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工鱼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海洋强国,生态先行----蓝色渔场的守护神:人工鱼礁和海底森林
热度 2 JKelp 2015-1-9 08:45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 姜进举 自古以来,人类就从海洋里获取鱼虾贝类作为食物,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更是“靠海吃海”,大海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海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们使用各种手段来提高海产品的生产量,例如使用各种捕鱼技术进行近海及远洋捕捞,进行大规模的海产品人工养殖等等。 可是问题并未解决,反而越发严重。 为了捕到更多的鱼,有一些渔民非法使用高压电、炸药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捕鱼,“宁可枉杀千鱼,不可使一鱼漏网”;还有一些渔民使用底拖网具及网眼很小的渔网来捕鱼,连鱼苗大小的幼鱼都统统一网打尽,“天罗地网,竭海而渔”。这些掠夺式的捕鱼方式,已经使近海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而急剧衰退,岌岌可危。 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汇入大海的河流水质下降等原因,近海海水的水质严重下降,这不但对大海中自然生长的渔业资源有不利影响,而且也严重影响到近海的海水养殖。同时,由于养殖种类或类群单一、增养殖技术落后、过度密集导致病害肆虐、养殖区水质恶化等原因,一些海水养殖区已经成为新的污染源,严重影响了周围海区的水质和生态健康。 掠夺式的捕鱼方式造成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水水质恶化造成近海渔业生产力下降,这两者无异于釜底抽薪,使近海的渔业前景一片阴霾。 “拿什么来重建一片充满希望的蓝色渔场呢?” “人工鱼礁和海底森林!” “它们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美丽富饶的蓝色渔场吗?” “蔚蓝的大海上,传来渔民的欢唱……” 人工鱼礁 什么是人工鱼礁呢?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能够为鱼虾等海洋生物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通俗点说,人工鱼礁就是人类给鱼虾等海洋生物建造的“房子”,吸引它们结束浪迹天涯的漂泊生活,聚集此处“安居乐业”,大量地产卵孵育,传宗接代。 人工鱼礁都有哪些神奇的功能呢? 从生态角度而言,人工鱼礁能够净化海水水质,在渔场建起复杂稳定的生态网络。人工鱼礁增加了藻、贝类附着面积和栖息环境,使它们大量附着在礁体上生长,消耗海域中的富营养化物质,在一定区域内逐步形成良性生物链并达到生态平衡,从而达到积聚鱼群和让渔业资源增殖的目的。形象点说,人工鱼礁堪称山寨版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它为海洋绘制了丰富多样的生物图景。 从鱼类取食的难易程度而言,人工鱼礁能够改变海水流向,从而形成垂直流,进而带动海底营养盐向表层移动,有利于鱼类摄食、滞留和聚集,乃“天府之国”也。 从安全保护的角度来说,人工鱼礁无异于人类给鱼群建设的防御工事,不但能给鱼虾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藏身之地,还能有效地阻止渔民违规的底拖网作业,这对于遏制“竭海而渔”的掠夺式捕鱼方式有极大的作用。 从促进旅游业发展角度而言,建造人工鱼礁可以形成近海钓业渔场,有利于发展休闲渔业,给滨海旅游锦上添花,并可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总之,人工鱼礁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东西,它让过度开发的海域得以休养生息,衰减的渔业资源得到恢复,休闲渔业形成规模,促使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既然如此人工鱼礁有如此神奇的功能,那怎样建造人工鱼礁呢? 首先要选材料。用于建设人工鱼礁的材料应该是环境友好的,不造成海水污染。目前用于建设人工鱼礁的材料种类繁多,比如石头、混凝土构件、轮胎、废旧汽车、报废轮船等。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使用什么材质的材料、将其制作成什么形状才更惹鱼喜爱。相信不远的将来,鱼儿们一定会生活得更舒适更快活更健康。 其次要选地点。不是任何一片海域都适合做海洋牧场,它涉及到包括水深、海流、底质、海洋水文、海洋化学、海洋生物资源等一系列指标。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探索认为人工鱼礁建在如下区域会产生更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这些区域包括渔业经济品种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所在水域、水域荒漠化相对严重的渔业水域和渔民转产转业重点地区。形象点讲,选择投礁地点就像点穴,点对了则事半功倍、效果显著,点错了则事倍功半甚至白忙活一场。所以,为了百发百中,需要全面深入地研究相关海域的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料,还有海洋生物资源及其生活规律等。 全世界都有哪些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人工鱼礁呢? 在国际上,日本是人工鱼礁的倡导国家,其鱼礁建设早已被列为国策,每年都为建设人工鱼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人工鱼礁几乎遍布日本列岛沿海;海洋生态环境一度遭受严重破坏的濑户内海,在有计划进行人工鱼礁投放和海洋环境治理以后,已变为名符其实的“海洋牧场”。 美国也是世界上人工鱼礁建设较先进的国家之一,是把人工鱼礁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的第二个国家;美国的人工鱼礁起源于商业渔业,并逐步发展为游钓渔业服务,每年的游钓人数高达 1 亿多人,效益相当显著。 我国沿海的人工鱼 礁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试验。经 过曲折的发展过程,目前,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香港、台湾等沿海省区,都已经启动人工鱼礁的规划和建设。以山东省为例,青岛市重点布局建设(即墨)大 管岛、(即墨)马儿岛、(黄岛)斋堂岛、(黄岛)大公岛、(黄岛)灵山岛、(黄岛)竹岔岛、(黄岛)石岭子礁等 12 处人工鱼礁区和崂山湾海洋牧场区,计划到 2015 年,建成 5 个人工鱼礁区,到 2020 年,建成全部 12 个人工鱼礁区和一处海洋牧场,力争区域内渔业资源增 20 倍; 烟台市自 2005 年启动以建设人工鱼礁、构建海洋牧场为重点内容的渔业资源修复行动 , 目前已经建成人工鱼礁 80 多 处 ;根据 2013 年统计数据,威海市在双岛湾、阴山湾、俚岛湾等海域开展了 15 处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项目建设,建设总面积 749.0 公顷,投礁总计 67.1 万空方 。可以预见,未来人工鱼礁建设将在中国沿海蓬勃发展,壮大起来。 说完了人工鱼礁,再来介绍一下它的黄金搭档“海底森林”吧。 海底森林 什么是海底森林? 本文所说的海底森林是对海洋中天然藻场和人工藻场的形象称呼。因为藻场中生长着茂盛的大型藻类,如同陆地上长满了高大树木的森林一样,故形象贴切地称之为海底森林。 海洋中的天然藻场通常是指水深大约在 20 米以内、海草或海藻群落生长茂盛的场所,有些透明度大的海区藻场甚至可达潮下线以下 30 米深,如美 洲太平洋沿岸的巨藻场。天然藻场中分布着各种不同的物种,就如陆地上的杂木林或有某些优势树种的森林一样。藻场中的海藻大部分是褐藻,包括巨藻、昆布、海带、裙带菜、马尾藻、鼠尾藻等,也有红藻(珊瑚藻、紫菜、石花菜、蜈蚣藻等)和绿藻(石莼、浒苔、礁膜等)。各种鱼虾贝类以及海参、鲍鱼、海胆等海洋动物都喜欢栖息其中,物种多样、生机勃勃,是天然的生态渔场。 人工藻场是指以人为方式在浅海或内湾适宜区域,依据各种不同的海洋底质,投放各种适宜海藻附着的基质藻礁,并以人工方式采集海藻孢子令其附着于基质上,萌发形成种苗,或人为移栽野生海藻种苗,促使各种大型海藻大量繁殖生长而形成的茂密海藻群落,是人造的海底森林。换句话说,建设人工藻场就是在海底“植树造林”,提高近海的“绿化率”。需要说明的是,人工鱼礁和人造藻场并不是孤立的,某些材质的人工鱼礁可以作为海藻的着生基质,用于构建海底森林,建设人工鱼礁为海底造林“耕好了地”。 海底森林能发挥什么作用? 海底森林是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渔场的守护者,它为维持相关海域的生机勃勃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海藻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能吸收氮、磷等营养盐成分,可降低海区富营养化水平,防止赤潮发生,这对于提高海产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二、海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固定鱼虾等海洋动物排放的二氧化碳 , 并提供给它们足够的氧气;三、藻场能抵御风浪减缓水流 , 海藻还可作为一些附着性生物的着生基质,这给不同生物提供了个性化的生活空间,利于形成和维持藻场的生物多样性;四、藻场给鱼、虾、贝类提供了舒适的生息、产卵及孵化场所,利于形成渔场;五、藻体的碎屑可作为鱼虾贝类的饵料,提高了藻场内的渔业生产力。 所以,根据大型海藻的生理生态习性,在近海及富营养化养殖海区投放藻礁,建设“人工藻场”,不仅可减轻海区富营养化,为鱼虾等海洋经济动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 增加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可达到改善与稳定局部生态环境、修复渔业资源、提高水域利用率的目的。这对于人类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蓝色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保障作用。 建设海底森林,守护万里海疆 沿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人类活动集约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近海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渔业资源衰退等问题日益突出,亟需解决。鉴于此,很多沿海省区已经开始行动,建设“海底森林”就是其中的一项有力措施。 以山东为例。 2005 年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渔业资源修复动计划,其中“利用人工藻场修复近海生态环境技术”项目被列为重点和关键技术研究,海带、裙带菜、石花菜、马尾藻、石莼、鼠尾藻和鹿角菜等被列为建设海底森林的重点候选藻种。烟台的长岛一直在雄心勃勃地实施“海下大造林工程”,目标一百万亩,他们在各岛屿潮间带和潮下带的近海海域,通过海底投石和沉船,改造海底底质,并人工栽培海带、裙带菜等大型藻类, 截至 2009 年底已营造 “ 海底森林” 40 余 万亩。 我国海岸线漫长,大陆海岸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长达 1.8 万多公里。只要沿海各省区大力建设海底森林,就一定会守护好祖国的万里海疆,不但拥有蓝色渔场,更会给整个沿海地区带来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最终贡献于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蓝色渔场的守护神 人工鱼礁和海底森林是人类修复和守护近海生态及渔场资源的两大法宝。让我们大力建设人工鱼礁和海底森林吧!双管齐下,给沿海区域的生态和渔业设置双重保险!呵护蓝色海洋,发展蓝色经济,让生活更美好! 谨以此文,献给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新区,愿人与大海相和谐,生态与经济齐进步,引领蓝色跨越,建设海洋强国!
2428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的研究】浙江嵊泗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生态容纳量变动的研究
ljgan 2011-12-26 15:44
摘 要 人工鱼礁是放置于海底以影响海洋生物资源的物理、生物或社会经济过程的人工设施。科学评价人工鱼礁对渔业资源生态容纳量的改善程度对揭示鱼礁的生态功能和指导鱼礁后续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人工鱼礁区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可分为 3 种类型(即 I 型、Ⅱ型和Ⅲ 型),其中Ⅱ型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身体不接触鱼礁,但在鱼礁周围游泳和在海底栖息。该种生物学资料可通过拖网调查取样获得。根据 2004 年 10 月至 2007 年 9 月浙江嵊泗人工鱼礁海域渔业资源拖网调查数据,建立了用以模拟礁区渔业资密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 logistic 模型,并据此求解了鱼礁海域资源数量容纳量模型。通过遗传算法求得了 logistic 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 II 型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 原有生态容纳量约为 6.00 ~ 8.03 ind·(km·kw) -1 , 鱼礁投放所产生的新生态容纳量约为 4.40 ~ 5.89 ind·(km·kw) -1 ,容纳量随季节变化而呈周期性波动。 ABSTRACT An artificial reef is one or more objects of natural or human origin deployed purposefully on the seafloor to influence physical, biological, or socioeconomic processes related to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which is applied to improving marine entironment and protecting fishery resources. Large numbers of artificial reef projects have been developing in China from the beginning of 21 st century, so as to restore marine habitat. It is realistically very important to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artificial reefs that the fishery resources enhancement impact of the artificial reef can be scientifically and roundly evaluated. There are 3 species of fish and macroinvertebrate(i.e. Type I, Ⅱ and III ) in artificial reef area.Type Ⅱ inhabitats surrounding and doesnot contact artificial reef, whose biological data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trawl. Based on the investigated data of fishery resources in artificial reef area of Shengsi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density of fishery resource is analyzed, and the variational tendency of the density of fishery resource is simulated by using improved Logistic’s model.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caculated via Genetic Algorithm metho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original ecology carrying capacity approximately is 6.00~8.03 ind·(km·kw) –1 , and the enlarged carrying capacity is approximately 4.4~5.89 ind·(km·kw) -1 on type Ⅱ fish and macro-invertebrate in artificial reef area. The carrying capacity has periodically fluctuated along with the seasonal variation. Therefor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fishery resource has been elevated because of the deploy of the artificial reefs. 发表于《渔业科学进展》2011年05期
3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研究】东海区资源保护型人工鱼礁经济效果评价
ljgan 2011-12-26 15:40
摘要:人工鱼礁是放置于海底以影响海洋生物资源的物理、生物或社会经济过程的人工设施,具有修复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功能。21世纪以来我国东海区开展了较大规模人工鱼礁建设,用以改善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局面。科学地评价人工鱼礁建设的经济效果,对指导今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东海区建设规模超过5×104空m3、建成时间大于2年、礁体结构为具有代表性的钢筋混凝土和旧船改造、并且有跟踪调查记录的4个有代表性的资源保护型人工鱼礁项目的调查资料,选取净现值(NPV)、动态投资回收期(DPP)、内部收益率(IRR)和益本比(BCR)等作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法建立了相应的模糊隶属函数,运用熵权法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了经济效果评价值。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调研结果吻合,评价方法可以作为东海区相近海况的同类型鱼礁经济效果评价的参考依据。 Abstract : An artificial reef is one or more objects of natural or human origin deployed purposefully on the seafloor to influence physical, biological, or socioeconomic processes related to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which is applied to improving marine entironment and protecting fishery resources. Large numbers of artificial reef projects have been developing in the East China Sea from the beginning of 21 st century, so as to restore and enhance fishery resources. It is realistically very important to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artificial reefs that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artificial reef can be scientifically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socioeconomic investigative data of 4 artificial reef projects in the East China Sea which had been deployed purposefully for fishery resources conservation. whose condition are as follows: (1)the dimensions are over 5 × 10 4 Void m 3 ; (2)finishing time is over 2 years; (3)the type of the materials are ferroconcrete and discarded boat; and (4)which have followed investigated data . Refered to other projects, based on the attributes of artificial reefs, four dynamic evaluated indexes are selected, namely, Net Present Value (abbr. NPV), Dynamic Payback Period(abbr. DPP), Inner Rate of Return (abbr. IRR) and Benefit-Cost Ratio(abbr. BCR).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s of the evaluated indexes on the artificial reef are evaluated. The weight of the evaluated indexes is evaluated by using entropy method in succession. Finally synthetical evaluation values of economic impact on the artificial reef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alculated outcome of the evaluated methods is good in agreement with the fact of socioeconomic investigative of these artificial reefs,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economic impact evaluation of the similar kind of the artificial reef. 发表于《资源科学》2009年第12期
2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