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习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用老婆学生送的钢笔习字
zhouhao771 2017-5-24 22:45
昨天老婆告诉我她教研项目批了,我为她高兴的同时就对自己有种不好的 预感。果然,福无双至,今天上午得知自己申报的省基金挂了。 下午回家 ,她 又 告诉我 她指导的本科生送了她一支钢笔。这已经不是第一个送她礼物的学生了,看来学生对她的教学是真的喜欢。我正好有理由给自己放个假,顺手拿来装好,都已经很久没写过钢笔了,立即涂鸦起来,虽然是我不喜欢的蓝色。 个别字还说的过去,可是章法、笔意可就差远了。立此存照,看日后还能否进步。
个人分类: 生活|2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启功先生一席书法谈及其启示
tongqb 2010-2-24 09:06
大约是1999年冬天的一个午后,我和我的朋友程正民教授一起敲响了启功先生的北师大小红楼六楼202的房门。启功先生亲自来给我们开门。启先生对人总是很客气,甚至有点客气过分。他打开房门,看见是我们两个老学生,就伸开了一只手,笑吟吟地招呼我们走进他的客厅。与往日招呼我们去聊天不一样,这次我们是有事来求启先生。我们文学院成立了一个文艺学研究中心,我担任中心主任,想请启先生给写一个招牌。启先生听了我们的请求,说:行,行,没问题。 实际上是有问题。启先生那段时间身体不好,手没有劲儿,甚至有点抖。他已经好久没有给人家写字了。启先生把笔墨准备好之后,问我们是写繁体还是简体。我们说,还是简体吧!启先生开始在纸条上写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这13个字。但是写的过程却不像以前我看见的那样一气呵成。前面几个字写好了,后面却出现一个字没写好,然后,用笔划掉。这没写好不但启先生自己看出来,连我们也看出来了。我们觉得很过意不去,硬是在先生有病之际,来找先生的麻烦。我们连忙说:启先生,不急,先歇歇,先歇歇!于是,启先生就歇下来,打开了话匣子,说了起来: 你们都不习字,可能不知道一个人的字是怎么练成的。其实,在一个人的习字过程中,譬如写十个字,开始可能只有一两儿字写得好,其它的字都不行。于是继续练,又练了若干时日,十个字中,可能写好三、四个字了,进步了,可是还有六、七字写得不满意,没有达到水平。怎么办?继续练,当然要有人指导。又练了若干时日,他又进步了,这回有六、七个字写得好,只有三、四个字还不行。于是继续练,一直练到稳定地能够把八、九个字都写好了。这你练书法,就算成功了。不管你是什么名家,你写的字,不可能个个都十全十美,没有一点瑕疵。总会有那么一、两儿字不能完全令人满意。而且这一切都要有精神、身体作保证。心境好啊,注意力集中啊,身体没病啊,手不抖啊。得,到了我这个年纪,因为身体出了问题,注意力也就不能完全集中,于是就出现今天这种情况,前面一个字还马虎过得去,可下一个字又不行了。要是身体一直下滑,写不好的字越来越多,那就到了封笔的时候了。而一些后生开始练字,甚至可以一口气写好八、九个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情况也就出现了。启功先生一口气说完这些话,然后又说:这样吧,今天我把字都写完,好的保留,不好的划掉重写,你们拿回去用电脑处理。我们原来要一条13个字,结果带回来30多个字,其中若干个启先生认为没写好的字就被划掉了。 后来我主持的中心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在仍然醒目地挂在中心办公室门上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那个牌子,显得特别的珍贵,来的客人抬头看那牌子,看到启先生那秀丽无比的笔迹,就会肃然起敬或无限欣赏。但除了我的朋友程正民外,都不知道这行字是经过电脑处理过的,是从启功先生那天写的很多字里挑出来的。 真正的可贵不在这个牌子的字上,而在启功先生所说那段话的深意上。启先生那段话说的是练字,实际上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开始的做的时候,显得幼稚,留下不少毛病。但只要你坚持不懈,继续做下去,就会逐渐成熟起来,一直到能稳定地能够把八、九个字都写好,所留的毛病不多,这就成功了。你在这个时候可能达到事业的顶峰,但也不可能没有瑕疵。然后,你开始松懈、退步或衰老,创造力下降。身体虚弱或出了问题,注意力不能集中,你在走下坡路,你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赶紧把位置让给年轻人,自己不要硬撑着或还在那里指手画脚。不要以为世界永远属于你。(2010-2-23)
个人分类: 未分类|6091 次阅读|8 个评论
习字有感
tangwei 2009-4-18 09:23
第一次看到赵孟頫的字(或者说以前见过,但是没有关注)是在96年。那年,我得到南京读书。临走前,鬼使神差的,跑到父亲的书房,准备找点有趣的东西带去。看见桌子上有一摞的字帖,都是广陵刻印社的字帖。父亲说是一个朋友送的。 我一本一本的翻。要知道在此之前,我已经有大概5年没写过毛笔字了。可是,当时我就是翻了那堆字帖。忽然眼前一亮。多漂亮的字啊。这是一本赵孟頫的《归去来兮辞并赋》,里面的字个个风情万种又不失典雅。那个頫字我还不认识(惭愧),问了父亲。父亲一旁又说,这些字帖,你喜欢都给你了。其实,我当时只想拿这一本,可是翻翻又觉得这本实在太薄,不甘心的,又翻了其他的,最后还找了《文徵明书怀归出京诗》(感觉跟赵字有点象)和另外两本小楷的帖。 到了南京。因为学业紧张,空余的时间又贪玩,那本归去来兮只断断续续临了一遍,其他几本动也未动。一晃,2年多就过去了。不过,帖子倒是给我翻旧了,因为看比写更容易啊。 刚结婚那会,我又买了纸墨,后来却成了被老公耻笑的把柄。因为那些纸买回来以后就再也没碰过了。再后来生孩子。。。。。。一晃又是3、4年。 最近这两年,有空的时候又开始写上了。在书店,也会留心有没有赵孟頫的其他字帖,买了好多。今年收到老公的礼物里面也有一套赵孟頫精品字帖。现在家里到处都是他老人家的字啊。当然,我临帖也越来越勤快了。写好了让老公看,老公不懂字,他说在他眼里我写的跟老赵写的没啥区别。虽然这话完全不靠谱,但是气氛很好啊。老公让我送他一幅字,我就乐颠颠的练了写给他。 目前为止,老赵的胆巴碑临了2遍,归去来兮4遍,草书千字文2遍,闲居赋3遍,陋室铭2遍,尺牍1遍,心经1遍,洛神赋只临了一小部分(实在临不下去,唉)。一开始临帖,总要不停的看帖,所以临的很慢.后来越写越快。不过,从来没有刻意的一笔一划的跟帖一模一样的写(潜意识里面觉得没法学成一模一样吧,笔底下就有些随意了)。 最近发现一个很好玩的事情,我发现老赵有个别字,不知道是笔画没收好呢,还是就那样,跟我笔画的收笔一样啊。看到这个让我非常开心,我居然能与老赵有相通之处呢。再有,就是最近一支常用的毛笔笔锋写扁了,有些字收笔的时候一回拖,居然有个比较大的三角形,可是我发现老赵也有这样的笔画啊,有时候一个帖就是这样的风格了。寻思着,老赵写那帖的时候,笔锋也扁了吧,也想着要买支新笔了吧。哇,时间相隔那么久远的两个人用一样扁了的笔写一样的字,心里大概还想着一样的事,多神奇啊(有点发神经了)。 我准备这辈子就写老赵这一种字了。现在写不好也不急,也不怕,慢慢练呗。
个人分类: 墨色春秋|3060 次阅读|2 个评论
题《秾芳诗卷》,评宋徽宗。
sunchunhui85122 2008-11-9 18:34
日夜书瘦金, 难忘徽宗恨. 一颗风雅心, 怎堪玉玺印? 在大二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宋徽宗的瘦金体,从那以后就痴迷其中。我觉得那就是我一直在苦苦寻找的字体。后来千方百计得找到了一本他的书法全集,然后就开始了我的练字生涯。题目中的《秾芳诗卷》就是宋徽宗的杰作,现藏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馆。这几年来的练字虽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但隐隐约约的已认宋徽宗为我的书法老师(虽然有些高攀不上)。既然这么崇拜他的书法,自然就难忘掉靖康之耻。宋徽宗在琴棋书画上的才气,真是不凡,可他偏偏做了皇帝。这样一颗风雅的心又怎能担当得起江山社稷,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客死他乡。这真是让人可惜之至。难怪岳飞要在《满江红》里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