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家精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未来的世界科学中心
benlion 2020-4-27 08:35
- 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 - 造就科学与技术和工业革命的教育和研究与产业化模式 创新与 创业 - 马斯克 为何能够成功?从0到1和从1到N,一般是指企业的产品类型和商业模式,不同于科学的知识发现与技术发明,环境的人文-金融-市场-技术-体制因素综合效应影响很大,比如,硅谷与好莱坞,以及斯坦福大学的周边社区环境等。 大学 PI 科学家 与孵化器的创业者 - 在本质上,大学和公司的运作, 包括,研究机构和商业银行,贯穿其中的文化内核是企业家精神 - 科学家 精神 , 也可能是一脉相承的精神 ,只是学术是基金与论文,技术是投资与产品。 创造发明 ,源自思想 - 小团队的从0到1,大团队的从1到N - 则是规模化,扩大发展。思想,源自年轻时代 - 持之以恒的钻研,则是实现研究的目标 - 对科学或技术发展的社会贡献。 对 于孵化器模式而言,最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办公空间和公用实验平台,其它,可以直接经由科研经费申请和投融资途径,不需要各类等级化计划模式,而是,大学直接的教授类别聘用制度,企业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学术的专业学会和技术的行业协会等评估模式。 ​​​ 科研管理 体制 ,比如,A/聘用单位,评估学术或技术专长和经费持有;B/基金会,考核是否完成预期的研究与目标(不是论文因子或专利数量)- 基金 设计 - 研究经费的 运作机制 ,不看论文数量,而看提出问题,及对其解决的程度 - 至于期刊类型、论文数量等不是关键所在;C/期刊出版,评审论文是否符合逻辑与数据是否可靠 - 欧美英文期刊是企业的盈利运作模式,在于期刊出版产业的市场。 必须区别:1-论文内容带来的科学与商业价值与2-论文本身成为了商业炒作的利益;因为,工程、农业、医疗、工业、管理等,都是建立在研究发表的资讯基础上的应用,尤其现代医学 - 实验室研究与临床医疗偶合的转化医学,以及研究型农业和创新型企业等,这是一个交互促进的加速度发展模式。 参见 - 英国 科学 和美国 商业 与 发明 - 人文规范教育与 社会风气 和科研体制设计与 工匠精神 ,以及 规范使用各类 评估 - 名称与实质 的关系与区别 - 比如,期刊媒体与论文内容,美国 常春藤 大学的管理模式 - 斯坦福 大学 的技术转化 等,以及 哈佛 大学 有关支付研究生和院系开支的费用等,即,大学教授与孵化器的创业者是类似的模式,相当于一个独立的 企业家 ,关键在经费投入的产出 - 比如,产出的学术成果和技术转化等 -或者说:经费投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总之,教育与科技投资的力度, 已经是非常巨大的了 - 关键是在教育模式与科研体制,需要与时俱进,提升产出学术与技术成果和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效益。 --- (2020年4月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国际化社会|4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部“唯论文”不良导向文件中的数字感想
fengroad 2020-2-23 11:16
最近国家文件不断,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学家文件))》》的精神的文件,科技部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 SCI 论文和专利的文件,科技部再来《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唯论文文件)》的通知国科发监〔 2020 〕 37 号( 2020.02.17 )的文件,每个文件都规定的非常细,例如:唯论文文件中提到如下数字: 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 1/3 。 对于具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志性成果可作为高质量成果,可增加到 10% 的权重。 对于基础研究类项目(课题),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 5 篇。 对于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注重评价团队协作创新能力,以及团队负责人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力。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 10 篇。 对于单篇论文发表支出超过 2 万元人民币的。 另外科学家精神文件规定:院士退休后只能兼职 3 个院士工作站。 SCI 论文文件不能下指标。等等 对于这么具体的数字,我想原本应该是科学家约定成俗的规则,但是却不得不让国家层面操心,出来一个具体可量化的数字,要是没有数字,是否科学家总有办法,绕过数字来阐述量的好处。。。。。。 感觉科学家真的没让国家少操心啊 ...... ,科研回归初心路漫漫兮 ...... 专利 SCI 科学家精神三个国家文件有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27429do=blogid=1219817
3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利 SCI 科学家精神三个国家文件有感
热度 11 fengroad 2020-2-22 16:30
最近看到两个文件,分别是《教育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 科技部: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技〔 2020 〕 1 号, 2020 年 2 月 3 日(以下简称:专利文件)》、《教育部 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教科技〔 2020 〕 2 号, 2020 年 2 月 18 日(以下简称: SCI 文件)》的通知,再加上 2019 年 6 月 11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学家文件))》》的精神,这三个文件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文件,关注的都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例如院士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不是职称权威和帽子,论文是科研的表达,不是简单的评价标准,专利是创新的保护,更不是评价奖励的办法。但是没办法,国家已经多次说了,要反四唯,反五唯,但是就是没响应,也不知道怎么响应。看看里面的一些文字。 科学家文件: “科研人员同期主持和主要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课题)数原则上不得超过 2 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领导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同期主持的不得超过 1 项。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 1 个、退休院士不超过 3 个,院士在每个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 3 个月。” 专利文件: “ 4. 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有条件的高校要加快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明确评估机构与流程、费用分担与奖励等事项,对拟申请专利的技术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申请专利,切实提升专利申请质量。 ”“停止对专利申请的资助奖励,大幅减少并逐步取消对专利授权的奖励,” SCI 文件:“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学校在绩效和聘期考核中,不宜对院系和个人下达 SCI 论文相关指标的数量要求,在资源配置时不得与 SCI 相关指标直接挂钩。要取消直接依据 SCI 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 ”“不宜以发表 SCI 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 ”“不发布 SCI 论文相关指标、 ESI 指标的排行,不采信、引用和宣传其他机构以 SCI 论文、 ESI 为核心指标编制的排行榜,不把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科研人员、学科和大学评价的标签。 ” 这里面规定的非常细,例如院士可以兼职工作站的数量,专利要进行申请前评估,停止申请资助,停止 SCI 指标和奖励等,其实这些原本都不需要规定,都是科学家应该守的底线,院士只是某个方面突出,并不是全能;专利本身就是创新的保护, SCI 是科研的副产物,是科研成果的传播而已。但是却不得不让国家花心思来制定政策,而且要这么细,把数量都规定了,因为如果不规定细了,科学家们可能总有办法 ...... 。 例如看一个新闻,关于安德森当选外籍院士的采访: 观察者网:首先恭喜您当选 2019 年中国工程院( CAE )外籍院士。可否透露一下此次当选的更多细节,以及研究团队的反应和您的心情等等? 安德森: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我一生无上的荣耀,这意味着我的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在当选结果出来之后,瑞典这边的团队反应很平静,祝贺和恭喜主要来自当时在瑞典和我合作过的中国博士后们,现在他们在中国也成为一线科学家了,另外还有其他的中国同行。当然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研究者们更关注此次当选的结果,而且他们和中国工程院的联系要比我这边瑞典乌普萨拉的实验室更紧密。 中兴事件 数字游戏 ESI 杂谈——科研仪器对外依赖更可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27429do=blogid=1111724 ; ESI,国际标准,中国崛起!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7429-1115451.html
8422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张蕾:永不落幕的功勋科学家精神——写在杨嘉墀诞辰100周年之际
jlpemail 2019-7-24 16:28
永不落幕的功勋科学家精神 ——写在杨嘉墀诞辰100周年之际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张蕾 发布时间: 2019-07-17    他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863”计划倡导者之一,也是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牵头建议者;几乎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会高瞻远瞩地提出重大建议,无论是导弹、人造卫星还是探月工程。   2006年6月11日,杨嘉墀——这位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与科技事业奋斗一生的战略科学家溘然长逝。2019年7月16日,正值杨嘉墀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的学生、同事与朋友们再次追忆这位战略科学家功勋卓著的一生——为了不忘记过去,更是为了创造未来。   1、“我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看到卫星被成功地送上天去”   “出吴江,学哈佛,归国效力,八十七,做人做事皆楷模;精仪表,掌自动,再领信息,八六三,两弹一星建奇勋。”这是恩师逝世时,时任嫦娥一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的叶培建送上的一副挽联,它高度概括了杨嘉墀不凡的一生。   其实早在回国前,杨嘉墀在美国就已小有名气。他研制的快速模拟计算机和快速自动记录吸收光谱仪等生物医学用电子仪器,被业界命名为“杨氏仪器”。才华横溢的他,被纽约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看中,成为每周在该所工作三天的“生物医学电子学”创始人。   1956年,新中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呼唤海外留学生归国效力。祖国的召唤令杨嘉墀热血沸腾。他义无反顾地变卖了在美国的所有家当,购买了示波器、振荡器、真空管等祖国科技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仪器。   1956年8月,杨嘉墀携家人踏上了祖国的土地。此时,正赶上国家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提出落实规划紧急要抓的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和计算机四个领域。杨嘉墀作为专家参与了筹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和建立自动化技术工具研究室的工作,并担任室主任,率先开展火箭探空特殊仪表等探索性研究工作。   1957年10月和1958年1月,苏联和美国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相继上天。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表态“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考虑到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影响,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了“581”组,杨嘉墀正是成员之一。   于是,从“东方红一号”开始,到一箭三星、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和进展,都浸透着他的汗水和心血。   1965年,他参与了《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的起草和论证工作;同年,我国开始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设计研制,作为总体组五人成员之一,他组建了卫星姿态测量和控制研究室以及地面测控用数据处理设备研究室。   1975年至1987年,我国成功发射10颗返回式卫星,星上使用的都是他主持研制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   1979年,在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第八届空间控制讨论会上,他与别人合作发表了题为《中国近地轨道卫星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的论文,进一步奠定了在国际空间自动控制领域的声誉与地位。   “我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看到卫星被成功地送上天去。在国外我也曾怀疑回国后英雄无用武之地,没想到国内有这么广阔的科研天地,没想到我还能为国防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感到非常高兴。”回顾当年参与“两弹一星”工作的经历,杨嘉墀深情地说。    2、“光看眼皮底下的,不是好科学家”   在熟识杨嘉墀的人看来,他处事低调、不善言辞,永远是“三句话合成一句说,三步路并作两步走”,但却看得高、望得远,视事业为生命,一生甘为人梯,无怨无悔。   1978年,叶培建考取航天五〇二所的研究生,并获得出国读研的资格。“那时绝大部分人都希望去美国读书,杨先生根据当时国际大环境和美国对敏感专业的限制,建议我去欧洲学习。于是我改学法语去瑞士留学。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杨先生的建议对我非常有益。”叶培建说。   1984年,杨嘉墀以中国航天部总工程师的身份去日内瓦开会,利用休息时间乘火车到纳沙泰尔听取叶培建的学习和工作汇报,还到实验室现场观看了演示并给予鼓励。“那天,他没有时间游览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就匆匆乘火车返回了日内瓦,令我十分感动,所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都因我有这样的好师长而感到羡慕。”至今想起,那种关怀都令叶培建心生温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吴宏鑫与杨嘉墀的相识则颇具戏剧性。“‘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和杨先生都被隔离审查。他是航天五〇二所的副所长,我是所里一般工作人员,本来两人互不相识,因为关在一个屋子就成了朋友。那也是我这一生的转折点。”吴宏鑫回忆。   工作被中断后,每天只能待在隔离审查室,年轻气盛的吴宏鑫感到很恼火,经常发牢骚;杨嘉墀却一句话不说,只顾埋头看书、写东西。“后来我才知道,除了写检查、做交代,这其间杨先生竟然一直坚持做卫星控制方案。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把手稿放在抽屉里。”吴宏鑫说,正是那时候,自己从杨先生身上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自处。   平反后,吴宏鑫本该回到总体组继续研究卫星控制方案,杨嘉墀却建议他转到航天器自适应控制这个领域。   “这个东西现在有用吗?”   “现在没有,但未来一定会有用。你要想好了,若要干,至少要准备坐十年冷板凳,领导、同行都不会认可你。”   基于由衷的钦佩与信任,吴宏鑫听从了杨嘉墀的建议。   1989年,杨嘉墀牵头给航天五〇二所制定了个发展目标,准备搞航天器的智能自主控制,并向上级有关部门递交了成立空间智能自主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报告。由于一些原因,报告一直未得到认可。有人提出将申请的名字改一下,杨嘉墀却坚持一个字都不能改。   在当时,这项研究太超前了。一直到2004年重点实验室的申请获批,15年间他们一共递交了11次申请报告。“现在看来,杨先生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得很远。他曾经说过,搞研究的要看到20年之后,光看眼皮底下的,不是好科学家。”吴宏鑫感叹道。    3、“期望我国航天技术不断占领科技高地”   对于杨嘉墀与陈芳允、王淦昌、王大珩联名向党中央倡议国家发展高技术计划一事,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不过对于航天五〇二所的人来说,老所长杨嘉墀还有一个研究所版本的“高技术发展计划”。   1995年,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的国际自控联(IFAC)航天器自主和智能控制会议上,杨嘉墀发表了《中国空间计划中智能自主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中国航天控制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7年,他又致信航天总公司领导:“为了进一步提高未来卫星型号的控制水平和长寿命可靠性,五〇二所在卫星智能自主控制方面多年来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取得成果……但这些新的方法真正要用到型号任务中去,还需要进行一些系统实验,才能推广应用,为此该所提出了建设‘空间智能自主控制实验室’项目。该实验室可以对外开放……并可为该所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培养提供实验基地。”   去世前,杨嘉墀曾因胯骨摔伤住院。面对前来医院探望的吴宏鑫,杨嘉墀特意叮嘱了几件事:一是坚定不移地继续研究智能自主控制;二是发展重点实验室,注重与国内外同行交流;三是抓紧培养年轻科研人才,让学生尽早投入工作……   “他当年叮嘱的这些事,我们还在做,也做出了一些成绩。”对于恩师的殷切嘱托,吴宏鑫始终牢记在心。   解永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资深首席研究员、航天五〇二所科技委主任,硕士与博士均师从吴宏鑫,2013年获中国宇航学会第三届杨嘉墀科技奖一等奖。“关于杨先生的故事,我们听吴老师讲过很多,每次听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要完成杨先生的夙愿,坚定不移地研究智能自主控制,不能光是口头上喊口号,还要脚踏实地去做。”在她看来,后辈们最应该从杨先生身上学习和传承的,就是以事业为核心、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探索与奉献精神。   谈起当年由杨嘉墀等人组成的学术指导小组,航天五〇二所党委书记黄献龙深有感触。“杨先生德高望重却平易近人,他总是随和地向我们提出建议,还会带学术资料给我们看。那时他已经调到院里,工作很忙,但与学生们的学术研讨是一定要参加的。那时,以杨先生为首的学术指导小组就是研究所看方向的领路人。”   “期望我国航天技术将不断占领科技高地,到21世纪中叶,能够与世界空间大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并驾齐驱,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2005年2月,在《我这五十年》一文中,杨嘉墀如此憧憬。   今天,当我们在享受航天等领域的高科技带来的安全与便利时,一定不要忘记这位功勋卓著的战略科学家,以及他身上所闪耀的爱国奉献、团结协作、高瞻远瞩、甘为人梯的永不落幕的功勋科学家精神。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19-07-17 09版)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2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资料: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liuli66 2019-6-15 10:00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9-06/12/nw.D110000renmrb_20190612_3-01.htm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2日 01 版)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科技工作全过程,筑牢科技界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价值引领,把握主基调,唱响主旋律,弘扬家国情怀、担当作风、奉献精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改革创新,大胆突破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制度藩篱,营造良好学术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久久为功,汇聚党政部门、群团组织、高校院所、企业和媒体等各方力量,推动作风和学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为科技工作者潜心科研、拼搏创新提供良好政策保障和舆论环境。   (三)主要目标。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学术道德建设得到显著加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二、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四)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   (五)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定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畏挫折、敢于试错,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   (六)大力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辨、理性质疑,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迷信学术权威。坚持立德为先、诚信为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   (七)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反对盲目追逐热点,不随意变换研究方向,坚决摒弃拜金主义。从事基础研究,要瞄准世界一流,敢于在世界舞台上与同行对话;从事应用研究,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八)大力弘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强化跨界融合思维,倡导团队精神,建立协同攻关、跨界协作机制。坚持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秉持互利共赢理念,为推动科技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九)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坚决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打破各种利益纽带和裙带关系,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放手、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   三、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十)崇尚学术民主。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交流碰撞,倡导严肃认真的学术讨论和评论,排除地位影响和利益干扰。开展学术批评要开诚布公,多提建设性意见,反对人身攻击。尊重他人学术话语权,反对门户偏见和“学阀”作风,不得利用行政职务或学术地位压制不同学术观点。鼓励年轻人大胆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积极与学术权威交流对话。   (十一)坚守诚信底线。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要把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结合起来,主动发现、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并视情节追回责任人所获利益,按程序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实行“零容忍”,在晋升使用、表彰奖励、参与项目等方面“一票否决”。科研项目承担者要树立“红线”意识,严格履行科研合同义务,严禁违规将科研任务转包、分包他人,严禁随意降低目标任务和约定要求,严禁以项目实施周期外或不相关成果充抵交差。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按照对科研成果的创造性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反对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在成果署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对已发布的研究成果中确实存在错误和失误的,责任方要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不参加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咨询评审活动,不在情况不掌握、内容不了解的意见建议上署名签字。压紧压实监督管理责任,有关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要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审核、科研伦理审查等有关制度和信息公开、举报投诉、通报曝光等工作机制。对违反项目申报实施、经费使用、评审评价等规定,违背科研诚信、科研伦理要求的,要敢于揭短亮丑,不迁就、不包庇,严肃查处、公开曝光。   (十二)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深入科研一线,掌握一手资料,不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不得向公众传播。论文等科研成果发表后1个月内,要将所涉及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等原始数据资料交所在单位统一管理、留存备查。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的科研人员要保证有足够时间投入研究工作,承担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团队负责人要全时全职投入攻关任务。科研人员同期主持和主要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课题)数原则上不得超过2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领导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同期主持的不得超过1项。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1个、退休院士不超过3个,院士在每个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3个月。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在聘期内或项目执行期内擅自变更工作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要按规定承担相应责任。兼职要与本人研究专业相关,杜绝无实质性工作内容的各种兼职和挂名。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要加强对本单位科研人员的学术管理,对短期内发表多篇论文、取得多项专利等成果的,要开展实证核验,加强核实核查。科研人员公布突破性科技成果和重大科研进展应当经所在单位同意,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不得故意夸大技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不得隐瞒技术风险,要经得起同行评、用户用、市场认。   (十三)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打破相互封锁、彼此封闭的门户倾向,防止和反对科研领域的“圈子”文化,破除各种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抵制各种人情评审,在科技项目、奖励、人才计划和院士增选等各种评审活动中不得“打招呼”、“走关系”,不得投感情票、单位票、利益票,一经发现这类行为,立即取消参评、评审等资格。院士等高层次专家要带头打破壁垒,树立跨界融合思维,在科研实践中多做传帮带,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研人员,在引领社会风气上发挥表率作用。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走近大中小学生,传播爱国奉献的价值理念,开展科普活动,引领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良好科研生态   (十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政府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树立宏观思维,倡导专业精神,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制定政策、创造环境、为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坚持刀刃向内,深化科研领域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建立信任为前提、诚信为底线的科研管理机制,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优化项目形成和资源配置方式,根据不同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建立稳定支持、竞争申报、定向委托等资源配置方式,合理控制项目数量和规模,避免“打包”、“拼盘”、任务发散等问题。建立健全重大科研项目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确定重大创新方向要围绕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广泛征求科技界、产业界等意见。对涉及国家安全、重大公共利益或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应充分开展前期论证评估。建立完善分层分级责任担当机制,政府部门要敢于为科研人员的探索失败担当责任。   (十五)正确发挥评价引导作用。改革科技项目申请制度,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让最合适的单位和人员承担科研任务。实行科研机构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稳定支持力度,反对盲目追求机构和学科排名。大幅减少评比、评审、评奖,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不得简单以头衔高低、项目多少、奖励层次等作为前置条件和评价依据,不得以单位名义包装申报项目、奖励、人才“帽子”等。优化整合人才计划,避免相同层次的人才计划对同一人员的重复支持,防止“帽子”满天飞。支持中西部地区稳定人才队伍,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挖人才。   (十六)大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加快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在线申报、信息共享。大力解决表格多、报销繁、牌子乱、“帽子”重复、检查频繁等突出问题。原则上1个年度内对1个项目的现场检查不超过1次。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要强化合同管理,按照材料只报1次的要求,严格控制报送材料数量、种类、频次,对照合同从实从严开展项目成果考核验收。专业机构和项目专员严禁向评审专家施加倾向性影响,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围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创新主体要切实履行法人主体责任,改进内部科研管理,减少繁文缛节,不层层加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领导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在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没有牟取非法利益前提下,免除追究其技术创新决策失误责任,对已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但因技术路线选择失误等导致难以完成预定目标的项目单位和科研人员予以减责或免责。   五、加强宣传,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舆论氛围   (十七)大力宣传科学家精神。高度重视“人民科学家”等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的精神宣传,大力表彰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和国家脊梁。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系统采集、妥善保存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深入挖掘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人生积累和精神财富。建设科学家博物馆,探索在国家和地方博物馆中增加反映科技进步的相关展项,依托科技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等设施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十八)创新宣传方式。建立科技界与文艺界定期座谈交流、调研采风机制,引导支持文艺工作者运用影视剧、微视频、小说、诗歌、戏剧、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讲好科技工作者科学报国故事。以“时代楷模”、“最美科技工作者”、“大国工匠”等宣传项目为抓手,积极选树、广泛宣传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典型。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和中学编排创作演出反映科学家精神的文艺作品,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十九)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主流媒体要在黄金时段和版面设立专栏专题,打造科技精品栏目。加强科技宣传队伍建设,开展系统培训,切实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网络和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增强宣传效果、扩大传播范围。   六、保障措施   (二十)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对科技工作者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把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细化政策措施,推动落实落地,切实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为基层减负的部署。科技类社会团体要制定完善本领域科研活动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经常性开展职业道德和学风教育,发挥自律自净作用。各类新闻媒体要提高科学素养,宣传报道科研进展和科技成就要向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核实,听取专家意见,杜绝盲目夸大或者恶意贬低,反对“标题党”。对宣传报道不实、造成恶劣影响的,相关媒体、涉事单位及责任人员应及时澄清,有关部门应依规依法处理。   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要会同有关方面分解工作任务,对落实情况加强跟踪督办和总结评估,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军队可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2 次阅读|4 个评论
01-企业家与科学家和发明家
benlion 2018-9-11 14:43
“世上最使我们震撼的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 O 网页 --- 伊曼努尔 · 康德 O 网页 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 - 企业家型科学家 O 网页 - 孙正义:投资 20 年,我所有的决策都基于这 25 个 O 网页 - 如何打造一家能够成长 300 年的公司? O 网页 - 粤港澳大湾区要做全球湾区老大! O 网页 企业家,一个机构的资源组织、配置与运作过程的决策与管理者,包括,一个企业的资本家与科学家、发明家与艺术家的组织策划。 企业家或创业者写书,存在两类书籍与教育,一类是知识与技能,一类是商品与营销,包括,形象推销或公司营销,或者干脆就是推销作为书籍的商品。往往脱离不了书本到书本的教育模式,或经验到经验的摸索,却不是科学规律或技术发明,不具有可依循的规范操作。 为何成功秘籍并不可靠呢?因为,不是科学研究的规律发现,就只是属于个案,换一个人或换一个情境就成功不了。 一个企业发展的高度,在于科学家的发明与开拓创新能力。贝尔实验室仍然是典范,不仅是获得十多位诺奖,而且,尤其是整个电子技术产业的见证;然而,下一个将会是在生物医药领域,文特尔研究所有这个趋势,却仍未到达这个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科学家的兴趣是什么?研究足够的范例及其实际应用的验证,也就是发现社会心理与经济行为的内在机制与客观规律。 科学家与发明家的关系,都涉及到经验知识、技术方法和理论模型,发明家在于发明技术与设计产品,科学家深入探究其中的机理,而区别是受控实验和演绎推理,关键在观测的验证与逻辑论证方法,却不同于测量与运算的技术操作。 诺贝尔奖颁发给 2- 科学发现和 3- 技术发明,却一般不会授予理论创造 - 接近于 1- 哲学与数学,或产品创新 - 4- 工程与经济,比如,临床医疗在于有效与疗程,医学科学在于揭示其机理与规律。 然而,科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包括,自然规律、社会现象与工程设计等研究,恰恰是从 1 到 2 而 3 到 4 的知识拓展与产业转化。 附 - 想要适应火星生存?人类或需对身体进行基因改造 O 网页 - 在未来火星是否能改造成第二个地球 O 网页 - ( 2011 年 6 月 -2018 年 9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科学与历史|3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动于他人的精神
duxingye 2011-9-14 19:56
2011年8月24日上午10点,参加中科院自然科学研究会第25次年会的期刊代表们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希拉穆仁草原。草原并不像想像的“风吹草低现牛羊”,而是勉强盖住地皮的小草。几十座圆形的白色“现代”“蒙古包”排成几排,座落在餐厅楼前面。左边,是马厩,几十匹马正在等待游客,拉去拜访草原牧人。我与几位同事漫步走在草原上,天上布满乌云,远处,在天与地的相接处,有矩形块似的泛白,矩形中有类似丝线的云线一根根拉下,景色真的很美,我看得几乎出神。 出神中,温总理关于“仰望星空”的语言在我脑中浮现。记得当时,看到很多人就此谈感慨,谈理想,谈思考。也促使我对自己的工作经功和工作目标进行一些思考……(本博文略去此部分内容)。 我不止一次地看到过很多成功的人士,外表看起来不是那样的强大,但是你听他的声音,听他声音所传达出来的缜密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思考,以及热情,就会感受到表面现象之后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尤其是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持职业使命的精神。 比如郭曰方先生。我总结他是“钢铁般的人”,他一生坎坷,却又一生辉煌。2011年6月13日,他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庆祝建党90周年报告会”中做了“理想,信念,人生”的讲座,使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尤其是他克服癌症病魔的顽强意志和坚持漫长的与外界真空般交往的外交工作精神,令我钦佩。 比如科学家邓稼先先生。我总结他是“核之子”,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核事业。正如郭曰方先生总结的科学家精神一样,在他身上,有着完美的体现,那就是:他所具备的超乎寻常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是促使他们献身终得到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动力。这包括:(1) 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精神。对科学的迷恋和追求,使科学家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没有任何艰难险阻,困难挫折,能够阻挡他们勇往直前。(2) 探索实践精神。科学探索是一种极其艰苦的劳动。只有在崎岖的山路上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3)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科学大师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方面,都表现出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4) 锲而不舍、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5) 高尚品格与人文修养。 再比如企业家马云先生。我总结他是“智慧的结晶”,他的思想,永远是那样创新,他的理念,永远有超乎常人的部分,他是众多创业者永远的楷模!他对市场的理解,对网络产业的见解和贡献,对年青人的鼓励和教导,是他个人最精华的部分。最著名的,是他关于蚂蚁和大象的理论。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发现催动经济增长的网络力量,马云的贡献功不可没。 还有新闻人白岩松先生。我总结他是“批判者的先驱”,每次看他的节目,都会看到他深邃的逻辑思维和对现象背后的深入分析。社会进步不一定在顺利中前进,它也会在批判与挫折中前行。坚持正义的报导,是我对他的评价。 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希望自己从郭先生那里学到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用积极的态度和快乐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希望像邓先生一样,选定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业便一如既往,永不退缩;希望从马云身上,领会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也能像白岩松一样,有正义记者的精神。 他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一群人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实日常工作中我也会经常碰到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事业呕心沥血的老师、长辈,他们也是指引我前进的力量和榜样。
2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