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华中科技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30年前的两个教育家:钱伟长和朱九思
热度 3 cwhm 2010-7-31 08:23
文革后的钱伟长在清华大学的日子不是特别好,表达了想离开清华想去南方发展的想法,这个时候很多学校都开始跟钱老接触,有上海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大学,还有就是华中工学院。朱九思是当时华中工学院的院长,华工能从50年代建校初一个普通的教学型地方大学成长为改革开放初期一所研究型重点大学是离不开华工的缔造者朱九思,文化大革命期间,朱九思老院长把很多清华的老教授从牛棚里请到了华工,使得华工教授的人数一跃在文革后排在全国前几。朱九思院长也邀请钱老去帮助建设学校的力学专业并指导研究生,后来又想 让贤 请钱老来做院长,令钱老十分感动,但钱老说:要我到蒋管区(指时任部长蒋南翔)中去任校长,这是不可能的事。钱老后来虽然没有来华中工学院做院长,但是他从当时的华中工学院指导并招收了研究生,在戴世强教授的博文中 《保留珍贵记忆的信件》 也有记述。当时从华工工学院招生的两名博士生是周哲玮、王蜀,周哲玮后来成了上海大学的副书记和常务副校长。 戴教授的另一篇博文也写到钱先生对于患难之中帮助过他的,从不忘却。比方说,一提到《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他一定会提起新闻出版署、交通部、重庆交通学院、 华中工学院和朱九思先生 ,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钱老在自己的 《八十自述 》 中也 提到过载1979年3月到华中工学院讲《变分法有限元》,以后又讲了《奇异摄动理论》,1981年10月又在华中工学院首讲《穿甲力学》,讲义40万字是在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的帮助下在于7月13日-9月16日在江西庐山编写。 在《应 用数学和力学》杂志的网站上找到下面一些珍贵的照片部分记述了那段历史: (《应用数学和力学》武汉办事处:前排: 钱伟长(左2),朱九思(左3) ;后排:左起韦凌德、徐尹格、严映慧 。图片来自 《应用力学与数学》网站 ) (应用数学和力学讲座第11期合影:前排左起第9人为主讲人钱伟长院士,左7、8为重庆交通学院倪中廉副院长、陶中哲院长,10为 华中工学院朱九思院长 。图片来自 《应用力学与数学》网站 ) 30年过去了,钱老驾鹤仙去,朱九思仍然健在,但早已不是院长了;昔日的上海工学院合校后成了今日的上海大学,华中工学院也合校后成了华中科技大学。如果钱老当时来了华中工学院,两所学校的高等教育史又将该怎么书写......?
个人分类: 博文推介|9804 次阅读|9 个评论
大学去行政化,教育部给华中科大任命两位正厅级副校长
lgmxxl 2010-7-28 10:10
今天看到这则教育部任命文件教任 22 号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八位副校长的任命,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在这一任命中:任命林萍华、丁汉初为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厅级),杨勇、骆清铭、张晋、邵新宇、段献忠、罗俊为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这一任命中我不解的事情有三: 其一,一个大学到底需要多少校领导。从华中科技大学网站上看,华中科技大学有书记 1 人,常务副书记 1 人,副书记 2 人。有校长 1 人,常务副校长 2 人,副校长 6 人。共计有校领导 13 人。这其中享受副部级待遇的 2 人,享受正厅待遇的 3 人。由此可见,大学的复杂程度越过省委省政府。因为省委一级的副书记最多也只有 2 人,而华中科技大学的副书记有 3 人之多;一般省政府只有 1 个常务副省长,而我们的华中科技大学却有 2 个常务副校长。 第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刚开过,《教育中长期规划》正在加紧落实,两个正厅级副校长的任命有点逆风而行。大学去行政化,在今年两会期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公布时,曾激起全民人民的激情热议。 6 月 6 日 颁布的我国第一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再次提到备受关注的去行政化问题: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 ( 《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3.1.2 ) 。一个大学有两个常务副校长是否需要?是为了解决级别,还是为了工作?两个正厅级的副校长的任命,让人们对大学能否去行政化感到担忧。 第三,既然学校校长可以有常务副校长,以使其级别上一台阶,学校中的处级单位是否可以效仿设一些常务副处长、副院长享受正处级?此举好像在一些学校已经有所试行。但华中科技大学两位常务副校长的任命还是给大学书记校长们一个想像的空间。教育部为大学领导考虑,大学的领导也要为学校的处级领导考虑才对呀。但愿这是我的猜想,愿此举不要成为大学尽快提高正处级干部职数的信号。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12250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根叔连任华科校长还能再红五年
cwhm 2010-7-24 15:37
  前晚,华中科技大学官方新闻门户网站华中大新闻网发布简讯,称国务院已于7月10日决定由李培根继续担任该校校长。   这就意味着,李培根成为该校近20年来首位成功连任的校长,而国家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在该校校长任上也未曾干满一届。   按照副部级高官60岁正常退休的规定,现年62岁的李培根仍能连任再干5年,确属罕见,足显中央对其认可。   此前,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李培根题为《记忆》的16分钟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起立高喊:根叔!根叔!随后,北大、复旦等知名高校校长的毕业致辞也被冠以根叔式演讲之名。   他的言辞也再次让公众追问:一个合格的高校校长该是什么样的?   对此,李培根曾说:如果我过多的去想这个问题,后人就记不住我了。身为校长,赤诚,干净,再加上我不低的智商,我想大概可以做好了。   那么,根叔光环背后的李培根到底是什么样的?本报记者通过走访,特为您还原这个连任背后的大学校长。   从未想过当官却想过下海   他是建国一代中典型的成功人士。   这是一名曾长期在李培根身边担任智囊的教授对他的总体评价。在他眼里,李培根是一个自信、乐观、幽默,又十分好为人师,充满责任感的校长。按照他的分析,生于1948年的李培根的经历有着时代的印记。   由于父亲是原同济医科大学教授,从小在同济大院长大的李培根曾立志学医,却与当时的湖北省医学院失之交臂。   无奈之下,李培根当过工人,直到25岁才进入大学学习。在所属单位湖北省轻工业局的协调下,他和一名原本去东华大学的学生交换了各自大学的名额,成为东华大学机械系的一名学生。   粉碎四人帮后,李培根又成为我国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后,他又赶上时任校长朱九思鼓励该校中青年科研人员出国读书,攻读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李培根返回学校,从讲师做起。   他说,自己从未想过当官,但他却想过下海,就像当时的很多高校老师一样。据上述熟悉李培根的教授回忆,1996年前后,曾有一位深圳老板力邀李培根出任公司的总经理。   但李培根还是选择留在校园。1995年,他被提拔为该校机械学院院长,7年后的2002年,又因工作成绩突出,被任命为副校长。    2003年12月,李培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而自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以来,该校历任校长便由两院院士担任。由此,李培根于2005年3月起, 顺利接任校长。在接受《东莞时报》采访时,该校一名校办企业中层干部据此分析道,目前在任副校长中没有一名两院院士,因此,李培根连任实属正常。   记者获悉,5月下旬,由中组部、教育部等单位联合派出的调查组曾进驻华中科大,并面向教职工代表全额定向推荐下届校长人选。   从最后结果来看,李培根在教职工中的支持率仍较高,但在担任校长伊始,他还不及一些资深教授想象中成熟。一名文科院系资深教授向本报记者抱怨道,李培根刚当校长时,曾提出理、工、医三组鼎立的学科建设思路,遭到部分文科院系的反对,称不利于团结。   如何管好一所教职工、学生总数近10万人的大盘子,确实是个难题。为此,李培根说过自己压力很大,他的白发一年年爬满了头顶。   学生们希望自己的校长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这让出身机械的李培根经常思索。一名长期随访李培根的学生记者对《东莞时报》说,她曾听李培根在某个私人场合承认,自己还补了许多教育学的课,发表过《创新教育不能仅限于优秀学生》、《论学科关注的拓展》等教育学论文。   曾头痛没有一个女生爱过我   就在李培根连任校长消息公布前,华中科大的排名又下滑了1位。   对于建校时间不长的高校而言,缺乏历史积淀是共同的软肋,而大学排名则成为他们叫板历史名校的砝码,华中科大便是如此。而在李培根任内,该校排名几乎逐年下降,从最高时的第5名下滑到如今的第8名。   这也让不少学子懊恼不已,我进学校时学校排名第6,等我毕业后,不会就出前十了吧?李培根曾为此专门举行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校长见面会,劝导学生们不要为排名所累。   不过,这并不妨碍李培根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熟悉李培根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从讲师做起的李培根是一名真正爱学生的校长。有一次,当学生问到李培根,等你卸任时最想给学校留下什么时,李培根立即说:我希望留下学子对我们学校更大更深的爱。   现在确实是没有精力。等过几年我不做校长了,我非常希望能站在本科生的讲台上。我相信我还是一个好的老师!李培根说。   该校后勤集团领导曾向李培根汇报工作,说已经把武汉市几乎所有中小学食堂托管,本以为能得到校长夸奖,却被李培根提醒:对于后勤集团在校外的发展我并不关心,我关心的是学校学生的后勤保障。   高校食堂饭菜纷纷涨价时,李培根还曾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承诺我们绝不赚学生的一分钱。   不像很多开学见一次,毕业再见一次的大学校长,李培根给该校学子的感觉多是平易近人。   该校记者团曾想通过定期专访李培根来架起学生与校长之间的沟通桥梁,但李培根还是喜欢校长见面会的方式,我喜欢直接面对学生。    而且是所有学生,当然,也包括那些被边缘化的学生。一天晚上,李培根再次与学生聊天,在座都是Dian团队、联创团队和记者团等公认为优秀的同学。 时间很晚了,大家还围着他,李培根示意大家停下来,不要以为我眼里只有你们这些好学生,明天晚上我还要和染上网瘾和其他原因挂科多的孩子们聊天,在 我眼中,你们和他们一样,都是华中大的孩子。根叔不势利的做法引得在场学生们极大的震动。   一次,主持人问到李培根在学习阶段对什么感到头痛,他笑言课程的学习于他都很轻松,后来感到头痛的是没有一个女生爱过我,这在男女比例悬殊的华中科大,引发了在场学子的共鸣。   与喜欢自由生活的大学生一样,李培根也爱好广泛,他年轻时喜欢打篮球,参加过县队、厂队、校队。对于音乐,也很有冲动,一个人画图时就时常边画边唱,全是自己胡编的一些曲子。   去年的同歌同行毕业晚会上,他就以一首《我的太阳》征服了在场的2009届毕业生。   而在本届毕业生的口号中,计算机学院的口号是李校长,我爱你!华中大,我爱你!计算机,我爱你!   对此,李培根说:我李培根个人并不值得大家去爱,大家是把对学校的爱转嫁给了我。   新华社记者也由衷地赞叹:你们的李培根真的是一位好校长,他不是官员,而是一位好的教育家。   直升机红地毯迎财神   穷,是李培根的一块心病。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校长的主要任务被诟病为四处化缘找钱。但李培根并不这么看,他对本报记者说,因为办学主体的性质不同,西方大学的校长们才把精力倾注在找钱方面,当然,现在中国大学校长都认识到找钱的重要性。   他也不例外。   对于一所以工科、医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而言,先进的实验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而那些造价昂贵的器材就时刻考验着李培根寻求资源的能力。   现实又恰恰是我们缺钱。    2008年1月10日,校长见面会上,面对满场的学生,李培根显得很坦率:虽然同样是国家首批985重点高校,但每年国家划拨清华的财政支持为18 亿,而华中科大仅为3亿。在教育部对部属高校实行省部共建政策后,湖北省对华中科大的支持劣势更显露无遗,在李培根看来,上海、广东的慷慨支持某种程 度上为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华中科大不得不用排名第47位的人均财政经费支撑起第17位的教职工人均收入和第7位的学校综合实力。   同时,截至2009年底,该校银行贷款仍为零。李培根撰文回顾5年任期工作时,公布了上述数据。此外,至2009年底,该校存款余额为15.81亿元,年度总收入为33.94亿元。   他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该校一名长期随访李培根的学生记者对《东莞时报》举例,为了筹集该校创新教育试验田启明学院大楼的建设资金,李培根曾亲自出席饭局,拿下了香港丝宝集团赞助的2000万港币。   李培根与丝宝集团的关系非同一般:本来约好6月26日下午接受《东莞时报》专访的他,第二天就因为丝宝集团的突然会议而临时改变计划,接受完40分钟的采访后立即奔赴广州。   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而最令华中科大学子难以释怀的是直升机事件。   2009年4月1日,三一重工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一行乘坐一架直升机,直接从湖南长沙总部飞抵华中科大西操场。一位目击者对本报记者回忆,当时直升机以操场跑道作为停机坪,直接降落,而校方还为迎接走出机舱的梁稳根准备了长约20米的红地毯。   作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与机械学科水平与清华不相上下的华中科大合作,当属自然。   然而,大多数人就只记住了那架从空而降的直升机和校方隆重的迎接仪式。   争议   个人承诺有时也不能兑现   能不能缩小规模我不敢保证,但我敢明确保证,在我的任期内,学校将不会再增加规模!   这样的话,在高校扩招已成大势所趋的今天,由一个部属重点高校校长说出,是不多见的。   李培根说了出来,但他并没做到。据本报记者观察,该校招生人数一直维持在8000人左右,没有下降迹象,而在教育部要求部属高校缩减对所在省份招生规模的情况下,该校的湖北生源数也一直保持在3000人以上的规模。   华中科大一名民主党派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在目前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下,校长不一定能最终拍板,需要集体协商决定。因此,李培根的个人承诺有时并不能转化为现实。   力排众议建光谷同济医院起风波   不过,在这位人士看来,因为是校长,有时,李培根的个人决断仍能左右局势,譬如力排众议,决定拆掉露天电影院,兴建先进制造大楼,在该校西十二教学楼旁动工修建光谷同济医院。   据本报记者调查,尤以后者遭到的批评最多。   华中科技大学的二级单位中就包括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分别是武汉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它们每年为该校同济医学院的学子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    对于华中科大而言,一个现实的困境就是同济医学院位于汉口,而主校区则在武昌,相隔足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为加强同济医学院新生对主校区的认同感,该校 规定,医科五年制、四年制新生大一时住在主校区,大二再搬到同济校区,而七年制、八年制的医科生则要在主校区待到大二结束。   在同济医学院大院内成长起来的李培根并不满足于这种现状,而光谷同济医院便在他的计划中占有重要一席。   在他的计划中,位于西十二教学楼旁边的光谷同济医院可以让高年级的医科生仍能在主校区实习进修。   据了解,光谷同济医院位于该校南二门以西,面向珞瑜路主干道,紧邻光谷广场,交通便利。医院规划占地面积125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设计病床1000张,日门诊量3000人次,设立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以及30多个科室。   这样设施先进、规模庞大的三级甲等医院也是武汉市政府梦寐以求的。   武汉市副市长孙亚,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好平等纷纷表示,光谷同济医院的建设,不仅缓解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医疗资源短缺的现状,而且改善了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必将推动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   动了工的光谷同济医院被缓建了   然而,部分教职工和学生并不这么看。   他们担心医院建成后,大批病人进入校园后可能带来的种种隐忧,西十二教学楼是主校区主要的教学区,三面被医院包围,不知道会不会对学生上课有影响。   而且,被医院三面包围后,西十二教学楼该何去何从,光谷同济医院仍没有下最后结论,一种可能的结局甚至是,西十二教学楼因此成为医院的一部分。   而这更是广大教职工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他们的反对并未阻止这个首期投资就达6亿元的国际一流水平医院开始施工。2008年12月10日,光谷同济医院正式奠基动工。   蹊跷的是,本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直到如今,圈好的场地内,仍没有继续施工的迹象。光谷同济医院又停建了。   至于为何突然停建,本报记者曾专门致电同济医院宣传部部长雷志勇,但仍无法得到官方答复。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是,该校部分老教授联名上书中央痛陈光谷同济医院的弊端,最终令中央高层下令停止该工程。   但在李培根看来,这只是缓建,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光谷同济医院还是要建的。同济医学院的这块牌子要永远地保下去!同济的荣耀,就是华科的荣耀,也是我李培根的荣耀!李培根说。 链接: 1)东莞时报网:http://dgtimes.timedg.com/html/2010-07/23/content_496342.htm# 2)华中科技大学新闻:http://news.hustonline.net/Html/2010-7-21/72781.shtml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369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演讲稿《记忆》
igoogll 2010-7-1 20:33
亲爱的2010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 首先,为你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这几年里,你们一定有很多珍贵的记忆! 你们真幸运,国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们大学的记忆中。08奥运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金牌数的第一,不仅是开幕式的华丽,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显示;六十年大庆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领袖的挥手,不仅是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仅是女兵的微笑,不仅是队伍的威武整齐,更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旗帜的威力;世博会留下的记忆,不仅是世博之夜水火相容的神奇,不仅是中国馆的宏伟,不仅是异国场馆的浪漫,更是中华的崛起,世界的惊异;你们一定记得某国总统的傲慢与无礼,你们也让他记忆了你们的不屑与蔑视;同学们,伴随着你们大学记忆的一定还有什锦八宝饭;还有一个G2的新词,它将永远成为世界新的记忆。 近几年,国家频发的灾难一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汶川的颤抖,没能抖落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刚毅;玉树的摇动,没能撼动汉藏人民的齐心与合力。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悲的哭泣,更是大爱的洗礼;西南的干旱或许使你们一样感受渴与饥,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谐、发展需要科学的道理。 在华中大的这几年,你们会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记忆。你一定记得刚进大学的那几分稚气,父母亲人送你报到时的情景历历;你或许记得考前突击而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场时的悲壮,你也会记得取得好成绩时的欣喜;你或许记得这所并无悠久历史的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故事;你或许记得裘法祖院士所代表的同济传奇以及大师离去时同济校园中弥漫的悲痛与凝重气息;你或许记得人文素质讲堂的拥挤,也记得在社团中的奔放与随意;你一定记得骑车登上“绝望坡”的喘息与快意;你也许记得青年园中令你陶醉的发香和桂香,眼睛湖畔令你流连忘返的圣洁或妖娆;你或许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也一定记得那初吻时的如醉如痴。可是,你是否还记得强磁场和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建立?是否记得创新研究院和启明学院的耸起?是否记得为你们领航的党旗?是否记得人文讲坛上精神矍铄的先生叔子?是否记得倾听你们诉说的在线的“张妈妈”?是否记得告诉你们捡起路上树枝的刘玉老师?是否记得应立新老师为你们修改过的简历,但愿它能成为你们进入职场的最初记忆。同学们,华中大校园里,太多的人和事需要你们记忆。 请相信我,日后你们或许会改变今天的某些记忆。瑜园的梧桐,年年飞絮成雨,今天或许让你觉得如淫雨霏霏,使你心情烦躁、郁闷。日后,你会觉得如果没有梧桐之雨,瑜园将缺少滋润,若没有梧桐的遮盖,华中大似乎缺少前辈的庇荫,更少了历史的沉积。你们一定还记得,学校的排名下降使你们生气,未来或许你会觉得“不为排名所累”更体现华中大的自信与定力。 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年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我记得你们为烈士寻亲千里,记得你们在公德长征路上的经历;我记得你们在各种社团的骄人成绩;我记得你们时而感到“无语”时而表现的焦虑,记得你们为中国的“常青藤”学校中无华中大一席而灰心丧气;我记得某些同学为“学位门”、为光谷同济医院的选址而愤激;我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根叔,你为我们做成了什么?”——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我记得,你们都是小青年。我记得“吉丫头”,那么平凡,却格外美丽;我记得你们中间的胡政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创造了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奇迹;我记得“校歌男”,记得“选修课王子”,同样是可爱的孩子。我记得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濒临退学的学生与我聊天时目光中透出的茫然与无助,他们还是华中大的孩子,他们更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我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我当然更记得自己说过的话:“我们绝不赚学生一分钱”,也记得你们对此言并不满意;但愿华中大尤其要有关于校园丑陋的记忆。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 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甚至远离。请记住,最好不要再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送行。面对岁月的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许你会选择“胶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之一员。没关系,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华中大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记住,华中大,你的母校。“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如果问你们关于一个字的记忆,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勇敢而坚强地到社会中去闯荡。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也许你们很快就会忘记根叔的唠叨与琐细。尽管你们不喜欢“被”,根叔还是想强加给你们一个“被”:你们的未来“被”华中大记忆!
个人分类: 人物言论|2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记忆》
eagerss2008 2010-6-28 17:22
亲爱的 2010 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 首先,为你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这几年里,你们一定有很多珍贵的记忆! 你们真幸运,国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们大学的记忆中。 08 奥运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金牌数的第一,不仅是开幕式的华丽,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显示;六十年大庆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领袖的挥手,不仅是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仅是女兵的微笑,不仅是队伍的威武整齐,更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旗帜的威力;世博会留下的记忆,不仅是世博之夜水火相容的神奇,不仅是中国馆的宏伟,不仅是异国场馆的浪漫,更是中华的崛起,世界的惊异;你们一定记得某国总统的傲慢与无礼,你们也让他记忆了你们的不屑与蔑视;同学们,伴随着你们大学记忆的一定还有 什锦八宝饭 等新词,它将永远成为世界新的记忆。 近几年,国家频发的灾难一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汶川的颤抖,没能抖落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刚毅;玉树的摇动,没能撼动汉藏人民的齐心与合力。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悲的哭泣,更是大爱的洗礼;西南的干旱或许使你们一样感受渴与饥,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谐、发展需要科学的道理。 在华中大的这几年,你们会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记忆。你一定记得刚进大学的那几分稚气,父母亲人送你报到时的历历情景;你或许记得 考前突击而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场时的悲壮 ,你也会记得取得好成绩时的欣喜;你或许记得这所并无悠久历史的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故事;你或许记得裘法祖院士所代表的同济传奇以及大师离去时同济校园中弥漫的悲痛与凝重气息;你或许记得人文素质讲堂的拥挤,也记得在社团中的奔放与随意;你一定记得骑车登上 绝望坡 的喘息与快意;你也许记得青年园中令你陶醉的发香和桂香,眼睛湖畔令你流连忘返的圣洁或妖娆;你或许记得 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 ,也一定记得那初吻时的如醉如痴。 可是,你是否还记得强磁场和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建立?是否记得创新研究院和启明学院的耸起?是否记得为你们领航的党旗?是否记得人文讲坛上精神矍铄的先生叔子?是否记得倾听你们诉说的在线的 张妈妈 ?是否记得告诉你们捡起路上树枝的刘玉老师?是否记得应立新老师为你们修改过的简历,但愿它能成为你们进入职场的最初记忆。同学们,华中大校园里,太多的人和事需要你们记忆。 请相信我,日后你们或许会改变今天的某些记忆。瑜园的梧桐,年年飞絮成 雨 ,今天或许让你觉得如淫雨霏霏,使你心情烦躁、郁闷。日后,你会觉得如果没有梧桐之 雨 ,瑜园将缺少滋润,若没有梧桐的遮盖,华中大似乎缺少前辈的庇荫,更少了历史的沉积。你们一定还记得,学校的排名下降使你们生气,未来或许你会觉得 不为排名所累 更体现华中大的自信与定力。 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 俯卧撑 、 躲猫猫 、 喝开水 ,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 打酱油 和 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年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我记得你们为烈士寻亲千里,记得你们在公德长征路上的经历;我记得你们在各种社团的骄人成绩;我记得你们时而感到 无语 时而表现都焦虑,记得你们为中国的 常青藤 学校中无华中大一席而灰心丧气;我记得某些同学为 学位门 、为光谷同济医院的选址而愤激;我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 根叔,你为我们做了什么? 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我记得,你们都是小青年。我记得 吉丫头 ,那么平凡,却格外美丽;我记得你们中间的胡政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创造了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奇迹;我记得 校歌男 ,记得 选修课王子 ,同样是可爱的孩子。我记得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频临退学的学生与我聊天时目光中透出的茫然与无助,他们还是华中大的孩子,他们更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我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我当然更记得自己说过的话: 我们绝不赚学生一分钱 ,也记得你们对此言并不满意;但愿华中大尤其要有关于校园丑陋的记忆。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 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甚至远离。请记住,最好不要再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送行。 面对岁月的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 也许你会选择 胶囊公寓 ,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之一员。没关系,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 敢于竞争,善于转化 ,这是华中大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记住,华中大,你的母校。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如果问你们关于一个字的记忆,那一定是 被 。我知道,你们不喜欢 被就业 、 被坚强 ,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也许你们很快就会忘记根叔的唠叨与琐细。尽管你们不喜欢 被 ,根叔还是想强加给你们一个 被 :你们的未来 被 华中大记忆! (来源:腾讯大楚网)
个人分类: 美文趣事|2002 次阅读|3 个评论
“白云黄鹤”组队诚觅队友
cwhm 2010-5-1 17:32
四月生日刚过,老教授家里爱人住院也忙得难得和他见上一面,几篇论文也忙的不亦乐乎。又正好赶上了博客大赛快要关门的末班车,心里就不安分了。 说比赛不为冲奖品也说不过去,但内心那是个忐忑。准备参赛那阵,四处闲逛了下,高手太多了,很多在科学网早已名望在外了,博客Enter键一按,那唰一下 的就是几十号人推荐。自己辛辛苦苦将在过马路时想到的点子码成字,一天下来,还是守望者。不过参赛的前三篇博客还好,投了编辑部的好,连续三篇被编辑部推荐,有个好的开端,但是还是没能讨好广大网友的青睐,票数还是处于二流水平。 刚看无意中看到了Neil反面教材的博文,一句话却说到内心深处了,参赛就是为了“玩博客,玩自己的胆,玩新鲜,玩没玩过的东西”。 博客比赛也是江湖,不过做这江湖的旁观者多无聊,就那股票江湖也有散户牛人,博客江湖还 是零风险,更值得玩。 江湖如此大,参赛博友早超过108罗汉,“高处不胜寒,形单影只胜寒”。 这找队友比当初谈恋爱那阵还难,比现在文章想 ideal 还难 。 链接: (1)博客大赛那些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9242 (2)编辑部连续推荐的三篇博文 4月28日: 学术规范面前人人平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6958 4月29日: 时间管理:把时间留给同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7333 4 月30日: 博后的“乐”与“苦”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7827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561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感于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
couragewjd 2010-1-5 13:55
今天上午,帮实验室的一个很要好的师姐办一件小事-写个证明,证明她在读研究生期间没有请过婚嫁(师姐这个月八号就要结婚啦,30岁了,不容易啊!)。我把申请写好了,给我导师签了个字,然后跑去盖章!这才让我体会到我们学校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是多么让人痛心! 刘:你先到基础医学院管理科去盖,我去了 瞿:你先去找施院长签字,我去了 施:你去找刘老师,让他给我打电话,我再去 刘:怎么是我打这个电话,不打,你去找你们院的人, 。。。。。。。。。。。。。。 晕死!!! 就在不久前,我校德高望重的李培根校长还专门讲到:让我们更加关注人。这件事虽然是件极小的事,但是彻底的让这个已经在这里呆了五年的我对这个学校感到陌生和痛心!我曾经也以能考入这里而自豪过,现在我觉得这里好陌生,如果我校每个管理人员都这样来管理我们华中科技大学,我想我们华中大休矣!校长是明智的,但是哪里都是上有政策,下面照旧,毫无改善! 本人写此文绝非是不爱华中大,不爱同济!我是对我们学校的发展表示担忧!小事和细节彰显一个高校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我希望我们的高校管理人员更多的应该有以人为本和服务学生的精神在,这样才能暖人心,聚精神,促发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中科大成立国内高校首家多学科交叉生物医药研究院
pikeliu 2009-12-5 10:16
作者:周前进 周正航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8-4 华中科大成立国内高校首家多学科交叉生物医药研究院 近日,国内高校首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生物医药研究院在华中科技大学成立。张伯礼、张礼和、孙汉董、陈凯先、周宏灏、刘昌孝、侯惠民、杨胜利、陈志南9位院士及10多位生物医药领域的知名专家投身其中,共同致力于生物医药的研发,周宏灏院士任院长。 据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及生物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建国教授介绍,该院整合了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生命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同济医院等院系生物医药研发的优势资源,将抓住国家实施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的战略机遇,以湖北省优先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为契机,集成精英研究团队,构建完整的创新药物开发链,建立药物靶标发现及确认研究中心、先导化合物发现及优化研究中心、药效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价研究中心、制剂与质量控制研究中心、药物工程化研究中心等,围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等四类重大疾病药物开展研究,努力产生一批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药创新成果,将研究院建设成为新药研究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和培养基地、新药集成与原始创新的孵化器,最终将研究院建成为国内一流的新药创制研究平台。 《科学时报》 (2009-8-4 B2 校园)
个人分类: IDR|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在我校广东省部产学研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pikeliu 2009-11-23 19:25
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在我校广东省部产学研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学校办公室 点击次数:2314次 发布时间:2009-11-18 15:31 编辑:万霞 李培根 (根据录音整理) 2009年11月13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华中科技大学广东省部产学研工作大会,并邀请到广东省科技厅的领导来校指导工作,意义非同寻常。我校在广东省的产学研合作总的来说做得不错,我非常肯定,特别是在与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思路和举措,服务地方产业经济链条的构想,思路是清晰的,成效是显著的。今天我在这里不打算详细讲述我们学校在产学研过程中间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主要是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一些的观点和体会。   有些观点我以前在一些场合谈过,在这里,我不妨再强调一下。   一、把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延伸到地方   几年前,我们就提出了这个发展思路,并且已经这样做了。我们在东莞的先进制造研究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实际上就是我们几个国家创新平台,包括机械学院的数字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 CAD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学院的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广东的延伸。几年前提出的这个工作思路,现在应该可以看到成效了。刚才,几位同志汇报了我们在东莞做的一些工作,可以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就说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应该坚持做下去。尤其是工程应用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我们没有理由将自己封闭在学校里,应该把它延伸到地方去。当然,要做好这些事情,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就东莞先进制造研究院而言,我们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面对广东省在装备和制造方面的需求,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同志们要继续努力。会后我们要讨论,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如何使我们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地方的作用能够发挥得更大。   二、将与企业的合作提到更高的层次   我们与企业有很多合作的项目,这就是所谓的横向项目。但是,我们多数的横向项目,也就是一两个教授甚至是一个教授带几个学生去企业做一点事情,这不能说完全没用,作用也有一点。从学校来讲,过去我们把科研经费作为衡量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横向项目争取到一些经费对院系当然有好处。如果说多年前我们提倡这样做还是有相当作用的,那么,随着学校科研实力的发展,随着学校服务社会层次的提高,有一些横向项目还停留在这个层次是不够的。甚至以前我们还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某教授跟企业签了项目合同,但是项目做得不好,企业不满意,就打官司,并要求我们赔偿。涉及到赔偿问题,教授自己解决不了,就找到学院和学校。大家做一些课题,搞点横向项目,科研经费可以提成,小日子过得还可以,但是出了问题,学校要承担责任,极端的情况就是赔偿。当然,像这样的事还是极少的。   那么,把与企业的合作提到更高的层次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希望我们在与企业尤其是一些大企业的合作上,能为企业系统地、长远地、持续地去做一些工作。这是我最近一直在强调的。比如,近一两年,我们跟武汉钢铁公司合作就是围绕武钢的重大需求来开展的,在合作的过程中,由武钢提出哪些是他们未来的重大需求和重点关注的事情。当然,不能说他们所有的重大需求我们都能解决,但是,哪些事情是有可能解决的,我们就围绕着这样一些事情长远地、系统地和企业开展合作。企业的需求肯定会不断增加或调整,我们与企业的合作也要保持沟通,并及时进行更新。   三、从学校层面组织实施   其实,这一点与前面所讲的是紧密关联的。就是我们与地方政府和大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需要学校或院系层面的组织。 有组织和没有组织是大不一样的。有很多项目,学院出面去组织力量的话,总比教授们独自去谈要容易,更不用说从学校这个层次。尤其是大企业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从学校层面去组织,体现学校的责任。从学校层面去组织对企业是有利的,因为学校出面组织可以把最优势的力量整合到一起。我以前就发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与某个企业进行的一项课题合作,做这个课题的教授根本不是我们学校在那方面最有实力的,企业不了解情况,我们也不好跟企业讲,这样对企业就不太好。作为学校来讲,整合最优势的力量为企业服务,我们的事情可以做得更好,遗留的问题也就少了。现在,很多学院已经有了这种意识。   希望我们的院系也好,科发院也好,今后在与地方政府和大企业进行的产学研合作中要强调学校或者是院系的组织,甚至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人做某件事情的实力明显不足,学校有权力不让他们做,这也是对企业负责。   四、整合多学科力量   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尤其一些大的项目,要把多学科的力量动员起来。此前,我们已经有这样的成功经验,如在东莞,我校针对广东家具产业市场和企业需求,整合了机械、控制、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力量。又如在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合作中,我们整合了材料、机械、电子、环境、能源、激光、信息、电力电气、知识产权等优势学科,与武钢展开多个领域的合作。整合多学科力量需要同志们要有这种意识,特别是科发院要有这种意识。   关于社会服务和产学研合作,我谈几点体会。   一、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   这是个老话题,早在周济同志担任校长的时候,他就提出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发展指导方针。今天,我们把这句话更简洁地概括为: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其实,华中科技大学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也应验了这句话。我们就是通过社会服务,通过紧密地结合国民经济建设,紧密地服务于区域经济,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我们是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发展。   这个道理很简单,对于院系发展也一样。曾经有少数院系的领导说过,只要学校给予支持 ,我们就能够很好地发展。其实,我们从社会服务中就可以寻求很多的支持,关键看你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发展观念不一样,发展的效果和差别是很大的。大家可以看到,那些一心一意到社会中去,通过服务社会来谋求自身发展的院系,就很好很快地发展起来了。而个别抱怨学校领导不给予支持的院系,不走出去,也就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今天,我们很多院系的领导在这里,希望大家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二、社会服务要上升到大学理念层次   我们搞社会服务,不能仅仅是为了搞一点科研经费,若停留在这种指标上面,只能算是一种低层次。上升到理念层次是什么含义呢?   办学理念是大学的核心思想,是她的基本精神,是她最基本的东西。我们做事情可以千变万化,但是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是不变的。谈到大学的使命,通常有三点:一是通过教育传播知识,二是通过研究扩展知识,三是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保存知识。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一项使命,就是通过社会服务来转移知识。转移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从大学向社会的转移,另一方面,是社会、业界的知识向大学转移。我们跟企业合作搞研发,一方面,企业人员从中学到了大学的新知识,这是大学的知识向社会的转移;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的教师、学生也学到了难得的工程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这样,社会和业界的知识就实现了向大学的转移。另外,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实现知识在大学和社会之间的双向转移。所以说,这种知识转移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我们把社会服务上升到这样理念的层次,就是把转移知识也作为学校的重要使命之一。   三、责任意识   我们跟企业合作要有一个责任意识。有这个责任意识和没有这个责任意识是大不一样的。一所大学在中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的进程中,应当承载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这是和她的价值观相关联的。我们学校的价值观是: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可以看出,我们非常强调大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只要我们牢记责任以行,我们的社会服务就一定有更好的声誉,我们在企业、在广东一定会建立起更好的声誉,我们的学校也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希望大家都能建立起这种责任意识。   四、开放意识   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定位是: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我有一个观点,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没有真正、很好地对学生开放。就是说,我们在怎么开启学生心智方面做得很不够。我们的教育也没有真正、很好地对社会和业界开放。我是学工科出身,比较了解工科的本科教育情况,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是,工程教育中许多内容远远滞后于工业的实际进展。我想,其他学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是我们教育本身对社会、对业界开放不够的表现。我们之所以将发展定位为开放式,就是希望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上述问题都能够得到改善。   社会服务本身就是开放。我特别感慨的是,刚才李兴华厅长谈到了广东省的科技发展情况,真的是非常开放。有很多省的重大科技项目外省的高校能不能争取?我想大概不能,而广东省就可以。我们并非广东省的高校,我们可以在广东申请这样的项目,其他外地的高校也可以。所以,广东省的这种开放意识是非常令我们钦佩的。反过来,我们也要利用人家的开放意识,更好地去做一些事情。我们唯有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报答他们对我们的信任。   五、应用和质量可以并存   通常有很多人认为,搞应用的水平不高,质量不高。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其实国际上也有很好的例子,比如说荷兰Twente大学的化学研究和社会、业界结合得非常紧,但他们的研究质量和应用水平都非常高。前几年有一个统计,该校在化学化工方面发表有影响的文章仅次于MIT。可见,应用和质量是可以并存的。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我们学校一度鼓励申报纵向项目,个中原因也是有很多人认为我们相当一部分横向项目质量不够。其实,有很多横向项目水平很高,大家是可以做的。承担横向项目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一样要强调质量。我曾与一位在一家日本机床公司任职的华人管理者闲谈,他说,中国大学里关于机床方面的研究,层次远远落后于他们的企业。由此可见,不是企业里的研究水平低,是我们自己没有找到好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做横向项目研究时要动脑筋,怎么提升我们的水平和质量。   六、引领区域科技发展   最近,我写了一篇文章,谈到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理念。在这篇文章中我还谈到一个观点,就是谈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时,我特别提出了大学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引领作用。当然,高质量的社会服务是应该有引领作用的,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服务未必有引领作用。比如说装备制造方面,我们现在很多事情还真的谈不上引领。国外已有的技术,国内原来没有,现在我们做出来了,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还不能叫引领作用。   我们跟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能不能与他们共同探讨一些长远的问题。不是所有企业家都能够理解,但是,我相信今后能够理解到这个重要性的企业家越来越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去做一些真正有可能引领企业科技进步的事情,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引领区域科技发展的事情。当我们切入到某一个行业的时候,我们的教授们不要完全停留在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上。比如说广东的石材工业,要提高石材工业的加工水平,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相应的加工装备及相关技术如何提升水平。像这样的问题,希望我们教授们能够有一定程度的切入,以至于引领一个区域在某个方面的科技进步,这一点很重要。   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跟企业合作的时候,提倡跟企业融在一起,就是我们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真正地跟企业融在一起。这样的话,企业对项目系统的了解就非常充分,以后对技术的应用也会更好。在结合过程中,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真正学到新知识,水平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因此,我们跟企业合作,要更多地站在企业发展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这样的合作,企业才会尊重我们,信任我们。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你总是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你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否则的话,别人就不愿和你打交道。所以,大家要多为企业去想一想。   以上,我谈了一些观点和体会,供同志们参考。我相信,如果我们像前面所谈的那样,沿着这个方向去做的话,我们跟广东省在科技方面的合作一定会做得很好,并且会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谢谢大家! (作者:李培根)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大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样机 高校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pikeliu 2009-11-11 18:27
我国最大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样机 组装调试完成 2009年04月11日 0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艾启平 周前进 中新社武汉四月十日电 华中科技大学十日公布,经过半年多艰苦攻关,中国最大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的样机系统组装、调试完成。此装置技术总监、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表示,实验装置建成后,将改变中国科学家做脉冲强磁场实验要去海外的现状。 在脉冲强磁场下的前沿科学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中心向中外专家演示了脉冲强磁场下磁特性实验和连续放电实验。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技术人员摁下按钮,一百万焦耳的脉冲电源使磁体放电,控制室计算机屏幕上平缓曲线眨眼间变成陡峭的波峰。二十五毫秒的瞬间,该装置已产生五十万高斯的磁场强度,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的一百万倍。 我的一个梦,在这里实现了!华中科技大学的顾问、七十七岁的脉冲强磁场之父弗里茨?亨纳齐教授在演示现场说。这是他第七次访问华中科技大学,他称赞该实验室是世界最现代的脉冲强磁场实验室之一。 据介绍,该样机系统是依照初步设计技术方案研制,包含1MJ/25kV脉冲电容器型电源、远程控制系统、四个短脉冲磁体、两个科学实验站和两套低温系统。经测试,样机系统达到各项设计指标,测试精度超过世界领先的比利时鲁汶大学同类型实验室。 潘垣院士介绍,科学研究发展至今,越来越需要利用极端条件来发现未知世界。科学研究早已证实,当物质处在强磁场中,其内部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利用这一技术,能为物理、材料、化学、生命与医学等领域的科研提供平台,比如医学上运用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据悉,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是中国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中国教育部所属高校承建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此项目计划投资一亿多元人民币,五年后,将成为世界上四大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之一。 (责任编辑:永玥)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攀海拔三百米,不辞长做喻园人-兼谈科研与登山
cwhm 2009-9-8 20:26
苏轼在惠州有日啖 荔枝 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之句,他文中的三百颗或许是虚数,喻家山的海拔准确数字却不太清楚,不过确实武汉市海拔最高的山,属于 太行山余脉 。 由于喻家山的原因,华中科技大学也被称为喻园。 却曾有段时间,每天下午五点钟,一个人拾级而上,途径 喻家草堂 、 熏风亭、不鸣不飞亭、凤飞台直到山的最高顶,就在以前日本修筑的炮台上面盖了一个山顶观景台,在这里可以眺看东湖美景,更能俯瞰森林般的喻园。 登山的目的就是为了放松和锻炼身体,享受在山顶上挥汗的那种感觉,登山的途中可以思考些问题,可以欣赏台阶周围的风景,听听路边的鸟叫,始终惬意的享受,也算是走出书本,走出网络,走向大自然。在山顶除了俯瞰沿着观景台一周俯瞰东湖,校园,喻家湖,甚至不远处的光谷,一切尽收眼底。也就在一次在山顶极目远望的时候,也悟出了一些科研与登山的一些关系。 科研与登山 登山是很累的过程,在山脚下,我们极目望去或许就只能看到眼前几十米的东西,再远就被建筑物给挡住了,虽然台阶一级一级台阶的,更多的风景开始收入眼帘,也能看到更远处的风景,才有一览众山小的那种感觉也找到了自己最想看的美景。做研究看文献也一样,只有一篇篇的文献阅读积累,才能有更宽广的视角,在更高的高度上来看待问题,才能以更明锐的眼光抓住最值得去做的工作,这不就是山顶上那最值得看的美景么? 科研与下山 下山也是件有意义的活,再回首来时走过的路,做学问一样,每天我们都要看文献,做研究,我们同时也要回过去看看走过的路。文献读完,我们也要回头归纳一篇文献的精华与不足。科研一段时间,我们也要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科研收获和得失。 登山望高和低头下山都很惬意,智者乐山,山中真的有太多的智慧。 附:很久前想些这篇登山的感想,一直忙碌搁浅,过了这么久,先前的一些想法已经忘却了,就留了些感悟的残片,刚好今天中午看到 孔玉侠 博士的《 做研究好比爬山》 就勾起了之前那次感悟。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20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交大和华科的比较
longxiahao 2009-9-1 22:27
我的研究生生活开今天正式开始了,而我今天也有了自己的科学网博客。 我在西交大生活了四年,我在华科(华中科技大学)生活了将近2个月,作为一个习惯于观察和思考的人而言,这两所学校的差异让我感受颇深,并对中国大学的发展进行自己的思考。 西交大作为一所百年学府,培养了众多瞩目的人才,各行各业上都活跃着交大人得身影。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交大人毕业后,身上有着浓厚的交大情结,对母校有着深深的眷恋,因此,西交大始终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灌输着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才。 可以想见,在当前浮躁的社会风气和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背景下,所谓的排名把交大的放在靠后的位置,而依据的是科研论文等形式化的指标,而不是注重培养人才,尤其是合格的人才的培养。我庆幸母校给了我太多的东西,而不仅是电气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如何正确的做事,如何正确的做人。 我在考察华科时,深深震撼于他崛起的速度。这种成功绝不是某些原因造成偶然的,必然是历经奋斗之后结果。而当前的华科则注重于科学研究,将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奠定在科学研究上。这是合理的,因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是学校的物质支撑的必要条件,而结果就是忽视学生的培养,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很显然的矛盾就是,注重科学研究和培养学生,是谁更重要的问题。不同的大学必定在两者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取其一,或者兼并之。而我感觉到,华科和交大作出的选择不同,而且,我相信此刻的选择必然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这将在未来各方面有所体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中科大校友 打破百年物理定律
xurui9669 2009-8-2 15:02
华中科大校友陈刚 打破百年物理定律 麻省理工学院(MIT)30日宣布,该校动力工程学华裔教授陈刚与其团队的研究,首次打破「黑体辐射定律」公式,证实物体极接近的热力传导,可以高到定律所预测的千倍。研究报告将在8月号「NanoLetter」杂志上发表。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1900年创「黑体辐射定律」(blackbody radiation law),公认是物体间热力传导基本法则,虽有人怀疑定律在两物体极接近时不成立,但始终无法证明。 「黑体幅射定律」创定在不同温度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成立,但在极微小距离中稳定控制物体以测试能量传导,极为困难。百多年来,科学家始终无法突破。普朗克本人对此定律在微距物体间是否仍成立,亦无把握。 陈刚出身中国华中科技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是知名纳米热电材料和流体学者。他的团队采用方位较易控制的小玻璃珠对着平面物体的方式,取代在纳米(10亿分之一米)距离中根本不可能不碰触的两平行平面体;并采用双金属臂梁(bi-metallic cantilever)科技的原子能动力显微镜,精准测量两物体间温度变化。 MIT表示,陈刚团队证实了科学家所预言但无法实证的理论,获国际间同领域学者喝采。不但让人们对基本物理有进一步了解,对改良电脑资料储存用的硬碟的「记录头」(recording head),以及发展储聚能源的新设计等工业应用上十分重要。 陈刚说,目前电脑使用的硬碟,记录头与硬碟表面约有5、6纳米距离,记录头容易发热,而研究员一直在寻找控制热力的方法。热力传导和控制是磁力储存(magnetic storage)领域十分重要的一环,此类应用也将因陈刚的发现而迅速发展。新的发现还有助于开发新一代能源转换装置,陈刚说,此研究也提供对基本物理进一步了解。 麻省理工当日首条新闻 http://web.mit.edu/newsoffice/2009/heat-0729.html MIT news Breaking the law, at the nanoscale Bringing notallowobjects close together can boost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acc ording to new study that shows breakdown in Planck's law David L. Chandler, MIT News Office July 29, 2009 A well-established physical law describes the transfer of heat between two not allowobjects, but some physicists have long predicted that the law should brea k down when the notallowobjects are very close together. Scientists had never been able to confirm, or measure, this breakdown in practice. For the first ti me, however, MIT researchers have achieved this feat, and determined that the heat transfer can be 1,000 times greater than the law predicts. The new findings could lead to significant new applications, including better design of the recording heads of the hard disks used for computer data storage , and new kinds of devices for harvesting energy from heat that would otherwis e be wasted. Planck's blackbody radiation law, formulated in 1900 by German physicist Max P lanck, describes how energy is dissipated, in the form of different wavelength s of radiation, from an idealized non-reflective black notallowobject, called a blackbody. The law says that the relative thermal emission of radiation at d ifferent wavelengths follows a precise pattern that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te mperature of the notallowobject. The emission from a blackbody is usually cons idered as the maximum that an notallowobject can radiate. The law works reliably in most cases, but Planck himself had suggested that wh en notallowobjects are very close together, the predictions of his law would b reak down. But actually controlling notallowobjects to maintain the tiny separ ations required to demonstrate this phenomenon has proved incredibly difficult . Planck was very careful, saying his theory was only valid for large systems, explains Gang Chen, MIT's Carl Richard Soderberg Professor of Power Engineeri ng and director of the Pappalardo Micro and Nano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So he kind of anticipated this , but most people don't know this. Part of the problem in measuring the way energy is radiated when notallowobjec ts are very close is the mechanical difficulty of maintaining two notallowobje cts in very close proximity, without letting them actually touch. Chen and his team, graduate student Sheng Shen and Columbia University Professor Arvind Na rayaswamy, solved this problem in two ways, as described in a paper to be publ ished in the August issue of the journal Nano Letters (available now online). First, instead of using two flat surfaces and trying to maintain a tiny gap be tween them, they used a flat surface next to a small round glass bead, whose p osition is easier to control. If we use two parallel surfaces, it is very har d to push to nanometer scale without some parts touching each other, Chen exp lains, but by using a bead there is just a single point of near-contact, which is much easier to maintain. Then, they used the technology of the bi-metallic cantilever from an atomic-force microscope to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with great precision. We tried for many years doing it with parallel plates, Chen says. But with t hat method, they were unable to sustain separations of closer than about a mic ron (one millionth of a meter). By using the glass (silica) beads, they were a ble to get separations as small as 10 nanometers (10 billionths of a meter, or one-hundredth the distance achieved before), and are now working on getting e ven closer spacings. Professor Sir John Pendry of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who has done extensive w ork in this field, calls the results very exciting, noting that theorists ha ve long predicted such a breakdown in the formula and the activation of a more powerful mechanism. Experimental confirmation has proved elusive because of the extreme difficult y in measur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over very small distances, Pendry says . Gang Chen's experiments provide a beautiful solution to this difficulty and confirm the dominant contribution of near field effects to heat transfer. In today's magnetic data recording systems - such as the hard disks used in co mputers -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recording head and the disk surface is typic ally in the 5 to 6 nanometer range, Chen says. The head tends to heat up, and researchers have been looking for ways to manage the heat or even exploit the heating to control the gap. It'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for magnetic storage, he says. Such applications could be developed quite rapidly, he says, and so me companies have already shown a strong interest in this work The new findings could also help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hotovoltaic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to harness photons emitted by a heat source, called thermo phovoltaic, Chen says. The high photon flux can potentially enable higher eff iciency and energy density thermophovoltaic energy converters, and new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he says. The new findings could have a broad impact, says Shen. People working with d evices using small separations will now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that Planck 's law is not a fundamental limitation, as many people now think, he says. B ut further work is needed to explore even closer spacings, Chen says, because we don't know exactly what the limit is yet in terms of how much heat can be dissipated in closely spaced systems. Current theory will not be valid once we push down to 1 nanometer spacing. And in addition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he says, such experiments might pr ovide a useful tool to understand some basic physics. The work was fund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the Air Force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91 次阅读|7 个评论
让你不买报纸内心愧疚的卖报童
cwhm 2009-7-20 10:19
最近些日子,早餐的时候,百景园食堂总是有两个小孩在卖报,大的是姐姐,小的是弟弟,由于看惯了马路上的那些乞讨者,甚至不乏穿着光鲜衣服的青春美少女和帅哥,虽然偶尔也会丢上几个买东西剩下的硬币,但是对于马路上的乞讨者总有一种抵触心理,媒体的披露总让人感觉那些乞讨者有很多是骗你同情心和钱的。 第一次碰到那些小孩问你要不要报纸,我第一反应就是不买,做了个手上没带钱的无辜状把他们打发了,那两个小孩并没有缠着你买报纸,便慢慢走开了,到了下一个餐桌,看到他们的稚童,自己内心深处便慢慢浮出些隐隐的自责:“或许他们是想在暑假通过这个方式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或许他们就是附近哪些村民的小孩利用暑假卖报纸帮父母减轻点负担"。 同时也告诉自己下次再遇到了他们一定要买他们的报纸。 第二次再遇到他们问我要不要报纸的时候,可是不知道是心理惯性,还是什么反应,我竟然第一反应的又是一个谎言的借口。过后内心有多么的自责,吃过早饭的路上,一直想不通自己怎么会再次那样做。 今天,总算解脱了,在食堂门口,远远就看见他们了,我一面摸着口袋一面就朝那边走着,庆幸自己今天带了几个硬币,够买份报纸,没等他们开口,我就问一份报纸多少钱,接过报纸,内心一下子有种赎罪的感觉。虽然现在有了网络,报纸看得越来越少了,但是这份报纸,我还是觉得“值”。 联系到前些天科学网上的一则标题为“ 英研究称:若想找回丢失的钱包 里面放张婴儿照 ”的报道,研究者在其中一些钱包中放了四种照片——婴儿照片、小狗照片、全家福、一对老年夫妇的照片;最后88%的装有婴儿照片的钱包都被返还了。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婴儿照更能激发捡钱包者的诚实反应,反映了人们对婴儿的一种同情本能,而这正是人类在进化中形成以确保后代存活的一种本能。我不知道我的行为是否算是这个理论的一个例证,但是我知道如果是个大人来卖报纸,我买的可能性要大大打折扣......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899 次阅读|1 个评论
【招聘】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职位
yahuang 2009-6-11 09:01
华中科技大学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 团队主要成员包括:熊有伦(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尹周平(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熊蔡华(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长江学者)、杨文玉教授、顾佩华(长江讲座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和王煜(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讲座教授, IEEE Fellow)等在内教师9人。承担973项目(1项)和课题(6项)、NSFC(重大2项、重点2项)、863重点项目(多项),以及国家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重大项目。 近期因科研需要,欲招收博士后,共同发展,具体要求如下: 一、招收对象原专业可为 机械、控制、材料、力学、电子、计算机、微纳制造等领域。 二、博士后招收条件 1.符合华中科技大学招收博士后基本条件( http://202.114.18.8:8085/ ); 2.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面试时需要做一次专业的学术报告; 3.课题组优先招收条件: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或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交叉学科博士学位。 三、工作条件及待遇 1. 应聘人员被聘任后,享受《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 http://202.114.18.8:8085/sort.asp?id=158 )的相关待遇外,课题组将根据具体情况发生活补助和年终奖金; 2. 课题组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尽力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机遇,经费充足,实验条件完善,配笔记本。 四、联系方式 有意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可随时提交本人简历的到联系人邮箱,或直接电话\QQ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 黄永安 博士,027-87558207,EmailQQ: 13367614(at)qq.com。 其他补充 目前本课题组的全职博士后已有多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国家博士后重点基金(2),国家博士后一等基金(2),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1)资助。三位全职博后已有两人留校任教。课题组在学校收入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部分收入(每月工资+年中和年终奖励)等。
个人分类: 科研|4944 次阅读|2 个评论
白云黄鹤,叫我如何忘记你
freton 2008-11-6 01:10
晚上从实验室回来,打开电脑,怀着轻松的心情进入白云黄鹤BBS。 白云黄鹤是我本科所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BBS,大一我就注册了一个帐号,后来就一直用此帐号逛BBS,时不时在上面写些文章,不过我不太喜欢灌水,写东西一直都是比较认真地去写。那是一个我大学去得最多的一个地方,其他什么论坛、BBS我都很少去。习惯于在一个熟悉的地方写些比较安静的文字,习惯于一个怀有感情的地方牵引着远离的心。 大学期间,申请了校外发文权限,所以即使毕业了,现在依然可以用一个元老级的帐号逛BBS、发文。人有时很奇怪,总怀念某个特别的地方,留下了怎样的青春年少,眼泪和欢笑。因为记得,所以不会忘记;因为不会忘记,所以常回家看看;因为常回家看看,所以觉得亲切、温馨;因为亲切、温馨,所以越发怀念。四年啊,那不是一段短暂的时光。 今天我上BBS,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站内信件,这封信件让我深感愉悦,它让我相信,白云黄鹤,没有忘记我,如同我没有忘记白云黄鹤。信件标题是啦啦~~,生日快乐!。呵呵,那时,我会心一笑,亲切无比,意外地感动,虽然那是一封站内自动发出的信,11月4日早8点发出的,挺好挺吉祥的的一个数字。可能当时注册时留下了出生日期吧,但我生日向来按农历算,所以,那天也不算我真正的生日,离我生日还有一个月左右 的时间,可我依然很高兴,这让我感觉到,无论毕业与否,白云黄鹤,都在我们心中,我们像好哥们好兄弟,情谊久长。 我在大学期间,从没收到过这样的信;我毕业了,不在武汉了,白云黄鹤却让我想起了武汉,想起了华中科技大学。白云黄鹤,叫我如何能忘记你 多年以后,tfytfyt这个帐号还能带给我多少记忆和感动 一声祝你生日快乐,一句记得请客哦,蛋糕、蜡烛,谢谢你,白云黄鹤 熟悉的登录界面,熟悉的味道 美丽的白云黄鹤,情意悠悠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4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