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蟑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微博】道德是蟑螂
热度 5 dongping2009 2012-11-21 18:26
道德是蟑螂 ,静夜狂思看过来, 理想像内裤 ,危机应急走回去。
个人分类: 歪诗正词|3949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与蟑螂作战
热度 22 xbyang 2012-11-8 15:42
与蟑螂作战
冬天来了,一阵一阵的寒潮袭来,蚊子和苍蝇这些害虫就随着气温的降低慢慢绝迹了。然而,就在我们欢欣鼓舞的时候,蟑螂这个灭之不尽的恶心东西还是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活动,是很少几种我们在秋冬季节还要继续与之斗争的害虫了。在那些传播疾病的害虫中,蟑螂算是 " 老大 " 了,因为它的个儿都比蚊子、苍蝇、跳蚤、臭虫和虱子要大得多。 生存能力强 蟑螂算是历史最悠久的害虫之一,早在 3.2 亿年以前,蟑螂就开始在地球上横行霸道了。在距今 6500万 年前,出现了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一类的灾难,曾经统治地球的恐龙很快就灭绝了,其他生物也遭受重创,地球上一片寂静。然而,蟑螂们还是在顽强地生活中,四处寻找可吃的食物。根据 1 亿多年前的蟑螂化石来看,那时的蟑螂和现在的蟑螂在外形上几乎没有多少差异。随着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迁,许多昆虫都在那些灾害中灭绝了,蟑螂能繁衍到今天绝对是个奇迹。 蟑螂的种类很多,目前全世界的蟑螂有 4000 ~ 5000 种。一种生活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巨型蟑螂居然有巴掌大,当地不少喜欢猎奇的年轻人居然饲养这种蟑螂作为宠物,泰国政府怀疑这种巨型蟑螂会传播疾病 ,从而下令禁养 巨型蟑螂。不过,一般生活在家庭中的蟑螂只有 20 来种,大小一般不超过 3 厘米 。 蟑螂的分布十分广泛,不少外地种类往其他地区扩散,这是因为它潜伏在人类的用具中,跟着人一起到了世界各地,我国已经发现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国家的蟑螂。我国常见的还有褐边蟑螂和亚洲蟑螂。很多人认为亚洲蟑螂是最令人恶心的蟑螂,因为它们能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 成都一位廖先生曾在自己的面包房里发现了一只怪虫,后来这种怪虫越来越多,成群结队又杀之不尽。后来才弄清那是德国“移民”过来的“德国小蠊”,是成都市里的一种新型蟑螂。德国小蠊主要吃食物残渣,如面包渣及甜品,喜潮湿暖和的地方,有极强的繁殖和生存能力。由于近年人类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滥用药物,德国小蠊已逐步成长为优势品种,产生了抗药性,市面上大部分杀虫剂对它都无效,甚至将其浸在药水内也杀不死。目前德国小蠊已成为世界上抗药性最大的三大害虫之一。 蟑螂的危害之所以很大,一个原因是它跑起来很快,而且喜欢四处奔跑寻找食物,一个不足 1 厘米的小缝隙就能让它们钻过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它们一般一次产卵几十个, 10 来天就繁殖一窝,一对蟑螂在一年后就可以繁殖 2 万只蟑子蟑孙。基于这两个原因,有害的家居蟑螂在城市里的增长速度极为惊人。 什么都敢吃 蟑螂的胃口特别好,它们几乎什么都敢吃,香的、臭的、硬的、软的都能进入它们的大肚。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时候从野外进入了城市,于是就因为它们的好胃口而成了城市里生存能力最强的害虫了。再加上它们的繁殖能力强,生活的场所比较隐蔽,所以成为了难以消灭的害虫。大多数的蟑螂是爬行性昆虫,只有在它受惊扰或长距离移动,或雄蟑螂追求雌蟑螂时才会飞行。 蟑螂像蚊子一样是昼伏夜出的害虫,它们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因此,厨房、卫生间、衣柜、门框缝、暖气片、电器、纸箱,到处都能发现蟑螂的踪迹。蟑螂比其他昆虫活动能力强,一年四季都能看见,不过还是在夏天最活跃。一到晚上,它们就出来寻找食物。它们不但吃剩饭、剩菜、蔬菜等食物,也吃粪便、痰液、小动物的尸体等脏东西,结果人们吃了被蟑螂吃过的剩饭、剩菜或蔬菜就会生病,蟑螂传播的疾病有伤寒、肝炎、结核、过敏性气喘和痢疾等。 有时候,我们甚至在书本里都能抖出蟑螂来,它们难道像书虫子那样吃书么?其实它们是吃书脊里面的浆糊,为了吃到这些浆糊,它们就免不了要把书咬烂。它们有时候胆子也很大,居然敢爬到婴儿的身体上去,咬破婴儿的皮肤和手指。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一位室友半夜突然听见耳朵内鼓声大作,惊醒之后我们才发现他的耳朵内钻进了一只蟑螂,后来进了医院才把这惹事生非的家伙掏了出来。 与蟑螂作战 人类与蟑螂的战争一直在进行着。对付蟑螂首先应该注意家居的环境卫生。我们都知道,谁家的厨房最脏,谁家的蟑螂就越多。平时我们要把剩饭、剩菜和蔬菜用保鲜膜密封好,各种生活垃圾要及时倾倒,做完饭后要及时打扫灶台和水槽,这样蟑螂就会因为找不到食物而逃走。各种厨房用具和家里的隐蔽角落要定期清理,让蟑螂没有藏身之处,并减少它们的繁殖机会。另外,我们在装修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预防蟑螂,要选择没有裂缝的材料,家具和墙壁破了要及时修补,让蟑螂没有躲藏和产卵的地方。装修的时候要把所有的下水管道密闭起来,防止蟑螂从下水道里沿着管道爬上来。 家里有了苍蝇、蚊子,我们拿拍子很容易把它们拍死,而蟑螂你就难拍了。因为它们在黑暗中活动,等你一开灯,它们就立即逃到你看不见的地方了。蟑螂为什么这么善于逃跑呢?这和它们的身体构造大有关系。蟑螂的腿关节上的神经末梢十分敏感,对十分轻微的脚步声都能感受得到。蟑螂尾部也有复杂的的震动感受器,能感知震动来源的方向,好向相反的方向逃跑。蟑螂的嘴边有许多短毛,这些短毛不但能判断食物的味道,还能判断毒饵的味道,避免被毒药伤害。 最早没有药物的时候,人们就想出了一些对付蟑螂的巧妙方法。人们发现蟑螂特别爱吃甜食,就在卧倒的酒瓶中放进香甜的食物,然后在瓶口擦上香油,蟑螂进去比较方便,出来就打滑,怎么也爬不出来了。人们还发现蟑螂有见缝就钻的特点,就在一个有缝的盒子里放上粘板,在上面撒上蟑螂爱吃的食物,蟑螂钻进去偷吃东西的时候就被粘住了。更有趣的是蟑螂身上常常堆满了污垢,所以它们会用硬东西来擦下这些污垢。于是,人们就故意在蟑螂出没的地方撒下一些尖锐的硬物,蟑螂在那里擦污垢的时候会擦伤而死。 然而,这些简易的方法消灭蟑螂的速度很慢。科学家就研制了不少对付蟑螂的药物。然而,现在没有一种杀灭蟑螂的特效药,药物灭蟑螂一是要选择效果好的药物,另外用药量要大,还有最好是一片地区同时杀灭蟑螂,省得一家杀灭后,又从别人家移居过来新的蟑螂。每年一些大城市都要号召市民集中在某个时间消灭蟑螂,就是这个道理。杀灭完蟑螂后还要把家里所有东西,包括衣服和书籍清理一遍,以消灭残余的蟑螂和虫卵。然而,不少环保专家担心药物让蟑螂具有了抗药性,从而使得蟑螂变得越来越厉害了。 由此看来,对付蟑螂最好的方法还是做好我们居室内的卫生工作,让蟑螂没有生存的空间,只好从居室退到野外去生存。
24783 次阅读|22 个评论
恐虫记
热度 15 dawnshower 2012-10-18 23:05
恐虫记
去年6、7月份时,版纳的一种黑色毛虫大规模出没。随便扫一眼路边栽种的变色木、蓝花楹或者其他乔木,便会发现黑压压的一群毛虫纵情横陈于树干上——也许生物都有爱好刷屏的天性。有时,它们会悬挂于树枝,粗心的路人或许会迎面撞上。 我当时住在靠近竹林的一排老房子里。每两个人一套房子,附带一个小院子。彼时父母也在那里住了一阵。每天下班回来,我一进屋便会在院子里发现两条黑毛虫,然后大声告诉正在做菜的爸爸,哀求他把虫子弄出去。并不是刻意搜寻,而是一垂首、一抬头就能发现虫子。可能一个人怕什么,就会本能地对什么东西敏感吧。我从记事起就开始害怕虫子,一看到虫子就联想到它在我身上到处爬的情景,也会联想到如果我跌入一个全部都是这种虫子的大池子里会怎样……对于一个相貌平常的女孩而言,“害怕虫子”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因为这种习惯似乎应该是小美女的专利,而其他女孩如果也因为见到一只虫而尖叫,难免有东施效颦之嫌,用我们方言说就是“鬼作”,很有点不屑的意味。为此,我很懊恼,甚至怀疑自己前世是不是一只鸡,由于吃了太多虫子,所以今生不敢面对它们。 过了不久,父母离开版纳,同住的林师姐也去野外出差。屋里只剩我一人,而黑毛虫的朝代仍处于盛世。我每天回家,依然是只扫一眼就能发现一两条粗壮的虫子。其实它们对于人并没有多大妨碍,但是由于我对于毛虫有一种病态的恐惧,所以实在无法与之共处一屋。于是我打算每天约一个人到家里吃饭,条件是:对方帮我把虫子弄出去。本以为凭藉此法可以安然度过余生,可是此法只维持了两天就作罢——叫人吃饭原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版纳,到了饭点,有家有口的人自然会在炊烟升起时回家,没成家的人三三两两也凑好了长期固定的饭搭子;再者,很多组在开完组会后就顺便出去聚餐。像我这样交际窄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找来那么多饭搭子。 于是,我打算自己来解决黑毛虫问题。有一天下雨,我进屋照例巡视一圈。很快发现一只。我极其慎重地拿起一支木棍来摁压它。我害怕看到虫子的尸体,于是把某个女孩遗留在我们屋的一只绣花鞋压在虫上。压了好一会儿,我再打开看,却发现虫子不见了!难道它跑到我身后了?我团团转圈,却未发现。再一细看,原来成为尸体的虫子变得很小……做完这些我才发现,我的衣服已经全部汗湿了。 我是相信因果报应的,所以对于杀生,多少会有些心虚。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些虫子,那段时间我经常做恶梦。有一天梦到一个人把小孩抱在空中玩杂技,结果小孩摔下来了,脑震荡;还有一天梦到一只蛇肚子里有很多蛋,我给它拍照的时候,忽然我自己被一股力量吸到另外一个空间,有人想拿我做实验……但是有些恐惧实在很难改变——比如有恐高症的人,站在望天树景区的空中走廊上,自然会不自觉地流汗、脸发白。而我对于虫子的恐惧,也很难根除。 (林华摄于西双版纳,据说是一种蜡蝉的幼虫) 我很羡慕有些朋友,无论多么难看或者可怕的生物,她们待之,都是爱怜满满。比如林师姐,她在夜游拍过竹叶青,拍得通体透亮,像翡翠在流动;比如某位年轻的妈妈,走在路上忽然蹲下,捡起一只细小的条状物说:“好可怜的小蛇,过马路时被车轧死了。它还这么小……”还有无忧花(这是某女友的“自然名”,即借用某个物种名作为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名字),她在日志上常常贴出蛞蝓(鼻涕虫)、毛毛虫、青蛙的图片,并且给它们配上各种搞笑对白。住在版纳学生公寓3楼,甚至还有蜂子跑到她衣柜筑巢,而她也一直没有赶它们走。 (林华摄于西双版纳) 还有大学时的几位同学,对待虫子也很坦然。大学有一门《昆虫学》的课,上那门课之后,我发现有些虫和人很相像。有位高挑个子、四肢细长、额头有点尖的师兄就让人联想到螳螂。结课时,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全班分组,每4人一组,要在3天内收集50种昆虫。我善于发现虫子,另外几人则是捕虫高手。隔壁班的女生知道我们的任务后,晚上会到我们宿舍来送金龟子之类。直到后来我们的课已经结束了,还有人来送虫子……总之,任务很快完成。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条黄绿相间的毛虫,它让人联想到口香糖。那时候似乎没有什么动物保护的概念,收集来的虫子,并不管它们死活。我记得有一个瓶子里还装了有毒物质,专门装那些比较麻烦的虫子。“黄绿口香糖”好像就在那瓶子里挣扎了好久。 (林华摄于西双版纳,据说是一种萤火虫的幼虫,受惊吓后会卷起来) 对于虫子态度的转变,是从蟑螂开始的。上学期,我在办公室放了紫砂锅、各种杂粮、面食之类。日子久了,难免招来蟑螂。由于它们昼伏夜出的习性,倒也相安无事。它们实在是一种很聪明的生物。我有一次去支教的路上,翻看一本科普书,讲“科学家们发现,把很多蟑螂装在一个玻璃瓶子里,70天不喂食,它们仍然会活着,而且不互食,只是身体变得发白……睡觉的时候,它们可能会爬过你的指甲”,那天的课上便用了这一节材料。 只是后来,办公室蟑螂越来越多,且有些如蚂蚁一般大的小蟑螂,或许尚不明白它们这个物种的生存法则,白天时也四处横行,于是引起我们办公室越来越多的慌乱和不安。 同屋的一位女孩买来蟑螂药,布撒四周。过了几天,仍未见绝迹,他们又在讨论另一种牌子的蟑螂药。我并非不谙世故,于是我自觉去买了5袋另一种牌子的蟑螂药,并且把所有米面炊具全部转移到楼下厨房里。此药效果不错,只用了两袋,不几日,屋里便到处是蟑螂尸体。后来3袋,终于没有再用。一来,办公室里再没有蟑螂了。二来,厨房里虽有蟑螂,但同一办公室的“紫罗兰”君(他养的一盆非洲堇,花开正艳,故得名)对于它们不忍伤害。他说,它们能吃你多少东西呢?你为什么不把它们看做是广场上的鸽子呢? 不知是不是因为北京的昆虫少,我现在对于昆虫不像在版纳时那么反感。年初时还买了一本《东京昆虫物语》。有一天下雨,中午从食堂归来,在楼下下水道的挡板上,看到一只蜗牛缓缓地伸出前足,拉长,落到前面一栏后,后足才缓缓抵达,待后足停稳后,又重复之前的动作……蜗牛和蛞蝓,都曾是我非常嫌恶的动物,但是那天,我居然凝神看着它爬过一栏又一栏。
个人分类: 寻常事|6583 次阅读|31 个评论
【科普】我们需要主动保护蟑螂吗?
热度 6 lionbin 2012-6-26 22:14
【科普】我们需要主动保护蟑螂吗?
昨天看到网易新闻“探索”频道的一则报道 《美生物学家称蟑螂可将氮元素转化为肥料》 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被这个主题所吸引,并不是觉得这个观点非常新奇,而是觉得报道的立意过于肤浅,所讨论的内容过于贫乏,几乎没有什么探索价值。看来现在美国的有些同行也在做一些近乎庸俗的研究了。 下面先摘录报道中的一些文字进行分析。 “ 生物学家指出这个令人讨厌的蟑螂对我们行星的氮循环很重要,并且是很多其他生物的食物。” 这是可想而知的事儿,许多昆虫都是某个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环节,一些食腐昆虫在元素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 根据得克萨斯大学生物系教授Srini Kambhampati所说,没有蟑螂对氮循环的破坏十分严重。” 第一感觉,这话有点儿夸大其辞了:如果认为蟑螂对氮循环有一定的作用,那我也同意,但如果说“没有蟑螂对氮循环的破坏十分严重”那显然就需要数据来支持了。所以,这句话促使我去寻找Srini Kambhampati教授所发表的原文读读。 “ 多数蟑螂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吸收大量的氮。蟑螂再将氮通过排泄物释放到土壤中,供植物生长使用。换句话说,消灭蟑螂会对森林的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生活在那里的物种。” 显然,如果前一句话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地球上的5000到10000个蟑螂种类同时也是很多鸟类和小型哺乳类动物如老鼠的食物。这些动物又依次是其他如猫科动物、郊狼、狼还有老鹰和其他食肉猛禽的食物。蟑螂数量的减少,对上述的物种都会造成级联的毁灭性的打击。” 作为食物网中的一个组分,真的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吗?难道这些蟑螂捕食者是将蟑螂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并且其自身也是后一个营养级的唯一食物?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很少见到某一物种在食物联系中有如此重要且不可取代的作用,除非是严格的单链食物链(现实生态系统中几乎见不到这样的情况)。一般缺乏某一物种,会有相同功能群的其他物种来代替,并不会造成级联的毁灭性打击。这明显不符合我所理解的生态学知识,我觉得需要寻证一下。 根据报道后面的版权标注,来源为译言网。我很快找到了这个网站,还真找到了这篇文章,不看不打紧,一看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呀。原文的题目更雷人: Stop stamping on them: The hated cockroach is essential to our planet for converting nitrogen into fertiliser(勿踩它们:招人憎恶的蟑螂是我们星球中将氮元素转化为肥料的关键物种), 作者:Damien Gayle。 在这个网站上,还有同期发表的与此相关的一篇报道: Cockroaches Good For Environment, Biologists Say ( 生物学家说蟑螂对环境有好处)。 那就找Srini Kambhampati教授发表的原始论文吧。这本来并不难,但我还是费了不少周折,原因是这位教授最近换了一个学校,所以论文发表地址(Kansas State University)与新闻报道中的地址(得克萨斯大学生物系)不一致,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作者的CV,才解除了这个疑惑。 Sabree, Z., S. Kambhampati and N. Moran. 2009. Nitrogen recycling and nutritional provisioning by Blattabacterium, the American cockroach endosymbiont(美洲蟑螂内共生细菌蟑螂杆状体细菌驱动的氮循环和营养供应).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6:19521-19526. 原文下载 其实,这篇文章发表于2009年,不知道为何Damien Gayle却在2012年6月22日突然从故纸堆中翻出这篇文章,并写出了上述的科普报道。仅从Kambhampati所发表文章的题目来看,显然不是在谈蟑螂,而是在讨论某个细菌或者内共生体,但在科普报道中对这些内容却只字不提呢? 让我们仔细来研究一下这篇文章摘要中的内容: 对于主要以植物材料为食的昆虫来说,它们特别关注氮元素的获取与同化。如果这些昆虫能维持氮的循环利用机制的话,这对这种限制性资源来说就是一个丰富的储备。与大多数陆生昆虫不同,蟑螂会在它们的脂肪体内排泄多余的氮而形成尿酸,当食物中的氮受到限制时可通过这些氮进行补充。大多蟑螂的脂肪体都是蟑螂杆状体细菌的生境(栖息地),这些垂向传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被认定参与了尿酸降解、氮同化和营养供应等过程。我们通过来自美洲蟑螂中的蟑螂杆状体细菌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分析证实,蟑螂杆状体细菌是黄杆菌目(拟杆菌门)的一个属,会与之最近的已知亲缘种形成内共生体Sulcia muelleri,这种现象在许多以树液为食的昆虫中都有发现。通过代谢重建表明,它缺乏可辨认的尿酸分解酶,但是它可以从尿酸降解产物(尿素和氨氮)中循环利用氮,通过脲酶和谷氨酸脱氢酶产生谷氨酸盐。随后,蟑螂杆状体细菌可从一序列有限的代谢基质中产生所有必需氨基酸、各种维生素和其他所需的化合物。与蟑螂杆状体细菌形成的古结合体允许蟑螂能成功在贫氮食物中生存并利用氮废料,这种功能对蟑螂的生态分布区和全球分布至关重要。 只是在最后,看到了与报道相关的内容。此时我有点儿明白了,原来是这最后一句话让人浮想联翩,产生了臆想的“招人憎恶的蟑螂是我们星球中将氮元素转化为肥料的关键物种”这样的报道,甚至号召大家“勿踩它们”,实在是可笑、可恨、可气。不过,Srini Kambhampati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一些话是值得商榷的,的确是他的一些话让媒体记者制造出骇人听闻的标题(标题党)。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顺便科普一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面的常识。 传统的生态学告诉我们,生物多样性是维系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多样性高的系统,物种之间会形成复杂的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也更复杂,当面对来自外界环境的干扰时,系统具备强大的反馈机制,从而可得到较大的缓冲。从能流途径来看,多样性高的系统,当某一条途径受到干扰被堵塞时,就会有其它的路线予以补充。但最近有研究者发表了一些反例,因此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目前并未盖棺定论。 显然,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其中有一些物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这样的物种即称为关键种。为了更好地认识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又提出一个功能群的概念。功能群是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作用,其成员相互取代后对生物群落过程具有较小的影响。一个功能群的物种数目没有明确的限制,可以是一个种,也可以是很多种。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最简单的划分法是将所有生物分为3个功能群,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因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没有必要(理解功能群概念)也没有可能对所有的生物施加保护措施,被保护的生物必须至少符合如下几个标准:稀有、受到威胁、具备重要生态作用和功能。 从这些标准来看,蟑螂明显不符合的:(1) 蟑螂既不稀有,也不独特,它们生态幅广,能在全球许多气候条件下生存,属于广布种。它们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但凡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内,一般都具有这些条件;(2) 蟑螂生命力顽强,繁殖力强,是现存最原始的有翅昆虫之一(3.2亿年以来几乎不曾改变),也是最古老的化石昆虫之一。其生存条件和状况难于受到人类的威胁;(3)这里所提及的 报道和论文,主要探讨的是蟑螂的生态作用和功能,但显然还无法看出其作用的重要程度如何,更不可能归为关键种,因为只要是食腐昆虫都具备类似的特征。而从另一个方面讲, 由 于蟑螂到处爬行,无所不吃,它们沾染和吞入了很多病原体,再加上它们边吃边拉的恶习,成为一些病原体的机械性传播者,因此这些蟑螂是害虫,在人居环境中应该灭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它们手下或脚下留情。 【后记】 本来,写作该文是想借题发挥,批评一些专栏记者为了博眼球,不惜做标题党,在对科学内容一知半解的情况,夸大其辞甚至曲解原始论文的意思,并在写作中过多加入自己的想法而脱离事实。有些科学家也不自重,在媒体记者的渲染下,也会说出许多不靠谱的话。但博文写着,写着,倒更像一篇科普了。暂且这样吧,以后有机会再谈前面的话题。 图片来自 http://www.dailymail.co.uk/
个人分类: 科普荟萃|865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小强很无辜
热度 2 ywang69 2012-5-31 18:47
(今天在厨房里消灭了一只蟑螂)。 深切悼念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久经考验的病菌携带者,坚韧顽强的家居害虫,享誉海内外的电影明星,蟑螂同志。 在艺术界她还有一个称号:小强。 蟑螂同志的去世是害虫界的巨大损失,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我党我军和世界各族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直至倒在灭害灵的喷洒之下。 怀念多年前光顾我们家的老鼠以及频繁出现的蚊子。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296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阿尔卑斯棒棒糖吃出5只死蟑螂;复制银行卡休眠卡
wya 2012-5-25 09:40
http://news.163.com/12/0524/17/829LPIRU00011229.html 男孩拆开阿尔卑斯棒棒糖上裹5只死蟑螂 “没见过这么恶心的事,小孩平时还特别喜欢这个牌子的棒棒糖。”许先生告诉记者,5月20日当天,他在位于南环路的新华安超市 购物 ,买了儿子最爱的阿尔卑斯棒棒糖,一共10根,每根0.5元。当天,儿子吃到这一根时,是许先生先帮孩子把外包装开了口,儿子拆完袋子就将棒棒糖塞进嘴里,然后觉得嘴里不对劲,拿出棒棒糖一看,吓得差点哭出来。这根直径不过2厘米的棒棒糖,上面竟然裹着一堆蟑螂尸体。许先生数了数,叠加了大小5只蟑螂,赶紧拿到超市辨别真伪,并要求赔偿处理。 “我们卖的是正规的阿尔卑斯棒棒糖,不是假冒伪劣产品。”新华安超市负责人程先生说,事发后,他也查看了该棒棒糖,确认是阿尔卑斯出品的没错,随即跟厂商联系。但至于为何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程先生也不知情。 不法分子1秒复制银行卡 休眠卡被售疑用洗钱 http://v.news.163.com/video/2012/5/O/C/V81CC2EOC.html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蟑螂经之问
热度 2 magictttt 2012-5-23 01:17
说了不怕不怕,醒来还是害怕。若是大声说出,我害怕,醒来是不是就不怕了呢?
2600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1《蟑螂》3D高清下载地址
lcj2212916 2012-2-3 16:09
国家/地区: 俄罗斯 类型: 动画 大小:3.94GB 网盘直接下载地址: http://www.ctdisk.com/file/4463564
1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蟑螂“懂”民主和数学吗?
songshuhui 2011-2-28 01:15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2-24 13:51 作者:胡锋 前言: 本文讨论了动物群体行为,尤其重点介绍了蟑螂的群体行为的规律。 此前方舟子先生曾经写过科普文章全面介绍过这项2006年由比利时的科学家进行的蟑螂群体行为的研究,但他的文章倾向于介绍实验结论。在他的文章发表后,我注意到社会上产生了很多以蟑螂的民主为标签的文章,其中有很多没有理解这项实验的真正含义。在我的这篇文章中,我除了介绍实验的结论外,重点介绍了产生这种结论的行为机制。这篇文章针对科学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的联系与区别也做了介绍。 有次和一个哥们聊天的时候,说起了飞翔鸟群中的鸟之间如何互相交流,如何分析信息的问题。他当时很疑惑的盯着我问:“你是说,一只鸟真的 懂 另一只鸟说了什么?”他疑惑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几个物理学家间曾经的一个争论,一位喜欢狗的物理学家对另一位物理 学家公然说狗不懂得重力定律的行为很愤慨,他向第三位物理学家抗议道:“如果他看一看 狗如何叼飞盘,他就明白他错了!” 不知那个第三位物理学家当时如何回答的,我猜最简单的回答是“别生气,他没有养狗。” 我当时给这个哥们的回答是另外一个较长的版本: 在描述鸟群时,“懂”这个词的意思 与其在日常语境下有所不同。 对于飞翔鸟群中的鸟来说,他们可能遵循着很简单的几条行为准则,比如当其他的鸟太靠近了,我会选择远离;当附近的同伴飞翔方向发生改变,我也尽力和其平均方向一致;当我太过远离群体时,我会飞向群体。这些简单响应行为可以合称为“ 懂 ”,这也许与人类的“ 懂 ”意思不太一样。比如我在物理课上对我的学生的要求是,如果“ 懂 ”了万有引力定律,你应该可以计算出你的狗在什么时候可以叼到飞盘。不知道这个哥们最后是否“ 懂 ”得了我的解释。这些完全由词语意思不同引起的争论有些无聊,为了不 使得朋友们误解,我以后向他们解释鸟群的时候,如果用到了“懂”这个词,我会向他详细说明其具体的含义。 对于一些动物群体来说,单个个体与其他成员的交流,常常只是几条很简单的响应行为, 可是从整体上看,这些动物群体常常会展现出令人惊讶的行为。在2006 年,比利时布鲁塞 尔自由大学的Amé博士研究了蟑螂的群体行为。他们把一定数量的蟑螂放到一个较大的圆盘中,在圆盘中对称的两个地方放上了两个相同的塑料盖当作遮蔽点。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开始的时刻,蟑螂在圆盘中随机地走动。如果碰到了塑料盖,他们会在这个遮蔽点停留,停留的时间取决于这个遮蔽点的质量和已经停留在遮蔽点处同伴的数量。如果两个遮蔽点有差别,比如明暗程度,蟑螂会在较暗的遮蔽点多停留一段时间。在这个实验中,两个塑料盖及其环境完全一样,所以遮蔽点的环境差异效应可以排除。研究人员观察发现,当某个 遮蔽点同伴的数量超过某一个“阈值”的时候,对前来探察的蟑螂的吸引力会大大加强,而当同伴的数量小于这个“阈值”的时候,对这个探察的蟑螂的吸引力会大大的减弱。 这种增强与减弱并非简单的与数量成正比或反比,而是比这个趋势要快,用数学上专用的术语叫做非线性的增长。这个“阈值”的大小与蟑螂的种类,遮蔽点的容量有关。根据这个观察,这个小组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通过单个蟑螂简单的行为准则推导出整个群体的行为状态,这种模型也被称为“基于个体的模型(individual based model)。经过数学理论演算,得到了如下预言: 1,如果蟑螂的数量大于两个遮蔽点的容量,那么两个遮蔽点都会被蟑螂沾满,剩下的呆在遮蔽点外。 2,如果蟑螂的数量小于一个遮蔽点的容 量,那么所有的蟑螂都会栖息在一个遮蔽点。 最有趣的是3,如果蟑螂的数量大于一个遮蔽点的容量而小于两个遮蔽点的容量,那么在理论上会出现的稳定的结果是蟑螂平均分配到两个遮蔽点。 在紧接着的实验中,这个小组的研究人员按照设想的这三个条件,放入适当数量的蟑螂,发现实验的结果与理论预言的结果在实验误差的范围内完全吻合。 可能你会对这个理论结果奇怪,因为“阈值”响应本质上是正反馈的,对于第三种情况, 更可能出现的情况似乎是所有的蟑螂聚集到一个遮蔽点,其余的容纳不了进入第二个遮蔽点。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蟑螂除了喜欢群聚外,也害怕拥挤。如果一个遮蔽点的蟑螂数量过多,也会减少对巡游蟑螂的吸引力,呈现一种线性关系。在这个模型中,正是这个害 怕拥挤的线性效应平和了“阈值响应”,导致出现了上述的第三种结果。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单个蟑螂只需要遵守几条简单的行为准则就可以使得整体群体达到最佳的状态。倘若假设群体中存在一个中心指挥者去告诉另外的蟑螂如何行动,理论上反而是多余的。 这条假设与动物生理学也直接矛盾,因为一个中心指挥者需要掌握整体蟑螂群体的即时信息,然后对同伴下达相应的指令,才能导致整个群体达到最佳的状态。这对一只蟑螂来说显然要求太高。 单个的动物可能都意识不到这些简单的行为准则会带来的这种整体上的状态,这种群体行为里所出现的智慧性的东西,是千万或上亿年进化的结果。这种现象吸引了一大批来自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科学家,他们称动物群体中这种智慧性的东西为群体智 慧(swarm intelligence),称这种智慧出现的方式是涌现(emergence)。对这个领域的研究, 也可能对人类社会如何运作,人体如何有效的工作带来新的启示。 参考资料: Amé JM, Halloy J, Rivault C, Detrain C, Deneubourg JL. , Collegial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social amplification leads to optimal group form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6 Apr 11;103(15):5835-40. Epub 2006 Mar 31. 关于动物群体自组织性的延伸阅读: 胡锋- 《鸟群中的“幽灵”》 编者按:本篇是来自松鼠会公共邮箱的外部投稿。科学松鼠会非常欢迎自然科学相关的各种科普投稿。我们将会在审稿后择优发表。 投稿方法有二: 1.去松鼠会论坛的“ 松鼠学堂 ”版面注册发帖,注意需选择“群博投稿”这一发帖选项。 2.将稿件注明“群博投稿”,发送至松鼠会邮箱songshuhui.net@gmail.com。 您也可能喜欢: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电视科普----想说爱你不容易 新京报:ldquo;松鼠rdquo;们如何搞科普 连岳:爱科普,用爱科普 科普写作研修班(北京)开班沙龙 无觅
个人分类: 数学|1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蟑螂“懂”民主和数学吗?
热度 5 hufeng 2011-1-30 10:48
有一次和一个哥们聊天的时候,说起了飞翔鸟群中的鸟之间如何互相交流,如何分析信息的问题。他当时很疑惑的盯着我问:“你是说,一只鸟真的 懂 另一只鸟说了什么?”他疑惑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几个物理学家间曾经的一个争论,一位喜欢狗的物理学家对另一位物理学家公然说狗不懂得重力定律的行为很愤慨,他向第三位物理学家抗议道:“如果他看一看狗如何叼飞盘,他就明白他错了!”不知道那个第三位物理学家当时如何回答的,我猜最简单的回答是“别生气,他没有养狗。” 我当时给这个哥们的回答是另外一个较长的版本:在描述鸟群时,“懂”这个词的意思与其在日常语境下有所不同。对于飞翔鸟群中的鸟来说,他们可能遵循着很简单的几条行为准则,比如当其他的鸟太靠近了,我会选择远离;当附近的同伴飞翔方向发生改变,我也尽力和其平均方向一致;当我太过远离群体时,我会飞向群体。这些简单响应行为可以合称为“懂”,这也许与人类的“懂”意思不太一样。比如我在物理课上对我的学生的要求是,如果“懂”了万有引力定律,你应该可以计算出你的狗在什么时候可以叼到飞盘。不知道这个哥们最后是否“懂”得了我的解释。这些完全由词语意思不同引起的争论有些无聊,为了不使得朋友们误解,我以后向他们解释鸟群的时候,如果用到了“懂”这个词,我会向他详细说明其具体的含义。 对于一些动物群体来说,单个个体与其他成员的交流,常常只是几条很简单的响应行为,可是从整体上看,这些动物群体常常会展现出令人惊讶的行为。在 2006 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 Am é 博士研究了蟑螂的群体行为。他们把一定数量的蟑螂放到一个较大的圆盘中,在圆盘中对称的两个地方放上了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盖当作遮蔽点。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开始的时刻,蟑螂在圆盘中随机的走动。如果碰到了瓶盖,他们会在这个遮蔽点停留,停留的时间取决于这个遮蔽点的质量和已经停留在遮蔽点处同伴的数量。如果两个遮蔽点有差别,比如明暗程度,蟑螂会在较暗的遮蔽点多停留一段时间。在这个实验中,两个瓶盖及其环境完全一样,所以遮蔽点的环境差异效应可以排除。研究人员观察发现,当某个遮蔽点同伴的数量超过某一个“阈值”的时候,对前来探察的蟑螂的吸引力会大大加强,而当同伴的数量小于这个“阈值”的时候,对这个探察的蟑螂的吸引力会大大的减弱。这种增强与减弱并非简单的与数量成正比或反比,而是比这个趋势要快,用数学上专用的术语叫做非线性的增长。这个“阈值”的大小与蟑螂的种类,遮蔽点的容量有关。根据这个观察,这个小组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通过单个蟑螂简单的行为准则推导出整个群体的行为状态,这种模型也被称为“基于个体的模型( individual based model )。经过数学的理论演算,得到了如下的预言。 1 ,如果蟑螂的数量大于两个遮蔽点的容量,那么两个遮蔽点都会被蟑螂沾满,剩下的呆在遮蔽点外。 2 ,如果蟑螂的数量小于一个遮蔽点的容量,那么所有的蟑螂都会栖息在一个遮蔽点。最有趣的是 3 ,如果蟑螂的数量大于一个遮蔽点的容量而小于两个遮蔽点的容量,那么在理论上会出现的稳定的结果是蟑螂平均分配到两个遮蔽点。在紧接着的实验中,这个小组的研究人员按照设想的这三个条件,放入适当数量的蟑螂,发现实验的结果与理论预言的结果在实验误差的范围内完全吻合。 可能你会对这个理论结果奇怪,因为“阈值”响应本质上是正反馈的,对于第三种情况,更可能出现的情况似乎是所有的蟑螂聚集到一个遮蔽点,其余的容纳不了进入第二个遮蔽点。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蟑螂除了喜欢群聚外,也害怕拥挤。如果一个遮蔽点蟑螂的数量过多,也会减少对巡游蟑螂的吸引力,呈现一种线性关系。在这个模型中,正是这个害怕拥挤的线性效应平和了“阈值响应”,导致出现了上述的第三种结果。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单个蟑螂只需要遵守几条简单的行为准则就可以使得整体群体达到最佳的状态。而群体中存在一个中心指挥者,告诉另外的蟑螂如何行动,是理论上多余的假设。这条假设与动物的生理学也直接矛盾,因为一个中心指挥者需要掌握整体蟑螂群体的即时信息,然后下达对同伴下达相应的指令,才能导致整个群体达到最佳的状态。这对一只蟑螂来说显然要求太高。 对这种群体行为里所出现的智慧性的东西,单个的动物可能都意识不到这些简单的行为准则会带来的这种整体上的状态,这是千万或上亿年进化的结果。这种现象吸引了一大批来自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科学家,他们称动物群体中这种智慧性的东西为群体智慧( swarm intelligence ),称这种智慧出现的方式是涌现( emergence )。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可能对人类社会如何运作,人体如何有效的工作带来新的启示。 30 January 2011 于悉尼大学生物学院
4787 次阅读|4 个评论
高压电的生活应用
creator 2010-5-13 14:30
高压电的产生 一般电池规格1.2V,1.5V,4.5V,USB约4.7-5.2V, 9V,汽车点烟器12V,市电220V。用他们作为基础获得高压电都比较容易。 最常见的高压发生电路是Marx电路。 现在多有专属芯片来辅助 网上搜索可以获得很多电路图,要升至高达百万伏的电压都可以,比如一些电击设备如Taser等。而普通的电蚊拍的电压差不多2000多伏特已经足够。 1, 电蚊拍,电蚊诱捕钟罩,电蚊网 在两个金属网面之间产生约2000多伏特的电压,当蚊子接触时就会被杀死。 将电蚊拍的网面设置成钟罩型,在钟罩内部放置诱饵,即可电击蚊子,苍蝇。不用手动挥舞。最简单办法,将电蚊拍一直打开,防止在诱饵上。 2, 电老鼠 电老鼠220市电也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将火线伸出头放上诱饵,当老鼠一尝就被掀翻,但是,如果没有中间电器的话,可能被识别为漏电而跳闸。 可以将电极绒球化,即把电极展开像蒲公英一样,回路不接地,诱饵放在中间,老鼠很敏感,一般不会吃感觉危险的东西,他们最多是在这个食物周围转转嗅嗅,看是否危险。如果将电极绒球化,可以使其在嗅的过程中就被电击。 1, 电灭蟑 简单的可以是线型,复杂点可以是点阵电针型(钉床结构,相邻针之间电极不同)。蟑螂跑得快,而且体积较蚊子大许多,所以,需要将电压升高。 双线可以做成长条形,放置在厨房里,在蟑螂活动的道路上拦截,一旦其从双线上爬过就会被电击。体积小,好放置。 钉板型需要不相邻的针脚串联起来,相邻针脚间形成电压差,当老鼠蟑螂爬过就会被电击,最好斜着放置,针脚可以是金属触点。吸引性更强。 为了防止威胁人,引起安全事故,可以在其上部增加一个塑料盖板,或者将边缘加宽,使得手无法触碰到。
个人分类: 经济生活|3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惠普的“天敌”是蟑螂?
antiscience 2010-3-18 12:32
注:我的一位学生就购买了一款惠普V3000,与许多人描述的一样,连续修了许多次,都不灵,而且眼看着就过保修期了。 ------- 惠普的天敌是蟑螂? 2010年03月17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0-03/17/content_13185201.htm 央视在今年315晚会上对两款惠普笔记本电脑的大规模质量问题进行了报道: 2009年以来,惠普dv2000、V3000等型号的笔记本电脑集中出现质量问题,引发消费者集体投诉,但惠普公司一直没有给予积极回应。据报道,2009年12月17日,中国惠普公司客户支持中心的有关人员再次否认惠普笔记本存在任何质量问题。客户体验管理专员袁明在接受采访时,称惠普笔记本出现故障与消费者笔记本使用环境的脏乱差有关。他说:我们谁都解决不了的,是中国学生宿舍的蟑螂,那是非常恐怖的。 一个消费者的惠普电脑修理次数达9次之多,更有消费者在保修期内更换了5次主板,对惠普笔记本电脑的投诉越来越多,光专门聚集维权的QQ群就多达20多个,这样的情势竟然还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实在匪夷所思。 蟑螂?谁都解决不了?中国消费者使用电脑的环境也许确实不太好,但其他品牌的电脑为什么没有出现这么多的问题?难道蟑螂是惠普的天敌,只对惠普搞破坏? 听到惠普的狡辩,可能很多消费者都会愕然,但我一点都不震惊,为什么?因为我亲身领教过。去年年初,我花8000元买了一台惠普笔记本电脑,第二天一开机就死了,只能强行关机重新启动。开始我以为是偶然的,谁知每一次冷启动都会死机。我找到经销商,经销商拿到惠普在郑州的维修中心,检测的结果是没问题,可我第二天早上冷启动的时候仍然死机。过了两天,我随经销商一起去找维修中心,接待人员现场开机果然出现了死机,可检测的结果依然是没有问题。经过几天的折腾之后,我终于忍不住了,强烈要求退换,得到的答复是没有检测出问题不能退换!我不得不动用私人关系,找到了工商部门的朋友,经销商不得不同意退货,直到这个时候,惠普维修中心才承认有一个什么零件在低温状态下不能启动,所以导致死机。 当初我之所以选择惠普,就是冲着这个牌子去的,因为我知道惠普是一个世界名牌,在笔记本电脑中惠普的销量全球第一。但我实在没有想到这样的大品牌也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惠普面对明显的质量问题,竟然采取拒不承认的态度。 拒不承认质量问题比质量问题本身更加严重。在我看来,可能毁掉惠普的不是中国学生宿舍的蟑螂,而是他们自己心中的魔鬼。(盛大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52 次阅读|3 个评论
做蟑螂蚊子还是做大熊猫?
whitesun 2009-12-6 12:47
每个社会或环境都给蟑螂蚊子和大熊猫同样的生存环境,但由于自身原因(至少包括物质基因和精神基因),甚至我们想方设法发明各种毒药或武器消灭蟑螂蚊子,而发明保健药或盾牌保护大熊猫,结果呢?蟑螂蚊子还是那么多,大熊猫还是那么少?而究竟它们谁更对社会发展有好处?谁更应该存活下去?或者说谁该存活下来才是对的?说到底是一个利益问题,是强者法则被迫遵守的结果。一般来说,大部分人或物既不会长期出于蟑螂蚊子的处境也不会长期享受大熊猫的待遇,但一些不幸的人却先享受了大熊猫待遇后进入了蟑螂蚊子的生存环境,这可以说是包括家人、领导、朋友在内的社会的失职。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3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蟑螂的害处到底是什么?(zz)
whitesun 2009-12-3 22:27
蟑螂已经存在超过3亿年,大部分生长在温暖和湿热的环境中,并在办公室,家庭房间内普遍存在,蟑螂不只是一种别人讨厌的家伙,而且其排泄物中的蛋白是引起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重要物质,尤其是生活在拥挤房间和城市的儿童。 蟑螂能传播何种疾病? 蟑螂可携带 40 余种使人致病、中毒的细菌,能够传染麻风、鼠疫、痢疾、伤寒、小儿腹泻及多种寄生虫病等。 蟑螂是一种很古老的昆虫,已经有三亿二千多万年的历史,石炭纪时代的蟑螂化石,相貌同今天的蟑螂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石炭纪以后,许多昆虫由于不能适应环境的变迁,相继被淘汰了,蟑螂却能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了活化石,可见它生命力是多么强了。 现在,蟑螂的足迹几乎遍布家家户户,并且已经扩展到大饭店和宾馆里。连远洋轮船也成了蟑螂的自由天地,有时候,白天就大模大样地在甲板上、墙壁上爬行,旁若无人。 你想扑打蟑螂,还不太容易呢。夜间,你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突然开亮电灯,看见蟑螂惊惶失措的样儿,转瞬间就溜到黑暗的角落里去了。 为什么蟑螂的行动这样敏捷呢?这跟它身体的构造有密切关系。蟑螂的身体扁平带有油状光泽,腹部的背板有分泌腺的开口,分泌出的液体有恶臭味。它三角形的头上,长有两只小单眼和一对大复眼。两个上颚呈扇形,交迭象把剪刀,齿间有瘤节突起,碾碎硬物时仿佛虎钳。嘴边有四条触须和许多短毛。触须是它采集食物的工具,短毛是味觉和嗅觉器官,上面有感觉神经,有觅食或避开毒饵的作用。腿关节上的神经末梢感觉非常灵敏,对轻微的震动也能觉察,所以蟑螂能觉察到最轻的脚步声也就不奇怪了。尾部末端的尾须是复杂的震动感受器,它能感知外界刺激从什么方向来,使它能够迅速逃走。 怎样清除蟑螂 1、仔细的检查下水沟,墙上的裂缝,地板隔及窗户,防止蟑螂进入。 2、保持室内干燥,蟑螂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此应注意不要有任何漏水的地方,尤其是厨房。 3、保持室内清洁,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蟑螂会感到自己不受欢迎,:-)。用餐后要将食物及时密闭,将地上及垃圾袋内的垃圾及时清理,并将餐具用热水冲先干净,不洁的餐具会吸引蟑螂的目光。另外炉灶等处也要定期的清洁。 4、在屋内无人的情况下使用杀虫剂消灭蟑螂。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5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晒晒我的海归经历
maomaoyu 2009-11-15 15:25
每只海龟在上岸时都难免有段水土不服的经历。我也不例外,不过幸好我家的土鳖一直窝在家里等我,所以过渡起来显得容易些。 刚进家门的蟑螂大战 在回国前,我家的那只土鳖出去陪了我一个多月,之后携手夫妻双双把家还。刚进家门就给结结实实上了一课:满屋的蟑螂,那个多呀。刚坐上沙发,一只母蟑螂挺着大肚子出来握手;掀开沙发角落处蒙着尘灰的书堆,大小蟑螂嗖嗖的消失在视野外;大半夜的,迷迷糊糊觉得有东西在亲吻我的脸,顺手呼啦着捏起来,吗呀:好大一只蟑螂!吓得再也睡不着了。于是乎,回来的第二天早晨,买了蟑螂药,把家里地板洒成了白色。真是奇怪,土鳖一个人时是如何与它们和谐相处的,难道是我进了大海,丧失了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能力?在外徘徊良久,决定去动物园寻找一下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感觉。那是九月初的一天,北京仍然是秋高气爽前闷闷热热的天气,动物园的那个气味呀。。。至今我都不愿意在夏天去动物园。满身气味地回来,仍然无法去面对满屋的白粉和也许在白粉中挣扎的小动物们,当晚住进了附近的宾馆(真是有家不能回啊)。 繁琐的手续 接下来,开始东奔西跑地办各种手续:报到,档案,体检等等。往往以为带全了必备的文件,等辛辛苦苦赶过去、排半天队,最后还是发生意想不到的差错给打回去重办没商量(记得在办某项手续时因为我身份证号不是北京开头,被要求补交一份北京户口的证明,而事先文件上对此只字未提)。跑路倒也罢了,最不习惯看某些国家机关人员被生活打磨得冷若冰霜的公事公办的面孔。而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在悠扬的新闻联播音乐中(那只土鳖的必修课!)和土鳖一边关心国家大事一边共进晚餐。 举步维艰 接下来的几个月,赶上父亲住院需要大手术,每天疲惫地往返于医院、家、办公室之间。这最需要钱的时候,我刚来的三个月又未发工资(据说因为我的职称问题尚未落实,人事处不知道该按什么发工资,所以就暂缓发放)。工作刚刚起步,启动基金也是悬在半空的馅饼,蜗牛一般地走在发放的路上。那段时间即担心父亲的身体,又要应付新的工作,还要重新适应和土鳖团聚的生活。回忆中总是深秋凄风苦雨中我四处奔波的情景。 挺过黑暗就是光明 如今已经逐步适应了国内的工作、生活。父亲身体恢复得不错,我也有了可爱的孩子。虽然生育孩子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我的工作还是渐渐步入了正轨。刚回来时有些迷茫,找不到科研立足点,现在科研工作渐渐有了起色,也越来越喜欢和学生们打交道了。当然,最大的乐趣还是看着亲爱的宝宝一天天长大。 记得科学网上有位前辈给大家抛彩球的忠告: 五个彩球四个易碎 (转引:戴森说:人生像是不断地往上抛的5个彩球, 这5个彩球是:工作、家庭、健康、友谊和心态。这5个球中只有工作是皮球,其他4个都是玻璃的)。我深有同感:当五个彩球在空中玩不转时,适当放放工作这个皮球也没关系。虽然大禹同志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我们国家宣传中为大义舍小义的英雄模范,我更认同工作狂不过是对家庭对自己对亲友不负责任、不顾家人死活只寻求社会认同的小人懦夫罢了。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9373 次阅读|9 个评论
[Dr.YOU第三十期] 读者来信:啊~小强!
ELOA 2009-5-28 13:34
Dr.Who 发表于 2009-05-19 11:31 第三十期问题:为啥死小强大都六脚朝天?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截至这一期活动结束,又有豹猫、frank_dracula、节肢动物三位同学发来了邮件。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豹猫同学上了一堂课: 死亡教室之六脚朝天的小强 先生女士们晚上好!我是你们的挚友Dr.MAO,今天为我们授课的,是百忙之中接受邀请,难得一见的神秘学者Dr.亡者,请大家起立静默三分钟,来向这位屈尊莅临的先生至于肃穆的欢迎。 嘿!不要撩先生的黑袍子,女孩!及地长袍和严实的兜帽事关学者的尊严!事实上亡者先生容貌呃,惊人,绝对值得今天的票价。各位可以尽情想象,现实会比想象更美妙。现在有请Dr.亡者先生讲话! 一身黑袍笼罩全身的高个子学者歪斜着走上讲台,好像随时要失去平衡一样,主持人连忙冲上前去,往学者手里塞了一根长竹竿,大声说:您的教鞭真是与众不同!和您的学识相得益彰!同时他偷偷递了个歉意的眼神,希望学者将就一下没办法,那件原装用品太扎眼了,可以会让校长夫人昏过去。学者点点头,宽容的给了MAO一个笑脸,主持人的发型顿时更具备蓬松感起来。 学者Dr.亡者双手倾斜握住竹竿,向台下据了个躬,用低沉而富有魅力的声音开场了。 原野之上竖起一道高墙,无限高,无限宽,颜色犹如深渊。它的名字 亡者一挥手,一副半个礼堂那么大的幕布从讲台后的墙上垂下来,上面是惊心动魄的图画。 整整一分钟,主持人咳嗽了一声,打破了教室里的寂静:它的名字,叫做蟑螂? 学者干脆的收回手,不要只看到表像,年轻人。蟑螂的外壳中蕴藏着伟大的真谛,那美妙的长腿正无声的倾诉,你听不到吗? 呃? 不只是蟑螂!同学们!学者转向台下:这是处于最完美状态,回归了自然源头的蟑螂,看看吧!它六脚朝天!它是声音坚定而宏大:蟑螂的死亡! 又一分钟,台下稀稀拉拉的响起掌声,主持人听到了校长脸上粉底簌簌下落的声音。 美妙的死亡,同学们,它能写满世界上所有的纸张,你们每个人都将领略它的真谛只要耐心等待。我们总是只能讨论一个小小的分支,就像蟑螂脚那么细小,只有通过蟑螂脚,我们才能窥视恐龙牙,不是吗?学者愉快的说,今天我们将要讨论的题目就是,死亡仪态学,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新翅下纲蜚蠊目之明星物种,蟑螂之死为什么死蟑螂大多六脚朝天? 兜帽下面射出两点青光,学者忽然想起身处何地,于是体贴的补充道:大家不用害怕,死亡是非常、最美妙的事了。亡灵们在死神的家乡流连忘返,日夜在火焰和冰的湖泊上跳舞。我想他们非常愉快,因为没有一个死者返回这里不是吗? 主持人额头冒汗,打着哈哈提醒学者进入正题。 学者遗憾的叹息一声,用竹竿指点背后的幕布,肃穆的说: 同学们,如果我和你们一样不懂蟑螂语,所以就算遇见再多的蟑螂亡魂,还是不能确定,蟑螂们临死之前是主动采取肚皮朝上的姿势,还是因为失控的挣扎而六脚朝天的。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台下一个带着厚眼睛的女孩举起手,紧张的说:我想还是主动的吧,蟑螂身体扁扁的,底盘那么低,光是挣扎的话不容易翻过身啊!而且被杀虫剂喷到的蟑螂在挣扎的时候,如果把它翻到正常姿势,它马上又会自己翻过来继续腿朝上的转圈子!女孩做了个不忍卒睹的表情,那太恶心了! 学者温和的回应说,不要歧视蟑螂,万物是平等的。在中世纪的欧洲,虔诚的教徒们宠爱自个身上的虱子,并称它们为上帝的珍珠不是吗?无视人们按在胸口的手,学者修长的手指在肋下做了个姿势,当然他们总是杀死这些珍珠们,毕竟它们和蟑螂一样让人不太愉快。当你用暴力手段杀死蟑螂时,它们就不会六脚朝天了。即使从拖鞋下面出来的蟑螂风干了,不再黏在地板上,它也会变成一枚老实的硬币,随机决定哪一面朝上。因为它的圆弧形背部被压扁了,不再有利于保持胜过底面的平衡。 前排的学生发现学者的手指消瘦到隐隐生光。 关于你的看法,我是这样认为的。蟑螂身体扁平,行动迅速,而且有向暗性,习惯在阴暗的边角处一掠而过,只留下一道残影。在这样的会面中,蟑螂处于一种外展腿,低重心的状态,让人觉得就算它挣扎起来,也不容易失去平衡。基本上身体扁平的昆虫类,都会给人这种印象。学者从讲台旁边的点心盘里拿起一只胖呼呼的长面包,在它两侧各插了三根牙签,然后高高举起。就像这样,翻身挺困难的是吧?但是事实上学者把面包一扔,高高举起长过头顶的竹竿,指着身后蟑螂图像的后腿,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就会发现蟑螂的腿是很长的,前腿差不多是身长的三分之二,后退则几乎和身体等长。而且它们并非长在身侧,而是由身体下方的中间部位生长而出。健康的蟑螂会让身体贴近爬行的平面,六条腿自然伸展弯曲,保持极佳的平衡。但是一旦我们死亡前来造访通常是由于杀虫剂蟑螂会由于痛苦伸展踢蹬长腿,变成这样的状态学者四下扫视却没找到筷子,没办法向怀里一伸手,咔吧咔吧的掏出一把洁白如玉,带着漂亮弧度的细棍儿,把它们弧形向外,三三相对插在另一只长面包的底部中间,往桌上一放面包不负期望的一头栽倒。学者想把它扶成六脚朝天的模样,可细棍子们无疑太长太重了,每次都马上恢复长倒卧的怪马的形象。学者大为尴尬,咳嗽了几声。 正如你们看到的,我们的人造生物重心在六条腿上,所以不能符合昆虫们的死亡礼仪,如果这些腿像蟑螂腿那么细,那么轻,而这只面包是个光滑扁圆的蟑螂身体的话,因为临死时腿部僵直伸展,重心抬高,加上强壮的腿脚打击地面给它一个反作用力,蟑螂就会利落的翻个身。众所周知体型偏扁平的昆虫们由肚皮朝上的状态翻过来是不太容易的。因为它们犹如船底的弧形背脊在提供最有力的防护之外,还附赠了容易保持重心的特点,像不倒翁一样不容易翻侧,这可让主人们有些烦恼。对于健康的蟑螂来说,左右晃动身体偏移重心来恢复正常姿势还算容易,但濒临死亡的情况下,身心紊乱,根本无法完成这样复杂的身体配合,所以一旦肚皮朝上,就不容易再翻回来,直至死亡为止。如果蟑螂们竟然得以善终,完全没有临死的挣扎痛苦的话,又没有从高处跌落的话,它们就会以背朝上的姿态死去。但是除非身体外形被破坏,像上面说的硬币状态,否则无论横死与否,蟑螂尸体在环境因素的移动之下,也都倾向于让更容易保持稳定的背部着地。尸体风干后,内脏脱水,蟑螂的重心还会往重量不变的翅膀和坚硬背甲转移,更有利于新的平衡。 这种情况在同属节肢动物门的大多数蛛形纲动物身上同样适用,因为它们同样有体型小,大体浑圆的外骨骼,腿肢长并长在身体下侧的特点;甚至在小型的鸟类、老鼠身上,这一点也有所体现特别是尸体风干后体表干燥,内脏脱水导致体重减轻,重心往背部偏移时;而类似蜈蚣这样的唇足纲爬虫,因为腿短并生于身体两侧,身体又过度扁平,就不容易多脚朝上的死去。 学者说的高兴,又示意台下的同学们发言。完全没有注意到Dr.MAO用流血的目光紧盯着被蹂躏的面包们。那是因为亡者先生用不上而专门从超高级甜品店买来的,MAO先生甚至连送给甜品礼盒都一起为女儿准备了。 Dr.亡者,生物课上说昆虫类的气孔在腹部,我觉蟑螂临死的时候八成喘不过气来,所以尽量暴露出腹部好更顺利的喘气;而且就我个人的经验,趴着睡觉会压迫心肺,感冒的时候尤其让人不舒服,蟑螂也许有同样的感觉呢?一个把头发有如无数竖起的蟑螂腿的男生笑嘻嘻的发言。 关于这一点,昆虫类的呼吸系统即气管系统,是以主气管和支气管网主要分布在围脏窦内消化道的两侧,以及背面和腹面的内脏器官之间,再以微气管伸入到各器官和组织中,主气管的开口,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孔位于身体各节的两侧因为在侧面,所以不管反面正面,蟑螂都不会有呼吸方面的障碍,障碍总是杀虫剂造成的不是吗?学者又指点着蟑螂说,蟑螂和人不一样,它和贝类一样,骨骼是完全长的外面的,一层柔韧的几丁质外壳保护和支持着它的内脏,加上本身体重很小,就算腹部接触地面,内脏也不会受到多少压迫,我猜它不是因此而翻身向上的。 又一个男孩高高举手,他胖乎乎的,T恤上印着卡通美女凉宫春日,一边举手一边兴奋的和身边的女孩嘟囔着类似骷髅兵、暗黑战士之类听不懂的话,还没等学者指名,他就弹起来大声说:蟑螂的有很多野外的天敌,比如老鼠、蜘蛛、蜥蜴、鸟类、蟾蜍和青蛙等等,其中许多对运动物体特别敏感,一只没头苍蝇一样乱撞的蟑螂一定会被干掉的!也许是生物进化让它翻了个身,免得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到处乱飞乱跑呢!? 学者点点头,这位同学说的好,这个猜想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只是现在还未得到证实 最重要的是!提问的男孩大喊道:你是骷髅战士还是死灵法师? 不会是死神本人吧?!太酷了!身边粉红头发的女孩也大叫道。 学者一阵慌乱,连声咳嗽,怎么会呢,这里可是银河位面地球联邦啊,死神怎么能在这里讲课呢?那是违法空间管理条例的! 台下骚动起来,大家叫喊着:看看你的手! 那个面包腿是肋骨吧! 主持人Dr.MAO眼见不妙,连忙放下关于点心的怨恨,大声安抚学生们说: 别胡思乱想了!这位是神秘学者Dr.亡者,伟大的死神怎么会为了二千美元来讲蟑螂的死相呢?就算因为全位面金融危机负债一亿也是不可能的么! 贵宾席上的校长夫人长脸铁青,大声勒令主持人住嘴,并派遣保镖前往讲台。 学者眼见好几个学生开始往讲台边挤,不由的在兜帽内冒出了满头的骨油,同学们,知识才是值的关心的!教师是谁一点也不重要啊! 但是随着台下巨大的要求它脱衣服的声浪,Dr.亡者不得不溜之大吉,跟着四个健壮的保镖往后门逃命去了。所有的学生紧随其后,决心要一睹骷髅战士的真面目并拍下清晰裸照。 于是,神秘学者Dr.亡者的地球之旅以九死一生的紧急撤退而告终,此后的很多年里,他只能在其他位面继续死亡仪态学的课程,以求早日还清欠债。于是正在风行的流感烟消云散,再也没有人因此被天堂召唤了。 蟑螂为什么死的六脚朝天呢?大概是被新世界的美丽景色迷住了吧。Dr.亡者丢失在讲台上的教学笔记上说。 frank_dracula 死蟑螂为什么六脚朝天 这种叫做蟑螂的昆虫,它们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头被切掉仍然能活好几天,对核辐射的抵抗力是人的几千倍。他们也会正常的死亡,也有可能因为某些非正常的原因丢失掉它们的生命,比如人类研制的蟑螂药。如果把那些挂在蜘蛛网上的和被你的脚碾成支离破碎的,你会发现它们的死亡姿势出奇的相似六脚朝天。有人说它们喜欢用这种姿势来迎接死亡,也有人说它们好奇地模仿体操运动员来了个高难度转体三周半,但再也没有转回来最终饿死,当然这些说法只是茶余饭后供大家一笑。 蟑螂的死相令我想到了另一种比它可爱百倍的昆虫果蝇,观察果蝇要比观察蟑螂要有趣的多。把果蝇从食物的天堂赶到一个空空的玻璃瓶中,在瓶口塞上滴有乙醚的棉塞,用不了一分钟,果蝇就出现了六肢无力、昏迷不醒等症状。把它们从玻璃瓶倒出来,绝大部分果蝇都是六脚朝天。果蝇的体重主要集中在胸腹部,而六肢弱不禁风,在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共同作用下,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 再回头看看蟑螂。想必六脚朝天的蟑螂中有一部分像果蝇一样,经历了高空坠落这一过程。蟑螂吃下人类为他们准备的美味之后,身体不适,努力地爬行想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休息,无奈腿部的肌肉渐渐松弛,最终无法抓住墙面而发生了自由落体运动,落到地面,六脚朝天。这个解释当然不够完善,如果蟑螂只停留在地板上,会不会正常姿势死亡呢?可能蟑螂有一种趋性,相对于水平面来说,它们更加喜欢垂直面;从概率的角度上来看,现代房屋垂直面的面积大于水平面的面积,所以停留在垂直面上的蟑螂数应多于水平面上的蟑螂数,所以看到的死蟑螂多数是六脚朝天;也可能蟑螂快死亡时,平衡系统失去作用,蟑螂爬出了醉仙望月步,不慎一步滑倒再也没能起来 以上内容只是我从猜测出发,利用所看到的一些资料加以推理得出的结论,不足之处会有很多,望不吝赐教。 节肢动物 关于虫子翻身的模特选择问题,蟑螂的确是昆虫们的一个代表,因为它又大又常见又可恶,人人都乐于见到害虫的毙命。于是我的回答不仅限于蟑螂,但还是以蟑螂为主角。这期问题进一步说成为什么蟑螂死时要成腹面朝天,而不是其它姿势,例如侧躺? 我的答案:因为它们临死前由于杀虫剂等等毒物造成的痛苦,六条腿胡乱挣扎,使得相对平坦的背部着地,这种姿势对于将死的虫子来说重心最低,于是势能最低,最稳定,而侧躺则是不稳定的。并且,由于虫子将要死亡,神经肌肉等等受到损害,难以做出正常的翻正动作来恢复背面朝天的姿势,于是它们就保持了腹面朝天的姿势,直到死翘翘。 昆虫在 意外 腹面朝天的时候,都能反射性地翻过身来,重新背面朝天,因为把柔软的腹部露出来实在是一个坏主意,这种姿势的虫子无比被动,既不能逃跑,也不能捕猎。唯一主动腹面朝天的甲虫,是南美智利沙漠的一种黑色甲虫,在晨雾来的时候,它们仰面朝天,让露水凝结在尾部,然后滑入口中,以此来获取珍贵的水分,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把屁股翘高让露水由头顶流入口中,我想大家都觉得会很别扭首先背部是弧形,露水很容易流到身体两侧,而腹部比较平坦,容易控制流向,其次露水流经头顶会使视野变形不利观察啊啊,言归正传。昆虫怎么在意外摔翻后调整过来,我想出个试验设计,这组简单的试验可以说明虫子是怎样翻身的: 试验1、首先我们抓来一些虫子,有蟑螂有屎壳郎,在 土地 上把它们一一翻过来背着地,可以预见的是过不了几秒钟虫子们就纷纷翻过身来跑了。 试验2、把它们抓回来,在 玻璃板 上把它们翻身过来,根据我从前的经验,那些厚重的甲虫往往翻身很慢来,而蟑螂之类灵活的虫子虽然也能翻过身来跑路,但是明显比土地上翻身要慢得多。 试验3、又把它们抓起来,将它们的翅膀粘住,使得不能张开,然后在土地上把它们翻过身来,我们会发现这与第一个试验的结果有差别,不论蟑螂还是甲虫,翻身的耗时都要更长,不过预计蟑螂还是比甲虫翻得快。 试验4、把这些粘住翅膀的虫子放到玻璃板上让它们翻身,所用时间肯定比试验2要的长,甚至可以预计某些甲虫不能翻身。 试验5、重新抓一批正常虫子,把它们3条足齐根剪掉,然后分别放在土地上和玻璃板上让它们翻身,可以肯定的是,不论灵活的蟑螂,还是笨重的甲虫,它们都只能从 有腿 的一侧翻身。 试验6、把试验5里虫子剩下3条足齐根剪掉,这时不论放在土地上还是玻璃板上,它们能翻身的屈指可数。 试验7、把试验3里粘住翅膀的虫子的6条足全部齐根剪掉。这时不论地面情况,不论是哪种昆虫,都不能翻身。 由以上7个小试验可以推断,虫子翻身靠的是身体的后仰扭曲、翅膀的开合配合某一侧3足的抓挠地面来翻身的。于是,地面的光滑程度、虫子种类是影响翻身效果的两大因素。不过如果能弄到虫子翻身的高速录像拿来慢放,就更方便一点。 由此,蟑螂之所以死前不能顺利翻身,肯定是6条足的运动、翅膀开合、身体扭动三者的配合出了问题。为什么蟑螂会弄得腹面朝天,那是因为它在死前的6条足的运动出了问题,使得它胡乱挣扎中相对平坦的背部着地,然后这姿势就稳定下来,直到它挂掉。至于为什么它死前会胡乱挣扎,那和我们施用的杀虫剂有关不论是神经毒物,还是呼吸毒物,还是物理毒物我们在对待这些讨厌害虫的问题上,是不会想到安乐死的,毕竟在杀虫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讲求的是快,其次讲究的,就是狠了。 PS:神经和呼吸毒物大家能想像得到,这就不赘述了。关于物理毒物,最初试验用的是玻璃粉末,它能在昆虫走过粉末时粘在足上,然后这些粉末就会把昆虫足关节上一层薄薄的用于保湿的蜡磨掉,昆虫不久后即会死于脱水。 Dr.Who说: 呃瓢虫自然死亡的时候是背部朝上的那么自然死亡的小强呢?那么自然死亡的鲍小强呢? 说起来,鲍小强(Jack Bauer)同学,怕是很难有机会自然死亡吧(遐想中)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蟑螂,何止是“小”强
ELOA 2009-5-28 11:04
瘦驼 发表于 2009-05-16 22:39 它是曼妙的香娘子,它是着赤衣,状如美女的髻,它是灶神。摇身一变,它又成了偷油婆、黄贼、灶马子。这些都是我们给它的名字,其实这些自相矛盾的诨名远远不能体现它身上纠结的诸多矛盾。它诞生于恐龙之前,它又不为人知;它散播病菌,它又是一味良药;它让一些人作呕,它又让另一些人垂涎;有人视之为魔鬼,唯恐避之不及、杀之不尽,有人视之为宠物,恨不得不离不弃、同床共枕它是有史以来最具争议的昆虫。这就是蟑螂,现在更多的人喜欢叫它小强。其实,小强不是一般的强,它也是地球上最强悍的生物之一。 确切的讲,蟑螂不是一种,而是一类昆虫,它是蜚蠊目几千种昆虫的俗称。我们熟悉的,不过是这几千种蟑螂中的几种,比如美洲大蠊、澳洲大蠊、日本大蠊和德国小蠊。 如果要追溯起蟑螂的身世,那就要比给它们分类起名字的人类久远的多了。人们曾经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煤矿中发现过一块琥珀,里面包裹着一只蟑螂,经过测定,这块琥珀形成于3亿年前的石炭纪。事实上,蟑螂是地球上产生的最早的一批有翅膀的昆虫。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几亿年来,蟑螂的外形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不管是这块恐龙诞生前琥珀中的蟑螂,还是辽西热河化石群里趴在中华龙鸟身边的蟑螂,直到山东临朐山旺化石群里陪伴着东方祖熊的蟑螂,都与现在的蟑螂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任何古生物知识的你一眼就能认出来,那就是小强。 可以说,蟑螂在我们地球表面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目睹了恐龙的出现、繁盛,目睹了白垩纪的大灭绝,目睹了冰川的来了又回,目睹了第一个猿人的站立,目睹了第一次的钻木星火,目睹了核爆的火球,可以肯定的是,它还会目睹更多的事情,甚至可能目睹人类的灭亡。这是一种成功的生物,如同其他诸如蓝藻、老鼠一样的成功生物一样,蟑螂同样拥有它自己的成功秘籍。 同其他成功的生物一样,蟑螂拥有强大的繁殖能力。雌蟑螂一生只会交配一到两次,然后将精子储存起来慢慢使用。一只雌蟑螂一生可以繁育数万个后代。它用特殊的分泌物将卵块包裹起来,这些分泌物干燥后变成棕色的硬壳,称为卵鞘。这些看起来像小豆子一样的卵鞘抗高温,耐干燥,一般的杀虫剂也奈何不了它。于是乎每当人们使用各种武器剿灭蟑螂,初看上去战果颇丰,不多时一拨小蟑螂又迅速滋生起来,这就是卵鞘的作用。某些蟑螂,比如美洲大蠊,还有一手绝技,那就是孤雌生殖。在生存条件险恶,无法完成交配的时候,它们的雌虫也会产下可以孵化的卵,当然,这些没有爸爸的蟑螂,也都是雌性的。 数量庞大的蟑螂大军决不挑食,在野外,它们吃动物尸体、粪便、各种新鲜或者腐烂的植物;在人类的空间里,它们几乎吃我们产生的一切垃圾从残羹剩饭、书籍衣物、头发、肥皂乃至电缆电线和破旧的老唱片。蟑螂是所有昆虫中唯一拥有沙囊的一类,这个神似鸟类嗉囊一样的结构可以让它们磨碎一切坚硬的食物。它们虽然不挑食,但是也有偏好,蟑螂偏好脂肪类食物,偷油婆绝非浪得虚名。 吃嘛嘛香的蟑螂,身体自然也是倍儿棒。蟑螂身体富含脂肪(这也是它喜好油脂的原因),这使得它可以一个月不进食而安然无恙。这些小虫看上去很不起眼,德国小蠊成虫只有一厘米多一点,号称大块头的美洲大蠊最大不过七、八个厘米长。其实,它们并非一直这么小,前面提到的3亿年前的蟑螂,个头就大得很,足有几十厘米长。亿万年的演化使得蟑螂明白,只有变小,才能变强大。小而扁平的身躯,让它们可以从容的栖身于任何角落,不管是岩石缝隙还是故纸堆和暖气片里。说起它们的运动能力,那真是小而强,蟑螂是六条腿的奔跑专家,据有的科学家测算,它们每秒可以跑过50倍身长的距离,而且他们平衡能力极强,可以在崎岖不平的表面奔跑如飞。如果蟑螂拥有跟刘翔一样的身高,它的110米栏的成绩大概是1.2秒!难怪很多研究仿生的科学家都把蟑螂作为最佳运动模型,漫步火星的六个轮子的火星车,就借鉴了许多蟑螂的经验。 它们不仅身体强健,感觉也异常灵敏。蟑螂的视力中等,它们有一对复眼和一对单眼,那对单眼主要用来感知光线,是它们的夜视镜。它们最为灵敏的感官,是触觉。蟑螂拥有两条各有100多节的触角,每节触角上都有若干感觉毛,身后还有一对各19节的尾须,每一节上也有11条特别敏感的感觉毛。只要有些许的气流运动,这些感觉毛就可以感知,所以,你想从背后偷袭它们,是徒劳的。它的触角还是良好的化学感受器,不仅可以闻到食物和水的气息,还可以闻到同类的信息素来彼此交流。蟑螂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在人类的标准下看上去甚至十分简陋说它们没头脑一点不为过。它们的脑,只是整条神经上许多膨大的神经节中的一个,断了头的蟑螂,还能存活一个星期以上,无头雌蟑螂甚至还会顺利产卵,只是由于无法进食进水,最终饥渴而死。 毫无疑问,随着人类文明的繁荣,蟑螂的好日子也跟着来了。在生产力不甚发达的先秦时代,人们所能生产出来的粮食甚至不能果腹,留给蟑螂的部分也更加少得可怜了,《左氏春秋》里记载蜚不为灾,亦不书也。也就是说,蟑螂,那时候还是不值得一提的小虫。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的丰富,特别是全球贸易的盛行,给蟑螂在人类居所的繁盛创造了前提。原本属于区域性分布的蟑螂跟随着阿拉伯香料、中国瓷器和非洲黑奴一起走遍了世界。原本属于蟑螂生存禁区的广大的温带地区,温暖的人类居所也使得蟑螂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原本在野外作清洁工的蟑螂,发现人类的居所里有更多的垃圾需要打扫,也正是由于它们时常出入各种隐蔽阴暗的角落,身上不可避免的携带了诸如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诸多致病菌。然而与老鼠不同,蟑螂从未造成过大规模的传染病疫情,因为虽然它们会沾染细菌,但是这些细菌从来不会在其身体内繁殖扩增。其实,我们平常饭前不仔细洗手,产生的效果,同蟑螂污染一样严重。 有人说蟑螂肮脏,这就大错特错了。前面我们说过,蟑螂的感觉,主要靠触角、尾须和遍布全身的细小的感觉毛,保持这些感觉毛的清洁,对蟑螂来说十分重要,如同我们要擦亮眼睛一样。事实上,它们把一天中除去觅食、交配的时间,都用来清洁身体,如果你仔细观察过蟑螂,就一定不会忽略它们仔细的把长长的触角一节一节的用口清理的场面。 我们对蟑螂的不良印象,多数源自我们的不厚道。蟑螂从不主动打扰人类,在阴暗的角落默默做着清洁工作。在中医眼中,它是药材,咸,寒,有小毒。入肝经。破血逐淤,续筋接骨;在热带鱼饲养者眼中,它是鱼食,可以让热带鱼体色鲜艳;在蟑螂爱好者眼中,它是宠物,它们低调、安静,从不会咬你;在工程专家眼中,它们是最好的运动模型,它们的触角给了无线电专家许多启示;然而在大多数人眼中,只因为它们时常出现在清理垃圾的第一线,就把它们同垃圾划上了等号,这能算得上厚道么? 还好,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为蟑螂奔走呼号了,比如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的林金盾教授,研究蟑螂16年,宣称它不脏,它是我兄弟!。再比如云南大理学院药物研究所的所长李树楠先生,45年如一日研究蟑螂的药用价值,让它为人类健康服务。 只要肯用心了解,破除成见,遇见蟑螂,我们当然不怕不怕啦,它们只不过是一种古老而低调的小虫而已。 BOX1 蟑螂的种类 蟑螂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各种昆虫的俗称。蜚蠊目下辖蜚蠊科(Blattidae)、光蠊科(Epilampridae)、地鳖科(Polyphagidae)和折翅蠊科(Blaberidae)等23科。按照不同的分类系统,有700-7000种的纪录。我国有记录16科240多种。它们绝大多数生活在野外,与人类比邻而居的主要是黑褐大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德国小蠊、日本大蠊、蔗蠊等少数几种,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蟑螂名字前面的地理名称并不是它们的原产地,现存多数伴人而居的蟑螂都起源于非洲北部,它们是随着腓尼基人的航船传播到欧洲进而遍布世界的。 BOX2 蟑螂的繁殖能力 我国南方常见的美洲大蠊,一只雌虫在它一年左右的繁殖期中可以产下70多枚卵鞘,平均每个卵鞘内含有16粒卵,可以孵化出大约13只若虫。考虑到这些卵自产下到孵化到成熟,只需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可以产生下一代,这样的繁殖速度是相当可观的。北方常见的德国小蠊,它的雌虫一生产卵鞘4-10个,平均每个卵鞘可以孵化出40只若虫,2个月,德国小蠊就可以完成从虫卵到可以繁殖的成虫的生活史。雌蟑螂会妥善照看它们的卵鞘,美洲大蠊会把卵鞘掩藏好,而德国小蠊则会将卵鞘带在腹部直至孵化。 图片来源: cockroach @ tmn negara p pinang by rizalis
个人分类: 生物|1962 次阅读|1 个评论
[Dr.YOU第三十期] 读者来信:小强一只爪六个
ELOA 2009-5-28 11:02
Dr.Who 发表于 2009-05-15 21:12 第三十期问题:为啥死小强大都六脚朝天?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啊,小强!你为什么死都死得那样销魂? 抱着深深的惋惜,同学们很快发来了邮件。让我们看看1633501、Darkingwing、Topig、jiaxy123四位同学的说法。 1633501:三种说法 因为蟑螂的气孔在腹部,蟑螂就是靠腹部的气孔呼吸,所以杀虫剂的油脂会盖住蟑螂的气孔使蟑螂无法呼吸直到死掉为止。就像人在水中快窒息时会拼命往上挣扎游出水面想呼吸到更多空气是一样的道理。你如果使用清洁剂之类如洗碗精或肥皂水等等,也一样能杀死蟑螂。所以蟑螂并不是怕杀虫剂,而是气孔会被堵住造成蟑螂窒息而死的。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蟑螂的背部较坚硬也比较重,是用来防护的地方,而腹部较脆弱固然是比较轻,当蟑螂死掉前整个手脚会一直挣扎,身体会不断地动来动去,最后因为背重腹轻的缘故加上重心一不稳便会翻过来了,不只是蟑螂,绝大多数的昆虫也是这样。 其实不只蟑螂,鱼、鸟、其他甲虫类,死亡时也大多是背部朝下,当然也不是绝对,有些因地势或死前特殊动作也会腹部向下,只是很少见而已。 第一种说法: 一、多数动物的身体排列都是防护或骨骼在背面,肌肉等较脆弱的组织在腹面,因此背重肚轻。 二、防护面(背)为求坚固都成流线形,而支撑面(脚)形状不规则。 三、动物死亡前大多是最脆弱的时候,因此肌肉无力支撑较重的背面组织,而在死前因重力作用背部向下落地。 四、有些动物因意外背部著地,肌肉的力量也不足以翻身,时间过久也会死亡。 第二种说法: 因为蟑螂气孔在腹部,它是靠腹部呼吸。所以杀虫剂的油脂盖住他的气孔使他无法呼吸。就像人在水中快窒息时会拼命往上挣扎想让鼻子呼吸到更多空气是一样。你如果使用如洗碗精或肥皂水之类的东西也一样能杀死蟑螂。 所以蟑螂并不是怕杀虫剂,而是气孔被堵住窒息而死的. 第三种说法: 其实不止是蟑螂,大部分身体扁平的昆虫,死的时候都会身体反转六脚朝天 因为昆虫一般有六只脚,而且呈两侧对称;一旦昆虫快要死 的时候,神经系统失去作用(运动神经失调),六只脚就无法控制、於是六脚不自主抖动、缩起、跌倒,整只昆虫便失了重心,由於死前会不断挣札,於是就腹部一翻,六脚朝上了。而当昆虫腹部朝上时,六只脚由於抓不到东西,就很难再翻身了。夏天时在野外,常常会在马路上,看到很多昆虫,因为翻不过来,而被太阳晒死。 Darkingwing:死蟑螂为什么六脚朝天 (5月17日晚更新版)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全球有4 000左右种蟑螂,其中只有四到六种成功占领了人类的寓所。这几种原本居住在原始森林里的地栖昆虫,在某种情况下竟然发现人的家庭环境更适合它们的生存;直到人们意识到问题的时候,蟑螂早已和老鼠并列成为城市生活最常见的小动物之一。 在野外环境下极少发现六脚朝天的死蟑螂,因为即使有蟑螂尸体存在,它们也多半在鸟类,小型哺乳动物,或是爬行类的腹中。很少有人知道的一个事实是:野生蟑螂在生态食物链中起着很重要的位置,它们什么都吃,只要是有机物;同时,也是多种小型肉食类或杂食类生物的食物来源。 死蟑螂为什么六脚朝天?这个有趣的问题其实和发现死蟑螂的地点一般是人工建筑环境的事实密切相关,蟑螂是一种喜欢攀附在遮挡物背面的昆虫,它在自然环境里的理想栖居地应该是腐烂或半腐烂的枯叶之间,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腹部朝上翻到在冰冷光滑的材料上,周围没有任何(!)六条腿可以挂到的东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做个试验:活捉一只蟑螂,把它放在一只光滑的玻璃板上,让它腹部朝上,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的话,你可以看到蟑螂六腿乱挣就是翻不过来,如果稍微拨弄一下它,或者玻璃板略微倾斜一下,蟑螂很快就能借力翻过来仓惶逃命了。 这个发现对死蟑螂六脚朝天的现象提供了至少一种解释:如果蟑螂在人类建筑中活动的时候不幸掉下来或者被风吹翻过来,周围又没有支持物的话,它是很难凭自己的能力翻身的,这时候等待它的就只有迅速脱水和静悄悄的死亡,六脚朝天的蟑螂尸体就这样诞生了。 该假设有个可疑的地方:我们很少看见活着的蟑螂会从墙上掉下来或自己翻过来,这样的死法太不蟑螂了。作为一只蟑螂较为可能的死法有:被人类砸死或者踩死(由于过于血腥暂不讨论!),被杀虫剂或其它毒性物质毒死,或者由于其它疾病致死。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杀虫剂一般都含有神经毒素,甚至包括一些清洁剂,蟑螂在不幸中毒濒死时它们全身的肌肉会痉挛并无法自主控制,这种情况下蟑螂通常会翻滚,当翻到六脚朝天的时候也没有能力协调自身的肌肉翻过来,于是挣扎一会之后终究会死于六脚朝天的状态,这是另一种可能的情形,被其它化学物质毒死或者疾病致死的情况也类似。总之垂死挣扎时候的蟑螂(或者其它昆虫 ,如果你观察过垂死挣扎的苍蝇的话),往往先是翻滚,最后翻到六腿朝上的时候得时候再也翻不动,于是六腿蹬一会就断气了。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蟑螂从腹部向上的状态翻过身来这么困难?要知道的是,蟑螂作为蜚蠊目昆虫,支撑它身体的骨架就是表层的几丁质外壳,而它的背部更是由坚硬的 背板和革质前翅保护。当蟑螂六脚朝天的时候,它让自己翻身的努力无非通过两种途径的结合:利用地面或外界物体的反作用力给自己身体一个力矩;通过改变自己的身体形状调整重心 。第一种方式需要身体某个与外界物体接触的部位使力,这个过程对蟑螂来说要比哺乳动物艰难些,因为它的肌肉外面是一层硬壳。第二种方式需要占身体较大部分重量的部位可以自由移动,而我们的蟑螂只有它六条细细的步足可供挥舞。总而言之,不是完全不可以,特别是第一种方式我相信蟑螂努把力也许还是可以试试的,但它面临的挑战一定比我们想到的要大些,更何况它这种扁平的身体想要翻过来,需要的力矩也会比相同条件下的圆柱身材要大。 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蟑螂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死亡后落到地上,由于身体两面不对称、重心位置偏离身体中心等因素,它的躯壳比较倾向于以背部朝下的方式落地,这就导致了我们看到的死蟑螂总是六脚朝天的。 附注:本来生活在自然界的蟑螂以惊人的速度占据我们生存空间本身就是一件很惊奇的事情,更不要说想象下它们的世界和我们有多不一样:永远紧贴着墙或地板,生命被饥饿感,性欲,和对某个庞然大物突然砸下来的恐惧驱使着而我们的想象可能永远都不能达到真实的哪怕万分之一,所以,也许只有科学,方能逼近真理了。 Topig:33分钟搞定蟑螂! 关于小强的死亡姿势问题,让我用33分钟来解决他~! 首先, 有人声称,小强是种很爱干净的动物,详情链接在这里:http://baike.baidu.com/view/1487.htm#16 挑关键的说,就是,小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爱国卫生运动中去.. 也就是说,小强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不出现意外的话,它是干净的,纯洁的,坦荡的,拒绝藏污纳垢的. 其次, 要从蟑螂身上找原因。 蟑螂特征: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前后翅基本等大,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不完全变态。根据化石证据显示,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的志留纪出现于地球上。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你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 关键词在于:体扁平,翅平,前翅为革质,不完全变态。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 首先,有屎以来,蟑螂一直维持这个外貌,没有到韩国做过大的外科手术,其次,它生长的阶段,从卵以后的若虫变成成虫,一直都是身体扁平。 还有就是蟑螂身体重心的问题,我抓了只来试了下,貌似它的身体重心在接近前翅的根部位置 最后是总结了: 蟑螂是干净的生物,所以死亡前,非特殊情况的话,身上没带有任何粘连物体,那么他的死亡姿势,就要顺从主的意愿,或者说物理的摆布了。 而根据蟑螂的习性,它的一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躲在阴暗潮湿的几角旮旯里,不在人可观察到的地方,死在这类范围内的,不考虑其死亡状态。 蟑螂是扁平的生物,那么就跟硬币似的,找个1元硬币随便抛,大概率出现2个可能, 要么带国徽的面向上,要么带国徽的面向下 要使一个物体稳定,不易翻倒,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的底面积要大;第二,它的重要尽可能集中在底部,也就是说,它的重心要低。 考虑到蟑螂的整个身体重心的分布 蟑螂想当然地应该理直气壮地六脚朝天地死去. jiaxy123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死蟑螂大多是六脚朝天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死蟑螂大多是呈六脚朝天呢?通过对蟑螂窝洞的观察,和一些相关现象的分析,可以分析出,其中的原因有两大部分,第一,看图: 昆虫一般有六只脚,分布在身体两侧,当昆虫是健康的时候,三对脚是对称外展的,昆虫身体很低,六只脚略曲,撑起整个身体。这时的昆虫行动自如,很是稳健。如图1。但当昆虫受到毒、病等伤害。而要死去的时候,昆虫腿就会失去自由伸展的功能,而只会做努力挣扎的伸腿僵直状态,这个过程会使昆虫整个身体抬高,而出现呈2图的过程,这个抬高过程使昆虫迅速失去重心,而向一个方向侧倒下,(如图3)。由于昆虫的重量主要集中在背部,昆虫在倒下侧摔的过程中,会因为侧摔的的惯性而使身体发生反转,最后呈背朝下,肚朝上的重力稳定状态。并保持下去。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快要死亡而挣扎的昆虫,都有轻微的啪摔背声。我们通过观察知道,健康的昆虫,在六脚朝天后,其多会利用后两足,何者前两足拼命四处乱抓,而机会性抓住周边或者地面的附着物,将身体反转过来。但快要死亡的昆虫,六脚已经蜷曲而无法再伸展开,(神经已经无法指挥,何者脚已经失去力气),这就使快要死去,而四脚朝天的昆虫,再也不可能用脚将身体再次翻转过来,直到渐渐死去,而最后呈死蟑螂大多呈六脚朝天的状态。 有 葡萄 同学说,他做过实验发现完全浸在水里淹死的蟑螂就不会6脚朝天。有时看到蟑螂,及时用开水浇下去,被烫死的蟑螂也是趴着的。这可以说明,完全浸在水里淹死的蟑螂因为水体漂浮的原因,不存在六腿僵直伸长而力学抬高身体的过程,这就不会产生侧摔而惯性翻身的现象过程,所以浸在水里淹死的蟑螂就不会6脚朝天。而用开水浇下去被烫死的蟑螂,因为蟑螂的腿瞬间被水烫熟了,而迅速失去了伸张力,已经无法完成六腿僵直伸长而力学抬高身体的过程了,所以被烫死的蟑螂也是趴着的。葡萄同学的这两个试验也说明,六腿僵直伸长而力学抬高身体的过程,是蟑螂等昆虫死亡侧摔而翻身的一个最关键力学过程。那些腿过细,比如蜈蚣,腿过短,比如,蚰蜒,幼年蟑螂等,都会因为自身的结构而不会产生死后呈六脚朝天的状态。 这其中的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这一点便是非常有趣。因为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昆虫,都有趋洞的特性,这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安全的威胁给昆虫造成的必然习惯,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昆虫都有瞬速离开明显地面、地区,而躲避到虫洞,墙缝等隐避地方的条件反射习惯,当活着的昆虫,或者快要死去,但还没有倒下的昆虫,发生病痛而感到不安全的时候,昆虫会努力地迅速的跑向虫洞,墙角等隐避场所,即便在墙角死亡后,我们也很难发现它。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看到的死昆虫,都是实在没有能力跑到虫洞,而死在半路的昆虫,那些能跑到虫洞的昆虫是不会死在半路上的,而在虫洞中死去的昆虫,如果是安静的死去,并没有过痛苦伸腿的挣扎,也是可以背朝上而死去的,这一点是可以有证明的。如我们发现,墙角等隐避地方及可以攀附地的死昆虫,很多都可以是背朝上的,挖开虫洞,死亡昆虫也有很多是背朝上的现象。总合第一、二两种情况,可以说明,我们之所以看到的死蟑螂大多呈六脚朝天,一是因为死亡或者暴亡而关联的力学原因,二是我们根本就看不到背朝上死亡的昆虫,因为背朝上而死亡的昆虫,都死在虫洞或者墙角等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了。 Dr.Who说: 许多同学说,用拖鞋拍死的蟑螂是背朝上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呼吁一下不想六脚朝天死去的蟑螂朋友们,请向那美丽的蓝色塑料人字拖勇敢前进吧!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验室商量灭蟑大计
cutefay 2008-11-5 11:10
实验室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出现了小强,结果越来越多,天冷了小强都跑到培养箱还有天平的里面,害得我们两个电子天平都多次故障。于是,实验室开始商量灭蟑大计。 我先上网查查什么蟑螂药好用,结果还发现有一种自制的无毒的蟑螂药对蟑螂很有效,那就是硼酸和蟑螂最喜欢吃的洋葱混在一起,蟑螂吃了含有硼酸的洋葱就会脱水而死。实验室有一大瓶硼酸,我想去买点洋葱试试。 据说公寓发过的最后的晚餐的蟑螂药也很有用,不过我们查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买。 有的人说那种地摊上卖的蟑螂药往往很管用,不过最近没看到周围的地摊有蟑螂药卖。 后来大家七嘴八舌开始开玩笑了。有人说,蟑螂最怕干燥,干脆把蟑螂引诱入抽真空的干燥器里,然后抽真空,看它死不死。有的人说,把食物残渣上全撒上硼酸。有的人说,把蟑螂活捉起来,把蟑螂和一些秸秆放在一起,蟑螂体内含有纤维素酶,来观察它降解纤维素的结果(我们课题组的一部分课题就是和纤维素酶降解秸秆有关)。还有的人说,把蟑螂活捉起来,拿来喂鸡,这样的饲料可是优质蛋白的,并且绝对不含三聚氰胺。 大家讨论得挺有趣的,给实验室增添了快乐的气氛。 我今天下午去搞点洋葱回来自制蟑螂药试试,如果效果好的话再推荐给其他想灭蟑的人。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394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