己的知识完整性,要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要多听听名家的课程,才不至于使清华这个学校那么多的名师资源变得浪费。熊老师建议我们可以选修一些思想史、法律、经济、管理以及新技术方面的前沿课程。 熊 老师要我们多读原著,推荐了他著的《新媒体百科全书》和翻译的《西方新闻学经典原著》给我们看。说只要你们把内功练好,有思想、有文章、有学术、自然会有人要你他还告诉我们,要有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创新愿望、务实态度。他说独立思考能使你具有不可替代性;批判精神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精神灵魂;创新愿望和务实态度则是指你的自我成就在于你创造了什么而不破坏了什么。 我暗自庆幸能有这么好的老师给我们讲课,更庆幸这样的老师还有那么多 李希光 老师、 李彬 老师、 尹鸿 老师、 郭镇之 老师、 崔保国 老师而不 管是熊 老师还是其他老师,他们的话都将长久地印在我的心中。冰心先生曾经写过一首宝塔诗,最后一句是教育原来在清华,这里套用一句,真是读书原来在清华啊。
个人分类: 清华生活|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2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