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我的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咸阳师范学院:我的大学母校和工作单位
热度 1 mrzhangli 2012-9-3 22:34
咸阳师范学院:我的大学母校和工作单位
在人生之路上,迷人的美景到处都有。但最刻骨铭心的,莫过于青春记忆中的母校。 十年前,我作为一名学生,投入到咸阳师范学院的怀抱。那是她,还没有现在的壮丽和雄伟。但是,她特有的包容和激情熏陶着我们,让我们走过那难忘的日日夜夜。春夏秋冬四季,她都会以不同装扮展示给我们,春的娇艳,夏的葱郁,秋的硕果,冬的素雅。秦池的倒影、汉苑的身影、西山的足迹,都刻在我们的心里。 六年前,我离开了她,奔向了新的大学,去寻求新的知识和经历。但她的身影,总是浮现在我的梦中。 三年前,我又回到了她的身边,这一次,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投身到为她增荣添彩的事业中,我兢兢业业,克难奋进,只为她的莞尔一笑。我相信,我们的心灵是想通的。 暮色中的建筑
3556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大学校园
热度 2 zhiwu 2012-7-23 22:38
我的大学校园
4205 次阅读|4 个评论
怀念我的大学生活
duke01361 2012-5-16 22:37
转眼大学毕业已经快23周年了。人亦到了中年!而人一旦过了四十,却可谓人生过半了!沧桑之间获得了宠辱不惊的定力和闲庭信步的洒脱。自此便不再难为自己,学会了随遇而安了! 但静静地想来,最让人怀念的还是那已经远去的大学时代,虽然短暂,然却铸就了人生最可怀念的时光! 我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我的老恩师王银锭教授在我临近毕业时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对我说过的那番话,可谓语重心长,临行的嘱托,使我终生不忘! 我因净顾前行的路,与王先生天各一方,分别了多少年就有多少年没有联系了!愧疚之心难以安抑,想必先生依然康健?但愿先生能感受到学生对他老人家的感激! 我的大学生活在比较艰苦的时期渡过的。那个时候,全民都不富裕,但因专心于学,并没有特别感受到物质的匮乏!也算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还有一件事情让我充满了感激,即大学时光结识了我的妻子,我们都是初恋,便共同走过了漫长的一段人生路,同时也有了爱子的Callum。我对此一直充满了感恩的! 同时,最可怀念的还有我那些大学同学和师长们,我现在依然感觉那个时候的我真的把他们当作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无比尊崇的师长...各位同学的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各位恩师的慈祥和关爱一直是我头顶上的那片飘荡着白云的蓝天... 而今,转眼23年已经过去了...
个人分类: Life a Bit|3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岚 纪念我的大学同学杨战 死亡的讨论
热度 2 windlight 2012-3-18 09:26
得到网友授权,转载到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be6060100wyi0.html 纪念我的大学同学杨战 (2012-02-15 11:29:35) 转载▼ 标签: 校园 悼念同学 死亡态 度 杨战是我大学时同班的一位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男同学,毕业后留在积水潭医院做过几年胸外科大夫,之后辞职下海到罗氏制药做销售,后来因为健康原因辞职休养,再后来听说信佛,吃素,再后来不幸患了白血病, 2012 年 1 月 9 日病逝于北京积水潭医院, 1 月 10 日葬于北京西山芦井回民公墓,留下父母、弟弟、妻子,没有孩子。 杨战同学大学时期学习勤奋刻苦,为人善良忠厚,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只是毕业后联系太少。记得在校本部时,由于同组,我们宿舍的女生常常和他们宿舍的男生一起出去玩,现在想想,竟然没有促成一对,真是遗憾。我至今能清楚记得的大约是 1989 年的圣诞节,那个冬天特别冷,零下 15 度,我们一起去西什库教堂看弥撒,听钟声,六辆自行车载着六个男生和六个女生,穿行在北京的隆冬子夜的街头,回来的路上,我们在街边吃馄饨,记得当时不知道是谁说了个什么笑话,很快大家笑喷了,杨战笑起来的样子很有特征,一口洁白的牙齿。 大学生活的后两年半,我们离开校本部,搬到了实习的积水潭医院, 873 、 883 和 893 三个班的同学同住一个楼层,按说同学间联系应该更多了,但实际上,非情侣的异性同学之间自然相处的时间反而少了很多,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个,首先,一人一辆自行车,灵活性的增加必然带来组织性的下降,其次,实习科室的交叉轮替所导致的行为的分散减少了因共同学习而自然相处的机会,最后,普世的恋爱生态替代了早期的集体主义形态。于是,匆匆忙忙的点头微笑,擦肩而过的浅表交流,成了后两年部分异性同学间的相处常态。现在想来,好像我们还在过一个实习小组,竟然没有什么记忆了。 毕业后几次较大的聚会似乎杨战都没有来参加,因此,一别就是十几年。而当我突然收到高谦的短信,得知他病危消息的时候,已经是 2011 年的岁末了,其实,彼时距离他来医院治疗也不过才两天。我以最可能的范围迅速传递了这个消息,当天晚上王在永、王琼就赶到病房,次日,李卫、高雪莲、张卫方、周洪和我等同学急匆匆地从北京的四面八方赶到医院。当我们看到杨战一侧偏瘫,听力丧失,严重胸水的状况的时候,联想起当年体育健将的形象,禁不住潸然泪下;而当我们看到他用已经不十分清楚的语言,表达着对我们用笔写下来的问候话语的回应的时候,他的面对死亡的从容不迫,坦然自若的态度令我们震惊,此时的杨战看似衰弱,内心却拥有强烈的信仰,没有丝毫的恐惧,是的,他在等死,甚至求死,在他眼里心里,阴阳早已无界。 而当雪莲表示要到雍和宫为他祈福时,杨战笑了,眼睛里闪动着光芒。 我因为上班的地点距离雍和宫特别近,于是第二天就径直去了,这其实是我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几年来第一次去雍和宫。 2012 的新年如期而至,杨战在积水潭医院的病房里,在高谦送来的鲜花和礼物中,在洪意匆匆从欧洲赶回来看他的喜悦的回味中,在同学们陆续探望的关切中,度过了自己的 42 岁的生日。年后见到鱼锋,听其提及杨战一度很好,也许半年一载都能顺利过来,我于是乐观起来,甚至开始怀疑医学的武断和片面。然而,终于还是在 1 月 9 日传来了杨战病逝的噩耗,那一刻,心冰冰冷冷地好像冻住了,思维静止下来,似乎已不会思考。 42 岁,真的太年轻了,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还不曾做过父亲,就这样残忍地被病魔带离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养育他的父母,钟爱他的妻子,经年没有他消息的同学。他的灵魂就这样,如轻烟一般,飘离他生活、学习、工作了 20 多年的北京城,抛下了一切的烦恼和纠结,自由地飞走了。 2012 年 1 月 10 日下午,在北京西山芦井回民公墓举行了杨战同学穆斯林的葬礼。这一天,冬日的天空一扫数日的阴霾,湛蓝得令人目眩,三十六尺白布裹身,这就是杨战同学从这个世界带走的全部行装。在阿訇的的念经声中,杨战的遗体下葬到一个大约 2 米深的长方形的南北走向的深坑里,头北脚南,脸朝向麦加的方向,覆盖上一面白色印有伊斯兰文字的旗帜后,三块青石板严密地压住他的身体,黄土无情地填下去,渐渐地填平了深坑,很快,一座四面梯形的新坟就形成了。 这时,经声诵起来,这是对亡灵最后的送行,也是对死者亲友最后的安慰,这经声伴着大家红了又红的眼圈,伴着铺满坟头的一枝一枝的鲜花,随着杨战妈妈的一声声抽泣,回荡在肃杀的冬日里,飘忽在空灵的天地之间。 由于伊斯兰教讲究入土为安,一般要求 24 小时内下葬,而我们班同学中,多数都是医生,有手术,有门诊,很难调整,因此,最终只有高谦、卫方和我三个人来到墓地,来送我们的同学杨战。 我们就这样在凛冽的寒风中送走了我们曾经同窗五载的亲爱的同学,送走了曾经一起学习生活过的伙伴,送走了青春的路上一起成长的朋友,亲历了他的穆斯林的葬礼,目睹了他在经声中永远地长眠在冰冷的大地深处。 离开墓地,一种死亡的残酷撞击着我们的内心,我们为杨战难过,为杨战惋惜,我们 883 班的家园从此失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同学,失去了一位热情仁厚的朋友,今后的聚会上将不会再看到他微笑时洁白的牙齿,将不会再听到他爽朗的笑声和慷慨的陈词。记得曾有朋友告诉我这样一个概率事件,当大学同学年届 40 的时候,大致每个班都会有一个人离世,不是他,就是你或者我,总会有那么一个。现在,杨战同学勇敢地担当了我们班第一个撤离人生舞台的战士,把无限的生机留给此刻沉思中的我们。 今天,特在毕业纪念册上找到了杨战同学的几张照片,在此表达怀念之情。 杨战同学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愿杨战同学的灵魂在天国安息!
个人分类: 思辨|4009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为什么选择我的大学——观北大、耶鲁宣传片有感
热度 5 adamliu800 2012-2-21 16:06
近两天,北大、耶鲁宣传片 PK 引起热议,我并不意外舆论的看法,因为我们早已带上有色眼镜,但仍然注意着双方宣传片中的一些细节。此处澄清,可能部分网友未看过两所大学宣传片的完整版本,不妨去优酷、土豆等国内知名视频网站搜索。北大宣传片的完整版大约 11 分 32 秒;耶鲁宣传片大约 16 分 48 秒。先先说说北大宣传片吧! 北京大学宣传片 北京大学因其历史地位崇高,在大陆高校可谓翘楚和标杆,所以也成了这次中美大学对比的活靶子,让北大作为中国高校的代表,自然会有人不服,所以抱着看笑话的心态者自不会少。先从宣传片的呈现内容看,北大的片子也没有跳出中国式宣传片的窠臼,宏大有余、精细不足,摆历史的谱过多,讲当下的事太少。有人称此为有内涵,我不以为然,真正有内涵者无需摆谱,已然气场十足。再从拍摄手法上看,宣传片中焦距变换,镜头切换比较流畅,还是很有一番诗意美感,也融入了很多古韵古风。但很遗憾,有人斥之为拍摄凌乱,内容繁杂。对此我持保留意见,前一句不敢苟同,这样评价实在枉费了拍摄者们地一番苦心,我们应该尊重其劳动;后一句所指问题确实存在,还需要北大人以后再拍摄此类宣传片时精雕细琢。最后说一下点睛之笔,长达 10 多分钟的宣传片不可能一无是处,北大宣传片的最后给了我些许惊喜,通过汉字与英文的拼写演变(日( Llight )—明( Bright )—萌( Enlighten )),阐明了大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呼应了开篇的点火之意,对于这一创作我还是很满意的。 看罢北大,我们再看看耶鲁大学的宣传片! 耶鲁大学宣传片 耶鲁大学在人们的印象中盛产政客,其宣传片的开场也很有这种特色。一位衣冠楚楚的耶鲁招生人员在向高中生及其家属们介绍耶鲁,他用答记者问似的口吻回答着一个个问题,终于,一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小女生问道:“ Why did you choose Yale ?”,面对这个问题,耶鲁人用说唱的方式给出了答案,也拉开了宣传片的真正序幕。片中介绍了耶鲁独特的住宿制度,住宿学院将使学生进入一个便捷舒适的社区。因为生源是学校的动力基础,所以宣传片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住宿学院,看得我等内地学生泪流满面,恨不得飞去美利坚,重读一次大学(本科)。其中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学院分管学生和教务的院长,直接与学生住在一起(同一个社区),方便学生办理各种非学术问题,想想我们,唉……当然,教学在国外高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耶鲁几乎所有的终身教授都开有面向本科生的课程,其中当然包括那些炸弹奖的获得者们。宣传片后半部分则是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这部分其实北大或者国内其他名校也不弱,可以好好借鉴耶鲁的宣传方式。最后我不想再过多的赞美耶鲁的宣传片,我只想提一个细节。很多人都不爱看片尾的字幕,那里面包含了全部参与宣传片拍摄与制作的人名或机构,耶鲁宣传片与北大宣传片最大的不同在于,耶鲁宣传片多了一句话“ All filming, editing, and vocal recording was done on Yale’s campus exclusively by Yale students. ”我想这句话可能胜过更多的校友题词、捐赠或其他形式的宣传。 诚然,北大宣传片的拍摄者面对质疑回应称“北大宣传片旨在反映中国文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气质,与耶鲁大学的招生宣传不同,两者没有可比性。”我认为,既然已经被拿到台面上来 PK ,就不必怯场,是不是招生宣传不要紧,两相比较发现问题是好事,我们展现了我们薪火相传的精神气质,他们也让我们领略了深入骨髓的“以人为本”的公民特色。我希望也相信我们各大高校定有牛人会在不久的将来,制作出属于我们年轻一代的非官方宣传片。
个人分类: 随笔|888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做地质
热度 2 yangyuanhe 2011-11-26 18:25
考大学时原打算学对外经贸,谁知道语文挂了,从查分热线里听到73这个数字我直接就冒虚汗了,还好剩下的科目比较给力,总算保我局部掉进沟里但整体踏在一本线上,只是经济是没得学了,于是填志愿时一个“服从”。。。。。。地质,我来了。 大一时,内容不详,我郁闷了、纠结了、郁结了。。。 大二时想搞古生物,因为刚上完古生物课程,新鲜啊、新奇啊、新陈代谢啊。。。 大三时想搞石油,因为那时石油很火,只要是学地质的油田照单全收,而且连媳妇的事儿都能安排,心动啊、心跳啊、心旷神怡啊。。。 硕士?直接转方向做矿产,不做地化、不做油气、不做构造、不做古生物、不做沉积古地理、不做地质工程、不做地球物理。。。因为什么?欣赏啊、欣慰啊、欣欣向荣啊。 。。。。。。 大三进项目组开始在新疆做矿,搞到现在硕士将毕业,4、5年的时间里,感触最大的就是地质文献何止是海量,简直就是海量!而且细细分析这个海量,我顿悟了:缘何说现在的地质不好搞又很好搞?不好搞是因为专业词汇确实有点唬人,文献海量,不同方家各有说法,教科书上的东西搬到野外直接得傻楞愣的杵在那里;很好搞是因为既有模式都在,采个样品、做个测试、数据一算、图件一投、文章一写,OK搞定,核心啊!SCI啊!————实际上,这一段话我用了修辞手法。 做矿做到现在,才发现不但要学以上几个地学相关方向,而且还要知道经济地质,更要专岩矿鉴定。当初选择做矿是因为有意思、有实际价值,中心明确:室内研究为了什么?找到矿;野外调查为了什么?找到矿。跟导师学到的最宝贵的一点就是做矿要做的实事求是,要做出实际成果,做矿最大的荣誉是在野外空白区找到了矿、室内研究预测已有矿区深边部有矿被工程验证。做矿最大的耻辱是自己在工作区内做了几年没做出东西下结论说“此处无矿”,然后。。却被他人把矿找到了。 做矿的需要的就是跳跃的思维,用线性的思维去思考发散的地质问题,在逻辑上就是错误,指导实践,必然是错。 对不起,写的跳跃了。。。。。。我确实应该做矿啊 矿,你找与不找,它都在那里;搞地质,好玩,做矿产,更好玩。 附注:个人觉得在新疆做地质、发文章,以下名称。。。。自己领会吧 东天山、西天山、西南天山、北山,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阿尔泰山、萨乌尔山、塔尔巴哈塔山、谢米斯台山、沙尔布尔提山、扎伊尔山、巴尔鲁克山、阿拉套山、科古琴山、博罗科努山、依连哈比尔尕山、博格达山、觉罗塔格山、哈尔里克山、哈尔里克他乌山、那拉提山、额尔宾山。。。 蛇绿(混杂)岩:斋桑-乔夏哈拉-布尔根-比基,阿尔曼泰-扎河坝-洪古勒楞-塔城,卡拉麦里-达拉布特-克拉玛依-唐巴勒,后峡-巴音沟-艾比湖,冰达坂-干沟-米什沟-却勒塔格,长阿吾子-那拉提-古洛沟-乌瓦门-库米什-榆树沟-铜花山-硫磺沟。。。 板块、地块、古陆、微板块、微地块,南天山洋、北天山洋、古亚洲洋、吉尔吉斯-帖尔斯克依洋,蛇绿岩、蛇绿混杂岩、缝合带,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卡拉库姆-塔里木板块、东欧板块、华北板块、造山区、造山系、造山带、复合造山带。。。 内接触带、外接触带、冷凝边、烘烤边、破碎带、构造破碎带、断裂破碎带、复合断裂带、 复理石、磨拉石、增生楔、增生棱柱、增生杂岩、复式岩体、杂岩体、复式杂岩体、岛弧、火山弧、岩浆弧、大洋弧、大陆弧、陆缘弧、成熟岛弧、不成熟岛弧。。。 矿床:斑岩型、火山岩-次火山岩型、Sedex型、VMS型、Mississippi型、卡林型-类卡林型、沉积改造型、浅成低温热液型、脉型、韧性剪切带型、造山型、红土型、岩浆型、镁铁-超镁铁岩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
3587 次阅读|3 个评论
藏龙卧虎的地方——我的大学 (凡人篇)
热度 2 Ripal 2011-6-21 13:36
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什么都是人家的好,甚至是学校。我本亦凡人,难免也会心生抱怨,学校闭塞,交流障碍,硬件软件相当落后。好美其名曰,“在这青年养老院里,我……”。可是,今天,我的心灵被撼动了,不是被大牛,不是被老师。 中午,去食堂吃饭。偶遇食堂做饭的大姐,坐在了同一桌。大姐问:“你大几”?我还心里蛮不高兴的,“你看呢”?“大二的吧?”我冷笑了笑(不愿别人说太小,总感觉自己没有点积淀),说了句“我都要博一啦”! 接下来,大姐的话,撼动了我,我开始为自己的冷笑,感到耻辱,我开始对面前的大家肃然起敬。大家说,“你们博士毕业发表的论文分(本意 SCI 影响因子)要求达到几分”。当时,我愕然了。连很大一部分的研究生都不知道何为 SCI 何为 IF ,食堂做饭的大姐都能谈的来。可以想象我当时的表情,馒头进口,还未来的及嚼,时间、空间在那一刻定格。旁边的阿姨补充了一句,“人家的弟弟是浙大的博士”。做饭的大姐说,“弟弟已经发了两篇 IF5 、 6 分的文章。”最后,大姐说,“有能力就好好上吧,还是有文化好。像我们一样,早上 5 点多起床,可以说到下午 7 点,就没闲的时候,中午吃饭的空隙,坐下真的不愿起来”。…… 走出餐厅,我心里有种种说不出的滋味,不知道是愧疚、自责还是可悲、可怜。看着路上农大的莘莘学子,感受着农大的古朴气息,脑海中浮现出洗澡堂一个小青年理发师,当我去理发的时候,给我大谈特谈动物行为,当时我纳闷啊,一个理发的怎么会关注,怎么会了解这些东西呢,后来不断交流才发现这家伙喜欢看动物世界,喜欢看科学揭秘类得节目。什么狮子,老虎到底谁是森林之王的啊?当时,我也是很惊讶,坐着理发生意想的是有了钱要搞科研,搞动物行为学。我真是汗颜。其实,我在做的就是环境毒理与动物行为学的交叉。 大学,我的大学,还真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老夫子说的一点不错!
176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通知
tangminqian 2011-4-25 22:53
来源:教育部 发布时间:2011-4-25 16:41:51 科学网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6541.shtm 红网论坛 我的大学 http://bbs.rednet.cn/thread-25025464-1-1.html 关于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的通知 各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以下简称新目录),已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 教育 部批准印发。新目录是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以下简称原目录)的基础上修订形成,为保证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的有序进行,需将按原目录批准的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到新目录相应的一级学科。现将对应调整工作通知如下:   一、对应调整的范围   本次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所涉及的学科,主要是新目录中由原目录一级学科拆分或以二级学科为基础新增,且与原目录相关学科有明确对应关系的一级学科。   其它一级学科的现有学位授权点暂不做调整,相关研究生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按原渠道进行。   二、对应调整的原则和要求   1.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要以保证学位授予质量为前提,以学科内涵为基础,根据各单位学科水平,坚持标准,规范调整。   2.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要在现有学位授权级别内,按照学科对应关系进行。具体对应关系见《新目录有关学科与原目录学科的对应关系表》(以下简称《对应关系表》,见附件一)。   3.对应调整为新目录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必须达到学位授权点的最低要求(见附件二)和基本条件(见附件三)。   4.对于以原目录现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为基础,申请对应调整为新目录中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若经学科评议组审议同意则予以调整,其现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自动撤销,若不予调整,仍保留现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三、对应调整的申请   1.原目录中“历史学”、“艺术学”、“建筑学”、“军队指挥学”和“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等一级学科,在新目录中分别拆分为多个一级学科。   在上述原目录一级学科中具有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的学位授予单位,可对照《对应关系表》,将其原1个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申请对应调整为新目录中的1个或多个一级学科。   在上述原目录一级学科中没有一级学科学位授权,但有所属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的学位授予单位,可对照《对应关系表》,以其原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为基础,申请对应调整为新目录中相应一级学科。   2.新目录中“生态学”、“统计学”、“软件 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草学”、“特种医学”和“护理学”等一级学科,分别以原目录1个或多个二级学科为基础新增。在原目录中相应学科具有学位授权的学位授予单位,可对照《对应关系表》,以原学位授权学科为基础,申请对应调整为新目录中上述与其对应的一级学科。   3.原目录中“农业资源利用”、“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在新目录中更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其所涉及的现有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自然对应调整,学位授予单位不需申请。   四、工作程序   1.学位授予单位按照新目录与原目录学科对应关系、原学科学位授权级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最低要求和基本条件,提出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的申请,并填写《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申请表》(样表见附件四)。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各学位授予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不符合申请资格的学位授权点将不予调整。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按照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基本条件,对各学位授予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议。   4.根据学科评议组审议结果,完成对应调整工作。   五、材料报送   各学位授予单位应于2011年5月20日前,将申请对应调整学位授权点的有关材料报送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发展 中心。有关材料的报送事宜,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另行通知。   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请各学位授予单位加强 领导 ,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认真切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附件一: 新目录有关学科与原目录学科的对应关系表   附件二:1. 申请对应调整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最低要求       2. 申请对应调整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最低要求   附件三:1.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       2.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   附件四: 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申请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附件一 新目录有关学科与原目录学科的对应关系表 新目录学科 原目录学科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0601 考古学 0601 历史学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602 中国史 0601 历史学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060103 历史地理学   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060105 专门史   060106 中国古代史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0603 世界史 0601 历史学     060108 世界史 1301 艺术学理论 0504 艺术学     050401 艺术学 1302 音乐与舞蹈学 0504 艺术学   050402 音乐学     050408 舞蹈学 1303 戏剧与影视学 0504 艺术学   050405 戏剧戏曲学   050406 电影学     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 1304 美术学 0504 艺术学     050403 美术学 1305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 0504 艺术学     050404 设计艺术学 0813 建筑学 0813 建筑学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0833 城乡规划学 0813 建筑学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34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0813 建筑学   0907 林学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1105 军队指挥学 1105 军队指挥学   110501 作战指挥学   110502 军事运筹学   110503 军事通信学   110504 军事情报学     110505 密码学 1110 军事训练学 1105 军队指挥学     110506 军事教育训练学(含军事体育学) 1108 军事后勤学 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   110801 军事后勤学     110802 后方专业勤务 1109 军事装备学 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     110803 军事装备学 0713 生态学 0710 生物学     071012 生态学 0714 统计学(可授理学、经济学学位)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701 数学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835 软件工程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 0819 矿业工程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0909 草学 0905 畜牧学     090503 草业科学 1009 特种医学 1001 基础医学     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1011 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 临床医学     100209 护理学 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 农业资源利用 12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申请举例: 1、某单位有原目录“历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可按已获学位授权级别,申请对应调整为新目录“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中的1个或多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 某单位没有原目录“历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但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二级学科学位授权,可以现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为基础,按已获学位授权级别,申请对应调整为新目录中的“考古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 2、某单位有原目录“生物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可以现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的“生态学”部分为基础,按已获学位授权级别,对应调整为新目录中的“生态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 某单位没有原目录“生物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但有“生态学”二级学科学位授权,可以现有“生态学”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为基础,按已获学位授权级别,申请对应调整为新目录中的“生态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 附件二 -1 申请对应调整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最低要求 指标项 指标要求 指标说明 教授数 8 人 本学科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数。所统计人员应为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 博士数 10 人 本学科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数。所统计人员应为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 科研 经费 人文: 300 万元 社科: 500 万元 理科: 650 万元 工科: 1300 万元 农林: 1000 万元 医药: 1150 万元 本学科五年内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科研经费合计。 纵向 科研 经费 人文: 100 万元 社科: 150 万元 理科: 300 万元 工科: 650 万元 农林: 650 万元 医药: 500 万元 本学科五年内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来源于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防、地方政府等的科研项目经费合计。 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2 项 本学科五年内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数。 授博士/硕士学位数 5 人/ 10 人 本学科五年内授予博士学位 5 人或硕士学位 10 人。 说明:“人文”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门类;“社科”包括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军事学、管理学门类。统计时间截止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 附件二 -2 申请对应调整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最低要求 指标项 指标要求 指标说明 教授数 3 人 本学科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数。所统计人员应为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 博士数 3 人 本学科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数。所统计人员应为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 科研 经费 人文: 50 万元 社科: 80 万元 理科: 160 万元 工科: 300 万元 农林: 250 万元 医药: 250 万元 本学科五年内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科研经费合计。 纵向 科研 经费 人文: 8 万元 社科: 15 万元 理科: 80 万元 工科: 160 万元 农林: 130 万元 医药: 100 万元 本学科五年内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来源于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防、地方政府等的科研项目经费合计。 授硕士学位数 5 人 本学科五年内授予硕士学位人数。 说明:“人文”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门类;“社科”包括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军事学、管理学门类。统计时间截止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 附件三 -1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 本一级学科应具有4~6个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较大作用。 一、学术队伍 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合理, 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员较多,能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若干名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治学严谨、为人正派且具备指导博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学术带头人。 二、科学研究 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在国内同学科中处于先进行列,在一些学科方向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近5年来科研成果显著,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目前承担较多国家级、省部级的重要项目或其它有重要价值、学术水平高的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能够为 博士研究生开出高水平的系列课程及专题讲座,用于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经费充足。有丰富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经验,在本一级学科内已授予数量较多且质量较高的博士或硕士学位,所培养的研究生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在学研究生有一定的规模。 四、学术交流 有浓郁的学术氛围,能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五、工作条件 有比较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有较充足的国内外图书资料,能满足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需要。 六、管理工作 管理制度和机构健全,管理人员落实。 附件三-2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 本一级学科具有4~6个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 一、学术队伍 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合理,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的学术队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员较多,能持续不断地开展较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若干名在国内同行中有影响、治学严谨、为人正派且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学术带头人。 二、科学研究 整体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在一些学科方向上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近5年来取得较多科研成果,目前承担较多省部级科研项目或其它有重要应用价值、学术价值的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能够为硕士研究生开出高水平的系列课程及专题讲座,用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经费充足。有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较高,并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 四、学术交流 有较浓郁的学术氛围,能够开展一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五、工作条件 有比较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有较充足的国内外图书资料,能满足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需要。 六、管理工作 管理制度和机构健全,管理人员落实。 附件四 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申请表 名称 : 学位授予单位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代码 : 拟申请对应调 整学位授权点 名称 :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学位授权级别(博士 / 硕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一年四月制 说 明 一、单位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3 月出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中的代码填写。 二、“原学位授权点”的有关信息 ,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 1997 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调整后学位授权点”的有关信息 , 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 年)》填写。 三、本表填写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兼职人员不计在内。除学术带头人简况外,表中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指本学科人员署名本单位获得的成果,凡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 四、本表中的署名情况是指作者署名次序,填写格式为: N /M , N 为本人排名次序, M 为取得成果的总人数。论文的通讯作者可在 N 后加字母 T 进行标示。 五、本表中的科研经费应是本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经费。 六、本表中的招生人数、在学人数、获学位人数均包含各类研究生。 七、本表的统计范围应确属本学科,内容必须属实。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截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时间填写至月。 八、本表填写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并可公开。 九、本表复制 ( 复印 ) 时 , 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 , 纸张限用 A4 规格,装订要整齐。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 Ⅰ 原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Ⅰ -1 原学位授权点名单 代码 学 科、专 业 名 称 学位授权级别 批 准 时 间 Ⅰ -2 原学位授权点各二级学科 2010 年招生情况 代码 学 科、专 业 名 称 录取博士生人数 录取硕士生人数 Ⅰ -2 原学位授权点对应的重点学科情况 级 别 名 称 批 准 部 门 批 准 时 间 国 家 级 省 部 级 Ⅰ -3 原学位授权点对应的国家 ( 部、省 ) 重点实验室 ( 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名 称 批 准 部 门 批 准 时 间 Ⅱ 学科简介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的特色、优势(限 600 字) 注:此页不要另加附页 。 Ⅲ 学术队伍 Ⅲ - 1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现有在编人员结构 专业技术职务 人数合计 35 岁 以下 36 至 45 岁 46 至 55 岁 56 至 60 岁 61 岁 以上 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Ⅲ -2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的学科方向及其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 学科方向 姓名 出生 年月 获 博士学 位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及专家称谓 培养博士生 培养硕士生 近五年获 学位人数 在学人数 近五年获 学位人数 在学人数 注: 1. 学科方向的填写不少于 4 个,不超过 6 个。 2. 专家称谓指: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一层次或二层次入选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一人有多项专家称谓的只选填一项。 Ⅳ 学科方向 Ⅳ -1 学科方向名称: Ⅳ -1-1 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限 500 字) 注: 1 .该部分请按Ⅲ -2 所填学科方向逐个填写,依次编为Ⅳ -1 、Ⅳ -2 、…。 2 .此页不要另加附页 。 Ⅳ -1-2 本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简况(每个学科方向填写 1 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及专家称谓 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工作单位(至院、系、所) 2006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 ISSN 、检索号,出版单位及 ISBN, 专利授权号 时间 署名情况 目前 承担 的主 要科 研项 目、 课题 名 称 来 源 起讫时间 经费 (万元) 本人承担任务 指导 研究生 情况 时间 招生人数 获学位人数 博士生 硕士生 博士 硕士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主讲 课程 情况 时 间 课 程 名 称 学时 授课主要对象 注: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或“硕士生”或“本科生”。 Ⅳ -1-3 本学科方向 2006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发表论文情况(限填 10 篇) 序号 论 文 名 称 作者( * )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及检索号或 ISS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单位发表的论文。( * )作者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Ⅳ -1-4 本学科方向 2006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清单(限填 10 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来源 起讫时间 承担人( * ) 经费 (万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 * )承担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Ⅴ 科学研究 Ⅴ -1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 2006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出版学术专著(不含教材)、获授权发明专利情况(限填 20 项) 序号 专著名称或发明专利名称 作者( * ) 出版、授权时间 出版单位及 ISBN 、专利授权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注:限填署名本单位出版的专著、获授权发明专利。( * )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Ⅴ -2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 2006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科研获奖情况 获奖级别 获奖项目合计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其他 国家级 省部级 高校人文社科奖 其他科研奖 科研获奖清单(限填 10 项) 序号 成 果 名 称 完成人( * )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限填本单位取得的成果。( * )完成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Ⅵ 教学与人才培养 Ⅵ -1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招生与授予学位人数 近五年人数合计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硕士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人数 博士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人数 Ⅵ -2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 2006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教材奖情况(限填 10 项) 序号 成果名称 获奖人 (*)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 限填本单位取得的成果。此页 不要另加附页。( * )获奖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情况。 Ⅵ -3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研究生主要课程设置 (不含全校公共课) 主要课程名称 主 讲 教 师 学时 注明已开设或拟开设 姓 名 专业技术职 务 所 在 单 位 Ⅵ - 4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 2006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研究生在学期间有代表性学术成果(限填 20 项) 序号 研究生姓名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 ISSN 、检索号,出版单位及 ISBN, 专利授权号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注: 只填写研究生署名第一,或者导师署名第一且研究生署名第二的成果。 Ⅶ 学术交流 Ⅶ -1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 2006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举办的主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会议名称 举办时间 参加人员 总人数 国(境)外人员数 Ⅶ -2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 2006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教师(或研究生)在国外讲学或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情况 讲学或报告人员姓名 国外大学名称或国际会议名称 讲学或报告 时间 讲学或报告名称 Ⅶ -3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 2006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承担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名称 起止时间 合作对象 注:此页不要另加附页 。 Ⅷ 工作条件 Ⅷ -1 可用于调整后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或专业实验室 情况(仪器设备限填 20 台 / 套) 实验室名称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实验室 人员配备 (人) 仪器设备(台或套) 仪器设备值(万元) 总 计 ¾ Ⅷ -2 调整后学位授权点图书资料情况 馆藏总量 (万册) 中文藏书量(万册) 外文藏书量(万册) 中文期刊(种) 外文期刊(种) 数据库 (种) 中文电子图书(万册) 外文电子图书(万册) 中文电子期刊(种) 外文电子期刊(种) 订购主要专业期刊、重要图书的名称、册数、时间 订购主要数字资源的时间和名称(含电子图书、期刊、全文数据库、文摘索引数据库等) 注:此页不要另加附页 。 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意见: 主席: (学位评定委员会章) 年 月 日 学位授予单位承诺: 上述材料真实可靠、准确无误、不涉及国家秘密并可公开,其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由我单位承担。 法人代表: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1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我的大学时光
热度 1 yyhsci 2011-3-3 15:43
怀念我的大学时光 2011 年 3 月 3 日 星期四 前言 有点儿怀念大学的时光,特别是大一大二的时光。怀念那些那些默默努力的日子,虽然在当时看来,学习的效率不算太好,或许内心还有一些迷茫与苦闷,甚至在当时有些时候也极力地想摆脱那种状态。不过,过去的时光即使再不堪言,也总会有一些美好,而且回过来头来看,即使当时再不美好的东西也会变得可爱起来。信号处理理论中的采样定理说:当采样频率大于最高频率的两倍时,可以完整恢复出原始的信号。我想,写一些回忆的文章,我对大学生活的采样频率也应该会高点,也能更好地恢复和记忆那些时光吧。 (一) 美术楼前的读书时光 大一大二时,早上一般在七点钟之前起床,先和同学去体育场跑上五圈,然后买点儿早餐,边走边吃,再赶到美术楼旁边读读英语。早上那边很是安静,树多,空气也很新鲜,还能听到很多的鸟叫声。偶尔也能看得几个同学能在那读书,有时候也想过去打个招呼,但终究是没有,不想去打扰吧。读半个小时的英语后,有时还会听听收音机里的节目, VOA   Special   English 或者 CRI 。也常常在读书的过程中想一些事情,就放下书本,沉思一会儿,等回过神来,又继续读下去。 周末或者放长假了,也不太出去玩,天气好的话,往往会拿着一本书到那儿去看看。一个人坐在花坛的周围,周围的树很密,一般也不会有人看到,一个人就慢慢地享受那种没人打扰的时光。记得那时看了史铁生先生的书,中学时学过他的《我与地坛》,没看出什么味,不过静静地看他的书,倒觉得先生对于生命的感悟是那么深刻。先生谈生命与时间,爱情与亲情,快乐与痛苦,无一不引人去思考。不过那时尚不知他多大,是否健在, 2010 年最后一天,他走了,没走到 2011 的元旦,才记起这些曾经读他的书的时光。 美术楼的周围似乎都留过自己读书的影子,前面的树木,旁边的草坪,后面的树林,甚至是废弃的墙下和垃圾堆不远去。开始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别人看到不到也基本上听不到的地方去读,后面慢慢地就随便了,不过也一般会一段时间呆在一个地方。后边的树林,树不算太多太密,在一个上坡处,呆的时间应该比较长。记得那旁边的居民养了一些鸽子,灰色的,每天早上飞来飞去,却也不离开那几栋楼房,居然这么听话。有时也会联想到其它的一些事情,例如飞鸽传书,鸿雁传书之类的事情。也会觉得早上来读书也真的很值,能看到很多别人可能看到的东西。记得那时候还经常有一个小学生从那儿经过,背着个书包,从坡下走来,看到的次数多了,有时也会相互笑一下算是打个招呼。有时候自恋一点,或许自己也能对他产生一些影响吧,因为那种笑意似乎也在说明一些东西。 也有几次从窗外瞧瞧美术系师生上课的情景,差不多都是看到他们在学素描,很多的头像与画板,很是认真。一般读完书走回的时候,是到快上课的时候了。那时候,楼前长长的阶梯上就能走来不少的美术系的同学,一般都拿着画板,感觉确有些不同,毕竟是学艺术的吧。 后来大三的时候还和同学一起到校园里拍过照,就到过美术楼,因为那留下了我很多回忆,甚至会猜想哪儿肯定有自己的脚印,想起那时读书的场景,想起那些思考的点滴。 美术楼前留影
个人分类: 大学时光|33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勤工助学的孩子们
热度 1 zhy208016 2011-1-29 20:09
如前一篇博文所述,最近一直都忙着,不是孩子,就是备课,不是备课,就是在买菜等……昨儿个我带的班级的班长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是想借用一下我们系的办公室……电话里简单地了解了基本情况。班长是位女学生,家庭境况不是很富裕,所以寒假想留在学校里打工,因为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所以也就在快递行业找了份工作,韵达快递帮忙收发快件、拣选快件等工作。原来和她在一起的还有另外一所高校的一个女孩子,而我们学校和那个女孩子所在的学校,无论寒暑假都是不可以留校的(学校在这一块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所以,这两个女孩子在学校外面租了房子,但临近过年了,这个女孩子的父母打电话让她一定要早一段日子回去,于是这个女孩子就回家了,剩下了我们班的班长一个人。毕竟是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租个房子不仅不安全,而且还需要一个人承担昂贵的房租……于是班长便给我打了电话…… 其实,这样的事情我身边还是有很多的,对于高校里的很多学生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多么特别的事情,很普通。但这件事情却勾起了我的大学生活,大学几年的寒暑假,我都是在勤工助学中度过的……呵呵,那时感觉并不苦,似乎还很幸福,因为不仅可以帮助父母减轻负担,还能锻炼自己的意志、能力,挺好……我的学生们,我在课堂上也经常会给他们灌输这种思想,更多的是为了他们在勤工助学中领悟到很多人生的道理。 我很欣慰,遇到这样的学生我总是很高兴,觉得现在的学生还是如我们那个时候那样,善良、孝顺…… 所以,我答应了班长的请求,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她,其实这也是我作为班主任的责任。 在今天这样一个富二代、官二代、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时代,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学生如此,毕竟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这是一种走向独立的关键。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70 次阅读|1 个评论
USTC: A Powerhouse of Talent
chile 2010-4-29 22:59
【感受】待议 Younan Xia 1 * , Shuhong Yu 2 * 1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63130 (USA) 2 Division of Nanomaterials and Chemistry Hefei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Physical Sciences at Microscal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Anhui 230026 (P. R. China) email: Younan Xia ( xia@biomed.wustl.edu ) Shuhong Yu ( shyu@ustc.edu.cn ) * Correspondence to Younan Xia,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63130 (USA). * Correspondence to Shuhong Yu, Division of Nanomaterials and Chemistry Hefei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Physical Sciences at Microscal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Anhui 230026 (P. R. China). 10.1002/adma.201000203 About DOI We are greatly honored to assemble this Special Issue to celebrate the accomplishm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 better known as USTC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reason is very simple; both of us received excellent education from USTC: Xia a B.S. in Chemical Physics in 1987 and Yu a Ph.D. in Inorganic Chemistry in 1998. USTC is a national university located in Hefei, Anhui, a province that is probably known best for its world-famous Yellow Mountain or Huangshan (see the map). The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Beijing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in September 1958 and relocated to Hefei in 1970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USTC was established in response to the urgent need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in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day, it remains the only university directed by the CAS, while all other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cause of its unique connection with CAS, USTC has received profound supports from all (over 120!)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s of CAS since its founding. Currently, USTC comprises nine schools that encompass twenty three departments (mainly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gether with a few special programs such as the Special Class for the Gifted Young and the Experimental Clas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It also operates 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schools in other major cities including Beijing, Shanghai, and Suzhou.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USTC has been blessed with strong supports fr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wo national facilities on the campus: the National Synchrotron Radiation Laboratory (NSRL) and the Hefei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Physical Sciences at Microscale (HFNL). In fact, USTC is the only university in China that has two national facilities on the same campus. The newly established HFNL was formally approved by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November 2003. It was founded o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with a focus on both national strategic demands and frontier basic research. Research at HNFL involves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material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 highly integrated fashion. Currently, 153 research scientists (most of them are USTC faculty) and staff members work at HFNL. Major facilities include a low-temperature and strong-magnetic-field laboratory and a micro- and nanofabrication laboratory. In 2006, HFNL was selected as a research base for the Quantum Research national science megaproject. It has also been a leading institution or participant of three other megaprojects: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 Protein Science , and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 HFNL enjoys worldwide fame and was recently selected as one of the Top Ten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in the World. Since its founding, the USTC has been persisting in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enhancement of original capabilities of innovation, in order to accumulate strength and power for solving key issues i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citation count per faculty member at the USTC is 8.23, among the highest for publications from all universitie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2008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Times Higher Education, USTC was ranked as the third top university in China and the twenty forth top university in Asia. In the 21st century, USTC is expedi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orld-class research university from five major aspects, namely talent cultivation, faculty developmen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ociety service, and a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USTC is probably known best for its high-quality students. The admission is very selective: more than 90% of incoming freshmen were ranked in the top 5% of their high school class and their scores for college-entrance examination were also among the very highest in the nation. The students of USTC have a strong reputation of being highly motivated and hardworking. For every 1000 students graduating from USTC, more than 700 will pursue a master or Ph.D. degree, and at least one of them will be later elected as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These two ratios are also the highest among all Chinese universities. With these statistics in mind, it will not 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why there are so many USTC alumni who are holding faculty positions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table provides a partial list of those alumni in the United States alone, whose resear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As limited by space, this special issue can only accommodate the contributions from ten USTC alumni, in addition to the contributions from six USTC faculty members (most of them also received their education from USTC). A partial list of USTC alumni who hold faculty pos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ose resear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Name Major and Year Current Institution Research Areas Stephen Y. Chou B.S. in Physics Dep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nofabrication, nanoelectronics 1978 Princeton University Jianping Lu B.S. in Physics Dep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Carbon nanotubes 1983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Shan X. Wang B.S. in Physics Dept. of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Magnetic nanomaterials, information-storage devices 1986 Stanford University Younan Xia B.S. in Chemical Physics Dep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chemistry, nanomaterials,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1987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Yushan Yan B.S. in Chemical Physics Dept. of Chemistry Zeolites, low- k dielectric materials, fuel-cell technology 198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Riverside Wenbin Lin B.S. in Chemical Physics Dept. of Chemistry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porous materials, magnetic nanomaterials 1988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Mingdi Yan B.S. in Polymer Physics Dept. of Chemistry Surface chemistry, nanobiotechnology 1988 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Zhonghua Peng B.S. in Geochemistry Dept. of Chemistry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olecular materials, polymer science 1989 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City Zhengdong Cheng B.S. in Chemistry Dep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omplex fluids, colloidal materials 1990 Texas AM University Shaowei Chen B.S. in Chemical Physics Dept. of Chemistry Nanomaterials, electrochemistry 199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Cruz Shanhui Fan B.S. in Physics Dep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etamaterials, nanophotonics 1992 Stanford University Peidong Yang B.S. in Chemistry Dept. of Chemistry Materials chemistry, nanomaterials, nanophotonics, nanocatalysts 199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Chongwu Zhou B.S in Electric Engineering Dep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notechnology, nanoelectronics 1993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Jixin Cheng B.S. in Chemistry Dept. of Chemistry Nanophotonics, optical imaging, bionanotechnology 1994 Purdue University Liangshi Li B.S. in Chemical Physics Dept. of Chemistry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s, hybrid solar cells 1994 Indiana University Ju Li B.S. in Materials Science Dept. of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Materials theory and modeling 1994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hris Li B.S. in Polymer Science Dept. of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Soft matter, hybrid materials, polymer science 1995 Drexel University Jiangeng Xue B.S. in Physics Dept. of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Organic semiconductors, solar cells 1995 University of Florida Rongchao Jin B.S. in Chemical Physics Dept. of Chemistry Materials chemistry, metal clusters, nanophotonics 1995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Yugang Sun B.S. in Chemistry Center for Nanoscale Materials Nanophotonics, materials chemistry, solar cells 1996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Jun Zhu B.S. in Physics Dept. of Physics Carbon nanotubes, fullerenes 1996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Xiangfeng Duan B.S. in Chemistry Dept. of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Materials chemistry, graphene, nanoelectronics 199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les Ying Wang B.S. in Chemical Physics Dep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nomaterials, energy storage, solar cells 1997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Yi Cui B.S. in Chemistry Dept. of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Nanomaterials, batteries, solar cells 1998 Stanford University Yadong Yin B.S. in Chemistry Dept. of Chemistry Colloidal science, photonic materials, nanocatalysts 199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Riverside Yiying Wu B.S. in Chemical Physics Dept. of Chemistry Materials chemistry, nanowires, solar cells 1998 Ohio State University Wei You B.S. in Chemistry Dept. of Chemistry Polymer synthesis, organic solar cells 1999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en Yang B.S. in Chemical Physics Dept. of Chemistry Nanomaterials, nanoscale devices 1999 Purdue University Yu Huang B.S. in Chemistry Dept. of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Biomimetics, nanomaterials, nanoscale devices 199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les Jiaxing Huang B.S. in Chemistry Dept.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Nanomaterials, graphene, self-assembly 2000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Dunwei Wang B.S. in Chemical Physics Dept. of Chemistry Nanomaterials, energy conversion 2000 Boston College Yue Wu B.S. in Chemistry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anomaterials, nanoscale devices 2001 Purdue University It is hoped that this special issue will provide the readers some representative and exciting accomplishments contributed by USTC researchers or alumni to the field of advanced materials. We also sincerely hope that readers will enjoy the scope of topics presented here and perhaps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know more about our Alma mater. Go USTC! We are all proud of you!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cgi-bin/fulltext/123393842/HTMLSTART
51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方科大可能有希望了
chile 2010-2-5 11:45
看到了这个题目 温家宝:大学功利化是要命问题须有办学自主权 ,我就想到国家可能会给南方科大的更多的自主权,以作为一个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在北京及其它大城市的高校都肩负不了高校应有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合肥的中国科大尽管保守了大部分的自主权力(因为太多的管理单位,就成了没有多少部分尽心的管理),但是也缺少打破教育管理官僚化的勇气。 希望朱校长呼应总理的号召,获得更多的自主办学的权力,成为教育史上的一个先行实践者。
个人分类: 闲事太平|1799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12)
wzhong 2009-1-15 16:27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 【学生作业】 初二时开始接触物理,关于声音、杠杆等知识的学习,解答了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我诧异物理的奇妙,意识到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学习的深入,渐渐喜欢上了物理,进了高中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 现在再来审视高中物理的学习,觉得那是机械式的学习,记住书上的规律、公式,再去做题。偶尔想一下为什么有这样现象规律,但老师总说:只要记住就行了,具体原因你们现在还无法理解。那时对物理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再加上高考制度的影响,琢磨最多的是怎样把题做出,有哪些简便的方法,至于物理原理的深入及应用联系还来不及细想,目光就转到下一题去了。于是,从高中起,对于物理就留下许多疑惑,总觉得她很神秘。 高考过后填志愿,看着各样的专业,一开始还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后来目光落到物理上,想到物理留下的神秘面纱,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填了南大了物理系作为第一志愿。 在得知我被物理系录取了之后,高兴但同时也有担心,担心在那么多牛人面前我会胆怯会自卑,于是暗自下决心要努力学好,在物理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进了大学,物理人的研究精神、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团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性令我越来越喜欢这个集体,期待物理的学习。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会选择物理,只要想到高中做的那些物理题,他们就觉得很恐怖,但我明白:物理远比做题来得有趣深远,研究的过程就很有趣。 每次都会留意一下教学楼贴出的讲座信息,特别是物理系的。由于刚进大学知识还很匮乏,听的讲座总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是当涉及专业知识时。尽管如此,收获仍旧很多。这些讲座使我开始接触不同的研究领域,了解了一些现象与应用,对于一些感兴趣的有时间还可以上网搜些资料。奥运会开幕式整个晚会的绚丽的色彩给我印象颇为深刻,前段时间听 陈鹏 教授讲的关于 LED 的讲座,使我对小小的二极管产生了极大兴趣,张艺谋巧妙地用了发光二极管,为全世界的人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相对于传统光源,二极管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令我不禁感看慨:物理学家实在是太伟大了!但一学期下来,感觉我们系的讲座偏少,再加上有的讲座安排在我们有课的晚上,还有的讲座不通知大一的学生,我听到的讲座并不多。 每天与物理接触,渐渐地便会不自觉的想用物理原理来解释一些生活,比如在车上或上下坡时,特别是在打个趔趄或摔一跤时,会和身边的人讨论摩擦力惯性等;天气干燥产生静电时,会去猜着静电有多少伏,几百还是几千几万伏 首先接触的专业知识便是力学 , 记得拿到力学课本时就惊呆了竟然是全英文的《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当时我还不知道费曼是谁,没被这书名吓着,被这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吓了一跳,我有这能力学好这书吗?接着又听说这是传说中的天书,对自己的疑问就更大了。开始时甚至觉得那点英语水平一章都看不下来。后来便与 张若筠 老师交流,将感觉会有的困难全提了出来,她鼓励我们去读,不懂的互相讨论或问她或者问 TA 。初次读时,有点恐惧也有点激动,第一章读完后特别兴奋,发现并没想象中那么难。后来便渐渐地喜欢上这本书。 费曼 先生用简单的例子开头,逐渐深入,从特殊到一般,注重公式的物理原理及推导方法。印象较深的是再讲能量守恒时,费曼打了个比方:房间里的积木总数一定,积木移动位置但不管怎样移,总个数保持不变,并以此来引出能量守恒,语言风趣幽默。还有在将共振时, 费曼 先生引入复数,利用复数运算上的一些性质来推导振动外力、频率、振幅的关系式,既有大胆猜想又有严格推导。而我从来没想过这些方法与物理有什么关联,物理在费曼笔下仿佛是一种艺术。 提到物理,总离不开实验。中学物理实验只是停留在观察老师做的层面,记住一些实验现象,遇到最多的是设计理想实验。进了大学我们就开始接触实验,尽管大一上学期我们做的实验基本上是按书上步骤完成,有些实验中的疑问实验老师不能很清楚的解释出来,但仍学到很多,如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并且自己尝试去解答自己的困惑等。 大学和初高中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自由度了,自己的时间自己安排。开始时社团活动都令人觉得忙不过来了,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就自然很少。但适应后就会注意去合理安排时间去做预习复习工作。快一学期了,上课、参加社团活动使我学习到很多,也很充实。偶尔想到 高三时 老师就总说在加把劲,进了大学就轻松了,现在看来,这句话绝对是骗人的。进了大学,思想比以前成熟了,对自己有更强的责任感了,目标也明确了,也就不可能再允许自己应付学习了。在这竞争激烈的大学校园里,要想朝目标奔去,还得努力学习,甚至比高中更努力,才会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知识,特别是对物理系学生而言。 物理中许多奇妙的现象原理我们还未曾接触,那神奇的黑洞世界、弦理论等甚至是身边的点滴中的物理如纸飞机飞行等都深深吸引着我,在这大学四年中,我要更多地了解它们,沿着物理研究者的路继续走下去。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 我的大学|4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11)
wzhong 2009-1-15 08:42
我的物理 我的大学 【学生作业】 从小,我就对物理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从小我就住在江南水乡,喜欢一个人看着河面上驶过的船留下的涟漪;喜欢站在山上对着远处大喊,听奇特的回声。小时候没有很特意地去思考其中的自然道理,只是觉得这些现象好奇特。 从初二开始,我真正学习了物理。从声学开始,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物理世界,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物理世界。声、力、热、光、电,初中毕业以后我对物理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原来奇特的自然现象之后可以抽象出这些非常本质的规律。 进入高中,我第一次觉得以前的物理是多么的浅显。物理课还是围绕初中的这几个部分展开教学,但明显地,结论更加普遍,对定理的论证更加严密了。热力学的熵增原理,光的波粒二象性,动量定理的普遍成立性,欧姆定律的局限性这一切的一切,为我打开了新的物理之门。我开始较为全面地认识物理学了,虽然,我知道,还有很多的东西我还不知道。 穿过高考的层层迷雾,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在这里,我不仅认识了很多风趣、幽默、和蔼、可爱的好朋友,而且还获得了聆听知名院士、教授教导的宝贵机会。此时此刻,物理学,就像一条大河,而我,就站在它的源头。远方,是更加广袤更加辽远的未知世界,未来的旅程,却从现在才真正开始。 大一上半学期,关于物理的课程就有力学、演示物理、物理学史、物理实验这四门。其中,力学老师带我们在高中打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深入了解了神奇的力学世界。在大学数学课上,我们得到了微积分这更为强大的数学武器,因此我们能解决更多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同时,老师更在我们的物理观中建立起力学和其他分类的更加紧密的联系。 演示物理老师上课生动活泼,总是先将一个个现象奇特明显略带古怪的物理实验展示给我们。然后再问我们很多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我们对隐藏在这些现象之后的原理有了更多的认识。驻波、拍频、尖端放电等等一系列新的名词进入了我的脑袋,我觉得自己充实了不少。 物理学史老师以物理学家的生平为线索,给我们大致地讲述了物理学发展的曲折历史。不同于传统历史教学的枯燥乏味,这门课明显生动活泼多了。老师旁征博引,偶尔穿插一些物理学大家们的趣闻轶事,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我了解了物理学界关于光的本性的大论战,全面地了解了哥本哈根学派的大家们。我喜欢在这样潜移默化中学习物理,体验物理学的美。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对物理的浓厚兴趣。 物理实验课被安排在每周二的晚上,每次我都是急急忙忙地吃完晚饭就直奔玉辉楼。总觉得一开始的几个实验原理很难懂,呵呵。现在觉得还好啦,随着脑子里物理知识的不断充实,原来并未真正理解的实验原理,现在渐渐明晰了。现在再翻看实验书,总会有一种成就感,因为在这里我体会到了进步的感觉,真的很开心。 我的大学物理之旅才刚刚扬帆启程。演示物理、物理学史下学期都没有了,我当然会觉得很遗憾,但是下学期还会有更多关于物理的核心课等待着我。我还能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地夯实我的经典物理基础,主动了解物理学的前沿发展趋势。在南大物理系,学习物理的资源真是非常丰富,而且到处都是机遇和挑战。我相信,通过我自己不断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一定可以在物理上作出一定的成就的。我也愿意一直一直努力地追求物理学的美。我爱物理,我爱南京大学物理学系!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 我的大学|3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10)
wzhong 2009-1-15 08:36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 【学生作业】 半年前,怀着悟天下之理的理想的我斗志昂扬的选报了南京大学物理学系,想着通过在这里的学习,也许有一天可以再物理世界中畅游。直至如今,我赫然发现自己不过生活在宇宙中极其渺小的一座孤岛上,物理学史远远比我想象的更为厚重,他所承载着远远超出了一个刚刚涉足物理世界的我的想象。 还记得刚刚接触物理是在初二 , 那时的我深深为物理世界所吸引 , 但对物理学的认识还停留在用公式计算习题的层次上 , 对物理并没有跟深的体会。真正爱上物理是上了高中之后,我有幸遇到了一位十分出色的物理老师,他的思想和方法对我的影响,不单单是对物理本身,对我各科的学习乃至人生态度都有很深的影响。感谢他最终引领我走近了这所大学。 在大学里,学习学的往往并不只是学习本身,跟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一门课上老师讲的内容是有限的,能掌握多少更多的取决于个人。浅层次的学习是为应付考试,而在大学我们的学习更多的不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习本身。爱上学习,爱上知识,我们所学的才终能为我们所用。 物理学史课上 , 第一次听到用美来形容物理学。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并不是翻卷的波浪的美,也不是弓伏在苍天的彩虹的美,而是存在于支配着各种形态下水的行为的物理学定律中的更深沉的美。对自然的考察越深入,她就越显得美,这一事实深深地震慑了自爱因斯坦以来的物理学家。在判断一个用来描述宇宙的物理学理论是否合适时,爱因斯坦会问:如果我是上帝的话,会按这种方式来创造宇宙吗?物理学家坚信:终极设计者只会用美的方程来设计这个宇宙!这是钟伟老师在第一节绪论课中所讲的话,改变了我多年来对物理学浮浅的认识,更加深了我对物理世界的好奇与热爱。 物理学史课上,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一个个科学巨人,从创建了物理这门科学的亚里士多德,敢于推翻直觉带来的观点的伽利略,到以超人的智慧,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的牛顿,站在了物理学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而震撼了整个世界的爱因斯坦;我们也了解了很多重大的物理学成就,运动与力本质的揭示、电磁被人类认知、人类飞出地球、原子弹的爆炸。而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沿着前人的足迹艰难的摸索前进的方向。 来到南大近一学期的我,不再因为它远离市区而苦恼,不再为它略显艰苦的环境而抱怨,我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欣慰,为自己有机会接触南京大学这么多走在科学前沿的老师而感到自豪,为自己有机会去走近物理这最深奥却也最简单的科学而自豪。我相信在这里我将会得到我人生中最为珍贵的一笔财富。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 我的大学|3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9)
wzhong 2009-1-15 08:32
我的物理 我的大学 【学生作业】 一直以为将要陪伴我走过大学四年的物理和高中学到的没多少区别,但是我很快发现大学物理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概念。我学了五年的物理,居然一直徘徊在物理殿堂的门外,甚至未曾窥探到她冰山的一角。我一直对她顶礼膜拜,却发现自己完全不了解她。 物理学史首先把我带到了物理的世界,让我第一次接触到物理的思想,我发现物理是那样广泛的一个概念,她在自然界的位置是那样重要,她的思想是简约而美丽的。用美丽这个词来形容物理再恰当不过。 大学这半年我匆匆忙忙走过,还没来得及学习一点具体的知识,马上就要结束。但是很幸运,第一个老师就是张若筠教授,我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原来物理也可以这样有趣。她给我的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可是我基础很差,课下自学很吃力,基本没学到具体的知识,我不知道自己最终是否能跟得上,不知道自己能在物理这条路上走多久。但不管最后结果怎样,我都会努力,因为我已经被物理的美丽吸引住了。 我在物理学史上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认识了物理最深邃的思想。物理学史这门课让我看到了物理的另一面,让我了解了那些大师背后的故事。原来牛顿并非那么完美,原来泡利那么有趣,当然也让我对一些大师更加崇拜。现在,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一步步探寻物理的脉络。虽然前面岔路很多,但是且走且行吧。 翻看笔记时,我看到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对这个或那个元素的谱我并不感兴趣,我想知道他的思想,其他的都只是细节问题。我到大学对物理的认识就是思想的美丽。中学的物理只局限于基本的习题和定律,物理学本质的思想却没有涉及。真正引领我进入物理世界的是物理学史和费曼。费曼像大餐,物理学史像小菜,二者互补,相得益彰。物理学史把物理最本质的思想直观的呈现给我,而费曼则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物理的有趣。要不是英语的折磨,看费曼确实是一种享受。在对每个课题的研究中物理学简约而美丽的思想贯穿始终。一个个奇妙的公式被费曼轻轻巧巧地推演出来,每一步都看似水到渠成。整个过程就好像在谈话在聊天。听 张若筠 教授的课就是这种感觉,虽然我课上一半听不懂,但是感觉很好。 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学到极致时一切具体的公式已经完全不存在,脑海中只剩下最精华的思想。当然,我距离这样的境界还很远。有人将物理理解为悟力,我更乐意将物理理解为悟理 ,探寻自然最深沉最本质的内涵。物理反映出的是一种理性的美,一种简约的美,我喜欢那种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简单本质的快感。 物理的研究尺度小至原子、质子,大至无限的宇宙,就像那幅画表现的一样,蛇的嘴最终咬住了自己的尾巴,物理整体表现出和谐统一的美。在原子中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转,这一简单模型在宇宙一级级扩大的结构中不断重现,这种感觉和大海给人的壮丽的感觉很相似。物理的思想是普适的,例如对称性、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地方都有体现。 但是,我也明白,要想真正参透物理的思想,仍然需要对具体物理知识的学习,而且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物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简单美丽的,但是得到这个结果的过程一定很痛苦。也只有经过一番挣扎之后才能对这个结果有很深刻的认识。这也符合哲学原理,越简单的东西往往越复杂。美的获得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屈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也会努力的一步步走下去,虽然我最终可能不会把物理当做一生的事业,但是我既然当初选择了南大的物理系,我是怀着满腔的兴趣和热情来的,我一定坚持走下去,我已经被物理的思想深深吸引住了。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 我的大学|49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8)
wzhong 2009-1-15 08:24
我的物理 , 我的大学 【学生作业】 到南大物理系纯属偶然,或者说是一种运气吧!当初填报志愿时严格遵循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而第一志愿便抱着侥幸心理填上了物理系没想到竟然中标了!虽然在物理有一点天分,成绩也不错,但在物理方面深造却从未想过。 都说要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或是为了理想而学习,可高三毕业时充斥在脑子里的只有玩,填志愿什么的爸妈帮着看看吧,哪个有前途报哪个不就行了甚至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擅长什么,自己将来想做什么,理想又是何物,只要跟着老师走高考差不了,进了名牌大学那便定了终生。未来似乎一片美好 可现实与假想总是相差太多,我的大学和我的大学相去甚远压力一点点压下来,社会这个大舞台忽然与我拉近了距离,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屁孩,还反应过来就已经跨进了大人的世界,而我清楚的,四年时光还不如白驹过隙,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从孩子过渡为大人而我去连自己将来的大方向都没头绪。如果真要重新做个选择,认真考虑一下人生,也许我跟多去考个艺术专业,或者学个厨师什么的,不过现在已不再是从前,我必须面对现实我的物理。 既然进了这个全国排名第一的系,我想我不会大学毕业后只是留校做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我必须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不管是出国还是读研,甚至更远可就目前状况来看,我被众人撇在了后头。到前一阵子才正意识到,大学不再是只要上课认真便可达到目的的地方,更不是传说中平时翘课期末突击轻松过关的天堂哪只是自欺欺人罢了!当我纳闷儿,为什么上课认真听课,下课全数完成作业可数学还不及格时,我忘了什么是大学!尽管现在我人不能诠释什么是大学,但已逐渐分清她与高中的区别大学里更多的是钻研,而不是学习,学习永远超越不了前人,大学就是超越的平台,尤其在南大,尤其在物理系! 不知是自制力太差,还是自制力太差,还是自制力太差,总之没能控制住自己,大学的第一学期玩掉了太多,浪费了太多。缺乏理智时自然无法察觉,清醒后便更加痛苦,可怕的是痛苦后更无可救药的丧失理智我陷阱了恶性循环! 前一阵子系里组织了一次讲座,是一个名叫博迩的大学生培训机构的创始人,讲了一些关于大学目的与职业规划的内容,忽然觉得茅塞顿开,眼前豁然开朗,而心里也明澈了许多。自己一直在以一些牵强的理由敷衍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可下,给自己下一次继续放纵的机会,甚至为下一次放纵准备借口!甚至说出自己不适合学物理,学不好不能怪自己,大不了下学年转系的话再想想真是可笑! 不记得是谁说过了,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便是人自己。有些人一辈子做尽了别人的选择却对自己一无所知,看透别人多容易,而要剖析自己多困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能正视自己就终究不能解决问题,而我竟一直深受其害!可悲! Better than never !付出永远不会太迟!我的大学我做主,我的物理我可以!南京大学给了我一个大平台,一个接触领域顶端的平台,一个接触大师的平台,一个通向我将探索的未知的大平台,天生我材,命运将我送到了南大断然是不可能来享受人生的!我背负着亲人们信赖而充满希望的目光而来,不能最后背着红灯回去!我受命运托付而来,不能空手而回!物理学绝不可能想一百多年前的老家伙说的那样,只剩下两朵乌云,也许那只是井底蛙的一面之词,而还没有一只青蛙跳出这口枯井,我想做第一个(直觉)! 记得每到一所学校都会说:今天我以 * 校为荣,明日 * 校以我为荣,这句话我也想再说一次!总有一天我会像我现在的力学老 师张若云(注: 张若筠 ) 老师一样,让物理系应为有她而感到高兴!世界上有三种人:听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还有创造故事的人!也许之前我一直在听着故事,讲着故事,但我发誓不久之后我要写出自己的故事!过去的历史已经过去,新的历史还在等待我们去书写! 我的大学不会是我的大学,而是我们的大学,物理也不是只靠某一个人就能照单全收,我会 我强大的同伴们一同努力,努力在物理上有所建树,至少要做最好的自己! 尽管现在自己还有很多缺点,心思还是有点游离,但只要是有心人,世上便永无难事!既然 钟 老师都说将来还会再教我们,那这篇文字必定会在一两年后再次回到我们手上,让这篇文字见证我们此刻的承诺!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 我的大学|2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岸书香
freton 2008-11-6 01:29
水岸源生的地方,古典的视角读出了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惆怅与无奈,读出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沉郁与感伤,读出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恬淡与芳香,异域的视角读出了廊桥的凄美与遗憾,读出了魂断蓝桥的悲壮与震颤。其实,水岸之边,多多少少汲取了水之精华的地方,零零碎碎记录了岁月痕迹的乐土,或许还会读出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感动,另一种美丽,另一种境界,比如说令人回味悠长的书香。 谈到水岸书香,北大的未名湖畔或许会在难以入眠的夜晚燃起美丽的焰火。虽没有亲见未名湖畔的容颜,虽没有身临其境去感受她的气息和心跳,但我想,那一定是个弥漫着浓郁书香的仙境。古代的文人志士在湖边泼洒了书之灵性,从而生动了未名湖畔的花草和静水;现代的读书人在湖边延续了书之灵性,从而荡漾了未名湖畔的音韵和水波。如果走在这个经过历史雕琢的地方,这个有花有草有书有影的地方,这个孕育了书之灵气的地方,这个舒展了芙蓉的碧叶绽放了莲之清高典雅的花朵的地方,每个人都会触摸到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并在这感觉中走进书香弥漫的空间,或品或感或悟;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接受历史评判和考验的冲动,因为每个人都想在这浓郁书香中加入一点属于自己的气息和吟唱,打捞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他人的价值;每个人都会感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感到自己在历史与现实的渡口乘舟、拾桨、击浪和远航。 未名湖畔的书香没有凝滞,她在深沉的夜蔓延开来却不失其浓郁。书香是唯一不遵守自然守恒定律的物质,或许可以这样说。身处水岸书香之地,与古人神交,与今人携手畅谈,如沐春风。多少个身影的重现与新生,多少支序曲的回响与传唱,多少片云彩的形成与延伸,还有多少远行客的东来东往,才成就了一种书香的氛围。于书香萦绕的琼楼玉宇,我们观日出日落,探曲折坎坷,寻心之胜地;于书香环抱的世界,我们看山之高度,测水之深度,进而感人之高度和人之深度。千百年的思想 似乎写在,不,应该是刻在书香之上。在书香的国度里,古亭的独秀峻美,古寺的至清至静打造了我们的美丽心情。走进水岸书香,怡情、博采、长智;沐浴水岸 书香,来于心灵的思想会在万籁俱寂的夜 ,甚至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从某种意义上说,书香更适合被说成是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和融合。 我不知道书香一词何时何地出字于何人之口,也不知道她源于何处。我只是在大学里,好像是出于瞬间的灵感,捕捉到了她的影子。每次上课下课经过水岸之地,看到平静的水面,看到岸边晨读的同学,看到倚岸而立的教学楼,我就觉得水岸书香一词那样空灵,那样有意云蕴,那样光彩照人。冥冥之中,我也相信,水岸之边是书香弥漫的原始地方。尤其是在沉寂的夜里,一切都静了的时候,教学楼里的灯光,远处 的五彩灯火,衬托点缀着安睡的夜岸,水岸生发了安详与温柔,安详与温柔让书香肆无忌惮地弥漫在整个校园,飘荡在校园的上空。于是,书香安抚沉醉了我的心,书香荡涤了我的心胸。我也蓦然感觉到,未名湖因找不到合适的词命名而置以未名与水岸书香的意蕴实在是一种完美的契合。 我们一直在走路,走着属于自己的路,在大学里的醉人书香中走着属于自己的青春之路。我们虽不是旅途中满怀心致的游客这决定了我们不能在走路的时候真正任心的起伏和眼睛的牵引驻足欣赏路边的风景但我们可以一边走路一边欣赏和聆听,甚至还可回想和吟唱。水岸书香就属于这样的风景,在清新、雅致和超凡脱俗之中,从酝酿、营造直至诞生,她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洗涤。当清澈和芳香融为一体,水岸书香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拓展了绝美与深度的极限。 水岸地,书香情;水岸情,书香地。不论是水岸滋养了书香,还是书香为水岸聚积了灵气和才气,都让她们成为大学里的美丽风景吧。更重要的是,在这书香之中加入一点我们自己 的吟唱和舞蹈,来等待时间的检验,岁月的评判。
个人分类: 水岸书香|3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