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做学问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做学问

相关日志

《中华疫病学源流》札记(6):一个关于黑石屋的传说
fqng1008 2020-5-8 14:32
由于写作 《中华疫病学源流》 ,涉及到:(1)“远古时代:鬼神作祟的疫病学”,(2)“轴心时代:天人相应的疫病学”,我需要理解远古、轴心时代的先贤们在创造那个各具特色的不同疫病学所具备的思维特质。 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看到了 臧艳雨 博士2010年于中山大学逻辑所的博士论文《 原始思维的逻辑 : 以阿赞德逻辑为例 》。当然是获益匪浅,然而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她的论文致谢,即“一个关于黑石屋的传说”。在文中,读到一位博士生对做学问的深情向往,于是忍不住搜索她博士毕业后近10年的成就,希望了解她是否实现了自己的“初心”?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她关于做学问的进一步证据,也许她进入了另外的领域。下面的她的“后记”,即“致谢”: 1 “一个关于黑石屋的传说”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遇,结缘于中山大学逻辑所。 初来康乐园,走在生机盎然的明媚小路上,看到树木掩映下的幽深小屋,古朴而不失雅致。有同学即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黑石屋。 黑石屋的名字令我突然想起东方不败的黑木崖,神秘而至高。他又说:据说这是中大规格最高的 “宾馆”,规格高不在于它的价位或星级,而在于它专为贵宾所用,那些作出重大贡献或取得重大成就的尊贵的客人,才能入住于此。鞠实儿老师的学生,刘虎,全国百优博士论文的获得者,刚从匹兹堡大学归来时,就暂住于此。 简短的几句介绍令我顿生敬畏,冲口而出:要是有一天,我的学术能够做到入住于此的资格,也就此生足矣。一时,这句话在同学们中成为亦庄亦谐的玩笑,说某某的理想是黑石屋。 日子悠忽而逝,在忙碌中从指尖无声无息地滑过,似乎不留一丝痕迹。那个黑石屋的故事仍然在继续,它的大门依然神秘的虚掩,以自己特有的魅力魅惑着世人,不断的有客人进出,似乎很容易,似乎又很难。一同入学的师兄文学峰也成为它的临者,而我,那个黑石屋的梦想似乎依然遥远。 论文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几载的努力在羞羞答答中接受检阅,诚惶诚恐。而我深知,它离黑石屋还有很远。此时的总结不是终结,而是对曾经的日子给出承担,对后续的路程做出承诺。 随时光流转的,不只是日升日落,花荣花谢,还有时光中的故事,在这故事中,呈现出一序列的名字。正是这名字,在我生命中永远铭刻。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鞠实儿先生,我的每一次进步,点点滴滴,无不得益于您的谆谆教诲,从做人到做学问,或温情鼓励或严厉批评。您在学术上的无尽追求,求真求实,在做事上的严谨细致,尽善尽美,您的胆识与魄力,无畏与执着,无不给我莫大的浸染。 本文的起因得益于鞠实儿先生对阿赞德人逻辑的关注以及对逻辑与文化相关问题的思考。而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鞠实儿先生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与关注,也正是他主持的一系列讨论班,促成了本文的最终完成。同时感谢讨论班的成员,曾昭式、张家文、黄伟明、何杨、查飞等人。 感谢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布鲁尔先生,埃克塞特大学的皮克林先生,利兹大学的弗兰切先生。在做论文的过程中,皮克林先生最早向我推荐了布鲁尔先生关于逻辑的相关著作,使我得以进入这一富有洞见的领域;而在阅读布鲁尔先生的相关著作的过程中,布鲁尔先生给我提供了耐心细致的建议和富有成效的讨论;在探及关于阿赞德逻辑的争论中,弗兰切先生热情洋溢的为本文提供了其文章的电子版和部分复印版,千里迢迢的寄了过来。 感谢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这方美丽的家园,在这里我受到了严谨的训练,风雨兼程中与您永在:有幸聆听于鞠实几老师,梁庆寅老师,熊明辉老师,赵希顺老师,朱菁老师,李小五老师,熊卫老师,任远老师,周振忠老师,刘虎老师的精彩课程,有幸得益于赖永红老师,李燕燕老师,刘惠兴老师的温情关照,有幸相识于王莹莹师姐,高东平师姐,文学峰师兄,刘冬宁师兄,沈榆平师兄,陈勇涛师兄,谢耘同学,金继伟同学,马耀基同学,吴晓静师妹,陈彦瑾师妹,唐丽萍师妹,和逻辑所所有的同学们,一路走来,相扶相携。 感谢人类学系龚佩华老师,王建新老师,刘志扬老师,您对本文提供了有效的资料和中肯的建议;感谢历史学系程美宝老师,刘志伟老师,在 “历史人类学暑期高级讲习班”上得到您的真切帮助;感谢历史学系桑兵老师,您在逻辑所所作的“历史学研究方法”讲座给本文研究带来重要启发。 感谢我所有的朋友们,在这过去的岁月中,是你们给了我莫大的温情鼓励与默默支持,精神上的,物质上的,生活上的,工作上的,使我总是充满信心。 感谢小范先生,你的灿烂笑容明媚如花,让我朝向生活的阳光,永不懈怠。 感谢我的师母钟稚鸥女士,您以温情鼓励我,让我明白执着与坚持。 感谢我的家人,你们的宽容,撑起我自由飞扬的翅膀,无论我飞有多远,飞不出您默默注视的眼光,这眼光,给我无所畏惧的力量。 感谢小妹和她的先生,这许久以来对父母默默的照顾,承担了我这长女本应承担的责任。 康乐园里故事荏苒,陈寅恪故居里是肃穆静默的人群,怀士堂里是慷慨激昂的演讲,中山像下是注目瞻仰的面庞。而在文科楼里,哲学家的思想正在酝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一批批的中大学子正在践行着这十字箴言,黑石屋的传说依然继续,梦仍在,心已飞,而路延伸。 最后,以此文献给李女士,尽管您也许永远看不到;以此文献给苏女士,对您,道与知无关;以此文献给自己,为这难忘的经历。 臧艳雨于 2010年5月20日 2 “ 中山大学黑石屋的传奇 ” 读完她的 “致谢”,我自然想了解一下“ 黑石屋 ”,于是搜索到“ 中山大学黑石屋的传奇 ”这篇文字: 2.1 孙中山谈话 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偕同夫人宋庆龄视察岭南大学,并在怀士堂对全校师生作演说,希望学生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之后,孙中山到黑石屋与岭南大学师生谈话时,抨击英、美干涉中国内政的炮舰政策。 在岭南大学与外籍教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谈话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英国一贯地对中国怀有敌意。香港政府若要对中国采取某些友善措施,唐宁街就要起而反对。 在十年内将要爆发的世界大战之中,印度将和中国、俄国、德国、阿富汗 、 波斯、美洲和非洲的黑人联合起来,为自由独立而进行伟大的斗争。现在,中国人和俄国人是十分亲密的,俄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中国将从德国取得她所需要的技术上的援助,然后转过手来再帮助印度。在这次战争中,受迫害者和迫害虐待者 (即,英国及其自治领地和“经常屈从于英国外交政策”的美国)之间,在数量上将会是悬殊的。至于日本将会参加那一方面,(孙中山并未明确指出)。 孙向周围的美国人提问:如果十六或十八艘外国兵舰驶入纽约港口 , 恫吓镇慑这座城市,并且干涉她的内政,你们又将作何感想? 孙警告说:中国人民有着深沉绵长的记忆,你们不可能一下子洗刷自己的恶言秽行! 有人问:外国政府如何了解中国的真正需要。 孙回答说:可以问我!我想中国之所想!看一看人民群众对我的欢迎吧!他们明白,我是他们的真正的领袖。这就是英国政府下了如此大的决心来压服我的原因所在。 据 韦慕廷著、杨慎之译《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2 宋庆龄避难 宋庆龄在陈炯明叛变期间曾来过岭南大学。 1922年6月18日,宋庆龄化装秘密进来,住在岭南大学副监督(相当于副校长职)好友钟荣光寓所黑石屋内,次日从此地赴香港。 宋庆龄在粤秀楼脱险后, 16日晚住在长洲要塞司令马伯麟在广州市内的同福里家中,17日晚在沙面水厂工头李国斌处,18日上午乘钟荣光派去接她的电船到了岭南大学,接着到黄埔长洲要塞司令部里设的大总统行营会见孙中山后返回岭南大学钟荣光家住宿,19日由孙中山的美籍顾问那文护送到香港。宋庆龄在《广州脱险》一文中曾写道:“我逃到沙面”“我与卫兵才到岭南,住友人家。” 关于宋庆龄在此次事件中小产的事 , 有许多传说,《中山大学一平房》的作者确指在马应彪招待室流产。何香凝在《我的回忆》一文中写道: “我带好了口令第二天再找,最后才打听到孙夫人在她同学的家里暂住,我在岭南大学一所小房子里找到她,孙夫人在途中小产了。”廖梦醒在《我认识的宋庆龄同志》的悼念文章中说:“由于紧张和劳累,到岭南大学钟荣光家她就流产了。”确指在钟荣光家流产的。但自始至终护送宋庆龄脱险的马湘在他的回忆文章中未谈及此事。1980年,据孙中山副官张猛先生说是在香港流产的。宋庆龄在香港逗留约一星期才返上海 , 极有可能在港期间流产。 据广东省《中山文史》第 35辑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余齐昭 《孙中山文史考补》 3 关于 钟荣光 及其黑石屋 从《百度》了解到: 钟荣光 (1866-1942),字惺可,广东中山人。著名教育家,岭南大学首任华人校长。1894年中举人,以擅长八股文闻名于时,后入兴中会,创办《博闻报》、《可报》等报刊宣传革命,参与反清革命活动。1899年受聘为美国教会学校--广州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汉文教习。后出任岭南学堂教务长、岭南大学董事会主席,1928年岭南大学收归国人自办,任第一校长。次年改任岭南大学荣誉校长。主管岭大期间,创办岭南农科大学、岭南工学院、商学院、孙逸仙医学院。1942年在香港病逝。 黑石屋 (BLACK STONE HOUSE)位于中山大学康乐园中,是中山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为原岭南大学时期建筑。风格 中西合璧 ,古朴不失雅致,是岭南风格与西洋建筑艺术结合的杰出代表。 1914年由美国芝加哥伊沙贝·布勒斯顿(Black Stone)夫人出资为当时担任岭南学堂(后为岭南大学)教务长 钟荣光 先生修建的寓所。 1914年动工。后为纪念捐建者,称之为 “ 黑石屋 ” 。现主要用于学校接待贵宾之用。 黑石屋为美国黑石夫人所捐,曾经是钟荣光之住宅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海霞︱真正的学术都是心无旁骛的修行
热度 9 张海霞 2019-12-21 10:41
2019-12-19 这句话是抱着我的厚厚一沓子书稿走出 Caltech 这间临时办公室的时候突然想到的。 昨天看本庶佑先生《学术世界是保守的》的文章里提到,做研究需要 6 个 C :首先,一定要有好奇心( Curiosity ),要对所研究的科学感兴趣,这是一切故事的开始。其次,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有勇气( Courage ),对困难进行挑战( Challenge )。然后,需要专注( Concentration ),需要锲而不舍地持续下去( Continuation )。在这持续、专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自信( Confidence )。其中最难的就是“专注”这一关。 我称之为 6C 法则,专注正好在中间,仔细看下这个链式的 6C 结构:好奇心谁都有,提问的勇气不是谁都有,挑战自己去解决问题的尝试几乎所有具有提问勇气的人都有,可是能否专注于解决问题呢?此时的答案大多是不能或者不会,因为解决问题真的很难,外界的诱惑又太多,浅尝即止可能是常态,真正能够板凳坐到十年冷、深入地解决掉一个问题真的是太难了!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习惯于“到此一游”然后切换频道了。 专注真的太难!做学术的人,没有孤灯清影下的百转千回、没有百思不得其解得夜不能寐、没有失败一千次都找不到答案的痛不欲生,哪里会有得见顿悟后黎明破晓般的那种兴奋?! 其实,不仅是在学术界做到专注很难,在其他领域一样是很难很难,比如今天早上占据世界头条的 C 罗的逆天头球, 35 岁的他在足球界打出了媲美篮球界飞人乔丹的超长滞空头球!不得不说真的是逆天了!仔细回顾 C 罗的足球封神之路,不难看出,让他从一众天才球员中脱颖而出的正是“专注”!不得不说这个火了三年又三年的 C 罗,真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足球本身!这一专注让他无比地自律:坚持锻炼保持并提升自己的各项素质,在传统意义上的“黄金年龄”之后还能够保持最佳的状态,每每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拯救球队!要知道各种体育明星在成名之后面临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C 罗能够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于足球本身,真的是堪称奇迹,因为他就像是长期处在神坛上一样: 下面是山呼海啸一般的亿万观众,而你要旁若无人、心无旁骛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在神坛上孤独修行!这太难了! 但是要想寻找事物真正的价值:你都要这样心无旁骛地修行!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1582 次阅读|8 个评论
道人:做人用汉语,做事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做学问用英语
fqng1008 2019-12-16 13:31
最近,《科学网老友 ˙ 第三季》来了位“ 道人 ”,他唠唠叨叨地说了许多“真理”。大家都想反驳他,结果碰了软钉子 。 道人: 道人非常想知道本群,哪位高人反对中国文化得到了好处的。真心话 ! 先介绍自己反中国文化的宝贵经验 。 A : 别人谁有这本事? 道人: 反中国文化,真心是死路一条 。 B : 我反对吃中药,反对养身,反对穿秋裤,反对冬天穿大量衣服。主张锻炼身体,进行户外运动。至少过得比较爽。算小范围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得到好处的吧。 A : 反中医算是反中国文化吧?没有见到他们都是死路一条 。 道人: 呵呵 ! 中医的阴阳思维还是正确的,用来治疗身体的病不行,治疗社会的病还是行的 。 反中医,应该;但是,反阴阳思维就是死路一条 。 A : 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 道人: 阴阳思维,是对立面要互相包容 。 对立面互相包容,自己给了自己免死牌 。 对立面彼此不互相包容,都是找死 。 对立面互相包容,可是要上了很多年纪,经历了很多人和事情,才能做到的 。 年轻伢,么样可以做到 “对立面互相包容”? 阴阳没有分开,对吧 ? 中国家文化的伟大就是伟大在:即使家庭存在革命和反革命,还是一家人! 革命要为反革命担责。这里革命和反革命具有相对性 。 家人错了,我有责任 。 A : 划清界限 , 父子 、 夫妻举报的多了 ! 道人: 是多,小样本 , 九根指头和一根指头的关系 。 A : 宋氏三姐妹 后来不也是分道扬镳么 ? 道人: 道人没有去西天玩过,貌似洋人的文化不是这样的,对吧 ? 谁惹的事情,谁担责 。 愿意担责的人,口碑好 。 中国文化讲口碑,对吧 ? 口碑好的人,他人动要多想哈子的 。 口碑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 总之,任何主张政治变革的人,如果不变革中国人的家庭关系,试图仅仅变革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最终都会失败 。 本群国际化程度高,很多老师是欧美那边的学术大牛,对吧 ? 比较哈子,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欧美人的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一比较,不就明白了 ? 学术研究,比较是基本功,对吧 ? 比较汉字的笔画与英语的字母,在各自语言的作用,更加明白一点 。 汉字的笔画,单独没有用,而英语的字母单独有用 。 汉字的笔画只有参与构词才有用 , 暗示中国人的文化,是个人只有参与家庭活动才有作用 。 B : 我承认中国的家庭结构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有重大影响 。 但是,话虽然这么说,目前中国的家庭状态已经和以前有翻天覆地变化了。所以完全继续不变的观点来分析家庭结构不一定合理 。 道人: 还有汉语的影响力,真正注意到的人不多 。 说白了,汉语就是一个集体化的文字语言 。 A : 所有国家的家庭结构都对社会,政治有重大影响 。 所以 , 你的说法 , 没有价值 。 道人: 三权分立在天朝实现不了,算废话不? A : 属于正确的废话 。 C : 扯,我儿子我老婆我投票制的 。 道人: 只有疯子的家庭才会是这样的 。 A : 三权分立在中国能否实现 , 现在不敢断言 。 道人: 断言是学者天然的权利 。 A : 我上大学时候 , 从来没有想到 , 我还能开车上班 。 道人: 你也可以断言实现 。 A : 没有根据的断言 , 是妄言 。 科学网人 , 好歹讲点科学 。 道人: 文化和语言(自然语言,编程语言)决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西方文化和字母语言决定了西方的宪政自由主义体制 , 中国文化和象形文字语言决定了中国的特色主义体制 。 道人根据张道长的观点断言的 。 上述观点,是道人做梦遇到张三丰道长,他告诉道人的 。 道人只信张道长的,因为他老人家是张真人 。 道人非常有兴趣看 , 哪个世人将张道长的观点,否了它 ? 哪个能够否了张道长的观点,道人再做梦,去告诉张道长,说他的观点不对 。 C : 因果没弄清,听他扯 。 科学哲学不像这么玩的 。 D: 看了道人一番话,果然是道教思维:貌似有理的玄学。 E : @ 道人, 你的观点很有趣 。 道人: @聂广(深圳三院) @古桑 , 人生苦短,趣扯为乐 。 C : @ 道人 好心态 。 道人: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层决定上层建筑。张道长的核心观点:文化和语言既决定了生产力,也决定了生产关系。 道人: @看门大爷 , 谢谢! 张道长断言:中国必定是后来居上!原因:中国未来必定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掌握汉语(象形文字)、英语(抽象文字)、计算机编程语言(逻辑文字)的国家,且这种语言地位将会持续很长一段历史时间。 14亿人口的国家,同时掌握这样的三门语言,肯定是:厉害,我的国! 道人昨天路过这所小学,感知张道长的断言有点真 。 对中国不看好的人,最终都会去另外一个世界报到 。 最终天朝剩下来的人,都是对中国看好的人 。 总之,马克思没有搞清楚的事情,张道长搞清楚了 。 @看门大爷疯子哥,不信道,能行么? 道人此生最大的机缘是时不时可以做梦,梦见张道长,听他老人家耳提面命 。 D: 太极神功,健身延年可以,做学问不行。 道人: 张道长告诉道人:做人用汉语,做学问用英语,做事用计算机编程语言 。 C : 又开扯了 。 道人: 这是张道长说的哈,不是道人说的 。 F : 废话连篇 。 道人: 道生一(汉语,楔形文字),一生二(英语),二生三(计算机编程语言),三生万物 —— 张道长说的 。 E : @ 道人 你去给小学生教课了吗? 道人: 不管怎么说,会三种语言的人,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不会三种语言的人,不同。 @intron 过去有过,现在没有 。 看门大爷 : 象型文字到编码文字是一个较大的进步没错,易跨域识别性下降了,但精确表达力和古代时的保密性上升了。 这决定生产方式?我没疯 。 G : 我要当道人 。 看门大爷 : 你当厨师一定极有受众,笑起来很可爱 ~@永固山川 。 生产方式对家族 (家庭)内部运行机制关系巨大,反过来说,还是我没疯。木师专门扯 。 E : 有些人,要远离呀! 道人: 张道长告诉道人 , 做人要糊涂一点,糊一点,别将自己与他人分的那么清楚。郑板桥那样的人,不也在说 “难得糊涂”的么?汉语迄今为止没有谁能够写出一部完整的语法(一统江湖)书籍,说明了汉语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很有特别之处。 做事要严谨一点,这件事与那件事情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要尽努力搞清楚。计算机编程语言,事情(过程或函数或方法)与事情之间的关系一清二楚。说明计算机编程语言在严谨方面有过人之处。 做学问要对关系极为感兴趣才行。到底是地球围绕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你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怎么可能去探索?英语是一种关系非常强烈的自然语言,代词与动词之间的关系,主格与宾格之间的关系,单复数关系,时间状语与动词时态之间的关系,从句与主句之间的关系,多个形容词修饰一个名词的位置关系等等,莫不是体现关系强烈的特征。 张道长反复开导道人 , 真的有一把钥匙开万把锁的?做不同的事情,采用不同的语言,这个窍,道人你要是不能明白,还求一个什么道?! D: 太极厉害! 道人: 张三丰道长的话,有冇得一点点道理? @聂广(深圳三院) , 一切荣誉归于张道长,有什么过错归道人,是道人没有听明白 。 D: 现代张三丰 。 道人: 不敢,不敢 。 E : 武汉有一个道观的素菜很好!记不清名字了 @ 道人。 H : 武汉长春观素食馆 。 道人: @intron 牛老师,惭愧,道人在武汉从未去道观吃过菜 。 张道长要道人带话,劝中国人(同胞们):做人用汉语,做事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做学问用英语。 对于男人而言,这样嘎试,个人自身可以强大,小的方面来说,可以当家里的顶梁柱来用;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当国家的栋梁之材。 这样的男人多了起来,中国女人就会更加幸福!欠死西方女人 。 E : 我现在还不会做事 , 长到老学到老。抽空开始学编程! I : @intron  , 这个男人坏透了 。 E : 他所在的群体就很混乱!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2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解析诗词的格式浓缩学科建制的核心术语
geneculture 2018-7-23 16:54
做学问贵在创立范式(这是学科创立者的主要工作)。 接下来就要遵守范式(这是学科发展者的主要工作)。 在此过程形成共同体(开创与继承,创新与学习,就衔接上了)。 \0 \0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弄清楚《机汲记》的“机”说做学问
热度 6 fdc1947 2018-2-28 08:21
从弄清楚《机汲记》的“机”说做学问 近日想起来古代的水力机械,到网上一查,看到那么多人都说起唐代文人刘禹锡写的《机汲记》。刘禹锡参与了所谓“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朗州(现湖南常德)做司马。朗州城靠着沅江,当地人都饮用沅江水。刘禹锡的住宅在城里,与沅江中间隔着城墙,用水特别不方便,雇人挑水,家人用水就像用酒似的。后来,来了一位工匠,替刘禹锡设计安装了一套从沅江中取水的机械,解决了他的用水问题。他就写了一篇文章《机汲记》,记述这件事情。 问题是,工匠给刘禹锡安装的机械是什么?网上的意见大致有三种,一种意见认为是所谓“ 高转筒车 ”,《百度·古代水力机械》就是这种意见,绝大多数人都附和这种意见;有人认为是一种利用架空索道的辘轳汲水机械;也有人比较“骑墙”,把两种意见都列出来,自己不表态。 其实,刘禹锡的文章说得很清楚,这就是一种利用架空索道的辘轳汲水机械(当然这是用现代的语言在叙述),与所谓高转筒车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知道什么糊涂人,没有看懂刘禹锡的文章,或者从不知道哪里抄文章的时候把别人文章理解错了,把刘禹锡的文章与别人论高转筒车的议论夹缠在一起。而互联网上抄袭成风,你抄我抄,最后弄得一塌糊涂。也很少有人真的拿刘禹锡的文章拿来仔仔细细看一遍,真是很可悲的事情。 我在大概二十多年前浏览《刘禹锡集》的时候,注意到了这篇文章,认为该文章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应当有它的地位,当时就认真地读了,而且做了笔记。所以,一看网上对此文章的介绍,就感到大为吃惊。 《刘禹锡集》是一本只有标点没有注释的书(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新版)。在互联网上也没有发现有人对《机汲记》作注释,更没有发现翻译成现代汉语,连找到它的原文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百度”到。其原因不知道是不是文科的朋友对这种在文学史上没有很高地位的文章不大感兴趣,有些机械用字也不容易准确地注释和翻译。 实际上,刘禹锡的这篇文章并不难读,有中学的古文水平,再查一查字典,弄懂大概的意思并不困难。但是,很多人也就懒得自己去读书,连看片段都不屑去看,就糊里糊涂抄袭别人的意见。 我们做学问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做,遇到引用的文献资料,凡是可以找到的,都应当找来看一下,以免以讹传讹,这是一个做学问的基本原则 。 可能有一部分朋友对具体的机械或古汉语叙述不感兴趣,我们把对这篇文章的具体理解和机械结构等放在文章的最后来叙述。这里先说做学问的问题。 人们对《机汲记》这篇文章中机械结构即到底是什么机械的理解,只是集中在刘禹锡对此结构的一段叙述上。这当然是应当的,这是搞清楚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我看,有人之所以对作品会有错误的理解,不光是对叙述的那关键的一段话不理解,而且对于整篇文章没有读懂。也就是说,对于为什么要用“机汲”、不用机汲的困难产生在哪里没有理解。 文章一开始就说了:“予谪居之明年,主人授馆於百雉之内。江水沄沄,周墉间之”,刘禹锡被贬到朗州,当地官府把他的住宅安排在“ 百雉之内 ”,百雉原义是诸侯城墙的长度,这里是城墙的意思。“江水沄沄, 周墉间之 ”,周墉在这里也是城墙。说住宅与之江水沄沄之间,隔着厚厚的城墙。 要看懂了“百雉”和“周墉”两个词,才能够弄清楚事情的缘起。 作者是要把城外的江水,越过城墙输送到城内的住宅。利用架空索道的辘轳汲水机械才能够这样做,要建造高过城墙的“高转筒车”是一个太大的工程。所以,有的人弄不清楚这个问题,不光是没有读懂关键的段落,而是没有搞清楚大背景。 我们有时候说:功夫在什么之外,(说作诗,说功夫在诗外;说演戏,说功夫在戏外;说做科研,功夫在科研之外,如此等等),就是类似的道理 。 最后来看看“机汲”和高转筒车的问题。什么是高转筒车?《百度·古代水力机械》中是这样说的: 高转筒车是筒车的一种。……筒车又称“水轮”,属于提水机械,最早出现在 晚唐 ,用于灌溉水稻。……所谓高转筒车是指其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必须藉助湍急的河水冲动。……高转筒车的发明年代,从文献考察可推断在 唐代 。唐人刘禹锡的《机汲记》和陈廷章的《水轮赋》都形象地描绘了高转筒车的功能。 该文还给出了两张高转筒车的图画,一张是 王祯《农书》所绘的高转筒车,另一张是高 那么,《机汲记》是怎么说的?由于文章不长,我就抄录在下面,为了便于阅读,我对文字作了一点简要的注释,括号内小一号的字就是我的注释。 濒( 临 )江之俗,不饮於凿( 井水 )而皆饮之流( 河水 )。予谪居之明年,主人授馆於百雉之内。江水沄沄,周墉间之。一旦( 日 ),有工爰来( 为此而来 ),思以技自贾( 自我推销 ),且曰:“观今之室庐及江之涯,间不容亩,顾积块峙焉而前耳( 我看从您的房室到江边,中间也就一亩来地,只是中间有大块头的城墙在房室之前 )。请用机以汲(抽取),俾矗然之状莫我遏已( 耸然矗立在中间的城墙就挡不住我们了 )。”予方异( 诧异 )其说,且命之饬力( 努力 )焉。 工也储思环视,相面势而经营之。由是比( 编 )竹以为畚( 筐 ),置於流中,中植数尺之臬( 木杆 ),辇石以壮其趾( 在木杆周围堆上石头 ),如建标焉。索绹以为縆( 把绳子合成粗绳 ),縻於标垂( 一头系在木杆顶上 ),上属数仞之端( 另一端系在几丈高的城墙上 ),亘空以峻其势,如张弦焉( 上面一段话说建起了“索道” )。锻铁为器( 注意,这个器就是滑轮了 ),外廉( 边 )如鼎耳( 大家都知道“后母戊鼎”的两个“耳朵”,这里用来管住滑轮中的轮子 ),内键如乐鼓( 滑轮的轮子 ),牝牡相函( 凹凸相扣 ),转於两端,走於索上,且受汲具( 水桶一类的盛水器 )。及( 到 )泉( 江水 )而修绠( 长绳 )下缒,盈( 满 )器而圆轴上引( 拉 )。其往有建瓴之驶( 滑轮向下走时像房顶上倒水那样快速下降 ),其来有推毂之易( 向上拉的时候像推车那样容易 ),瓶繘不羸( 井绳不停顿 ),如搏而升。枝长澜,出高岸,拂林杪,逾峻防( 越过高峻的阻挡物 ) ( 上面一段说滑轮在索道上运行 )。刳( 挖 )蟠( 曲 )木以承( 接 )澍( 水 ),贯(通)修筠(长的竹子)以达脉,走下潺潺,声寒空中。通洞环折,唯用所在( 上面一段说用水管把水引到家里 )。周除( 庭院 )百沃盥( 洗 )以蠲( 同涓,清洁 ),入爨( 厨房 )而锜釜( 锅、缸 )以盈( 满 )。饪餗之馀,移用於汤沐( 洗澡 );涑浣之末,泄注於圃畦( 浇园 )。虽瀵( 泉 )涌於庭,莫尚其霈洽( 充沛 )也。 昔( 过去 )余尝登陴( 城墙之上 ),撊然念悬流之莫可遽挹( 想到江水难以得到 ),方勉保庸( 勉励佣人 ),督臧获( 督促家奴 ),㪺( 舀 )而挈( 提 )之,至於裂肩龟手,然犹家人视水如酒醪之贵。今也一任人之智,又从而信之,机发於冥冥而形於用物。浩溔东流,赴海为期。斡而迁焉,逐我颐指。 向 之所谓阻且艰者,莫能高其高而深其深也。观夫流水之应物,植木之善建,绳以柔而有立,金以刚而无固,轴卷而能舒,竹圆而能通。合而同功,斯所以然也。今之工咸盗其古先工之遗法,故能成之,不能知所以为我也。智尽於一端,功止於一名而已。噫,彼经始者其取诸《小过》欤!( 《小过》,周易的最后一卦 ) 读完《机汲记》的原文,对于所谓“机汲”,就应当比较清楚了。当然,刘禹锡不是机械工程师,文章也不是机械制作和安装的说明书,所以不可能把每一个细节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但是,总的样子还是容易看出来的,确实是一种利用架空索道的辘轳汲水机械。
个人分类: 教育|6748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钱理群:我曾把希望寄托于“七〇后”“八〇后”
fqng1008 2017-7-24 10:36
我和唐小兵只见过两面。第一次是2003年我退休后到复旦大学讲学,唐小兵也刚考到上海读研究生,就来听我的课,后来写了一篇《与钱理群相遇》,其中谈到了我面对 “ 精致的冷漠和世故的清醒 ” 的青年听众所感到的寂寞与尴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将其收入了《钱理群讲学录》一书里。 再就是一个多月前,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的唐小兵,从上海到北京开会,特意来找我聊天,像老朋友那样,畅谈了一下午。他将刚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十字街头的知识人》送给我,以后又寄来了这本《与民国相遇》的书稿,希望我为之写点什么。我欣然同意了。 之所以答应得如此爽快,是因为我一直在关注唐小兵这一代学人,并且看好唐小兵,他的 “ 初出茅庐 ” 之作自然引起我的兴趣,并且有话可说,要说。 这需要从十七年前说起。1998年我给自己的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做了一次谈话,题目是《沉潜十年》(文收《我的教师梦》),要求他们 “ 一定要 ‘ 沉静 ’ 下来,即 ‘ 板凳甘坐十年冷 ’ ,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打好做人的根基、学术的根基,而且要 ‘ 潜入 ’ 下去,潜到自我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 ” 。 以后,这就成了我和青年交往的主要话题。例如2004年以及其后数年间在烟台大学等高校做《漫谈大学之大》的演讲,同年和青年志愿者谈 “ 我们需要农村,农村需要我们 ” 时(文收《致青年朋友》),也都反复告诫在读的大学生、研究生 “ 应该把目光放远一点,不要迷惑于眼前的一时一地之利,更应该摆脱浮躁之气 ” ,要 “ 学学大侠的定力,排除一切干扰,不为周围的环境、气氛、舆论、时尚所动,气定神闲,我行我素 ” , “ 在苦痛的沉默 ” 中 “ 沉潜十年 ” ,并一再表示, “ 我把希望寄托在十年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那一批人身上,我十分关注他们,或许他们才真正决定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希望在这批人身上,而不在现在表演得很起劲的一些人,那是昙花一现! ” 我把希望寄托于当时二三十岁的大学生、研究生,即 “ 七〇后 ”“ 八〇后 ” 的青年,是基于对我自己这样的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即 “ 三〇后 ” 这一代,和 “ 文革 ” 时期的大学生、中学生,即 “ 四〇后 ”“ 五〇后 ”“ 六〇后 ” 的失望与不满。 这样的不满,首先是知识结构上的,在《沉潜十年》的谈话里,就谈到 “ 我们这些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是在 ‘ 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 ’ 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不仅因为不懂外文,对于西方文化了解甚少,对西方现代文化甚至处于无知状态,而且古文的根底也很差,于古代传统实际上是不熟悉的。这些年虽有些弥补,但却不可能根本改变这样的知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 ” ,而 “ 比我们年轻的,成长于七八十年代的,也是目前学术界最活跃的这一代学者,他们中除少数人古代文化的基础较好,大多数也是80年代先打下 ‘ 西学 ’ 的基础,到80年代末以后,才来补 ‘ 中学 ’ 的课的 ” 。 而更让我不满和忧虑的,是精神境界的问题。我曾自嘲说我们这一代是 “ 没有文化的学者,没有趣味的文人 ” ,和我们的老师辈(即唐小兵这本《与民国相遇》讨论的民国那一代学者)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而对当时被称为 “ 第三代学人 ” 的四〇、五〇、六〇后那一代,我在表示对他们 “ 怀有极大的期待 ” 的同时,也有严峻的观察。 在1997年写的《我们欠缺的是什么》(收《压在心上的坟》)一文里,专门谈到了 “ 文革 ” 的失误造成的 “ 历史的阴影在这一代学人精神气质上的消极影响 ” : “ 如有的学人(不是全体)身上或明或隐的霸气(对异己者的不相容),以至流氓气(把政治、经济斗争的手段用于学术,习惯于使用权术);有的学人从消极方面接受教训,显示出自我精神境界与学术境界的褊狭和拘谨,或自觉、不自觉地依附(美其名曰 ‘ 利用 ’ )权势,趋同潮流,等等。 ” 可以看出,无论是对自己这一代,还是下一代,我的不满,都不在个人,而是要检讨 “ 由于本世纪(指20世纪)我们民族的种种不幸遭遇,也包括自身的失误,由几代人组成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整体素质上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缺憾 ” ,我强调, “ 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自我反省 ” , “ 我们正应该从 ‘ 自我否定 ’ 开始,迈开走向新世纪的步伐 ” 。 因此,我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再三呼吁年轻一代 “ 沉潜十年 ” ,并将希望寄托于七〇、八〇后这一代,其实是期待在新世纪有一个较好的学术生态和生存空间,新一代的学人能够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精神气质上获得更为健全的发展,使知识分子整体素质上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在我看来,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能否在历史转折期的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的思想、文化、学术能否获得健康发展的关键。 但以后的事实发展,却证明了,我的这一期待,不过是一场美好而不现实的梦,本身就是我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的弱点的一个大暴露,这又引起了我的新的反思。 在2008年北大110周年校庆时,我发表了题为《寻找失去的大学精神》(收《致青年朋友》)的讲话,谈到我期待的年轻人 “ 沉默十年 ” 后开始发言时,我却在他们中间发现了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 “ 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情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的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 ,最大限度地维护 “ 一己的利益 ” ,这已经成为 “ 他们的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 ” 。 我当然知道,这样的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在十年后崛起于思想文化学术教育界的年轻一代中,只是少数,但他们的能量极大。坦白地说,这是我呼吁 “ 沉默十年 ” 时,绝对没有想到的:这里所发生的,正是 “ 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 的悲喜剧。 我的这个讲话在当时没有引起注意,却在几年后突然在网上传开。这也是我没有料到的,也因此引发了新的思考: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这也是我读唐小兵的《十字街头的知识人》首先想到的。小兵所谈到的 “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 ” 的生存环境,提醒我注意到,新世纪学术生态的变化,这可能是关键所在。 不可否认,和我们的时代相比,唐小兵这一代学人的成长环境,还是有许多历史的进步的:对世界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的开放心态,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的改善,教育与科研的发展,和平建设的社会氛围,都使得年轻一代在知识结构上显然比我们更为合理,在视野的开阔、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解放上都有长足的进步。但同时,更应该正视的,是新一代学人面临的学术生态环境并没有发生我所期待的根本变化,反而出现了更为严峻的问题。据小兵的研究和我的观察,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小兵所说的,高校青年教师这个群体, “ 因其在学术链条中的低端位置而伴随的低收入和高强度的工作量,以及他们(尤其是人文学科)因知识追求而形成的高度敏感个性,这群人除非内心特别强大的或者极度超脱的,容易感受到生存环境与社会(包括家庭)期待之间的触目的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助感甚至耻辱感 ”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精神贵族还是知识工人》)。 我在前述《寻找失去的大学精神》的演讲里也谈到,高校的青年教师 “ 实际上已经成为学校里的弱势群体。当今的中国大学,即使是教授也缺乏独立的利益诉求和自由表达的权利,以及参与学校各级行政领导的选聘、参与决策过程、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利,教授因其学术地位还有一点有限的发言权,而青年教师连学术上的发言权都没有,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成为束缚教学和学术生产力的主要原因 ” 。 这里已经涉及教育的行政化、体制化问题。唐小兵文章里引述的应星的论述是同一个意思: “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自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央财力的大大增强,国家调整了对学界的治理技术,一方面加大了对学界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通过 ‘ 数目字的管理 ’ 增强了大学的行政化,以包括各级课题、基地、学术点、奖项等在内的各种专项资金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界。如今,大学已经成了一个新的淘金之地 ” , “ 学界腐败之深已不亚于商界和政界,而尤有过之的是,学界的腐败却很少受到体制的追究 ” 。 小兵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这样的行政化、体制化导致的学术腐败, “ 确实是支配当代中国学院和科研机构的基本逻辑。青年教师正是处于这种坚硬的现实之中,在这种数字化管理的驱逐之下,高校已经公司化,以竞争体制内的资源为主要目标,高校青年教师就成为学术生产的主力军 ” ,他们面临的选择,不是充当 “ 知识工人 ” ,甘愿受剥削,就是设法挤进既得利益集团,分得一杯羹。 说到高校既得利益集团,又涉及应星文章里谈到的 “ 学界新父 ” 。我在1997年谈到第三代学人中某些人(当然不是全体!)的霸气、流氓气,对权势的依附,在他们掌握了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学术权力以后,就自然成了这场体制内资源争夺战的优胜者、既得利益者。他们在现行国家与教育体制里,实际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是作为 “ 社会活动家型、政治活动家型的学者 ” ,实际上充当了鲁迅说的 “ 官的帮忙帮闲 ”“ 商的帮忙帮闲 ” ,他们也借此获得或强化了自己的学术统治地位。二是作为垄断学术权力的 “ 新父 ” ,掌握学术选题、立项、评定和职称审定的生杀大权,在学术圈内实行家长式的统治。 唐小兵有篇文章《学术批评的潜规则》,谈到了学术会议上的学术评议的圈子化、等级化、形式化及单向化,我也终于明白了自己这些年总要逃避学术会议的原因。但在学院求生存的年轻学人却不能逃避,而必须遵循 “ 学术江湖 ” 的潜规则,如小兵所说,这样的 “ 学院自身的逻辑和规则 ” 对学术正常发展的阻碍,是不能简单地归之于外部环境的。 小兵总结说, “ 青年教师就生活在由刚性的课题管理体制和柔性的父权式(家长式)人际结构构成的学院文化之中,他们在学术上和精神上要实现双重的突围,何其困难! ” 读到这里,我仿佛感到一股冷气袭来:我终于懂得我寄以希望的七〇后、八〇后的学人在他们出山以后的选择的艰难与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了。 这里的关键,还是一个信念的问题,即对于精神、思想、人性,对于历史、学术,有没有一个基本的信念,以至信仰;能不能从精神的坚守,思想的自由驰骋与学术的苦心探讨,历史真相的追索中感到兴趣、快乐,获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我曾经说过,对于学院派的学者, “ 学术本身就构成了生命中自足的存在 ” ,不需要从学术之外寻找乐趣、意义和价值。我因此对年轻的研究生说: “ 如果你当了三年研究生以后,不能从学术中感到快乐,你无法迷恋于学术,这就说明学术研究工作不适合你,那我建议你放弃学术,赶紧改行。这是很自然的选择,也不要不好意思。我们自有自己的学术尊严,但也不必把学术研究神圣化、道德化。不能认为,放弃学术研究,就背叛了学术,就是精神的庸俗化。学术研究,不过是一批痴迷于学术的人进行的精神劳动。坚守学术,因为我感到快乐;享受不到快乐,就走人。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 (《学术研究的承担》,收《重建家园》。) 也就是说,我们既要面对学术生态恶化,学人分化这些严峻的现实,但也要以平常心去对待。最重要的是要清醒。必须有自我反省意识,清醒地认识到,在学术生态没有根本改变、知识分子整体素质的根本性缺憾没有得到有效改正的情况下,中国的学术,特别是人文科学,是不会大有作为的;而有了清醒于自己 “ 不能做到什么 ” 的前提,反而可以更清醒地知道自己 “ 能够做什么 ” ,而且这个 “ 做什么 ” 的空间和余地,还是相当大的。唐小兵的研究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也终于可以讨论小兵的这本《与民国相遇》了。但这篇文字已经写得太长,也只能简略地说一说。 ※ 这不是正规的学术著作,是研究过程中随手写下的学术小品,但也表明了小兵正是他在书中一再提到的阿伦特所说的 “ 认真对待文化的人 ” , “ 知道如何在古往今来的人、事和思想中,选择他的友伴的人 ” 。因此,他在写《与民国相遇》时,是有两个自觉的追求的。 一是从民国学术前辈那里,汲取现实生活中失落的学术精神和方法资源。比如《接续民国史学传统》里用韦伯的话形容华东师大历史系王家范老师的 “ 研究状态 ” : “ 没有圈外人嗤之以鼻的奇特的 ‘ 陶醉状态 ’ ,没有这种 ‘ 你来之前数千年悠悠岁月已逝,未来数千年在静默中等待 ’ 的壮志,你将永远没有从事学术工作的召唤 ” ;并将先生的治史经验归结为 “ 材料 ” 与 “ 思想 ” 两条, “ 前者是苦功,后者是灵性,判断和联想的能力 ” ,因此, “ 太乖巧而不刻苦的,难成为历史学家 ” , “ 刻板而缺乏思想,不敢独立思考的,就很难成为出色的历史学家 ” 。小兵情不自禁地说: “ 善哉斯言! ” 他是把这些看似常识,却很难做到的学术基本功学到手了。 但小兵更要做的,是寻找适合自己的研究之路。比如他提出要 “ 穿透意识形态的重重迷雾,而窥知历史与人性的真相,进而呵护生命之尊严与自由 ” (《学人本色许倬云》);要追寻 “ 潜伏在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蛛丝马迹 ” (《毛彦文的感情世界》),探索 “ 解读历史人物精神世界和政治实践的新途 ” (《宋教仁与道德严格主义》);要关注 “ 宏大叙事 ” 所忽略的 “ 小人物的情感与记忆 ” (《书生吴宓的辛亥志》),书写大时代的 “ 另类历史 ” (《摩登上海的另类历史》);要通过 “ 别出心裁的小叙述 ” ,揭示 “ 波澜壮阔的政治过程背后 ‘ 失踪了的历史 ’” (《从日常生活拯救知识分子的历史》),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大学史该如何书写?》),公共舆论空间(《民国报人的风骨》),文人交往的公共空间(《 “ 单身汉 ” 金岳霖的美好生活》《林徽因与 “ 太太的客厅 ” 》《文化上海的历史记忆》);以 “ 史识 ” 为历史研究的 “ 灵魂 ” ,而 “ 史识 ” 又 “ 建筑在广阔的知识结构、恢弘的历史视野、扎实的文本细读、深邃的历史思辨与苍凉的现实感等等之上 ” (《知士论世的史学》),等等。 应该说,所有这些追求都贯穿于全书的写作中,这就使得这本原是研究 “ 副产品 ” 的小书的背后,有了一个更为丰厚而远未完全展开的研究新天地。我读了以后,既感到新奇:书中谈到的许多方面,都是我过去在研究中未曾注意的;又感到亲切:在学术追求上我们确实有许多相通之处。 我曾经说过,我们的历史研究的最大问题是 “ 只有历史事件而无人;或者有历史伟人、大人物,而无普通人、小人物;有群体的政治,而无个体的心灵世界 ” (《 “ 遗忘 ” 背后的历史观和伦理观》,收《幸存者言》)。我因此确定自己的文学史研究、历史研究, “ 关注、研究的中心,始终是人,人的心灵与精神。是大时代里的人的存在,具体的个体生命的存在,感性的存在 ” , “ 我要处理的,始终是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存在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追问背后的存在的意义与人性的困惑 ” , “ 而我的写作,也始终追求历史细节的感性呈现,具有生命体温的文字表达 ” (《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 —— 钱理群作品精编总序》)。 现在我在小兵的新书里,也看到了类似的历史观念与写作,真有如获知音之感。这大概也是反映了当下中国学术研究的真实状况:尽管每一个坚守学术的个人,都是孤独与寂寞的;但也总能找到同道者,也就能够在相濡以沫中,一路挣扎着奋力前行。在总体上我们多少有些悲观、困惑;但进入具体的研究,我们又总能陶醉其间,享受创造的乐趣。让我们就在这挣扎与享受中坚守下去罢。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9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人听父母的,做学问听导师的
热度 37 wangdh 2015-9-26 23:08
做人听父母的,做学问听导师的 ( 王德华) 记得这是我跟一位来咨询我的一位学生的建议。我跟自己的学生也在不同的场合,说过类似的话。 听到不少毕业工作的研究生说,要是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听了导师的建议,把那个课题做下去,我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也有的说,自己当年玩心太重了,对自己要求太松了,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想起来,很可惜,后悔极了。也有的说,当年都没有把导师跟我们讲的那些当回事,也没有认真去思考过,现在想起来,很不应该的,很多事情老师讲得都很有道理,很多方面老师讲得都很对的。还有的说,要是当年导师对我们要求再严厉一点就好了,我们老师太仁慈了。 每每如此,我也很认真地说,其实没有对错,当时你的想法和做法对于当时的你也是对的。今天能够意识到当时的一些单纯和幼稚,本身就意味着自己已经长大了。如果当时不玩,不鲁莽,也会失去一些东西的。得失,有时候很难平衡。有得,就有失,古人早说过。人类的成长是很花费时间的,每个时间段有每个时间段的任务,健康成长、快乐成长是最重要的。没有哪个人是完全按照理想的成长模式走过来的。前人的经验和经历,教训和感悟,是值得后人借鉴的。学习、继承和发扬,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少研究生对于自己将来有些迷茫。有研究生在征求我的建议的时候,经常会说到,我爸爸怎么说,我妈妈怎么说,我同学怎么说,我朋友怎么说,等等。 有的研究生在课题选择上与导师发生冲突。自己想做的课题,导师不同意,导师给的课题,学生又不愿意做,双方就会僵持起来。最后往往是学生自身利益受损。 也有些已经考取博士研究生的学生,由于家庭的压力而被迫放弃读博士的机会而走向工作岗位,不管这个工作职位自己喜欢不喜欢,将来发展如何。在当今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先占个位子再说。说得挺无奈的。 很多方面,师生之间需要交流。导师需要意识到,研究生需要觉悟到。双方有需求,交流才有意义,才有效果。 这些年我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和幼年教育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的烙印,有些是已经刻在骨子里、融进血液中了。对人对事的看法,思想意识,甚至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到成年阶段,基本就定型了,可塑性很小了。 读研究生做学问,对很多大学生而言是一件新鲜事。开始进行学术规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些研究生在硕士期间,甚至在大学期间,有些认识是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甚至会有有悖学术规范的潜意识。对于这些研究生,在博士阶段要去纠正就会很花费力气,甚至徒劳无益,费心劳神,没有一点效果。 道理本该很简单。读研究生,选择了导师,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导师在学术上有能力指导你。如果你选择了自以为还不如你的导师,那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还有一个道理,如果单位风气正派的话,导师之所以能成为导师,是得到了单位学位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的认可的,在学术上是有能力指导研究生的。 在自己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有些事情有迷茫的时候,一个简单建议:做人听父母的,做学问听导师的。 等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尤其是思想成熟了,能力过硬了,就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主见了。什么时候做学生,什么时候做老师,角色的转换自己应该知道。 (注:前些日子写的一点文字,是接着导师对学生有哪些影响这个主题的。总感觉没有写出自己的思考来,有些肤浅。想日后补充,时至今日也没有补充。看来思考也是有一个状态和兴致的。)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0468 次阅读|93 个评论
做学问与写博客
热度 1 benlion 2014-12-20 00:36
自2011年至2014年,思考与探讨了很长时间,检索了很多文献,从文明历史到科学哲学、文化哲学,从理论思维到科学方法论,从人文精神到管理机制,探索与思考 - 究竟什么是科学?为什么要创新? 科学启蒙和艺术思维,1977年-1978年开始于《物理世界奇遇记》和《趣味物理学》- 埃舍尔的绘画,而后,强化于2000年德国Expo的The planet of visions展示的凯旋门和科幻帆船。 然而,最终结论:科学就如同写博客,做学问纯粹是爱好,也就是为社会做贡献,要讲究实在就做企业或从事一项研究职业或走向仕途。 科学网上,很多博客探讨或写作关于创造与发明、发现与创新的文章;然而,这类型的探索是历经艰辛、步履维艰的漫长思考与尝试过程,而且,必须有纯粹是爱好,以及为社会和人类做奉献的心态。 附、系统生物学简史 A)1968年,贝塔郎菲论述系统论和数学方法的生物系统研究概念,Mesarovic D.提出系统生物学术语; B)Zeng BJ.的探索过程 1)1983年-1993年,生物系统研究的结构论与理论基础 - 系统与综合哲学*; 2)1992年-1994年,提出系统医学与药物学和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输卵管生物反应器; 3)1996年,组织国际会议和筹备国际转基因协会,并邀请Transgenic Research做会刊; 4)1997年,建立高抗药突变细胞系的连续筛选方法; 5)1999年,建立“生物系统网络”,国际刊物和互联网通讯筹备国际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协会,倡导理论与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研究方法体系及细胞的分子电路概念; 6)2003年,第19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再度阐述系统遗传学,写信给英国基金会关于成立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7)2004年,研究轴心时代文化的起源,预测国际与中国2009年-2016年的大事件; 8)2007年,阐述第4次科学与技术革命、第3次工业革命; 9)2010年,加州国际纳米技术与博览会,提出纳米机器人设计3原则; 10)2012年,国际系统医学大会邀请,大会开幕式下午做报告; 11)2009年-2012年,开发了疾病的系统遗传分析与药物规模筛选的方法与技术; 12)2012年-2014年,阐释系统生物学方法论和科学范式、工业模式的发展过程等。 然后,到了思考抉择 - 深入科学机理研究,或走向产品工业化制造与市场开拓。 注*: 系统思维,开启于莱布尼兹、康德,康德使用“综合”(“synthetic”)和影响了格式塔心理学 - 物理学(场论)与心理学探索。机械计算和逻辑学,也追溯到莱布尼兹 - 在德国,建立“生物系统网络”网站时,所在地恰是历史上高斯、莱布尼兹等所在的地理区域。 合成(synthetic)生物学,1910年S.Leduc提出和2000年E.Kool重新提出都属于化学合成生物分子的概念,2003年转换到工程方法的系统生物学 - 系统生物工程,包括,1982年N.Seeman提出的DNA纳米生物技术。 -(总结)-
个人分类: 201415|1816 次阅读|8 个评论
做科研的我们都有光辉的未来,加油!
热度 2 jiekevin 2014-9-29 21:19
一、打基础,充实自己,关注理论文章自己心里要有个排序: 1、精读专著: 专著毕竟少、全面、相对期刊详细系统,读专著可以对想了解的东西全局把握; 2、精读学术论文: 不论是硕士还是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整理和分析整合而成,即使不能给你提供巨大的帮助,也不失为一篇良好的文献综述,可以给我们所研究的东西进行一个知识点的梳理,使自己脑子里形成一个宏观的知识树结构。 3、精读部分期刊研究部分专利: 个人认为期刊与专利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为我们做研究提供及时的模仿和创新思路、传统或先进的技术手段、方法与设备,同时告诉我们还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与结论。当然,期刊专利都属于单刀直入型的,就问题能把问题说明白、讲透彻的就是好文章,如果还能把实际问题解决掉就更是上乘之作了。 4、国内/外会议观点: 这是“走出去”接受同行评判和吸收外来新鲜理念与观点的最佳通道,这里的观点往往比较前卫新颖,就看自己能不能吃到,并且消化吸收,更厉害的做法是建立可持续的思想交换平台。 二、研究思路的确定: 由戴世强老师博文中提到的研究思路方法,我们可以很好的体会、领悟、尝试一下: 新方法+新问题 新方法+老问题 老方法+新问题 老方法+老问题 时刻关注我们所做的科研工作属于上述哪种类型,就晓得自己创新能力的分量和自己知识储备的多寡,以此来提醒或要求自己,本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初衷,潜下心来踏踏实实做研究,可想而知多么充实! 三、没有思路,寻觅思路 自己做科研能力相当欠缺,基础知识也十分不牢靠,偶尔有一个点子,但没有可信的论据来支持,全凭自己胡思乱想,这也是自己懒惰不能静心阅读文献结出的恶果,真是苦涩之极!故而要让自己的点子闪光,想让他人听懂、认同并且相信自己的说法,就必须要下十足功夫钻研文献,大量的文献,并且要不断思考,把自认为的闪光点随时记录下来,不断翻新整理自己的笔记,久而久之才有资格对自己的闪光点指手画脚。钻研文献也不是囫囵吞枣,必须对研究的文献进行一个罗列归纳,分类整合,我的一个土办法就是: 1、具体化自己的研究课题,尽量拣出关键词 2、在已有数据库中对关键词进行检索,并进一步提炼关键词中的中心词,扩大检索范围,通过最简单也较全面的CNKI来检索可以得知所研究事物的各个方面,使自己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的研究对象,激发自己的兴趣,同时有刺激自己闪光点的作用。 3、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延伸关键词,由按年次排名的检索量就能晓得自己研究方向的热度及同行关注点,这是更具体的补充完善自己闪光点的捷径。 四、有理论,更要有实践 通过上述的知识点梳理和整合,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记录好自己的闪光点,找到能实现自己想法的途径,那么接下来就是走出去——开干!培养、训练,直至掌握技能! 自然科学纵向与横向研究几乎是一个路子,横向项目相对灵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纵向项目大多属于科研性质,不能对企业有立竿见影的帮助,但两者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免费锻炼青年学者,为我们提供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平台和机会,我们唯有认真做好室内野外工作,步步有计划,步步有自我审查,步步有反思、步步有结果验证,直至熟练掌握工作研究技能,才能不论结果好与坏步步有提升!如此下去,未来不属于你,你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舞台! 加油!
4695 次阅读|2 个评论
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蒋高明 2014-6-19 20:43
蒋高明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在高人眼里,看什么人都是人,不管他级别有多高,财富有多少,名气有多大。 做事的最高境界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要么不做 , 做就做好;事不找我,我不找事。 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是:在科学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权威,只有学问。 子曰“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随欲,不逾矩”,大约是在50岁才明白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吧。愚以为,达到了上述境界,就可以做一个大写的人了,是开启大智慧了,简称“开智”。
个人分类: 精神历程|7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人与做学问 孰轻孰重
热度 2 tt52dj 2014-5-18 16:33
近期,科学网又冒出了“新”话题(其实也不新,只是主角换了):论文剽窃问题,或者说是由一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引发的 “ 学术伦理案”。许多博主为此撰文,为案中的原告或被告伸冤,当然不乏原告自己出场澄清的檄文。其中,大多数博文被编辑MM戴上小红花(精选), 但我想这个问题的核心与其说是著作权/版权归属问题,而不如说是利益分配矛盾。 当然在此 ,我不愿意去评论孰对孰错,而是就事论事。 我不清楚堂堂一名为人师表的教授 为何 “容不下”其曾指导过的那位青涩的本科生,亦弄不明他难道在以该生的毕业论文为 主要内容的 文章 发表时,加上该生的名字有那么难吗?想必不难!毕竟,文中除该教授本人之外,还有 好几名 其他作者,这就不难让我们怀疑其是刻意而为之。当然,那位本科生原本也可学习李飞博主那样忍气吞声、息事宁人【1】。可他并非软弱之人,不甘胁迫为自己的权益而努力抗争。 一场本来可以避免的恩怨,却因为一个名字的出现与否而立刻变得面目狰狞和索然无味。 近年来,许多类似的故事一再上演,尤其是师生为了学术利益而对簿公堂。孰是孰非,公道自在人心。 然而,通过这种现象,其实 我们 不难发现其深层次的内在 问题 ——做人与做学位的权衡,孰轻孰重? 我想大家比谁都清楚,可心中往往为何总是那么纠结呢? 殊不知, 一个人的学问做得再好,假如其人品有问题,那么他/她永远成不了大师。 假如一个 懂得做人的学 者 ,当 面 对科研上的利益诱惑和分配时,我想他/她肯定 懂得尊重他人(人格和 劳动成果),也不至于如此轻薄地 将有重要贡献的作者从功名录中轻易抹去。 如今,社会的 喧嚣和浮躁的气氛慢慢渗入科研界,急功近利的现象层出不穷。有人掩耳盗铃将他人的文章换种语言发表,有人明目张胆地将他人成果作为自己的成果申报各种奖项。然则, 许多真才实学的“优秀”青年教授/研究员甚至是青年千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其中不乏三十岁不到而功成名就的 学者。 有人因破解一数学难题而名利双收,也有人因发现一打破常规的化学结构式而享誉业界。 诚然,这些人当中个别真是天资聪慧,而大多数应该是 勤于钻研、持之以恒,但不乏是 机缘巧合/上天眷顾 ——或是师从名师或是选对了研究方向 (或许有人 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此我不反对,但这不是今天的主题 ) 。 然而,这些幕后推手到底是谁?是时代造就英雄,还是英雄造就时代?是引进的 人才真的优秀,还是那些人才被烙上优秀的印记? 我想作为了解国情的科研工作者,尤其是科研管理人员深谙此道并 心知肚明。 在科研青椒或屌丝眼中, 这种 “一夜暴富”(可能说成“ 一夜成名”更为贴切 )的青年学者羡煞他人,“羡慕嫉妒恨”在一些不安分的学者心中滋长,可惜的是滋长的那些没有幻化为激励而是投机取巧或撇开他人(将其 成果/贡献据为己有) 。 现 行的科研评价 体制中 ,过分注重三个硬件指标——论文/专利、成果/奖励、科研项目/经费。在这种体制鞭策下,青年科研工作者往往容易因为荣誉和利益(职称、奖励/奖金)而迷失自我,甚至铤而走险——学术 论文 造假或 剽窃 。然而,遗憾地是 一些久经沙场的前辈却也因小失大(论文署名问题或利益分配问题)而糊涂地自毁前程,真是大可不必。 【1】 李飞. 关于论文的署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59-795397.html ).
个人分类: 时事焦点|3010 次阅读|7 个评论
做学问与做人的成功心法
热度 15 liuboshanxi 2013-12-30 14:34
做学问与做人的成功心法 “心法”指“口诀”或“秘诀”,是提高办事效率的要诀、捷径。如果有一个做学问与做人的“心法”,知道这个“心法”就对自己充满信心,从此不再怨天尤人,理想从此不再遥远,这自然是一件令人向往的美事。这样的“心法”存在吗?其实是存在的而且一直离我们不远,只是我们没有在意罢了。在我上大学之后的迷惘时期,我读了很多书,我最喜欢读的是《四书》,其中《大学》给出了“人生进修的阶梯”,《中庸》给出了做学问与做人的心法。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中庸,是孔门传授的心得法要,孔子之孙子思,恐怕年代久了,传授会有误差,所以把它写成书,传授给孟子。中庸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归纳起来可收藏在方寸之间。中庸的意思无有穷尽,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善于读书的人,仔细思量,用心研究,自然能体会出心得,用在做人处事,就是一生也用不完。”这话实实在在,我深有体会。 1. “中庸”是内在与外在的“和谐” 宋朝大儒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朱熹的这句话应该来自与他同时代但略早的大儒 程伊川先生的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因此“中庸”一直被认为是“不偏不倚”、“平常”,或者干脆被认为是“折中主义”或者“庸俗”。其实在《中庸》原文中是这么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中庸”指的是一种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他的书《我的生活》中说,“内在与外在的和谐”是他一生的追求。中国现在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因此,“中庸”这个词在古今中外一直没有过时。《尚书·大禹谟》中有句话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这十六个字可作为“中庸”的注解。 2. 心底无私天地宽 《中庸》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当代著名思想家Stephen Covey在他的名著《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中说,我们每个人有三种生活——公众生活(public life)、私生活(private life)、秘密生活(secret life)。“公众生活”不言而喻,“私生活”指独居或跟某个或某些亲人、朋友在一起的生活。“私生活”与“公众生活”是有交界的。“秘密生活”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存在于前两者之中,是我们的“内心”生活。所以,“慎独”就是要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中庸》说,“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3.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中庸》中引用孔子的话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就是说“道在人身上,道在生活之中”。我们中国的研究生做学问从论文出发,阅读很多文献却找不到头绪。其实科研成功需要注意的因素是:(1)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材料,(2)不断拓展研究对象和研究材料,(3)能得到第一手材料、能使用最先进的工具,(4)不断拓展自身知识储备。自然规律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被认知的、是简单的,发现规律需要必要的知识、材料和工具,如果具备这些条件,发现规律就很简单,反之则很难。概括起来说,规律本身是“简易”的,情况不同规律的表现是会“变易”的,因此发现规律是“不易”的,明白这个道理规律又变的“简易”了。《中庸》说,“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所以,做科研从新对象、新材料、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出发,才能有根本的突破或发现,从别人的工作出发一般只能做些改良性的工作。 4. 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 成功者一般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个人的努力与运气等等,成功者的故事一般比较相似,而失败者的理由却各不相同。失败者会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家庭、父母、老师等等,总之,与他(她)最亲近的人都是有罪的,自己的失败都是由他们造成的,而自己是无辜的、是受害者。一言以蔽之,成功者都善于改善自己的环境、善于克服自己的不足,而失败者都善于推卸责任、总是希望改变别人而不是自己!《中庸》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射箭的方法,很像君子做人的道理,射不中靶心,就要反过来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好,功夫够不够”。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每次碰壁、遇到困难,最终摆脱困境都是通过深刻反省自己的不足并坚定的改正错误。 5. 成功大法——智、仁、勇 《中庸》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我特别喜欢这一段话:人的根本德行是“智、仁、勇”三者,这三种德行分别可以通过“好学”、“力行”、“知耻”得到,能够做到“好学、力行、知耻”就知道怎样“修身”,知道怎样“修身”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天下大事不过如此!有的人天生就具备“智、仁、勇”这三种德行,有些人是经过教育学习才具备,有些人则是经过勤勉苦学得到,等到明白以后大家都是一样的。有些人心安理得地实行“智、仁、勇”这三种德行,有些人是因为受利益驱动去做,有些人则需要勉强才会去做,一旦做成功了大家都是一样的。 6. 智者的治学与做事方法 《中庸》中很多睿智的话让人终身受用,“智”、“仁”、“勇”就在其中,摘录一些非常经典的话如下:(1)“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4)“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地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知以增进新知,存心敦厚以尊崇礼节。” 最后用孔子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中庸其至矣乎)!”
个人分类: 怎样创建成功的科研人生|10573 次阅读|33 个评论
学习漫谈(108):学问是讲出来的
热度 19 sqdai 2013-12-22 07:24
昨天是今年的倒数第二个周末。室外寒风凛冽,气温陡降,在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报告厅和会议室,却是热气腾腾,气氛活跃。近百名研究生聚集一堂,十几位导师前来赴会,更为难得的是,复旦交大同济上理工的一批中年力学精英冒着严寒赶来。他们不是在举办年终师生联谊会,而是在召开上海大学力学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校外教授是专门请来当评委的。活动从早上八点半持续到下午六点多,与会者一直精神饱满,认真热情。 年会结束前,研究所所长周哲玮教授在小结发言中特别强调: “ 学问是讲出来的。 ” 这次年会是对这句话的最佳诠释。 对于这样的盛事,不能不有所记叙,有所感悟,有所评述。 毋庸置疑,学问是一点一点做出来的,而 “ 讲 ” 是 “ 做 ” 的一个重要环节。 古代先哲有坐而论道的传统。你看,几千年前,佛祖释迦牟尼为了弘扬佛教教义,在菩提树下讲学,而且四处巡回演讲,佛教经典也在讲学中渐趋成熟;再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又二,长年累月指点学问,漫话人生,学生所整理的笔记就是脍炙人口的经典《论语》,影响深远;几年前我在一篇博文(见链接中的 )里讲述过 856 年前的 “ 朱张会讲 ” ,现摘录于下: “ 最著名的一次会讲是 1167 年 9 月的 ‘ 朱(熹)张( 栻 )会讲 ’ 。那年,朱熹从千里之外的福建崇安赶到长沙的岳麓书院。由于朱熹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前来听他讲学者甚众,以致 ‘ 一时舆马之众,饮池立涸 ’ (那个池塘还在,不算太小),开创了岳麓自由讲学的风气。朱张的学术讨论非常热烈,持续了三天三夜,朱张在会讲厅分坐 ‘ 主讲 ’ 、 ‘ 副讲 ’ 之席,厅内外挤满年青学子。二人分别宣讲各自观点,师生在一起激烈争辩,最后以朱熹接受张 栻 为首的湖湘学派的学术主张告终;而后,张 栻 也根据朱熹的观点修正了自己的主张。因此,朱张会讲闻名遐尔,成为历史上的一段学术 佳话。 ” 我们的研究生学术年会自然无法与 “ 朱张会讲 ” 相比,却也搞得有声有色,有板有眼。我很佩服会议组织者的才干,居然在不长的时间里征得近 70 篇稿件,并经过遴选,有 36 篇做口头报告,在两个分会场上讲述,其余文稿以墙报( poster )的形式在走廊上展出;还多方联络,邀来沪上的一些六零后力学 “ 大腕 ” 认认真真坐在评委席上。会上有志愿者(都是在学研究生)穿梭服务,有两次精心准备的茶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来,本届年会的组织工作不逊于时下的国内小型学术会议或 workshop 。 研究生的 presentation 令我惊喜不已。撰文者横跨硕士生、博士生的六个年级,报告的形式、内容之精彩出乎我的预料。 值得称道的是年会特邀的一个大会报告,报告人是本所校友李博。他于 2000 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三年后在那里获得硕士学位,而后到我所攻博,师从周哲玮教授, 2008 年春天获博士学位,曾任上海大众产品工程部主管工程师,现为美国 Exa 公司资深工程师,一直从事汽车行业 CFD (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驱动设计的相关工作。历时半个小时的陈述十分精彩,只见他用精心制作、美轮美奂的动画和图片,向与会者展示了空气动力学(包括气动声学)、热力学、计算机仿真等在汽车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既有宏观的 overview ,又有理论、实验和数值仿真的实例、个案,很有说服力。提问环节过后,我情不自禁地做了点评。我说: “ 我所研究生过百,除了本课题组学生以外,我认识的研究生只能是最优秀和最差劲的,李博属于前者。我是他入学后第二年认识他的:在 EI 中国区总代表钟似璇的学术报告现场。( 我有一篇博文记叙这个报告会,见链接中的 ),李博就是在会上向钟先生提问的那位博士生,把钟先生 ‘ 折腾 ’ 了 10 分钟,让与会师生懂得了‘ Engineering Village’ 子程序包的用法。李博攻博时不是死读书,而是充分利用校所优良的学术氛围,‘削尖脑袋’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而且勇于发问。学问就是这么做出来的。在校期间,谁也没教过他汽车空气动力学,由于有学问积淀,过了五年多,已成了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他就是钱伟长先生所说的,带着满脑袋问题进社会、有实际本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博士。 ” 我还来不及询问他的师弟师妹们听报告后的感想,可以相信,他们中已把李博当做自己学习的“标杆”。 我在年会的流体力学分会场听了 18 个报告。报告人的表述能力普遍较高。过去我知道,本所研究生的表述能力高于一般高校(非名校)的研究生的平均水平,主要因为频繁的小 seminar 中他们要不断亮相,有较多的讲述的机会。然而,这次报告会的表述水准的确超过了平时,这可能由于这次年会引进了竞争机制,报告人准备得较为细致。优点是:主题突出,详略有致, ppt 优美,讲述思路清楚。当然不是所有报告都讲得好,也有水平略差的。普遍性问题是:研究工作的动机和背景交代不清,陈述脉络不清,结果分析不清。对于初出茅庐者,这是常见的。 所有报告结束后,评委们对所有报告和墙报论文做了细致评审,共评出一二三等奖 20 余个。最后的颁奖仪式也中规中矩,除了奖状之外,还有移动电源、 mp3 等小奖品;参与组织会议的志愿者也获得证书。年会在皆大欢喜的氛围中结束。 总而言之,年会为培养青年学子的讲述能力、治学能力做了切切实实的事情。 最后,我还想说,老所长钱伟长先生辞世已三年有余,我们一直在怀念他。今天,可以告慰钱先生的是:你所创立的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后辈们在你的办所宗旨和治学理念指引下,正兢兢业业地努力着,新一代学子,正健康地成长着,我们不会让你失望的! 写于 2013 年 12 月 22 日晨 【链接】相关博文 Seminar : “ 头脑风暴 ” 的 “ 孵化器 ”—— 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所 seminar 剖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58793.html 赶紧进入科技信息查询的 IT 世界! —— 听 EI 中国区总代表钟似璇的报告有感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27757.html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8815 次阅读|40 个评论
做学问与树
热度 1 flyman 2013-5-21 04:58
1、大树往往都分很多叉,做学问也是,不能只做一点,要有拓展; 2、树越大,根越深、分布越广;好学问也需要广博的基础。 3、同样的种子,有的在长成了的大树,有的淹没在树丛中;学者也是这样,要有基础、努力和运气。一粒种子到了新的环境更可能长成的大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26 次阅读|1 个评论
做聪明学问
fqng1008 2013-4-12 14:04
读 薛宇 的博文“Network medicine——风华绝代的忽悠”(见附件),感觉轻松,大气,忽悠着做学问不禁让人捧腹!随后读到 薛宇 的另一篇博文“ 绝对是运气 ”,下面有一段留言: 徐大彬 (2013-4-10 17:08): 薛老师,您的工作做的相当出色啊,毕业几年就成了教授,真佩服您。我的小导师跟您同一年博士毕业,但是到现在了还只有两篇很小的文章,评副教授都遥遥无期啊。所以我觉得,运气重要,但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也非常重要啊。 博主回复(2013-4-11 11:35):这个吧,我个人是如果做一个方向一周之内没什么进展,基本就放弃了。得有取舍啦,很多时候放弃比选择要重要的多。 毫无疑问, 薛宇 是一名聪明的学者,尽管我不同意他的“如果你做的东西,你能知道有什么意义,那就不算新了”(东西的意义往往是自己宣传出来的,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指望别人去挖掘,除非你已经是名人)。只有聪明的学者,才能做聪明的学问,这颠覆了我过去认为做学问需下笨功夫的理念。不过回头一想,虽然都是做学问,聪明有灵性的人和下笨功夫的人做出来的学问还真是不同。儿子小时候很吃隔壁小姐姐的醋,他说“凭什么我那么认真就考不了高分,她成天玩还能考不错的成绩?”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我见到一些专家,一辈子勤勤恳恳,做出来的东西都是低水平重复,还颇为自以为是;而有些专家吊儿郎当,做一点事情就很有灵性。于是我想,做聪明学问的人一定具备以下两点: (1)对本学科的前沿、症结了然在胸,一想问题就是关键所在;(2)脑子绝对好使,接受新鲜事物敏感,遇到事情常常能够举一反三。 那么,如此相反,遇到权威就崇拜,碰到经典就奉若神明,虽然扎扎实实,却永远沉重如山,只能屈在巨人的膝下。 附 薛宇 :Network medicine——风华绝代的忽悠 上一贴我讲了,如果你做的东西,你能知道有什么意义,那就不算新了。有人不同意。这里我就举个例子,讲讲我做的这块儿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忽悠。 话说我做的“蛋白质共价修饰”,其实就是给蛋白质分子贴个标签。这标签有啥用呢?举个例子来说,我一巴掌扇你脸上扇出俩字:杰青。你再出门是不是都觉得倍儿有面子?给你戴个警帽你就是条子,给你扛个AK你就能是土匪,所以修饰就有这意义。就像你去开会,木人鸟你,你清清嗓子,说,兄弟是教授。大家:哦。你继续:兄弟还是杰青。大家赶紧:您好您好。你要再继续:去年刚入选的院士。大家:前辈......对吧?这就是标签,所以蛋白质分子的功能,跟人一样,都是由这些标签来决定的。 其中一种标签叫磷酸化,被激酶催化。而人类的基因组里有518个激酶,问题就来了:哪个激酶磷酸化哪个位点?这很好理解。比如你拿杰青,大家得问你哪个学部的。你要是院士,大家得问你是工程院还是科学院,要是前者,大家就:哦?要是后者,大家就:哦!所以谁贴标签就很重要。 话说十多年前,江湖上一帮大佬想法设法弄了一个亿美元来做磷酸化(这事儿是某个前辈告诉我的)。做了7,8年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在一个三分的杂志上发了一个数据库 (Phospho.ELM),又跑NAR上发了个Scansite的预测工具。查了一下Scansite的goolge引用,900多次,在咱这小领域算是最高了。眼看项目就要结题,你拿个数据库跟一个软件去交差,恐怕难度大了点儿。所以这时候我的对头,Rune Linding就闪亮登场了。 那个时候我们做的东西与Rune很类似,就是如何能比较准确的预测哪个位点被哪个激酶磷酸化。但问题就来了:做这东西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没有想清楚意义,于是就按兵不动。Rune可是二话不说,直接发了篇Cell ,题目中规中矩,就是构建磷酸化网络。算法也不稀奇,就是多加了一个很简单的小限制,最后做三个实验验证一下,也就混弄过去了。所以你看这篇Cell论文,你完全看不出他有什么样的意义。 所以故事就来了。所谓旁观者清,你不清楚,别人没准不知道。所以马上就跟着出了两篇观点性的论文 ,一致称赞这篇Cell论文的方法准确,意义重大等等。末了顺带提了一下,激酶是许多小分子抑制剂的靶点(这是废话,很多人都知道)。好嘛,这一提不要紧,Linding跟他大老板估计是来了灵感,想都不带想的就扔出个“Network medicine”的概念来 ,并且从网络上标明磷酸化跟复杂疾病有关系(还是废话,对吧) 。并且他们顺手牵羊,随随便便弄了一个酪氨酸缺失与Positive selection的关联 ,结果把专业搞进化的惹毛了,发文强烈抨击:丫的根本就是一碱基的偏好 。写这篇批评文章的一作是我好朋友,当然批评我的对头其实我很乐哈。 如果讲到这里就说故事结束的话,那你就错了。因为自从Rune等人提出“Network medicine”这个忽悠以后,其实曲高和寡,大家也就当个故事听听。可是这个虚无缥缈的概念,最近发生了戏剧性的翻盘 。简单来说,大家都希望把表型和分子型建立联系。一般来说,大家会把基因突变、基因表达与疾病建立联系,例如GWAS,就是找与疾病相关的突变。这种关联必然是间接的,因为决定功能的分子是蛋白质,而不是核酸。所以直接看蛋白质分子的功能,无论如何比找突变、看基因表达要靠谱的多。问题是,蛋白质怎么看?所以Michael Yaffe (Scansite的通讯作者)就想到从蛋白质和修饰的网络来看 ,方法也简单:测蛋白质表达,测修饰水平,然后线性拟合到表型上。对,你木有看错,真的是线性拟合。这东西挺有用,简而言之,现在用药,一般是吃一种药。大家说:你得个性化医疗啊!好嘛,那就吃一把药,混着吃。Michael的工作是:药不能混着吃,而是要有顺序的挨个吃。他就证明先吃EGFR的药4个小时之后,再加化疗药物,能够把癌细胞的杀伤效率提高500% 。并且,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可以通过计算来监控分子网络。所以Rune必须很高兴,马上拍了一通马屁,同时不忘鼓吹自己的“Network medicine” 。 结论:经过5年的时间,“Network medicine”这个概念即使还没有被广泛接受,最起码也是有前途的方向。我本人现在完全接受这个概念,并且沿着这个思路做一些工作。忽悠吗?其实当初就是个忽悠。 参考文献 1. Linding, R., L. J. Jensen, et al. (2007). Systematic discovery of in vivo phosphorylation networks. Cell 129(7): 1415-1426. 2. Kritikou, E. (2007). Cell signalling: The power of NetworKIN. Nat Rev Mol Cell Biol 8: 598-599. 3. Rusk, N. (2007). NetworKIN in context—casting a net for kinases. Nature Methods 4: 604-605. 4. Pawson, T. and R. Linding (2008). Network medicine. FEBS Lett 582(8): 1266-1270. 5. Tan, C. S., B. Bodenmiller, et al. (2009). Comparative analysis reveals conserved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networks implicated in multiple diseases. Sci Signal 2(81): ra39. 6. Tan, C. S., A. Pasculescu, et al. (2009). Positive selection of tyrosine loss in metazoan evolution. Science 325(5948): 1686-1688. 7. Su, Z., W. Huang, et al. (2011). Comment on Positive selection of tyrosine loss in metazoan evolution. Science 332(6032): 917; author reply 917. 8. Lee, M. J., A. S. Ye, et al. (2012). Sequential application of anticancer drugs enhances cell death by rewiring apoptotic signaling networks. Cell 149(4): 780-794. 9. Tentner, A. R., M. J. Lee, et al. (2012).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DNA damage signaling reveals context-dependent roles for Erk in apoptosis and G1/S arrest after genotoxic stress. Mol Syst Biol 8: 568. 10. Erler, J. T. and R. Linding (2012). Network medicine strikes a blow against breast cancer. Cell 149(4): 731-733.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4304-668085. html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2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该要求别人做学问有坐冷板凳精神
热度 9 outcrop 2013-2-17 11:04
特别是自己窝在热炕头吃山珍海味,还要求别人“坐冷板凳”、“吃冷猪头肉”。 习惯家长式作风的人,喜欢提出“发扬”、“要有”、“该”之类毫无“为什么”的要求,容易造成不加思索的去顺从的奴性,无益于培养独立思考的个性。 但是学者做学问时,可以自己主动选择坐冷板凳、吃冷猪头肉;这种选择,则值得敬佩和尊重。 另外,也不该以“名”、“身后名”等诱惑,来给学者画饼;这是忽悠。 因此,坐冷板凳等精神,可以践行、提倡,但不许忽悠甚至强加。 ============================== 以下资料来自liuli老师博客 ============================== 人民日报: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作者:张海鹏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13-2-17 9:11:1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2/274790.shtm 当前,社会上有股急躁、焦虑情绪。反映在教育中,反映在学术界,就是急于发文章、急于拿学位、急于出著作、急于评职称、急于拿奖项,甚至假实验报告、假学位论文、假毕业证书也纷纷出笼……这些现象,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习以为常而不以为怪,恰恰说明了学风问题的严重。 做学问,要脚踏实地,不务虚名,不慕官位。 科学是求真求实的学问,要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哪怕一点点成绩,都要下很大功夫。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就应立志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成绩,脚踏实地工作,不为窗外的荣华富贵所诱惑。在这方面,范文澜先生和罗尔纲先生可称得上是我们的榜样。上世纪 50 年 代,范文澜先生告诫新来的年轻人,要埋头学问,不要想当官,要想当官就不要到社科院近代史所。近代史所不过一百来人,所长只相当于部队的连长,要当官何必 来当连长呢。这是玩笑话,寓意却很深刻。罗尔纲先生也是这样。他在南京一手创办了南京太平天国博物馆。当南京市正式任命他为馆长时,他坚辞不就,宁愿到近 代史所做一名普通的研究员。后来,他担任过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两届全国政协委员,虽不能辞,遇到活动却很不适应。而对于学术研究,他却始终追求,终身不 悔。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造就了一代大学问家。 做学问,要有坐冷板凳、“吃冷猪头肉”的精神。 时下流行一句话,叫“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说这是范文澜先生的话。其实这不是他的原话。 范文澜先生在近代史所提倡的是,做学问要有坐冷板凳、“吃冷猪头肉”的精神 。坐冷板凳、 “吃冷猪头肉”是一种借喻,借喻古时庙堂上的祭祀活动。古人学问成就高了,可以入先贤庙,接受后人的供奉,也只能“吃冷猪头肉”。这里指的是身前不图名,图的是身后名。 学术研究,就要有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有守住清贫的心理准备,在坐冷板凳中追求真知,并以此为乐、以此为荣。 做学问,“要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 由博入专,不可急功近利。罗尔纲先生在回复一位研究中国文化史的青年的信中,强调“做学问‘要大处着眼,小处下手’。能大处着眼,为学方不致流于烦琐,而 有裨益于世。能小处下手,方不致流于空谈。所以千万不要求速效,要花三四十年读书、积累史料和增进知识的功夫,然后以三四十年做研究的功夫,断断乎必会有 大成就的。”这些话,今天看来还是非常切中时弊的。在为学之道上,切不可急功近利,追求眼前利益、短期效应。时间飞逝、时代变化,读了四十年书以后再来写 作,在今天已经难以做到。但罗先生认真读书、认真写作的精神是我们需要坚持的。 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劳动,科学家必须是诚实的人,容不得半点造假的行为。抄袭、剽窃,是懒汉,是懦夫。想在学术上求得进步,就要远离抄袭,杜绝剽窃。我们要对学术成果的发布抱着敬畏的心情,抱着谨慎的态度,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精神。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难忘的范老治学名言 近代史所 李瑚 http://laogj.cass.cn/show_News.asp?id=2799 我从 1951 年到近代史所工作,至 1969 年所长范文澜同志逝世,与范老相处 18 年。那时,本所实行包干制,同志们都住在所内,平房院中见面的时间多,有时和范老在院中就闲谈片刻。全所开会在前面的大厅中,大厅被隔为两间,里面是图书室,外面是会议室。当时全所的人数很少,研究人员中,所长 1 人,研究员 4 人( 1 人兼任),副研究员 2 人,助理研究员 8 人,研究实习员 11 人。二十几个人在会议室开会很方便。范老坐在大长方桌里侧的中间,大家在四面围坐。他讲话略带些绍兴口音,每当他讲话布置工作和学习,大家都专心谛听。 在范老常讲的治学经验中,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二冷”的名言:“研究人员要能够坐冷板凳和吃冷猪头肉。” 意思是,做研究工作,要能冷静坐下来,勤于搜集资料,刻苦钻研问题,认真学习理论,多写文章。文章写成后不急于发表,不追逐名利,要能忍耐清寂生活,要有不怕死后成名,死后才得回报的决心。虽然范老离开我们已经 37 年了,大家对他这两句话的印象仍很深刻。 我在 1994 年 11 月为湖南陶用舒教授写的《陶澍评传序》中就曾引用范老的这两句话,文中说:“历史学既然肩负着权衡是非,臧否人物的重任,就应该积累资料,进行冷静而深入的钻研,作出客观而公证的评论,写成详细而不繁琐、严肃而引人入胜的著作。……史学失去其尊严,也就失去其价值了。 范文澜同志生前曾说过,史学家要有‘坐冷板凳,吃冷猪头肉’的精神。” 不仅是我, 2000 年,原在本所工作、后任南京大学教授的卞孝萱同志在《浅谈‘专通坚虚’——范文澜先生治学格言》文中也说: “范老提出二冷:一冷是坐冷板凳。二冷是吃冷猪肉。……意思是:一个做学问的人,有这样的决心,下这样的工夫,如果真有成绩,即使生前未被人重视,死后也要被请去吃冷猪肉的。”(见《学林往事》,朝华出版社出版) 无独有偶, 2002 年,我的《凌河诗词稿》出版后,本所闻少华同志赠诗和写信给我,诗中有两句是: “二冷微风思范老,三生有幸识王君。”自注云:“‘坐冷板凳,吃冷猪头肉’ , 为范老名言,我至今深信不疑。” (见《诗稿》附录) 当年范老不但在和我们随便谈话时说过这两句,而且在 1952 年 1 月,他在谈论本年的工作与学习时,还把“愿意坐冷板凳”这一句放在了他的用人条件中,可见他是如何重视这件事了。他的这次讲话大家认为很重要,大概有以下几个内容,他说: 一、读书 现在我们要用集体力量,完成《中国三十年史长编》(这个计划后来改为近代史专题:政治、经济、外交,后来三组合并,共同编写《中国近代史》)。我们要读书,要多看,多抄,要眼勤、手勤。要仰有所取,俯有所拾。随时留心,当时记下,听到的要有闻必录。 二、明理 有 材料后,要运用马列主义理论找其内部联系,写出文章。学、问、思并重。要学习三种基本理论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论列宁主义基础》和《论 党》。要熟读几本文史名著,黄侃熟读毛《诗》、《说文》、《周礼》。(范老本人熟读《汉书》)读资料书要作卡片,读理论书也要作卡片。读书与明理不能分。 三、锱铢必较 看书后将各种说法加以考证,我们反对考证,不是反对一切的考证。近三十年史困难多,要仔细考证。 四、文采风流 写 文章要生动活泼,不要啰嗦,不要像旧货铺的账本,古代大史学家的文章都写得很好。文章要有文采。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既生动活泼,又不离马列 主义原则。(范老的文采思想来自刘勰《文心雕龙》,范老对《文心雕龙》很有研究,曾著有《文心雕龙注》,《文心雕龙》就很重视文章的辞藻。所以,范老在 《中国通史简编·唐五代的文化概况》中曾多次引用刘勰的话,如“才为盟主,学为辅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才学褊狭,虽美少功。”范老主张,才学并茂,文 采风流,才能称得是好作品。只有文采没有思想不行,只有思想没有文采也不行)。 最后,这次讲话范老在谈到用人条件时,提出了是否“愿意坐冷板凳”问题,可见,范老是多么重视它。 以上是范老在五十年前对我们讲的他的经验之谈,这里记得虽很简略,我想如果我们把这些记好、做好,应该会有收获的。 最近,据统计 2005 年我国科技论文的总数已居世界第四,但 1994 至 2004 年十年间,每篇文章的平均索引率却排在第 120 位 之后,个别科研人员急功近利,为获奖和晋升而搞“短、平、快”,甚至还发生过某些学术不端行为。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兼院长说:“重大科研突破往往有其独特 的规律。搞科研、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科学家一定要去除浮躁,要提倡‘板凳须坐十年冷’的精神。同时,还要有允许失败的宽容舆论氛围,否则,很难在国际科 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①可见诊治学术的浮躁病,预防在科学上很少突破,还要多讲讲“二冷”名言。它不仅适用社会科学,同样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如果说, 生命不已,科研不止,把它说成:“板凳须坐终身冷”那就更好了,我将以此自勉。 ①张继平:《科学探索需要宽松宽容》,《光明日报》 2006 年 7 月 20 日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662468.html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7531 次阅读|26 个评论
学习漫谈(78):做学问应该心无旁骛
热度 29 sqdai 2012-11-9 06:17
关于“做学问应该心无旁骛”这个话题笔者已经谈论了多次,最近找到了一些有力的例证,就此作进一步发挥。 我的邻居 R 教授是我校冶金学科的带头人,本校“全国百优”、“杰青”、“长江学者”等称号的首位获得者,近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做学问,率众不断创造优秀学术成果。我一向对他很关注,发现他有一个显著特点:没有行政职务,最大“官衔”是课题组组长。尽管忙碌,日夜泡在实验室里,但他似乎生活得很潇洒,清晨常与太太一起,携宠物狗在小区里慢跑,然后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科研。他为何能做到这样?我有点不明就里,希望有人给我解答。 巧了, 6 日我参加了学校里组织的“品茗,赏菊,话发展——青年教师发展与学科建设论坛”,会后校学科办主任把我从新校区顺道捎回家中。我趁机问他上面这个问题,他与 R 教授同在一个学科,当然了解情况。他告诉我:这是他的导师徐匡迪教授刻意安排的,徐匡迪认为,教师中可以有少数人从事行政领导工作,但应有更多的人埋头钻研业务,像 R 教授那样的学术骨干,应该保证他从事科研、教学的时间,心无旁骛地做学问。你看,近 20 年时间,这一安排果然显出了成效。他的这番话使我茅塞顿开,徐匡迪教授是从基层教师中走出来的学者,真正了解“学问是时间堆出来”的道理,他的见解和做法真是太好了。 翌日,我与一位忘年交 F 研究员品茶讨论工作,他来自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曾师从著名科学家,也是一位“杰青”,近年来不断有科研佳作问世,发表在行内著名刊物 PRL 、 PNAS 等刊物,相关成果颇受国内外同行关注。聊起他的情况,发现他与 R 教授十分相似,基本上不“做官”,目前的最高职务也是课题组长。所里曾让他担任研究室副主任,他一时推辞不掉,只答应在室主任不在家期间代他管一些事情,后来还是设法辞掉了这一“官职”。目前,日子过得不错,虽说科研经费不算宽裕,但已足以用来做研究、带学生了,他也是成天与学生们泡在一起切磋学问,不断有力作问世,且与国内外同行建立了密切联系,一直密切注意所涉足的研究领域的动向,总能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 再看我所在的上海大学力学学科,虽说有几位业务尖子因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荒废了学业,但也有几位像 R 君、 F 君那样的“无官”学者,其中的“杰青”、“长江学者” C 教授即为一例。他做完博士后之后来到我校,也是无官一身轻,事业上发展得不错。 因此,从心无旁骛做学问的角度,我提出我的观点:拔尖的优秀学者最好不“做官”。谈论中,有的朋友不完全同意我的观点。他们认为,目前的形势是:担任学术官职的学者,更有机会争取到科研经费。试看,哪一项重要的大项目不是校长、院长们领衔的?有的学校甚至出“奇招”,让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学者挂上“副校长”之类的“虚衔”,以利于他们向各方争取科研经费。 仔细想想,现状确乎如此。但是能不能改一改?让更大一批学者心无旁骛地做学问,不为行政工作所累。对学者来说,“熊掌”“鱼翅”不可兼得,“双肩挑”极难有成效。 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写于 2012 年 11 月 9 日晨 【链接】相关博文 1 、珍惜优秀的学术传统——“不可见的继承性”四日谈 一、源远流长 薪火相传 二、承前启后 绵延不断 三、“青果子”乎 “半瓶醋”乎 四、“熊掌”“鱼翅” 不可兼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5160.html 2 、学习漫谈( 6 )怎一个“专”字了得——浅析曾国藩的治学之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74065.html 3 、学习漫谈( 49 ):学问是用时间堆出来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57878.html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8423 次阅读|47 个评论
人生,生人
热度 1 uvard 2012-6-13 19:44
人生,生人!! 开心做人,用心做事!! 向上,向前,向正,向光明!!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找好方向,做自己喜欢的,泰然面对!! 红心 一颗红心立乾坤, 行端坐正祥云跟; 登高望远万里晴, 尊师敬长事皆顺。 --鲍毅 人 浩然天地间, 纵横百余年; 做人坦荡乐, 行事一心专。 --鲍毅 自然 春夏秋冬知冷暖, 东南西北明正反; 喜怒哀乐见真伪, 幼壮老衰安生死。 --鲍毅 人 人字两条腿, 站稳需完备; 四海游走累, 朋友伸双臂。 --鲍毅
个人分类: 生活杂文|5289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生眼中的好“老板”
热度 1 uvard 2012-5-1 14:13
导师要做3件事 --太愚 一旦当了导师,大多数导师都会每年招收学生。 学生招来了,是 要学习 的。那么导师需要教什么?做人,做事,做学问。 第一件: 做人 ,为什么放在第一,因为“思想不好是危险品”,虽然做人做不好,不一定都是思想不好,比如:虽然很善良,但是不会好好人与相处。所以这里的思想是广义的。古往今来,做人都是很重要的,思想不危险是最起码的,不能害人,也不能害己。但是不会与人相处,也是很麻烦的,如果在一个集体里,与大多数人不能处好关系,即使再有才华,也会难以充分施展。 读研的学生,大多数是 成年人 ,只有少部分神童是未成年人,有些甚至比导师年龄还大。为什么还要强调做人呢?其实做人是一门一辈子的学问。因为学生来到一个新环境,来到一个更高的平台,接触一些更高层次的、更广范围的人,见识一些更新的事物,大多数人的思想不是准备的那么充分,可能某些事物对他原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了挑战,而在 适应新环境 的时候,思想意识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有好的,有坏的。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导师就要及时的发挥引导作用。 第二件: 做事 ,为什么做事也放在做学问的前边,因为一个学生培养出去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要做的事远比要做的学问多,在这个更高层次的环境里,导师可以起到“老板”的作用,分配学生做各种适当的工作,目的在于给学生 规范化训练 的机会。学生也要珍惜这些机会。 第三件: 做学问 ,当然不用说,学生就是抱着学做学问的目的来的。做学问,还是又红又专的好。我很不赞同,一个研究生出去了,只知道自己研究的那个领域一点点东西,其他的一概不知。这样怎么对得起博士的“博”呢?如果仅仅研究那一点点,叫“薄”士,更恰当一些。所以这时,特别是对博士,导师不能包办太多,要给其一定的空间,让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能独当一面。研究生学习的过程,就好比是 学走路、学游泳 的过程,如果不会走路、不会游泳,又怎能行千里路、又怎能不溺水呢? 这三件事,怎么做,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办法。但是有的做出了火药味儿,有的做出了 良师益友 。学生出来(有些没出来,有些连人都没出来),有的还是不会走路,而且愤愤不平,一别不愿再见;有的可搏击万里,感念师恩终生。这期间就需要沟通,需要理解(特别是第二件事当“老板”的过程),有时候学生却未必能领悟导师的良苦用心。 望各位前辈、大师、朋友多多批评、指点!谢谢! 恩师 欲求精学术, 千里拜师友; 身言绕眼耳, 敬恩留心久。 理解 理解真不易, 遇到莫着急; 明己好欣慰, 达人当感激。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何大科学家如何教我们做学问:关于核发展的论断与点评
热度 2 yourjoe 2012-2-20 22:51
何大科学家的“我国必须立即停止核能发展的‘大跃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021do=blogid=539341 )的思想深获我心,但文中的立论和论证让我觉得难以释怀。谨在此提出商榷。 论断 a) : 福岛事件给予我们的重大启示之一,必须立即停止推进仅由少数人关门制定的核电站“大跃进”式的规划 点评:福岛事件也好,中国的大跃进也好,文中没看到任何细节支持“由少数人关门制定”这一核心的限定。 论断 b): 所以,福岛事故给我们的教训是:必须大幅度提高核电站的设计和运转的安全标准,也就是需要把那种“千年一遇”的偶然事故,也考虑在内,否则就不能“确保”福岛事故,不再发生。而且这种“确保”,必须“绝对”确保,而不是“相对”确保。 点评:从工程建设与工程安全的角度看,“千年一遇”绝对不是确保。水利工程上甚至有“万年一遇”洪水的标准,但那也不是“确保”,即便设计了抵御诺亚洪水,那也不是确保。确保的事情从来没有过。 论断 c): 那么其最佳选择,还是以放置在海边、海中小岛为好!“湖广熟、天下足”!这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所在,切不可掉以轻心! 点评:“‘湖广熟、天下足’!这是中华民族的 ’ 核心利益 ’ 所在”的论断真是让人无语。但我保留继续点评的权力,同时反对海边、海中小岛不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所在的论断。最让人疑惑的是,此论点与后文的向海洋进军格格不入。 论断 d): 福岛事件给予中国的另一重大教训是:必须重新审定核安全标准,制定新的、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需要的核安全标准 点评:同意该论断。根据大文,新的、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需要的核安全标准应该是:能抗拒恐怖分子使用飞行的小型爆炸物直接命中核电站的主体部分,核电站的断电、断水事故,恐怖分子对核电站袭击再度发生 7 级以上的重大核事故。 论断 e): 在中国应如何发展核电站的问题上,还有一个尚未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必须对核电站的成本和效益进行重新评估、重新分析”。 点评:此节很好。 论断 f) :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将铀棒燃烧后,其剩余有极强放射性的核废料,如何妥善地“处理、嬗变和储存,——以保证其在长达几十万年内的储存期间,不致严重破坏人类居住环境的问题,——也列入成本。 点评:击中要害,且无人能解决该问题。但进军海洋就不需要考虑此问题了吗? 论断 g) :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这一从“核资源、核燃料循环、核电站、后处理、核嬗变和核废物处置”,以及“发电成本”,这一系列的产业键要花多少钱? 点评:此节与上节一脉相承。但问题同上,进军海洋就不需要考虑此问题了吗? 。 论断 h) :处置“处理后”剩余的核废料存放问题新思维:存放到绕太阳而旋转的轨道上;将剩余核废料加速成为“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又小于第二宇宙速度”的飞行物,对准太阳发射,形成壮丽景观,不污染地球。 点评:甚好。 论断 i) :中国高速发展核电站还有一个致命的困难,中国将面临天然铀资源的严重短缺,尤其是可采储量的严重短缺。 点评:此一条应是最致命的,但何以放在这里以规劝的口吻提出?莫非如果天然铀资源不短缺,就可以了?其他几条都不算了? 论断 j) :困惑中。似乎是说,根据“核能卷”和“综合卷”,到 2050 年,核能达到 4 亿千瓦以上,而经努力,我国的“快堆”技术仅有 3000 万千瓦能力。 点评:似乎还是说核原料不足或技术不过关。 论断 k) :为了节约利用我国现在可能真正掌握的有限的天然铀资源,我们更赞成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也就是中国的核电工作者,应大力转向面对海洋经济,用核动力解决未来海洋经济发展所不可避免地“面临石油短缺”。 点评:此段论证明细简介,简要之,进军海洋,进军海洋需要核,应把核用于进军海洋而不是核电站。 总评: 1. 大可不必如此转弯抹角。此文两大立论,反对核电,倡导利用核技术向海洋进军。问题是每论都可以做大文章,但二者搅在一起则引起混乱。到底是要反对核电还是要倡导利用核技术向海洋进军?是发展核电妨碍了向海洋进军吗?向海洋进军需要从核电口中夺食吗?或者,真的涉及了国家机密,欲言又止? 2. 大科学家要教我们如何做学问,如何搞论证。如果我们都这么论证科学问题或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我只能说这是反科学或伪科学工作法。
3610 次阅读|4 个评论
历代用功读书做学问的动力主要源自收益期望
热度 1 陈龙珠 2011-12-6 07:56
已经不想经常谈论中国高校的学风了,因为学生、老师和学校的问题只是标,那本是啥呢?想想钱学森先生生前的那个世纪之问为啥不提向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应该就能悟出点道理的。 本博弱智,以下看法纯属陈词滥调而已: 帝王朝代用功读书做学问,动力大多源自科举之类的为官谋利制度; 民国直到反右前用功读书做学问,动力大多源自科技谋生和兴国理念; 反右至文革时期不用功读书做学问,因为紧靠思想红也很能受重用; 文革后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开始期间用功读书做学问,动力大多源自大学毕业有工作、有城市里的工作以及不同工却基本同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以来不用功读书做学问,因为读本科乃至戴了博士帽,也大多难得理想的工作和社会实际收入平均以上的薪水,行业收益差别悬殊,再加上教育部、中组部人才计划所引发的诸多同工不同酬。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末闲话-9:聪明度与勤奋度
热度 38 sqdai 2011-11-27 15:50
昨天,参加了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的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的年会。会后,与一群忘年交一起,到临近的森林公园赏菊。这是放松心情的难得机会。 我与 F 教授和 W 教授迤逦而行,来到一个小湖边,在我的提议下,我们进了湖畔的茶馆,看着阳光下的湖光水色,品着冒热气的香茗,随心所欲地聊着大天,甚是惬意。书生闲聊,三句话不离本行,话题总是随着如何做学问转。说着说着,转到新生代学人的成长,谈到如何保证做学问的时间。 F 君说,两个人在聪明度相同的情况下,就看投入时间的多少了。倘若两人的聪明度都是 90 ,而一人全力以赴做学问,一人花一半时间做管理工作,投入科研教学的时间是前者的一半,几年下来,科研成果的优劣立见。即使前者聪明度略低,投入大量时间之下也可能占得优势。前者擒来“启明星”、“曙光”、“杰青”、“长江” …… ,步步为营,逐步成长;而后者到了某个坎儿上就戛然而止了。我立即说:高见!确实如此,我见到过这样的例子。 上面提到的“启明星”、“曙光”是上海市的人才计划,年龄限制分别为 35 岁和 40 岁;后二者是众所周知的国家级人才计划,年龄限制为 45 岁。倒不是说非要拿到这些人才计划才是人材,申请这些计划的竞争实在太激烈,能否拿到还取决于别的因素,我这样讲主要为了说事儿方便。然而,号称优秀中青年学者,却多次叩“杰青”、“长江”之门而不能进入,总是 something wrong 了,常见的原因是心有旁骛了,至少在所处的行业中不是拔尖人物了。 回家后仔细想想,觉得做学问能否成功,主要看聪明度和勤奋度的大小,在聪明度大致确定的条件下,主要看勤奋度,因此,不妨建立这样的公式: 做学问成功率=勤奋度 • 聪明度 现在对勤奋度作进一步分析。我以为,勤奋度分为主观勤奋度与客观勤奋度两种。前者源自追求学问的热情和自觉性,愿意为做学问付出最大的努力(包括投入时间);后者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有的人虽然主观上想投入,但早早地当了“ × 长”之类,行政管理占据大量时间,做学问变成了“业余”,因此,勤奋度被迫降低。在我的视线里,不少原来优秀的六〇后出现这种情况,我一直为之惋惜。 也许有人会 argue ,当了“ × 长”之后,在争得科研资源方面可带来很多好处,可弥补勤奋度上的损失。这种情况我们在聊天时谈到过,有点复杂,讲不清楚。但是,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你要真正取得成就,还得遵循上述公式。老在二线转悠的人,不投入时间真正做学问的人,终究不会有出息。众人的眼睛里是揉不进砂子的。 写到这里,想到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关于个人创造能力的一个公式(见徐利治:《数学方法论选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 181 页): 创造能力=知识量 • 发散思维能力 合并上面两个公式,我们得到 取得学术成就=做学问成功率 • 创造能力 =勤奋度 • 聪明度 • 发散思维能力 • 知识量 严格说来,发散思维能力隐含在聪明度里,为了看得更加清晰,姑且就这么给出公式。也就是说,一个人想在学术上取得成就,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足够聪明,具备很好的发散思维能力,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我认为,其中勤奋度是第一要素,因为如前面的博文中所说,聪明也是可以打造的(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72021 )。 上面这些话是一时兴之所至而写,是否有道理,且听博友们评说。 写于 2011 年 11 月 27 日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10648 次阅读|59 个评论
好学生训练营:做学问与做人是不同的
热度 13 lionbin 2011-11-14 22:34
“......那时我讲北大是做学问的地方,但是就重要性讲,还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做人的问题很复杂,但也很简单,就是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能有好的发挥。......”——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谢冕在北大中文系97级迎新会上的演讲《富有的是精神》 昨天发了一篇《 好导师训练营:谈理想,更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得到了许多人,特别是刚进入这个领域或者准备进入这个领域的学子们的赞同和附和,我觉得这篇文章会受到关注,但得到如此的关注,是我始料未及的。在回复评论中,觉得应该再写一篇文章,谈谈导师对学生想说的话。 许多老先生都告诉我们,做学问与做人有许多关联,只有先做好了人,才能做好学问。我也一直信奉这个为至理名言加于理解,但总没有想透。直到有一天,大概过去有几年了吧,我与一位美国的华人教授无意探讨到这个问题时,他给出的一个论断非常精辟,让我豁然开朗: 做学问与做人是不同的,做学问是别人眼里都觉得没事儿,而你觉得有事儿;做人是别人眼里都觉得有事儿,而你觉得没事儿。 不得不佩服,这个说法实在太高明了,是上述说法的重要补充!这位教授不仅学问做得好,人也做得很棒,于是我立即更新了我的认识,继续理解做人与做学问的道理。其实上述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前者是说明做学问与做人的时间顺序,后者说明二者的差别。 由于做人与做学问的统一性,下面的讨论中将不再将二者分开,但更侧重要讲的是做人,这其实也是我非常想对自己的学生讲的话,虽然是大道理,但我还是希望学生读者能读下去。 好学生应加强道德修养。 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放在最前面说。新时代的学生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慢慢学会了以自我为中心,一般不会主动考虑别人的感受,这可能是这个时代学生的最大缺点了,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进入研究生阶段,要主动加强合作、沟通方面的训练,刚开始训练是作为技巧,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就变成了自己的修养。 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群体中总能表现得与大家不一样但非常得体,这就是一种人缘优势,会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遇只为有准备的人准备”。道德修养在大的方面,要注意自己的诚信,这个话题展开,就可以写一本书了,这里只想重复一句“诚信是立人之本”,要言而有信,而不能背信弃义,处处利用别人的善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诚信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这里不展开了。心术不正的人,也许会成才,但一定不会成为大才,不会成就大事业。道德修养还体现在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在你能有所成就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也许以后导师会因为你的贡献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但至少在就读学位期间还是看不出来的,你应该首先感谢的是导师提供了你这个机会和平台。现在许多学生动辄抱怨导师占了自己的多少便宜,但仔细体会一下,也许不是那么回事儿,导师在你成为他的学生之前就是导师了(好歹也算个半成功人士吧),没有你他自己已经混得挺成功了,你总不能说他的成就是你造就的吧。而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呢,他如果不招你,会招别的学生,做你现在做的事儿,你如何能肯定,那个潜在的另外一个学生一定比你差呢?也许,那个学生是更合适的呢,你不要不高兴,因为从你现在的抱怨就可以看出,你对这个导师来说,其实并不是最合适的。缺了你,导师还是导师,而如果导师没有提供你这个平台,给你这个机会,你的学位是没有着落的。也许你可以找另外一个导师,但那一切都是未知的,你凭什么肯定那个导师一定比现在这个导师好,既然如此,你报考的时候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选择那个导师呢?你应该是取舍过的吧,当时一定是觉得这个导师好才过来的。别说你是被骗过来的,怎么一脸无辜的总是你?关于 道德修养问题,有时候在一些小的方面也能体现出来,比如:学生与导师写信中,称呼导师为“你”,这是无心之过,但可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现代汉语中,“你”与“您”是有差别的,后者代表尊称,虽然口语中我们一般分辨不出“您”与“你”的差别,但是在邮件中指代导师的时候“你”还是显得非常刺眼的,许多学生并没有注意这一点儿,会给导师产生不好的印象,觉得你缺乏修养。其实,这个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了,到目前为止,我提示过的学生在以后都改掉了。当然,关于道德修养问题,不仅仅学生要加强,导师也要加强,道德修养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好学生要学会主动与导师沟通。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出现矛盾的时候要主动化解矛盾。人与人在一起,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有了矛盾,怀恨在心,而不想办法解决,对导师,对学生都没有好处,尤其对学生不利,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应该更主动一些。有些矛盾,可能刚开始就是一些小的误会而已,应该消失在萌芽状态。与自己的顶头上司发生矛盾其实是最不明智的(虽然我不喜欢将导师称为老板,但说是上司应该是不过分的,硬要说导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那只是在探讨学问上),所以我建议此时应该是学生主动进行沟通,导师作为一个长者,当你有这种姿态的时候,导师是不会与你计较的;另外,导师比学生更要面子一些,当你给足了导师面子,导师也许内心会感激你的,也就是说,这个在外人看来有事儿的情形,在你这里没有看出什么事儿,还体现了你的大度。另一个方面,是学业与研究方面的事儿,如果能与相关老师保持联系并多交流,一般来说就会获得更多的优势,毕竟老师的一句点拨可能会让你在某些问题上豁然开朗。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应主动拿出来与导师沟通,征求导师的意见,不管导师的意见是否具有建设性,但你至少看到了导师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也让导师知道了你的想法。我认为, 在与导师讨论前,应该将想法变成书面可表述的内容 ,有可能刚开始你的想法比较肤浅,在你进行文字整理的时候,其实也整理了自己的思维,又会有许多新的idea冒出来,这是整理的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可不要小看。 导师最反感的是学生拿出一堆完全没有进行认真思考过的内容,学生自己都表达不清楚的东西,怎么能奢望导师看明白呢 ?拿出这种东西,也是对导师的时间极其不尊重的表现。这个过程完成后,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打印版本送给导师,那要看导师的习惯,如果一个导师喜欢电子办公,给一份电子邮件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如果导师不太喜欢用电脑,打印一份送过去。两三天后,或者下次碰到导师的时候,主动询问,并试探是否能约一个时间单独讨论一下,或者安排在下次组会上讲讲。但是,我见到更多的学生,并不是这样,总是让导师催着、逼着,一拖再拖,甚至有时候让导师忍无可忍地说出:读学位是你自己的事儿,与我有什么关系? 好学生要学会自我培养,自我塑造。 在教育家眼里,人才是可以定制的,人才是可以培训出来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所以,许多导师都乐意从好大学里招研究生,然后按照自己的模式来培养。在他们看来,经过自己培养的学生才是合格的,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他们都认为,只要按照他自己摸索的的规律培养,这些学生就有了做好工作的才能。我要说,这是想当然的,因为 他们过去的所谓教育经验,都是来自个案的,未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如果用这样肤浅的规律来套一个新的学生,许多情况下可能并不能得到以前那种满意的效果 ,于是,导师们可能就认为这个学生有问题而丝毫没有怀疑是自己的个案规律有问题。人之常情,大家都自然不自然地这么做了。虽然一直在强调个性化教育,但这在具体操作上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导师面对的是多个学生。如果学生明白的这个道理,就要想方设法地加强自我培养,就要志存高远,要有自己的想法。借口导师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所以自己做不好,那是在为自己的懒惰和无能辩解。 中学是老师教会你具体的知识,大学老师教会你如何学习,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是告诉你如何思考 ,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你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不能奢望导师手把手教你,而且有时候也真得教不了。比如新仪器的使用,也许导师自己都没有动手操作过,但你别以为人家不懂,要是不懂,他花那么多钱买它干嘛?不要因为自己会了某样东西而导师不会就沾沾自喜,觉得导师不如你了,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要知道,导师能成为导师,也不是靠简单的混能混出来的,有更多的地方值得你学习(缺点除外)。最后,借用一句印地安谚语: 如果我们只知道别人教给我们的东西,那么我们只学会了别人认为重要的东西,我们更应该学会如何评价哪一个东西更重要。 虽然自我教育贯穿于整个受教育过程中,但在研究生阶段,自我教育已经取代给予教育,占更重要的地位。 不管何时,别人放弃了你,你不能放弃自己。 好学生要有集体主义理念,要学会替导师排忧解难。 学生进入导师课题组,要抱着为课题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为集体发展建功立业的想法参与科学研究,而不可仅仅为了实现个人的小价值、小利益去参与 。 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在导师的实验室最多工作3-6年,一直将自己作为一个过客,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就特别关注,而与自己无关的,不管你导师觉得这件事儿多么重要,与自己也没有关系,而只是应付了事儿。积极主动办一件事儿与应付差事,其结果是非常不同的,导师不傻,一眼就能看出来。学生偶尔因为客观原因没有做好一件事儿,导师并不会怪罪,但如果一直如此,导师怎么可能不对你恼火呢?因为这些行为只能让导师认为你是非常自私的人,让导师对自己有这样一个印象非常不好。其实,整个集体好了,每个学生都会受益,这个道理不用多讲。我一方面号召导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些问题(参见《 好导师训练营:谈理想,更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这里我也要号召同学们应站在导师的角度考虑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学生在导师特别忙的时候,把论文递过去,结果抱怨导师不及时修改,还理直气壮的说导师就应该及时给学生修改文章,甚至给导师上纲上线。好学生是肯定不会这样做的。好学生,要么看看导师有没有什么可帮的,要么就赶紧写别的文章、做别的实验,等导师一有空再找。总之,师生的进步是相辅相存的,缺一不可,但良好的合作对学生更重要,这是我一直在强调的。师生合作失败,导师还是他的教授,而你的学位就可能不保。 刚才,我在写作这篇博文的时候,儿子却偏偏跑过来打搅,询问我下面这个事儿是不是真的: 冬天是橘子味道最好的季节。但是,有时会碰到酸酸的橘子。这种时候,有一种方法可以让酸橘子变成甜橘子。方法超级简单,将橘子放在自行车的篮子里,在四周转一圈。回来后,你再尝尝篮子里的橘子,啊,真是不可思议啊。酸橘子不知怎么回事变成了甜甜的橘子了。 我说不知道,不如我们来做个试验测试一下,如何在家里做这个试验呢?儿子说拿两个橘子,一个进行冲击,一个不动,但我告诉他,橘子本身就有酸有甜呀,你怎么知道被冲击过的橘子是本来就很甜,还是冲击后变甜的?所以我们还是用一个橘子吧,这个橘子一分为二,可保证它们的甜度是一样,其中一半进行冲击,另一半放在那里不动。进行完这个试验,儿子自己要亲口尝尝是不是变甜了,我说,不对,不应该是你尝,应该找其他人去辨别,哪个更甜,因为你自己可能有先入为主的感觉而不客观了。儿子找爷爷奶奶尝尝,果然如此,从而验证了这个橘子变甜的做法是正确的。 找找网上的解释: 甜味的变化与橘子当中含的酸度的不同有关系。橘子里既含有产生甜味的糖,也有产生酸味的酸,酸是很轻易受到冲击的,所以它在受到冲击后,就会减少。也就是说,因为酸减少了,所以才会感觉到甜。 完成了这个试验,我与儿子都有收获,他学会了科学思维,我体会出了做人的道理: 不管做学问也好,做人也好,遭受了更多的冲击,那不是坏事,因为你可能会变成了人人喜欢的甜橘子。
个人分类: 师生之间|5897 次阅读|28 个评论
学习漫谈(66):做学问犹如跑马拉松
热度 17 sqdai 2011-11-2 07:05
学习漫谈(66):做学问犹如跑马拉松
10 月 27 日, 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陆夕云教授再度访问我所,主讲 735 期 seminar ,报告的题目是 “ 激波和湍流旋涡分离的研究 ” 。 seminar 持续了了两个多小时,讲演和讨论的内容精彩纷呈。与上次访问一样,陆夕云教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这回讲的不是鱼类游动分析,而是另一个前沿性课题:复杂的可压缩湍流计算,经过他和他的团队的孜孜不倦的长期努力,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发表在国际流体力学的顶级刊物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 JFM )和 Physics of Fluids 上,而且其中一篇文章的插图成了 JFM 的封面照片。大家为他们的新的研究进展感到由衷的高兴。 陆夕云 教授做报告时经常妙语连珠。这次 seminar 报告中,他又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在谈及如何率众做研究工作时,他说:“ 做学问犹如跑马拉松 ,必须全力地长时间地投入,特别是面临难题时,不要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说得真好!他本人住得离开学校不远,却绝少在家里呆着,每天泡在办公室、实验室里十几个小时,与助手、研究生一起“摸爬滚打”。他说,在与年轻人一起钻研一个题目时,经常有两个环节把学生“ 弄烦 ”了。 一是他与年轻人一起多次拷问:做这项工作有哪些地方有望创新?有机会得到什么前所未有的结果?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做哪些创造性的事情?一旦产生一些新结果时,面对实验分析或数值模拟的数据、图像、曲线,他们又继续拷问:这些结果反映了什么新现象?其中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与以前的结果有何异同?若有区别,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可以得到检验?其中的误差是多少?如此这般,反反复复,直到把参与合作的年轻人“烦透”了为止,陆夕云这时常说:“我把你们弄烦了,说明有一点意思出来了。”于是,他就让学生尝试成文。 二是他与年轻人反复琢磨论文初稿,次数至少 4 ~ 5 次,时间为半年左右,最长的一次长达 9 个月。他们先寻思初稿是否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是否对问题的“节点”有了足够清晰的描述?对相关的创新和机理的分析是否到位?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计算或实验?语言表述上是否准确清楚?就这样反复琢磨,一直到年轻人不胜其烦。这时,他让学生拿出修改稿,经过几次来回,他觉得比较满意了,再花整段时间修改定稿。 以这次报告的内容为例,所涉及的是可压缩湍流的计算,问题复杂,需要分析激波与湍流边界层的相互作用,确定分离点和分离后的旋涡演化。关键性的难点是针对可压缩流动的特点,人们常引用 Favre 平均,这样一来,数学表述上就兼有 Favre 平均和 Reynolds 平均,数值求解很困难,他们就进行了反复琢磨,建立了不用密度加权平均的可压缩流动模型,使得描述简约化了,在研究途径方面杀出了“一条血路”;接下来的难点是确定激波和边界层动态演化着的位置,针对高速流动具有 “ 流动特性剧烈变化 ” 的特性,提出了一类与直接数值模拟( DNS )相结合的大涡模拟方法,探寻到最合适的计算方法。在拿到基本结果后,他们对论文稿做了五次重大修改,投稿到 JFM 后,又按审稿人的意见做了修改,最后论文刊登出来了,令他们喜出望外的是,稿件中的一张复杂的流动照片成了那期刊物的封面照。 陆夕云 教授认为,有些年轻人做研究时不肯下死力,不肯细细琢磨,这是要不得的;也有人知道做学问仿佛“跑马拉松”,也肯跑,但往往只跑“半程马拉松”,一旦有了一些结果,就不想继续跑了,急急忙忙地投稿了事。这样做的结果是:本来可以盖一座“精美别墅”的材料,却盖成了“简陋茅舍”,白白糟蹋了好材料,实在可惜。因此,他认为“马拉松”的“后半程”极其重要!(参看链接) 青年朋友们,你们是否同意认同陆夕云教授的看法? 写于 2011 年 11 月 2 日晨 【链接1】相关博文 1 在“临门一脚”上狠下功夫——谈科技论文写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87210 【链接 2 】相关报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夕云教授来我所访问交流 http://siamm.shu.edu.cn/Default.aspx?tabid=16919ctl=Detailmid=30783Id=82408SkinSrc= Skins/yingyong1/yingyong1 SIAMM Seminar 735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9173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如果让我重新读次研究生————王泛森院士
热度 1 jianghx 2011-10-1 15:06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 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 ,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 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 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 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 。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 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 ,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院的周报写过几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里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师只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老师抱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要你来这边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他只问他「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 self-help 」,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 self-help 」,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 Learn how to learn ,不只是学习而已,而是学习如何学习, 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出一件漂亮的衣服 ,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相比较。我想即使在***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领域的普遍人里面。你这篇文章要有新的东西,才算达到的标准,也才符合到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有所贡献与创新。 二、一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 第二个,身为老师你要怎么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是自然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来自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侪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学部坐在那边单纯听课,听完就走人是不一样的,相较之下你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且你往后的生活应该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索有相关。 (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 Research 我常说英文 research 这个字非常有意义, search 是寻找,而 research 是再寻找,所以每个人都要 research ,不断的一遍一遍再寻找,并进而使你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体。中国近代兵学大师蒋百里在他的兵学书中曾说:「生活条件要跟战斗条件一致,近代欧洲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这个来说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要一致, 你的生活是跟着老师与同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 回想当时我在美国念书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办法帮忙解答你语言上的困难,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腊文 …… 等。所以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同学以及学习团体。你的学习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当我看到有学生呈现被动或是懈怠的时候,我就会用毛泽东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来跟他讲:「作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 (二)藉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进入研究领域 怎样进入一个领域最好,我个人觉得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让他不停的念书、不停的报告,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后不知不觉学生就会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我们在不停念书的时候常常可能会沉溺在细节里不能自拔,进而失去全景,导致见树不见林,或是被那几句英文困住,而忘记全局在讲什么。藉由学生的报告,老师可以讲述或是厘清其中的精华内容,经由老师几句提点,就会慢慢打通任督二脉,逐渐发展一种自发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知道碰到问题可以看哪些东西。就像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修过一些我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国家的历史,所以我就不停的念书、不停***着自己吸收,而老师也只是不停的开书目,运用这样的方式慢慢训练,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时,我发现自己仍然有自我生产及蓄发的能力,因为我知道这个学问大概是什么样的轮廓,碰到问题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询相关的资料。所以努力让自己的学习产生自发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 (三)循序渐进地练习论文写作 到了硕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而不管是硕士或博士论文,其规模都远比你从小学以来所受的教育、所要写的东西都还要长得多,虽然我不知道教育方面的论文情况是如何,但是史学的论文都要写二、三十万字,不然就是十几二十万字。写这么大的一个篇幅,如何才能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并把整体架构组织得通畅可读?首先,必须要从一千字、五千字、一万字循序渐进的训练,先从少的慢慢写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到可以从一万字写到十万字。这么大规模的论文谁都写得出来,问题是写得好不好,因为这么大规模的写作,有这么许多的脚注,还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论述一体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铜钱;是一间大礼堂,而不是一间小小分割的阁楼。为了完成一个大的、完整的、有机的架构模型,必须要从小规模的篇幅慢慢练习,这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因为受计算机的影响,我发现很多学生写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写论文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文笔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导原则,经过慢慢练习会使你的文笔跟思考产生一致的连贯性。我常跟学生讲不必写的花俏,不必展现你散文的才能,因为这是学术论文,所以关键在于要写得非常清楚,如果有好的文笔当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个人的生命一样,英文叫 style , style 本身就像个人一样带有一点点天生。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把内容陈述清楚,从一万字到最后十万字的东西,都要架构井然、论述清楚、文笔清晰。 我在念书的时候,有一位欧洲史、英国史的大师 Lawrence Stone ,他目前已经过世了,曾经有一本书访问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学家,我记得他在访问中说了一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话,他说他英文文笔相当好,所以他一辈子没有被退过稿。因此文笔清楚或是文笔好,对于将来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达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这里不是讲究漂亮的 style ,而是论述清楚。 三、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 (一)尝试接受挑战,勇于克服 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就是每天、每周或每个月给自己一个挑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挑战,挑战一个你做不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顺利克服那个挑战,但是要努力去尝试。我在我求学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聪明但却一无所成的人,因为他们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碍里面,举例来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碰到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就是没办法克服他给自己的挑战,他就总是东看西看,虽然我也有这个毛病,可是我会定期给我自己一个挑战,例如:我会告诉自己,在某一个期限内,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三行字改掉,或是这个礼拜一定要把这篇草稿写完,虽然我仍然常常写不完,但是有这个挑战跟没这个挑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挑战三次总会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够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觉得每一个礼拜的挑战,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时间延长为一个月的挑战,去挑战原来的你,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不过也要切记, 硕士生是刚开始进入这一个领域的新手,如果一开始问题太小,或是问题大到不能控制,都会造成以后研究的困难。 (二)论文的写作是个训练过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 各位要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所说的一句话:「硕士跟博士是一个训练的过程,硕士跟博士不是写经典之作的过程。」我看过很多人,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们,他之所以没有办法好好的完成硕士论文,或是博士论文,就是因为他把它当成在写经典之作的过程,虽然事实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因为之后的时间很难再有三年或六年的时间,沉浸在一个主题里反复的耕耘,当你做教授的时候,像我今天被行政缠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好好探究一个问题,尤其做教授还要指导学生、上课,因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又精华的时间,当然就是他写博士、或是硕士论文的时候,而那一本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不一定要刻意强求,要有这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信念,应该清楚知道从哪里开始,也要知道从哪里放手,不要无限的追下去。当然我不是否认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只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论文的完成当成一个目标,不要成为是一种的心理障碍或是心理负担。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念书的时候,那边旧书摊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文的旧书店老板,我常常赞叹的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要在大学做教授。」他说:「因为那篇博士论文没有写完。」原因在于他把那个博士论文当成要写一本经典,那当然永远写不完。如果真能写成经典那是最好,就像美丽新境界那部电影的男主角 John Nash 一样,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博士那二十几页的论文,不过切记不要把那个当作是目标,因为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应该要坚定的告诉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份结构严谨、论述清楚与言之有物的论文,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它是经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经典之作,你可能会变成我所看到的那位旧书摊的老板,至于我为什么知道他有那么多学问,是因为那时候我在找一本书,但它并没有在旧书店里面,不过他告诉我:「还有很多本都跟他不相上下。」后来我对那个领域稍稍懂了之后,证明确实如他所建议的那般。一个旧书店的老板精熟每一本书,可是他就是永远无法完成,他梦幻般的学位论文,因为他不知道要在哪里放手,这一切都只成为空谈。 (三)论文的正式写作 1. 学习有所取舍 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要能取也要能舍, 因为现在信息爆炸,可以看的书太多,所以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识树,才能在那棵树挂相关的东西,但千万不要不断的挂不相关的东西,而且要慢慢的舍掉一些挂不上去的东西,再随着你的问题跟关心的领域,让这棵知识树有主干和枝叶。然而这棵知识树要如何形成?第一步你必须对所关心的领域中,有用的书籍或是数据非常熟悉。 2. 形成你的知识树 我昨天还请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经七十几岁了,我告诉他我今天要来作演讲,就问他:「你如果讲这个题目你要怎么讲?」他说:「只有一点,就是那重要的五、六本书要读好几遍。」因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还有几位近代思想大师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 他们受的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读原典 。这句话很有道理, 虽然你不可能只读那几本重要的书,但是那五、六本书将逐渐形成你知识树的主干,此后的东西要挂在上面,都可以参照这一个架构,然后把不相干的东西暂放一边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你不可能读遍天下所有的好书,所以要学习取舍,了解自己无法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而且一但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很可能就会落得普林斯顿街上的那位旧书店的老板一般,因为阅读太多不是自己所关心的领域的知识,它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地的散钱。 3. 掌握工具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掌握语文与合适的工具。要有一个外语可以非常流畅的阅读,要有另外一个语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能学更多当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个语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 …… 等,一定要有一个语文能够非常流畅的阅读相关书籍,这是起码的前提。一旦这个工具没有了,你的视野就会因此大受限制,因为语文就如同是一扇天窗,没有这个天窗你这房间就封闭住了。为什么你要看得懂标题?因为这样才不会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连标题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来帮你或是自己查相关的数据。其它的工具,不管是统计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为你将来没有时间再把这样的工具学会。 4. 突破学科间的界线 应该要把跨学科的学习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学科涉及到的东西必须要对你这棵知识树有帮助,要学会到别的领域稍微偷打几枪,到别的领域去摄取一些概念,对于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可是不要泛滥无所归。为什么要去偷打那几枪?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不管是科学或人文,最有创新的部份是发生在学科交会的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学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纪形成的,而中国再把它转借过来。十九世纪形成这些知识学科的划分的时候,很多都带有那个时代的思想跟学术背景,比如说, 中研院的李院长的专长就是物理化学,他之所以得诺贝尔奖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学的交界处做工作。 像诺贝尔经济奖,这二十年来所颁的奖,如果在传统的经济学奖来看就是旁门走道,古典经济学岂会有这些东西,甚至心理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连 John Nash 这位数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学科的交界上,学科跟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处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学科原本最核心的地方已经 search 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创新,所以为什么跨领域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那一个统摄性的重要概念,而通常你在本学科里面抓不到,是因为你已经泡在这个学科里面太久了,你已经拿着手电筒在这个小仓库里面照来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还有别的东西可以更好解释你这些材料的现象,不过这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 John Nash 这一位数学家为什么会得诺贝尔数学奖?为什么他在赛局理论的博士论文,会在数十年之后得诺贝尔经济奖?因为他在大学时代上经济学导论的课,所以他认为数学可以用在经济方面来思考,而这个东西在一开始,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用处。他是在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交界之处做突破。有时候在经济学这一个部分没有大关系,在数学的这一个部分也没有大关系,不过两个加在一起,火花就会蹦出来。 5. 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 对一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来说,如果选错了题目,就是失败,题目选对了,还有百分之七十胜利的机会。 这个问题值得研一、博一的学生好好思考。 你的第一年其实就是要花在这上面,你要不断的跟老师商量寻找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的问题,而且不要太难。 我在国科会当过人文处长,当我离开的时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请案,就有一万四千个袋子,就要送给一万四千个教授审查。我当然不可能看那么多,可是我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看申诉。有些申诉者认为:「我的研究计划很好,我的著作很好,所以我来申诉。」申诉通过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那么我的责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过的案子正式判决前,再拿来看一看。有几个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来讨论的,就是这个题目不必再做了、这个题目本身没有发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确认选对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可控制、可以经营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学生常常选非常难的题目,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因为没有人会仔细去看你研究的困难度,对于难的题目你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史料,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要挤很多东西,才能筛选出一点点内容,所以你最好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题目。 我写过好几本书,我认为我对每一本书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样,虽然我写任何东西我都不满意,但是在过程中我都绞尽脑汁希望把他写好。目前为止很多人认为我最好的书,是我二十几岁刚到史语所那一年所写的那本书。我在那本书花的时间并不长,那本书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许添明老师同时在当兵的军营里面写的,而且还是用我以前旧的笔记写的。大陆这些年有许多出版社,反复要求出版我以前的书,尤其是这一本,我说:「不行。」因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读书笔记,我怕引文有错字,因为在军队营区里面随时都要出操、随时就要集合,手边又没有书,怎么可能好好的去核对呢?而如果要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为引用太多书,实在没有力气校正。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我后来想一想,那本书之所以比较好,可能是因为那个题目可延展性大,那个题目波澜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认为,我最好的书应该是剑桥大学出的那一本,不过我认为我最好的书一定是用中文写的,因为这个语文我能掌握,英文我没办法掌握得出神入化。 读、写任何语文一定要练习到你能带着三分随意,那时候你才可以说对于这一个语文完全理解与精熟,如果你还无法达到三分的随意,就表示你还在摸索。 回到我刚刚讲的,其实每一本书、每一篇论文我都很想把它写好。但是有些东西没办法写好,为什么?因为一开始选择的题目不够好。因此唯有选定题目以后,你的所有训练跟努力才有价值。我在这里建议大家, 选题的工作要尽早做,所选的题目所要处理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为硕士生可能只有三年、博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读书或看数据可能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余力思考。而且这个题目要适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会统计学或讨厌数字,但却选了一个全都要靠统计的论文,那是不可能做得好 。 6. 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 另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平时不管你写一万字、三万字、五万字都要养成遵照学术规范的习惯,要让他自然天成,就是说你论文的脚注、格式,在一开始进入研究生的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人家就会觉得这个论文不严谨,之后修改也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的论文规模很大,可能几百页,如果一开始弄错了,后来再重头改到尾,一定很耗时费力,因此要在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因为我们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写散文,哪一个逗点应该在哪里、哪一个书名号该在哪里、哪一个地方要用引号、哪一个要什么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规定,用中文写还好,用英文有一大堆简称。在 1960 年代***知识还很封闭的时候,有一个人从美国回来就说:「美国有个不得了的情形,因为有一个人非常不得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得了,他说:「因为这个人的作品到处被引用。」他的名字就叫 ibid 。所谓 ibid 就是同前作者,这个字是从拉丁文发展出来的,拉丁文有一大堆简称,像 et. al. 就是两人共同编的。英文有一本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就是专门说明这一些写作规范。各位要尽早学会中英文的写作规范,慢慢练习,最后随性下笔,就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 7. 善用图书馆 图书馆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读每一本书,可是要知道有哪些书。我记得我做学生时,新进的书都会放在图书馆的墙上,而身为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书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书皮就够了,但是这仍和打计算机是不一样的,你要实际上熟悉一下那本书,摸一下,看一眼目录。我知道现在从计算机就可以查到书名,可是我还是非常珍惜这种定期去 browse 新到的书的感觉,或去看看相关领域的书长成什么样子。中研院有一位院士是哈佛大学信息教授,他告诉我他在创造力最高峰的时候,每个礼拜都到他们信息系图书室里,翻阅重要的信息期刊。所以图书馆应该是身为研究生的人们,最熟悉的地方。不过切记不重要的不要花时间去看,你们生活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跟我生长在信息贫乏的时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长在这一个时代的你,要能有所取舍。我常常看我的学生引用一些三流的论文,却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难过,因为我强调要读有用、有价值的东西。 8. 留下时间,精致思考 还要记得给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时间。一篇论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人入胜,很重要的是在现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说一定要走理论的路线,而是提醒大家要在一般的层次再提升两三步, conceptualize 你所看到的东西。真切去了解,你所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整体意义是什么?整体的轮廓是什么?千万不要被枝节淹没,虽然枝节是你最重要的开始,但是你一天总也要留一些时间好好思考、慢慢沉淀。 conceptualize 是一种非常难教的东西,我记得我念书时,有位老师信誓旦旦说要开一门课,教学生如何 conceptualize ,可是从来都没开成,因为这非常难教。我要提醒的是,在被很多材料和枝节淹没的时候,要适时跳出来想一想,所看到的东西有哪些意义?这个意义有没有广泛连结到更大层面的知识价值。 傅斯年先生来到***以后,同时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长及台大的校长。台大有个傅钟每小时钟声有二十一响、敲二十一次。以前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钟声二十一响》,当时很轰动。他当时对这二十一响解释是说:因为台大的学生都很好,所以二十一响是欢迎国家元首二十一响的礼炮。不久前我发现台大在每一个重要的古迹下面竖一个铜牌,我仔细看看傅钟下的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傅斯年当台大校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 人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另外三小时是要思考的。」所以才叫二十一响。我觉得这句话大有道理,可是我觉得三小时可能太多,因为研究生是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个三十分钟、一小时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学习跳到比你所看到的东西更高一点的层次去思考。 9. 找到学习的楷模 我刚到美国念书的时候,每次写报告头皮就重的不得了,因为我们的英文报告三、四十页,一个学期有四门课的话就有一百六十页,可是你连脚注都要从头学习。后来我找到一个好办法,就是我每次要写的时候,把一篇我最喜欢的论文放在旁边,虽然他写的题目跟我写的都没关系,不过我每次都看他如何写,看看他的注脚、读几行,然后我就开始写。就像最有名的男高音 Pavarotti 唱歌剧的时候都会捏着一条手帕,因为他说:「上舞台就像下地狱,太紧张了。」他为了克服紧张,他有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捏着白手帕。我想当年那一篇论文抽印本就像是我的白手帕一样,能让我开始好好写这篇报告,我学习它里面如何思考、如何构思、如何照顾全体、如何用英文作脚注。好好的把一位大师的作品读完,开始模仿和学习他,是入门最好的方法,逐步的,你也开始写出自己的东西。我也常常鼓励我的学生,出国半年或是一年到国外看看。像现在国科会有各式各样的机会,可以增长眼界,可以知道现在的餐馆正在卖些什么菜,回来后自己要作菜也才知道要如何着手。 四、用两条腿走路,练习培养自己的兴趣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 就是我们的人生是两只脚,我们不是靠一只脚走路。做研究生的时代,固然应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业上,探索你所要探索的那些问题,可是那只是你的一只脚,另外还有一只脚是要学习培养一、两种兴趣。很多人后来会发现他的右脚特别肥重(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就是因为忘了培养左脚。很多很有名的大学者最后都陷入极度的精神困扰之中,就是因为他只是培养他的右脚,他忘了培养他的左脚,他忘了人生用两只脚走路,他少了一个小小的兴趣或嗜好,用来好好的调解或是排遣自己。 去年夏天,香港《亚洲周刊》要访问我,我说:「我不想接受访问,我不是重要的人。」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把一个简单的对话刊出来了,里面我只记得讲了一段话:做一个研究生或一个学者,有两个感觉最重要 -- 责任感与罪恶感。你一定要有很大的责任感,去写出好的东西,如果责任感还不够强,还要有一个罪恶感,你会觉得如果今天没有好好做几个小时的工作的话,会有很大的罪恶感。除非是了不得的天才,不然即使爱因斯坦也是需要很努力的。很多很了不得的人,他只是把所有的努力集中在一百页里面,他花了一千小时和另外一个人只花了十个小时,相对于来说,当然是那花一千个小时所写出来的文章较好。所以为什么说要赶快选定题目?因为如果太晚选定一个题目,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好好耕耘那个题目,早点选定可以有二、三年耕耘那个题目,是三年做出的东西好,还是一年的东西好?如果我们的才智都一样的话,将三年的努力与思考都灌在上面,当然比一年还要好。 五、营造卓越的大学,分享学术的氛围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何谓卓越的大学? 我认为一个好的大学,学校生活的一大部份,以及校园的许多活动,直接或间接都与学问有关,同学在咖啡厅里面谈论的,直接或间接也都会是学术相关的议题。 教授们在餐厅里面吃饭,谈的是「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哪个人那天演讲到底讲了什么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卓越大学。那种交换思想学识、那种互相教育的气氛不是花钱就有办法获得的。我知道钱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东西。一个卓越的大学、一个好的大学、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表示里面有一个共同关心的焦点,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学校就不可能成为好的大学 源地址: 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738623441owner=233727851
个人分类: 晴耕雨读|2419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师节,学生发来贺信贺卡
热度 1 蒋高明 2011-9-11 09:22
蒋高明 教师节这天,收到国内外毕业或在读的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还有部分访问学者通手机或电子邮件发来的贺信,作为老师,笔者十分高兴。 因来信多,不能一一回复,在这里一并答谢。 看到熟悉的名字,想起他们青春的面孔,为师我也感到年轻了好多。我的学生大都比较谦虚谨慎,成绩非常优秀,考进来的学生中好多身怀绝技,全所总分第一名或者英语的一名有几年都是出在我们组呢。现在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贺信贺卡来自美国北卡、加州、亚特兰大、加拿大多伦多、英国谢菲尔德、中国北京、南京、济南、广州、成都、哈尔滨、长春、西安、西宁、烟台、临沂、泰安等地。 屈指算来,笔者已培养的学生加上在研的研究生已有60多人(含1名留学生)了,同时指导北师大、苏州大学、山东农大本科生论文11人,指导过法国美国访问学者3名。 我们的这个团队是个团结有爱的集体,即使学生们毕业进入了新的工作岗位,我依然感觉到他们就在眼前。电子邮件或手机经常拉近我们的距离。 下面摘录部分短信或贺卡留言,并点评如下: “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世范”。这是对作为导师者的很高的要求,能受之无愧的老师少之又少啊。 “学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节日快乐!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关心与教诲,我将铭记在心,努力工作,回报社会”。这也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誓言啊,哎,如果他们像我这样讲真 话,真怕他们受到打击报复啊。还是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吧。学生们以业务为重。 “祝蒋老师双节愉快、合家团圆”。最朴实无华的贺信。 “今天是第二十七个教师节,祝蒋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合家欢乐”。要不是学生提醒,我还不知道教师节几年了。我做教师,如果从给研究生讲第一堂课开始,是17年了。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者念吾师”。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啊。中华之所以几千年不衰,概因文化的脉搏在永远跳动者。 “蒋老师,无论何时您都是心中最出色的老师,节日快乐”。这条短信,让我美丝丝一个晚上呢。感谢理解我的学生们。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58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做人与做学问
libseeker 2011-7-23 16:57
图谋按 :本文“串烧”自邬昆如主编《哲学概论》绪言部分。既简要阐述了“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又总结了无论做哪一种学问都得具备的三种本事。可资为人为学镜鉴。 摘编自 :邬昆如主编.哲学概论._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如果一位专家学者,穷其一生钻研跳蚤,非常了解跳蚤右后腿的寄生虫的性格、寿命、生活范围等等,当然是位专家学者;但是,如果他不晓得人生的意义,不知道如何做人处世,我们还是会为他惋惜,认为他的生命是舍本逐末。为什么?因为人生的首要任务是“做人”,完成人生的目的,而不是在“做学问”。“做人”是本,“做学问”是末。(p24) 作为“学问的总体”、“学问中的学问”、“旁通统贯”所有学问的“哲学”,其重要性就是因为其他所有学问的特殊性、个别性;而哲学用其普遍性统一所有的学问,使其最终目的都定位在“安身立命”、“安和乐利”的人生目的的完成。(p24-25) 无论是做哪一种学问,都得有三种本事。首先,站在该学问的外面,以纵向的巡视,仔细审视该学问的“历史发展”,它如何开始?它存在的合理性?有哪些思想家在这方面投注了心力?又有何成果? 在客观地纵向审视了该学问发展的历史之后,第二重做学问的本事就是:走进该学问的核心,探讨它的“内在含义”。“内在含义”是了解该学问的核心课题,分析该学问的结构,各部分相互间的关系,这属于横向的探讨。 学问的第三重本事,就是不可陷入“内在含义”中,成为该学问的俘虏,而应该脱身出来,再回到自身主体性的地位,站在当代的立场,审断该学问的“当代意义”。“当代意义”显然是学者本人的“创见”,不像前面的“历史发展”和“内在含义”方面,学者要尽量客观地阐述该学问的种种,但在“当代意义”中,学者就必须用“智慧”,相当主观地批判该学问,试断它当前的意义,对当代人生的利弊得失等。(P25) 相关资料 : 西方数千年文化流变中,13世纪应是文化阶段中最辉煌的时代。从1200年开始,继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创立之后,西方诸地区的大学如雨后春笋,发展神速。大学显然是全方位知识发展的场地,其中收集了过去知识分子的研究成果:图书馆中的藏书;集合了当代优秀的知识分子:大学老师门;同时招收并训练未来的知识分子:学生。知识分子(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的大集结,原就是“大学”(Uni-versitas,拉丁文字义是Versus Unum,“趋向统一”)的最主要功能。有了各方面的人才,就可以有全方位的知识摄取。知识分子的集结,是图书、老师、学生。(p15) ( 图谋注 :所摘部分为该书绪论部分,系邬昆如先生所撰。)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35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漫谈(53):做学问贵在锲而不舍
热度 18 sqdai 2011-7-9 07:19
做学问的人总是希望在学术上取得成功,得不到引人注目的成就,有成绩、成果也行。成功的秘诀何在?别无他途,惟有日积月累地努力钻研。最近,从《读书》杂志看到一份资料,颇有感悟。 先复述故事: 有一位资深教授向学生们出了一个题目:有一个人想完成一项任务,预测成功的概率是 1% ,试问:尝试了 100 次之后,他的成功概率是多少?有四个答案供选择: 1. 10% ; 2. 24% ; 3. 38% ; 4. 63% 。 收了答卷之后,发现大部分人选了答案 1 ;少数人选了答案 2 ;个别人选了答案 3 ;而答案 4 则无人问津。 于是,教授公布正确答案,令所有学生大吃一惊的是:此君做此事的成功率是 63% ,这个正确答案谁也没有料想到。其实,演绎过程非常简单,不曾学过概率论的朋友都能明白。一次尝试的失败率是 99% ,那么, 2 次尝试的失败率是 99% 的平方, 100 次尝试的失败率是 99% 的 100 次方;经过简单的运算(当然用计算机来算快捷一些),结果出来了:这时的失败率是 37% !因此,成功率是 63% !诚然,前提是完成任务的大方向基本正确,你要“让水变油”,尝试次数再多也无济于事。 按此逻辑,尝试 200 次的成功率约为 86% ,尝试 400 次的成功率约为 98% !这些数据足以令人相信,经过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奋斗,人们终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我在前面的博文中已多次提及科学家的勤奋和韧劲。这里不厌其烦,再举两个例子: 英国医生詹纳( E. Jenner , 1749 ~ 1823 )经过 30 年的艰苦努力,才发现了牛痘接种的原理和方法,终于使人类免受天花之苦。我的中学同学中还有因生天花病而落下的麻脸,你们的同学中还有吗? 德国细菌学家埃利希( P. Ehrlich , 1854 ~ 1915 )为了研究传染病的化学疗法,经过几百次失败,才研制成功“六〇六”(洒尔佛散),成为治疗梅毒的特效药。他的成功来自他的信念、努力和正确的设想。他的设想是:由于某些染剂能有选择地给细菌和原生动物染色,所以就有可能找到某种能单为寄生虫所吸收的物质,而且可杀死寄生虫而不损伤宿主。他对这一设想坚信不疑,力排众议,矢志不渝地做试验,终获成功。 有些朋友总认为自己做学问的天分不够,难以取得成功。这是要不得的、无所作为的想法。不要去相信什么天才,正如英国作家卡莱尔( T. Carlyle , 1795 ~ 1881 )所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也就是说,只要刻苦勤奋,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形成这一认识,比什么都重要。 青年朋友们,认准目标,锲而不舍地努力吧!成绩、成果、乃至成就,在向你招手呢! 写于 2011 年 7 月 9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7324 次阅读|29 个评论
学习漫谈(29):学问改变气质——浅评培根的学问观
热度 8 sqdai 2011-5-1 07:16
近年来,陆续阅读了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 • 培根( 1561 ~ 1626 )的著述,获益匪浅。这里写几篇浅评,与大家讨论、分享。 阅读使人充实 培根在他的名著《培根论说文集》中多处谈及读书、做学问的用处和意义。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例如,他说:“ 阅读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学问改变气质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 ”说得何等精当!我每读一遍,就让自己平添了拼命读书的内在动力。只有善于阅读,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营养的人才有可能活得充实、活得有用;才有勇气和力量迎战困难,解决问题;才不会稍有长进就志得意满;才不会鼠目寸光,去为小事而忧戚,为小利而钻营!随着阅历增长,经常是与人交谈一阵,我就能知道此人是否“肚子里真有墨水”。 培根主张博览群书。他说:“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本书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这一观点与钱伟长的略读与熟读相结合的主张十分相似,也与曾国藩的读书“专字诀”相通,也就是说,必须在广泛阅读、浏览的基础上读透几本书(见学习漫谈( 17 ))。 运用之道在学问之上 培根反对死读书。他说:“ 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仰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之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 ”他力主:不要为了空谈、为了盲从而做学问;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这也是我们的老祖宗强调的“格物致知,知行统一”,也是今人一直强调的学以致用,运用学来的知识在实践中锤炼升华。正如钱伟长的导师辛吉那个形象化的比喻中所说,学问家不能像“刀匠”那样,天天磨刀,或者欣赏自己磨的刀如何锋利,而是要做“屠夫”,用磨好的刀去杀猪宰羊,刀钝了,磨一下,再去宰杀。 培根认为,读书为学的主要用途是增长才干、修身养性、明晰是非,从而正确判断和处理事务。他说:“ 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但是最好的关于大体的议论和对事务的计划与布置,乃是有学问的人来做的。 …… 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 ”我们以前一直在强调科研需要帅才,而帅才就是那种善于读书,善于实践,有大局观的人,必须不断经受实践的严格考验。 做学问不应故步自封 培根对当时学术界的风气时有针砭。他认为,人们高估了现有知识,低估了自己的创造力量。出于前者,往往迷信前人成果,不做进一步探索;岀于后者,往往沉浸于探究微不足道的琐事,从不堂堂正正地用新的学问解决那些主要的问题。他说:“ 这两点注定了人们要在求知识的道路上故步自封。 …… 既然如此,我们在开始工作的时候,就不仅应当、而且绝对必须把我们对现有成就的过分推崇和赞赏坦率地、直截了当地抛掉,恰如其分地警告人们不要夸大这些成就,对它们评价过高。 ”因此,他一贯主张:“ 读书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 而要推敲细思。 ”“ 使得心灵在认识事物的本性方面可以发挥它本来具有的权威作用 。” 培根的这些主张对后世的学人,特别对当今的我国学人,有极其重要的、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我们不是在呼唤大量创新型人才的涌现吗?首先就应该扬弃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死气沉沉的学术风气,根绝浮躁虚夸、投机取巧、不尚读书的社会风气,认真读书,读好书,并且身体力行。只有这样,“钱学森之问”才会有圆满的答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更快实现! 本文参考资料:《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 1983 。 附注:培根著作的有些原译用了不大通顺的语言(特别是 1930 年代的汉语),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笔者对个别词句作了改动。 写于 2011 年 5 月 1 日晨 【链接】培根的学术成就 培根( Francis Bacon , 1561 ~ 1626 ),英国哲学家。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成长于从千年黑暗的中世纪到科技、社会大发展的工业革命的转折期,是与达 • 芬奇、哥白尼、伽利略等齐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除旧布新的先驱者。他批判因循守旧,呼唤开拓创新,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名言,为思想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预言为后来一系列的社会进步和科技发明所证实,他的思想至今仍闪烁着夺目的光辉。 人们对培根的学术评价颇高。黑格尔颂扬他“流芳百世”;马克思认为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罗素认定他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 培根一生著述颇丰,计有 18 中,代表作是《培根论说文集》和《新工具》。前者出版于 1597 年,收录论文 10 篇;到逝世前的第四版( 1625 年)收录 58 篇。这是一本知人论世的世界名篇,与法国的《蒙田随笔全集》并列为“世界散文史上的双璧”;后者出版于 1620 年培根 60 寿辰之时,直接向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叫板,表述他所开创的新方法——近代归纳法,这是一本公认的自然哲学方法论的名著。 当然,培根的一生也有瑕疵,为官为人颇有遭人诟病之处;在学术上,过分强调了归纳法,低估了演绎法,忽视了同时代的开普勒、哈维等人的学术贡献。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8656 次阅读|8 个评论
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学问
niu1023 2011-4-20 19:53
郭崇慧讲“读书期间要打好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学生生涯完毕了的我,刚参加工作半年多时间,后面更要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学问。
个人分类: 随感|2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学问又做学问的人
热度 2 SoSoliton 2011-2-22 12:56
认真拜读了曹广福老师的博文《 做学问又有学问的人 》,很受启发,我也奉献一篇。为了避免抄袭之嫌,我把题目颠倒过来,谈谈有学问又做学问的人。 我是做学问的人,但我不是有学问的人,但我的目标肯定是想成为有学问的人,但我看到曹老师转述的某位高官的话后(高官说:“有些院士学问很高深,就像钻井一样越钻越深,钻到最后自己跳下去不上来了。”),我又不想成为有学问的人了,因为我怕自己跳下去后上不来了,但我反观身边有学问的人后,我又想成为有学问的人了。纠结呀! 我 想成为有学问的人,但我不想 自己跳下去后就上不来。 这好办嘛! 有了学问以后不做学问不就得了嘛! 我本来是做学问的人,我不做学问靠什么养家糊口呢?问这个问题的人,本身就不应该上来,没得救了,活该!你有学问了,你什么不能做呀?你什么都能做!什么都需要你做!你什么都做也行,你什么都不做也行,争你抢你夺你哄着你供着你的人大有人在!反过来,你有了学问后还做学问,在别人看来,你就是傻冒,你就是不知足,你就是不和谐因子,你还想上来的话,人民群众不答应! 总之,有学问又做学问的人是傻冒。举两个有了学问后还做学问的傻冒例子,这两个“傻冒”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学问的人,是最有说服力的铁证。 第一个例子是伟大的牛顿与两个猫洞的故事。 牛顿同志除了搞牛顿定律,也养猫, 养了大小不同的两只猫。猫要经常进进出出他的房间,他太懒,不想经常起身开门关门,于是便叫来 工匠帮他在门上凿一大一小两个洞。工匠不解 猫进猫出为啥需要两个洞, 牛顿说 两只猫两个洞,各行其道, 大猫走大洞,小猫走小洞。 工匠嘲笑牛顿 傻冒, 说小猫也可以从大洞走呀,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呢?牛顿同志听后,自己也承认是 傻冒, 于是“遗臭万年”。 第二个例子是伟大的爱因斯坦不知道回家的故事。 爱因斯坦的确是一个对待学问像 钻井一样越钻越深的人,连走在 回家的路上都要 钻井 。有一次,他 钻着钻着就钻 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道回家的路了。 爱因斯坦还是聪明的,他决定打个出租车回家。坐到出租车上,司机问爱因斯坦要去哪里,谁知老爱如此弱智,连 自己住在哪都不知道。但 爱因斯坦还是聪明的, 他决定给秘书打个电话问问自己到底住在哪。电话通了,秘书说,爱因斯坦博士的家庭地址是保密的,无可奉告。爱因斯坦急了,说:秘书同志,我就是老爱呀。秘书撂下电话,气愤:又一个骗子! 爱因斯坦在给人类奉献了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同时,也奉献了经典笑料。 如果老牛和老爱同志有了学问以后不再做学问,人们可能会认为他们更伟大。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5104 次阅读|1 个评论
漫话时间的“边角废料”利用法
热度 10 sqdai 2011-2-13 06:13
今天还在北京,且工作紧张,再发一篇两年前的乐乎博文。( 2011-02-13 ) 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的提法可不是我的原创,发明权属于季羡林老先生,尽管这一做法古已有之,我也常常践行。我在火车上读《季羡林谈读书治学》,看到《如何利用时间》这篇千字文( 26 - 27 页),不禁拍案叫绝,浮想联翩。这里稍加摘引、评点,与大家共享。 季羡林老先生开宗明义地说,“ 时间就是生命,这是大家知道的道理,而且时间是一个常数,对谁都一样,谁每天也不会多出一分半秒。对我们研究学问的人来说,时间尤其珍贵,更要争分夺秒。但是各人的处境不同,对某一些人就有一个怎样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的问题。这个怪名字是我杜撰出来的。 ” 何谓时间的“边角废料”?按季先生的描述,指本来会浪费掉的零碎时间,如“交通过程”(乘汽车、火车、飞机,骑自行车,步行等)时间,出席无聊的会议“开小差”的时间等等。 关于利用开会时间,季羡林老先生的叙述很有趣,照录如下:“ 有不少会,讲话空话废话居多,传递的信息量却不大,态度欠端,话风不正,哼哼哈哈,不知所云,又佐以‘这个’、‘那个’,间之以‘唵’、‘啊’,白白浪费精力,效果却是很少。在这时候,我往往只用一个耳朵或半个耳朵去听,就能兜住发言的全部信息量,而把剩下的一个耳朵或一个半耳朵全部关闭,把精力集中到脑海里,构思、写文章。 ”老先生甚至把这种会议当成了他产出好文章的“催化剂”了。 这方面我有一份绝好的旁证材料。 20 多年前,我担任研究所的副所长,市教委在沪上某高校召集重点学科汇报会,按例,主席台上坐了七八个“陪会者”(可怜的“陪会者”!记得从照片上看到毛泽东在延安给大群人做报告时也没有什么“陪会者”呀!),其中有一位该大学的校长,恰好是我的老相识。只见他时不时地在本子上记一些什么,而别的“陪会者”中,有端坐的,有走神的,有打哈欠的。会下,我对这位校长说:“台上听会者中,就数你最认真,还记笔记呢!”他对我开诚布公地说:“我哪里在记笔记,在修改我的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呢!”我这才恍然大悟,很佩服这位聪明的“陪会者”,后来经常仿而效之。现在看来,他是在实践季先生的时间“边角废料”利用法哩! 季 先生这么说,我又附和,一些领导或政工人员肯定不开心:“你这不是存心拆我们工作的台么!”请放心!在高质量的会议上,我辈从来不开小差,就看你有没有本事组织好高质会议了。要是你只会组织低水平的会,那别人开小差,谁也禁止不了(因为脑袋长在别人的脖子上),你活该! 不过要提醒朋友们,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道路上,你走路骑车可千万不能走神,不然,小则会像陈景润那样撞树,大则会像皮埃尔 · 居里那样遭遇车祸,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写于 2009 年 2 月 15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943.html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6387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下棋和做学问
fxf 2010-10-17 20:06
父亲喜欢下棋,在家乡也算一高手。我有时间了,会看父亲和别人下棋,常见一些观棋的人,热心地为双方支招,其中不乏妙招。事后,我问父亲,支招的人,棋艺如何?父亲淡淡一笑说,下得都不行。我疑惑地问,支招支得不错呀?父亲说,支招的人,只看到一两步;下棋的人,想得是全局。支招的人,一让他下,就不行了。 今天想到这件事,我难免羞愧。因为在做学问上,我就象一个支招的,常觉得别人的研究不咋地,也会给别人的研究指点一二,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当我自己着手研究一个问题时,竟然做得一塌糊涂。 棋艺与年龄无关,与棋龄应该有关。看起来年轻的棋手,也许已经久涉棋坛。年纪大的人,倒也许是一个新手。这还是就中国象棋而言。如果说到围棋,年龄大的人,也许如我,还不知围棋的规则;年龄小的人,如朋友的小学生儿子,已经是业余四段。 做学问同样如此,与年龄无关。年龄大如我的人,不管胡子多长,终归是一个新手。所以,不要因为自己年龄大,就觉得水平应该不一般,这样想得话,会难受、会出丑、会误事。 新手下棋,偶尔会赢一两盘,但这不能说明他的棋艺有多高,接下来,会经常是臭棋不断,输得一败涂地。这其实很正常。赢了别飘,输了别馁,摆正位置,好好钻研棋谱,勤于实战操练,才是提高和巩固棋艺的正道。 做学问,也是这样。 父亲棋下得好,但我相信,他的棋艺终究是业余的,因为他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专业的师傅。做学问,同样如此。一般来说,专业训练不可少,专业的师傅不可少。否则,做来做去,终究是业余的,何谈登堂入室。所以,无论下棋,还是做学问,接受专业训练吧!找个专业师傅吧!幸亏,我有这个机缘。 最后,想到下棋与做学问的又一个共同之处,下棋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这个真的很重要!
个人分类: 关于学者|6459 次阅读|4 个评论
宁曲莫歪
龚胜生 2010-8-26 01:54
自序:最近几日在江汉平原考察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出来数日了,今晚深夜进QQ,看看单位群里有无消息,看到一些青年教师与领导的对话,感到一股酸腐之气扑鼻而来,于是写下以下数言,本来想作为群聊语言,但怕有人对号入座,故而转录于此,以志当时心情。2010年8月26日凌晨于仙桃国际天诚大酒店。 群游有感 为富不仁须知三代必蹙, 为学无术岂能指望溜须? 青松屈曲总能立山巅, 低眉献媚几人能树业? 慎之,慎之 宁曲莫歪!
个人分类: 流年往事|397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做学问,做人
FupingZeng 2010-8-18 00:18
做学问,做人 在施一公教授的博客上看到了这篇博文,写的很中肯,观点正义,全文转载如下: 【序:此文呼应最近《人民网》上的一篇报道及今年3月《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人民网》报道题为 四位科技界知名人士建言 下决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详见: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444910.html 《光明日报》的文章详见: http://www.gmw.cn/content/2010-03/10/content_1069204.htm 】 两年前,清华大学化生基科班的毕业生请我留言。绞尽脑汁,想出一句话代表了我的很多想法: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 做学问必须诚实,这是基本的学术道德 做学问的诚实反映在两方面。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偏差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许多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或偏差,这种学术问题的争论往往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越是前沿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比较有名的例子是著名物理学家费米1938年获得诺贝尔奖,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发现了第93号元素。实际上,尽管费米在1934年曾报道用中子轰击第92号元素铀可以产生第93号元素,德国的化学家哈恩在1939年1月发表论文,证明产生的元素根本不是93号元素,而是56号元素钡!但这个错误并没有改变费米是杰出的物理学家的事实,也没有影响他继续在学术上的进取。费米很快提出后来用于制造原子弹的链式反应理论并于194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主持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 再举两个生命科学界的例子,Edmond Fischer和Edwin Krebs因为发现蛋白质的磷酸化于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如果仔细阅读他们发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几篇关键学术论文,你会发现他们当时对不少具体实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一定差距,用今天的标准可以说不完全正确;但瑕不掩瑜,这些文章代表了当时最优秀最有创意的突破。Thomas Steitz是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其获奖的工作主要是发表于2000年的《科学》周刊的两篇文章,阐述了核糖体大亚基的晶体结构及蛋白质的肽键形成机理,这是结构生物学的精华展示。但大家也许早已遗忘,Steitz那两篇文章发表不久,《科学》周刊就在2001年初刊登了两篇技术评论的文章,质疑Steitz提出的肽键形成机理。说白了,有人认为Steitz提出的机理是错误的。 举这些例子是希望大家区分error(误差)与fabrication(造假)的区别。比如一个实验由于条件有限,做出了一个结论,后来别人用更先进合理的实验手段、更丰富的实验数据推翻了这个结论或对这一结论做了重要修正,那么第一篇文章只要详实地报道了当时的实验条件,就不能被称为错误,更不是造假,也无须撤稿。但如果明知实验证据不足,为了支持某个假设的结论而编造实验条件或实验证据,这就是造假了,视为学术不端(scientific misconduct)。 但诚实的学问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含义 :只有自己对具体实验课题做出了相应的贡献(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后,才应该在相关学术论文中署名。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即便在美国,也会偶尔出现大老板强势署名的事情。在国内,这种事情更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利用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使一些年轻学者不得不在文章里挂上自己的名字,有时还以许诺未来的科研基金来换取论文署名。其实,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学术道德,对整个学术界风气的影响更是极为恶劣。 做人也要诚实,但更重要的是正直 我很难相信一个人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撒过谎,也不相信成年人的每句话都是完全诚实;很多特定环境下善意的谎言不仅合情合理,还可以得到大家的赞同;比如对危重病人的病情的适当隐瞒。但一个人应该、也完全可以一辈子正直!对一个社会、一个群体而言,必须邪不压正。社会风气需要正直,学术风气更需要正直! 我小时候,性格好强。长大以后,也常常桀骜不驯。但无论何时何地,我难以容忍做人的不正直。讲个有点离谱的故事:我从小觉得尊老爱幼是天经地义,所以对做不到这一点的人深恶痛绝。1988年我读大三,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因为一个小伙子不肯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让座又不听我的好言相劝,我只好动手,强行把他赶到了他该站的地方。在我看来,这位小伙子做人行事不够正直。 全职回国两年半了,心里最大的不快就是许许多多的人(包括有些学生)对是非曲直看着于己无关便无动于衷,这让我非常忍受不了。每次看到媒体报道见死不救、袖手旁观时,我都禁不住想问一下旁观者:如果哪天你成了victim怎么办?! 后来一想:大概旁观者都觉得轮不到自己,侥幸罢了。 在学术界,正直可以体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国内盛行的学术潜规则是造成学术风气不正的主要原因,其危害不亚于学术造假。不同的是,学术造假很容易被发现,而潜规则虽然无处不在却很难人赃俱获。无论以什么标准判断,这些学术潜规则都是与正直的学术道德背道而驰的。有意思的是,尽管人人声讨潜规则,同时相当一批人又千方百计地适应、应用潜规则,使其得以发扬光大。 最大的学术潜规则是官商勾结。 这句话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确是来自一位科技界领导,切中时弊。2008年参加某个部门的小型研讨会,我发言陈述科研基金申请中潜规则的危害。我的话音未落,这位领导很激动地站起来说,施教授,看来你还是太幼稚,低估了国内的潜规则:现在说白了就是官商勾结。我很意外,反问道,怎么讲?官,就是我们这些有实权的局、处级领导,手握行政大权,一句话就可以确定顾问组成员和专家组组长人选。商,就是与我们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大款科学家,他们手握立项、评审大权,常常可以掌握几亿、十几亿的科研经费,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审结果。怎么勾结哪?很简单。商有求于官,因为他们需要这种权利,既可以为其本单位带来利益,又可以利用巨大的资源来党同伐异。而官也有求于商,不仅商的赞美之词可以转化为官的政绩,官还可以从商那里拿到直接的好处 学术界的潜规则在实质上阻碍了科研创新、严重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年轻科学家的成长、对中国吸引海外最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归来起到了直接的负面作用。大家都知道它的不对,为什么不能都自觉地抵制这些潜规则呢? 回国两年多来,我数次申请过科研项目的基金,从来没有与任何一个评委事先沟通过。我也参加过多个科研项目的评审,从来没有向这些科研项目的任何一个申请人事先沟通过情况。这本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然而,这些职业道德操守却被我们的潜规则冲得七零八落。最后举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一次参加某个重大项目的评审,周六下午我才接到通知,可周日上午手机就收到6个陌生人(我确定从未给他们留过电话号码)发来的短信:请多关照,欢迎来我校做学术报告、考察交流,等等。我当时很纳闷:这些人是怎么知道我当评委的,我的手机号码是谁透露给他们的?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职业道德,各行各业也应当有自己的职业操守。 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 【后记:其实,这篇博文几个月之前就已写好。写的时候,字斟句酌,深怕言过其实,希望只针对现象,不希望涉及到任何个人或任何部门。即便如此,成稿之后,我一直犹豫不决要不要公开发表。如果贴出来,一定会引起一些人的憎恨,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后果。但如果不说出来,则实在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自己回国的目的,更对不起在暗地或明处支持我的师长、同事、朋友、和学生。衷心希望这篇对事不对人的博文能起到一点促进科技体制改善的目的。从我做起,用我们每个人的自律与职业操守来促进大环境的逐渐改变。
个人分类: 温馨家庭|2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博士后和民工的区别:能吹是多么的重要啊
热度 1 zhangjiansty 2010-7-25 16:30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文明用语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爬走。   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花了0块钱在生产线旁边放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猛吹,于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  知识并不一定都是生产力     2.  民工兄弟很有创造力   3.  能吹是多么的重要啊 09年感恩节我们给宝宝买来中国制造的自行车,老公负责安装,可脚踏板无论如何也装不上来喊我,宝宝自告奋勇,三下两下就装上了,我跟老板娘讲起这个事,她说,大人想复杂了,小孩子思维简单,反而就容易啦。 另外一个故事也是讲如何解决技术难题的: 我们的科学技术让生活越的来越复杂,而其实生活却可以很简单,就象我们的快乐一样 上太空后如何解决圆珠笔里的油因失重倒立时不能书写的问题,美国航天局投入花了一大笔资金研究开发技术,结果苏联航空航天局一下子就解决问题了:用铅笔! 文章出处 http://blog.youth.cn/html/64/555964-774244.html 姑且不讨论上面文字的真实性,当读完这段文字,想来每一个人都会不禁而笑,我也一样。但是过了一分钟,却发现自己不能仅仅笑一下就完了,文章中的博士后们写的是谁呢?科研的目的,可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禁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做法,是多么的不智,呵呵,不禁也要笑话一下自己了,连个农民的头脑都不如。好在我们的科研才刚刚开始,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刚刚开始走路,走的歪歪斜斜不要紧,重要的是能够及时的修正,保持前进的方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健步如飞。 呵呵,最后真心的祝愿一样在科研的朋友们能够在看到这段文字之后也稍稍思考一下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07 次阅读|2 个评论
真正做学问的人,就应该埋头做最好的、最有挑战性的工作。
xinliscau 2010-6-23 16:15
有句俗语是"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科研也不例外,不想做最好的研究的学者也不是好学者,此乃,真正做学问的人,就应该埋头做最好的、最有挑战性的工作。
个人分类: 励志文章|967 次阅读|4 个评论
做人做学问----简单最好!
xinliscau 2010-5-7 12:09
从今天开始,准备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写几篇关于科研方法及体会方面的文章,在指导自己所带的学生的同时,希望也可以和博友们探讨一下科研的方法问题。 自己从事科研工作这几年,也参加了几次会议,听到一些牛人作报告。从他们作报告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一点,就是无论做的是多么深奥的东西,都能用最简单最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力争使听众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握并理解。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想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工作者,那么请务必注意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培养这种能力,即复杂问题的简单化与形象化表达。无论是作报告还是做论文,都要力争使自己的思想用形象的语言或图片表达出来。据说国外很多课题组都有专门处理图片的人员,就是PS技术之类。所以,如果能在科研之余学习一下图片处理技术,可能会对你将来的论文发表或公开演讲增加不少砝码。很多时候,一些新奇的想法,都是在深刻理解问题后,将问题简单化,即可以用很简单的模型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种看似简单的表达,其背后的过程往往要付出很多劳动。我是从研二时开始注意这样能力培养,最开始为了把幻灯片做好,每讲一次,我花费半个月时间准备,后来缩短到一周,等博士毕业时,每次讲座准备好的幻灯片只需两天左右。现在给本科生上课,锻炼机会更多了,现在差不多一天时间可以准备一个好的报告。这一点,在表达能力培养中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就是切忌, 一定要把问题简单化。 反过来,说到做人。也是一样的,简单就好。小时候,快乐是件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快乐的事。所以,特别是科研工作者,做人更应该简单一点好。一个喜欢做科研的人,在勾心斗角方面一般是不行的。所以,或许简单最好。不管对什么人,都保持这样同样的尊重。时间长了,别人就会了解你。不要因为偶尔经受一点打击,就改变自己的原则。刚工作时,有些同事说我对他们不够尊重。我不知道他们说的尊重是什么意思。我的观点是,既然是同事,大家就使平等的,在讨论问题时应该有相同的发言权,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我从来没叫过任何一个同事的名字,都是XXX老师,也从来是主动和其他人打招呼,更不会不在一个同事面前轻易评价另一个同事。让别人对你的不理解通过时间去化解。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一直坚持自己简单的待人处事原则,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和其他外在因素轻易改变的。 总之,我认为做人做事,简单为好。越是复杂,到头来伤害的还是自己。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689 次阅读|9 个评论
大师的小事:纪念导师陈国达教授
热度 1 llm 2010-4-4 18:13
刘亮明 一、写在前面:大师、小事与名人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到了,也快到了陈国达老师离开我们6周年的日子(4月8日)。早就想写篇纪念先生的文章,虽开了个头,后忙于他事,就耽搁了。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无论如何不能再耽搁了。 作为一代地球科学大师,陈国达教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在国际一级学科的Congress上坐到主席台前排的人,先生的伟大之处实在太多。我在这里记录的只是我跟随先生所观察到的几件令我感动万分的小事。我写下这些小事,一方面想表达自己对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激发那些靠造假和做秀已经成为大师和正在成为的大师们的羞愧之心,更希望能促进我们的社会更深刻地思考真正的大师到底应该是怎样?我们的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师?。 大师肯定是名人,但现代社会的成名未见得有助于成为大师,特别是超女、快男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名人和成名途径的看法,包装、炒作和造假已成为快速成名的有效手段。有人为了快速成名而不愿干小事,更有人成了名后不再拘泥于小节。于是乎,越来越多的名人常常以自己的大事太多而无暇顾及小事为借口,原谅自己或自己的下属的种种并不小的小问题。做了虚假广告,替不良商人代言,只是自己无暇核实材料的真实性而已;本来难脱干系的弄虚作假,将责任全部推给学生或下属,自己只是失察、没有尽到管理责任而已.。难道名人就可以真的不拘小节吗?难道名人就真的只需要关心大事吗?难道成名就一定要靠包装吗? 真正伟大的名人应该是在意小节的,而且,正是在这些小节上,体现大师的伟大。也正是从这些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为什么能够成为真正的大师。 二、时间都花在学问上 在我的记忆中,先生一直都很忙,而且是实实在在地忙于工作和学问。还是1986年,我跟随先生读硕士研究生时,一天晚上10点多钟有急事需找先生,猜想先生应该早已休息,因事急还是硬着头皮敲开了先生的门。见了先生后的第一句就是:陈老师,对不起,这么晚了还打扰您休息,没想到先生并无责备之意,只是和蔼地说:没关系,我还在工作。先生的书桌上摊开着书稿,还有一大堆翻开的书,看来先生还在修改文稿。先生签完字后,我就匆匆离开了,回望小楼,先生的房间的灯依然还亮着,也不知要亮到几点? 曾经在一次会议上,听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孙枢院士介绍,有一次先生在北戴河参加一次会议,会议期间有少量空闲,先生也没有好好地休息,更没有忙于各种应酬,而是独自一人拿个记录本在考察海岸地貌地质。 现在社会的人,不管是已经成名的,还是正在成名的,都很忙。有多少人是真正忙于扎扎实实做学问?有多少是忙于跑场子、做秀造势和拉关系?如果大学里的教授和研究生们人人都将自己的时间都花在扎扎实实地做学问上,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为那些埋头学问的人提供一片净土,我们的总理还用得着为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大师而那么忧虑吗?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先生可谓是著作等身,但与现在的许多高产名人不同,先生的著作都真正是自己劳动的成果。无论是写文章还是修改文章,先生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从不会有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在先生的著作中,即使引用了学生的实习报告,也都会标得清清楚楚。记得有次我写了篇有关湘东北金矿构造成矿方面的文章。因为当时我正在给先生当学术秘书,有较多的时间跟先生在一起,考虑到先生对湘东北相当熟悉,也是构造成矿理论的开创者,先生如能帮我修改一下,肯定能大大提高论文的质量,便将先生的名字写上(平常一般是不敢挂先生的名字的),将文稿拿给先生看,先生看后,首先将他自己的名字划掉,然后反复强调做过相关的研究、提出过什么观点,一定要我注明,说这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先生不仅所有的论著都是亲力亲为,而且对自己的论著总是精益求精。不但每次文稿都要反复修改,论著印刷出来以后,还是在不断地修改。先生曾经将两本自存的《成矿构造研究法》和《地洼学说文选》送我,在书的封面上都注明自存改正本。先生在书中做了很多的标记,对于书中的印刷的错误和原来成文时的表达不完善,先生都一一标出和修改,这实是一件费时又费力的事,也不会给先生带来任何好处,但先生的性格使得他不可能不去做这件事,因为他容不得错误、容不得马虎。 如果我们的学者都能象先生那样神圣地对待学问,我们的社会还会存在那么多的学术不端吗? 四、关爱学生 先生的手下的研究生一直比较多,不过肯定比不上现在的那些名教授。对待学生,先生与现代那些实为老板的导师不同:第一、先生招的学生从来都不是为先生打工的,每个学生做论文都有充分的选题自由,而现在很多导师招学生实为自己完成项目招收学术民工;第二、先生从来不允许学生在发表论文时挂上他的名字,而现在绝大多数导师要求学生写论文一定挂上自己的名字,有些甚至还要求挂第一。虽然先生对待学生是严格要求,但对学生的关爱其实一点也不少,不但体现在做学问上,也体现在生活上。记得在1986年初夏,我为做硕士论文需要到海南岛跑野外,行前去向先生请教。先生对工作没提多少具体的要求,却一再叮嘱要注意安全,海南岛天热多蛇,一定带些防暑的和治蛇伤的药。先生当时实是时间不够用的大忙人,但在那么忙的状态还不忘提醒学生注意那并不小的小事,实是让人感动。 五、不轻易签名 2003年,我申报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时,请先生给我写一推荐信。因为先生对我已是相当了解,考虑到当时先生身体不佳,行动不太方便,阅读也很费力,我便事先将推荐信打印好,拿给先生看。原以为先生看一下就会签名,没想到先生是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而且边看边反复向我核实情况,认真修改后交助手重新打印,再签名。虽然先生在推荐信中去掉了一些华丽的夸奖之词,但我更加感觉到先生的崇高,也更加敬佩先生的为人。正是因为有先生这样的学者,才守住我们社会道德的基本底线。 六、节约但不爱财 先生的收入虽然比不上现在那些开公司的教授,应该还是不低的。但先生一生都是勤俭节约,不但打印过的纸张反过来再当稿纸用,装便函的信封也经常用收信留下的旧信封。记得1987年在海南岛跑野外时,那时彩照还不很普及,先生随身带了一相机,但反复交待手下不要乱拍,不要浪费胶卷。先生节约,但决不爱财,先生所设立的地洼学说奖励基金主要都是先生自己捐献出来的。 当然,现在是要靠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我们不提倡节约,但节约无论如何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教授之间相互攀比的不是学问,而是汽车;如果教师之间交流的不是科研和教学, 而是喝酒与休闲;如果导师考核研究生不是做学问的能力,而是点菜和陪酒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引以自豪的不是头脑中的学识和发表的论文,而是身上的名牌和喝过的名酒;如果......,我们的大学也许会培养出一些的大款或者大X,但无论如何是培养不出大师的! 我记录的这些小事其实只是先生值得歌颂的小事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我认为,正是因为先生在意这些小事才造就了先生的伟大人格。在诞生了陈国达的土地上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陈国达,不是因为金钱,其实后来者中大多都不差钱;更不是因为智力,其实后来者中不少是太有才了;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后来者都忙于大事,而不屑于这些小事。 深切怀念导师陈国达教授!!! 也向那些埋头学问的名人和默默无闻之人致敬!!! 1988年6月硕士论文答辩时与先生合影 先生在著作封面标明自存改正本 先生留在著作中的标注, 上端的小纸条都是先生亲手贴的, 表示该页有错 先生留在著作中的修改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11318 次阅读|8 个评论
做学问:当“官”的怎能就做不了学问
YonLushgry 2010-1-18 10:31
闫茂伟 读本科时就听到有人说,当官的怎能做得了学问、做学问的又怎能当得了官之类的话语;现在攻读硕士也已一年半载了,又听到,学问做好了就想做个干部或领导,抑或学问做得好的,大都有一官半职或身兼数职,这多见于各类院校、科研院所。对此,不能轻易地分析并定性这样的情况是好还是不好。试想,做学问的何以见得就做不了官,做官的为何就做不了学问。当然,这里的官既指政府官员,也指各类院校以及文艺界中的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等。 还好,历史的事实可以证明:作为明朝中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王廷相也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政府官员和政治家。王廷相 (公元1474一1544年),字子衡,号浚川,人称浚川先生,又号严居(也号平厓),河南仪封(今河南省兰考县)人,他博学趣广,对于天文学、生物学、音律学有深厚修养。不仅是明代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也是生活在明朝中期的政治家、文学家。 一 为文:反对华而不实之文风 王廷相作为一位广为人知的著名哲学家的同时还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他自幼聪慧好学,经史诗文多所学习,年少时就以为文而出名, (13左右) 以擅长古文诗赋著名,22岁举于乡,29岁登进士第,是明朝中期的著名才子,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文学家。在文学上,不仅撰有许多诗文,而且提出了文以阐道的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且他的诗文歌词都从浅易通俗入手,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同时,王廷相在文学上的改革精神也是值得借鉴的,他极力反对当时的愈久愈弊,陈陈相因,遂至嘽缓冗杳,千篇一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台阁体。而且对于此类的文风王廷相势必要加以改革,否则思想就难以进步,文化就难以创新、社会就难以前进。 二 为官:刚直不阿 以民为本 锐意改革 作为一位政治家的王廷相生活于明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恰是明皇朝由盛世走向衰世,出现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的时代。吏治愈益腐败,促使王廷相敏锐地认识到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然而,改革不是容易进行的,它牵涉到诸多的人人事事,更为严重的是会遭到已得利益阶层及其集团的排挤与打击。这就需要改革者具有智慧与魄力,并争取得到民众的支持,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当然,改革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会涉及到许多方面,有时还是错综复杂的,需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而王廷相于边防军事、教育科举、监察吏治、赋税仓库等诸多方面,力主改革、清除弊政、清狱安民,多有政绩。 在长达 40年的为官生涯中,他极力主张与践行法治与德治的结合与统一,他的德治思想是以民为本的,他反对官僚腐败、以权谋私、贪图享乐、贪赃枉法。为此,在法治与改革相结合的过程中,法律法规的执行也好,改革方案的实施也好,都要有惠于民、有利于民、有安于民,不能搞违法腐败之工程、行劳民伤财之政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与思想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他同时也强调要防止在法治的过程中陷入了人治,更要警惕借法治之名行人治之实,防止持法之人知法犯法、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更不能容许依法犯法的产生,而要避免这样的情况与情境的发生就必须任贤,注重有贤之士的荐举、任用、提拔与培育。 值得一提的是,王廷相的为官生涯可谓艰辛而长久、可歌而可泣,也是值得的。他一生从政的时间较长,虽因刚直不阿屡遭宦官谗毁,但官一直做到临终前三年,至兵部尚书和太子太保。说其艰辛而长久,是因为在他长达 40年的仕途生涯中,在其改革的过程中,不知受到多少与多大的反对与打击,也不知付出了多少与多大的代价;说其可歌可泣,是因为他为官刚正直言,即便惨遭入狱与贬谪也不妥协、不贪图享乐、不为高官厚禄而低头;说其是值得的,是因为他虽因刚直不阿多次遭到宦官、权臣的谗毁与迫害与贬斥,但他的职位并不是卑职微官,即便罢斥回乡也可不因有愧于心、有愧于民而难以安度晚年。 三 为术:开先河独树一帜 勤博学著述颇多 王廷相不愧为一位成功的文学家,也不愧为一位成功而可歌可泣的政治家。此外,他还是一位成功的思想家、哲学家。可能是由于他为官之道的需要,也可能是由于吏治现实的需要,也可能是由于他为了理论研究与创新的需要,王廷相的理论表现出学术转向的迹象,而他确实开明中后期实学之先河。在他的实学思想体系中,具有着和体现了多种宝贵的精神品质,而这些精神品质可以说仍都是当今所必需的,它们是:务实精神,求真精神,实践精神,批判精神和改革精神。 不仅如此,王廷相作为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学术上的成果更是璀璨的。他博学多才,学术成就显著,其著作有《王氏家藏集》和《内台集》,其中《慎言》、《雅述》、《太极辩》、《横渠理气辩》、《答何柏斋造化论》为其哲学代表作。同时,他兴趣广泛,博学多识,对自然科学和音律学有深入的研究,撰《岁差考》、《玄浑考》、《律吕论》、《与韩汝节书》、《策问》等。而且,他的思想体现在诸多方面与众多领域,比如,有历史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廉政监察思想、实学思想、气本论思想、自然科学思想、以及宇宙理论、本体学说、无神论、理势观、音律学等等。王廷相在几近终身为官的情境下,能够有这么多的著述,可见他在繁忙的政务中是多么的勤奋,要不然这么多的著述怎能得以完成。 总之,王廷相身为封建王朝的政府官员,在他 40年的仕途生涯中,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颇有政见、政绩可观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不论他的阶级立场是怎样的,他一生的成果是丰硕的,也是非常成功的。他不愧是一个集为文为官为术于一身的典范于古于今于后都是一个值得为文者、做官者以及做学问者深思与学习的成功典范。 为文也行,为官也好,为术也罢,尤其是兼而为之者,要想多有建树、广取硕果,就要向集为文为官为术于一身王廷相这一成功典范学习,学习他的品行、学习他的智慧、学习他的志向,并在现实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试想:当官的怎能就做不了学问?古人物质条件、待遇配置等远不如今人之先进、发达,但古人的心境却是崇高、至存和美丽的,与一些今人所具有的浮躁、急功近利和功利之心思相比,实乃做学问的精神之境界和耕耘之胸怀。 参考文献 ⒈萧萐父 ,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纲要 .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415. ⒉夏乃儒主编:中国哲学三百题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11,311-312. ⒊陈方平:王廷相哲学思想述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1. ⒋王培华:关于王廷相历史思想的几个问题 .史学史研究,1995.1. ⒌葛荣晋:王廷相的文以阐道论 .中州学刊,1985.5. ⒍步近智,张安奇:中国学术思想史稿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16,416-417,417. ⒎葛荣晋:试论王廷相的政治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01). ⒏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428. ⒐岳天雷:王廷相的实学思想及其精神品格 .河南社会科学,2002.1(10-1). ⒑方立天:方立天文集第 5卷中国古代哲学(上)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3,104. ⒒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中国古代哲学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36,740. ⒓卢黄熙 ,张少杰,郭继民:王廷相的哲学观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⒔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308. ⒕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34. ⒖葛荣晋:王廷相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中州学刊,1981.5. ⒗郑万耕:一部开拓性的学术论著读《王廷相生平学术编年》 .中州学刊,1987.4. ⒘〔清〕金缨著 张琪译注:格言联璧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164,11. 所引文献未能在文中标出,实乃抱歉!谨在此向诸位作者或编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个人分类: 学之术|20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员是个什么“员”?
热度 1 蒋高明 2010-1-5 01:47
蒋高明 第一次听说研究员这个词,是在大学毕业的前一年。1984年夏天,笔者决定报考中科院植物所研究生。那个时候没有网络,只在生物系楼门口看到植物所张贴的招生简章里,看到上面有黄银晓老师的名字,研究方向是环境保护。黄老师当时的头衔是副研究员,听山大老师介绍,副研究员相当于大学里的副教授。 怎么会叫研究员呢,这不是和饲养员、理发员、卫生员、服务员、工作人员一样吗?当时还不兴叫公务员,好像粘了员字就不是很高职位的人。当时的感觉就是如此。 现在看来,研究员也是一个劳动者,他们靠脑力吃饭,他们的劳动不像饲养员、卫生员、服务员那样创造直接的价值,而是创造了一些无形的价值。现在要求我们发表SCI,这些SCI还不好说有什么用。好像大部分没有用。回家如果农民问我是干什么的,我就说是写SCI的,SCI,好像太玄乎了些,农民不懂的,说写文章的吧,正如他们中有喂牛的、杀猪的、卖菜的一样。这个的,大约相当于员。现在的研究员退化为写文章的了,可我又不是作家。 当年的研究员都是很厉害的,几乎都是大家,因为进中央研究院或后来的中国科学院就很难,当个助理研究员都很让人羡慕。当时中科院要人,是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那样的高校去挑的,送学生来的高校就是今天985的前几名。大学生毕业来工作了,给的职称是研究实习员,5年后才能考虑升助理研究员,再5年后才有资格考虑升副研究员;再5年后有可能考虑升研究员。实际上,许多文革前来中国科学院的大学毕业生们,当助理研究员二三十年的人大有人在。可见,当时的研究员是很难当的,其含金量绝不亚于今天欧美的正教授。 研究员得研究点什么。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贾兰坡研究北京猿人、郭沫若研究甲骨文、吴晗研究明史、钱学森研究导弹、竺可桢研究物候、汤佩松研究光合作用,等等,他们的研究是很执著的。尽管后来党叫干啥就干啥,但党还是很尊重研究员的研究兴趣的。研究员是人民的一员,但他们不创造直接的价值,是花国家的钱。国家需要研究员,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科学家,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会来找这些员的。既然是国家需要的,国家就来养这些人。因此,当时的研究员吃皇粮,不愁发工资。 研究员也分级,那个时候分级很严格,分出来的研究员大都是货真价实的,很多人是解放前的底子,一级研究员们个个都是大家。笔者博士导师侯学煜先生当了学部委员了,还是三级研究员。尽管侯先生在生态学方面造诣很大,还进中南海给胡耀邦等政治局领导上课,但搞微观的一级研究员们看不起搞宏观的,就一直压制侯先生升二级研究员。但即使如此,五六十年代的三级研究员月工资就有三百多元,副教授工资就相当于国家十级干部(正厅级)呢。现在也搞研究员分级,但现在分出来的二三级研究员已严重今非昔比了。 研究员不是官员,但现在官员们都要这个头衔,且早于一线科研人员得到研究员。今天重新研究员分级了,他们更是捷足先登。据说一级研究员是给院士们留的,大家都不要争了,二级研究员要争院士,有领导职务照样沾光。现在有人戏称院士应为院仕,是很恰当的称呼。不做官的院士是大大少于做官的院士的。 当年的研究员是否像今天的研究员一样写博客呢?写的。只是当时没有博客,但是有报纸、有杂志。他们还自己办杂志呢。搞植物的胡先胡先骕文章了得,词填的也了得,做学问也了得。他和吴宓一起办《学衡》,还亲自任主笔,没有人说他不务正业。当时,北有以陈独秀、胡适之为主的《新青年》,南有《学衡》,学衡派主要成员有吴宓、梅光迪、胡先胡先骕等。南北知识分子领导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尽管两派因观点不同,经常掐架。文人嘛,打嘴架太正常了。那个时候的研究员似乎人文情怀高远些,他们非常关注社会现实,从不闭门造车。后来,胡先胡先骕和胡适不掐了,前者还为后者主办的《独立评论》写稿呢。1925年,两胡在上海合影,胡适在照片上题两个反对的朋友,可见当时的知识分子胸襟是宽大的。 无论是过去的研究员,还是现在的研究员,他们的存在应当是以人类与社会进步为己任的。研究员的专长是做学问,做学问就得刨根问底,刨根问底就得有足够的时间,有了足够的时间才能去做实验,查资料,才能拿得出让同行们至少不笑话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见得都发表在洋人办的刊物上。因此,研究员评价研究员是心中最有数的,谁吃多少碗干饭,瞒天瞒地瞒不了咱老九。作为人中的一员,研究员还得有饭吃、有房子住,且比普通的员吃得好、住得好些,过着让普通员们羡慕的生活,毕竟他们是国家的翰林啊。国家有难的时候,研究员是应当出来出谋划策的。 在笔者看来,研究员起码得是个有学问的人,一个有文化的人,不仅懂得一门专业知识,还要懂得艺术,懂得生活;不仅仅懂得英文,还要懂得国文;不能只会写SCI,不抬头看社会。研究员须有宽大的胸怀,能够容忍异己。要做研究员,就得来几次板凳要做十年冷,而不是仅凭几篇洋文章就要当研究员。 我们对得住研究员这个称呼吗?与前人比我们对不住,与洋人比,我们还是对不住。研究员贬值了,教授贬值了,博士头衔贬值了,院士也贬值了。谁之错呢?看看当今的研究员们干了些什么就知道了:提院士给人送蛋糕、研究员分级请人喝酒赔笑送钞票、搞课题送回扣、争项目请领导泡妞、树威信拉山头、发文章搭学生车当通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打击异己,投机钻营,做学问变成了搞政治,研究员焉有不贬值之理? (2010年元月5日凌晨写于九思斋)
个人分类: 精神历程|15294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一篇好文】老实做学问,努力带学生 ----郝柏林
huangweixp 2009-12-4 00:24
这里转一篇郝柏林先生的讲话记录,针砭时弊,对科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揭露可谓针针见血。 出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0455 说明:2009年5月25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组织了一次青年导师会议。   给我的题目是科学精神与学术规范。我想不用这个题目,因为这些事情讲不好的话就是一堆空话。我跟大家的年纪差得比较多,现在到了关山门的阶段。今年、明年研究生基本毕业了,底下的生活方式就不一样了。今天正是一个机会来回想一下。我写了三页纸的提纲,但是说起来可能比较随便。   首先,我相对于各位有局限性。我是一个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高等教育的人,最高学历是大学本科毕业,没有学位,白丁一个。这是我所处的时代造成的。我在大学物理系受过三年正规教育,当过两年研究生,没有当完,算研究生肄业。我的工作范围是自然科学里的理论科学、数理科学的一些角落。我是不做实验的人。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曾经几度做实验,甚至做工程,但总的说是一个做理论的人、玩计算机和做数学式子的人。这样,对于各位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我知道在座各位有人文、生物、医学各个方面的人,所以我讲的事情可能对大家带有特殊性。另外,我说的是个人观点,不能保证跟教育部的现行政策和学校的现行规定完全一致。   先谈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非常特殊的现象,这跟其他动物区别很大。每一个时代的人类把自己在各方面学习创造得到的东西、认识到的东西,有些是很抽象的,传给下一代人。一代一代人进步得非常之快。这是动物世界完全跟不上的。动物也能学会一些东西。动物行为科学有研究成果证实,一些黑猩猩群学会了其他群没有的东西,比如在浅水的地方找那些带根的植物,把它拔起来洗一洗再吃。这个不是所有黑猩猩都会的。有的群学会了以后慢慢传开。但是这种事情在他们的进化阶段跟人类完全没法比拟。我们的教育活动在每个现代人的生活里要占几十年,义务教育 9年,到高中毕业12年,加上本科4年是16年,再来5年的硕博连读是21年。我还没提特殊的学科如医学,他们的本科长,研究生阶段也长。      另外有一些人是毕生在教育岗位上的,在座的各位就是。我自己虽然在科学院呆了很多年,但也是教书的,中国科技大学一成立就在那里教过书。教育活动对人类非常重要,在从事教育活动里的大学、特别是国家最好的几所大学,那真是神圣的殿堂。在现在的社会里头,大多数重要的人物除了极个别的一般都经过大学这个阶段。你们看现在的中央领导哪个没上过大学。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大学在社会上地位非常特殊,他应当保持一种神圣性,一种神圣的特殊性。作为大学老师,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不管你教什么、讲什么,都要有自己的操守。不是社会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合理的,不是 ! 有一些话是翻译错了的,所谓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是翻译的错误。查查德文原文,精通德文的人都不易找到合适的中文词。1950年代,张仲实翻译成一切存在的都是理性的,还稍为接近原意。不是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正是因为存在的不都是合理的,才需要有革命、有改革,需要从事教育。   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我不知道各位想过这件事没有。在座的各位不一定都学过教育学。我倒是学过。我在中学是学生干部,当时团中央的书记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下去了,上来的书记是胡耀邦。他当时很年轻。 1950年代初,他做了团中央书记。团的工作一下变得非常活跃。他提倡所有学生干部都要学点教育学、逻辑学、心理学,这样才能做好工作。于是我们就去买书自己看。我看的是凯洛夫《教育学》。凯洛夫做过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长,从事过教育事业。他的书是1950年代国内师范大学的标准教科书。可能我现在讲的教育学未必跟如今的教育学一致。凯洛夫《教育学》说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知识、技能、熟练技巧三件事。知识不用解释。学生还应该有点技能,比方说,现在学计算机就是一种技能,即使你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还有一种东西是熟练技巧,就是你在自己的本行里做得非常熟练的东西。我是做理论物理的。我对有些研究生在黑板上讲点东西的时候要拿个纸片,对着纸片往黑板上抄,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舒服。你在干这件事,你这几年就研究这个问题,你就应该滚瓜烂熟。遇见方程、积分,动不动就得去查书、查手册,怎么能做出好东西来!在你做的狭窄领域里,你必须非常熟练,有些本事要变成你的熟练技巧。我觉得不管怎么讲,现在这三条还是有的。但是,对于培养研究生而言还得多一些,接下来我会慢慢说。因为研究生是给这个社会培养最高层次人才的。现在读研究生的,各有各的目的。这在当前的社会是很自然的,包括现在许多研究生是为了解决就业困难。他不是把研究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这个问题有它的现实性。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在自己的学科方向能够培养一些非常高层次的、非常有作为的人。所以对研究生应该特别一点,他们应该比刚才讲的那三点还多做一些。      培养研究生与普通教育比,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即批量生产和手工作业。大学扩招以后,许多学校在批量地生产硕士和博士,这就带来新的问题。当然,这里可能有社会的要求,不得不做的事情。但是我这里要讲的还是比较带手工性质的。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培养高层人才都带有很强的手工作业的性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 13章讲机器和大工业时说过:最早的机器是手工师傅摳出来的,一直发展到用机器生产机器,大工业才站到在自己的立足点上。实际上电子计算机也经历了这个过程。最早的电子计算机也是手工做出来的,把真空管,电阻、电容用烙铁焊接起来。现在的一个PC机、一台笔记本计算机放在1950年代可能这个舞台都放不下,但那都是手工做出来的。现在的计算机的生产完全由计算机在控制。芯片的布线设计,人就做不了。      马克思当年在分析机器怎么出来的时候专门讲了手工业的师傅,原文是这一类劳动者的职业带有半艺术的性质,所以 , 他们的人数的增加, 是不能急致,而只可缓图的。就是说,精巧的手工业师傅不可能在社会上一下出很多,只可能慢慢地培养。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人才的,到现在其培养方式都带有这一性质。他们只能一个一个培养出来,不可能急就。至少我目前还在感受这件事,而且我怀疑将来也不可能做到批量生产。你可以开训练班,批量生产画匠,但是你绝对不可能用这种方式培养出国家级的画家。少数名画家是自己冒出来的,许多大画家是老画家带出来的。像齐白石,好多知名的画家如娄师白、李苦禅、李可染,都在他身边学习过。我们培养学生也带有这种性质。不过既然是手工业,就非常之不拘一格,不是一刀切; 一个老师、一种行业、一种风格。所以从教育部讲不能一刀切,从学校讲不能一刀切,两头都得照顾着。我们有批量生产的一面,但还是希望能培养出不多的一些人,这些人对国家将有很大的贡献。像复旦大学,要成为非常强的学校,必须得有这样一批非常强的人,非常特别的人。当然也不一定完全由我们自己培养,可以从其它地方争取来。      研究生不是学生,是研究人员;硕士生是初级研究人员,博士生是中级研究人员。这个话不是我的,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老所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讲的。在理论物理研究所刚成立的时候,彭先生就强调:研究生不是学生,而是研究人员。理论物理研究所是全国很少有的单位,它不设初级职称,但是有许多研究生和博士后。如果你统计一下,这个研究所发表的文章,研究生和博士后是主力军。所以我觉得,不要把研究生当作一个学生,而是把他当作一个做研究的人。      请导师们想一下,我们讲大课,听大课的学生我们基本记不住,除了个别常提问的。但是你带过的研究生,应该基本上都记得。当然我不知道在座有没有这样的人,带的研究生非常之多,同时带几十个。反正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同时带那么多学生。为了今天的演讲我做了个统计。我的经历有些四不象, 1963我年当助理研究员,相当于讲师,当了15年,因为中间有文化大革命。1978年一下将我提拔成研究员,越过了副研究员的级别。春天提升到教授,夏天就去招学生。我们非常认真,笔试过滤了一下,然后把所有通过笔试的人都集中到河北廊坊,在那里口试面试,录取了一批学生。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开始带学生,包括现在还在跟我工作没有毕业的人,我加了一下总共是45个人,这就是31年来同我工作过的总人数。其中获得硕士学位的12人,获得博士学位的18人,没有做完就出国的有10个人,其中至少有5人后来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现在仍然在学的有5人。这5个人中有一个不完全是我的学生。作为一种过度,我请了一位年轻的老师帮我带,这是一种双保险。也就是说31年,一共有45个人跟我工作过,这些人的名字我都记得,至少有半数以上仍然保持着联系,有一些还成为长期的朋友。   我的学生没有成为我的合作者的。我自己对此有深切感受。现在相当多的佼佼者都出去了。我跟美国朋友说,我是你们的预备学校的老师,我培养人,给他们写推荐信送到你们那里去。这个情况现在有些变化,但还没有根本改变。这个变化的程度我看要取决于大学的环境、教育和科学政策等等,不完全是待遇问题。要容得做基础研究的人在这个环境里发展,你才能真正吸引人。我有时候跟前辈比,比如跟唐敖庆,他做过基金委主任,是我国量子化学的奠基人。他的弟子成为院士的可能有 7、8个人。等到我们带学生的时候,到了国家开放的时代,就像缺了口的木桶,培养的人冒了尖就从桶沿上流出去了。这种事情不只我们面临着,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全球化之下没有办法把自己封起来,没办法给每一个出去的年轻人拴一根绳揪着,到时候要他回来就回来。一切都得靠吸引才行。当然,现在这一情况也逐步在变。   带研究生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同研究生一起工作 3年、5年甚至8年。你跟自己的子女密切相处都没有那么长时间。现在社会生活非常丰富多彩。用年轻人的说法叫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选择非常之多,不必非要选择做研究这条道路。但是,我还要说,总有一些立志科学的年轻人,国家也需要一批愿意献身科学研究的人。   学生来了之后,要先过一个研究关。这个研究关是什么呢?就是要改变心理状态,从学习状态变成研究状态。这个改变并不容易。一个学生想的是要学好,把试考好,做出来的答案跟标准一样,那就很好了。但是做研究的人完全不能这样想。老师给你划了一个研究范围,一个大圈,一个方向,你在这里工作。你一旦进到这个方向,就要自己找问题,想出做什么。一个研究生的博士论文,要求有创新之处,现在导师还得签字确认有创新。这其实是做研究的关键之处。由于你的研究,整个人类增加了这么一点无穷小的新知识。作出新知识这条不容易。我们绝大多数有教授头衔的人,都做过这样的创新,否则你现在坐不到这里。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创新,是人类知识长河中的一滴水,将来会完全看不出来。包括我自己,我不相信在一两百年以后,人们还会提到我在这几十年做的工作。专门研究科学史的某个具体行道时,能提到一下就不错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像爱因斯坦,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方程,人类在一千年以后还在用。这种事情也不能强求。从事民间口头文学研究的人知道一种现象,就是把很多事情都算到一个人身上。维吾尔族的智慧故事集中到阿凡提身上。中国的清官事迹大都和包公相联系。科学史家去研究一下就会发现牛顿方程也好,爱因斯坦方程也好,都是代表一个时期很多人的工作,他们集其大成而已。   这就回到了我开头说的人类的教育现象。研究和教育,整个说来是一种社会现象,只是有一些人成为突出的代表。但是作为年轻人,刚进入研究领域的人,你得有点雄心壮志,你得想办法创新,做点尽可能留得下来的工作。我自己从在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到现在,总是注意能够提到我的同事、比较年轻的同事谁做了什么贡献。我还想提一下,我们中国人有个毛病,愿意引用外国人而不引用自己的同胞。这其实是很糟糕的。中国人需要互相支持。台湾有个《中国物理杂志》,和我们的《物理学报》原是同根生。过去有一个时期,《中国物理杂志》的引用比《物理学报》好。原因是多重的,许多台湾学者在海外学习工作过,国际联系比较广,另外他们也是更为互相支持的。我们有时候就不行。可能我说得太远了。      我想强调的是新。由于你选择了做研究,干了一辈子,留下了一点新。一般说来,这点新除了小同行以外别人都不知道。这也非常之难,所以我常讲,作一个优等学生是容易的,作一个中等的研究人员,有所贡献是不容易的。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的贡献就会明白。所以我们要让选择研究道路的学生明白这件事。他要改变整个态度,他的目的不是学习新知识而是真正的创新,做点新结果出来。但是要想做出新结果首先要能发现问题,有一些问题是老师帮助你提的,有一些是你自己发现的,所以我们在带学生的时候要想办法慢慢熏陶学生。有些学生毕业了也到达不到这个境界。但是有些学生,比如我有几个比较好的博士,他的博士论文题目就不是我提的,是在我的大圈里他们自己提出来、想到、做出来的。作为博士生,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对好的博士生说过这样的话:在你答辩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在你做的这个问题上,你应当是全世界知道得最深的人,没有别人能跟你比,你才真是个博士。我想这是比较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我们的一些同龄人是做到了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一位现已退休的副所长,改革开放后才出国拿了个博士,算是范进中举。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等离子体里的涡旋,那时国际会议就曾请他做综述报告。我觉得对于我们的博士生,应当提出这个要求 : 当你做出博士论文的时候,你应当是这个问题上知道得最深的人。这不是每个博士都能做到的。这要求有一点儿高。   我想起李政道先生的一段话,不是原文,而是大意。那是在 1984年到1986年,李先生协助把国内的博士后制度建立起来。建立这一制度的关键在于说服邓小平。所以他好几次见邓小平解释博士后制度,讲什么是大学生,什么是博士,什么是博士后。他这段话的大意是:大学生学完几门功课,做出跟标准答案一致的习题和考卷就很好了;研究生在老师建议的方向和范围里头,独立做出别人,包括老师都不知道的新结果,老师请几个同行教授审阅,大家都找不出问题来,认为结果是对的,有创新内容,他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博士后则要自己找到方向和题目,把新结果做出来,这才能达到真正独立进行研究的地步。这些话当然不是绝对的,但这里三个层次还是分明的。研究生是在一定的方向这个方向也许是老师帮他指明的,在一定的问题上找到新结果,这个新结果是连老师都不知道的。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这个程度。但这个概念、这种想法要让学生知道。   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向研究生学习。实际上很多知识,特别是在新的方向、新的领域,有时候我从学生那里学到的就比学生从我这里学到的多。举例来说,我不是计算机盲,我是很早就开始编程序的人,用过新中国的第一代计算机。我大致到 1990年代初还保持一点优势,我的计算机程序技巧比学生们强,我可以教他们。但是这个时代过去了。现在这帮孩子的计算机比我强多了。这十几年,我从学生那学到不少计算机的新知识。做科学研究不能只用Windows,而要使用Unix/Linux。昨天我还向一位研究生学到一条Unix命令的两三种新用法。我们从学生那里学到很多知识,确实是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关系。在你的一生中间,能够同几个很有才能的年轻人一起工作,我想这是一种幸遇,是一种值得回想的际遇。   我们跟学生在一起、带学生,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老老实实做学问,我把这话放在题目里。作为导师,你自己得干活,你自己得工作,你才能够带学生。这里再举计算机的例子,现在的计算机非常发达,我想即使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人也在用机器。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提防一件事,就是被自己的好学生给骗了。他也不是存心要骗你,他以为这个结果是正确的,由于你自己实践不足,经验不足,查不出这个问题来,你被他骗了。这种事情时有发生,我还不提那些不大老实的学生。现在做试验都是软件在处理。看到曲线里面一个点的位置不大好,就在 Photoshop里把它调一调,他自己一个人做的,你当老师的不知道。所以有的时候得要求学生把原始数据拿给你看,有时还要坐在一起做。我到现在也会常常看学生的程序。我往往是看程序本身文化程度高不高。大家知道程序设计有不同的水平。首先,你的程序必须是正确的,这是最基本的。正确的程序还分不同的文化层次,高手写的程序结构化非常好,有些学生写的程序只能勉强把结果算出来。但是如果你自己没写过,没干过,你就做不了这种检查。      我给大家举一个我经历的、非常小的例子。一个研究生的课题中,有一处应当是平方收敛。我们当时用宽行打印纸把它打出来。现在都不打印了,只在屏幕上看。我请他把数据拿来看一下,他拿来一堆纸,很多,都是卷起来的。大家知道,如果结果收敛的话,你眯着眼看输出的数字,它有一个图案。如果图案是一条直线,那是线性收敛;如果图案弯着,才像平方收敛。我们的方法是平方收敛,他给我图案却是一条直线。我说不对,这个程序一定有错 ; 查了,把错找到了。你老师要有点招数,一定要有经验。这种例子在我的生活中间不少。我们搞水稻基因组的时候,跟我工作的两个年轻人后来都成了复旦大学的博士生,其中一个已经在美国了做博士后,还有一个6月7号走。那个时候他们写程序用的语言比我高明,但是有些算法,例如所谓向前向后算法,你得知道它们的结果在什么条件下应当等同或者互相变换。我们给水稻基因组找基因,同时在两个链上找。但是程序只在一个链上工作,你得判断基因在不在这个链上,如在另外一个链上,你得换办法倒着来算。这个程序只对一个链运行。把程序做完了,调试了,都对了,你还得做一件事,就是把整个DNA倒过来再做一次,结果必须完全相同,否则程序就有问题。在计算机上工作,这种完全一致的程度你得知道,有的时候就是要十位有效值都一样,不一样就有问题。所以这件事跟你的实践经验非常相关,我年轻时做过很多很多这种事。所以现在跟学生一起工作的时候,可以不必由我自己去写每一行程序,但是我必须有办法检验程序的正确性。我们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要两个人独立做同样的事,把结果对起来。最重要的东西要三个人独立做。这个独立要真正的独立。这是可以看得出来的。算法讨论完了,分头去做,每个人写的结构不一样。有时侯后来的学生做的事跟前面有关系,不是用前面的程序,而是自己独立写一遍。有一次一个程序两个人做的结果一样,另一个学生做的结果绝大多数情况同前两人一样,就只一个细节不同。就这样一点差别也不能放过,要去抠。结果发现后一个学生用的基因组版本比较新,人家原作者已经作了修改,有几个字母不一样了,所以得到的结果小有不同。好,大家再用同样的方法对同样的数据试一遍,结果相同才放心前进。所以这类事,得非常小心。      至于学生从那里抄一段文章,事情很难办,但是也得注意。我一再提醒学生,根据美国的版权法,一篇文章里 12个字连着抄别人而不给引文,就存在剽窃嫌疑了。所以有的时候我读学生的英文文章,如果特别顺,超出这个学生的水平了,我就开始质疑,你是从哪抄的这些东西。这还是好学生,他不是存心骗你,有的时候他积攒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他读了再写,就有可能出现这个问题。这里有些矛盾的地方。我给同学们讲《生物信息学引论》大课,讲过四个学期。在我的课程里,有一节课就是讲怎么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我跟学生说,你在学外语的时候不能够创新,一定要保证写出来的字、词、用法、你说的话都是地道的英美人用过的。但你不能整段整段抄人家的,所以你要用本子把人家常用的表达方式记下来,你自己得收集这种东西供自己用。当然你语言学到一定程度,高到一定层次,也可以自己创造,但这是很后来的事。英语我到现在还不敢创造,俄语我可以做一点,说出来的妙语人家不会笑,还会明白。但是绝对不允许你大大方方地抄。这个事情你们也得注意,在读学生论文的时候,你得注意像不像学生自己写的东西。      还有,我讲一下现在有些聪明的年轻人,动手实干和坐那儿空想的反差。一些聪明学生有好多想法,我通常注意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要鼓励他把想法做到底,做出结果来,不是光空想。否则就会像曹操批评的袁绍那样,多谋而寡断,想法很多却下不了决心去做,最后什么也做不出来。这样的学生真有,想法非常之多,初次见面的老师对他的印象非常之好,但是几年过去了,没有一件事做到底。这是现在一部分年轻人的特点,这也是因为现在的社会信息渠道太多,他知道的事太多。所以你得注意盯住他把结果做出来,不要光说不练,一定要看你最后有没有结果。      我还想说一下文章的署名问题。我曾经想写一篇博客,但一直没有动笔,怕写出来打击面太大。博客的题目叫做《研究生导师没有权力在学生的每篇文章上署名》。我自己是坚持这么做的。为了这个博客文章,我还做了点准备,就是将三十年来跟我工作过的研究生在做学生期间发表的没有我名字的文章搜集了一个清单,准备作为附件放在博客后面。清单里面大概有 80多篇文章。我自己的科学文章总数到现在是150篇左右。这件事跟老师的风格和所在学科有一些关系。我一开始就跟学生讲,我如果没有做过实质贡献就不在文章上署名。跟我一块署名的文章,你要吃点亏,因为我署名的文章是要下功夫的,除非反复地抠过、验算过,绝不轻易署名,因此时间会拖得比较久。我的学生没有一个人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把我的名字写上。有人在第一次不知道的时候干过,文章拿来给我看的时候,我马上划掉。所以现在我一开始就讲清楚,你们做出什么结果,跟周围的同学讨论,在我们的周会上讲一讲,大家找不出碴来了,有的我拿来看过找不出碴来了,你就想办法送出去跟审稿人打架去。你要送到外国的好杂志,审稿人的意见通常很厉害。要告诉学生,做基础研究的人,发文章是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你要有发表欲,到时候该发表就得发表。但是不能粗制滥造,拿出来的一定要有点实质内容,要有点新东西。      这里有一条,我们做理论的可能跟做实验的不一样。不用学生做劳动力。做实验的很多学生是劳动力,我不做更多的评论,我文章里的计算是我自己完成的。现在有些程序是学生写的,我们一块做的。程序不是我写的,但是我对这个程序非常熟悉,我手里有这个程序的清单,我前后看过,验算过、检验过。有些事情我还自己写程序独立验算。我在这说一个基本原理,那就是:一个复杂的程序,没有人敢宣布它是完全正确的。这几乎是一个定理,你不能宣布这个程序一定是完全对的。我说的这个程序不是非常简短的,像 Hello, world!那样,一看就看出来。稍微复杂一点的程序里有很多判断和分岔,假定有一千个判断,你就有2的1000次方那么多种走法。你不可能完全验算。所以好的程序员,不轻易宣布自己的程序是完全对的。但是你要用基本的数据去算,有的时候要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检验的数据,必要的时候甚至要手算,要做到一致。   署名还有个顺序问题,我想数理科学跟生命科学有不同的文化。物理界一般不重视署名顺序,通常是按照笔画的多少或者是循环署名。生命科学的情况比较伤脑筋,我不予评论。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做原子核理论很有名的人叫 Weisskopf,他名字的德文原意就是聪明脑袋。他的老师Wigner后来拿过诺贝尔奖。他的第一篇文章在导师指导之下写完了,他写上Wigner and Weisskpof,拿给 Wigner去看。Wigner看完之后把顺序调了过来,说你的姓是Wei,我的姓是Wig,所以按字母顺序你在前我在后。Weisskopf后来在回忆录里说,从此我在几乎所有的文章的署名都在最后。大家知道英文名字中W打头的就不多。这是我们物理学的文化。   关于锻炼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问题,金力同志刚才讲了,我想这是培养学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我们有许多孩子不大会讲话,这可能是电视带来的负面影响,讲出来的都是电视里的通用的东西。所以要锻炼,要让学生有机会在你的组里讲。金力说讲十二分钟,在我们小组里可以长一点,三十分钟四十分钟。要告诉学生,这种机会难得。十几二十个人坐在那听你讲,所以你必须认真准备,想好怎么讲,然后在那里认真地讲。你还要帮助这些学生。前两天我们彩排一个学生的答辩。彩排完了以后,我跟这个学生讲,你说话太过于平淡,没有抑扬顿挫,虽然是准备过的,但是听的人容易疲劳。这种事不是一下就能锻炼出来的,所以你在跟学生一起工作期间要教给他们。这方面我可能对学生有点影响,因为我讲课或者表达可以吸引住大家的注意力,这件事也是锻炼出来的。有人问,你是怎样做到这样讲话的,我说是共产党训练出来的。因为我在学生的时候是学生干部,在北京地安门一带做店员工人的工作、抗美援朝的宣传等等。      我们中国有一些谚语或成语是贬义的,但是可以反其义而用之。毛主席就曾经反用对牛弹琴这条成语,说如果放进对牛的尊敬,就只剩下对弹琴者的讽刺了。我经常把贬义的成语倒过来用,教育学生,也教育自己。你要眼高手低,心里想着大问题,但从手边的小事做起。你要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原来是个贬义的词,但是你在实验室里的时候,忽然校长或者教育部的人来了,在你的实验室只呆三分钟,你得学会在这三分钟告诉他你在做什么、重要性在哪、创新在哪,你得有这个本事。在会上讲 10分钟,跟30分钟就不同,你得根据不同的对象,做到说话就有所触动。文字表达也是一样。有时候我开玩笑,说我这个导师很多时候其实是英文老师,我改学生的英文花费很多时间。      另外,我还想说一件事,它可能是我们政策的局限。我觉得我们要淡化硕士生教育,加强博士生教育。现在上大学的越来越多,大学变成越来越多的通识教育。那么进一步深造,要靠研究生教育。说到硕士阶段,在我们数学和物理,只有那些不怎么样的学生,给他一个硕士学位,结束下来。真正的好学生都要把博士学位做完。我自己非常怕带已经有了硕士学位,三年里要拿博士学位的学生,我最愿意带的是五年连贯的直博学生,我想很多人可能都有这种感觉。      还有,当老师的不能太聪明。中国的老话,毛主席也引过的,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还有不聋不瞎,不为公婆。你太聪明了,徒弟就带出不来了。学生作的一些事你别都盯着。一般情况下,我的研究生谁今天来了,谁今天没来,或者来得早来得晚,我从来不过问。但是我早就反复说过,我们这个行业是算总账的,到了学期末,到了该答辩的时候,你的文章不够,你拿不出来东西,日子就不好过。所以你平常溜达了两天我根本不管,但是你一定要做出事来。我顺便讲一个物理学史上的故事。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叫玻耳兹曼 (L. Boltzmann),他带了一个好徒弟Paul Ehrenfest,是荷兰人。Ehrenfest带了一堆好学生,有好几个拿了诺贝尔奖。其中一个学生叫Fermi,他也带了不少好学生,包括李政道。Ehrenfest有一个学生叫Uhlenbeck。Uhlenbeck是电子自旋这个概念的提出者之一。后来在他年纪很大的时候,美国物理学会给了他一个物理教学奖,因为他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领取这个奖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演讲,题目叫做《我的老师Ehrenfest》。他提到Ehrenfest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有这么多好学生,就是因为我自己不聪明。所以我得提醒一句,即使你很聪明,也要收敛一些,不要把学生的毛病都看在眼里。   最后回到我的题目上。做学问还是得老老实实。有些话现在不大说了。我们这代人是学毛泽东思想、学马列过来的,而且学得很认真,学进了自己的骨血。有两句毛主席的话,我给大家读一下:什么人是老实人,科学家是老实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些吧。 讲完了 , 谢谢大家!   (本文系郝柏林 2009年5月25日在复旦大学中青年导师培训大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节。)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59 次阅读|3 个评论
戏谑:写书的另一妙用
Bobby 2009-10-31 11:53
但凡是做学问的,或多或少会编个著、写本书之类的,写书或者在于总结研究成果,或在于作教科书之用,但写书还有另一妙用, 诸 君可能未察,本人写出来,以博君一笑,切勿过多联想。 研究表明,有动物会在某一地盘上拉屎拉尿,以作为记号,表明本人在此或这是我的领地,其意在警告别的动物这块地盘我已占据,切莫擅入!。 写书亦有此效用, 诸 君以为如何?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5041 次阅读|17 个评论
做人做事做学问【转载】
w6204231 2009-10-23 14:45
自2006年9月开始参加做人做事系列报告至今,随着组里将该活动的一步步深入,逐渐认识到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处事能里,如何才能锻造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是因为其存在而能体现,更为重要在于我们从中学会思考和品味。 做人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上至春秋《左传》记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虽然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精辟的内涵却值得每一个人去深思和考虑。蒙田曾经说过:做人应像蜜蜂一样,尽管群花烂漫,却从不迷失方向。无语无华,生而呢喃。行风烈日,可为谁鸣。多情臻默于水,浊浪沉浮于沙,可斯之期,惟有静心而盼。所有的这些都在从侧面说明做人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去做人。作为一名学生,做人首先应当做到真诚,即将自己最为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老师、同学以及朋友,只有敢于真诚的面对自己,才可能获得别人对自己最大的认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都值得我们去体会和理解。老师最近在实验室里张贴了一篇名为《诚实的拒绝》文章,文中主要讲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挑战,而对于一些挑战应当在权衡分析后勇敢的面对和拼搏,而对于一些挑战应当真实的面对,不应打肿脸充胖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应当以豁然的态度告知对方,这个任务自己无法胜任。其实拒绝也是一种诚实的表现,也是一种人格的成熟,因为只有懂得拒绝才可正确的衡量自己价值。记得在系列做人报告中,曾经就尊重和尊敬展开过讨论,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几多人能大度的身体力行呢。尊重包含着相处过程中的相互理解和体谅、而尊敬则更强调相处过程中的尊重和敬仰。做人如猛虎咀嚼蔷薇一样,冷暖自知。做人要做到,兰死香不改,镜破光永存,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下半年,我的很多同学都将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问题,然而都是一样的同学一样的找工作,结果却落得大相径庭,存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状况。一些同学就会意生一些无端的怨言,自己是如何的优秀,只不过没有遇到好的伯乐而已以及某个人找到好的工作是由于具有相关背景等等。其实所有的这些都来源于个人为人处事的心态和意境。美国大作家梭罗曾言,做人,要像术阳一样在燃烧中温暖八方;做事,则要像月亮一样在沉静中通体透明。在阳光之下,任何人都可表现为自由自在,惬意而快乐;然而每个人的幸福快乐之后都隐藏着每一个心中的暗影。上帝原本就是这么公平,给了你一块蛋糕,必然会拿走一颗糖果。行不去,须知退让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而所有的差异都来源于个人之间做事的程度及心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事过程中我们必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中的所有艰难困苦,在这种前提下,阳光必将会暖融八方,心情也会如皎月般通透而沉静。很多的时候,与其悲伤的痛苦,还不如决绝的抛弃痛苦,从新捡起属于自己的那份勇气去真实的面对不幸。在不幸面前,有人从不因气馁而自暴自弃,而是认真的思考,踏实的工作,将所有的不幸转化为上帝对自己的眷顾,将不幸转化为自己成长的必然过程。诚然,成长是痛苦的,然而在痛苦中坚强的成长何尝不是一种幸福。面对苦难,慷慨的心态就是比你所能付出的给的更多,骄傲的代价就是比你所需要的要的更少。正如智者所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那样,同样的时间和空间搭建起来的心灵空间让我们去思考和体会,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出破蛹成蝶的艰辛,才能感慨站在高出不胜寒的意境。 对于如何做学问时,一般的想法都是好好学习取得好的成绩,多多发一些文章,然而近来听到及看到的一些东西却真实的让自己须好好品评如何去做学问。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这样,一位工程师和一位思想家到埃及旅游,在旅游休息的过程中,工程师出去闲逛正巧碰到一位老婆婆因为小孙子生病而急于出售家传的一只黑猫。这位工程师细心的看到这只极为普通的沉颠颠的黑猫眼睛却装饰着两颗钻石,售价只有3000美元,工程师经过百般讨价还价,从老婆婆手中已2000美元买到了两颗钻石。回去后工程师就开始炫耀自己是如何的幸运。而旁边的思想家一直静静的听他同伴快乐的讲着他的经历。当工程师说完后,思想家问清了老婆的具体地方,默默的出去,以1000美元从老婆婆那里买到了没有钻石研究的黑猫。然而这个时候,工程师以鄙夷的眼神及不懈的口气说着同伴是如何的不济。思想家默默的一声不吭的观察着失去了研究的黑猫,从行李带中拿出了道具缓缓的在黑猫身上刮,工程师的眼睛一直注视着同伴的一举一动,而他的喜悦表情逐渐僵硬进而又转为惊讶。原来所有的惊讶都来自于黑猫,当黑猫去除黑漆后,变成了金亮金亮的,原来黑猫是由黄金所铸。工程师很差异的问同伴,你是如何知道的,思想家的同伴这样说,当我听了你的故事后,我就认为这只你所谓的黑猫肯定大有文章,你想,黑猫的眼睛既然装饰着钻石而通体却是黑色,这是为了掩饰黑猫本身的珍贵,而同时让有识之人来挖掘其潜在的价值。你呢却只观察到了黑猫的本象而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黑猫的价值,因此你和黑猫交而失臂。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聪明人不求立即把事做成,而是像老鹰一样四处打量清楚目标后,然后通过思考运筹自己行动的方案,让成功之树上结出最甜的果实,才能有长空之击,才能俯瞰一切。做学问是一种思考,思考如何去学,如何去发散这种学的精神,思考如何去问,让问的悬念始终在思想中涤荡而澄清。老师常给我说,在学习中你们可以将你们的面临的任何拿出来问题讨论,思考,常教导我终日所学,不如须日所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养成好的习惯,因为好的习惯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财富。 做人是一种修养,做事是一种心态,做学问是一种习惯。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幸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有幸能得到老师、同学及朋友的教诲。我虽然不是很聪明,但上天赋予了我憨厚的性格,赐予了我难得的机缘,我相信天道酬勤的辩证回报,即天是生生不息的自然,天是科学严谨的规律;道是变法自然的法则,道是科学圣殿的主题.
个人分类: 科研|4820 次阅读|2 个评论
甲子抒怀
wangj0318 2009-10-6 17:36
祖国60年大庆,盛大阅兵典礼激动人心。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为祖国母亲的繁荣昌盛欢欣鼓舞,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衷心祈望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过上幸福、和谐的好日子。 国家60岁,还是年富力强之时,而每一个人到60岁,就要退休了。在高校,不同的人退休年龄不同。国家劳动人事部门规定高校这样事业单位,干部退休年龄是男60女55,我们学校的做法是到你退休年龄生日那一天,就从计算机上自动除名了。女教授可以和男教授一样,延到60岁退,但每年要填写延聘报告,一级一级签字批准。如果是博士导师,则可延聘到65岁;如果是院士,那就是终生教授了。教授们退休后去向如何呢?普通教授当然就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了,也有身体好,能力强的谋求当个顾问、到民办学校代课发挥余热兼挣些外快。而各级领导,诸如校级领导此时可能会寻求连任,或到一些他们在职时建立的人脉关系单位谋一差事。我认识的一位校妇女干部就是在55岁退休后,又应聘寻到一份工作。 但退休对一名教授却不是你真的能退休了。尽管你不再上课了,尽管不再带博士生研究生了,但几十年的积累却沉淀在脑中,想忘掉都难。原来呕心沥血为研究生指导我今年已经64岁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最想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 次阅读|0 个评论
领异标新二月花
zdwang 2009-2-12 08:17
领异标新二月花
—与研究生漫谈做学问写文章 王 振 东 多年来在给研究生讲课,指导研究生做课题研究、撰写科技文章时,经常被问到有关科技文章写作方面的问题。在自己写文章和参与编辑学术杂志,处理稿件的过程中,也常在思考:有没有好科技文章的标准?做学问、写文章应追求怎样的境界?本文试图将在与研究生交流、和主编杂志的过程中,关于以上问题思考的点滴体会写出来,以文会友,供与青年学子切磋、参考。 关于好科技文章的标准 豁达睿智的清代诗画家、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1693―1765)在与友人论文时,题写有一对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成都巴蜀书社所出版郑板桥文集的插页 “删繁就简三秋树”的意思是:要像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深秋(三秋)的树那样,虽然树叶都己经脱落、掉光,但枝干却反而更加清晰可见。一篇好文章应该删繁就简,没有闲话,不绕弯子,直奔主题和问题的关键所在。思路要清晰,文笔要通顺,语言的表达需要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就像看掉光树叶的枝干那样,清清楚楚,很容易看明白文章的思路。 “领异标新二月花”是说,文章要像长江以北地区初春(农历二月)的花那样,当别的花都还未到花期、尚不能开放时,你的“花”己领异标新、率先绽放了。文章的创新点,要像率先绽放的“二月花”,在文中必须要显得非常突出、明确、耀眼。 笔者认为郑板桥与友人论文所题写的这副对联,可以作为一篇好科技文章的参考标准。 关于做学问应追求的境界 写好文章只是做学问中的一件事情,而做学问是要讲究境界的,只有做学问有一个高的境界,体现学问内容之一的文章才能写得好。 1985年8月,笔者当时在河北大学工作,曾在河北大学1985级研究生开学暨198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会上,聆听到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二届会长、河北大学的漆侠教授(1923—2001,1951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学部研究生毕业,师从未名四老之一的邓广铭先生),讲到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 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漆先生希望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和毕业后做学问时,要以这样的境界来要求自己。 王国维这三段话均出自于漆侠教授熟悉的宋词,其出处如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北宋·晏殊(991―1055)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北宋·柳永(?―约1053)的【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过,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自南宋·辛弃疾(1140―1207)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对王国维引用的这三段词句,所指出的三种境界可理解为: ( 1) “昨夜西风凋碧树”是写周围景物的萧条、冷瑟、愁苦;“独上高楼”颇有不愿与众同流的坚持和孤独;“望尽天涯路”表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期待和追寻。王国维以这三句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境界,意谓刚开始做学问时,那种对知识的惆怅迷惘的心情,在追求起步的过程中,先要认清前人走过的路,向往着未来更高、更远的天涯路。 (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意为,思念意中人,苦恋意中人,为了意中人自己都消瘦、憔悴了,原本合身的衣带也日渐变宽了;但此心却仍恋恋执著,毫不后悔,仍盼望着意中人的到来。王国维以此二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第二境界,取意于为理想而追求的执著坚定,虽历经挫折、煎熬,尝遍风雪艰辛,仍不放弃他对理想的向往钟情。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要有认定了目标,就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人消瘦了,也决不后悔。 ( 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指在人群之中寻找意中人,千百次东寻西觅,总不见此人在何处;百般焦急中忽然回头一看,原来那人正在灯火昏暗的地方。王国维以这三句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三境界 ,意指人在追寻努力的过程中,饱经风霜,千辛万苦追寻的理想终于在眼前实现的喜悦心情。 只有在刻苦钻研,千百度的上下求索的基础上,才能够功到自然成,出现瞬间的顿悟和发现。 王国维借助宋人的绝妙好词,巧妙而形象地勾画出了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为实现崇高理想和伟大抱负而痴心不改、艰苦奋斗、努力进取的雄心壮志。《人间词话》作于清末,曾激励过无数学子。笔者以为, 科研需要长期的积累,要耐得住寂寞,慎戒急功近利。王国维所指出 这样的境界,应值得我们在做学问时去努力追求。
个人分类: 教育思议|8201 次阅读|3 个评论
学问
pony911 2009-1-5 13:59
做学问中学做人 做人中学做学问 做学问做大学问 做人做真正的人 北京理工大学 周立伟
个人分类: 公告|2444 次阅读|1 个评论
做人、做事、做学问
newniu 2008-10-30 15:50
做人、做事、做学问是一句常见的话, 关于这句话有很多的理解,何祚庥院士提出立德就是讲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与《左传》的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联系起来。他由于经历过抗战、内战,所以把做人放在了人生选择上面。而我们处于新社会之中,做人更多是考虑老子中所提到的人。 老子在《道德经》上篇中的第二十五章中有一句话: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用简单话说即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老子把人称为四大之一,只要看看其它三个,我们知道人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其它三个都与我们无关,唯一与我们相关的是人。所以古代圣人提出做人、做事、做学问来。在他们看来做人是第一位的,是基础,人做好了才能做事成功,做学问成功。那么人怎么理解才好?从老子的一贯作风来看,人即是社会中角色,人的自然本性。他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明确地指导意见。没有细节,我们就可以发挥想象,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与现实联系起来。 从科研角度来看,做人即是遵守科研规律,寻求科研方法,从多方面了解科研是什么。在许多人看来科研就是科研,好象也没有什么,一个人强是因为天才,一个人弱是因为庸才。这种看法实际上有些过了。任何一个方向,都有独到的技巧和方法。国外有很多教授讲如何做科研,如何帮助别人,如何向别人请求帮助,如何写文章让别人了解,这些都是如何做科研的内容。只有了解到这些,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即把科研做好。 做人、做事、做学问表面上是三个方面,实际是讲一个问题做学问。做学问的前提是什么?把事做好。把事做好的前提是什么?把人做好。因此说,做人、做事、做学问是一种抽像方法,给我们了一些思想上的提示。
个人分类: 一日三省|7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