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自动化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自动化

相关日志

SCI影响因子 2012年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热度 1 ziqizhang 2012-9-13 13:32
SCI影响因子 2012年 - 小类: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SCI影响因子 ISSN 刊名简称 刊名全称 小类名称(中文) 小类名称(英文) 小类分区 大类名称 大类分区 06-11均影响因子 2012年影响因子 1751-8644 IET CONTROL THEORY A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3 工程技术 3 1.07 1.28 1598-6446 INT J CONTROL AUT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63 0.85 1561-8625 ASIAN J CONTROL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44 0.58 1551-3203 IEEE T IND INFORM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3 工程技术 3 1.50 1.63 1545-5955 IEEE T AUTOM SCI ENG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3 工程技术 3 1.36 1.40 1532-4435 J MACH LEARN RES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1 工程技术 2 2.68 2.95 1387-2532 AUTON AGENT MULTI-AG AUTONOMOUS AGENTS AND MULTI-AGENT SYSTEM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2 工程技术 2 1.81 2.10 1367-5788 ANNU REV CONTROL ANNUAL REVIEWS IN CONTROL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3 工程技术 3 1.09 1.88 1350-2379 IEE P-CONTR THEOR AP IEE PROCEEDINGS-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3 工程技术 3 1.36 1349-4198 INT J INNOV COMPUT 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2 工程技术 2 1.68 1.66 1262-3377 ESAIM CONTR OPTIM CA ESAIM-CONTROL OPTIMISATION AND CALCULUS OF VARIATION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数学 3 0.84 1083-4435 IEEE-ASME T MECH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3 工程技术 3 1.17 2.58 1083-4419 IEEE T SYST MAN CY B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CYBERNETIC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2 工程技术 2 1.75 2.67 1079-8587 INTELL AUTOM SOFT CO INTELLIGENT AUTOMATION AND SOFT COMPUTING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28 0.19 1079-2724 J DYN CONTROL SYST JOURNAL OF DYNAMICAL AND CONTROL SYSTEM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46 0.39 1070-9932 IEEE ROBOT AUTOM MAG IEEE ROBOTICS AUTOMATION MAGAZINE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3 工程技术 3 1.51 2.17 1066-033X IEEE CONTR SYST MAG IEEE CONTROL SYSTEMS MAGAZINE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2 工程技术 2 1.79 1.84 1063-6536 IEEE T CONTR SYST T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2 工程技术 3 1.54 1.42 1049-8923 INT J ROBUST NON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3 工程技术 3 1.44 1.50 0967-0661 CONTROL ENG PRACT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3 工程技术 3 1.31 1.41 0959-6518 P I MECH ENG I-J SYS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I-JOURNAL OF SY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25 0.37 0959-1524 J PROCESS CONTR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2 工程技术 3 1.55 1.66 0957-4158 MECHATRONICS MECHATRONIC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3 0.99 0.94 0956-3385 CONTROL AUTOM Control Automation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70 0952-1976 ENG APPL ARTIF INTE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3 1.01 1.34 0947-3580 EUR J CONTROL EUROPEAN JOURNAL OF CONTROL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90 0.67 0932-4194 MATH CONTROL SIGNAL MATHEMATICS OF CONTROL SIGNALS AND SYSTEM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3 工程技术 3 1.13 0.38 0924-6703 DISCRETE EVENT DYN S 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EMS-THEORY AND APPLICATION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数学 3 0.85 0.87 0921-8890 ROBOT AUTON SYST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89 1.31 0890-6327 INT J ADAPT CONTR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APTIVE CONTROL AND SIGNAL PROCESSING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92 0.73 0886-9383 J CHEMOMETR JOURNAL OF CHEMOMETRIC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3 化学 4 1.37 1.38 0826-8185 INT J ROBOT AUT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AUTOMATION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34 0.21 0741-2223 J ROBOTIC SYST JOURNAL OF ROBOTIC SYSTEM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3 1.05 0363-0129 SIAM J CONTROL OPTIM 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3 数学 2 1.36 1.30 0324-8569 CONTROL CYBERN CONTROL AND CYBERNETIC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46 0.30 0278-0046 IEEE T IND ELECTR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1 工程技术 2 2.76 3.44 0268-3768 INT J ADV MANUF TE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51 1.07 0265-0754 IMA J MATH CONTROL I IMA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59 0.21 0169-7439 CHEMOMETR INTELL LAB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2 工程技术 2 2.15 2.22 0167-6911 SYST CONTROL LETT SYSTEMS CONTROL LETTER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2 工程技术 2 1.80 1.41 0144-5154 ASSEMBLY AUTOM ASSEMBLY AUTOMATION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35 0.65 0143-2087 OPTIM CONTR APPL MET OPTIMAL CONTROL APPLICATIONS METHOD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72 0.57 0142-3312 T I MEAS CONTROL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35 0.46 0022-0434 J DYN SYST-T ASME 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66 0.41 0020-7721 INT J SYST SC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49 0.95 0020-7179 INT J CONTR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3 0.95 0.85 0020-2940 MEAS CONTROL-UK MEASUREMENT CONTROL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27 0.21 0018-9286 IEEE T AUTOMAT CONTR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1 工程技术 1 2.96 1.95 0016-0032 J FRANKLIN I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ENGINEERING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47 1.49 0010-8049 CONTROL ENG CONTROL ENGINEERING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05 0.03 0005-1179 AUTOMAT REM CONTR+ AUTOMATION AND REMOTE CONTROL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4 工程技术 4 0.25 0.24 0005-1098 AUTOMATICA AUTOMATICA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2 工程技术 2 2.51 2.17
个人分类: 学界拾遗|624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第四届全国平行控制会议征文通知
mohong 2012-9-12 11:04
The Four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Parallel Control 2012年11月16日-17日 北京 主办 :中国自动化学会平行控制与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系统管理与复杂性科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复杂性专业委员会 承办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事计算实验与平行系统技术研究中心 第四届全国平行控制会议将于2012年11月16日-17日在北京召开。平行控制是一种解决复杂系统控制及人机智能融合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其核心是以人工系统(Artificial Systems)为基础,计算实验(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为手段,以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为目的的ACP方法,通过动态演化和反馈控制,为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方法和技术。 为促进平行控制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中国自动化学会平行控制与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系统管理与复杂性科学专业委员会发起和主办第四届全国平行控制会议(The Four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Parallel Control),为平行控制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一个该领域内的交流平台,探讨平行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应用,展示该领域内最新的研究进展,交流新的学术思想和方法,探索平行控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促进平行控制在各领域的应用。 会议的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平行控制理论与方法 –复杂过程或复杂系统的人工系统构建方法 –计算实验的设计、分析方法和技术 –基于计算实验的优化理论与方法 –基于代理的控制(ABC)方法及应用 –增强学习与自适应动态规划(ADP)方法及应用 –学习控制与自组织控制系统 –基于网络的控制方法与应用 –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及应用 –模糊控制方法及应用 –无人系统自主控制理论方法及应用 –复杂非结构化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 –复杂动态环境下智能控制结构及实现机制 –基于数据的复杂过程或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技术 –基于数据的复杂过程或复杂事件的决策理论与方法 –基于数据的复杂过程或复杂事件的调度理论与方法 论文要求 论文写作用中文和英文均可,以PDF及DOC形式提交完整的稿件至会议邮箱2012ccpc@gmail.com,邮件名称中请注明“姓名+第四届全国平行管理会议投稿”。每篇论文篇幅A4纸原则上不低于4页、不超出6页(包括图表)。最终被录用的论文将会收入大会论文集中,结集出版。优秀论文(中文和英文均可)将被推荐到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Cybernetics,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以及《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 请注意以下重要日期:2012年10月20日,论文全文投稿截止;2012年10月26日,发出论文录用通知;2012年11月1日,最终稿提交截止。 会议秘书组 赵红霞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电话:010-62554288 张楠中国自动化学会 电话:010-62521822 最新信息请参阅中国自动化学会网站:www.caa.org.cn
个人分类: 会议信息|21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四届全国平行管理会议
mohong 2012-9-12 11:02
The Four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Parallel Management 2012年11月16日-17日 北京 主办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系统管理与复杂性科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平行控制与管理专业委员会 承办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事计算实验与平行系统技术研究中心 第四届全国平行管理会议将于2012年11月16日-17日在北京召开。在目前日趋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管理问题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规模不断增大,管理越来越网络化、虚拟化、分散化。平行管理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创新管理思想。这种基于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和平行执行的管理方法,将经验与知识数字化、动态化和即时化,通过虚拟世界与实际世界的平行演化互动,为管理者提供了系统的学习与培训平台,可以实现对相关行为和决策的实验与评估,并在平行执行中动态实现人工系统与实际系统的管理控制以及对管理者的决策支持。 为了促进平行管理这一新兴学术思想的发展与交流,扩大这个崭新领域在国际的影响,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系统管理与复杂性科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自动化学会平行控制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发起并主办第四届全国平行管理会议(The Four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Parallel Management),其目的在于为工程与管理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们提供更多的该领域内原创科学的沟通机会,探讨平行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讨论该领域内最新的突破性进展,交流新的学术思想和新方法,探索平行管理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展望平行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会议的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平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基于计算与仿真的管理学研究 –人工系统与复杂系统的建模 –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认知、行为研究 –管理决策、评估系统的研究 –面向社会问题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面向工程问题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所面临的关键管理问题 –面向军事问题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数字化流程的平行管理理论 –基于演化仿真的平行管理理论 –计算组织理论研究 –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建模研究 –舆论传播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复杂系统同步动力学行为研究 –代理技术、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人机交互等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论文要求 论文写作用中文和英文均可,以PDF及DOC形式提交完整的稿件至会议邮箱2012ccpm@gmail.com,邮件名称中请注明“姓名+第四届全国平行管理会议投稿”。每篇论文篇幅A4纸原则上不低于4页、不超出6页(包括图表)。最终被录用的论文将会收入大会论文集中,结集出版。优秀论文(中文和英文均可)将被推荐到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Cybernetics,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以及《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 请注意以下重要日期:2012年10月20日,论文全文投稿截止;2012年10月26日,发出论文录用通知;2012年11月1日,最终稿提交截止。 会议秘书组 赵红霞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电话:010-62554288 张楠中国自动化学会 电话:010-62521822 最新信息请参阅中国自动化学会网站: www.caa.org.cn
个人分类: 学术动态|1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国家之富强而科研!——听自动化所王东琳所长报告
热度 1 Xinliangzhu 2012-9-7 22:46
今天自动化所举行了所里的开学典礼(我们一周有三个,学院,大学,所),在大厦的十三层学术报告厅举行。没有太多的领导,没有科学明星(所里有很多领域内的科学明星),没有什么大调成词,而且上午出场的领导老师只有一位男士——王东琳所长,其余的都是女老师。所以今天的开学典礼氛围显得很放松。而正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有幸聆听了科研前辈,现自动化所王东琳所长给我们做的精彩报告。内心澎湃,整理记录评论于此。 王所长的报告题目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也许听起来会有一种大调成词的感觉,但是经过王所长精彩的演讲,我体会到了这八个字的真正意义和科学指标。 首先,说说什么是志存高远。王所长认为,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这四个字有两层含义: 一,要为了国家的复兴而科研,对得起国家的培养;二,要树立科研的大目标,有追求的过日子。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局势,世界经济还是受美国和欧盟这两大经济体裹挟。他们能有此地位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现代科技的顶层知识产权。举个例子,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在信息时代最基本的元素:硬件和软件的顶尖技术几乎都被这两大经济体国家所占有,其他国家都是活在他们搭建的框架下,为内容的丰富出一点力气,养活自己(如为苹果的应用商店做的应用开发)。他们只需要牢牢握住高科技的知识产权,构建好框架,搭建好平台,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而且以此可以控制世界的经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都反应了相似的规律。王所长说,“中华民族现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科学工作者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自动化研究所作为科研国家队更要接受好国家赋予的使命。如果想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不受制于人,我们就必须抢占科技制高点,获得顶层知识产权。我们是国家养着的,要对得起国家的付出。”此为志存高远的第一层,为国家的复兴而做科研。 关于第二层,王所长说,科学工作者要寻求新的突破,而不是一直只是在别人搭建的框架下工作,做点丰富内容的工作。国家,中科院也给各所下了评价指标,我觉得这个指标很有意义。对于科学工作者如果你是做基础研究的,那么你需要在揭示自然规律,解释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律上做出开创性工作。如果你是搞应用的,那么你要能填补国家战略空白,在民用方面能获得顶层知识产权。这两个目标很实在,也很有挑战性,从侧面也要求科学工作者要树立科研大目标。 然后谈谈“脚踏实地”。王所长说,脚踏实地要做到以下几点,我觉得很值得一个立志于科研的人借鉴。 一,我们要能够打好数学基础,练好扎实的基本功,认认真真坐研究;二,要能忍受科研过程中会出现的艰苦枯燥的过程;三,要能把握社会,行业发展态势,以及应用发展趋势,寻找产生变革性的土壤,因为只有变革才有可能超越。 王所长给我们举了模式识别和控制领域面临的新挑战,他说谁能突破这两个挑战,那么谁就可以占据该领域的制高点,为国家不受制于人作出贡献。而突破这两个挑战的基础,不是凭空去想象,不是寻求无基础的灵感,而是扎扎实实打好数学基础,在烦杂中看出其中蕴含的数学模型,有所突破!至此,我不禁想到了昨天听彭思龙老师小波课视频的时候,他说的一段话,现代科研的一个重要哲学就是:你想获得好处,你是要拿东西来交换的,拿什么东西来交换?付出什么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复杂度,不管是理论复杂度还是计算复杂度都是必须的。你要想不付出代价又获得很好的好处,那只能是做梦。所以科研工作者要做好心理准备,想在以后做出好的课题,那就要接受工具会很复杂,复杂到你难以想象。 来自动化所,近两天一直感受到科研前辈(明星)给我带来思想上的指导,也同时感受到一些做行政工作的老师负责任的态度。我很喜欢这儿的环境,用三句话来指导我三年的科研生活吧: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国家之富强而科研!
个人分类: 思念&思考|5771 次阅读|2 个评论
自动化的渊源
热度 16 xiaoyanghe 2012-7-20 08:41
自动化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前面提到的水钟,是一千多年前,古希腊的能工巧匠设计的,我国能工巧匠也在北宋期间也制作出了类似的装置;其精度据说达到了每日10分钟左右。我国汉朝时期,就有了指南车,它的原理,和指南针的原理不一样;是采用齿轮机构,当车子改变方向时,这套齿轮系就啮合上,让仙人所在的主齿轮朝相反的方向转过同样的偏移角度。这样无论车子如何转向,仙人手的指向始终不变。后人把这个叫做“不变性原理”(也称为“前馈控制”)”。即巧妙地把“干扰”测量出来,再利用其产生一个控制信号,来补偿(抵消)干扰造成的影响。 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仿古指南车 公认的自动化技术的起源,还是18世纪前后(大约在1788年)。随着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出现,对动力的需求大增;因此出现了蒸汽机。我们都知道,蒸汽机的作用是将煤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动能;它既可以作为轮船、火车的动力,也可以作为煤矿抽水的动力,还可以作为纺织机的动力。要知道,棉布是当时英国的一个重要出口产品。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曼彻斯特(Manchester)有棉纺物的意思,就是因为当时它是棉纺物的主要产地。 人们在使用蒸汽机的时候,就发现保持其转速的稳定是一个大问题,为此,就发明了飞球转速控制器(也叫离心调速器)。当蒸汽机的转速过快时,因为离心力,两个粉色的飞球就会往外胀;飞球胀开以后,这个下面的套筒就往上升,这个套筒的移动,就带动执行机构(蒸汽阀门)动作,使得进入引擎的蒸汽量减少,从而降低了蒸汽机的转速。蒸汽机的转速过慢会产生什么现象,相信读者都会自己分析的。 可是,光有飞球控制器有时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人们很快发现,有的蒸汽机的飞球调速器投入运行后,蒸汽机的转速就产生周期性的大幅度波动,无法正常工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系统不稳定。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系统的概念,也没有反馈的概念,无法从理论上解释这种不稳定现象;人们就反复地在蒸汽机的制造工艺上盲目地摸索,努力减小摩擦,调整弹簧等等。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一个世纪之久,直到19世纪末,自动控制理论诞生以后,自动控制技术才得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和提高。 蒸汽机调速原理图 蒸汽机转速的不稳定问题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注意。1868年,建立了电磁波理论的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尔(J• C• Maxwell),把蒸汽机的调速过程变成了一个线性微分方程的问题 。 最后他指出,如果对应的微分方程特征值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系统就是稳定的;反之,如果对应的微分方程特征值在复平面的右半平面,系统就是不稳定的,蒸汽机的转速就会产生波动。 1877年,麦克斯韦尔的学生劳斯(E• Routh)找到了根据微分方程的系数判别系统稳定性的方法,这就是自动控制理论中有名的劳斯判据。 1876年,俄国的维斯聂格拉斯基(J • A• Vyschnegradsky ) ,他是专门搞实际研究的,结合实际的蒸汽机研制,解决了如何选择参数才能使其转速稳定的问题。当时的研制者由于找不到问题所在,已经准备放弃了。 1895年,德国的霍尔维茨(A • Hurwitz)在解决瑞士达沃斯电厂的一个蒸汽机的一个调速系统的设计,就使用了稳定性理论来设计。他同时也独立地提出了霍尔维茨判据,要知道,当时的学术交流并没有这么频繁。霍尔维茨当时是苏黎世工业大学的数学教授,也做过爱因斯坦的数学老师。 时间进入了二十世纪,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开始发展。同时战争、工业也成为了推动力,自动控制技术与自动控制理论开始快速发展。 192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布莱克(H• Black)利用负反馈原理设计了电子管放大器,解决了电话长距离传输时信号畸变的问题。解决了信号畸变问题以后,又出现了放大器振荡引起声音尖叫的现象(即系统不稳定),由于微分方程的阶次往往很高(通常高达50阶),Routh判据变得不够实用。 而贝尔实验室具有通信背景的工程师们往往很熟悉频域方法。1932年出生在瑞典后来移民美国的奈奎斯特(H• Nyquist)发表了论文,采用图形的方法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在其基础上伯德(H• W• Bode)等人建立了一套在频域范围设计反馈放大器的方法。这套方法,后来也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与此同时,反馈控制原理开始应用于工业过程中。1936年英国的考伦德(A• Callender)和斯蒂文森(A• Stevenson)等人给出了 PID控制器的方法。PID控制是在自动控制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控制方法。所谓P(Proportional,比例);所谓I(Integrative,积分);所谓D(Derivative,微分)。PID控制的含义是,将经过反馈后得到的误差信号分别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运算后再叠加得到控制器输出信号。这种控制方式适合相当多的被控对象,目前仍然广泛地运用于多数自动控制系统。 1942年哈里斯(H• Harris)引入了传递函数的概念。1948年伊万斯(W• R• Evans)在进行飞机导航和控制时,在应用频域方法时遇到了困难,因此他又回到特征方程的思路上并提出了根轨迹法。 1948年,数学家维纳(N• Wiener)的控制论 (CYBERNETICS)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控制论的正式诞生。这本书的出版被认为是自动控制科学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段时间,自动控制理论的主要数学工具是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和拉普拉斯氏变换。 就这样,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一种在系统分析设计时,运用频率域方法(经典控制理论)、采用PID控制方法,运用模拟电子技术(主要是电子管和交磁放大机)构成控制器的自动控制技术已经基本形成。值得一提的是,战争(火炮控制、飞机飞行控制、雷达控制等)、通信、工业成为了自动控制技术的主要推动力。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冷战的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阵营开始在航天和航空领域进行竞争。由于航天、航空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飞机、导弹和航天器的控制问题。在飞机或火箭具有有限的燃料的条件下,如何控制航天器、飞行器的运动轨迹,并作到节省燃料、缩短飞行时间等问题推动了最优控制理论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众多的数学家投入了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自动控制科学家从力学中引进了状态空间的概念。苏联数学家庞特利亚金提出了极大值原理。美国数学家贝尔曼(R• Bellman)讨论了应用动态规划理论解决有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匈牙利裔的美国数学家卡尔曼(R• E• Kalman)建立了基于线性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问题并提出Kalman滤波理论。在这段时间,自动控制理论的主要数学工具是一次微分方程组、矩阵论、泛函分析、状态空间法等等;主要方法是变分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理论等;重点是最优控制、随机控制和自适应控制。在技术上还是以电子管构成的电路为主;但是电子计算机开始出现;晶体管开始进入实用阶段。人们普遍认为,自动控制理论开始进入“现代控制理论”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由于民用工业发展的推动,自动控制技术在进一步发展。工作机床(车床、铣床、刨床、磨床)、轧钢机等设备的传动控制(位置、转速);炼油过程、化工过程、动力(锅炉)、制药、食品等工业对自动控制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大规模的工业过程往往存在非线性、大滞后、多变量、时变、不确定性等问题, 人们发现,将状态空间理论运用在复杂工业控制中,效果却远远比不上在航空、航天控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地面工业的被控制对象往往十分复杂,其准确的数学模型是很难得到的。 这样,根据被控对象输入、输出数据构造模型的方法得到了发展,这也称为系统辨识。同时,自动控制科学家也在研究各种新型控制方法(也叫控制算法);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鲁棒控制、变结构控制、非线性系统控制、预测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多变量控制、解耦控制等方法纷纷出现。 在应用上,主要还是将被控制对象考虑成线性的、单变量的,采用PID控制为主(但是在石油、化工行业开始采用预测控制)。主要使用运算放大器(一种半导体器件)来构成模拟的控制器。电子计算机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应用。 从我国来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自动化的应用领域还是十分有限的,主要是集中在国有的大型企业;例如,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烟草等少数企业。 参考文献: Maxwell J C. On governors. Proc. Roy. Soc. London; 1868, 16 270~283 Vyschnegradsky J A. Sur la theorie generale des regulateurs, Comptes Rendus. 1876, 83 318~321 项国波 自动化时代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年 王广雄 自动控制的发展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个人分类: 科普|8190 次阅读|21 个评论
跑,一直到生命终点——记已故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副研究员徐凤春
热度 2 四面山 2012-7-17 21:41
徐凤春(右二)在西安现场为客户调试设备 ■本报记者 周峰 通讯员 寇洋 6月10日,她永远离开了亲爱的家人和同事,还有深深挚爱的事业。 弥留之际,她嘴里念叨的,仍然是那些熟悉的工作专业术语。 同事们感叹,在45年短暂的一生中,她始终奔跑着忙碌着,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她,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成套装备事业部副研究员徐凤春。 坚韧不拔 助事业部艰难起步 2003年,沈阳自动化所成立了成套装备事业部,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适应不同产品的变速器装配生产线成套装备。 课题组成立之初,由于许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人员不足、经验短缺成为最大问题。 在这个关键时刻,徐凤春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被招聘进来,并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变速测试台是装配线最为关键的设备,技术难点很多。2004年,在设计第一台测试台时,作为课题组唯一的电控设计人员,徐凤春独自承担起测试台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 手中几乎没有任何现成资料可参考借鉴,也没人可以探讨,徐凤春只能硬着头皮自己钻研。 客户很快就要来所里验收,留给课题组的时间少之又少。但是,由于国外的电机调速系统的一个关键参数无法满足工作要求,经反复调试,系统依然无法正常运行。徐凤春急得直掉眼泪。 翻阅技术资料,研究英文说明书,向厂家工人师傅请教,与相关技术人员沟通,争分夺秒地梳理技术方案……那年的整个十一长假,徐凤春都泡在测试现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终于解决了控制系统的难题,获得客户的好评。 辛勤奉献 成元老级技术人员 课题组成立的头几年,任务重人手少。 为按时、保质地完成每个项目,徐凤春和同事加班到晚上九点是常有的事,很多个周末也都在所里度过。到外地现场验收调试,经常一出差就是两三个月。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课题组很快就度过了最初的艰难阶段,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从人员规模到承担项目都有了较大进展。 作为控制系统负责人,徐凤春在短短几年内便先后完成了大同齿轮厂、陕西法士特、株洲欧格瑞、沈阳上汽金杯、浙江万里扬等十几条变速器装配生产线的研发工作,并逐渐成为课题组元老级的技术人员。 年轻人遇到问题,总能想到性格谦和、有问必答的徐大姐。徐凤春也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尽自己所能,让年轻员工少走一些弯路,省出更多的时间,去解决更难的问题。 病魔袭来 坚持工作与时间赛跑 2008年夏天,不幸降临到徐凤春的头上。 当时,徐凤春一直忙于长春一汽AMT变速器测试台项目验收,难以忍受的疼痛使她不得不在同事和家人的劝说下去医院检查身体。 医生告诉她:乳腺癌。更不幸的是,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癌细胞已经扩散。 这样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但徐凤春尽力克制自己的悲伤,来到课题组负责人陈书宏的办公室。 “陈老师,我可能不能再跟大家一起工作了,真舍不得……”徐凤春说着眼泪便掉了下来。 陈书宏得知她的病情,望着这个与他患难与共的战友,心里猛然袭来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徐凤春开始与时间赛跑。 起初,她一边化疗,一边上班。 陈书宏回忆说,那段时间是整个团队工作状态最好的一段时间,大家就像拧成了一股绳,陪着徐凤春一起奔跑,与病魔顽强地抗争。 然而,病情在不断地恶化,反复的化疗让徐凤春的头发脱落甚至难以站立,她不得不再次回去住院。 但徐凤春依然牵挂着工作,躺在病床上用电话为年轻人指导变速器生产线的相关知识和生产中的注意事项;跟课题组同事沟通项目进展;电话回访,耐心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 每一次打电话,徐凤春都尽力用最饱满的精神状态,以至于客户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为他们答疑解惑的技术人员竟是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 课题组的同事经常去看徐凤春。只要说起工作,她便会觉得轻松很多。大家陪着她,聊起共同奋斗的过往,聊起最热爱的工作,直到她累了,才不舍地悄然离去。 病魔不断地吞噬着徐凤春的身体。弥留之际,她已神志不清,身上插满了管子,不断呢喃着“电机正转800,加载30,电机反转800,加载30……” 周围的医生和病友都不知道她在说些什么。来送她最后一程的同事们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这些都是汽车变速器试验台调试的专业术语啊! 徐凤春就是这样一直奔跑到了生命的终点。 而如今的成套装备事业部,已发展为一支拥有近60名技术人员、每年承担数千万元合同额项目、与国内外多家客户保持良好合作的成熟技术团队。 陈书宏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徐凤春的努力拼命,就不会有部门的今天。事业部的每个人都将不断前行,作出更好的成绩,不辜负徐凤春的付出。 《中国科学报》 (2012-07-17 A4 综合)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7/260689.shtm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2845 次阅读|5 个评论
浅说自动化
热度 6 xiaoyanghe 2012-7-17 10:19
千百年来,用机器来代替人的工作,是人类的一个梦想。人们总是试图制造各种机器来为自己工作。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人们发明了蒸汽机,而后更多的动力机械被发明出来。例如,发动机、电动机以及用这些动力机械驱动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这些动力机械,放大了人类的体力,当然也就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我们可以将这些动力机械代替人的体力劳动的方式,称为机械化。如果工作装置不仅能替代人的体力,同时还能替代(至少是部分替代)人的脑力,则可以称之为自动化了。 一提起自动化,许多人的脑海里可能出现的,就是机器人、自动生产线等。实际上,自动化的范畴非常广泛;已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工业生产需要自动化,农业生产需要自动化;通信、信息、军事、交通、医学、商业、金融、教育等行业都需要自动化;就连现代家庭也离不开自动化。 就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 例子一,我们每天使用的自来水,一般是将水源水(江水、河水、水库水、地下水等)经过沉降、过滤、消毒等几个工序处理变成合格的生活用水。以上几个工序都离不开自动化控制设备。就拿最后一道消毒工序来说吧,为了确保水的干净、清洁,必须添加各种化学药品进行消毒。药品添加少了,达不到消毒效果;药品添加得太多,一是浪费,二来也可能对人的身体有害。如何确保药品添加刚好合适,则需要自动控制设备显身手了。 例子二,为了使自来水能够输送到各个家庭,就要确保出厂的水压力保持稳定。压力太高,水管容易爆裂,压力太低,又无法将自来水输送到住在高层的住户。因此同样需要自动控制设备保持出厂水压力稳定。 例子三,如今,许多城市里的家庭都会有几样家用电器。比如说,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微波炉、电热水器等等。不用说,这些电器设备中都有自动化的身影。 例子四,我们许多的家庭每天都要使用交流电,如果供电部门提供的交流电不能保证电压是220伏、频率是每秒50周波、电压的波形是正弦波,就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为电压的不稳定,会使电灯闪烁不说,更重要的是会损害很多家用电器。如果频率不能维持在50周波,波形不是正弦波,也会使很多家用电器的效率降低,因为这些电器都是按照工作在50周波频率、电压波形为正弦波而设计的,为此,必须使用自动控制技术来保证供电电压的稳定。 下面,我们就以室温控制为例子,说明其中的自动控制原理。 先考虑室温的人工控制。可以在房间的某一个地方放置一个温度计,让一个人用眼睛盯着这个温度计(当然,不必时时刻刻都盯着,例如不妨规定每5分钟看一次);如果室温和他大脑中预先设定的温度值(例如26℃)相比太低,则加大热蒸汽的阀门,让更多的热量进入房间,从而提高房间内的温度;如果温度太高,则关小热蒸汽的阀门,减少热量进入房间,从而降低房间内的温度。 在以上的控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施控制的人主要使用了三个器官。第一个是眼睛,用来看(专业术语为“测量”)室温。控制者的眼睛和温度计合称为传感器,其作用是将要控制的室温测量出来。第二个是大脑,用来比较测量值和设定值的差别并决定采取何种动作。我们把对测量值和给定值进行比较并发出控制信号的装置(器官)称为控制器。第三个是手,用来转动阀门。控制者的手和阀门合称为执行器。概括地说,人的作用有三个:测量、比较、动作。 测量并比较温度的过程,我们称为“反馈”。反馈原理是自动控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在其日常生活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反馈原理。在许多的自然现象中,都有反馈的机理。比如,人体的许多生理参数,体温、血压、心跳、血糖、胰岛素分泌等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反馈”的存在,功不可抹。又比如,在一个生态环境中,捕食者(比如说,狼)和被捕食者(比如说,鹿)的数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也是靠着“反馈”。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自动控制实际上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一个模拟。同时,自动控制系统,往往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我们可以使用下图表示室温的人工控制原理。图中的被控制过程(从阀门的开度变化到室温变化的过程)也称为被控对象。室温的变化经过温度计和眼睛送回了大脑(控制器),从而构成了信号的反馈。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如果使用一个(或者一些)设备(装置)替代人的 测量、比较、动作 工作,就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了。下图表示室温的自动控制原理,和上图相比较,使用了设备来代替人的工作。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再加上被控对象就构成了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你可能会说,一个自动控制系统一定会很复杂吧。其实,如果控制要求不是很高,被控对象不是很复杂;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方式实现自动控制。下图是一个古代的水钟工作的示意图。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如果能够保持中水箱液位的稳定,就能保证其流出的水流量的稳定;因而,下水箱的液位上升就会稳定;这样一来,指针就会稳定上升了。读者可以自己分析一下,通过浮动的水塞(红色部分)来保持中间的水箱液位稳定,是不是十分简单呀?当然,现代的自动控制系统都是基于计算机的了,称为计算机控制系统。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自动化”和“自动控制”的关系是怎样的呀?简单地说,“自动控制”是自动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讲,自动控制的作用是使某个装置(系统)的参数稳定或者按某种规律变化;或者,使某台机器(设备)“自动地”工作。大多数的自动控制都使用了反馈控制方式。当然也有例外的,例如,洗衣机的洗衣过程就没有使用反馈控制,而是使用程序(定时)控制的方式。我们把这种控制方式称为“开环控制”。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我们很难检测衣物的洁净程度。你也不妨自己分析一下,采用开环控制有什么好处;同时又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如果机器不仅能替代人的体力,同时还能替代(至少是部分替代)人的脑力,则可以称之为自动化。因此,现在很多的信息处理工作(数据的产生、传输、接收、存储、统计、查询、加工、识别等),都可以使用机器(计算机)来代替人 。例如,今天的银行已经使用计算机(网络)来存储客户的各种信息,使用各类设备来“自动地”为客户服务;我们把它称为“金融自动化”。又例如,很多的超市都使用计算机来存储和管理货物信息、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等,我们把它称为“商业自动化”。人的指纹、虹膜、面部、字迹等的机器识别,称为“模式识别”;也是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分类: 科普|5819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自动化学报》Vol.38 No.6网刊已经发布,敬请关注!
热度 1 王飞跃 2012-6-25 09:04
《自动化学报》38卷6期网刊已经发布,敬请关注! ======================================================================== 综述 ======================================================================== 【作者】:周瑜 刘俊涛 白翔 【文题】:形状匹配方法研究与展望 【摘要】:形状匹配及分类是计算机视觉中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以形状上下文为代表的基于轮廓的形状匹配方法和以奇点图为代表的基于骨架的形状匹配方法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形状匹配问题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形状匹配问题的难点, 按照基于轮廓和基于骨架的分类方法对近年来最新出现的形状表示与形状匹配的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并介绍了基于度量学习的形状检索方法, 本文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形状匹配研究领域常用的一些测试数据库, 之后对局部形状匹配和形状分类等有潜力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最后对形状匹配的整体框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01.pdf 【引用格式】:ZHOU Yu, LIU Jun-Tao, and BAI Xiang. Research and Perspective on Shape Matching.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889-910 (周瑜, 刘俊涛, 白翔. 形状匹配方法研究与展望.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889-910) ======================================================================== 【作者】:刘松涛 殷福亮 【文题】:基于图割的图像分割方法及其新进展 【摘要】: 鉴于图割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系统综述了基于图割的图像分割方法. 首先,深入分析了基于图割的图像分割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剖析了图割与能量函数最小化之间的关系, 然后,概括了基于图割的图像分割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能量函数的设计、图的构造和最小割/最大流方法, 其次,系统梳理和评述了基于图割的图像分割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基于图割的图像分割方法的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02.pdf 【引用格式】:LIU Song-Tao, YIN Fu-Liang.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Its New Advances of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s Based on Graph Cuts.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911-922 (刘松涛, 殷福亮. 基于图割的图像分割方法及其新进展.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911-922) ======================================================================== 论文与报告 ======================================================================== 【作者】:苏虎 徐德 黄艳龙 谭民 【文题】:基于模糊自调节算法的乒乓球机器人回球速度计算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回球速度计算模型, 达到以期望的落球速度定点回球的目的. 首先, 忽略了运动过程中马格努斯力的影响, 以多项式拟合乒乓球的运动轨迹, 利用LM算法求解得到回球速度的初始值. 然后,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域分割的经验数据存储与替换模式, 经线性拟合经验数据得到回球速度, 并与初始速度求加权平均值, 作为模糊调节的初始值. 分析了回球速度的各分量对落点误差的影响, 根据预测的落点误差, 利用模糊算法调节回球速度, 将调整后的结果用于控制回球过程中的球拍位姿与击球速度. 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03.pdf 【引用格式】:SU Hu, XU De, HUANG Yan-Long, TAN Min. The Computation of Desired Ball Velocity after Striking Based on Self-tunning Fuzzy Algorithm for Robotic Table Tennis.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923-931 (苏虎, 徐德, 黄艳龙, 谭民. 基于模糊自调节算法的乒乓球机器人回球速度计算.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923-931) ======================================================================== 【作者】:韩冬 朱芳来 【文题】:基于辅助输出的线性系统状态和未知输入同时估计方法 【摘要】:在未知输入观测器匹配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 针对一类线性时不变系统, 研究了同时估计系统 状态和未知输入的问题. 首先, 基于可测输出对未知输入的相关度的概念, 给出了辅助输出 的构造方法, 使得匹配条件得以满足. 为了处理辅助输出中的未知信息, 提出了一种高增益 观测器设计方法, 它不仅能估计辅助输出, 而且还能估计辅助输出的导数. 然后, 基于辅助 输出的估计值, 提出了一种降维观测器设计方法, 可以在不受未知输入影响的情况下估计系统 的状态; 接下来, 基于状态和辅助输出及其导数的估计值, 给出了未知输入估计. 最后, 对一个五 阶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04.pdf 【引用格式】:HAN Dong, ZHU Fang-Lai. Simultaneous Estimation of States and Unknown Inputs for Linear Systems Based on Auxiliary Outputs.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932-943 (韩冬, 朱芳来. 基于辅助输出的线性系统状态和未知输入同时估计方法.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932-943) ======================================================================== 【作者】:黄鹤 李德伟 席裕庚 【文题】:基于多步控制策略的混合H2/H∞鲁棒预测控制器设计 【摘要】: 针对具有外界扰动的线性定常(Linear time invariant, LTI)系统, 本文研究了其鲁棒预测控制器(Robu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RMPC)的设计方法. 设计采用了混合的H2/H∞控制方法以有效地兼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闭环控制性能. 同时, 为了降低设计的保守性, 设计利用闭环多步控制策略以扩大控制器的可行范围, 改善系统控制性能. 进而, 为了便于实际实施, 提出该RMPC的简化设计, 通过将大部分在线计算量离线完成以降低鲁 棒预测控制器的在线计算量.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05.pdf 【引用格式】:HUANG He, LI De-Wei, XI Yu-Geng. On Design of Mixed H2/H∞ RMPC Based on Multi-step Control Strategy.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944-950 (黄鹤, 李德伟, 席裕庚. 基于多步控制策略的混合H2/H∞鲁棒预测控制器设计.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944-950) ======================================================================== 【作者】:井元伟 李武全 张嗣瀛 【文题】:具有多项式型非线性项的大规模随机非线性系统的分散输出反馈镇定 【摘要】:基于齐次占优方法研究 具有多项式型非线性项的大规模随机非线性系统的分散输出反馈镇定问题.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利用高增益齐次占优方法来解决大规模随机非线性系统的分散控制问题. 这种方法能彻底地去掉传统结果中所要求的线性增长条件, 不仅推广了以前的结果还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 仿真验证了输出反馈控制器的有效性.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06.pdf 【引用格式】:JING Yuan-Wei, LI Wu-Quan, ZHANG Si-Ying. Decentralized Output-feedback Stabilization of Large-scale Stochastic Nonlinear Systems with Polynomial Nonlinearity.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951-958 (井元伟, 李武全, 张嗣瀛. 具有多项式型非线性项的大规模随机非线性系统的分散输出反馈镇定. 自动化学报, 2012, 38 (6): 951-958) ======================================================================== 【作者】:马捷 张忠波 杨航 周春光 【文题】:一类离焦虹膜图像复原算法的研究 【摘要】: 通常,虹膜识别系统中采集设备的景深(Depth of field, DOF)都很小,在采集过程中经常出现离焦现象,理论和实际应用都需 要研究这种离焦图像的复原方法.本文研究了一种点扩散函数 (Point spread function, PSF)为正六边形的示性函数的离焦虹膜图像复原问题. 通过分析PSF频域零点的分布规律,从理论上证明了距频域中心最近的第一圈零点的零点定理, 证明过程中也提供了计算这些零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这一类离焦图像复原的快速算法. 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实时性.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07.pdf 【引用格式】:MA Jie, ZHANG Zhong-Bo, YANG Hang, ZHOU Chun-Guang. A Study on Defocused Iris Image Restoration.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959-968 (马捷, 张忠波, 杨航, 周春光. 一类离焦虹膜图像复原算法的研究.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959-968) ======================================================================== 【作者】:李冬妮 肖广雪 王妍 唐加福 【文题】: 一种柔性路径下的跨单元调度方法 【摘要】:针对单元制造系统(Cellular manufacturing system, CMS)中需要多个单元协作完成的特殊工件, 提出柔性路径下跨作业(Job shop)单元的特殊工件调度方法---基于信息素的方法(Pheromone-based approach, PBA).基于多Agent对单元制造系统建立模型, 提出了冗余单元的概念,建立了多Agent之间的协商机制.同时通过建立Agent联盟, 减少通信量的同时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调度优化的全局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见的组合调度规则相比, 本文提出的方法在5种性能指标上具有显著优势.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08.pdf 【引用格式】:LI Dong-Ni, XIAO Guang-Xue, WANG Yan, TANG Jia-Fu. An Inter-cell Scheduling Approach Considering Flexible Processing Routes.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969-975 (李冬妮, 肖广雪, 王妍, 唐加福. 一种柔性路径下的跨单元调度方法.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969-975) ======================================================================== 【作者】:周哲 徐晓滨 文成林 吕锋 【文题】:冲突证据融合的优化方法 【摘要】:多数研究者认为, 用修改数据模型(证据体)的方法来解决冲突证据组合问题较为合理. 然而, 已有的基于修改数据模型的方法仅考虑如何提高冲突证据组合结果的聚焦程度. 实际上, 它们并没有考虑如何通过修正来消减证据之间的冲突. 显然, 若融合结果由冲突证据组合得到, 那么其可信性必然较低且会给随后的融合过程带来较大的风险. 针对此问题, 沿用折扣系数法, 该文基于证据距离准则提出了一种折扣系数(可靠度)优化学习模型, 优化过程同时考虑提高聚焦程度和消减冲突, 通过使折扣修正后组合结果的基本概率赋值(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 BPA)与直言BPA (Categorical BPA, CBPA)之间的距离最小来寻优, 其中证据可靠度大小的序关系作为约束条件, 它依据证据的虚假度确定. 典型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比现有的一些组合方法, 在聚焦能力和冲突消减两方面都更合理.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09.pdf 【引用格式】:ZHOU Zhe, XU Xiao-Bin, WEN Cheng-Lin, LV Feng. An Optimal Method for Combining Conflicting Evidences.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976-985 (周哲, 徐晓滨, 文成林, 吕锋. 冲突证据融合的优化方法.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976-985) ======================================================================== 【作者】:王小旭 梁彦 潘泉 赵春晖 李汉舟 【文题】:带有色量测噪声的非线性系统 Unscented 卡尔曼滤波器 【摘要】:传统Unscented卡尔曼滤波器(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KF)要求噪声必须为高斯白噪声, 无法解 决带有色噪声的非线性系统滤波问题. 为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色量测噪声的UKF滤 波新算法. 首先,基于量测信息增广和最小方差估计, 推导出一类带有色量测噪声的非 线性离散系统状态的最优滤波框架, 接着采用Unscented变换(Unscented transformation, UT)来计算最优框架中的 非线性状态后验均值和协方差, 进而得到有色量测噪声下UKF滤波递推公式. 所设 计的UKF新方法能有效地解决传统UKF在量测噪声有色情况下非线性滤波失效的问题, 数 值仿真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10.pdf 【引用格式】:WANG Xiao-Xu, LIANG Yan, PAN Quan, ZHAO Chun-Hui, LI Han-Zhou.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fo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Colored Measurement Noise.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986-998 (王小旭, 梁彦, 潘泉, 赵春晖, 李汉舟. 带有色量测噪声的非线性系统Unscented卡尔曼滤波器.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986-998) ======================================================================== 【作者】:韩敏 刘晓欣 【文题】:基于互信息的分步式输入变量选择多元序列预测研究 【摘要】:针对多元序列分析中存在的输入变量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近邻互信息估计的分步式变量选择算法. 该算法通过两步过程分别实现相关变量的选择与弱相关变量的剔除. 同时将分步变量选择算法应用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神经网络结构的优化中.在K均值聚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隐含层神经元的输出权值与神经网络输出的相关性, 对隐含层节点进行选择,改进网络的结构与性能. Friedman数据的仿真实验验证了分步变量选择算法的有效性; Gas furnace多元时间序列以及Boston housing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 优化后的RBF网络能够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基础上有效控制网络规模.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11.pdf 【引用格式】:HAN Min, LIU Xiao-Xin. Stepwise Input Variable Selection Based on Mutual Information for Multivariate Forecasting.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999-1006 (韩敏, 刘晓欣. 基于互信息的分步式输入变量选择多元序列预测研究.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999-1006) ======================================================================== 【作者】:李勇 吴敏 曹卫华 赖旭芝 王春生 【文题】:基于粒度分布评估与优化的制粒过程 PSO-BP 控制算法 【摘要】:针对钢铁烧结中混合料粒度分布无法在线测量、难以实现混合制粒过程优化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 粒度分布评估函数(Evaluation model of granularity distribution, EMGD)的混合制粒优化控制算法. 首先,根据烧结生产历史数据和混合料筛分实验数据建立粒度分布BP神经网络(BP neural network, BPNN)评估模型; 然后,以该模型为目标函数,以制粒过程状态参数的边界为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s optimization, PSO)计算粒度分布优化值; 最后建立基于BPNN的制粒水分设定模型,根据粒度分布优化值和当前配重实现水分优化控制. 仿真实验和工业应用表明评估模型真实反映了粒度分布对料层透气性的影响; PSO-BP粒度分布优 化控制算法对改善透气性、减少燃料损耗、稳顺烧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12.pdf 【引用格式】:LI Yong, WU Min, CAO Wei-Hua, LAI Xu-Zhi, WANG Chun-Sheng. PSO-BP Control Algorithm of Granulation Process Based on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Granularity Distribution.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1007-1016 (李勇, 吴敏, 曹卫华, 赖旭芝, 王春生. 基于粒度分布评估与优化的制粒过程PSO-BP控制算法.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1007-1016) ======================================================================== 【作者】:章家岩 马中海 钱晓斌 李绍铭 郎佳红 【文题】: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优化控制策略应用 【摘要】:分析了转炉煤气回收工艺特点以及影响回收效果的重要因素,阐述了实现回收过程运行优化控制的相关工艺参数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提高CO浓度的 优化控制方案,利用模糊径向基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在线辨识出炉口压差与CO浓度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辨识模型实时调整压差控制回路设定值,通过控制系统跟踪调整 后的设定值,在辨识的过程中改进了网络学习算法,使辨识网络对学习参数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易于收敛.在应用 此优化控制方法对煤气回收系 统进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投入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此优化控制策略能明显提高煤气回收的质量和品质,达到了良好的实 际应用效果.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13.pdf 【引用格式】:ZHANG Jia-Yan, MA Zhong-Hai, QIAN Xiao-Bin, LI Shao-Ming, LANG Jia-Hong. Application of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to Converter Gas Recovery System.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1017-1024 (章家岩, 马中海, 钱晓斌, 李绍铭, 郎佳红. 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优化控制策略应用.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1017-1024) ======================================================================== 【作者】: 孙宗耀 孙伟 刘振国 【文题】:有未知控制系数和零动态的高阶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设计 【摘要】:主要研究一类控制系数未知和有不可测零动态的高阶非线性系统的全局自适应镇定问题. 进一步放宽了对零动态的约束条件, 通过定义一个恰当的未知参数, 把连续自适应状态反馈控制器的动态阶数降到最低(仅一维). 通过结合增加幂次积分方法, 相关的自适应技术以及交换能量函数思想, 给出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所设计的控制器确保闭环系统的所有状态是全局一致有界的, 且原系统的状态收敛到零.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14.pdf 【引用格式】:SUN Zong-Yao, SUN Wei, LIU Zhen-Guo. Adaptive Control Design of High-orde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known Control Coefficients and Zero Dynamics.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1025-1032 (孙宗耀, 孙伟, 刘振国. 有未知控制系数和零动态的高阶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设计.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1025-1032) ======================================================================== 【作者】: 宋永端 宋琦 【文题】:一类非仿射系统的 PI-like 容错控制 针对存在执行器故障的不确定非仿射动态系统,研究其跟踪控制问题. 在不太苛刻的Lipschitz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成本低、易于设计的用户友好类似比例积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PI)的控制策略, 和传统PI控制方法不同,这里的“比例”“积分”增益的确定无需反复试凑过程, 并且在系统可能出现执行器失效故障的情况下可以确保稳定跟踪.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15.pdf 【引用格式】:SONG Yong-Duan, SONG Qi. PI-like Fault-tolerant Control of Nonaffine Systems with Actuator Failures.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1033-1041 (宋永端, 宋琦. 一类非仿射系统的PI-like容错控制.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1033-1041) ======================================================================== 【作者】:徐朝农 黄长喜 胡存钢 刘勇 【文题】:Dk-hop: 一个有向k跳无线干扰模型 【摘要】:无线链路调度算法的性能直接受无线干扰模型准确性的影响. 尽管由于其简单性而被广泛采用, k跳干扰模型并不能准确建模真实的无线干扰特性, 从而导致链路调度算法的理论性能与实际性能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考虑无线传输方向性因素对干扰的影响, 提出了Dk-hop无线干扰模型. 该模型有效排除了k跳隐藏链路, 从而更准确地对无线干扰进行了建模.理论分析表明, 当k值不超过IR+1时(IR为载波感知距离和传输距离之比), Dk-hop比k跳干扰模型更为准确, 且仍然保持了k跳干扰模型的简单性. 为与真实的无线干扰保持接近, k的合理取值范围应为 .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16.pdf 【引用格式】:XU Chao-Nong, HUANG Chang-Xi, HU Cun-Gang, LIU Yong. Dk-hop: A Directed k-hop Wireless Interference Model.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12, 38(6): 1042-1050 (徐朝农, 黄长喜, 胡存钢, 刘勇. Dk-hop: 一个有向k跳无线干扰模型. 自动化学报, 2012, 38(6): 1042-1050) ======================================================================== 短文 ======================================================================== 【作者】:于彦伟 王沁 邝俊 何杰 【文题】: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流在线聚类算法 【摘要】:为了解决空间数据流中任意形状簇的聚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流在线聚类算法(On-line density-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spatial datastream,OLDStream),该算法在先前聚类结果上聚类增量空间数据,仅对新增空间点及其满足核心点条件的邻域数据做局部聚类更新,降低聚类更新的时间复杂度,实现对空间数据流的在线聚类.OLDStream算法具有快速处理大规模空间数据流、实时获取全局任意形状的聚类簇结果、对数据流的输入顺序不敏感、并能发现孤立点数据等优势.在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上的综合实验验证了算法的聚类效果、高效率性和较高的可伸缩性,同时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仅有4%的空间点消耗最坏运行时间,对每个空间点的平均聚类时间约为0.033 ms.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17.pdf 【引用格式】:YU Yan-Wei, WANG Qin, KUANG Jun, HE Jie. An On-line Density-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Spatial Data Stream. 2012, 38(6): 1051-1059 (于彦伟, 王沁, 邝俊, 何杰. 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流在线聚类算法. 2012, 38(6): 1051-1059) ======================================================================== 【作者】: 金鸿章 王帆 马玲 高妍南 【文题】:零航速减摇鳍两步主从控制律设计 【摘要】: 零航速减摇鳍水动力特性与升力式减摇鳍存在本质差异,前者与鳍角、角速度、角加速度构成 多约束动态非线性映射,不满足后者的近似线性关系,导致对抗式PID控制无法适用.针对零航速 减摇鳍系统特有的动态输入非线性及整体结构,借助非线性分离策略,提出并设计基于变约束模 型预测控制与数值迭代反演的两步主从控制律.仿真 结果表明,控制器性能良好,但受物理性硬约束影响,零航速减摇效率随海情增加而呈非线性递减趋势. 【全文链接】: http://www.aas.net.cn/qikan/manage/wenzhang/20120618.pdf 【引用格式】:JIN Hong-Zhang, WANG Fan, MA Ling, GAO Yan-Nan. Design a Two-step Master-slave Control Law for Zero-speed Fin Stabilizers. 2012, 38(6): 1059-1064 (金鸿章 王帆 马玲 高妍南. 零航速减摇鳍两步主从控制律设计. 2012, 38(6): 1059-1064) ========================================================================
个人分类: 科研记事|21545 次阅读|1 个评论
重拾《后现代无厘头研究》话题:小动物遗传筛选自动化研究
热度 4 tianyizhang6 2012-6-17 23:29
重拾《后现代无厘头研究》话题:小动物遗传筛选自动化研究
今天早上起来看到曹聪老师的 《 Google 和硅谷、美国创新的未来 》, 又感慨了一番。第一点是公司的知识创新地位在迅速攀升,除了这些已有的成功的公司,在学术界搞出一些名堂的人物也纷纷在搞自己的公司。这种创新型的公司文化可能会慢慢瓦解和收编传统的、政府领导的教育和科研,直到形成一种新的平衡态为止。第二点是智能自动化已经向我们走来。这可能会给很多传统产业带来不小的打击。 智能自动化对我来说可以很远,也可以很近。远是因为我不懂智能自动化的细节,近是因为我现在就渴望着智能自动化能解决我眼前的问题。 科学网的几位小年轻曾经倡议过成立科学网大学,我觉得精神可嘉,就严重地支持了一把,抛出了《科学网大学后现代无厘头》专业的说法,并进行了第一次 全球性招聘会 。此后,还提出了一个实质性的科研话题 《 实验自动化研习班 》。此话题引起了有自动化背景的刘洋 高度关注 。可惜由于诸多原因,没能把这个课题作实质性的推进。今天就简略地谈谈这个课题的背景以及意义,看看大家有何想法。 果蝇(以及其他小动物,例如线虫、扁虫等)的“诱变遗传筛选”的目的和做法都很直接:用药物随机地诱导动物的基因突变,得到突变体;观察到突变体的有意思的表型以后,保存感兴趣的突变体,克隆导致突变的基因。这是发现和研究基因新功能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除了这种“随机诱变 - 克隆基因”的筛选模式,还有别的方法来研究一个基因的活体功能。例如有目的地敲除某个基因,也可以用 RNAi 的方法降低某些基因的表达量。但它们都有一些缺点:基因敲除速度慢,而且目的性太强,做了一年实验以后,发现基因敲除后动物一切正常,那还是挺打击积极性的; RNAi 降低基因的表达量的程度因基因而异,而且还会非特异性地扰动别的生物学过程, 所以只能作为一种粗略的筛查,一个基因的活体功能最终还是要基于突变体的分析。 另外,诱变遗传筛选可以找到同一个基因的不同突变体,例如让基因不能编码蛋白、编码缺失了一段的蛋白或者编码单个氨基酸突变的蛋白。这些信息很可能对蛋白质的结构 - 功能分析提供很有意义的帮助。这一点是基因敲除和RNAi难以做到的。此外,单基因的遗传学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我们需要明白两个或以上基因突变后能否产生一些协同作用,也就是说,各个基因突变没啥影响,但把它们加起来,将会产生很强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会对药物研发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而诱导遗传筛选在发现多基因联合作用上很有优势,只要设计出合适的筛选模型,就可以找到相互作用的基因。 诱变遗传筛选可以得到有表型的基因突变,但其速度也很慢,甚至比基因敲除还慢。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诱变遗传学筛选的步骤: 这四步,每一步都耗时间耗体力。在 2000 年以前,果蝇基因组不完整,最后一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即使有了果蝇基因组,最后两步加起来还是要耗费很多时间,因为通常在这些被定位的区域会有几十个基因,而且突变不一定发生在基因的编码区。 第三、第四步的瓶颈在最近有被突破的希望,而带来这种希望的是新一代的测序技术(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这些新的测序技术把 DNA 测序的效率大大提高而成本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测果蝇突变体的序列,把它们与未诱导突变的果蝇进行比较。 当然,用药物对果蝇进行的随机诱变可以在基因组里产生多个突变,如果我们只比较一个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序列,可能会得到好几个候选基因,不知道是哪一个导致突变表型的。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把有相似表型的果蝇突变体进行杂交,看看这些果蝇是否含有相同的突变。如果是的话,把这些突变体的序列放在一起比较,就可以知道突变基因了。如下图: 测序和序列分析的自动化比较容易实现,所以果蝇诱变遗传筛选的第三第四步应该不是问题,那瓶颈就回到了第一第二步上:如何实现从果蝇交配到细节表现观察的自动化,让科研人员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个人分类: 分子遗传|6161 次阅读|8 个评论
《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进展》(英文)陶钢、孙静
ustcpress 2012-3-13 14:49
《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进展》(英文)陶钢、孙静
丛书名:当代科学技术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文库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正文页码:384页(16开) 字数:390千 定价:68.00元 编辑邮箱: edit@ustc.edu.cn (欢迎来索要目录、样章的PDF) 当当网购书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02299 【 内容简介 】 本书汇集了众多长期积极致力于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学者的综述。本书共分十五章,涵盖了控制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的许多方面。书中控制系统理论的具体内容有自适应控制,分岔控制,数字控制,容错控制, H‐infinity 控制,学习控制,神经和模糊控制,非线性控制,优化,参数估计,预测控制,鲁棒控制,随机控制,系统辨识和变结构控制;控制应用的内容包括飞行器飞行控制,建筑物震动控制,微机控制系统,医疗机器人,投资组合管理,机器人编队控制和智能结构。本书的各个章节技术性强,内容丰富,可作为工程,应用数学和相关学科本科生,研究生和相关科技工作者学习和研究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的参考书。 【 作者简介 】 陶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77 级无线电系校友, IEEE Fellow ,在自适应控制理论以及航空器控制应用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1983 年至 1989 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留学,先后获得三个硕士、博士学位。期间,他还担任过南加州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南加州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陶钢教授先后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任教,现为弗吉尼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孙静,女,美国密歇根大学副教授。孙静博士相继于 1982 年和 1984 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于 1989 年在 Southern California 大学博士毕业。 1989 年至 1993 年,孙静博士在 Wayne State 大学电子计算机科学系任助理教授。于 1993 年,她转到福特研究实验室工作,在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设计部门的《机车喷射控制和燃料经济优化》项目中,任技术专家和项目负责人。在工业领域工作了 10 年后,她继续学术研究,于 2003 年 9 月在密歇根大学的造船与轮机工程系晋升为副教授。她的研究领域包括自适应控制、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及其在汽车控制和船舶推进系统中的应用。 孙静 博士取得了 30 个美国专利,合著了学术著作《鲁棒自适应控制》 (Prentice Hall , 1996) ,发表了大量的杂志刊物和学术论文。她目前担任 IEEE Trans AC 国际重要学术杂志的编委,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 IEEE Fellow )。孙静博士于 2003 年在 “ 利用控制理论进行高燃烧效率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创新开发 ” 中获得了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控制技术奖。
个人分类: 校友文库|4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制造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MEA 2012)——SCI/EI收录
icmea 2012-2-7 12:08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2 年制造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 (ICMEA 2012) 2012 年 11 月 16 日 —18 日 ; 中国广州 征文通知 2012 年制造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 (ICMEA2012) 将于 2012 年 11 月 16 日 —18 日在中国广州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出席, 会议由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杰出教授和终身教授 Liangchi Zhang 担任大会主席。 内容涵盖了制造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会议旨在为全世界制造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本次会议经同行专家评审录用的论文将全部出版在国际期刊 《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上,在该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将全部被 EI Compendex 和 ISTP 收录。部分优秀论文优秀的论文将推荐到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Surfa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等 SCI 收录的国际期刊上发表。 热忱欢迎从事 制造工程与自动化 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并参加大会。 一、会议征文范围 主题 1 先进制造技术 (01) 制造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 (02) 高速、精密加工技术及装备 (03) CAD/CAM/CAE (04) 虚拟制造与网络制造 (05) 绿色设计与制造 (06) 数字制造与敏捷制造 (07) 纳米加工与微机电系统 (08) 机电一体化 (09) PDM 、 ERP 及供应链管理与物流 (10) 制造业电子商务系统 (11) 仿生机械与生物制造 (12) 微细加工技术 (13) 再制造工程 (14) 高档数控技术与装备 (15) 流体机械与工程 (16) 工程机械装备 (17) 生产工程与工业工程 (18) 项目管理与工程管理 主题 2 现代设计理论与技术 (19)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学 (20) 机械系统动态设计与分析 (21) 机械传动理论及应用技术 (22) 机械可靠性理论与工程 (23) 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 (24) 全生命周期产品设计 (25) 优化设计 (26) 反求工程 (27) 机械结构强度 主题 3 材料科学与技术 (28) 先进复合材料 (29) 纳米材料 (30) 材料特性 (31) 涂层与表面工程 (32) 材料成型 (33) 材料加工 (34) 新材料制备工艺与技术 (35) 新功能材料 主题 4 自动化与控制 (36) 工业自动化 (37) 过程自动化与过程控制 (38) 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 (39) 自适应控制与鲁棒控制 (40) 精密运动控制 (41) 非线性系统 (42) 神经网络和模糊系统 (43) 网络控制系统 (44) 传感器网络 (45) 虚拟仪器技术 (46) 先进测量与机器视觉系统 (47) 机器人与控制 (48)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 PLC ) (49) 分布式控制系统 (50) 嵌入式系统 (51) 传感器与致动器 (52) 生物医学仪器及应用 主题 5 机械动力学 (53) 振动系统与分析 (54) 噪声、振动测量与控制 (55) 流致振动 (56)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57) 车辆动力学 (58) 转子动力学 (59) 流体动力学 (60) 结构动力学 (61) 计算力学 (62) 断裂力学 主题 6 工程教育 (63) 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 (64) 教育研究与发展 (65) 教育质量保证 (66) 教育技术与管理 (67) CDIO 工程教育模式与改革 (6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主题 7 其他相关 主题 (69) 其他相关主题 二、征文要求 会议语言为英语,请务必用英语撰写论文。 所投论文应在国内外未曾公开发表过,在理论或应用方面有创见。论文须严格按《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的要求撰写( 格式模板文件 见会议网址: http://www.icmea.org ) )。 投稿时请同时提交论文的 MS Word 及 PDF 版本。 论文全文提交方式:通过 E-mail 以邮件附件的形式将你的 论文全文 以及填写完毕的论文登记表提交给组委会( icmea2012@163.com )。 三、重要日期 论文 全文提交截止日期 : 2012 年 6 月 1 日 论文 录用通知日期 : 2012 年 7 月 1 日 修改论文提交与注册截止日期 : 2012 年 7 月 20 日 会议时间 : 2012 年 11 月 16 日 —18 日 四、会议注册 每篇录用论文必须注册方可发表。注册费为 2600 元人民币 / 篇或 450 美元 / 篇。如论文超过 4 页,每超 1 页需另加 300 元人民币或 50 美元。每篇录用论文至少一名作者注册,方可发表。 以第一作者身份投多篇论文,从第二篇起论文注册费降为 2300 元。 如果论文被推荐到 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则需要交纳额外的出版费。 五、联系方式 E-mail: icmea2012@163.com (推荐采用) 网址: http:// www.icmea.org 电话 : +86 20 3936 6470 地址: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 230 号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ICMEA2012 组委会, 510006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16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那么多自动化干什么?(120201)
热度 4 ymin 2012-2-1 11:34
要那么多自动化干什么?(120201) 闵应骅 早在我搞铁路驼峰自动化的时候,就听人家说:搞自动化干什么?铁路驼峰编组站是要把一列火车的车厢按不同目的地分解,然后按相同目的地重组。在车勾分解的时候就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制动。过去,都是工人用铁鞋把车厢的轮子挡住。由于力量很大,夜间你可以看到火花四射。工人必须特别小心,不然很危险。每勾车都要制动,而且要三班倒,所以,制动工人很多。自动化以后,这些工人就失业了。这个事例说明:越是自动化,失业工人就越多,失业率就增加。我不是说自动化不好,我是说自动化也有副作用。 后来,有了智能家居。说是主人在汽车里就可以开家里的电饭锅煮饭。这个人时间够宝贵的,几秒钟都要省。省下这些时间,你想干什么?你想干的那事是不是也已经自动化了。 最近,有所谓谷歌云控制的机器人。机器人看见你掀开床单,就问:早餐香肠有多种,你要哪一种?然后帮他到衣柜里找衣服。这些事,它来帮你,你烦不烦?其实,它就是无线网、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在云的控制下进行的。当你睡下,它会做一个枕巾的广告,告诉你该换什么样的枕巾。这些锁碎的事它都管。Intel出了一个近云(Near Cloud),它帮助这机器人做事少说。 不管怎么说,厂家总是想办法出些新主意,让顾客买他的新东西。但是,顾客应该想一想,我买这新东西到底有什么用,用不用得着,或者是不是增加更多的麻烦?
个人分类: 网络|4704 次阅读|7 个评论
第二届制造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MEA2012)—SCI、EI收录
icmea 2012-1-4 23:36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ICMEA2012) 第二届制造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MEA 2012) 2012年11月16日—18日;中国广州 http://www.icmea.org 主办单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广州大学 大会主席:Liangchi Zhang院士,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杰出教授和终身教授 征文通知 第一届制造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MEA2010) 于2010年12月在中国广州成功召开,会议所有录用的论文在会后一个月内全部被EI Compendex 检索。 第二届制造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MEA2012) 将于2012年11月16日—18日在中国广州召开。会议主题包括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材料科学与技术(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自动化(Automation)、机械动力学(Mechanical Dynamics) 等。会议内容涵盖了制造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会议旨在为全世界制造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热忱欢迎从事制造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并参加大会。 本次会议经同行专家评审录用的论文将全部出版在国际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上,在该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将全部被EI Compendex和ISTP收录。部分优秀论文优秀的论文将推荐到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Surfa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dvanced Science Letters等SCI 收录的国际期刊上发表。 征文要求 会议语言为英语,请务必用英语撰写论文。所投论文应在国内外未曾公开发表过,在理论或应用方面有创见。论文须严格按《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的要求撰写(格式模板文件见会议网址: http://www.icmea.org )。投稿时请同时提交论文的MS Word版本及PDF版本。 论文全文提交方式:通过E-mail以邮件附件的形式将你的论文全文以及填写完毕的论文登记表提交给组委会( icmea2012@163.com )。本会议无需提前投摘要。 重要日期 论文全文提交截止日期: 2012年6月1日 论文录用通知日期: 2012年7月1日 修改论文提交与注册截止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会议时间: 2012年11月16日—18日 为了加快论文处理速度,本次会议将在收到论文投稿后立即送审。论文录用或拒稿通知将在投稿后2-3周内发出。 联系方式 E-mail: icmea2012@163.com (推荐采用) 网址: http://www.icmea.org 电话:+86 13640609678, +86 20 3936 6470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510006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2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自动化大会暨钱学森百年诞辰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五十周年纪念
热度 11 王飞跃 2011-12-2 22:49
感谢同仁的支持,使此次“三合一”大会十分成功,专题学术讨论之热烈,使人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也更使会议成为一次历史性的盛会,在此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开幕辞是办公室起草的,我只改了不到 20 个字;闭幕辞没人起草,但我只说了一句话。 呈上开幕辞,以示感谢和纪念。 王飞跃 2011 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暨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及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活动 开幕辞 王飞跃 尊敬的路甬祥副委员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自动化界各位前辈和同仁: 早上好。 五十年前的今天,经过四年的筹备,中国自动化学会正式成立。五十年后的今天,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在全国同仁的期盼中,本届中国自动化大会暨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及学会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路甬祥 院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屠善澄 院士 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 方新 教授 中国科协副主席 冯长根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涂元季 将军 钱学森先生之女钱永真教授和其先生沈德奋博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党委书记 何林 兄弟学会代表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秘书长 奚大华教授 中国自动化学会特别顾问、学会正副理事长 受大会组委会委托,我谨代表中国自动化学会向前来指导大会工作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千余名学者和学会同仁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也要感谢今天到会的各个媒体对本次大会的关注和宣传。 本次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中科院自动化所承办,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协办。自筹备以来,得到了全国自动化界同仁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大会共收到来自十七个研究方向的论文七百余篇,邀请来自海内外的十位著名学者作精彩的大会主题报告,同时安排七个分会场和八十个专题报告,分别报告各分支和交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及进展。按照中国自动化学会“十二五”规划,我们要将中国自动化大会塑造成学术活动的前沿、展示中国自动化水平的峰会,使其成为中国自动化工作者了解国际学科发展的窗口,自动化学科与工程实际结合的桥梁,不同领域研发人员交流的纽带,青年自动化工作者展示风采的舞台。 今年也是我国人民科学家、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始人、第一和第二届学会理事长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同时还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五十周年。我们不能忘记以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为代表的新中国自动化事业的奠基者们,不能忘记他们为推动中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所付出的毕生心血和做出的卓越贡献;我们不能忘记,五十年来在开拓我国控制理论与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等学科新局面的中流砥柱们;我们更不能忘记,工作在一线的广大自动化领域的同仁们所做出的默默无闻的奉献!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自动化学会向各位前辈和全国同仁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中国自动化学会诞生于我国“向科学进军”的春天,沐浴在党和政府关怀的阳光下。伴随着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和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几代自动化界同仁和业内外人士的辛勤耕耘和不懈的努力,学会不断成长和壮大,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会会员数量现已4万余人,云集了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自动化学科精英和遍布学术、工程技术和管理等领域各行各业众多的有较深造诣的自动化科学家、专家、教授和企业家以及广大的专业人员;学会组织机构越来越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已拥有26个专业委员会,7个工作委员会和30个地方分会,基本覆盖了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和应用的各个领域;学会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交流,是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的创始国和第一批成员国之一,通过互访和合作,国内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本次大会,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主席Craig主席特地发来贺信,祝贺我会成立五十周年。 忆往昔峥嵘岁月五十载,看今朝与时俱进展未来。 回顾新中国自动化与信息、智能科学技术事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自动化已经成为保障和促进现代社会发展及生产力提高的核心科学技术之一。自动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继往开来,面对新的形势,中国自动化学会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牢牢把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我国自动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自动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代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个人分类: 往事如云|20649 次阅读|11 个评论
信息流程自动化
热度 1 zlhua 2011-10-12 21:50
提问:1880 年,美国人口普查局花了 7 年的时间完成制表工作,而紧接着 1890 年的美国人口普查仅用了 12 个星期完成制表工作,为什么? 学生回答:人变少了? 答案: 不是人变少了,而是 1890 年,美国人口普查局采用了美国统计学家 Herman Hollerith 设计的打孔卡制表系统( Punch Card Tabulating System )。打孔卡上的孔对应着人们对 240 个问题的回答,并利用电流搜集数据,自动制作成表格,而这一过程在 10 年前均由工作人员手工操作完成,采用机器自动处理信息不仅节省了制表时间,还为美国节省了 500 万美元。 Hollerith 也因此被尊称为信息流程自动化之父。
个人分类: 快乐学习|2431 次阅读|4 个评论
管理信息系统带给组织的变化
zlhua 2011-10-12 21:49
1. 信息流程自动化 2. 信息管理标准化 3. 企业管理流程化 4. 企业经营虚拟化
个人分类: 天马星空|2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文第一篇
热度 1 wzg2011 2011-10-12 09:59
鄙人乃一硕士小僧,就读于中国计量学院,专业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很高兴能找到这样的专业网站,供人们进行科学探讨,学术交流,也希望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3042 次阅读|3 个评论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热度 1 xiwuli 2011-10-2 12:22
各位专家,现在在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做些什么好呢?农机方面呢?
174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1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