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儒学空间:《学记》的教育智慧与道德课堂
余孟孟的博客 2012-6-16 11:59
相关链接: http://www.hnsrxwhcjh.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97 余孟孟 【摘 要】 《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传统教育智慧的凝结之作。“道德课堂”是要求课堂要“合乎道,至于德”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其特征基本有四:成长性、情感性、开放性和文化性。《学记》的教育智慧不仅和“道德课堂”的四大特征有相融相通之处,而且它蕴含的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多元创新的评价体系等操作思路对于“道德课堂”的构建和实践都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学记》 道德课堂 教育智慧 教育改革一般遵循这样的逻辑,即从教育理念改革到教育体制改革,再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否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中,是任何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自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对于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如“杜郎口”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等。然而,这类教学模式往往个性化特征明显,侧重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操作,于课堂教学背后的隐形价值,如道德价值、情感价值方面体现不足。“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能以“道德”的视角来审视、分析和矫正当前课堂教学,能站在道德自觉的高度和育人的立场来认识和开展课堂教学,当首推郑州市教育局田宝华局长倡导的“道德课堂”理论。“道德课堂”理论立论高远、内涵丰富,它不仅和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相一致,而且蕴含着中国传统教育智慧中的精髓。《学记》 是中国传统教育智慧的凝结之作,挖掘和研究《学记》中的教育智慧对于理解和实践“道德课堂”理论,对于当前深化“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学记》和道德课堂的涵义与特征 (一)《学记》的概况及特征 1 .《学记》概况 《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专著。《学记》全文虽然仅一千二百多字,但是它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况,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可以说,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学记》都有精辟的论述。正如著名教育学家高时良所说:“《学记》的确是我国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要充分地弘扬它,吸取它的合理核心来指导我们的教育运作。” 2 .《学记》的基本特征 ( 1 )无名而知名 如果在当今社会做一个广泛调查,其实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学记》的,更别说读过了。所以,说它是“无名”。但同样来自于《礼记》的另外两篇却大名鼎鼎,即《大学》和《中庸》,这是由于朱熹把它们挑出来和《论语》、《孟子》组成“四书”的缘故。 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这是朱熹为后世读书人定下的“循序渐进”的读书次序。虽然朱熹没有把《学记》也挑出来作为“第五书”,但他的这个循序渐进的读书次序的思想却实在是来源于《学记》——“不凌节而施之谓孙”、“ 学不躐等”。可见,朱子教人学习、读书也在遵循《学记》的基本精神。这也正体现出《学记》是一部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朽名著。所以,直到今天,凡读过教育学的、上过师范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乃至对教育思想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是知道《学记》的,了解《学记》的。可以说,《学记》在教育领域是“第一名著”。 ( 2 )言微而义大 说《学记》是一部专著,是就它在学术史上沉甸甸的地位而言的。然而,《学记》全文一共不过就 1229 个字,只相当于一篇现代高中生作文的篇幅。然而,它却包藏着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教育智慧。 有一条教学原则叫“豫时孙摩”。《学记》中用了就几十个字——“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然而,翻开任何一本现代《教学论》书籍,就这四个教学原则,却要花好几页甚至十几页的篇幅进行阐释和讲解。近年来,对《学记》整篇进行解读和述评的著作不在少数,以教育学家高时良教授的《学记研究》 最为有名。关于《学记》中的学习思想、教学思想、教师成长等话题当前也有很多专题性的研究。 ( 3 )早产而成熟 《学记》约成书于战国后期,距今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西方,较早的、影响最大的教育教学专著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前者产生于 1632 年,当时中国正处在明朝末期,后者产生于 1806 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中后期。可以说,《学记》的产生在教育学史上是非常之早的。 庄子云:“初生之物,其形必丑”。任何新生事物往往都是粗糙的、稚嫩的、不完整的、存在缺陷的、有待改善和提高的。然而,《学记》虽是教育学史上的早期产品,但它却显得相当的成熟。它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教学的内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等重要的教育命题。可以说,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学记》都有精辟的论述。这不仅是中国学者的认识,外国专家也持同样的见解。日本学者谷口武就在《学记论考》一书中这样说到:“《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教育经典著作,在我国古代学术界也是备受推崇的名著……像这样一本名书,对日本教育史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为罕见的。” ( 4 )精深而实用 通读《学记》我们发现,其语言结构、遣词造句相比于《大学》、《论语》等经典要晦涩、难懂一些。比起《三字经》和《弟子规》来说,《学记》更显得艰涩、难懂和深奥。《学记》本身也是教育学家、教育史家等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对象之一。在“中国知网”以“《学记》”为篇名可以从全部期刊中搜索出 300 多篇论文,可以从核心期刊中搜索出 50 多篇论文。可以说,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对精深的《学记》进行了相当的研究。 说《学记》是实用的,因为当前许多中小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都认识到它的价值并用它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例如,自 2008 年开始,莱西市便请专家用《学记》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教师进行成长培训。结合教育经典名著,如《学记》帮助教师自我生发出适合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智慧,是当前乃至以后教师培训的重要形式。所以,莱西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张为才就说“如果您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而没有读过《学记》,那将是非常遗憾的,无论您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要研究中国的教育,不可不读《学记》;要研究世界的教育,不可不读《学记》;即使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不读《学记》。” (二)道德课堂的涵义及特征 1 .道德课堂的涵义 “道德课堂”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四个满堂”和“四个虚假”而提出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所谓“四个满堂”,是指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与满堂夸;所谓“四个虚假”,是指虚假自主、虚假合作、虚假探究与虚假渗透。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真正地在课堂上体现,缺少真正的积极、愉悦、兴奋、发现和成功的体验,新课改的许多理念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具体而言,“道德课堂”要求课堂要“合乎道,至于德”,以“合乎‘道’的途径,至于‘德’之目标”。所谓“道”,即规律,也即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所谓“德”,即生态,即围绕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而建构的课堂生态。 2 .道德课堂的基本特征 ( 1 )成长性 “道德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家园。对学生而言,“道德课堂”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与“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地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师生命延续的舞台,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幸福。 ( 2 )情感性 “道德课堂”要求教育者在课堂教学和活动过程中,秉承“合乎道、至于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体验到愉快和幸福,能感受到学业进步的价值和意义,能享受到自身全面发展的乐趣。 ( 3 )开放性 “道德课堂”更多的是一种优质的教育理论,而非固定的教学模式。它不主张确立“道德课堂”的固定模式,只是提供课堂教学的“通用原则”和“基本方法”,提倡各学校基于校情和学情探索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形式,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教学情境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课堂形态。可以说,“道德课堂”是个开放的体系,可以从任何一个维度,找准一个着力点进行探索和构建,从而显示“道德课堂”的丰富形态。 ( 4 )文化性 “道德课堂”倡导构建“道德课堂”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每一位教师都在课堂上营造着一种课堂文化氛围,构建着一种课堂生态,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和自然成长。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文化(生态)的问题,可以说,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是“道德课堂”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 二、《学记》与道德课堂的相融相通 我们研究传统教育、研究《学记》的目的,不在于发思古之幽情,也决不仅仅是阐释和解读其教育教学思想,而是为现实的教育、教学的改善和发展服务,即使《学记》能够成为推进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学记》之所以能成为有利于当前课程改革,特别是“道德课堂”建构的因素,关键在于《学记》的教育智慧与“道德课堂”的理念之间具有相融相通的关系。 (一)《学记》与“道德课堂”的成长性 “道德课堂”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实现生命质量的共同提升和成长。这种理念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中被称为“教学相长”,是由《学记》最先明确提出来的。《学记》中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故曰:“教学相长”。后来唐代大学者韩愈继承并发展了《学记》的“教学相长”的思想,进而提出“相互为师”的观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学生因教学而成长,这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容易理解。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成长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从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来理解。《学记》说:“教然后知困”,师范生在大学里学了大量的专业课程、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但在实际从事教学工作后,从经验可以发现其所学仍然不够,仍然要自己学习以补充不足之处。即使是老教师也常常发现,自己好像越教越不会教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过程。 另外一方面,是从教师自身“自我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的成长。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教师看做“蜡烛”、“春蚕”、“路灯”、“园丁”等,这样的比喻反映了教师无私奉献的一面,但却只赋予教师以付出、奉献、帮助他人、成就他人的角色特征和生命意识,使得教师自身也认为自己的价值只在于“成就他们的学生”,而忽略了自身生命价值和质量的提升。著名教育学家叶澜就指出,当今必须看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师个体生命质量的意义。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生命是自己的生命,每一个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生命和生活,教育成就卓著的教师都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在每一节课中的。比如,著名教育家、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就是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成长,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心去设计每一堂课,从而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成为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实现师生生命质量共同提高的教师。可以说,没有师生生命共同成长、没有教学相长的课堂,也不是“道德课堂”,也是不道德的课堂。 (二)《学记》与“道德课堂”的情感性 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体验到愉快和幸福,能感受到学业进步的价值和意义,能享受到自身全面发展的乐趣,这是道德课堂的情感性特征。《学记》中也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感,让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即“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这样对待学业—— “ 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即做到 “藏息相辅”。 什么是“藏息相辅”?就是说,要求教师将课内与课外,“正业”与“居学”很好的联系起来。“居学”,即课外作业一定要注重趣味性和贯通性。有一位语文老师就做的很好。他能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结合教材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教材的“延伸点”,利用《课外拓展阅读》等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以此来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在兴趣盎然的课外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让学生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学了《忆江南》后,让学生去阅读一些描写江南美景的诗词,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通过阅读感悟积累,体会诗人对江南对春天的喜爱和依恋;学了《狼和鹿》之后,让学生去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中有关食物链及生态平衡的知识…… 要让学生真正的乐学,除了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外,还要做到“豫时孙摩”。什么是“豫时孙摩”?《学记》中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就是说,教师的施教的方法是,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能使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如果做到这几点,学生就不会因形成恶习而懊恼,不会因错过学习良机而悔恨,不会因杂乱读书而茫然,也不会因孤独封闭而寡闻。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真正做到“藏息相辅”和“豫时孙摩”,这样的课堂必定是充满乐趣和幸福感的,必定是学生能体验到进步和成长快乐的。 (三)《学记》与“道德课堂”的开放性 “道德课堂”是对工业化时代那种整齐划一、固定僵化、崇尚模式的教学理念的反动。它倡导在“统一理念”下的“百花齐放”,即在“通用原则”和“基本方法”之下,提倡各学校基于校情和学情探索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形式,各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探究最适合的课堂形态。就是说,“道德课堂”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固化的,而是灵活的。 关于教育教学的这种反划一、反雷同、反固定模式的理念和做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称之为“因材施教”。 一般而言,人们都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一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然而,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学行为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学生同样问政、问仁、问孝,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繁简各不相同。子路和冉求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然相反,就是根据两人特点不一,“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学记》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是对战国及以前官学、私学教育教学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它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但却体现了这一重要的教育精神,这从《学记》原文中的几句话可以看出来。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学记》中讲“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又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就是说,那些青年学生在学习中,有的贪多嚼不烂,有的懒惰不求广博,有的浅尝辄止,有的半途而废。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教学反应,对于“失之多者”要采取“约而达”的方式,尽量以简单明了为原则;对于“失之寡者”要采取“微而臧”的方式,显示简短知识蕴含的丰富意义;对于“失之易者”要采取“罕譬而喻”的方式,不做泛泛的举例;对于“失之止者”要采取激励其继续努力、坚持学习的动力,即“继其志”。对于学生的不同层次的提问,《学记》中也提倡要“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就是说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要根据问题的难度大小来确定解答深度和力度。对于简单的问题只做简单的回答,对于复杂的问题则要做出系统深入的解答。 虽然,《学记》提倡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开放性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而言的,但是,这种思想和精神却可推而广之。因材施教的“材”,除了指学生外,还可以扩展至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等。就是说,从广泛的意义上准确地来理解“因材施教”,就能抓住“道德课堂”开放性的精髓。 (四)《学记》与“道德课堂”的文化性 “道德课堂”的文化性,不只是从教育教学的内容方面而言,更是从 教师在课堂上营造的一种课堂文化氛围而言。准确地讲,此处的文化性,即课堂教学文化,它是“教师和学生作为集体主体在教学互动中构成的生活方式。” “道德课堂”倡导 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中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和自然成长。 《学记》作为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经典之作,对于课堂教学的文化性也有重要启示,即蕴含着“类比”的学习方式或隐喻性文化特征。隐喻是比喻的一种,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这种方式在中国古代的文章和教学中是常用的,而《学记》表现的更明显。 如《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就将人比喻为未经雕琢的玉石。玉再好,没有经过雕琢,也不能成为很高贵的器皿;人假如不学习,也没有办法了解这些圣贤的大道理。从这里也透露出来,人要接受教育,也要接受琢磨,才能有大成就。现在的学生特别怕吃苦,特别不能承受挫折压力,这个就是经历的磨炼太少。 再比如“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里把知识比喻为佳肴。人学习、受教育、理解知识就如同消化食物一样。这比“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的隐喻要高明多了。因为学习毕竟不同于灌输,还有一个消化和理解的过程。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就说过:“教育的过程完全具有独特的特征,这是理所当然的。试举身边的例子来说,就如同有机体吸收食物一般……把靴子放到旅行包里的场合,在靴子再取出之前,是原封不动地放在了里面的。但是,给儿童吃食物的场合,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再比如“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教育的过程是要抓住根本,先河而后海,即先源后流,从根部开始教育,即首先要“培根”。再比如“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将教师比喻为钟。类似这类隐喻在《学记》中还有很多。 为什么隐喻性文化对于课堂教学相当重要?因为学生在他的年龄里面基本属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他的脑子还不能够或不擅长于抽象地思考一些东西。所以,形象地让学生去感受知识、去认识道德、去自主情绪,他就容易理解、就易于掌握。比如“学如逆水行舟”,就非常形象地告诫人们在学习中要持之以恒、不断进取。所以,在建构“道德课堂”的过程中,这种隐喻性文化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学记》教育智慧对“道德课堂”建构的启示 “道德课堂”从观点理念到实践操作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一系列课堂教学的操作思路。从《学记》出发,我们发现以下几点措施对于“道德课堂”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 尊师爱生是中国优良的教育传统,对此,《学记》中也有明确的论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还说到: “三王四代唯其师” 。至于爱生,《学记》是从反面批判“ 今之教者……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就是倡导教师要真诚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 在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下,师与师之间必然互敬,生与生之间必然互爱,整个教学氛围便是和谐的。这正符合“道德课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所以,确立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道德课堂”的建构。 (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有法,而无定法”。优质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多种教学方式相搭配、相融合的,体现出教学方式的丰富多样性。关于教学方式,《学记》起码指出了三种,其中一种是《学记》批判的,即注入式教学: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另外两种是讲解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关于讲解式教学,《学记》这样要求: “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就是说教师的语言“要简约却能表达深刻的道理、要浅显而把道理讲得完善、用不多的譬喻而能使学生容易理解” 。 提起启发式教学,我们立刻想到了孔子,也想到了孔子那段非常有名的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了进行启发的宝贵经验,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实质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 除了以上的教学方式外,当代还出现了对话式教学 、反思性教学 等。总之,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利于“道德课堂”的建构。 (三)多元创新的评价体系 在“应试教育”和那种智育至上、知识至上的时代,教育教学的评价更多地、甚至完全以考试分数、成绩为标准,忽略了其它如道德的、情感的、社会性等方面培育的考评。素质教育和当代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培育人的素质、强调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建构新的更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关于教育教学的考核与评价,《学记》中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即“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段话指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核学生的“离经”、“敬业”、“博习”、“论学”、“知类通达”等知识性方面的要求,还要考核学生“辨志”、“乐群”、“亲师”和“取友”等社会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这些考核与评价的标准在《学记》中虽然是以纵向的方式出现的,但它在对教育教学的横向考评上依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对于“道德课堂”的建构也意义深远。 总之,以《学记》为代表的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对于当前素质教育的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别是“道德课堂”的建构都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我们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期待教育的明天春光明媚! 【作者简介】 余孟孟,陕西西安人,教育学硕士,郑州诗妍鼎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职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和教学改革。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 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248 页。 本文关于《学记》中的引文,都来自高时良所著的《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 高时良 . 学记研究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 263. 高时良 . 学记研究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王炳照 . 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247. 李绪坤 . 学记解读 . 济南:齐鲁书社出版, 2010. 主要参考田保华的文章:《道德课堂的内涵与建构策略》(刊于《中国教育学刊》 2011 年第 3 期),以及《道德课堂:内涵、实践与思考》 http://news.zzedu.net.cn/jyzt/zt2011/ddkt/nr/05/769357.shtml 刘庆昌 . 教学文化:内涵与构成 . 教育研究, 2008 ( 4 ) . 钟启泉 . 知识隐喻与教学转型 . 教育研究, 2006 ( 5 ) . 张警鹏 . 从《学记》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 教育科学研究, 2002 ( 10 ) . 刘庆昌 . 对话教学初论 . 课程教材教法, 2001 ( 12 ) . 李欢,周小妹 . 对国内外反思性教学的综述 .2011 ( 35 ) .
个人分类: 《教师教育》课堂|4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是“微教育学”
余孟孟的博客 2012-1-10 11:52
余孟子 当今社会已进入“微化”的时代,微博、微语、微信、微电影、微型电脑、微型书籍等等都不断涌现。由于社会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异常快捷。所以,那种宏大的、耗时、占地方的、长篇大论的事物纷纷失去了市场。当前看微博的人就比读长篇小说的人要多得多。这便是明证。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有十几个分支学科,即使是一本书的教育学也有至少十几万字的内容。要通读这类教育学书籍,对于一个忙于学科教学的教师来说确实需要时间和勇气。那么,如果能有一本“微教育学”或者“袖珍教育学”,那就太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了。当此之时,全文仅 1200 多字的《学记》便进入了当代教育者的视野,成为“微教育学”当仁不让的典范。 《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著作,全文虽然仅 1200 多字,但其间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值得今人充分挖掘和领悟。可以说,《学记》在教育领域是“第一名著”。 作为“微教育学”典范的《学记》有如下四大特征: 1. 无名而知名 《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如果在当今社会做一个广泛的调查,其实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学记》的,更别说读过了。所以,说它是“无名”。但同样来自于《礼记》的另外两篇却大名鼎鼎,即《大学》和《中庸》。这是宋代理学家二程和朱熹的功劳。 1190 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即“四子书”,简称“四书”。 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这是朱熹为后世读书人定下的“循序渐进”的读书次序。虽然朱熹没有把《学记》也挑出来作为“第五书”,但他的这个循序渐进的读书次序的思想却实在是来源于《学记》——“不凌节而施之谓孙”、“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可见,朱子教人学习、读书也在遵循《学记》的基本精神。这也正体现出《学记》是一部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朽名著。所以,直到今天,凡读过教育学的、上过师范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乃至对教育思想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是知道《学记》的,了解《学记》的。可以说,《学记》在教育领域是“第一名著”。虽然,它在儒家经典中只能算是仅次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第五名著”。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就说“《礼记》除《中庸》、《大学》,惟《学记》最近道”。 2. 言微而义大 《学记》是中国的一部古书。我们说它是一部专著,是就它在学术史上沉甸甸的地位而言的。然而,《学记》全文只二十节,一共不过就 1229 个字,只相当于一篇现代高中生作文的篇幅。然而,它却包藏着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教育智慧。 有一条教育教学原则叫“豫时孙摩”。《学记》中用了就几十个字——“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然而,翻开任何一本现代《教学论》书籍,就这四个教学原则,却要花好几页甚至十几页的篇幅进行阐释和讲解。 《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提出了“问答”式的教学方法。“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以此短短的一段话为思想渊源,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论专业的一位博士生却写出了十几万字的一篇博士论文——《从“学答”走向“学问”》,并被评为优秀。 近年来,对《学记》整篇进行解读和述评的著作不在少数,以教育学家高时良教授的《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最为有名。关于《学记》中的学习思想、教学思想、教师成长等话题当前也有很多专题性的研究。正如高时良教授所言:“ 《学记》的确是我国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充分地弘扬它,吸取它的合理核心来指导我们的教育运作”。 3. 早产而成熟 《学记》约成书于战国后期,为思孟学派所著,距今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 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在西方,较早的、影响最大的教育教学专著是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前者产生于 1632 年,当时中国正处在明朝末期,后者产生于 1806 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中后期。可以说,《学记》的产生在教育学史上是非常之早的。 庄子云:“初生之物,其形必丑”。任何新生事物往往都是粗糙的、稚嫩的、不完整的、存在缺陷的、有待改善和提高的。然而,《学记》虽是教育学史上的早期产品,但它却显得相当的成熟。它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教学的内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等重要的教育命题。可以说,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学记》都有精辟的论述。这不仅是中国学者的认识,外国专家也持同样的见解。日本学者谷口武就在《学记论考》一书中这样说到:“《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教育经典著作,在我国古代学术界也是备受推崇的名著……像这样一本名书,对日本教育史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为罕见的。” 4. 精深而实用 通读《学记》我们发现,其语言结构、遣词造句相比于《大学》、《论语》等经典要晦涩、难懂一些。比起《三字经》和《弟子规》来说,《学记》更显得艰涩、难懂和深奥。然而,良药苦口,良文拒简。正是这种稍显晦涩的文字背后却蕴含着不尽的教育智慧。所以,才值得今人不断去挖掘、去研究、去体悟。 说《学记》是精深的,因为它是教育学家、教育史家等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对象之一。在“中国知网”以“《学记》”为篇名可以从全部期刊中搜索出 300 多篇论文,可以从核心期刊中搜索出 50 多篇论文。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对精深的《学记》进行了相当的研究。而且,《学记》也成为了当前国家进行教育类人才选拔的内容之一。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专业考试、教育学博士生入学考试等都不同程度考察到考生对《学记》的熟悉程度和理解。例如, 2006 年北师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就有这样一道题:翻译《学记》中的一段话并评论。 说《学记》是实用的,因为当前许多中小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都认识到它的价值并用它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例如, 自 2008 年开始,莱西市便请专家用《学记》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教师进行成长培训。结合教育经典名著,如《学记》帮助教师自我生发出适合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智慧,是当前乃至以后教师培训的重要形式。所以,莱西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张为才就说“如果您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而没有读过《学记》,那将是非常遗憾的,无论您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要研究中国的教育,不可不读《学记》;要研究世界的教育,不可不读《学记》;即使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不读《学记》”。
个人分类: 《教师教育》课堂|5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记》与素质教育(上)
余孟孟的博客 2012-1-7 13:02
余孟子 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国自己的教育问题提出来的,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解决教育问题的理论探索,其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那么,什么是素质呢?所谓“素质”,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二是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素质类似“性”和“习”的综合。 为什么要提出“素质教育”?一方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针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而言的。什么是“应试教育?”对学生而言,应试教育的基本现实是:睡眠不足、沉重的课业负担、紧张的考试和激烈的升学竞争。自 1999 年国家明确推行“素质教育”以来,至今已过十几年了。然而 ,新浪教育在 2011 年 12 月 27 日还是公布了一项以《中学生睡眠普遍不足 8 小时 学业压力大是主因》为题的调查。调查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小薰是南昌市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小薰每天都会看书、写课外习题,不到次日 0 时不睡觉,次日 6 时就起来学习英语,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 小薰的妈妈张女士告诉记者,小薰每天 5 时 30 分起床,阅读一个小时的英语,然后吃完早饭就去上学。孩子现在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大约要晚上 21 时,还要阅读课外书籍。每天晚上看书都要到次日 0 时。 小薰告诉记者,自己目前的分数想上一本还有些吃力,更别说知名大学了,所以要多努力才行。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她规定自己不到次日 0 时不睡觉。“少睡点觉没事的,如果辛苦两年能换来很好的结果,我觉得很值。”小薰坚定地向记者说道。同时,小薰表示,她们同学每天 23 时以后才睡觉的不在少数。 我们的学校教育重视书本知识、重视考试和分数,学生学习时间之长、负担之重,其实,并非近几年才有。可以说,它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一种遗产。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为此曾多次批示。 1964 年 3 月,毛泽东对北京铁路二中校长来信做出了这样的批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的”。反对智育至上、分数至上、考试至上,一直是毛泽东发动教育革命所强调的基本内容。 70 年代末,随着对文革的否定和恢复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被长期压抑的全民族的教育热情被迅速点燃,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热情又迅速转化为考试主义、学历主义的强大动力。这种顽疾在 80 年代被称为“片追”(即片面追求升学率),虽然一再纠正,却愈演愈烈,它在 90 年代被命名为“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存在很多年了,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是“应试教育”的特征是什么,它的危害又是什么呢?“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中心,为考试而进行的教育。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模式,其特征如下:( 1 )不需要考试的科目和内容是没有价值的,例如一些“副科”以及音乐,美术等。( 2 )考试以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为主,导致课堂教学充斥着满堂灌、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3 )教材内容繁难偏旧。( 4 )普遍采用“唯理性教学模式”,重视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而忽视兴趣、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学科之间的沟通,以及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最具人文性的语文课也成为语言、语法、分段、修辞等枯燥的训练。“应试教育”最大的危害是赋予基础教育以不该有的筛选功能,用层层考试办法选出一批所谓的“优胜者”,使绝大多数学生成为教育的失败者,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多数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如“豆芽菜”体型严重、近视率高、受挫力弱等。改变这种教育现状,成为社会各界的呼声。有一位小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 假如我当教育部长 炎炎(四川省成都市玉林小学四年级学生) 今天的家庭作业:“写一篇 450 字的作文,做三课指导丛书,练习 25 全做。明天交”。每当我听见这些话时,脑子里就像爆炸一样。 听到这里,我有了一个伟大的愿望。我想:假如我当了教育部长,我就会下达三项最伟大的命令: 1. 每个学校每周只能上四天课,而且每天都必须上两节体育课,一节美术课。每节课只许上 33 分钟, 20 分钟课间休息。 2. 每个学校的老师,都要懂得《教师法》,并且要爱护学生,学生提的意见不能不听。 3. 每天的作业总共不能超过 300 字。假期作业一般不能多。 这就是我当教育部长要做的事。 原载《南方周末》, 1998 年 11 月 27 日 针对“应试教育”的现状和各种危害,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素质教育”成为指导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口号。大约在 1985 年左右,民间的教育研究中出现了“素质教育”的提法,并渐渐得以传播。 1993 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1999 年国家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使“素质教育”的理论得以定型。 2001 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10 年开始的“国培计划”都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为什么“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要好?因为“素质教育”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它倡导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实践活动的能力,以及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成长。可以说,“素质教师”是符合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的客观规律的。而它的基本精神又和《学记》的教育智慧是相互融通的。 一、因材施教 提起教育类的成语或名言,人们往往会脱口而出四个字——因材施教。由此可见,“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知名度。 一般而言,人们都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一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然而,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学行为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学生同样问政、问仁、问孝,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繁简各不相同。例如,子路和冉求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然相反,就是根据两人特点不一,“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学记》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是对战国及以前官学、私学教育教学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它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但却体现了这一重要的教育精神,这从《学记》原文中的几句话可以看出来。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学记》中讲“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又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就是说,那些青年学生在学习中,有的贪多嚼不烂,有的懒惰不求广博,有的浅尝辄止,有的半途而废。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教学反应,对于“失之多者”要采取“约而达”的方式,尽量以简单明了为原则;对于“失之寡者”要采取“微而臧”的方式,显示简短知识蕴含的丰富意义;对于“失之易者”要采取“罕譬而喻”的方式,不做泛泛的举例;对于“失之止者”要采取激励其继续努力、坚持学习的动力,即“继其志”。 对于学生的不同层次的提问,《学记》中也提倡要“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就是说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要根据问题的难度大小来确定解答深度和力度。对于简单的问题只做简单的回答,对于复杂的问题则要做出系统深入的解答。 可见,“因材施教”的确是《学记》所要倡导的教育精神之一。“因材施教”的重大意义是使教育真正做到了“目中有人”,看到了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这正符合“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的宗旨。一味提“全面发展”,往往会陷入“平均发展”的误区,导致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所以,今天人们便格外怀念当年能使梁漱溟、钱钟书、吴晗等奇才脱颖而出的教育体制。 二、教学相长 2011 年,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面向全国教师,尤其是参加过“国培计划”的教师举办了一个大型征文活动,其征文主题是“教学相长,乐享其中”。“教学相长”作为一个教育类的成语或名言其知名度当不在“因材施教”之下。如果说“因材施教”在《学记》中还只是隐含着,那么,“教学相长”便是《学记》中最先明确提出来的。且看《学记》中这一段: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故曰:“教学相长”。后来唐代大学者韩愈继承并发展了《学记》的“教学相长”的思想,进而提出“相互为师”的观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思想对于教师成长和“素质教育”的推进都是非常有益的。 学生因教学而成长,这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容易理解。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成长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从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来理解。《学记》说:“教然后知困”,师范生在大学里学了大量的专业课程、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但在实际从事教学工作后,从经验可以发现其所学仍然不够,仍然要自己学习以补充不足之处。即使是老教师也常常发现,自己好像越教越不会教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过程。 其实,“教学”这个词怎么理解呢?教和学的统一?那么,先有教还是先有学?作为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学”,直接从“教”入手,率然的就负起了“教”的责任。其实,“学先教后”,“教”是由“学”而起的。如果没有人需要学,即使有人想要教,也无所“施”。然而,没有教,学还是会发生的,即“无教的学”,它存在于真正的教学产生之前的远古时代和从古代至今的自学当中。“有教的学”是在教的引导和指引下的学,有方法可用、有规律可循的学,是真正的教学。“无学的教”对学生而言是毫无意义的独白,对教师自身而言是应付差事、完成任务、浪费生命的过程。至于“有学的教”,那就是“教学相长”的体现,即有两种“学”蕴含在教师的“教”的过程中:一种是学生的“学”有所得,另一种是教师在“教困”的基础上的“学”有所获。这是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待“教学相长”的。 另外一方面,是从教师自身“自我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的成长。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教师看做“蜡烛”、“春蚕”、“路灯”、“园丁”等,这样的比喻反映了教师无私奉献的一面,但却只赋予教师以付出、奉献、帮助他人、成就他人的角色特征和生命意识,使得教师自身也认为自己的价值只在于“成就他们的学生”,而忽略了自身生命价值和质量的提升。著名教育学家叶澜就指出,当今必须看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师个体生命质量的意义。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生命是自己的生命,每一个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生命和生活,教育成就卓著的教师都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在每一节课中的。比如,著名教育家、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就是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成长,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心去设计每一堂课,从而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成为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师。 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成长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而被人们一再关注和提及的。教师成长阶段、路径、职业规划是“教学相长”的延伸和发展。
个人分类: 《教师教育》课堂|44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记》的基本特征
热度 2 余孟孟的博客 2012-1-5 15:12
余孟子 《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著作,其间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值得今人充分挖掘、领悟。以我愚见,就当前来看,《学记》的基本特征有四:无名而知名、言微而义大、早产而成熟、精深而实用。 1. 无名而知名 《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如果在当今社会做一个广泛的调查,其实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学记》的,更别说读过了。所以,说它是“无名”。但同样来自于《礼记》的另外两篇却大名鼎鼎,即《大学》和《中庸》。这是宋代理学家二程和朱熹的功劳。 1190 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即“四子书”,简称“四书”。 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这是朱熹为后世读书人定下的“循序渐进”的读书次序。虽然朱熹没有把《学记》也挑出来作为“第五书”,但他的这个循序渐进的读书次序的思想却实在是来源于《学记》——“不凌节而施之谓孙”、“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可见,朱子教人学习、读书也在遵循《学记》的基本精神。这也正体现出《学记》是一部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朽名著。所以,直到今天,凡读过教育学的、上过师范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乃至对教育思想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是知道《学记》的,了解《学记》的。可以说,《学记》在教育领域是“第一名著”。虽然,它在儒家经典中只能算是仅次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第五名著”。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就说“《礼记》除《中庸》、《大学》,惟《学记》最近道”。 2. 言微而义大 《学记》是中国的一部古书。我们说它是一部专著,是就它在学术史上沉甸甸的地位而言的。然而,《学记》全文只二十节,一共不过就 1229 个字,只相当于一篇现代高中生作文的篇幅。然而,它却包藏着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教育智慧。 有一条教育教学原则叫“豫时孙摩”。《学记》中用了就几十个字——“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然而,翻开任何一本现代《教学论》书籍,就这四个教学原则,却要花好几页甚至十几页的篇幅进行阐释和讲解。 《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提出了“问答”式的教学方法。“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以此短短的一段话为思想渊源,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论专业的一位博士生却写出了十几万字的一篇博士论文——《从“学答”走向“学问”》,并被评为优秀。 近年来,对《学记》整篇进行解读和述评的著作不在少数,以教育学家高时良教授的《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最为有名。关于《学记》中的学习思想、教学思想、教师成长等话题当前也有很多专题性的研究。正如高时良教授所言:“ 《学记》的确是我国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充分地弘扬它,吸取它的合理核心来指导我们的教育运作”。 3. 早产而成熟 《学记》约成书于战国后期,为思孟学派所著,距今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 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在西方,较早的、影响最大的教育教学专著是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前者产生于 1632 年,当时中国正处在明朝末期,后者产生于 1806 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中后期。可以说,《学记》的产生在教育学史上是非常之早的。 庄子云:“初生之物,其形必丑”。任何新生事物往往都是粗糙的、稚嫩的、不完整的、存在缺陷的、有待改善和提高的。然而,《学记》虽是教育学史上的早期产品,但它却显得相当的成熟。它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教学的内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等重要的教育命题。可以说,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学记》都有精辟的论述。这不仅是中国学者的认识,外国专家也持同样的见解。日本学者谷口武就在《学记论考》一书中这样说到:“《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教育经典著作,在我国古代学术界也是备受推崇的名著……像这样一本名书,对日本教育史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为罕见的。” 4. 精深而实用 通读《学记》我们发现,其语言结构、遣词造句相比于《大学》、《论语》等经典要晦涩、难懂一些。比起《三字经》和《弟子规》来说,《学记》更显得艰涩、难懂和深奥。然而,良药苦口,良文拒简。正是这种稍显晦涩的文字背后却蕴含着不尽的教育智慧。所以,才值得今人不断去挖掘、去研究、去体悟。 说《学记》是精深的,因为它是教育学家、教育史家等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对象之一。在“中国知网”以“《学记》”为篇名可以从全部期刊中搜索出 300 多篇论文,可以从核心期刊中搜索出 50 多篇论文。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对精深的《学记》进行了相当的研究。而且,《学记》也成为了当前国家进行教育类人才选拔的内容之一。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专业考试、教育学博士生入学考试等都不同程度考察到考生对《学记》的熟悉程度和理解。例如, 2006 年北师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就有这样一道题:翻译《学记》中的一段话并评论。 说《学记》是实用的,因为当前许多中小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都认识到它的价值并用它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例如, 自 2008 年开始,莱西市便请专家用《学记》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教师进行成长培训。结合教育经典名著,如《学记》帮助教师自我生发出适合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智慧,是当前乃至以后教师培训的重要形式。所以,莱西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张为才就说“如果您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而没有读过《学记》,那将是非常遗憾的,无论您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要研究中国的教育,不可不读《学记》;要研究世界的教育,不可不读《学记》;即使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不读《学记》”。 附 1 :关于《学记》的评述 《礼记》除《中庸》、《大学》,惟《学记》最近道。 ——宋代著名理学家 程颐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教育经典著作,在我国古代学术界也是备受推崇的名著……像这样一本名书,对日本教育史所发生的影响,是极为罕见……《学记》的思想,在我们面前,仍然指示着昭著的真理大道。 ——日本学者 谷口武 《学记》的确是我国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要充分地弘扬它,吸取它的合理核心来指导我们的教育运作。 ——著名教育学家 高时良 《学记》很多的教育思想都有助于我们建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观和学生观。 ——著名教育史学家 郭齐家 如果您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而没有读过《学记》,那将是非常遗憾的,无论您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要研究中国的教育,不可不读《学记》;要研究世界的教育,不可不读《学记》;即使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不读《学记》。 ——山东省莱西市教育体育局局长 张为才 附 2 :《学记》的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 謏 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 禘 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个人分类: 《教师教育》课堂|687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