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群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研究,宜“单打独斗”
热度 42 qsqhopeiggcas 2013-3-30 10:47
前天下午,和某院士讨论完一个学术问题后,该院士说“小秦啊,你的学科组固定人员就你一人,下面只有几个博士后和博士生撑着,你得招兵买马,组织个团队攻关啊!”我说“谢谢您老的关心,但我对团队是这样看的 …… 。”我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把我的说法写出来,听听别人的看法吧。 对重大技术(如火箭、卫星等)研发而言,因涉及到的环节多,或许需要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去做。 而对科学研究而言,依靠群体的力量突破科学难题,往往不是啥【灵丹妙药】,理由是: 1 、群体成员在一起合作时间长了,科学思维可能被同化,创新思维的火花不再闪现。毕竟重大科学难题的解决不是靠“人海战术”、“人多力量大”实现的。更多的是靠科学家在长期的科研积累和思考后,用“灵光闪现”、“突发奇想”的思维解决的。 2 、纵观科学发展史的重大科学发现,如牛顿三定律和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建立,都是科学家怀着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在长时期“单打独斗”后,“灵光闪现”而“一通百通”的结果。用夸张一点的语言说,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特立独行的科学家,凭着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玩”出来的。 元芳,您同意上述说法吗?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7805 次阅读|95 个评论
与健康者为伍,可以促使人长寿
热度 25 何裕民 2012-12-29 09:29
最近,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从研究对象多如牛毛的生活习惯中总结出一些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并发表新著《长寿工程》。该书列出了“长寿关键要素排行榜”。其中,第一位的是人际关系,第二位的是性格特征,第三位的是职业生涯,第四位的是生活细节,第五位的是“戒除不良习惯”,第六位的是“与健康者为伍”。这些都有振聋发聩之功,因为不是老生常谈,而且,都很有意义。当然他们是心理学家,比较偏重于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与健康者为伍”更是令我有话要说。 弗里德曼等的研究表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与谁在一起也关系到是否能长寿。他们并表示,群体特征决定个人生活类型,朋友的生活习惯会直接影响你的生活习惯。要想健康,就应该经常和生活方式健康的人交往。 笔者在这里要做一个充分的补充,尤其是结合肿瘤患者的康复进行一些说明。笔者早就注意到:肿瘤患者出院后和谁在一起,和哪些人长期交往,往往决定着他能否顺利康复。在源生门诊部里,从2006年开始起就有4个患者自发组成了一个小团队,这个小团队开始是三个男的一个女的,三个男的都是晚期肺癌患者,女的则是卵巢癌转移到肠的,病情都很重。他们经济条件不错。然后,因为常常看病在一起,年龄也相仿,所以无意间组成了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非正规团体”。开始,他们经常结伴近效旅游旅游;然后,各种活动也积极参加,经常打打电话交流交流,活动活动,常常约在一起自娱自乐。不久,这些患者一个个都走出了癌症阴影,他们的队伍也越来越大。现在,这支队伍已经庞大到20多个人,非常有趣的现象发生了——凡是进入这个团队的,原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逐渐地变得阳光了;有些非常晚期的病人,比如说囊腺癌全肺转移的,晚期肺癌骨转移的,进去后,居然一个个都神奇般的很好地长期活着。到现在为止,他们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自娱自乐享受着生活,享受着康复。我想这就是相互之间给予的“正能量”。而这个“正能量”,最初就是由四个发起者通过相互凝聚在一起后开始产生的。 我要讲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案例:2005年我接手了一个姓黄的上海肝癌患者,他的亲戚原来是在我这看过病。他来的时候愁眉苦脸的,然后,经过我们的调整,康复得不错。他住过多次医院,结识了七、八个同病相怜的同室肝癌患者。他先后介绍了其中三位患者,其中有两位是兄弟俩,先后来我处接受了治疗。然后,他们之间也一直有来往,那三位都是远在外地,远至于在新疆。关系密切到每天都有电话联系,他甚至远赴新疆参加他们的婚礼和各种活动。因为黄姓病人经过在我这的长期调整以后,心情非常开朗,康复得很好。另外三位患者尽管都有过复发,也都坎坎坷坷,不算很顺,但也都走到了今天。一晃,这几位患者也都已经康复七年多了。 他也经常同我谈起另外四位患者,因为他们曾经很熟。另外几位中有一位是很单纯的、原发性的小病灶肝癌,当时自鸣得意,但是在五年前就走了。还有一位是官员,自认为经济条件不错,尽管跟他们偶有联系,但很少同他们往来……。而这其他四位都因各种原因撒手人间,最长的不超过四年。而黄氏等四位尽管家境都很一般,但是相互密切联系。当然,核心是这位黄姓病人,他们现在都康复不错。 讲到这,我们还观察到更多现象:很多肿瘤患者回到家后,把自己锁起来,谁也不交往。尽管家庭照顾是呵护倍至,但是这种患者也大都早早就走了。 还有些患者之间尽管经常也有联系,但是一联系就是诉苦,就是谈不好的消息,谈自己身上的这个不适,那个不好……;或者说说哪个朋友又走了……!这些患者大多也很难度过难关。因此,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表明:与健康者为伍,是渴求长寿,希望从凶险中走出来,加速康复的非常重要的技巧或原则。 当然,这个健康有两个含义:第一、首先是核心人员要心态健康,有积极的人生观,有奋发向上,从困难中一步步走出来的信心,从心理上能给同伴们输送“正能量”。其次,是他要康复得比别人更好,这两者缺一 不可。还有,这个团队要有适当规模,十余人最好,太小可能被意外事件冲击,太大无法积极相互影响! 因此,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或者是至理名言,建议大家学会多和健康者为伍,把自己的健康能力提高,接受正能量的同时,也向社会,向团队里的其他同伴输送正能量,以使更多的人受益。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762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自发进化》节选(10)
罗非 2012-12-27 12:06
从细胞的微观世界到心智的宏观世界 在生命来到这颗恒星上的最初 38 亿年当中,整个生物圈充斥着数量巨大的居民,它们都是单细胞有机个体,如细菌、酵母、水藻、以及原生动物像熟悉的阿米巴、草履虫。大约 7 亿年前,单个细胞开始组合成多细胞群体。一个细胞社团中所能担负得起的集体觉察力 (collective awareness) 要远远大于单个细胞。由于觉察是一个有机体得以生存的一个首要因素,因此这种社团体验增加了其公民们维持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最初的那批细胞社团,正如最早出现的人类社团一样,是由猎人 - 采集者组成的家族,其中每个成员都为支持生存提供同样的服务。然而,当细胞社团或人类社团的人口密度达到相当大的数量时,所有个体都做同样的工作就变得既没效率也没效果。进化最终导致了功能的专门化。比如,在人类社团中,某些成员集中狩猎,其他人则负责家务、还有一些人则负责养育孩子。在细胞社团中,专门化意味着某些细胞开始分化成消化细胞,另一些细胞分化成心脏细胞,还有一些分化成肌肉细胞,等等。 人类和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对皮肤以外的环境都没有直接的知觉。比如,肝脏的细胞知道肝脏内部发生了什么,但并不直接知道世界上究竟在发生些什么。因此,脑和神经系统必须诠释环境刺激,并发送信号给其他细胞,后者进而整合与调节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维生功能,以支持在所知觉的环境当中的生存。 多细胞社团运作的成功性让进化中的脑得以把数量巨大的细胞用于分类、记忆和整合复杂的知觉。随着进化水平的提高,脑的细胞群体获得了强大的能力,可以记住数以百万计的经验过的知觉,并将它们整合到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当中。从这个数据库中生成的复杂行为程序赋予有机体 意识 (consciousness) 这种独特的特性。我们使用“意识”这个术语时,采用的是其最基本的内涵,用来表示“觉醒并且觉察的状态 (the state of being awake and aware) ”。 很多科学家宁愿把意识考虑做某种东西,一个有机体要么拥有它,要么就没有。然而有关进化的研究提示,意识的机制是随着时间进化的。其结果是,意识的特征很可能 也 表达为某种渐进性的觉察,从原生有机体的微弱意识,直到人类和其他高等脊椎动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特征—— 自我意识 (self-consciousness) 。我们所说的自我意识不是那种“我希望我的头发看起来很棒 ” ,而是某种品质,让我们即参与在生活当中,同时也是生活的观察者。 自我意识的表达与进化当中大脑的一个小小的改变有特殊的联系,也就是大脑中称作 前额叶 的部分。前额叶就是那个使人们能意识到他们的个人身份并体验思考这种品质的神经学平台。猴子和其他不表达自我意识的动物会看着一面镜子,然后总是把其中的影像知觉为另外一个生物的形象。反之,在神经学上更为高等的黑猩猩们在看着镜子时,能认出其中的影像是他们自己的反射。 大脑的意识和前额叶皮层的自我意识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传统意识只能让有机体得以评估眼前直接关联的环境情况并对其作出反应。与此相反,自我意识则让个体把他或她的行动本身的后果考虑在内,不只是眼前当下的后果,同时也包括未来的后果。 自我意识让我们不仅是对刺激的反应者,同时也是其共同创造者;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一个 自我 引入决策过程。传统意识让有机体成为生活舞台上各种动态变化的参与者,而自我意识这种品质则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不仅做演员,也是观众之一,甚至还是导演。自我意识提供了反省 (self-reflection) 的选项,也提供了回顾和修改表演全程的能力。 尽管自我意识对我们自己的身份如此重要,但它其实只是我们称为 心智 (mind) 的这种东西当中的一小部分。就在自我意识心智忙于自我反省的时候,另一部分心智正在监控着整个世界,控制着我们从呼吸到开车等等的一切——进来,从幕后走到前台中央来吧, 下意识心智 (subconscious mind) ! 在传统说法中,大脑与自动的刺激 - 反应行为相关联的机制被称为下意识心智,也叫 无意识心智 (unconscious mind) ,因为这种功能既不需要有意识地观察,也不需要注意。下意识心智功能在前额叶皮层出现之前很久就进化出来了。相应地,不能表达出自我意识的有机体也完全有能力操纵身体,应对动态环境的各种挑战。用一种与低等有机体相似的方式,人类也能使用自动驾驶功能巡航,其自调节系统可以自行操作,而不需要自我意识心智的建议或者输入。 下意识心智是一种惊人地强大的信息处理器,它能永久性地记录所有的知觉经历,只要一按按钮就能回放出来。有趣的是,有时候只有当 别人 按了我们的按钮时,我们才会觉察到自己下意识心智的这些按钮式程序的存在。 其实,这关于按钮的整个图示已经过于迟钝和线性化,不足以描述下意识心智那可怕的数据处理能力。据估计,用于下意识心智的那部分大得不相称的脑组织每秒钟能处理超过 4 千万次神经冲动并对此作出反应。作为鲜明对比,用于自我意识心智的那部分纤小的前额叶皮层每秒钟只能处理大约 40 次神经冲动。这就意味着作为讯息处理器来说,下意识心智比自我意识心智要强大一百万倍。 比起它魔术般的计算能力而言,下意识心智仅有一点点创造性方面的才能,差不多相当于早熟的五岁儿童的水平。自我意识心智能表现出自由意志,而下意识心智主要表达的是预先录制好的刺激 - 反应习惯。一旦我们学会了某种行为模式——比如走路、穿衣、或者开车——我们就把这些程序转移给下意识心智,这就是说,我们可以完成这些复杂功能而不需要加以注意。 下意识心智可以同时运行所有的内部系统,还能兼顾嚼口香糖,但那块小得多的负责自我意识的前额叶皮层只能同时在很少几件任务之间玩弄帽子戏法。虽然自我意识心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受到物理的局限,但经过训练之后它却很擅长执行单个任务。它是负责集中与专注的器官。 人们曾经认为,某些身体的所谓非自主功能,比如对心率、血压和体温的控制,是不在自我意识的控制之下的;然而,现在我们知道,拥有更高心智进化水平的人,比如瑜伽士和其他高阶冥想者,其实能够控制这些非自主功能。 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心智的下意识和自我意识成分以某种神奇的二人组方式工作。下意识心智控制负责控制所有那些自我意识心智未给予关注的行为。事实证明,这几乎就包括了当下所发生的一切!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自我意识心智是如此地被各种关于过去、未来或某些想象中的问题的思想所占据,以至于我们把所有日复一日、每时每刻的任务都交给了下意识处理。认知神经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说,自我意识心智对我们的认知活动只有 5% 左右的贡献。这就意味着我们 95% 的决策、行动、情感和行为,都源于下意识心智那种未经观察的处理过程。 到底是谁在驱动我们的因果? 如果你曾经说过你对某件事三心两意,你说对了。有那个想法的这颗心是你的自我意识心智,也就是那个小小的 40 比特处理器,亦即你的认知思维、个人身份和自由意志的坐席所在。它就是你心智当中宣告需求、愿望和意图的那个部分,因而也就是让上帝发笑的那个部分。这里的笑点是,就是这部分心智在勾画我们认识当中的自己,但它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所能控制的东西甚至还不到百分之五。 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悲剧的事实,也就是我们当中那些尝试过正性思维但却得到了负性结果的人所意识到的:我们的人生并不受我们意识中的愿望或意图所控制。如果你不信的话,只需要做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在 95% 的时间当中,都是我们的下意识在主持演出。所以,我们的命运其实是在预先录制好的程序或者说习惯的控制之下,后者则源自于本能和我们在人生经历中获得的知觉。 下意识心智当中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程序是最先录制的那些。从怀孕到六岁之前这段时间是特别重要的成型期,决定我们人生的基本程序都是在这段时间内通过观察和倾听我们最早的老师——我们的父母、兄弟和所在的社区——得到的。不幸的是,正如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们敏锐地觉察到的那样,我们当时所学到的东西大部分都建立在错误见解的基础上,到今天则表达为局限性的、自我破坏性的信仰。 绝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说的和所做的都被他们子女的下意识心智连续地记录了下来,并汇编成早期生活经验印痕。当一个小孩子经常被骂做坏孩子时,他并不理解其中的潜台词,即这仅仅是与他最近的表现有关的一个临时状态。相反地,他们年幼的心智会记录这项宣告,把它当做一项用于定义他们自身的永久性状态。对其它传递下来的信念来说也是如此,不管是说出来的还是没有说出来的,比如孩子不值得,不够好,不够聪明,或者他们有病,身体弱,等等。 这些父母无意间发出的宣判会直接下载到孩子的下意识当中。由于心智的作用就是在其程序和现实人生之间产生一致性,因此大脑会无意识地产生适当的 ( 或者说不适当的 ) 行为反应,以确保它所编程的知觉就是真相。这些下意识程序一旦获得,就会自动把它那本来代表着虚假现实的知觉显现出来,塑造个人的人生。 让我们把这一切应用在一项不幸的现实人生经历中。想象你是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因为想要某件玩具,突然在购物中心大发脾气。为了让你马上闭嘴,别再在这公共场合撒泼,你那个心烦意乱的父亲脱口而出地说了一句当年他自己的父亲在他发飙时对他说过的话:“你不配要这个!”时光快进二三十年,现在你已经是成年人了,正在争取一份薪酬极为优厚的职位,并且已经接近成功。你已经在考虑怎样享受你富足的未来了。这时突然之间,各种小的差错和挫折不断地出现。一度看来畅通无阻的通向财富之路好像忽然就被封锁了。你知道你有那个能力获得成功,但突然之间,一切都出了问题,你的行为变得古怪而不专业——而且被你未来的雇主注意到了。 “到底怎么回事?”你会问。问题是,你下意识心智的程序和你意识心智的愿望发生了冲突。就在你自我意识心智很正面地思考并且对眼前的机遇充满希望时,从你父亲那里录下来的信息——“你不配要这个!”——却破坏性地编程控制了你下意识心智的行为。就像那个被催眠的人试图举起一杯被误认为重达一千磅的水时所发生的那样,你的下意识心智正在忠实地执行着自我破坏性行为,以确保你所遇到的现实与你的程序相吻合——而且很可能你还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回事。 为什么呢?因为当你的意识心智被其他想法占据,比如正在想你将来要怎么花掉这多出来的薪水时,自动化的程序就接管了主持演出的工作。因此,当自我意识心智占线的时候,它通常不去观察下意识心智所产生的那些自动化行为。而由于下意识心智完成了我们 95% 的所作所为,因此我们绝大多数的行为对我们自己来说是看不见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有一位朋友,比尔,你们是发小。你对他和他整个家庭都非常熟悉,所以你发现比尔的行为很像他父亲。有一天你无意中说,“你知道,比尔,你很像你爹。”比尔惊得倒退几步,对你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非常愤怒。“你怎么能说出如此荒谬的话呢?”他问道。 最通行的笑话,就是 除了比尔之外 ,每个人都能看出他做事很像他父亲。为什么呢?因为每当比尔使用他的下意识行为程序,也就是那些小时候通过观察他父亲而下载到的内容时,他的自我意识心智那时都在忙于思考。在那些时刻,他的自动化下意识程序是在他的观察之外运作的;因此它们是 无意识 的。 另一个熟悉的例子可以说明看不见的行为是怎样操作的。想象你一边开着车,同时和坐在乘员席上的那位朋友激烈地讨论着什么。你是如此地卷入这个讨论之中,以至于等你的视线回到路面上时,你才意识到你在过去的好几分钟里都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开车上。因为自我意识心智被对话所占据,所以是你下意识心智的自动驾驶功能在开车。如果这时有人让你描述你在这个时间裂缝中是怎么开车的,你会说,“我不知道。我没注意。” 啊哈!这就是要点。当意识心智正忙时,我们不会去观察我们自己程序性的下意识行为。我们没注意!所以,当人生没有像计划之中那样进行时,我们很少认识到,我们很可能促成了自己令人失望的结局。因为我们通常都没有察觉自己下意识行为的影响,所以我们很自然地认为,自己是各种外部力量的牺牲品。 不幸的是,牺牲品这个身份会变成一种自我实现的状态。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牺牲品,大脑的功能就会在我们的现实中证明它的真实性。作为牺牲品,我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意愿。从这个真相当中再也变不出任何别的东西了。 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在我们心智当中所编程的知觉与信仰的数据库是塑造我们人生的主要因素。好消息是,我们其实掌握着改变这个数据库内容的力量。对我们下意识的信仰和程序变得有意识,正是自发进化的大门。
个人分类: 科普|1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个性与“群性”,中国在“谱系”上的地位
热度 3 lvnaiji 2012-12-26 09:33
吕乃基 近日读到这样的文字: 个性是创造的源头,群性是合作的源头。奈特指出,一个群体最终能够达到何种文明水平,端赖于这群体里的人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包容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并仍可维系他们之间的合作。自由也如此,虽然是个体诉求,却要求社会整体的宽容。 汪丁丁 近日由略微有所不同的角度论及这一点。历史上必定出现过一些包容了巨大个性差异的群体,却因个性差异巨大而毁灭了合作秩序,于是群体消亡。另一方面,历史上也必定出现过一些特别讲究合作的群体,却因不能容忍个性差异而丧失了创造性,从而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归于消亡。(从哲学到经济学,新世纪 http://blog.qq.com/qzone/622006067/1311468093.htm?pgv_ref=aio ) 这两段文字都是在原则上的论述,博主借机补充以下想法。 如果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画出一个谱系,那么大多数民族会位于两个极端之间。整体而言,西方国家较为偏于个性一端,而东方民族则更强调群体。这种差异可以一直追溯到传统文化的起源。 但是不论西方民族还是东方民族,若是要在内部的矛盾关系和外部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天赋人权的基础上,遵循普世价值。西方的个人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美国此起彼伏的枪击案暴露了在这一点上的缺陷;东方的群体自由同样不能侵犯个人的合法权益,眼下中国的拆迁等事例则暴露出另一方面的缺陷。顺便说,在食品安全等问题是还显示出,由于群体监督的缺位而致使的类似于西方社会的一部分人的个人自由对他人的侵犯。 相对而言,就一个社会的自身情况而言,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和强调纪律和服从的工业社会,侧重于合作的群体会较为适应(虽然未必先进入工业社会),但在生产力发达并强调个性和创新的后工业社会,侧重个性自由的群体具有优势。 就各种社会之间的关系而言,处于外部压力和奋力赶超中的社会更多地要求合作,而在名列前茅独孤求败之时,需要更多的自主创新,需要文化适度转向,为个性自由和创新提供更为宽松的空间。 当代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在两个极端之间的谱系上移向个性自由的一端。
个人分类: 人文|3855 次阅读|12 个评论
群体和它的复杂程度
zhangxw 2012-6-10 16:02
群体和它的复杂程度.doc (WORD版全文) 群体和它的复杂程度 张学文, 2010-2012.6 说明 : 最近我希望为《个体通论》( 2010 )书稿 , 续写第 5 章。一个结果是我感到把原第 4 章定义的“个体集合”改为“群体”也许的合适的。于是也就借此机会,把《空中水文学初探》( 2010 ,气象出版社)附录中的“个体集合和它的复杂程度”书稿直接改一下,看看如何。这里就是其修订稿子。而名称也改为群体和它的复杂程度了。在改动时,也修订了个别例子、句子。张学文, 2012.6.10 , 本稿是在个人长期学术探索中的简要总结。 它是一个可以横跨各个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它包括一些概念、公式、原理。欢迎大家审定、修订、试用、推广、批判。 所谓个人的学术探索是指我从事气象工作中逐步学习、探索统计学、信息论、熵概念、熵原理的体会以及自己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发展。本《群体和它的复杂程度》是其简要概括,它试图在更基础的概念上概括和发展诸如统计、复杂、信息、熵、熵原理等概念与原理并且用各个科学领域(含社会科学)。 目录 群体和它的的复杂程度 ... 1 ( 1 )前言 ... 1 ( 2 )把“个体”提炼为科学名词(科学概念) ... 2 ( 3 )“个体 - 标志值 - 群体 ” . 4 ( 4 )群体的表示、运算和特征量 ... 7 ( 5 )复杂程度概念 ... 11 ( 6 )复杂程度的定律 ... 13 ( 7 )这些概念和定律的应用 ... 16 参考文献 ... 18 群体和它的复杂程度.doc (WORD版全文)
个人分类: 个体通论|3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 game between an individual and a population: Introduction
热度 1 dxd 2012-2-6 03:27
前几天似乎想明白了点什么,仔细一想又不太明白。一些已经想通了的,先记在这里。后面的再继续想。(亦公布于本人 英文博客 。)其实跟先前的狼-羊博弈同属多层博弈,但不同之处在于这里存在‘结构’。例子估计很好懂。我觉得将博弈的任一方扩充为一个群体,并且考虑这一方存在的内部博弈,可能对细胞、生化层次的分子间博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进一步的内容就敬请期待下回分解了~ 2012年4月23日追记:昆明动物所王瑞武老师基于榕小蜂的一系列研究,已经包含了这个思路。参见这两篇论文Wang et al. 2009 ( doi:10.1371/journal.pone.0007802 ), Wang et al. 2011 ( doi: 10.1098/​rsif.2011.0063 )。 看来我还得思考得再远一些,才能写出点东西。 Let me begin with a story read from the Metro newspaper. A fee was charged by the government on water use, but strongly resisted by the residents who were supposed to pay it. Many of the residents went to complain, to demonstrate and/or anything relevant showing their resistance, and finally made the fee canceled by the government. What a success! However some of the residents who had been so obedient and had submitted the fee at the beginning, found themselves unable to claim their money back. One of the unfortunate, obedient people cried about this on the newspaper, but was quickly hit back by the other person who had fought for the cancellation. "You deserve that because you didn’t resist!" The water fee story ends here, and I am not talking about the rightness of a resident’s choice or of the government’s policy. Instead, I am talking about the gaming strategies here adopted by different people, and more importantly, by the government. Apparently, in a game like this, the residents have two candidate options, or strategies, i.e. to resist the fee, or to accept it and wait. However, in order to facilitate further discussion while avoiding some unnecessary misunderstanding in trivial things, I am modifying the scenario of the story here. All the residents have submitted the fee at the beginning, but then may choose to go on protest or to just wait, which are their two candidate strategies; meanwhile, the government will make a decision to pay the money back once some resident(s) go on protest, but also with two candidate strategies, i.e. to pay the exact amount only to those who have protested, or to everybody who have paid them . In the above case, the government chose the former strategy, and for residents obviously the optimal choice is to go to resist, because you will only lose if you give the money as required. But what if the government shows some ‘conscience’ by paying all the money back to all the residents once the fee is cancelled? Let’s assume (and agree) there is a cost or risk when you go on demonstration or whatever to resist the fee, then the optimal choice will become otherwise. You would rather stay at home/work as regularly and safely, wait until somebody else successfully makes the fee cancelled by the government. You have the chance to get your money back, and loose nothing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residents! Up to now, it is the gaming process between different residents. This is like a Boxed Pigs Game between multiple players, but there are no ‘big’ or ‘small’ pigs – all participants (residents) are equal in their cost and payoff with each strategy they may choose. Alternatively the case can also be seen as a multiple Prisoners' Dilemma, where the outcome is sometimes a typical Tragedy of the Commons. The government’s behavior is seen to have designed the rule of the game. However, if we consider the government as the other player, then the whole thing becomes a two players' game, but one of the players is a POPULATION instead of a single person. In this new game, we have to consider not on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players, the residents and the government, but also the interaction amo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within one part of the players – the residents. In this case, the government has two candidate strategies, i.e. to pay only the money back to those who have resisted (selfish), or to pay all the money back to everybody including those who had been obedient (show conscience), on the other hand each resident has two candidate strategies, i.e. to resist or to be obedient. We will see a straightforward outcome by letting both players ‘evolve’ naturally to find their ‘optimal’ or say ‘stable’ choices.The government will finally choose to ‘show conscience’, only because by doing this it has a higher opportunity to harvest an obedient population of residents where the money goes to the government's pocket.Correspondingly, the residents will all become obedient, because anybody who goes on protest will have a lower net payoff than other residents. As the result,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shows 'conscience', the residents will get nothing back because they don't resist. It's still a tragedy of the commons on behalf of the residents.At this state, the two player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sidents) have achieved a Nash Equilibrium while all individual players within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have achieved an 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also a type of Nash Equilibrium). Here I have used only coarse-grained language to show this pattern of game playing, and the outcome above is not always valid depending on the values of various parameters, e.g. the cost/risk of resistance, the responding threshold of the government, the competition stress imposed at different levels, etc. After all, such games with two players, one (or both) of which is actually a population where the intra-population game (actually competition in many cases) also happens, have provided a more complex game pattern. In such games, Nash Equilibriums have to be achieved at multiple levels to allow the whole system to stay at a steady state. This actually is a bridge between game theory and dynamical systems theory. And what’s more, in the special case here, it is a structured game where a population of one player can only interact with an individual of the other player. This pattern is also seen in the game between mitochondrial and nuclear genomes, where many mitochondria can only interact with the nucleus in a single cell. I began thinking on the mito-nuclear issue around two years ago but only recently got some hint from the water fee case discussed on the newspaper in the last few weeks. I am yet dwelling on what molecular mechanisms may give rise to such a game, in terms of ATP production and allocation. More interesting points will be produced from this perspective, and advice is welcome from anyone. This may be a new pattern of game where at least one of the players is actually a population. I checked it within some textbooks of game theory and didn’t find it ever mentioned. However I may be re-inventing the wheels. It is highly appreciated if anyone could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seen the same thing proposed anywhere else.
个人分类: thoughts|520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个体、群体,概率与NP问题
热度 2 dulizhi95 2011-10-19 10:52
个体、群体,概率与 NP 问题 我曾经在以前的文章中论述过:现今已发现了 4000 多个 NP 完全问题,还会继续发现下去。所有 NP 完全之间的距离是多项式,这件事实本身强烈地昭示着( strongly imply ), NP 问题具有统一的求解规律和难解度,并且也应具有多项式量级。 当然这只是一种初略的判断,而不是严格的证明。现今,当我的多项式算法不仅能计算所有 Hamilton 环,同时还能计算所有 3SAT ,并且我的证明思路逻辑严密时, NP 等于 P就是必然的了 。 下面解释一下前面的的第一段话: 客观世界的任何一个群体,其任意个体之间某个属性的差值,与个体属性的绝对值通常都处在同一个量级。举例说来:成人的体重是百斤量级,很肥壮和很瘦的人之间体重的差值也是百斤量级,绝不可能是成人之间体重的差值最多只有几斤几两,而成人的绝对体重都是几百斤。同样,成年蚂蚁体重以克计,肥大的蚂蚁与瘦小的蚂蚁体重之差也是以克计……等等等。 再举一个例子:假使在某个太空中随机选 n 个点, n 显著大于 1 ,若其中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都不超过 10 的 10 次方米,我们就有理由认为,该太空本身的最大尺度也在 10 的 10 次方米量级。
3251 次阅读|2 个评论
漫谈人与自然界的“群体”现象
qsqhopeiggcas 2011-6-18 23:41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都说明了人都喜欢“扎堆 ” ,团结起来力量大吗。现在的人都喜欢“热闹的生活”,有家庭,有组织,有团体,有单位。吃饭时,一个人吃饭不香,总愿意找几个人一块吃饭,因一个人吃饭没人陪着聊天,没意思。“人群”说明人不是独立的人,人喜欢交往,与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除了人以外,动物界也喜欢“群聚”。有马群、羊群、猪群等,表明动物界也不希望自己孤立,个体需要温暖和交流,个体容易被消灭,团结就是力量啊。 强震的孕育也需要“群体破裂”的参与,没有“震群”力量就不大,就不能突破断层中锁固体的阻挡,不会引发后续的强震。 “人群”代表一个势力圈层表征大家的诉求,“震群”代表能突破阻挡的圈层而最终“闹事”,癌症的发生可能也是“坏细胞群体”形成的“邪恶”势力“惹的祸”。 由此推想,科学研究是否应该研究自然现象的“群体特征”而不是“个体特征”才能找到突破口呢?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蟑螂“懂”民主和数学吗?
songshuhui 2011-2-28 01:15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2-24 13:51 作者:胡锋 前言: 本文讨论了动物群体行为,尤其重点介绍了蟑螂的群体行为的规律。 此前方舟子先生曾经写过科普文章全面介绍过这项2006年由比利时的科学家进行的蟑螂群体行为的研究,但他的文章倾向于介绍实验结论。在他的文章发表后,我注意到社会上产生了很多以蟑螂的民主为标签的文章,其中有很多没有理解这项实验的真正含义。在我的这篇文章中,我除了介绍实验的结论外,重点介绍了产生这种结论的行为机制。这篇文章针对科学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的联系与区别也做了介绍。 有次和一个哥们聊天的时候,说起了飞翔鸟群中的鸟之间如何互相交流,如何分析信息的问题。他当时很疑惑的盯着我问:“你是说,一只鸟真的 懂 另一只鸟说了什么?”他疑惑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几个物理学家间曾经的一个争论,一位喜欢狗的物理学家对另一位物理 学家公然说狗不懂得重力定律的行为很愤慨,他向第三位物理学家抗议道:“如果他看一看 狗如何叼飞盘,他就明白他错了!” 不知那个第三位物理学家当时如何回答的,我猜最简单的回答是“别生气,他没有养狗。” 我当时给这个哥们的回答是另外一个较长的版本: 在描述鸟群时,“懂”这个词的意思 与其在日常语境下有所不同。 对于飞翔鸟群中的鸟来说,他们可能遵循着很简单的几条行为准则,比如当其他的鸟太靠近了,我会选择远离;当附近的同伴飞翔方向发生改变,我也尽力和其平均方向一致;当我太过远离群体时,我会飞向群体。这些简单响应行为可以合称为“ 懂 ”,这也许与人类的“ 懂 ”意思不太一样。比如我在物理课上对我的学生的要求是,如果“ 懂 ”了万有引力定律,你应该可以计算出你的狗在什么时候可以叼到飞盘。不知道这个哥们最后是否“ 懂 ”得了我的解释。这些完全由词语意思不同引起的争论有些无聊,为了不 使得朋友们误解,我以后向他们解释鸟群的时候,如果用到了“懂”这个词,我会向他详细说明其具体的含义。 对于一些动物群体来说,单个个体与其他成员的交流,常常只是几条很简单的响应行为, 可是从整体上看,这些动物群体常常会展现出令人惊讶的行为。在2006 年,比利时布鲁塞 尔自由大学的Amé博士研究了蟑螂的群体行为。他们把一定数量的蟑螂放到一个较大的圆盘中,在圆盘中对称的两个地方放上了两个相同的塑料盖当作遮蔽点。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开始的时刻,蟑螂在圆盘中随机地走动。如果碰到了塑料盖,他们会在这个遮蔽点停留,停留的时间取决于这个遮蔽点的质量和已经停留在遮蔽点处同伴的数量。如果两个遮蔽点有差别,比如明暗程度,蟑螂会在较暗的遮蔽点多停留一段时间。在这个实验中,两个塑料盖及其环境完全一样,所以遮蔽点的环境差异效应可以排除。研究人员观察发现,当某个 遮蔽点同伴的数量超过某一个“阈值”的时候,对前来探察的蟑螂的吸引力会大大加强,而当同伴的数量小于这个“阈值”的时候,对这个探察的蟑螂的吸引力会大大的减弱。 这种增强与减弱并非简单的与数量成正比或反比,而是比这个趋势要快,用数学上专用的术语叫做非线性的增长。这个“阈值”的大小与蟑螂的种类,遮蔽点的容量有关。根据这个观察,这个小组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通过单个蟑螂简单的行为准则推导出整个群体的行为状态,这种模型也被称为“基于个体的模型(individual based model)。经过数学理论演算,得到了如下预言: 1,如果蟑螂的数量大于两个遮蔽点的容量,那么两个遮蔽点都会被蟑螂沾满,剩下的呆在遮蔽点外。 2,如果蟑螂的数量小于一个遮蔽点的容 量,那么所有的蟑螂都会栖息在一个遮蔽点。 最有趣的是3,如果蟑螂的数量大于一个遮蔽点的容量而小于两个遮蔽点的容量,那么在理论上会出现的稳定的结果是蟑螂平均分配到两个遮蔽点。 在紧接着的实验中,这个小组的研究人员按照设想的这三个条件,放入适当数量的蟑螂,发现实验的结果与理论预言的结果在实验误差的范围内完全吻合。 可能你会对这个理论结果奇怪,因为“阈值”响应本质上是正反馈的,对于第三种情况, 更可能出现的情况似乎是所有的蟑螂聚集到一个遮蔽点,其余的容纳不了进入第二个遮蔽点。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蟑螂除了喜欢群聚外,也害怕拥挤。如果一个遮蔽点的蟑螂数量过多,也会减少对巡游蟑螂的吸引力,呈现一种线性关系。在这个模型中,正是这个害 怕拥挤的线性效应平和了“阈值响应”,导致出现了上述的第三种结果。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单个蟑螂只需要遵守几条简单的行为准则就可以使得整体群体达到最佳的状态。倘若假设群体中存在一个中心指挥者去告诉另外的蟑螂如何行动,理论上反而是多余的。 这条假设与动物生理学也直接矛盾,因为一个中心指挥者需要掌握整体蟑螂群体的即时信息,然后对同伴下达相应的指令,才能导致整个群体达到最佳的状态。这对一只蟑螂来说显然要求太高。 单个的动物可能都意识不到这些简单的行为准则会带来的这种整体上的状态,这种群体行为里所出现的智慧性的东西,是千万或上亿年进化的结果。这种现象吸引了一大批来自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科学家,他们称动物群体中这种智慧性的东西为群体智 慧(swarm intelligence),称这种智慧出现的方式是涌现(emergence)。对这个领域的研究, 也可能对人类社会如何运作,人体如何有效的工作带来新的启示。 参考资料: Amé JM, Halloy J, Rivault C, Detrain C, Deneubourg JL. , Collegial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social amplification leads to optimal group form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6 Apr 11;103(15):5835-40. Epub 2006 Mar 31. 关于动物群体自组织性的延伸阅读: 胡锋- 《鸟群中的“幽灵”》 编者按:本篇是来自松鼠会公共邮箱的外部投稿。科学松鼠会非常欢迎自然科学相关的各种科普投稿。我们将会在审稿后择优发表。 投稿方法有二: 1.去松鼠会论坛的“ 松鼠学堂 ”版面注册发帖,注意需选择“群博投稿”这一发帖选项。 2.将稿件注明“群博投稿”,发送至松鼠会邮箱songshuhui.net@gmail.com。 您也可能喜欢: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电视科普----想说爱你不容易 新京报:ldquo;松鼠rdquo;们如何搞科普 连岳:爱科普,用爱科普 科普写作研修班(北京)开班沙龙 无觅
个人分类: 数学|1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证一下: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对他人起“恶心”
seawan 2010-12-31 09:41
佛教中(其他宗教也大致若此)谆谆教诲我们: 不可害他人(当然害自己也不可);甚至,不可害所有众生。 为什么? 我想论证一下。 比如,我在飞机上,我,其他乘客,飞机,等等,是一个”整体“。如果我起恶念:愿我旁边坐着的这个讨厌家伙飞机失事摔死吧! 那么,如果愿望实现,结果呢?当然是自己也摔死了! 当然,对这个例证,可做如下辩解: 我不是要他飞机失事摔死,我要把他从舱门中推出,直接摔死,呵呵呵。。。 那好,我们继续推理: 飞机在飞行中,如果开舱门,后果很不妙; 那我一拳打死他,如何? 嗯。。。这会有法律上的麻烦:要知道,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是客观存在啊! 那,让他心脏病发作,死翘翘,如何? 好!但是,他为什么会好端端的的心脏病?可能是遗传,还是劳累过度?还是食品污染引起? 遗传:为什么还有遗传问题?工业污染引起基因突变?那我自己有没有可能也出这样问题?另外,我们大家都是有共同点祖先的基因的。。。担心啊! 劳累:一个“人会劳累到得心脏病的地步”的社会,你身处其中,危险不? 污染食品:你不从超市买食品?你吃了吗? 。。。。 反过来论证一下: 飞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我们是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体)。对其中另外个体(组分)的破坏,等同于对整体的破坏,因此也等同于对自己的破坏。 推而广之, 家庭是一个整体。。。 城市是一个整体。。。 国家是一个整体。。。 地球是一个整体。。。 太阳系是一个整体。。。 好了,所以“不应于他有情起恶念”。 实际上,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还可以及继续论证: 生命从最初的有机分子,到最简单的生命体: 只有“群体”,没有个体。 然后,这个群体为了更好地生存,分化成为几个部分: 细胞膜,细胞核,等等。 然后,更加分化: 单细胞、多细胞、藻类、树、鱼、羊。。。都是个体。 我们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个人分类: 感悟|2982 次阅读|1 个评论
BBC监狱实验报告(三)
自我源于思考 2010-9-17 13:39
本文翻译自BBC监狱实验的官方网站。虽未经对方同意,但仅用于学术目的,请勿转载。(彭雷) 九、结论 1. 角色与身份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这个世界上,外人强加于你身上的群体角色,与你意识到的自身角色是不同的。你听到他人告诉你你是一个狱卒,与你自己认为我是一个狱卒,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样,人们都不会盲目地或无意识地去适应角色,只有当他们内在地认同所在的群体,他们才会把角色识为自己身份的一部分。 那么人们的角色何时能成为其社会身份的一部分呢?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两个答案。 第一个,对于依赖(社会)系统结构的较弱势群体而言(如囚徒),成员可以通过努力成功地脱离原群体。只有当他们无法提高,他们才会认同这个群体并与群体内成员一起来改变这个系统。 第二个,对于依赖问责制度(权力)的强势群体而言(如狱卒),当成员们意识到,当超出当前情形时,其它人会不同意他们的行为,他们可能被惩罚,甚至他们的权力(角色)会被解除,他们就不会认同自己的群体。所以,即使是狱卒们在监狱里有较高的地位,他们仍会认为监狱之外的人们会因为他们的严厉而看不起他们尤其是那些日常生活在自由氛围中的人。 2. 身份、组织和权力 我们的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群体身份、群体组织及群体权力之间的关系。 当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时,他们会分享共同的价值和目标,并增加相互间的尊重与支持,这使得人们作为一个单位来协同运作。简言之,共同的社会身份是高效组织和群体权力的基础。 相反,如果人们缺乏共同的群体(缺乏集体感),他们没有或缺少共同的价值与目标,那结果,在缺乏领导时,他们将无法组织起来。在狱卒身上,我们发现他们连最基本的制度:轮班看守制也没有建立起来,因为建立这个制度需要相互间的信任。相反,他们都是所有人同时工作,但不是相互帮助,而是相互监视。 这并不是说单个的狱卒缺少相应能力或不愿意努力,他们在社会中都是很成功的,在实验中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缺乏共同的信念,他们的努力相互之间被抵消了。他们越努力,收获越少。由于缺乏社会认同,他们被组织、领导地位与权力难倒了。 1. 群体与适应 当群体成员相互认同,一起工作并享有逐渐增长的权力时,他们就更可能实现群体目标,特别是他们根据共同的信念和价值组建起一个社会系统时,他们的群体认同会从一些设想转换成为现实,我们称之为集体自我实现。 对于群体成员而言,集体自我实现很带来很大益处。就像我们看到的,囚徒们一开始对抗狱卒们,后来又建立了公社,群体的成功带来了体系的改革,这对群体成员来说是鼓舞人心的。他们减轻了压力,即使是面对恶劣的环境也不再那么消沉了。他们设法应付恶劣条件,而不是被恶劣条件吓倒。 相反地,当他们即使努力也无法实现群体的目标,不论是因为他们缺少群体认同还是群体权力,或者他们不愿意行使权力,他们都会疲惫不堪、失望,最终精疲力竭。 这些发现提示了社会心理因素如群体认同、群体团结,与临床表现如焦虑、抑郁之间是相联系的。精神健康或许是一个意识内部的问题,但人的意识状态却为群体生活而塑造。 4. 专制心理学 成功的团体赋予其成员将设想付诸实践的权力,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使每个群体成员都在心理上受益。而这对社会的影响将更加多样,且这取决于特定群体的特定的信仰体系。如果这些信念是非民主和压迫性的,则群体便有可能是专制的。相反,如果这些信念是民主且开放的,这些群体则会成为道德的保障。 但为什么人们会支持那些压迫性的群体呢?我们会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下屈从于独裁者呢? 我们的研究显示,当群体运行失败时,就可能发生上述情况。当人们无法理解自己的价值和信念,他们会寻求那些作出成功许诺的替代方案,无论这些方案有多么极端。特别地,当他们的群体运行失败,他们会更倾向于拥护承诺把烂摊子收拾好的坚强人物。在现实的失败与替代方案的前景下,我们的实验参与者变得更加崇尚威权。在历史上也是如此,这种情况加速了独裁的诞生。 我们不能以不信任和畏惧来防范专制,而正为如此,狱卒管理系统与公社系统才产生了一大堆问题。我们需要负责地、民主地、人道地运用权力来防范专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一起抵御专制。只有这样,专制才既不会由别人强加来,也不会由我们自己创造。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3844 次阅读|0 个评论
BBC监狱实验报告(一)
自我源于思考 2010-9-13 15:10
本文翻译自 BBC 监狱实验的官方网站。虽未经对方同意,但仅用于学术目的,请勿转载。(彭雷) 简介:仿照斯坦福监狱实验,并进行了更加符合伦理的设计。在实验中,“囚徒”们不满“狱卒”们的特权,并进行了抗议。而“狱卒”们未能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监狱制度,并且不认同自身角色,最终向“囚徒”们妥协,双方共同达成了一个组建 “自治公社”的协议。 试验设计者们被迫接受了这个协议,随后,几名实验人员不满“自治公社”的散漫,希望重建原先有序的制度,并享有“狱卒”的特权。“自治公社”成员对新成立的制度并不衷心拥护,所以未激烈反对。在新的“狱卒”强行实施原来制度前,设计者提前中止了实验。 实验者设计者介绍: 1. 艾力斯·斯莱姆( Alex Haslam ): 埃克斯特 大学 (Exeter) 社会心理学教授。前《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主编,他最近的著作是《组织中的心理学:社会认同倾向》( 2004 年 sage 出版)。在 2005 年,他因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获得了欧洲社会心理学协会颁发的 库特卢因( Kurt Lewin )奖; 2006 年到加拿大做高级研究员。 2. 史蒂夫 · 赖彻( Steve Reicher ):圣安德鲁斯大学( St Andrews )社会心理学教授、心理学院院长。前《英国社会心理学杂志》主编, 他最近的著作是(与尼克·霍普金斯合作)《自我与国家:范畴、争执与动员》( 2001 年 sage 出版)。 2002 年成为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 BBC 监狱实验报告 一、前言: 这个报告提供了一个时间表,详细地说明了 BBC 监狱实验研究从最初设想到从得出结论的经过。 解释了这项研究的背景和理由,及我们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对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我们特别关注了围绕着实验可能发生的各种伦理问题,并对研究文件按照设计方式进行了整理总结。我们按照事件在各个研究阶段发生的次序,依次进行了描述:早期,冲突,秩序,叛乱,专制。 最后, 我们大致勾勒出从这项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当什么时候人们认清自我,认同自身所在群体中的角色?人们什么时候能够有效地把他们自身组织起来?群体对个体的自适应(安乐感)有什么样的影响? 人们在什么时候拥护支持专制? 我们不只用文字进行描述,还提供了相关照片和录像,以使大家对本实验感觉更加真实,也为发生在这 9 天内的事件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 二、背景 1. 大屠杀和邪恶的本质 1933 年至 1945 年期间,德国纳粹屠杀 600 万犹太人及大量的吉普赛人,同性恋者,行业工会人士和残疾人。大屠杀的社会阴影至今犹存。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邪恶的罪行?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仅仅因为他们所属的群体就被杀害?是什么导致了人们去谋杀他人,并支持一个如此凶残的政权呢?这些存在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根源性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科学家们。 卢旺达大屠杀、前南斯拉夫的种族清洗,和在达尔富尔( Darfur )正在发生的屠杀提醒我们,这个问题并没有消失。有什么比理解人们屈从于邪恶的原因更重要?有什么比了解如何制止这类事件更有用呢? 2. 怪物,还是普通人 ? 是不是任何犯下滔天大罪的人都是可怕的怪物呢?起初,大多数心理学家声称,纳粹之流有特定的人格类型——极权人格——这导致他们服从严厉的领导者并成为替罪羊,也使他们残酷对待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 面对事实,这个观点在对阿道夫 · 艾希曼,这个负责灭绝犹太人计划的纳粹组织者之一,所进行的耶路撒冷审判中被否定。在法庭上,大家期望看到一个残忍的虐待狂的形象。但是他们发现,眼前的艾希曼温和而不招摇——一个略显呆板的普通官僚形象。 一位有影响力的新闻评论员,汉娜·阿伦特出席了审判,认为艾希曼真正可怕之处在于他与我们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人们并不因为犯下特殊的罪恶就成为了特殊的人。正如她的名言所说的,艾希曼体现了“平庸的邪恶”。自此,历史学家也都认为,那些犯下暴行的人与德国大多数人没有不同,他们也只是是简单的“普通人”。 于是,有一种性格被识别出来,即尊重权威与居高临下者;并敌视那些被认为低等级的人们。早期的研究工作表明,这种性格人群倾向于法西斯主义。 3. 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从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一系列经典的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实验似乎证实了“邪恶平庸”的主张。 首先是穆扎费尔 · 谢里夫对夏令营年轻男孩的行为进行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在强盗洞穴,俄克拉荷马州。在这里,表现优秀的美国男孩,被分成相互竞争的不同群体。在实验中,对抗发展迅速,然后出现了 激烈的冲突。 谢里夫评论说,任何观察到实验的人,都会认为这些青少年非常凶狠与恶劣。不过,这是由于群体行为而不是个性原因产生的冲突。 接下来,斯坦利 · 米尔格拉姆在耶鲁大学进行了著名的服从实验。志愿者们认为自己参加的只不是一个认知研究实验。当他们来到了实验室,他们遇到了一位穿白大褂的实验设计者。设计者 告诉他们,他们作为“教师”参加一个认知研究实验。 然后,实验者在设计者的指示下,不断地加大电压,对犯错的“学生”进行电击。(事实上,“学生”是实验设计者之一,并且电击是假的。) 实验中,要求每一个“教师”给予“学生”电击的电压要一直升高到 300 伏特。其中 65 %的人遵守了实验设计者的要求,给予了“学生”这一致命性的电击。普通美国人与普通德国人一样,在命令的驱使下无抵触地去谋杀。 在所有这些经典试验中,或许最夸张、瞩目的要数 菲利普 · 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了。 4.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于 1971 年进行。年轻男子被分为“囚徒”和“狱卒”两组,并被关在改造后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地下室这一模拟监狱环境当中。这项研究原计划持续两个星期。但是,“狱卒”的残暴和“囚徒”的痛苦是如此激烈,实验仅 6 天便终止了。 该研究为权力、境况改变个体行为提供了一个形象的例证。津巴多认为,“狱卒”们的行为是由于他们盲目地去遵守其被指定的角色,这与他本人不自觉地去遵守监狱长这一角色是相同的。“狱卒”的侵略性……只是穿上“狱卒”制服后,隐含于角色之中权力的流露。更进一步地,“狱卒”并不能控制他们自己的行为,所以他们并不应因此而受到指责。 津巴多用这个简单而强大的理由,以解释不同行为者犯下的暴行:从在 911 事件中自杀式轰炸世贸双塔的劫机者,到在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折磨犯人的美国士兵。 5. 对抗专制 总之,历史事件和经典的心理研究告诉一个难以接受故事。正直的人可以扮演压迫性的角色并屈服于残酷的领导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一直压迫他人。经过仔细研究观察这些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那么就会发现,他们也经常反抗专制,一旦他们的反抗集合起来,就会变得非常有效。 在谢里夫的实验中,男孩们被分组后他们会去夺抢,但在一个实验中(未被记录),男孩们拒绝被分组,并且他们站在一起抵触实验设计者让他们相互针对的企图。 在一个(常被忘记)米尔格拉姆实验的变体版本中,人们如果得到了一个反对这项实验的人的支持,他们就不愿意再使用高电压去电击。 而在津巴多的实验中,“囚徒”们自始至终都在反抗。当他们处于孤立环境,这种反抗根本无效,但当他们作为一个群体一起反抗时,结果就会更加成功。事实上,当实验第一天结束时,“囚徒”们占据着优势,而“狱卒”们则处于下风。 6. 实验的目的 从历史和心理学可得到两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其一,我们必须把专制和反抗结合在一起来研究,不能因为关注其中一个而忘记了另一个。其二,群体,有时可能会成为专制的来源,但在反抗中,他们总是起到核心作用。 这些结果引出了两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设计本实验的原因: 第一,人们在什么时候会参与到暴虐的群体之中?第二,人们在什么时候团结为群体,一起反抗专制? 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经过慎重思考,认为进行一项类似津巴多的监狱实验是有意义的,因为在他的实验中,观察到了较强的压迫行为的证据,同时也显示出了反抗的种子。 于是, BBC 监狱实验的设想就这样产生了。 我们开始了为期 9 个月的实验设计,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全面的实验,来解答专制与反抗的问题,并使实验符合伦理道德要求,且 通过相关的严格测试。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74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何德国现踩踏?
fpe 2010-7-27 04:57
为何德国现踩踏? 今天突然发现网上又增加了很多访谈录,更加强了我前天的初步认识,这是一次典型的人流控制失败的案例,和我国 1941 年 6 月 5 日发生在重庆的地下隧道惨案极为相似,我把它们称为人流控制失败引发的群体恐慌。 为何发生在德国? 德意志是奇特的民族,由于该民族形成国家很晚,所以非常强掉统一,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我在德国,最怕的就是德国人的抱怨,德国人看不惯,就通过法制和言论来争辩。在旅馆里,一点噪声,洗澡水溅出浴缸,第二天都会收到条子,指出你行为出格的地方。 法国人古斯塔夫勒庞写的《人群心理学》,对群体的弱点进行了简单的,入门的描述,但德国纳粹党人把群体心理学的原则贯彻的民族社会中,以德国人特有的效率和意志发动世界大战,这是其他民族很难做到的,只有在人群中,个人才会丧失思考能力,为领袖所左右,这是群体社会学研究的中心。 这种对行为的规范,造成人们的反应比较简单,跟从权威,服从指挥,这是优点,也是缺点。同质化的反应容易过度,容易恐慌,因为大家都往一个方向思考,一个方向运动,容易造成资源不足,出门开车堵塞,楼梯逃生踩踏,水边逃生淹死,高楼逃生摔死。这是造成群体灾难的背景因素。 导致这一场群体灾难的其他人群特征包括,大部分外地人不熟悉地形,因此比较焦虑,这是沙特阿拉伯圣地朝觐踩踏的重要原因,死的都是外地人,因为他们更焦虑,更没有耐心等待。德国人喜欢热闹,假如你到过德国的足球场看比赛,一定会同意这一点。当时是下午 5 点,有人回家(出场),有人刚来(入场),后者兴冲冲,前者很疲倦,疲倦容易放松警惕性,不再深入思考,如战场是发生群体恐慌的典型场所,大部分都是筋疲力竭的士兵,疑神疑鬼,容易被谣言所触动,因为他们累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研究一下抵平里战斗的经过就明白战场恐慌的本质了)。第三,死者年龄最大 38 岁,没有儿童,说明人群组成比较单一,容易冲动。多样性有助于缓解恐慌局面。 为何发生在 Duisburg ? 根据介绍,这场大戏本来是柏林的( 1989 年两德统一的庆祝典礼演化出来), 2007 年改为轮流坐庄,今年第一次在 Duisburg 举办,所以主办方没有经验,还是可以肯定的。选取的场地是一个废弃的火车站。虽然当时预期有 140 万人参加,但这个可以容纳 30 万人的场地从来没有满员(因为没有人从头看到尾,流动性高)。 有人说,入口唯一是造成灾难的原因,笔者不这么认为,消防工程强调出口冗余,那是因为封闭空间有火灾的危险,如果一条封闭则另一条可以继续使用。这一次,及时有两条入口,人们也没有时间去转换逃生途径。不管什么地形,德国人讲规矩,一定从规定的地方进出,所以这是造成局部人流密度高的很大原因。人流不在于全部的数量或规模,而在于当时当地的密度,最典型的例子是香港兰桂坊踩踏,不知不觉密度达到惊人的地步。 1973 年发生在慕尼黑附近一小镇的踩踏,上千青少年参加的舞会,在散场时有 6 人被踩死,而全部有 12 个逃生门,大家只用了一个主要的入口,在入口附近发生群体恐慌,导致相互踩踏的结果。为什么不用其他出口呢?因为发生踩踏的人已经疯狂,没有踩踏的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按照惯性继续往外走。 为何有伤亡? 这是典型的人群管理失误,可以从警方的各个步骤看得出来。首先,警方意识到隧道人流过大,开始使用栅栏,封锁人群,不让进出,这一点有简单粗暴的嫌疑。当事者有抱怨,认为警方只管控制,不管引导,对于缓解压力于事无补;警方使用高音喇叭,有增加恐慌的嫌疑,隧道内知道出事了,但不知何事。为了逃生,加重了伤亡的结果。其次,在内部压力升高扩大以后,警方突然放开(有可能是被迫的,这是英国 1989 年 Hillsburg 体育场的经验教训。警察因为人群的压力不得不开发,开放以后还是导致死人的局面),形成慌不择路的局面,大家都利用简陋的梯子(人群管理准备不足的标志),失足摔伤是很自然的结果。第三,经历了地下隧道内的高压之后,人群如惊弓之鸟,四散出逃,失足踩踏,导致伤亡。踩踏导致的伤亡通常是机械式窒息,脸色发蓝。 苏格兰格拉斯哥 Ibrox 体育场的直径 2 英寸 30 英寸长的栏杆被球迷挤弯,事后估计其拥挤的压力当在 1000 磅以上。 群体作用力可以达到几乎不可能反抗或控制的程度。几乎所有的群体死亡都是由于挤压性窒息,而不是新闻中提到的践踏。一些致命性的群体事故之后弯曲的钢筋扶手表明引发的作用力大于 4500N ( 1000 磅)。作用力是由于推挤,人们相互作用的多米诺效应。挤压性窒息出现在人们垂直叠加或水平推挤的压力。在那次 Ibrox 足球场事故中,警察报告人体堆积了 3 米( 10 英尺)高。在这一高度下,底部的人胸腔经历 3600 ~ 4000 牛顿( 306 磅)的压力,肋骨受伤事小,机械窒息事大。人们相互推挤以获取呼吸空间,水平作用力足以产生挤压性窒息。在辛辛那提摇滚乐挤压事故中,从入口到墙有大约 9 米( 30 英尺)。这意味著,人群压力是从两边都发生,后部前推,前部推墙。实验表明,由于推挤,扶手受到的作用力大约是自身体重的 30% ~ 75% 。在 NBS 实验中,三人发生靠力 792 牛( 178 磅)和 609 牛( 137 磅)。在澳大利亚的研究中,处于半靠半推位置的三人导致 1370 牛( 306 磅) 的作用力。该研究证明在模拟的恐慌条件下, 5 人能够产生 3430 牛( 766 磅)的作用力。 类似的,我们可以理解为何重庆踩踏的死亡率高了。首先,隧道通风不良,人们缺氧,有出门逃生的冲动;其次,当局管理的宪兵不了解情况,在没有了解内部情况,也没听得到命令的情况下,严防死守,导致内部人群压力急剧升高;第三,突然开放,人群自然发生踩踏,具体致死原因不详,如果有 2000 人,估计是和沙特踩踏类似( 1990 年 7 月 2 日),是踩踏导致的窒息死亡。也有可能是在出口附近摔死的,公开的照片上似乎有台阶和落差,惊恐的人是很容易失足摔交的。无论如何,发生在封闭空间的踩踏和人群挤压,导致早已缺氧的逃生者无法得到及时救助,因而耽误,所以死亡率高。 发生在 1943 年 3 月 3 日的伦敦地铁火车站的踩踏,死亡 173 人,也是为了避弹(德国的轰炸伦敦之行动),可以和重庆踩踏比一比。 如此规模的人流管理,可以类比的是 1990 年发生在圣地麦加的 Al-Maaisim 隧道踩踏,当时死亡 1426 人,而德国只有 20 人死亡和 500 人受伤,何故?因为反应及时。踩踏的死亡原因,不过是缺氧,所以人人都是蓝面孔的妖怪,那是典型的缺氧症状。只要及时救助,伤亡很少发生。沙特的那一次,当局在两个小时之后入场,里面早已了无生气了。发生踩踏的人群,陷于恐慌之中,不可能自救,这是关键。我国发生死亡的 校园踩踏事故 ,无一例外都是发生在晚上,就是救助不及时的原因了。晚上的人群管理,有察觉延误和救助延误两大困境。 对人群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一般群体踩踏需要 6 个条件才能发生,有人只列 4 个,也有更多条件的模型,失去了使用的便利。这里罗列一点个人的临时的认识,待收集更多的资料之后再补充: 1. 环境条件:出口单一,照明不足,入口出口共享,引流不足; 2. 人群条件:德国人太规矩,警察太教条,人群爱热闹,长时间的等待导致人群焦虑,该时间段人流密度过大; 3. 触发条件:警察意识到人群过量,开始使用高音喇叭控制,对隧道内部人群有刺激作用; 4. 后继事件:警察在人流的压力下开放,设备倒塌,人群拼抢有限的梯子; 5. 外来救助:前期警察表现很差,因为他们执行死命令,控制人群而没有引导;后期警察控制有效,所以伤亡很小; 6. 时间条件:所有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人群没有时间思考和判断,盲动,无理性,反社会,本能在起作用。警察的及时干涉有助于减少伤亡。 一般而言,西方发达社会的踩踏事件已经很少发生了,这是长久的消防逃生规范对各种灾难事故加以吸收改进的结果。美国最近的沃尔玛踩踏,只不过一人被踩死。所以,学术界一直在推行一种恐慌很少发生的理论,对他们来说,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严格意义的群体恐慌,一个没有。为了反恐的需要,我们可以不管恐慌,直接发布逃生命令。所以,美国社会更关注报警的有效性问题,就是希望全部相应报警,及时撤离。而很多国家人们对没有报警没有听过,容易过度反应,造成不应有的恐慌,如舞王大火的受害者居然对喷淋头动作感到恐慌,这是缺乏经验所致。对误动作接触多的人,容易忽视报警;对报警器接触不足的人,容易过度反应,两者都是逃生的弱势群体。 另一方面,恐慌及相关的踩踏着发展中国家时有发生,如印度,孟加拉,南非,印尼,菲律宾等,这是落后的物质条件和人民上升的精神需要发生的冲突。人有钱了,就出行,所以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对人流管理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对此,我们要研究恐慌,避免意外的损失。 最后一点,恐慌一词在各个语言,各个文化中的含义是不同的,所以你可以和人争论半天,发现他谈的恐慌与你心中想的不一样,这是文化问题。 有道是,德国踩踏有深因,经验不足对策死;管理不当得恐慌,沟通有误致伤亡。 附录 1. 重庆隧道惨案 ,又称 大隧道惨案 和 六五大轰炸 ,发生于中日战争期间,当时重庆国民政府为躲避日军飞机的 轰炸 ,挖掘了多条防空洞,大隧道是其中之一,位于市中心稍偏西的一个叫十八梯的地方。 1941 年 6 月 5 日晚上 9 点左右,日军展开重庆大轰炸,市民仓惶涌进附近的防空洞,仅能容纳四五千人的防空洞里挤进了一万余人。日军出动 24 架飞机分三批轮番轰炸,空袭长达 3 个小时之久,期间隧道顶上燃起了大火,由于拥挤和缺氧,并且在洞口站岗的宪兵阻止人们在轰炸结束前离开防空洞,造成了窒息及推挤践踏的惨事,是为 重庆隧道惨案 。 死亡人数一直众说纷纭,自数百人至近万人均有,但一般认为 2000 人至 3000 人较可信。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464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研究表明:群体康复有科学依据
热度 27 何裕民 2010-7-12 14:11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倡导群体抗癌。积极主张癌症患者应该参与到诸如民生健康家园之类的各种类型群体抗癌组织中去(当然,这些组织本身应该是阳光的、积极的;内部协调、有序的;而不是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不断、令人郁闷的),因为近廿年的实践经验清晰地提示我们:这样做,将大大有益于患者的抗癌过程及康复进程。几年前,本人所指导的研究生在南通地区所做的大样本流行学调查结果,就已经清晰地提示了这一结论。近来国外的有关研究,更为这一做法揭示了其某些(但远非全部)科学机理与意义。 据国内学者冯国川近来引用英国《每日邮报》等的所报道的实验动物研究结果,肯定了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社会生活有明确的防癌作用。 遗传学家马太教授所进行的老鼠实验表明:如果一个尽可能地和更多的同类接触,那么它们的肿瘤会明显缩小。这意味着应该鼓励病人和朋友、家人多见面、多交流,可采取群体抗癌方式。包括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沟通方式有可能加速他们的康复过程。 遗传学家马太教授的上述研究结果发表在权威的《细胞》杂志上。马太教授认为这份研究为社交和个人精神状态的防癌作用提供了新证据。他说:动物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交流抑制了肿瘤的增长。大大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老鼠是一种自然群居动物。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5个为一组安置在一起,并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玩具,就可以出现有助于癌症康复的迹象。进一步,如果把荷有肿瘤的老鼠放置在一个有15或20只老鼠组成的大家庭中,并获得充足的空间、食物和玩具,那么它们所生的肿瘤很快会进入自然康复过程。经检测,一个月后肿瘤质量缩减了77%,肿瘤体积减少了43%。而且大约1/20患癌的老鼠在入住新家的3周内没有表现出恶化趋势;相反,住在拥挤而单独房间里的老鼠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一结论多么令人惊讶啊!? 针对这一现象,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杜林教授指出:生存环境中社交活动及其丰富程度是癌症康复关键之一;只注重体育锻炼的动物并没有收到同样的效果。 研究进一步发现:参与丰富的群体生活的肿块缩小的老鼠,其体内脂肪产生的瘦素 (瘦素/Leptin是一种由 脂肪细 胞 分泌的肽类激素,它有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后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也发生了 相应变化。这表明群体生活可促使癌症患者的新陈代谢发生有益于康复的改变。 此外,研究人员通过追踪动物大脑释放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发现参与丰富群体生活的老鼠的免疫能力似乎也得到相应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促其分泌。然而对于缺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人来说,社交活动的益处就凸现出来。杜林教授说:很多人认为群体生活中的压力是坏事,但是我们的数据表明,老鼠可不仅仅是变得高兴那么简单,这是抗抑郁药物所不具备的疗效。 实际上,有的老鼠与压力相关的糖皮质激素的水平较高。杜林教授认为说:我们主要目的不是减少压力,而是让老鼠过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项研究最终能为癌症和其他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无论是改变病人的居住环境、还是加强社会联系或者借助药物减少负面情绪,都是一种可供探讨的方法。杜林教授说:大家不能孤立地看待癌症。这么多年来,医生只善于借助手术、放化疗治癌,却很少涉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如果我们把病人放在环境和社会交往中去考虑,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什么才能有真正影响癌症的治疗效果。大家没有理由怀疑我们的研究不具一般性。 看到这一报道,我们更要积极地呼吁患者及其家属,尽快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群体抗癌中去,在这一过程中,你不仅仅能够享受群体交往的快乐,一扫孤独的郁闷和恐惧;而且,能够增强体内,改善吃与睡,活得更有滋有味;更为重要的是,它有抗癌功效!它不只是玩,可以帮助你挣脱病魔的枷锁;小老鼠是不会撒谎的!且何况,这是我们原创的,不要消费(即:无需花钱)的!何乐而不为呢?朋友们,快快行动吧!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中医|4384 次阅读|28 个评论
伤害事件不断,社会各群体的反应
tarimriver 2010-4-30 14:40
伤害事件不断,社会各群体的反应 家长:孩子就是的一切,是我的生命,他为什么遭此不幸? 孩子:爷爷,校园有,家园也有,安全啥时有啊? 家长们: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在安静的校园都不安全?谁来保证自己孩子的安全?哪个学校更安全? 媒体:又发生伤害案了,快抓新闻点,分头采访受伤害学生和凶手,挖掘新闻卖点 愤青:社会贫富差距太大,分配不公,弱势群体没有上访的权力,没有说话的权力,没有维护自己合法利益的权力,导致类似案件频发。不从制度上解决不公平问题,任何反应都是亡羊补牢! 学者:此类事情宜冷处理,要不,那么多有气无处撒的,纷纷效仿,就像当年的农民工要工钱而纷纷跳楼跳桥的。另外,也要尽量做到社会公平。 弱势群体:哦,这样才能引起社会关注!这样的方法才能出一口恶气,我要选定目标。 各类学校:尽快与公安力量取得联系,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力量。 富豪:看来国内实在不安全,不能等了,现在赶紧联系某某国某某小学,越早办成越好。在手续未办妥之前,先雇保镖保护孩子的安全! 保安公司:以后我们的事业更兴旺了,很多人下一步就要雇保镖保护孩子上学了! 有孩子上小学的县市领导:找来学校领导和公安局领导,商讨学校安全保卫问题 当地领导:伤害事件发生,立即成立应急小组,调动警力,封锁现场,组织医护人员全力救治。较高一级的领导,亲自过问,并到现场查看。 宣传部门:尽力捂住,看凶手是否有精神病嫌疑,新闻发布会宣布学校转入正常轨道,受害学生和家长情绪稳定,各级领导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国家级领导:这边震了,那边还旱着,世博会就要开了,还有那么多外国领导人排队等着接见,忙不过来。 梁启超: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挨砍则国不挨砍。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2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白的灵魂是“独”,而非“群体”与“团队”
大毛忽洞 2009-4-25 11:58
李白的灵魂是独,而非群体与团队 李白既没有个团队,也没有个群体。 但是,李白成就了中国诗人第 1 人。 李白最欣赏的是一个独字, 李白身体力行的也是一个独字, 独是李白的灵魂。 如果把李白系在李隆基的裤腰带上, 组建一个类似梁效的写诗班子; 或者是什么写诗团队; 或者是什么写诗群体。 中国就没有李白了。 如果把李白系在杨贵妃拖裙的 后裾上, 组建一个什么番号为华清池的写诗学者联合会, 中国也没有李白了。 李白之所以是李白, 是因为李白有独的灵魂, 独的灵魂激发独的思想, 独的思想产生独的情感, 独的情感产生独的诗篇。 这就是李白, 这就是我们的伟大诗人。 写诗是这样,科学也是这样。 以前是这样, 现在也是这样, 以后还是这样! 独不但是诗的灵魂, 独也是科学的灵魂! 请看李白涉独的诗句篇: 独出现在李白的诗中,比酒要多,因为自己喝酒后,就要写首诗,这诗里一般必有独。而有独的诗里,未必都有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 方知黄鹤举。 千里独徘徊。 归飞海路远。 独宿天霜寒。 独有扬执戟。 闭关草太玄。 讵知南山松。 独立自萧瑟。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孤房泪如雨。 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安能为轩辕。 独往入 □ 冥。 【上穴下目】 枯杨枯杨尔生 □ 。 【禾弟】 我独七十而孤栖。 独漉水中泥。 水浊不见月。 玉楼珠阁不独栖。 金窗绣户长相见。 举觞酹巢由。 洗耳何独清。 独坐长门愁日暮。 但愿君恩顾妾深。 终然独不见。 流泪空自知。 扬眉转袖若雪飞。 倾城独立世所稀。 岂如东海妇。 事立独扬名。 功成画麟阁。 独有霍嫖姚。 无时独不见。 流泪空自知。 相知在急难。 独好亦何益。 夷齐是何人。 独守西山饿。 青鸾不独去。 更有携手人。 独梦关山道。 及此见君归。 独酌流霞杯。 拂花弄琴坐青苔。 魂独处此幽默兮。 愀空山而愁人。 鸡聚族以争食。 凤孤飞而无邻。 苦竹寒声动秋月。 独宿空帘归梦长。 金陵夜寂凉风发。 独上高楼望吴越。 少年上人号怀素。 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 笔锋杀尽中山兔。 吟咏思管乐。 此人已成灰。 独酌聊自勉。 谁贵经纶才。 苟无济代心。 独善亦何益。 毋令管与鲍。 千载独知名。 寥落壶中天。 独见游物祖。 河东郭有道。 于世若浮云。 盛德无我位。 清光独映君。 耻将鸡并食。 长与凤为群。 一击九千仞。 相期凌紫氛。 还归空山上。 独拂秋霞眠。 朗然清秋月。 独出映吴台。 独坐清天下。 专征出海隅。 逢君听弦歌。 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 陶然卧羲皇。 承恩初入银台门。 著书独在金銮殿。 龙驹雕镫白玉鞍。 象床绮席黄金盘。 当时笑我微贱者。 却来请谒为交欢。 一朝谢病游江海。 命与时俱背。 独立山海间。 君意宜独亲。 奈何成离居。 相去复几许。 飘风吹云霓。 下映双溪水。 如天落镜湖。 此中积龙象。 独许浚公殊。 风韵逸江左。 文章动海隅。 峨眉史怀一。 独映陈公出。 独散万古意。 闲垂一溪钓。 故交不过门。 秋草日上阶。 当时何特达。 独与我心谐。 入远构石室。 选幽开上田。 独此林下意。 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 千载方来旋。 万里无主人。 一身独为客。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燕麦青青游子悲。 河堤弱柳郁金枝。 长条一拂春风去。 尽日飘扬无定时。 我在河南别离久。 那堪坐此对窗牖。 情人道来竟不来。 何人共醉新丰酒。 北山独酌寄韦六 巢父将许由。 未闻买山隐。 道存迹自高。 何惮去人近。 倾壶事幽酌。 顾影还独尽。 念君风尘游。 傲尔令自哂。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我携一樽酒。 独上江祖石。 自从天地开。 更长几千尺。 婵娟罗浮月。 摇艳桂水云。 美人竟独往。 而我安得群。 朝别凌烟楼。 暝投永华寺。 贤豪满行舟。 宾散予独醉。 故交竟谁在。 独有崔亭伯。 重阳不相知。 载酒任所适。 手持一枝菊。 调笑二千石。 宛溪霜夜听猿愁。 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 却羡双溪解北流。 独立窥浮云。 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我笑。 一饭葵与藿。 世路如秋风。 相逢尽萧索。 独立天地间。 清风洒兰雪。 岂独虑安危。 小子谢麟阁。 雁行忝肩随。 令弟字延陵。 君为长沙客。 我独之夜郎。 劝此一杯酒。 岂惟道路长。 傲然遂独往。 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 石道生蔷薇。 东方不辞家 。 独访紫泥海 。 时人少相逢 。 往往失所在 。 亦闻温伯雪。 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 攀岩历万重。 独用天地心。 浮云乃吾身。 送别枯桑下。 凋叶落半空。 我行懵道远。 尔独知天风。 临当上马时。 我独与君言。 风吹芳兰折。 日没鸟雀喧。 风霜推独坐。 旌节镇雄藩。 虎士秉金钺。 蛾眉开玉樽。 仲文了不还。 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 颓然白云歌。 知君独坐青轩下。 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 幽帘清寂在仙居。 多君紫霄意。 独往苍山里。 地古寒云深。 岩高长风起。 奈何怀良图。 郁悒独愁坐。 曾是无心云。 俱为此留滞。 双萍易飘转。 独鹤思凌厉。 飕飕吹尽炎氛过。 登崖独立望九州。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昨夜吴中雪。 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 青天中道流孤月。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蹇予访前迹。 独往造穷发。 古人不可攀。 去若浮云没。 湖阔数十里。 湖光摇碧山。 湖西正有月。 独送李膺还。 我来不及此。 独立钟山孤。 明湖涨秋月。 独泛巴陵西。 安石泛溟渤。 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 高情出人间。 窥觞照颜欢。 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 空歌怀友生。 独伤千载後。 空余松柏林。 众星罗青天。 明者独有月。 独游沧江上。 终日淡无味。 独随朝宗水。 赴海输微涓。 明朝广陵道。 独忆此倾樽。 我行至商洛。 幽独访神仙。 园绮复安在。 云萝尚宛然。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眺 【月兆】 天上何所有。 迢迢白玉绳。 独酌板桥浦。 古人谁可徵。 孔雀东飞何处栖。 庐江小吏仲卿妻。 为客裁缝君自见。 城乌独宿夜空啼。 茫茫大梦中。 惟我独先觉。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谁能春独愁。 对此径须饮。 且复命酒樽。 独酌陶永夕。 哀哀歌苦寒。 郁郁独惆怅。 傅说版筑臣。 李斯鹰犬人。 独酌 春草如有意。 罗生玉堂阴。 独酌劝孤影。 闲歌面芳林。 孤云还空山。 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 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 长醉歌芳菲。 我寻青莲宇。 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 水白虎溪月。 花暖青牛卧。 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 独自下寒烟。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秋夜独坐怀故山 小隐慕安石。 远游学子平。 昔在南阳城。 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 白水弄素月。 静坐观众妙。 浩然媚幽独。 白云南山来。 就我檐下宿。 狱户春而不草。 独幽怨而沉迷。 兄九江兮弟三峡。 悲羽化之难齐。 白鹭下秋水。 孤飞如坠霜。 心闲且未去。 独立沙洲旁。 仙游渡颍水。 访隐同 元 君。 忽遗苍生望。 独与洪崖群。 白沙留月色。 绿竹助秋声。 却笑严湍上。 于今独擅名。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独弃长沙国。 三年未许回。 长短春草绿。 缘阶如有情。 卷施心独苦。 抽却死还生。 长信宫 月皎昭阳殿。 霜清长信宫。 天行乘玉辇。 飞 燕与 君同。 别有欢娱处。 承恩乐未穷。 谁怜团扇妾。 独坐怨秋风。 桂殿长愁不记春。 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 独照长门宫里人。 恨独宿兮伤离居。 何无情而雨绝。 梦虽往而交疏。 横流涕而长嗟。 台下青鸾思独绝。 藁砧一别若箭弦。 翡翠为楼金作梯。 谁人独宿倚门啼。 夜坐寒灯连晓月。 行行泪尽楚关西。 池台空有月。 词赋旧凌云。 独挂延陵剑。 千秋在古坟。
个人分类: 科学魂:独望天涯路|5918 次阅读|3 个评论
如何在群体中获得权力
newniu 2008-11-22 20:25
如何在群体中获得权力或者影响力,心理学家给出了下面8条原则: 1。同有权势的人形成联盟 简单说,密切联系领导。 2。施惠 给别人小恩小惠 3。不激怒别人 做个老好人 4。从危机中获益 抓住危机提供的机会,当别人手足无措时,你领导他们渡过难关 5。谨慎地寻求顾问 寻找能帮助你的人,从他身上得到教益。 6。争取最关键的工作 工作不同,重点程度不同。关键工作有三个特征:领导重视,与他密切相关,比如面子工程。工作不一定难,只要是做好。 受关注度高,比如涉及所有人利益的工作 处于关键位置,完不成,有重大损失。 7。不断地提高自己 不用多说 8。综合、创造使用 领导者的任务就是综合多方的力量。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231 次阅读|2 个评论
当代女大学生群体缘何成了社会浮躁的重灾区?(图)
sxzx 2008-11-1 16:15
当代女大学生群体缘何成了社会浮躁的重灾区?(图) 作者:三峡在线 今 天,三峡在线看见网络再一次被一个女大学生引爆:据网友报料称这是南京某大学的一个女大学生裹浴巾食堂打饭的视频引发网民热议。该网友在帖子中上传了一段视频。从视频上三峡在线看到,一名女学生全身赤裸,身上只裹了一条浴巾。浴巾长度只能盖的住臀部。该女子的穿着引来众多回头率。视频及其截图如下: 实拍南京女大学生裹浴巾在食堂打饭 网友手机拍摄该女生裹浴巾餐厅打饭的照片 三峡在线看到此贴一出,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指责。于是现在的大学生素质太差了。、这是这个群体的悲哀,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等等批评随之而来。面对如此行为,备受指责与非议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只不过,三峡在线做为一名大学老师,面对这样的大胆的行为,的确感觉让人有些不可思议。结合网络中曝光的当代大学生的种种负面行为,三峡在线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代女大学生群体缘何成社会浮躁的重灾区?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女大学生可以说只是当代部分大学生浮躁表现的一个缩影。无独有偶,曾经在网络中,一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背景的女生露腿学士照在网络上同样引起过巨大争议。如果说这些女大学生穿着学士服露大腿真的没有亵渎之意相反是一种善意的创新的话,那么今天这个裹着浴巾在食堂打饭的女大学生又是什么呢?面对这样的现象,虽然有人也许会说,时代的发展不会改变价值多元化的方向,我们还是不要自以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妄加指手画脚了吧。但三峡在线觉得:我们不能总为这样的现象寻找一些美丽的借口吧? 网上流传的人大女生露腿毕业照 无论如何,三峡在一觉得这就是一种浮躁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对于如此出格的行为,在吸引了大家眼球的背后,相反是更刺痛了我们的双眼。就如同网络中经常曝光的高校周末情人现象一样,社会中的攀比导致一种浮躁的心理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贫富悬殊加上拜金思想盛行,学校孤卷青灯的生活难挡社会花红柳绿的诱惑。于是爱慕虚荣、攀比享乐的思想在校园内蔓延开来,自然而然地形成这道周末情人的特殊风景线。 女大学生堕落成为周末情人之后流下悔恨的泪水 三峡在线一直认为,当一个大学生丧失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后,在浮躁中被社会淹没是很可怕的,耽误了青春年华不说,更重要的是对一个人的未来与一生的影响都是一个巨大的创伤。曾经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放弃自己的学业执意要嫁给一个身家百万的乞丐,真不明白这一事件中的女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什么样的?这只能说是一种浮躁,一种媚俗,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丑陋,不是吗? 当然,无论是曾经的露腿学士照中的主人,还是今天的裹浴巾食堂打饭的女大学生,这些都只是其中的部分女大学生的代表。但他们的行为的确是当代大学生浮躁表现的一个缩影,这样的事件多了,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就像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周末情人一样。 当这样的个别现象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时候,那时候似乎就晚了一些。相信如果到了那种程度,每一位善良的家长都会心碎,每一位正直的校领导都会痛心,每一位负责的师长都会黯然神伤的。我以为。 要是觉得不错,请点后面的投票投我一票吧 : 投票
个人分类: 教育成长|4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