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小河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小河

相关日志

杂说苏州平江路
热度 4 fdc1947 2019-9-30 08:08
杂说苏州平江路 假日出游,苏州是一个好去处。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这句中国人都知道的俗语,说的是千年以来中国最富庶的地区。现在到苏州去游玩的人,都知道苏州有一条平江路,大多希望到平江路去看一看。 平江路是苏州古城里的一条小路,位于苏州城的东北部。虽然说是小路,也有三里多长。在其他的古城之中,就算很长的道路了,大多数古城,如济南明清古城是省城,从东到西总共也就这么长。苏州城里的街道布局,从宋代到 20世纪末,似乎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化。 在 900年前的南宋时代刻制的苏州城市地图平江图上,很容易能够找到如今平江路的位置。 与 2015年的苏州市地图相比较,可以作一个对应。只是注意,南宋的平江图在城中心子城(统治中心)附近比例故意画的夸大一些,靠城池边缘则缩小一点。颇让人想起,中国的古画中,大人物总是比仆人、书僮们高大许多,不成比例。 中国的古城,都是由高大的城墙围起来的居民区,是当地的行政中心,以矩形为多。苏州是一个古城。据说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吴王阖闾在伍子胥的策划下兴建起来的。城市依旁三横四直的河道而建,其位置和大小一直没有很大的变化。这是一个很大的古城,直至明清时代,其大小只是次于南北二京这样的京城。 唐末诗人杜荀鹤诗云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平江路就是依旁苏州城里第四直河而建的街道。到了那里,可以尽见杜荀鹤的诗意。这是一个可以起兴可以怀旧的地方。 不过,现在平江路上开起了许多小商店,许许多多小吃店,以及据说有老苏州生活特征的商店和消闲娱乐场所。这都是该处开辟为旅游地区后新开出来的。与国内其他旅游 “古街”相比,那里的房舍大多还是旧的,并不富丽堂皇,甚至有些破旧的样子,所以仍然还有古城的遗风。 我小时候很少到那里去,原因很简单,那里没有商店,都只是普通的居民住宅。我住在城中心,平江路在城东缘,虽然我有几位同学住在离平江路不远的巷子里,但是都在平江路的西边,我到同学家大多也不用走到平江路。那时候,那里真是清静,除了小巷子里老百姓偶尔的说话声、走街串巷者的一两声吆喝和从家里有线广播喇叭中飘出的苏州弹词的叮叮咚咚丝弦声,很少有别的声响了。 显然,这种幽静不是少年人所喜欢的,少年人还是喜欢观前街和玄妙观里的热闹。 我小时候,大家都不提旧,因为旧意味着腐朽和没落。所以,我的以及我的同学、朋友们的历史知识都很薄弱。那一条路叫平江路,我家所在的地方属于平江区观前办事处察院场居民委员会,我所在的学校南边有一块大石碑,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江图。但是,我竟然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江。 我从教科书上知道的唯一的平江是位于湖南的平江县,那里是平江起义的所在地,我想我的同时代或更年轻一点的人那时候的知识大概都是如此。我曾经想过,我们这里为什么叫做平江区?这是纪念湖南平江起义吗?这看起来很可笑,但是我当时的知识就是这样的可怜。 到了成年之后很久,我才知道,原来平江是苏州曾经的名字。 苏州这个地方春秋时是吴国的都城,以后城市所在地称吴县,它是吴郡的郡治。隋文帝开皇九年( 589年)改吴郡为苏州,从此至今的1400多年中,大多数时间多称苏州。但是,五代十国的吴越王钱 俶 ( 975年 )曾经把苏州称为 平江军。 那时候的长江三角洲还没有现在这样大,苏州就已经在长江口(那时候称苏州洋)了,把扼守长江口的城市称为平江,其寓意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这个名称只存在了三年的时间就被 宋朝改回了苏州,但开始有了平江这个名字。苏州宋徽宗 政和 3年(1113年) ,由于 宋徽宗在做皇帝之前,名义上在苏州任过职,所以在登基后照例 升苏州为 府,改称 平江府 。因此,从北宋末年开始,苏州就改称平江了。这就是南宋所刻的苏州城的地图被称为平江图的原因。 元代继承了南宋的称呼,把平江府改平江路(这里的路是元代的行政区划名称)。到明初( 1367年),改平江路为苏州府,明清两代都称苏州府。 这样,历史上苏州被称为平江的时间也有 250年之久。平江成为苏州的一个历史称呼也是当然的事情。只是苏州以及吴的名声太大,把平江这个名称遮盖住了。 在乾隆年间的书籍上,现在的这条平江路就已经有了这个称呼了。它是沿河的一条南北向的路,只供人们行走罢了。路上没有什么大的住宅。大的住宅都在东西向的街巷里。那里才有大门朝南,一进又一进很进深的大宅院。当然,这些大宅院的外表往往也很普通,只是显得略微宽敞一点罢了。因为主人们并不想过分张扬,苏州本来就是一个最富庶的地方,也是达官贵人退居林下想安居乐业的地方,容易引起当政者的注意。所以主人们大抵希望低调一点,以免轻易介入官场纷争。 平江路东西各有一条平行的南北向的路,长度都相差不多。东面一条称仓街。仓街离东城墙不远了。那里在明清时代是苏州城里的 “工业区”,机织业大都集中于此。丝织业的雇佣工人人数众多,也有为提高工资而罢工(叫歇)之事。雍正年间的官府还下令“永禁机匠叫歇”,此石碑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仓街那里过去更是没有商店的,旧时苏州人有饿煞仓街之说(附近没有饭店、小吃店)。 平江路与仓街之间的许多条横巷有些很大的宅子,如中张家巷里有两个宅子现在是开辟成博物馆的。一个是全晋会馆,现在是中国昆曲博物馆,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京剧和各地方戏都受昆曲的滋润。在昆曲博物馆还常常可以欣赏到昆曲的表演。另一个是苏州评弹博物馆,不了解苏州评弹,很难说对于长三角有真正的了解。 平江路西面的平行长街称临顿路,临顿路靠着第三直河。临顿路往北直通齐门,交通方便得多。所以,平江路附近有着较多大户人家的东西向横巷多在平江路与临顿路之间。那里既比较安静,交通也方便一些。 临顿路是民国期间开始拓宽的,我小时候那里已经有较为繁荣的商业了。在平江路的北端,到临顿路之间,还有着苏州最有名的两处私家园林,拙政园和狮子林。过去它们实际上是深宅大院里的花园。拙政园的邻居,是著名的苏州博物馆。贝聿铭设计的新馆舍,与那一带的原有风貌很是相合。当然,随着游人的增加,那里的街道不得不拓宽一些。 有人说,平江路及两旁的那些横巷里的大宅子以及宅子里大大小小的花园代表着历史上苏州。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却不全面。历史上的苏州,不仅仅是这些大宅子和园林,而更重要的是商业和街市。 乾隆年间的书《扬州画舫录》比较了 江南最著名的 城市 ,它的结论是 : “ 扬州以园林胜、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街市胜 ” 。这说明在那时人的心目中,苏州是一个经济城市。 《红楼梦》在小说的一开始就说阊门一带 “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的繁华,城西远胜于东城。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清乾隆年间画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以十二米多的长卷,描绘了苏州城西的繁华景色。虽然这种繁荣在 1860年前后的战乱中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后来又迅速崛起,随着沪宁铁路的开通,城西阊门及石路一带又繁华起来。民国年间,城里拓宽街道,城市中心的观前街又成为第一号的商业中心。 商业发达,交通就要通畅,街道要拓宽,房舍要翻盖,所以,越是这样的地方,城市面貌的变化就大,甚至日新月异。 而平江路附近由于原来就没有多少商业,又处于城市的东北隅,所以长期没有得到大的开发,这样保留下来旧日的面貌就比较多。在这个意义上,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开发慢成了保存历史面貌多的原因。 实际上,很多保存历史遗存较多的地方,都是因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慢。例如苏州远郊的周庄也是这个原因,成为保存历史遗产较多的江南村落,现在倒反而成了旅游的热点。这也是 “祸福相倚 ” 。 现在走在平江路,往往看到的是人挤着人,最多尝到几种不知道哪里风味的小吃。其实,平江路的真正味道,并不仅仅在枕着小河的平江路上,而更多的在与平江路垂直的那一条条东西向的幽静的小巷子里。
个人分类: 闲说苏州|11238 次阅读|10 个评论
再见家乡之景
热度 1 aixuexi1990 2016-4-4 17:04
曾经总在这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里,和几个要好的伙伴,在放学之后,在这里游泳、抓鱼、打水仗,是一天中最开心的事情,无忧无虑,而如今,往事不堪回首 在这座山的另一面,住着这样一些人群,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在鸟叫声中醒来,炊烟袅袅,夜晚在蛐蛐声中入睡,没有车流马龙,没有灯红酒緑,他们渴望与外面的世界沟通,又对外面事情和人物感到恐惧,可如今的城镇化,打破了那份宁静安详的生活,带来的不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他们最初那颗朴实、本真的心,彻底被搅乱了。 山上有许多崎岖的小路,这些路都是通往田地里的,夏天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蛇半路杀出来,吓得半死,有的人还会被毒蛇咬伤,胆大的小男孩都会把蛇抓起来,拿到集市上卖,也能得几块钱得零花钱,半夜出行,还会被掉到刺窟窿里,满身是伤。 看,此时的清晨七点钟,整座山都被炊烟包裹了起来,他们是家里六七岁的孩子们,大人出去干农活,他们在为家里的牲畜煮食,而不是在做早餐,因为自打我生下来,就没有吃过所谓城里人所说,丰富营养美味的早餐,诸如牛奶鸡蛋面包之类的,在我们的眼里那些都是城里人吃的 这是能够一条通往县城的路,从这条路去县城需要三四个小时,并且一路颠簸得厉害,要经过七十二个拐弯,城里人去了,会有一种体会比过上车更过瘾的娱乐活动,一般人都会被甩得头昏眼花,如果,你的体质不过硬得话,可能你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看到这两张图,大家估计该想到我们所学得地理知识了,是的,目前,这样的之字形路也只能摩托车能征服,记得那个时候还是石头路,没有胆量你是不敢坐上任何人的摩托车的,县城里的高中同学去我家,走到第一个拐弯就哭了,鞋子磨坏了,这种路最适合的是解放鞋,不适合她们的名牌,然后她打电话回家告诉她妈妈,她第一次知道还有这种地方,诉说着,打死也不想去第二次,搞得我哭笑不得。
2238 次阅读|2 个评论
村里曾经的 西河 为何变身“黑水河”?
热度 1 wisune 2015-2-21 00:03
村里有一条河,名曰西河。 父亲小的时候,西河里的水清澈甘甜,可以直接饮用;我们小的时候,西河里的水虽不能饮用,尚还清澈,可以洗澡、嬉戏;如今侄子七八岁了,西河里的水早已污浊不堪,不见了鱼儿的踪影,倒成了小龙虾的乐园,而我们小时候根本没有见过这个外来户。 我们的很多童年时光都是在西河中度过的,简单而美好。我仍能清楚的记得自己抓着哪棵柳树的树根在水里打澎澎学游泳,站在哪棵老柳树的树梢上一头扎进水里玩跳水,夏天在哪个阴凉的树下垂钓,钓不着鱼则跳入水中混水摸鱼,从地里干农活归来纵身跳入河中一洗夏日的酷热和浑身的疲惫,冬天则在结了冰的河面上滑冰,等等。西河之于我们,相当于天然游泳池,垂钓池,跳水池,滑冰场,等等。 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对西河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经过时间的洗礼,逐渐沉淀、结晶,越发纯洁、厚重。 童年的欢声笑语似乎仍回响在河面上空,尽管这之间也夹杂着些许的伤痛。 依稀记得,十一岁那年,一个夏日的黄昏,我,哥哥和小快三人一行拿着渔网到西河西头去网鱼。这个渔网长约四五米,高约一米五。三个人脱光衣服下水,我和小快一人负责渔网的一边,哥哥负责渔网的中央部分,三个人协作缓缓将渔网向前推进,各自心中期许着能抓到几条令人兴奋的大鱼。没走多远,我感觉有个东西瞬间从我的脚下划过,伴随着一阵剧烈的疼痛,我意识到自己的脚被农药瓶的碎玻璃划烂了,忍不住疼痛,哭了起来。赶快上岸,用水冲洗伤口,只见鲜血横流,迅速染红了河边的一小片水域,我哭的更伤心了。哥哥和小快见状,立刻上岸察看我的伤口,随后去找寻一种据说可以止血的野草。哥哥把它嚼碎后敷在了我的伤口处,不知道过了多久,伤口处不再流血了,我才被搀扶着送回家中。由于经常在河里洗澡、嬉戏、摸鱼,我的手上和脚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痕,但这一次的伤是最严重的,因此印象也格外深刻。自此以后,我就不敢光着脚下河了,即使偶尔光着脚下去,也总是小心翼翼的。 如今,漫步在西河边的小路上,看着河边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老柳树,童年的往事历历在目。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个地头,都能唤起一段或几段温馨的故事。西河不仅灌溉了村里的田地,也是我们的童年游乐场,成为了我们这代人心中永远的记忆。 现在,村里也有一条河,名曰黑水河,也就是我们记忆中的西河。 西河变身黑水河,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随着电气化炊具在村里的普及,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的麦秸和玉米秸秆来烧火,于是大量的 麦秸和玉米秸秆被投入了西河,致使河水受污变色。二,西河接纳了大量无处抛弃的生活垃圾。三,地区性的污染废水袭来,躲在一村之隅的西河怎能独善其身,估计小龙虾就是这么窜进来的。 针对以上原因的应对措施: 一,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关键在于找到一种能变废为宝的技术,极大提高其附加值。二,在镇子上建立垃圾处理站,在村里设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点,对农村生活垃圾统一回收处理。三,要么与外界隔绝,要么统一治理区域水污染。
个人分类: 杂记|2612 次阅读|2 个评论
重返鲤鱼洲(4)---电排站
xuxfyuwp 2014-4-15 15:07
鲤鱼洲农场另一处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地方是修在大堤处的排灌站。 农场的地是靠围湖造田圈出来的,控制堤内的用水就需要有一个排灌站。水少了就从堤外的湖里抽水,灌入到场内的小河,水多了就向湖里排水。修建这样一个排灌站,在当时就算是个有点科技含量的大工程了。记得当时我也参加过修站的建设,挖过泥,挑过砖,印象中常常是挑灯夜战,大概是为了抢工期吧。 后来这个排灌站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农场内的用水可以调节了,那条纵贯农场的小河,也是靠这个排灌站控制水量的。这个排灌站现在仍在用,傅场长对当初北大的这一贡献给了很高评价,现在农场的用水仍然离不开这一设施。 我到大堤上去看了一下,排灌站维护得很好,但不知为什么,现在被称作电排站,我觉得不如叫排灌站好,旱能灌,涝能排,显然更贴切一些。排灌站的白墙上刷着几个大字:“北大电排站”,看来这一名字将会永远用下去,成为特定历史年代的一个标记了。 今年江西旱情较重,大堤外的湖水水位很低,一些湖底都裸露在外,曾经浪涛拍岸的湖水好像变成了连不成片的河流了。 (原文写于2009-03-11 11:00:46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河中的鱼群,希望行为学的朋友可以解释——来自手机
libxbj 2013-9-24 08:13
前几日拍摄的小河中的鱼群。很远,效果不好,但很有意思,希望行为学的朋友可以解释。
26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河背不起大城市:答王英安先生
热度 5 zhangxw 2013-7-31 12:36
小河背不起大城市:答王英安先生 张学文 ,2013/7/31 王英安博主在其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1711-712774.html 中谈及城市规模问题。这与我前面谈及的为城市规模设定上限的宣传有呼应。这里补充一个认识: 我写搞一个 “ 城市规模上限论 ” 理论的时刻到了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711924.html 是基于我的长期形成的一个认识:小河背不起大城市。 最早我听说香港、新加坡水源不够我感到奇怪,难道南方降水那么多这些城市还缺水?后来我理解了南方城市的绿化固然可以依靠自然降水,但是人类的活动就需要更多的水。所以一个城市,尽管当地降水丰富,没有河水补充是不行的。孤立的香港、新加坡就需要外界(大陆、马来西亚)供水。 一个 500 万人口的城市每人每年消耗 500 立方米的净水,就需要有一条河流每年提供 25 亿立方米这么多水给这个城市,而且河流还得健康地往下流。而城市超采地下水是吃子孙的资源,危害周围的事。那不应当是国策。没有一条远大于 25 亿的年流量的河流,你就不能搞多于 500 万人口的大城市。 随后我分析了我国的一些城市、我所在的新疆的一些城市,我发现大的城市几乎都有大河经过。于是我感到小河背不起大城市。而北京、乌鲁木齐都是小河背着大城市,自找苦吃的例子。 于是我认为“可用河水的数量” — 应当成为决定城市规模的指标。 类似的指标我认为还有: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汽车数量等等 我的文章是提出这样一个城市人口上限的理论目标,而具体的目标应当是地理学者、气候学者、环境学者共同探讨求得的。它应当是科学的,对得起城市市民的,对得起子孙的,也对得起城市以外的公民的。 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城市规模上限理论自我约束。不然,其后果不是今天今年就是若干年后才得以显现。我们及早看到它。自我约束城市建设。
个人分类: 生活滴点.2.|274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小河殇第二:故乡的小河
热度 1 yue 2013-6-15 16:24
一、 回忆 石子铺满水底 被水流冲洗得干干净净 暴露出五色的七彩的本质 燕子贴着水面飞行 不时顽皮地点一下水面 涟漪瞬时绽开 水里有成群的小鱼 还有大脑袋的蝌蚪 直至蹒跚着爬上岸边 在岸边每隔几步就有一处源泉 或者是成片的源泉 源泉或者像水汪汪的的眼睛 或者像仙子的歌声 或者像龙王在喷水 里面则躲藏着小虾 源泉都位于岩层 在有的源泉那里挖个大坑 那就是一个水井 拿一块沾上或者涂上营养的帕子浸在水里 第二天早上就会爬满小虾 把帕子拽出来的时候小虾还是 趴着不动 冬天的时候寒冰覆盖整个河床 小河变成了一个溜冰场 岸边的冰柱好像白玉做成的宫殿 如果在冰上打个窟窿 就会有鱼儿游过来 用手就抓可抓住几条 故乡的小河 是一根歌唱的琴弦 是一片生命的乐园 二、 死亡 下游修建了一座水坝 像一条绳索勒住它的脖子 虽然水坝当年就被淤泥填埋 但是从此鱼虾绝迹 鱼虾可以飞越大河之上的龙门 却不能跨过矮小的水坝 山洪将鱼虾冲到下游 如果没有水坝阻挡 它们将慢慢返回家园 自来水井越来越多 榨干了大地的血液 源泉成了老妇干瘪的乳头 化肥使用越来越多 村民懒得把粪便送到田里 岸上的村民把粪便倾倒在河边 现代化的人家用管道把粪便排放到河里 越来越瘦弱的河流 在恐怖的情景中向前爬行 村民的房子贴上了琉璃和瓷砖 嫌恶大燕子小燕子在巢时拉下的粪便 打掉它们开工的竣工的窝巢 故乡的小河 不再歌唱 不再有精灵 故乡的小河 是一条死去的河流 是一条充满魔鬼的河流 三、 另一条河流 在千里之外 我泪流满面 泪水就是故乡的那条河流 孩子写错一道题 就罚她写一百遍正确的 她学会了顺从 当她写错七道题 就罚她写七百遍正确的 这让我泪流满面 当老父老母生病的时候严守消息 病好以后告诉我病好了 让我泪流满面 数十年不能添加坟上的黄土 不能抚摸坟上的青草 让我泪流满面 故乡的小河 从故乡消失 却流进我的心里 又从我的心里流出 在暗夜都那么闪亮 就是那满面的泪水
个人分类: 朝夕拾花-----诗意|21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山、小河、家
hbpanpan 2013-6-4 15:03
临近博士答辩,翻出了以前写的一篇东西,感受颇深。今天也正式收到通知,开博客申请受理成功,因此发在这里,权且充当第一篇博客。 家里的山很不起眼,家里的河也很不起眼。山就是南方丘陵地带常见的那种,远远望去,和缓的线条在眼前连绵开去,分开了蓝天和群山;然后是靠近地面的远近几层染色带,用深浅不一的绿色,舒展出层次分明的山峦。河就是乡村里淌出来的那条未经粉饰的小溪,欢快地跑着跑着,不经意间忽然就发现壮成了一条河,不能挽起裤腿就趟过去了;修了一条坝拦住她,积聚下来的平静忽然就恼怒了,气愤从闸口冲下来,却被轮机接住,化做热辣的电力,向家里的小县城供给着夜晚的光明和欢乐。 离开家很多次,回家也有很多次。离开家的时候想家,回了家又会被闲得不耐烦,盼着下次离家的日子。家是什么?家里有老爸老妈老妹,有温暖和舒适,有天经地义的懒惰而不会有人义正辞严的指责,还有未来的希望与失望混杂而成的百感交集的冲动和焦躁。 早上六点钟,刚离开家,坐上了前往火车站的汽车。小巴疾行在沿河公路上,偶尔被路上的石块和鼓包惊得一颤。我像往常坐车一样,把目光漫不经心地送出抖动的车窗,跟随着车体的振动,视线也颤动起来。好像在一瞬间,窗外景色明媚起来,就像一幕永不停息的山水电影开始在我心里放映。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丘陵和小河肆意地在我眼前流淌着,那感觉就像站在山顶上把心儿打开,让温柔又灵动的山风从胸前呼啸而过;或者你家的小猫趁你睡觉的时候偷偷遛过来,然后拿毛茸茸的脸往你腿肚子上磨蹭。春末夏初的时节,山上的树木还没有那么茂盛,一丛丛青黄色松树铺满了一座小山,接着它往后铺的是开始有些翠色的柏树,在远些不知道是什么树,只看得山峰绿得模糊,慢慢地隐进了淡淡的晨雾中。 我的右边是一条小河,可能是因为汽车移动的原因,看不出来河水的流淌,只看见波光粼粼的水面映出一块块深的浅的绿,深的是那些自恋的山头的倒影,浅的是刚刚清亮些了的天。这条小河也是不那么规矩的,两座小山隔着那么一段小空,她也会大大咧咧的凑过去,用深绿的水漫成一个小湾。车这么走着,我惊讶的发现这样的湾随处可见,有的湾大了,索性大个彻底,呼啦啦一下,眼前就是开阔的湖。可是这条小河的水量不够,湖中心又冒出来个沙滩,一长条的得意的咧着嘴笑,气的小河鼓足了劲往一个下小的出口冲过去,又发现那里筑了一条水坝。沙滩上,河湾边还靠着几条渔船。往河边看去,一道水印滑过,一条木制渔船已经开始工作了。 有了河的相伴,山就有灵气了。你看那些没有河的孤零零的小山,要么土里土气显得老实木讷,要么就是拼了命的长出很浓密的树林,阴深深地杵在那里,谁来就把谁吓一跳。这条小河旁的山们是幸运的,没有了河,他们还怎么顾影自怜呢?有一座临水的小山长得毛茸茸的,青翠葱蓉就是用来形容这样的山的,看着看着,就感觉它像亲戚家的那条长毛狮子狗,正趴着睡觉,叫它一嗓子,随时都会蹦起来撒着欢冲你跑过来。现在呢,趴在河边睡得正香,那条尾巴还在随着风摇动着。 这条河也是幸运的,她旁边的那些山们不很强壮,也许还有些坏心眼,可一座座山连绵不绝,细心的呵护着她,让她在小山的臂弯里玩笑和任性,让她积蓄着力量,灌溉着周围的良田,让她养护着河里的生灵。她抚养着这里的人。我见过成都平原的小河,那里没有山,一到枯水期,河里的水就没了,剩下一河床的卵石,还有在卵石堆间苟延残喘的细流,十分可怜。 这些山不起眼, 这条河也不起眼,但在这里,他们是有价值的, 他们 是独特的。他们不知道,秦岭的雄伟和险峻, 他们 不知道金沙江流过的险滩恶谷。他们也不知道长江的浩瀚广阔,大海的无边无涯。小河继续向前流着,总有一天,它会在长江口惊叹,或者它会震惊长江的广阔,也会鄙薄自己的弱小和无知;也许它会厌恶长江夹杂的那些污物,暗自庆许自己的清流,可又不情不愿地汇入长江,成为气势恢弘的力量的一分子,奔袭万里,直奔大海。也许到了大海,它才会体会到,什么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如何,它都源自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在奔腾不惜的灵魂深处,记得那些不起眼的小山,不起眼的小河,记得自己的家。
3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田野小河边,油菜花儿香
热度 2 ssglwu 2013-3-23 09:50
吴国林 回到四川,走在田间与小河边,小河清澈,泥土回春,到处是油菜花飘香......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4529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不优秀也难
热度 1 Lynette6 2013-2-3 06:41
一则: 儿两岁。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 儿止哭,泪眼看我。我抚桌,冲儿问:"谁呀?谁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 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二则: 儿三岁。无故大哭,我问:"咋了,哪不舒服?""没有不舒服。""那为什么哭!""就是要哭!"明显撒娇。“好吧,你要哭我们都没意见,可是你在这儿哭不合适,会打扰我们说话的,爸爸给你找个地方,你一个人好好哭,哭够了再叫我们。”说完将儿关进了洗手间:"哭完了敲门。"2分钟,儿拍门:“爸爸,爸爸,我哭完了!”。"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来吧。" 至今,儿18岁,仍未学会操纵和迁怒! 三则: 儿5岁。傍晚,牵儿散步经小桥,桥下碧水见底,暗流汹涌。儿仰头看我:“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我一愣:“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不过我们先回家,换一下衣服。” 回,儿换衣毕,见一盆水在面前,困惑。 “儿子,下水游泳得把脸埋进水里,这你懂吧?”儿点头。“那我们现在就先练习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我看表。"好!"儿把脸埋进水里,豪气冲天?仅10秒:"呸呸,爸爸,呛水了,好难受。""是吗?等等跳到河里,可能会更难受些。""爸爸,我们可以不去跳吗?""好吧,不去就不去了。" 从此,儿学会了谨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后行。 四则: 儿6岁,好吃。某晚,放学经麦当劳,驻足:"爸爸,麦当劳!”垂涎欲滴。 "嗯,麦当劳!想吃?" "想吃!" "儿子,一个人想吃就吃呢,叫狗熊;想吃而能不吃呢,叫英雄。" 接着问:“儿子,你要做英雄呢还是做狗熊?” “爸爸,我当然要做英雄!” "好!那英雄,想吃麦当劳时会怎样呢?" "能不吃!"很坚定! "太棒了,英雄!回家吧。" 儿流着口水,随我回。 从此,儿学会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经得起诱惑。 五则: 儿8岁,顽皮,与大同学打架。伤痕累累,回,大哭不止。 "委屈?" "委屈!"儿泣答。 "愤怒?" "愤怒!"儿嚎啕。 "你打算怎么办?"再问,"需要爸爸为你做点什么?" "爸爸,我要找块砖头,明天从背后去砸他!" "嗯,我看行!爸爸明天为你准备砖头。"继续问,"还有呢?" "爸爸,你给我弄把刀,我明天从背后去捅他!" "好!这个更解气,爸爸这就去准备一下。"我上楼。 理解支持,儿渐平静。约20分钟,我从楼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 "儿子,你决定了吗?是用砖头,还是用刀呀?" "但是,爸爸,你搬那么多衣服被子干吗?"儿困惑。 "儿子,是这样的:如果你用砖头砸他,那么警察就会把我们带走,在监狱里大概只要住一个月,我们就带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么我们在监狱里至少3年回不来,我们可要多带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带齐?" "所以,儿子你决定了吗?爸爸愿意支持你!" "要这样的?"儿惊愕。 "是这样的,法律是这样规定的!"我趁机普法。 "爸爸,那我们就不干了吧?!" "儿子,你不是很愤怒吗?" "嗨嗨,爸爸,我已经不愤怒了,其实我也有错。"儿脸红。 "好,爸爸支持你!" 自此,儿学会了选择和代价。 六则: 儿9岁,四年级,数学不及格,闷闷不乐。 "怎么了?考试不及格,还给我们脸色。" "因为数学老师很讨厌,她的课不爱听。"理直气壮。 "哦,怎么个讨厌法?"我很感兴趣。 "??,??"儿说了很多,"总之她也不喜欢我。" “哦,别人喜欢你,你就喜欢她;别人不喜欢你,你就讨厌她。这说明你是个主动的人还是被动的人?” “是个被动的人!"儿子回答。 “是强者,还是弱者?是大人,还是小人?”继续问。 “是弱者,是小人!”儿怯怯。 "那你要做大人,还是小人?" "做大人!爸爸,我知道了:无论老师喜不喜欢我,我都可以去喜欢她,尊敬她,主动影响她,做一个强者。” 翌日,开心上学,数学从此优秀。并知道了何为大人,何为小人。 七则: 儿10岁,玩游戏。妻屡教,子不改。 "儿子,听说你每天玩这个?"我指着电脑。 "嗯。"承认,低头! “每次玩完之后,什么感受?" "茫然,空虚,没劲,自责,看不起自已?" "那为什么还玩呢?把持不住自己,是不?" "是的,爸爸。"儿很无助。 "好!爸爸帮助你!"我搬来电脑,给儿子一小锤,"儿子,砸了它!" "爸爸!"儿惊愕! "砸了它,爸爸可以没有电脑,但不能没了儿子!" 儿流泪,亲手砸了电脑! 从此,儿懂得了什么叫原则。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 八则: 儿11岁。我与妻久居异乡,每日致电老母亲,问候。一日,儿接电话: "爸爸,您好!"很兴奋! "嗯,好!奶奶呢?请奶奶听电话。" "爸爸,你为什么每天只给奶奶打电话呀?" "这有什么好奇怪?因为那是我妈!" "那我呢?我也想你们!" "你找你妈去呀!" "哦!" 从此,妻每天6点,能接到儿子问候,风雨无阻,至今已8年! 九则: 儿12岁,六年级,作业繁重,情绪焦躁。傍晚,儿放学归,刚进门。 "臭小子,你昨天是不是把我的盘子打破了?"我妹妹开始发难。 "没有呀,姑姑,我没有!"一脸困惑。 "我看见你打的,还耍赖!"我母亲又铁证如山。 "我没有呀!你们冤枉我?"大哭,躺地,情绪爆发? 约5分钟,我从房间出,厉声道: "咋了?在这里发疯!" "爸爸,姑姑和奶奶冤枉我!" "冤枉?冤枉你又咋样!冤枉你就躺下了?没出息!你是不是男子汉?" 儿止哭,站起,低头: "爸爸,她们冤枉我。" "男子汉大丈夫,就算天塌下来,也不能躺下!何况一个小小的盘子?没出息!"我继续,"人这一辈子,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被冤枉、污蔑、背叛、出卖?你就趴下了?那是孬种!" 儿挺腰,抬头: "爸爸,我懂了,现在我该怎么办?" "现在?问问你自已,你有很多时间吗?" "没有,很多作业要做。" "那还不去做作业!记住,哪怕山崩地裂,不理它,先做好自己的事!" 儿提起书包,向奶奶,姑姑行礼,从容走进书房。 我们仨会心一笑。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1860 次阅读|2 个评论
童年,那条弯曲的小河
热度 10 zhangyuxiu 2013-1-6 10:29
童年,那条弯曲的小河
我们在这儿摸过鱼,抓过虾,捞过小蝌蚪,打过水仗,放过自己用纸折的小船,那些小船随着童年晃晃悠悠地飘向了远方。 1 2 3 4 5 6 7
3320 次阅读|27 个评论
寻找让人心灵宁静的地方
热度 35 zhangyuxiu 2012-6-10 09:56
寻找让人心灵宁静的地方
自认一直是热爱自然,热爱山川湖泊的人,从小到大拥有过无数个艳阳天还有慵懒的夏日。那样的日子里曾经和儿时的伙伴嬉戏于绿色的田野里,玩耍在青青的小河边,和友人、恋人泛舟于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如今阳光依旧,夏日依旧,可是心却变得浮躁:为名为利;湖水河塘已不再是往日的湖水河塘,多半被城市的加快扩容所吞噬;苍鹭觅食的滩涂、沼泽多半消失,上面盖满了高楼大厦;曾经漂浮着静静睡莲的河湾,多半成了私家游艇的码头。很多美好的事物、景物都留在记忆中。有机会的时候到处走走,寻找让心灵安静下来的地方,让脚步慢下来,去发一下呆,去听鸟的歌唱,风的轻吟,知了的絮语,聆听自己心里的声音。银川的沙湖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这奇妙的沙漠中的一大片碧水,见到她的第一眼,就让我的心立刻宁静下来,我像一尾美丽的鱼,瞬间游入了沙湖的波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119 次阅读|89 个评论
[转载]转载 一个12岁女孩给母亲的节日礼物《弯弯的小河》
dtiger009 2012-5-12 19:03
《弯弯的小河》   蜿蜒着伸展着   遇到鹅卵石   奔腾起来像一群喧闹奔跑的孩子   在我的目光追随不到的这里   还有遥远的那里   像要减肥爱美丽的女人们   那渐渐消瘦了的细腰   问妈妈   那些喧闹的水孩子去了哪里   妈妈淡淡地问我   雨天滴滴答答的是什么   雪天洁白晶莹的是什么   海边欢乐奔跑的是什么   春天早晨的绿叶尖上   那一颗颗晶莹的呢   我欢乐无边   抱着妈妈的细腰   你干净的水晶杯里   复活了沉睡枯萎的花朵的还是它啊   一首小诗表真情,妈妈倍受感动
1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亲亲河边草
热度 2 陈龙珠 2012-5-9 20:36
亲亲河边草
下班途中,看到路边小河的水漫了上来,岸上的小草和柳枝被映得更加翠绿;草丛中,还憩息着许多黄的、白的小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439 次阅读|3 个评论
故乡的小河:晨曦
热度 3 mimu 2012-4-18 21:52
故乡的小河:晨曦
五一快到了,有点怀念故乡了:
3655 次阅读|6 个评论
鲍毅 小诗五 《小渔夫》“儿时河涧嬉”
uvard 2012-3-29 22:07
小渔夫 儿时河涧嬉, 群鱼水中游; 眼手随其动, 欢乐那时有。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天来得有些突然
热度 3 ywang69 2012-3-28 16:47
春天来得有些突然,让人措手不及。 冬天似乎还没过去,冷不防就有寒流来袭的的预报。 来不及记录树木花草开花冒芽的过程,似乎它们一夜之间就冒出了春意。小院里移栽的樱桃树居然开出来小花引来了许多蜜蜂前来授粉。几天过后,青涩的小樱桃已悄然挂在枝头。 眼前已是一派繁花似锦,青绿丛生。阳光照上来,甚是好看。流经校园的小河一种叫鸊鹈的小鸟在愉快的叫着不时潜入水中搜寻小鱼儿,他们的快乐也感染了岸边的游人。 捂了一个冬天的成都,似乎都要发霉了。前一阵阴雨绵绵,更带给人一种无尽的压抑与沉闷。 阳光照来,照醒了沉寂了一个冬天的世界。 春天就这样来了,院里树上渐渐挂上一抹抹青绿,海棠,樱花,三角梅,山茶花竞相吐艳。 好像睡了一觉,梦中人来人往。 梦醒了,春天却来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17 次阅读|7 个评论
财富如水
qianlivan 2012-2-9 10:27
本文并不想提出类似“视金钱如粪土”的观点。如标题所言,财富如水。这不是本人独创的观点,而是前段时间读《隐藏的逻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333do=blogid=506042 )引申出来的感悟。 这本书中提到社会的财富必然会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就像小河中的水最终会汇集到大江中一样。两种情况都遵循标度率(当然,幂律指数有差别):拥有财富W的富人的数目和W的-2.5次方成正比;而流量为W的河流的数目和W的-1.43次方成正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财富是像水一样的,幂律指数的差别可能反映了“财富河流”与实际江河结构上的不同。 财富的集中其实不是什么问题,正如小河汇入大江,大江流入大海。在某种意义上普通人就是小河,富人就是大江,国家就是大海。总的来说财富的总量是增加的,不过正如冰彗星造成的地球水量增加一样,是不可察觉的。现代社会,普通人人过的已经不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普通人的财富都是分配而来,正如降水。普通人的财富会不可避免地流到富人和国家手中,正如自然界的河流一样。 不过,水的意义在于循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333do=blogid=534564 ),而财富的意义也应该是循环。如果水从小河中流走而没有降水补充,那么土地就会变成荒漠。如果财富从普通人手中流走确没有“财富降水”,那么普通人群体的环境也会变成荒漠,失去希望。通常,富人或者国家都会拿手中的财富投资再生产,雇佣工人,工人得到工资。这个过程就类似于水从大江和大海中蒸发,又在内陆形成降水。在这种情况下,财富是“自然”流动的。这实现了财富的意义——循环,是一种正常的结构。至于富人的存在,那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大江的存在一样。 江河中水流的速度和流量是稳定的,正常地来说,要想得到足够的水,就得在下游耐心等待。正常社会中的富人也理应如此。当然,为了快速获得大量的水也有别的办法,不用等。在河流上建一座大坝,占据原本不应为水域的土地,使其成为人工湖、人工海。富人要更快地积累财富也可以效仿此法,不用管普通人的死活,本应自然流动的财富,直接囤积起来。于是乎,江河上形成了一个个难看的人工湖,社会上产生了众多成不了贵族的爆发户。在一定程度内,建几座大坝,牺牲部分土地,囤积一些财富,普通人还能生存。可是,如果不见好就收,大坝越筑越高,财富越囤越多,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富人与普通人之间的隔阂也就越大,难免终有一天,水破坝而出,摧枯拉朽,没有人可以幸免。 一个正常的河流水系,理应尽量让水自然流动。一个正常的社会也理应让财富合理地循环。
个人分类: 思考|3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河淌水》《对花》选自鲍元恺《炎黄风情》
byk0104 2012-1-19 21:21
《小河淌水》《对花》选自鲍元恺《炎黄风情》 彭家鹏指挥奥地利国家音乐家交响乐团
个人分类: 炎黄风情|3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家乡的小河
热度 2 Deyan 2012-1-10 21:47
家乡的小河
小的时候,我在这条小河边长大,在这条河里捉螃蟹、钓鱼、挑水、洗衣、洗菜、抽水灌溉稻田。小河里鱼虾成群,小河边绿树成荫。夏天涨水的时候,沿河拦起一道沟,安上一块篱笆,就能捉住各种各样的鱼。 如今,沿河的鱼塘都已经荒废了,从养鸡场、养猪场等放出来的污水也带走了河里的鱼虾。曾经承载了我美好童年记忆的小河如今已经变成一弯臭水沟,也没有人再敢喝里面的水,再在里面洗衣、洗菜。河岸上也只剩下几棵还未长大的小树。我该庆幸,我的家人都还好好地活着! 老家的小河 成都附近的另一条河
44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我愿是溪流
热度 1 xmx81 2011-8-6 17:55
我愿是溪流 ——裴多菲 我愿是一条激流,是山间的小河,穿过崎岖的道路,从山岩中间流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里,愉快地游来游去; 我愿是一片荒林,座落在河流两岸,我高声呼叫着,同暴风雨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停在枝头上鸣叫,在我的怀里作巢; 我愿是城堡的废墟,耸立在高山之颠,即使被轻易毁灭,我也毫不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根常青藤,绿色枝条恰似臂膀,沿着我的前额,攀援而上; 我愿是一所小草棚,在幽谷中隐藏,饱经风雨的打击,屋顶留下了创伤。只要我的爱人,是熊熊的烈火,在我的炉膛里,缓慢而欢快的闪烁; 我愿是一块云朵,是一面破碎的大旗,在旷野的上空,疲倦地傲然挺立。只要我的爱人,是黄昏的太阳,照耀着我苍白的脸,映出红色的光艳。
个人分类: 网络转载|290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藻类在农业上的应用
xushui 2011-5-10 13:05
  藻类可作肥料。小湖、小河和池塘中的藻类,大量死亡后,沉到水底,年年如此,在水底形成大量有机淤泥,农民挖掘用作肥料;农民还常打涝海藻和淡水藻类作为绿肥;居住在湖泊地区的农民常利用多种轮藻作肥料,因轮藻含有大量的碳酸钙;海洋沿岸的农民用海藻(主要是褐藻)作农田肥料,因海藻中含有比较多的钾元素。用藻类作肥料,还可减少农作物发生病虫害。   利用有固氮作用的藻类固氮,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多变鱼腥藻和点形念珠藻有同化空气中氮的能力。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确定蓝藻中具有异形胞的种类,往往是固氮的种类,而且有些种有较强的固氮能力。目前世界上已知有70多种固氮蓝藻,我国已发现有10多种固氮蓝藻。 固氮蓝藻在生长期间除固氮作用外,还可不断地分泌出氨基酸、激素、糖等物质。 有些藻类本身没有固氮能力,但由于它的存在,对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活却有很大的影响,它能促进固氮细菌增强固氮的能力。我国广大农民,早已有利用蓝藻增加水田肥力的实际经验。他们在秋季将树枝扔到田中,以使藻类附着生长,增加氮肥;也有的老农在秋冬季节,观察水田中藻类生长的繁茂与否,以预报明年水稻的收成。
个人分类: 农业|2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王恩多院士的苦恼:是什么逼着我们“造假”
热度 2 dydesk 2011-3-9 17:31
王恩多院士的苦恼:是什么逼着我们“造假” 基础研究“小河不满”,“缺粮”的科学家“嗷嗷待哺”,经费预算“拆了东墙补西墙”。这种割裂让 王恩多 院士头疼—— “我的同事说‘他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搞科研’,而其他的时间,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一个形象的调侃道出了全国人大代表王恩多的苦恼。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但是身为女士的王恩多却高兴不起来。在科技日报记者面前,这位67岁的院士历数现实之“怪现状”。 “在科研投入连年增长的‘大蛋糕’下,为什么基础研究只能拿到‘小蛋糕’?”“科学家‘缺粮’,只能整天跑项目、忙预算,哪能抽出时间专心科研?”“过于精细的预算,科学家忙于‘拆了东墙补西墙’,这不逼着造假吗?” 这连续三个疑问,一连4年,王恩多都以建议的形式提了出来。 “虽然我国已成GDP第二的大国,科研经费大幅增加,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RD特别是用于基础研究方面的经费还是太少。” 最大的“苦”,莫过于“捉襟见肘”的经费。多年来,作为人大代表,她的建议就是提高基础研究投入。 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的RD翻了一个跟头,猛增至3200亿元。但王恩多却发现,在整个GDP中的比重,RD却只占到1.7%,“而科技领先国家通常占到3%以上”。这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仅占RD的4.7%。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从2003年到2009年,基础研究占RD比重实际下降了,从5.69%下降到现在的4.7%。” “我觉得中国的科学家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支持,使他们安安心心的搞研究,而不是整天为了争取到足够的经费四处奔走,花太多的时间在开会和各种申请报告上面。” 去年,王恩多有两个项目结题,她的助手整整忙了一个月才搞妥。其中最麻烦之处在于:把一大堆的发票找出来,每一张发票都要检查好,到底是怎么用的。“有的科学家没有助手,就整天忙于算账,一天到晚的算。” 预算,扣到骨头缝里,也让王恩多倍感“头大”。 “项目预算非常的细,精确到我们每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花多少钱,哪怕一支铅笔都体现出来。”王恩多认为,“基础研究是一个探索性非常强的领域,你很难说它能‘基础’到如此程度。你比如说五年前的论文版面费是500元,现在涨到2000元,但硬性的规定非得需要你按照五年前的预算来做。” 在“古板”的规定面前,王恩多们无奈的选择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将别处的发票弄过来,补上这里的空;让钱在本项目内按实际情况腾挪。 “这不是让大家不诚信嘛?我们真的不希望这样干,但又有什么办法?”她反问。 科研课题中是否设置“人头费”一直是争议话题,我国的惯常做法是,“经费划拨对事不对人”。 “其实,国外的基础研究中,‘人头费’所占比例达到整个课题的80%。他的项目需要多少副教授级的?需要多少博士研究生?这样的预算报上去之后,统一批下来。” 但在国内,王恩多要面对的现实是,被“套牢”的“人头费”——除了研究生的奖学金之外,不允许经费落到人头上。 经费少的可怜,却又被硬性规定套了“紧箍咒”,王恩多反问:“拿什么聘请一流人才?”
1931 次阅读|2 个评论
3800年前的小河美女
xupeiyang 2011-2-19 17:07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2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条小河的命运
蒋高明 2010-7-9 01:38
蒋高明 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是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普通到在地图上很难找到她的名字。然而,这个小村庄却很特别,特别之处就在于有一条小河欢唱着,弯弯曲曲地从村头流过,不知流淌了多少岁月。沿河分布着十五六个村庄,其中我小时候住的村庄叫蒋家庄。我是1969年,在我刚记事的时候从临沂地区平邑县另外一个公社,郑城公社张家庄搬到蒋家庄居住的。在蒋家庄,我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和少年。 那条小河,小的时候,我们一直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孩子们就叫她河沿(山东方言沿称涯,发yai)。河分上河与下河,上河流的水急且清澈,从一片芦苇丛中穿过,芦苇丛两旁的岸边是约1公里的树林。树种很多,记得有枫杨、加拿大杨、旱柳、国槐、刺槐、榆树、楸树、核桃秋、紫穗槐;下河流进入另外一个村庄前,忽然变得宽阔起来。最令人难忘的是宽宽的河床上,布满了银色的沙滩,河流两岸的乡亲们在沙滩上挖出浅浅的坑,直接取水饮用。 河流里有很多很多的鱼儿。发洪水的时候还可以在浅滩上,抓住几十斤重的大鲤鱼,鱼是从上游水库里随洪水跑出来的。在河流平静的时候,能够看到一些鱼儿在浅浅的水底下静静地呆者。有一种鱼儿,孩子们叫它沙里趴的,我们用小手就能抓住。至于深水里,螃蟹、虾米、青蛙、泥鳅,就更多了。小朋友们用捞水饺的笊篱就能捞到虾。手巧的小朋友还会织渔网,用线织,将渔网做成簸箕的形状,绑在一个长木杆上。有了这样的简易渔具,我们抓到的鱼就更多了。 有一次,我和邻村的小朋友,叫光勤的,沿着上河,用简易渔网捞虾,一个下午下来,竟抓了五六斤。两人分了,回家吃了好几天呢。这在困难时期,那样高级的蛋白质是求之不得的。 银沙滩上分布有各种小草,有白茅、狗牙根、荩草、马唐、辣蓼、葎草、鸭趾草,水边有水芹菜。从河流两岸的深处走进,便是密不见人的森林,几乎全部为本地树木。胆小的孩子一个人是不敢走进去的。森林里有各种好看的鸟儿,其中一种叫小黄雀的,个头很小,非常灵活,金黄的羽毛,喜欢在国槐树上停留。淘气的孩子用弹弓打它,但还未开弓呢,鸟儿们便嗖地一声,飞身钻入了更密的森林。 河流两岸的森林里,一到夏天便有很多的蝉,老家叫它姐儿龟子。夏天来了,不停地在树上叫着,天气越热,它们叫得越欢。这个小生灵给孩子们带来了课外三件乐事:粘知了、拣蝉蜕、照姐儿龟子。 走,抓姐儿龟子去。那是晚上的时候,蝉要从地下发育了三年的土里钻出来,到树上去蜕皮。蜕皮之前的肉是很鲜嫩的,孩子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美味。用手电一照,它们正在望树上傻乎乎地爬呢,伸手一抓就放进了口袋里或者玻璃瓶子里。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能收获一二百只姐儿龟子。蜕过皮后,蝉飞跑了,但它的衣服忘在树上了,我们就上树拣它的衣服。蝉蜕是很好的中药材,小学生用拣来的蝉蜕卖给收购站,换到的钱可到新华书店买画本儿(小人书)。蝉变老成了,肉也不好吃了,但孩子们依然不放过它。趁它们叫得欢的时候,用面粉制作的黏胶(面筋)去粘它,抓来的老蝉用柳条儿穿上,颇有收获感。 最过瘾的还是到小河里洗澡。水不很深,但依然有危险,有邻家的孩子过分淘气,到深水里洗澡(没有人教他们游泳的姿势,他们只会狗刨)淹死了。因此,家长和老师是严禁孩子们到深水去洗澡的。不让去,就跟在大人后面到浅水里洗。那个时候没有空调,甚至没有风扇,凉爽的河水就是避暑的最好去处。奔腾的河水带走了人们身上的热量,还将污垢一起带去了,换来一身的清爽。 女人们也要享受河水,可是她们是很害羞的。姑娘们是不允许出去白天出去洗澡的。但夜幕降临的时候,就是她们的天下了。异常炎热的夏夜,男人们在上河洗,女人们则在下河洗。洗过澡后,男人们到打麦场继续乘凉聊天,女人们则回家照应第二天的生计。 这条无名的小河一直陪伴我度过了小学和初中。 1978年,我考入县里的重点高中。功课紧了,很少有时间再到河里洗澡,到森林里抓姐儿龟子了;1981年,我到济南上大学,这条充满梦幻般的小河就久违了;1985年,我大学毕业回到老家,看到小河两岸的本地森林被全部砍光种上了杨树;1989年,我新婚后带着北京的媳妇来到河边,还能找到一点森林的感觉,但已经全部是杨树了;1997年,我再次回老家,看到河流两岸建了很多的养鸡场;2007年,我回家看到,沙贩子们在大肆盗挖沙子;2009年,上河流来一股股浓浓的血水,从此没有停止过,原来上游建造了一家日处理1万只鸡规模的屠宰场。 这条小河,现在河水不能继续捧起来就喝;男人女人们,尤其孩子们,再也不能到水里享受水的乐趣,河水粘在身上有黏黏的感觉,还有一股臭味;甚至两岸的井水也变苦了;知了不再欢叫了,小黄鸟不知去向,银沙滩没有了,沙子被盗卖一空,河流变成了一条泥沟,农田直接延伸到河边,1公里宽的本地森林也以退林还耕的名义变成了农田。农田里,充斥着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白的、黑的、绿的塑料袋,还有农药瓶子遗弃在曾经的小河旁。风将岸边上的垃圾吹进河里,然而小河沉痛地将垃圾搬运到下游去。 这条河,她死了。 这条河迎来了高速公路、Google地球、互联网、GPS的时代,寻找她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2005年,通过当地领导提供的资料,我得知了这条河的名称金线河。在东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天规模小一点的河流,叫银线河。金线河,银线河,都很短,大约20公里的样子,最后都汇入了俊河,又进入淮河,从江苏省进入大海。 但无论人们给她起了多么美丽的名字,她已经不能称为河了。因为,河水已经脏了,河里的生命没有了,河边的银沙滩没有了,工业废水无情地改变了她的颜色,农业面源污染正向她的身体里灌注大量的化肥与农药的残留物。金线河和银线河,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污水沟。 谁是害死她的元凶?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808 次阅读|6 个评论
【故乡回忆】故乡的小河
luohuiqian 2008-11-4 21:53
章江和贡江是赣江的两大支流,从八镜台上望去,章贡合而为赣,这便是赣州的来历。 蓉江是章江的支流,流经南康而有蓉江镇,河之野称南埜,而后改称南康,隶属赣州。 我的故乡是南康的一个小村庄,故乡也有河,是蓉江的支流,却没有名字。村人都称它为河。然而它实在太弱小了,能跻身河的行列已属不易,姑且称之为小河吧! 小河的源头是龙子李水库,一个据说当年全乡人都参与建设的水库,座落在龙井村的山窝里。水库很远,需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走到;水库很大,我曾绕它走了一圈花了一个上午;水库的源头是大山深处,山的那边没人知道是什么山。 小河缓缓流过我们村,把一个村分成了几个村小组,河那边是小培和老坑,河这边是董屋、莲蓬塘、鹅婆龙还有我们上坝以及更远的王围。我们上坝只是中上游的一小段。然而这已足以满足全村人的供水了。小河上修了不少水坝,也因此以我们村小组命名的村成了附近旱灾不干、涝灾不淹的好地方。 小河给了农田良好的灌溉,水稻在河水的滋润下年年丰收。小河也供给了大家的饮水,父辈时候是直接到河里挑水喝,儿时人们是在河里挖个沙坑陷水喝,如今,即使小河已污染以致不能给人畜饮用,但也给村里家家户户院里的井注入了清泉。 傍晚的河边是最美丽的风景,夕阳的余晖还没有散去,撒一片在碧波上,鳞鳞的波光上面是无数跳跃的小鱼。河里露出的红石上面,是在忙着浆洗的妇女们,劳动的同时是欢乐的笑声,笑声的下游是光着屁股戏水的小孩。小孩最快乐的时候也是此刻,因为可以尽情泡在水里嬉戏,抓河里游着的鱼虾,把沙子堆成自己喜爱的形象。河岸的草丛里,老人们牵着自家的老黄牛,悠闲地散着步。偶尔远处会有一两个垂钓者,一钓竿上来是收获的喜悦。 除了傍晚,其他时间父母是不让我们下河的,因为没人在身边看着,即使小河很浅。不过不听话的小孩也不少,三伏天热得人闷身是汗,跳到小河里就是最大的享受了。小孩虽不懂什么泳姿,但狗刨、扎猛子还是大都会一些的。我却是不会玩水的小孩之一。不过我喜欢拿个簸箕,到水草丛里插来插去,寻找鱼虾的踪迹。抓到的小鱼虾就装在罐里养着,天天傻傻地看着、心疼着。抓鱼的好处就是头发不会湿,所以回家后家人看不出来,只要藏好自己的战利品,家长的训斥就可以逃过了。 小河还带来其他丰富的资源,村里盖房子最需要去的地方就是小河,因为它能给我们无穷的石头和沙子。不知道河里有多少沙子,只记得当年父亲要把家里泥地换成水泥地的时候,我们兄弟俩也在挑河沙的行列,母亲挑的理所当然是最多的,所以我常常和哥哥比试,看谁挑的多,后来挑到筋疲力尽,肩膀上的皮磨破了无数次,我们挖出的沙坑却还是那么小。河里的石头多是红石,很容易风化,是不能拿来做建筑材料的。之外还有数不清的鹅卵石,家里的院子里有一条水泥路,上面就是父亲带着我们兄弟俩用小河里的鹅卵石铺就的美丽花纹。 小河上原本没有桥,后来村里最富有的一家说应该有个桥的,于是他捐钱盖起了一座石桥,我们称它为拱桥。拱桥有几个拱,我是记不清了,不过这座拱桥确实大大方便了村里的路行,也成为家乡的一大风景。京九铁路修建时,小河上面多了一座钢铁桥,小河的水给过往的机车注满了一厢又一厢,让京九线更快更畅通。 小河流过了父辈们的童年,也流过了我的童年。我是在小河的哺育下成长的,心里一直充满对小河的感激。每回在家,势必会去小河边看看,或在夕阳下漫步,或在小坝上远望,或执根钓竿悠闲地垂钓。 不过岁月是无情的,人类也是无奈的。今天的小河已大不如昔,河水因为农药还有常年的毒鱼药,鱼虾早就不见踪影了。如今在河里养鸭的人越来越多,鸭饲料和鸭粪让河水变成了褐色,沾点在人脚上便会长疮。自然,洗衣、戏水、放牛等一切都敬而远之。小河里除了鸭子的吵闹生之外,就是一片死寂。 为小河默哀
个人分类: 故乡回忆|1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2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