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对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象的例型和类型概念的提出
热度 2 Babituo 2014-10-21 14:10
前言 由本人提出的面向资源的应用软件开发方法,为了实现“可在运行时设计”的特性,就必然要突破“设计 - 运行”之间的鸿沟。一旦软件开发工具提供了这样的特性,就意味着,软件,可以在运行中,一边运行,一边进行软件自身的设计和改进,也可以说,对软件的结构的设计改进,已经成了软件运行的一部分了。这意味着真正赋予了软件类似生命的特征,正如我们教育和培养下一代,是在他们“活着”的同时所进行的一样。我们不会将一个被教育者置回某种休克的设计状态,对他进行教育和培养,然后再换醒他活过来去更好地行动和思考。而现代软件工程对一个软件的开发和升级本质上还处于这种模式之下。面向资源的应用软件开发方法,就是要实现“编写活着的程序”。 于是,实现对象的可演进性成为实现真正的软件“随需应变”的必要技术,同时,也是实现“编写活着的程序”的开发应用模式的关键技术。在有能力提供这项技术之前,所有的“随需应变”都是在奢谈。 本人目前正试图在 诚开智能软件开发平台 的开发 中,尝试向这一技术实现发出挑战。由于没有先例,开发的过程伴随着理论的探索和编程的实践交叉进行。在这种全身心的投入研究开发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否定,真的是一种美妙的研究享受。 对象的例型和类型,例象和类象概念的发现,就是在可演进的对象模型探索中,获得的有趣的认识之一,特分享给网友们去体会。 概念由来 在 当今 OO 编程语言中,实际上已经显露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的区别了。 比如,在 Java 中,我们可以新建 New 一个 类 Class 的实例对象 Object ,也可以以一个对象 Object 为蓝本,克隆 Clone 出另一个对象 Object 。 这里,克隆的目的在于重用蓝本对象的数据值。同时,也是按蓝本的类型创建的一个新的对象实例,也就是说,对象克隆,同时重用了蓝本对象的结构 Class 。 由于在现有 OO 编程语言中,不存在对象的可演进性,也就是说,不存在提供在程序运行中再来改变对象结构的特性 的 设计考虑。这是在当前 “ 设计 - 运行 ” 分离的软件应用模式下,不需要的特性 , 当然,也是该模式下 应用开发的软件不可能真正实现“随需应变”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之前的博文中,我已经介绍了,实现可演进的对象模型的关键,是在运行时彻底打通“属性 - 类型 - 对象”之间的相互衍生的三角关系。也就是说,要从当前的软件开发,是“从属性定义衍生到类型定义,再衍生到对象创建”这一单向的单程过程,改变为可双向循环互通衍生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实现对象的可演进特性,关键是要实现除了上述单程单向开发路径外,还要能首尾衔接,反向贯通。具体地说,就是实现: 首位衔接:可将对象拆解为属性成员对象,可将拆解的成员对象克隆重新组合新的对象。 反向贯通:可根据非类型实例化创建的对象反向归纳出类,根据已经定义的类,定义新的属性类型。 例型和类型概念的提出,正是为了实现“属性 - 类型 - 对象”之间可双向循环互通衍生的理论需求之一而被发现的。 概念提出 例型: 以 A 对象为 例 克隆 一个 B 对象, A 对象为 B 对象的 例型 , B 对象为 A 对象的 例象 。 类型: 以 A 对象为 类 创建 一个 C 对象, A 对象为 C 对象的 类型 , C 对象为 A 对象的 类象 。 关键特性: 改变例型结构,不改变例象结构;改变类型结构,类象结构跟随改变。 主要性质: l 一个对象可以是其他一些对象的例型,同时可以是另一些对象的类型。 l 一个对象,要么是例象,要么是类象,而且只能有唯一的例型或唯一的类型。 l 一个对象,不管是作为例象、类象、例型还是类型,其值的改变只改变自身,不改变其它任何对象的值。 l 只有作为类型的对象结构改变,才改变其类象的结构。 作用划分: 例型的作用在于重用对象的数值。 类型的作用在于可同时重用对象的数值和结构。 概念的意义 可演进性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解决继承和发展之间的矛盾。 面向资源的可演进性对象模型为可演进性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时空。 回到前言 ... 2014-10-21 邱嘉文 于珠海诚开智能
个人分类: 面向资源软件开发方法|348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选大学与谈对象
zhuping01 2014-8-6 18:54
选大学与谈对象 武夷山 USA Today 杂志 2014 年 5 月号发表了美国学者 David Montesano (他是 Uniflunce.com (意为“大学影响力”)和 CollegeMatchUs.com (意为“大学与我们的匹配”)两个网站的创办人)的文章 University Life Beckons (大学生活在召唤)。关于如何选大学,他的主要观点是: 1. 上大学不是恣意放纵,而像是结婚,所以要慎重。 2. 为爱而结婚,不要为地位而结婚。你若有幸能与名流约会一回,身边的伙伴都会羡慕你,但这种约会有几个能最终导致婚姻?同理,不要一味追求名校。 3. 寻找最适合你自己的教育计划,寻找这样的大学,其价值观与你的价值观最匹配,其优势专业恰好是你热爱的专业。 4. 采用成熟的判断标准。如果你梦想拿到研究生学位,就要看哪些大学最善于把学生送入研究生阶段;如果打算本科毕业就找工作,就要看哪些大学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哪些大学毕业生首份工作的平均起薪水平较高。 5. 相信自己的感觉。找对象的时候,遇到合适的人,你感觉哪儿都舒服。选学校也是这个道理。(博主注:中国很多家长喜欢包办代替,不给孩子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决定的机会。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6. 三思而行。多数人不会闪婚,要多多了解和考察对方。同理,初步打算选哪个学校的话,最好找该校在校生和最近几年的毕业生聊聊,至少要找 10 个人聊聊。 7. 多沟通交流。如果两个人都喜欢你,你是愿意与那个向你频频提问、对你说的话题感兴趣的人交往,还是愿意与一个“三拳打不出个闷屁”的人交往?同理,大学也希望了解申请人对他们的兴趣有多大,所以你要写信、发邮件,让校方充分了解你。 后面还有 4 条,与中国选大学的情况相差很远,我就不介绍了。即使是以上几条,与中国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我觉得,用找对象作为选大学的譬喻,还是挺好的。 再延伸一下这个譬喻。上大学后,发现自己选的大学或专业不理想,怎么办?有个别人会退学,重新考一次,但这个赌注太大。同样,热恋中结婚的男女,婚后也逐渐会发现对方的种种缺点,怎么办?离婚,重新寻找心目中的完美伴侣,当然是一种选择,但风险极大,说不定下一个配偶更糟糕。更多人会选择适应婚姻的现实,在目前的边界条件下,将已有婚姻关系尽量经营好。与此同理,发现大学或专业不理想后,我们还是应该找出本大学、本专业的优势或机会,将这些优势尽量利用起来,为下一步的兴趣转型或事业转型奠定基础。 比如,我的大学专业不是我自己申请的那个专业,是校方完全未征求我们的意见所作出的调整。我虽然努力学习,但始终未能培养出对本专业的兴趣,学习成绩也只达到良好水平。于是,我就尽量发展自己对外语的一贯兴趣,除英语外,还先后学习俄语、日语、德语和法语。除了俄语,另外三种语言都是在本校学的,即充分利用了所在大学的机会。(必须说明一下,除了英语外,其余 4 门语言都忘得差不多了。)最终,我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研究生(当时,考情报所的考生必须已经掌握了两门外语),选定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 科技情报,至今不渝。
1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爱情】【劝导 Persuasion (2007)】【英国】
lcj2212916 2014-5-23 19:52
导演 : 亚德里安·谢尔高德 编剧 : 简·奥斯汀 主演 : 莎莉·霍金斯 / 鲁伯特·彭利-琼斯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7-04-01(英国) 片长: 120分钟 又名: Persuasion: A Jane Austen Classic IMDb链接: tt0844330 根据简·奥斯丁同名小说《劝导》改编而成。   沃尔特家的二小姐安妮(Sally Hawkins饰)温柔娴静,知书达理,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姑娘,可年近28的她至今还待字闺中——8年前,安妮和情郎温特沃斯(Rupert Penry-Jones饰)订下婚约,却最终因长辈拉塞尔夫人(Alice Krige饰)的“劝导”而选择和对方分手。虽然安妮旋即萌生悔意,但受了伤的温特沃斯早已远走他乡,杳无音讯。这段往事给安妮心口划上一道永难愈合的口子,此后,她的心扉再未向他人打开。   8年后,温特沃斯衣锦还乡,一举一动都透出绅士魅力,完全不复昔日的穷酸样,已成为富家女竞相追逐的对象,他对安妮的态度冷淡无比;安妮表面虽然镇定自若,在点滴接触中却不自禁地加深了对温特沃斯的无限爱慕之情,深知昔情难追的她也因此在内心深处备受煎熬……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5147214
24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太极图说起——再谈对称
热度 18 武际可 2014-4-21 06:38
个人分类: 科普|11340 次阅读|26 个评论
对听闻的一些事情的一点感慨
热度 8 cutefay 2013-2-16 17:23
回家道听途说了个别85后的年轻人找对象的观点,不禁有所感慨。举两个例子: 某女孩,相貌平平,家庭条件一般,普通本科毕业后通过家里亲戚的一些关系进了某央企成为一名普通职员。该女说她父母让她要找一个本单位内部的男朋友,并且要年薪百万以上的。 某男孩,相貌平平,个子一般,家庭条件不太好,普通本科毕业,工作一般,整天想着享受,不肯吃苦,赚的工资还不够他的生活费,总是想找一个有钱家庭的女朋友。 我不禁感慨到: 1、社会的物质化造成了很多年轻人找对象太看重物质条件。虽然物质条件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过于看重就总是让外人产生不屑的感觉。 2、找对象还是要现实点好,感觉上述这两种情况能找到心中理想的伴侣不大容易。 3、尽管 上述这两种情况能找到心中理想的伴侣不大容易,但很多时候,对于个体而言,无法用人们常认知的大数法则来对某件具体的事情或具体的人下结论,虽然大多数这样的人都如何如何,但未必就适合这个个体。所以这样的人还真可能找到自己设定条件的理想伴侣。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945 次阅读|17 个评论
IDL界面和对象参数或数据传递之万能的uValue
热度 1 dongyanqing 2012-12-12 19:10
IDL界面和对象参数或数据传递之万能的uValue
IDL 中的数据传递有很多方法,函数或过程可以直接进行参数变量的传入和传出,界面或对象也可以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传递。如对界面组件的参数传递,有下面方法: 界面程序下的数据传递包括下面三种:( 1 )系统变量;( 2 ) Common ;( 3 )组件的 uValue 。经常用的是第三种方法,界面程序利用最顶级组件的 uValue 传递各种类型数据,一般用结构体或指针进行。 附界面传递的示例代码,注意代码中的注释和鼠标在界面中移动时鼠标信息如何在对话框中显示的。 ;+ ; 《 IDL 语言程序设计》 ; -- 数据快速可视化与 ENVI 二次开发(配盘) ; ; 示例源代码 ; ; 作者 : 董彦卿 ; ; 联系方式: sdlcdyq@sina.com ; ;- ; 界面关闭响应程序 PRO WIDGET_EXAMPLES_CLEANUP, tlb ; 获取 uValue WIDGET_CONTROL,tlb,get_uvalue=pstate ; 因是指针,故需要销毁 PTR_FREE, pState END ; 界面事件响应程序 PRO WIDGET_EXAMPLES_EVENT, event ; 获得顶 base 的 uvalue ,即组件信息指针结构体 WIDGET_CONTROL,event.TOP,get_uvalue=pstate CASE TAG_NAMES(event,/STRUCTURE_NAME) OF ; 关闭事件 'WIDGET_KILL_REQUEST': BEGIN ; 提示是否关闭 tmp = DIALOG_MESSAGE(' 确认关闭? ',$ title =' 关闭系统 ',/question) IF tmp EQ 'Yes' THEN BEGIN ; 注意销毁之前创建的指针 PTR_FREE, pState ; 销毁界面 WIDGET_CONTROL,event.TOP,/destroy RETURN ENDIF RETURN END ;draw 区域 'WIDGET_DRAW': BEGIN CASE event.TYPE OF ; 注意不同的类型对应的不同的事件 ; 键盘和鼠标等各自事件的结构体内容 0: BEGIN CASE event.PRESS OF 1: value = ' 左键按下 ' 2: value = ' 中键按下 ' 4: BEGIN value = ' 右键按下 ' ; 弹出右键菜单 WIDGET_DISPLAYCONTEXTMENU, event.ID, event.X, $ event.Y, (*pState).CONTEXTBASE END ELSE: PRINT,event.PRESS ENDCASE END 1: BEGIN CASE event.RELEASE OF 1: value = ' 左键释放 ' 2: value = ' 中键释放 ' 4: value = ' 右键释放 ' ELSE: PRINT,event.RELEASE ENDCASE END 2: value = ' 鼠标移动 ' 7: BEGIN IF event.CLICKS GT 0 THEN value=' 滚轮前滚 ' $ ELSE value=' 滚轮后滚 ' END 4: BEGIN value = ' 暴露事件 ' ; 设置显示组件的大小 drawSize = WIDGET_INFO((*pState).MYDRAW,/Geom) ; 适应性显示 TVSCL,CONGRID(DIST(400),drawSize.XSIZE,drawSize.YSIZE) END 5: value = 'key = ' +STRTRIM(STRING(event.CH),2) 6: value = 'key = ' +STRTRIM(STRING(event.CH),2) ELSE:PRINT,event.TYPE ENDCASE ; WIDGET_CONTROL,(*pstate).TEXT1,set_value= value END ELSE: ENDCASE ; 获取当前组件的 uName uName = WIDGET_INFO(event.ID,/uname) ; 点击了界面上按钮 IF uName EQ 'button' THEN BEGIN tmp = DIALOG_MESSAGE((*pState).TESTSTR,/Infor) ENDIF ; 点击了右键菜单中的按钮 IF uName EQ 'contexButton1' THEN tmp = DIALOG_MESSAGE(' 右键菜单 1',/infor) IF uName EQ 'contexButton2' THEN tmp = DIALOG_MESSAGE(' 右键菜单 2',/infor) ; 修改界面大小 IF uName EQ 'tlb' THEN BEGIN ; 显示组件大小适应程序大小 drawXSize = event.X -(*pState).DRAWSPACE drawYSize = event.Y -(*pState).DRAWSPACE ; 设置 tlb 大小 ( 可忽略,因 Draw 组件后面已经设置了大小 ) WIDGET_CONTROL,event.TOP,xSize = event.X,ySize = event.Y ; 设置显示组件的大小 WIDGET_CONTROL,(*pState).MYDRAW,xsize = drawXSize, ySize = drawYSize ; 适应性显示 TVSCL,CONGRID(DIST(400),drawXSize,drawYSize) ENDIF END ; PRO WIDGET_EXAMPLES ; 创建一个主 Base 窗体 base1 = WIDGET_BASE(TITLE=' 界面程序示例 ', $ mBar = mBar , $ uname ='tlb', $ ; 按行排列 /COLUMN, $ ; 重设置大小时产生事件 /TLB_SIZE_EVENTS,$ ; 关闭时产生事件 /TLB_KILL_REQUEST_EVENTS) ; 创建系统菜单 wFile = WIDGET_BUTTON(mbar,value = ' 文件 (F)') wOpen = WIDGET_BUTTON(wFile, value = ' 打开 (O)') wExit = WIDGET_BUTTON(wFile, value = ' 退出 (E)', $ ; 添加分隔线 /Separator) ; 创建一个按钮 base2=WIDGET_BASE(base1,/row) label1=WIDGET_LABEL(base2,$ value=' 当前事件: ') text1=WIDGET_TEXT(base2, $ xSize =10) button = WIDGET_BUTTON(base2,$ value =' 按钮 ', $ uName ='button') mydraw=WIDGET_DRAW(base1,$ retain=0,$ ; 设置大小 xsize=400,$ ysize=400,$ ; 滚轮时产生事件 /wheel_events,$ ; 点击按钮时产生事件 /button_events,$ ; 暴露(从遮挡到最前显示时)时产生事件 /expose_events,$ ; 鼠标移动时产生事件 /motion_events,$ ; 键盘敲击时事件 /keyboard_events,$ ; 设置组件的 uName ,即名字。 uname='mydraw') ; 例示 WIDGET_CONTROL, base1, /REALIZE ; 创建右键菜单界面 contextBase = WIDGET_BASE(mydraw, /CONTEXT_MENU) ; 右键菜单中菜单选项 button1 = WIDGET_BUTTON(contextBase, $ VALUE=' 右键菜单 1', $ uname = 'contexButton1') button2 = WIDGET_BUTTON(contextBase, $ VALUE=' 右键菜单 2', $ uname = 'contexButton2') ; 获取系统初始化颜色模式 DEVICE, Get_Decomposed = oriD ; 显示伪彩色图像 DEVICE, decomposed =0 ; 载入系统颜色表 LOADCT,23 ; 显示一个 400*400 的方形图像 imgData = DIST(400) TVSCL,imgData ; 获取组件的大小信息 sz = WIDGET_INFO(base1,/geom) drawSZ = WIDGET_INFO(myDraw,/geom) ; 显示区域与主界面的边界间隔 drawSpace = - ; 创建结构体,包含各个组件 ID 和参数 state={label1:label1,$ contextBase: contextBase, $ text1:text1,$ oriD: oriD, $ imgData : imgData , $ drawSpace: drawSpace, $ testStr : ' 初始字符串 !',$ mydraw:mydraw} ; 创建指针 pstate=PTR_NEW(state,/no_copy) ; 将指针信息存到 tlb 的 uvalue 中保存 WIDGET_CONTROL,base1,set_uvalue=pstate ; 关联产生事件 XMANAGER, 'WIDGET_EXAMPLES', base1, $ cleanup = 'WIDGET_EXAMPLES_CLEANUP',/NO_BLOCK ; 也可用这个方式 : 直接指定事件程序 ,event_handler ='abc' END 另外对象使用时也可以用 uValue ,应用情形:如以浮点型数组,用 IDLgrImage 显示时数据会自动拉伸到 byte 型,再通过 IDLgrImage 的 getProperty 获取后为 byte 型数组,与浮点型相比的话精度会有所丢失。为了获取原数组值,可以用 IDLgrImage 的 uValue 关键字对数据进行备份,当然,这种方式占用的内存对增大,如为了节省保存内存,可以将转换系数存储到 uValue 中,应用前后进行存储和读取运算。示例代码如下: IDL oriArr = dist ( 200 ) % Compiled module: DIST. IDL print , max (oriArr,min = minV) 141.421 IDL print ,minV 0.000000 IDL oImage = Obj_New ( 'IDLgrImage' ) IDL oImage. SetProperty ,data = oriArr IDL oImage. GetProperty ,data = storeArr IDL print , max (storeArr) 141 IDL help ,storeArr STOREARR BYTE = Array IDL ; 解决方法 IDL oImage. SetProperty ,data= oriArr,uValue = oriArr IDL oImage. GetProperty ,data = storeArr,uValue = uArr IDL help ,uArr UARR FLOAT = Array IDL print , max (uArr) 141.421 IDL ; 解决方法 2, 按线性函数公式 y = k*x+b 的格式,这样节省对象占用内存。 IDL maxV = max (oriArr,min = minV) IDL ; 计算转换系数 IDL k = 255 /(maxV-minV) IDL b = -minV /(maxV-minV) IDL ; 存储原数组到 oImage 对象,系数到 uvalue 中 IDL oImage. SetProperty ,data= oriArr,uValue = IDL ; 获取 oImage 对象中的数据和系数数组 IDL oImage. GetProperty ,data = storeArr,uValue = uArr IDL ; 转换回初始数组 IDL readData = uArr *storeArr+uArr 怎么查IDLgrImage的uValue参数呢。IDL的帮助中IDLgrImage的属性界面如下: 下面有继承基类名称: 点击链接进去,有继承基类的属性,继承基类的属性都可以在IDLgrImage中直接调用,当然也包含了uValue。
个人分类: IDL技术|131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年龄越大,在爱情上越瞻前顾后
热度 15 cutefay 2012-10-26 22:03
前几天看电视剧《男大当婚》中35岁的主人公小强和比他小13岁的小美女伍小六的恋爱经历的那几集的时候,一方面感慨到年龄带来的代沟,另一方面感慨到年龄越大,谈恋爱越瞻前顾后。像伍小六这样的20出头的年龄,谈恋爱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顾虑,只要喜欢一个人,就想和他在一起。而像小强这种35岁的叔叔级的大龄剩男,谈恋爱明显顾虑很多。他跟那么多女性相亲谈恋爱,结果最后一个也没成,我认为其中有很大一方面原因是他每段感情都没有真心付出过,总是稍微遇到点问题就退缩,不想再去付出了。 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用它来说事儿还是不大靠谱。还是说说现实的例子吧! 当初在大学谈恋爱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一个原则:只要喜欢和他(她)在一起就好。那个时候谈恋爱基本上不会去考虑对方的家庭情况、地域、收入情况等其他因素。所以,那个时候的爱情也是最纯真的时候。 而当大家毕业走向社会之后,很多人找对象就现实多了,例如,很多女的希望男的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最好还是有车有房,家庭条件还要好一点,男的则要么希望女的温柔漂亮,要么就希望女的家里比较有钱。尤其是本科就毕业工作的人,往往更现实。读了硕士或博士的人还好点,不会太现实,似乎没本科就毕业工作的人那么现实。现在硕士或者博士生在读书期间裸婚的很多,没有豪华的婚礼,没有婚房,只有结婚证和相爱的心,也是一种浪漫。 而到了30岁左右的年龄,找对象顾虑的就更多了,无论男的还是女的找对象,往往都很挑剔,并且是年龄越大越挑剔。我想,这可能是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30岁左右的人往往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在找对象方面更有目标性,因此寻觅范围也缩小了。另一方面是30岁左右的人通常之前都经历过恋爱,如果30岁左右再谈一场不合适的没有结果的恋爱,就有些伤不起了。还有一方面是30岁左右的人往往经济收入比20岁出头要高一些,经济收入高的人,无论男女,往往都在找对象的标准要求上高一些。好在30岁左右的人的家人会一直催促找对象的事情,30岁左右的人也会比较抓紧时间找对象,有时候,也会适当降低自己的要求,以尽快找到一个适合的对象。 到了40岁左右的年龄,虽然家里人会总是催,但是往往他们已经习惯了单身的生活,所以自己不着急了,并且,还会更加挑剔了。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5899 次阅读|37 个评论
JavaScript创建类和对象——学习笔记(一)
chengdong166 2012-7-16 23:10
注意:JavaScript中没有类的概念,这里只是便于称呼。 我们知道,对象属性可以在创建对象之后动态定义,例如:通过new关键字创建一个类对象,然后新增属性和方法。 var obj1 = new Object; obj1.color="red"; obj1.doors=4; obj1.mpg=23; obj1.showColor = function() {// 该属性实际指向函数的指针, 意味着该属性是个方法. alert(this.color); } //调用showColor方法 obj1.showColor(); */ /* // 可将方法变量showColor指向外部的具名函数,则在类内部只需定义一个变量showColor存储具名函数的指针(指针指向了showColor在heap中的位置。) function showColor(){ alert(this.color); } obj1.showColor = showColor;// 显然,若没有看到定义的外部函数showColor(),一般人是无法察觉这是obj1对象的一个方法 // 上述创建方式仅仅是创建了一个实例,要创建多个实例,可通过工厂函数进行。 function createCar(color, doors, mpg) { var tmpCar = new Object(); tmpCar.color=color; tmpCar.doors=doors; tmpCar.mpg=mpg; tmpCar.showColor = showColor; return tmpCar; } */ /* // 由于通过工厂函数方式创建对象导致诸多问题,进而产生了构造函数的概念 function Car(color, doors, mpg){//函数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this.color=color; this.doors=doors; this.mpg=mpg; this.showColor = function(){ alert(this.color); } } * */ //通过构造函数的方式创建类,默认情况下无返回值,使用this关键字访问新创建的对象. /** * 通过构造函数定义类和通过工厂函数方式定义类具有同样的问题: * 1. 每次创建一个实例时,都会重复生成函数;(可以优化为只生成一次函数,那么如何优化呢?) * 2. 若在构造函数外部构造函数,则会使得showColor不像一个方法: * function showColor(){ alert(this.color); } function Car(color, doors, mpg){//函数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this.color=color; this.doors=doors; this.mpg=mpg; this.showColor = showColor;//语义歧义 } * 由此产生了原型方式 */ /* function Car(){ } // 这里通过给Car的prototype属性添加属性去定义Car对象的属性. Car.prototype.color="red"; Car.prototype.doors=4; Car.prototype.mpg=23; Car.prototype.showColor = function(){ alert(this.color); } */ // 通过上述定义类的方式使得所有类实例都操作了同一个东西. // 由此产生:构造函数/原型方式相互结合定义类 function Car(color, doors, mpg){ this.color = color; this.doors=doors; this.mpg=mpg; } Car.prototype.showColor = function() { alert(this.color); } //通过fireBugs调试可以看出, 创建一个实例时,构造函数执行一次 //var car1 = new Car("red", 4, 35); //var car2 = new Car("blue", 5, 24); //当属性函数(方法)被该实例调用时,才去执行该方法.(创建实例时未被属性函数未被生成) //car1.showColor(); //car2.showColor(); //这里仅仅创建了showColor()函数的一个实例,所以没有内存浪费. /* // 动态原型方法 function Car2(color, doors, mpg){ this.color = color; this.doors = doors; this.mpg = mpg; //alert(typeof Car.initialized == 'undefined'); if (typeof Car._initialized == 'undefined'){ Car.prototype.showColor = function() { alert(this.color); }; Car._initialized = true; } } var car1 = new Car2("red", 4, 35); var car2 = new Car2("blue", 5, 24); car2.showColor(); //当属性函数(方法)被该实例调用时,才去执行该方法.(创建实例时未被属性函数未被生成) car1.showColor(); * */ // 注意这里的this._strings_,strings前后加_(有些开发者喜欢使用this._strings),用来说明strings属性是私有的. /** * 注意:1、ECMAScript中的所有对象的所有属性和方法都是公用的; * 2、在属性名前后(或前)加_仅仅是开发者们的一种规约,用于说明哪些属性和方法应该被看作私有的; * 3、记住:这些下划线并不改变这些属性是公用属性的事实. */ function StringBuffer(){ this._strings_ = new Array; } StringBuffer.prototype.append = function(str){ this._strings_.push(str); } StringBuffer.prototype.toString = function(){ return this._strings_.join(""); } // 测试性能 var d1 = new Date(); var str = ""; for(var i = 0 ; i 10000 ; i++){ str += "text"; } var d2 = new Date(); document.write("Concatenation with plus: " + (d2.getTime() - d1.getTime()) + " ms"); var d3 = new Date(); var oBuffer = new StringBuffer(); for(var i=0;i10000;i++){ oBuffer.append("text"); } var sResult = oBuffer.toString(); var d4 = new Date(); document.write("br /Concatenation with StringBuffer: " + (d4.getTime() - d3.getTime()) + " ms");
个人分类: JS学习|3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与对象多接触,你会获得研究灵感动力
hailang0 2012-7-9 15:00
Nature | E. Lukyanov Meet patients to get your motivation back Biomedical scientists risk forgetting what they’re working for if they don’t connect with the people who are affected by their research, says Tal Nuriel 1 . 04 July 2012 Most research scientists, especially in biomedicine, can probably remember when their early wide-eyed enthusiasm started to wane. For me, it was during my time as a research technician at New York University Langone Medical Center. One afternoon in the lab, I announced that I really wanted to “cure a disease” one day. My comment was innocent and genuine, so I was caught off guard when a couple of postdocs in the lab laughed at it. They told me that researchers don’t ‘cure’ anything any more; at best, they develop drugs effective enough to secure government approval, and even that is nearly impossible. My idealism dampened further as I made my way through my graduate studies at the 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 in New York. My work centres around the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o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although my passion for the work is pure — my grandmother had the disease — I soon abandoned the idea that my research would ever make a real difference to actual people. The realities of research began to weigh on me, and with each failed experiment and exhausting late night, my focus in the lab shifted further away from trying to help people and closer towards trying to complete my thesis and publish enough papers to help me to secure a job after I graduated. I found myself wondering whether there might be ways to halt this shift in focus and motivation, which so many young researchers experience. Then I found one. Back in January, in the middle of my seventh year of graduate studies (please shoot me), I enrolled in a ‘self-expression and leadership’ course, for which I had to organize a community project. And so it was that on a Thursday night in May, a little under 100 people directly affected by Alzheimer’s gathered in a Manhattan bar to meet and mingle with about 20 young researchers, all of whom were trying to, if not cure the disease, then at least lessen its effects. I called the event a Meet the Researchers night, and I was staggered by the interest. I invited patients and care-givers with the help of the local chapter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Immediately after the invitations were sent out, we received a flood of responses, and ten further chapters said that they wanted to organize similar events in their cities. Apparently, meeting young scientists was more desirable than I had foreseen. And my colleagues were equally enthusiastic: with e-mails and help from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I was able to recruit graduate students, postdocs and assistant professors from most of the major universities around New York. “It is crazy to me that there is almost no direct contact between patients and researchers.” At the event, all the scientists did an amazing job of welcoming the guests and being patient with their questions. One sat with a rather intense older gentleman for nearly an hour, fielding question after question and smiling all the time. As most of the older guests left and the bar thinned out, many of the researchers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wards each other. At that point, I realized that an unexpected benefit of the event was that it brought together 20young researchers from the same city and with the same research interests, to meet and interact for the first time. For me, the most touching moment was when I met a woman called Beth, whose father had recently been diagnosed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We discussed research for a while — then Beth started to talk about her father and how his amazing memory had been a source of pride for him before the disease had struck. Her eyes began to fill with tears, and she stopped mid-sentence, the emotions pouring over her. I put my hand on her shoulder and told her that it would be OK, comforting her as best I could. And as she regained her composure and continued with her stories about her dad, I remembered why I had organized this event in the first place. Although I had witnessed the effects of Alzheimer’s disease first hand — both as a child, watching my grandmother’s slow deterioration, and as an adult, witnessing my mother’s anxiety about succumbing to the same fate — it had been a long time since I had directly felt the heartache of seeing a loved one slowly fade away. Talking to Beth, I reconnected with the pain and suffering that this disease causes, and with why research into it is so important. Iremembered that Alzheimer’s disease isn’t just the abstract images of plaques and tangles that I show in my presentations. It is a real and devastating condition and the only real hope for those affected by it — perhaps even for my own mother — is the research that my fellow scientists and I conduct. In my opinion, this sort of event should be repeated on a much grander scale. It is crazy to me that, although the patient community spends countless hours raising money for researchers, and the research community spends countless hours working to find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there is actually almost no direct contact between these groups. If you are a biomedical scientist, there are plenty of reasons to organize a Meet the Researchers event in your area. And I can tell you from experience that doing so will not only renew your motivation in the lab: it will also reconnect you with the reasons you got into science. Journal name: Nature Volume: 487 , Pages: 7 Date published: (05 July 2012) DOI: doi:10.1038/487007a http://www.nature.com/news/meet-patients-to-get-your-motivation-back-1.10943 Related stories Scientists trace a wiring plan for entire mouse brain Alzheimer's disease: A breach in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S government sets out Alzheimer’s plan
个人分类: 海外星云|238 次阅读|1 个评论
谈谈gnuplot(四十二):几何图形对象
热度 1 yusufma 2012-1-20 04:14
通过设置对象( object ),可以让 gnuplot 在图中绘制几何图形。目前 object 支持四种几何图形: rectangle (长方形), ellipse (椭圆形), circle (圆形) 和 polygon (多边形)。下面通过实例说明它们的用法: gnuplot set grid gnuplot set size square gnuplot set object 1 rectangle from 0,0 to 4,3 lw 3 gnuplot set object 2 rectangle at 4,3 size 4,3 behind gnuplot set object 3 ellipse at -5,-5 size 6,3 angle 30 lw 2 \ fillcolor rgb "red" fillstyle transparent solid 0.4 gnuplot set object 4 circle at -3,-3 size 3 fc rgb "blue" fs transparent solid 0.4 noborder gnuplot set object 5 circle at 5,-5 size 3 arc fc rgb "orange" fs solid gnuplot set object 6 circle at 5,-5 size 3 arc fc rgb "brown" fs solid gnuplot set object 7 circle at 5,-5 size 3 arc fc rgb "forest-green" fs solid gnuplot set object 8 polygon from -1,1 \ to -1,5 \ to -3,8 \ to -8,6 \ to -5,4 \ to -7,0 \ to -1,1 lw 4 fc rgb "violet" gnuplot plot 15 notitle 这里共设置了 8 个对象,现在分别说明各个对象的用法: 对象 1 和 2 是长方形,既可以通过对角顶点坐标,也可以通过中心坐标和宽高来设置。对象 2 的 behind 参数类似之前讲过的 front 和 back 。 behind 和 back 的不同在于, back 仅仅是放在曲线和 label 之后,而 behind 是放在所有图像元素之后。 对象 3 是椭圆形,参数和长方形类似,多了旋转角度 angle 和填充风格 。 对象 4 是圆形,通过圆心坐标和半径设置。 对象 5、6、7也是圆形,但是多了 arc 参数指定圆弧角度,所以其实画出的是扇形。gnuplot 本身没有“饼图(pie chart)”这种风格,所以利用圆形对象可以绘制简单饼图。 对象 8 是多边形,通过指定各顶点坐标来设置,注意多边形必须是闭合的。 设置的各个对象必须通过 plot 命令才能显示出来,而我们又不希望画什么其它图像,所以这里用一种特殊方式,在绘图区域仅显示出各个几何对象。以前我们都是用 set xrange (或 yrange )命令来设置坐标取值范围,其实这个取值范围也可以直接在 plot 命令中给出。这里我们通过在取值范围之外画一条直线的方式,得到了一个仅包含各几何对象的图。
个人分类: 开源软件|13577 次阅读|1 个评论
狂犬病暴露前预防接种:对象和好处
热度 10 yanjx45 2011-8-4 22:27
(一) 暴露前预防接种的对象 WHO (世界卫生组织)在 2010 年发布的《狂犬病疫苗: WHO 建议书》中明确指出,暴露前预防接种的对象是因居住地或职业而持续、频繁暴露于狂犬病毒的高危人群 ( 例如从事狂犬病毒或其他狂犬病样病毒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兽医、动物工作者)。那些在狂犬病高危地区从事野外活动的旅行者,由于很难及时获得适当的医疗护理,所以无论停留时间长短,都应当预先接种疫苗。 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生活或旅行的儿童也处于特别的危险中。患狂犬病的人群中 15 岁以下儿童和少年所占比例平均可能高达 40% 。小孩接触狗的机会多,特别是男孩,可能更喜欢逗弄狗;他们往往缺乏自我防护的知识和能力;小孩身材较矮,咬伤更容易发生在头面部,后果往往更严重;小孩有时被狗咬伤还不敢告知家长。 WHO 提倡在狂犬病高发地区的儿童和少年中进行狂犬病的预防性疫苗接种,以重点保护这一弱势群体。 在中国,社会上广泛流传着关于狂犬病的各种反科学的信息,造就了一大批“恐狂症”患者。“恐狂症”患者往往特别怕狗,而他们在周围环境中又有不少接触各种狗的机会。他们对狂犬病的所谓“超长潜伏期”和 “间接感染”风险的心理负担特别重,没法排解,以致严重干扰了日常生活。这部分人也可预防性接种疫苗,疫苗可能起到心理和生理双重的预防或治疗作用。 (二)暴露前预防接种的好处 暴露前预防需要在第 0 、 7 和 21 天(或第 28 天)共接种 3 针疫苗。 几乎所有预防病毒病的疫苗都必须提前接种才有效 ,即只能用于预防而不能用于治疗。因为疫苗是主动免疫制剂,接种后通常需要 7 - 10 天甚至更久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不过由于狂犬病毒属于慢病毒,在机体内的潜伏期通常比较长(从 2 周到 6 年不等,平均为 2 - 3 个月),所以人在被疯动物咬伤后,即狂犬病毒进入体内以后再开始接种疫苗,在多数情况下仍然能够得到保护。狂犬病疫苗的作用在本质上也是只能预防不能治疗,只是因狂犬病潜伏期较长,在暴露后再接种疫苗通常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狂犬病疫苗是所有病毒病疫苗中唯一可在暴露后使用并且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有效的疫苗。 但狂犬病疫苗在暴露后使用也是有局限性的。少数狂犬病人潜伏期可能缩短至 10 天之内 ( 主要是某些头面部被严重咬伤的病人 ) 。所以 WHO 规定,在某些较严重暴露的情况下,必须在接种首针疫苗的同时接种价格昂贵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RIG ),否则仍可能有生命危险。 RIG 是一种被动免疫制剂,能在疫苗诱导产生足夠数量的抗体之前,在患者的暴露部位立即对进入的病毒产生中和反应,杀死病毒。 据美国 CDC 于 2008 年发布的名为《人狂犬病的预防 (Human Rabies Prevention) 》建议书,狂犬病的暴露前免疫接种有 3 个方面的好处。 1. 再次暴露后只需接种 1-2 针疫苗,就能迅速引发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不再需要接种昂贵的 RIG 。这样可大大简化处置程序,减少就医次数,节约相关费用,同时能显著提高预防效果。 2. 暴露前接种可为暴露后处置延迟者提供部分免疫保护。 3. 暴露前接种可为正处于未意识到的狂犬病暴露风险之中的人提供一定的保护。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高风险人群或“恐狂症”患者在预防性接种了疫苗后就可在相当大程度上高枕无忧:以前可能存在的所谓“间接感染”都可以一笔勾销,不再存在潜伏期的问题;而且中和抗体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在此期间不会因所谓“间接传播”而感染狂犬病;以后即使被真正的疯狗咬伤,暴露后处置可大大简化,生命更有保障。 前几年在德国曾有一个典型案例,可充分说明暴露前预防的好处,同时证明了狂犬病疫苗效力的持久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名后来才确诊的年轻的德国女性狂犬病人的内脏器官被移植给了 4 个人,接受移植者最后因狂犬病所致脑炎死了 3 人,而唯一存活下来的一名肝移植的接受者正是因为在童年时曾接种过狂犬病疫苗。 但 WHO 并不提倡在人群中普遍开展狂犬病疫苗的暴露前接种,因为狂犬病即使是在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也仍然是一种相对而言非常罕见的传染病,其传播来源和传播途径都比较单一,进行暴露后预防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100% 有效。 从成本 / 效益的角度考虑,人狂犬病的防治重点总的来讲还是应放在暴露后预防。但对于狂犬病流行地区的上述某些有较高风险或特殊需要的人,如能推广暴露前预防接种,预防狂犬病的效果会更好,从成本 / 效益的角度考虑也是划算的。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34050 次阅读|16 个评论
梦见"My Son"
热度 1 Ripal 2011-3-22 12:00
梦见"My Son"
今天,与同门闲聊。突然,想起昨晚梦到了我儿子。可是,连对象还不知在哪呢,怎么会梦到儿子。这不是“大跃进”嘛!但是,我记得清清楚楚,孩子坐在床上,好似小精灵,两眼一眨一眨的,那个可爱。绝对的 lovely baby 。只是还不会说话,我拿个也不只是什么的东西给他喂水,就像小鼠似得,喝个没完!最可气的是,又可喜的是还拉了我一手。但我很乐意,因为感觉他就是我儿子。可是,他妈是谁呢!呜呜,没有梦到! 看文献之余,心里总感觉有什么事。于是,我百度了下“梦见有个儿子”,结果百度知道里有个这样的答案: 1. 梦到小孩代表梦者自己的脆弱、或渴望爱。你心中这个受伤害的、自伶的部分应至少得到你的意识自我的爱,只有这样,你心中这个儿童部分才能成长,成熟。 2. 可以象征你的纯洁、无辜、真实的自我:即你真的样子,有别于你被各种外在环境、条件塑成的样子。 3. 象征你人格或你个人生活中一些新的发展。 看完,我哑口无言。真神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答案很符合我现在的状态: 1. 其实自己内心真的很脆弱,每当遇到困难,不知所措的时候,没人商量的时候,我不断的去自责、折磨自己,心痛不能哭,只能在夜幕下把眼泪强行流进眼里。小齐有首歌唱得好“天使也一样,也一样会受伤”。何况我是一凡人,却有着注定要拼搏的梦想。渴望爱,也许是始终看不到 soulmate 的出现,内心始终留着某个做梦的余地吧。看来,我心中始终停留在儿童阶段,始终强调“对自己狠一点”,难道这样不对吗? 2. 原来我真的样子是那么的纯洁、无辜、那么的真实。不喜欢被欺骗,不喜欢被看扁,不喜欢被复杂,只是孤芳自赏的想“出淤泥”以求“不染”。可是,面对这个冗繁的社会,为了生存,不知道外在的环境和条件会把我塑造成什么样子? 3. 个人生活的新发展,也许是当前的直博吧,至于个人人格,做人一定要有原则,“温、良、躬、俭、让”。尽量“不要违心的去做事”。 搞科研的大谈“做梦”,不要嘲笑我!毕竟科学无法解释!!你有 ONE 说 ONE ,有 ONE 说万,有万说 ONE ,有万说万!呵呵 !
16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培训讲师
caoman 2010-8-24 17:36
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粗分为内训和外训。培训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培训讲师的水平,常规培训(如管理技能、执行力、沟通技巧等)一般是请专业化培训师来进行(外训),专业培训一般是请内部有经验的人来完成(内训)。培训讲师的打造已成为培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探讨选择和做培训讲师的一些心得供参考。 培训内容是培训师亲身经历或认可的。 同演员要体验生活一样,一个人讲亲身经历或认可的事时,有感受胸有成竹,有东西或素材可讲,不容易紧张或害怕,能深入浅出。因此,培训师要请有经验(对培训内容)的人来做。 培训内容和方式是培训对象需要的。 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培训师,讲的内容和采取的培训方式往往是自己熟悉、擅长和认可的,而不是培训对象需要和喜欢的。因此,学会换位思考,有为别人着想和关注客户价值的技能,是做好培训的关键。 培训结果是培训对象和培训师的共同提高。 一般认为培训的受益者是培训对象,其实培训的最大受益者是培训师。培训工作迫使培训师学习和深入理解培训内容,准备课件和讲课的过程是重新梳理培训内容的过程。 培训效果是提前准备和投资得到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断积累培训内容,有把复杂问题简单易懂化的技能。如用案例或故事说明道理或方法,而不是用道理解释道理或方法; PPT 用直观的图表,不用大量的文字。 培训技巧对培训效果有很大影响。 有的人知识和经验都很多,就是不会讲或讲不好。开始(入口)可讲与课题内容有关的故事,并起到调动听众听课积极性的作用;中间可用PPT展示出来的是最重要的,和帮助听众理解或记的;结尾要传授整个讲课内容的精髓,并沉淀到听众脑海中。 企业许多工作是通过培训安排的,尤其是在快速发展阶段和新兴行业。企业培训是使上下保持一致,解决新行业人员短缺或不足的一个重要手段,打造培训讲师已成为企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值得专业培训公司开发的一个新产品。
个人分类: 随笔|2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量子现象学(quantum phenomenology)之五:对象与客体 吴国林
ssglwu 2010-5-28 07:56
导引:本文在于说明在量子现象学中,对象与客体起一个什么作用,它们是否都不存在了?或者以某种方式在影响着? 五、对象(object)与客体 现象学不是不重视客体,而是因为方法论的原因没有首先考虑客体,实际上,胡塞尔本人也没有否认客体的存在,真正的现象学必须考虑客体的存在。正如著名胡塞尔研究学者扎哈维说:因为方法论的原因,现象学最终会将它最初所打上括号的东西包括进来,并结合为一体。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胡塞尔最终得以宣称,一个完全发展的现象学本身就是一个真正的、实现了的本体论,在这里所有本体论的概念和范畴都在它们与构成性的主体性的相关中被阐明。 现象学的根本方法是悬搁( Epoch )。悬搁意味着一种节制,意味着中止外部的存在性判断,对外部世界是原因这个的推断加上括号,让其悬置起来了,但是并没有清除外部世界。 著名物理学家马格劳(Henry Margenau)说:加括号并没有消除外部事物,它们仍然作为我们的思想的对象而存在。 原来作为自然科学或形而上学的客体、实体等,仅是将其括号起来了,它们并没有消失;通过现象学的还原之后,它们仍然以意向性对象存在于意识活动之中。 现象学哲学家萨特承认物的存在,并指出它的存在是超现象性的 。这个作为存在的显现的超现象的存在是超出了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为这种认识提供基础 。可见,萨特超越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走向了唯物主义。
个人分类: 量子现象学|6241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普的对象与方法
boxcar 2010-2-19 10:29
刚才看了立委(李维)的mirror说科普的博文【1】,念及自己小时候就曾是科普文章的热心读者,长大以后偶尔也会弄点儿自以为是的科普跟别人说事儿,近期更写过几篇自以为是的科普博文,对科普也算有了多角度的认识,所以决定过来凑个热闹,谈一谈自己对不同对象进行科普的方法问题。 其实,做所谓的科学普及(简称科普),难度很大,所以 吴飞鹏 老师曾在评论中 说过: 科普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科普其实是一种奢侈。 【2】既然科普很奢侈,那么就如其他奢侈品一样,应该根据对象量身打造,换句话说,科普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应该考虑到具体对象的情况,对于不同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目的的人,要有适当的区别。 给普通人科普,他们所收获的主要是知识,为此所用科普语言的精准和概念、原理的准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绝大多数本身对科学没有太大兴趣的普通人,在被科普的过程中多半是在被动接受而罕有独立思考。被科普之后,他们通常就是直接记住了科普文章或报告中的表述,过一段时间后还可能遗忘或混淆,所以一开始的根基要打好。如果科普的表述不准确,出了错误影响会很深远,那些偶尔做点儿科普的科学家伙在业余时间做点儿小科普,如果出点儿小错,由于受众不多,问题似乎还不太大;对于拥有众多科学粉丝的重量级的科学家或科普作家,出了错就可能影响一两代人,责任会重大了许多,格外需要谨慎。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很多早就被科普过的东西(包括下雪不冷化学冷之类的标准答案),不是也有些一再在各大论坛社区被热议么? 如果给有一定的科学基础且善于思考的人做科普,又分两种情况。说容易也容易,因为对于这些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来说,只要您能诱导他们关注一个现象,基本描述清楚相关的背景和科学原理就行了,细节层面的东西他们自己会思考,也能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结论,他们收获主要在科普的思考过程中。说难也很难,因为做科普注定不是简单的提出科学问题和设计科学论证的逻辑线路,刚才说的那种简洁的科普方法受众极小,总归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正常的做法还得把一个问题的科学道理说透。要说透,就必须牵涉很多细节,而要掰扯明白这些细节,还得处处小心,精雕细琢,否则是很容易被镜大侠(mirror)这样的高手抓住把柄的。除非科普作者在写这种科普文章时就已经决心设定一个开放的问题来找高手讨论,否则想一锤定音是很难的。 总之,科普也需要根据对象确定方法,但无论对什么人做科普,科学原理不要错,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不能丢,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科学的态度都是最重要的。要做到科学,不忽悠。。。 参考: 【1】李维: mirror - 也说说科普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5582 【2】吕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5445 ,评论4楼
个人分类: 科普|8104 次阅读|10 个评论
EXCEL在交通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第二章概述(1)
liuguangnan 2009-11-16 11:06
2.1 概述 2.1.1 对象 代码和数据的组合 --- 即 对象 代表应用程序中的元素,比如 : Worksheet 代表 工作表对象、 Range 代表 单元格 对象 , Chart 代表工作簿中的图表。 窗体 Forms , Microsoft Office 的助手 Assistan 或是 代表图表组中的高低点连线 HiLoLines, 代表受保护的工作表上可进行编辑的单元格区域 AllowEditRange, PageSetup 对象代表页面设置说明 等等 , 等等都是对象。在 EVBA 的代码中,在使用对象的任一方法或改变它的属性之一的值之前 , 首先必须去识别对象。 例如 : Assistant 对象 代表 Microsoft Office 助手 。 SUB 显示助手及其动画效果() With Assistant .Visible = True .Animation = msoAnimationGreeting End With END SUB Sub 是否显示助手及其动画效果 () Assistant.On = False If MsgBox( 是否显示助手 ?, _ vbYesNo, Assistant is Off) = vbYes Then Assistant.On = True Assistant.Visible = True Assistant.Animation = _ MsoAnimationGetAttentionMajor End If End Sub 对象的识别:EXCEL的对象都有显示与否的属性,如工作表菜单栏;常用工具条;格式工具条等,而常用工具条中的新建,打开,.....等按钮也都是对象,所以不要有眼不识对象!
个人分类: EXCEL在交通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讲座|2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utoCAD中绘制对象的实际打印大小的计算
wcz3 2009-8-23 10:55
AutoCAD中绘制对象的实际打印大小的计算 要利用AutoCAD打印出符合国标的图纸,必须了解所绘制对象的尺寸以及系统设置对打印的影响。注意,这里(米制)的打印尺寸是指以毫米为单位,而绘制尺寸或设置值是指图形单位,布局视口的缩放比例是指在布局中某视口中视图的缩放比例。 1. 图形对象 如果在布局中建立视口后按布局打印,则绘制在模型空间里的图形对象(一般是按1:1绘制在模型空间里),其最后打印出图形大小的计算公式为: 实际打印尺寸=对象绘制尺寸打印比例布局中视口的缩放比例   (1) 如果是在模型选项卡中打印,或者对于绘制在图纸空间里的图形对象,其最后打印出图形大小与任何视口的缩放比例无关。即计算公式为: 实际打印尺寸=对象绘制尺寸打印比例 (2) 2. 文字对象 当文字绘制在模型空间,其在布局最后打印出字高的计算公式为: 实际打印字高=对象绘制字高打印比例布局中视口的缩放比例   (3) 同样,如果是在模型选项卡中打印,或者对于绘制在图纸空间的文字,则不考虑任何视口的缩放比例。 3. 尺寸标注对象 当尺寸标注绘制在模型空间,标注样式按使用全局标注比例,则与尺寸标注外观大小有关的一些要素在布局打印的计算公式为:   实际打印的尺寸要素大小 =      尺寸要素设置值打印比例全局标注比例布局中视口的缩放比例 (4) 若在模型选项卡中打印,或者对于在图纸空间标注的尺寸标注,也不考虑任何视口的缩放比例。 但如果在标注样式中选择按布局(图纸空间)缩放标注,则: 实际打印的尺寸要素大小 =尺寸要素设置值打印比例 (5) 例:假如在模型空间中绘制有一条1000图形单位的直线、一个高度为5图形单位的文字、一个按全局标注比例(DimScale)=2而箭头大小(DimAsz)=4图形单位标注的尺寸标注等对象。如果按布局打印,打印比例是1:1,在布局中某视口的缩放比例为1:2,则在该视口的上述对象的打印大小为:线条长500毫米,文字高度2.5毫米,尺寸标注的箭头长为4毫米。但若是在模型选项卡中打印,或这些对象 绘制在图纸空间,打印比例是1:1,则线条长度=1000毫米,文字高=5毫米,箭头长=8毫米。
个人分类: 教学|6086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家林业植物检疫对象
zhguoqin 2009-3-11 14:37
国家林业植物检疫对象 点击下载全文: 资源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4900232 资源二 http://www.docin.com/p-10398627.html 目 录 国家林业植物检疫对象 ............................................................................. 1 枣大球蚧 ............................................................................................. 2 松突圆蚧 ............................................................................................. 8 双钩异翅长蠹 ................................................................................... 16 青杨脊虎天牛 ................................................................................... 22 椰心叶甲 ............................................................................................ 28 杨干象 ................................................................................................ 34 红棕象甲 ............................................................................................ 41 红脂大小蠹 ........................................................................................ 47 苹果蠹蛾 ............................................................................................. 51 蔗扁蛾 ................................................................................................. 60 美国白蛾 ............................................................................................. 68 刺桐姬小蜂 ......................................................................................... 78 枣实蝇 .................................................................................................. 85 松材线虫病 .......................................................................................... 91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 ..................................................................... 97 草坪草褐斑病菌 ................................................................................ 105 松疱锈病菌 ......................................................................................... 111 冠瘿病菌 .............................................................................................. 119 杨树花叶病毒病 ................................................................................. 127 落叶松枯梢病菌 ................................................................................. 133 薇甘菊 ................................................................................................... 140
个人分类: 生物灾害学|2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泄吧}最新研究生五大烦恼
yebike 2008-11-5 14:57
现在研究生一大不抓的年代,读研究生其实有几分悲凉的感觉。许多人看来应该是件很光荣与自豪的事情,然而未必,研究生不再吃香了。对许多人来说或许是因就业压力而带来的一个无奈选择,有的因为读书惯性(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学 - 硕士)一直读也许是为研究生这个光环而去,也许是作为改变自己现状的一个选择当然也有很多人上研究生是想真正的做点学问。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大家都会有很多烦恼,想了想,看看身边的兄弟姐妹,我有幸找到了理工科研究生的 TOP5 ,供大家娱乐!当然大家也可以把认为还有的烦恼写进去,权当我这里是发泄地,大家尽情发泄吧。 Top 1 :已经工作的女友和别人私奔。 ( 烦恼指数 : ★★★★★ ) 许多人都会遇见这种尴尬的处境。大四毕业了,为了事业,选择了上研究生,放弃了女人;女朋友去别的城市工作了。隔的远了,日子久了,女人不想等了,奔了。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虽然很烦恼,不是吗? 最佳解决方案:祝福女友,重觅佳人。 Top 2 :班上女生一个比一个恐龙。 ( 烦恼指数:★★★★☆ ) 理工科研究生都会抱怨,感慨。的确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最佳解决方案:降低审美需求 Top 3 :打电话向父母要钱。 ( 烦恼指数:★★★☆☆ ) 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要父母养着自己!确实感觉不爽!甚至有点悲哀! 最佳解决方案:做兼职! Top 4 :导师发的补助太少。 ( 烦恼指数:★★☆☆☆ ) 经济上的压力都发泄到导师那里,骂导师太 Q ,不过有些导师确实挺 Q 的! 最佳解决方案:自己郁闷! Top 5 :和本科的师弟师妹之间有代沟。 ( 烦恼指数:★☆☆☆☆ ) 在他们眼里,我们已经是前辈了,老了,凋谢了! 最佳解决方案:返老还童! 我是搞生物的,一直在想如何利用转基因改变:这些,比如说造个 美女,搞个转基因产品卖个专利,当然最终要的是返老还童,嘿嘿,我瞎说的啊! 大家尽情发泄吧
个人分类: 咖啡书页|3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