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雷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美国634例执法致死案,看慎用电警棍的必要性!
热度 17 kiwaho 2016-5-15 08:48
电警棍,英文taser gun, 多年来被全球警界误认为非致命性武器,司空见惯地用在警方执法过程中,由于价廉和威力强大,目前已成为全球绝大部分国家警员的标准配置之一。 然而,愈发频繁的电警棍致死案,使得各路专家们不得不重新研究致命机理、意外死亡率统计规律、心脏抗强电颤痉挛极限、警用产品质量标准复核等。 2007 年10 月,加拿大移民局在处置波兰入境移民Dziekanski 的狂躁时,轻率地使用了电警棍,并错误击中受害人心脏附近,而引发死亡案件。独立调查组最后 认定当事皇家骑警过度使用武力罪成。 大赦国际调查结果显示,在统计时段2001 年--2009年,加拿大有19 人因电警棍的不当使用而丧身,同一时段,人口多于加拿大10 倍的美国,则有高达634 例相关死亡案例! 致死意外与心脏功能是否健康,并无显著相关。 可见,电警棍的非致命标签是个大大的问号!若与中国产品的质量现实再联想到一起,这个问号还要加码! 目前世界各地已经掀起禁用高压电警棍的民间诉求活动。 至于雷洋案中,警方是否使用了此武器,笔者尚未确认警方是否直言。网上那个电警棍打人的视频据称与雷洋无关。 但无论如何,人命关天,西方的血淋淋的数据就摆在那里,因而有必要 呼吁全国警政执法,一定要慎用电击枪、电警棍! 同时奉劝各位读者当遇到警方执法行动,见到电警棍伸过来,一定要采取合作的姿态,硬要折腾的话,至少护住胸部和裆部(电击命根子猝死风险更大),以求避免意外伤亡!再怎么强壮的心脏,也经不起电警棍上万伏高压的放电! 美国2001年至2009年时段统计的634 例电击枪亡之后,最近5年又增加了282名亡魂,下表仅展示了2014年的部分案例,完整内容见链接: http://electronicvillage.blogspot.ca/2009/05/taser-related-deaths-in-united-states.html 为减少悲剧,请广为传播此求生文章,同时为死者祷告默哀吧! 634 Taser-Related Deaths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2001 257. February 4, 2014, Randall Hatori , 39, Asian Pacific Islander, Kailua-Kona, Hawaii 258. February 5, 2014, Willie Sams , 21, Black, Liberty City, Florida 259. February 27, 2014, Treon 'Tree' Johnson , 27, Unknown, Hialeah, Florida 260. February 27, 2014, Maykel Barrera , 37, Hispanic, Miami, Florida 261. April 11, 2014, Gregory Towns , 24, Black, East Point, Georgia 262. April 13, 2014, Edward Caruth , 38, Caucasian, Phoenix, Arizona 263. April 13, 2014, Jose Maldonado , 22, Hispanic, East Hartford, Connecticut 264. May 11, 2014, Ron Hillstrom , 44, Caucasian ,University Place, Washington 265. May 14, 2014, George King , 18, Black, Baltimore, Maryland 266. May 24, 2014, Carlos Ocana , 54, Hispanic, Los Angeles, California 267. June 7, 2014, Daniel Best , 34, Caucasian, Gilbert, Arizona 268. June 21, 2014, Dominic Graffeo , 56, Caucasian, Chelsea, Massachusetts 269. July 7, 2014, Ennis Labaux , 37, Black, LaPlace, Louisiana 270. July 12, 2014, Ronald Hewett , 50, Caucasian, Wilmington, North Carolina 271. July 19, 2014, Francisco Rocha , 41, Hispanic, Chicago, Illinois 272. August 8, 2014, Jose Paulino , 38, Hispanic, Tamaqua, Pennsylvania 273. August 12, 2014, Dante Parker , 36, Black , Victorville, California 274. August 20, 2014, Arvel Williams , 30, Black, Perry Hall, Maryland 275. August 24, 2014, Timothy Griffis , 35, Caucasian, Lake City, Florida 276. August 25, 2014, Timothy Rice , 33, Caucasian, Austin, Texas 277. August 29, 2014, Michael O'Connell , 44, Caucasian, Littlefield, Arizona 278. September 13, 2014, Ricky Hinkle , 47, Black, Birmingham, Alabama 279. September 21, 2014, Daniel Satre , 43, Caucasian, Ballston Spa, New York 280. October 4, 2014, Lashano Gilbert , 31, Black, New London, Connecticut 281. October 6, 2014, Balantine Mbegbu , 60, Black, Phoenix, Arizona 282. October 13, 2014, Macario Garcia , 54, Hispanic, Pleasanton, Texas The Taser was developed by Jack Cover, a contract scientist on NASA's Apollomoon program in the 1960s. Inspired by his favorite childhood book series -Victor Appleton's Tom Swift - Cover drew up plans for a non-lethal weapon likethe one the series' main character used. In 1993, Rick and Tim Smith, who launched Taser International, worked withCover to improve his design and introduced the device the next year . Sincethen, use of the word Taser has became part of the common American language. However, we now see too much taser abuse . First available to law enforcement inFebruary 1998, now used by more than 14,200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in morethan 40 countries. More than406,000 taser guns have been sold since the product hit the market. It may betime for congressional hearings . Some tell us that tasers are making America safer . Police kill about 600 people per year inshootings. So what?! Should we bewe be happy that they are ONLY killing people once-a-week with taser guns? How Do Tasers Work? When a Taser’s triggeris pulled, two wires shoot out of the device at the suspect from up to 35 feetaway. At the ends of the wires are probes that either embed in a person's skinor cling to clothing. · When the probes hit,an electrical pulse is delivered for five seconds, causing involuntary muscularcontractions in the subject. · At the end of thefirst pulse, police tell the person to roll onto their abdomen, so they can behandcuffed. If they do not comply, they may be shocked again. · Once a person is arrested,police remove the barbs and call EMTs to the scene. · The person is taken tothe hospital to be checked out. If the barbs remain in the person after policetry to remove them, they are removed at the hospital. · The Taser is equippedwith a chip that records information on each use, which can be used in court ifsomeone alleges they were shocked multiple times. Personally, I think that the 'Use of Force Continuum' needs to show tasers as 'near-lethal' ... definitely an error to claim that they are 'non-lethal' . Many of us think that that immediate problem with Taser use is the lack ofstate and federal training standards for Taser certification. There are too many police officers with ataser on their hip and insufficient training on how ... or when ... to use it.Without set training standards ( which includes a block on the liabilities ofthe weapons use in the event of bodily injury or death ), officers are notfully aware of the ramifications of Taser use. 倒霉的波兰移民入境加拿大第一天就死于警方电警棍的报道: http://www.cbc.ca/news/canada/british-columbia/robert-dziekanski-taser-death-kwesi-millington-sentenced-to-30-months-for-perjury-1.3122941
10701 次阅读|24 个评论
无人要求公布雷洋体检医疗档案
热度 19 gaoshannankai 2016-5-14 20:04
在媒体一边倒的宣传下,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机构 要求调取雷雷 的体检,医疗等全部档案。 雷雷同学打飞机一案,咱们不用嫖娼这个词。 我就看出来,这件事不是什么“冤案”,任何人也捞不到什么大鱼。 雷洋媒体不要过分解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6404.html 元芳-该认真谈谈雷洋案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6804.html 在一个习惯了屁股决定脑袋的国家,在一个习惯了主观定性,道德审判的国家, 没有人关心物证,也没有人去听不同意见, 所谓的调查,也都只查只看有利于自己观点的证据,对其他视而不见。 警方如此,网友们也是如此,人大校友么也是如此,司法专家、科学网各位高知也是如此。 我这次破天荒,一只脚占到了警方一边,因此招致很多老师的不爽。 你们只是反复强调你们的观点,我说东,你说西,总之,没人关心事实。 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不知道 雷雷同学的 很多信息,他的身份,工作单位, 媒体不是喜欢 人肉么, 顺便把雷雷 的体检,医疗等报告陆续查查,不难啊 事业单位是每年一次体检的,雷雷也不会没看过病吧, 现在都联网,调出来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 这么重要的物证,为何没有人关心????????? 各位网友,当你们一边倒 炮轰 警方 法律素质低的 同时, 有没有 看看自己的素质,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现状。 暴民思想,反智文化,中国还停留在 中世纪 - 高山 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62627.html
3543 次阅读|23 个评论
科学对此雷洋之死与南京大屠杀
热度 1 laserdai 2016-5-14 17:33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3567 次阅读|9 个评论
是窦娥更冤还是雷洋更冤?
热度 10 laserdai 2016-5-14 16:32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857 次阅读|24 个评论
雷洋之死是催生文明徭役抵罚和发展民办公益机构的大好契机!
热度 28 kiwaho 2016-5-14 06:23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讲述了他春节前在北京捞一个大款“嫖客”的经历,竟然各方打点花去人民币十二万七百元! 联想到最近的“雷洋事件”,不禁令人唏嘘,原来警方抓嫖的油水这么足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积弊是时候想辄消弭了。声称代表人民利益的执政党,何不顺应时势,修正现有法典中民怨不绝的内容呢? 其实办法倒是有,就看政府是否愿意做。当然,先做可行性分析的功课也是必要的。 我们一方面抱怨人口红利用完了,各地出现用工荒,也抱怨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的用工不足,以及公益事业无人做,这些都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GDP指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当代社会城里人除了知道兵役外,压根没听说徭役这回事,可是农民至今仍存在服徭役的义务,例如水利工程等。这无异于公开宣示城乡公民的不平等。 再一方面,全国各地派出所,耗费公帑扩建大量看守 所,动态地行政拘留了1 至15 天的大量违反治安的各类人员。被拘人员在失去人身自由的同时,做人的尊严也被侵犯,皮肉之苦更是难免,外加还可能要破财交一大笔罚款。 其实,惩戒治安犯,既可以不伤及当事人尊严,又可解决当地公益事业用工荒,更重要的是防止了警方的趋利执法,切除了滋生司法腐败的一角。 早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商鞅就发明了徭役抵税以及徭役抵罚。 现代先进文明社会,商鞅的这一法制思想在全球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例如,香港法院2002 年裁决娱乐圈的 谢霆锋 车祸顶包案:判令240 小时社区徭役,大抵相当于1 个月有期徒刑吧。 吐槽吧,祖先的光辉思想,早已达到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效果! 据说韩国曾想把目前西方司法广泛采用的轻罪徭役抵罚,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殊不知中国才有这个资格。 治安风化等 轻罪 案件的人道刑罚,无疑能彰显国家的人文和人权进步,同时感化被罚人对社会怀柔的感激和悔罪感。犯罪学研究表明:很多惯犯正是出于对社会的绝望心态,疯狂报复社会,殃及无辜大众! 中国的司法实践是时候与世界接轨了,不,谈不上接轨,本来就是我们祖先的文化遗产嘛,复辟罢了,精致的修正主义罢了。 西方社会不但有徭役抵罚,还有一种役,姑且称之为“奉役”,即志愿工,或称义工volunteer ,享受奉役的主要是慈善机构、非盈利机构和非政府组织NGO 。甚至政府规定中学生,必须做满规定小时数的奉役,才能拿到毕业证。 中国的慈善机构、非盈利机构,以及NGO等公益机构 数量确实少得与人口基数极不相称。屈指可数的红十字会慈善机构,也因郭美美的负面影响削弱了国人的行善积极性,公众渴望发展更多的公益机构。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透支诚信,人们更愿意看到民办公益机构崛起。 在一切向钱看的大环境下,鼓励这些机构的扩张,能有效对冲社会长期积蓄的负能量,助长正能量,提高全民族人品质素! 社会上大把的吃饱撑得慌的人士、将军肚成功人士、官二代、富二代、花钱跑健身房减肥的白领、久坐不适的大V 公知等,多么需要通过奉役,达至既有助肠胃消化以保持身体健美,又找到一份回馈于社会的自豪感,同时还能免去因无聊泡网惹的言祸,甚至还能减少性饥饿导致的嫖娼行为。 况且“在监徭役”即囚犯劳改出口产品会受到西方抵制,如果扩增一些大社会工程的徭役和奉役消化,岂不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鉴于上述分析,我认为“雷洋事件”是催生文明徭役抵罚,和扩张民办各类公益机构的大好契机。 呼吁取消行政拘留、行政罚款、收教等行政处罚,改用文明的社区徭役替代! 例如嫖娼罚款5000 元,可改为强制社区服务50 小时,例如街道清洁、公园剪草、兴修农田水利、城市支农、交通协管、参与慈善组织活动等。 徭役时间可由被罚者,结合用工单位的实际灵活配置,譬如,安排在 下班时间 、 周末时间 等。 同时制定徭役监管制度,防止徭役舞弊或象征性走过场,以及有钱人用金钱暗抵徭役,确保用工单位工时到位。鼓励配套民间注册开办各类公益组织,并统筹输送判罚的徭役工时。 徭役处罚背景可以根据是否私隐而决定是否保密。例如嫖娼背景的徭役,就不需要向用工单位透漏。 前面啰嗦了徭役抵罚,其实, 徭役抵税 ,或者 徭役抵公民义务 ,也大有可为!鉴于离题太远,这里就不展开详述了。 别小瞧了徭役制度。没有徭役,就没有 万里长城 ,也没有 红旗渠 ,就连如今全球遍地开花的“Made in China”的商品,也得益于建国初期全民的主人翁徭役制下的大炼钢铁运动! 一步到位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国家机器长期打压民间集会结社和看不顺眼的宗教,环顾四周,有能力消费徭役的,就只有 廖 廖 无几的国字号公益机构了:残联、红十字会等。就算有免费徭役可使,政府公益机构的官僚们说不定更衷情市场化的招标,这里面的猫腻大家懂的。 万事开头难。中国民间缺乏公益组织的管理经验以及人才,不妨开门拥抱经验老到的国际非政府公益机构打头阵,国人可以边看边学。象绿色和平组织等机构,早就想在中国注册分部,但因相关法律障碍,只能在香港注册,而国内生态环境恶化不仅是中国自己的事,也影响全球,按理说该组织应该在中国忙得焦头烂额。 别指望民间公益组织100%做政府的应声虫,譬如绿色和平组织,在很多国家经常与政府或纳税大户唱反调,那么政府就要学会如 何文明地应对与各类公益机构可能的冲突。既然合法注册,就不能因看不顺眼,停止向其输送徭役,或变着法子断其生路。 好的税制也能催生公益机构的大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个人年度报税制,其公益捐款抵税政策,使得各类公益机构的基本生存不是问题,加上源源不绝的政府徭役输送,以及公民高涨的奉役热情,更为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中国在这方面完全是零,可见配套税改也势在必行! 有了科学的税制系统,中国大把的富人用不着向海外转移资产,去开设逃税的离岸公司。他们残余的良心也会激励其在众多公益机构中,挑选符合他们价值观的机构予以捐款资助,从而既合理避税,又找回高尚道德感,何至于被现在的巴拿马文件搅得不安呢。 综上所述,徭役抵罚的配套确实很复杂。如果觉得这个改革工程量太大,可以先行 风化 告票制 :即警方不要限制涉黄嫌犯的人身自由,当场采集证据,并签发告票和核定罚款数即可,整个流程跟交通告票差不多。当事人可选择缴款给国库认罪,也可以不服要求庭审,由法院排期开庭,警方代表和被告或其律师庭上见。 新事物的出现难免受到各方质疑,或许有人会说犯人或失足者宁愿被关押,也不愿意徭役。从西方的司法实践来看,情形刚好相反。 当有两种选择时,徭役几乎是100%的被罚人的选项,与徭役的相对自由相比,劳动一下算什么,就算没有徭役,有时候不也兴高采烈去做义工?别忘了人类追求自由是天性使然! 试想谢霆锋愿意选择与其他犯人关押在一起吗?万一被号子里其他流氓揍得鼻青脸肿划得来么?更棒的是徭役与义工混在一起干活的时候,谁去猜测他人属于哪一类? 豪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官家公权 滥- 民间冤魂泣 ,这样的现实竟象无法根除的顽癣,长在5000年悠久文明的大地,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上演着,正在上演着,还将上演着、、、 相反,那些被天朝不屑一顾、没底蕴的西方 嫩文明 倒是免疫了,这 正是宪政文明增强了其免疫力,且各类民间公益组织弥补了政府 的不足,尽管民选 政府本质上是个最大的公益机构 ,毕竟人民政府为人民嘛! 我们有能力进口德国的马克思主义,难道就差那么一点智慧,顺手牵羊进口德国的Salvation Army- 公益性质的 “食物银行” 国际连锁 救世军? 后者好歹能依靠民间资源,解决无家可归者食不果腹的生存问题。 “公民与宪政”取代“贤君与臣民”动作幅度确实太大,仓促而为火候不够。而开源规范化民办公益机构(含各类非政府组织NGO及政党)恰好能为公民与宪政开道。咱可说好了的,等这摊子基础打结实了,别忘了立即开启公民与宪政的大幕。 真的,现代宪政公民社会,没有人喜欢一个公权被滥用的 警察国家 ! 参考信源 : 1、为何社会性大工程总是很难推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39914-962518.html 2、 谢霆锋顶包案 http://baike.baidu.com/view/2574528.htm 3、纽约华人警官梁彼得执法误杀黑人案 Peter Liang被陪审团裁定执法期间不当杀害 Akai Gurley ,刑期含800小时徭役,近日开始自觉去社区福利院为老人端屎倒尿喂饭等杂役。该老人院长期受理义工申请,并接受政府徭役输送。宣判报道 http://www.theatlantic.com/national/archive/2016/04/peter-liang-sentenced/478248/ 4、徭役何时休? http://bbs.tianya.cn/post-no01-89855-1.shtml
6622 次阅读|66 个评论
跳出火坑的我回头看雷洋事件,哈哈哈
热度 5 laserdai 2016-5-14 06:17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1526 次阅读|13 个评论
雷洋之死让普通人感到无比恐惧
热度 39 wolfpnc 2016-5-14 01:52
这几天中国网民的关注从“莆田系”变成了雷洋“嫖娼”致死,细看相关报道之后让我深陷恐惧之中。 2016年5月7日,由于雷洋夫妇刚得一女,其亲属欲来京探望,航班预计当晚23点30分到达。当晚21时左右,雷洋从家里出门去首都机场迎接亲属。雷洋从家行至一足疗店附近时被昌平公安局三名便衣警察以涉嫌“嫖娼”带走,在将雷某带回审查途中,发现其身体不适,情况异常,民警立即将其就近送往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2时5分进入急诊救治,雷某经抢救无效于22时55分死亡。5月8日凌晨1时,家人接 昌平 东小口派出所消息,要求亲属赶赴派出所。他们于1时30分左右赶到后,被告知雷某因涉嫌 嫖娼 ,在被警车带往派出所的途中因 心脏病 突发死亡。 此事在网上出现后引发了轩然大波,昌平警方两次发布通报试图澄清此事,但网民依然不信,新华社还发评论质疑昌平警方。对于雷洋之死,昌平警方都在归结雷洋嫖娼这个问题上,但是嫖娼只是违法,并非犯罪,一个违法的人在警方手不明不白的死了,这引起人们的很多凝问: 1.雷洋嫖娼,证据何在?第一,雷洋是在足疗店门外马路上被便衣警察抓获的,并非在足疗店内,认定嫖娼事实要件之一,必须在现场抓获,但雷洋是在现场外。第二,警方说在足疗店找到雷洋嫖娼所用避孕套,从精液检验出DNA是雷洋的。但是足疗店失足女面对电视镜说是“打飞机”,何来避孕套?有一点值得注意,雷洋的尸体还在警方手中,提取精液一点都不困难。第三,从时间上看,雷洋晚上九点离家,到被抓获,不过15分钟,这点时间要走几百米的路,嫖娼的时间够吗?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雷洋有嫖娼行为。 2.警方执法是否有不当的地方?第一,公安部规定抓赌抓嫖必须有着装的民警,但当晚三个民警都是便衣。第二,公安部规定抓赌抓嫖必须在现场抓获,现场处置,但是雷洋是足疗店外被抓获的,而非足疗店内,所以不是在现场抓获的。第三,公安部规定抓赌抓嫖必须全程录像,但三名便衣没有带执法的录像机,而是用手机,还称手机在与雷洋的扭打过程中被摔坏了。可见,三名便衣在执法的过程违反了公安部相关的规定。 3.关于雷洋的死因,如果雷洋象昌平警方说那样死于嫖娼,那他就应死在足疗店内。 雷洋的死 ,不论是心脏病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都是执法过程中造成的,三名便衣在执法过程对雷洋造成了致命的伤害,已属执法不当、涉嫌过失杀人!但至今昌平警方还在做辨解,这让人不寒而栗。 作为曾经的警察,但如今已经是平民百姓的我深感恐惧,真不知道那一天走在大街上,被曾经的同行以涉嫌“嫖娼”或其什么名目带走,然后不明不白死去…………。今天写下这篇文字,聊以缓解内心的恐惧。
7364 次阅读|56 个评论
从雷洋案看科学研究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
热度 15 cgh 2016-5-14 01:11
从雷洋案看科学研究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 雷洋致死还没到水落石出的时候,就像一个科学话题没有到盖棺定论。然而,通过这几天在科学网和众多媒体的信息,让人担心的是,给“知识分子”科普科学技术思维可能比给普通平民科普、普法更重要和紧迫。这里不妨结合这个案子,用所谓的科学思维来看看“知识分子”可能存在的问题: 1 、程序正义 VS 科学伦理 程序正义是保障案件合理合法的基础,没有合法正义的程序,案件最终不可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违背科学伦理的科学研究不可能拿到台面上。没人赞成为了研究人类的长生不老而同意研究者肆意拿正常人试验。违反程序正义的案件和违背科学伦理的研究一样,第一步就应该完全否定,不管针对的问题多么重要,方法多么先进。 雷洋案件,不能为了抓嫖娼不顾及嫌疑人的生命,不能为了证明警方致死合理就肆意无监督地取证。而绕过检察机关的违法信息披露,程序上就是违法的,单方面提供的没有监督的所谓证据和信息都是完全不可信的,在法理上是不能采信的。不少法律专业人士发表的看法都集中在强势者对闭口的死者违法“证明”。针对雷洋案件,通过违法手段执法,要想证明嫖娼的结论,直接可以认为不可靠,根本不用浪费时间看 DNA 结果和嫌疑人口供,这些也完全可能是非法得到的结果。 相反,在信息披露和事情处理上,雷洋家属一方基本是中规中矩、井井有条。及时提出合理关注、及时联络检察机关、及时让律师介入、及时委托技术监督等。 很多人不明白为甚要打“人大”旗帜,看到校友公开信、人大法学院研讨会,有些人不淡定了。这杆旗帜就是要纠集更多的力量监督程序的正义性。 2 、案件本质 VS 科学问题 一个案子有很多细节,这也是为什么舆论能对一个案子炒得震天响的原因之一。然而案子最让人关注的是它的核心本质,相关联的一些要素也很重要,但是都围绕那个核心本质。就像一篇优秀研究成果或者一个吸引审者的项目申请,研究者提出的核心科学问题是最关键的。很多人申请洋洋洒洒,但是别人看不出申请人把握到有意义、有创新、有限度的科学问题,当然不会有人那么爽快给你资助。大概那些所谓的雄文,也是干净利落的提出核心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得到满意的结论。纠缠于细枝末节的文章,可能浪费了数据、显示不了价值。当然,现在不乏有高产者,将各种小问题“分批量”产出成果。 在抓问题本质这一点,我很佩服雷洋的妻子和他的好友。第一时间就提出“不考虑丈夫是否嫖了娼,只在意警方执法是否有问题”,并指出相关实质问题。打“人大”的旗帜,就是要让人们去看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淹没在嘈杂的细节。而涉事警方给出的所谓细节,无不回避了大众关心的核心,也从一个侧面让人确信,一家之言也只能是金蝉脱壳的策略。 3 、办案手段 VS 科研方法 办案手段和科学研究方法一样,是解决科学问题、论证科学结论的基础,如果别人在你的方法上挑出重大毛病,不管你其他步骤多么好,目标多么重要,后面所有的讨论和结论,都可以直接完全否定。没有可靠方法得到的数据去讨论并下结论,要么是无意的缺陷,要么是造假,比没有数据去空谈假说更可耻。 4 、案件结论 VS 科学成果 研究总有成果,不管是证实了前面的想法还是否定了假设。案子也终究会有一个结论。但是,科学成果要经得起一定时期内的检验,否则就是给数数成果,骗工资、骗绩效、骗奖励、骗职称了,这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是不可持续的发展。相似的,案子是不是经得起检验,关乎民意、信任和安定。当然,社会上数成果现象风靡,翻案后来个国家赔偿也是新闻天天见,有人去推敲是办案过程问题并追责吗?。 “不说了,下雨了,我要出去洗头了,不然雨要停了。” ――――――――――― 雷洋妻子:不考虑他是否嫖娼,只在意执法是否有问题 人大多名校友发公开信 质疑昌平警方执法程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就雷洋案举行研讨会 雷洋尸检13日下午正式启动 委托公安大学教授担任专家证人 雷洋事件昌平警方两份通报比较出的问题 陈光中谈雷洋案:建议最高检督办 北京市检主导(要闻 ) “雷洋事件”应由检方调查案件并公布结果
个人分类: 杂谈|6686 次阅读|22 个评论
雷洋案件要求规范便衣警察制度
热度 15 gaoshannankai 2016-5-13 13:02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便衣警察竞风流 你抓卖淫我抓赌,咱们一起搞创收 后面不敢写了...... 雷雷同学打飞机一案,咱们不用嫖娼这个词。 我就看出来,这件事不是什么“冤案”,任何人也捞不到什么大鱼。 雷洋媒体不要过分解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6404.html 元芳-该认真谈谈雷洋案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6804.html 科学网对警方批判很多,只有王寿江老师提出的规范便衣警察是要害。 这次我立场,有些站在警方角度,得罪了很多老师, 现在,批判一下警方最大的问题,其他的就不说了,我就喜欢抓最主要问题。 那就是我们国家的便衣警察制度。 如果把便衣警察,看作是一种公共资源,现在这种资源正在被滥用, 其造成的危害,远远高于公车滥用。 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怎样使用?这次公安部必须给一个说法以稳定人心, 现在,雷雷案件反映出来的问题导致 便衣警察搞得人心惶惶,大家都不得安宁, 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公安部有责任进行规范,并澄清。 老百姓花钱养你们,不是让你们来给大家添堵的,你们现在在制造恐慌。 现在有些地方领导人出行,都要布置大量便衣警察, 可见便衣警察这种资源滥用到什么程度。 我个人认为,便衣警察只能用于侦破刑事案件,国家安全事件,国家领导人出行以及 国际重大会议和活动。 便衣警察出动,应2人以上,黑夜或偏远地区执行任务,至少有一名着制服警员在附近。 便衣警察要带走公民配合调查,应保证公民通过110核对身份的权利。 如此不规范,这对警方也是一种麻烦,对便衣警察的安全也是威胁, 在不该出现的场合出现,受伤“牺牲”,甚至是否认为是因公,都说不清楚。 还给犯罪分子造成大量可乘之机,这次事件,我感觉会让一些犯罪 分子充分利用便衣警察使用混乱的局面,冒充便衣进行犯罪活动。 公安部有责任有义务,尽快发布便衣警察管理规定,让老百姓 知道什么时候碰到的有可能是便衣警察,什么时候绝对不可能, 如果公安部不作为,此后发生,有人假冒便衣警察进行犯罪活动, 你们难逃其咎。
3107 次阅读|32 个评论
元芳-该认真谈谈雷洋案了
热度 21 gaoshannankai 2016-5-12 21:08
雷雷同学打飞机一案,咱们不用嫖娼这个词。 我想该结束了,其结果是,不了了之,赔钱,完事。 各位陪审员,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法律素质比科学素质要低几百倍。 大家看到警察打死人,这几个字,就丧失了判断的理智, 网上带着偏见,对公检法形成 围攻 的姿态。但是,从一开始, 我就看出来,这件事不是什么“冤案”,任何人也捞不到什么大鱼。 雷洋媒体不要过分解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6404.html 从第一时间,我就告诉大家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炒作。 因此,从他的标题和叙述中,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我用屁股就猜到了八九成。 元芳,我们该说说案清了。 第一个标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毕业这么多年了,还打着人大旗号,仅仅是因为人大 旗子大? 为什么媒体从来不说雷雷自己是干什么的,无业游民?如果下岗了,岂不是会得到更多同情。 由雷洋的同学发布的一份情况说明称,5月7日,由于雷洋夫妇刚得一女,其亲属欲来京探望,航班预计当晚23点30分到达。当晚21时左右,雷洋从家里出门去首都机场迎接亲属,之后雷洋失联。 结婚期间,压抑很久,接人这段时间老婆不注意,打个飞机,但很有可能不仅仅用手。 再看看警方对雷雷反复逃跑的描述? 似乎,如果他被抓,天会塌下来,真的这么怕老婆么? 警方反复强调嫖娼这件事,岂不是让老百姓更气氛么? 你们真以为警方不会假装猫哭老鼠么,领导作秀也不是不会,为何咬住嫖娼这事 警方居然真的做了DNA检测,看来压力不小。那为什么不进一步检测阴道分泌物把案子做实。 其实第一时间我猜他本人也是公检法,自己人。 其实答案只有一个,雷雷他是一个公务员,在反腐高压下,打飞机,虽然没用公款, 一旦警方通知单位,你知道后果。所以,第一时间,我就想到了这个,所以 我和大家说不要激动,不要带着对警察的偏见。我反复提示大家,嫖娼是关键 雷洋一案-嫖娼问题是关键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6650.html 因为如果你知道雷雷同学是个公务员,也就是我们说的“腐败分子”, 你就马上会改变一切态度,网上的暴民们就会改变口吻说,死得好,x咬x。 现在大家冷静了么,如果出于对死者的尊重,我不做进一步分析。 但是大家可以想一下,能够动用 人大 这张牌,对警方形成压力...... 我依然相信只是警方处理不慎的一个事故,甚至可以说 北京警方的执法是全国最文明的几个地区,你去一下东北,才有资格评论什么叫暴力执法。 因为是嫖娼,所以他要玩命跑,所以铸成了这个惨剧,所以媒体报道不能提他的背景, 但是为了搞大,要打人大这张牌。警方知道死了xx员是大事,所以要死咬住嫖娼, 因为对方是xx员,所以我相信警方这次比较有把握,不敢乱讲,等等一切就这么简单。 因为对方动用了媒体,警方慌了,不断提供证据试图强调嫖娼,因为 激怒了网友,还有科学网的很多不冷静的老师们,警方傻就傻在,不断出示证据, 但是每一个证据又反而帮了倒忙,200元是打飞机的价格,你说这个是有利是不利? 警方其实有办法脱身,只要强调对方的上级单位是国资委,舆论会反转,但是就得罪人了。 因此,警方也很压抑,不敢出这张牌,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被“冤枉”,有利于推进司法公正。 故事该收场了,再闹,很多深层次的东西都要搞出来, 双方的领导都害怕了,媒体那边也玩够了,洗洗,睡吧。 元芳,我给你讲这么几点: 你以后不要去打飞机,你现在不是人大的学生了,你是公务员; 人家老百姓就是打打手枪,你打飞机不合适,党员干部要和群众共甘共苦; 打飞机一般不用套子,你不要把精液留下,付款的时候请用支付宝; 北京那个地方打飞机是200元,别让人家宰你,开发票不要写嫖资; 万一被警方抓了,要配合调查,不要对抗,毕竟你有违法嫌疑; 被抓的时候,你还是说自己是人大学生,这张牌好用; 出事了,第一时间给我打个电话,毕竟我是你的领导,经验比你多, 遇到这种事,我们一般会说,单位派你去做社会调查。 其实,第一时间我搜了死者工作单位,出于对死者的尊重, 要是告诉你才29岁,仅仅是硕士,就混到这么一个牛逼单位当头头,其他还用我说么 我在第一个帖子中劝大家不要过度解读,但是没有发这个东西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是经民政部批准(2013年8月15日)由原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更名成立的跨地区、跨行业、全国性的社团组织,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业务上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指导。 如果警方说一句,他是国资委或者发改委 官员,党员干部,事件立刻反转。 还有很多无知的言论,比如 干这事 还在家门口800米地方, 我用屁股给你解答,说明雷雷老婆管得严,他只能利用办事的时间,你看看从他 出门到接人时间安排很紧密;门口做还有一个好处,不会被宰。雷雷是很细心 很聪明的同学,没跟我读理科研究生,可惜了。 还有人说是常州案那部分派人来报复。 地方的黑势力胆子再大,也不敢来天子脚下,做这个案子吧? 为什么110都不知道这几个警察办案,为什么身份神秘? 家门口的警察收了治安费了,好意思抓管片发廊么?他们跑到人家地盘 搞创收,当然要穿便衣,不然不是跟管片警察叫板么,再说了,罚了钱, 要不要分给他们?自己去想一下。
4732 次阅读|29 个评论
雷洋一案-嫖娼问题是关键问题
热度 15 gaoshannankai 2016-5-12 09:17
科学网应组成大陪审团审理雷洋一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6513.html 这里讲到一下几点,第一,科学界应利用智慧资源更多对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此案关键是嫖娼,我前面说的每一步都陆续发生了,只有最后一步 检验保险套上是否有 女性阴道分泌物,最关键一步,可恶的媒体不再追了。 雷的家属表示 是否嫖娼不是很重要, 当前的激战转入了 尸检; 第一种情况,警方私下可能给 雷的家属 出示了 更为有力的证据; 我第一篇博文,就给警方建议这样做,你们多看我博文,长智慧啊 雷洋媒体不要过分解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6404.html 第二种情况,雷的家属 听信了 所谓人大什么狗屁专家的误导,这就可悲了。 我为什么反复说嫖娼问题是关键问题,正反双方争夺的主战场, 嫖娼问题是对警方有力的第一道防线,他们认为的马奇诺防线, 他们倾注了大量精力,当前的局势是他们必须死守这条防线,但是群众的压力 使他们不得不一步一步就范, 正像我导演一样, 已经检查到精液DNA了,这是 常人享受不到的待遇,下一步要继续进攻,如果找不到阴道分泌物,那不是嫖娼,是推油。 这条防线一旦攻破,警方内部自乱,再说什么也没人信,一部分人就可能反水,事情所有真相 自己就会出来。当然,我个人猜测,这个嫖娼可能性还真的很大,警方接到“群众” 举报,谁是群众?可能就是内线,所以警方应该是掌握到比较确凿的证据,否则 怎么罚钱?怎么创收?所以,警方不便于说出这方面的证据,因为一旦说出来,虽然 对雷雷一案有利,但是会暴露更大问题。我上次也分析了网上大部分人对于这个案件 的关心,一方面同情,更主要是对警方长期积压不满的集中爆发。 老百姓被偷了被骗了,不立案或不好办;举报个赌博嫖娼,立马破案。 家属糊涂,现在闹到这一步,雷雷已经名声搞臭了,你这样就应该牺牲小我, 成就大我,把这事搞清楚,为社会做了贡献,把整个抓嫖的事给他翻出来, 这样就能够得到全国人民支持,在后续你的具体案件中占领 道德制高点。 不断转移焦点,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要想赢,就要像一只恶狗,咬住 对方某个部位,就往死里咬。 现在就怕狗屁不懂的人,不懂装懂,什么他妈的狗屁刑事法专家, 都是糊涂蛋,现在都快攻破 马奇诺防线了,突然收兵,转到 尸检, 给了对方 充分时间,重整力量,修筑第二道防线。 从兵法上讲 嫖娼一说是警方提出的,现在他们有义务举证,可以以逸待劳,不断 让对方检测调查,使敌人疲于奔命。 尸检你有异议,你要举证,以劳待逸,你手里掌握多少资源? 什么他妈的狗屁刑事法专家,这些基本的东西,狗都明白。 法律,根本上是人与人斗,有权的战胜没权的,智商高的战胜智商低的。 现在对于家属方,最大的优势是有大量群众支持,有发言权,掌握战略主动, 要充分驾驭媒体,发挥自己最大攻击力,才是要害。 要抓住媒体猎奇的目的,老百姓对性话题的敏感度,在嫖娼这一环节 对对手形成全歼之势。 如果嫖娼有 铁证,我倒是觉得 警方办案问题不是太大,而且 死者 本身逃跑等行为招致警方动粗,我个人可以理解,应该是事故。 科学网大陪审团的各位老师,不要犯糊涂啊 什么人权问题,警方办案程序问题,等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乱成 一团,岂不给了坏人可乘之机。 作为大陪审团,应该对准一个疑点,集中炮火猛攻,绝不让对方喘息。 强烈要求警方检测 雷雷套子上 是否有 女性阴道分泌物 我们科学网大陪审团,切勿带着对警方的不满审判这件事, 凡事要看证据看逻辑,特别是第一手的物证 有个老师发了很多什么警察随便抓捕等等对警方不满的言论, 严重误导各位陪审员对于此案的判决。
2802 次阅读|23 个评论
这张图也许能告诉你雷洋走向地狱的路线
热度 1 cgh 2016-5-11 23:36
这是央视新闻微信新闻的一张路线图 1、这是雷洋自己的路线吗? 从他的住家到“案发地”。他已经走了,他给不出带时间 的地图。所以,这 不是他主动的行进路线图。 2、警察的执法路线图? 是的,警方权威发布。9点在雷洋家门口,4分钟到足疗店 。 3、通往地狱的路 警察 8点多接报,9点刚好和家里出门的雷洋一起赶往嫖娼地,还让他搭个赶往地狱的车?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TI0MDU3NDYwMQ==mid=2656515185idx=1sn=5a817ee4110316d13b7cf91261c2fac3scene=22srcid=0511uNwjjZJ3Ke1N11WDUbKX#rd )
个人分类: 杂谈|5577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都死了 嫖没嫖重要吗?
热度 44 yangguoxue 2016-5-11 16:13
结婚纪念日去找小姐,确实不道德,但相比非正常死亡,道德算的了什么?这个道理连雷洋初为人母的妻子都懂,所以她说,不考虑丈夫嫖娼,只在乎执法是否有问题。问题不能失焦,“雷洋案真相”这五个字完整的表述是,“雷洋被执法时警方做了什么的真相”。请注意,主语和主体是警方。 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我们见过了收容死,躲猫猫死,俯卧撑死,捐精死,盖被子死,但雷洋呢?猝死?嫖娼死?跳车死?还是被打死? 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总得拿出点像样的说法,警方到目前为止的两个回复,我只给零分,原因如上所诉,没抓住重点。如果说这种死亡算巧合,那么只能说巧合太多,常识已经不够用了。某些“巧合”如 果连在这个国家还算体面的中产者雷洋都逃不掉, 平民之辈又如何在大时代的公权下自保? 公信的危机,也是重建公信的契机,建议更高一级的检方介入, 当事方自己查自己,不会产生有说服力的结果。
7724 次阅读|51 个评论
科学网应组成大陪审团审理雷洋一案
热度 24 gaoshannankai 2016-5-11 14:55
科学网这么多高级知识分子,从来没有被聘请过 人民陪审员吧。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智慧 给社会出一份力 雷洋媒体不要过分解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6404.html 我这篇博文,主要讲了为什么媒体会过分解读,为什么那么多猜测。 其实,就是很简单一个道理,警方不愿意提供关键证物。 这个案子太简单了,第一步要查清雷雷 是嫖娼 还是 推油 雷雷 肯定是 见性了,所以徐老师他们 未曾见性 是何等英明。 我们作为科研工作者,要理性对待,不要带着对警察的偏见看问题。 200元,价格上确实是 接近推油,而且 失足女 也承认是 推油, 失足女本身涉案,承认推油,对她有利,因此他的证词可信度很低。 这都是 主观一词,关键还是看 带有 雷雷精液的保险套。 我这人只相信物证 套子说明一切,现在要保留好证物,找技术过硬的单位检查 是否有女性阴道分泌物,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这是直接证据。 雷雷的 电话记录据说 也没了,其实也不要紧。 如果是推油的话,死者的那个部位应该还有推油的残余,这个警方也没有提及。 多个物证组成证据链,只有我们科研人员的思维是最严谨的。 只要我们抓住套子这个线索,这事就能查清楚。 嫖娼与否一清楚,故事基本上就搞清楚一半了。 一定不要带着情绪,带着对警方的不满看问题。 因为,有套子,大活儿的可能性 是很大的。 真邪门,我每发一个信息,貌似sohu什么的都会跟进似的 警方通报细节:现场避孕套经DNA鉴定证实嫖娼 http://news.sohu.com/20160511/n448835789.shtml 这个就是扯淡,必须检查套子上是否有阴道分泌物, 还是推油的油,如果是推油,根据最新司法解释,不构成嫖娼。 一个是套子上,一个是死者隐私部位,检测一下,都解决了, 为何非要搞这么复杂,浪费这么多媒体资源???????? 我给警察叔叔扫扫盲,套子里的精液DNA鉴定是能说明死者射过精, 推油按摩到会阴也有可能导致射精,不一定要 啪啪,所以必须有 女性阴道分泌物等证据,才能证明啪啪。 啪啪加上 200元,最终才可以给死者 定性 嫖娼 嫖娼定性了,老百姓才能相信你们后面讲的其他故事, 因此,嫖娼是关键,如果这点有含糊,事情就麻烦了。 警方领导如何常看我博文提高智商,就尽快提供阴道分泌物证据, 一点嫖娼坐实了,老百姓会慢慢冷静下来,可以客观的去听你们说的后面故事。 也会对自己带着对警察偏见看问题表示歉疚,然后制造对你们有利 条件,才能处理好,雷雷因病去世这个事件。当然,警察执法处理不当 也要追究,但是,事情可就小多了。
2965 次阅读|45 个评论
雷洋媒体不要过分解读
热度 33 gaoshannankai 2016-5-11 08:53
  5月7日晚,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雷洋离家后身亡,昌平警方通报称,警方查处足疗店过程中,将“涉嫌嫖娼”的雷某控制并带回审查,此间雷某突然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身亡。   面对雷洋的突然死亡,他的家人表示现在只看到了警方的一条官方微博,对于死因其中只有一句“该人突然身体不适”的简单描述,他们希望能够公布执法纪录仪视频,尽快还原真相。   由雷洋的同学发布的一份情况说明称,5月7日,由于雷洋夫妇刚得一女,其亲属欲来京探望,航班预计当晚23点30分到达。当晚21时左右,雷洋从家里出门去首都机场迎接亲属,之后雷洋失联。(来源:央视、新京报 雷洋一案,因为人大学子的力量,网上闹大了, 连我们生物信息学天空qq群,都有人发。 看来人民大学这个招牌不好惹,以后北京警方办案要注意了。 其实,我当时第一感觉,媒体过分解读了, 估计编辑们也都是未婚,你们自己写的东西,如果有生活经验,或者对信息敏感 你们自己写的“5月7日,由于雷洋夫妇刚得一女。。。。。。” 11点去接人,9点提前走,路过按摩店,老婆刚生产,压抑很久了,爽一下,也算庆祝一下, 逻辑上没问题。 这次,是我难得支持 警方一次。 如果我是媒体老大,找不出大鱼,不会炒作这条。 我从自己的常识判断,小雷同学这次真的是 见性了, 付出代价太大了。 现在我终于理解了,徐老师他们反复说 不要见性,以后牢记他们教导,忠言啊。 编辑同学们,多看我博文吧,提高智商。 不过,警方在没有执法记录仪的前提下,当前只有被嫖小姐的口供,很难说清楚啊。 既然有嫖娼行为,人死之后,第一时间应该去店内把 带有 雷洋同学精液的 保险套拿到。 这个最重要的物证拿不到,人家家属肯定不会认可。 “人死了,名誉还要被玷污”我看光凭200元,和小姐口供,这事不好办啊。 要是支付宝转账的,保不齐连这点证据都没了。 你们不能自己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如果当时警方重视,或者有取证习惯,第一时间向家属出示 雷洋同学的精液, 哪怕用假的出示一下,家属为了小雷名誉,也会把事情压下来,不会上媒体。 看来,还是严格取证的习惯。 即使这件事搞清楚了,家属认可了,管片内长期驻扎这么一批人, 是否有保护伞,或者故意让他们存在,就为了钓鱼,将来可以罚款。 另外一件事,又要查查了。 总之,事情闹大了,不好办啊,要按照法律办。 警方领导么,听我一句话,赶紧找到小雷精液,做个DNA, 私下给家属看,对外公布说向家属出示了关键证据,然后 对此事件定性为,怀疑雷洋可能有嫖娼行为带回问话时与某位警察发生 冲突,不要讲与警方发生冲突,不要自作聪明。 这件事既是媒体炒作,又是人民群众对警方不满意的集中体现。 现在的某些警察同志,对于涉及到人民群众利益的犯罪视而不见,对于某些 并不危害老百姓的卖淫赌博问题非常认真?原因何在? 老百姓被偷了被骗了,事情不好办;举报个嫖娼赌博,马上就办, 这是问题的关键。媒体你们打中要害了么? 我们科学网可以组成大陪审团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 一个关键疑点,还是200元钱,现在物价这么高,200元充其量在北京是 推油(许老师喜欢用打飞机), 推油经过司法解释不构成嫖娼,所以这个非常关键。 侮辱我们智商,他以为普通老百姓,知识分子,就不知道 猪肉 多少钱一斤了 对警方有力的是,如果推油,她老婆就可以做,没必要找小姐。 最后又变成了只能听 小姐一面之词,警方就不能发动全局官兵找那个套子么。 小姐随风倒,她的话,可信度不高,说推油对她有利。 而且,警方也没有公布是否从小雷同学与 失足女 之间 的通信记录。 第二就是脑溢血的鉴定,是否是直接证据,或者是核磁共振?家属可以要求 开颅,直接查看渗漏的血管。
4786 次阅读|67 个评论
揪心观战,舆论阵地战
热度 2 cgh 2016-5-11 05:21
本博文不生产新闻,只做新闻的搬运工。 作为科学工作者,应该能分清实事和推理部分,结论不着急、也没用。 要说的是,当年的局长干得那么漂亮,这回怎么这样了? 我们是需要看到强悍的保卫,还是担心飞来横祸? 这个社会已经“成熟”了,要么孤独地哭泣,要么冷漠地旁观。 舆论都被“大V”这顶帽子扣死了吗? 凤凰网 人大硕士雷某涉嫖娼案 最新报道 05/11 02:11 “硕士嫖娼”是阴谋论?被警方第二次通报直接打了脸 , 来源: 长安剑 05/11 01:48 警方再次通报:雷某付200元嫖资 摔坏警方视频设备 , 来源: 平安昌平 05/11 01:26 “硕士嫖娼案”抓嫖便衣谈“视频记录会公开吗” , 来源: 侠客岛 05/11 01:12 “结婚纪念日”不可能嫖娼?媒体驳雷某案8大质疑 , 来源: “POLICEman”公众号 05/11 01:08 雷洋事件中,警方办假案了吗? , 来源: 警色 05/11 01:07 硕士肯定不嫖娼 警察一定是错的? , 来源: “警嫂”公众号 05/10 22:46 检方调查雷洋之死 专家透露两大重点 , 来源: 财经 作者: 王丽娜 05/10 21:50 嫖娼?猝死?环球时报释疑雷洋案不明之处(图) , 来源: 环球时报 05/10 21:21 关于硕士新爸涉嫖之死,你要的真相都在这里了(图) , 来源: 阿SIR 05/10 20:01 雷洋妻子:不考虑他是否嫖娼,只在意执法是否有问题 , 来源: 剥洋葱people 05/10 18:20 媒体探访:雷洋家距离足疗店步行仅8分钟 , 来源: 成都商报客户端 05/10 18:14 人民日报政文:雷洋事件,是什么让你不安? , 来源: 人民日报政文 05/10 18:12 媒体:雷洋死亡前2小时发生了什么?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05/10 17:44 雷洋家属要求警方公开执法记录视频 , 来源: 央视新闻 05/10 15:19 家属:警方否认雷洋因“跳车头部着地”死亡 , 来源: 成都商报 05/10 15:17 人民日报评“雷洋涉嫖被抓身亡”:以公开守护公正 , 05/10 13:29 人大硕士涉嫖被抓死亡 接诊医生:口腔有血皮肤受挫伤 , 来源: 央视新闻 05/10 13:14 人大硕士涉嫖被抓死亡 律师:警方承认肢体冲突 , 来源: 澎湃新闻网
个人分类: 杂谈|2331 次阅读|2 个评论
谋死,谋生,哪个更有把握?
cgh 2016-5-11 00:13
社会安全感,估计有不同的定义,从心理学的,从社会学的,从安全科学的。但是,任何所谓的定义都没有它的主题对象体会来得深刻。人在社会的生命存在,是安全的最基本,连生存保障都没有了,社会安全感只能说荡然无存了。安全感在于自己的预期合理,预期的实现有信心和基本保障。 人,来到这个世界, 是谋生的。所以,从小开始,我们都在学习谋生之道,攀登生命的巅峰。有人死在巅峰,自然万人景仰;有人歪门邪道,葬身深渊。一个幸福的社会,每个人总能找到一条路,看得到或预计到自己能到达的目的地。有美好的梦想,有追梦的社会条件。一个万恶的社会,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远大理想无从谈起。 人,总归要离开这个世界, 却一般不是主动谋死。通常,没人花时间思考死亡,并有一种天生的恐惧心理,尤其对于年龄还没有进入预期寿命的人。然而,对死亡的恐惧,恰恰是最基本安全感。也许从某种角度讲,老年人反而有一种到达目的地的安全感。如果一个社会,青壮年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防范死亡,尤其是担心意外死亡,而不是思考更好的生存,这样的社会就毫无安全感可言。所以,人命关天。 魏则西的癌症,大多数人会说,基本可以预料因此而逝,可恶之处在于拿命谋财。 陈仲伟的被杀,则不是那么符合生死之道。而雷洋之死,恐怕要么是麻木了,要么恐惧了。因为不知道哪一天出门就回不来,并且还让你死得那么难看、那么可耻。 所以,面死亡要镇静,在最后的时刻谋死一下。时间短,压力大,但比谋生一辈子的意义都重要。当然,更希望,活着的时候想想自己的基本死亡保障,解决最基本的安全感。
个人分类: 杂谈|405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