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塔吉克斯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劇情] [空中旅行 Air Safar (2015)][720p][塔吉克斯坦][主演: A
lcj2212916 2015-12-5 20:19
导演: Daler Rahmatov 主演: Asad Golubev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塔吉克斯坦 语言: 塔吉克语 上映日期: 2015-09-26(丝绸之路电影节•福州) 片长: 88分钟 热气球被一阵风吹到很远的山村里,打破了村民们平静的生活,改变了我们主人公们的命运。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36366793
1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家动物博物馆标本馆第三次组队赴塔吉克斯坦进行野外考察
zhuchaodong 2015-9-16 08:07
国家动物博物馆标本馆第三次组队赴塔吉克斯坦进行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 (国家动物博物馆 贺鹏) 由我所国家动物博物馆标本馆主持的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 —— “ 亚洲腹地动物多样性研究——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动物多样性研究”已 于 2013 年正式启动,今年为该项目执行的第三年。根据研究计划, 2015 年 7 月 25 日至 8 月 23 日,国家动物博物馆标本馆组队赴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与合作单位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动物与寄生虫研究所( Institute of Zoology and Parasitology, Academy of Sciences Republic Tajikistan )进行了第三次动物资源联合考察和标本采集。 去年因安全问题未能进入帕米尔高原,此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获得通行证并进入帕米尔所在的巴达赫尚自治州进行考察,考察采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联合考察中,我方派出陈军、孟凯巴依尔、贺鹏、周青松、朱喜超和蔡天龙等 6 名队员,塔方共有 7 人作为科研人员和后勤人员参与,其中 Abdulaziz Davlatov 为我所博士生。考察范围主要为塔吉克斯坦东部帕米尔高原地区,行程 2000 多公里,采集环境为山地、河谷和湖泊等。此次考察中途未休整,持续时间长,路途艰险遥远,生活条件也比前两次更艰苦,而且有些采集点和大部分道路均位于塔吉克和阿富汗边境,人身安全存在一定风险。在连续 20 余天的野外考察中,双方队员互帮互助,共同克服了高原环境下缺氧、高温差、强紫外线和蚊虫叮咬等重重困难,采集各类动物标本 6 万余号、组织样品 150 余份,拍摄生态照片 8000 余张。 国家动物博物馆标本馆将对此次考察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制作、整理、保藏和分类鉴定,尽快将其用于科研服务中。在此基础上,国家动物博物馆标本馆将继续加强与塔方合作单位的交流和沟通,为以后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认识了温柔伤人的草
热度 17 jinsblog 2015-9-14 11:14
两年前在 《 我的手破相记 》博文中,我描绘了一种在塔吉克斯坦山中遇到的草:“那草看上去很绿、很嫩,也没有刺,很温柔的样子,我们上、下山常常要抓一把这种草基部的主干,才不会把它们弄断。”因为在那次野外活动中,手臂多次触碰到那种草的地方,后来长满水泡,折腾了一个多星期才好。当时问塔吉克斯坦的同事尼可拉,那草叫啥名字,有一种要报仇的心情。尼可拉给我写了“ Ygan”。回来后始终没有查到那是什么,只好说:“猜想他会不会是写错了字。”没弄清那草是什么,一直有点耿耿于怀。直到今年4月29号,科学网 梁红斌 博主在我的博文下留言: 梁红斌 2015-4-29 10:56 孟老师 , 花了这么长时间 , 终于找来了 , 我去年在塔吉克拍了很多此植物的照片 , 现在博物馆有一个塔吉克留学生 , 请他帮助解决的 …… 学名 : Prangos pabularia Lindl. 科名 : 伞形科 Umbelliferae 塔吉克俗名 : Trava Yugan 或 Yugan ( 来源于俄语 ) ; Prangos ( 来源于拉丁学名 ) 中文俗名 : 栓翅芹 , 牧草栓翅芹 种名释义 : pabularis =food, fodder, 食物 、 饲料 地理分布 : 产于西藏 、 中亚等地 博主回复 (2015-4-3006:19) : 非常感谢 , 得空仔细回复 。 终于认识 了那温柔却能 伤 人的草。 尼可拉 果然 是写错了字,把 Yugan 中的“u”弄丢了! 这又是一个差一点差很多的例子。Yugan是中文俗名栓翅芹的植物,一个有30多个种的伞形科植物的属。 但Yugan没有一个确切的中文译名,按拼音敲,出来的是“鱼竿”“预感”“语感”,差了十万八千里。只好用Yugan来表达。有了正确的字,很容易就查到有关的信息,发现这草的确能伤人,所以在塔吉克斯坦徒步旅行的活动中,人们会警告:Yugan生长的季节,建议穿长裤,这种看上去温柔靓丽的草,如果直接接触,会灼伤人的皮肤。我觉得他们以后会引用我的博文,看着那满是水泡的手臂实例,更有说服力。 从网上下了些相关的文献,带在计算机里,有点零碎时间时,把文章翻出来读一下。我的一点嗜好,就是会去读一些其它研究领域的论文,作为一种业余时间的消遣,多少也可以学点东西。博文后面列出了一些文章,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一直没有回复梁博主的留言,也是因为文献读得太慢。断断续续读了些有关的资料和文章后,有一点粗浅认识。这种植物能伤人,因为这个属中 大部分的种, 含有很多特殊化学成分, 具有多 样 的 药 理学活 性 ,抗微生物,抗氧化, 具 细 胞毒性,乃至壮阳 作用,等等 。它 们 被使用在治 疗 痔 疮 , 创伤 和白斑病上。 在比较新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这个种植物中 12种标志性化合物,它们对好几种癌症细胞系有反应,包括 肺癌,表皮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和 结肠 癌。看完后我就乐了,这些癌没准以后要躲着我走了,那可是因祸得福哇。天下真要有这样的好事,真得去走天下了。 附 送 几 张 塔吉克斯坦 风 光照片,尽管有会 让 人受 伤 的可能性,但我 还 是喜 欢 那些远方的 风 光。 特别 感 谢 梁红斌 博主 。 参考文献 Akbari, M. T. et al.2010.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 fromleaves, stems and flowers of Prangosferulacea (L.) Lindl. grown in Iran. Bulgarian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42:36–39. Ahmed, J. et al . 2011. Totalphenolic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Prangos Lindl. (Umbelliferae) species growing in Konya province(Turkey). Turk J Biol. 35: 353–360. doi:10.3906/biy-0809-23 Ballabh, B. et al. 2008. Traditionalmedicinal plants of cold desert Ladakh—Used against kidney and urinary disorder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18: 331–339 Chatterjee, A. et al. 1972. Lactonic constituents of Prangospablaria Lindl (Umbelliferae). Tetrahedron 28: 5175-5182. Farooq S. et al. 2014.Isolation, Cytotoxicity Evaluation and HPLC-Quantification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Prangos pabularia . PLoS ONE9(10): e108713. doi:10.1371/journal.pone.0108713 Koul, S. K. and Thakur, R.S. 1978. The essential oil of Prangospabularia Lindl. Indian Perfumer, 22: 284–286. Özek, G. et al. 2007. Comparisonof hydrodistillation and microdistillation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fruitvolatiles of Prangos pabularia Lindl., and evaluation of it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 73: 563–5. Sharma, N. 2013 Standardization and Phytochemical Evaluationof the Aerial Parts of Prangos pabularia . Journal of Pharmacognosy andPhytochemistry 1: 47–51. Tada, Y. et al. 2002. Coumarinsand γ-pyrone derivatives from Prangos pabularia :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inhibition ofcytokine release. Phytochemistry 59: 649–654.
个人分类: 野外记录|9434 次阅读|30 个评论
男人女人还有娃
热度 21 jinsblog 2015-2-14 11:46
过年总是忙,无论过什么年。 贴 几 张在塔吉克斯坦拍的人物 照片,更新一下博客。那些山,那些水,那些人。今生有幸, 见 到了你 们 。平安、顺利、快乐。
个人分类: 野外记录|6000 次阅读|41 个评论
夕阳下的独尾草花
热度 16 jinsblog 2013-8-18 00:32
拍了一堆野花,本来想一次批发了省事,最后还是把独尾草花挑出来单发,否则会有点乱。此外,在所有野花中,我对这种花情有独钟,个大,高出别的花一头,在一天的最后时刻,能留下最后的一线阳光,那是最美的时刻,让我想到“守着阳光守着你”这支歌。我的同事告诉我,这种花的名字是 Eremurus 。我去查了一下,严谨的中文译名是独尾草,也有叫狐尾百合的,来自英文俗称foxtail lily,比较妖艳一点的名字。也有叫沙漠之烛(desert candles),比较浪漫一点。 Eremurus 不是百合科的植物,叫它百合不妥。独尾草主要生长于中亚、西亚一带,有不少的种类,我见到的就有四、五种,在高山上、河岸边、农舍旁。有的种类在条件好时,可以长到两米多高。 有一天自己一个人在野外点工作,中午休息时,在溪水边一个比较开阔点的地方,坐在树荫下休息吃午饭。之所以坐在那里,是因为那山沟里有熊,午休时万一迷糊中被它从后面拍一下就麻烦了,所以得找个安全点的地方。碰巧休息地点周围有很多黄色的独尾草花,就摘了一支来观察花的细节,做了点笔记,因此有了图一。长柄的花穗上,有很多的花蕾,有规律的排列。每个花蕾由六个花瓣紧裹而成,呈长橄榄球状,非常精致。开花的顺序是从底部开始,逐渐向上移动,有点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意思,开过的花就干掉了。正在盛开期的花,有长长的花蕊,雄蕊颜色橘红,它们下面垫着干掉的老花,上面等着未开的花蕾,盛开中的花在阳光下展示自己几天时光的美好。 我见到的几种独尾草花中,最喜欢那种艳黄色的。它们常常密集地生长在低地上,村旁的河岸边。我们收工回来时,常常是日落时分,在红柳的暗影中,它们用长柄状的花穗,留住夕阳余晖,那种明黄色的艳丽,像是一盏盏灯在亮着,真有点沙漠之烛的味道。有那么两天,我们住在一个地震观测站点,我在收工后、吃晚饭前,拎着相机,踩着石块过了小河,到村边的林中去转一下,拍几张夕照中的独尾草花,因为它们太特别了。 林中有戴着头巾放羊的塔吉克女人,看着我对着花拍照觉得奇怪,两眼直直地看,人如雕塑般不动,可能她在想这人是不是有病。她见惯了的野花,对我来说却是如此地新鲜。当我把镜头对着她,想把她和独尾草花拍在一起时,她马上笑着躲了起来,那种腼腆的笑。我只好拍她的羊和花了。偶尔回身,看见有虫子在吃花,会被吓一跳。因为动物身上很有图案,可以说是很花很漂亮,但给我一种塑胶感,让我头皮发麻。它们把独尾草花啃得不像个样子,可这是它们生存的唯一途径,我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去谴责它们吗?这个世界上,总是一命欠一命;或者说,一命成一命。大家都有理由去讨债或者去报仇,但知道感恩就足够了。
个人分类: 野外记录|9931 次阅读|38 个评论
关注中吉边境地震区发生的Ms5.4级地震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2-7-26 10:16
据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网站报道,今天在塔吉克斯坦发生 Ms5.4 级地震,地震参数如下: 塔吉克斯坦 Ms5.4 地震 时间 :2012-07-2609:06:33.8 纬度 :38.4° 经度 :74.0° 深度 :137km 震级 :Ms5.4 震中位置 : 塔吉克斯坦 地震类型 : 天然地震 数据引自: http://data.earthquake.cn/datashare/datashare_details_subao.jsp?id=CD20120726092045 该震发生在我们命名的中吉边境地震区 ,属于 Ms7.5-7.8 级大震发生前的 foreshock 事件。估计 该地震区的 Ms7.5-7.8 级大震快挺不住了,在今年 8 月份之前发震的可能性较大,且难以逃脱 2012 年。望有关部门做好抗震减灾准备工作。 备注:上述预测分析是地震预测学术研究结果,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人和单位不得转载、不得复制、不得向社会外传和发布,违者必究。 参考 秦四清, “ 第二个汶川地震 ” 还能挺多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577657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318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温家宝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和塔吉克斯坦总统
whyhoo 2012-6-5 20:57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廖雷 胡龙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人民大会堂分别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 在会见阿坦巴耶夫时,温家宝说,中方支持吉尔吉斯斯坦保持稳定,改善民生的努力,愿本着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精神,与吉方一道,开创两国关系新局面。双方要发挥经贸合作委员会的作用,制定两国毗邻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加强口岸建设、边境贸易和相互投资,推进铁路、能源、资源领域的合作,密切企业和人员往来,促进两国经贸关系深入发展。中方将对吉方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工作给予支持。 阿坦巴耶夫说,中国真诚支持吉尔吉斯斯坦实现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吉方对此表示感谢。两国务实合作富有成果,有力促进了吉尔吉斯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吉方愿进一步深化两国经贸、交通、能源、农业和安全等领域合作,促进毗邻地区的交流,加强在上合组织内的协调配合,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在会见拉赫蒙时,温家宝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地区安全局势中的不利因素,中塔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携手应对挑战,有效维护了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将同塔方密切配合,落实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工业、安全执法等领域达成的各项共识,造福两国人民。 拉赫蒙表示,中国是塔吉克斯坦的真诚朋友和好邻居、好伙伴。塔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重要共识,塔方欢迎中国企业扩大对塔吉克斯坦投资,更多参与塔吉克斯坦电力、交通等大型项目建设,愿与中方携手为两国合作营造安全、稳定、友好的环境。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6/05/content_2153935.htm
个人分类: 外交|1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胡锦涛同来华访问的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会谈
whyhoo 2012-6-5 19:53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 刘东凯)国家主席胡锦涛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举行会谈。 胡锦涛指出,中塔建交20年来,双方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诚合作、互帮互助,两国关系发展卓有成效,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塔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愿同塔方共同努力,全面提升中塔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水平。 胡锦涛就发展中塔关系提出4点建议。一是巩固政治基础。继续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及时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沟通协调,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二是加强务实合作。拓展能源资源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农业合作。三是推进安全合作。两国执法安全部门要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中方支持塔办好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12”反恐军演。四是加强人文合作。加强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合作,密切新闻界、企业界和青年互访交流。 拉赫蒙说,建交以来,塔中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两国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高层交往密切,各领域合作富有成果,双方合作建设了一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成为塔中睦邻友好的象征。塔方感谢中方为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帮助,坚定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事实证明,塔中是亲密的邻居、可靠的伙伴。 拉赫蒙表示,塔吉克斯坦人民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由衷高兴,发展对华全面友好合作关系是塔吉克斯坦外交的优先方向之一。塔方愿同中方加强高层交往,扩大能源、农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携手打击“三股势力”和贩毒等跨国犯罪,维护地区和平、安宁和发展。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宣言》,出席有关双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会谈前,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拉赫蒙访华举行欢迎仪式。国务委员戴秉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范先荣等出席欢迎仪式。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6/05/content_2153638.htm
个人分类: 外交|1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塔吉克斯坦之行
alaxx 2011-10-16 13:20
2011年9月24日晚,飞机从乌鲁木齐Urumqi出发,飞往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Dushangbe。乘坐南航的波音747,不到3个小时的空中飞行,抵达目的地。舱门打开,看到一个穿白大褂、戴口罩的,貌似医生的妇女,左手拿药瓶,右手拿滴管给每一位旅客嘴里滴一滴液体,轮到我了,她说:“啊!”恩,这个可以听懂。张开嘴,一滴看不清楚颜色的液体滴在了舌头上,苦!含在嘴里,走下悬梯,地上果然有不少圆形的小水渍,我也加入吧,吐了嘴里的液体,鬼知道是什么东西啊。一会儿,有人示意让我们坐上大巴,不能在飞机附近停留。于是,部分人上了大巴,来到机场出口。填写出境卡,找笔,看英文,看其他人的,又是一阵手忙脚乱,等行李,出关。有人遇到盘查,听不懂语言,但是看到手上的动作,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个大盖帽的拇指在四个指头上不停地来回搓,装作看不懂,混过去了。有人行李找不到了,在里面不停地比划。我们携带方便面的箱子,绳子突然断了,那个气人呀,我双手都有东西,用脚踢出关吧。大盖帽看了我一眼,我说:“what's problem?”他大概看我如此狼狈,就懒得理我了,手随便挥了一下,示意我赶快走,恩,我踢!在外面,终于看见自己人了,我们团的20几人都在外面等着。除了丢行李的人和翻译,还在里面与机场人员交涉,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多了,当地时间要减去三个小时,丢行李的有些无奈的出来了,终于无果,但是答应第二天继续找。有接站的塔方人员,非常友好的帮我们提行李,稀里糊涂上车,走在了杜尚别的大街上。借着灯光,依稀看到宽阔的街道和俄式的建筑,马路当中有很宽的绿化带,里面有鹅卵石的步行带,宽大的长椅随处可见,看着比较舒服。建筑上的字大都不认识,只看到一个Hotel的字样一闪而过。进入一个小巷子,我们到了,四个人一间房,给我们Key。是家庭旅馆,两室两厅带厨房,电视冰箱齐全,当然,苏联标志性的漏水现象是不缺的,几乎每个水龙头,马桶都是如此。电视节目都是卫星接收,三百来个,中央4台9台可以收到,其他都看不成,英语节目极少,大部分都是阿拉伯语节目。晚上,无法洗澡,由于各处水管的漏水,热水不能持续供应。 2011年9月25日,大晴天。热!参观了广场,有宏伟的建筑物,颇具俄式风格,但不是楼房,而是三座纪念碑,一为首任国王雕像,位于东方;二为独立塔,位于西方;三为某个智者雕像,据说是波斯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位于北方。南方坐落着一处图书馆,据说是中亚最大的图书馆,也算有些气势吧,当然,和国内的某些乡政府、县政府办公大楼还是有些差距的。下午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和昌吉市的某个博物馆里的东西比较相似,规模却远不及昌吉的那座,但是导游还是比较详细的用英语逐一讲解,也有其他的一些国民参观,都非常守秩序,都是安静的观看,没有嘈杂声。横穿马路的时候,尽管没有红绿灯,但是所有的车辆,自觉停驶,等待行人通过,相比司空见惯的闯红灯现象,国民素质可见一斑。城市相当整洁,喷泉随处可见,且昼夜不停,晚上还有灯光渲染。由于白天的燥热,很想洗澡,但依然不想洗冷水澡。 2011年9月26日,万里无云。行走在Dushangbe北部的一个峡谷地带,路上经过了唯一的收费站,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标志,原来中国制造的收费站已经推广到周边国家了。之后的几天,每天行进上百公里,再没遇到收费站。峡谷地带中间是奔流不息的中亚第一大河——阿姆河,河谷地带有不少居民,但大都居住在河谷边上的大山上,我们认为他们取水很不便,但似乎他们另有办法。出了谷地,走进当地的一家农贸市场,旁边就有兑换当地货币的营业网点,自从发现这个网点后,就发现满大街到处都是这种网点,我们居住的楼下就有一两处,而且这些网点的汇率都不一样,有的人赚了,有的人亏了。当地的钱叫做索马里,是人民币的1.5倍左右。转遍了市场,东西实在不多,但感觉已经是当地最大的市场了,市场周围甚至还发现了网吧,摆着十来台电脑,不知道能不能上网。物价和国内的相似,水果略便宜,其他一些日用品之类实在难入法眼。买包2块索马里的当地香烟,算留作纪念吧。晚上,招待我们吃大餐,居然吃到了烤鸡翅,唯一的一次,以往都是喝茶吃囊为主。有乐队演唱和舞者相伴,喝点伏特加,很有异国风情。塔吉克民族热爱歌唱和舞蹈,年幼孩童,六旬妇女,无不翩翩起舞,但个人感觉动作不够优美,远不如维吾尔族舞蹈的赏心悦目,但胜在激情,胜在自我愉悦与陶醉之中。 2011年9月27日,一望无云。从Dushangbe出发,开始一路向南,走向此行的重要考察之地——帕米尔高原。出城,加油,7.5索马里每升,比国内还贵,这比较少见。没走多远,没有想象的高速公路,路况开始变得越来越差,不久,便进入了崇山峻岭之中,开始漫长的盘山公路。中午到了一处吃饭的地方,有点意思,6人一床,床上摆着的自然是囊和茶,有胡萝卜土豆菜肉混合的汤。附近有一个景色相当不错的小湖,水天相接,群山倒影,鱼群嬉戏,绿树成荫,野果翻滚地上,捡起洗洗,就能吃。吃过饭,继续赶路。所谓公路,只不过是土石路面稍加修整而已,前苏联遗留的公路,已年久失修,根本看不到当年摸样,完全是乡间小道,很多路段,怪石林立,双车并行都很困难,在十万大山中盘旋,头上是万丈高山,脚下是千丈悬崖。拐弯处山石狰狞,路边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因为山中水资源丰富,过水路段极多,泥石流痕迹也有发现,水蚀路段常见,公路水土侵蚀严重。在司机高超的甩尾操作之下,我们乘坐的现代面包车,像一个饥饿的爬虫,沿着不规则的环形道路不断向上攀登,时而快速,时而缓慢,只为爬到最高峰。历经百转千回,无数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危险路段,车里,最后一排的我,只有一个感觉,晕。终于,登上了名为khaburabot的pass,也就是关卡、山口、高峰,海拔3200米。这时候天色已晚,山路更险。终于抵达边境小城kalaikhumb,住在与阿富汗一河之隔的小旅馆,晚饭是囊和茶,果酱,土豆无名菜几块肉互相混合,伏特加。四人一屋,有电,无法洗澡,丁点自来水,维持洗漱用。睡觉,软床,未拆封的床垫还有塑料布,不知名爬虫咬中了我,整晚始终做一个梦,轻微发烧,全身骨头开始酸疼,发冷。 2011年9月28日,天空碧蓝如洗。没有精神,能坐着不想站着,能躺着不想坐着。无休止的盘山土路,尘土不停地从车尾吹入,我可怜的皮箱,已经满身尘土,蓬头垢面,正如现在的我,这自然无伤大雅,因为大家都有相同的经历。当然,箱子伤得更重一些,边沿的某些地方骨折了,某些皮也蹭破了,皱皱巴巴,一下像是老了好几岁。车上,开始迷迷糊糊,感觉很冷。吃饭是在一个路边小店,依然是6人一床。饭,哼哼,囊泡茶。人很不舒服,在太阳坡下的床上躺了一会,感觉很爽,但没多久又开始赶路。漫漫长路,无心欣赏风景了。天黑之前,抵达了边塞重镇khorugh,在城市入口,见到了机场跑道,以土路铸成,估计非战备时期,不可能有飞机起降的。我们的车因司机的边境证明问题被罚款。抵达驻地,安排好住处,人已经很疲乏,这次是10人一屋,大通铺,号称是塔吉克毡房,还是比较有特色的,在我看来,那就是固定的、无法移动的蒙古包。实际上就是所谓的home stay——家庭旅馆。人多有人多的好处,那就是热闹,同样也带来了问题,那就是太热闹,不停有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本来就昏昏欲睡的我,也就无法早睡。简单的英语沟通,得知我感冒了,房间主人给我倒了一杯白开水,然后加了草莓酱,还很认真的给我加了好几次水和草莓酱。不得不承认,塔吉克国名的素质很高,一路上,无论男女老幼,看到我们都热情的或招手,或树大拇指,或右手放在左胸,或说你好,hello,或微笑点头给车里的我们打招呼,我们同样挥手示意后,总能迎来一串串爽朗的笑声。几杯开水喝下去,吃完药,准备捂汗,⊙﹏⊙,尿憋的受不了,听各种磨牙放屁打呼噜声此起彼伏,一晚上愣是没捂出汗来。 2011年9月29日,放眼天上,没有一朵云彩。来到海拔3600米的Murgab区。放眼望去,依山傍水,错错落落,一大片白房子,我们就住在其中一家名叫ibragim anara guest house的家庭旅馆。女主人有点不太好客,不给提供热水,确实也有困难。这个区域已非常偏远,高原上,虽然有输电线,但不知为何,没有电,家家户户依靠发电机供电,电压很低,灯泡发出微弱的红光,热水器带不起来,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变低,即使烧开了,也是温水。太阳下山后,一个字,冷!没有热水,只能喝凉水,厕所开始排队,几乎全体拉肚子,情况异常严峻,抱怨声响成一片,不时有骂娘声传出,都是大人物。我的情况也不好,开始头疼,嗓子喉咙干疼欲裂,虽没有拉肚子,却已好几天没有大解。箱子里已经空了,能穿的东西都被穿上了,被子上又加了两层毛毯,还是冷的缩成一团。吃饭已经变成任务,永远的囊加茶,人们几乎深恶痛绝。后来明白,大家或多或少的都出现高原反应,再加上客观条件艰苦,情况自然有些糟。利用不多的水,大家开始吃药,不管有效无效,统统吃掉。 2011年9月30日,碧绿湖水与蓝色天空辉映。情况有所好转,也许吃的药管用了,不少人活过来了。我也有了精神,继续出发,挺近目的地karakul lake湖,是塔吉克最大的一个高原湖泊。中午,在一个集装箱聚集起来的小市场里吃饭,这顿饭,很多人都难忘,因为苍蝇太多了,盘满了食物,必须不停地赶,当然,食物依然是囊,土豆等。有人发现,我们喝的水,是从屋外的井里打出来的,井水位只有3米深,看上去黄中泛浅绿,有人当场做呕吐状。晚上,不少人还在拉肚子。热水问题,依然无法解决。房间的灯,依然发着微弱的红光。女主人依然不高兴,人们都无奈的很。但精神状态好了,人们也就凑合着过了。睡觉依然很冷,我听从建议脱掉衣服睡觉,据说这样可以把温度散发出来,并留在被子里,但没有任何效果。早起才发现,我的被子居然比别人的薄,还不止一星半点,纯粹是夏天最薄的那种被子,气死人了,早没发现。 2011年10月1日,蓝天白云,秋高气爽。今天是国庆,放假第一天。进Murgab容易,出这个区域却颇费了一番周折,还是因为司机的边境证明,我们的证明没有问题,本国的司机却没有证明。于是临时写证明,说认真负责的警察也好,说是软硬不吃的警察也好,总之耽误了大概两小时之久,才出了这片白房子。再见吧Murgab,打死我也不来了,我猜不少人发出这样的心声。一路向南,沿着塔阿边境,阿姆河源头,来到一个叫做langar的小村庄,海拔2841米。由于阿姆河在此地的河道摆动,形成若干条小支流,纵横交错,山前形成一块天然的洪积扇谷地,这里已经和阿富汗接壤,大概百米之外,就可看到阿富汗斯坦的人烟。同样是homestay,主人很好客,也很开朗。站在小小院落里,思念远方的亲人啊,不知道他们节日过得怎么样。晚上,6人一屋,大通铺。大厚被子,加上海拔下降了一些。我感觉舒服多了,终于暖和了。途中偶遇,碧绿河水,倒影黄色、红色的树,很有一番景致,这是一种不期而遇的魅力,所谓探险中的收获吧。 2011年10月2日,天空湛蓝,雪山洁白,河水碧绿,黄叶飘零,千丈深渊。此行最美的一天。边境城镇ishkashim,好名字,好地方,好心情啊。因为今天大家终于见到一个特大号的淋浴器,水源充足,电力充足,这意味着大家都可以洗澡了,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幸福从来不讲条件,一切来得很自然。有两个浴室,一个洗衣房,没有边界的大院子,鸡犬之声相闻,田野的气息,牛羊悠闲的散步,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排队洗澡,洗衣服,很快,大家恢复了惬意的状态,有人将牌桌搬到了阴凉处里,茶水,扑克,二郎腿。人们把前两天的阴冷和不快统统扔掉了。虽然饭菜还是老一套,但是有人居然说爱吃囊。 2011年10月3日,蓝色天空依旧,离开边境小镇ishkashim,途径边防重镇khorugh地区,返回边境小镇kalaikhumb,住在与阿富汗一河之隔的小旅馆。由于有了前几天的经历,现在的条件反而显得挺好的,不少人开始四处瞎转悠。我和几个人则去河边捡石头,有不少漂亮的石头,无法带回去,太大呀。 2011年10月4日,多云。离开kalaikhumb,沿原路返回首都,山路依然险峻,车辆依然颠簸。但人精神了,适应了,一切都好过多了。停车休息时,人们还发现了一些可口的野果,大家开始扫荡,不一会儿,下层的野果被采光。人们开始感叹:塔吉克是个好地方啊,没有任何污染,空气清新,又有野果吃,大山里与世无争,多好啊。可是也有人说了,这鬼地方,让我当国王,我都不来。进城了,回到首都Dushangbe,绕城进行为期1小时的游览,延中心广场转啊转,终于又过了一次收费站,来到某个避暑山庄,久违的标准间,热水,大家都倍感幸福啊。晚饭,永远的那个囊和茶,外加一盘牛肉茄子辣子土豆混合物,沃特噶,晚饭啊,我们开始改名为吃囊团。 2011年10月5日,多云,有雨。可以看到,塔吉克没有什么工业,城市规模不大,绿树成荫,且大都是参天大树,山区植被覆盖率也很高,几乎没有什么工业污染,也没有树木的砍伐,生态环境保持的相当好,在环境如此优美的dushangbe,今天早上,还是刮起了沙尘暴。有人说沙尘暴是历来就有的,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我看有道理。人类未出现之前,沙尘暴就已经出现,它是一种大自然固有的现象,人们可以研究其规律,但不要妄图消灭它。似乎不愿让塔吉克斯坦的明珠,这座美丽的城市蒙尘,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雨,后来雨越下越大。我错了,原来,塔吉克是有高速公路的,而且收费站也不止一个,从dushangbe到khudzand,至少有6个。塔吉克是有隧道的,而且是中国援建的友谊隧道。路况很好,穿过一个接一个中国样式的隧道,周围有中国样式的高压线输电塔,蒙蒙细雨,青山相伴,我们好像行进在了八达岭高速上。周围的大山是西天山山脉,与东天山山脉一样,有着丰富的矿藏,路边可看到不少露天煤矿和有色矿石。雨一直下,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暗无天日的奇特世界,这是一个超长的隧道,大概有几公里长,按理说不算出奇,但是里面没有路灯,路面积水严重,坑坑洼洼,旁边还有一些小的隧道,通向莫名区域。汽车们就像是一群老鼠,在鼠洞里排队爬行,左冲右突,寻找较好的路面前进,原来,在没有任何通风措施的老鼠洞里,老鼠们呼吸的空气质量是如此的差,老鼠也就算了,汽车尾气却厉害得多,车内尾气味道很浓,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非中毒不可。没有光线的世界,偶尔有几盏灯挂在电线上,压抑得很,路面的积水使人感觉像走在沼泽中,暗黑世界中,有人想到自己24小时不吃不喝不睡的井下作业经历,不寒而栗,生活在地下400米深处,那不是正常人所能忍受的。有人咒骂这破地方。黑暗像一张大嘴,不断吞噬着前面的车,而我们却只能义无反顾的前进,后面的车也紧紧跟随,出口只有一个,未来是什么无法确定,方向是什么却早已定出,永无止尽的前进,到底是在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已经成为宇宙转轮上的一颗螺丝钉,失去了曾经的自由轨迹,是经历时空的转换,还是坠入进化的轮回?胡思乱想中,出口接近,光明世界降临。原来,在我们的左侧,新建了一条平行隧道,我们行进的老隧道,可能要报废或者重建。又开始盘山路,柏油马路消失不见,土石路面出现,险峻的盘山路,行进几十公里,高程上升了1000米。我们重登名一处名为anzob的3200米pass。然后是坡度极大的下山路,有点吓人,几乎直上直下。终于要进城了,塔吉克民族的习惯,进城前洗车。我们下车,雨不下了,薄雾蒙蒙,气温很低,路边有销售蜂蜜和瓜果的商贩。终于,在天黑前,进入了hkuzand苦盏地区,塔吉克斯坦的上海市。这是一个老城,我们进入一家非常有特色的塔吉克餐厅,挂毯,塔吉克手工艺品陈列在墙壁上,记录塔吉克城堡和建筑的油画挂于立柱之上。洗手的水龙头是塔吉克铜壶做成的。就坐,开始吃囊,一碗肉末汤,一个鸡腿,据说连着鸡毛。晚上住上了此行最为豪华的高层酒店,名曰:苦盏饭店,我们住在13层。一部老式的古董电梯,只能坐4个人。电梯开关门后,没有任何提示,但都要剧烈震动两下,好悬,并且只能去单一的楼层,不能同时按下两个楼层。房间很大,床太软,水管漏水,水只供应6点到9点,好歹能够洗澡吧。 2011年10月6日,多云,早起泡了一包面。不得不感叹,三小时时差,三十年差距,很不习惯。这些天来,犹如时光倒流三十年,我们进行忆苦思甜,这也是不少老先生的感慨,社会经济状况和30年前类似。有人建议新入学的学生不用进行其他的教育,直接拉到塔吉克斯坦培训培训就够了。今天逛了把公园,偌大的苦盏地区,这公园走路也就十来分钟不到,就逛遍了,里面基础设施陈旧,草木丛生。之后,在希尔河边的一家小饭馆里吃饭,吃囊喝汤,好像吃到了一串烤丸子。 2011年10月7日,多云转晴。我们参观了kayrakkum reservoir,湖面较大,其实是一个水库,差不多是hkuzand地区最大的一个湖。之后开了好长时间会,和hkuzand科学中心的人员座谈。参观了植物园,也是破破烂烂,据说在前苏联时期很辉煌,毁于二战。之后,我们逛了逛当地最大的巴扎和清真寺,巴扎的东西可以说单调的要死,有两层。下层水果蔬菜,上层百货。和库尔勒的批发市场差不多,我看都是些中国进口的化妆品、洗涤品之类。晚饭先吃囊,接着喝酒,喝沃特噶,和喝酒精没有区别,连囊都吃完了,大家就这么坐着,一个劲干喝。大概坐了一个多小时吧,还是没有动静。他们的习惯是,先上囊,然后喝一碗汤,然后等着,最后的菜是最好的。这地方有表演者在唱歌,一个男中音,唱着节奏强烈的塔吉克舞曲,啥都听不懂。之后出来一个跳舞的姑娘,开始表演塔吉克舞蹈,那身材,嘿,水桶腰,但是卖力呀,全身不停地抽筋,许多人拿着相机拍照。因为是露天的,时间一长有点冷,再加上从天亮等到天黑,大家坐在大长条桌子两旁没事干,只有继续喝酒精,有几个人貌似有点喝多了,也离开座位,手舞足蹈,真可谓群魔乱舞。最后的菜终于上来了,也不能算失望吧,每人一串五块钱的烤肉,这是第一次吃上日思夜想的烤肉,还是不错的,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才做出这么点东西,这不浪费感情嘛。塔吉克民族的习惯是吃晚饭,干坐着吃囊喝茶聊天。习惯了中国快节奏的生活,这种吃饭方式,令人抓狂。好多人没吃过瘾,没喝过瘾,回来拿出二锅头,把从河里捞来的鱼,煮在电热壶里,放入白天在巴扎买的葱,餐馆里拿的盐,美其名曰国内吃不着的美味。 2011年10月8日,阳光明媚。早起背疼的厉害,被这个床折磨得要死,坐在上面,屁股差不多能直接够到地面,老毛子总爱睡软床,我们一路上睡觉的地方,除了毡房是打地铺外,其余全都是钢丝软床。不得不说,这里的人们很热情,我在阳台上活动活动我受伤的背,底下就有两个半大孩子抬起头来打招呼,hello!come on。手舞足蹈的让我下去。今天还是去那个水库,去南侧考察,可能昨天晚上吃饭时间太长,着凉了,有点感冒,晚上鼻塞,也没有睡好。今天在车上,瞌睡的厉害,到了一处河谷地,位于和吉尔吉斯斯坦交接处,这里比较特殊,一马路分界,马路的另一边就是吉尔吉斯斯坦,我们玩了一回偷渡,我捡了一块类似宝石的石头留作纪念。在这儿,许多人捡到了贝壳化石。 2011年10月9日,晴。离回家的路又近了一步,感冒加重了,头疼脑热,耳朵老是堵上,难受的很。越过盘山公路,穿过漫长的幽深隧道,来到dushangbe。明天开会,和塔吉克同行们进行座谈,考察终于接近尾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沙尘暴席卷塔吉克斯坦大部分地区:关注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1-10-6 05:47
沙尘暴席卷塔吉克斯坦大部分地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06日01:53 新华网   新华网杜尚别10月5日电(报道员法兰吉斯)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5日席卷塔吉克斯坦大部分地区,给当地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塔吉克斯坦国家水文气象中心专家西焦特绍耶娃当天对新华社报道员说,塔南部的哈特隆州、北部的索格特州和首都杜尚别及周边地区均遭到沙尘暴袭击,随之而来的是急剧降温,降温至少将持续3天。   据杜尚别国际机场问讯处值班人员介绍,因沙尘暴天气,该机场已暂时停止飞机起降。5日当天来自莫斯科、阿拉木图和沙迦的航班已改降塔吉克斯坦北部城市苦盏。如果6日沙尘减弱,杜尚别机场才有可能恢复运行。   新华社报道员在杜尚别街上看到,因沙尘暴导致能见度下降,汽车均以慢速行驶。杜尚别市区的最高温度由4日的28摄氏度骤降至5日的14摄氏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1-10-06/015323260713.shtml 未来3天华南有中到大雨 冷空气影响东北等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05日19:32 中国天气网 微博 5日20时至6日20时预报图 6日20时至7日20时预报图   华南西部有中到大雨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北   一 重要天气   1. 华南西部有中到大雨   5~7日,江南南部、华南大部有小雨,其中,广西西南部、海南北部、雷州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15~45毫米)。    2. 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北   受冷空气影响,5日夜间至6日,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北部等地气温将下降3~6℃,局地降温8℃;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4~5级偏北风。    二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5日20时至6日20时,新疆北部、东北中东部、江南南部、华南大部、云南南部和西部、贵州南部等地有小雨,其中,广西西南部、海南北部、雷州半岛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15~40毫米)。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有4~5级风。台湾海峡、南海北部、北部湾有6~7级东北风。   6日20时至7日20时,新疆西部、江南南部、华南中西部、云南大部有小雨,云南西部、广东西部沿海、海南北部的部分地区有中雨(10~20毫米)。新疆北部、东北有4~5级风。台湾海峡、北部湾、南海北部有5~6级偏东风。   7日20时至8日20时,新疆天山地区西部、甘肃东部、内蒙古东北部、华南南部沿海地区、海南、云南中西部等地有小雨,部分地区有中雨(10~25毫米)。新疆南部和东部、内蒙古大部有4~5级偏北风。台湾海峡、南海北部、北部湾有6~7级东北风。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1/1005/69406.html 2011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2011-9-20 15:17 2011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0月是下半年第三个强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9月变小。 潮汐组合A:2011年10月4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0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2.4724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10月12日为日月大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1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0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2.3948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D:10月27日为日月大潮,2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3度,26日月亮在近地点。两两强叠加,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0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2.3624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8840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