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天空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天空

相关日志

清者自清
yangyongtian 2011-4-15 18:32
绣花枕头, 金镶其外败絮中; 山间竹笋, 两头尖尖腹内空; 干瘪高粱, 头颅高昂胸脯挺; 井底之蛙, 高呼窥到满天星。 浊者自浊, 清者自清, 虚怀若谷, 谦虚自省!
个人分类: 感怀|2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网歌(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
热度 5 duke01361 2011-4-13 19:48
科学网网歌 看 那高高飘扬着的科学旗帜 是蓝天白云间的一道彩虹 热爱自由的鸟儿 纷聚在它的周围 展翅飞翔 看吧 我们精神的图腾 我们救国的理想 在华夏的天空中高高扬起 我们五千年的渴望 向科学进军 号角已经吹响 在科学旗帜的指引下 我们的追求,我们的理想 阔步迈向前方 科学雨露滋润的土地啊 万物欣欣向荣 一派祥和景象 到处高楼林立 谐和响彻城乡 二十一世纪的蓝图 人类的崇高理想 民主、平等、人权 都由我们奏响华章 向科学进军 号角已经吹响 在科学旗帜的指引下 我们的追求,我们的理想 在阔步迈向前方 前进 前进 前进 Look That the scientific banner flying high Is a rainbow between the blue sky Freedom-loving birds Fun gathered around it Hover/Soaring Look ! Our spiritual totem Our ideal national salvation Raised high inChina's sky Our five thousand year's desire March to science Bugle callsounded Under the banner of science To our pursuit of our ideals Stride into the front the land nourishing full of Scientific rain and dew All things prosperous faction and peaceful Skyscrapers around Harmonic ring from urban and rural The blueprint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noble ideals of human Democracy, 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We struck by every chapter March to science Bugle call is sounded Under the banner of science Our pursuitand our ideals On stride into the the front Advance Forward Forward by Xuefeng Pan
个人分类: 潘学峰诗选|3517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王炳照:寻找将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
tangminqian 2011-4-1 13:08
来源: 《教育学报》2010年第6期 作者: 王炳照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首页 教育学在线 理论研究 http://epc.swu.edu.cn/article.php?aid=3456rid=4 早在几年前,陆续有出版社找我,说要出版我的论文集,我都婉言谢绝了。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虽写过一些文章,编过一些书,主持过一些课题,但还谈不上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去年( 2008 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组织编辑出版新中国教育学专家自选集《中国当代教育论丛》,将我的论文自选集列入选题计划,不久就确定了论文集目录初稿。我觉得这本论文集是对我自己几十年来求学、治学的一个小结。趁此机会我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 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我的求学之路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 1934 年 12 月 15 日出生在河北景县的一个小村子里,父亲是个普通农民,七岁时,和村里大部分同龄孩子一起,被父亲送到了小学读书。实际上,这所小学是个半私塾性质的,是由私塾改良而来的,老师就是原来的私塾先生,对新式教学法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后来从县里派来的新式师范学堂毕业师范生代替了老秀才,体育、音乐课程也像模像样地开设起来。家长对他们的到来以及新的课程、教法很摇头,我们小孩子却喜欢得很。 此时尚处于抗日战争当中,我老家的地区属于那种叫做拉锯战的地区,白天是日本鬼子和伪军的天下,晚上就是八路军和抗日游击队的天下。我上的小学就是“两面小学”。日本人、伪军来扫荡了,我们就拿出那种日本人发的书应付一下;他们走了,我们仍旧念的是八路军、游击队发的书。 小学毕业后,因为县城没有初中,我投考了冀县和南宫两所县级初级中学。我的运气不错,两所学校都上榜了。但当两张录取通知书真正送到家里的时候,大伯却坚决反对,说读的那些书在农村完全派不上用场,还不如早点长点本领。父母觉得大伯的话很有道理,便决定让我跟从舅舅学习木匠活。 正当我准备做木匠学徒的时候,一场洪水却成全了我继续读书的梦想,突如其来的洪水将地里的庄稼冲个精光,家里粮食顿时紧张起来。这时候,每个月有 60 斤小米供应的初级中学待遇,就有了相当的吸引力。家里人一合计,大伯最后拍板决定,“吃你那 60 斤小米去吧”。我选择了冀县初中,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离家相对较近。冀县中学不是完全中学,只有初中部。按照老解放区的模式,采取配给制,每月的 60 斤小米一半用作膳食,一半作为服装、文具和日常用品开支,家里不用出钱。就这样,从初中开始,我便开始在国家资助的情况下读书,不再花费家里一分钱,实际上家里也没有那样“闲钱”供我读书。在旧中国,对于一个“一贫如洗”的农家孩子来讲,没有钱而能进一步读书绝对是“连想都不敢想的”。所以,我常常半开玩笑地讲,我求学经历本身就是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各级政府严格贯彻“教育向工农大众开门”方针的受益者。 初中毕业时,我们这种配给制的学校被要求只允许报考中等技术学校。此时父亲才去世,身为家中长子,从情感和责任上讲,我都希望自己能早点挣钱养家,我选择了河北省建设学院财经部(后改称河北省保定财经学校,以下简称财会学校),学习会计专业,学制两年半。 1955 年 1 月,我以全优的成绩,被分配到石家庄地方国营棉织厂,在财务室做出纳工作。工作刚几个月,厂里要精简行政人员,而当年高考生源不足,国家鼓励社会青年以同等学力参加高考。就这样,厂里默许我们几个年轻人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备考大学”, 8 月份,我居然收到了北京俄语专修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的录取通知书。 1955 年 9 月,我背上简单的行李,来到北京。俄院当时设有一部和二部。一部是培养国内紧缺的俄语教师和翻译专门人才;二部即为留苏预备部,专为准备留苏和留东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准备,在校进行一年的俄语和政治学习。我进入的是一部,四年制师范翻译系,学校聘请了一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苏联语言专家担任我们的教师,苏联专家鲍米诺娃、马蒙诺夫、毕丽金斯卡娅等人先后到校任教,我们也或多或少听过他们的课。后来由于人员不足,又从当时在北京工作的苏联技术专家的家属中聘请了一部分人来讲课。 1957 年,中苏两国关系渐趋冷淡,不仅留苏预备部的辉煌不再,当年在留苏预备部学习、准备出国攻读大学本科的学员,全部没有派出;我们一部也受到了牵连。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培养大量俄语人才已不再成为国内急需,当然也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师资力量,按照上级指示,要对一部进行紧急“瘦身”。当时我们那一届有六百人左右,学校动员我们转学,到更广阔的天地贡献我们的力量。当时,我可以选择北大、人大、师大等在京高校文科专业,经过比较,我选择了北师大的教育系。 9 月份,我进入师大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学习, 1961 年我在教育系本科毕业时,学校正在筹办第一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生班,我“服从分配”进入研究生班继续学习。 就全国范围内讲,中国教育史研究生班的开办不是首次,在 50 年代初期和中期,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分别在孟宪承先生、王逢贤先生等主持下,先后开办了两个中国教育史研究生班,但规模都较小,只有一个导师,如华东师大招收了 5 名学生,全部师从孟宪承先生,即李国钧、孙培青、江铭、张惠芬和郑登云,培养出的“五虎上将”,毕业后全部留校工作,极大充实了华东师大的教育史学科的力量。这次北京师范大学开办的第一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生班,算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办这样的班了,但与前两次相比,具有招生规模大( 20 人)、名师集中、培养人才多的显著特点,在当时具有不小的影响。 就我本人来讲,我是不情愿进入研究生班再继续学习的,一是家庭比较困难,想早点工作;再者觉得自己老大不小了,因为我是工作一年多考的大学,且是读了六年大学,应该工作了。但是,从学校到系里,都反复动员我,最后直接说进研究生班学习是组织上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服从组织分配,进入了研究生班继续学习,担任班长。 研究生班采取导师制。当时北师大教育史教研室的五位教授,除去邱椿先生以年岁较大拒绝带学生之外,瞿菊农、邵鹤亭、毛礼锐、陈景磐名下各分了 4 — 5 人,我被分给了邵鹤亭先生。上课方式是大课 , 按照教育史历史的传统分段,每位先生以自己所擅长或感兴趣的部分,从先秦两汉一直到近现代,系统地讲,有点类似历史系上通史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就当时学习来讲,没有什么教材,不是不指定,是根本就没有,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1961 年 4 月,在周扬的主持下,教育部会同文化部共同召开了高等学校文科和艺术院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形成了《关于高等学校文科教学方针和教材编选工作的报告》。随之,教育部专门召开了一个全国文科教材建设会议,教育学科中的“中国教育史”被列入教材建设的重点教材,还成立了专门的教材建设小组。会后,教材建设小组按照学科优势,将“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任务做了一下大概分工:按照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分期,由四所学校编写两套教材,发行全国。北师大独立承担一套教材,包括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要编三本教材。为了编选好这套教材, 6 月 21 日,陈垣校长邀请范文澜、翦伯赞、林励儒、邱汉生等著名专家,就教育系中国古代教育史编写组拟定的“中国古代教育史”大纲举行过座谈会,集中讨论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中的一些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老先生给我们班上课时又增加了一个目标,将编写教育史的教材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会议后,研究生班的培养目标慢慢发生了转移,不再单纯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史,而是根据教材编写的需要,近现代教育史都要学习,这样,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生班的名字被逐渐淡化,后来就直接称为中国教育史研究生班。 为了完成教材编写的任务,老先生们的主攻方向进行了一次调整:邵鹤亭、瞿菊农、毛礼锐三位先生,负责中国古代教育史教材的编写,相应地中国古代教育史课程也重点由他们三位来上;陈景磐先生则重点承担中国近代教育史教材和课程;由于这些老先生中没人专门搞过中国现代教育史,现代教育史的课程一度搁浅。后来专门从中央教科所聘请了陈元晖先生(后长期在中国社科院工作),由他来承担教材现代部分的编写,同时为研究生班讲授该部分的课程。按照学生研究专长和兴趣,重新调整了导师,拨出两个学生分给了陈元晖先生,我和何晓夏跟从陈先生学习中国现代教育史。 在研究生班期间,感触最深、收获最大的就是在老先生指导下读了不少书,在图书馆抄了不少书,先后手抄过《古今图书集成》、《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著名书院志、蒙学读物、小说笔记和地方史志等近 400 余万字。通过抄写保存了文献资料,加深了记忆,锻炼了意志,还感悟出不少治学修身的道理。这些资料的积累,为我的治学探索之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研究生班读书期间,我们赶上了“四清”运动,我们由三年毕业也就变成了四年。先后两次“四清”,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时间,等我们再次回到学校,已经离 1965 年暑假、离这一届毕业生毕业时间有三个月的时间。学校觉得也不好再推迟我们毕业,就要求每人都交一篇论文,没有履行答辩程序。就这样,我们结束了四年研究生班生活,匆匆忙忙、稀里糊涂毕业了。 可以说,我的求学之路上有太多的巧合,是一个又一个带有偶然性的巧合凑在了一起,构成了我长达二十余年的求学生涯。从高小到研究生,自然环境可以成为继续读书的理由,小到风吹日晒,大到天灾(发洪水);国家教育政策、工厂内部调整可以成为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国际环境和外交关系也曾改变过我的求学方向;国内的政治运动也和我的学生生涯扯上了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高小,还是冀县中学,还有我的六年大学生活,四年的研究生班学习等等,好多事情都是自己没有办法把握的。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讲,面对这些,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以坦然的心态,接受不能改变的,然后将事情尽可能做好。 二、我的学术探索之路 1976 年 10 月底,我从教育系调到北京师大文科学报做编辑。 1993 年 10 月,我又被调回到教育系做教师,在学报工作了十七年,事实上,十七年中我始终没有放弃所学专业,一直在教育系兼课,协助老先生搞科研,带研究生,并自己主持科研项目,招收研究生。只是在教育系不记工作量,不拿任何报酬,被认为是“吃学报的饭,给教育系干活”,几个获奖成果都是在学报做编辑时完成的。 1993 年调回教育系之后六七年,在教育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一直兼做学报编辑工作,变成“吃教育系的饭,为学报干活”。我深感,在高校学报做编辑兼职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教学科研人员兼职承担部分编辑工作,是大有好处的。 1978 年 6 月,我在学报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四人帮”批“智育第一”是对德育智育的全面破坏》。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命题作文,还带有那个时期特有的色彩,还算不上什么学术论文。实际上,除去本职工作,我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上。 1980 年 4 月,在学报发表了《论“学而优则仕”》,这应该算是我真正意义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在文中,我提出“学而优则仕”思想本身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在对待“学而优则仕”的问题上,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已经表明,遵循这条原则,就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违背或破坏了这条原则 , 就必然阻碍甚至毁灭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在今天看来,是很平常的,但就当时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来讲,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把“学而优则仕”说成是所谓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精神支柱之一;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人常常把“学而优则仕”作为批判的重点,说它是没落奴隶主阶级教育路线的核心;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的人也常常批判“学而优则仕”,它说成是封建教育的灵魂;“学而优则仕”被视为没落的、反动的教育思想,似乎仍然是一种定论。我提出这种观点,被不少人称之为“胆子够大”。其后,我就“孔子教育思想的阶级属性”、“孔子教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因素”、“孔子的德育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在《简明中国教育史》编写中,我也承担的是前两章的撰写任务。在《中国教育通史》中我还就“《吕氏春秋》中的教育思想”作了挖掘等。 1980 年 5 月下旬,陈元晖先生找到我,将一份古代书院的撰写提纲和几十页发黄的讲义交给我,希望能整理、扩充成为十多万字的书稿。历经一个暑假的挥汗如雨,终于形成了十二万多字的书稿,从书院的起源、书院的教育内容、书院的管理特点以及对今天教育的借鉴等来论述古代书院,陈先生看过很满意。该书稿次年以《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为书名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我署名第三),有研究者认为“此书奠定了书院研究的基本框架,开启了新时期书院研究的先声”,我认为有点过誉。大概是由于此时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者还比较少,特别是像我这个“中青年人”,在不少人眼里,我便成了研究书院的专家。其后,和李国钧、李才栋教授合作主编中国《书院史》,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的《中国古代书院》,陈学恂先生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我和郭齐家教授任分卷主编)中宋代书院部分也自然落在我的头上。近几年来,我也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了一些论述书院的文章,我一直认为书院留给后人最珍贵的是书院精神,而书院精神是书院教育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不断积淀和凝炼而成的优良传统的结晶,是书院办学传统的灵魂。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变革,书院制度的存废,书院办学型制的变异,时有发生,而书院精神却是永存的,自然成为中华民族教育遗产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每当酝酿或推行新的教育变革时,人们往往会打开教育历史遗产宝库,获取智慧,寻求启迪和借鉴,并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运用于教育变革的实践中,在运用中进一步丰富和创新,而这进一步的丰富和创新,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又逐渐沉淀和生成新的优秀历史传统。书院精神久为人们关注,并在历次教育变革中得到传承和创新,丰富了内涵,增加了生命活力。这也是我一直关注书院研究的最基本动力所在。 “十年浩劫”结束后,伴随着中教育史研究的重新探讨和对中国教育史地位的正确估价,中国教育史课程在高师教育系的地位得到了恢复并加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教育史教材,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毛礼锐先生多次对我讲,“能有一部通史,对于了解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全貌,把握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基本线索和总的特点,探索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十分必要的”。编撰卷帙浩大的通史提到了日程。毛礼锐先生提出组织力量编撰《中国教育通史》的建议,但老先生们大多年老体衰,“心有余而力不足”,急需年富力强而有较强组织能力的科研梯队的加入。从 1983 年开始,我作为毛先生的助教 , 协助毛先生组织力量投入研究,先后参与人员五十余人,分散在全国不同的院校、研究所,从 1985 年《中国教育通史》的第一卷问世,直到 1989 年六卷本付梓,其中所耗费的气力决非笔墨所能描述。因审稿工作大多由我和国钧教授捉刀,老先生们或重病在身,或精力有所不及,大量的组织及拿给老先生们看后,然后“子以令诸侯”。在此期间,《中国教育家评传》(三卷本)也得以完成。 《中国教育通史》先后获得第二届吴玉章奖金一等奖( 1992 年)、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995 年)等荣誉,得到学术界很高的评价。也常有人讲我为《中国教育通史》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我总是报以一笑了之。我常对学生讲,我很自豪我一直担任毛先生的助教,直至 1992 年毛先生去世。此时,我自己已是博士生导师,但在老先生的面前,我依然是助教。这个过程是一步一步跟从老先生学做学问的绝好机会,有机会在老一辈先生的指导下,做成一些事,收获很大。我愿意始终抱着兢兢业业、诚诚恳恳的态度,在科研的道路上延续老先生们的遗志,并尽可能将其发扬光大。正是有了这个机会,我结识全国教育史研究界的众多朋友,逐渐积累了与人合作的经验,为 90 年代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是一部规模较大的学术性著作,被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中华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全书由我和河北大学的阎国华教授担任总主编,各分卷主编是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队伍,基本上是在《中国教育通史》的队伍基础上加上青年一些骨干组成,担任本书各分卷主编和撰稿人中的大部分成员已有近十年合作研究的基础。从 1989 年动议,到 1994 年 6 月八卷本复梓,期间先后在重庆、呼和浩特、兰州等地召开过全体编写组的会议,邀请专家参与讨论,大家集思广益,框定编写原则,分卷主编各负其责,大概在 1993 年三四月份,稿子大体完成,我便开始找寻时间,“周游各省”,在各分卷主编处看稿;最后一站是到保定,和阎国华教授汇合,交换意见,确定进一步修改的方向。全书定稿时 290 余万字,被称为“迄今卷帙最为浩繁的中国教育史论著。因其巨大的篇幅空间,在内容安排上做到了广收博采,展现了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特点”。 1994 年 6 月出版后先后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等奖、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不少参与其中的青年人开始崭露头角,锻炼了队伍。 当我们完成《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编写任务之后,曾想着手开展“经学与中国传统教育”的课题研究,并且邀集了几位年轻学者进行了多次商讨,还草拟了一份研究计划和大纲。后因忙于《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的编写,更由于深感研究这个课题难度极大,信心不足,未敢贸然出手,只好暂且搁置了。然而研究的愿望和冲动却时时萦绕脑际,总想寻找机会尝试一下,后来,学生米靖的博士论文曾在“两汉”这个时段作了有益探索。就整体来言,经学与中国传统教育相始终,还有很宽广的空间需要研究。 在此期间,我还应山东教育出版社之邀,主编了《中国古代私学和近代私立学校研究》一书,该书由我的两个学生吴霓和胡艳的博士论文组成,我只是撰写了序言,该书获得了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 1996 年增加力量,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中国私学、私立学校和民办学校研究”,历时 8 年完成, 2004 年结题。我一直认为,古代私学和近代私立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客观社会基础,统治阶级的政策导向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私学和近代私立学校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一点,需要我们认真总结。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完成不久,山东教育出版社找到我,希望能编写一套制度史,我起初有点犹豫,原先做思想史的主编们大多到了退休年龄,组织一支新队伍谈何容易;出版社同时也在力邀李国钧教授出山,他也有和我相同的顾虑。出版社很执著 , 我向来不善于说“不”,国钧也已经被说动,我们便“老夫聊发少年狂”,组织队伍,再担重任,开始给中青年学者压担子。这是一支较年轻化的队伍,青年人思路开阔、敏捷,勇于创新,不大容易被条条框框束缚,但他们还缺乏必要的积累,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历练。《中国教育制度通史》被列入了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重点出版规划选题, 1998 年年底基本完稿,全书 331 万余字, 2000 年 7 月出版,先后获得了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等。该书的撰著出版,是大家历时多年通力合作的结晶。 早在 90 年代初,国家教委决定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的研究列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的重大课题,何东昌同志为牵头人。总课题组下设了若干子课题,我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的历史传统与基础”子课题,还担任总课题组的学术顾问之一,参与“国史”的研究、编写工作。我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有着一些惨痛的经验教训,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总结经验。 对于科举制度研究的关注,无论是中国教育思想史还是制度史,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课题,我发表了几篇文章,主编了《中国科举制度研究》一书。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现代高考制度反思的深入,科举制度被作为高考的远祖,被纳入或为批判或为之翻案的“风口浪尖”。我也经常被各种杂志、媒体盛情相邀,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科举考试制度是历史的产物,从酝酿和萌芽、形成和发展,从逐步完善到日趋衰败,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地位、作用和影响是不断变化的,对它的评价应该有所不同。大体说来,隋唐、两宋利多于弊,得大于失;元、明、清逐渐转化,特别是明中叶后至清末,显然已经是弊多于利,失大于得,最终走向衰亡。我们不能以对科举考试制度在某一发展阶段利弊得失的考量,做出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整体评价,更不要以对前期的考量否定对后期的考量,反之亦然,这才符合历史主义的原则。 从 2004 年开始,以厦门大学潘懋元、刘海峰教授等为发起人,每年召开一次“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年会,迄今已有六届,他们邀请了不少历史、文学等专业的研究者,还有海外研究科举的知名学者,强调从多维角度来研究科举制度,我认为很有意义,值得我们教育史的学术年会借鉴,不能是自家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要请相关学科的研究者来参与我们的讨论,有分歧、有争论不是坏事,去年( 2008 年)在保定的学术年会有所改进,首先应该在这个方面加强努力。 就教育史研究来讲,无论思想史还是制度史,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在国家教育体制内的学校教育,尽管在《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各卷中对社会教育(传统社会称之为社会教化)作了一些努力,但明显还不够。我国历朝历代重视“化民成俗”的传统以及形成的一整套体系,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整理。 2004 年,我们启动了《中国社会教育通史》,已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出版。《中国社会教育通史》的编纂基本集中了北师大的教育史教师力量 , 是“ 211 ”重点项目的课题。目前,各卷正处于紧张推进之中,计划于 2010 年适当时候交出初稿。 从 80 年代开始,我对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问题就比较感兴趣,发表了一些文章,也尝试着做一点研究。 2006 年 6 月,以“中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创新研究”为题,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 2006 年度国家重点课题,我是总主持人。该课题基本上以所里的力量为主,加上我已经毕业的几个学生,共分为七个子课题,我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发表“书院精神的传承和创新”和“承与创新:从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两篇文章,作为这个课题研究的一点进展,也算是“身先士卒”吧。近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组织大型课题困难,这种合作的大项目非一朝一夕之功,很难短时期出效益,每年的计量考核逼迫研究者不得不“单打独斗”,做一些“短、平、快”来满足年终考核,分散了很多精力,难以拿出有分量的东西出来。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从 2005 年 3 月开始,我被学校委任为《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史》的主编,由王明泽、孙邦华、李敏辞、徐勇任副主编,周慧梅担任我的助手,开始编撰师大的百年校史。 2007 年 12 月,近一百万字的初稿初步完成,先后召开了两次不同范围的意见征求会,校史撰写原则虽是“专家撰稿”,但就本身性质来讲,却是“官方修史”,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写组先后三次集中通稿,就各自负责的章节逐章修改。目前,我正在看第四稿,已经统了四分之三,准备暑假再集中一次,就可上交给编委会了。 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我认为,最本职的工作还是教书。我喜欢上课,喜欢和年轻学生在一起,我马上就 75 岁了,多年来,不管科研任务多么繁重,我一直坚持每学年给本科生上一门课。我认为,对于大学来讲,本科生的教学质量更值得关注。我担任过两年学校的本科生督导团组长的工作,每周深入到本科生课堂去听课三节,和其他督导团交流,大家都感觉本科生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一些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值得重视,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倾向,当然这也和高校目前的考评制度有关。我一直认为,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要围绕教学进行、要和教学能相得益彰的,而不是为科研而科研,和教学是“两张皮”。多年来,我坚持将学术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延展学术研究,感觉效果不错。如从 2004 年开始,我在北师大教育学院开始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的公选课,至今已经坚持了六年,学生反响很好,而且数年积累的教案已基本形成了教材模样,正在作进一步整理。 2006 年 12 月,以我为申报人“中外教育史专题”被列为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建设项目,实际上,该课程是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一直开设的课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作为“ 21 世纪高等学校研究生教材”中“教育学专业系列教材”由北师大出版社 2009 年 7 月出版,该书分为四编 21 个专题,是大家科研和教学结合的一个典范。 6 月份,我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十佳共产党员”,学校组织部录制记录片时,我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心声,我深深热爱我的教书岗位、育人事业,“愿意再为党工作十年!” 三、我的一点感悟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每天都很忙碌,很充实,主持过一些课题,担任过一些社会兼职,作过两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组)成员,主编了几个大部头的通史和资料汇编、几本学术刊物,就一些教育问题发表过一点自己的看法。选入本文集的多是散见于各种杂志、书籍中自己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章,还有一些序言和发言稿。将文集定名为《寻找将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实际上是我的老师陈元晖先生的一贯追求,我之所以借来作文集的名字,主要是想说明我所做的事只是将老先生的事业继承、继续下来,同时,也希望能薪火相承,青年学者能将教育史学科发扬光大。 这些年我听到了很多关于对教育史的各种声音,其中有无奈和沮丧的,也有欢欣鼓舞的。我总在反复想着一个问题,我从事了五十余年的教育史研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借此机会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实际上,教育史面临的问题不是近年才发生的。如大家常讲的教育史研究生就业困难问题,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我们第一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生毕业时,就已经出现了。按理说,北师大培养的第一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生,当时不论就业形势如何严峻,也不至于有人找不到工作吧。就业难的背后,一是由于教育史的专业性质问题,一是政治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教育史属于基础学科,由于学科性质,难以和实践结合得多么紧密, 1965 年全国都在大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由于大家老觉得研究历史是搞老古董,没有现实意义,所以凡是牵涉到历史这个学科的,都是被一再一再地压缩,本科生教育史课程的学时越来越少,原来学校里面有一个老师能做教育史的老师,那就足够了,不会补充新的教师。这个问题在今天还没有得到解决。 90 年代至今,我一直担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史学科规划组成员、组长,对教育史的学科定位、发展、队伍建设、学位点的建设、研究生培养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应该说,这三十多年来,教育史学科的发展算很不错,甚至可以说超出了它的正常发展,在学科积累的资源方面,这三十年来发挥了很充分的作用。我们可以作一个比较,我们这个学科在 20 世纪初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建立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差不多也就是四五十年,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也差不多有三十年,合在一起,教育史出的成果连我们现在研究著作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甚至四分之一都不到,我们现在的教育史研究机构多了,培养的人也多了,每年都有那么多硕博士生毕业,就这个学科本身承担的任务来说,已经是超出了正常的状态了。 面对中国教育史面临的各种问题 , 我常常借用胡适先生“鹦鹉救山火”来形容这种心情。记得 2006 年在古城西安召开的教育史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大会闭幕式上,面对会议期间大多青年教师、学生对教育史学科的困惑、迷茫和无奈情绪,如课时遭到压缩、在学科中被“边缘化”、不受重视,申报课题不易、学生分配困难等,轮到我发言时,我说给大家讲个故事,“森林着火了 , 里面居住的动物一边向外逃,一边抱怨,怎么这么倒霉。一只鹦鹉却匆忙往返于溪流和森林间,将自己的翅膀沾上水,飞到着火的森林上空,将翅膀上的水抖落,一次又一次,尽管尽可能小心振翅,但每次能运回来的却是寥寥,甚至只有几粒水珠。面对动物们的疑问,鹦鹉这样说,‘我知道这样做无济于事,但求心安。’ 我这么多年一直从事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对中国教育史学科存在的问题、大家讲到的体会很深。我现在能做的,就像那只鹦鹉,停止抱怨,能做多少做多少。”我的话音刚落,掌声雷动。我知道,掌声的背后有的是客气,但我更愿意理解为“所见略同”,或是引起了青年学者、学生的共鸣。事后,有好多青年人跟我讲起,当时是如何受到触动,我感觉很是欣慰。 我常常在想,教育史学科依然面临着尴尬状态是与其学科性质、定位有很大关系的。大家说教育史怎么重要,但实际上却没有重视,因为上面没人说还是没有用,我们多数情况下还是听上面的。其实呢,谁心里都知道教育史挺重要的,搞教育学科的,哪一个学科都离不了教育史;搞其他教育学科的,他要是学过一点教育史、注意一点教育史、愿看一点教育史,这对他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于有些搞其他教育学科的人,做研究的时候,他自己知道他的短处,他对教育史太不了解了,尽管如此,教育史还是不能成为一个热门的专业。 我们看待、评价一个学科,很容易受功利性影响,要求这个学科面向教育现实,如果在这方面发挥了作用,就认为这个学科有价值,有地位,如果没有发挥作用,就没有价值,这样看待这个学科,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导向。在现实中,我们常有意无意地强调学科能够影响和参加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有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研究的是教育史,脑子里想的却是现实中的问题,常常出现用历史上的东西来附会现实问题,这是违背了教育史研究最基本的宗旨。教育史不可能和现实性联系得这样紧密,不可能起到主导性作用,最多起的是辅助性的作用,我们要立足一个基础学科,为所有的教育学分支学科提供一个基础,这是教育史的基本宗旨之一。另一个是教育史学科是为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个基本素养,而不是帮助他解决什么根本问题。如果我们立足这一点,教育史学科就会很主动也很轻松,也不用担心被人怎么看不起,就不会再妄自菲薄,说教育史学科萎缩了啊什么的。其实搞教育工作的人,不管是理论工作还是管理工作、实际工作,都是需要教育史基础的,这样就够了。总要求它发挥多么大的影响,参与国家教育决策,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那就偏离了教育史学科的基本定位。 所以,与其说教育史专业困惑问题,倒不如说是教育史学科的性质和定位的认识问题。我自己认为很简单,教育史学科是教育学科里面的一个基础学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不是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人们从中得到的某种启发、借鉴,帮助他去观察和思考现实问题,而不是直接去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所以这样就闹出好多笑话,比如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这又有什么意思呢?又如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弄得好的时候,大家觉得这个有点启发,弄得不好呢,会觉得简直是荒唐。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服务的一个领域,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科都归到一个方面去,这也影响到我们学科的发展。我们感觉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史学科现在成果很多,力量也已经相当不错了,就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不很现实,我们自己要心里非常明白,教育史学科它再冷也冷不到哪儿去,再热也热不到哪里去。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们自己心里也平和一点,我们应该把能做到的事情做好。也许,像陈元晖先生多年执著探索哲学、心理学那样,是为了寻找将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而我们研究教育史,同样也是找寻那朵将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仅此而已。 在教育史界,由于长期没有明显的学科分化,大家一直以为或致力于教育本身发展历史的研究,而实际上教育史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部分是教育活动本身发展演变,大部分却是历代教育家对教育认识的发展演变。因为研究教育活动本身的历史所能够依据的事实十分有限,只能依靠大量前人遗存的文献,而这些文献除直接记录着教育本身的事实之外,更多的是前人对教育的认识。但是这些文献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教育活动的真实,是需要检验的,而检验的客观依据又往往是不足的。而一旦将文献研究误以为就是研究了教育本身的历史,常会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对此,我常常困惑。 近些年来,我一直暗自为《中国教育学史》的撰写收集、准备着一点资料。在指导学生们的论文过程中,我对古代教育家的论著进行重新研读,作了不少读书笔记、心得; 2008 年第二学期,应劳凯声教授之邀,为教育学博士生开了“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历史意识”专题讲座。我认为就教育,史研究领域来讲,前期在教育思想史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教育学史的研究作了必要的铺垫。换句话讲,不同的教育思想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与发展历程,从而形成思想发展史,其本质是对教育认识历程的记录。从思想史上升到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就形成了教育学史。我以前主编过《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有了这个积累,我对撰写《中国教育学史》还是有了一点底气。 感谢顾明远先生及北师大教育学部其他同事对我的这本集子的选编出版的关心和帮助。我还要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的领导魏运华、吕达编审等决定将拙著纳入《中国当代教育论丛》出版表示深深的谢意。 是为自序。
个人分类: 教育人物与历史|20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球状闪电
chaolihit 2011-3-30 17:18
——读大刘《球状闪电》有感 闪电从天空劈下, 引起宏电子激发。 幽灵一样的轨迹, 源于测不准原理。 时间定格到刹那, 跃迁发生在瞬间。 能量产生量子化, 物质在那刻升华。 后记:这是我大学时候写的,转眼已经六年有余,谨以此纪念曾经的文艺小青年。
2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天到了
yy565905733 2011-3-27 22:53
半个多月的忙碌,早出晚归的日子,疲惫了身体,却忘却了烦恼,原来走出围城,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天空和不一样的人,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生活,也就需要付出相同的代价。春天已经到了,这是个樱飞草长的季节,也是个收获的季节……
个人分类: 生活|2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级月亮”
pedestrian99 2011-3-19 21:29
“超级月亮”
多日的阴沉天气于上午渐渐褪去,虽不是天和日立,但下午太阳也不时在云后露出久违的面容,看来能一睹超级月亮的尊容,晚上十九时许,天空一轮满月凌空,今天恰逢月圆时,确实月亮看起来确实要比平时大一些。相机不甚清晰,不然要拍下这一自然奇观。不过,月球绕着地球转,这样的奇景还会来的。有更神奇的照片已公布于众,看中新网转发的客机凌月吧。 注:“超级月亮”(supermoon)的提法最初是由美国占星师理查·诺勒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明”的。据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消息说,3月19日,月球将到达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置,它与地球的距离仅有35万多公里,从地球上观看,月球比远地点时面积增大14%,亮度增加30%,号称“超级月亮”。 ( 中新社发 张炜 摄 ) 3月18日傍晚,在洛杉矶亨廷顿海滩上空,一轮明月刚刚升起,在摄影镜头中,一架客机恰好与月亮擦肩而过。
2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心在英格兰
热度 1 duke01361 2011-3-10 00:48
我的心在英格兰 潘学峰 我疲惫地游走在满是灰尘的土地 暑热蒸发出的汗臭和铜臭 以及高喊口号时摒出的唾沫 如雨 我的头脑越来越麻木 似乎感觉不出周围的善恶 心里依然幻想 康河上的风和流水哦 还有儿子甜美的笑声 遥远的就像在天边 他们却不能 洗刷我浑身的污垢 心灵的天空里 雪一样的白云在飘荡啊 鸟雀也盘旋其上 抑或 在枝杈间讴婉 我的心不在这里,我的心在英格兰 那遥远的英格兰啊 虽然不会让我羡慕, 可心里为什么充满了憧憬, 憧憬我的儿子 还有那自然的源于上天恩赐给我们的一切 我要聆听天使的歌声 和我儿子的歌声! 我的心不在这里,我的心在英格兰 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哦! 转眼已到中年 又何必无为地忍受别离 和孤独 我的心里只有你啊 那土地,蓝天、白云、鸟雀、绿草和妻儿! 我的心不在这里,我的心在英格兰 修改于29-07-2005剑桥
个人分类: 潘学峰诗选|2757 次阅读|2 个评论
云 记
duke01361 2011-3-10 00:31
云 记 云乃自然界之景观。看自然,少不了看云。 看云,不光看其形,也需观其彩,所谓云彩。云,本为地上水汽蒸发之后在高空凝集所成。可因特殊地理位置,气压、气候条件而可呈现高低、浓疏、颜色、形态等差异。因此,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云彩姿态各异。各有看头! 地面水系充足,如湖波岛屿,山峦森林地带,云则通常较低;但依然漂浮于空,不似雾气昭昭。此等地区,一般气候多雨,地面水系发达,或植被浓密,则天空浮尘较少,此时的云衬托于蔚蓝天空的背景下,可依阳光强度高低,或洁白如絮,或淡灰如烟;有风时,则奔走如羊群,无风则郁郁如婉约之淑女。幽幽怨怨,如娇似涔,踌躇徘徊,使人堪怜。 在英国的时侯,最常见的云多如此。 只有少数几次不同,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爱丁堡的云,爱丁堡的冬日依然湿润,气温不过于冷,也下雪。湿润的地面的草坪依然翠绿,而天空中云层激荡,有一年冬日的下午,忽地狂风大作,风云急变,顺乎间,白雪随风漫卷,只不多的时侯,便于翠绿的草地上积了一层,风催动碧草,扬起白雪,如密密麻麻的玉蝶翩然于青草地上。抬头看天空中的云,游走于粉红色霞光之间。一时间,粉霞、白雪、清风、碧草、玉蝶充满了整个世界。这是我仅见的少数能够让我感到惊喜的天象。 海边观云,蔚蓝如天色,散淡如慢波,悠闲自在,万里烟云过眼,又有鸥燕穿梭其间,使人无言以对,鸥帆云影将弥合, 大陆地区,如果缺水,则形态、颜色居佳才为壮观。 03-06-2006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孤独
热度 2 pingguo 2011-3-8 16:47
一 多么笨重啊,一个人 肉身、观念、梦与记忆 习惯躺在坑里,坑越来越深 何不站在一根羽毛之上 凡人所得的病 借神性,才易化解 二 斯有一双翅膀 一只谓孤,一只曰独 铺展于苍茫之途 起伏于无路之路 三 天空是一面镜子 大地只剩下我的一刻 不只忘掉你 还将要忘掉自己 用体内的一个灵魂 照见体外的另一个灵魂 四 镜子说, 逼近我,直到我消失 逼近的却是,空空的感觉 不同于色空的空 距离我应有的孤独 依旧遥远 五 自己是自己的旁观者 除了神,没有人做得更清 自己是自己的信仰者 除了天空,没有人做到彻底 自己是自己的导师 除了自然,没有人做得更好 自己是自己的创造者 除了阴阳,没有人做到最佳 六 前人走过之后 路,就消失了 你脚下有,便是有 你手摘下的果子 无人识其滋味 与自己同行 嗅着自由女神的芬芳 七 一个人与一个宇宙,对弈 一对一,正是此意 一群人只配跟一群月亮,对弈 包括一些附和的人和虚假的月亮 敢不敢找机会,坐在神的对面 哪怕只是瞬间,哪怕只在梦里
个人分类: 诗歌|2486 次阅读|4 个评论
哈尔滨印象
热度 6 wangzhihong 2011-3-4 12:41
猛然回首,来哈尔滨已经三年了!作此文以留纪念. 哈尔滨是个很有意思的城市! 冬天来的很快,快到你在睡醒后那个早上,打开窗帘就发现它已经来到,当然也很冷! 天很高,很蓝,我现在都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秋天的天空我真的很喜欢,太美了! 生活节奏很慢,慢到冬天4点半以后,连银行都已经不再营业,其它行业,更那有心恋战! 哈尔滨的节奏慢,但一定不能包括哈尔滨的车! 一个可以把公交车开出飞车速度的城市。你还能奢望别的车会如何的“温柔”。 冬天的哈尔滨,总能看到各种车辆在科技园门口上演的种种漂移, 很奇怪的是哈尔滨的司机在F1的赛车上却也无所作为! 这里,男人很男人,这里的男人都很man,大声的说话,大杯的喝酒,当然经常也会“该出手就出手” 女人很幸福,据说这里是女人幸福指数全国第二的城市,可能就是因为有了“man”的男人吧! 中央大街,一个孕育着浓烈莫斯科风情的步行街! 太阳岛,都是花草树木,而且还比植物园贵很多!可能这只是男人的感觉 圣·索非亚教堂广场,神秘的教堂加上身旁飞动的鸽子,好像自己进入了电视中的欧洲小城。 ...... 其实我眼中的哈尔滨还有很多的形象和概念!但却又很难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么就不想了,管他什么样了,只要我活在其中乐在其中就好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58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1 pingguo 2011-3-3 14:15
伞
雷诺瓦 伞 一 所有的天空,都是伞 都是蓝。都有蓝色 与生俱来的安稳 难以摆脱的命运 悠游于这无形的水里 熙来攘往,习以为常 直到爱这文化,爱脸上的苍白 爱凡俗的漂亮,血液里的习惯 分明于天空之外,世界之外 天使般少女,你从何来 你的目光投在我心底,一秒 纵然我有三千年的愚昧 我也想那亘古不遇 闪电般的美,闪电般的觉醒 二 每一场雨,都暗示伞 暗示一个人心中 蓝色的忧郁的伞 直到适应于它的安然 直到从落汤鸡的喜剧里 找到自己和自己的幸福 尘世的风雨、喧嚣 飘落在凡人的发梢 天使于一旁,温柔怜悯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Pierre-Auguste Renoir , 1841 年 2 月 25 日— 1919 年 12 月 3 日),出生在法国巴黎利摩日一个穷裁缝的家里。经典印象派画家。 雷诺瓦以画人物出名,这之中又以画甜美、悠闲的气氛,丰满、明亮的脸和手最为经典。印象派中雷诺瓦的特色在于描绘迷人的感觉,从他的画作中你很少感觉到苦痛或是宗教情怀,但常常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如母亲或是长姐般的笑容。 他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雷诺阿把从他们那里所得到的赏心悦目的感觉直接地表达在画布上。 他还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说 “只有当我感觉能够触摸到画中的人时,我才算完成了人体肖像画”(来自百度百科)
个人分类: 诗歌|4125 次阅读|5 个评论
世界第一高塔 634米
热度 1 xupeiyang 2011-3-2 12:18
东京"天空树"铁塔在高度达到601米的时候已超过中国600米高的广州塔成为世界第一高塔。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3/02/c_121137902.htm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977 次阅读|1 个评论
好大的杀气
热度 7 张三火 2011-3-1 18:02
好大的杀气
已经将近一周的时间了,长春市的气温变得比冬天还冷。自从上周六下过一场雪之后,气温更低了,晴朗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却也丝毫没有春的气息,那种干冷的感觉,像有风刀刮在脸上、手上。昨天,出诊回来,走在大街上,鞋被冻得硬邦邦的,脚被冻得有点疼,尽管我还穿着二棉的皮靴。 今天,外出时仍然感觉到很冷,但阳光依然很好,朗照着。风,是从西北方刮来的,虽然是微风,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秋风,此时就是春行秋令,自然界充满非时之气,这种非时之气就是中医所说的“虚邪贼风”,是导致外感病发生的病因。春日之时,生气不足,杀气亢盛,对万物的生化和人体健康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应该在秋天出现的气候,以肃杀、清冷为特点。现在看来的确象我之前运用中医运气学分析的那样“ 初之气(大寒日至春分前): 在这个时段里阴寒之气凝聚,天气寒冷肃杀,流水结冰,寒雨下降。 ” 据天气预报说,寒冷天气还将持续,今晚部分地区已降至零下20摄氏度。 好大的杀气啊!居住在西方、北方和西北方地区的人们,可千万注意防寒哦!幸亏我还有羽绒服没有收起来(之前看天气暖和了,已经收起了三件呢),不过,我光棉服就有十多件呢,东北寒冷的时间将近半年了,不多不行哦。 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天,我母亲就开始忙碌,因为她要手工制作出12件棉服,一家四口人,每人要厚的、薄的棉衣棉裤各一套。那年月,刚入冬时和过了春节后,我们家人都是穿着薄的棉服,清爽合体,不会像厚的棉服那样雍肿,厚棉服只是在隆冬时节才穿的,呵呵!随着四季更替,渐增或渐减衣物也是养生中重要的一环哦!虽说春捂秋冻(过去,东北要到清明节才能脱掉棉服的),可是在春天里还穿着冬天的那种棉服,不上火才怪呢。生长中医家庭,这方面自然受到很大的影响,身边的人也一起跟着受益哦,呵呵。有个当中医的妈,就是幸福啊! 刚才看到新闻上说,长春市在此时段出现的低温是1987年以来的最低值,1987年正是24年前,是丁卯年,是个天刑之年,同样是阳明燥金司天的年份,六气的六步与今年的情况是相同的,所以气候也类似哦。
个人分类: 生活观察|4247 次阅读|16 个评论
你知道吗
热度 3 techne 2011-3-1 00:49
N年前写给某女孩的情诗,现在看觉得太黑色太哥特了,有点吓人耶。不过当时效果还可以,看得那女孩接我电话声音都直颤抖,很激动的状态。可惜最后还是没啥结果啦,泡美眉还是得靠银民币,不然效果是不会持久滴。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就在这一刻,我感到绝望 我是多么的无助 是的——岁月匆匆流逝 许多,许多 你,让我体验苍老 但你知道吗 我有一颗年轻的心 ——我愿自己 永远能敏锐地扑捉 生活中那些美丽的瞬间 每一个瞬间 仿佛是无边的天空,和大海 我愿在其中飞翔,遨游 然而我不可能 时时刻刻都能找到灵感 就像大多数的今天 我一无所获,任时光流过 但你知道吗 我不愿低头 你知道吗 我但愿明天会充满奇迹 那是个充斥着冒险,想像,和新奇的世界 你知道吗 我宁愿自己永远能拥有 婴儿的眼睛 那一刻,你出现 了 你的出现,照亮了黑暗 带给我勇气 你就像一盏柔弱的小灯 伴着美丽,轻柔,温和的光 火焰不断在风中摇摆 你知道吗 我忍不住要低下自己的头 向着微弱的亮光祈祷 请不要吝惜你的光亮 请不要让我再沉入黑暗 请不要轻易为风倾倒 请不要在片刻间离开 请握紧我挣扎中伸出的手 让我的臂为你遮风挡雨 请点亮我的眼和神吧 也请你相信 我的低头,还有祈祷 也许这一刻,太让他珍惜 也许他太心急,如此的渴望 也许他伸出的手臂,太过莽撞 ——当他向你奔去时 请你原谅 那些随之而来的惊扰吧 你知道吗 微弱的闪亮会迸发出光芒 深情的祈祷会唤醒虔诚 浪漫宁愿选择死去 也不苟活在黑暗的包围中 是的 也许我的臂弯不够宽广 它还不够坚强 狂风会带走所有的希望 那盏微弱的焰和光 会在我们眼前慢慢地熄灭 它被黑暗和看不见的风 带到我们再触摸不及的远方 我唯有在苦涩中 体会孤独,无助,和绝望 你知道吗 我感到深深地恐惧 我是多么害怕去面对 所有这一切 在我昨夜的梦中 我宁愿从峭壁上纵身跳下 向那无底的深渊深深坠落 疾速的风 刺痛我的脸 向上吹起我的头发 无力地轻托我的躯壳 那一定是种美妙的感觉 我终于可以深情地亲吻黑暗,大地,和我的梦想 我融入泥土 那黑色的带着光泽的液体 汩汩地流淌着 慢慢地渗入渗入着 失去光亮,一切都是黑色 那时我会祝愿—— 我的眼眸还没有破碎 我用它领悟死亡的边际 和生命的碎片 用它渴望死去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墓地 还有浪漫的悼词 我宁愿亲手书写自己的 浪漫悼词 你知道吗 我听见了母亲的哭泣声 我忆起了小时候 曾无助地投入她的怀抱 我的泪 和她的泪流在一起 无法再分离…… 知道吗 我带着负罪感 在她的梦中亲吻她 告诉她我是多么抱歉 我多么的爱她 但我只能说抱歉 这一切像是一个梦 但我宁愿它不是梦 在黑暗中,我睁开眼睛 继续低下我的头 继续我的祈祷 继续寻找我的虔诚
个人分类: 诗情话意|1189 次阅读|1 个评论
碎片
热度 1 techne 2011-2-24 17:25
碎片 这一刻,我被碎片包围 刃,深深割破我的脸 我用手指 轻轻沾抹一片血 把它涂到理想的世界 慢慢品尝 地面上映出了漫天飞扬的碎片 仿佛是个无序的世界 想像和创造,在疯狂地蔓延 可是,这只不过是欺骗 这只不过是欺骗 可我却期待着去融入梦的世界 我的碎片,已飘满天空 我用它们感受梦,还有理想 我用红色的水,清洗晶莹的血 劈头而下的刺骨寒流和冰水 让我感到了窒息 还有快感 每一个碎片都在颤抖着 世界在颤抖着 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梦的世界 刃,是如此的锋利 在顷刻间,我逃离了宏伟的史诗 我忘记了神圣,还有虔诚 蔓延,蔓延 我的每一个碎片,开始散发出腐恶 我却忍不住要为此而欢呼 为变幻和闪烁不定的,梦的世界 碎片,还有那扭曲的一切 刃的游走,在延续着 我的破碎的手,轻抚着破碎的脸 原来梦的世界可以如此诡异 曲终人散 我走到镜前,伸出自己的手 却再也触摸不到破碎的脸
个人分类: 诗情话意|1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难忘的一天
techne 2011-2-20 22:53
难忘的一天 难忘的一天 会充满了变幻、惊奇和期待 而讲述 就像花朵总要面向天空的绽放 大地和天空 会通过遥望而彼此关怀 相互吸引 当敞开的心胸和怀抱 仿佛大地和天空之间那般自然、坦荡 它们的手,便会紧紧相握 不再分离 海角、天边和遥远的地平线 于永远汇聚在一起…… 即使有乌云 那仰望的目光和真诚的祈祷 如同闪电一般 划破暗夜,照亮长空 大地和天空的视界,融为一体
个人分类: 诗情话意|1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乌鲁木齐的天空
sstone2009 2011-2-17 12:53
乌鲁木齐的天空
乌鲁木齐的天空,高楼凝视,蓝天、白云,仿佛疾风骤雨过去后的宁静。 朋友说,看不出来。 我说,不是看出来的,是感受到的。 (2009.07.28 23:34:00 http://sstone2006.blogcn.com/diary,27133845.shtml )
个人分类: 博客搬家|1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凉苏州
热度 1 sstone2009 2011-2-17 12:46
昨天从虹桥机场到苏州的大巴上,一路雨下个不停,好在下车的时候,只是零星地飘点雨丝。 今天苏州的天空,没有晴朗,没有万里无云,倒是象被洗过毛笔的水,淡淡地黑色,涂抹着,显得很低沉地压盖着这个城市。气温不高,应该不会高于30度,微微的风吹着。很凉快。据说,自从日全食过后,下了不少雨,之前的炎热也不见了踪影,即使不下雨,气温也格外地宜人。就像昨天和今天我所感受到的。 此季,苏州这般清凉,让我有些惊讶,又让我有些欣喜。 (2009.08.03 11:16:00 http://sstone2006.blogcn.com/diary,27245689.shtml )
个人分类: 博客搬家|848 次阅读|1 个评论
清凉的夏天
sstone2009 2011-2-17 12:41
这是一个清凉的夏天。就像今天,黑白濡染的云朵在天空不知疲倦地奔跑着,时而遮住远远的太阳,时而下些雨,满街满巷地洒落下来。风阵阵地吹着,从T恤的袖口、领口吹进肌肤,凉凉爽爽。我突然想,这哪是夏天阿,分明是清凉的秋! (2009.08.08 23:09:00 http://sstone2006.blogcn.com/diary,27441357.shtml )
个人分类: 博客搬家|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loose,lazy,lay down
liangqunlu 2011-2-13 15:39
一天总是很短,起床后几小时就天黑了,睡觉的时候,天才慢慢放亮,只有这种下雪的时候,洁白的雪映着明亮的天空,延长了白天,才会感慨应该正常作息。 出门,看着雪厚厚的躺在地上,虽然都或多或少的有践踏的痕迹,而且,远远的还可以看见好几个人在清扫主干道上的积雪,还是会激起心里的莫名的感动。 当然,如果早起的话,肯定会留下最初的脚印,会让自己有成就感,但是,悲剧的,心里却想着,弄湿了鞋或是弄脏了的话,徒增麻烦,还不如就这样的看着呢。 假期快过去了,就像过了一个长长的周末一样。 每天都是没想着要干嘛,也没干嘛,想看什么的时候,就看一会儿什么。今天打开电脑,看着一个学长写下的本命年总结,坎坷加了一道,不知道我的这一年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新学期快要开始了,大家都陆陆续续的来,进入轨道之后,就会开始学期中的正常的生活了。不知道怎么了,心里有点莫名的恐惧。 害怕上一次循环的重复,害怕困扰我的事情还是在那里,害怕各种的不满意,害怕着莫名的事情发生。 不可能避免,不可能不去经历,不可能就此停留,可能需要的是一些准备。
个人分类: 笔记|308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