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做学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下棋和做学问
fxf 2010-10-17 20:06
父亲喜欢下棋,在家乡也算一高手。我有时间了,会看父亲和别人下棋,常见一些观棋的人,热心地为双方支招,其中不乏妙招。事后,我问父亲,支招的人,棋艺如何?父亲淡淡一笑说,下得都不行。我疑惑地问,支招支得不错呀?父亲说,支招的人,只看到一两步;下棋的人,想得是全局。支招的人,一让他下,就不行了。 今天想到这件事,我难免羞愧。因为在做学问上,我就象一个支招的,常觉得别人的研究不咋地,也会给别人的研究指点一二,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当我自己着手研究一个问题时,竟然做得一塌糊涂。 棋艺与年龄无关,与棋龄应该有关。看起来年轻的棋手,也许已经久涉棋坛。年纪大的人,倒也许是一个新手。这还是就中国象棋而言。如果说到围棋,年龄大的人,也许如我,还不知围棋的规则;年龄小的人,如朋友的小学生儿子,已经是业余四段。 做学问同样如此,与年龄无关。年龄大如我的人,不管胡子多长,终归是一个新手。所以,不要因为自己年龄大,就觉得水平应该不一般,这样想得话,会难受、会出丑、会误事。 新手下棋,偶尔会赢一两盘,但这不能说明他的棋艺有多高,接下来,会经常是臭棋不断,输得一败涂地。这其实很正常。赢了别飘,输了别馁,摆正位置,好好钻研棋谱,勤于实战操练,才是提高和巩固棋艺的正道。 做学问,也是这样。 父亲棋下得好,但我相信,他的棋艺终究是业余的,因为他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专业的师傅。做学问,同样如此。一般来说,专业训练不可少,专业的师傅不可少。否则,做来做去,终究是业余的,何谈登堂入室。所以,无论下棋,还是做学问,接受专业训练吧!找个专业师傅吧!幸亏,我有这个机缘。 最后,想到下棋与做学问的又一个共同之处,下棋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这个真的很重要!
个人分类: 关于学者|6435 次阅读|4 个评论
宁曲莫歪
龚胜生 2010-8-26 01:54
自序:最近几日在江汉平原考察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出来数日了,今晚深夜进QQ,看看单位群里有无消息,看到一些青年教师与领导的对话,感到一股酸腐之气扑鼻而来,于是写下以下数言,本来想作为群聊语言,但怕有人对号入座,故而转录于此,以志当时心情。2010年8月26日凌晨于仙桃国际天诚大酒店。 群游有感 为富不仁须知三代必蹙, 为学无术岂能指望溜须? 青松屈曲总能立山巅, 低眉献媚几人能树业? 慎之,慎之 宁曲莫歪!
个人分类: 流年往事|395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做学问,做人
FupingZeng 2010-8-18 00:18
做学问,做人 在施一公教授的博客上看到了这篇博文,写的很中肯,观点正义,全文转载如下: 【序:此文呼应最近《人民网》上的一篇报道及今年3月《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人民网》报道题为 四位科技界知名人士建言 下决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详见: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444910.html 《光明日报》的文章详见: http://www.gmw.cn/content/2010-03/10/content_1069204.htm 】 两年前,清华大学化生基科班的毕业生请我留言。绞尽脑汁,想出一句话代表了我的很多想法: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 做学问必须诚实,这是基本的学术道德 做学问的诚实反映在两方面。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偏差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许多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或偏差,这种学术问题的争论往往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越是前沿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比较有名的例子是著名物理学家费米1938年获得诺贝尔奖,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发现了第93号元素。实际上,尽管费米在1934年曾报道用中子轰击第92号元素铀可以产生第93号元素,德国的化学家哈恩在1939年1月发表论文,证明产生的元素根本不是93号元素,而是56号元素钡!但这个错误并没有改变费米是杰出的物理学家的事实,也没有影响他继续在学术上的进取。费米很快提出后来用于制造原子弹的链式反应理论并于194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主持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 再举两个生命科学界的例子,Edmond Fischer和Edwin Krebs因为发现蛋白质的磷酸化于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如果仔细阅读他们发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几篇关键学术论文,你会发现他们当时对不少具体实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一定差距,用今天的标准可以说不完全正确;但瑕不掩瑜,这些文章代表了当时最优秀最有创意的突破。Thomas Steitz是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其获奖的工作主要是发表于2000年的《科学》周刊的两篇文章,阐述了核糖体大亚基的晶体结构及蛋白质的肽键形成机理,这是结构生物学的精华展示。但大家也许早已遗忘,Steitz那两篇文章发表不久,《科学》周刊就在2001年初刊登了两篇技术评论的文章,质疑Steitz提出的肽键形成机理。说白了,有人认为Steitz提出的机理是错误的。 举这些例子是希望大家区分error(误差)与fabrication(造假)的区别。比如一个实验由于条件有限,做出了一个结论,后来别人用更先进合理的实验手段、更丰富的实验数据推翻了这个结论或对这一结论做了重要修正,那么第一篇文章只要详实地报道了当时的实验条件,就不能被称为错误,更不是造假,也无须撤稿。但如果明知实验证据不足,为了支持某个假设的结论而编造实验条件或实验证据,这就是造假了,视为学术不端(scientific misconduct)。 但诚实的学问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含义 :只有自己对具体实验课题做出了相应的贡献(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后,才应该在相关学术论文中署名。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即便在美国,也会偶尔出现大老板强势署名的事情。在国内,这种事情更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利用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使一些年轻学者不得不在文章里挂上自己的名字,有时还以许诺未来的科研基金来换取论文署名。其实,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学术道德,对整个学术界风气的影响更是极为恶劣。 做人也要诚实,但更重要的是正直 我很难相信一个人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撒过谎,也不相信成年人的每句话都是完全诚实;很多特定环境下善意的谎言不仅合情合理,还可以得到大家的赞同;比如对危重病人的病情的适当隐瞒。但一个人应该、也完全可以一辈子正直!对一个社会、一个群体而言,必须邪不压正。社会风气需要正直,学术风气更需要正直! 我小时候,性格好强。长大以后,也常常桀骜不驯。但无论何时何地,我难以容忍做人的不正直。讲个有点离谱的故事:我从小觉得尊老爱幼是天经地义,所以对做不到这一点的人深恶痛绝。1988年我读大三,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因为一个小伙子不肯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让座又不听我的好言相劝,我只好动手,强行把他赶到了他该站的地方。在我看来,这位小伙子做人行事不够正直。 全职回国两年半了,心里最大的不快就是许许多多的人(包括有些学生)对是非曲直看着于己无关便无动于衷,这让我非常忍受不了。每次看到媒体报道见死不救、袖手旁观时,我都禁不住想问一下旁观者:如果哪天你成了victim怎么办?! 后来一想:大概旁观者都觉得轮不到自己,侥幸罢了。 在学术界,正直可以体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国内盛行的学术潜规则是造成学术风气不正的主要原因,其危害不亚于学术造假。不同的是,学术造假很容易被发现,而潜规则虽然无处不在却很难人赃俱获。无论以什么标准判断,这些学术潜规则都是与正直的学术道德背道而驰的。有意思的是,尽管人人声讨潜规则,同时相当一批人又千方百计地适应、应用潜规则,使其得以发扬光大。 最大的学术潜规则是官商勾结。 这句话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确是来自一位科技界领导,切中时弊。2008年参加某个部门的小型研讨会,我发言陈述科研基金申请中潜规则的危害。我的话音未落,这位领导很激动地站起来说,施教授,看来你还是太幼稚,低估了国内的潜规则:现在说白了就是官商勾结。我很意外,反问道,怎么讲?官,就是我们这些有实权的局、处级领导,手握行政大权,一句话就可以确定顾问组成员和专家组组长人选。商,就是与我们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大款科学家,他们手握立项、评审大权,常常可以掌握几亿、十几亿的科研经费,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审结果。怎么勾结哪?很简单。商有求于官,因为他们需要这种权利,既可以为其本单位带来利益,又可以利用巨大的资源来党同伐异。而官也有求于商,不仅商的赞美之词可以转化为官的政绩,官还可以从商那里拿到直接的好处 学术界的潜规则在实质上阻碍了科研创新、严重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年轻科学家的成长、对中国吸引海外最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归来起到了直接的负面作用。大家都知道它的不对,为什么不能都自觉地抵制这些潜规则呢? 回国两年多来,我数次申请过科研项目的基金,从来没有与任何一个评委事先沟通过。我也参加过多个科研项目的评审,从来没有向这些科研项目的任何一个申请人事先沟通过情况。这本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然而,这些职业道德操守却被我们的潜规则冲得七零八落。最后举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一次参加某个重大项目的评审,周六下午我才接到通知,可周日上午手机就收到6个陌生人(我确定从未给他们留过电话号码)发来的短信:请多关照,欢迎来我校做学术报告、考察交流,等等。我当时很纳闷:这些人是怎么知道我当评委的,我的手机号码是谁透露给他们的?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职业道德,各行各业也应当有自己的职业操守。 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 【后记:其实,这篇博文几个月之前就已写好。写的时候,字斟句酌,深怕言过其实,希望只针对现象,不希望涉及到任何个人或任何部门。即便如此,成稿之后,我一直犹豫不决要不要公开发表。如果贴出来,一定会引起一些人的憎恨,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后果。但如果不说出来,则实在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自己回国的目的,更对不起在暗地或明处支持我的师长、同事、朋友、和学生。衷心希望这篇对事不对人的博文能起到一点促进科技体制改善的目的。从我做起,用我们每个人的自律与职业操守来促进大环境的逐渐改变。
个人分类: 温馨家庭|2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博士后和民工的区别:能吹是多么的重要啊
热度 1 zhangjiansty 2010-7-25 16:30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文明用语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爬走。   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花了0块钱在生产线旁边放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猛吹,于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  知识并不一定都是生产力     2.  民工兄弟很有创造力   3.  能吹是多么的重要啊 09年感恩节我们给宝宝买来中国制造的自行车,老公负责安装,可脚踏板无论如何也装不上来喊我,宝宝自告奋勇,三下两下就装上了,我跟老板娘讲起这个事,她说,大人想复杂了,小孩子思维简单,反而就容易啦。 另外一个故事也是讲如何解决技术难题的: 我们的科学技术让生活越的来越复杂,而其实生活却可以很简单,就象我们的快乐一样 上太空后如何解决圆珠笔里的油因失重倒立时不能书写的问题,美国航天局投入花了一大笔资金研究开发技术,结果苏联航空航天局一下子就解决问题了:用铅笔! 文章出处 http://blog.youth.cn/html/64/555964-774244.html 姑且不讨论上面文字的真实性,当读完这段文字,想来每一个人都会不禁而笑,我也一样。但是过了一分钟,却发现自己不能仅仅笑一下就完了,文章中的博士后们写的是谁呢?科研的目的,可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禁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做法,是多么的不智,呵呵,不禁也要笑话一下自己了,连个农民的头脑都不如。好在我们的科研才刚刚开始,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刚刚开始走路,走的歪歪斜斜不要紧,重要的是能够及时的修正,保持前进的方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健步如飞。 呵呵,最后真心的祝愿一样在科研的朋友们能够在看到这段文字之后也稍稍思考一下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07 次阅读|2 个评论
真正做学问的人,就应该埋头做最好的、最有挑战性的工作。
xinliscau 2010-6-23 16:15
有句俗语是"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科研也不例外,不想做最好的研究的学者也不是好学者,此乃,真正做学问的人,就应该埋头做最好的、最有挑战性的工作。
个人分类: 励志文章|967 次阅读|4 个评论
做人做学问----简单最好!
xinliscau 2010-5-7 12:09
从今天开始,准备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写几篇关于科研方法及体会方面的文章,在指导自己所带的学生的同时,希望也可以和博友们探讨一下科研的方法问题。 自己从事科研工作这几年,也参加了几次会议,听到一些牛人作报告。从他们作报告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一点,就是无论做的是多么深奥的东西,都能用最简单最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力争使听众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握并理解。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想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工作者,那么请务必注意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培养这种能力,即复杂问题的简单化与形象化表达。无论是作报告还是做论文,都要力争使自己的思想用形象的语言或图片表达出来。据说国外很多课题组都有专门处理图片的人员,就是PS技术之类。所以,如果能在科研之余学习一下图片处理技术,可能会对你将来的论文发表或公开演讲增加不少砝码。很多时候,一些新奇的想法,都是在深刻理解问题后,将问题简单化,即可以用很简单的模型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种看似简单的表达,其背后的过程往往要付出很多劳动。我是从研二时开始注意这样能力培养,最开始为了把幻灯片做好,每讲一次,我花费半个月时间准备,后来缩短到一周,等博士毕业时,每次讲座准备好的幻灯片只需两天左右。现在给本科生上课,锻炼机会更多了,现在差不多一天时间可以准备一个好的报告。这一点,在表达能力培养中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就是切忌, 一定要把问题简单化。 反过来,说到做人。也是一样的,简单就好。小时候,快乐是件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快乐的事。所以,特别是科研工作者,做人更应该简单一点好。一个喜欢做科研的人,在勾心斗角方面一般是不行的。所以,或许简单最好。不管对什么人,都保持这样同样的尊重。时间长了,别人就会了解你。不要因为偶尔经受一点打击,就改变自己的原则。刚工作时,有些同事说我对他们不够尊重。我不知道他们说的尊重是什么意思。我的观点是,既然是同事,大家就使平等的,在讨论问题时应该有相同的发言权,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我从来没叫过任何一个同事的名字,都是XXX老师,也从来是主动和其他人打招呼,更不会不在一个同事面前轻易评价另一个同事。让别人对你的不理解通过时间去化解。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一直坚持自己简单的待人处事原则,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和其他外在因素轻易改变的。 总之,我认为做人做事,简单为好。越是复杂,到头来伤害的还是自己。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689 次阅读|9 个评论
大师的小事:纪念导师陈国达教授
热度 1 llm 2010-4-4 18:13
刘亮明 一、写在前面:大师、小事与名人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到了,也快到了陈国达老师离开我们6周年的日子(4月8日)。早就想写篇纪念先生的文章,虽开了个头,后忙于他事,就耽搁了。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无论如何不能再耽搁了。 作为一代地球科学大师,陈国达教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在国际一级学科的Congress上坐到主席台前排的人,先生的伟大之处实在太多。我在这里记录的只是我跟随先生所观察到的几件令我感动万分的小事。我写下这些小事,一方面想表达自己对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激发那些靠造假和做秀已经成为大师和正在成为的大师们的羞愧之心,更希望能促进我们的社会更深刻地思考真正的大师到底应该是怎样?我们的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师?。 大师肯定是名人,但现代社会的成名未见得有助于成为大师,特别是超女、快男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名人和成名途径的看法,包装、炒作和造假已成为快速成名的有效手段。有人为了快速成名而不愿干小事,更有人成了名后不再拘泥于小节。于是乎,越来越多的名人常常以自己的大事太多而无暇顾及小事为借口,原谅自己或自己的下属的种种并不小的小问题。做了虚假广告,替不良商人代言,只是自己无暇核实材料的真实性而已;本来难脱干系的弄虚作假,将责任全部推给学生或下属,自己只是失察、没有尽到管理责任而已.。难道名人就可以真的不拘小节吗?难道名人就真的只需要关心大事吗?难道成名就一定要靠包装吗? 真正伟大的名人应该是在意小节的,而且,正是在这些小节上,体现大师的伟大。也正是从这些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为什么能够成为真正的大师。 二、时间都花在学问上 在我的记忆中,先生一直都很忙,而且是实实在在地忙于工作和学问。还是1986年,我跟随先生读硕士研究生时,一天晚上10点多钟有急事需找先生,猜想先生应该早已休息,因事急还是硬着头皮敲开了先生的门。见了先生后的第一句就是:陈老师,对不起,这么晚了还打扰您休息,没想到先生并无责备之意,只是和蔼地说:没关系,我还在工作。先生的书桌上摊开着书稿,还有一大堆翻开的书,看来先生还在修改文稿。先生签完字后,我就匆匆离开了,回望小楼,先生的房间的灯依然还亮着,也不知要亮到几点? 曾经在一次会议上,听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孙枢院士介绍,有一次先生在北戴河参加一次会议,会议期间有少量空闲,先生也没有好好地休息,更没有忙于各种应酬,而是独自一人拿个记录本在考察海岸地貌地质。 现在社会的人,不管是已经成名的,还是正在成名的,都很忙。有多少人是真正忙于扎扎实实做学问?有多少是忙于跑场子、做秀造势和拉关系?如果大学里的教授和研究生们人人都将自己的时间都花在扎扎实实地做学问上,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为那些埋头学问的人提供一片净土,我们的总理还用得着为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大师而那么忧虑吗?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先生可谓是著作等身,但与现在的许多高产名人不同,先生的著作都真正是自己劳动的成果。无论是写文章还是修改文章,先生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从不会有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在先生的著作中,即使引用了学生的实习报告,也都会标得清清楚楚。记得有次我写了篇有关湘东北金矿构造成矿方面的文章。因为当时我正在给先生当学术秘书,有较多的时间跟先生在一起,考虑到先生对湘东北相当熟悉,也是构造成矿理论的开创者,先生如能帮我修改一下,肯定能大大提高论文的质量,便将先生的名字写上(平常一般是不敢挂先生的名字的),将文稿拿给先生看,先生看后,首先将他自己的名字划掉,然后反复强调做过相关的研究、提出过什么观点,一定要我注明,说这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先生不仅所有的论著都是亲力亲为,而且对自己的论著总是精益求精。不但每次文稿都要反复修改,论著印刷出来以后,还是在不断地修改。先生曾经将两本自存的《成矿构造研究法》和《地洼学说文选》送我,在书的封面上都注明自存改正本。先生在书中做了很多的标记,对于书中的印刷的错误和原来成文时的表达不完善,先生都一一标出和修改,这实是一件费时又费力的事,也不会给先生带来任何好处,但先生的性格使得他不可能不去做这件事,因为他容不得错误、容不得马虎。 如果我们的学者都能象先生那样神圣地对待学问,我们的社会还会存在那么多的学术不端吗? 四、关爱学生 先生的手下的研究生一直比较多,不过肯定比不上现在的那些名教授。对待学生,先生与现代那些实为老板的导师不同:第一、先生招的学生从来都不是为先生打工的,每个学生做论文都有充分的选题自由,而现在很多导师招学生实为自己完成项目招收学术民工;第二、先生从来不允许学生在发表论文时挂上他的名字,而现在绝大多数导师要求学生写论文一定挂上自己的名字,有些甚至还要求挂第一。虽然先生对待学生是严格要求,但对学生的关爱其实一点也不少,不但体现在做学问上,也体现在生活上。记得在1986年初夏,我为做硕士论文需要到海南岛跑野外,行前去向先生请教。先生对工作没提多少具体的要求,却一再叮嘱要注意安全,海南岛天热多蛇,一定带些防暑的和治蛇伤的药。先生当时实是时间不够用的大忙人,但在那么忙的状态还不忘提醒学生注意那并不小的小事,实是让人感动。 五、不轻易签名 2003年,我申报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时,请先生给我写一推荐信。因为先生对我已是相当了解,考虑到当时先生身体不佳,行动不太方便,阅读也很费力,我便事先将推荐信打印好,拿给先生看。原以为先生看一下就会签名,没想到先生是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而且边看边反复向我核实情况,认真修改后交助手重新打印,再签名。虽然先生在推荐信中去掉了一些华丽的夸奖之词,但我更加感觉到先生的崇高,也更加敬佩先生的为人。正是因为有先生这样的学者,才守住我们社会道德的基本底线。 六、节约但不爱财 先生的收入虽然比不上现在那些开公司的教授,应该还是不低的。但先生一生都是勤俭节约,不但打印过的纸张反过来再当稿纸用,装便函的信封也经常用收信留下的旧信封。记得1987年在海南岛跑野外时,那时彩照还不很普及,先生随身带了一相机,但反复交待手下不要乱拍,不要浪费胶卷。先生节约,但决不爱财,先生所设立的地洼学说奖励基金主要都是先生自己捐献出来的。 当然,现在是要靠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我们不提倡节约,但节约无论如何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教授之间相互攀比的不是学问,而是汽车;如果教师之间交流的不是科研和教学, 而是喝酒与休闲;如果导师考核研究生不是做学问的能力,而是点菜和陪酒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引以自豪的不是头脑中的学识和发表的论文,而是身上的名牌和喝过的名酒;如果......,我们的大学也许会培养出一些的大款或者大X,但无论如何是培养不出大师的! 我记录的这些小事其实只是先生值得歌颂的小事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我认为,正是因为先生在意这些小事才造就了先生的伟大人格。在诞生了陈国达的土地上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陈国达,不是因为金钱,其实后来者中大多都不差钱;更不是因为智力,其实后来者中不少是太有才了;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后来者都忙于大事,而不屑于这些小事。 深切怀念导师陈国达教授!!! 也向那些埋头学问的名人和默默无闻之人致敬!!! 1988年6月硕士论文答辩时与先生合影 先生在著作封面标明自存改正本 先生留在著作中的标注, 上端的小纸条都是先生亲手贴的, 表示该页有错 先生留在著作中的修改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11297 次阅读|8 个评论
做学问:当“官”的怎能就做不了学问
YonLushgry 2010-1-18 10:31
闫茂伟 读本科时就听到有人说,当官的怎能做得了学问、做学问的又怎能当得了官之类的话语;现在攻读硕士也已一年半载了,又听到,学问做好了就想做个干部或领导,抑或学问做得好的,大都有一官半职或身兼数职,这多见于各类院校、科研院所。对此,不能轻易地分析并定性这样的情况是好还是不好。试想,做学问的何以见得就做不了官,做官的为何就做不了学问。当然,这里的官既指政府官员,也指各类院校以及文艺界中的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等。 还好,历史的事实可以证明:作为明朝中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王廷相也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政府官员和政治家。王廷相 (公元1474一1544年),字子衡,号浚川,人称浚川先生,又号严居(也号平厓),河南仪封(今河南省兰考县)人,他博学趣广,对于天文学、生物学、音律学有深厚修养。不仅是明代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也是生活在明朝中期的政治家、文学家。 一 为文:反对华而不实之文风 王廷相作为一位广为人知的著名哲学家的同时还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他自幼聪慧好学,经史诗文多所学习,年少时就以为文而出名, (13左右) 以擅长古文诗赋著名,22岁举于乡,29岁登进士第,是明朝中期的著名才子,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文学家。在文学上,不仅撰有许多诗文,而且提出了文以阐道的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且他的诗文歌词都从浅易通俗入手,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同时,王廷相在文学上的改革精神也是值得借鉴的,他极力反对当时的愈久愈弊,陈陈相因,遂至嘽缓冗杳,千篇一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台阁体。而且对于此类的文风王廷相势必要加以改革,否则思想就难以进步,文化就难以创新、社会就难以前进。 二 为官:刚直不阿 以民为本 锐意改革 作为一位政治家的王廷相生活于明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恰是明皇朝由盛世走向衰世,出现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的时代。吏治愈益腐败,促使王廷相敏锐地认识到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然而,改革不是容易进行的,它牵涉到诸多的人人事事,更为严重的是会遭到已得利益阶层及其集团的排挤与打击。这就需要改革者具有智慧与魄力,并争取得到民众的支持,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当然,改革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会涉及到许多方面,有时还是错综复杂的,需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而王廷相于边防军事、教育科举、监察吏治、赋税仓库等诸多方面,力主改革、清除弊政、清狱安民,多有政绩。 在长达 40年的为官生涯中,他极力主张与践行法治与德治的结合与统一,他的德治思想是以民为本的,他反对官僚腐败、以权谋私、贪图享乐、贪赃枉法。为此,在法治与改革相结合的过程中,法律法规的执行也好,改革方案的实施也好,都要有惠于民、有利于民、有安于民,不能搞违法腐败之工程、行劳民伤财之政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与思想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他同时也强调要防止在法治的过程中陷入了人治,更要警惕借法治之名行人治之实,防止持法之人知法犯法、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更不能容许依法犯法的产生,而要避免这样的情况与情境的发生就必须任贤,注重有贤之士的荐举、任用、提拔与培育。 值得一提的是,王廷相的为官生涯可谓艰辛而长久、可歌而可泣,也是值得的。他一生从政的时间较长,虽因刚直不阿屡遭宦官谗毁,但官一直做到临终前三年,至兵部尚书和太子太保。说其艰辛而长久,是因为在他长达 40年的仕途生涯中,在其改革的过程中,不知受到多少与多大的反对与打击,也不知付出了多少与多大的代价;说其可歌可泣,是因为他为官刚正直言,即便惨遭入狱与贬谪也不妥协、不贪图享乐、不为高官厚禄而低头;说其是值得的,是因为他虽因刚直不阿多次遭到宦官、权臣的谗毁与迫害与贬斥,但他的职位并不是卑职微官,即便罢斥回乡也可不因有愧于心、有愧于民而难以安度晚年。 三 为术:开先河独树一帜 勤博学著述颇多 王廷相不愧为一位成功的文学家,也不愧为一位成功而可歌可泣的政治家。此外,他还是一位成功的思想家、哲学家。可能是由于他为官之道的需要,也可能是由于吏治现实的需要,也可能是由于他为了理论研究与创新的需要,王廷相的理论表现出学术转向的迹象,而他确实开明中后期实学之先河。在他的实学思想体系中,具有着和体现了多种宝贵的精神品质,而这些精神品质可以说仍都是当今所必需的,它们是:务实精神,求真精神,实践精神,批判精神和改革精神。 不仅如此,王廷相作为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学术上的成果更是璀璨的。他博学多才,学术成就显著,其著作有《王氏家藏集》和《内台集》,其中《慎言》、《雅述》、《太极辩》、《横渠理气辩》、《答何柏斋造化论》为其哲学代表作。同时,他兴趣广泛,博学多识,对自然科学和音律学有深入的研究,撰《岁差考》、《玄浑考》、《律吕论》、《与韩汝节书》、《策问》等。而且,他的思想体现在诸多方面与众多领域,比如,有历史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廉政监察思想、实学思想、气本论思想、自然科学思想、以及宇宙理论、本体学说、无神论、理势观、音律学等等。王廷相在几近终身为官的情境下,能够有这么多的著述,可见他在繁忙的政务中是多么的勤奋,要不然这么多的著述怎能得以完成。 总之,王廷相身为封建王朝的政府官员,在他 40年的仕途生涯中,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颇有政见、政绩可观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不论他的阶级立场是怎样的,他一生的成果是丰硕的,也是非常成功的。他不愧是一个集为文为官为术于一身的典范于古于今于后都是一个值得为文者、做官者以及做学问者深思与学习的成功典范。 为文也行,为官也好,为术也罢,尤其是兼而为之者,要想多有建树、广取硕果,就要向集为文为官为术于一身王廷相这一成功典范学习,学习他的品行、学习他的智慧、学习他的志向,并在现实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试想:当官的怎能就做不了学问?古人物质条件、待遇配置等远不如今人之先进、发达,但古人的心境却是崇高、至存和美丽的,与一些今人所具有的浮躁、急功近利和功利之心思相比,实乃做学问的精神之境界和耕耘之胸怀。 参考文献 ⒈萧萐父 ,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纲要 .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415. ⒉夏乃儒主编:中国哲学三百题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11,311-312. ⒊陈方平:王廷相哲学思想述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1. ⒋王培华:关于王廷相历史思想的几个问题 .史学史研究,1995.1. ⒌葛荣晋:王廷相的文以阐道论 .中州学刊,1985.5. ⒍步近智,张安奇:中国学术思想史稿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16,416-417,417. ⒎葛荣晋:试论王廷相的政治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01). ⒏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428. ⒐岳天雷:王廷相的实学思想及其精神品格 .河南社会科学,2002.1(10-1). ⒑方立天:方立天文集第 5卷中国古代哲学(上)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3,104. ⒒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中国古代哲学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36,740. ⒓卢黄熙 ,张少杰,郭继民:王廷相的哲学观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⒔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308. ⒕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34. ⒖葛荣晋:王廷相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中州学刊,1981.5. ⒗郑万耕:一部开拓性的学术论著读《王廷相生平学术编年》 .中州学刊,1987.4. ⒘〔清〕金缨著 张琪译注:格言联璧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164,11. 所引文献未能在文中标出,实乃抱歉!谨在此向诸位作者或编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个人分类: 学之术|20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员是个什么“员”?
热度 1 蒋高明 2010-1-5 01:47
蒋高明 第一次听说研究员这个词,是在大学毕业的前一年。1984年夏天,笔者决定报考中科院植物所研究生。那个时候没有网络,只在生物系楼门口看到植物所张贴的招生简章里,看到上面有黄银晓老师的名字,研究方向是环境保护。黄老师当时的头衔是副研究员,听山大老师介绍,副研究员相当于大学里的副教授。 怎么会叫研究员呢,这不是和饲养员、理发员、卫生员、服务员、工作人员一样吗?当时还不兴叫公务员,好像粘了员字就不是很高职位的人。当时的感觉就是如此。 现在看来,研究员也是一个劳动者,他们靠脑力吃饭,他们的劳动不像饲养员、卫生员、服务员那样创造直接的价值,而是创造了一些无形的价值。现在要求我们发表SCI,这些SCI还不好说有什么用。好像大部分没有用。回家如果农民问我是干什么的,我就说是写SCI的,SCI,好像太玄乎了些,农民不懂的,说写文章的吧,正如他们中有喂牛的、杀猪的、卖菜的一样。这个的,大约相当于员。现在的研究员退化为写文章的了,可我又不是作家。 当年的研究员都是很厉害的,几乎都是大家,因为进中央研究院或后来的中国科学院就很难,当个助理研究员都很让人羡慕。当时中科院要人,是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那样的高校去挑的,送学生来的高校就是今天985的前几名。大学生毕业来工作了,给的职称是研究实习员,5年后才能考虑升助理研究员,再5年后才有资格考虑升副研究员;再5年后有可能考虑升研究员。实际上,许多文革前来中国科学院的大学毕业生们,当助理研究员二三十年的人大有人在。可见,当时的研究员是很难当的,其含金量绝不亚于今天欧美的正教授。 研究员得研究点什么。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贾兰坡研究北京猿人、郭沫若研究甲骨文、吴晗研究明史、钱学森研究导弹、竺可桢研究物候、汤佩松研究光合作用,等等,他们的研究是很执著的。尽管后来党叫干啥就干啥,但党还是很尊重研究员的研究兴趣的。研究员是人民的一员,但他们不创造直接的价值,是花国家的钱。国家需要研究员,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科学家,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会来找这些员的。既然是国家需要的,国家就来养这些人。因此,当时的研究员吃皇粮,不愁发工资。 研究员也分级,那个时候分级很严格,分出来的研究员大都是货真价实的,很多人是解放前的底子,一级研究员们个个都是大家。笔者博士导师侯学煜先生当了学部委员了,还是三级研究员。尽管侯先生在生态学方面造诣很大,还进中南海给胡耀邦等政治局领导上课,但搞微观的一级研究员们看不起搞宏观的,就一直压制侯先生升二级研究员。但即使如此,五六十年代的三级研究员月工资就有三百多元,副教授工资就相当于国家十级干部(正厅级)呢。现在也搞研究员分级,但现在分出来的二三级研究员已严重今非昔比了。 研究员不是官员,但现在官员们都要这个头衔,且早于一线科研人员得到研究员。今天重新研究员分级了,他们更是捷足先登。据说一级研究员是给院士们留的,大家都不要争了,二级研究员要争院士,有领导职务照样沾光。现在有人戏称院士应为院仕,是很恰当的称呼。不做官的院士是大大少于做官的院士的。 当年的研究员是否像今天的研究员一样写博客呢?写的。只是当时没有博客,但是有报纸、有杂志。他们还自己办杂志呢。搞植物的胡先胡先骕文章了得,词填的也了得,做学问也了得。他和吴宓一起办《学衡》,还亲自任主笔,没有人说他不务正业。当时,北有以陈独秀、胡适之为主的《新青年》,南有《学衡》,学衡派主要成员有吴宓、梅光迪、胡先胡先骕等。南北知识分子领导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尽管两派因观点不同,经常掐架。文人嘛,打嘴架太正常了。那个时候的研究员似乎人文情怀高远些,他们非常关注社会现实,从不闭门造车。后来,胡先胡先骕和胡适不掐了,前者还为后者主办的《独立评论》写稿呢。1925年,两胡在上海合影,胡适在照片上题两个反对的朋友,可见当时的知识分子胸襟是宽大的。 无论是过去的研究员,还是现在的研究员,他们的存在应当是以人类与社会进步为己任的。研究员的专长是做学问,做学问就得刨根问底,刨根问底就得有足够的时间,有了足够的时间才能去做实验,查资料,才能拿得出让同行们至少不笑话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见得都发表在洋人办的刊物上。因此,研究员评价研究员是心中最有数的,谁吃多少碗干饭,瞒天瞒地瞒不了咱老九。作为人中的一员,研究员还得有饭吃、有房子住,且比普通的员吃得好、住得好些,过着让普通员们羡慕的生活,毕竟他们是国家的翰林啊。国家有难的时候,研究员是应当出来出谋划策的。 在笔者看来,研究员起码得是个有学问的人,一个有文化的人,不仅懂得一门专业知识,还要懂得艺术,懂得生活;不仅仅懂得英文,还要懂得国文;不能只会写SCI,不抬头看社会。研究员须有宽大的胸怀,能够容忍异己。要做研究员,就得来几次板凳要做十年冷,而不是仅凭几篇洋文章就要当研究员。 我们对得住研究员这个称呼吗?与前人比我们对不住,与洋人比,我们还是对不住。研究员贬值了,教授贬值了,博士头衔贬值了,院士也贬值了。谁之错呢?看看当今的研究员们干了些什么就知道了:提院士给人送蛋糕、研究员分级请人喝酒赔笑送钞票、搞课题送回扣、争项目请领导泡妞、树威信拉山头、发文章搭学生车当通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打击异己,投机钻营,做学问变成了搞政治,研究员焉有不贬值之理? (2010年元月5日凌晨写于九思斋)
个人分类: 精神历程|15294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一篇好文】老实做学问,努力带学生 ----郝柏林
huangweixp 2009-12-4 00:24
这里转一篇郝柏林先生的讲话记录,针砭时弊,对科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揭露可谓针针见血。 出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0455 说明:2009年5月25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组织了一次青年导师会议。   给我的题目是科学精神与学术规范。我想不用这个题目,因为这些事情讲不好的话就是一堆空话。我跟大家的年纪差得比较多,现在到了关山门的阶段。今年、明年研究生基本毕业了,底下的生活方式就不一样了。今天正是一个机会来回想一下。我写了三页纸的提纲,但是说起来可能比较随便。   首先,我相对于各位有局限性。我是一个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高等教育的人,最高学历是大学本科毕业,没有学位,白丁一个。这是我所处的时代造成的。我在大学物理系受过三年正规教育,当过两年研究生,没有当完,算研究生肄业。我的工作范围是自然科学里的理论科学、数理科学的一些角落。我是不做实验的人。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曾经几度做实验,甚至做工程,但总的说是一个做理论的人、玩计算机和做数学式子的人。这样,对于各位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我知道在座各位有人文、生物、医学各个方面的人,所以我讲的事情可能对大家带有特殊性。另外,我说的是个人观点,不能保证跟教育部的现行政策和学校的现行规定完全一致。   先谈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非常特殊的现象,这跟其他动物区别很大。每一个时代的人类把自己在各方面学习创造得到的东西、认识到的东西,有些是很抽象的,传给下一代人。一代一代人进步得非常之快。这是动物世界完全跟不上的。动物也能学会一些东西。动物行为科学有研究成果证实,一些黑猩猩群学会了其他群没有的东西,比如在浅水的地方找那些带根的植物,把它拔起来洗一洗再吃。这个不是所有黑猩猩都会的。有的群学会了以后慢慢传开。但是这种事情在他们的进化阶段跟人类完全没法比拟。我们的教育活动在每个现代人的生活里要占几十年,义务教育 9年,到高中毕业12年,加上本科4年是16年,再来5年的硕博连读是21年。我还没提特殊的学科如医学,他们的本科长,研究生阶段也长。      另外有一些人是毕生在教育岗位上的,在座的各位就是。我自己虽然在科学院呆了很多年,但也是教书的,中国科技大学一成立就在那里教过书。教育活动对人类非常重要,在从事教育活动里的大学、特别是国家最好的几所大学,那真是神圣的殿堂。在现在的社会里头,大多数重要的人物除了极个别的一般都经过大学这个阶段。你们看现在的中央领导哪个没上过大学。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大学在社会上地位非常特殊,他应当保持一种神圣性,一种神圣的特殊性。作为大学老师,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不管你教什么、讲什么,都要有自己的操守。不是社会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合理的,不是 ! 有一些话是翻译错了的,所谓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是翻译的错误。查查德文原文,精通德文的人都不易找到合适的中文词。1950年代,张仲实翻译成一切存在的都是理性的,还稍为接近原意。不是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正是因为存在的不都是合理的,才需要有革命、有改革,需要从事教育。   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我不知道各位想过这件事没有。在座的各位不一定都学过教育学。我倒是学过。我在中学是学生干部,当时团中央的书记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下去了,上来的书记是胡耀邦。他当时很年轻。 1950年代初,他做了团中央书记。团的工作一下变得非常活跃。他提倡所有学生干部都要学点教育学、逻辑学、心理学,这样才能做好工作。于是我们就去买书自己看。我看的是凯洛夫《教育学》。凯洛夫做过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长,从事过教育事业。他的书是1950年代国内师范大学的标准教科书。可能我现在讲的教育学未必跟如今的教育学一致。凯洛夫《教育学》说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知识、技能、熟练技巧三件事。知识不用解释。学生还应该有点技能,比方说,现在学计算机就是一种技能,即使你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还有一种东西是熟练技巧,就是你在自己的本行里做得非常熟练的东西。我是做理论物理的。我对有些研究生在黑板上讲点东西的时候要拿个纸片,对着纸片往黑板上抄,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舒服。你在干这件事,你这几年就研究这个问题,你就应该滚瓜烂熟。遇见方程、积分,动不动就得去查书、查手册,怎么能做出好东西来!在你做的狭窄领域里,你必须非常熟练,有些本事要变成你的熟练技巧。我觉得不管怎么讲,现在这三条还是有的。但是,对于培养研究生而言还得多一些,接下来我会慢慢说。因为研究生是给这个社会培养最高层次人才的。现在读研究生的,各有各的目的。这在当前的社会是很自然的,包括现在许多研究生是为了解决就业困难。他不是把研究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这个问题有它的现实性。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在自己的学科方向能够培养一些非常高层次的、非常有作为的人。所以对研究生应该特别一点,他们应该比刚才讲的那三点还多做一些。      培养研究生与普通教育比,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即批量生产和手工作业。大学扩招以后,许多学校在批量地生产硕士和博士,这就带来新的问题。当然,这里可能有社会的要求,不得不做的事情。但是我这里要讲的还是比较带手工性质的。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培养高层人才都带有很强的手工作业的性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 13章讲机器和大工业时说过:最早的机器是手工师傅摳出来的,一直发展到用机器生产机器,大工业才站到在自己的立足点上。实际上电子计算机也经历了这个过程。最早的电子计算机也是手工做出来的,把真空管,电阻、电容用烙铁焊接起来。现在的一个PC机、一台笔记本计算机放在1950年代可能这个舞台都放不下,但那都是手工做出来的。现在的计算机的生产完全由计算机在控制。芯片的布线设计,人就做不了。      马克思当年在分析机器怎么出来的时候专门讲了手工业的师傅,原文是这一类劳动者的职业带有半艺术的性质,所以 , 他们的人数的增加, 是不能急致,而只可缓图的。就是说,精巧的手工业师傅不可能在社会上一下出很多,只可能慢慢地培养。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人才的,到现在其培养方式都带有这一性质。他们只能一个一个培养出来,不可能急就。至少我目前还在感受这件事,而且我怀疑将来也不可能做到批量生产。你可以开训练班,批量生产画匠,但是你绝对不可能用这种方式培养出国家级的画家。少数名画家是自己冒出来的,许多大画家是老画家带出来的。像齐白石,好多知名的画家如娄师白、李苦禅、李可染,都在他身边学习过。我们培养学生也带有这种性质。不过既然是手工业,就非常之不拘一格,不是一刀切; 一个老师、一种行业、一种风格。所以从教育部讲不能一刀切,从学校讲不能一刀切,两头都得照顾着。我们有批量生产的一面,但还是希望能培养出不多的一些人,这些人对国家将有很大的贡献。像复旦大学,要成为非常强的学校,必须得有这样一批非常强的人,非常特别的人。当然也不一定完全由我们自己培养,可以从其它地方争取来。      研究生不是学生,是研究人员;硕士生是初级研究人员,博士生是中级研究人员。这个话不是我的,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老所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讲的。在理论物理研究所刚成立的时候,彭先生就强调:研究生不是学生,而是研究人员。理论物理研究所是全国很少有的单位,它不设初级职称,但是有许多研究生和博士后。如果你统计一下,这个研究所发表的文章,研究生和博士后是主力军。所以我觉得,不要把研究生当作一个学生,而是把他当作一个做研究的人。      请导师们想一下,我们讲大课,听大课的学生我们基本记不住,除了个别常提问的。但是你带过的研究生,应该基本上都记得。当然我不知道在座有没有这样的人,带的研究生非常之多,同时带几十个。反正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同时带那么多学生。为了今天的演讲我做了个统计。我的经历有些四不象, 1963我年当助理研究员,相当于讲师,当了15年,因为中间有文化大革命。1978年一下将我提拔成研究员,越过了副研究员的级别。春天提升到教授,夏天就去招学生。我们非常认真,笔试过滤了一下,然后把所有通过笔试的人都集中到河北廊坊,在那里口试面试,录取了一批学生。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开始带学生,包括现在还在跟我工作没有毕业的人,我加了一下总共是45个人,这就是31年来同我工作过的总人数。其中获得硕士学位的12人,获得博士学位的18人,没有做完就出国的有10个人,其中至少有5人后来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现在仍然在学的有5人。这5个人中有一个不完全是我的学生。作为一种过度,我请了一位年轻的老师帮我带,这是一种双保险。也就是说31年,一共有45个人跟我工作过,这些人的名字我都记得,至少有半数以上仍然保持着联系,有一些还成为长期的朋友。   我的学生没有成为我的合作者的。我自己对此有深切感受。现在相当多的佼佼者都出去了。我跟美国朋友说,我是你们的预备学校的老师,我培养人,给他们写推荐信送到你们那里去。这个情况现在有些变化,但还没有根本改变。这个变化的程度我看要取决于大学的环境、教育和科学政策等等,不完全是待遇问题。要容得做基础研究的人在这个环境里发展,你才能真正吸引人。我有时候跟前辈比,比如跟唐敖庆,他做过基金委主任,是我国量子化学的奠基人。他的弟子成为院士的可能有 7、8个人。等到我们带学生的时候,到了国家开放的时代,就像缺了口的木桶,培养的人冒了尖就从桶沿上流出去了。这种事情不只我们面临着,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全球化之下没有办法把自己封起来,没办法给每一个出去的年轻人拴一根绳揪着,到时候要他回来就回来。一切都得靠吸引才行。当然,现在这一情况也逐步在变。   带研究生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同研究生一起工作 3年、5年甚至8年。你跟自己的子女密切相处都没有那么长时间。现在社会生活非常丰富多彩。用年轻人的说法叫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选择非常之多,不必非要选择做研究这条道路。但是,我还要说,总有一些立志科学的年轻人,国家也需要一批愿意献身科学研究的人。   学生来了之后,要先过一个研究关。这个研究关是什么呢?就是要改变心理状态,从学习状态变成研究状态。这个改变并不容易。一个学生想的是要学好,把试考好,做出来的答案跟标准一样,那就很好了。但是做研究的人完全不能这样想。老师给你划了一个研究范围,一个大圈,一个方向,你在这里工作。你一旦进到这个方向,就要自己找问题,想出做什么。一个研究生的博士论文,要求有创新之处,现在导师还得签字确认有创新。这其实是做研究的关键之处。由于你的研究,整个人类增加了这么一点无穷小的新知识。作出新知识这条不容易。我们绝大多数有教授头衔的人,都做过这样的创新,否则你现在坐不到这里。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创新,是人类知识长河中的一滴水,将来会完全看不出来。包括我自己,我不相信在一两百年以后,人们还会提到我在这几十年做的工作。专门研究科学史的某个具体行道时,能提到一下就不错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像爱因斯坦,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方程,人类在一千年以后还在用。这种事情也不能强求。从事民间口头文学研究的人知道一种现象,就是把很多事情都算到一个人身上。维吾尔族的智慧故事集中到阿凡提身上。中国的清官事迹大都和包公相联系。科学史家去研究一下就会发现牛顿方程也好,爱因斯坦方程也好,都是代表一个时期很多人的工作,他们集其大成而已。   这就回到了我开头说的人类的教育现象。研究和教育,整个说来是一种社会现象,只是有一些人成为突出的代表。但是作为年轻人,刚进入研究领域的人,你得有点雄心壮志,你得想办法创新,做点尽可能留得下来的工作。我自己从在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到现在,总是注意能够提到我的同事、比较年轻的同事谁做了什么贡献。我还想提一下,我们中国人有个毛病,愿意引用外国人而不引用自己的同胞。这其实是很糟糕的。中国人需要互相支持。台湾有个《中国物理杂志》,和我们的《物理学报》原是同根生。过去有一个时期,《中国物理杂志》的引用比《物理学报》好。原因是多重的,许多台湾学者在海外学习工作过,国际联系比较广,另外他们也是更为互相支持的。我们有时候就不行。可能我说得太远了。      我想强调的是新。由于你选择了做研究,干了一辈子,留下了一点新。一般说来,这点新除了小同行以外别人都不知道。这也非常之难,所以我常讲,作一个优等学生是容易的,作一个中等的研究人员,有所贡献是不容易的。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的贡献就会明白。所以我们要让选择研究道路的学生明白这件事。他要改变整个态度,他的目的不是学习新知识而是真正的创新,做点新结果出来。但是要想做出新结果首先要能发现问题,有一些问题是老师帮助你提的,有一些是你自己发现的,所以我们在带学生的时候要想办法慢慢熏陶学生。有些学生毕业了也到达不到这个境界。但是有些学生,比如我有几个比较好的博士,他的博士论文题目就不是我提的,是在我的大圈里他们自己提出来、想到、做出来的。作为博士生,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对好的博士生说过这样的话:在你答辩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在你做的这个问题上,你应当是全世界知道得最深的人,没有别人能跟你比,你才真是个博士。我想这是比较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我们的一些同龄人是做到了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一位现已退休的副所长,改革开放后才出国拿了个博士,算是范进中举。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等离子体里的涡旋,那时国际会议就曾请他做综述报告。我觉得对于我们的博士生,应当提出这个要求 : 当你做出博士论文的时候,你应当是这个问题上知道得最深的人。这不是每个博士都能做到的。这要求有一点儿高。   我想起李政道先生的一段话,不是原文,而是大意。那是在 1984年到1986年,李先生协助把国内的博士后制度建立起来。建立这一制度的关键在于说服邓小平。所以他好几次见邓小平解释博士后制度,讲什么是大学生,什么是博士,什么是博士后。他这段话的大意是:大学生学完几门功课,做出跟标准答案一致的习题和考卷就很好了;研究生在老师建议的方向和范围里头,独立做出别人,包括老师都不知道的新结果,老师请几个同行教授审阅,大家都找不出问题来,认为结果是对的,有创新内容,他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博士后则要自己找到方向和题目,把新结果做出来,这才能达到真正独立进行研究的地步。这些话当然不是绝对的,但这里三个层次还是分明的。研究生是在一定的方向这个方向也许是老师帮他指明的,在一定的问题上找到新结果,这个新结果是连老师都不知道的。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这个程度。但这个概念、这种想法要让学生知道。   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向研究生学习。实际上很多知识,特别是在新的方向、新的领域,有时候我从学生那里学到的就比学生从我这里学到的多。举例来说,我不是计算机盲,我是很早就开始编程序的人,用过新中国的第一代计算机。我大致到 1990年代初还保持一点优势,我的计算机程序技巧比学生们强,我可以教他们。但是这个时代过去了。现在这帮孩子的计算机比我强多了。这十几年,我从学生那学到不少计算机的新知识。做科学研究不能只用Windows,而要使用Unix/Linux。昨天我还向一位研究生学到一条Unix命令的两三种新用法。我们从学生那里学到很多知识,确实是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关系。在你的一生中间,能够同几个很有才能的年轻人一起工作,我想这是一种幸遇,是一种值得回想的际遇。   我们跟学生在一起、带学生,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老老实实做学问,我把这话放在题目里。作为导师,你自己得干活,你自己得工作,你才能够带学生。这里再举计算机的例子,现在的计算机非常发达,我想即使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人也在用机器。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提防一件事,就是被自己的好学生给骗了。他也不是存心要骗你,他以为这个结果是正确的,由于你自己实践不足,经验不足,查不出这个问题来,你被他骗了。这种事情时有发生,我还不提那些不大老实的学生。现在做试验都是软件在处理。看到曲线里面一个点的位置不大好,就在 Photoshop里把它调一调,他自己一个人做的,你当老师的不知道。所以有的时候得要求学生把原始数据拿给你看,有时还要坐在一起做。我到现在也会常常看学生的程序。我往往是看程序本身文化程度高不高。大家知道程序设计有不同的水平。首先,你的程序必须是正确的,这是最基本的。正确的程序还分不同的文化层次,高手写的程序结构化非常好,有些学生写的程序只能勉强把结果算出来。但是如果你自己没写过,没干过,你就做不了这种检查。      我给大家举一个我经历的、非常小的例子。一个研究生的课题中,有一处应当是平方收敛。我们当时用宽行打印纸把它打出来。现在都不打印了,只在屏幕上看。我请他把数据拿来看一下,他拿来一堆纸,很多,都是卷起来的。大家知道,如果结果收敛的话,你眯着眼看输出的数字,它有一个图案。如果图案是一条直线,那是线性收敛;如果图案弯着,才像平方收敛。我们的方法是平方收敛,他给我图案却是一条直线。我说不对,这个程序一定有错 ; 查了,把错找到了。你老师要有点招数,一定要有经验。这种例子在我的生活中间不少。我们搞水稻基因组的时候,跟我工作的两个年轻人后来都成了复旦大学的博士生,其中一个已经在美国了做博士后,还有一个6月7号走。那个时候他们写程序用的语言比我高明,但是有些算法,例如所谓向前向后算法,你得知道它们的结果在什么条件下应当等同或者互相变换。我们给水稻基因组找基因,同时在两个链上找。但是程序只在一个链上工作,你得判断基因在不在这个链上,如在另外一个链上,你得换办法倒着来算。这个程序只对一个链运行。把程序做完了,调试了,都对了,你还得做一件事,就是把整个DNA倒过来再做一次,结果必须完全相同,否则程序就有问题。在计算机上工作,这种完全一致的程度你得知道,有的时候就是要十位有效值都一样,不一样就有问题。所以这件事跟你的实践经验非常相关,我年轻时做过很多很多这种事。所以现在跟学生一起工作的时候,可以不必由我自己去写每一行程序,但是我必须有办法检验程序的正确性。我们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要两个人独立做同样的事,把结果对起来。最重要的东西要三个人独立做。这个独立要真正的独立。这是可以看得出来的。算法讨论完了,分头去做,每个人写的结构不一样。有时侯后来的学生做的事跟前面有关系,不是用前面的程序,而是自己独立写一遍。有一次一个程序两个人做的结果一样,另一个学生做的结果绝大多数情况同前两人一样,就只一个细节不同。就这样一点差别也不能放过,要去抠。结果发现后一个学生用的基因组版本比较新,人家原作者已经作了修改,有几个字母不一样了,所以得到的结果小有不同。好,大家再用同样的方法对同样的数据试一遍,结果相同才放心前进。所以这类事,得非常小心。      至于学生从那里抄一段文章,事情很难办,但是也得注意。我一再提醒学生,根据美国的版权法,一篇文章里 12个字连着抄别人而不给引文,就存在剽窃嫌疑了。所以有的时候我读学生的英文文章,如果特别顺,超出这个学生的水平了,我就开始质疑,你是从哪抄的这些东西。这还是好学生,他不是存心骗你,有的时候他积攒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他读了再写,就有可能出现这个问题。这里有些矛盾的地方。我给同学们讲《生物信息学引论》大课,讲过四个学期。在我的课程里,有一节课就是讲怎么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我跟学生说,你在学外语的时候不能够创新,一定要保证写出来的字、词、用法、你说的话都是地道的英美人用过的。但你不能整段整段抄人家的,所以你要用本子把人家常用的表达方式记下来,你自己得收集这种东西供自己用。当然你语言学到一定程度,高到一定层次,也可以自己创造,但这是很后来的事。英语我到现在还不敢创造,俄语我可以做一点,说出来的妙语人家不会笑,还会明白。但是绝对不允许你大大方方地抄。这个事情你们也得注意,在读学生论文的时候,你得注意像不像学生自己写的东西。      还有,我讲一下现在有些聪明的年轻人,动手实干和坐那儿空想的反差。一些聪明学生有好多想法,我通常注意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要鼓励他把想法做到底,做出结果来,不是光空想。否则就会像曹操批评的袁绍那样,多谋而寡断,想法很多却下不了决心去做,最后什么也做不出来。这样的学生真有,想法非常之多,初次见面的老师对他的印象非常之好,但是几年过去了,没有一件事做到底。这是现在一部分年轻人的特点,这也是因为现在的社会信息渠道太多,他知道的事太多。所以你得注意盯住他把结果做出来,不要光说不练,一定要看你最后有没有结果。      我还想说一下文章的署名问题。我曾经想写一篇博客,但一直没有动笔,怕写出来打击面太大。博客的题目叫做《研究生导师没有权力在学生的每篇文章上署名》。我自己是坚持这么做的。为了这个博客文章,我还做了点准备,就是将三十年来跟我工作过的研究生在做学生期间发表的没有我名字的文章搜集了一个清单,准备作为附件放在博客后面。清单里面大概有 80多篇文章。我自己的科学文章总数到现在是150篇左右。这件事跟老师的风格和所在学科有一些关系。我一开始就跟学生讲,我如果没有做过实质贡献就不在文章上署名。跟我一块署名的文章,你要吃点亏,因为我署名的文章是要下功夫的,除非反复地抠过、验算过,绝不轻易署名,因此时间会拖得比较久。我的学生没有一个人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把我的名字写上。有人在第一次不知道的时候干过,文章拿来给我看的时候,我马上划掉。所以现在我一开始就讲清楚,你们做出什么结果,跟周围的同学讨论,在我们的周会上讲一讲,大家找不出碴来了,有的我拿来看过找不出碴来了,你就想办法送出去跟审稿人打架去。你要送到外国的好杂志,审稿人的意见通常很厉害。要告诉学生,做基础研究的人,发文章是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你要有发表欲,到时候该发表就得发表。但是不能粗制滥造,拿出来的一定要有点实质内容,要有点新东西。      这里有一条,我们做理论的可能跟做实验的不一样。不用学生做劳动力。做实验的很多学生是劳动力,我不做更多的评论,我文章里的计算是我自己完成的。现在有些程序是学生写的,我们一块做的。程序不是我写的,但是我对这个程序非常熟悉,我手里有这个程序的清单,我前后看过,验算过、检验过。有些事情我还自己写程序独立验算。我在这说一个基本原理,那就是:一个复杂的程序,没有人敢宣布它是完全正确的。这几乎是一个定理,你不能宣布这个程序一定是完全对的。我说的这个程序不是非常简短的,像 Hello, world!那样,一看就看出来。稍微复杂一点的程序里有很多判断和分岔,假定有一千个判断,你就有2的1000次方那么多种走法。你不可能完全验算。所以好的程序员,不轻易宣布自己的程序是完全对的。但是你要用基本的数据去算,有的时候要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检验的数据,必要的时候甚至要手算,要做到一致。   署名还有个顺序问题,我想数理科学跟生命科学有不同的文化。物理界一般不重视署名顺序,通常是按照笔画的多少或者是循环署名。生命科学的情况比较伤脑筋,我不予评论。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做原子核理论很有名的人叫 Weisskopf,他名字的德文原意就是聪明脑袋。他的老师Wigner后来拿过诺贝尔奖。他的第一篇文章在导师指导之下写完了,他写上Wigner and Weisskpof,拿给 Wigner去看。Wigner看完之后把顺序调了过来,说你的姓是Wei,我的姓是Wig,所以按字母顺序你在前我在后。Weisskopf后来在回忆录里说,从此我在几乎所有的文章的署名都在最后。大家知道英文名字中W打头的就不多。这是我们物理学的文化。   关于锻炼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问题,金力同志刚才讲了,我想这是培养学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我们有许多孩子不大会讲话,这可能是电视带来的负面影响,讲出来的都是电视里的通用的东西。所以要锻炼,要让学生有机会在你的组里讲。金力说讲十二分钟,在我们小组里可以长一点,三十分钟四十分钟。要告诉学生,这种机会难得。十几二十个人坐在那听你讲,所以你必须认真准备,想好怎么讲,然后在那里认真地讲。你还要帮助这些学生。前两天我们彩排一个学生的答辩。彩排完了以后,我跟这个学生讲,你说话太过于平淡,没有抑扬顿挫,虽然是准备过的,但是听的人容易疲劳。这种事不是一下就能锻炼出来的,所以你在跟学生一起工作期间要教给他们。这方面我可能对学生有点影响,因为我讲课或者表达可以吸引住大家的注意力,这件事也是锻炼出来的。有人问,你是怎样做到这样讲话的,我说是共产党训练出来的。因为我在学生的时候是学生干部,在北京地安门一带做店员工人的工作、抗美援朝的宣传等等。      我们中国有一些谚语或成语是贬义的,但是可以反其义而用之。毛主席就曾经反用对牛弹琴这条成语,说如果放进对牛的尊敬,就只剩下对弹琴者的讽刺了。我经常把贬义的成语倒过来用,教育学生,也教育自己。你要眼高手低,心里想着大问题,但从手边的小事做起。你要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原来是个贬义的词,但是你在实验室里的时候,忽然校长或者教育部的人来了,在你的实验室只呆三分钟,你得学会在这三分钟告诉他你在做什么、重要性在哪、创新在哪,你得有这个本事。在会上讲 10分钟,跟30分钟就不同,你得根据不同的对象,做到说话就有所触动。文字表达也是一样。有时候我开玩笑,说我这个导师很多时候其实是英文老师,我改学生的英文花费很多时间。      另外,我还想说一件事,它可能是我们政策的局限。我觉得我们要淡化硕士生教育,加强博士生教育。现在上大学的越来越多,大学变成越来越多的通识教育。那么进一步深造,要靠研究生教育。说到硕士阶段,在我们数学和物理,只有那些不怎么样的学生,给他一个硕士学位,结束下来。真正的好学生都要把博士学位做完。我自己非常怕带已经有了硕士学位,三年里要拿博士学位的学生,我最愿意带的是五年连贯的直博学生,我想很多人可能都有这种感觉。      还有,当老师的不能太聪明。中国的老话,毛主席也引过的,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还有不聋不瞎,不为公婆。你太聪明了,徒弟就带出不来了。学生作的一些事你别都盯着。一般情况下,我的研究生谁今天来了,谁今天没来,或者来得早来得晚,我从来不过问。但是我早就反复说过,我们这个行业是算总账的,到了学期末,到了该答辩的时候,你的文章不够,你拿不出来东西,日子就不好过。所以你平常溜达了两天我根本不管,但是你一定要做出事来。我顺便讲一个物理学史上的故事。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叫玻耳兹曼 (L. Boltzmann),他带了一个好徒弟Paul Ehrenfest,是荷兰人。Ehrenfest带了一堆好学生,有好几个拿了诺贝尔奖。其中一个学生叫Fermi,他也带了不少好学生,包括李政道。Ehrenfest有一个学生叫Uhlenbeck。Uhlenbeck是电子自旋这个概念的提出者之一。后来在他年纪很大的时候,美国物理学会给了他一个物理教学奖,因为他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领取这个奖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演讲,题目叫做《我的老师Ehrenfest》。他提到Ehrenfest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有这么多好学生,就是因为我自己不聪明。所以我得提醒一句,即使你很聪明,也要收敛一些,不要把学生的毛病都看在眼里。   最后回到我的题目上。做学问还是得老老实实。有些话现在不大说了。我们这代人是学毛泽东思想、学马列过来的,而且学得很认真,学进了自己的骨血。有两句毛主席的话,我给大家读一下:什么人是老实人,科学家是老实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些吧。 讲完了 , 谢谢大家!   (本文系郝柏林 2009年5月25日在复旦大学中青年导师培训大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节。)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59 次阅读|3 个评论
戏谑:写书的另一妙用
Bobby 2009-10-31 11:53
但凡是做学问的,或多或少会编个著、写本书之类的,写书或者在于总结研究成果,或在于作教科书之用,但写书还有另一妙用, 诸 君可能未察,本人写出来,以博君一笑,切勿过多联想。 研究表明,有动物会在某一地盘上拉屎拉尿,以作为记号,表明本人在此或这是我的领地,其意在警告别的动物这块地盘我已占据,切莫擅入!。 写书亦有此效用, 诸 君以为如何?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5025 次阅读|17 个评论
做人做事做学问【转载】
w6204231 2009-10-23 14:45
自2006年9月开始参加做人做事系列报告至今,随着组里将该活动的一步步深入,逐渐认识到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处事能里,如何才能锻造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是因为其存在而能体现,更为重要在于我们从中学会思考和品味。 做人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上至春秋《左传》记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虽然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精辟的内涵却值得每一个人去深思和考虑。蒙田曾经说过:做人应像蜜蜂一样,尽管群花烂漫,却从不迷失方向。无语无华,生而呢喃。行风烈日,可为谁鸣。多情臻默于水,浊浪沉浮于沙,可斯之期,惟有静心而盼。所有的这些都在从侧面说明做人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去做人。作为一名学生,做人首先应当做到真诚,即将自己最为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老师、同学以及朋友,只有敢于真诚的面对自己,才可能获得别人对自己最大的认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都值得我们去体会和理解。老师最近在实验室里张贴了一篇名为《诚实的拒绝》文章,文中主要讲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挑战,而对于一些挑战应当在权衡分析后勇敢的面对和拼搏,而对于一些挑战应当真实的面对,不应打肿脸充胖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应当以豁然的态度告知对方,这个任务自己无法胜任。其实拒绝也是一种诚实的表现,也是一种人格的成熟,因为只有懂得拒绝才可正确的衡量自己价值。记得在系列做人报告中,曾经就尊重和尊敬展开过讨论,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几多人能大度的身体力行呢。尊重包含着相处过程中的相互理解和体谅、而尊敬则更强调相处过程中的尊重和敬仰。做人如猛虎咀嚼蔷薇一样,冷暖自知。做人要做到,兰死香不改,镜破光永存,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下半年,我的很多同学都将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问题,然而都是一样的同学一样的找工作,结果却落得大相径庭,存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状况。一些同学就会意生一些无端的怨言,自己是如何的优秀,只不过没有遇到好的伯乐而已以及某个人找到好的工作是由于具有相关背景等等。其实所有的这些都来源于个人为人处事的心态和意境。美国大作家梭罗曾言,做人,要像术阳一样在燃烧中温暖八方;做事,则要像月亮一样在沉静中通体透明。在阳光之下,任何人都可表现为自由自在,惬意而快乐;然而每个人的幸福快乐之后都隐藏着每一个心中的暗影。上帝原本就是这么公平,给了你一块蛋糕,必然会拿走一颗糖果。行不去,须知退让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而所有的差异都来源于个人之间做事的程度及心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事过程中我们必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中的所有艰难困苦,在这种前提下,阳光必将会暖融八方,心情也会如皎月般通透而沉静。很多的时候,与其悲伤的痛苦,还不如决绝的抛弃痛苦,从新捡起属于自己的那份勇气去真实的面对不幸。在不幸面前,有人从不因气馁而自暴自弃,而是认真的思考,踏实的工作,将所有的不幸转化为上帝对自己的眷顾,将不幸转化为自己成长的必然过程。诚然,成长是痛苦的,然而在痛苦中坚强的成长何尝不是一种幸福。面对苦难,慷慨的心态就是比你所能付出的给的更多,骄傲的代价就是比你所需要的要的更少。正如智者所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那样,同样的时间和空间搭建起来的心灵空间让我们去思考和体会,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出破蛹成蝶的艰辛,才能感慨站在高出不胜寒的意境。 对于如何做学问时,一般的想法都是好好学习取得好的成绩,多多发一些文章,然而近来听到及看到的一些东西却真实的让自己须好好品评如何去做学问。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这样,一位工程师和一位思想家到埃及旅游,在旅游休息的过程中,工程师出去闲逛正巧碰到一位老婆婆因为小孙子生病而急于出售家传的一只黑猫。这位工程师细心的看到这只极为普通的沉颠颠的黑猫眼睛却装饰着两颗钻石,售价只有3000美元,工程师经过百般讨价还价,从老婆婆手中已2000美元买到了两颗钻石。回去后工程师就开始炫耀自己是如何的幸运。而旁边的思想家一直静静的听他同伴快乐的讲着他的经历。当工程师说完后,思想家问清了老婆的具体地方,默默的出去,以1000美元从老婆婆那里买到了没有钻石研究的黑猫。然而这个时候,工程师以鄙夷的眼神及不懈的口气说着同伴是如何的不济。思想家默默的一声不吭的观察着失去了研究的黑猫,从行李带中拿出了道具缓缓的在黑猫身上刮,工程师的眼睛一直注视着同伴的一举一动,而他的喜悦表情逐渐僵硬进而又转为惊讶。原来所有的惊讶都来自于黑猫,当黑猫去除黑漆后,变成了金亮金亮的,原来黑猫是由黄金所铸。工程师很差异的问同伴,你是如何知道的,思想家的同伴这样说,当我听了你的故事后,我就认为这只你所谓的黑猫肯定大有文章,你想,黑猫的眼睛既然装饰着钻石而通体却是黑色,这是为了掩饰黑猫本身的珍贵,而同时让有识之人来挖掘其潜在的价值。你呢却只观察到了黑猫的本象而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黑猫的价值,因此你和黑猫交而失臂。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聪明人不求立即把事做成,而是像老鹰一样四处打量清楚目标后,然后通过思考运筹自己行动的方案,让成功之树上结出最甜的果实,才能有长空之击,才能俯瞰一切。做学问是一种思考,思考如何去学,如何去发散这种学的精神,思考如何去问,让问的悬念始终在思想中涤荡而澄清。老师常给我说,在学习中你们可以将你们的面临的任何拿出来问题讨论,思考,常教导我终日所学,不如须日所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养成好的习惯,因为好的习惯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财富。 做人是一种修养,做事是一种心态,做学问是一种习惯。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幸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有幸能得到老师、同学及朋友的教诲。我虽然不是很聪明,但上天赋予了我憨厚的性格,赐予了我难得的机缘,我相信天道酬勤的辩证回报,即天是生生不息的自然,天是科学严谨的规律;道是变法自然的法则,道是科学圣殿的主题.
个人分类: 科研|4806 次阅读|2 个评论
甲子抒怀
wangj0318 2009-10-6 17:36
祖国60年大庆,盛大阅兵典礼激动人心。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为祖国母亲的繁荣昌盛欢欣鼓舞,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衷心祈望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过上幸福、和谐的好日子。 国家60岁,还是年富力强之时,而每一个人到60岁,就要退休了。在高校,不同的人退休年龄不同。国家劳动人事部门规定高校这样事业单位,干部退休年龄是男60女55,我们学校的做法是到你退休年龄生日那一天,就从计算机上自动除名了。女教授可以和男教授一样,延到60岁退,但每年要填写延聘报告,一级一级签字批准。如果是博士导师,则可延聘到65岁;如果是院士,那就是终生教授了。教授们退休后去向如何呢?普通教授当然就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了,也有身体好,能力强的谋求当个顾问、到民办学校代课发挥余热兼挣些外快。而各级领导,诸如校级领导此时可能会寻求连任,或到一些他们在职时建立的人脉关系单位谋一差事。我认识的一位校妇女干部就是在55岁退休后,又应聘寻到一份工作。 但退休对一名教授却不是你真的能退休了。尽管你不再上课了,尽管不再带博士生研究生了,但几十年的积累却沉淀在脑中,想忘掉都难。原来呕心沥血为研究生指导我今年已经64岁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最想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 次阅读|0 个评论
领异标新二月花
zdwang 2009-2-12 08:17
领异标新二月花
—与研究生漫谈做学问写文章 王 振 东 多年来在给研究生讲课,指导研究生做课题研究、撰写科技文章时,经常被问到有关科技文章写作方面的问题。在自己写文章和参与编辑学术杂志,处理稿件的过程中,也常在思考:有没有好科技文章的标准?做学问、写文章应追求怎样的境界?本文试图将在与研究生交流、和主编杂志的过程中,关于以上问题思考的点滴体会写出来,以文会友,供与青年学子切磋、参考。 关于好科技文章的标准 豁达睿智的清代诗画家、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1693―1765)在与友人论文时,题写有一对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成都巴蜀书社所出版郑板桥文集的插页 “删繁就简三秋树”的意思是:要像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深秋(三秋)的树那样,虽然树叶都己经脱落、掉光,但枝干却反而更加清晰可见。一篇好文章应该删繁就简,没有闲话,不绕弯子,直奔主题和问题的关键所在。思路要清晰,文笔要通顺,语言的表达需要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就像看掉光树叶的枝干那样,清清楚楚,很容易看明白文章的思路。 “领异标新二月花”是说,文章要像长江以北地区初春(农历二月)的花那样,当别的花都还未到花期、尚不能开放时,你的“花”己领异标新、率先绽放了。文章的创新点,要像率先绽放的“二月花”,在文中必须要显得非常突出、明确、耀眼。 笔者认为郑板桥与友人论文所题写的这副对联,可以作为一篇好科技文章的参考标准。 关于做学问应追求的境界 写好文章只是做学问中的一件事情,而做学问是要讲究境界的,只有做学问有一个高的境界,体现学问内容之一的文章才能写得好。 1985年8月,笔者当时在河北大学工作,曾在河北大学1985级研究生开学暨198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会上,聆听到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二届会长、河北大学的漆侠教授(1923—2001,1951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学部研究生毕业,师从未名四老之一的邓广铭先生),讲到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 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漆先生希望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和毕业后做学问时,要以这样的境界来要求自己。 王国维这三段话均出自于漆侠教授熟悉的宋词,其出处如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北宋·晏殊(991―1055)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北宋·柳永(?―约1053)的【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过,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自南宋·辛弃疾(1140―1207)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对王国维引用的这三段词句,所指出的三种境界可理解为: ( 1) “昨夜西风凋碧树”是写周围景物的萧条、冷瑟、愁苦;“独上高楼”颇有不愿与众同流的坚持和孤独;“望尽天涯路”表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期待和追寻。王国维以这三句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境界,意谓刚开始做学问时,那种对知识的惆怅迷惘的心情,在追求起步的过程中,先要认清前人走过的路,向往着未来更高、更远的天涯路。 (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意为,思念意中人,苦恋意中人,为了意中人自己都消瘦、憔悴了,原本合身的衣带也日渐变宽了;但此心却仍恋恋执著,毫不后悔,仍盼望着意中人的到来。王国维以此二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第二境界,取意于为理想而追求的执著坚定,虽历经挫折、煎熬,尝遍风雪艰辛,仍不放弃他对理想的向往钟情。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要有认定了目标,就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人消瘦了,也决不后悔。 ( 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指在人群之中寻找意中人,千百次东寻西觅,总不见此人在何处;百般焦急中忽然回头一看,原来那人正在灯火昏暗的地方。王国维以这三句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三境界 ,意指人在追寻努力的过程中,饱经风霜,千辛万苦追寻的理想终于在眼前实现的喜悦心情。 只有在刻苦钻研,千百度的上下求索的基础上,才能够功到自然成,出现瞬间的顿悟和发现。 王国维借助宋人的绝妙好词,巧妙而形象地勾画出了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为实现崇高理想和伟大抱负而痴心不改、艰苦奋斗、努力进取的雄心壮志。《人间词话》作于清末,曾激励过无数学子。笔者以为, 科研需要长期的积累,要耐得住寂寞,慎戒急功近利。王国维所指出 这样的境界,应值得我们在做学问时去努力追求。
个人分类: 教育思议|8162 次阅读|3 个评论
学问
pony911 2009-1-5 13:59
做学问中学做人 做人中学做学问 做学问做大学问 做人做真正的人 北京理工大学 周立伟
个人分类: 公告|2430 次阅读|1 个评论
做人、做事、做学问
newniu 2008-10-30 15:50
做人、做事、做学问是一句常见的话, 关于这句话有很多的理解,何祚庥院士提出立德就是讲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与《左传》的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联系起来。他由于经历过抗战、内战,所以把做人放在了人生选择上面。而我们处于新社会之中,做人更多是考虑老子中所提到的人。 老子在《道德经》上篇中的第二十五章中有一句话: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用简单话说即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老子把人称为四大之一,只要看看其它三个,我们知道人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其它三个都与我们无关,唯一与我们相关的是人。所以古代圣人提出做人、做事、做学问来。在他们看来做人是第一位的,是基础,人做好了才能做事成功,做学问成功。那么人怎么理解才好?从老子的一贯作风来看,人即是社会中角色,人的自然本性。他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明确地指导意见。没有细节,我们就可以发挥想象,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与现实联系起来。 从科研角度来看,做人即是遵守科研规律,寻求科研方法,从多方面了解科研是什么。在许多人看来科研就是科研,好象也没有什么,一个人强是因为天才,一个人弱是因为庸才。这种看法实际上有些过了。任何一个方向,都有独到的技巧和方法。国外有很多教授讲如何做科研,如何帮助别人,如何向别人请求帮助,如何写文章让别人了解,这些都是如何做科研的内容。只有了解到这些,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即把科研做好。 做人、做事、做学问表面上是三个方面,实际是讲一个问题做学问。做学问的前提是什么?把事做好。把事做好的前提是什么?把人做好。因此说,做人、做事、做学问是一种抽像方法,给我们了一些思想上的提示。
个人分类: 一日三省|7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